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小學生教師專業論文
時間:2023-03-10 14:54: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小學生教師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充滿活力、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綜合組有專職教師人,除了個別教師兼代兩個學科外,他們都是專職教師,組內年輕教師多,專業水平高,有兩名是高級新秀教師,名區級骨干教師,名校級骨干教師,他們對于學校和本組的各類活動都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發揮自己的特長,可以說我校的綜合組是寧小的一個窗口,一面旗幟。
二、以教育教學為中心,扎實開展校本教研,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綜合組學科多,涉及了不同學科,同一學科教師不屬于同年級,這樣會在教研活動及備課時存在困惑,開學初,在制定教研計劃、研讀課標時,采取以備課小組為單位,進行各學科總體目標、學段目標來領悟課標內涵,由于學科的不同,我們尋找一些“共性”的問題來研討。例如:我們的計劃中就有“
“結合學科特色談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班級建設推動良好的學習氛圍“各學科交流如何加強課堂教學的時效性”“苦練內功----說課比賽”讓教師抓住機會,讓教師加強對教材重點和難點的把握,提高教師對教學六環節的重視,做好課前備課,上好每一節課,落實《教育教學工作管理辦法》,“英語教師教研成果展示”以展示活動為平臺,鍛煉教師、培養教師、發現教師,等這些“共性”的主題,開展研討,同時對青年教師挖掘學科自身的特色,探究新的教學模式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校本教研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得教師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也大大提高學校全方位的工作進展。
在第周進行校本教研活動研討《結合學科特色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們都以飽滿的精神、熱情的態度、用科學的理念來闡述自己的觀點,老師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用比一比的方法來激勵學生萌生學習音樂的欲望,教師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充分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經常給予欣慰的微笑、贊許的手勢、熱情的話語、給予細心的幫助,使學生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有機地運用音樂家的故事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老師在美術學科培養學生行為習慣方面從學生把手工材料變為廢料開始引導學生要愛護環境,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老師在體育教學中很抓學生的課堂常規,抓學生的聽課效率,抓學生的小骨干建設,抓好學生場地安全,給學生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愉快,安全上好體育課。老師在音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培養有童趣的演唱習慣,有感情的演唱,要求學生唱歌時要保持良好的坐姿,這樣才能把歌唱好。
在第周“教師苦練內功----說課比賽”這次說課比賽活動中,使綜合組青年教師盡快在教學中成長,,這位教師的說課給予了肯定,這位青年教師談了自己對說課的認識和感受。首先,自己感覺有了“壓力”,也發現自己的“亮點”,嘗試不同的教學模式。在以后的教學中,她們能駕馭教材,挖掘教材,對重,難點的把握,在做完課后及時總結得失,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反復嘗試,不斷的反思,不斷的互動,有效提高了教師的教學分析的能力,教師的團結協作精神是校本教學研究的重要方式,相互學習,彼此協作,有利于解決學科的教學難題,有利于教師的共同分享,彼此支持。在主任的大力幫助和指導下,我組的教師吸收了新的血液,對所執教的內容與對象有了更清楚的認識。給了她們一個很大的推動力,她們也希望這個活動能延續下去。
通過老師們的互動與交流,達到了互相學習,相互促進的目的,可以看出教師的說課是精心準備的從說課的過程中就能看出對學生的養成行為習慣抓的很好,老師的一個手勢,一段音樂,一聲哨令,學生就知道要做什么,她們以不同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愉快獲得知識,并從中貫穿德育知識。
本學期繼續開展備課組活動,在備課組長的帶領下,制定計劃,圍繞本學期教材進行教學研究、挖掘教材、鉆研教學理論,鉆研教學方法對教材中出現疑難,把握不準的問題及時提出大家共同探討。
本學期,還以校本課程資源包學科的形式進行互相聽課,學人之長,補已之短。老師們還結合自己的觀點做出了點評、互評。在大家的互評、互學找出教學中的閃光點,以及教學中的得失。
組內老師做開公教學,校領導,教研組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從備課到課堂教學思路的設計,教研組的成員都積極參與,這樣使得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修改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氛圍,也發揮出教師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完善以校為本的教研活動,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我學習,自我發展,自我創新,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各項活動,取得較好成績。
1.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市中小學生健美操比賽單人第一名,第三名的好成績。三人第二,四名的好成績。區中小學生健美操比賽團體第一名。
2.校排球隊學生參加市中小學生排球比賽第七名,區中小學生排球比賽團體第一名。
4.英語組的老師組織并舉辦首屆英語節。
5.老師帶小合唱隊參加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區學區小合唱一等獎。
6.老師參加區教師美術基本功大賽。
7.老師帶舞蹈隊參加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區學區舞蹈一等獎。
8.老師帶器樂隊參加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區學區器樂二等獎。
四、本學期我們反思教研工作的不足。
[關鍵詞]高等師范院校 歷史專業 科研入門 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05-0023-02
受高校擴招及學風浮躁的大環境影響,我國高校有不少大學生的畢業論文存在粗制濫造的情況,高等師范院校歷史專業也不例外。這實際上反映了一個問題,即大學生在大學階段科研沒有入門。木匠當學徒時連斧子都沒有運用熟練,到出師時讓他打一件像樣的家具,這只能是勉為其難??梢?,歷史專業學生科研入門訓練非常重要。本文談談此問題。
一、科研沒有入門的表現及原因
在實踐中,一些學生在科研過程中不知該寫什么題目,不知該查哪些史料,對史料不知鑒別、考釋、取舍,不會寫開題報告,不會寫學術史,不懂學術規范,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文科文章就是東抄抄西湊湊,等等,這些都是沒有入門的表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從觀念上來說,學生由于受到高中階段“填鴨式”教學及應試教育的影響,片面地認為大學階段的學習任務是拿學分、考試過關、拿畢業證。學生對平時的課程論文是臨時抱佛腳敷衍了事,這是對這門課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不負責。師范院校是培養中小學教師的陣地,作為師范院校的教師,觀念上也需要與時俱進,不能把傳授知識作為唯一使命。傳授系統的、專業的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教是為了不教”應該成為師范院校教學的目標之一,不僅要“授人以魚”,而且要“授人以漁”。在21世紀,知識更新速度更快,把東西都教給學生是不現實的,教會學生自己收集資料、分析問題、表述觀點將更為重要。
其次是課堂教學的原因?,F在國家對提高大學教學質量很重視,許多大學教學管理者也隨之重視對大學教師課堂教學的管理,這是應該的。但也可能出現機械化的傾向。對歷史學專業來說,許多教師查了很多資料、很會分析和創新,但學生主要是充當聽眾和記筆記的角色,沒時間鍛煉科研能力。學生卷面成績的優秀,有時是記筆記和記憶力能力的優秀,不一定是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
二、歷史專業新生科研入門的重要性
大學生科研入門、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緊密相關,這是大的方面。若從畢業論文的質量這一小的角度看,也可見科研入門的重要性。如果大學生在前三年科研能入門,則在大四寫畢業論文時就不那么吃力,寫出的論文也能比較符合畢業論文的基本規范。
一些學生把大學的目標定得很功利,比如考研、考編等。實際上,即便是考研,具備科研能力的學生在研究生復試階段無疑更能讓專家認識到自己的科研潛質,在考取研究生后往往能比其他同學更快地確定研究內容、發表研究成果。并且,今年不少重點高校歷史專業考研均實行自主命題,這種命題的優勢是:相比傳統的統一命題更能考查考生的研究潛力,尤其是分析、綜合、創新等能力,具備較好科研素質的學生對于綜合性、創新性強的題目的解答將更有優勢。即使是考公務員,《申論》的成績與考生處理資料、分析資料、觀點提煉、文字表達等能力直接相關。具備一定寫作能力、科研能力的學生無疑會在《申論》的考試中占有優勢。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師院校畢業生都要承擔培養中小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重任。現在中小學歷史課的教學,要求培養中小學生學會查閱基本史料、進行鄉土資源調查、為中小學課堂教學補充教學資料、撰寫札記和小論文等能力。對于中學歷史教學,“歷史教師為了彌補教學資料的不足,往往要自己去收集和補充一些歷史資料”。[1]試想,若歷史專業的師范生自己在大學期間沒翻過、沒見過一些基本史料,談何教中小學生收集史料及進行史料鑒別工作。
三、幫助歷史專業學生科研入門的途徑
(一)為新生開設專題講座
此專題講座不應是高深的專業性學術講座,應該主要用來幫助大學新生認識到大學階段學習與中學階段學習的異同,側重對學習方法、科研入門的指導。我校近年陸續舉辦教授、博士論壇,側重對學生學習目標、學習方法、科研方法的指導,對大一新生的幫助很大。許多大一新生由此認識到大學階段的學習與中學階段的題海戰有別,認識到大學學習方式與中學的差異,明確了科研入門對后續階段的學習及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作用。
(二)創新課堂教學方式
無論什么課改,若要真正成功,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必須向課堂要效益,否則就是加重學生負擔。這首先需要在課程考核管理上與時俱進?,F代教育理念及教育規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所以在考核的時候要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沒有真正得到發揮,教師不能在每學期每節課都自己從頭講到尾??梢詣撔碌姆绞綖?,在專業課學習中,可以有一兩節課讓學生讀、評、寫。在歷史專業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結合所授課程,引導學生研讀基本史料、經典學術論文,并予以討論和評價。比如研讀史學名著和史家學術論文“可以增強分析史料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還“有利于研究型、學者型教師的健康成長”。[2]另外,在課堂上,還可以鼓勵學生交流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新看法甚至是質疑,教師加以引導和講解。
(三)強化課程論文的科研入門作用
許多學校課程論文往往是上完課之后再寫,教師也只是錄入一個成績就結束,這樣難以把學生課程論文寫作的不足反饋給學生。而對于學生來說,重視必修課的考試,往往會輕視選修課課程論文的撰寫。這使得課程論文寫作的應有目的大打折扣。其實寫好課程論文是寫好畢業論文的基礎,不能輕視??梢栽谝婚T課的期中階段即組織學習寫課程論文的提綱和初稿,教師對其評閱后再發回給學生修改,這樣學生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何處。修改后在期末再交上來作為正式課程論文。此外,課程論文的題目不應限定在一兩個題目,可以鼓勵學生根據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思想火花作進一步探索。形式上也可靈活一些,鼓勵從小題目做起,從小文章做起,從寫札記開始。寫得好的札記雖然只有幾百字,但對寫好歷史專業論文很有幫助,“札記―論文―專著,這是一般的史學著述的寫作程序”。[3]在做好前期課程論文工作的基礎上,還要指導和督促歷史學專業本科生寫好本科畢業論文。畢竟,“加強歷史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規范管理和有效監控,是提高歷史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整體質量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證,也是實現歷史學專業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4]
(四)倡導師生互動
同一個班級的學生,為什么有些學生科研入門情況相對較好一些?這除了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平時勤寫多練狀況的差異外,還有就是多問多請教。學生對于平時學習、閱讀過程中產生的思想碎片、疑問,要記下來,向對此問題有研究專長的教師請教,在教師的幫助下判斷這些思想碎片、疑問的價值,若有價值則在教師的指導下作進一步探索。還要鼓勵用教師科研帶動學生科研入門。在歷史專業,學生在參與教師研究課題的同時,表面上看是占用了一些時間,但實際上學生還是頗有收獲的。比如在學生協助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得以對一些基本史料進行閱讀、分析、整理,這對學生基本科研能力的形成大有幫助。而且有些史料是本校沒有的史料,學生的參與無疑會擴大學生學習和研究的視野。此外,在師生互動方面,要借鑒已有的一些較好的做法,以提高歷史學本科生的科研水平。比如讀書會作為史學界的集體研究方法,目前主要應用于培養研究生。實際上將讀書會制度應用在本科生培養領域,也非常必要且有效。[5]此外,還可以設立研究性課群,“研究性課群的設立要依托學科優勢,突出專、精,課群內部要注意基礎知識與專業拓展的結合、專業理論與研究需求的結合,有效實現學生的學、思、研、行的聯動” 。[6]在讀書會和研究性課群的實施中都要強調師生互動,以實現科研傳幫帶的作用。還可以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幫助學生科研入門,本科生導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閱讀經典著作,“除了研讀中國的史學經典外,還要研讀外國的;除了研讀古代的,還要研讀現代的”。[7]
[ 參 考 文 獻 ]
[1] 張保華.中學歷史教學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48.
[2] 朱煜.歷史課程與教學論[M].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14.
[3] 龐卓恒.史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27.
[4] 王麗英.歷史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規范管理與有效監控探析[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9(4).
[5] 波.將讀書會引入歷史學專業本科生培養的實踐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1(12).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 研究報告
中圖分類號:B844 文獻標識碼:A
1 前言
1.1 目的
本課題堅持育人為本,根據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以期實現以下目的:
(1)通過調研,了解目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以及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狀況,并分析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方面已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2)弄清楚目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存在的不足和誤區,探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以構建能有效運轉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讓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進入課堂,并以此為突破口,帶動學校教育的整體改革,尤其要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的教學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應以學生為主體,強調讓學生親自參與活動,在活動中獲得心理體驗來改變自己的觀念,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2 意義
構建中小學心理健康有效模式是適應時代挑戰的需要,是新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也是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要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構建具有廣泛適應性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的教學模式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以提高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1.3 相關文獻研究綜述
20世紀80年代,我國心理健康教育開始起步。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漸得到關注。目前,我國很多學者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作了深入的研究,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探索了許多操作模式。如心理——德育模式、情感教育模式、誘導式教學模式等,這些模式有的是在德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是從心理發展方式上建構,有的是從心理品質切入,心理健康教育從無到有,成績斐然。
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亟待完善,表現如下:政策與實施脫節,落實不到位,有些學校只是為了應付檢查和評估,敷衍了事;師資隊伍專業化程度不夠,為數不少的人是濫竽充數的;課程體系不完善,很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名無實;教育資源利用不充分,一方面是心理教育資源的嚴重不足,同時又有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
2 方法
2.1 對象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狀況。
2.2 研究工具
2.2.1 中學生適用的問卷
我們采用王極盛教授改編的《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1)強迫、(2)偏執、(3)敵對、(4)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5)抑郁、(6)焦慮、(7)學習壓力、(8)適應不良、(9)情緒不平衡、(10)心理不平衡等10個因子。在此量表中,確定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的標準為:2~2.99分表示存在輕度心理健康問題;3~3.99分表示存在中度心理健康問題;4~4.99分表示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5分表示心理健康問題嚴重。
2.2.2 小學生適用的問卷
我們采用被大多數學者使用的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問卷,在此基礎上稍做修改,共有21道題。從四個方面了解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即學習生活、行為習慣、人際交往和性格。
2.3 研究過程
(1)準備階段。搜集、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動態,把握好課題的研究方向,理清思路,對調研報告和論文即研究成果有一個基本的構思和設想,編寫調研提綱、選定合適的調查問卷。(2)實施階段。聯系海南中學、府城中學、城西中學和萬寧二小等學校,安排好調研時間;開展調研活動。調研對象主要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德育教師、班主任和部分學生。(3)深化階段。整理調研材料。將調研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數據整理、歸納分析,發現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需要可再次調研;中期評估(研究報告、成果展示等);匯總、分析材料,完成論文并發表。(4)總結階段。課題組關于結題的意見;課題組結題報告、申請結項,驗收;資料歸檔、成果申報。當然,在整個過程中,按照教培院和學校要求,建設好網絡平臺,撰寫好博客。
2.4 具體方法
(1)文獻分析法。搜集、閱讀并分析有關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著、教材、論文等,組織課題組教師加強理論學習,尤其對本課題研究有理論支撐和有重要指導作用的文獻資料,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學校心理輔導實用教程》等文獻。(2)問卷調查與訪談法。通過問卷調查與訪談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狀況進行深入細致地了解,分析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及未來心理健康教育的走向,發現問題與不足,確保研究立足于實踐、更有針對性。(3)行動研究法。以班級為研究范圍,觀察心育活動中學生的表現,關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普遍性問題,對工作的實效性進行分析并加以研究。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和完善模式的要素和結構,積累模式操作的實踐經驗。(4)經驗交流法。與工作在一線的心理健康教師、心理咨詢師和學管人員等多溝通交流,拓寬視野,啟發思路。
3 結果
2012年5月、6月期間,我們課題組成員分別到海南中學、城西中學等單位進行調研。對部分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同分管領導和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教師做了訪談,將訪談和問卷調查結果整理如下:
3.1 訪談的內容
3.1.1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所訪學校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比較重視,均有主管校領導負責,一般是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歸在一起進行管理。在設立心理咨詢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科學研究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有經費投入但明顯不足,硬件設施有待完善。
3.1.2 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
所訪學校一致認為班主任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隊伍,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并定期對班主任進行培訓。每班配有一名心理委員,有的學校對心理咨詢師的資格證有要求,有的無要求。
3.1.3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形式
具體形式主要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如海南中學設有心理教研組,五個專職教師,都有心理咨詢師資格證,專門負責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且有課程教學計劃,每兩周上一節課;掛靠德育網站進行網絡宣傳、黑板報(每月換一版)、主題班會、并且根據需要不定期開展心理講座和團體心理輔導;學校設有心理咨詢室,每天有人值班。
校方普遍認為建設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最重要,學校離不開家庭的配合,社會的支持。
3.1.4 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問題
分為以下幾種:學習問題,表現為考試焦慮、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初三、高一至高三都有考試壓力問題;人際關系緊張,包括同伴和師生關系緊張;青春期問題,如早戀現象,早戀造成成績下降;適應問題,高一初一有入學適應問題;情緒問題,包括情緒不穩、心理承受力低,記憶力衰退等,個別同學行為上出現打架罵人、嚴重的甚至出現自傷或傷人等現象。
3.2 問卷的結果
我們課題組發放問卷870份,收回有效問卷780份。問卷的數據結果如表1:
3.2.1 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分析
從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圖(如圖1)可以看出,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上有三個顯著特點:(1)心理健康水平基本良好,輕度及無癥狀占較大比例。(2)學習壓力、強迫癥狀、焦慮、情緒不平衡癥狀比較突出。(3)每一癥狀程度由輕到嚴重呈坡度減少。
3.2.2 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分析
通過對問卷結果進行分析,小學生四個方面的心理狀況分別為:(1)在學習方面,多數孩子上學讀書沒有明確的目的,在作業方面能夠認真完成;課堂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不夠;看重考試成績;在學習方式上,多數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方式;希望能得到老師或家長的肯定和鼓勵;13%的學生沒能很好地適應學校環境,1%的學生厭煩學校。(2)在行為習慣方面,大多數學生能夠自覺遵守紀律,集體榮譽感強,但也存在父母過于溺愛,孩子行為受限,心智發展受到影響。(3)在性格方面:表明現在的小學生情感意志薄弱,低年級的同學對父母依賴強;感情上過于理性,缺乏同情心;獨立判斷的能力較差;明辨是非的能力較弱,好勝心強,處理問題感情用事。
多在人際關系方面,數學生不能夠與人很好地溝通,個人較封閉,認為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表明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不太重視孩子做人的教育。
4 討論
4.1 存在問題
(1)心理健康教育意識淡薄。目前,大多數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認識,但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涵義并沒有真正理解,大多數人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老師或班主任的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氣氛不濃。實際工作中,專業心理教師較少,基本上由德育老師代替,通過班主任工作和學校德育活動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經費不足。就我們調研的結果表明,大多數學校沒有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經費或經費少,缺少必要的配套場所和硬件設施、音像資料及測評軟件等。也沒有經費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及向家長、學生發放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材料,無力開設免費心理咨詢熱線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絡。(3)師資力量薄弱。目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大多是半路出家,而且身兼數職,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對專業知識一知半解,理論功底薄,實踐經驗少,指導實踐不力。因此,很難勝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心理健康問題被忽視。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沒有引起社會、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對心理健康問題不以為然、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的認為,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暫時的過渡性問題,過了這個“坎”,孩子們會自動糾正過來。部分教師認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是有心理疾病的學生,而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都是心理健康的。這樣就嚴重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5)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實效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促進學生心理發展和提高心理素質,課堂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情況卻問題多多。如有的學校沒有將心理教育課程正式納入教學管理體系,或是課程開設處于無序狀況,或者課程內容的選擇隨意性大,課程教育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6)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充分利用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各種資源,形成教育合力。很多學校偏重于學?!皢螛屍ヱR”地開展教育,未爭取家庭與社區的配合,其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4.2 對策
(1)增強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敝行W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以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對中小學生及時有效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充分認識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對待這項教育工作。
(2)完善硬件設施。心理健康教育經費應納入預算,單獨列支。增列的經費主要用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教研、師資培訓以及業務或課題研究等。根據需要,設立學校心理咨詢室。在主管部門的支持下,整體規劃,分步實施,辟出或建設專門地方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場所,確保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開展。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首先,每個學校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引進一定比例的專業人才,配備數量適當的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這些教師應當有專業水平,能夠勝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要積極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培訓和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并將其列入年度計劃。在校本培訓中,加強全體老師的心理健康素質教育,逐步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在行、個個關心的工作狀態,最終形成以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
(4)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課程是教育內容的主要載體,課堂是教育活動的主要陣地。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有自己的特點和要求,應將心理健康教育從班主任工作、政教工作中分離出來,獨立設置課程,建構既能有效解決學生心理問題,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又便于教師操作,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
(5)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心理健康教育和學校教育教學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要通過各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學的許多課程都包含著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在教學中,各科教師應深入挖掘,對中小學生實施自覺、有意識地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多給學生愛和尊重,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創造和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增長知識和發展健康的心理。
(6)社會、學校和家庭相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新興的、系統而復雜的工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為中小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調研情況表明,面對中小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僅僅依靠學校的教育教學、心理咨詢和輔導效果不盡如人意。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能僅靠學?!皢未颡毝贰?,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共同關注,齊心協力,形成合力,多方給力,創設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圍。
5 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做到有的放矢,建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要明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兩大任務:一是要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性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要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且“預防勝于治療?!本唧w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教師 心理懲罰 綜述
一、教師心理懲罰的含義及表現
自1985年Olweus在挪威第一次對教師心理懲罰進行實證研究以來,這一現象一直受到中外學者的關注。[1]但由于各國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教師心理懲罰至今沒有統一的定義,也有學者稱其為心理虐待或精神虐待。Schaefer(1997)認為心理懲罰行為包括貶低、負性預言、替死羊、羞辱等。[2]Casarjian(2000)將心理懲罰操作性定義為:教師對學生性格或能力進行口頭攻擊或忽視行為。[3]我國學者族(1997)最早對心理懲罰的本質、特征及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心理懲罰是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提出超過受教育者心理承受度的強制要求,學生被動、消極執行,從而導致學生心理障礙或學習障礙的教育活動。[4]
以往研究對教師心理懲罰并沒有進行嚴格的分類,筆者認為其表現主要有以下方面。
1.暴力的語言
暴力的語言主要指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顧學生人格和自尊,隨意辱罵、諷刺和嘲笑學生,刻意貶低學生的人格、智力、學習能力,用威脅、恐嚇的方法壓制學生等行為。鄧云龍(2009)對395名中小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28.9%的學生反映經常被教師諷刺、挖苦,20.0%的學生表示曾被老師預言長大后不會有出息。[5]
2.輕視、忽視與畸形重視
毛景煥(2000)在其研究中指出,差生和不聽話學生往往承受著教師的輕視。長此以往,學生可能會對學習失去興趣、自暴自棄,甚至形成嚴重的自卑心理。[6]魏傳學(2005)的研究表明,忽視也是一種傷害。[7]中等發展兒童得到教師關注的機會最少,這種漠視不僅會扼殺兒童的好奇心與熱情,更會使兒童的發展失去方向。[8]
畸形重視也是一種變相心理懲罰。研究表明,優秀兒童比普通兒童有更嚴重的心理焦慮,其心理激活水平比普通兒童高很多,過高的心理激活水平會降低兒童的學習效率,并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可能助長兒童偏執行為的發展和憂郁等心理障礙的發生(王芳,2000)。[8]
3.孤立與排斥
在教育過程中,有些教師為了教育個別犯錯的學生,會要求班級其他學生不與之交往,進行排斥與孤立,以期達到教育目的。事實上,隔離并不適用所有學生,尤其對于性格內向以及具有人際交往退縮傾向的個體,排斥與孤立會使其性格朝著負面方向發展。[9]
4.侵犯學生的基本權益
李艷(2008)在研究中列舉了教師侵犯學生基本權益的主要表現有:對學生隱私權的侵害,如未經學生本人同意,私拆信件、偷看日記,以及張榜公布、評比學生成績;對學生受教育權的侵害,如隨意禁止學生上課,將其趕出教室等。[10]鄧云龍(2009)的研究顯示,在被調查的395名中小學生中,由于上課表現不好被教師趕出教室的學生有10.6%。[5]
二、教師心理懲罰的危害
與傳統體罰相比,教師心理懲罰對學生的身心影響更具有隱蔽性和滯后性,因此容易被人們忽視。通過梳理發現,以往研究對教師心理懲罰危害的闡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影響學生的性格發展與學業成績
我國學者向秀英(2009)的研究發現,學生自尊總分與心理懲罰的剝奪維度存在顯著負相關(
陳晶琦(2005)的研究顯示,兒童期有嚴重軀體情感虐待經歷的大學生,其強迫癥狀、抑郁、偏執等癥狀因子的檢出率明顯高于其他學生[12]。Flander(1965)在研究中發現,教師的控制行為會降低學生的知識提取能力。
2.降低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效能感的養成有著特殊作用。杜紅梅等(2008)的研究顯示,高自我效能感與心理懲罰的輕視和忽視呈顯著負相關(r=-0.165,-0.207),畸形重視與高自我效能感呈顯著正相關(r=0.157),低自我效能感與輕視和忽視呈顯著正相關(r=0.174)[13]。教師客觀積極的評價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能,幫助學生自信的健康成長;經常遭到貶低、諷刺的學生,會形成一種低能力知覺,這種知覺很容易泛化到其他情景中,從而形成習得性無助。
3.破壞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不僅是一種教學手段,也是一種教學目的,它直接影響學生人生觀和人格的發展。Olweus(1996)的研究發現,教師的心理懲罰和學生對教師的攻擊行為之間存在顯著相關[11]。教師的攻擊行為會導致一種嚴重的“社會學習”作用,學生可能將這些行為當作解決沖突和社會問題的合理形式[14]。
4.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
吳愛惠(2005)在其研究中把有問題行為的127名中小學教師與全體中小學教師被試及成人全國常模進行比較,發現有問題行為教師的各項因子分值均顯著偏高,表明有問題行為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平均水平[15]。
三、教師心理懲罰的原因分析
教師的心理懲罰是對學生嚴重的隱性傷害,背后折射出我國學校教育中諸多問題。以往研究對教師心理懲罰原因的分析中,既有對教師自身因素的闡述,又有對外部因素的分析。
1.教師自身因素
通過梳理以往研究發現,影響教師心理懲罰行為的自身因素主要包括教師職業道德和教育觀念、心理素質以及教育教學能力水平等方面。
馮江平(2004)認為,有問題行為的教師其道德層面往往存在一定問題,不合理的教育觀是重要的影響因素[16]。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近千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調查發現,有23.3%的教師職業倦怠水平較高,發生倦怠的教師其不良情緒容易演變為攻擊他人、諷刺同事、挖苦學生等現象[17]。教育理論知識的匱乏和教育教學技巧的不足也是致使教師發生心理懲罰行為的重要因素。
2.職業因素的影響
馮江平(2004)在其研究中指出,與其他職業相比教師屬于比較孤立和封閉的群體,與社會的聯系與交流較少。教師的合群需要和獲得支持的需要經常得不到滿足。長期處于不良人際關系中的教師會出現出自卑、妒忌等心理,甚至自暴自棄,形成人格障礙。
近年來,教育日益受到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教師也承受著眾多角色期待,極易造成沖突感,加上應試教育及傳統評價標準的擠壓,這些因素已成為威脅教師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3.社會與學校管理方面
李艷(2008)在其研究中指出,當前升學率的高低依然是衡量學校質量的標準,而學校會制定出一系列措施把這一壓力轉嫁到教師身上。承受重壓的教師往往會失去耐性,容易對學生進行諷刺、辱罵甚至實施體罰或變相體罰。
4.學生個體方面
Rob Stephenson等人(2006)研究發現,教師心理懲罰與學生性別、年齡以及家庭狀況有關,懲罰的檢出率和程度顯示為男生高于女生,年齡大的高于年齡小的,農村高于城市,父母關系不好的高于父母關系良好的,家庭經濟狀況差的高于經濟狀況良好的,守紀情況不好的高于守紀良好的[18]。Benbenishty(2002)等人發現初中生比高中生報告了更多的教師懲罰。原因可能在于年齡小的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自制力差而易遭到懲罰,年長學生由于增長一些保護能力且敢于和教師斗爭而免受一些虐待[19]。
四、教師心理懲罰的干預措施
教師心理懲罰的已有研究中,有關干預措施的研究明顯較為薄弱,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教師方面
李向輝(2010)在其研究中指出,教師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的提升是避免師源性傷害的主要路徑。馬福興(2008)認為,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20]。教師要真正樹立尊重、信任學生的觀念,在尊重與保護的前提下尋求一種更為和諧的教育方式。
2.學校方面
研究顯示,在更多壓力和較少資源的環境下,教師心理懲罰更可能成為一個普遍的狀況。教師支持系統是個體應對壓力的重要外部資源,研究發現,來自同事的信息支持及情緒性社會支持能降低壓力和人格解體水平,提高個人成就感和工作表現[21]。優化學校的資源配置,給教師更多環境與政策支持,有助于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使其更具責任感與歸屬感。
3.社會方面
馬福興(2008)在其研究中提出,為了更好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應該進一步完善有關教育懲罰的相關法律,規范教師的懲戒權,并對心理懲罰做出明確的操作性定義[20]。袁玉英(2010)提出應當進一步改革現行教育評價制度,實施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22]。
五、教師心理懲罰的研究展望
以往研究大多是對教師心理懲罰的表現、原因以及危害等進行的理論闡述,尤其國內相關實證研究比較薄弱;已有實證研究中更為關注心理懲罰的檢出率等現狀問題,缺乏對預防及干預措施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未來研究不能僅停留在現狀等方面,還應進一步加強對其預防和干預措施的分析;同時,政府應出臺相關法律政策,進一步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
――――――――
參考文獻
[1] Olweus,D.Norway.In P.K.Smith,Y.Morita,J.Junger-Tas,D.Olweus,R.Catalano,& P.Slee(Eds.),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A 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London:Routledge,1999.
[2] Anna Piekarska.School stress,Teachers' abusive behaviors,and children's coping strategies.Child Abuse&Neglect,2000(24).
[3] Casarjian,B.E.Teacher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and students' school-related functioning.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A: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2000(12).
[4] 族.心理懲罰教育――一種隱性的學校教育病理現象.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7(1).
[5] 鄧云龍、向秀英.中小學課堂心理虐待質性研究初步報告.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3).
[6] 毛景煥.教學中的心理虐待現象透視.山東教育,2000(35).
[7] 魏傳學.教學中不容忽視的心理虐待現象.達縣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6).
[8] 王芳、毛景煥.兒童精神虐待現象探析.幼兒教育,2000(12).
[9] 伍新春編著.行為矯正技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23]李艷.小學校園中學生隱性傷害問題研究.遼寧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8(5).
[11]向秀英.中小學學生心理虐待及受虐學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南大學博士論文,2009(11).
[12] 陳晶琦.391名大學生兒童期軀體情感虐待經歷及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中國校醫,2005(8).
[13] 杜紅梅.心理懲罰對中學生自我效能感影響.中國公共衛生,2008(6).
[14] Rami Benbenishty,Anat Zeira,etal.Maltreat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y edueational staff in Israel. Child Abuse&Negleet, 2002(26).
[15] 吳愛惠.上海市中小學教師問題行為和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5).
[16] 馮江平等.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對學生的影響及改進措施.學術探索,2004(2).
[17] 蘇紅.生理疲乏:影響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對近千名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情況的整體調研.中小學管理,2013(1).
[18] Rob Stephenson,Payam Sheikhattari,et al.Child maltreatment among school children in the Kurdistan Province,Iran[J].Child Abuse & Neglect.2006(30).
[19] Rami Benbenishty , Anat Zeira,Ron Avi Astor,Mona Khoury-
Kassabri.Maltreat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y educational staff in Israel.Child Abuse &Neglect.2002(26).
[20] 馬福興.教師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心理懲罰問題研究――以小學階段為例.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6).
[21] Benbenishty,R.,Zeira,A.,&Astor,R.A.Children reports of emotional,physical and sexual maltreatment by educational staff in Israel.Child Abuse&Neglect,2002(26).
為全面提高書法藝術教育教學品質,配合學校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按照校長和各部門條線的工作部署安排,本學期書法組將以校內“書法節”為主線,優化書法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書法藝術教育教學質量,豐富校園文化。按計劃推進市教委直接委托課題“書法課程對提高學生漢字習得水平的作用研究”,深度挖掘傳統文化內涵,搭建平臺、建設資源、打造機制,結合書法課程,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書寫興趣。以“書法聯盟”的開展為契機,做好莘莊聯合體特色課程交流互動,推動書法特色內涵建設,使書法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工作目標】
管理目標
1、書法教師素養管理。
(1)提升教師書法書寫專業技能。組內教師利用課余、空閑時間研究書法書寫技能,相互交流書寫經驗。
(2)結合美育聯盟教師篆刻培訓,提升組內教師書法篆刻技能。
(3)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提升組內教師教育科研能力。
2、書法教育質量管理。
(1)不斷提高學生書法修養水平。完善書法課程設計,推進書法藝術進校園,提高學生的書法藝術素養。在普及教育基礎上提高區級以上比賽活動成績。
(2)強化常規書法課堂教學五環節管理。本學期重點抓好輔導環節,要以教學五環節的常規管理為基礎,推進教學質量評價的改進,不斷提高書法學科教學質量。
質量目標
1、做好本學期四項書法重點工作。
(1)辦好校第十屆“書法節”活動。
(2)按計劃推進2021年度上海市教委直接委托課題“書法課程對提高學生漢字習得水平的作用研究”。
(3)組織好閔行區第二輪美育(書法)聯盟工作。
(4)做好莘莊聯合體特色課程交流互動。
2、貫徹落實本學期兩項書法常規工作。
(1)做好書法優質化課堂教學工作。
(2)不斷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重點工作】
1、辦好校第十屆“書法節”活動。
(1)認真做好本次活動的宣傳工作!
(2)在開幕式、內容、形式等方面爭取有所創新,優化活動品質,不斷提升莘城學校書法教育特色品牌。
(3)按照書法節的傳統特色,繼續開展第十三屆校園“莘城杯”書畫大賽、“名家講堂”等一系列活動。旨在走進經典、傳承文化、弘揚傳統、完善自我。
(4)組織、落實學生參加校內、校外的各項書法活動和比賽,給予學生以展示自己才藝的機會。讓全校師生對書法進一步認識了解,培養大家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藝術修養,也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展示書法素養的舞臺。
2、按計劃推進2021年度上海市教委直接委托課題“書法課程對提高學生漢字習得水平的作用研究”
(1)2020年6-9月,完成申報書。
(2)2021年3月,完成論文《學校書法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3)2021年7月,完成論文《影響學生漢字習得水平的因素分析》。
(4)2021年10月,完成論文《怎樣提高學生漢字習得水平》。
(5)2021年11月,完成論文《中小學生書法學科素養研究》。
(6)2021年12月,完成研究報告《書法課程對提高學生漢字習得水平的作用研究》。
3、組織好閔行區第二輪美育(書法)聯盟工作。
(1)按照美育聯盟要求,繼續組織并落實好本聯盟各項活動,組織好聯盟校積極參加各類書法比賽。
(2)邀請書法名家進校園,提高師生的書法鑒賞水平。
(3)結合區教工書法沙龍開展一系列活動。
(4)組織好篆刻進校園活動,并將經驗、成效輻射到聯盟學校,推動聯盟校書法工作進一步發展。
4、莘莊聯合體特色課程交流互動。
(1)按照莘莊聯合體特色課程要求,繼續組織好我校送教的書法特色課程活動。
(2)對有輻射作用的特色交流互動予以宣傳,擴大輻射影響力。
【常規工作】
1、書法優質化課堂教學
(1)以備課組為單位,認真開展書法教育教學研究。認真貫徹市教委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寫字》的要求,積極參與相關教材培訓,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扎實開展書法課堂教學。
(2)以帶教、磨課等形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鼓勵書法教師積極參加書法比賽、積極撰寫有一定質量的論文,不斷提高綜合素養。
2、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1)通過自學、培訓等形式不斷充電。豐富專業知識和修養。
(2)精心備課,設計精彩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對學習書法產生持久興趣。教學相長,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
(3)定期參加書法沙龍等交流活動,通過參展參賽等提升專業素養。不斷加強團隊的建設與管理,促進書法團隊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行事歷】
周次
日期
主要工作
1
2.22-2.26
根據學校工作要點擬定本學期學校書法教育工作計劃和方案。
2
3.1-3.5
籌備書法聯盟、書法沙龍活動內容。
3
3.8-3.12
備課組計劃、行事歷、三定上交備課組教研活動“三定”申報;
4
3.15-3.19
美育聯盟教師篆刻培訓活動。
5
3.22-3.26
教學常規檢查。
6
3.29-4.2
“書法沙龍”活動
7
4.5-4.9
期中考試
8
4.12-4.16
書法節系列活動
9
4.19-4.23
4月教學常規檢查
10
4.26-4.30
組內研討課
11
5.4-5.7
5月教學常規檢查
12
5.10-5.14
教學研討課
13
5.17-5.21
學生作業展示
14
5.24-5.28
6月教學常規檢查;
校本訓練調研。
15
5.31-6.4
五年級質量抽查。
16
6.7-6.11
書法學科成績輸錄。
17
6.14-6.18
備課組工作總結交流會。
18
6.21-6.25
關鍵詞: 師范??茖W校 歷史教育專業 教學改革
師范??茖W校人才培養的定位是面向基層,服務基層,為基層培養合格的中小學教師。在新的形勢下,隨著初中教師本科化,絕大多數小學跟風,也要求教師具有本科學歷,師范??茖W校的生存空間被嚴重壓縮,歷史教育專業的處境更為艱難。面對這樣的處境,唯有改革,才能尋找到正確的出路。這幾年我們也曾經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卻仍然沿襲著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革成效并不明顯。因此,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師專歷史教學改革談點看法,以供參考。
歷史教育專業是我國開設較早的專業之一,也是目前開設較為廣泛的專業之一,面對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發生巨大變化的新形勢,??茖W校歷史教育專業的教學只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
1.進一步更新觀念,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這是歷史教學改革的前提。
教學理念是人們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律的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態度和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正如國務委員劉延東所指出的“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耙獎撔氯瞬排囵B模式,深化教育教學和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培養造就更多的拔尖創新人才”。[1]當前師專歷史專業的教學理念仍然受計劃時代的影響,存在著閉門造車、固步自封的現象。因此,我們要轉變觀念,與時俱進,根據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修訂教學計劃,完善人才培養目標。在教學計劃中增加訓練粉筆、毛筆和鋼筆字的書法課程和中小學生教育心理學、語言表達訓練等課程,以改變學生書寫不規范,板書不工整,語言表能力弱等情況。比如增設《中學班級管理》、《中學歷史教材分析》、《課外活動指導》、《中小學心理學》、《中小學教育學》等與中小教育教學相關的課程,以適應基礎教育歷史新課程改革對“寬知識、強能力、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2.教學方式多樣化,實行開放式教學,這是歷史教學改革的關鍵。
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歷史教學在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必須進行改革,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學質量。一方面,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討論、隨堂提問、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研究性教學等方法。另一方面,還應該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比如組織學生參觀地方文物古跡和資料,定期到中小學校見習,請中小學教師給學生講解中小學教學的經驗和教學方法;師專歷史教師也應該經常與中小教師探討和交流教學經驗,以改變目前師專歷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填鴨式”的“滿堂灌”和“一言堂”等教學方法。
總之,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緊圍繞著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提高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實行開放式的辦學,使學生從“要我學”的被動填充式教育轉變為“我要學”的主動求知創新式的教育,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這是師專歷史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所在。
3.考核多樣化,全面考查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這是歷史教學改革的核心。
“學生學業評價是指以教育教學目標為依據,運用恰當的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等發展水平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2]。由此可見,學業成績的考核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其考核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成效,以及教師的教學方式,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是歷史教學改革的核心。長期以來,??茖W校歷史專業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一張試卷、一次閉卷考試,外加幾次比較簡單的平時作業,就決定了學生每學期的學習成績,過度強調了書面考試的作用。因此,就形成了“上課記筆記,下課對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完忘筆記”的怪現象,造成了學生求知欲望不強和知識面狹窄的情況,嚴重束縛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在考核的方式上應該反對片面化和簡單化,實行多樣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查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以便因材施教,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針對歷史學科和師專學生的特點,我們可以采取書面作業、寫小論文、歷史口試、閉卷與開卷考試等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其中書面作業、寫小論文和歷史口試中課堂提問等都可以放到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進行,而其他的考核方式可以在期末考試考查的時候進行,使考核方式和手段多樣化,全面考查學生掌握歷史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情況。
4.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這是歷史教學改革的主要方法和途徑。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歷史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主要有試講、見習、參觀歷史文物古跡、社會調查和教育教學實習等方式。針對目前師范??茖W校歷史專業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輕技能訓練;重課堂教學,輕課外實踐;重歷史知識的死記硬背,輕動口、動手、動腦能力的訓練等問題,應該加強試講的力度,增加見習和實習時間,使學生有充分的鍛煉機會,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推行“頂崗實習”、“實習支教”等形式。
5.加強師德教育,增強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這是歷史教學改革的根本。
“國家發展希望在教育,辦好教育希望在教師”[3]。目前??茖W校的歷史教師普遍存在著敬業精神不夠,為上課而上課,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上課,重科研、輕教學等問題,課前不認真備課,課后沒有必要的教學反思,批改作業劃個圈了事,更甚者不批改作業,憑印象打個分數交差了事,等等,教師的職業精神被嚴重削弱。因此,應該加強對教師師德的教育,規范教學行為,嚴格管理,嚴格考評,把考評結果與教師聘任和經濟收益掛鉤。同時,教師也應該轉變觀念,適應師專人才培養的要求,樹立“以學生為本,自主發展”的教學理念,重視教學工作,用心教書,加強責任意識和使命感。
總之,師專歷史教學的改革,首先應該認清形勢,充分認識歷史教學改革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以及目前師專歷史教學改革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以改革考核方式為突破口,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對學生基本技能、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培養。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強調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培養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的應用型人才,這既是當前師專歷史教學改革的難點和重點,又是師范專科學校改革的方向。
參考文獻:
關鍵詞傳統心理健康教育;自媒體;改進
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所面臨的各種壓力都在不斷增大,這使得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然而,由于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限制頗多,致使其發展緩慢且效果不佳。近些年來,由于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讓移動終端得到了普及,以微信、微博、網站論壇為代表的自媒體應用簡化了公眾的信息傳播渠道,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中數億用戶實行信息傳播活動的新興寵兒。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充分發揮自媒體的優勢,與心理健康教育適當結合,希望以此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1自媒體的涵義
關于自媒體的定義,至今還仍有許多爭議,“自媒體”最早由美國著名硅谷IT專欄作家丹•吉爾默提出,可分為三個階段:web1.0即傳統媒體或舊媒體,例如電視、廣播等;web2.0指新媒體包含傳統媒體的網絡版和新聞門戶網站等;web3.0指現在的自媒體,即以微博、微信、網絡論壇為代表的可以實現用戶貢獻內容的媒介。
2初中生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2.1國家素質教育的需要
2012年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中曾明確提出:“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或問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2.2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需要
中學階段正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心理學家把這一階段叫做“心理危機時期”。處在這個特殊階段的初中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所以在這一階段的初中學生很容易產生某些心理問題,影響到其今后的健康發展。通過對錦州市多所學校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可以了解到,雖然有的學校對于新入學的學生進行心理測驗并存紙質檔案,卻不能很好地進行跟蹤再調查;部分學校每個月都會舉辦相應的心理講座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卻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由于多種因素的限制,使得學校并沒有充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了更好地響應國家素質教育的需要,應該找到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2.3時展的需要
目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發展還不平衡,大部分學校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學校中心理健康咨詢室設施配置不足,心理健康教師能力不足,不能給予學生及時的心理疏導和咨詢。甚至有一些學校根本沒有設置心理咨詢室,沒有配備心理健康教師。尋求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和方法,加強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亟需解決的課題。隨著社會的發展,自媒體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溝通工具。針對自媒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通過一個預調查進行了初步了解。調查方式是對錦州市幾所中學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發放問卷共130份,收回115份,回收問卷有效率為98%。問卷共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二是學生使用自媒體的現況;三是對開展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的態度與建議。通過調查,在被試的初中生中73%的學生存在著各自的困擾,有的同學會選擇通過跑步或者聽音樂等方式進行排解,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選擇不排解壓力,順其自然。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用智能設備上網的同學更是達到了測試人數的98%。對于開展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的態度,僅有0.8%的同學表示不是很支持開展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而78%的同學表示不同程度的支持,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達到匿名咨詢的效果。因此,應當充分發揮自媒體的優勢,與心理健康教育適當結合,希望以此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實效。
3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與存在的問題
3.1授課范圍與內容的局限性
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主要是通過學校所開設的專門課程、活動課程或者融合課程來接受有關心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是在固定的時空內以書本為載體,教師通過口頭講述的方式來使學生接受心理健康知識,所以授課范圍有限且傳授知識的速度緩慢,教學內容單一。學生是以集體的形式參與到課堂當中去,故無法根據自身心理情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致使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授課范圍與授課內容受到局限。
3.2師資方面的匱乏
以我國目前的狀況來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依然處于匱乏階段,許多中小學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學校設有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咨詢教師。而設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某些學校教師專業水平也令人堪憂,甚至不乏是兼職教師。不僅如此,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一個教師往往要負責一個年級甚至是一個學校的學生。在傳統的心理咨詢中,一個咨詢師每次只能接待一個來訪者,以此來看,要想滿足全體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就變得極其困難。
3.3社會偏見
很多學校都設有一間布置得非常溫馨的學校心理咨詢室,暖色的墻壁,舒服的座椅或者沙發,專業書籍、鮮花一應俱全。一些學校還專門購置了沙盤等測試的工具,與教室相比較,更顯安靜舒適。然而,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利用率卻不盡如人意。很多學生認為,心里有秘密,但是沒法說。老師不能懂,也怕老師對自己產生偏見。社會對心理問題的探索是有一定偏見的,這就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無論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上,還是在社會心理咨詢室中,都不敢或者不愿意暴露自己,害怕受到他人的排擠與質疑。學生們如果不能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那么一旦出現問題將無法得到排解,如此往復便會使問題擴大化。
4結合自媒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特點
4.1方便靈活,形式新穎
現如今,網絡是青少年接觸、認識、了解并參與社會生活的一個必要途徑,而自媒體更使得青少年能夠方便快捷地融入信息社會。通過自媒體平臺,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與能動性,使學生突破原有的時空限制,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學習內容,掌控學習進度。這樣的變通,不僅可以讓那些由于某些原因而沒能參加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生方便快捷地接受教育,也可以使教育更具靈活性。
4.2形象溫暖,立場中立
青少年時期正是邁向成人的過渡時期,如今的青少年擁有更多,同時也背負更多,繁雜的世界,快節奏的步伐,高速流動的信息,充滿壓力的競爭,使得青少年時期既充滿生機又充滿困惑與彷徨,然而這許多心理困擾,不少學生既不愿意讓身邊的同學知曉,也沒有勇氣向家長傾訴,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可以傾訴煩惱的角色。利用現在的移動自媒體平臺,學校可以設立一個QQ群,群內有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咨詢師,讓同學們可以在QQ群中通過匿名的方式向老師求得幫助;也可建立QQ群小組,組內成員互幫互助;或者學??梢允孪壬暾垘讉€公用QQ賬號,如果學生產生情緒問題可以自行登錄此QQ賬號向老師尋求幫助。由于學生拿著自己的手機或者獨自坐在電腦前,與他人產生了距離,會產生安全感,從而愿意敞開心扉,可以真實地傾訴自己的真實想法,這也減少了傳統心理咨詢中的阻抗問題的發生幾率,使心理咨詢得以順利進行。
4.3順應時展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也就是說通過現在的網絡自媒體可以適當緩解當下師資貧乏的問題,現有許多專業化水平高的微信公眾號和心理輔導網站可以供大家學習。微信公眾號有:北京大學心理中心,簡里里,你好媽,NLP青少年兒童心理教育第一人,時代心理TIMESMIND,心里有術,心理測試,壹心理等等。這些公眾號會定期推送關于心理教育方面的文章或心理測試,其中還有許多關于家長、學校應該如何教育孩子的小文章。有的還提供在線咨詢、電話傾訴等服務。然而經過調查得知,除了一些心理相關工作者會關注這一類的公眾號之外,少有家長會關注這類消息。這說明自媒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是有了,卻未形成良好的體系,難以使每個學生都受益。所以,要想使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發揮作用,還需要建立一套具體可行的學校系統,才可以切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實效。
參考文獻
[1]聶智.論虛擬社會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D].中南大學,2013.
[2]楊賢芳.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D].安徽大學,2014.
[3]姜巧玲.高校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D].長沙:中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4]叢立新.中學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31-34.
[5]郭靜靜.自媒體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創新[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7).
[6]張茜.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中學為例[D].山西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7]姚本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整合[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