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4: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商管理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工商管理;研究內容;比較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深入發展,國內對工商管理的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了很大進展,與國外學術界的交流也逐漸增多,及時把握國外工商管理研究的最新動態及其發展趨勢,將對我國工商管理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導與啟發作用。
工商管理學是研究營利組織經營活動規律以及企業管理理論和實踐的學科。本文按照學科代碼將工商管理學科分為十個研究領域,對90年代國內外學術界工商管理各領域的研究方向與研究熱點進行了分析與比較,以發現國內、外研究的差異,更好地促進國內工商管理研究的發展。
1國外工商管理研究內容與熱點
本文在檢索國外工商管理論文數量時,選擇了SCI和SSCI中影響因子大于0.5的59種管理類期刊,時間范圍是從1990年到2000年。通過關鍵詞檢索,發現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論文數量遠遠多于其他領域,故將其他九個領域按檢索到的論文篇數做出趨勢圖。
從縱向來看,1990~2000年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技術經濟、項目管理、企業理論的研究呈明顯上升趨勢;而企業文化、財務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企業戰略管理的研究則一直處于穩定狀態,沒有明顯的增長。其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在90年代一直呈穩步上升的趨勢。在某些年份,市場營銷研究雖有下降,但整體趨勢是上升的;從圖1中還可以看出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在近5年內發展很快;而運作管理的研究在突破最高點后開始逐漸持平甚至下降;不能忽視的是對項目管理的研究也一直處于上升趨勢。
從橫向看,人力資源管理的論文數量遠遠多于其他領域,可見近十年來人力資源管理在國外是一個熱點研究領域。從其他9個領域的論文數量排序中可以看出,市場營銷、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項目管理、企業理論、運作管理也是研究的熱點領域。在分析各研究領域的研究內容時的1997-2000年進入SCI檢索的文章,對其中有代表性的論文進行分析,得出如下關于國外工商管理研究內容與熱點的基本結論(見表1):
2國內工商管理研究內容與熱點
對國內工商管理的研究過程中,從中國期刊網中篩選出44種學術性較強的管理類期刊,根據關鍵詞對各二級科目的論文進行檢索,將各領域檢索得到的論文數量進行趨勢描述
從此趨勢圖縱向比較,幾乎每一個領域的研究在近7年中都是呈現上升的趨勢,論文數量逐年增加,這表明國內工商管理各領域的研究力度在加強,這也與國家經濟改革的進程和力度有一定關系。橫向比較,研究成果較多的是市場營銷,說明我國的經濟改革及國企改革的力度加強,企業不再只靠抓生產提高企業利潤,而是越來越注重市場對企業自身的影響;同時,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企業戰略管理、運作管理、項目管理也是研究較多的領域,相比而言在工商管理研究范圍內國內近幾年對會計理論、財務管理的研究論文相對較少。從代表性文章中,得出國內工商管理各領域研究熱點如下:
3國內外工商管理研究內容與熱點的比較及結論
3.1工商管理研究的國內外對比分析
從國內外的研究趨勢比較過程中可以看出,國外人力資源、市場營銷、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等領域的研究增長速度較快;項目管理的研究在持續增加;企業戰略管理的論文數量曾在1995年左右達到最多,隨后又有所減少。國內則對運作管理研究較多,企業文化、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人力資源也是理論界研究較多的領域。
從國內外文獻數量的排名次序角度看,國內論文數量較多的是市場營銷、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企業戰略管理、運作管理、項目管理,而國外的排名為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項目管理、企業理論。
國內外研究熱點存在必然的交集,但側重點仍有不同,國內理論研究滯后于國際的理論研究,國內的研究熱點往往是國外前幾年的研究熱點,而國外正在形成的熱點在國內往往是剛剛涉足或者還未涉足。
4結論
從上面的比較可以看出,我國的工商管理研究從整體上落后于國際水平,這與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有一定關系,但是也要求此領域的學者們能把握工商管理的最新研究方向,以加強我國的工商管理研究,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在研究內容與形式上存在差別:國外在理論研究的同時,注重將理論運用于管理實踐;而國內的研究經常停留在理解國外理論研究的層面上,對一些較新的管理問題介入較少。鑒于工商管理學的學科特點,國內此領域學者們應注重研究形式的改進,注重對管理問題深層面的研究。
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差別:國外注重規范研究,有嚴密的邏輯推理體系,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而國內多是思辯研究,研究僅根據個人的經驗和知識,或是雖有理論基礎但是缺乏嚴密的推理。國外使用實證研究方法較多,通過案例、實驗、非實驗、實地等方法對所研究問題進行充分的論證,而國內則不重視實證的研究。這與各國間的文化傳統有一定的關系,但是管理學科的本質特點決定了在進行管理研究時,應該多作些實證的工作來充實我們的理論研究。
參考文獻:
[1]金碧輝.國內外管理科學的研究熱點問題比較[J].管理科學文摘,2000.
[2]汪壽陽,金碧輝.SCI、SSCI與管理科學期刊[J].管理科學學報,2000,(12).
[3]WebofScience.[DB/OL].2002.
[4]中國期刊網.[DB/OL].2002.
1、工商管理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意義
1.1有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深人思考和掌握。學生只有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才能夠深刻地認識客觀世界,認真思索如何將所學知識加以運用,從而提高自己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這種能力僅通過課堂灌輸無法培養,必須通過實踐教學環節,促使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夠培養出學生的學習和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適應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
1.2工商管理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結合有助于學生發展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每個學生的資質、能力、興趣有很大差別,所以沒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學生用同一種思考方法去解決問題。實踐性教學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專長,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方法。
1.3工商管理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結合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在教學中加強實踐訓練,能夠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創新精神和能力,這樣的人才走上工作崗位,一定會得到用人單位的器重,也最有可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1.4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F代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任何組織或個人為了達到目的,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緊密的團隊協作精神,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資源,這在競爭激烈的商務領域尤其如此。實踐性教學環節中有許多集體活動,能夠鍛煉學生彼此之間的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與其周圍的人進行有效溝通和廣泛協作,幫助企業或組織達成目的。
2、工商管理學科教學中理論和實踐脫節的主要因素
2.1課程教材跟社會實踐關系不夠緊密。我國目前工商管理學科教學使用的教材是從西方國家引進過來的,因此,這些教材所講述的理論知識是根據西方國家的國情來編寫的。工商管理教學中所引用的案例也是西方國家的一些實例,這與我國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綜合這些原因,造就了工商管理學科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的脫節現象。
2. 2工商管理課程的教學模式陳舊古板。許多高校的工商管理教學還是使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教師一味要求學生對理論知識死記硬背,根本不注重學生能否徹底了解和掌握這些理論知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反而使學生對工商管理的理論知識產生抵觸厭煩心理。
2.3 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團隊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不足。許多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并沒有社會實踐的經歷,大部分教師一畢業就從事工商管理教育工作。這些教師注重的并不是學生將來的操作能力,而是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樣就造成了工商管理學科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
3、工商管理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法
3.1選擇與中國國情相關的教學內容。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建設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單就這些年案例的分析,就足夠作為我們高校工商管理教學的內容,其中總結出來的理論,也可以很好地指導我國企業的發展,而且這些理論和實踐都是出自我國自己的發展實踐,能夠與我國的國情相符合,相對于之前的對國外理論的研兗和國外案例的分析,這些素材可以更好地指導我們工商管理的教與學。
3.2 要全方位、系統性地進行工商管理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
工商管理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不能只及于一點,要進行全方位的、多層次的、連續性的整體創新,全面有效地促進復合型應用人才的培養。
3.2.1培養人學新生的專業感性認識。新生一人學,就對其進行專業知識講座,并結合相應的市場調查、社會調查以及企業參觀活動,使學生盡快獲得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感性認識。為了加深學生對專業的理解,還可以要求學生撰寫調查報告、專業感想,并由專業教師進行評估。
3. 2.2采用實踐性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教學效果,可以采用以下幾種實踐性教學方法,能夠較好地提高學習效果:
3.2.2.1案例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對案例進行學習、研究和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方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增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能夠得到很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使用案例教學法時必須注意兩點:一是教師要精心挑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二是要充分調動學生成為案例討論的主角,教師在這里只起引導作用。
3.2.2.2模擬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先由教師根據工商管理的一些理論和實務,設計出相應的背景材料、軟件程序或數學模型等,然后交由學生進行模擬演練和操作。模擬教學方法包括角色模擬、情景模擬、內容模擬、綜合模擬等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模擬出與現實相似的環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3.2.2.3現場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以實習基地或相關企業為依托,將學生帶到企業,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實習或參觀,然后由學生撰寫相關的實習報告、設計方案、分析報告等,由教師進行評價。這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工商管理的知識解決相關問題,提髙了他們的素質和動手能力,但使用這種方法受到一定的時間、場所和企業條件的限制。
3.2.3將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作為重要的實踐教育環節。撰寫畢業論文是對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知識和能力的一個綜合檢驗。如果方法得當,可以明顯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綜合運用能力。這種方法要求教師從學生論文的選題到撰寫過程都要以學生培養目標為中心,把每一個環節落實好,既保證論文的質量,又促使學生綜合運用其所學到的知識。
3.2.4引導學生進行科研活動。科研能力是管理人才的一種重要的能力,因此應鼓勵高年級學生進行適當的科研活動。對此學校應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并將相關教師的指導計算人課時量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對其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3.3要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的實踐教學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3.3.1從事工商管理教學的專業教師應主動參與工商管理實踐活動西方許多從事工商管理教學的教師或者自己開辦工商企業,或者在企業擔任兼職或咨詢顧問,這樣不僅能夠學以致用,而且獲得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和鮮活的經驗,加深了對工商管理活動的認識和理論的深化,這些教師往往能夠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始終站在時論的前沿。我國高校的工商管理教師也應該走出理論研究的象牙塔,積極參加工商管理的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實+踐經驗,使自己對工商管理理論的認識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3.3.2高校管理層應該在制度上支持教師參與工商管理實踐活動。我國許多高校教師參加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受到學校制度的制約,例如學校對教師的工作量考核并沒有考慮教師在社會上的實踐活動,致使教師無法從繁忙的校內工作中脫出身來,更無法去企業擔任兼職或咨詢顧問;學校對教師的社會實踐既沒有經濟上的支持,更沒有為教師創造走出去的條件;等等??偠灾咝nI導層尚未真正重視專職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沒有從制度上為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創造條件。因此高校的領導層應該轉變觀念,對學校管理制度進行適當修改,從考核制度上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工商管理實踐活動,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3.4 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
論文摘要:通過分析國內工商管理學科管理信息系統大綱、培育目標、教材等方面的現狀,指出了當前工商管理學科管理信息系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國情提出了一系列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工商管理學科管理信息系統的教學現狀
1.教學重點和培育目標落后于時展
通過對國內近10所著名高校的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比較,發現教學重點幾乎都是放在“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結構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方法學、管理信息系統開發過程各階段的任務與技術、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環境與工具以及其它類型的信息系統”等方面,試圖使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了解管理信息系統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并通過實踐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分析開發應用系統的初步能力。在這個培養框架下,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動手“建造管理信息系統”的能力。而現實的情況是,管理信息系統已經發展成了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實施與維護已經發展成一個獨立的產業。對企業來講,獨立開發一套管理信息系統不僅投資巨大,而且風險不可預測。相反,選購、實施一套成熟的信息系統不僅經濟上合算,而且通過和系統開發和實施部門通力合作,將項目風險大大降低。近年來以用友、金蝶等為代表的國內I:RI’企業的快速發展已經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企業自主開發系統時代已經結束。因此,我國高等院校管理信息系統的教學必須適應這個重要的時代變化,對原有的教學體系進行大膽的改革和創新。
2.教材內容缺乏對工商管理學科特點的把握
以國內比較著名的面向工商管理專業的《管理信息系統》教材為例,如清華大學版(薛華成,第3版)和高等教育版(黃梯云,第2版),教學重點均放在計算機系統和信息系統的組成、建設、數據庫技術、系統設計方法、系統維護等方面。根據本項目組的了解,有些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顯得過于簡單,如,計算機的基本組成與結構等,有些內容又過于復雜,屬于比較專業的理論,如,數據庫設計一中的范式、E-R圖等,即使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也非常吃力。在教學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一方面,學生對于簡單的內容因為沒有新意而缺乏興趣;另一方面,對于復雜的內容因為難于掌握不易產生興趣。加之,這些開發信息系統的知識僅在軟件開發行業才有一定的應用價值,而且需要長期實踐積累才能較好的掌握和使。用。因此,我們認為現有的課程教學體系實際上并不能達到此課程的真實意圖,改革當前的管理信息系統教學體系非常必要。
二、教學大綱及內容改革的建議和思考
1.教學大綱和培育目標的改革
管理信息系統的教學大綱必須清晰地區分兩類不同的培養對象。
(1)計算機和軟件工程類專業的學生。由于其培養方向是未來的系統開發人員和維護人員,可沿著現有的思路繼續發展,偏重信息技術、數據庫技術、系統開發、設計技術等。
(2)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培養的目標在于使學生了解現代企業應用信息管理企業的理論和方法,重點在于使學生學會如何使用、駕馭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重點應當放在讓學生明白企業內外部的信息究竟是如何流動、如何發揮作用,信息技術在其中可以承擔什么樣的角色,而不是總要跟蹤信息技術的最新發展,這樣才能把學生從掌握系統開發技術的陷阱中解放出來,從而更好地理解“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邏輯關系,為將來從事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材內容的改革和創新
筆者通過對國內近10家企業進行調查,企業普遍反映選擇、實施、應用、維護信息系統的工作非常之復雜,急需既熟悉業務又了解信息技術應用的復合型人才??疾炝藝鴥韧獾墓芾硇畔⑾到y教材后,深感國內教材內容的相對落后以及國外引進教材的“水土不符”,它們均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編寫出具有時代特色、中國特色的面向工商管理學科的《管理信息系統》教材已經成為我國培養跨世紀工商管理人才的當務之急的工作,必須盡快編寫出來,為廣大的師生服務。
我們認為,面向我國當前工商管理學科的《管理信息系統》教材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使用對象定位清晰,即工商管理學科的本科生、研究生等。新教材應當克服傳統教材由于對象不夠清晰導致的重點不突出以及知一識老化的不足,從一定意義上講需要一套為工商管理學科“定制”的《管理信息系統》教材。
(2)內容符合工商管理學科的特點。教材應當凸顯當代工商管理學科所需的管理信息系統知識體系,內容選擇上不應當追求知識量大、新、高,而是恰當的覆蓋相關的知識點,能夠使學生對企業如何選擇、實施、應用、維護好信息系統打下一個基礎??朔壳皣鴥鹊慕滩闹羞^分強調面廣、點深的要求,導致這門課程包含了大量的數據庫、通信、網絡等高技術知識,而沒有反映出現代管理究竟如何更好的使用信息技術,即教材將更多的關注“如何應用”信息技術。
(3)體現時代特色、中國特色,即應當體現出恰當的與時俱進。如,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維護、升級等都是非常復雜的工作,在內容中將增加系統外包、項目管理等更符合企業應用現實需要的內容,而不是把將寶貴教學資源去教導學生“如何開發、設計信息系統”等。
關鍵詞: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一)專業設置及培養目標
根據我國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以下簡稱2012版專業目錄)中規定,管理學為12個學科門類之一。其中工商管理類是管理學大類下的一個分支,包括工商管理專業在內共有10個專業。我國大部分高校均設有工商管理學院(或管理學院),一般包括工商管理、會計、物流管理、市場營銷和旅游管理等專業。目前設置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院校,在培養目標方面雖然各有特色,但其內容基本與2012版專業目錄的培養目標一致。
(二)課程設置
我國各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共同特點:1.課程模塊趨同。大部分高校在課程模塊設置上均由通識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實踐和畢業論文、選修課等模塊組成。其中必修課程占70%左右,選修課程占25%左右,實踐和畢業論文占5%左右。2.基礎課程設置基本一致。大多數高校在基礎課程(包括通識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方面,主要設置大學數學、外語、計算機基礎、思想政治理論、體育、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原理、會計學基礎、統計學、市場營銷等。3.核心課程各有側重。許多高校在核心課程設置方面,根據學校所在地域和師資具體情況表現出不同的特點。一些高校側重于運營管理,一些高校則側重于人力資源管理或市場營銷等。4.實踐課程比重逐年增加。我國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從最初的傳統理論教育,逐漸向實踐型轉變;從最初的全理論教育,逐漸轉變為以理論教育為主、技能教育為補充的培養模式。縱觀近幾年各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可以看出,培養學生技能的實踐類課程比例逐漸增加。
(三)教學安排
近幾年,部分本科院校在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安排方面積極探索新的方式,如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建設網絡課程等。但課堂教學仍是教學的主要方式,案例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也廣泛應用,但效果并不理想。
二、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
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比較模糊,并且多數高校提出的目標沒有自身特色。培養目標大體描述為:培養具備管理、營銷、經濟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在教學科研方面工作或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相應領域的管理工作以及工商管理學科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1.課程內容與實踐聯系不緊密。工商管理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其課程內容應以應用為目的,與實踐緊密結合。但由于教材的實踐性不強、課程內容陳舊或完全照搬國外教材等原因,導致學生學量理論知識,卻很難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2.課程關聯性不強。關聯性強的課程,先修課程是后續課程的基礎,學生在學習后續課程時,能夠加深對先修課程的理解,從而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識群。而許多高校的課程設置沒有考慮課程間的關聯性,只是課程的簡單堆砌。
(三)實踐教學薄弱
在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本科教育中,實踐教學的比重仍比較低,居于從屬地位。大多數學校仍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理念還未深入人心。在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中實驗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但大多數院校由于專業實驗室過少,實驗教學設備不足,實驗教學軟件落后等無法滿足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實踐教學薄弱還體現在校外實訓基地數量少而且與專業匹配度不高。工商管理專業學生需要大量實踐才能鍛煉其應用能力,但企業出于自身經營考慮很少接納實習生,這使得高校很難建立滿足自己需求的校外實習基地。同時,工商管理專業教師自身實踐能力不強,也是實踐教學薄弱的一個主要因素。教師是實踐教學的主導者,如果教師自身缺乏實踐經驗,那么必然會影響到實踐教學的開展。如今,高校的教師大多數是從校門到校門,幾乎沒有實踐經驗,指導學生實踐就更無從談起。
(四)教學手段及評價方法單一
多數高校在工商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也采用案例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等,但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依然居于主導地位,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并無實質性區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在學生成績評價方面,多數高校一般采用期末筆試考試方式,評價方法比較單一。實踐證明,對于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訓實驗課程不應采取這種方式考核,但目前尚未有普遍通行的實訓實驗課程的評價方法。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工商管理專業應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訴求,將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社會對企業管理人才的需求相結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以培養企業需要的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為目標來構建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準確定位培養目標
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為企業培養具有計算機和外語基礎,掌握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經濟管理知識,具備實踐能力和團隊精神的中基層管理人才。
(二)優化課程設置
采用模塊式的課程設置體系。包括通識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專業選修課程模塊和專業實訓課程模塊。通識課程模塊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為目的。設有思想品德修養、法律基礎、數學、計算機、外語、大學語文、體育、自然科學基礎課程、社會人文類課程、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的課程。專業基礎課程模塊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礎模塊,包括經濟學、高等數學、基礎會計、財務管理、管理學和市場營銷等課程。專業核心課程模塊中必修課程為工商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專業選修課程模塊為工商管理類其他專業的核心課程。專業實訓課程模塊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各類實訓實驗課程和企業見習實習課程。
(三)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以實驗室實驗、實訓為基礎的模擬實踐教學和企業實習、見習為拓展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實驗通過ERP沙盤實驗、企業經營模擬實驗,進行企業經營管理教學。專業實訓通過VBSE綜合實訓平臺,進行崗位專業實訓。通過企業實習見習,了解企業經營管理過程,熟悉企業管理模式。并通過各類學科競賽,如ERP沙盤大賽、會計手工大賽以及營銷策劃大賽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專業興趣。
(四)豐富教學手段及評價方法
在專業課程教學方面,區分為基礎理論教學和專業技能教學兩個方面?;A理論課程教學以掌握基礎理論為主,教學方法根據課程內容進行合理選擇,如講授法、案例教學法等。專業技能教學方面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為主,教學方法應采用案例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同時,強調授課教師要完成角色轉換,授課時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為輔導。教師由“講課老師”轉變成“輔導師”和“培訓師”。在實踐類課程的評價方法方面,應加強對課程學習過程的控制和檢驗。采用包括課后作業、案例討論、平時測驗、平時出勤、期末測試在內的全過程考核方案。在課程的每個重要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任務對學生進行考核,而不是期末一次性的筆試考試。
作者:李福生 韓 東 孟祥霞 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姚暉.本科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3.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我國企業為適應經濟政策的需求,進一步落實黨的相關政策法規,采取了很多相關的措施。企業在不斷地改制和轉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層出不窮。面對這些新思想、新問題,企業的管理者在不斷地更新自己的觀念,為適應新形勢的變化不斷了解新概念,學習新知識。而工商管理作為一門綜合性管理學科也是企業家必須掌握和學會運用的一門學科?;诖苏撐木C合分析了我國企業工商管理現狀,并對其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1 企業工商管理概述
企業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
首先,工商管理作為一門結合了管理學思想、工程技術及企業的綜合性分析研究的管理學學科,是企業的必修課。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企業的管理者及工作人員可以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學到一些企業管理相關的研究方法,同時可以較為全面地提高管理者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相關工作技能,也有利于其開拓精神及創新精神的培養。
其次,企業管理包含企業的運作管理、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項目管理、生產管理、品牌管理等。同時,也包含一些企業的軟性資源建設,比如企業文化,企業的一些公益活動等。而企業工商管理正是通過對這些日常數據的分析,還調控企業的發展方向,以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企業工商管理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針對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給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及策略,從而最終促進企業更有效地實現企業的目標。
2 企業工商管理現狀分析
企業從計劃經濟步入市場經濟,工商管理概念隨之引入,企業管理指導思想也不斷地發生巨大的轉變。綜合來看,我國企業工商管理還是存在一些比較明顯且突出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企業工商管理水平不高
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增大。就本質而言,企業的市場競爭是企業間實力的較量,更是企業管理水平的綜合比拼。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都出現戰略目標不明確、管理理念陳舊、管理機制僵化、生產活動閉塞、生產部門與市場部門協調不及時、日常管理混亂、組織結構缺乏柔性、工作人員執行力不強等問題[1]。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生產運作,進而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導致企業難以滿足經濟規?;陌l展要求。
2.2 企業經營模式適應性不強
目前很多企業盲目地采用“零庫存”策略,忽略企業的經營模式中最為關鍵的是市場需求和企業自身生產模式的有機結合。如果生產部門只顧自己的生產工作,而市場部門也不能有效及時地反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情況。這樣極容易導致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無法銷售出去,因為市場需求發生了變化,而企業的原有產品無法滿足這變化了的需求。最后,積壓的產品不僅占用了企業的生產資料,同時還浪費了大量的管理費用。這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同時,企業對于物流環節的認識還不到位,沒有意思到物流的重要性。
2.3 企業工商管理目標不明確
很多管理者以追求高額利潤為企業的首要目的。財務報表中的數字的增長,已經不能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的需要,更多的企業開始制定企業的戰略規劃。更多的企業越來越愿意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注重合理利用資源,環境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2]。除此之外,企業對企業員工的職業生涯的規劃、人生意義的實現更加關注。
2.4 企業工商管理國際化意識不強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地域問題對企業管理者的約束力不斷變弱。企業管理者對于國家與國家、城市與城市之間、城鄉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這要求管理者在考慮環境因素的同時,也要適時地調整企業的經營模式、產品結構、管理方式等。然而,我國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國際化意識嚴重欠缺。
2.5 企業類型的轉變難度大
改革開發初期很多企業都是按照生產型的企業進行建設,企業依靠的是外來的訂單。正因為這種類型的企業不斷增多,而且沒有及時轉型,才使得我國很多企業都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低端[3]?,F在企業管理者開始逐漸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逐漸轉變企業的類型,向著學習型企業轉變。但是很多企業仍然通過減少工資、不斷裁員的方式實現企業升級,而忽略了提高企業自身實力的重要性。
3 企業工商管理發展方向分析
無論從國內還是國外,實踐研究還是理論研究來看,企業工商管理都呈現出不斷創新的發展趨勢。論文結合我國企業工商管理發展現狀,從企業管理模式、企業價值、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對我國企業工商管理的發展方向做了詳細的探討。概括而言我國企業工商管理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知識管理將成為企業工商管理的管理核心,模糊經營管理模式將迅速地發展,企業價值的內涵和外延將更深更廣,經營管理的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學習型企業大量出現并發展等,具體內容如下。
3.1 知識管理成為企業核心管理內容
最新工商管理的研究成果表明,現代信息技術革命催生了發達國家工商企業管理變革,這種變革使新的企業工商管理理念隨之產生。最顯著的就是知識資本代替金融資本等其他傳統的生產要素,成為企業的動態能力,知識管理也隨之成為企業的工商管理的核心。這種管理理念的轉變將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員參與、以及共享知識的機制。企業管理的核心不再是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而是構建一個能夠學習知識、共享知識、運用知識的平臺[4]。同時,企業的經營從控制經營發展為自由經營,這不僅有利于推動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轉化與再生,還有利于提高員工的積極性。知識管理不僅加強知識資本管理、知識資本共享,同時也會加強企業間的協作,這樣使企業間的交互變得更為廣泛、頻繁,為企業帶來更多市場機會,企業間的依存關系更為密切,企業的競爭方式也將由市場競爭發展為競爭與合作方式。
3.2 模糊經營管理模式將得到迅速發展
由于隨著電腦技術應用于工商企業經營管理中,開發商、制造商迅速進入終端市場,直接面對用戶。這樣使得商品的開發商、生產制造商、經銷商、零售商之間界限變得模糊,模糊經營模式因此產生。模糊經營模式產生發展后,以物流為手段進行營銷的物流管理商應運而生,工商企業也開始了“即時生產”,“零庫存”的理念與實踐模式。這種經營模式降低了企業成本,加速了資金周轉速度。同時能有效的化解和消除結構性經濟危機,避免社會勞動和社會財富的損失與浪費。使工商企業處于均衡發展、形成良好的企業生態。因而可以預測在未來的幾年模糊經營管理模式將得到迅速發展。
3.3 企業價值多樣化趨勢出現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商企業界逐漸認識到“利潤最大化”僅僅是企業財務目標或近期目標,而不應該是企業的最終目標或長遠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才應該是企業追求的長遠目標。企業開始主動積極地承擔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在政策、法規的范圍內,利用資源創造企業利潤的同時,還注重承擔改造社會、優化社會環境、發展教育事業、控制污染、保護環境、培訓和吸收失業人員、積極參與和促進公共福利、幫助解決社會問題等社會責任和義務。可以預測,這種將企業利潤目標與社會責任目標統一的理念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3.4 企業經營管理國際化趨勢呈現
在現代社會工商企業管理理念已經呈現開放性的國際化趨勢。現代交通技術手段、通信網絡技術設備的迅速發展和應用,世界經濟呈現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市場和企業管理的國界變得模糊,這種管理的國際化意味著企業間的關系由競爭關系轉變成一種“競合”關系。這種“競合”關系,加強了國家、區域、種族、民族之間經濟組織的關系和經濟資源共享。同時,企業工商管理國際化要求企業以更開放的理念,更深邃廣闊的國際意識、國際視野以及國際觀來認識企業管理和實踐。
3.5 學習型企業將大量出現
學習型組織管理理論是當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論之一,是企業未來發展動力源泉。學習型組織能增強員工的創新意識,提升企業素質和員工價值條件,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知識資本的作用。同時,能夠實現企業滿意、客戶滿意、社會滿意的經營理念。例如,美國通用公司就是一個成功的學習型組織企業。通用公司前總裁韋爾奇說過,企業最終的競爭優勢在于一個企業的學習能力及其將其迅速轉化為行動的能力。
關鍵詞: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5-0267-02
信息經濟時代和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背景下,社會對新型創業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高校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實踐教學改革,使得培養出的學生適應了社會經濟對人才的需求,也符合教育發展的規律。
工商管理學科是一門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應用科學,其目的是研究各種類型的組織如何利用有限資源為實現組織目標所采取的管理行為及其規律。工商管理類專業更強調其實踐性、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以及與實際外界應用的銜接,它的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的繼續、補充和深化,是培養學生敏銳的直覺能力、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及能力的重要手段。
工商管理專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工商管理教育來說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是現實中諸多方面的客觀要求和迫切需要。主要體現在:(1)專業培養目標的客觀要求;(2)就業市場對學生迫切需求;(3)專業自身特點的實際需要;(4)學生專業發展的現實要求。
1 當前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對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重視不夠
一些高校對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重視不夠,一方面表現在主觀認識上認為重視實踐教學、培養實踐動手能力是高職高專的主要教學目標,而本科教學要以理論學習為主。具體在教學中就會重視理論教學、淡化實踐教學,更談不上突出實踐教學。另一方面,只是通過增設與實踐教學有關的課程或是在其它方面作部分的改變,忽略了實踐教學中最本質的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有些學校甚至將參加大賽能否取得好成績作為衡量是否重視實踐教學的標準。事實上,這類活動演變成工商管理類專業極少數學生和指導老師的個人工作和努力。
1.2 課程和師資有待完善
本科工商管理類專業開設的實踐課程,仍然偏重于理論與知識,難以真正做到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各項素質的系統培養。有時,實踐課程甚至與專業課程之間形成“各自為政”的局面,缺乏有效的滲透和融合,不利于發揮出“1+1>2”的整體作用。實踐教學由于囊括的內容豐富,涉及到多學科、多種能力和較強的技術性等多種因素,對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現有的師資隊伍中缺乏擁有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不能滿足實踐教學的要求,反過來制約了實踐教學的發展。
1.3 缺乏完備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要明確來定義和衡量實踐教學的成功與否,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高校工商管理類實踐教學各方面價值的實現程度需通過完整的評價體系做出判斷。如何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工商管理類學科成績有效結合,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不影響本科教學任務的同時完成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這是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對規范和促進高校實踐教學特別是工商管理類人才的培養發展意義重大。
2 實踐教學體系設計思路
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體現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分散與集中相結合、手段與目標相結合的構建思想,在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實踐環節體系構建從目標、時間、手段、空間4個層面進行構建。
2.1 目標層面
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是要培養基礎扎實、能力強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其目標實現應該是分層次完成的,所以從目標維度,將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為3個層次:專業基礎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綜合訓練。3個層次依次遞進,從單項訓練到綜合訓練,使學生能力呈現遞階提高。通過3個層次的訓練完成整個培養目標。
2.2 時間層面
實踐體系構建要符合人才培養計劃的要求,同時實踐環節是理論知識的應用。所以體系設計時,先理論后實踐,先基礎后綜合。如大學一年級設置管理學,二年級設置統計學,后開設統計學課程設計,訓練學生運用定量分析軟件分析管理問題;到大三、大四學習了專業課程后,開設運營管理課程設計、企業經營模擬分析等,以及專業實習、畢業實習。不同時間階段有不同的訓練目標。
2.3 手段層面
在實踐教學手段上,強調將信息技術與管理技術融合,訓練學生學會運用現代管理手段解決管理問題。如利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訓練、ERP軟件系統編制生產計劃、BOSS軟件模擬企業經營過程,使學生在今后工作中上手快、適應性強。
2.4 空間層面
為了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了解企業實際管理運作過程,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擴展管理視野。從空間維度上實踐教學體系由四個部分組成:課內實驗教學、校內獨立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教學以及課外科技活動。這些教學環節涉及從課堂到生產實踐的教學。如課內實驗教學主要在課堂內完成,一般是對每一個知識點的訓練。如在“現代生產管理方式”課程中設置了10學時的課內實驗,是學生理解和掌握瓶頸對生產計劃的影響、工廠生產計劃與調度存在問題等。
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依據以上四個維度,通過調查研究,了解企業對應用型人才需求,設計體系內容。
3 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在多年的實踐教學設計和實施中,筆者總結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可以由3個層次4個模塊組成,實現在學生培養的四年不斷線。三層次包括專業基礎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綜合訓練,3個層次體現從基礎到綜合的訓練過程。
3.1 專業基礎技能訓練
主要是定量分析方法應用。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大學二年級開設統計學課程,并設有2周課程設計。課程設計內容來自于企業的實際數據,學生通過對數據分析,結合管理學相關知識得出分析報告。這對于學生后續專業訓練打下了良好基礎,也為今后的工作做好了儲備。
3.2 專業技能訓練
主要是訓練學生利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市場營銷、會計學、運營管理等課程設計,訓練學生利用市場營銷、財務管理、運營管理知識對企業相關領域進行管理。
3.3 綜合訓練
包括企業經營模擬課程設計、專業實習及畢業實習與論文。企業經營模擬訓練學生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綜合運用所需管理知識進行企業管理決策,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在專業實習中學生通過分散實習,在老師指導下自己聯系實習單位,全面了解企業實際管理工作,對所學知識增加感性認識。在畢業實習與論文階段,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通過對實習單位管理實際情況的深入調查,發現問題,自己擬定論文題目,在老師指導下提出解決問題方案,學生的論文題目均來自企業實際。通過此環節訓練,大大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管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參加工作做好了準備。3個層次訓練都強調以計算機為手段,突出現代化管理對人才的需求。
4個模塊包括課內實驗教學、獨立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活動、課外科技活動。通過合理設計課內實驗教學方案,模擬實際環境的課程設計等獨立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及課外科技活動,如組織、輔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模擬競賽――T0P-BOSS大賽、GMC大賽等,培養學生的實踐興趣,提高實踐技能和水平,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實驗創新氛圍。
4 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
4.1 加強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
高素質的實踐教學隊伍是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順利實施的保障。從事實踐教學師資除了要有管理背景的外,還可以包括有工科、會計等知識背景教師,這樣有利于工商管理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另外,從事實踐教學師資從年齡上是一支年輕有發展前景的隊伍。
4.2 改革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
為了提高實踐教學效果,教學團隊老師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改革。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們對在實踐環節中的“教練“作用達成共識,提出了“適度指導”的概念。發現在實踐環節中,對學生指導多了,產生過分依賴,一遇到問題,不去思考就問老師,達不到訓練的目的;相反,對學生指導過少,學生面對問題茫然無從下手,影響訓練效果。一般老師們在前一階段布置知識預習,并在設計和實習的開始階段多介紹背景知識,有時用案例導入,如ERP課程設計,先介紹一個計劃編制案例。這樣學生訓練效果明顯。
另外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每個學生接受能力不同,考慮學生差異。在指導、考核上分層次進行。如在運營管理的ERP課程設計中,設置完成不同模塊任務的分數段,鼓勵有能力的學生向高成績挑戰。
4.3 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
在實踐環節訓練中,有計算機模擬訓練,有軟件應用訓練學生,也有管理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一般情況學生在實踐環節的課程上表現非常積極投入,知識掌握效果也非常好。
4.4 愉快學習,嚴格考核
在各實踐環節設計中,不僅強調知識的科學性,也強調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全身心投入訓練中,如模擬工廠實驗,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一般考核學生在課程設計中掌握知識程度是通過答辯來進行。學生認為這種考核方式比較嚴格,所以在訓練過程中比較認真。同時通過答辯,老師的提問與講解,也是學生一個提高過程。對于實習考核,采取全過程跟蹤評價。為不斷完善效果評價體系,本專業要求參加實習的學生撰寫實習日記、實習過程跟蹤單以及實習報告,并明確具體要求,實習結束由專業老師對其質量進行評價。這一評價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實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來揭示現實的現象或解答現實的問題。
4.5 充分發揮實習基地作用
實習基地分為校內實習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兩部分。專業基礎類實習教學基地有可以利用校內實習中心。另外校方應該主動“走出去”,廣泛地與企業建立實習合作關系,使學生綜合訓練得到保障。建立實習基地,可以與企業在學生實習、青年教師下基層煅練,聯合進行科技開發、管理咨詢服務和為企業培養技術人才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校企雙方只有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密切合作,有利于雙方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 結語
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參與,自主學習,并在實施中進行“適度指導”,充分發揮好教師的“教練”作用,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方法,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同時從“目標、時間、手段、空間”4個層面構建工商管理實踐教學體系,體現目標性和層次性,分層次構建了3個層次的實踐教學模塊:專業基礎技能訓練模塊、專業技能訓練模塊、綜合訓練模塊。3個模塊相互銜接,依次遞進,使學生能力不斷提高。同時在實施中強調“基礎訓練扎實,因材施教,分層培養”,充分發揮學科雄厚、學風優良和師資力量雄厚的綜合優勢,采用強調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培養具有較強解決問題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胡永銓.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研究[J].教育與現代化,2006,(3).
[2]王云昌,姚昌炯.構建工商管理類專業實驗體系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22(4).
論文關鍵詞:工商管理;本科;校企聯合;實踐教學
一、本科工商管理專業的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我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在高等教育階段設立了工商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我國對外開放進程的加快,工商管理這一管理學學科門類的基礎專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對管理的空前重視,已成為中國社會變革中最為持久的熱點。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500余所高校設立了該專業,這是我國經濟發展急需大量懂經濟、會管理的專門人才的需要,但是,我們在培養總量提升的同時并未在培養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結構上做到適應時代與社會需求的同步升級與變化,我們在專業培養模式的發展速度上相對滯后,培養模式是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而把與之有關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機組合而成的一種系統結構,是可供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在教學活動中借以進行操作的實施方案。目前專業在培養模式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兩大突出問題:
1.專業定位不明確
現行的工商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在全國各高校的表述中雖然有些細微的差別,但大致都表述為“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具有經濟、管理、法律知識;掌握現代工商管理理論的基本理論,具備從事工商管理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較高素質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很多高校對自身定位不明確,隨大流開設相關專業,沒有對專業培養目標的設定進行實際調查研究,培養出來的學生共性趨同,個性不足,缺乏針對性。
2.課程設置重理論輕實踐,實踐環節形式大于內容
課程體系和培養過程是培養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普遍體現出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實驗、實習等實踐環節的比例過小,并且評價與考核標準被忽略或者雖然存在但是難以操作。這種狀況還是沿襲了以往的模式,同時也與目前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教師的招聘與培養管理不無關系。教師的理論知識較深厚,但從事實際管理工作的機會較少,多數屬于理論研究型。新的教育思想提倡基礎與核心技能的結合,更注重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實踐本領和創新性思維。這樣才能實現教育的社會。
二、“校企聯合實踐教學模式”簡述及其在本科工商管理專業實行的必要性
校企聯合實踐教學模式是指學校選擇企業作為合作伙伴,完成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實踐教學任務。學校通過設立實踐教學委員會等機構對實踐教學進行系統詳細的規劃、指導、監控和考評,并能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設置新的課程和調整教學內容,使模式成為一個科學協調的循環系統。
在設有本科工商管理專業的高校(尤其是以應用型作為定位的高校),實行校企聯合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具體體現如下:
1.學科特點的需要
管理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客觀需要,管理活動的出現促使一些人對這些活動加以研究和探索,逐漸形成管理思想,進而系統化為各種理論,因而管理學學科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從研究對象到研究目的都指向一定歷史條件下人類的生產實踐。本科工商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性,包含企事業單位的決策與計劃、生產運作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和市場營銷等內容。因此,工商管理專業必須高度重視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的結合,強化校內外實踐教學環節,努力鞏固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提高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
2.專業定位與服務面向的需要
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應適應工商管理專業的特點和社會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要求。特別是在目前研究生教育和MBA教育發展迅猛的形勢下,企業在選擇管理人才時有很大余地,本科畢業生大多只能從基層的管理工作做起。因此,各開設工商管理專業的高等學校都應對所在地區、學校類型、資源狀況等進行分析,要通過調研與相關企業積極互動,與企業合作互補,避免閉門造車,充分利用企業的教育教學資源,做到有所立足、有所面向,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科學的辦學策略。
3.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
工商管理專業的理論與方法的實踐性很強,管理理論與方法不是一對一的解決方式,而是一對多或者多對多的解決思路,即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法不具唯一性,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仍然沿用理論注入比例較大的培養模式,不僅容易引起學生的很多困惑,而且很難進一步提高現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應從學生應有的知識、能力結構來總體優化設計,減少理論課教學課時,充分發揮實驗、實習等實踐環節的教學作用,加強能力培養和訓練,開發應用技能。進行工商管理專業系列課程的改革和建設,應突出體驗教學,讓學生有所體驗才能有所感悟甚至創新,這一點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說完善實踐教學機制是對現有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的關鍵,學校應根據自己的地情、校情現狀,通過校企聯合,彌補學校資源的不足,努力構建接近真實的工商管理環境,強化本科生管理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在本科工商管理專業實行校企聯合實踐教學的嘗試
上海電力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已基于“管理信息化前沿”等課程平臺嘗試開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教學活動,并嘗試與“盛大在線”等企業合作開設定向培養班,經過系列校企聯合實踐教學的實踐,筆者認為在進行校企聯合實踐教學模式構建方案的設計時應該系統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優化實踐教學體系
應優化實踐教學體系,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充分互補,調查研究并選擇相關企業進行校企聯合,將企業設為學校的實驗實習基地,尋找校企雙方利益平衡點,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在實踐教學體系中要結合實際對課程實驗、社會實踐活動、企業實習教學、模擬實踐訓練、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和其他形式的實踐教學進行設計,形成可行實施方案。此外要同步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評價標準和考核方法,構建一個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評價體系。需要說明的是實踐教學應貫穿本科四年的教學過程,讓學生連續觀察、體驗、分析企事業單位經營管理現狀,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管理實踐技能。
2.建立實踐基地,強化專業訓練
通過校企聯合建立專業的實踐基地,結合教學安排和企業需求安排學生進行參觀學習、實習。實踐基地的建立可以讓學生對所學專業獲得感性認知,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企業對員工知識能力的要求,逐步形成對未來職業角色的塑造,從而加強學生的學習緊迫感,有針對性地選修本專業的相關課程。
3.共建實驗室,提高資源利用率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各工商管理專業都紛紛設立企業經營模擬實驗室。企業經營模擬實驗室的建立與維護需要耗費大量資源,同時,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實驗室建設大多顯得動態不足,從而導致與社會需求相脫節。而校企聯合共建實驗室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解決辦法。企業本身需要購買大量硬件與軟件來開展運營,校企雙方可以通過簽訂合約的方式,將自建實驗室經費的部分用作分攤企業運營成本,將其作為共享實驗室,安排學生實驗和實習,學生可以有機會接觸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環境,增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能力。
4.師資拓展
目前,大多數工商管理專業教師直接來源于高校的碩博士畢業生,教師隊伍理論知識較強、實踐能力相對較弱。為了適應工商管理教育特點,應充分調動教師投入實踐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教師多與社會、企業深度接觸。教師可以開展項目合作、企業培訓等活動,通過實踐充實教學內容,形成實踐—理論—實踐的良性循環,更有效的指導學生。此外,還可采用“請進來”的辦法,聘請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和實際工作能力的中高級企業管理人員,擔任實踐導師,指導學生的管理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