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4: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資源與環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接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農業生產也是同樣的問題,只有對農業資源進行合理的運用,加強農業資源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結合,才能使農業資源得到持續性的發展。
一、影響農業資源利用的因素分析
(一)農業資源浪費。目前我國的農業在生產時沒有對資源進行合理利用,造成了水源、土地資源等大量的浪費。比如現在比較關注的農作物焚燒問題,在農作物收割之后,農民在留足保證日常生活的劈材之后,對于多余的農作物秸稈就會采用就地焚燒的方式進行處理,對大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其實農作用的秸稈有很多的作用,玉米秸稈可以加工成為飼料及有機肥料:稻草可以加工編制工藝品、培養蘑菇、和其他作物混合做成飼料等等。
(二)農業生產對水源造成污染?,F在的農村都會利用化肥和農藥來提高農作用的產量,而這些物品的使用會滲透到土地和水源之中,對其造成污染。有數據表明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只有20%左右會被農作物吸收,將近一半的量滲入到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自凈功能缺失,人們日常生活用水的水源受到污染,對人身體造成傷害,有關調查顯示每年約有千萬人死于水源污染。
(三)影響生物多元化,生態平衡失調。隨著人類發展,人口的增加直接造成土地耕地面積越來越大,而這些耕地面積都是毀林墾荒得來的。大量生態植被遭到破壞,導致很多原來在林中的動植物沒有了棲息之地,當地的生物多樣化受到破壞,直接影響了生態的平衡,打亂了生態系統的內部運作。生態系統受到影響,最終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脅。
二、農歷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和協調發展的對策
(一)建立相關法律法規?,F在農業生產時存在資源嚴重浪費和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等問題,必須要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對農業生產進行強制性的控制和規范。通過法律手段來達到讓農民采用綠色生產模式的目標,讓環境得到保護,資源持續發展。
(二)改變目前的農業生產模式。只有改變目前的農業生產模式才能讓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之間協調發展。而法律手段只能減少農民對于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想要從根本解決問題,就要將經濟、生態和農業生產有效的結合起來,發展新型的農業模式,“有利可圖”才能讓農民更愿意使用這種生產模式,使環境得到真正的改善。例如稻田養魚模式,以遼寧試點調查為例,下面的數據能夠立體的體現出稻田養魚的經濟優勢:
從表格我們就能看出水稻養魚模式在經濟方面的優勢,收入增加農民自然愿意選擇這種形式。而且水稻養魚不僅可以帶來經濟效益,還能促進農田生態環境的優化。因為要養魚,所以農田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加高加固田埂,開挖溝渠,這樣就增加了蓄水的能力,對防洪抗旱起到了一定的幫助,而且魚還會吃掉蚊子等蟲子的幼蟲和螺類降低病蟲害發病率,養魚模式可以有效增強農田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三)農業生產經濟循環發展,農業資源利用與環境相結合。農業生產經濟循環發展就是指在環境保護的基礎之上,將農作物再利用、再循環,將農業資源有效利用起來,發揮最大的經濟價值。現在農作物再加工的技術都很成熟,可以利用這一點將農作物深加工,比如將玉米壓榨成油脂品,還可以將農業廢物利用起來,比如稻草,稻草的用途很廣,可以加工成工藝品,還可以制作成有機化肥使用到農田之中。農民不會再燒掉它們,這樣就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減少了對環境和空氣的污染。
現在盡管各高校對于農業與資源環境專業設置的課程并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是以土壤學、植物營養學、土壤農化分析、植物營養研究法、農業資源與環境、環境監測與評價、遙感與信息技術等為主要課程。根據該專業設置的課程,學生的就業領域主要包括土壤與植物營養、肥料加工與管理、環境監測與評價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基于專業課程和學生就業領域考慮,為學生設計的實踐內容包括土壤與農業化學分析、植物生理學、作物栽培學、植物營養研究法和基礎微生物學實驗,土壤學、地質學與地貌學實習植物營養學、植物學、農業氣象觀測、環境調查實習等,還包括在修完規定的理論課程和實踐內容后完成畢業論文(設計和撰寫)。我校在如何提高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學生學習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不斷改革和探索,一直堅持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不斷加大對實踐教學的研究與改革力度,切實加強學生基本實踐技能的訓練,經過近20年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學校的一些硬件設備不能及時跟上,尤其是實驗項目和實習時間被刪減或者壓縮,比如只開設一些簡單的驗證性實驗,通常一個實驗室要負責幾個班級甚至幾個專業的實驗,為了節約時間在每個實驗前實驗員都會把藥品配好,實驗材料制備好,學生來了直接告訴他們怎么做,學生按步驟重復操作一遍,這個實驗就算完成了;而一些野外實習則改為校內實習,試驗時間也由長變短,更甚者將野外實習內容放在室內,通過幻燈片或者錄像完成。由此可見,目前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實踐普遍存在的問題有:①實驗內容具有單一性、重復性和驗證性的特點。②學生數量大,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實驗,這樣導致很多學生都是應付,并沒有正真的參與到實驗中去,更別說增強動手能力。對于產生的實驗結果,很多學生不會考慮其中的原因,即使實驗后要求完成實驗報告,也基本上是敷衍了事,其中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生認為實驗本身簡單,加上實驗課前老師把步驟和結果都給點出來,另外,由于人數眾多根本參與不進去,使學生從思想上認為實驗課不重要,對實驗產生一種輕視的心理。久而久之實驗課就在這種應付中完成,實驗課根本起不到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作用,更別說提高思維和創新能力。③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很多知識并不是從書本上可以讀到的,必須深入到野外自然親自動手動腦來夯實基礎,增加經驗,而野外實習很多都流于形式,用看錄像代替學生的“傾力親為、身臨其境”,這勢必會影響實踐教學的成效。
2對農資專業實踐改革的探討
實驗內容由單一獨立向綜合性轉變。增強各個實驗之間的邏輯性、連貫性,確保每個同學都能參與進來,使實驗成為一條生產線,任何人的懈怠都會影響實驗的進行,杜絕“打醬油”現象存在。利用多媒體和仿真技術先進行虛擬試驗再進行真實實驗代替實驗員實驗前灌輸實驗過程,圖聲并茂代替單一講述,由被動變主動。加大實驗課所占成績的比重,消除輕實驗重理論的心理。督促學生做到實驗課前預習實驗指導,實驗課后認真對待實驗報告,在實驗報告中尤其寫出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促使學生對整個實驗進行認真思考。實驗課是在校學生鍛煉動手能力的重要實踐,是和理論基礎課并重的,學生往往更加注重理論課的學習而忽視實驗課的鍛煉,這往往與學??己藢W生的方式方法密切相關。學校對于一個學生的考量總是更注重課程成績的高低,實驗課或實習課只占其中一小部分,有時甚至完全通過卷面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優劣,這就造成了學生對于實踐課的忽視。
為了讓學生在校期間真正的得到專業鍛煉,增加學生的考核渠道勢在必行,必須兼顧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整體表現來評價學生的優劣,即使理論課再優秀而實踐課不達標,該課程也不能算合格。此外,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應改變傳統的以課程為基礎設置實驗,應根據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來設置系列實驗,把專業基礎和專業課設置成四大實驗系列:土壤農化類系列實驗、生態環境類系列實驗,遙感與信息技術類系列實驗、微生物類系列實驗。這樣就可以整合實驗室資源,充分利用有限的實驗環境,在系列實驗室中可以完成綜合性實驗,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對實驗的探索又可以節約時間。開放實驗室,使學生不僅在上課時間可以做實驗,課余時間也可以進行實驗,提高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的利用率。這方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已付諸行動,通過開放實驗室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以往的實驗課相比課余時間的實驗相對自由,時間也相對寬松,學生可以更加輕松的完成實驗。實驗成果的展示也不只是通過實驗報告來體現,可以利用現在的網絡新技術,如微博、論壇等,學生不僅可以展示自己的實驗成果,而且還可以在網絡上交流心得互相學習。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很多技術都要從野外實習獲得,因此,推展實習基地顯得尤為重要,切不可不實習或“形式實習”。學校應該有自己的實習基地,應依據目前就業實際、經濟發展形勢和人才需求類型來建設我校特色的實習基地。實習基地的建設應體現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原則和互惠互利原則。實驗基地可以為我們鍛煉學生,是教學、科研的堡壘,但它更應該是生產的第一線,脫離生產的實踐就相當于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實驗基地是鍛煉學生的熔爐,我們在利用它的同時也要不斷給實驗區所在地引進新技術,注入新血液,使之長期處于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狀態,更好地服務我們的教學、科研和實習。野外實習要削減形式注重內容,通過學生習得經驗,第三方評價,有效證書和回溯追蹤等方式保證學生在實習中學到內容。一個學校的辦學需要有特色,專業特色是學校辦學特色的體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前身是南京氣象學院,是一所以氣象類專業為主的單科性大學。所以,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應用氣象學、大氣物理學、大氣環境、環境科學、生態學和遙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的優勢,依托這些學科辦好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既體現學校綜合辦學的特色也體現我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優勢。
關鍵詞:專業興趣小組;農業資源與環境;實施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4-0192-02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系統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和良好的科學素質,為提高本專業學生獨立思考和積極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在充分考慮本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教學特點的基礎上,我們在課堂教學之外開展了專業興趣小組活動,該活動是以興趣為指引,引領學生自主參與、積極投入到實踐拓展中,創新本科教育輔助教學,培育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新模式[1]。本文對專業興趣小組在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為進一步創新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提供科學依據。
一、專業興趣小組的組建與運轉
專業興趣小組的實施是結合本科生導師制進行的,在綜合考慮專業特點、導師研究方向和在研課題的基礎上,確定多個具有專業特色的研究小組(果林營養診斷與施肥、荒漠生態系統碳氮循環、新型肥料的研制與開發、遙感與地理信息統、苜蓿高產高效生產技術、土壤生態等),這些研究小組相應地就是學生專業興趣小組的方向,每小組由2~3名專業教師組成指導小組。在前期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通過自愿報名和教師面試雙向選擇的方式確定6~8名小組成員,同時任命組長一名。專業興趣小組成立后定期開展科研活動,包括組織學術討論、邀請專家報告、實驗進展匯報、旁聽研究生開題和答辯等。組員主動參與導師科研項目并獨立申請創新課題。
二、專業興趣小組實施效果分析
1.激發學生科研熱情,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已成為目前高校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專業興趣小組作為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在提高創新精神和創新素質教育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2],組員在參與科研活動的過程中,對本專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開闊了視野,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科研熱情、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和科學創新能力,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從生活中發現和專業相關的科學問題,通過查閱文獻了解其意義,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科研小課題進行探索,在導師指導下確定方案,最終形成正規的大學生創新課題申報書并得以立項。如土壤生態興趣小組的創新課題“地膜殘留對農田土壤和作物生長的影響”是組員在支農勞動過程中發現地膜白色污染的嚴重性,從而提出這一設想的,而另一課題“連作對草莓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則是學生在觀察到家鄉草莓產量下降并且出現大面積枯萎后引發出的想法。關于“食用菌中重金屬含量的測定分析”的提出則是源于生活中的細心觀察和主動思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查閱文獻、整理綜述、撰寫申請書等科研基本功的鍛煉,科研能力明顯提高,更重要的是興趣小組的科研氛圍讓學生逐漸體會到不唯師,不唯書,敢為人先,敢想敢做的創新精神。
2.轉變師生角色,以學生為主體,真正發揮學生主動性。本次專業興趣小組的實施是結合本科畢業論文進行的,組員從參與的科研活動中受到啟發,獲得靈感,然后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業對畢業論文進行選題設計。學生從查閱文獻著手,獨立設計實驗并制定具體方案,從實驗實施到結果分析、總結報告,整個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主角,指導老師和研究生是配角,只起到指導作用。通過專業興趣小組的訓練,學生自己選題并設計實驗,得到了比較系統全面的知識,并且學生在實驗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解決遇到的問題,變靜態學習為動態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促使學生主動地思考問題、分析及解決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動性[3]。
3.搭建實踐活動平臺,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當今高校本科教育以理論教學為主,學生參與實踐動手的機會有限,“重理論輕實踐”已經成為部分高校教育的弊端,因此,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成為學校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4],尤其是對注重實踐能力的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來說,更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興趣小組在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興趣小組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搭建平臺,小組成員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而且多數組員有自己的創新課題,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鍛煉機會,充分調動了學生實踐動手的主動性和責任心,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
4.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老師的啟發和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在整個過程中對學習目標、方法和策略等做出主動調節和控制,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和探索活動,主體性發展的獨立學習過程,其主要特征是學習動機由內部激發[5],因此,如何提高組員的興趣至關重要。興趣小組定期邀請專業老師作科研報告,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相應地學生也真正成為科研實踐活動的主體,所以他們就必須認真地查閱資料,考慮如何著手進行工作,學習目的明確,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增強了學生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另外專業興趣小組在拓寬學生知識面、充分展現學生興趣愛好、推動教學相長和培養團結協作能力方面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存在問題
當然,在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興趣小組組織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怎樣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興趣小組之中,而不是少數學生的專利。如何使有限的經費保證學生實踐創新活動的開展,如何加強興趣小組和疆內兄弟院校的溝通交流,師資力量較為有限等。通過在本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組建專業興趣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提高了本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獨立自主能力,因此,專業興趣小組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輔助教學模式之一,也是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的一個有益探索。
參考文獻:
[1]潘其忠,何維佳,吳小波.興趣小組輔助學習模式在本科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2,(12):48-49.
[2]高良才,袁崇剛.生理學自主設計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11):82-84.
[3]張明,唐欣昀.開展微生物學興趣小組活動 提高綜合素質教育[J].生物學雜志,2003,(20)3:40-41.
[4]吳鵬,邢朝斌,田喜鳳.醫學院?;A生物實驗課程體系改革的探索[J].實驗室科學,2008,(2):34-36
[5]劉春玲.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及其比較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4.
湖南縣域自然地理環境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大,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發展目標應該呈現差異性,但從全省看,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發展目標也有一些共性要求。
1.湖南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發展的總目標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公眾對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訴求日益多元。如何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如何化廢為寶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鄉村,讓老百姓呼吸上新鮮空氣、喝上干凈水、吃上放心食品,就成為當前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建設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各地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有效作用,以開發綠色食品為中心,以生態農業資源環境循環發展和制度創新為重點,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充分利用發揮本地生態環境的相對優勢及傳統農業的精華,建立良性循環的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生態系統,基本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生態農業體系,推動農業功能由單純提品向綜合提品、服務、環境的轉變,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得益彰。
2.湖南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發展的具體目標
從發展具體目標看,綜合考慮湖南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現實基礎和總體發展趨勢,與到 2020 年率先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緊密銜接,加快形成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政策制度、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到 2020 年,初步建立縣域生態循環農業體系、資源綜合利用體系、資源再生利用體系、科技創新體系,全省人均 COD 排放強度顯著下降,耕地保有量 5655 萬畝,森林蓄積量 4.74 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 60%,無公害農產品率達 90%以上,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率 100%,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10 年下降 40 個百分點,單位 GDP 能耗到 2020 年比 2010 年下降 20個百分點,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單位土地產出水平比 2010 年提高 20 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翻一番,優勢農產品區域環境質量認定率 100%,中心鎮、縣城及各市城區主要農貿市場、生鮮超市配備蔬菜農藥殘留和水產品甲醛檢測設備,沼氣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率達到 80%以上,力爭到 2020 年湖南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發展水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5 個基點,確保 2020 年實現生態農業縣域全覆蓋,使居民生活環境更加宜居,農業生產效率明顯提高,農業資源消耗明顯下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湖南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發展重點要求
各縣市區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千差萬別,推動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發展必須從實際出發,找準重點,構建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兩型發展體系,創新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制度體系,形成完善的預警管理信息系統。
1.構建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兩型”發展體系
湖南要推動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建設,不能就農業資源環境談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要從生產、消費、流通、分配各環節整體性考慮,構建以生態“兩型”產業體系主導的由“兩型”產業體系、“兩型”消費體系、“兩型”流通體系、“兩型”分配體系組成的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兩型”發展體系。縣域生態“兩型”產業體系建設,必須立足縣域實際,加快傳統產業新技術改造,盤活存量,提升增量,推動縣域新型工業、新型農業、新型服務業發展。在縣域“兩型”工業體系建設上,重點是實施清潔生產,推動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和大宗產業固廢循環利用,實現能源梯級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廢物交換利用,促進企業循環式生產、園區循環式發展、產業循環式組合。在縣域“兩型”農業體系建設上,重點是發展生態農業、立體農業、有機農業,推進種植業、養殖業、林業、水產業之間的循環鏈接,提高農業秸桿等農林三剩物和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水平,促進農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推動工農業生態融合。在縣域“兩型”服務業體系建設上,大力推動信息、金融、旅游等現代服務業與農業融合,著力發展創意農業、休閑農業、體驗農業、旅游農業、能源農業,推進服務主體生態化、服務過程清潔化、消費模式綠色化、服務產業融合化。
2.創新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制度體系
制度條件是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發展的前提條件。湖南必須針對城鄉二元制度差異較大的實際,以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切實在戶籍制度及其附著的二元權益制度、土地制度、資源環境管理制度、生態補償制度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在二元權益制度改革上,要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結合湖南現有的城市規模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分類積極放開戶籍制度,長沙中心城區實施積極落戶政策適度控制落戶規模和節奏,株洲、湘潭、衡陽、岳陽、常德中心城區實施較低的落戶門檻,其余城市和建制鎮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高農業勞動力要素的創造性。在土地制度改革上,要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積極穩妥推動進城落戶農民有償退出“三權”試點,確保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不受侵犯,完善基本農田保護工作責任制、基本農田認定制度、非農業建設占用基本農田許可制度和占補制度,積極開展土地整理和復墾,實施坡耕地綜合治理工程、沃土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提高土地要素使用效率。在資源環境管理制度上,要理順各職能部門的職能,統籌城鄉資源環境管理,制定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建設標準,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形成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環境成本的資源環境價格形成機制,建立支持性的縣域農業生態補償制度,提高企業、居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湖南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發展路徑要求
湖南幅員遼闊,縣域經濟社會條件存在明顯差異,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發展路徑選擇上,必須體現各自的特色,既要基于之前的發展基礎,更要立足資源環境效率提高,走出一條具有縣域特色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之路。
1.發展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是湖南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有效途徑
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有利于緩解農業資源壓力、保護生態、清潔資源、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走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之路,是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根本要求。第一,有利于提高農業資源環境利用效率。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是一種強調發展節約友好型農業的經濟形態,重視對農產品、初加工副產品以及農業生產環節產生的各種廢棄物包括作物秸稈、牲畜糞便、海產品的貝殼、農產品加工業的下腳料等循環加工利用,有利于使生產或消費產生的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生態化實現農業資源環境增值。第二,有利于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條件。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強調農業的生態循環,是一種以生態農業的提升整合為基礎,實現農業內部物質與能量的相互交換、互為原料和廢棄物資源化的經濟形態,有利于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促使農業生態系統保持良好的物質能量循環,達到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第三,有利于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是一種按照“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閉環型循環的經濟形態,有利于推動種、養、加各環節有機融合,促進農業的生態循環集群發展,有效提升了農業現代化素質。
2.湖南發展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必須探索多元化模式
湖南作為一個擁有 87 個縣市的農業大省,縣市域自然條件、發展差異較大,必須立足實際走具有縣市域特色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之路。第一,產品鏈循環利用型。對于湖南大多數縣市,都可以通過優化食物鏈和加工鏈配置,促使物質能量多級傳遞、多層次利用,形成種、養、加良性循環。如利用棉花的副產品棉籽殼培養菌菇,殘剩廢物養蚯蚓喂雞,雞糞經發酵后喂豬,豬糞喂魚或入沼氣池為種植業提供肥源和生活用能,雞、豬等主產品可進入市場或進行蛋、肉、皮、毛等系列深加工。代表性的模式有“雞、豬、沼氣”、“牛、雞、豬、兔、魚”、“雞、豬、沼氣、菜”、“林、果、藥、草、牧”和“糧、棉、魚、牧、菌”等,各地可靈活采用。第二,空間立體庭院種植循環利用型。該類型主要是根據作物的不同生長特性和共生互惠的特點,充分利用空間,提高水、氣、溫、土等資源的利用率,推動土地集約、環境綠化,適合洞庭湖平原地區大面積發展以及庭院經濟建設。主要模式有糧、棉結合,糧、糧結合,糧、經結合,糧、瓜、菜結合等。
四、湖南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發展政策要求
生態農業資源環境建設作為現代農業轉型的內在要求,涉及到農業資源利用、農業環境保護等方方面面,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生態農業資源環境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有效發揮政府的政策作用。
1.實施支持性的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財政政策
建立縣域范圍內工業企業對農戶農業生態環境資源的補償機制,促使由“誰污染誰治理”的懲罰性補償理念向“誰受益誰付費、誰治理補償誰”的激勵性補償理念轉變,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配置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的作用,同時有效發揮政府政策的支持性作用。
2.實施傾斜性的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金融政策
縣域生態農業資源環境開發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巨額的資金,僅靠財政支持是不夠的,必須充分發揮金融政策的作用。在低碳經濟發展大勢下,設立低碳綠色銀行加大對生態綠色產業發展已成為發達國家共性做法。湖南作為一個生態農業資源環境具有一定優勢的大省,必須積極爭取國家的金融支持,加大金融創新力度,鼓勵現有金融組織設立生態農業資源環境開發保護信貸部,對生產生態食品的企業、有效保護生態農業資源環境的經營主體、開展生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科研推廣教育者給予信貸專項資金和貸款優先權等金融優惠政策。
農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和領先領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使農業具有長期持續發展的能力。而農業資源如土地、水資源、勞動力和資金等作為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和條件,直接影響著農業發展和社會發展,應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因此,本文從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探討中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
1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
《中國21世紀議程》對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明確為:保持農業生產率穩定增長,提高食物生產和保障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貧困落后狀況,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合理、永續地利用自然資源,特別是生物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以滿足逐年增長的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從農業資源角度來理解,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充分開發、合理利用一切農業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社會資源),合理地協調農業資源承載力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提高資源轉化率,使農業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優化配置達到農業資源永續利用,使農產品能夠不斷滿足當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1.1農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把農業發展、農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資源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盡可能減少農業發展對農業資源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置農業發展于農業資源的良性循環之中。大力發展文化科技教育事業,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是形成自覺保護資源環境的前提。
1.2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優化農業投入結構。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各業,實現生產經營適度規模化,農業生產結構合理化,農產品品種多樣化和品質優良化,實現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和低耗,變原來的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1.3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農村經濟和社會經濟全方面的持續發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單純地是追求數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實現農民日益富裕、農業社會全面進步,使農村的資源環境、人口、經濟和社會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2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農業資源危機
2.1人口增長和農村貧困問題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人口過快增長特別是農村人口過快增長與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等條件發展不相適應,加劇了人口數量與質量的矛盾,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素質難以提高和充分就業等問題;現有近5000萬的貧困人口分布農村,貧困造成資源環境惡化,資源環境惡化又加劇貧困,最終對農業發展產生嚴重的制約,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貧困-資源環境惡化一經濟發展減緩的惡性循環。
2.2農業生產所需的主要農業自然資源面臨短缺危機。主要表現為:一,近30年來中國耕地總體數量不斷減少。據統計資料,1996年,我國30個省、市(區)中,已有14個省、市(區)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總數的47%,其中有7個省、市(區)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聯合國規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線,盡管如此,占用、毀壞的耕地情況仍未好轉。再加上耕地質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減少、土地負擔指數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資源危機。二,農業用水危機正在加深,農業每年缺水達3.0x1010m3,受旱面積約2.0xl07hm2,全國有8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300個城市缺水;亂開濫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漏斗面積不斷擴大。如華北已經形成了1.5-2萬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區,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導致灌溉成本不斷上升。
2.3農業資源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
工業“三廢”污染急劇向農村蔓延。環境監測表明:在全國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嚴重,流經城市河段82%受到嚴重污染。化肥、農藥和農膜等大量使用帶來了嚴重的農業污染,中國農藥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農藥超量使用使得農藥殘留超標率和檢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糧食增產出現了邊際負效應。農藥、化肥等的濫用不僅使土壤、水體和大量農產品受到污染,導致不少農作物高產地區的農田生態平衡失調,病蟲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農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也日益嚴重起來。
農業資源 區劃 農業持續發展
一、綜合性與協調性
農業資源區劃的綜合性,就是從生態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農業經濟等幾方面的綜合利用著眼,采取綜合措施,實行綜合投入,進行綜合開發,提高綜合效益。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形成良性循環。從系統論的觀點看,是把農業作為呈多因子的集成系統,整體綜合效益大于各因子的簡單相加。農業持續發展的協調性,一是指資源利用能力與資源條件的關系,二者的不協調引致資源利用低效,或者引致資源利用能力的浪費。二是指農業生產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農業生產與環境的不協調,將引致土地、水污染嚴重。三是農業生產水平與生產條件之間的不協調,將引致生產條件的惡化、農業投入的低效。農業持續發展就是要求排除這些不協調性,使農業生產進入良性循環。
農業區劃的綜合性與農業持續發展的協調性,是同一個圓心的兩個圓,一個是實的、技術性的,另一個是虛的、政策性的,其共同的核心內容有五方面:一是資源高效型農業,即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行高效農業;二是資源節約型農業,著眼于資源數量利用的形式;三是資源投入型農業,更少地掠奪或消耗自然資源,更多地以物質投入代替自然資源,而不減少農業產出量;四是資源再生型農業,更廣泛地利用再生資源替代非再生資源;五是資源改良型農業,即提高資源質量,增加資源可利用量。這種共軛關系,使農業持續發展的研究,成為90年代以后農業區劃研究的主旋律。
二、區域性與可行性
農業資源區劃的區域性,就是要求農業生產從各地區特點、優勢、生產潛力、地域差異出發,對農業生產的方向、重點進行調整,其調整的依據一般有四條:其一,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相對一致性;其二,農業生產基本特征與進一步發展方向的相對一致性;其三,農業生產關鍵問題與建設途徑的相對一致性;其四,保持行政區域(我國以縣級為單位)界線的基本完整。1981年由全國農業區劃委員會編寫的《中國綜合農業區劃》揭示了中國地域分異規律,將我國陸地分為9個1級區,共分38個二級農業區,海洋分為黃海、渤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區,根據沿海灘涂利用又分為10個利用區。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沒有區域化,不尊重各區域的特點,“一刀切”行政化大統一的農業是不可能有農業持續發展的。
農業持續發展的可行性,涵蓋三層意思:一是技術和應用適當,即并不主要依靠最優、最先進的技術,而是以最為適用、合理的技術為導向;二是經濟上能夠維持,即控制投入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避免財政難以維持的局面;三是社會上可以接受,即生態環境變化、技術變革所引起的社會震蕩應當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圍內。美國LISA計劃的最終目標是“以對人類和環境無害且以持久性的方式提供豐富的食物和纖維”。丹波斯宣言提出,為過度到更加持久的農業生產系統,農業和農村發展必須努力實現三個基本目標:(1)確保自給自足,保證食物安全;(2)增加農村的就業人數和收入,特別是根除貧困;(3)保護自然資源,保護環境。
對比分析區域性與可行性的內涵不難看出,區域性和可行性都是對單系統內在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區域性是對農業單系統自然條件、生產條件、政策條件的研究和表述;可行性是對農業單系統技術條件、經濟條件、社會條件的研究和表述。農業持續發展的可行性依賴于農業資源區劃的區域分異規律,只有從區域特點出發,實現了區域化的農業,才能保證持續發展。
三、超前性與持續性
農業資源區劃的超前性,是由農業資源區劃工作的前瞻作用決定的。農業資源區劃是從大系統,全方位研究農業的形成過程、區域特征、分異規律、發展方向和建設途徑的,側重于為農業的發展做前期科學論證、提供依據和規劃。具體的工作內容大致為塊:(1)農業資源的分析評價;(2)農業資源的動態監測;(3)農業資源的立法和管理;(4)農業區域的規劃制訂;(5)農業區域的開發實驗;(6)農業生產的布局和調整;(7)農村發展的戰略研究;(8)農業信息的咨詢服務。這些工作內容決定了農業資源區劃是農業發展的超前研究,有很強的超前性,這正是農業資源區劃具有生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隨著新方法、新技術的應用,農業資源區劃的超前性,將更科學更突出。在遙感信息方面,我國九個一級農業區分別設置了資源經濟信息監測中心,按30個?。ㄊ小⒆灾螀^)級行政單位分別設置了農業經濟信息監測工作站。在地面監測網絡方面,以我國38個二級農業區為主,結合考慮省一級綜合農業區及有關自然條件區劃、種植業區劃和社會經濟分區狀況,在全國范圍內設置250個以上地面信息采集網點縣,用于支持空間信息的提取。以計算機為手段,建立的方法庫、模型庫、圖形庫,使農業資源區劃研究建立在高科技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農業資源區劃研究的超前性,提高了農業發展的科學預見性。
1、綠色農業經濟生產過程是先按照農業生態規律,對各種農業資源進行開發并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然后在此基礎上達到的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活動過程。所以,綠色農業經濟生產與一般農業物質生產有著本質的區別,它通過采用具有節約、清潔、無污染等優點的綠色農業生產技術,將經濟發展同農業生態環境附加值的增長聯系起來,實現了二者協調統一的發展。
2、由于綠色農產品減少了生產、消費過程中及消費后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因而降低了未來社會治理污染所需投入的資金、技術與人力的強度,也就是降低了未來清潔環境的成本,使得綠色農產品具有很高的價值。所以,發展綠色農業經濟是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3、綠色經濟是以生態經濟為基礎,以知識經濟為導向,從社會生態條件出發,所建立的一種“可承受的經濟”。綠色農業經濟作為綠色經濟形態之一,其本質是要實現農業生產經營與社會、生態資源的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發展綠色農業經濟對防止單純追求生產增長或強調生態保護,使農業生產從經濟數量增長向社會效益增長轉型有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發展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撐條件
1、地域環境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環境支撐條件
綠色農業地域環境體系有助于我們掌握綠色農業生產區的區位特點,使綠色農業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能揚長避短,根據各種生物所適應的特定繁殖生態位來發展相應的種植與養殖業,以逐步達到綠色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目標;有助于我們看清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有利環境條件與不利環境條件,使綠色農業生產者及時掌握區域環境容量,確定綠色農業生產區所必須遵循的環境約束條件的臨界點與閥值,進而將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控制在可承載的環境容量之內。
2、農業資源承載力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資源支撐條件
農業資源是農業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固有資本”。農業資源承載力是指:一個地區范圍內,人均占有的農業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整個社會范圍內的當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與發展的支撐能力。從農業生存的角度來看,某一地區所擁有的農業自然資源數量越多、種類越豐富、質量越高,那么該地區的農業資源承載力就越強,其支撐作用也隨之增強,農業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從農業經濟發展的角度而言,當某一地區的農業自然資源能夠承載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滿足當代人口及其后代人口對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需求,那么,該地區的農業經濟就可以持續發展下去。
3、綠色農業生產力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動力支撐條件
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會受到綠色農業生產力的制約,制約的程度取決于綠色農業生產力對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支撐作用的強弱,而其支撐能力的強弱又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在人力上表現為綠色農業生產者的素質水平;在技術上表現為綠色農業科技含量水平及技術普及狀況;在資本上表現為資金投入水平及融資渠道的數量和種類。所以,綠色農業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將決定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狀況,它是推進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撐條件。
三、加強對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的政策性建議
1、法律法規
根據現有的關于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法律法規,出臺省級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法律規定,并以此為準繩,嚴格貫徹落實,做好配套細則工作;各地區根據自己的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建立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樹立農業自然資源整體化的觀念,通過農業資源立法的前瞻性,強化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意識,以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并建立農業資源綜合管理系統;各地區尤其是綠色農業試點區要積極拓展有關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的覆蓋面,并將綠色農業生產、綠色技術推廣、綠色農產品銷售統一起來,共同納入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系統中來。
2、財政政策
結合現有的財政扶持政策,在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的同時,出臺一系列支持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財政政策,以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向綠色農業領域的轉移;探索建立綠色農業經濟發展基金,對致力于研發綠色技術、從事綠色農業產業化經營、開發綠色農產品銷售渠道的組織給予財政上的重點扶持。
國家在完善現有稅收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制定出相應的、專門針對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各地區再依照規定的優惠標準,根據自身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及實際狀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3、教育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