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3: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化驗員頂崗實習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 山東 泰安 271000)
摘要:近年來,隨著畢業生人數的不斷攀升,畢業生就業難現象日益突出。本文主要闡述了高職高專院校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如何通過“五對接”的方式,將電廠化學專業建設成為特色專業,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 :就業競爭力;特色專業;五對接;高職高專;電廠化學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6-0150-03
近年來,隨著畢業生人數的不斷攀升,學生就業難現象日益突出。影響學生就業率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校的專業設置是否合理,專業建設是否具有特色。我校電廠化學專業自2008年被列為校級特色專業建設以來,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開發了基于工作崗位和典型工作任務的課程體系,將素質教育、職業教育、技能培養融入學生培養的全過程,突出實踐教學環節,以工作過程和任務引領設計教學情境,推行“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通過“五對接”的方式,將電廠化學專業建設成為特色專業。首先,在電廠化學專業人才培養上,突出了職業崗位的針對性,在核心課程開發和教學中,結合了本專業的職業特點和要求,進一步加強了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其次,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堅持校企結合的發展道路,努力實現以“就業導向、市場導向、電力需求導向”為核心的轉變。再次,認真抓好職業培訓、鑒定和職業資格證書的管理,實行了“雙證書”培養制度。因此,培養的畢業生到企業后,能夠“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畢業生就業率每年都在95%以上。
通過“五對接”,建設特色專業
在電力工業領域,電廠化學作為一個基本專業,涉及電力生產與管理的方方面面,所培養的人才直接影響電力企業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因此,電力企業對電廠化學專業的重視程度逐年增加,對電廠化學專業人才的需求穩中有升。同時,本專業針對性強,主要針對發供電企業的水質化驗、水處理設備運行、燃料化驗、油品分析等崗位。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將要面對的工作,考取相應的資格證書,畢業應聘到電力企業后,可直接頂崗工作,無需再崗前培訓。我校在電廠化學特色專業建設中,主要注重了人才培養過程的“五對接”,即學校與企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專職教師與一線工程技術人員對接。通過“五對接”的方式,將學生培養成為從事火力發電廠化學專業生產運行、檢測分析及專業技術管理等的一線工作,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面廣、綜合素質高、工作適應性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學校與企業對接 學校對接企業,學校教師與企業專家、一線工程技術人員組成電廠化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分析電力行業發展需求和相關職業崗位對人才的要求,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及其崗位(群)所需的知識和能力。相應地,隨著時展、社會進步,不斷完善電廠化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職能。共建校外實習基地,協同安排實踐教學,負責“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校企雙方員工實行互兼互聘,共同修訂頂崗實習教學計劃,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標準。在學校與企業對接過程中,構建校企雙向服務機制,推進校企深度合作,構建“主動服務、項目合作”的校企雙向服務機制。企業可以利用學校的師資、實訓場地、儀器設備、教學設施等方面的條件,以項目合作方式開展校企之間技術咨詢、繼續教育、業務培訓等方面的合作。學校則利用企業的優勢,分時期、分階段地對學生開展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頂崗實習。在學生下廠實習過程中,學生對電力企業的認知逐步得到提高。通過認識實習,實現從陌生到認識;再通過生產實習,實現從認識到熟悉的轉變;最后通過頂崗實習,實現由熟悉到融入的轉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有對電力生產過程、熱力設備、儀器儀表的認知,又有對企業管理、企業文化的了解??傊?,校企結合各自的內在需求,優勢互補,實現共贏。另外,在學校對接企業中,每年要總結經驗,發揚優點,克服不足,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和相應措施,避免形式主義。近年來,我校與聊城熱電有限公司、國能石橫發電廠、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山東泰山鋼鐵、博興誠力供氣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簽訂了長期的校企合作協議,為學生校外實習奠定了基礎。
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 以崗位職業能力標準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出發點,把崗位職業能力標準作為教學核心內容,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的核心課程和實訓教材。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改革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實踐技能的培養,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考核。電廠化學專業課程體系的開發流程是:典型工作任務行動領域學習領域(課程)。在電力企業中,欲做好水質化驗崗位工作,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務主要有:電廠化學專業水處理系統工藝、水汽系統圖的識別與繪制;常用化學儀器、儀表、藥品、工具的使用;化學設備、儀器儀表的常規檢修;水質分析技術、水汽技術標準規范、電廠水汽質量運行標準;計算機技術應用操作等。要完成這些典型工作任務,需要學習的核心課程有:工程制圖與識圖、無機化學、化學分析與測試、儀器分析測定、電廠水處理等。在講授課程內容時,要打破學科制教學模式,以工作過程和任務引領設計教學情境,推行“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有關課程內容后,接著進行相應的實訓操作,這樣就為學生畢業時獲取“雙證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 在教學過程中,要緊密結合火力發電廠化學車間的生產實際,合理安排課程的授課順序。一門課程的情境教學設計以及不同教學情境中的任務,也要與生產過程對接。如我校水處理設備運行實訓室,就是對應電力生產過程的制水車間而建的,內部主要的設備有過濾器、電滲析、反滲透、混床、EDI等,只是與現場生產過程成比例地縮小而已。水處理系統連接可以是原水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精密過濾器電滲析水箱保安過濾器反滲透水箱混床水箱,亦可采用如下方式連接,即原水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精密過濾器水箱保安過濾器反滲透水箱EDI水箱。根據上述水處理系統連接方式的不同,可知這兩種水處理工藝的不同。教師在講授“電廠水處理”課程時,就容易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情境,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下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學生學習時由于目標清晰、任務明確,容易激發出學習興趣。理論知識講解后,接著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學生既動腦又動手,很容易掌握。通過這種形式培養的畢業生就業后,在生產一線工作起來輕車熟路。
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 為使畢業生至少掌握一門技能,做到畢業到企業就能上崗,上崗就能操作,應基于學生就業和崗位準入的要求,實行“雙證書”制度,使教學計劃同職業資格培訓與鑒定相銜接,把職業資格培訓與鑒定正式納入教學計劃之中。通過調查畢業生就業情況,聽取企業專家的意見,確定電廠化學專業學生可獲取的職業資格證書種類有:電廠水化驗員、電廠水處理值班員、燃料化驗員、油務員等。根據《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規范》,確定不同職業資格理論培訓內容、技能考核范圍和技能鑒定時間。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就業意向或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課程及實訓項目參加鑒定,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學生畢業時獲取“雙證書”,可為就業上崗提升競爭力。
專職教師與一線工程技術人員對接 專職教師對接一線工程技術人員,構建“雙師”雙向交流機制。一線工程技術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技術難題,將這些技術難題反饋給專職教師,雙方進行項目合作,共同攻破難關。這樣教師有了科研課題,學校鍛煉了教師隊伍,企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相對而言,專職教師在理論知識方面比較豐富,但在實踐經驗和動手操作能力方面相對薄弱。專職教師對接一線工程技術人員后,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共同進步。校企共同制定《教師參加專業實踐鍛煉實施辦法》、《企業兼職教師實施與管理辦法》、《校企人員互聘管理辦法》、《“雙師型”教師認定管理辦法》,發揮各自優勢,構建“責任明確、管理規范、成果共享”的雙向交流機制,努力實現專職教師與一線工程技術人員之間的身份互換。兩者以結對子的方式共同開展教學、教研、科研活動,提升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實行雙導師制,即學生除了要由一位本校教師作為導師指導實習外,還要選擇企業的一位一線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導師,從而接受共同培養。通過這種培養方式,學生不僅知道了怎樣操作,而且還明白了為什么這樣操作。畢業生上崗操作起來,工作任務明確,思路清晰,可避免誤操作。
建設特色專業的體會
首先,建設特色專業,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系統工程。其次,畢業生就業評價標準不僅要看就業率,還要看就業質量。因此,在人才培養上,既要加強對學生專業崗位技能的培養,又要注重對學生的文化修養、職業道德的培養。再次,在特色專業建設上,學校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專項經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特色教材建設,不斷完善教學設施,及時更新設備、儀器,強化專業文化建設,搞好社會綜合服務。最后,通過“五對接”建設特色專業,使學生具備從事本專業領域的職業能力和技能,具有較強的繼續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從而達到在電力等工礦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廠化學及相近專業方面工作的技能要求。
參考文獻:
[1]華挺,仰文昕.高職院校的優質就業“秘訣”[N].光明日報,2013-07-27(10).
[2]倫國瑞.電廠化學專業課程標準與職業崗位技能標準對接研究[J].教育前沿,2011(7).
[3]王啟洋.按照五對接原則建設課程體系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12).
關鍵詞:高職畜牧獸醫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5-0230-02
課程體系建設是高職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核心環節之一,課程體系的開發質量直接制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質量。我院從升格為高職院校之初就開始進行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積極開展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和實踐,畜牧獸醫專業作為我院的一個傳統專業,被列為學院重點建設專業,通過幾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了基于工作過程、理實結合的課程體系。
一、課程體系建設思路
以就業市場為導向,職業教育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為思想為指導,以職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培養為主線,通過對畜牧獸醫行業的調研,參照畜牧獸醫職業行業標準對畜牧獸醫就業領域、就業工作崗位分析,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歸納,融合基礎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及職業素質要求,最終確定畜牧獸醫專業課程體系,形成基于工作過程、理實結合的課程體系。
二、課程體系建設的具體過程
為開展好這項工作,我們成立了“畜牧獸醫專業委員會”,成員主要有我院畜牧獸醫專業教師、行業內的知名專家、企事業單位的主要技術骨干等。
1.就業領域、崗位、工作任務及知識、技能、素質需求分析。通過對近5年畢業生就業去向的調研分析,畜牧獸醫專業委員會確定了我院畜牧獸醫專業的就業領域主要包括四個領域,即:畜禽養殖領域、疾病防控領域、飼料獸藥銷售領域和寵物疾病防治及美容領域,對每一個領域的專家及技術骨干進行調研和細致的分析,我們確定了每一個就業領域若干個主要的就業崗位,再對每一就業崗位的具體工作任務做了詳細分析和研討,形成了完成某具體工作任務需要具備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及職業素質要求。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在確定具體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及職業素質要求時必須落實到具體的知識點、技能點及職業素質要求點,并根據相關技術領域和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和相關職業資格的定位和標準確定相應的考核辦法,為后續形成具體的課程提供依據。
2.專業知識、技能及職業素質的重構――形成課程。通過前面的工作過程特征分析和職業能力分析,將具體的專業知識點、技能點及職業素質要求進行歸納重構,形成了三個課程學習領域:基礎課程學習領域、專業學習領域和素質拓展領域?;A學習領域主要是思想品德類課程、身心健康類課程、計算機、口語交際類課程等,專業學習領域主要是專業通用類課程(如畜牧基礎類、獸醫基礎類)、專業核心類課程(如豬生產、禽生產及草食家畜生產等)、校內仿真實訓和校外頂崗實習(如畜牧獸醫綜合實訓等)課程,素質拓展領域主要是指專業拓展類課程(如寵物類、淡水養殖類、特種養殖類,學生選學其一)、興趣愛好類課程。
專業知識、技能及職業素質的重構過程是一個使課程設置與職業崗位更好地吻合的過程。同時結合課程改革進行校企合作及教學資源建設,實現教學場所和實訓場所一體化,運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能力。重構的結果是根據職業崗位知識、技能及素質要求組織教學內容,形成滿足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以工作任務為載體的、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重構要突出三個特點:(1)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知識、技能和態度三位一體的素質結構;(2)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即人的體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審美情趣得到充分自由的發揮和運用;(3)倡導實境耦合。學生在低年級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在校內專業實訓室進行模擬實訓,同時承接來自企業的真實業務來完成相應的訓教項目;高年級時,在校外實訓基地全日制工作,進行頂崗實習。
三、新的課程體系要具備的特征
課程體系建設緊扣行業發展,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從專業基礎能力培養到核心能力培養,再到綜合能力培養,最后到崗位能力培養。通過這個能力遞增的過程,培養合格的適合企業需求的畢業生。在培養過程中,課程設置考慮和職業標準的要求,并和資格證書(比如動物疫病防治員證書、飼料檢驗化驗員證書等)相關聯,逐步使學生能夠勝任相關崗位的各種能力素質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校企共同探討制定并檢驗課程體系、校企員工角色交流等方式加強校企合作,達到學校是企業員工的培訓基地、企業是學校學生的鍛煉基地這種深層次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企業可以將行業中的一些新的知識、新的方法通過課程建設的途徑傳遞給學生,學生也可以通過企業實踐得到對職業崗位的認識,得到對勞動紀律、職業道德、企業文化等職業素養方面的提高。這樣的課程體系,必須具備的特征是:
1.新的課程體系便于根據人才市場需求狀況和就業情況靈活調整和設置專業方向。針對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在專業群課程體系框架內,充分利用學校的辦學資源,可以靈活方便地擴展和設置新專業。對現有專業,通過及時調整或開發專業方向職業崗位能力課程平臺,拓寬專業口徑。
2.新的課程體系能適時滿足合作企業的用人需求。企業和用人單位生產有淡旺季,因此合作企業往往需要根據本企業生產發展規劃,確定對人力資源的需求計劃。課程體系能夠對此做出迅速反應,在教學計劃中,對原來的平臺課程進行更換即可,更好地滿足了企業的需要。
3.新的課程體系能適應生產主導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該課程體系在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經過專業技能平臺的教學,使學生初步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后,再通過多次的企業實習,使學生在生產中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使技能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使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4.新的課程體系能引領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專業拓展平臺內,開發設置若干門與專業及其專業方向先進技術相關的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拓展能力。每位學生可以從中選修,為自己未來的動態變化的職業生涯進行能力儲備。專業拓展平臺課程的設置是基于能力為本位的教育觀,平臺內的課程要緊跟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時開發新課程或調整課程內容,以引領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