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3: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工作者工作計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臨海市文化館根據上級主管文化部門的要求,通過近幾年積累起來的工作經驗教訓,談談我們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共同探索這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一、提高認識,轉變態度。臨海市是一個有著兩千年歷史的古城,文化底蘊深厚,傳統文化活動項目繁多,千百年來豐富著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通過這幾年對民族民間藝術的資源普查工作,使我們進一步認識,民族民間資源是群眾文化活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電子傳媒等新形式的娛樂文化的迅速進入,民間音樂、舞蹈、民間故事、諺語歌謠的搜集、整理、出版工作依然還停留在靜態保護上,沒有做到提倡動態或活態保護,更沒有提出傳承弘揚的行動口號。以致傳統文化項目漸漸地被淡忘,在眾多新的、外來的文化藝術活動中被邊緣化了。
所以我們認為,在研究傳統文化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首先必須了解探究廣大群眾文化工作者對傳統文化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思想認識。自2003年以來,我市廣大群眾工作者積極參與了對民族民間藝術資源全面的普查工作,已經認識到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是發展民族文化的根源,是發展先進文化的精神資源。作為文化工作者,就必須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特別要結合進一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機遇,創造重視傳統文化的氛圍,開展必要的理論研討,還可以組織參觀介紹一些典型經驗,來提高普通民眾對傳統文化的思想認識。
二、認同目標,勇于實踐。統一了領導與群文工作者對傳統文化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關系、作用認識,群文工作者就必須為黨政部門的決策做好參謀,出謀劃策,提供可行性的工作計劃。
首先,我們要從鄉鎮尚存的傳統文化中,選擇有一定知名度或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有群眾基礎,易于普及創新,且資金投入量少,或利用開發后有一定經濟效益的項目開展工作。例如我市的“上盤花鼓”“黃沙獅子”“括蒼剪紙”等。以上盤鎮的“上盤花鼓”為例,上盤鎮于2006年被浙江省文化廳評為省民間藝術之鄉(上盤花鼓),并相繼列入臨海市、臺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2007年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舞蹈篇)。有近500年的歷史“上盤花鼓”自1955年挖掘、整理后,每年都在省級演出獲獎。特別是近年來,該鎮的上盤花鼓表演隊已從原來的1個發展到現在的8個隊,100多演職人員,其中農村一級俱樂部中就有6個表演隊。不僅增加農村俱樂部的活動項目,也豐富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使上盤花鼓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在全市、臺州地區進一步擴大。為鞏固該傳統文化在當地群眾文化活動中起到了不可動搖的地位,亦成為上盤鎮保護、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榜樣。
三、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普及。在群眾文化的工作中,經常都會碰到先普及后提高,或是先提高后普及的工作方法矛盾。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對待傳統文化工作亦會同樣遇到同樣的問題。我們認為,普及是基礎,提高是關鍵。任何一項群眾文化活動,只有在普及中才能發現人才,有了人才該項活動的質量就會進一步提高?;顒禹椖康馁|量提高了,才能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就能達到普及的目的。
上盤鎮文化站始終堅持這一鮮明的指導思想,積極發揮傳統文化“上盤花鼓”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他們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重視下,制訂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例如要在近兩年內,使上盤花鼓在全鎮21個一類農村俱樂部中,建立表演隊,到2010年時在42個行政村全部普及;每年舉辦一次上盤花鼓培訓班,以提高各隊的表演質量;擬在上盤花鼓的11首歌曲中選出《寄生草》《姑嫂看花燈》等幾首作為鄉土教材,在中小學、幼兒園中教唱普及;計劃在上盤鎮中心成立舞蹈中心組,培訓演員20人左右,通過比較正規的培訓,提高藝術表演質量;計劃在近期舉辦一次全鎮范圍“上盤花鼓”的表演賽,促進該表演藝術的提高。
這些普及與提高的措施,既是交叉地進行,促進了兩者的工作開展,又體現了矛盾的統一。
四、不斷豐富創新,適應社會進步。任何傳統文化都是人民群眾在生活、生產的實踐中創造的。只有經過不斷加工,不斷豐富,不斷創新發展,才能滿足娛樂的需要,娛神的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上盤花鼓也不例外。據我們了解,上盤花鼓在1955年挖掘整理時,為了宣傳參軍保家衛國的需要,對幾首歌曲的部分唱詞作了修改,演出時加上樂隊伴奏。1959年則把2人花鼓改為5人表演,同時根據上盤花鼓音樂素材,創作了一名為“舞龍調”的新曲,第二次上省演出。2000年,臨海市文化館和臺州群藝館分別以“上盤花鼓”的音樂、舞蹈動作為基礎,創作了舞蹈“花鼓情”。無論是音樂、動作、隊形、人數都作了大膽的創新探索,受到專家和群眾的肯定、贊揚。
【關鍵詞】 群眾文化;公益;惠民工程
一、文化館的職能與職責
文化館作為公益性文化陣地、群眾文化活動的場所,其主要職能有:豐富和活躍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普及科學文化藝術知識;指導社會文化活動的普及與提高;開展社會宣傳與教育。目前,烏魯木齊市文化館的主要職責是:承辦政府主辦的各類社會文化活動,運用各種藝術手段,組織群眾寓教于樂,開展各類社會文化藝術活動,包括正常性的陣地活動,鄉鎮、社區、村落、機關單位、企(事)業、學校、廣場等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為群眾提供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化服務;輔導、培訓群文系統的在職干部、文藝骨干和社會團隊,為國家和社會培育人才;加強對鄉鎮、社區、企(事)業、機關、學校、文化站(室)、俱樂部的文化工作指導和文化活動輔導;組織、輔導和研究群眾文藝創作,開展群文理論研究,開展群眾性文藝創作活動;搜集、整理、研究、開發民族民間優秀文化,挖掘、保護和繼承民間文化遺產;開展對外社會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等等。
由此可見,市級文化館的工作內容豐富,功能全面。但為滿足全市各族群眾的文化需求,僅憑市級文化館發揮作用是遠遠不足的,需要建立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公共文化網絡。
二、烏魯木齊市文化館(站)現狀
根據前期的調研發現,目前,烏魯木齊市(簡稱烏市)基層公共文化館(站)發展不平衡,作用發揮也冷熱不均。
1、部分領導干部對文化,尤其是基層群眾文化認識較片面,認為基層文化建設就是簡單地開展一些活動,甚至還有些人認為開展文化活動是費錢耗時之事,可有可無。
2、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部分區縣存在區(縣)級文化館有館無舍、鄉鎮文化站選址不科學、社區文化室被挪作他用或無社區文化室等現象。
3、基層文化專(兼)干流動性大,市文化館每年都輔導和培訓基層文化專兼干,但效果不明顯,很多專兼干在培訓之后,因各種原因無法從事群眾文化工作,造成培訓資源的浪費。同時,大部分文化專兼干身兼數職,無法潛心思考和實踐本地區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
4、基層文化活動缺乏資金,一是設施設備配套資金少,部分基層文化站(室)文化設施設備、演員服裝陳舊;二是活動經費少,部分社區廣場展演沒有經費,演員排練、服裝租賃、路費全部自籌;三是創作資金全無。目前,由于缺少創作資金,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單一,很多活動僅限于唱歌、跳舞、敲鑼打鼓。
5、基層文化活動缺乏考核,目前,尚未將基層文化活動、基層文化設施設備發揮作用等內容列入考核,無法引起各級領導重視。
三、對發揮文化館(站)作用的思考
根據烏市文化館(站)現狀,作為市級文化館,將發揮龍頭引領作用,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樹立全市群眾文化一盤棋思想
將七區一縣的群眾文化工作納入市文化館的工作中,形成上報制度,即七區一縣將全年的工作和階段性的工作上報市文化館,以便于市文化館了解掌握全市的群眾文化的動態,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合理的調配資源,更好地指導工作。將全市有條件的文化館(站、室)納入全市群眾文化網絡系統,實現文化信息共享、文化資源流動提高文化服務水平。
2、挖掘新的文化增長點、新亮點
在全市開展有影響力、持續性的品牌活動。如:每年一屆的中老年藝術節、少兒才藝大賽、殘疾人才藝大賽、農民調演或匯演。
3、抓好文化創作工作
一是設立創作獎,開展全市的文藝創作征集,對優秀的文藝作品給予獎勵。二是調動全市創作人員的積極性,成立創作隊伍。三是創建優秀文化作品庫,大型文化活動優先選用,并將作品用于基層文化館(站、室)展演活動,形成資源共享。四是調動各文化館(站、室)創作積極性,優秀的文化創作作品定期在市文化館內部刊物發表。
4、加強對文化專(兼)干的輔導和考核
一是注重實際,根據烏市冬季戶外活動少的特點,每年11月至次年的4月舉辦文化專(兼)干輔導。同時,將輔導和崗位練兵結合起來,分層次培訓,并邀請專家進行針對性輔導。二是注重實效,每年定期從工作量、組織活動能力、業務水平、參與活動積極性等方面進行考核。
5、加強與新聞媒體、各族群眾的溝通,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媒體向廣大群眾預告全市大型活動(包括各區縣的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方便群眾觀看。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加大自身工作的宣傳力度,讓政府和市民了解基層群眾文化工作。
6、關注弱勢群體,提高群眾文化均等化水平
重點增加對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農民工等特殊人群的服務。采取選派專業老師定期上門輔導,政府購買演出等形式,推動優秀資源向特殊群體傾斜。
7、公益性文化惠及百姓,還需各方面的支持
一是需要推動制度建設,探索完善群眾文化績效評價和監督機制,制定政府、文化行政部門、公共文化機構文化工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以群眾為主體的評價和監督機制。二是需要加大投入和保障,將群眾文化服務、活動納入公共財政保障,建立完善的資金保障機制。三是需要完善隊伍建設,探索能夠發現人才、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體制機制,完善基層文化機構編制,落實學習培訓方面的政策措施。四是擴大參與,推動形成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局面。各級政府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鼓勵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投入群眾文化建設,發展文化志愿者隊伍,鼓勵專業文化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形成專兼結合的基層文化工作隊伍。
【參考文獻】
[1] 李錦昆,楊立新.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管理創新.湖北社會科學,2005.09.
[2] 葛曉紅.淺談群眾文化,華章,2011.
[3] 陳洪.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其現狀分析,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8.14.
軍民共建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文化擁軍工作是我們文化系統幾年來一直探索的課題。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文化擁軍做好了不僅為部隊辦了實事,還為我們開辟文化工作的新領域,探索文化運行的新機制做了有益的嘗試。一、樹立主動意識,變任務型為服務型
在計劃經濟下文化單位的工作服從、服務于政治需要和行政命令,文化擁軍也多表現為領導指派。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文化系統的工作對象、活動形式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文化被推向市場,使其由財政撥款、政府指令為主變為面向市場、服務社會為主。在這樣的形勢下,文化擁軍也逐步轉向為以服務型為主的多方位、多層次的擁軍活動。
(一)從文化面向社會的方向入手,解決文化擁軍的擺位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破除了傳統的官辦文化的舊觀念。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文化工作方向就應自覺地確立面向大眾、面向社會的社會主義文化。即是如此,就應把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家庭文化也包括軍營文化的建設,列入自己的工作范疇,并根據各項文化建設需求,做出工作計劃安排,并加以實施。
(二)從文化服務社會的工作方式入手,解決文化擁軍的工作方式問題。既然文化工作方向是建立面向社會、面向大眾的文化,在文化工作方式上就要探索新的運行機制、運行方式,既要體現出群眾文化社會辦,更要表現為文化部門的工作機制是建立在依靠社會、服務社會的基礎上。在文化擁軍的工作方式上,應表現為軍人第一,服務至上。不僅要根據部隊需求安排文化活動內容,還要使活動方式便于軍人接受,使戰士實實在在受益,避免大轟大哄的形式主義。
(三)從改革內部管理機制入手,解決文化擁軍所需經費問題。傳統觀念認為文化活動需要經費,文化擁軍關鍵是要有資金,資金到了位,文化擁軍就可以搞好。實踐證明,只要觀念更新,將新的管理機制融入到文化擁軍工作中,資金問題自然會解決?;鶎幼缘脑黾樱垢鲉挝粸榇虺鲎约旱钠放?,而自覺主動地與部隊搞共建活動;基層業務指標考核的管理機制,使業務干部主動為部隊搞創作、搞培訓;基層部門經濟指標責任制的管理機制,使各單位主動延伸自己的業務,為部隊進行一些與自身業務相關的活動。幾年來,我區各文化單位由于樹立了主動服務的意識,自覺地為部隊辦了許多好事、實事,而這些活動都是各單位自己作計劃、自籌經費、自主實施,并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二、改變活動主體,變輸入型為注入型
在文化擁軍中,雖然各文化單位都積極主動的把為部隊戰士服務作為自己的本職工作,但從工作內容上還多表現為“我演你看”,因此這種活動仍浮在表面上。工作實踐中,我們一些文化單位的領導同志體會到,真正的文化擁軍要變簡單的輸入型為注入型,使戰士成為活動主體,在提高戰士的文化素質上下功夫。
(一)注入型服務要從戰士的需求出發,搞好文化擁軍。這就是要具體了解新形勢下戰士的文化層次、知識結構、興趣愛好,以戰士的需求為主體開展文化擁軍活動。而以往輸入型服務是“以我為主體”的活動,只根據工作任務需要簡單地搞成“送文化到連隊”,形成戰士被動接受的模式。在注入型活動方面,區圖書館搞了全區所有駐區部隊的讀書活動。首先是選書,根據戰士需求,配備了戰士喜愛的書籍,有歷史類、藝術類、社會知識、實用型等不同類型;其次是送書,他們為12支連隊建了50個流動圖書箱,并通過對連隊圖書管理員的培訓,傳授圖書借閱、管理知識,使各連隊流動圖書館進入正常工作狀態;再次是讀書輔導,他們通過舉辦讀書心得交流,演講等活動調動戰士讀書的積極性并增強讀書效果。
(二)注入型服務要從提高戰士根本技能出發,搞好文化擁軍。這就是要有針對性的通過培訓使戰士掌握或者提高某一方面的文化技能,這種技能應該說是使戰士終生受用的。而以往輸入型活動表現為一般性、表面化服務,雖然戰士在娛樂、文化享受上受益,但缺乏技能、技巧培訓這樣一些根本性的教育。在注入型活動方面,區圖書館舉辦了戰士計算機知識競賽活動,通過進行講授計算機基礎知識、常用軟件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訓,促進戰士計算機使用技能技巧的提高。區文化館舉辦的戰士參加的演出培訓,雖僅表現為戰士完成了一個節目的演出,但提高了戰士的藝術表演技能;區圖書館舉辦的黑板報版面設計競賽,提高的是戰士美術設計的技能。應該說,這些看來較為單項的培訓,對提高戰士的整體文化技能起了重要作用。
(三)注入型服務要從取得長遠效果出發,搞好文化擁軍。這就是要通過我們一些活動的舉辦,通過對戰士的培訓,提高戰士的根本文化素質。而以往的輸入型服務,有新聞效果,有社會影響,戰士也有一方面的收益,但戰士沒有作為活動主角,其實效是短暫的。在注入型活動方面,區圖書館為戰士舉辦了“一封家書”硬筆書法競賽活動,遠離家鄉的戰士寫家書,在通訊工具發達的今天已不常用,但通過這種活動,鍛煉了戰士的寫作技巧,文字表達能力,特別是文字書寫能力。圖書館請硬筆書法家進行了具體的知識講授與輔導,使戰士們通過此項活動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
河北區文化局注入型服務類的文化擁軍活動的興起,是近幾年來的新事物,是文化擁軍不斷深入的具體表現。所以這種類型的活動能在幾個文化單位出現,并能隨著形勢發展不斷創新,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們文化人從社會需求出發決定活動方式、活動內容的現代意識的增強。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已經不滿足被動接受服務,而有了主動參與的強烈表現欲望。這樣就形成了我們文化工作中的主體換位的格局,文化人正是適應了這種轉變,表現為文化擁軍中的一系列注入型服務,受到了戰士們的熱烈歡迎。
三、豐富活動內容,變單一型為多樣型
文化內容豐富多彩,戰士需求多種多樣。所以從戰士需求出發的文化擁軍就應改變單調、重復的活動類型為生動活潑、多種多樣。
(一)文化活動內容取決于文化特色。按照十六大 報告提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不僅包括文化娛樂,還包括文化教育、精神文明建設等諸多方面。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大眾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素質出發,安排文化娛樂、藝術教育、藝術欣賞等項活動內容,達到寓教于樂,寓教于美的目的。在近幾年的文化擁軍中,區內各文化單位都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出發,使活動內容盡量豐富,既有動態的文藝演出,又有靜態的藝術培訓,既有請出來的同臺共舞,又有走進去的流動展覽,極大地豐富了戰士的文化生活。
一、明確輔導培訓的功能,處理好各種關系
文化館的輔導培訓工作,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學習藝術、提高文化素養、展示文化藝術風采的良好平臺,豐富了公共文化服務內涵,滿足了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保證輔導培訓工作的活力,促進其持續發展,文化館應明確自身功能,處理好如下關系:第一,處理好免費開放與合理收費的關系。按《意見》要求,文化館應設定免費開放項目,盡量滿足更多群眾的需求。但是,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的過程中,需要滿足的是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而非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因此,對一些具有較高的文化追求的群體,相關項目的開展則需要合理地收取成本費,以彌補經費不足,滿足這部分群體的需求,確保輔導培訓項目的多元化發展。第二,處理好供給與需求的關系。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的“供給方”,應該為群眾提供怎樣的文化服務,一直是研究工作的重點。文化館培訓輔導必須真正面向基層、面向群眾,面對群眾的需求,多提供人民群眾需要的、質優價廉的輔導培訓項目,這樣才能發揮文化帶頭人的作用,提高群眾對文化的鑒賞力。第三,處理好內容和形式的關系。內容與形式,是構成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二者互為補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群眾的需求是多樣的、現實的,也是與時俱進的?;诖?,文化館在輔導培訓中,應明確文化服務定位,把握群眾對文化內容的需求,豐富文化發展形式,吸引群眾成為輔導培訓項目的參與者、積極推動者和直接受益者,體現文化服務工作的質量。第四,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群眾的文化需求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群中都存在差異性,但是其中也存在著共性。文化館應該立足區域文化發展特點,根據群眾文化需求組織個性化的輔導和培訓項目,促進文化服務工作的整體發展。第五,處理好上級與基層的關系。在新形勢下,文化館應根據國家精神文明建設要求,充分發揮文化職能作用,扮演好群眾文化事業組織者、輔導者和帶動者的角色,為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優化工作隊伍,提高輔導培訓的專業性
文化館輔導培訓的普及和效果提升需要高素質的工作隊伍。因此,加強人才培養,做好人員管理,則是文化館保證輔導培訓專業性的重要措施。例如,學員聯絡人是各級文化館和學員的橋梁,他們是否能認真仔細地將學員應知曉的事情通知到每位學員,對于學員能否實實在在地享受到普及性的文化藝術輔導培訓成果非常關鍵。而提升學員聯絡人對工作的責任感,則是其充分發揮紐帶作用,促進輔導培訓工作順利完成的必然要求。再如授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敬業態度等因素,也是影響輔導培訓工作落實的關鍵?;诖耍幕^應根據輔導培訓需要,加強對人才的培養,為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第一,招聘專業人員,創新用人制度。隨著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文化館的輔導培訓業務范圍有了進一步拓展,對工作人員的素養和能力自然會提出更高的要求,業務量也顯著增加,這必然會導致文化館人才不足的問題逐漸突出?;诖?,文化館應積極轉變傳統的用人觀念,招賢引智,拓寬用人渠道。例如,文化館應加強對現有骨干力量的培訓,提高其專業素養;利用事業編制的考核機制,吸收專業人才;吸收民間的專業人員,等等,以緩解人才短缺的情況,充實文化人才隊伍。第二,根據業務要求,培養一專多能人才。文化館輔導培訓項目的多元化發展需要多元化的專業人才,例如美術、攝影、音樂、舞蹈、文學、計算機等專業人才。在面對工作需要的現實情況下,文化館應根據輔導培訓項目的配合,注重對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培訓的負責人還應掌握策劃籌備、資料收集、宣傳報道、安全保障等工作內容,這樣才能在工作中兼顧各方,成長為一專多能的全能人才,為人民群眾提供專業的文化培訓項目。第三,精益求精,打造文化工作的骨干力量。在輔導培訓項目的推動下,文化館應通過實踐培養人才,提升工作人員業務技能,豐富實踐經驗,促使其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提高對群眾文化的認識,并在實踐中創新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文化館還應重視骨干工作者的培養,保證其不僅能夠勝任輔導培訓工作,更能夠在專業領域帶動其他工作人員的成長,為文化館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持。第四,完善保障措施,強化人才的工作效能。目前文化館人員待遇問題、職務晉升、職稱評聘和考核獎懲等方面存在的瓶頸,是導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诖?,文化館應從工作的長期發展出發,針對人員管理要求完善保障措施,激勵工作人員不斷進步、創先爭優,增強工作效能。
三、優化輔導培訓內容,提高群眾文化工作質量
文化館作為輔導培訓的重要基地,為群眾文化生活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選項。隨著群眾對文化消費逐漸趨向多元化,文化館應積極引入多種文化形式,并設計專業化的輔導培訓項目,安排專業人員參與落實,促進群眾文化工作質量的提升。以老年合唱培訓為例,為提高輔導培訓的專業性,培訓者應做好以下幾點:第一,指導隊員加強氣息的控制。氣息的控制在合唱過程中十分重要。只有控制好了氣息,才能呈現出較好的合唱效果。文化館在開展老年合唱輔導的過程中,應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制定工作計劃,即先指導學員進行均衡的呼吸練習,保持氣息的穩定;然后做好長音練習,先保持5秒的長音,循序漸進;最后,做好調音練習,保證氣息和音樂的曲調相融合。當然,培訓者應提醒老年人進行適當休息,做到勞逸結合。第二,指導隊員強化發聲訓練。在訓練中可以先采用無聲張嘴的方式入門,激勵老年人每天堅持,盡量達到整齊劃一的效果,以改進合唱過程中口音不一的問題;做好一對一訓練,幫助學員找到發音的位置,保持合唱的水平;讓學員保持正確的口型,訓練胸腔共鳴,讓聲音變得更加立體。這樣的訓練需要老年人的長期堅持,文化館的培訓者應加強激勵,保證訓練效果。第三,指導隊員充分表達情感。在合唱過程中,為了讓作品表達得更加準確、情感更加充分,表演者需要對音樂作品的內容和創作背景進行了解和掌握,這樣才能將真情實感融入其中,形成情感共鳴。文化館在培訓過程中,應利用集體學習的機會,組織學員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解讀、品鑒,引導大家各抒己見,從更加多元的角度學習音樂作品;同時,配合文化教育,增進學員對作品的了解,并促進團隊協作,將作品完美地呈現出來。第四,指導隊員選擇合適的曲目。部分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往往不盡如人意,他們在演唱歌曲的時候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文化館在培訓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一些爆發力和持久性的歌曲,選擇舒緩、平和的音樂作品,讓老年人能夠積極參加合唱隊培訓,充分演繹音樂作品的精華。
四、創新輔導培訓形式,促進群眾文化發展
文化館在輔導培訓普及工作中,應重視工作形式,組織工作人員創新、探索更加多元的實踐方式,吸引群眾的關注,便于群眾的參與,促進工作的有效推進。群眾文化的輔導培訓工作最常見的形式就是組織培訓班,安排專業教師,面對面輔導、訓練。在培訓過程中,教師與學員之間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及時幫助其發現問題,進而形成系統的培訓。這樣的培訓方式能夠發揮一定的實際效果,提升文化館工作效率。信息技術的應用及各種新媒體的產生,為群眾文化傳播、參與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文化館在輔導培訓工作中,應適應新時展,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及新媒體等途徑,豐富服務內容和形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專業化的線上文化服務,擴大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輻射力。例如,某文化館為推廣宣傳地區戲劇文化,組織線上展示即將進行的培訓活動內容,活動為期三個月,將在線上展示傳統戲劇中的生、旦、凈、末、丑各行當的精彩唱段及表演培訓,培訓活動每周1期,共10期,學員通過報名,線上接受培訓,這樣的形式打破了輔導培訓工作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局限,調動了群眾學習的積極性,擴大了文化服務的范圍。由此可見,文化館應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積極開展線上課程,擴大文化服務范圍,讓群眾通過線上渠道也能夠學習中西文化藝術、國學傳統、歷史與文明、體育健身等內容,滿足群眾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五、制定相關保障措施,支持輔導培訓工作長效發展
文化館輔導培訓的普及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公民鑒賞能力的重要舉措。為保證輔導培訓工作的效果,相關部門應制定保障措施,健全保障機制,促進輔導培訓工作的長效發展。第一,健全組織機構,加強組織保障。上級部門應針對文化館的輔導培訓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將其納入文化建設總體規劃,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財政預算。要建立統籌協調、密切配合、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加強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充分依靠專業人員,制定輔導培訓工作方案,加強制度設計和科學研究,保證輔導培訓工作科學有序地開展。第二,加強財政支持,建立經費保障機制。上級財政部門要進一步明確文化館的公益性,以及其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并根據文化發展需要,建立輔導培訓經費保障機制,保證輔導培訓項目的正常運轉,以及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推進。在新的發展形勢下,中央財政在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建設方面設立了專項資金,相關部門要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經費保障水平,支持文化館輔導培訓,尤其是免費輔導培訓服務項目的開展,提升服務質量;探索建立公共文化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對文化館輔導培訓項目的捐贈和投入,拓寬經費來源渠道。第三,健全管理機制,拓展服務領域。文化館應該根據當地群眾對文化的多元需求,結合公共文化事業特點制定輔導培訓項目,并整合業務流程,合理調配資源,改善服務效能。積極建設人性化的服務設施和服務項目,提供輔導培訓工作的服務范圍,提高群眾文化的感染力和輻射力,緩解文化供需矛盾。第四,健全監管機制,完善評估體系。上級部門要積極指導、督促各級文化館輔導培訓項目的實施,并對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考評,對輔導培訓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及時溝通、協調,切實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分類指導,做好文化宣傳,吸引廣大群眾了解文化館(站)的輔導培訓項目,并通過檢查、監督、評價,形成具有品牌價值的輔導培訓項目,提高項目吸引力,提升文化館服務水平。
六、結語
總之,在新的發展時期,群眾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各地文化館在基層群眾文化輔導培訓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化館應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優質的文化服務。
參考文獻:
[1]孫盈盈.新形勢下文化館的培訓與輔導工作高質量發展探討[J].大眾文藝,2021(05):1-2.
[2]楊旭峰.如何擴大公共文化培訓豐富群眾文化生活[J].文化產業,2020(29):135-136.
[3]趙凱.淺談基層文化館的輔導培訓[J].人文天下,2018(12):86-89.
一、河北省農民工文化生活基本狀況
目前河北省境內農民工總數約為1300萬人,其中本省農民工1000萬人左右,占總數的77%,來自外省的農民工300萬人,占總數的23%。農民工以男性居多,占總數的78.7%。農民工的年齡結構情況為:17至30歲的占50.8%,31至40歲的占29.2%,41至50歲的占12.7%,51歲以上的占7.3%。農民工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包括中專及中技)為主,其中初中文化的占64.1%,高中文化的占22.2%,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5%,大專及以上的占4.2%。農民工主要分布在勞動密集型行業和企業,大多從事苦、臟、累、險、重而技術含量較低的職業或工種。從行業分布上來看,農民工集中在建筑、礦山、機械制造、餐飲、紡織等行業,其中建筑業占農民工總數的25.2%,礦山采掘業占18.5%,機械制造業占15.7%,餐飲業占6.3%,紡織業占5.5%,其他行業占28.8%,所在企業的性質大多是中小型非公有制企業。
農民工業余文化生活十分枯燥,他們工余時間只能以打撲克、聊天、睡覺和看街景打發閑暇時光,靠和工友、老鄉喝酒、逛大街來排遣內心的寂寞。當前農民工所在企業和所在地方政府、城市社區給農民工提供的免費或優惠的文化設施、文化服務項目太少,農民工文化生活在客觀現實中的選擇空間極小,在他們力所能及范圍內,除了一少部分人能偶爾看電視、看書、看報以外,其他大部分人沒有任何文化生活可言??傊?,農民工文化生活供給的嚴重匱乏,使農民工成為城市中的文化“孤島”。在對一些建筑工地實地調研時,農民工反映看不到書報和電視,基本沒有文化活動,工閑時就和工友們坐在一塊兒聊天,話題多是些馬路新聞和各種黃段子,他們感到生活壓抑、精神空虛。據調查90%的農民工一年最多只有一次有組織的文化生活,65%以上的農民工對業余文化生活不滿意。
二、我省開展為農民工文化服務的情況
近年來,我們把農民工文化工作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目標,積極謀劃,周密部署,狠抓落實,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印發文件提出了要求。2009年河北省文化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工文化服務的通知》,要求各級文化部門和文化單位要貼近農民工、研究農民工,把做好農民工文化服務納入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引導和激勵文藝工作者和文化團體深入農民工生活,組織創作和生產農民工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開展適合農民工的文化活動。
二是公共設施提供服務。各級公益性文化單位,立足自身的優勢,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健康、形式多樣的公益文化活動。各級公共圖書館不斷提高對農民工服務的水平,積極為農民工提供良好的學習和參觀條件。省圖書館和部分市、縣圖書館為農民工送書刊近50000冊。此外,省圖書館還依托新華分館開展對外來務工人員服務,僅對農民工子女占多數的光明街小學圖書室,就贈送書刊達1000多冊。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和各市支中心積極整合制作了一批適合農民工瀏覽的優秀文化信息資源,進一步完善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網站農民工欄目。省群藝館不但開辦了農民工文化培訓長期班,讓農民工可以不受時間限制,隨到隨學。還將該館編印出版的《文藝演唱材料》《歌曲集》和《大眾文藝》雜志與專門購置的各類農民工朋友喜聞樂見的圖書贈送到農民工手中。
三是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每年舉辦的彩色周末和假日文化工程從5月1日啟動,至10月底閉幕,歷時半年,豐富了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城鄉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還開展了送文藝節目到工地活動。省心連心藝術團結合“太行情老區行”文藝巡演活動,深入全省各地,為農民工送去了創排劇目《燕趙春潮》,既得到了主辦單位的認可,也贏得了農民工兄弟的熱烈歡迎。省群藝館組織演出隊到石家莊軍創園建筑工地舉辦《農民工是我們的親兄弟》文藝聯歡演出;在南水北調工地舉辦《城市因你而美麗》大型文藝聯合演出;到邢臺顯德汪煤礦舉辦《“慶十一”礦工心中的歌》文藝聯歡晚會,在省醫院病房樓建筑工地和農民工歌手共同表演了《咱們工人有力量》等精彩的文藝節目。每年為農民工贈送各類文學、演唱等方面的書刊6000多冊。滄州市組織了2個文藝演出小分隊,定期深入工廠、工地為農民工演出,每年“五•一”、國慶前后都組織10場規模較大的農民工專場演出。承德市舉辦了“暢達杯”農民工文化藝術節,藝術節期間舉辦農民工書法、美術、攝影展,農民工手工藝展示和文藝演出。每年組織的全市歌手大賽,都由農民工選手參加。衡水市將送戲、送電影下鄉、進社區活動延伸到城市建設工地,納入市區“雙送”工作計劃,定期到工地為農民工慰問演出。
四是利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網絡開展各種農民工培訓工作。省共享中心及各級支中心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受經濟危機影響而失業、返鄉的農民工提供服務,為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創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2008年以來共舉辦農民工培訓班10期,舉辦戲曲、雜技、剪紙等文化活動106場。2009、2010連續兩年依托共享工程平臺培訓農民工10000余人。共享工程保定支中心從2008年開始,連續三年培訓了3000農民工,為4700名農民工免費辦理了上網卡,農民工可利用業余時間,到共享中心自由享受網絡資源。
五是加大文化市場監管力度,凈化農民工社會文化環境。先后組織了音像市場陽光行動、反盜版百日行動等多項集中整治活動,杜絕和制止文化非法經營活動侵擾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還組織人員深入工地向農民工宣傳非法音像制品的危害和鑒別常識,提高了農民工識別、判斷和自覺抵制不健康文化產品的能力。
六是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推動農民工用工單位自身文化建設。省圖書館在該館改擴建工程工地與工程承建方省二建共同開展“豐富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建設文明工地”的共建活動,共同把關愛農民工行動落到實處,專門為農民工建起了自己的文化家園――“工人之家”綜合閱覽室。閱覽室里配備了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文學、權益保護、實用技術、建筑技術等諸方面的2000余冊圖書和50余種休閑類期刊報紙。圖書定期更換,新刊新報每日上架。為適應工人的作息時間,“工人之家”綜合閱覽室每天晚上開放,免費借閱。邯鄲市圖書館在農民工聚居的邯鄲縣兼莊鄉漢霸莊村、兼莊鄉南程莊村、河沙鎮幫助建立了三個農民工圖書室,送去了320冊圖書,內容涉及文學、法律、歷史、生活百科等方面。并對圖書室的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派人定期到這三個圖書室進行業務輔導。承德市命名農民工文化活動示范單位6個:金龍建材家居城、大清花餃子館、新乾隆餃子館、天寶假日、華峰房地產開發公司、興盛房地產開發公司。
三、農民工文化工作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對策建議
雖然近些年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各級文化部門和文化單位把為農民工服務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的成效。但從農民工總體的文化需求來看,從整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實現城鄉全覆蓋的目標來看,農民工文化工作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民工文化娛樂設施設備還非常少,特別是用工單位普遍不重視農民工的業余文化生活,80%以上的企業除了給農民工提供勞動場所外,沒有為職工提供哪怕只是簡單的業余文化生活設施。二是農民工文化活動的范圍較小。農民工的社會活動面普遍都很小,大多數人活動區域是工地與住處兩點一線。因此他們的社會接觸面相對較小,這讓他們的文化活動范圍很受影響。三是社會為農民工提供的有效文化產品不足。一方面城市里的先進文化設施和高雅藝術,不太適應農民工口味;另一方面,適合農民工需求的文化產品價格超出農民工經濟承受的范圍。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建議:
1.從政策上保障農民工參加業余文化生活的資金和時間。研究制定出臺保障農民工參與城市文化建設的法律規范和有關政策,既要保障農民工有參加文化活動的條件,也要支持農民工成為城市文化的建設者。用法律法規和政策提高農民工的工資收入,減輕勞動強度和增加閑暇時間,使農民工在收入上有一定的資金用于文化消費,在時間上有一定的空閑參與文化活動,在體能上有一定的精力參加文化活動。
2.從文化設施上為農民工參加業余文化活動提供保障。在博物館、圖書館等基本的文化基礎設施中,專門開辟適合農民工參觀、閱覽、參與的新領地,為農民工參加適合自身特點的文化活動提供方便;加強社區對農民工的承載功能,為農民工提供閱讀圖書、報刊的場所,吸收農民工成為社區一員,參加社區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尤其要用政策手段強制用工單位建設必要的文化設施,為農民工提供服務。
【關鍵詞】社區文化建設 社區居民 居民參與 人才建設
一、社區文化建設的內涵和意義
(一)社區文化的內涵
社區文化是一種特殊社會文化,是在社區這一特定的社會組織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城市社區文化是指城市社區居民在特定區域內、在長期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鮮明個性的群體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現象的總和。具體來說,社區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物質方面,即該社區內的文化活動、場所、設施;精神方面,即通過社區文化活動培養起來的社區居民對社區認同感、歸屬感、新的信仰、價值觀、人生觀、審美情趣、人生樂趣和生活方式等;制度方面,即為保障社區文化活動的正常開展而建立的一系列規章、的一系列政策所構成的規范結構。
(二)社區文化建設的意義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一個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的發展直接影響城市的發展。社區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社區文化對于和諧城市、和諧社區的構建有著重要的意義。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城市越發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文化強市的構建依賴于社區文化的建設。社區文化建設有助于推進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居民的綜合素質和精神境界。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內核,是對城市文化積淀進行提升的結果。社區文化建設有助于增進居民的凝聚力,凝聚力是城市穩定發展的粘合劑,是維護城市穩定、和諧、進步的重要因素。社區文化建設有助于樹立城市品牌,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社區作為城市中的基層組織。它的文化建設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城市的文化發展水平。文化軟實力的發展和提高離不開社區文化建設的支持和承載。因此,要建設文化強市,提高我市文化軟實力,加強我市的社區文化建設勢在必行。
二、秦皇島市海港區社區文化建設存在問題
(一)秦皇島市海港區的社區文化建設發展水平不均衡
目前,秦皇島海港區有社區六十多個,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各個社區之間的文化建設水平發展不均衡。社區文化建設發展的不均衡主要受社區文化建設設施的影響。一些社區的社區文化建設設施較齊全,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好,開展社區文化建設更容易,也能吸引更多社區居民的加入;而一些社區文化建設設施比較落后,甚至是缺乏,嚴重制約社區文化建設的發展。社區文化建設設施的好壞主要受社區經費多少的影響。由于社區文化建設的公益性性質,資金短缺問題成了大部分社區在文化建設發展中的嚴重障礙。雖然社區居委會有一定的經費,但經費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開展社區文化建設事業的需求,更不能保證社區文化建設的質量,嚴重阻礙了社區文化建設的發展。
(二)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文化建設意識缺乏,參與群體單一
從整個海港區的社區文化建設狀況來看,社區居民的主體意識不強,參與度不高。社區文化作為一種群眾性的文化活動,具有娛樂休閑功能和宣傳教化功能。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僅使社區成員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對促進社區成員的社會交往、強化他們的社區意識、凝聚力及對社區的歸屬感,促進社會穩定產生不可低估的作用。社區文化建設的發展離不開廣泛的宣傳工作。由于社區文化建設活動宣傳的不到位和活動形式的局限性,導致參加社區文化建設活動的主力軍主要是中老年人,忽視了中青年力量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利于社區文化建設的全面發展。
(三)社區文化建設人才隊伍缺乏專業骨干力量
社區文化人才隊伍的建設是搞好社區文化建設的關鍵。搞好社區文化建設,需要一支具有較高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并具備文化專業一技之長、熱心于社區文化的骨干隊伍。然而,現實情況是社區文化建設的骨干隊伍和各類文化人才普遍較為缺失,支撐社區文化建設工作的多數為年紀較大或專業層次較低的非專業工作人員。這種現狀嚴重制約著社區文化活動的質量的提高。
三、解決秦皇島市海港區社區文化建設中突出問題的合理性建議
(一)加大對社區文化建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
資金問題是解決社區文化建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政府部門應重點關注那些基礎設施比較差的社區,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并在相關政策上給予優待。與此同時,社區應通過自己努力多渠道的籌措社區文化建設資金。目前,很多企業有拓展自己品牌和客戶的需求,而社區就是一個很好的場所。社區可以在年初制定工作計劃之際,和社區內企業充分協商,爭取由社區和企業聯辦運動會或文體娛樂活動,實現社區與企業互利雙贏。
(二)提高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主體意識,使參與群體多樣化
提高社區居民參與度,對于社區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要培育居民的社區意識。一般而言,人對社區的認知是主觀的,往往是居民對社區的態度表達,其認知好壞直接影響居民的內在觀念,價值與態度,以及居民參與社區活動的動機強度。針對當前社區居民參與意識薄弱的現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開展社區活動,培養社區意識。文化藝術活動、各種娛樂活動等可以無形中提供居民互動的機會,凝聚民眾的向心力;加大社區信息的宣傳力度,增加居民對社區的了解。要增強一個人的社區意識,先要改變其對社區的認識,然后才能激發其參與社區活動。因此要增加居民對社區的了解,提供更多社區相關信息,能夠使社區居民有強烈的社區歸屬感??梢酝ㄟ^建立社區通訊錄、發行社區報紙等形式來加強居民的社區意識。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全縣上半年重點工作督察總結座談會精神,經請示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同意,今天下午,我們召開上半年工作總結大會,主要是對上半年的工作進行全面的回顧,總結經驗,尋找差距,分析原因,明確努力方向,并對下半年的各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h委宣傳部齊部長在百忙之中,蒞臨指導會議,這充分說明縣委、縣政府對我們文體廣電工作的關心、關懷和高度重視,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和謝意!今天的會議,是文體廣電局組建以后的第一次全體干部職工大會,應該說既是一次工作總結會、合心動員會、任務安排會、又是一次問題分析會、目標落實會、更是一次加油鼓勁會、促進推進會。通過這次會議達到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準確定位、明確任務,把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凝聚到促進工作,推進落實,推動發展上來,努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剛才,各下屬單位匯報了上半年的工作進展情況并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下半年的工作任務,下面,我結合昨天全縣上半年重點工作督查總結座談會精神和剛才各單位的匯報,就上半年文體廣電工作情況及下半年的工作任務先講四個方面的意見,最后,齊部長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抓好貫徹落實。
一、上半年工作的簡要回顧
上半年,全縣文體廣電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關心指導下,緊緊圍繞全市“四三二一”戰略和全縣“三二一一”發展思路,以實施“一五十”工作計劃和加快廣播影視事業發展為目標,全體干部職工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進作風,切實履行各自職能,著力提升工作水平,各項工作任務得到了較好的落實,文化體育、廣播影視事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取得了一定成績,主要表現在:
一是年度考核和年初安排認真扎實。全面總結了2009年工作,對下屬單位進行了年終工作督查,考核了班子,審計了財務;制定了2010年全縣文化體育及廣播影視工作要點,和下屬單位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分解了工作任務,制定了全年重點工作行事歷及日常工作行事歷,編制了《2010年工作手冊》,明確了目標,落實了責任。
二是節慶、文體活動有聲有色。春節期間,牽頭實施了縣城街道燈飾亮化工程,開展“四進基層”、“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專場秦腔演唱會、“和諧之韻”書畫展、精品文物展、廣場文化活動和義務書寫春聯等活動30多場(次),豐富和活躍了城鄉春節文化活動;舉辦了“慶五一·促和諧”職工運動會、文藝匯演、書畫展和講解比賽、免費體檢等活動;承辦了為期5天的慶祝建黨89周年“唱紅歌·頌黨情”萬人歌詠比賽。通過各類活動的開展,干部職工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向心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體現出了奮發有為,干事創業的良好的精神狀態。
三是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城北體育場完成了施工圖紙設計,即將開工建設;投資220萬元的南石窟寺巖體加固和投資158萬元的城隍廟維修工程完成了設計方案的評審及批復,目前進入招投標階段;第四批中央擴大內需項目的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已完成了2層主體建設,七月底前全面竣工;影劇院和博物館災后重建項目進入招投標階段;為215個行政村配發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設備4大類1000多臺(件),總價值84萬多元;在進一步完善已建農家書屋的基礎上,確定了剩余53個村農家書屋的人員、場地、設施,年內可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的目標。
四是遺產保護成績顯著。堅守崗位,加強安全防范,落實文物安全管理責任制,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按時記錄值班日志,定期進行夜間巡查,確保了文物安全無事故;對縣博物館文物展廳正在進行檔次提升,升級改造文物庫房,并對文物進行歸類整理,使之規范運行;認真完成了文物普查階段性工作任務、“非遺”研究與保護及“西王母信俗”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加大了對進入各級“非遺”名錄項目的保護與傳承,并積極實施“民間藝術之鄉”創建命名工作。
五是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工作成績斐然。制播涇川新聞94期,播出新聞稿件1051條,制播《鄉村季風》、《家庭·人口·社會》、《涇川果業》等固定電視欄目12期;制播《解放思想優化環境促進發展》、《時代先鋒》等各類臨時欄目44期。實況錄播三干會、文藝演出等大型活動11場次,錄制精神文明建設專題片6部,其他專題片5部,較好地宣傳了全縣各級各部門扎實推動“六個集中突破”取得的經驗和成績。對外宣傳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上送省電視臺新聞9條,播出4條,上送市電視臺新聞200多條,播出182條,外宣條數持續保持全市前列。
六是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扎實推進。對去年實施的1200個自然村22084戶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進行補充完善,建立了內容詳實的用戶管理檔案和電子資料。加強維護管理,確定專人對損壞的村村通設備及時進行維修,至目前共維修設備53臺(次)。認真調研編制了《涇川縣20戶以下已通電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方案》,共確定20戶以下自然村工程建設點2103個盲村、39105戶,為我縣十二五期間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七是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初見成效。組織全縣11個電影放映隊深入農村開展數字電影放映工作,至目前,共放映電影1200多場(次),較好地完成了省市下達的放映任務,進一步豐富了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八是文化產業及文藝創作得到了社會的好評。文化產業協會已得到批復,即將成立。開發特色產品,使文化產業在涇川經濟發展中所占比重得到提升;籌辦了各類書畫展、攝影展,創作出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學藝術精品;積極編好戲、出好書、作好詩、排好舞,至目前完成書畫創作30余幅,其中5幅書法作品獲得市上獎勵。發表文學、文藝作品17篇,新編排舞蹈3部,出版發行了《圣地涇川》3部;郝栓福、張森林、李延福出版印發了個人攝影集;退休干部胡生洲創作修編了五部劇本,已上報省文化廳審定。以上這些工作都為群眾提供了高品位的精神食糧,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受到了社會的好評。
九是文化市場管理井然有序。進一步健全了“掃黃打非”工作機構和執法隊伍,推行“屬地管理,一票否決”的管理制度,開展文化市場“天天查”活動,到目前為止,暫扣網吧服務器3臺,對2家網吧提出了警告,并責令2個違規經營網吧停業整頓,與電信局聯合為網吧安裝了監控設備,對網吧實施全天監控,確保無未成年人進入;出動檢查人員100多人次,檢查各類文化經營場所100多家,收繳非法出版物263冊,盜版光碟192張(盒),處罰違規經營戶5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5月初到6月中旬,配合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門進行了為期20天的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確保了校園周邊環境的安全穩定。
十是體育活動及體育彩票銷售工作有序開展。一是舉辦“迎新春·慶元旦”職工拔河比賽和象棋比賽;二是為平涼市第一屆運動會選拔了運動員80人,教練員20人;三是協助舉辦了縣委、縣政府機關體育運動會,文體系統第二屆運動會;四是積極扶持體育彩票銷售,配合省、市相關部門對我縣13個銷售網點進行檢查指導,分解了銷售任務,確保完成年度銷售任務,目前在全市排名位列第四。
十一是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創新載體,積極實施名角培養、名戲打造、名劇團建設“三名”工程及“五個百”工程培訓、評選、命名任務;評選上報先進基層文化工作者、農村文化能人20名,推薦上報了全省群體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結合建設全省戲劇大省的要求,創作申報了《村官》、《王母情》等5個劇本參加省文化廳評審;組織專業、業余秦腔愛好者10名參加全市秦腔大講賽,分獲優秀組織獎和個人優勝獎。
十二是綜合性工作落實有力。制定了2010年黨建、安全生產、禁毒、計劃生育等工作要點、方案;及時進行“中國·涇川”門戶網站文體局子站信息添加、管理,上報信息12篇(條);根據縣委、政府關于政府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精心制定了《涇川縣文體廣電局職能設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初步完成了機構整合的工作任務。重新制定了重點工作行事歷,確保了機構改革和當前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上半年我們的各項工作齊頭并進、蓬勃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廣大干部職工盡職盡責、扎實苦干、創新快干的結果,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的看到工作中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
一是思想解放不夠。對加快全縣文化體育及廣播影視事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清,理念不新,視野不寬,定位不準,認為機構改革,單位合并,去向不定,存在干不干一個樣的思想,有的單位負責人不敬業、不盡責,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沒形象、沒實績。
二是工作作風不實。部分干部職工的精神狀態,工作作風不能完全適應當前工作需要,謀劃工作重點不突出,計劃不周密,措施不具體,工作缺乏主動性,對所從事的工作心中無數、推天度日、天馬行空、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三是精神狀態不佳。不少干部職工存在等待觀望的僥幸心理和怨天尤人、畏難發愁等消極情緒,對工作的緊迫性認識不清,行動不快,成效不大,對有些細節問題甚至置若罔聞,不予理睬,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目無組織紀律,個人利益至上,搞小圈子、小團體,落實工作有小動作,唯恐天下不亂。
四是項目建設進度緩慢。今年我們共實施的是南石窟寺巖體加固、城隍廟維修、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農家書屋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體育場建設及災后重建等項目,在全縣處于后進位次。各單位爭資金、跑項目的決心不大、行動不快、落實不力。
五是工作進展不平衡。單位與單位之間,單位內部工作不平衡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影響整體工作推進。
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三、下半年工作的主要任務
下半年文體廣電工作要繼續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以豐富城鄉群眾文化生活的目的,以和諧文化建設為主題,以推動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為目標,以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體育權益為重點,按照“一五十”的工作定位,進一步優化工作思路,細化工作措施,靠實工作責任,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續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加快隍廟維修工程和南石窟寺巖體加固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進度,爭取早日開工,力爭年年內完成,確保文化遺產的安全和申報;積極爭取1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配套設施盡快到位,加快新建的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掃尾工程,充分發揮文化站的作用;千方百計爭取保護資金,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王母信俗”項目落實保護措施,實施保護;開建城北田徑場和球類場,力爭在年內安裝配套設施,投入使用;同時,要盡快爭取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發展基層服務網絡,延伸服務。
二是持續加大文藝創作的力度。在國慶和元旦期間,積極籌辦個種書畫展、攝影展,創作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學藝術精品,保證年內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作品45篇(幅)以上;落實“五個一”工程;編印《涇川文物精華》;創編新劇目,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各項活動,力爭有5項以上活動(節目、作品)獲獎。
三是持續加大遺產保護力度。認真實施“文物安全年”活動,警鐘長鳴,加強安全防范,落實文物安全管理責任制,確保下半年文物安全無事故;認真完成下半年文物普查工作任務,完成“非遺”研究與保護,順利通過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驗收;加大對進入各級“非遺”名錄項目的保護與傳承,做好第三批省級、國家級項目的申報工作,創建命名“民間藝術之鄉”。
四是持續加大文化產業開發力度。成立并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協會的作用,編制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啟動特色文化產業園區(街區)建設,開發特色文化產品1件,編印《涇川市民手冊》、《文化經典》折頁,積極參加各類文化產品展銷活動,宣傳涇川特色文化產品,提高涇川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提升文化產業在涇川經濟發展中的比重。
五是持續加大文化市場管理力度。加大執法力度,保證管理和行政審批公開、透明,進一步健全“掃黃打非”工作機構;規范管理文化娛樂場所,杜絕一切事故隱患,確保娛樂場所的健康、安全、規范、無事故、無投訴,網吧無未成年人進入;繼續深入開展文化市場“天天查”活動,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活動5次以上,確保群眾滿意度和市場良好率在90%以上,推動文化市場平安建設。
六是繼續抓好節慶文體活動。做好春節、元旦、國慶等節慶文體活動,排新戲好戲,參加省、市文藝調研和匯演,充分發揮各級文化服務設施的作用,開展“文化活動年”活動,舉辦秦腔大獎賽,雙擁晚會,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匯報演出,活躍群眾文化體育活動,提升活動的質量和水平。
七是繼續抓好體育工作。要以全民健身為重點,抓指導,促訓練,積極組隊參加省、市組織的各類賽事,積極輔導機關、學校、社區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做到月月有賽事、有活動。舉辦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動;繼續加大體育彩票銷售的扶持力度,確保完成全年銷售任務340萬元的任務。
八是繼續抓好新聞宣傳工作。在辦好新聞欄目的同時,要對電視臺的欄目進行整合、改版、擴容,開辦集教育性、娛樂性于一體的欄目;要開通涇川人民廣播電臺,營造健康向上的輿論氛圍,把全縣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貫徹縣委、縣政府的決策上來,統一到專抓實干上來,統一到加快發展上來。
九是持續加大廣播電視網絡建設力度。在對原有用戶搞好維護和服務的基礎上,全力抓好城北網絡延伸,省網連通等工作,延伸網絡,擴大覆蓋面,提升廣播電視的傳輸質量。
四、下半年工作的保證措施
這次機構改革,為促進全縣文化體育和廣播影視事業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要抓住機構改革的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轉變作風,真抓實干,以作風的大轉變,促進工作的大發展。
1、要加強學習。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要結合縣上開展的“三項學習”討論活動,學理念、學業務、學法規,解決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沉不下心,鉆不進去,沒有真正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和精神追求,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的問題,在真懂、真學、真用上下功夫,通過學習,使干部職工成為業務工作的行家里手。
2、要振奮精神。精神是一種狀態、一種追求、一種境界,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就會有什么樣的工作氣魄、什么樣的工作行為、什么樣的工作成效,要把目標定的更高一些,把眼界放得更寬一些,把勁頭鼓得更足一些,少一些四平八穩、慢慢騰騰的暮氣,多一些只爭朝夕、敢為人先的朝氣,以奮發有為、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促進工作,推動發展。
3、要有大局觀念。局屬各單位要有大局意識,多一些配合,少一些掣肘,多一些協作,少一些推諉;干部職工要明確崗位職責,講大局,講奉獻,多一些補臺,少一些拆臺,多溝通,多交流,做到聚焦不散光,幫忙不添亂,干事不倒事、做事不壞事,在分工中加強協作,在全局要形成目標同向,工作同步,上下同心,齊心協力干事創業的氛圍。
4、要真抓實干。把實干作為一種信念來追求,作為一種紀律來要求,作為一種習慣來培養,讓實干成為干部職工的硬功夫,要樹立抓而不緊等于不抓的觀念,倡導真抓實干,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干部職工要牢固樹立落實為主,實干為先的理念,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踏踏實實做工作、抓落實上,切實解決心浮氣躁,作風漂浮,只圖安逸,不謀干事,工作拖沓,應付差事,滿足現狀,不求上進,盲目樂觀,質量不高等問題,形成看實績、看作為、比貢獻、比奉獻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