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3: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跨文化交際論文英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干校六記》葛浩文 文化缺省 翻譯補償策略
本文從文化缺省的角度,對楊絳先生的《干校六記》和葛浩文的英譯本進行分析,葛浩文在翻譯該書時針對文化缺省做了不少翻譯補償,有很多值得借鑒之處,但也存在不足。
一、引言
翻譯作為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必然會受到文化背景、語言習慣、生活環境等因素影響。一種文化中人盡皆知的人和事,到了另一種文化中卻無人可解。本文希望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討論文學翻譯中的缺失和補償,為今后的翻譯實踐活動提供些許參考。
二、干校六記葛浩文英譯本的文化缺省和翻譯補償
《干校六記》是楊絳先生在1980年寫下的一部小說,記述了下放到“五七干?!钡囊恍┤耸?。出身書香門第的楊絳,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典故自然是信手拈來,中國讀者亦可解其意。可是作品譯為英語后,西方國家讀者遇到缺省的中國文化,無法將語篇內信息與語篇外的知識經驗聯系起來,難以理解文章內容,此時譯者所做的翻譯補償會起到橋梁作用,將目的語讀者引領到源語文化中。
1.《干校六記》中的缺省。交際過程中,為了語言使用的省力和經濟原則,交際雙方會省去共同的背景知識或者語用前提,以提高交際效率。這種存在于雙方記憶中、而在交際過程中被雙方作為共享而省略的內容叫做“缺省”。
2.《干校六記》中的翻譯補償。翻譯補償,顧名思義,補償翻譯過程中喪失的功能(如信息、意義、語用功能、文化因素等)。葛浩文于1984年將所譯的《干校六記》出版,其時已翻譯多部中國文學作品。下面列舉幾個葛浩文譯本中就文化缺省所作的翻譯補償實例,并就其使用的補償策略加以評論(注釋部分以下劃線標明)。例:我遇見默存,就把這件倒霉事告訴他,說貓兒“以腐鼠‘餉’我”。默存安慰我說:“這是吉兆,也許你要離開此處了。死鼠內臟和身軀分為兩堆,離也;鼠者,處也?!蔽衣犃舜笮?,憑他運用多么巧妙的圓夢術或拆字法,也不能叫我相信他為我編造的好話。
The next time I saw Mo-cun,I related this ill-omened incident to him,telling him that the cat had- “dined” me with a decayed rat.“That’s a good omen,” he said to console me.“It could mean that you’ll be taking leave of this place soon.Having the rat and its innards separated into two piles means ‘taking leave of,’ while the word ‘rat’ (shu) is roughly homophonous with ‘place’ (chu).” I had quite a laugh over the way he so cleverly used dream analysis or word dissection to explain what happened,even though he must have known that I wasn’t about to believe this story he had concocted to make me feel better.
天干地支中,生肖鼠對應的地支為“處”,即所謂“處鼠”;“分”即“離”,“離處”,離開此地,中國讀者略加思考即可解其意,并會對錢先生的機智詼諧、幽默風趣點頭稱贊。而西方讀者即使經由葛浩文解釋,也還是不甚明曉這種中國式夢的解析。從這段對話中,中國讀者還能看出,夫婦二人在干校如此艱苦的環境之中還能苦中作樂,如此伉儷情深著實令人感動。此處錢先生的解夢以及對話體現的夫妻生活情趣,在譯文中失去了大半趣味。書中之“腐鼠”并非 “a decayed rat”,而是軀干和內臟分作兩堆的鼠,雖然后文有補充說明此處,此處仍不免使人疑惑。軀干內臟分為兩處就是“離”,英文中不曾出現過這種對應,此處是否應加注值得商榷?!笆笳?,處也”的翻譯也不盡如人意,“…roughly homophonous with…”完全沒有將“鼠”與“處”的對應關系表達出來,言語之中潛藏的中國文化背景知識也被直接忽視,夫婦二人的豐富學識在譯文中也未得以體現。另外,原文中作者理解丈夫哄她開心的好意,但對這解夢卻持科學態度,表示堅決不信。譯文中卻成了 “he must have known that …”,這種增譯倒是讓人覺得譯者有妄加揣測之嫌。本段采取的文內增譯的方法未將文化缺省完全譯出,還有改進空間。
三、結語
鑒于對《干校六記》英譯本的分析,筆者認為葛浩文對于書中文化缺省所采用的翻譯補償以文外補償和直譯為主,文內補償次之,歸化最少。也就是說,葛浩文在翻譯《干校六記》時,以源語文化為翻譯歸宿,從而將中國文化更好更深入地介紹給西方讀者。譯者在文學翻譯中,特別是將中國文化介紹到國外時,應將翻譯重點放到文化缺省上,并應著力將中國文化的神采表現出來。
參考文獻:
[1]趙潯婷.從圖里的翻譯規范理論看“干校六記”.葛浩文英譯本[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章艷.從增譯效果看翻譯中的“闡釋有度”原則―以“干校六記”英譯本為例[J].當代外語研究.2010.04:26-29+62.
[3]雷宗瑞.從風格標記理論看“干校六記”三個英譯本的風格再現[D].西南石油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