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2: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土地整理施工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政策措施
(一)凡在規劃用地范圍以外現有耕地連片面積平原地區100畝、山區坡度25度以下50畝以上的,均可立項開展農村土地整理。農村土地整理項目凈增耕地面積須達到整理前耕地總面積的3%以上。
(二)農村土地整理投資(包括政策處理、財務管理費用等),應堅持項目總投資與項目產生的折抵指標有償使用費相平衡的原則。農村土地整理項目新增耕地率為3%的,耕地畝均投資控制在800元以內,在此基礎上新增耕地率每提高1%的,耕地畝均投資增加150元。上述投資幅度控制在±5﹪范圍內(耕地畝均投資控制用公式表示為:土地整理耕地畝均投資控制(元)=[800+150×(N-3﹪)×100]×(1±5%),其中N表示新增耕地率,N≥3﹪),超出土地整理耕地畝均投資控制的,方案會審時一票否決。
(三)農村土地整理工程概算須經財政部門審定。概算審定價在50萬元或以上的,必須實行招投標;在50萬元以下的,鄉鎮政府(即項目建設單位,下同)可按有關規定,選擇有資質施工隊伍進行議標。
(四)鄉鎮政府與施工單位簽訂施工合同后,市財政預付概算審定價的20%;工程進度達70%的,支付概算審定價的30%;進度達90%并預驗通過的,付概算審定價的40%;工程完工經竣工驗收合格的,工程經決算后,付清其余工程款。
鄉鎮政府應開設農村土地整理資金專戶,專款專用,嚴禁擠占與挪用。
(五)設計變更、子項目調整、建設標準調整等須按程序上報市造地改田、土地整理與后備資源保護利用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市造地改田土地整理辦公室)批準,若變更、調整增加的概預算超過2萬元,須報經市財政部門審批。工程決算耕地畝均投資超出規定的,超出部分由鄉鎮政府自負。
(六)土地整理產生的折抵指標,由市政府統一儲備使用。對于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的項目,其所獲得的土地整理折抵指標(經省國土資源廳核撥),按每畝3.8萬元計算,抵扣投入土地整理工程費用后的剩余資金(下稱剩余資金),返回給鄉鎮政府。其中,提取20%,作為鄉鎮政府有關人員的獎勵資金,其余用于農業開發項目建設。該資金在工程決算后,按省國土資源廳核撥指標數,一次性撥付,在市財政土地整理資金財政專戶中列支。
對于非外力不能抗拒因素造成工程延遲半年完工的,扣除剩余資金的40%,延遲一年完工的,不再返回剩余資金。工期自簽訂施工合同之日起開始計算。
(七)市國土資源部門應建立土地整理折抵指標臺賬,定期將產生和使用折抵指標情況反饋給財政部門。財政部門根據使用情況,將土地整理折抵指標費劃入“土地整理資金財政專戶”。有關部門要及時足額收繳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耕地開墾費,并足額提取土地出讓平均純收益的15%,作為農業土地開發(含農村土地整理)資金。
采用投標拍賣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在總地價中單列折抵指標費。
二、管理措施
(一)鄉鎮政府作為建設單位提出農村土地整理立項申請,經市造地改田土地整理辦公室調查,并牽頭組織項目方案會審后,由市國土資源局立項。
(二)鄉鎮政府應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項目會計核算和內部稽核制、合同管理制等有關制度與規定。同時不得將工程層層轉包。
(三)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組建農村土地整理項目法人,任命項目法人代表。
項目法人對項目建設全過程負責,對項目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和資金管理負總責。其主要職責是負責組建土地整理管理機構;落實工程建設計劃和資金;管理和監督工程質量、進度和資金使用情況;協調項目內外部關系。
項目法人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與勘測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簽訂合同,并明確質量終身責任人及其應負責任。
(四)市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對農村土地整理項目的預驗和竣工驗收。鄉鎮政府負責對農村土地整理項目的分項工程、分部工程(一般指橋梁)和單項工程的驗收。
工程竣工驗收前,施工單位要按照水利工程施工規范規定,提出施工總結報告;監理單位要按水利工程質量評定規定,提出質量監理總結報告;項目法人要根據基本建設財務管理的規定,提出工程竣工財務結算報告。驗收時,發現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由項目法人責成施工單位限期返工處理,直至達到質量要求。
(五)農村土地整理耕地必須列入基本農田保護范圍,新增耕地列入年度耕地統計。各鄉鎮政府應落實新增耕地承包責任制,發揮新增耕地效益。
三、組織措施
市國土資源局是土地整理業務主管部門,每年初要根據全市資源情況,負責編制土地整理年度計劃,報市政府批準后下達有關鄉鎮政府實施;市造地改田土地整理辦公室,負責全市農村土地整理業務指導、技術咨詢、進度督促與質量檢查;鄉鎮政府應挖掘當地土地整理潛力,負責農村土地整理的項目實施、政策協調、進度管理、質量監督、財務管理;財政部門負責工程預決算審定,工程財務監督;發展和改革、監察、審計等部門負責對土地整理工程項目建設程序及資金運行等情況實施監督。農村土地整理列入鄉鎮目標考核。
[論文關鍵詞]土地整理 監理 經驗
[論文摘要]農田土地整理工程有施工現場面積大、戰線長、建筑多且零散、工期緊等特點,為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監理部及監理人員以幫助建設單位考察選擇好的施工隊伍為基礎,嚴格控制原材料、中間產品的質量,在施工現場監理人員利用巡監、抽檢、旁站監理等多種監理手段控制施工質量,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促進度,使工程按期順利的通過竣工驗收。
農田土地整理工程是國家通過對中低產田進行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使農田的溝、渠、路、林得到綜合整治,改善農業生態條件和生態環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和土地產出的活動。近幾年,我們有幸擔任了利津縣陳莊鎮、利津縣明集鄉、墾利縣永安鎮三項土地整理工程的監理工作,經過多方的努力,三項工程皆順利的通過了有關部門的驗收,其中兩項工程被評定為優質工程。現我們把在監理工作中的幾點經驗總結如下。
一、施工隊的選擇
一項工程竣工后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施工單位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程確定施工單位的招投標過程中,做為監理方,應協助建設單位確定完成該項工程所需施工單位應具備的資質等級并對其進行審查。具體審查施工單位的組織管理機構是否健全,綜合管理水平是否達到有關要求,該建設單位是否建立健全了各種質量管理制度及相應的措施,主要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是否達到了有關要求,并會同建設單位對施工單位近兩年來完成的主要工程進行實際現場查看,根據投招標的情況,最終確定施工單位并簽訂有關合同。
二、對工程所需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工程所用原材料的質量,對整個工程的質量等級有著直接的關系。監理部針對砂、石材料多為私人小場生產,材料質量參差不齊的特點,監理方會同建設方、施工方對砂、石料場進行實地考察并提取樣品,通過對樣品的分析和試驗,根據試驗結果,擇優確定采購場家,從源頭對材料質量進行控制。鋼筋、水泥、保溫板、土工布等材料要有出廠合格證。所有材料進場后要在監理人員的監督下,按國家規范規定的取樣標準按批次現場取樣,送交有國家質檢資質的檢驗機關進行試驗,樣品試驗合格的材料根據質量檢驗合格報告準其使用,樣品試驗不合格的材料堅決清除出現場。監理人員對上述情況做好監理記錄。
工程所用水的水質的好壞,對工程總體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土地整理工程的施工現場多為鹽堿或半鹽堿化土質,就地取水時,水質較差,所以,監理工程師責令施工企業在施工現場砌筑防滲漏水池,存儲運來的可飲用水,供混凝土、砂漿拌合及養護等施工使用。
三、施工現場的質量控制
土地整理工程的施工現場大則幾萬畝,小則幾千畝,且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因施工給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施工工期一般安排的較短,因此,土地整理工程有面積大、戰線長、建筑物多、時間緊等特點,施工時一般是多工序多工作面同時開工。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保證施工質量,保證工程按時竣工,現場監理人員每人配摩托車一輛,在施工現場不間斷巡監并對工程進行一定數量的抽檢;對重點部位和關鍵工序掛牌施工,監理人員進行旁站監理,并做好旁站監理記錄。如在建筑物的混凝土柱或梁的澆筑時,監理人員會同施工人員按配合比對材料用量進行計量,并根據石子、砂子的含水率適時調整水的用量,按規范規定做塌落度試驗,留試壓試塊。尤其要注意施工預先檢驗和隱蔽工程的檢驗。
1.施工預先檢驗。施工預先檢驗是指工程在正式施工前所進行的質量檢驗。這種檢驗是防止工程發生差錯、造成缺陷和不合格品出現的有力措施。如監理人員對原始基準點、基準線和參考標高的復核,對預埋件預留位置的檢驗。
2.隱蔽工程驗收檢驗。隱蔽工程驗收檢驗,是指將被其他工序施工所隱蔽的工序、分部工程,在隱蔽前所進行的驗收檢驗。如基礎施工前對地基的檢驗,混凝土澆筑前對鋼筋、模板、預埋件、預留孔、保護層的檢驗等。實踐證明,堅持隱蔽工程驗收檢驗,是防止質量隱患,確保工程質量的重要措施。隱蔽工程驗收后,要辦理隱蔽工程驗收簽證手續,列入工程檔案。在驗收檢驗中發現的問題監理人員應責令施工方整改,整改完畢后,監理人員需進行復核,并寫明整改情況。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工程,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四、資料整理
工程現場施工結束后,最后總體驗收時只能對工程表面好和工程運行情況進行查驗,而隱蔽工程部分則只能通過資料說明情況。對監理資料進行科學的整理尤為重要,在工程建成竣工后,監理工程師可以將完整的監理資料移交項目法人,作為建設項目的檔案資料;完整的監理資料是建設監理單位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資料,監理工程師可以從中獲得寶貴的監理經驗,有利于不斷提高工程監理工作水平。
監理資料有:
監理日常工作文件:包括監理工作計劃、監理工作月報、工程施工周報及工程信函等。監理機構函件:包括監理機構主送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函件。會議紀要:包括監理工作會議、工程協調會議、設計工作會議、施工工作會議及工程施工例會等會議的紀要??辈?、設計文件:包括勘察、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及設計變更等文件資料。工程收函:包括建設單位、勘察設計單位、施工企業等單位送交的函件。合同文件:包括監理合同、勘察設計合同、施工總包合同和分包合同、設備供應合同及材料供應合同等文件。工程施工文件資料:包括進度計劃、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簽證和核定單、聯系備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及技術管理和施工管理文件資料等。政府文件:包括有關監理文件、勘察設計和施工管理辦法、定額取費標準及文明安全等方面的規定。技術參考資料:包括監理、工程管理、勘察設計、工程施工及設備、材料等方面的技術參考資料。
五、協調關系
監理人員主要面對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之間的關系。監理既要執行建設單位的要求,又要堅持正確的原則,在嚴格按規范和設計要求監理的基礎上,對施工單位遇到的技術性問題及時幫助解決,對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之間發生的各種爭議,要本著及時、公正、合理、合法的原則進行協調處理,做到不偏不倚,保護各方面的正當權益不受侵害。
關鍵詞:土地開發整理;測繪;應用;創新
1 概述
土地開發整理是目前土地管理中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加強耕地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大比例尺地形圖具有位置精度高、地形地物要素詳盡等特點,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技術及其測繪成果的應用是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隨著土地開發整理工作的日趨深入開展,對測繪成果資料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現代測繪技術的快速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模式的一些轉變。為了使二者能夠更好的結合,因此有必要對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在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中的應用規律和特點進行研究和探討。
2 測繪技術在土地開發整理中的應用
2.1 土地開發整理測繪的一般內容
土地開發整理中的測繪工作主要包括地形勘測及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兩部分,其中地形勘測包括控制測量、地形勘測與地形圖編繪;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主要包括調查土地權屬及界線、土地利用現狀類型及界線、測算統計各類土地面積、勘測定界圖編輯等工作。土地開發整理測繪屬于測繪技術的綜合應用。在測繪手段和方法上,既有采用和土地利用現狀調查類似的綜合處理的作業方式,也有采用常規的工程測量或地籍測繪所使用全站儀、GPS等全野外作業方式;一般為大比例尺(常使用1:2000、1:1000或1:500);要求測繪出明確的權屬界線;需要按照土地利用分類劃分土地類型,并進行分類面積統計;要求有準確的高程和等高線。
2.2 現代測繪技術在土地開發整理各階段性的應用及特點
通常一個完整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周期包括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竣工驗收等幾個階段,在不同的工作階段,對測繪手段的選擇和技術要求均有所不同。
2.2.1 可行性研究階段
目前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在可行性研究階段所使用的測繪成果資料主要是土地利用現狀圖及其年度變更成果。該測繪數據成果主要是利用衛星遙感正射影像,經過外業調繪和相關內業工作處理后取得。調查比例尺通常為1:10000,局部地區采用1:5000。由于衛星正射影像本身的精度限制,以及人工調繪和內業轉繪等各個環節的人為誤差,導致土地查的測繪數據成果精度有限。加之,土地變更調查通常為一年一度,因此在某些土地變化較快的地區,往往存在變更不及時的現象,導致土地利用現狀的現勢性在該數據成果中不能得到較好反映。
2.2.2 規劃設計階段
為了彌補土地利用現狀圖在精度和現勢性方面的缺陷,土地管理部門規定在土地開發整理工作的規劃設計階段應采用實測的大比例尺地形圖作為項目規劃設計的基礎資料。通常情況下,要求按照1:2000比例尺進行全要素地形圖測繪,在項目涉及的重點施工區域要求按照1:1000比例尺測繪。一般采取先開展控制測量,再進行碎部測量的全野外現場數據采集??刂茰y量多采用GPS、光電測距導線為主導的方式進行。起算數據常采用雙頻GPS接收機靜態觀測,與國家GNSS連續跟蹤站同步觀測數據聯合解算,或者由項目區外高等級測量控制點引測。高程控制采用四等水準進行聯測定位首級高程控制點??刂凭W采用GPS技術布設時,各等級控制點可不分級,一次性布設為全面網而整體平差,但是高等級點之間應以直接基線連接。
碎部測量則一般采用全站儀或RTK進行野外采集數據,測定項目區的地物、地貌特征點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高程,并按一定比例縮小,用特定的符號和注記繪制成地形圖。
在形成的大比例尺地形圖基礎上結合地籍權屬資料以及土地利用分類劃分和面積統計所形成的勘測定界成果資料,作為規劃設計的直接基礎資料使用。
2.2.3 施工管理階段
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施工管理階段,由項目施工建設單位根據規劃設計階段的測繪成果以及規劃設計資料進行施工。通常由于施工時間和規劃設計時間有一定間隔,因此有必要對施工內容進行前期測繪數據的核實,針對發生變化的區域進行補測,進一步反饋到規劃設計中。一般仍舊采用全站儀或RTK進行野外數據采集。此外,還要設立專門控制點,進行工程施工放樣。這個階段的測繪工作,主要是保證規劃設計內容的落實,對施工整體情況實現跟蹤管理。
2.2.4 竣工驗收階段
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工程施工結束后,需要開展竣工測量和竣工圖編制工作。和規劃設計階段的技術應用類似,采用全站儀或RTK進行野外數據采集,只是該階段的測繪內容,重點針對建設單位實際施工的區域。主要包括:(1)土地平整工程中的坡改梯和格田整理區域,需測繪施工的區域邊界范圍、整治后的地形坡度情況、田土坎以及修建的配套溝、路的位置及走向;(2)線狀工程,需測定施工的溝渠、道路的位置、走向、規格、材質以及相關配套設施(涵管、擋土墻、錯車道、人行橋等)的點位、規格及數量信息等等。將形成的竣工測繪成果和施工前測繪的地形圖以及規劃設計的內容進行對比分析,即可對項目實施的經濟、社會以及生態效益進行全面的評價,也可以對建設單位落實項目規劃設計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評價。
3 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技術在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中的創新應用
目前應用于土地開發整理中的地形圖的測繪方法,大多采用全站儀、GPS等設備。不管是全站儀還是GPS,都需要人員進行實地測量,受到實際地理環境的限制。而且這種作業方式一般耗時耗力,作業成本較高。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系統方面技術應用也日趨成熟。現在的無人機航測系統具有影像分辨率高、升空準備時間短、操作控制容易、起降場地要求低、作業效率高等特點,很好地解決了傳統地形圖測繪面臨的困難,航測也成為地形圖測繪的新趨勢。
根據相關研究,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技術已經在土地確權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和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要求類似,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測繪工作對效率和質量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上述分析可見,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所具有的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等特點,能夠充分地適應土地開發整理工作的要求。因此可以加強小型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在土地開發整理中的應用。
4 結束語
本文總結了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中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成果的相關要求和特點,并分析了目前所使用的全站儀測量、GPS測量在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中的應用場景和優劣性。結合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相關國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情況看,從精度要求方面看,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能夠明顯優于其他攝影測量方法;從成本和效率方面看,其相對于全站儀或GPS測量等傳統方式也將是土地開發整理測繪工作中的良好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呂立蕾.無人機航攝技術在大比例尺測圖中的應用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6,39(2):116-122.
[2]李萌,李媛,宋文平.小型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在土地確權應用中的探究――以陜西試點區域為例[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6,38(4):760-766.
關鍵詞:土地整理;公眾參與;實踐
1.引言
我國引入公眾參與的理念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主要是在一些國際援助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實施中應用。土地整理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是土地資源集約持續利用的主要手段,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措施。土地整理公眾參與是指在區域土地整理中,充分調動項目區域內各個利益主體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深入到土地整理中來,優化區域土地利用結構,合理配置土地資源,維護各利益主體利益,實現區域土地利用的可持續經營,保證區域內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過程。在土地整理過程中農民是公眾參與的主體,是土地整理的受益者,通過各種參與形式使規劃能滿足農民生活生產、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使實施效果更符合廣大農民群眾的意愿。[1]
2.我國土地整理公眾參與問題成因分析
陜西省鎮巴縣黎壩鄉等一些地方暴出土地整理項目中出現的問題,看似是一個個獨立事件,其實反映了我國國土整理項目中的體制性缺陷。土地整理項目出現問題,直接緣于將農民的意見排除在工程整個實施過程之外,由于缺乏農民的意見、建議或要求,項目實施出現偏差。因此,筆者認為,糾偏的途徑就是在土地整理項目中引進公眾參與機制。
土地整理項目大多由國家投資,在項目實施上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運作模式。具體而言,就是由地方土地管理部門向國土資源部或省國土資源廳申報,項目立項審批后經過規劃設計階段即由國家或省投資實施整理,全過程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機關內部處理方式。從這個機制的設計來看,項目實施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的是只對上級負責,而不必對受益方農民負責,其后果是與土地整理關系最為直接、最為密切的農民參與土地整理項目實施過程的權利缺乏相應制度保障。在這種土地整理項目管理體制下,公眾參與機制的缺乏可能帶來三點疑問:第一,“單邊”的項目設計方案是否能符合當地實際;第二,缺乏群眾的實時監督,工程施工過程中,能否保質保量,防止偷工減料情況的發生;第三,項目完成后,對土地整理效果的綜合評價能否客觀代表廣大群眾的意見。
3.天津市土地整理公眾參與實踐經驗
天津市國土部門轉變觀念和創新制度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推進土地整理項目過程中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地開展工作,使公眾真正參與到土地整理中來。在土地整理項目中給予公眾參與以制度保障,使土地整理公眾參與具體化、規范化、程序化,明確土地整理公眾參與的階段及其主要內容,確立土地整理工作中的公眾聽證制度、公示制度、公告制度、群眾監督制度等,規定公眾參與土地整理的必要性及程序。既保障村民的民主政治權利,又提高土地整理的效率,將土地整理真正地做成“民心工程”。以齊心莊村土地整理示范項目為例,分析在土地整理過程中農民作為公眾參與的主體,參與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3.1建立“自下而上”公眾參與機制
在項目實施上采用“自下而上”的運作模式。從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實行自下而上的傾聽民意,立項審批前區縣國土部門征求鄉鎮政府、村委會同意意見并經過可研論證,再由區縣國土部門向市國土部門申報。規劃設計前征集當地村民設計要求,形成初步設計成果,通過縣、市兩級專家論證會廣泛征求意見,最終設計成果要向社會公示,意見一致后方批準實施。實施前公告、實施中村民監督、驗收時征求群眾意見,實施后村民管護?!白韵露稀惫妳⑴c機制的設計,考慮的核心問題是土地整理的受益方農民是否滿意,決策是否對農民負責,并力求為農民參與項目實施建立相應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完善的制度,立項階段實行公開征詢意見制度,設計階段實行公示制度和專家評審制度,實施和驗收階段實行公告制度、群眾監督制度,實施后實行后期管護制度。
二是規定公眾參與的必要程序,把住立項審核把關“沒有當地村委會同意意見的要件不報批”,把住竣工驗收關“沒有當地村委會認可質量滿意的要件不批準”。
三是成立公眾參與代表會,成立以項目所在地鄉鎮、村委會和村民小組為基礎的公眾參與代表聯合會(簡稱“代表會”)。代表會代表的是全體村民的利益,參與政策制定、規劃方案篩選、管理決策制定等。參與方式,包括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等。
四是成立施工現場指揮部,建立以區縣政府、鎮政府、村委員會和業主“四位一體”的臨時指揮中心,暢達溝通渠道,實行現場辦公,負責督促工期、監督質量,溝通村民意見,快速解決施工中的問題。
3.2公眾參與的階段及其主要內容
在項目運作的整個過程強調公眾參與,按照項目實施程序從項目立項、規劃設計、實施、驗收及后期管護的五個階段全程實現公眾參與。
⑴立項階段
區縣國土部門向宜開展土地整理的村提出建議,村委會充分征求當地村民的意見,集中大家的意愿;同時對當地村民的種植習慣、土地權屬和水源、氣候、土壤等條件充分了解分析。對于滿足立項條件的,邀設計人員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并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均無意見方可向上級申請批準立項。
⑵規劃設計階段
規劃設計人員要根據現狀圖進行現場草繪,并要讓當地村民參與其中,因為村民最了解項目區情況,哪里地勢高,哪里需要建機井、泵站,或者路怎樣修更便于耕種,溝渠怎樣建才順暢等,他們最有話語權。草繪完以后,設計人員在此基礎上編制規劃和預算;規劃成果要經過縣、市兩級專家逐級評審論證,修改完善后成果要進行公示、聽證,根據農民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最終成果。
⑶實施階段
充分考慮農民經濟利益,讓當地村民投工投勞,將土地平整和水土保持等農民能干的簡單工程交由當地村民自己干,直接參與工程建設。對于泵站、機井、涵洞等專業性較強的農田水利和道路工程,通過招投標選擇施工單位。村民代表小組對工程質量實時監督,如果出現與設計不符或質量達不到設計要求,必須進行重修或返修,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為止。
⑷驗收階段
首先是區縣國土部門對項目進行自查,自查時區縣國土部門組織由涉及的相關部門、鄉鎮政府、村委會人員組成的自查小組,根據批復的規劃設計內容,對土地平整、農田水利、道路、其他等各單項工程逐項進行檢查驗收,自查合格后,向市級國土資源部門申請驗收,市級國土資源部門邀請相關部門專家組成驗收組進行驗收。
⑸后期管護階段
首先確定當地村委會作為后期管護主體,將項目移交村委會,再由村委會落實到個人。并與村委會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和“水利設施管理維護協議”,保證耕地質量、數量不降低以及新修水利設施正常使用和日常維護。
4.天津市土地整理公眾參與的實踐啟示意義
⑴通過全程參與實施和管理,起到了宣傳土地整理工作的作用
公眾參與土地整理項目全程實施和管理,獲得了“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知道項目實施的目的意義,了解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是為改善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服務的,合理的訴求得以伸張,調動了項目區群眾參與土地整理的積極性,減少了阻擾項目施工等現象的發生,有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可以讓周邊廣大農民群眾耳聞目睹土地整理給項目區農民群眾帶來的好處,打消農民群眾的疑慮,提高周邊群眾參與土地整理的主動性,通過典型示范起到對土地開發整理工作宣傳帶動傳導作用,提高社會關注度和支持度。
⑵“自下而上”參與模式,提高了土地整理規劃合理性
公眾參與土地整理規劃設計,可直接了解項目各方面的情況,起到彌補設計人員對當地實際情況了解不足的弱點,使規劃方案更科學,更符合公眾的愿望。農民“自下而上”的參與模式,拋棄了那些出于好意強加給農民的“自上而下”專家規劃,而是代之以由對話形成的規劃,即讓規劃涉及人和受益人在規劃時有發言權,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村民積極參與他們所生活的地方的改造,參與基礎性決策,并賦予了村民更多的責任。
⑶通過公眾參與,化解了農民與政府及實施部門沖突
土地整理工作,通過公眾參與環節,搭建政府部門和實施負責單位與公眾之間雙向交流的橋梁,使農民能夠參加決策過程并且防止和化解農民與政府部門和實施單位之間、農民與農民之間的沖突。[2]尤其是涉及到房屋拆遷和墳地拆遷等棘手問題,項目的施工受到阻擾,有效的發揮村委會、村民代表小組橋梁紐帶的作用,增進工作的協調度,這些成員和當地農民共同生活,有著共同利益,因此更具有說服力,通過言傳身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⑷農民投工投勞,促進了公眾參與程度的提高
充分尊重民意,考慮農民經濟利益,讓當地村民投工投勞,參與土地整理工程的建設實施,將土地平整和水土保持工程交由當地村民自己干,以增加農民收入,直接惠及農民群眾,支持了農民和農業、農村的發展建設。創新了公眾參與范圍,探索了農民投工投勞參加土地整理工程建設的辦法與途徑,提高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參與程度。
⑸建立公眾監督機制,保障了土地整理實施效果
組織項目區村民代表小組,參與土地整理工程質量監督和竣工驗收等工作,使農民自發的、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項目的施工建設的監督和項目的后期管護工作當中。農民群眾的實時監督和管護,有助于工程施工保質保量完成,防止偷工減料情況的發生,使土地整理實施效果更符合廣大農民群眾的意愿,這也是土地整理工作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保障。
5.結語
實踐證明只有讓農民親自參與決策與管理,才能使規劃更加科學,實施更為順利,成效更加持久。組織引導農民參與土地整理的全過程,把公眾的有效參與和支持作為土地整理目標實現的關鍵,對于推進我國土地整理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和現實價值。
參考文獻:
投資3635萬元的塞湖3萬畝基本農田土地整理項目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工程車輛出出進進,建筑機械機聲隆隆,施工人員緊張忙碌。舉目四望,一塊塊田疇鋪展綠地毯,一條條硬化灌溉渠筆直規范,機耕路縱橫相連,泵站巍然屹立,座座拱橋遙遙相望,行行樹木整整齊齊。
該項目于2008年3月動工,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90%以上。今年3月份將全面竣工。為了把這來之不易的項目打造成全省精品工程,有多少人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
項目來之不易。領導高度重視
龍感湖農場是1956年經國務院批準圍湖墾建的一家省屬國有農場,1996年設立黃岡市龍感湖管理區。建場之初。來自五湖四海的墾荒者在這蘆蒿叢生、釘螺密布、野鴨橫飛的荒湖灘安營扎寨,圍湖墾荒,肩挑背馱,牛耕人作,筑起了百里長堤,挖掘了千條溝渠,開墾了萬頃良田。農場作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曾發揮過獨特的歷史作用。
改革開放以前,國家對農場農田基本建設每年給予一定投入。改革開放實行后,由于受特殊體制等因素的制約,國家對農場農田基本建設投入相對減少了。盡管農場克服困難每年擠出一定資金投入農田基本建設,但由于投入十分有限,逐漸造成多數大型溝渠淤塞嚴重,河床抬高,排灌嚴重受阻。尤其是一些大型泵站多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建,設施設備嚴重老化。農場領導為此揪心,分場干部心急如焚,基層群眾反響強烈。
2006年底至2007年初。龍感湖相繼被農業部和省政府確定為現代農業示范區。扶持農場發展的有關政策隨之出臺,但農墾(農場)基本農田改造項目始終未列入全省統一土地整理范疇,為此,農場領導多次專題向省政府、省國土廳以及有關部門和領導匯報。_2∞7年,龍感湖農場首度爭取到塞湖3萬畝基本農田土地整理項目。
各級領導對此項目高度重視,農場領導更是倍加珍惜,成立了“龍感湖農場基本農田土地整理建設指揮部”,自始至終商度關注這一重大項目。
從項目選址到實地勘測,從項目論證到方案設計,從項目建設到監督管理,農場領導都親自參與。開工慶典。省市有關領導來了:項目建設的每一個階段,省國土整理中心、省農墾局、黃岡市國土局領導,親臨現場督辦,施工進程中遇到清障、氣候影響工程進度等實際困難,農場領導召開現場會、協調會,妥善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
農場黨委書記彭志偉多淡指出:要舉全場之力。把塞湖基本農田土地整理工程打造成為全省示范工程,打造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放心工程”,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厚望,不辜負農場光輝的歷史,不辜負腳下這塊飽含墾荒者血汗的土地。
上下反復探討。科學規劃設計
龍感湖農場地處鄂皖贛三省交界處,襟江帶湖,屬長江中游沖積平原湖區,平均海拔13.8米,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且十分豐富。項目區所在塞湖、春港兩個分場,地勢高低不一,水系互不貫通,溝渠淤塞嚴重,泵站年久失修。
建設好一個項目,必須有一個好的規劃設計。為此,項目指揮部及土地整理中心人員反復調研,從農場領導到土地整理中心工作人員都費盡了心思。
農場領導彭志偉帶隊。組織各分場書記、場長以及所有生產隊支部書記共100余人。赴老河口市觀摩基本農田土地整理項目成果,聽取經驗介紹。
農場國土分局和土地整理中心組織設計人員赴襄樊市參觀學習:到省國土廳和省土地整理中心找相關技術人員交流取經。
為使項目設計方案更具可操作性,各項單體工程量更為準確。農場國土分局和土地整理中心組織工作專班,配合承擔項目規劃、施工圖設計和預算編制工作的襄樊市水利規劃設計院技術人員,戰酷暑、頂烈日,加班加點,經過近3個月鏖戰;完成了一整套注重實際、尊重項目區群眾意愿、便于項目操作的設計預案。
預案出臺前。一多次召開項目區基層干部、農業技術人員、農工代表參與的座談會,聽取基層意見。之后,再度勘測現場,進行補測,組織農業、水利、林業、交通、財政等相關部門進行論證,充分吸收公眾參與意見,并專題向指揮部匯報。上下求證,反復討論,數易其稿,最終確定規劃設計方案。
項目設計確立了“一個亮點”、“兩個重點”、“三個特點”的思路?!耙粋€亮點”:在春港分場至塞湖分場公路邊中排干建設混凝土硬化排灌兩用渠,合理配置灌排系統,充分利用項目區降水和地表水資源。增強項目區農作物抗旱澇災能力,使項目設施具備幾十年一遇抗旱澇災害能力?!皟蓚€重點”:以農田、水利建設和土地平整為重點。規劃地塊多為南北向,以提高光、熱、風等資源的利用率,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叭齻€特點”:道路硬化與綠化;田間成方成塊;具有鮮明特色的橋梁以及與溝渠路等工程相配套的閘、渡槽、涵管等建筑物??茖W布局道路和道路防護林體系,營造良好生態小氣候,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耕地質量,為發展高效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打下堅實基礎。
實踐證明,塞湖項目科學又切合實際的規劃設計,是豐富項目區土地整理內涵的抓手,整合項目區資金的平臺。組織好實施項目的依據。
多方協作配合,堅持建管并舉
塞湖基本農田土地整理項目是大合唱。是協奏曲。
擔任指揮的是農場土地整理項目建設指揮部。
領唱的是龍感湖國土分局土地整理中心。
合唱的是項目所在分場、生產隊、基層干部群眾以及電力、電信、水利、農業、林業等有關部門。
畫外音是上級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和領導。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電力部門主動服務,拉線送電,遷移電桿,從不計報酬。水利部門積極配合,提出設計和施工意見。幫助購置行車等先進設備。分場、生產隊協力營造良好施工環境,切實做好清障等工作。
為唱好“塞湖大地飛歌”,一整套方案、舉措紛紛出臺。
出臺了統攬工程全局的兩個《辦法》:一是《龍感湖農場塞湖基本農田土地整理項目施工管理辦法》,二是《龍感湖農場關于省級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制定并推行切實司行、便于操作的“八項”制度:項目法人制度、項目公告制度、項目招投標制度、項目工程監理制度、項目合同管理制度、工程質量管理制度、資金財務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
建立了“三位一體“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農場國土分局土地整理中心是項目的承擔者,主要抓施工和監理兩支隊伍。監理機構按監理要求管理施工隊伍。項目所在分場專門成立指揮部。安排專職干部和相關人員協助
管理施工隊伍抓質量。
日常施工中,重點加強了“三個管理”:切實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堅持實行例會制。每月定期召開例會,不定期召開現場督辦會??偨Y前段工作,交流施工經驗,匯報施工進度,研究施工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探討解決辦法。堅持推行典型引路。塞湖基本農田土地整理項目涉及9個標段,每個標段做每一項單體工程,都要先做一個樣板或模型。通過開現場會觀摩評比,然后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經常性開展標段之間觀摩學習和勞動競賽活動,鼓勵先進,激勵后進,發揮施工標兵示范帶動作用。嚴格按照規劃設計方案組織施工。對于設計與現狀不符合之處,采取格局總體不變、局部靈活微調的辦法,確保項目的科學性和方案的權威性。堅持按程序施工。規范工作程序,上一道工序未經監理驗收合格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每一單體工程不漏項,不減步驟,不偷工減料,確保溝渠平整堅固、排灌通暢,平整地塊規整、整齊劃一,道路工程平坦筆直、路肩一致。
切實加強工程資金管理。嚴格執行“三專管理”制。專戶儲存、專人管理、專賬核算,實行一支筆審批。嚴格執行“三不”制。、項目建設單位各項報賬資料不全的不予撥款,項目建設隨意降低質量標準的不予撥款,專管人員不到場審核或審核不能通過的不撥款。嚴格執行項目資金支出會簽制。首先由施工單位提出用款計劃。由監理機構簽署意見,報土地整理中心審核,經國土分局負責人審批,報農場財政局核查經指揮長簽批后付款。
切實加強工程檢查管理。指揮部組建質量檢查小組。對土地整理、道路工程、灌排渠道、橋涵閘等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監理代表對在驗收中發現的施工質量不達標或未按施工圖紙施工的單體工程下達整改通知。責令施工單位返工直至合格。檢查過程中現場測量記載單體工程的尺寸。同時詳細備注工程編號、樁號等事項。從原始記載到匯總數據做到真實詳盡、一清二楚。
協調配合,建管并舉,保證了項目工程順利進行,奏響了一曲和諧的土地整理之歌。
成效顯著,前景美好
工程即將完工,效果已經顯現,項目區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整個項。屆工程平整土地265公頃,動用土方81萬方。修建改造提水泵站28座。清淤堵農溝75kin,清淤土方26.8萬方。修建引水閘、節制閘21座,渡槽34座,機耕橋32座,生產橋7座。埋設涵管138處。項目區田間道路總長78.6km。營造防護林帶7.12萬株。
與公路并行綿延10余公里的大型硬化排灌渠,成為點綴龍感湖大地串串明亮的珍珠。項目區縱橫相連70余公里的抗旱硬化灌溝。為這塊希望的田野添光增彩。昔日的田間泥路,全部改造成平整筆直的碎石路;昔日農工過溝用腳跳,機械進田臨時鋪便道,現在機耕橋、生產橋四通八達;今天項目區電排站排水量每秒增加了4個流量。日降100公厘雨,過去需要34小時才能排出?,F在僅需一天時間。
建成后的項目區田成方、秫成網、路相通、渠相連、土肥沃、水暢通、阜能灌、澇能排、漬能降,現代農業裝備水平顯著提升。項目區的基本農田得到更好保護。耕地質量和數量得到全面提高,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種植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顯著增強。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日益顯現。
項目區辦事處黨委書記告訴我們,在新的一年,我們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工作,計劃將8000畝旱地改種優質水稻,1100畝土地調種大柵禮品西瓜,500畝土地調種蔬菜等作物。進一步拓展農工增收渠道。
項目工程建設中集并了規模小、人口少的散戶居民點,拆遷了非法建筑物和障礙物,硬化了通隊路面。修建了洗衣臺,生產隊隊容隊貌大為改觀。
項目工程指揮部負責人告訴我們,為了讓已建工程長期發揮作用,一個業務上由土地整理中心指導。項目所在分場為第一責任人。生產隊參與管護的長效機制正在制訂之中。
(一)、強化隊伍素質建設
結合我所人員少、任務繁雜等特點,我所以十精神為指導,通過集中與自學等方式,學習十,,土地管理法等理論。通過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學雷鋒活動、文明創建等活動來提升隊伍形象和職工素質。以“確保耕地紅線、確保項目落地、確保土地收益、確保免受問責”四個確保來完成“數字國土、文化國土、陽光國土、效益國土地、平安國土”的創建目標,以形成推動科學發展的強大動力,提高國土資源所規范化建設水平。
(二)加強日常業務辦理
1、做好新增建設用地管理。為加強耕地保護,零星戶向居民點集并的原則,截止目前,我所辦理新建設用地36宗,面積5040平方米。
2、做好地籍日常管理。本著為民服務的宗旨,我所對轄區所有初始登記、變更登記全部做到現場丈量、現場簽字確認、現場核對權屬來源資料,做到權屬合法、界址清楚、面積準確。全年共辦理初始20宗、面積2354、88平方米,變更登記182宗,面積23206.04平方米,其中國有建設用地1宗,面積1154.78平方米,集體建設用地151宗,面積24607.71平方米,建立初始、變更登記臺帳,做到資料臺帳實地三者統一。
3、做好存量建設用地清理復核工作。為全面摸清我鎮存量閑置建設用地的家底,我所在去年的基礎上進行拉網式的清理,逐宗進行核實并登記備案,共清理閑置土地297474.27平方米,其中國有土地面積208568.28(312.84畝),集體土地面積88905.99(133.35畝)同時做好與被測量單位的協調,已順利完成了相關宗地測量任務,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4、做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今年我所協助規劃科在我鎮版圖上變更新增耕地8公頃。協助施工單位對我鎮原火星小學、雙龍棉站、孫場中學三處廢棄地開發復墾新增耕地20畝。為我市落戶項目爭取相應用地指標。
5、做好基本農田劃定工作。今年我所按照市局要求積極協助施工方對我鎮富寺等十二村樹立 “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和村鎮界址點的拐點標志設置工作。
(三)、做好執法監察、維穩工作
1、是加強村級國土資源協管員隊伍管理,充分發揮國土資源管理一線監督作用,建立目標責任考核機制,進一步增強村一級組織護土、管土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進一步加大動態巡查力度。今年重點對農民個人建房違法占地者加大執法力度及時查處制止,一年來,我所已成功消除各類土地違法隱患2起,制止3起,制止拆除土宋森教、張宗進土地違章建筑2起,協調建房矛盾3起,制止率達100%,從而降低了執法成本,為管理相對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達3萬元,退還耕地0.63畝。
3、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責任意識,把維穩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__年全鎮無因土地問題上訪事件發生。
(四)、積極做好國土整治工作
一是做好麥城片區土地整理啟動實施工作。我所積極協助土地整理中心、鎮政府協調各方工作,目前工程進度順利,已完成整個工程的70%。
二是吸收總結麥城項目的經驗教訓,繼續配合土地開發整理中心,做好群合片區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
(五)、加強檔案、財務及車輛管理
檔案資料及時歸檔,共計歸檔文書檔案5卷,業務檔案9卷。規范財務管理,無坐支、白條抵庫現象,做到支出條據真實合法,不突破支出計劃。做到車輛按規定停放,杜絕公車私用、私駕等現象發生。
二、__年的工作目標
1、完成我鎮10200戶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地籍調查,慎重穩妥推進發證工作。
2、繼續做好當陽市兩河鎮麥城等6個村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協調工作。
1.土地整理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土地整理是保護耕地的重要途徑。大力開展土地整理工作,不僅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積,而且可以提高耕地質量。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增強各級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保護耕地、合理用地的責任感和自覺性,推動耕地保護制度的全面落實。此外,開展土地開發整理有利于提高耕地質量,強化和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積極引導農民節約集約用地,防止出現破壞耕作層的生產行為。通過土地分類整理建檔,全面推行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機制,使農民加大土地復墾力度,加快實施沃土工程,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建設。
土地整理是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大力實施土地開發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實行建設用地指標折抵政策,能夠緩解用地壓力,滿足經濟建設用地需求。按照分類指導的思路,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建立耕地后備資源庫和補充耕地儲備庫,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提供補充耕地指標,實現建設項目用地先補后占,在此基礎上,利用國家的扶持政策,以項目建設為依托,推進新農村建設。在自然災害多發地區,高標準搞好移民建鎮項目;在貧困地區,著力抓好開發式扶貧;在城市近郊,利用城市和工業園區建設帶動農村發展,為縣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提供有力的支撐。
土地整理是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基礎。建設新農村的首要任務是發展農業生產,土地整理要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節約集約用地的原則,突破行政區劃限制,在更大范圍內整合城鄉生產要素,可以極大地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農產品結構,發展無公害農產品,抓好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打造“綠色品牌”,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強農業發展后勁,提高農民收入。同時,土地整理有利于從實際出發,搞好科學規劃,可以避免失誤,少走彎路。如對新村新鎮建設堅持先修路、后建房,并引導農民把建房納入規劃之中;對文化、生態特色村莊進行保護性改造,加快路、水、電以及醫療、衛生、教育等項目建設,改善農民生產和生活環境,改變村容村貌,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快“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步伐。
2.新農村建設中土地整理的主要內容
耕地質量調查。經過土地資源普查,國土資源部門對轄區的耕地總面積、人均面積都已掌握,但對耕地的質量、特點還缺乏深入細致的了解,這就需要在土地整理中逐步完善,健全相關登記資料。一是現有高產農田及生態、高效農業的土地面積。二是建設高產農田的開發狀況和潛力。三是低質、低效,不宜繼續耕種,必須退耕還林、還草的農田面積,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做好這方面的土地整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宜農荒地整理。雖然各地農村的土地結構千差萬別,但也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都存在不少需要不斷開墾的宜農荒山、荒丘、荒地。土地整理首先就是要通過調查,掌握土地結構及荒山、荒丘、荒地的面積和開發潛力,然后制定政策,強化引導,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統一規劃、統一組織、統一開發,提升農業生產質量和效益。
廢棄地整治。各地農村都存在許多廢磚瓦窯、廢溝渠、堰塘和廢院場,此外,近幾年來,大批農民進城務工經商,也造成了不少耕地的荒蕪,這些都需要進行經常性的調查和登記,在此基礎上,要及時制定復墾方案和計劃。一是按照“誰復墾、誰受益”的原則出臺必要的優惠政策,鼓勵業主自行整治。二是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開展行政執法,督促造成耕地荒蕪者盡快復墾,落實復墾責任制。
農民居住用地整理。當前在新農村建設中,各地都采取了一些“規模搬遷、小村集并、縮村填空”的措施,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一些“空心村”和“獨家莊”。對村內空閑地進行整理利用,清除居民點內亂搭亂建房屋是土地整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不僅需要對農村居民點占地總面積、戶均分攤面積、人均用地面積有清楚的了解,還要掌握整體搬遷后遺留的“空心村”和“獨家莊”的土地面積,這樣,既可以促進對農村空閑地進行整理利用,或就地改造,或復墾為耕地,同時,又為今后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配套、統一管理,綜合整治農村居民點打下良好的基礎。
3.做好土地整理的主要措施
從整體上說,要做好農村土地整理工作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要精心編制土地整理專項規劃,要有計劃、有步驟、全方位開展土地整理工作,采取各項措施全力推進。
3.1建立和完善土地整理政策法規體系
實踐證明,土地整理是利國惠民的重大舉措,有必要在現有管理辦法和部門規章的基礎上,從項目考察、立項審批、建設實施、資金管理、檢查驗收、建后管護等各個環節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相對統一的土地開發整理政策法規體系,以指導和規范各地土地整理工作。
3.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耕地保護意識
土地整理工作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人們的耕地保護意識,因此,不能將土地整理工作視為土地管理部門的一項單純業務,要通過土地資源的調查,廣泛深入宣傳《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與耕地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和保護耕地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現實意義,讓所有人都真正明白耕地資源是有限的,認識到當前耕地保護的重要意義和緊迫性,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才能維護社會的長遠發展,是關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齊抓共管的良好社會氛圍。
3.3建立嚴密的組織施工機制
在土地整理實踐過程中,各地國土資源部門探索總結出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對土地整理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了把土地整理工作這件好事辦好:一是要建立土地整理責任制度。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土地整理的組織領導,將土地整理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落實責任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人、管理到位。二是加強項目實施管理。實施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管理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環節,決定著項目建設的質量。因此,要在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推行質量目標管理責任制,如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等,同時要加大土地整理項目實施中的檢查力度,使各項規章制度得以貫徹落實。
3.4建立專業的土地整理隊伍
土地整理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土地整理過程既涉及法律、政策和經濟相關內容,又要運用工程技術手段,其政策性和技術性都很強。盡管土地整理的組織可以由鄉(鎮)、村負責,土地整理的施工由鄉(鎮)、村自行施工或者具有土地整理能力的企業施工,但國土資源部門必須科學地制定土地整理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針對具體土地整理項目,國土資源部門要聯合相關部門,如農業、林業、水利、交通、電力等部門,設計出符合當地實際,既具有前沿示范作用,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土地整理方案。在土地整理過程中,為了能夠在政策上和技術上給予指導和檢查監督,保證土地整理達到預期目標,必須建立土地整理專業隊伍,設立日常工作機構,抽調相關部門人員,發揮技術優勢,形成合力,提高土地整理質量。
3.5建立多元的資金投入機制
土地整理資金投入在發揮政府主渠道作用的同時,還要形成多元投入的機制,按照“誰開發、誰受益”的原則,村集體籌一點,鼓勵農民投工投勞,吸收社會資金,鼓勵企業參與土地整理,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土地整理積極性,對通過土地整理增加的耕地,可實行政府收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