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2: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調查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導言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老大難問題。新課程改革課程目標第四學段(7~9年級)關于“寫作”的要求中指出:“(初中生)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寫作教學首次規定課外練筆的量,這是對寫作特殊性的認定,也是提升學生作文水平的必然要求,更是廣大語文教師應當關注的一大亮點。為了解初中課外練筆教學狀況,更好地服務于“活頁流程式課外練筆教學實驗與研究”這一課題的開展,不斷提高課外練筆的教學質量乃至作文教學質量,筆者在2010年4月下旬,以中山市黃圃鎮中學師生為調查對象,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重點調查了初中課外練筆教學現狀,并分層抽樣進行數據分析,以求課外練筆教學的規范化。
二、結果分析與討論
本次調查采用自編問卷,師生分開進行。教師問卷共17個項目,主要從課標學習、教學設計、課外閱讀、作文教研、教學疑難、讀物推薦、課題研究七個方面考察教師工作狀況。學生問卷也有17個項目,主要從課外閱讀、練筆數量、關注程度、教師輔導、作業保存、寫作期待、書寫紙張等七個方面考察學生學習狀況。在問卷編制過程中,除根據相關文獻資料外,還對師生進行了個別訪談,選擇了適當的樣本進行了解。
本次調查發放教師問卷24份,收回24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從被調查教師的態度來看,絕大多數是認真客觀的,可信度高。性別分布:男教師11人,女教師13人;職稱分布:初級(含未定級)7人;中級11人,高級3人。另發放學生問卷1148份,收回1148份,剔除無效問卷3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7.2%,被調查學生的年級分布:初一:112人,初二:940人,初三:96人。
此外,教師還列舉了作文教學中最感到困惑的是學生有新意的文章還很少,其它依次是學生寫作積極性難調動、批改作文的效率低下、學生閱讀興趣不高、作文素材積累少、寫作的效果難檢測、網絡語言對規范語言的沖擊、文體意識不強、課堂教學設計耗時長等。教師最希望找到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其它依次是如何提高后進生寫作興趣、整體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備課資料的提供、閱覽室的建立與閱讀課的設置、閱讀合適的期刊、教學方案的設計、專題指導等。在向學生推薦讀物時,《讀者》、《寫作》、《意林》、《思維與智慧》、《演講與口才》位居前五位。除作文教材研究外,廣大教師還對最新教改動態、名師經驗文章、報刊作文文章選萃、作文技法、作文題設計普遍感興趣。此外,廣大教師還提出了擴大閱讀量、開放圖書室、加強優秀作品的推薦、固定作文課、提高課題研究參與度等建議。
此外,學生還對課外練筆中提高書寫質量和寫作水平、增加寫作數量、爭取全員參與、加強寫作過程的師生溝通等充滿期待。
結論:
1.課外練筆教學水平中等偏下,師生在教學實踐中差異明顯。一是實驗年級與非實驗年級差別明顯,實驗年級教學狀況相對樂觀;二是學生課外練筆訓練中思想行動整體趨同,但在批改結果的顯示、課外練筆擅長文體、優秀課外練筆發表方式、課外練筆保存時間四個方面有明顯差異。三是不同職稱的教師對課外練筆的教研興趣、參與意識、個體示范有顯著差異,初級教師思維活躍,閱讀面廣,勇于寫教學方案和“下水文”,更易接受新事物;中高級教師更多依賴于傳統教學經驗,惰性較高,提高教師專業化程度任重道遠。
2.課外練筆教學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但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教學習慣積弊難改。主要表現在:教學目標不明、方法單一、管理隨意、指導缺位、內容重復,這嚴重的影響了課外練筆教學的效度。
3.課外練筆教學研究初見成效,在教學研究中推進教學改革是提高課外練筆教學質量的唯一出路。同時,作文教學課題研究要棄除功利化,從“假、大、空”的氛圍中走出來,提高參與度、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是教師的共同期待。
4.課外練筆教學中矛盾日趨突出,主要表現在:作文教學重內(課內)與輕外(課外),作文教學理論(含教材)的缺失與實踐的堅持;管理的規范化與教學的隨意性;學生對教師輔導的高期望與低回報;教師對教改的關注程度高與實際行動少;閱讀時空的熱期待與冷現實。
三、對策與建議
1.課外練筆應在作文教學中理性歸位。課內作文與課外練筆構成作文教學的全部,課內作文與課外練筆相輔相成。如果把課外練筆的過程當作是寫作的“厚積”過程,那么課內作文就是“薄發”的顯現,只有課外練筆的教學質量得到保證才有課內作文質量的提升,而提升課內作文質量是師生追求的直接結果。因此,課外練筆指導要成為語文教師教學的重要環節。
2.課外練筆教學要克服隨意性傾向走規范化的道路。具體而言,要吃透新課標的相關精神,教學要分段安排、分類指導,分點進行,循序漸進。從教師的指導來看,要加強教學的計劃性,不斷設計精要、易于操作的教學指導方案,注重學生寫作前的指導和寫作后的評改兩大關鍵環節,在培優轉差上尋找新亮點。從學生的訓練來看,要注重材料的積累,寫作后的交流評薦和作文修改。當然,教師也要勤寫“下水文”,縮短與學生的教學距離。
3.課外練筆教學要以教師的示范為先導,要把培養學生的寫作品格放在首位,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核心,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作為教學的落腳點。課外練筆除了解決“寫什么”和“怎樣寫”的問題外,還必須首先解決“想不想寫”“愛不愛寫”“以什么態度寫”的問題,這就涉及到學生的寫作品格問題,它是學生寫作中人格、精神、態度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意志、寫作個性等。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要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和個性表達。在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方面,既要明確習慣培養的目標,胸中有數;又要把培養的整體習慣,具體為每一項小習慣,具體到每一件小事、每一個舉動上,把每一個舉動作為教學任務寫在指導方案的“教學目標”里。比如日記作為常用課外練筆形式,要引導學生采用“觀察――隨記――材料整理――謄寫――修改――分享――保存――再修改”的操作方法,反復訓練,嚴格要求,落實到具體的課外練筆教學實踐中,天長日久,就會內化為能力,為作文教學提供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
4.實現課外練筆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做到幾個結合:一是課外練筆教學與課內作文教學相結合,“課內打基礎,課外出人才”。課外練筆必須以課內掌握的知識和習得的能力作為支撐。二是課外練筆教學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真實的反映生活是教學的起點。三是課外練筆要與讀書相結合,特別是要保證讀書的時空、擁有優秀的讀物、指導科學的讀書方法。四是課外練筆教學與常規教學管理要結合。在語文教學管理中,要把課外練筆教學列入管理項目,從計劃、執行、檢查、總結等環節中保證課外練筆教學的落實。
參考文獻:
[1]秦訓剛,晏渝生.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一、調查的內容和所反映的情況
(一)學生對自己的認識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边@些孩子們了解自己嗎?就此,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一是你認為自己的綜合素質?其中優秀2名,占5%;良好8名,占20%;一般28名,占70%;較差2名,占5%。
二是你對自己學好課程的信心?其中有信心的4名,占10%;較有信心的8名,占20%;一般24名,占60%;沒信心4名,占10%。
從上述枯燥的數字不難看出,現在我們的學生缺少的是什么——自信。我們做教師的都明白,自信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有自信心的人已成功了一半??晌覀冞@些學生的自信心哪里去了?是誰抹殺了他們的自信?做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當老師的一味追求好成績、好名次殷殷期望,不都在無形中起到了助推的作用嗎?
(二)學生對同學的認識
第一個問題是:你認為其他同學的綜合素質怎樣?認為優秀的4人,占10%;良好的14人,占35%;一般的22人,占55%;較差的為0.
第二個問題是:你認為其他同學對你學習和進步的影響。其中認為幫助大的12名同學,占30%;認為幫助較大的16名同學,占40%;認為沒有幫助的10名同學,占25%;認為有不良作用的僅兩名同學,為總人數的5%。
由此可以看出,學生本人對別人的認識明顯要高過自己,同學們之間相互交流、互動互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學生成績的提高起著關鍵作用。
(三)學生對老師的認識
“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能否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我們教育成敗的關鍵。在學生的心目中我們的地位如何?學生們對他們的老師又有什么要求呢?下面的三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第一,你最希望老師對你——A.“關注”的22名同學,占55%;B.“較關注”15名,約占38%C.“一般”的僅3名同學,約為總人數的8%D.“不關注”的為0.
第二個問題:你希望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其答案與第一個問題基本一致,其中嚴格、較嚴格、一般、寬松所占比率分別為55%、35%、5%、5%。
第三個問題是開放型的,你最想對老師說的話是——。其答案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感謝,“老師,您辛苦了,謝謝您!”約占50%;二是要求得到關注,“老師,我也想學好,課堂上你能多關注我一下嗎?”約占35%;三是尋求理解,“老師,我不是壞學生,請您理解我,請您尊重我。”約占15%。
一個個冷酷的數字,彰顯了我們教師的冷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明文規定: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學生。仔細想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又何其的不易。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要想得到老師公平的待遇,又是何等的困難。
(四)學生對家長的認識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在生活中與學生接觸最親密,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他們是如何看待父母對他們的教育呢?為此,筆者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調查。
1、你認為父母對你?A.很關心,10人,占25%;B.較關心,18人,占45%;C.一般,8人,占20%;D.不關心,4人,占10%。
2、你認為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A.優秀,2人,占5%;B.良好,15人,占37.5%C.一般,21人,占52.5%D.較差,2人,占5%。
3、你最想對父母說的話是——,該題為開放型問題,其答案可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感謝,“爸爸媽媽,你們把我養育這么大,你們辛苦了,女兒(兒子)謝謝您們!”;二是保證,“爸爸媽媽,請你們放心,女兒(兒子)在學校里一定好好學習?!比窍M斫猓释杂?,“爸爸媽媽,孩子也想學好,也想讓你們高興,可我已經努力了,希望你們別再給我太大的壓力了!”,“爸爸媽媽,我已長大了,請松開你的手,給我一些自由好嗎?”
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大多父母關愛有加,方式不妥。要求嚴格,期望過高。致使許多學生心理壓力太大,與父母關系緊張。
(五)學生對學習的認識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和興趣,直接影響他們學習的成效?,F代的中學生是如何來看待學習的呢?我們從四個方面進行了了解。
1.我學習的目的是?A.好大學,6人,占15%;B.好成績6人,占15%;C.好工作,17人,占42.5%;D.父母高興,8人,占20%;E.建設國家,1人,占2.5%F.自我興趣,2人,占5%。
2.你愿意為學習投入的精力?A.85%以上4人,占10%;B.75%以上5人,占12.5%;C.60%以上14人,占35%;D.30%以上17人,占42.5%。
3.影響你學習的最大因素是:A.朋友,4人,占10;B、家長,4人,占10%;C.老師,2人,占5%;D.學校,0人;E.網吧,8人,占20%;F.基礎,12人,占30%;G.習慣,8人,占20%;H.其他,2人,占5%。
4、你最喜歡的科目是:其中喜歡語文的最多,22人,占總人數的55%;其次是音、體、美,信息技術,共有10人,占總人數的25%;最少的是英語、數學,各3人,占總人數的15%;其他僅占5%。
從上面了解的情況我們應該能看出,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不高?;蛘邠Q句話說,我們并沒有激發和培養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他們并沒有從學習中獲得樂趣,相當一部分同學僅僅是迫于壓力或者責任,在為父母學習,在為老師學習。
二、對所反映的情況的分析和反思
由于條件所限,本人所調查的學生不多(僅限于農村中學的一個初三班級),所調查的問題也不盡全面,還不能充分的反映現階段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狀態。但是,調查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能不引起我們這些做老師或者做家長的深思。
(一)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在我們的眼中,尤其是在一些父母的眼中,學生好像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遇事不敢放手,唯恐他們學不好、做不好,甚至時時擔心他們學壞。于是包辦、代做,事事提醒、處處指導。孩子稍有不足,輕者指責埋怨,重者訓斥謾罵。孩子們在我們過度的呵護下,原有的天性泯滅,自信心逐漸消失,遇事畏首畏尾,自身的潛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
我們應該明白,學生首先是一個人,有他自己的人格尊嚴,他應該得到平等的對待。有些老師和家長抱怨現在的孩子不懂得尊重,試問我們尊重他了嗎?我們的表率是怎么做的?
(二)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俗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學生都有其不同的特點,我們應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是當代課堂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尺度。在課堂教學中,以人為本,就是一切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的發展和需要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獨特體驗,切實做到理解人、尊重人、關愛人、激勵人。不以分數的高低評價學生,不以成績的好壞對待學生,切實把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落到實處。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大部分同學之所以厭學、棄學,主要原因是他們從學習中感受不到快樂,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是枯燥無味的,有時候是受罪。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就要以學生原有興趣為起點,把學生已獲得的興趣作為建立新興趣的基礎,找出這些知識和學生有興趣的知識領域之間的聯系,是成功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工作。
有些老師、有些科目之所以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是他們過多的關注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目中無人”是許多老師課堂教學效果較差的主要原因。
(四)切實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不能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們接觸到的媒體、網絡等對他們的影響已不可小視,他們成熟早了,個性強了,更需要尊重了。如果我們再按老思想、老辦法做事,反而會適得其反,“離家出走、輕生自殺”的消息已不再是新聞。
1、 心態積極:
男生A:中考臨近了,三年的努力在此一舉!也許我會在這場戰斗中勝出,瀟瀟灑灑地踏進新校門,可以無憂慮地揮灑輕松的暑假,結識新的同學、老師,我的瞳孔里溢滿了快樂。一切靠自己去開拓,愿生命像火一樣燃燒,放肆卻帶來溫暖,慘烈卻沒有絕望。
男生B:我現在最想做的只是拿起我的筆在練習上奔馳,正好比一棵樹上的五十只橘子,我便是那瘦小的一只,現在只要努力爭取我所需要的養料與水分,盡力地生長,長成最大最甜的那一只。
男生C:用樂觀是心態面對中考,只要盡自己的一切去考完中考,即使考得不好也不后悔,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最后再給自己講一句話:樂觀的心態是最鋒利的武器!
男生D:我想在考試那天,會努力做題,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即使沒有考上,那也沒有什么好遺憾了。
1、 緊張,有壓力:
男生E:在這剩下的不到20天的時間里,我好像經歷了人生的所有苦難,如今,我的父母給我降低了要求,他們在每一次吃飯時都提到我的成績,無一次不為我嘆氣。
男生F:時間已經不早了,在僅剩的20天時間里,我的心情很煩躁,心急如焚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挖掘出潛藏的能力,發揮出應有的水平?話已至此,涕淚泗流,心之所想,無法言語。
男生G:郁悶啊,怎么這樣!最近有點暈!有些是事,有些是人,天氣也有點悶熱,心情時好時壞,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解脫,還有三個星期決定命運的時刻就要來臨了。想到不遠的將來,自己是否可以再次坐在教室里或者是站在工廠里上班,真有點緊張。
男生H:時間老人跟我開了一個玩笑,三年初中只剩下20天了,面對四面八方的壓力,我開始退縮了,我擔心看到老師和父母失望的眼睛。
2、太疲勞:
女生A:現在的我,是一只迷茫的螢火蟲,到處亂飛,我真希望在最后的時間里能夠復習好,我自己制定了復習計劃,但是到了晚上,我就睡意朦朧,直打哈欠。而在睡夢中好幾次驚醒過了。
男生I:最近在家里總是靜不下心來學習,不知為什么覺得活得好辛苦,雖然老師激情澎湃給我們復習,但我的腦細胞好象沒有接受,處于昏迷狀態。
3、 要放棄:
女生B:在這最后的時間里,我已經無心學習,而像和尚一樣,過一天算一天,初中讀完了,如果考不上,就在家里帶小弟,或者成為上班族,或者去學習一些手藝。
5、很迷茫:
1、 心態積極:
男生A:中考臨近了,三年的努力在此一舉!也許我會在這場戰斗中勝出,瀟瀟灑灑地踏進新校門,可以無憂慮地揮灑輕松的暑假,結識新的同學、老師,我的瞳孔里溢滿了快樂。一切靠自己去開拓,愿生命像火一樣燃燒,放肆卻帶來溫暖,慘烈卻沒有絕望。
男生B:我現在最想做的只是拿起我的筆在練習上奔馳,正好比一棵樹上的五十只橘子,我便是那瘦小的一只,現在只要努力爭取我所需要的養料與水分,盡力地生長,長成最大最甜的那一只。
男生C:用樂觀是心態面對中考,只要盡自己的一切去考完中考,即使考得不好也不后悔,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最后再給自己講一句話:樂觀的心態是最鋒利的武器!
男生D:我想在考試那天,會努力做題,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即使沒有考上,那也沒有什么好遺憾了。
2、 緊張,有壓力:
男生E:在這剩下的不到20天的時間里,我好像經歷了人生的所有苦難,如今,我的父母給我降低了要求,他們在每一次吃飯時都提到我的成績,無一次不為我嘆氣。
男生F:時間已經不早了,在僅剩的20天時間里,我的心情很煩躁,心急如焚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挖掘出潛藏的能力,發揮出應有的水平?話已至此,涕淚泗流,心之所想,無法言語。
男生G:郁悶啊,怎么這樣!最近有點暈!有些是事,有些是人,天氣也有點悶熱,心情時好時壞,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解脫,還有三個星期決定命運的時刻就要來臨了。想到不遠的將來,自己是否可以再次坐在教室里或者是站在工廠里上班,真有點緊張。
男生H:時間老人跟我開了一個玩笑,三年初中只剩下20天了,面對四面八方的壓力,我開始退縮了,我擔心看到老師和父母失望的眼睛。
3、太疲勞:
女生A:現在的我,是一只迷茫的螢火蟲,到處亂飛,我真希望在最后的時間里能夠復習好,我自己制定了復習計劃,但是到了晚上,我就睡意朦朧,直打哈欠。而在睡夢中好幾次驚醒過了。
男生I:最近在家里總是靜不下心來學習,不知為什么覺得活得好辛苦,雖然老師激情澎湃給我們復習,但我的腦細胞好象沒有接受,處于昏迷狀態。
4、 要放棄:
女生B:在這最后的時間里,我已經無心學習,而像和尚一樣,過一天算一天,初中讀完了,如果考不上,就在家里帶小弟,或者成為上班族,或者去學習一些手藝。
5、很迷茫:
關鍵詞:傳統文化;語文教學;調查報告
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語文。站在時代的前沿,語文教堂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一歷史使命。為了喚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調查當代中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及興趣,了解我校初中生對傳統文化的掌握程度。針對此項問題,筆者對本校學生(主要針對年齡在12至15歲之間的中學生)進行了一次“中國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教學調查問卷”。
調查采用試題簡答、調查問卷的形式,在本校每班隨機抽取15名(全校抽取300人,占全校學生總數33%左右)參加問卷。調查過程組織有序,因而問卷調查所反映問題及傾向具有代表性,對教師研究“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教學研究”有一定的目的指向。
本次調查問卷分兩大部分。一方面是試題部分,主要意圖是調查我校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情況。試題涵蓋面廣,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
另一方面問卷部分,目的在于調查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及喜愛程度。但是,大多數學生只是知道一些傳統文化,卻不知道其來歷和所包含的文化底蘊,很多學生對傳統民族藝術都沒有系統學習過,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未來更是漠不關心。以上種種情況,令人堪憂?,F將有關調查中所反映的情況歸納整理如下:
一、特點及問題
1.中學生對名著所涉及的相關傳統文化了解較多,但詢問后得知,相關知識來源途徑主要在影視劇作品上,而對名著原作知之甚少。如,第17~20題著重通過影視歌曲了解學生對古典名著的熟悉情況,數據反映,《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三部名著了解者接近50%,而對《聊齋志異》了解甚少,參與問卷的300名學生僅23人知曉,且其中6人知道作品名稱,卻寫錯了字。再如,32~35題,命題意圖在于了解學生對名著人物及情節的掌握程度,學生掌握較好,知道者71.65%,主要集中在八、九年級。
2.學生對與課文相關的我國詩詞掌握較好。如,2題、13題,掌握者達到72.3%,14題是83.6%人。看來,對于農村中學生來說,課堂是了解祖國傳統文化的窗口和主陣地。
3.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在語文教學當中,可以適時介紹一些飲食、服飾等生活氣息濃郁的傳統文化。調查反映,對耳熟能詳的“五味”竟有45%人不知道,74%的學生回答不上來“六畜”的具體內容。
4.在傳統語言文化類,成語、諺語、俚語等知識,學生也是一知半解。大家對一些常用的俚語反應不上來,如,第24題,近半數人不知道“燈不撥不亮”的下句是“理不辯不明”。更令教師們擔心的是,自己的學生對語文中常會用到的成語記憶太少。成語接龍題只有4名學生完全接對。
5.對帶有明顯地域色彩的傳統文化了解甚少。如,關中“十大怪”,只有27%學生說得上來。有些傳統節日很多學生還不知道,但是對于西方節日,如,圣誕節學生有濃厚的興趣。
6.知識欠缺,閱讀面和視野狹窄。如,6、11、2題涉及古代哲學、宗法、禮儀、天文、歷史、地理等知識,學生完全答對者寥寥無幾,說明學生的古代文化常識掌握不全、不深,應在文言文教學中加強對這些知識的歸納與整理。
7.可喜的是,經問卷得知,學生耳濡目染,接受仁、孝、忠等傳統道德教育較多,比較喜歡中國古典詩詞歌賦,對中國書法、國畫、民族音樂有一定的興趣,渴望了解古代先哲思想,希望課題組教師在研究過程中繼續加強此方面教育。
二、課題研究的建議與措施
中國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經過此次調查,我認為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出現的問題。
1.進一步加強對課內古典詩詞背誦要求和文言文的教學,這是學生接觸傳統文化一個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可采取默寫比賽、詩詞接龍、背誦打擂臺、經典誦讀等方式,將古詩詞背誦常規化、趣味化,另外,積極探討文言文教學課堂合作探究模式,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學的實效性。
2.加強名著閱讀,開展讀書活動。應在七、八年級學習時間比較充裕的條件下,課題組教師要給學生開出適宜他們閱讀的名著書目,大力開展閱讀名著的讀書活動,并采取寫讀后感、講名著活動方式,檢查反饋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采取影視與文本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名著、走進名著,不僅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也讓名著影響學生的靈魂。
3.拓展課程資源,在研究與探討中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興趣。鼓勵學生進行體驗、學習,甚至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內容和信息,拓展其藝術視野,使傳統文化的學習更有趣、更容易,在潛移默化中傳承、發揚傳統文化。
4.改革課堂教學,構建以研究與體驗為本、師生互動、活潑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利用網絡、電視等媒體讓學生深入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依托教材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民風民俗,組織學生參與有關社會活動,參觀具有濃厚傳統文化氣息的博物館,并讓學生嘗試寫作觀后感或民風民俗介紹、調查報告、小論文等,讓學生自己加深對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領悟。
5.加強傳統文化知識的普及。利用每月一次傳統文化講座,向學生講解傳統文化知識,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擴展知識面和視野。
總之,此次調查既為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教學研究提供了較為翔實而又準確的情況,也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指明了方向。我們將在學校有關部門的領導下,將扎扎實實地推進課題研究,促使我們對以后傳統文化的教學更加有效和深入。
參考文獻:
一、調查目的
1.了解初中生數學興趣的現狀、原因,分析初中生數學興趣形成的主客觀因素,尋找初中生數學興趣激發和培養的研究方向;
2.了解初中生在數學課堂上的狀態、對待數學問題的態度、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領悟數學知識的能力水平,進一步分析初中生數學興趣形成的主客觀因素,數學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與開啟學生智慧的內在聯系,尋找挖掘初中生數學學習潛力、開發初中生智慧的有效途徑;
3.了解初中數學教師的授課方式、重視學生品德修養的程度,分析初中數學教師與初中生數學興趣的內在聯系,探討初中數學教師的個性品德、專業素養、授課方式等對初中生數學興趣的影響;
4.了解初中生數學壓力的來源,數學學困生及數學學習心理障礙的成因,比較素質教育下的“生本教育”與應試教育下的“師本教育”的根本區別,進一步領悟素質教育的理念,尋找激發和培養初中生數學興趣的最佳途徑,為大面積轉化初中數學學困生和提高初中生數學成績、開啟初中生智慧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調查對象及方式
全康縣初中學生總數7315人,初中教師548人,完全中學2所,獨立初中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8所。初中生問卷480人,問卷率6.56%,其中城鎮初中 生總數1218人,問卷180人,問卷率14.78%;座談初中生總數100人,座談率1.37%;座談初中教師總數25人,座談率4.56%;調研獨立初中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教研率38.89%。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從橫向來看,(1)從初中生對數學課的感覺及原因來看:
大約有19.17%的學生對數學身感興趣,數學的價值作用影響著31.67%學生的數學興趣,充滿激情的數學老師和生動活潑的數學課堂影響著34.58%的學生的數學興趣,能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又能輕松學習數學的學生約占6.46%;認為學習數學無用的學生約占1.25%,23.33%的學生數學基礎差、跟不上,缺乏數學自信心,12.5%的學生數學理解力差、不喜歡動腦筋、怕困難,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大約使8.33%的學生喪失了數學學習的興趣。(2)從上數學課的狀態來看:a 專心、活躍、愛做數學筆記,常與老師或同學交流的學生約占30.42%,這部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精英。 b 數學課堂精力集中,但保持時間不長,較便,喜歡與同學打玩說閉話的約占32.08%,這部分同學常有一定的數學上進愿望,但自控力較差,容易受個人情緒及數學課堂狀態和周邊環境的影響,數學興趣起伏不定。c 24.58%的學生對數學問題似懂非懂、一知半解,這種朦朧的數學狀態正是對數學問題沒有弄懂的外在表現,也是漸悟前的表征,這部分學生急需點撥、幫助。d 12.92%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聽不懂,較煩燥,這部分學生多是數學學困生或雙差生。(3)從對待數學問題的態度來看:當一個數學問題久久不能解決的時候,a 45.21%的學生能夠請教他人或利用電腦,這部分學生更多的是數學學習的被動自覺者,獨立思考數學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常為完成數學任務而被動學習。b 32.29%的學生能重新審視這個問題,回到已知去,這部分學生多是數學學習的主動自覺者,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注重學法。c 12.71%的學生選擇了放棄,這部分學生多半意志薄弱,數學基礎差,理解力差,或是對數學無興趣的學困生、雙差生。d 9.79%的學生常存一念,相信水能穿石,這部分學生多是數學尖子或對數學懷有濃厚興趣、又有較強的自信心,很有數學潛力,已具備數學問題頓悟的外部條件。(4) 從長期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頓悟感覺的情況來看:a 37.5%的學生是在課堂上體驗到的。b 33.33%的學生是在課外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或夢中體驗到的。c 15%的學生在家。d 14.17%的學生從沒有這種感覺。(5)從數學老師是否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來看:重視或比較重視占78.6%,不太重視或不重視占21.84%,這說明近年來數學老師比較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6)從數學老師的授課方式來看:精講多練仍是主流,約占50%;導學式異軍突起,約占35.83%;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老師講得很少,學生常能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探究式閃亮登場,約占11.04%;呆著臉講一節課的滿堂灌僅占3.14%。(7) 從學生感受到的數學壓力來看:主因是學習內容難度太大,約占35.63%,基礎差、跟不上,缺乏自信心約占33.75%;次因是是家長、老師的過高期望,約占15.83%,數學作業量大,又不喜歡與別人交流,考試成績不理想,約占14.79%。(8) 從數學老師對學生學習數學影響最大的因素來看:首推授課風格,約占57.71%;其次是個性品德,約占20.87%,專業素養,約占18.33%;最后是外貌特征,僅占3.13%。
從縱向來看,七年級到九年級,(1) 從學生對數學的感覺來看:
(2)從喜歡數學的原因來看:a 對數學自身感興趣者:整體下降(25% 20% 21%),降中微升,七高八低,這部分學生喜愛數學的興趣基本穩定,約占喜歡者的20%左右。b 數學基礎好,理解力強,學習輕松,常有快樂感和成就感:整體微降(11% 11% 8%),約占喜歡者的10%左右。c 認識到數學的價值作用而喜歡數學的:整體上升(25% 39% 39%),這說明喜歡數學的學生中約有14%更深刻的認識到數學自身的價值作用。d 數學老師飽滿的激情和生動活潑的課堂:整體下降(40% 30% 33%),大降微升,七高八低,這說明喜歡數學的學生中約有10%的學生轉向理性學習數學。
(3從不喜歡數學的原因來看:a基礎差,跟不上,缺乏自信心的學生:整體呈上升趨勢(48% 42% 55%),緩降大升,八低九高,這說明初中數學基礎差的狀態在八年級時有所緩解,但到九年級時約有13%的學生又急速下滑。b理解力差,不喜歡動腦筋,怕困難:整體呈下降趨勢(32% 37% 19%),緩升大降,八高九低,這說明進入初中后,七年級到八年級,不喜歡上數學課的學生中約有5%的學生變為半喜歡狀態或基礎差、跟不上、缺乏自信心狀態或麻木狀態,而八年級到九年級則約有18%的學生不喜歡上數學課的狀態又有所轉變,其中約有12%的學生已明顯轉向基礎差、跟不上、缺乏自信心狀態,八年級末數學兩極分化的嚴重狀態已。c 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呈上升態(16% 18% 27%),微降大升,這說明八年級數學兩極分化的嚴重狀態在九年級漫延,數學老師常態化的教學約使9%的學生又感受到了沉悶而枯燥無味的數學。 d 認為學數學無用或作用不大:呈微降勢。
(4)從上數學課的狀態來看:a 專心、活躍,愛做數學筆記,常與老師或同學交流:整體下降(33% 22% 30%),大降略升,變化明顯。七年級到八年級約有11%的學生專心、活躍的品質,喜與老師或同學交流的傾向呈下降勢,八年級到九年級又約有8%的學生這種品質和傾向呈上升態,這說明專心的品質、活躍的狀態、愛做數學筆記的習慣、常與老師或同學交流的傾向約有22%的學生已具備,這部分學生對數學常懷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是初中生數學興趣激發和培養的主力軍。b 精力集中,但保持時間不長,較便,喜與同學打玩說閉話:整體呈上升趨勢(22% 53% 25%),先升后降,變動劇烈,這說明集中精力學習數學的課堂狀態,年齡的增長而呈現出不穩定態,這種不穩定態在七年級到八年級與八年級到九年級以較大的勢差沿相反方向劇烈運動,變動幅度約占30%左右,而從起點與終點來看,呈微升態,這說明約有22%的學生仍停留在這種學習狀態之中。從整體看,這部分學生自制力較差,便的習性使他們呈現出偏離課堂主題,打玩說閉話的現象,其數學覺悟在八年級前后變化明顯,悟者向良性態轉化,迷者向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以下方向轉化,他們是數學興趣激發和培養的主體生群。c 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整體微變,局部大變(30% 13% 30%),看來八年級仍是焦點,這部分學生多有淺表性數學心理障礙,在八年級時尤為突出,迷睡覺醒,急需雙向幫助,他們是數學興趣激發和培養的基礎生群。d 注意力不集中,聽不懂,較煩躁:整體不變,局部微變(15% 12% 15%),這部分學生數學基礎差,理解力差,自制力差,學習動力不大,多有心理障礙,一路行來,缺少老師和同學的關愛,雖有變化,但變化不大,八年級末對數學基處于放棄狀態,約占10%左右,屬數學興趣激發和培養需要特別關愛的對象。
(5)從對待數學問題的態度來看:a 請教他人或利用電腦:呈下降勢(53% 47% 33%),變化明顯,這部分學生多屬主動學習者中的被動者,獨立思考能力較差,依懶性強,當依懶狀態減弱后,數學興趣明顯下降,一部分學生會沿著喪失學習動力,抄作業、不再問老師或同學的方向發展。b重新審視這個問題,回到已知去:呈穩定態,整體微升(33.3% 36.7% 35%),這部分學生約占35%左右,是自覺的數學學習者,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濃厚的數學興趣。c常存一念,相信水能穿石:呈微升態(5% 6.7% 10%)這部分學生在數學上潛力大,數學興趣極佳,屬大力挖掘培養的對象。d 放棄:呈上升態(8% 10% 22%),八年級到九年級變化明顯,這部分學生意志薄弱,數學在他們心中份量較輕,放棄是他們面對久久不能解決的數學問題的必然選擇。
(6)從對數學問題頓悟的初步感覺的問卷統計來看:
(7)從數學老師是否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來看:
七年級至九年級的數學老師對學生的品德修養經歷了從重視度下降到比較重視度大幅上升的微妙轉變。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漁峽口鎮第一、第二初級中學進行,共發問卷1021份,回收有效問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一)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初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初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小學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占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初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于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范疇。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于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后”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并越來越嚴重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初中畢業后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愿望的占37%。
初中學生對于“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初一為69%,初二為58%,初三為72%。
(二)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于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虼髮W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初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于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并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F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初中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畢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于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并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并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初中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于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墒?,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了解了滲透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后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并產生抵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
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初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制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初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初中進行初中后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鑒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后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并、轉的惡劣境況。那么,在農村初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于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4.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核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屬于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本文所研究的學習心理是指農村初中生在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等方面的影響下,對現實學習的態度和對未來教育產出的期望。
參考文獻
1王善邁、杜育紅、劉遠新《我國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實證分析》,載《教育研究》,1998.6。
2劉國光:《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若干問題》,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2.5。
3賀銀瑞:《關于當前學校心理輔導的若干思考》,載《教育研究》,19981。
4覃章成:《中國的“三農”問題與農村職業高中發展研究》,載《湖北省職教學會農村職教專業委員會1997年年會論文》。
5.覃章成《農村職高生的專業需求與教學需要的問卷報告》,載《農業高教研究》,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