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31: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認識角教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此我來說說我的備課設想
(一)問題——在生活中生成
在杜威“做中學”理論中有這么一句話:“經驗和自然相互聯系”,從而可知做中學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要求創設生活情景,使生活問題(材料)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以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積沉,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也就是我這堂課的引入——激趣。
課一開始我創設了情境,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可使學生在數學活動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感受,去經歷,自己從而促使學生后面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問題——在探究中解決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問題是探究的起點,科學的發現始于問題,學生自行探究知識就應該從問題開始。因此,在“做中學”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更重要的是把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首要問題來探索,鼓勵他們去想,去說,去做。
這堂課我就在探究問題中設計了四個環節
1.表1讓學生自主提出想要探究的問題——問題產生
2.表2學生合作辨別三角形三個角的情況——初步探究
3.表3學生根據表2自己的發現,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感悟
4.用小棒搭三角形學生自己質疑,自己動手操作實踐證明——領悟,問題解決
(三)評價——在做中體現。
新課程提出,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在課堂上我讓學生討論,交流,合作,思考,獲得結論,最后自己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評價。——也就是表一中的我的收獲。
同時在這堂課的過程中,我力求讓學生動起來,充分展現做中學。
學生“動”起來,課堂才能活起來。而課堂“活”起來才能展現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才能顯示學生的虎虎生氣。要“活”必“動”,“動”了必“活”。
多感觀地“動”。即嘴動,眼動,耳動,手動,腦動。
嘴動。嘴巴是表情達意的小喇叭,所有得人心思想,觀念,感情都要通過它來傳送。課堂上我讓學生盡情地讀,說,議,問。要創造讓學生發問的機會,培養對問題尋根究底的精神。
耳動。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
眼動。學會觀察,能有順序地觀察。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認識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指出三角形的邊,角,頂點,會辨認三角形的底和相應的高。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小組協調能力和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在相互交流相互評價,自主探索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準確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外部特征及其特性,學會畫三角形的高。
教具準備:課件,三角板,三角形紙板,三角形框架,四邊形。
學具準備:三角板,三角形紙板,三角形框架,四邊形。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多媒體出示第34頁主題圖,把學生帶入三角形世界,讓學生領略了三角形的生活風采并找出圖中的三角形。引導學生觀察后回答:圖中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從整體上初步感知三角形,從而自然地導入新課的學習,同時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分為摸一摸、看一看、議一議、練一練4個層次。
1、摸一摸,用手觸摸三角板的邊,角,頂點,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2、看一看,課件演示三角形,抽象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讓學生自己歸納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3、議一議,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三角形的慨念。在學生得出概念后讓學生討論“圍成”能否換成“組成”。板書,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4,練一練,在此我設計了兩個練習題,其目的是對三角形的特征和概念進行鞏固。
A,畫一個三角形,標上它的各部分名稱。
B,用課件演示,讓學生判斷,增加認知面。
第二步:探究三角形的特性課件演示:剛才我們觀察的這些橋梁支架,自行車架以及我們身邊的很多建筑,設計師為什么要利用到三角形呢?接下來我讓學生做一個實驗:拿出準備好的四邊形和三角形框架,讓學生用力拉三角形和四邊形的框架,問學生有什么發現。學生通過操作很容易發現:三角形不容易變形,四邊形容易變形。這就是三角形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性——穩定性。
第三步:探究三角形的高。1、折一折: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三角形紙片,按課件演示的方法折一折,折完后互相觀摩。看折痕的一端是否過三角形的頂點,另一端是否與頂點的對邊相交,折后是否重合,猜一猜折痕與三角形的這條邊是什么關系。
2、然后讓學生展開被折的三角形,并讓學生指著這條折痕,告訴學生這就是三角形的高,用同樣的方式教學三角形的底。
3、拓展:當學生初步認識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之后,讓學生探究三角形的另兩條邊是否可以作為三角形的底,是否能折出另外兩條高。以此來鞏固和升華學生對三角形底和高的全面認識。
4、繼續探究: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關系。學生可能回答出各種不同的答案,甚至回答不上,此時就可以引導學生用三角板的直角去量一量,使學生得出清晰的認知:三角形的底和高互相垂直。
5、接下來教師演示用三角板畫三角形的高。教師示范,學生觀察。
6、練一練:(用課件演示)第一組是讓學生判斷三角形底邊上的高是否畫正確(即36頁第2題)。第二組是為各種不同的三角形標出底和高(即36頁第3題),第三組是判斷題。
7、知識應用:設計兩個圖形,讓學生畫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三邊的高。
板書設計
認識三角形
1.準確把握不同學段的課程目標。
數學課程目標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它對我們確定教學目標有明確的要求。課程目標包括總體目標和學段目標??傮w目標涉及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四個方面的要求。就每個學段的要求而言,總體目標中提出的幾個方面的內容,在學段目標中都分為相同或相似的幾個方面闡述,但隨年級提高要求有所不同。以“解決問題”能力為例,第一學段的要求是: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第二學段的要求是: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并試圖尋找其他方法;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由此可見,《數學課程標準》對各項要求是一個分層次、分項目、縱橫聯系緊密,逐漸提升的目標和要求體系。我們只有細心研讀課程目標,才能深入領會其中的要義;只有領會了其中的要義,才能明確每一個階段的工作方向,確定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
2.走進學生。
學生走進教室時并不是一張白紙。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建構主義理論也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不是知識的簡單接受過程,而是學習主體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經驗與知識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因此,只有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生,分析學生,掌握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品質,才能做到準確、恰當地預設,才能確保有效教學的開展。如,“角的認識”一課課前調查發現,學生有這樣一些疑問:角是不是羊角、牛角的角?是不是元、角、分的角?是不是角落的角?是不是三角形的角?是不是物體上的角?是不是只要有一個轉折點的就是角?角一定是又直又尖的嗎?為什么很多物體上都有直角?等等。只有了解了學生的現實學情,才能設計出實用的、有價值的學案。變教案為學案,學案可以是板塊式的,應該簡練和精當。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應對每一節課如何組織、引導仔細加以考慮,在頭腦中形成很深的印象,但不必寫得過于細致。只要把教學的思路加以設計即可,在課堂上真正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給學生留下足夠的自主活動的時間,還學生思維的空間,允許學生“犯錯誤”。學生的不同認識是一種豐富的教學資源,我們要善于捕捉來自學生的資源。
3.對教材、教輔材料應有充分的解讀。
對教材的吃透,對教輔材料的解讀,是備課前的重要內容。新課標教材的編寫內容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用教材教”理念的指導下,教師需要在課前對教材有一個全面、深度、系統的解讀。而對教輔材料的解讀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對年青教師深入研究教輔材料對于備課時的練習設計難度、深度與廣度的把握會起到很大作用。
首先,教師要對教材的全部內容有清晰的認識,放入小學階段性整個知識體系中來審視,從而進一步明確該知識點在教學中的地位、作用,進而明確學生學習需要的基礎,以及為下一階段學習做好鋪墊。
其次,把握好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難點。明確教材中最主要的內容,貫穿全局、起核心作用之點,以便教師有針對性地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理解、掌握或運用上有困難的知識點,進行必要的啟發,引導和疏通。解讀教材中的教材分析、教學建議,包括教材中的每個信息、提示語、練習等,把握好教材設計的意圖。如理解教材中插圖的編寫意圖,為什么用這樣的插圖?有什么作用?怎么用?經過研究,我們會發現每個插圖都能形象地介紹所學內容,指出了與知識相關聯的實際問題,與實際生活建立聯系,對學生增強感知,建立表象,進行形象記憶,促使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互助、互補、和諧發展。有時,還可以配合數學學科的特點進行思想教育。
4.科學處理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在深鉆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科學地處理教材。要在《課標》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為中心,從縱、橫兩方面對教材進行處理,其中“縱”意指知識的“線”,即知識的內在聯系,“橫”,意指知識的“塊”,即橫向聯系。
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最優教學方法,選編典型習題,寫出具體可行的教案,設計好板書及課堂小結。
當然,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注意三維目標要全面,課堂預設要充分。設計案例時,要加強學生的互動探究能力的培養。
5.加強課后反思。
課后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活動的回顧和梳理,是教師對教學價值進行沉淀、過濾、剔除、保留的過程,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態度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過程。教案的價值并不僅僅在于它是課堂教學的準備,教案作為教師教學思想、方法軌跡的記錄,也是教師認識自己、總結教學經驗的重要資料。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一旦放開,真正活起來,就會有很多突如其來的可變因素,學生的一個提問、一個“發難”、一個突發事件,都會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
6.備課要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一般來說,重點內容的主要特征一是應用廣泛,二是與以后學習的關系最直接、最密切。比如,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這一內容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它是后面學習分數乘法應用題最直接的基礎,又是解答應用題組成判斷的重要概念。無疑,它在全冊教材中有舉足輕重、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位和作用,是全冊教材中的重點。
難點,就是多數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小學數學教材中,有的內容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理解;有的內容縱橫交錯;有的內容本質屬性比較隱蔽;有的體現了新觀點和新方法;有的在新舊知識的銜接上呈現了較大的差距,等等。這種內容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材的廣度和深度,學生的知識基礎與心理特征來確定,才能達到有效備課的最佳效果。
幼兒園植樹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一:
教案前言:每年都有新的希望,每年都有新的創新與期待。但是每年的植樹節,小朋友們都主動的將小樹苗栽種到指定位置,為未來的城市綠化坐著微小的貢獻,這是孩子們對未來美好環境的小小行動吧!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了解植樹節的時間是哪一天,讓孩子們記住這個時間,記住植樹節的意義。
教案目標:
1、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和表現力;
2、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受歌曲優美、動聽旋律;
3、理解歌曲的內容、性質,會有節奏地演唱。
教案準備:
1、花草樹木景的山坡土、未綠化的山坡圖布置在活動室,作為蝴蝶的家;
2、錄音機、歌曲的錄音磁帶、自制的小樹;
3、場景布置:泡沫制作的小山坡。
教案過程
1、 激發興趣
(1)游戲《蝴蝶找家》:幼兒扮蝴蝶邊聽音樂邊按三拍子節奏做各種動作,音樂停,老師說:蝴蝶回家,幼兒迅速飛回“家”
(音樂反復幾次)
(2)觀察思考:蝴蝶喜歡飛到哪個家去?為什么?(引出歌名)
2、學習歌曲
(1)聽賞老師演唱,讓幼兒說說歌曲的基本意思。
(2)聽賞錄音歌曲,讓幼兒感受音樂的情緒,說說聽了這首歌曲的音樂有什么感受?
(3)跟老師按音樂的節拍、節奏、力度念歌詞。
(4)幼兒輕聲跟唱、合唱、分組唱、邊唱邊做動作。
3、情感體驗
(1)情境演唱:幼兒取“樹枝”邊唱歌曲邊“栽樹”。
(2)情感體驗:幼兒在綠化的“小山坡”聽音樂做蝴蝶自由的邊飛、邊唱。
幼兒園植樹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二:
一、設計意圖
隨著社會的發展,保護環境已成為全人類日益關注的問題。而對幼兒進行環境啟蒙教育,使幼兒知道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并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為他們長大以后成為具有牢固的環保觀念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是很有必要的。
隨著幼兒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們進一步結合勞動教育,組織幼兒自己動手美化環境,保護環境,使他們把初步的環保意識轉化為自己的行動,并在活動中鞏固這種意識。于是我們 在植樹節這天,為美化、凈化環境,讓幼兒認識如何栽樹,宣傳綠色植物的好處,教育小朋友要愛護樹木。
二、活動目標:
1、理解童謠內容,學會朗誦童謠。
2、知道春天是植樹的好季節,了解 3 月 12 號是植樹節。
3、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教育幼兒要愛護樹苗。
三、活動準備:
栽樹的 vcd、以及栽樹的圖片。
四、活動過程:
一、觀看 vcd,了解有關植樹的知識。
1、看完后提問:電視里面的叔叔阿姨在做什么?(栽樹)學習詞語:栽樹。
2、你們平時有沒有看見過栽樹?是不是和電視里的叔叔阿姨一樣栽樹的?他們是怎么 樣栽樹的?(先在地上挖一個坑,然后把樹苗放進坑里,然后在把土蓋上,最后澆上水。) 學習詞語:挖樹坑、栽樹苗。
3、你們知道什么時候栽樹最好?(春天)3月12號是植樹節,每個人都要植樹,到那 天你們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空地上栽樹,好嗎?
4、出示栽樹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我們種好了小樹苗,再來和小樹苗比比看,誰高誰矮?(一樣高)小樹苗和我們小朋友一樣也會長高,那怎么讓小樹苗長大長高呢?(要愛護它,保護它,多給它澆水施肥捉害蟲)
5、栽好樹,爸爸媽媽的臉上什么表情呀?(爸爸樂,媽媽笑)我愛爸爸媽媽也愛小樹 苗。小樹苗長大后就成為大樹,可以美化我們的環境,制造出清新的空氣,讓我們生活的更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二、幼兒欣賞童謠,初步了解童謠中的童趣,知道栽樹帶來的樂趣, 三、師幼感情地朗誦童謠,幼兒跟著輕聲的讀。
四、請幼兒給童謠起個好聽的名字。
(栽樹) 五、分組朗誦童謠,表揚聲音響亮的幼兒。
六、小結:
栽樹造福于人類, 我們應從小愛護小樹苗, 小樹苗就象我們的小寶寶不僅爸爸媽媽要保 護他們,我們小朋友更要愛護它。
童謠:栽樹 挖樹坑,栽樹苗, 樹苗和我一樣高。
爸爸樂,媽媽笑, 愛我還是愛樹苗。
幼兒園植樹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三:
目標:
1.通過講講、看看、玩玩、種種等活動,讓幼兒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加深幼兒對常見樹的認識,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合作、激發他們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準備:
1.制作好樹木與人類關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體課件。
2.自制常見樹小紙牌人手3~4張。
3.植樹的工具,在幼兒園內開辟種植角,備好柳樹枝段。
設計思路:
從小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是現代幼兒教育更新的具體體現,活動設計擬在讓幼兒認識自然物,了解自然與人類的關系,頌揚人類改造自然、保護自然,通過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體課件,把幼兒認知、情感、行為貫穿于各種活動中,讓幼兒采用不同的認知思路、多層次去認識周圍世界,運用觀察、談話、種植、游戲等多種方法,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過程:
一、講樹
1.觀看“風沙的危害” 多媒體課件,配以音樂解說,制造略顯緊張的氣氛。讓幼兒通過聽講解、觀看“風沙的危害”, 多媒體課件,了解風沙對人類的危害。
2.引導幼兒重點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呢?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幼兒得出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及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3.觀看春天季節特征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二、夸樹(植樹對人類的益處)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并結合多媒體課件討論。
植樹對人類的益處: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遮雨、防止火災等功用。
三、玩樹牌
幼兒每人3~4張小紙牌,上面繪有各種已認識的常見樹木。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玩樹牌。
玩法:雙方同時出一張樹牌,先拍桌者先講:一要講出這兩種樹的樹名,二要講出每種樹的一二個主要特征。三要講出其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都講對了,兩張數牌就歸講者所有;講錯了,就有對方講。如雙方均未講對,就把這兩張牌擱一邊,雙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為勝。
四、種樹
1.激發幼兒參與種樹的興趣帶領幼兒去園內的種植角,讓幼兒說說如何種植“柳樹”
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學的靈魂,它支配著教學的全過程,反映教師對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要取得哪些進步與發展的期望與追求,是在寫教案、分析教學內容之前必須要弄清楚的問題。只有將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落實到位,一節一節的目標累加起來,才能最終實現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的目標。然而在教學中,對于目標的認識、課時目標的制訂、教學目標與教學過程的一致性方面的確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問題,需要認真審視和思考。
1 對目標的作用認識不足,使其成為備課時的一個擺設。
課時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是寫教案時第一個被寫下的。然而在無數次翻閱教材中,制訂目標也成為一種習慣性的規定,變成一種勿需思考的形式擺設,即使新課程下的三維目標,也慣用一定的模式和套話,甚至經??吹讲环治谋?,不切內容需求地將三維目標——分布的情況:即使同一節內容的課,目標的制定要么千人一面,完全按照教師用書加以拷貝,要么按各自面目,按照“自我意識”未制訂;更有一種現象,往往拿到一節課的教學素材時,首先想到的是環節的設計與組織,直到要呈現教案文本時才把核心的目標給補寫上去。于是,重復、歧出、瑣碎,甚至膚淺出錯,也就成了常有的事情。
2 目標的意識尚缺,致使教學走偏方向。
縱觀我們的課堂教學,新課改下的課堂活躍度普遍增加。但因教師目標意識缺乏,錯把學習方式的改變當作課堂唯一的目標,結果事倍功半;或因注重過程的學習,而把課堂“秀”得五花八門,熱鬧非凡,教學內容卻底線不保,基本目標不能實現。從教研現狀來看,聽、評課活動中對內容分析與活動設計花精力多,而對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的研究卻少之又少,這樣一來教學中走偏方向也屬自然現象了。
3 目標的制訂過于籠統,不能有效指導教學行為。
平時我們在備課時總懷著很多美好的愿望,既想將基礎知識落實,基本技能訓練到位,又想注重學生的探索與發現,強調過程的引領。可當真正面對學生,與他們交流時,諸多美好設想也只能是理論上的,教學實際中根本行不通。也就是說教學目標制訂得太過豐富、籠統、空泛。面面不到的面面俱到現象導致教學目標對教學行為方向引領的失控,不能有效指導課堂教學,也就導致拖堂、走過場的現象。
二、觀念與操作
教學目標是教學行為的指南針,是控制教學行為的方向盤,站到一定高度未認識與把握,確立起目標在心目中的位置,樹立起目標的核心引領地位,明確方向,才能將教與學最終落實在學生的發展上。
1 樹立整體觀念,把握好課程目標與課時目標的關系,做到基本定位。
數學教育的課程目標與課時目標之間是一個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如果把數學教學比作人的身體,那么每一課就是分工不同而又和諧合作的器官。課程目標是學完這一門課時應達到的目標,每一節課的課時目標是實現課程目標的一部分。崔允漷教授說:“教學目的是分層級來確定和實現的。教學目的的具體化是課程標準,課程標準的具體化是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也有不同層級:由學年(學期)目標到單元(主題)目標,再到課時目標,上位目標決定下位目標。”從《課程標準》對目標的分級來看,從總體目標到學段目標,都具有中長期的特性,且它們的實現必須有賴于短期目標(課時目標)的達成。認識清楚課程目標與課時目標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就不會對一節課求全求到,在制訂課時目標時就不會越位,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出適切性更強的目標。
2 根據教學需求,制訂切實可行的課時目標,做到有所側重。
前面所講,每一節課對整體目標的達成都會做出應有的貢獻,有些課會貢獻“過程”,而有些課會貢獻“結果”?!墩n程標準》中,闡述目標的動詞也分兩大類,一類是刻畫知識技能目標的,如了解、理解、掌握、應用等;一類是刻畫過程性目標的,如經歷、體驗、探索等。實際上,這兩類目標是有機整合于課堂教學中的,在教學中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但在一節課中如對二者平均用力,由于時間的關系,就會出現實現不到位的過渡性的強化練習現象。所以在制訂課時目標時該有所側重,探索性較強的課,多側重于學生的經歷、體驗、側重過程性目標達成,而對于“雙基”性較強的課,更多側重于數學思想方法的傳授,側重對知識與技能的練習與鞏固。
如徐斌老師在講“一位數乘兩位數”時,以計算算理掌握為主目標,引學生在聽、看、說、練等系列思維活動中經歷和探索,實現簡約、樸實下的有效教學。先口算練習引發舊知,然后引導學生根據圖片列算式,再數形結合進行算理探知,依據學生思維特點,很好地建立數學模型,理解算理,形成計算的技能。
再如錢希有老師在講“三角形的認識”時,側重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發展思維為主目標,緊緊圍繞“讓學生做課堂主人”的教學思想,針對“大小、形狀都不一樣的圖形,都叫三角形”這一問題,讓小組同學自由選擇三角形的相同點或不同點進行研究和討論,教師適當引導,幫助學生確定從哪幾方面去研究。組內分工、交流、辯論后確定方案,推選代表匯報,其他小組在傾聽后提出不同意見。
組1:我們組研究了三角形的共同點,結果是:①三角形都有3條邊,3個角,3個頂點;②有3個角的圖形就叫三角形。③三角形3條邊釘在一起不容易變形,因此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組2:我們對組1第2條有不同意見,如果說黑板上的這些圖形都是三角形是對的,但有3個角的不一定都是三角形……
兩位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有所側重地制訂教學目標,以此指導教學實踐,充分顯現出目標的意義和價值,顯現出“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創設課堂問題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
人的思維起始于“問題”。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學生殘生學習的興趣,形成尋求問題的心向,從而促進學生運用已有知識或經驗獨立地解決問題。特別是從浙江來的老師給我們帶來的觀摩課就為我們指明課改的方向,我從中受到很大啟發。
如《24時計時法》一課中,教師通過電腦演示,有猜謎,播放了一次歷史戰役,說明24時計時法的重要性,并進行鐘面操作,看列車時刻表,單位上下班時間牌等活動來進行24時的計算,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問題情境中。
再如《粉刷教室》一課是課本上求長方體表面積一節的應用課,學生對表面積已有了初步認識。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并直接利用教室墻壁來進行實際計算。同時選擇“粉刷教室墻壁需要考慮什么?”作為嘗試點,創設了一個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學生共同對問題觀察和磋商中加深了對表面積的認識并練習計算。因為教師還設計了更貼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案,如在用料、選材、資金、人工等方面的計劃。使學生在使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了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現實的密切關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主動地參與到問題情境之中。
又如《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學中義烏的那位男教師在課堂教學非常注重學生的間的合作與交流。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問題討論,并讓學生對黑板上的圖形做及時的補充或提出異議,讓學生在交流中學到知識,在交流中看到了可以用許多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但許多問題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可能靠一個人的力量完成,使學生深切感受到集體合作的重要性。
2、 課堂上及時反饋調整,激活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信心。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過程,相對而言教師的教學設計是靜態的,在以往的課堂中,為完成教案而上課的現象屢見不鮮,在課堂中教師注重的是教案的執行過程,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應通過觀察、交談、提問、分析和課堂練習等隨時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及時有效地調整教學。從而激活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信心。
如我在教學“直線、射線、線段”這節課后感覺同學們認識理解的不夠。就在下一節課上課要求學生們畫圖說明直線、射線、線段有什么不同?并把有限長的線標上數據。學生們開始按各線的特點畫,我巡視時發現這樣一個答案:直線上標了5厘米。我就讀給大家聽:“直線長5厘米?!贝蠹毅兑幌?,馬上開始爭議起來“直線無限長,怎么才有5厘米長?”“我畫這么長,就標上了?!薄爸本€沒有端點,兩端可以無限延長,它無一定長度,怎么能標5厘米長?”我對那極為大膽發表意見的同學加以表揚。接著又問“那射線長5厘米對嗎?為什么?”大家又討論起來,我鼓勵他們勇敢地提出疑問并請同學幫助他們,氣氛很熱烈。緊接著我又提出“那線段長5厘米對不對?為什么?有無一定長度?能否無限延長……”等問題。這樣,有無端點與能否延長、有限長、無限長都理解了,直線、射線、線段也就分辨清了。
一、及時捕捉課堂生成,引導學生進一步尋根求源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并非是要老師能夠掌握一節課所有的內容,而是要隨機應變”. 課堂上,當學生產生疑問時應該及時地捕捉下來,并且引導學生就知識的形成與發展尋根求源. 老師雖然在課堂前設計了教案,但是并不能將課堂全部情況掌控住. 課堂的情形也不需要老師全部掌控,老師需要的是掌握整體課堂,細節中加入學生的教學資源,將學生真正融入課堂中,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時,有些學生由于加入輔導班等等因素,對于這些知識的了解比較早,這些學生在課堂中也希望表現自己,便會舉手發言“老師我知道,是底乘高除以2. ”那么教師面對這一教學生成時,應當先鼓勵一下學生,能夠掌握這個公式是非常好的,那么還有沒有其他同學知道這一公式呢?可能班級有不少的學生都了解,如果是這樣的情形,那么老師可以問問為什么面積會這樣計算呢?這些會公式的學生可能大部分都不知道,那么教師可以以此為引導“我們這節課就是要探索公式的推導”,引出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 學生由已知變為未知,那么對于公式探索的興趣也會提升,對于課堂也會增加興趣.
二、利用有價值的錯誤,為學生認識新知提供方向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按照教案的大致方向進行教學,學生在此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疑惑或者是其他的課堂生成. 但是,這些生成并非都是正確的. 學生是按照自身的思維去思考課堂中的內容,按照自身的想法去提出問題,自然有不正確的地方. 然而,這些錯誤的地方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老師應當將這些資源提出來進行探索,解決學生的疑惑,糾正錯誤,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方向,也為學生提供新知識的方向. 例如,在教學“平均數”時,老師設置了這樣一道題:“××中學舉辦了義務交班費的活動,三年級(5)班23名女生平均每個人交了6.9元,32名男生平均每人交了7.6元,那么平均一個班每個人交了多少呢?”有些“小聰明”的學生認為可以這樣計算:(7.6 + 6.9) ÷ 2 = 7.25,這樣顯然是不對的,正確的算式應該是(23*6.9 + 7.6*32) ÷ (23 + 32) ≈ 7.31,那么之前學生的錯誤在哪里呢?學生可能自己在看了正確的解答過程后,還是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所在. 老師可以讓其他學生先觀察一下錯誤所在,如果找不出來,教師進行解答,平均數的意義也就凸顯出來,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也就完成了,由于有了明確的問題探索,課堂的氣氛也會活躍很多,提升了課堂的效率. 三、靈活運用意外生成,幫助學生共同認識新知
學生的課堂生成是多種多樣的,有學生的疑惑也有錯誤的想法. 對于這些課堂生成老師要靈活面對,努力使之成為教學資源. 教師在很多時候不能完全按照教案的內容來上課,因為有時候教師設置的教案會被學生的一些疑問所打斷,這時候教師要靈活地面對,不能照搬教案的模式. 應當結合學生的疑問,將教案進行現場改動. 有時候因為學生的打斷,老師重新改變教學模式,從而讓課堂變得更加精彩. 因為從學生的思路出發,學生更容易接受并且能融入課堂之中. 例如:在教學“6的乘法口訣”時,我們一般的教學方式是利用圖像教學,讓學生觀察插圖,看圖中有幾個6,然后一步步地總結出6的乘法規律. 然而有很多學生對于這些并不感興趣,經過課堂的提問得知,很多學生都會背誦了,如果這時候還是按照之前的教案,顯然有些不符合實際了. 有些學生既然會背誦了口訣,那么教師如果繼續按照之前的圖像教學,就顯得浪費時間了. 教師不妨采取互動模式,進行同學之間的互動. 讓已經會背誦的同學教導不會的學生,學生成為“老師”,改善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
四、化生成為教學資源,提煉有價值的研究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