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繼續教育個人培訓總結
時間:2023-03-08 15:31: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繼續教育個人培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房地產估價師;繼續教育;現狀;問題;對策
房地產估價師繼續教育是指取得房地產估價師執業資格證書后,房地產估價師所接受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是對房地產估價師進行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種高層次的追加教育。房地產估價師繼續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更新補充知識,擴大視野、改善知識結構、提高創新能力,以適應科技發展、社會進步和本職工作的需要。
一、房地產估價師繼續教育的現狀
房地產估價師繼續教育目前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強制性繼續教育,二是自愿式繼續教育。
1.強制式繼續教育。強制式繼續教育由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以下簡稱中房學)組織,采用學時制,要求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在每一注冊有效期內(3年為一個注冊期)應當接受120學時的繼續教育,未完成者到期后將不能注冊、不能執業。繼續教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和選修課各為60學時。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組織實施各為30學時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的繼續教育,主要采用網絡視頻教育的模式開展;其余各為30學時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的繼續教育,由省級學會或協會組織實施,選修課采用網絡視頻教育模式、必修課一般采用現場面授方式開展。
2.自愿式繼續教育。自愿式繼續教育,一種是由房地產估價公司自行組織,依據各公司情況不同,包括半年度、年度、專題業務培訓,一般不強制要求,也沒有學時限定,一般采用現場面授方式開展。大型房地產估價師公司一般會定期開展培訓,而小型公司限于時間、經費等往往較難開展;另一種是房地產估價師本人根據個人需要,自行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學習方式等提高個人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從而更好地開展估價工作。
二、房地產估價師繼續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強制式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習動機偏差。由于執業注冊的需要,部分學員在參加強制性繼續教育時抱著混學時的態度,上課時曠課、遲到早退、找人替課現象時有發生,從而使得繼續教育變成例行公事,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
1.2針對性不強。由于房地產估價師專業技術上已達到了一定的層次和水平,希望通過繼續教育查漏補缺、增強估價中實戰能力,而每個學員的知識、能力各不相同,但學會統一的繼續教育很難滿足所有學員的不同要求,眾口難調,導致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1.3教育形式單一。不管是網絡教育還是課堂面試,缺少交流互動的過程,教育過程缺少對多樣化實際案例的探討,房地產估價師參與度不高,效果不顯著。
2.自愿式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學人員單一。一般估價公司培訓時由內部房地產估價師擔任授課教師,一方面帶來教育的便利性和低成本性,另一面限于個人的經驗和精力,可能帶來對估價的理解可能不夠深刻或有偏頗。
2.2師資力量薄弱。如果說大型公司由于與行業部門接觸緊密、專業人員較多,較易開展內部培訓的話,中小型公司由于師資缺乏、業務單一,較難針對性地開展繼續教育,即使估價師有學習的強烈愿望,也不知從何學起。
2.3學習渠道狹窄。由于估價行業發展時間較短,尚沒有形成系統完整的學習方案,并且由于涉及業務的競爭,各估價公司技術人員之間缺乏交流,房地產估價師學習的渠道較為狹窄。
三、房地產估價師繼續教育未來發展對策
針對房地產估價師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考慮從行業學會、估價公司、估價師個人、高等院校、社會機構等多方面進行改革。
1.行業學會。中房學及各省學會應改變原有行政管理的模式,真正變身成為房地產估價公司和房地產估價師服務的基地、娘家人。①加強對估價師培訓需求的調研,切實了解估價師的需求,提出適合房地產估價師學習的時間、方式、內容;②按不同估價師的需求分專題針對性的開展繼續教育;③多開展典型案例實超培訓;④建立房地產估價公共技術數據庫,引導估價師自主學習等。
2.估價公司。估價公司應視估價師為公司最寶貴的財富,分布單位和個人兩個角度考慮,對估價師開展繼續教育。①分析每位估價師的知識和技能,結合公司目標,制訂有針對性個人培訓計劃;②分不同知識點、技能點增加外聘專業教師;③建立公司內部的估價技術數據庫特別是模板數據庫,方便估價師隨時隨地查閱學習。
3.估價師個人。結合公司的業務,估價師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繼續教育。(1)對自己的知識結構進行自我評價,確定學習需求,制定學習目的,尋找并開展合適的學習活動;(2)加入能解決工作實際技術問題的人際圈;(3)建立屬于估價師個人的知識庫,便于查漏補缺,隨時隨地學習。
4.高等院校。高等院校,不僅承擔著初級人才的培養任務,更擔負著專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重任。①專業教師應走進企業第一線,總結和批量傳播估價新知識、新技能;②對各公司估價師碰到工作難點,進行一對一的解疑釋惑;③對于普遍性的專業問題,可以將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上網共享。5.社會機構。目前社會機構從事房地產估價師考前培訓的很多,但從事繼續教育的并不多,但機構培訓也有其優勢。①市場化運作,可以很好地滿足估價機構和估價師繼續教育的個性化要求;②可以組織到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深入的講解和剖析;③可以組織系統化的教材和隨時總結估價經驗。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繼續教育.
[2]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委員會.注冊房地產估價師管理辦法[Z].2006-12-25.
一、投資―效益取向:繼續教育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與企業生產緊密相關的職業領域
例如,法國的成人大眾教育具有非官方性、自發性的特點,政府幾乎不干預它的發展。而對成人職業繼續教育,法國政府和工商界卻高度重視,并積極給予資金投入。這種經費的投入建立在“1%事業”的制度上。國家立法規定:凡10人以上企業每年必須拿出相當于其工資總額的1.1%的經費作為繼續職業教育稅,用于對企業人員進行職業繼續教育。其中0.20/o交地方用于職工教育,0.1%交專門機構用于求職者的培訓,0.8%由該企業經理用于本單位職工培訓。
韓國政府決定從1991年到2000年,每年按國民生產總值1.5%的比例逐年遞增企業教育經費,加大對企業教育的投入,以確保企業教育更好地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西班牙2001年通過了新的《職業教育訓練法》,瑞士2003年審議通過的《繼續職業教育訓練法》,都對職業繼續培訓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和積極的財政支持。
繼續教育投資-效益取向主要是基于新古典經濟學(neo-classic)和人力資本的理念,強調繼續教育在人力資本開發上的工具性作用。即通過繼續教育獲取的知識和觀念將為國家、個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并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來自雇主對相關技能需求的“推力”和受雇主對尋求更好工作的“拉力”為繼續教育投資―效益取向創設了良好的市場環境。研究也表明,與崗位相結合的“邊學邊做”式的培訓能夠有針對性地傳授與工作相關的特殊知識、技術與觀念,提高職工的合作精神和整體素質,并直接將這些特殊的人力資本結合到生產過程中,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例如,美國摩托羅拉公司1985年投資20萬美元培訓出一批機械工程師,而這些受過培訓的技術人員卻給公司賺回了600萬美元的額外利潤。
二、投資―分擔取向: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誰
受益,誰支出,形成國家。企業,個人三者合理負擔的繼續教育投資機制
資料來源:O'Connell,P.(1999).Adults in Training: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P.30.
資料來源:Carolin Balzer:繼續教育經費――總結報告,德國繼續教育研究所出版,法蘭克福,2001,第25頁。
現代社會,任何政府都無力承擔繼續教育的全部投資費用,因此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分擔成為各國繼續教育投資的普遍模式。表一、表二反映了不同企業和德國繼續教育培訓的資金分擔情況。
美國總統克林頓在位時,曾大聲疾呼加強繼續教育和培訓的資金投入。為此,克林頓要求企業雇主拿出相當于工人工資的1.5%的資金,對工人進行培訓,即雇員達到50人的企業,要付培訓費每人305美元;雇員達到50―90人的企業,要付培訓費每人159美元;雇員達到100―199人的企業,要付培訓費每人248美元;雇員達到500人以上的企業,要付培訓費每人466美元。目前美國私人企業每年用于員工培訓的經費可與全美的高等教育經費相抗衡。
1986年韓國建立了“企業教育發展基金”,政府規定企業主必須為每月工薪低于1000韓元的員工,向政府交納相當于其工資5%的金額作為該項基金?;鹬饕糜谫Y助工薪低、只具有初中文化或初級技術水平的員工參加政府組織的企業教育和培訓活動。韓國的大宇、三星集團每年用于培養人才的經費高達6000萬美元,人均投資相當于美國、西歐等大中企業的2倍。
在德國,政府明確規定,企業用于繼續教育的經費支出應占企業銷售總額的1%―2%;在日本,政府規定凡雇員工資的10%左右作為其繼續教育的經費,目前日本各大企業實際上用于職工繼續教育的費用已經超過了10%,在法國和瑞典,企業必須繳納專項雇員稅,用于繼續教育。
三、投資一節約取向:投資項目必須充分評估,力求繼續教育投資的節約化
OECD在進行繼續教育投資時,需要全面規劃,加強控制,力求節約,爭取用較少的投資取得最佳的效益。如英國,1998年開始建立能夠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優勢、向成人提供教育機會的“產業大學”,這一思想最早出于英國的一個思想庫“公共政策研究所”。它立即得到了英國政府的支持。英國政府認為,產業大學是一種新型的“公私合作”的“遠程學習的”網上繼續教育機構,它普及規模大,適用人群廣,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力和競爭能力,有利于個人獲得新知識和新技能,提高就業能力,是一個惠及長遠、相對節約、效益顯著的繼續教育項目。因此,英國政府投入了5000萬英鎊積極支持產業大學的建立和發展。
再如美國,政府為了方便成人繼續學習,將現有的社會資源整合起來,投資組建了多種類型的“21世紀社區教育中心”。1999年克林頓總統撥實驗款6億美元,2000年又撥款23億美元。美國政府決心在2l世紀初建立200多個由聯邦政府資助、由地方、社區、學校和民間組織共同建設的“社區教育中心”,使這些中心成為兒童放學以后活動的安全場所、社區居民學習和參與教育的場所、青年人工作轉變和再就業的“回歸學習和訓練”的場所、年長者學習一娛樂一休閑的場所。小布什總統上臺后,繼續保持著建設“21世紀社區教育中心”的勢頭,他認為,“中心”投資少,效益大,是一種安全、便利和有效的促進繼續學習的民主化教育機構。
日本則充分挖掘社會潛在的教育資源來辦理繼續教育。繼續教育場所依托學校居多,在機關、機構民眾活動中心、寺廟、圖書館及集會場所等亦有,極大地節約了投資的成本。
四、投資―激勵取向:繼續教育的投資必須有效激勵舉辦者的辦學積極性和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
美國政府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和個人舉辦贏利性質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如美國國際數據公司顯示,1999年美國遠程教育的年收入大約達到6億美元,到了2002年,這個數字躍升到100億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效益前景使得遠程繼續教育備受企業界青睞,成為美國國內投資競爭的熱點。短短幾年間,投資市場就出現了2200多所與遠程教育相關的公司,其中包括以贏利為目的的學校、軟件開發商、出版商等。美國政府為了構建“學習之國”的目標,積極支
持企業把新技術運用到繼續教育領域,在企業技術創新、技術開發和信息傳播上提供便利。
瑞典政府規定,凡是愿意接受繼續教育的人都可以獲得政府給予的額外的工資補償。享受教育假的職工可以從三種途徑獲得經濟上的資助:(1)獎學金;(2)獎學金和貸款結合的資助;(3)政府“繼續學習計劃”的資金費用。瑞典政府2002年1月發起了“個人學習帳戶”計劃,來激勵繼續參加培訓?!皞€人學習帳戶”規定,公民工作學習能力達到一定水準,每年可以免除一半的稅務,相當于18300SEK;如果學習成績特別優秀,還可以給予特別的獎勵,獎勵的幅度根據學習者能力提高的幅度而定,最高獎勵可以達到“個人學習帳戶”基礎的25%,相當于9150SEK。法國政府制定了“帶薪教育休假”制定,國家立法規定:凡在職職工如果愿意接受國家認可的職業培訓,有權向雇主要求享受有帶薪培訓假期。職工參加培訓期間工資由企業發或由培訓機構從培訓經費中支出。韓國規定,私營企業舉辦的培訓院校,政府生產力發展局必須為其提供培訓設備和20%的資金補助。日本對終生學習事業實行稅制上的優惠,根據終身教育團體及其設施的不同性質對其實行免除或減免所得稅、免除或減免法人稅、免除贈予稅與遺產稅、免除地產稅等等一系列優惠措施。
五、投資―公平取向:繼續教育的投資必須照顧弱勢人口群體的學習需求
為了增加社會弱勢人口群體、尤其是對沒有受完正規學校教育者、身體殘疾者、讀寫困難者以及國外移居人口繼續教育的機會,挪威政府不斷加大發展、完善繼續教育的力度,1999年拉開了新世紀繼續教育改革的序幕,明確提出了能力建構(competence building)的方案。改革方案規定,2000―2001年投入1000萬挪威克朗用于成人重新接受小學和初中的教育;投入2000萬挪威克朗用于建立靈活的教育模式和對讀寫有困難的人口群體的繼續教育上。
1997年美國通過《高中后教育希望和機會法》,為了幫助中低收入家庭的成員能接受繼續教育和培訓,該法案規定如果這類家庭中的父母或子女參加相應的繼續學習,就可以用一定的個人應交稅款來抵繳學費。另外,為了促進終身學習的推廣,美國在財政資助上還設有各種獎學金,如佩爾助學金、帕金斯助學金、聯邦直接助學金、傳統黑人學院補助金等,這一做法使更多的處境不利的人口群體參加了繼續學習活動。
1997年瑞典發起了一項繼續教育投資與發展的“繼續教育創新計劃”(Continuing Educationlnitiative,AEI),為期5年。該計劃特別重視那些處境不利群體的繼續教育,如缺乏3年綜合高中學習經歷的失業個人,政府規定他們可以專門享受相當于失業保險金的補助金,補助金發放一年。
2003年英國政府頒布了繼續教育白皮書《技能策略》(The Skills Strategy),它意味著一項新的繼續學習撥款計劃的出臺,其中強調:為所有不具備良好技能的成人提供免費學習;為一些繼續學習者提供每周30英鎊的撥款,用于資助他們的全日制學習;實施閑暇教育、開展文化和社區學習,特別針對那些撫恤金、救濟金領取者和低收入者。
[關鍵詞] 繼續教育 區域經濟發展 現狀及對策
一、引言
當今世界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但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實質上就是教育的競爭。社會把教育看作是提高民族素質,發展國民經濟,增強綜合國力的基礎。個人則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教育是更好地生存和發展的手段。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社會則要求人一生不能只接受一次教育,而是要不斷學習,接受終身教育才能適應社會和自身的發展。因此,繼續教育的問題就擺在人們的面前了。
繼續教育與區域經濟是共生發展的,發展區域經濟需要繼續教育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需要將科研成果轉化來促進企業的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繼續的發展也需要以地方經濟實力為基礎,科研與社會經濟的結合是繼續教育發展的源動力。繼續教育發展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點,強化繼續教育與區域經濟的共生發展,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及繼續教育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 我國繼續教育的現狀
我國的繼續教育起步較晚,20世紀50年代的科技、經濟、社會發展事業中已蘊含繼續教育的工作,但從80年代初才開始重視科技人員的繼續工程教育,僅有20年的歷史,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的距離。但隨著科教興國偉大戰略的提出,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我國的繼續教育事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1)對繼續教育有了初步的認識:通過實踐探索,我們對繼續教育一些基本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明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思想素質、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的工作目標;提出了建立有規劃、有制度、有組織、有經費、有考核及科學化、制度化、經常化的體系,確立了理論聯系實際、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注重實效的培訓原則。(2)形成了較完善的管理格局。逐漸形成了以各行業、系統為主管,以高等院校為主體,以各企事業單位和黨政、群團體機構為主陣地的繼續教育體制,依據有關政策和法規,開展繼續教育工作,創新培訓模式,增強培訓的實效性;改革培訓內容,增強培訓的針對性。
繼續教育為我國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及提高我國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發揮了積極的重要作用,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終身教育思想在全球的廣泛傳播,繼續教育作為終身教育體系中的一種重要教育形式在我國也越來越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l995年9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逐步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為公民接受終生教育創造條件”,繼續教育已成為我國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實現學習化社會的重要內容和手段。
三、 繼續教育與區域經濟的關系
1.服務區域經濟是繼續教育發展的立足點
高等教育史上,大學和地區之間的關系是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的關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美國高等教育從19世紀的州立大學到20世紀的社區學院,走的就是地方化道路。
在市場經濟、知識經濟、全球化加速推進的新條件下,繼續服務于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僅是其科學研究的基本職能和根本任務,也是繼續發展本身的需求。從科學發展觀出發,要實現與地方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繼續發展首先要立足于地方發展的需求,圍繞地方發展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和現實問題開展研究,以解決地方發展中急需解決的技術、決策咨詢等問題;其次,繼續院??蒲泻偷胤街еa業和先導產業的緊密結合,是繼續院??蒲邪l展和競爭力提升的根本,也符合科學研究地方分工的需求和繼續院??茖W研究的實際。第三,要善于圍繞地方歷史遺產與自然資源的開發進行研究,挖掘地方性的特色資源,從地方性特有資源出發培育獨特的科研方向,提高學術水平,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2.繼續教育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大批應用型技術人才
繼續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培養大批高級應用型人才,尤其是為地方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3.繼續教育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科學研究是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職能。繼續教育立足當地經濟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科學研究,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智力支持。首先,圍繞當地主導產業,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繼續教育根據當地經濟實際,圍繞主導產業,開展相關研究,研究成果既可以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依據,又可為地方企業提供技術支撐,還培養了相應技術人才。其次,加強校企合作,推動科技進步。加強和企業的合作,建立資源共享、合作攻關的互動機制,共同推進科技進步和實用人才培養。繼續教育可以利用企業的設備、市場等資源為學校提供實訓、實習基地,保證教育的實踐性。企業則利用繼續教育的技術、信息等優勢進行人員培訓,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為企業培養大批實用技術人才。
四、目前我國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1.體制不順
目前,政府統籌、部門負責、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的繼續教育體制尚未形成,行業或專門協會的參與度不高,企業、單位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缺乏有效合作,各行業也缺乏對繼續教育的明確要求和政策導向、保障措施。這些都客觀上造成了繼續教育難以落到實處。
2.部分領導對繼續教育認識不足
企事業是繼續教育的主體,但一些地區和單位對繼續教育仍然存在模糊認識,缺乏應有的敏感性,更缺乏對繼續教育工作的足夠重視,直接導致了繼續教育工作的嚴重滯后。一些領導只重視屆內政績、屆內工程,忽視了事業發展的持續性,特別是有的企業領導,為降低近期成本,采取撤并繼續教育機構,擠占繼續教育基地,壓縮繼續教育經費的違規行為來提高單位的短期效益,在人才的引進和使用上,只注重人才量的積累,忽視人才質的升華;注重前期學歷,輕視后期培訓,造成一些人才長期的智力透支,以至于現有知識與能力無法滿足事業發展所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3.部分專業技術人員自身對繼續教育缺乏認識
一些專業技術人員尚未真正樹立終身教育、終生學習的觀念,對單位安排的培訓只是被動應付,存在為了培訓而培訓的心理。部分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干部觀念還比較陳舊,接受繼續教育僅僅是為完成組織培訓或輪訓任務,完成繼續教育的規定學分,以便能評優晉級,他們大多數缺乏對繼續教育相關法律、法規的認真學習,對繼續教育重要性和本人應承擔的責任缺乏足夠的認識,這從主觀上導致了繼續教育流于形式、收獲甚微的后果。
4.許多人是受機構改革和評職稱等外因的影響,并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在這種因素的支配下,所學專業跟自己所從事的專業不一致現象非常嚴重,因而就出現了所學非學用。
5.培訓經費投入不足,是制約繼續教育深入發展的瓶頸
按照有關規定,“繼續教育經費由國家、企事業單位、個人等多渠道解決”。許多地區受財政收入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培訓費用由單位承擔或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甚至有的部門或單位不承擔任何費用,全部由個人承擔。從而加重了專業技術人員的經濟負擔,影響了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活動的積極性。
五、 如何使繼續教育更好的為區域經濟服務
1.構筑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教育理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和行業結構發生了變化,繼續教育要面向產業群,立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著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水平和相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在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和人文素質教育中,不斷強化多面手復合型人才,使學生走向市場,投入競爭。
2.企業應真正成為繼續教育主體
企業是繼續教育的主要陣地,是主戰場。要圍繞企業科研、開發、技術進步、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開展繼續教育,培養高新技術人才、技術創新人才、高素質的營銷人才,為企業服務;要圍繞企業技術創新,開展繼續教育。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決定著企業的成敗。通過創造力和創造性思維的教育培訓,促進觀念創新、戰略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要圍繞企業再就業工程,開展繼續教育。再就業工程對繼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給繼續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的企業生產實際需要和職工個人特點,開展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活動。
3.積極推進企校結合
企校結合,產學研融合,這是國際繼續教育發展的大趨勢。充分依靠大學科研條件也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捷徑。企校結合、產學研協同發展,不僅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進步,也可使高校在合作中得到發展。要通過各種形式、幫助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攻關,做好重大引進項目的消化吸收和技術創新工作;培養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突出高新技術和高技術產業;從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使繼續教育成為企業生產、科研、教育的結合點。要認真總結開展產、學、研相結合的繼續教育經驗,下大力氣研究具體形式和途徑,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
4.確立繼續教育是競爭手段思想
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使得當今世界各國間的競爭,演變為以人才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人才開發利用的較量。經濟競爭,說到底的人才、智力的競爭,學習的競爭。在國外,已把學習培訓放在了在世界經濟中保持競爭力的高度。在國內,培訓開發人才資源已成為國家興旺發達,生產力高度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關鍵所在。對個人來說,繼續教育是使自己能夠保持競爭優勢的原動力,是適應競爭的學習競賽。誰先學到,誰先掌握,誰就具有贏得勝利的可能,誰就能在市場競爭中站得住腳。
5.以服務區域經濟為導向,建構具有區域特色的專業設置
人才是第一資源,區域特色是繼續教育發展的生命線。繼續教育要加強職業分析研究,以市場需求為切入點,從工作崗位需要出發,以社會職業崗位為對象,善于發現新的社會需求,新的職業崗位或崗位群。
在課程設置上,根據不同專業和行業領域的發展趨向,貼近實際、貼近發展、貼近市場,努力提升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企業人員的經營管理能力;提升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的創業致富能力。在培訓形式上,將集中培訓、學術講座、遠程教育、業務考察等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培訓實效。
6.加快繼續教育科研成果轉化,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繼續教育的研究成果在區域內迅速得到轉化,可以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直接的推動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此外,繼續教育也是人才、科技、文化集中的地方,繼續教育可以促進高新技術的產生、推廣、應用,還可以提升整個區域的文化品位,提高區域人口文化素質,優化區域環境,增加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7.加大財政投入
各級人事部門及各行業主管部門都要積極爭取更多的財政投入,同時支持鼓勵各企事業單位增加培訓經費。在經費不是很充足的情況下,優先保證重點行業、重點產業的培訓經費的需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不失為一種值得提倡的做法。
六、結語
繼續教育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高校繼續教育的發展必須要轉變思想觀念,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必須主動融入到國際間的大合作中去,不斷增長繼續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辦學水平,將區域經濟與繼續教育發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繼續教育能夠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楊行玉等.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服務[J].安康師專學報, 2005(3):102.
[2]陳應征.國外教育與科技結合的經驗及啟示[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4(6):63-65.
[3]陳黨生.關于高??蒲袨榈胤浇洕ㄔO服務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2): 395-396.
[4]何橋. 關于發展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思考. 繼續教育,2002(6): 47-48.
[5]盧秋玲.我國繼續教育若干問題思考[J].浙江社會科學,2001(3):118-119.
[6]高延龍,馬勇.我國成人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02(1):4-6.
[7]李國斌,楊學祥.我國成人、繼續教育面臨的新挑戰,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8]胡佛.王翼龍譯.區域經濟學導論.商務印書館,1990.127.
[9]丁靜,吳亞玲. 加快發展我國高校繼續教育的對策思考. 教育發展研究,2003.79-81.
關鍵詞 高校體育教師 繼續教育 反思性教學 探索
一、問題的提出
高校體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又是實施高校體育工作的主群體,是高校體育改革和發展的主要力量,是決定高校體育教育質量的關鍵。為了改善和提高高校體育教師在學歷、職稱、知識結構和教學水平等專業化技能不盡合理的狀況,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都對教師提出了職前學習、入職培訓和在職繼續教育的計劃和要求。目前最常見的繼續教育方式理論脫離實踐,使許多教師感到所培訓的內容與高校體育教學、課余訓練、科研實際相差太遠, 難以滿足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需要。
20世紀80年代,反思性教學(reflective teaching)思潮陸續在西方各國興起,并迅速受到世界其他國家教育研究者和廣大教師的重視是體育教師研究解決教學問題的重要手段,更是促進體育教師自身發展的有效途徑。本文擬從反思性教學理論的角度探討高校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
二、對反思性教學理論的理解
反思性教學也稱反思實踐。它是20世紀80年代在西方國家興起的一種教學實踐活動。綜合國內外關于反思性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博采眾長,反思性教學就是指:教師以批判的眼光學習和接受先進的教育理論和他人經驗,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發揮自身教育主體功能,與他人真誠合作,采用適宜的方法和策略對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活動進行研究、探討,借助一些手段對自身的內隱理論不斷歸納、總結和外化,從而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過程。
由此可見,在反思性教學過程中,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其進行審視、 分析和反思,從而促進自身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反思性教學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非常有價值和有意義的。
三、反思性教學理論在高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中的實踐探索
在教師的繼續教育中,我們不僅要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傳播,而且要使教師樹立正確教學意識和理念,為教師終身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有必要對現行的高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模式和內容進行調查,使教師發展成為教師繼續教育的主體。
(一)反思性教學實踐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繼續教育
自我教育的過程,是人的自我認識、自我改造的過程,是實踐內化為意識的過程。教師的自我教育隨著教師自我意識的發展而發展,將會促使教師自覺性教學行為的提高,使教師由不自覺到自覺、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到自教轉化。反思性教學實踐的過程,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教學行為、教學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并使教學實踐更具合理性的過程。這種反思的過程,實際上是教師自我教育的過程,是一種自我繼續教育。
(二)利用反思性教學尋找繼續教育的內容和途徑
反思性教學為體育教師尋找繼續教育的內容和途徑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現實可能性。教師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可分為積累經驗、觀察分析、重新概括和積極驗證四個主要環節。積累經驗階段的任務是使教師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并明確問題的情境。在觀察分析階段,教師既是各種信息的搜集者,又是冷靜的批評者,同時也是經驗的描述者。重新概括階段是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必須重新審視自己教學活動中所依據的思想,積極主動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和新策略。積極驗證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驗證上一階段所提出的假設和新的教學方案的合理性。在驗證的過程中,教師又會積累新的經驗,發現新的問題,開始新的循環。
通過教學反思發現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了解自己能力的不足和欠缺之處,有針對性的選用有效地繼續教育途徑進行再學習,促進教師內在專業結構不斷更新、演進和豐富。正是在“反思―更新―發展―再反思―再更新―再發展”這樣一個無限往復、不斷上升的過程中,教師的信念態度、知識技能、行為方式、教學訓練方法等才更趨成熟,教師才得以從一個階段向另一更高階段過渡,實現個人的成長與發展。
(三)在繼續教育中開設“反思性教學”專題培訓
了解反思性教學的概念、意義、過程和研究方法, 幫助他們提高對課堂行為的洞察力, 使他們學會善于對自己的教學經驗、行為、過程和教學訓練方法以及學生學習狀態和效果進行經性常反思, 掌握最基本的反思性教學途徑, 從而逐步發展成為研究型的教師。
1.培養體育教師技術實踐課堂觀察能力
具體培訓中,培訓者可把反思性教學融入于整個培訓環節。組織他們對某一特定教材內容進行相互觀摩教學、相互點評。通過相互觀摩,促使教師進行自我反思,分析自己和別人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從中汲取經驗。
2.培養體育教師充分利用現代課堂媒介的能力
在培訓中,通過錄像、錄音可以再現教師教學的過程。使教師能更客觀地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及時發現自己課前的設計與實際授課有何不同,以便日后進一步修改完善教學計劃和教案。
3.培養體育教師記錄和分析課堂教學小結的能力
課堂教學小結是課堂教學過程現象和問題的總結,課堂教學小結應該包括教學過程中教師個人的觀察和感受,對某一教學行為態度的認識和對教學成功與失敗的分析和反思。課堂教學小結可使教師記錄和保存許多真實可靠的教學記錄,同時為反思教學提供研究的數據。課堂教學小結應保持即時性和經常性。
4.培養體育教師數據收集處理和分析的能力
反思性教學不僅要有感性的反思,更要有理性的反思,尤其是身體教育的結果。這就要求體育老師熟練掌握數據收集、處理的方法,通過數據結果分析,反思教學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具體培訓使體育老師掌握現代數據處理的方法,從而可以站在更科學、客觀的角度從不同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目的、學習需求、學習困難、學習效果、對教學的看法以及教學的效果等等。
5.培養體育教師做好課前與課后的反思的能力
課前反思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對先前教學經歷和過程進行反思。課后反思要求教師在課程結束后及時地對自己的課堂行為進行回顧和評價,對課前形成的教學理念、課堂行為、教學計劃、教學過程以及學生表現進行反思,認真總結教學的優點和不足之處。通過對其總結歸納,發現問題,提高教師自我發展的能力。
6.培養體育教師行動研究理論學習和自我評價能力
在培訓中,指導和培養體育教師從事與教學、訓練實際密切相關的科學研究,是迅速提高教師反思性教學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教師本人的獨立思考和與其他教師的討論,參與有關行動研究的理論研究,提出假設,制定出行動計劃, 然后在實施計劃的基礎上, 進行相關的研究, 總結歸納,并寫出行動研究報告。這些過程對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四、結論
(一)將反思性教學融入高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能使教師逐漸從注重感性經驗傳授轉變為注重教學的理性審視,最終將會提高體育教師執教能力和業務水平。
(二)在反思性教學理論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將會獲得有針對性的教育內容和教育途徑,達到教師接受繼續教育后就能運用,運用后就有效果的繼續教育目的。
(三)反思性教學理論要求高校體育教師不斷進行反思和繼續教育,繼續教育的過程也要安排設計反思性教學的理論培訓。
參考文獻:
[1]Dewey, J. How We Think. Chicago: Henry Regnery. 1933.
[2]L.M.Villar. Teaching: Reflective, from T. Husenetal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1994.
[3]Schon, D.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吳曉涓.高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需求現狀與培訓對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4):31.
[7]吳家琳.高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SWOT分析及發展策略[J].體育學科.2005(2):12.
[8]袁翔.高等學校發展繼續教育的戰略思考[J].繼續教育.2005(11):71.
教師繼續教育是專為在職教師安排的培訓研修活動,是教師終身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師,在一定的周期內都要參加繼續教育,但繼續教育是否真正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繼續教育的課程是否是教師最喜歡的課程,繼續教育是否真的有效,這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繼續教育不能有效地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這樣的培訓將是徒勞無益的。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的更新速度驚人,知識的更新周期更是大大地縮短。學會學習、終身學習已成為21世紀學習與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教師,我們更需要不斷地更新自我的知識結構。因此,每位教師都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讓自我研修成為內在的、自發的一種教育行為。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數學教師,在參加繼續教育的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在聽講座的過程中,我會結合教學實踐進行思考;在完成繼續教育作業的時候,我會對我的教學實踐進行總結和提升……總之,無論什么形式的教育研修活動,都必須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深入思考才會更有效,只有和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結合起來才有生命力。所以,我每次參加繼續教育培訓,都會與我的教學實踐相結合,促進我在培訓中提升自我。想想也是,所有教師的教育培訓更多的是一種自研自修,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實現自我的專業發展。
近期,金水區面向全區征集教師教育課程,讓一些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實現共享。針對全區已經申報、評審、通過的教師教育課程,全區教師可以自主選擇,這種菜單式的培訓能滿足教師多樣化的培訓需求。而我領銜申報的《小課題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師教育課程,從小課題研究的意義、小課題研究與教師專業成長、如何做小課題研究、小課題研究成果如何表達、小課題研究案例分享、如何進行小課題研究過程管理和指導、小課題研究成果展示和評價等8個專題進行實施,網絡學習和文本材料學習相結合,自學與講座相結合、研討式培訓和互動式培訓相結合,不斷推進小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讓教師培訓課程深受教師喜愛。由于小課題研究內容開放,選題自由,表達多樣,提倡研究自己該研究的問題,研究自己能研究的問題,研究對自己有實效的問題,這更符合教師個性化發展需求,真正從理論到實踐指導教師從小課題研究中汲取營養,不斷在繼續教育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這樣的培訓形式,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自主選修、自研自修,真正讓每位教師成為研修的主體,讓研修成為一種需求,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積極主動性,切實增強繼續教育的實效性。教師繼續教育不是暫時的,也不是強迫性的,只有不間斷地進行自我研修,才能切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在自研自修中促進自我的專業成長。
全體中小學教師(含幼兒教師);截止到*年6月31日,男55周歲,女50周歲以上者,鼓勵自愿參加。
二、培訓目標
通過本周期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訓和校本研修,著力提高全體教師的師德修養和專業技能水平,達到以下主要目標:
1、樹立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相適應的先進的教育理念,準確掌握本學科的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編寫特色與內容,運用與教學內容相配套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進行教學。
2、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質,敬業愛生,為人師表,舉止文明,以學生為本,依法施教。
3、信息技術未達到初級水平的教師經過培訓,全部達到初級水平。已經達到初級水平,年齡在45周歲以下的中小學教師,省、市級骨干教師達到高級水平,并且進一步提高已經達到高級水平的年齡在45周歲以下的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4、拓寬學科知識領域,更新學科知識結構,使廣大教師的學科水平,教育教學能力明顯提高,并努力提高教學研究的能力,力求成為創新型教師。
5、指導教師學會自主學習。立足校本,積極主動地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教師自主成長,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師自主成長的培訓機制和必要的規章制度,提高專業化水平,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6、使教師立足本地,放眼全國和世界,逐漸適應學習型社會的需要。
三、集中培訓內容和學時分配
本周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分集中培訓、校本研修和教育實踐活動、遠程教育等形式。其中集中培訓的時間不少于240個學時,具體內容和培訓學時分配為:
1、師德教育:32學時,4學分,這是貫穿整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首要內容。主要通過舉辦講座,組織優秀教師報告團,看《師德啟思錄》,開展師德師風大討論及師德教育論壇等形式,加強對教師愛崗敬業教育、法制教育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抓好文明禮儀教育。所學課程為:《教師禮儀》《探究教學論》《中小學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若干意見的讀本》。
2、新課程培訓:42學時,5.5學分。這是本周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核心內容。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精心組織,使教師在進入新課程之前接受不少于42學時的集中培訓,在此基礎上,轉入校本培訓。所學課程為《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走進新課程》和各學科課程標準、課標解讀及教材。
3、信息技術培訓:60學時,7.5學分。按照省市有關文件要求,繼續做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和考核工作,不斷提升我區教師信息技術的層次和水平。信息技術已達到高級水平的教師,可以參加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培訓,發揮在信息技術培訓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所學課程為《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上、下冊》。
4、學科綜合素質(專業技能)培訓:88學時,11學分。具體內容包括新知識、新理念在本學科教育技能訓練中的培訓。按照基礎教育課程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知識為基礎,針對不同學科的要求,開展素質教育理論和新知識的學習,使教師不斷拓寬知識領域,更新知識結構,更好地勝任教育教學工作。結合我區的教育教學實際,重點抓好教師的基本功訓練和課堂教學技能、學科教學技能的訓練工作,把教學技能與課程改革結合起來,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改革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所學課程為:
(一)小學教師用書:
語文:《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新課程教學論,小學語文》、《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指導,小學語文》。
數學:《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學課堂改革》、《小學數學參與培訓教程》、《新課程教材教法》。
品德:《新課程教學法叢學》(品德與生活)。
體育:《體育新課程教學法》。
音樂:《音樂課程與示范教學案例》。
美術:《美術教學實施指南》。
(二)中學教師用書由市教育局和培訓院校確定
5、地方課程:24學時,3學分。培訓教材由市教育局根據教師的需要另行選定。
四、培訓時間安排
根據省市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部署,*~*年,全區中小學教師已有90%參加了新課程通識性培訓,1、2、7、8年級各學科教師已參加了課標、教材培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區教師運用新理念推進教學改革的能力。為確保我區新一輪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工作的順利圓滿完成,擬定于:
1、*年4月23日開始舉辦小學教師新一輪繼續教育培訓班,首先組織小學1~3年級全體教師分語文、數學兩個學科進行培訓。中學教師由市教育局組織開始分批分專業的新周期繼續教育培訓。(中學教師的通識培訓由區師訓中心負責)
2、*年暑假對走入新課程的1~3年級、9年級教師進行課標教材培訓。并按照新課標、新教材逐年推進的安排,有計劃地組織完成小學4~6年級教師的新課標、新教材培訓。
3、定期組織教師到中小學聽課、評課,開展課題研討,加強學習反思,有效指導我區課程改革的實施。
4、組織教師開展校本研修,制定我區校本研修的指導意見和評估管理辦法,確立校本研修培訓基地,并認真總結推廣經驗。
五、培訓要求
1、樹立先進培訓理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以終身學習和教師專業化理論為指導,學習和借鑒先進的教師培訓理論和實踐,總結以往教師培訓經驗,堅持以人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重視教師主體參與、開展實踐反思、加強合作學習、體驗成果分享,突出研訓一體,發展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學習型團體建設和學習型組織建設,使教師培訓的過程成為教師人力資源開發的過程,成為教師專業成長和專業發展的過程。
2、更新培訓手段,變革培訓模式。以信息化帶動教師培訓的現代化,充分發揮網絡在教育培訓中的作用,堅持培訓與教研、教改相結合,集中研修與分散研修相結合,短期面授和長期跟蹤指導相結合。集中培訓要把理論學習與教學觀摩、案例分析、技能訓練結合起來,把講授與研討交流、教學反思結合起來,采用靈活多樣化的方式、方法,不斷完善推廣專題講座式、“菜單式”、“自助餐式”,送教下鄉等培訓模式。校本研修的學時數與集中培訓學時數的比例應達到2:1以上,針對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遇到的新問題,通過自修反思,研討交流等形式進行,把學校建成教師終身學習的學習基地。積極探索以參與式為主的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師培訓模式,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教師培訓的質量和效益。
六、保障措施
1、加強培訓基地的師資、設施建設,整合培訓資源。
根據省市新一輪教師繼續教育的有關規定,衛東區教師培訓中心承擔全區中小學教師和幼兒教師的培訓任務。多年的師資培訓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在新的培訓任務中,師訓中心將在先進培訓方式的實踐、新理念與中小學實際的聯系、校本培訓的實施、反思型教師的培養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為適應教師教育發展的需要,師訓中心、局教研室、電教站的資源有必要進行有效整合,不斷更新培訓觀念,變革培訓方式,優化培訓手段,大量運用電化教育設施和計算機網絡等多媒體技術開展培訓教學。同時為提高培訓者的素質,師訓中心還將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教師參加省級培訓者培訓,轉變觀念,提高認識。通過聽課指導、學習反思、課題研討、切實增強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為新一輪教師全員培訓的圓滿完成提供保障。
2、嚴格培訓的管理、考核登記制度。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長,要支持教師參加繼續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學習。中小學教師應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努力探討教育教學規律,提高自身的政治、業務素質。
考核堅持理論考試和實踐考查相結合,平時考查與作業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估相結合。
考核內容包括培訓要求的各門課程,以開卷考試,閉卷考試,撰寫論文、課題研究、教育教學實踐等方式靈活進行。學員學完全部課程,考核合格,經市教育局審核驗收后發給繼續教育培訓合格證書。
3、落實各項措施,保障培訓經費。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是各級政府的職責,要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按照教育經費管理體制,分級負責,確保對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投入。逐步完善中小學繼續教育經費由政府、學校、教師個人共同負擔成本經費的機制。按照《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經費解決辦法》的規定,本區參加新一輪繼續教育的教師需交納的培訓費如下:
1)、中學教師參培院校由市教育局決定,其培訓費用由所培訓院校確定。
2)、小學教師參加新一輪繼續教育培訓按照省市有關文件規定為,預交書費、證書費160元,培訓費240元,(除政府補助外應交160元)(已參加通識性培訓者交書費100元,培訓費110元)
七、有關政策
1、接受繼續教育的教師進修期間在原單位享有的一切待遇不變,學員學習期間各單位要按有關規定酌情給予生活費和交通補助。
2、新一輪繼續教育培訓費原則上由學員所在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書費、證書費等由學員個人負擔。
3、持有新周期繼續教育合格證書者,在晉升職級、評先表優等方面各單位應給以優先照顧。
一、理順工作思路。不斷提高會計隊伍整體素質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路是:圍繞一個中心、兩手抓兩手硬,推進三項改革,加強四個建設,采取五大措施,依法規范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一個目標,就是根據《行政許可法》、《會計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加強會計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建立結構合理、運行規范、管理嚴格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制,下大氣力提高會計人員專業技術、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修養,著力提升會計隊伍整體素質和會計工作水平;兩手抓兩手硬,就是一手抓會計人員培養,提高隊伍整體素質,一手抓培訓秩序規范,建立和完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制;三項改革,就是會計法律制度改革、會計管理體制改革、會計監督管理改革;四個建設,就是會計誠信建設、會計隊伍建設、會計基礎工作建設和會計行業管理網絡建設;五大措施,就是夯實基礎、完善制度、抓住重點、創新服務、量化考核。
二、堅持改革創新、突出培訓特色,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質量
首先是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堅持培訓育“才”。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是會計隊伍建設的核心和根本。為使會計從業人員緊跟上時展的要求,各級財政部門的會計管理機構應把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作為會計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不斷加大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把全面提高專業技能、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修養,增強其依法履行職責的能力作為主要培訓目標,遵循分級負責、分層次培訓的原則,重點抓好會計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教育。要不斷創新培訓形式,堅持集中培訓與日常培訓、內部培訓與外部培訓、本級培訓和上級培訓相結合,使廣大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顯著提高。
其次是采取多種形式,堅持創新教“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會計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要根據新時期的會計工作特點,針對廣大會計人員需要,積極創新培訓方式和教學形式,綜合運用課堂教學、現場教學、案例教學、網絡傳媒教學、調查研究和實踐活動等形式,抓好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其中,課堂教學方式要不斷更新會計教學內容,突出開展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會計法規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會計電算化與會計先進技能知識培訓;要邀請專家重點講授熱點問題,還要穿插運用案例教學,增強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
再次是做好典型示范,堅持以才帶“才”。財會工作先進典型是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的寶貴資源,是會計人員求知、創新、求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各級財政部門要通過抓點示范、以點帶面,加強財會工作先進典型培養,堅持把發現培育典型、宣傳學習典型和發揮典型示范帶頭作用作為抓好會計繼續教育工作、促進會計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在認真總結財會工作先進典型培養規律和包點幫扶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先進典型的培養、跟蹤管理等一系列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一是建立考核評定機制。堅持“抓先進、樹典型,示范帶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按照工作規范、績效突出的原則,先確定初選對象,然后由財政部門組織考核,評定財會工作先進典型。二是建立培養機制。按照“樹立一批、培養一批、儲備一批”的工作思路,分鞏固提高、重點培養、后備對象三個層次抓人才培養。三是建立跟蹤管理機制。對已考核評定的典型繼續實行聯系幫扶,努力使先進更加先進。四是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對會計信用等級下降,難以發揮模范作用的會計人員,取消其財會工作先進典型稱號,始終保持典型的先進性、示范性。
三、著力整合和拓展教學資源,不斷提升會計繼續教育培訓層次及水平
第一,深入細致地挖掘教學資源,做好教學資源合理配置,下大氣力夯實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基礎。首先,進一步加大經常性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單位建設,主要是充分發揮高等院校、中華會計函授培訓基地等教學品牌的主導作用;其次,鼓勵和扶持符合條件的社會培訓機構設立培訓點,開展短期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再次,倡導和嘗試新興網絡教育傳媒。
第二,加強教學管理,確保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健康有序運行。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一要堅持長年經常性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的原則,使學歷教育、短期辦班、專題講座、課題調研、會計大賽等形式配套,推進會計繼續教育培訓制度化、經常化。培訓過程可細化為印發教材、課堂授課、集中討論、輔導問答、考試驗收等五個環節,使教學工作扎實有序進行。二要注意延伸培訓鏈,加大培訓前的調研和培訓后的跟蹤服務力度。三要加強對承擔培訓任務單位的監督、檢查和考核,通過隨機跟班抽查、檢查教學日志、召集學員座談、設立舉報箱和電話等形式實行全過程監督,及時掌握動態、總結經驗、發現問題、督促整改,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對不遵守有關制度規定、教學質量低下、亂收費、只收費不辦班及教學混亂的培訓機構,應提出整改或停止其受理會計培訓任務,對整改后仍不能達到要求的,應向社會公布。
第三,提高財會理論研究水平,增強財會理論研究針對性,切實解決財會管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促進財會事業快速發展。為做到學以致用,應科學謀劃和推進財會科研工作,著力使研究課題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和時效性;要注重對企業會計、會計誠信建設、《會計法》貫徹實施、會計管理制度改革等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
四、創新培訓體制、完善培訓機制、全力推進會計繼續教育培訓制度化、規范化
第一,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要致力于加強會計繼續教育培訓管理。首先,應建立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布局合理、競爭有序的會計繼續教育培訓體系,分層次、多渠道開展培訓,按照不同層次、行業和類別,有針對性地實施培訓計劃,在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時間、培訓要求等方面體現出各自特色。其次,為規范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應努力做到三個加強、四個統一。三個加強即加強培訓單位管理、加強師資力量、加強會計隊伍建設;四個統一即統一培訓、材、統一課時、統一考核。
第二,加強制度建設,按照《行政許可法》、《會計法》和財政部《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相關規定,不斷建立健全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管理制度。對已出臺制度要認真貫徹執行;對已成熟的做法和經驗應及時總結,制定可行的規章制度,進一步推進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范化、法制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