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30: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建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全面發展農村經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我國工業的發展基本上是完全依靠自力更生建設而來,在這一過程中,農民與農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在歷史因素、重工輕農思想、重城輕農思想等因素的影響下,工農與城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此外,農民整體素質較低,農村設施差,教育水平落后,科技水平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經濟水平的發展,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經濟發展緩慢也影響到了社會和諧。發展農村經濟不僅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也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思想的具體表現。
2.全面發展農村經濟是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
到了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新“三步走”戰略的一個目標,也是社會的奮斗目標,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與難點都是農村,根據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截止到2020年,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需要達到8000元,近年來平均年增幅為4.0%,這是無法達到需求的。在近二十余年之中,雖然我國農村經濟水平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農村面貌變化并不大,如果這一現狀無法得到扭轉,是無法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的。為此,必須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走特色化的工業發展道路,實現農村與城市的協調發展。
3.全面發展農村經濟是擴大內需的有效途徑
要建設小康社會,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就現階段來看,促進經濟水平增長的渠道有貿易、投資、消費幾個方面,我國經濟水平發展主要是貿易與投資。我國農村經濟水平發展緩慢,雖然農村人口基數大,但是他們消費需求小、消費水平低,無法拉動內需,供給與需求不對稱必然會影響整體經濟增長水平。從這一層面而言,發展我國農村經濟的基本點在農村,擴大農民消費,發展農村經濟也成為了擴大內需的重要渠道。
二、全面發展農村經濟的對策
1.促進現代化農業的發展
現代化農業就是應用先進管理措施與現代化科技水平對農業開展集約化、規模化、農場化、市場化管理的活動,現代農業是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上的產銷一體化農業。要發展現代化農業,可以從以下幾渠道開展:第一,提升糧食生產量。為了有效提升糧食生產量,可以采用田間灌溉、土地整理、品種更新等措施,提升糧食單產量與土地產出率,發展優勢產業帶,實現標準化、專業化以及區域化生產,提升糧食效益與品質。第二,注重特色產業基地的建設。在未來階段下,需要做好特色產業基地的建設工作,注重地方優勢產業的發展,從各個渠道來提升農產品綜合競爭力。第三,促進龍頭企業的轉型。為了實現經濟的發展,需要鼓勵各個地區龍頭企業的轉型發展,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支持龍頭企業的發展,保障各個地區龍頭企業的綜合效益。第四,做好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要切實促進農業的增產增收,還要做好農村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為農民提品加工服務、市場預測服務、價格信息服務、營銷物流服務,形成科學的服務網絡。第五,改善生產環境。各級政府需要適當增加農業投資力度,做好農村生態建設、鄉村道路建設、農村水利建設以及清潔能源建設工作,改善農民生活環境,促進生態環境與農村各項產業的協調發展。
2.促進農村勞務經濟的發展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工作就是促進農民的增產增收,繁榮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綜合生產力,種種實踐證實,發展農村勞務經濟,鼓勵農民外出務工是一個見效快、投資少的經濟有效渠道。就現階段來看,農民依然是三農問題的核心,要解決農民問題,必須要促進農民的增產增收,資料顯示,我國耕地總面積與美國差不多,但是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41畝,不到美國的1/6,俄羅斯的1/8。目前,我國農村實施的是一家一戶土地經營承包制度,要想實現農民的增產增收還存在著很大的困難,在農村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之后,在市場與資源因素的影響下,單純依靠農業增收的難度越來越大,勞務收入開始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減少農民數量才能夠達到繁榮農村的目的,才能夠提升農業效益,采用勞務輸出方式可以有效減少農民數量,避免過多的人口對農村生態環境產生壓力。與此同時,還能夠將多余的土地資源貢獻出來,促進土地集約化經營發展,集中經濟發展現代化農業,保障農民實現增產增收。除此之外,促進農村勞務經濟的發展也是推動農村政治建設、經濟建設、和諧社會建設以及文化建設的要求,農民外出務工可以獲取到經濟收益,還能夠接受城市文明的感染,增長見識、開拓視野,提升自身的競爭意識、創業意識與風險意識。
3.提升農民綜合素質水平
農民的素質水平對于新農村建設質量與建設速度有著直接的影響,就現階段來看,我國農民綜合素質并不高,還存在很多的文盲與半文盲,大多數的農民也未接受過系統、全面的技能培訓與職業培訓。農民科技水平與文化素質水平低、法制意識淡薄,要真正促進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就必須要依靠懂技術、文化素質水平高、會經營的農民。為此,必須要做好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為農村經濟水平的發展提供動力。
4.實施農村土地流轉
(一)財政支農資金不足
近年來,我國對新農村建設的投資力度不斷增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新農村建設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就目前來看,我國財政支農資金相對不足,直接用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條件的基礎設施投資比例較小,且多偏向于非農產業,不利于新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二)農業金融機構減少
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下,商業性金融退出農村金融市場的趨勢比較明顯,進而造成了農業和農戶貸款的金融機構不斷減少,農村經濟的發展缺乏金融支持。金融機構在為農業提供金融服務時面對著較大的金融風險,一旦金融機構的資金得不到信譽保障,必然會影響到金融機構的對外業務,勢必會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民素質有待提高
在我國農村地區,農民的綜合素質普遍偏低。首先,他們道德素質不高。其次,他們的文化素質低。目前,我國農民的文化水平主要集中在小學、初中、高中不等,對新農村建設缺乏必要的認識,他們對農業的種植已經養成了他們自己的經驗,對一些新技術、新科技持有抵觸心理,進而影響到了農民的增收。另外,我國農村富余勞動力比較閑散,社會公德心、集體榮譽感逐漸淡化,一些封建迷信等不良習俗逐漸興起,嚴重制約了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二、新農村的財政金融支持政策的完善
(一)發展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產品
在構建社會主義社會過程中,“三農”問題已成為我國當代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民以食為天,發展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為此,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發展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產品有著重要意義。為了滿足當代農民對金融服務的要求。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深刻認識到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形勢,加大財政金融支持,發展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產品。例如發展農業金融保險,為農民的農業進行保險,并實行保費補貼,從而有效地推動農村金融服務的發展。
(二)健全農村金融體系
就目前發現形勢來看,我國商業金融機構從農村退出的跡象比較明顯,金融機構的退出就會使得農村經濟的發展缺乏資金保障。為此,健全我國農村金融體系非常必要。首先,我國政府要加大財政金融支持,頒布一些政策性的措施,降低農村金融服務機構的準入門檻,進而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其次,大力發展新型的金融服務機構、信貸機構等,為農村經濟的貸款提供多方面保障。另外,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推動新農村建設,就必須完善農村金融服務法律法規,保障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健康發展。
(三)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制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要想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就必須建立有效的農村金融服務體制,為廣大農民提供金融服務,提高農民的金融知識。首先,金融機構要加強風險管理,對農村金融服務發展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從而保障農村金融服務的健康發展。其次,完善農村金融服務信息網絡,建立專門的網絡系統,為農民群眾提供各項金融服務。同時,在信息網絡中,將當前新近的農業技術、金融相關知識進行傳播,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
(四)重視農民隊伍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民素質的高低不僅關系到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也關系到金融機構對農村經濟的金融支持。目前我國金融機構面臨著信譽風險問題大部分原因來自于農民素質的偏低。為此,在構建新農村中,我國政府要加大教育資金的投入,設立專業的院校,為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其次,政府要采取一些政策性措施來鼓勵人們到新農村建設中去,不斷壯大新農村建設隊伍,提高農民整體素質,促進新農村建設。
三.結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清晰認識到了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經濟管理的意義和重要性,也分析了其存在問題的原因。為解決這些問題,深化新農村經濟管理力度,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進一步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素質。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最大的受益者,同樣農民的認識水平也關系到我國農業的發展。因此,村、鄉、鎮一定要堅持提升農業人員的認識水平,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讓他們支持新農村的經濟管理制度,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農村的現代化建設。所以,國家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新農村經濟管理對農村發展的重要意義,讓他們了解其重要性,做好現代化技術和設備的推廣工作,幫助農民群眾明確產業化經營的巨大作用,從而加強農村經濟管理水平,使其更加適應新農村建設。所以也要加大對農民的培訓、教育工作。在目前農村經濟發展的條件下,農民的培訓與教育還是要立足于現有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進行教育與培訓工作。在總結國內諸多成功經驗基礎上,可以結合各地情況大力發展農村的職業技術教育。培養多層次、全方位的培訓,培養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第二,健全完善相關的經濟制度。做任何事情就要有完善的制度體系作保障,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經濟管理更是如此。各農村地區在保證制度體系不違背黨和國家相關規定的基礎上,要結合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完善制定具體的體系政策,使農村經濟管理內容更符合地區情況。對此,農村地區要明確規定經濟管理的具體方向、相關內容,注重農業市場的拓展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升其管理力度,才能實現農業的產業化經營。
第三,加強農村專業經濟管理隊伍建設。為將我國有關的農村政策切實落實,并實現其政策的經?;⒅贫然约伴L期穩定所以要加強經濟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當地經濟管理機構需要制定出較為完善的管理體制,并且實現對管理隊伍的建設,所以要提高農村經濟管理水平。依法治國方略的大背景下,還要做好農村的經濟信息化發展工作,能夠保證信息化工作能夠有效的開展、實施。同時也要做好農業經濟的統計信息工作,做好農民收入的分類分析,為主管部門制定農村發展政策提供支持。
二、結束語
地方性高校以其地域優勢、人員結構優勢在新農村建設中更貼近農村實際,而其科研水平和科研地位也往往定位于實踐,因此更便于參與新農村建設。目前,地方性高校服務農村建設的形式:一是直接參與模式,包括各種形式的支教、"大學生村管"制度。幾乎所有的地方性高校都參與了支教和"大學生村管"制度。雖然學界對"大學生村官制度"提出質疑的大有人在,但是作為制度化的手段,"大學生村官制度"體現了政府對農村問題的重視,表現出要把高校培養的人才輸送到農村建設前線的決心,而在農村前線做出成績、真正為農村建設做出杰出貢獻的大學生村官也確實大有人在。大學生支教對高校角度而言是學生社會活動的一部分,由學生社團或者由共青團組織,對農村而言,則是當地小學進行對外交流的方式,在接受調查的農村中基本上都接受過大學生支教或者聽說過大學生支教,達85.1%,說明大學生支教作為一種學生實踐活動和高校支援農村的方式較為普遍,但是大學生支教活動由于時間較短,具有周期性,因此并未真正對農村的科技發展或者當地的經濟建設帶來明顯的效應。二是間接參與模式,包括為農村提供農業科學技術,此類服務主要是由在專業設置上和農業比較緊密的農林類專業和院校提供。研究表明,每年有近80%以上的農業科研成果出自于農業類高校。但是這些科研成果基本上是通過政府的推動才轉化為農業生產,高校和農村直接對接,將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的并不多見,因此本文將其定義為間接路徑。此外高等院校通過發展函授、自考、干部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也滿足了農村社會對不同層次、不同規格人才的需求。
二、目前地方服務農村的問題
在調查中,村民對高校提供幫助表示普遍的興趣,98%的受訪者表示歡迎,但是在問及希望高校提供哪些服務時,鮮有受訪者表示出明確需求,而普通高校也并未將服務新農村作為一項必要的活動,因此,在高校參與農村建設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缺乏系統性導致效果不明顯。由于高校并未將服務農村作為重要工作,即使是農業院校也并不是考慮到農業的實際生產來進行科研,而是在科研考核體系的要求和壓力下進行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高校服務建設不過是科研考核體系的副產品,并不具有主動性,被動的態度導致了效果大打折扣,也導致了提供的服務不連貫,不具有針對性,缺乏系統性,沒有實際效果或者效果甚微。二是農村文化建設受到忽視。即使是和對農村聯系更為緊密的地方性高校,在農村文化建設方面仍然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主動性不高的現象。一方面,地方高校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認識缺失,另一方面是農村本身文化基礎薄弱,尤其是隨著青壯年人口的流失和城鎮化,傳統農村文化在逐漸消失,使得農村成了真正的文化沙漠。三是未形成機制,由于被動導致機制缺乏,激勵機制、考評機制、長效機制等基本缺位,在這些機制缺位的情況下無法保證高效服務農村建設的效果,導致高效服務農村成為每個高校都會提及,但都未將其提及一定高度的活動。
三、地方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路徑研究
關鍵詞:和諧農村;主力;留守婦女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農村和諧是關鍵,保障男女兩性發展和諧是根本。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地區逐漸形成一個獨特的“留守婦女”群體(特指丈夫與子女外出打工持續6個月以上留守家中的婦女),她們面臨的生產生活壓力成為制約、影響農村社會和諧的最大問題。由于這一特殊群體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因而,農村“留守婦女”問題就不僅僅是關系她們自身生存和發展,更重要的是她們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依靠力量,直接影響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從長遠來看,還直接關系我國農業現代化及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傲羰貗D女”問題是必須給予高度重視的社會問題。
一、留守婦女”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留守婦女”作為新的弱勢群體,其產生的直接推動力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但同時又是中國現行體制、政策、農業資源不足、社會人文環境和農村婦女自身文化素質偏低等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
1、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影響
美國經濟學家劉易斯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通常由落后的農業和先進的工業兩大部門組成,二者存在明顯差距,由此形成“二元經濟結構”,即發達的工業與落后的農業并存,現代化的城市與落后的農村并存。由于中國“城鄉分割的二元社會制度,使城市成為農村人的絕對誘惑,吸引著鄉村男女成為它的勞動力;而排斥一對農村夫婦共同遷居,又造成多數情況下是一方出走而另一方留守家中。最終,制度的距離轉換成空間的距離”(南京大學,張玉林2006)的確,在現有的體制和結構下,我國農村家庭在城市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在城市,農民只能以農民工的身份參與城市建設和工業生產,他們為城市建設和工業化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卻享受不到經濟發展的成果和利益。比如,他們在就業上受歧視,享受不到城市基本的醫療、失業、養老保險等生活保障。雖然近幾年這一狀況有所改善,但橫亙在城鄉之間的巨大差異,決定了農民家庭在城市基本沒有生存空間,只能是丈夫進城打工,妻子留守家中。
2、市場經濟的驅動與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同時也是市場化不斷深化的過程。筆者認為,市場力量的作用一般是傾向于擴大而非縮小男女兩性間的差異。其結果是支撐農村持續發展及文明轉型的有文化、有技能、市場經營意識強的男性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流,留守在農村的婦女普遍文化素質偏低。表面上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轉移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為農民生活的改善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但問題是,從農村流向城市的勞動力資源,是農村最重要的資源,是農村勞動力中的精英。城市從農村挖走的也決不僅僅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而是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最為急需的勞動力。由于市場經濟的選擇而導致的農村人力資本大量流失,是造成農村經濟近年來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也是“留守婦女”問題出現的重要因素。
3、農村人地不足的矛盾
我國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是人地不足的壓力。統計顯示,我國經營耕地9畝以下的農戶占83.4%,經營30畝以上的不足2%。農業經營難以達到規?;囊?。因此,發展農業就要轉移農民,減少農民。20多年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必然使農民家庭也作出相應調整。農民只有離開本土進城務工,向非農產業轉移,才能改善家庭生活,應對日趨嚴峻的生存壓力。而在向城市非農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擁有較多優勢包括性別優勢與資源的主體,則率先轉移出低效行業。在農村,資源的分配始終維系著男性優先的利益秩序。在比較利益的驅動下,現實中性別分工調整的規則仍然是男性優先選擇有較好報酬、有更多接受新技術的機會、有發展前景的工作,而把農業這一弱質行業留給了婦女,以至農村婦女成為我國時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
4、傳統的社會人文環境的制約
在中國農村的人文環境下,勞動力資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過程不僅僅是一種個人行為的結果,它更多地是一種家庭集體決策和集體行為的結果(李實,2001)。由于傳統家庭分工“男主外、女主內”具有明顯的男性優勢傾向,因而,“婦女作為照顧家庭的的第一號角色決定了勞動力轉移模式中的性別差異?!保R曉河,2003)也就是說,在農村家庭“保障”與“發展”的選擇中,男子優先選擇了“發展”,婦女則只能選擇“保障”,留守農村。
5、婦女自身文化素質偏低
中國是個文盲大國,目前8699萬文盲人口中有70%是女性,絕大多數分布在農村。農村婦女中大部分為小學、初中文化程度,中老年婦女中還有一定比例的文盲、半文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低。我們在陜西渭南、寶雞、榆林調查問卷顯示:990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其中,從沒上過學的4.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3.9%(其中,大專以上的僅為1﹒6%)。加之農村婦女長期處于粗放的小農生產方式中,多有不思進取,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同時,大多數農村婦女缺乏自立、自尊、自強、創新意識,這些都限制了她們外出流動求得自身發展。
二、“留守婦女”面臨的生產生活困境及影響
留守在農村的婦女,固然在農業生產和家庭經營上有了一定決策權,社會地位有所改觀,但她們的生產生活狀況并不容樂觀,存在以下問題:
1、勞動力不足,勞動強度大
由于我國農村現代化機械化程度不高,田間作業的大部分要靠體力來完成,而農村主要的男性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出,使“留守婦女”無疑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在一些山區,大部分“留守婦女”每人要獨自承擔家中所有的農活。而半數以上的婦女表示“一個人難以單獨承擔”。身體不好的“留守婦女”,生產中遇到的困難更大。因此,她們一般是通過減少耕地種植面積或將土地暫交他人管理的方式來維持簡單的、傳統的農業生產,以管理粗放作物為主,加之她們家務繁重,投入農業勞動的時間少,導致農作物長勢差,生產效益低。她們在農業生產中基本沿襲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掌握技術的能力普遍很差,主要依靠體力投入進行農業生產,使其主體性作用的發揮必然受到限制。長時期高強度的勞動,大大超出她們的體能,又損害了她們的健康。這必然對我國發展現代農業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2、心理壓力大,精神負擔重
丈夫外出打工,婦女留守家中,她們忍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負擔。丈夫是否身體健康,對自己是否忠誠,成了留守婦女最大的心理負擔。因為經濟原因,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外出務工者很少回家。調查顯示,打工最長的達20余年之久。妻子也難去探望。甚至連通訊、通信聯系也是能省則省。半數“留守婦女”不知道丈夫打工在哪?(新民網,2007年8月2日)長期天各一方,遏制了人的正常生理需求,也直接導致夫妻感情危機。近年來,我國“打工婚姻”離婚案呈不斷上升趨勢,“留守婦女”中已有不少遭遇婚姻“紅燈”。發生于打工群體的離婚案已占到基層此類案件的60%-80%。數以億計的農民家庭成“留守家庭”,如果“留守家庭”變成風險家庭,“留守家庭”失去了和諧,呈現出病態,那么,其數量之多、影響之大,則是社會難以承受的。也與和諧社會的基礎-家庭和諧是相背離的。
3、利益受侵害,缺乏安全感
男性勞動力外出后,農村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孩子。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帶來的是農村治安防范力量的減弱和違法犯罪幾率的增加。婦女除直接遭受害外,家庭財產也成為作案分子的目標。我們在渭南調查發現,有些村莊一夜之間所有雞被偷光。而犯罪嫌疑人大多是受害人附近的居民?!傲羰貗D女”說:“現在天一黑,我就不敢出門,早早地把門關好,還要用木棍將門頂死。賊以前是晚上偷,現在白天也敢偷。我們整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近年來農村治安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新農村建設的鄉風文明,加劇了“留守婦女”的不安全感。
4、文化程度偏低,教育子女難
在農村,不少家庭的丈夫就是為了供養孩子而外出打工的。因此,照顧教育子女上學讀書是“留守婦女“重中之重的任務。調查顯示,外出丈夫與妻子聯系溝通的主要話題是子女的學習。但由于留守婦女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很難勝任教育輔導子女學習的任務。她們所能做到的,主要是在生活上盡力管好子女的衣食住行。有的農忙季節,連孩子吃飯問題都難以顧及。她們教育子女的方式也比較簡單粗暴,一旦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非打即罵。有時因生產生活壓力過大,孩子成為她們宣泄內心壓力和痛苦的的對象,更談不上對子女的教育。這就直接影響子女的健康成長和我國人口質量的提高。
5、貧困化加劇
緩解和消除貧困是中國政府矢志不渝的目標。通過多年扶貧開發,我國政府使婦女占多數的農村貧困人口數量大幅度下降。但至今,由于丈夫離開后高強度的農業生產勞動和生理心理壓力又直接損害了婦女的健康,導致“留守婦女”中已出現“因病致貧戶,”丈夫打工的收入八成隨”藥”而去。農村貧困主要是婦女貧困。尤其是農村患病的中老年婦女,自身失去勞動力,身邊又無子女照顧者,更陷入極度貧困狀態,成為邊緣人中的邊緣人。
三、解決“留守婦女”問題的建議
“留守婦女”的生產生存現狀,是和諧農村構建中面臨的最大的不和諧問題。只有認真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高度重視“留守婦女”問題,政府在制度安排、政策設計上充分考慮體現她們的利益,最終在制度上消除她們生存發展中的障礙,才能從根本上體現和諧社會的公平正義,使“留守婦女”與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和諧均衡發展,實現人人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和諧社會。為此建議:
1、政府要高度重視,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
由于“留守婦女”問題的出現和存在在我國有一定的必然性,因此其問題的解決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在當前,政府應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來逐步改變這一狀況。如,勞動力流入所在地政府,可逐步推行農民工帶薪休假制度或制定農民工“探親節”、“探親假”,也可資助“留守婦女”探親(報銷車費,提供必要的食宿等),給予為中國農業發展及城市繁榮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留守婦女”享有最基本的人文關懷。
2、要成立專門管理機構,整合資源
各地政府要整合資源。如,文化部門應定期組織文化下鄉活動,舉辦各種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引導“留守婦女”積極參與,豐富她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司法部門應為“留守婦女”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保障她們的合法權益;教育部門應加大針對她們的技能培訓,提升“留守婦女”發展現代農業的技能;并實施母親素質工程,開設健康保健、育兒知識、教育子女知識及相關講座,提高“留守婦女”素質。
3、加快發展農村經濟,實現勞動力就地轉移就業
各地農村應根據其資源優勢,積極發展工業經濟,吸引外地客商投資興業,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與此同時,通過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吸引外出務工者回鄉創業,鼓勵實現就地就業轉移。還可通過依法流轉農民承包的土地,解決“留守婦女”高強度的農業勞動。通過小額貸款、項目培訓等,鼓勵“留守婦女”實施家庭創業活動,發展庭院經濟。在創業活動中,改變她們的生存生活方式,穩定家庭及社會。
4、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鄉分割的戶籍管理制度,為農村婦女進城就業生活消除體制障礙
首先,應逐步放寬戶口遷徙限制。凡在城市有固定住所、穩定職業及收入,無論男女都可以登記為城市居民。其次,國家應以立法形式把改革后的戶籍體制和政策加以定型,戶口登記應統一為居民戶口,不再劃分“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第三,戶籍制度改革還要與其他各項政策、措施密切配合。
5、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為農村婦女進城務工就業提供統一的、公平的市場環境
首先,要加快城市用工就業改革,實現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雙向選擇。其次,打破身份界限,消除男女工同工不同酬的性別歧視,統一用工手續和待遇。第三,健全市場服務機構,統籌兼顧城鄉就業。
6、形成全社會關愛留守婦女的氣氛
如志愿者可通過進農村社區,直接幫助留守婦女解決生活、情感、心理上的問題。也可在農村社區成立“留守婦女互組組”,幫助她們解決農忙時節農業生產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新農村的建設,給瀾滄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添加了許多的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存在著很大的經濟活力。依靠這些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當地可以發展旅游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對提高村民的思想、增強民族凝聚力有著重要的作用。體育文化需要植入到人們的腦子里,讓人們自覺進行體育活動,由于人們越來越對健康的重視,參與體育運動是必不可少的。人們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和別人進行愉快的交流,還可以消除生活中的一些煩惱,所以,許多的村民都喜歡參與這些的體育活動。村民在傳統文化中享受生活,還能夠積極感受民族體育項目的魅力。
二、對瀾滄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保護的建議
(一)建議成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機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變遷,依然保留著到現在。除了存在一些外界的幫助意外,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它具有自我保護機制,能夠自我繼承和發展。瀾滄江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為了得到更好的發展,有效的保護與傳承是關鍵所在。隨著體育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也會受到四面八方的沖擊。許多傳統體育項目在復雜環境中會遇到許多困境,甚至面臨失傳的危險。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加大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的力度,需要建立良好的保護機制,為民族文化的傳統提供良好的條件,這樣就能夠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展提供更好的保護。
(二)建議政府加大民族體育扶持的力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中國少數民族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國家和政府應該加大支持的力度。目前,經濟社會的發展已經嚴重制約國家體育發展,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加大對各個少數民族的支持,不斷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投入,積極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F在,政府為了能保護傳統文化和遺產,已經采取措施來保護非物質遺產,由國家確定給繼承人提供一定的補貼。瀾滄江的少數民族傳統的保護與傳承也可以效仿這種做法,制定適當的激勵措施來讓更多的人來傳承和保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三)建議各級組織和相關協會利用旅游業的發展促進傳統體育項目的持續發展瀾滄江流域擁有十分美麗的山川,資源非常豐富,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能夠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在瀾滄江的少數民族地區,人們利用地理優勢來發展旅游業,隨著旅游業的逐漸回暖,許多地區都開始大力發展旅游業,針對人們的需求,都已經開始利用自身的資源,吸引游客來進行觀光,并推出一系列鮮明的民俗旅游的特點,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特點,這樣就能夠吸引更多的游客。如在彝族火把節的期間,彝族年期間,“五一”、“十一”黃金周期間讓游娛者參與彝族傳統體育活動,感受和領悟具有彝族特色和彝族共同心理特征的體育文化。如賽馬、斗牛、斗羊可以讓游娛者飽嘗觀賞之快,而蕩磨秋則讓游娛者體驗參與之樂。這一種現代手段是促進彝族傳統體育可持續性發展的一種最佳途徑[4]。這樣就能夠讓游客體驗的民族傳統體育存在的魅力,感受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還能促進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三、小結
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加快涉農項目的規劃編制和申報速度,用足用活上級的扶持政策,集中精力抓項目、爭資金,積極爭取國家投資,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項目和資金保障。要切實落實好整合項目運行機制,對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生態環境建設、農村道路、危房改造、農村環境治理和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等涉農項目進行有效整合,加強項目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安全運行。進一步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縣財政應建立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示范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積極探索農戶聯保、村集體信用擔保等辦法,強化金融支持力度,引導農村金融機構信貸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
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調動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動性
政府要在落實好中央、省市的支農惠農政策的基礎上,重點抓好培育農民增收致富產業,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夯實農村發展基礎,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各鄉鎮與相關部門要加強協作,整體聯動,配合推進,形成齊抓共建的良好氛圍。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和農民的培訓教育,使農民充分發揮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作用,增強農民的主體意識,激發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主動地投身于新農村建設。
三、夯實基礎,提升素質,提高新農村建設工作保障水平
要按照全縣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全力保障基礎教育投入,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建立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養老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強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和生活救助體系建設;大力弘揚尊老愛幼、鄰里和睦、遵紀守法、誠信友愛的優良傳統,倡導健康文明、科學和諧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健全村民自治組織,建立和完善村規民約,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依托“農民免費技術培訓”工程和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設施,加強對復轉軍人、青年農民和婦女的科技培訓與外出打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努力培養“四有”新型農民;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和民主政治建設,健全民主管理新機制,加大鄉村干部培訓力度,著力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增強引領發展經濟和處理農村事務的能力,為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強領導,細化責任,完善考核獎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