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31 05:31: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當代科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有報道說,這處修改源于美國頂尖天文學家尼爾·迪格拉斯·泰森的一封電子郵件。科學家在郵件中指出了電影中的一個錯誤:在那個時間那個地點,也就是1912年的大西洋,當羅絲躺在那塊漂浮的木板上仰望時,她不可能看到那樣的星空。盡管提起這茬卡梅隆有些罵罵咧咧的。但他還是向泰森要了1912年4月15日4時20分大西洋上空的正確星位圖,并把它整合進3D版電影里。而泰森先生也頗為得意地群發了一封電郵,將這結果告訴了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同事們。
倒真希望這是一則沒有虛構成分的軼聞。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兒,同樣是文理科跨界,導演和天文學家說著互相調侃的話,又互相尊重對方的專業,總好過寫論文的人和寫小說的人掐架。
其實,這世界本就沒有非此即彼的文科理科界線??屏帧し鹚公@得上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不久之后,便又以第三作者的身份在國際學術期刊《Current Biology》上發表了關于人的政治傾向與大腦結構關系的論文。同屆最佳女主角獎得主娜塔麗·波特曼在哈佛大學主修心理學期間。也曾發表過科學論文。
2012年不僅有泰坦尼克號沉沒100周年紀念日,也有當代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逝世20周年紀念日。這位一生著書470部的大作家是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博士,曾在波士頓大學醫學院任教多年。在獲得副教授頭銜3年后,他決定不再教書,而是全身心投入寫作中。波士頓大學不但尊重了他的決定,而且在多年后破格晉升他為教授。
一、考查目標與考點說明
《江蘇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在關于論述類文本閱讀部分的內容表述三年之間大致沒有變化,關于文體范圍的理解表述為:“論述類文本閱讀。論述類文本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等。”后面相關解說可總結為“兩種能力(理解、分析綜合),六個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①,考查目標與考點內容還是明確清晰的。
二、近三年考查和命題的具體變化
1.分值和題型的變化
僅從題型看,2009年和2010年相同,均為三題15分,第一題為一道3分的選擇題,所不同的是2009年以選做題形式并給出了實用文本,考生有不選做論述類文本的自由,而2010―2011年則在命題上就為學生選定論述類文本。最重要的變化是2011年本題分值上升為18分,題型也變為三道簡答題,比起前面的文學類文本閱讀總分值只少2分,而題目卻少一道,單小題平均達6分(3題分值分別是4分、8分和6分),超過文學文本閱讀??梢哉f,此題的分量陡增了,而三道簡答題的題量也是對考生的一個挑戰。
2.選文的特征及變化分析
為了便于說明選文特征,下面列出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江蘇高考論述類文本材料的相關來源如下:
2009年為《說“異”》,原刊2008年11月上?!段膮R報》,長5000余字,經刪改約800字。作者詹克明,物理學家,科普散文作家;2010年《談靜》,選自現代美學家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的第三封,寫于上世紀20年代作者旅歐期間,原文1800多字,刪改為872字;2011年《捧與挖》,選自《魯迅全集?華蓋集》中的《這個與那個》一文的第二部分“捧與挖”,寫于1925年,文本略有刪改,如原文“民元革命時候,我在S城,來了一個都督。”改為:“民元革命時候,S城來了一個都督?!钡谌潉h去“火神瘟神不待言,連財神也是蛇呀刺猬呀似的駭人的畜類”②一句,表意無大變化,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在行文上更流暢或語言上更近于當代的習慣,便于考生閱讀。
作為文學大家,魯迅的雜文首次進入高考閱讀材料,這個變化似乎更加強調了論述類文本考查的文化內涵文學傾向,三年以來,自從剔除了科技說明文之后,論述類文本以論述為主的特征愈加明顯,一方面它不回避科技論文,另一方面與以論述說理為主的文學類文本則相互滲透。其實《談靜》就作為文學文本在2008年湖南高考試題中考查過,另外2006年江蘇卷《波茲曼的詛咒》、2008年山東卷的《歌德之勺》,當時作為文學文本考過,同樣也可以看作論述類文本。由此可見,滲透文學文本特征的論述類文本在高考中是很受命題者關注的。
這類文本內容主要涉及文藝評論、雜感及社會自然科學論文等。選材的共同特點是:(1)學術性強,有專業性、系統性,信息量大,語言也比較規范;(2)文化底蘊厚。近年所選的論述論文,其作者多為一流學者或作家,文本表現見解獨到,體現作者鮮明的個性風格,而且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3)主題明確突出。所論述的多為某一領域的重要問題,思想深刻,經命題刪改后主題更加明確集中,為讀者提供了良好的思考體驗機會。
3.文后命題的變化分析
從科技論文到美學論文再到雜文,這并不體現出一個選文的變化方向,只是實踐和驗證了考試說明中關于命題范圍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的這個解說,可以想象后面的高考選文將再出現優秀的科技論文等。事實上,更該引起關注的應當是文本后的考查題變化。
(1)變中不變――論證思路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試看2011年與2010年兩題的比較。2011年的第15題對應2010年的第16題,都是考查文本的議論寫作思路的,2011年的第17題對應年的17題,都是以考查作者的觀點態度為中心,需要注意的是,2009年第16題也同樣考了“作者認為應該持什么態度?”③,這足以說明,論述文本的議論思路與作者的觀點態度在命題人心中是相當有分量的。這當引起以后備考的足夠重視。
(2)新增題――更鮮明體現議論文考查的本質特征
考題刪去選擇題變為簡答,這不單是個形式上的變化。在分別對應了兩道題之后,余下這道由客觀題變化來的8分題(第16題)考了什么?原題是:“文中的例證分別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證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遞進關系?(8分)”④這道題已經非常像平時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議論文的分析提問了,問題具體細致,涉及內容理解的點也較小,可以說,新增的這道題,再加上前面的論證思路及作者的觀點兩題,更加鮮明地體現了重視對議論文本質特征的細致考查。
三、應試思考
1.重視議論文本特征的閱讀把握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鍛煉
高考對論述類文章閱讀考查側重于邏輯思維能力,主要讓考生借助語文學習的方法和規律,正確理解、捕捉、篩選、判斷與轉述論證信息,鑒于三年的考查的重點和方向變化,要為學生認真扎實地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鍛煉,確立把握議論文基本特征的閱讀與訓練方向,主要包括概括和提煉作者的觀點態度,分析論證結構、把握議論思路,發現材料和觀點之間的邏輯聯系,等等。
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訓練中要注重向學生進行議論文本質特征的分析引導,如理論上的“建構”性,說理的結構和條理性(邏輯性),等等,不妨把一些經典的課內議論文再與學生一起做溫習,諸如《拿來主義》、《師說》等,在閱讀中,尤其要注意引導多進行一些深入文本具體論證內容的理解和訓練,掌握分析結構、把握思路的基本方法。比如抓文中具有提示、總括、過渡、照應作用的標志性語句;把握語句銜接的特點,明確句群所表達的重點;強化文本結構意識,引導學生運用層次分析把握行文思路,進而明確作者的態度觀點;學會按文體特征分析,如議論文常按引論、本論、結論組織文章結構,等等。
2.注重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良好答題心態的養成
閱讀訓練中要多接觸文學性強的文本,對文化名人文化現象及文學風格等多有涉獵,對學術知識,文學藝術作品形成對路的理解,有了較強的文化底氣,才能從容應對高考的論述類文本。
另外,學生往往缺乏對文章逐段逐層閱讀理解的耐心,喜歡作跳躍性閱讀,對應題目尋章摘句,如此就容易出現概括片面、膚淺、作答不準確的問題。因此要力避畏懼、浮躁的不良心態,通讀全文,立足于整體感知和把握作好細部的分析,運用恰當的方法,如思路分析法進行解讀。
注釋:
①相關內容引自2011江蘇高考語文考試說明.
關鍵詞:應用寫作教學 素質教育 能力培養
Abstract: the modern society people in working, learning, living in the frequently used communication tool, so everyone must master the writing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Are going to enter the societ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ability,the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logical thinking, the uptake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bility, able to solve social life, work and study the problems and writing. For the students' adaptation to society, serve the society lays good foundation.
Key words: Practical Writing Teaching Competence education Ability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G424.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應用寫作課程講授的是,人們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實際運用的各種文書的寫作。應用文的寫作是,人們將個人的認知用書面語言形成文字的一個過程,應用文是人們時常會遇到并需要自己去使用的文體,對人們的現實活動有著一定的切實意義。目前在高校應用文教學過程中,由于應用自身的特點,使應用文教學,有著理論多、格式多、教學內容枯燥乏味等特點,讓學生對課程興趣低,課程教學效果不佳。
1.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內容建構
1.1全面講授各種文體的應用文寫作之外,加強科技類文書、常用事務類文書及應對招錄考試類文書的寫作
應用寫作課程的教學對象為即將面臨就業的大學生,了解學生的需求,針對學生最需要掌握的文體進行強化教學,可以起到提高學生學習興奮度的作用,讓教學更有實際效用。目前,應用寫作課程的文體一般都包括行政公文的寫作、經濟類文書的寫作、法律類文書的寫作、事務類文書的寫作等等。其中很多內容都是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會遇到的實用文體,
大學生面臨畢業首要的是掌握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畢業設計報告和實習報告的寫作。很多學生即將畢業但是對畢業論的怎樣書寫,文章的結構設計、內容表達,怎樣將自己的學術思想付諸文字都是非常茫然的,雖然閱讀了一些論文,但是,對于自己怎樣去思考準備畢業論文還是沒有頭緒。在應用寫作課上,詳細全面的講解學術論文寫作過程、寫作要求、寫作思路等,可以為學生以后進行本專業的研究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打開抒發個人學術思想的大門。
參加國家招錄考試已成為很多大學生就業的重要途徑,在應用寫作的課程安排中,增加針對國家考試的申論等題目的寫作輔導,讓學生能夠在提高寫作水平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幫助學生解決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寫作課程的實用性。
講解求職信、求職簡歷等資料的書寫設計。求職過程中一份豐富完善,有吸引力,終點突出的求職資料,會為高校畢業生敲開求職單位的大門。在應用寫作課程里,教授學生制作自己的求職資料,引導學生審視自我,挖掘自身的優勢,正視一個完整的自己。站在錄用者的角度,告訴學生負責招錄工作的人想要了解關于你的哪些內容,怎樣揚長避短,在短篇幅里,更好的讓對方選擇自己。
1.2增加教授交際口才和社交文化的授課內容,
由于現行教育方式,使當代大學生很多都擅長于書寫式表達,在即時口語表達和社交禮儀交流方面欠缺較多。應用寫作課程雖然是以書面表達為主的課程,但是我認為加入更多實用性的,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認知思維和語言表達的授課內容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口語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書面語的表達能力,而且應用文自身的寫作目的,就要求一定要讓讀者,清晰、準確的知曉你所要說明的問題。而口語表達的訓練可以使學生提高語言表達的確切性,瞬時組織語言的能力,快速的邏輯思維和判斷事物的能力。
1.3加強對學生進行面對工作中實際事件進行思考的邏輯訓練
應用寫作中的行政公文等文書的寫作,其核心內容是,對實際工作學習生活中的事件進行思考和解決的一個過程,在應用寫作講授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思考現實問題,分析社會現象,解決矛盾問題,這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一遇到寫作問題就無從下手的原因。也可以讓學生知道學習應用寫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實際運用,了解在現實社會活動中怎樣使用自己所學的應用寫作知識,做到有目的、有思想的學習應用寫作。
2.應用寫作課程授課方法設計
2.1在課堂授課中運用多種授課方法,使用多媒體等技術提高授課效果
應用寫作課程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在細致講解理論的基礎上,運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教學方法,創造教學互動的課堂學習關系,調動學生的對課程的興趣,讓教師更好為學生準備其渴望收獲的知識,實現建立研究性學習方式的目標。
課堂教學注重實用性、可操作的特點,圍繞每次課程的主題內容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寫作水平,安排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授課系統,讓課堂授課更加形象生動,學生對于所需掌握的應用文寫作思維方式和整體設計思路有清晰準確地理解。
2.2在課堂外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實踐應用寫作知識
加強寫作方面的社團建設,組織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更加深入的認識到應用文寫作的社會意義,并在實踐中更好的領會應用文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如在學生中開展模擬應聘活動,我校2010級臨床專業的學生就曾經就出國、就業、考研等方向的面試考核為核心內容組織過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校園文化成果。還有開展大學生科研,全國范圍內的高校大學生科研一直是團組織積極開展,十分重視的一項活動,通過大學生科研培養學生的專業科研思想,教給學生專業科研方法,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而大學生科研的最終成果的表達,要通過應用文的發表,即科研論文的形式講述出來。還有校報、校廣播站,這些稿件的撰寫也屬于應用寫作的范圍。所以在大學校園為學生實踐應用寫作提供廣闊的天地。
2.3在課程考核上以實際需求為著眼點,采用理論考查和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方式
應用寫作課程的考核,在設置上應考慮到課程的理論性和應用性兩個方面,并且要側重應用,引導學生在將來的工作學習生活中運用和不斷完善個人的應用寫作能力。隨堂考察部分占考核的百分之十五,主要看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短時間內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日常的知識積累等,以即興題目口頭寫作為主要考核方式。書面理論考核占百分之十五,主要考查 應用文寫作理論的記憶情況。第三部分為書面寫作能力考核,主要涉及應用文文體寫作的考核,其中科學論文的寫作將作為重點內容。以達到督促學生學習理論,引導學生動腦思考、動筆寫作表達的目的,真正掌握到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實的際效果,為改進教學提供可靠的依據。
3.應用寫作課程教學相關問題思考
3.1將課程的實用性真正落到實處
應用寫作課程,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課程,在授課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應用文體的寫作技巧,知道應用文的寫作需要具備的素質,了解應用文寫作的前期準備條件,明白應用寫作在自己的未來的學習生活工作中的作用。給予學生運用應用寫作課程的實際操作方法,使應用寫作的現實作用發揮出來,為學生的人生服務。
3.2根據社會的發展變化,不斷更新教學思路
大學教育是交給學生技能和思維,學校培養的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大學的應用寫作課程的教學內容、方法、思路等等,要緊緊跟隨社會發展的腳步。在保持大學寫作課程長久形成的應用寫作基本理論之外,根據社會的實際情況,調整增減課程內容,刷新教師的知識儲備,讓應用寫作課程的教學更符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3.3使應用寫作課程的教學達到提升學生素質的作用
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講都不可能是一勞永逸,面面俱到的,應用寫作課程的教學,最終要培養的是學生的一種素質和綜合才能,教師應教導學生怎樣在老師教學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出適用于自身的研究學習的技能,從而使大學應用寫作教學對學生的未來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考察。文章試圖進行初步的學理闡述,基于大約120年以來中外相關文獻的發掘梳
理,首次重點考證中國經濟思想史這一獨具特性的學科在世界范圍內的發端與發
展,論述中國和日本相關研究的具體狀況與研究內容,考察國人在不同歷史時期
進行該學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和主要學術特點,進而闡釋中國經濟思想史惟獨在
中國大陸作為理論經濟學獨立學科的特殊優勢與發展前景,探尋豐富和發展傳統
漢學與理論經濟學、經濟史學的創新途徑。
關鍵詞: 經濟史學 經濟思想 學科創始 中國與日本 傳統漢學
一
近年來,筆者提出新世紀學術發展與深進的前提和基礎是對以往學術研究史
進行梳理、總結、分析和研究。在世紀之交,我國各種學科的“百年反思”接踵
而至,然而當今“顯學”之一的經濟學尤其是中國經濟學研究,除了極少的百年
回顧以外很少進行學術史反思研究,經濟史學研究者基于學科性質試圖開展相關
工作。我們知道,一般認為“經濟學”是“西學”,其基礎理論具有普遍性意義
。然而,我國的經濟學理論研究和經濟改革與現代化的實踐,都對此提出了不同
程度的挑戰。我國理論經濟學界對經濟學的本土化、規范化、普遍性等問題先后
展開了多種討論,這些問題客觀上也是對中國經濟學研究者提出的時代課題。①
博大精深的中國史學傳統提示我們進行一些新的思考,如對理論經濟學的學科演
進與基本特征進行考察,對經濟學諸學科的發展史進行爬梳,對經濟史學的理論
方法進行新的探索,對我國經濟學的研究史進行分析等等,都是很值得下大氣力
的科研工作。一般說來,令人信服的研究結論往往不能限于理論本身的推理或演
繹,還要求以大量實證研究的堅實成果來佐證,更需要通過學術史的系統考察來
完善。推動中國經濟科學的發展,系統研究中國經濟學術史無疑是一條重要路徑
,這也是豐富和發展傳統漢學和理論經濟學、經濟史學的創新途徑。
應當說,經濟學術史是一個較為廣博的概念,其研究對象涵括經濟文獻學、
經濟學說(思想)史、經濟學史、經濟史學史、經濟學批評史、經濟理論發展史
、經濟學科發展史、經濟觀念發展史等,其核心是研究經濟學諸學科的形成、發
展、特性、問題、趨向等等;其基礎則是對經濟學研究史進行文獻計量學和理論
闡釋學的分析研究,考察特定時代哪里的什么人在怎樣的狀況下要研究解決的是
哪些具體經濟問題,采用的是什么理論方法,怎樣思考或研究經濟問題,得出的
是何種論點或結論,重點研究在上述基礎上逐步蘊積而成的經濟概念、范疇、學
說、乃至理論和規律,如此等等;再就是論析經濟學諸學科的創立、分布、演進
及主要研究對象、領域、方法、素
—————————
① 主要如林毅夫、胡書東:《中國經濟學百年回顧》,《經濟學季刊》第1卷第
1期2001年;李根蟠有關“中國20世紀經濟史研究”、筆者有關“中國經濟學術史
——傳統經濟研究史考察”等課題。經濟學理論討論等參見張問敏等編:《中國
經濟大論爭》(第2輯),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拙作《“中國經濟學”尋根
》,《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4期(獲第八屆孫冶方經科學論文獎)?!瞃E
Tan, Etymological Studies of CHINESE ECONOMIC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English Version), No. 4, 1999〕修改稿收入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編:
《集雨窖文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材及研究群體、科研組織及相關的制度變遷,還有教育領域中相關學科專業的設
置、課程內容的安排等等。還要考察影響人們進行經濟思維、研究、活動以至決
策的社會經濟狀況、思想文化特征、政治制度背景等因素;搞清楚“是怎樣的”
及其關聯因素的存在,進而深入探討“為何如此”以及“諸因素之間關系如何”
等等,以闡釋經濟學術發展史的脈絡和規律。在經濟學尚未成為獨立學科的時代
,則主要考察人們如何進行經濟思維,對經濟事物形成怎樣的認識、意見、以至
思想主張等。不難看出,與上述內容和問題關系最直接、聯系最緊密的學科就是
經濟思想史。但經濟學術史并非經濟思想史或經濟學史本身,其研究內容如上所
述要廣博許多,可以認為有關經濟學術史的學理范圍、研究對象、理論方法等等
的規制與界定,本身就是經濟科學創新的重要內容。
開展中國經濟學術史的系統研究,特別是進行中外比較,一方面有利于總結
提煉“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學說和理論,另一方面有利于豐富和發展理論經濟學
的學科內容和學理基礎。借鑒耳熟能詳的一個說法——越是民族性的,才越是世
界性的。在我國步入WTO之后,在匯入世界經濟一體化洪流的進程中,在研究具有
一般性、普遍性的經濟理論與規律的同時,注重研究本國特有的、尤其是獨具優
勢的學科及其發展歷程同樣不容忽視。這可以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了解非西
方的經濟科學理論,并推動整個理論經濟學基礎理論的創新發展,為世界進步貢
獻中國人應盡的力量。與此同時,注重經濟學的發展史實尤其是傳統或古典經濟
學與現當代經濟學的傳承與聯系,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這不僅可以警示經
濟學科“無源之水”的可能缺失,也能提示經濟與其賴以存在的基礎之間的必然
關聯,還能夠從學科發展的流脈以及有別于本國的比較中提供把握發展趨勢的線
索。
在我國,理論經濟學諸學科中“中國經濟思想史”這門學科具有突出的自身
特性,它研究中國自古及今經濟思想、學說、觀念、理論的歷史發展,傳統帝政
時代占據了很大板塊,而“彼時”的民族文化積淀與觀念習俗傳承潛移默化地植
根于本土斯民;同時,此學科又直接以“此時”中國經濟思想理論為研究對象,
現今的改革與發展為理論研究不斷提供豐富而新穎的內容。對中國經濟思想史的
形成、發展進行系統考察,認識這門學科的獨特性質與發展前景,特別是其所具
【關鍵詞】烹飪飲食保??;茹毛飲血;自然火;人工取火;遺址;文化遺存;腦量;生食;熟食;植物原料;動物原料;膳食結構;文化特征
一、中國烹飪飲食保健文化的形成期年代
中國烹飪飲食保健文化形成年代,相當于考古學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以及新石器時代早期之無陶階段,古人類學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時期,距今約20萬年左右至距今1萬年左右。中國烹飪飲食保健文化的形成以晚期智人為主,我國境內發現的晚期智人遺址中,比較重要的有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資陽人、峙峪人和山頂洞人等。
二、中國烹飪飲食保健文化形成期的主要標志是人工取火時期
原始人類人工取火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原始人類人工取火與原始社會經濟形態、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原始人類所使用的生產生活工具以及制造這些工具所采用的技術、原始人類大腦的生理機能、原始人類動物原料熟食等因素息息相關。
1.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原始人類人工取火的社會背景。
(1)先進生產生活工具的出現。舊石器時代中、后期各類遺址出土了大量先進的生產生活工具:水洞溝遺址出土有骨錐、北京山頂洞遺址出土有骨針和鉆孔的獸牙、許家窯遺址出土有骨鏟以及一千多枚石球、河北陽原虎頭梁遺址出土有石矛頭,山西朔縣峙峪和沁水下川遺址出土有石鏃,遼寧海城小孤山遺址出土有骨鏢,柳州白蓮洞遺址出土有骨錐與骨針等等。
(2)狩獵經濟和漁獵經濟走上歷史舞臺。隨著石鏃、石矛、飛石索、弓箭、骨鰾等一大批先進生產工具的發明和使用。狩獵業、漁獵業已經成為社會生產活動中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采集、狩獵、漁獵已經出現分工。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原始社會的狩獵經濟和漁獵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地發展,狩獵經濟和漁獵經濟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2.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原始人類人工取火的條件
(1)技術條件:人工取火所用到的技術有打、鉆、摩、刮等幾種,而在我國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文化遺址中,這些功能都清晰可見。北京山頂洞人遺址,據碳十四測定,下窨骨化石年代距今18865,誤差在420年,文化層中的獸骨年代距今10770,誤差在360年。文化遺存有骨針(殘長82毫米,針身微彎,刮磨得很光滑,針眼系用尖狀器挖成的,針眼直徑3.1毫米,最大直徑3.3毫米)1件、磨光的鹿角1件、磨光的斑鹿下頜骨1件、磨鉆穿孔石珠7件、鉆孔小礫石1件、穿孔各種野獸獸牙125枚、磨制骨墜4件、磨制穿孔海蚶殼3件、鉆孔魚骨1件等等[1],這些文物的出土,標志著舊石器時代中、后期,磨制、鉆孔等制造生產工具的先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工具的制作之中,人工取火的技術條件已成熟。
(2)智能條件:舊石器時代中、后期原始人類大腦機能的完善為人工取火提供了保障。原始人類大腦的生理機能與腦量的大小有很重要的關系,人類學家吳汝康研究認為:“在前一百多萬年內,人腦的腦量只有600-700毫升,大約一百萬年前后,人類的平均腦量是800-1000毫升,在二十到三十萬年,腦量的平均值與現代人相近,更后的人腦量雖在體積上沒有繼續增大的趨勢,但腦子的形態還在改變,內部結構日趨完善和精致,腦細胞的數量增多,密度加大,新的聯絡在發展。”[2]醫學家嚴健民在論述人腦進化時認為:“所謂人腦組織結構的進化,是指腦量的增加,腦神經元數量的不斷增多。如古猿的腦量只400-650毫升,經漫長的進化,猿人的腦量,早期猿人在800毫升左右,晚期猿人在1200毫升左右。25萬年前的古人,腦量已達到1300毫升左右。有資料反映,‘現代人的腦量多在1100-1500毫升之間,男人比女人稍大’?!盵3]說明在大約距今20萬年左右,人類的大腦機能已經非常完善了。
(3)客觀需求條件:熟食是人工取火的核心推動力。舊石器時代早期,原始人類狩獵水平非常低,能夠捕獲獵物機會少之又少,所以用火烹飪動物原料的需求不大。原始人類保存自然火御寒,這種情況幾乎不存在,原始人的體質特征跟社會生產力水平是相適應的,他們體表有一層厚厚的皮毛完全可以抵御嚴寒,實在嚴峻,冬暖夏涼的山洞完全可以居住。需求是決定人工取火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舊石器時代早期,對火的需求不是很大,原始人類在保存利用自然火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斷火是非??赡艿摹.斎?,也不排除在某一區域或某一群落有連續存火的現象。但是,在舊石器時代的中、后期情況就大不一樣了,由于狩獵業和漁獵業的訊猛發展,狩獵動物和漁獵水產原料急劇增加,這些動物原料不適于生食,不然危急人體健康,用火烹飪食物的概率大幅度提高。一種既簡單又經濟實用符合歷史潮流的用火方式的出現勢在必然,在人類熟食的召喚下,人工取火便悄無聲息來到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中,一個斬新的時代-人工取火的時代誕生了。
3.中國舊石器時代原始人類人工取火的時間。
與我國古史傳說中“燧人氏”和“伏羲氏(庖犧氏、伏犧氏)”時期相當。《韓非子.五蠹》曰:“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燧人氏’?!碧拼穼W家司馬貞的《補史記.三皇本紀》記載:伏羲氏“結網罟以教佃以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薄妒?廣澤》:“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漁,慮犧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薄吨芏Y.含文嘉》云:“燧人氏鉆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于禽獸。”等等,這些都是對人工取火的權釋。中國原始人類人工取火的年代在距今20萬年左右到距今1萬年左右。相當于考古學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以及新石器時代前陶期,古人類學智人時期、新人初期。
三、中國烹飪飲食保健文化形成時期的特征
中國舊石器時代中、后期以及新石器時代早期無陶階段各遺址豐富的文化遺存,充分反映中國烹飪飲食保健文化形成時期的特征。
1.烹飪原料
舊石器時代中、后期,距今大約20萬年左右至距今1萬年左右,烹飪原料仍然以采集為主,但隨著生產力水平提高,狩獵工具大量涌現,不僅可以捕獲中小型的動物,還可以捕獲地面上的豺狼虎豹、空中飛禽和水中的魚類。狩獵經濟和漁獵經濟在原始人類的整個經濟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大。舊石器時代中期許家窯遺址,1976年發現了1059個石球,最大的重達1500克以上,最小的不足100克,利用這些石球可以制作“飛石索”,石球與飛石索對狩獵都有重要的意義[4]。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峙峪的動物化石至少有一百二十匹野馬,八十八頭野驢[5],說明該時期的峙峪人已經以獵取大型動物為重要的生產活動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無陶階段,隨著砍伐器、石斧、石錛、磨盤、磨棒等生產工具的出現,農牧業文明的腳步慢慢跨入人類社會的歷史舞臺,原始人類的經濟形態在“攫取性經濟”的基礎上出現了新的經濟形態“生產性經濟”,原始人類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來生產食物,但規模有限。
2.烹飪熱源形態
熱源多元化是火食時期烹飪飲食保健文化的顯著特征。北京人遺址第四文化層距今27-33萬年[6]。第四層為上部灰燼層,由上紫、紅、黃、灰、綠、黑色等雜色灰土組成,內含燒骨、燒石。被燒過的動物骨骼中,有的變形或變成灰色。被燒過的石塊上,有許多裂紋。厚度大約6米。第六文化層有5米厚,也含有燒骨與燒石。中國舊石器時代各時期遺址的文化遺存幾乎都有燒骨、炭灰、燒石、燒土,而且隨著年代的推移,燒骨、燒石、燒土、灰燼層在文化遺存中越來越豐富。燒骨、燒石、燒土、灰燼這些物質都富含熱能,都有烹飪食物的功能。熱源越多,相對應的利用熱源的方式就越多。原始人類在烹飪食物時,除了直接讓烹飪原料與明火直接接觸外,還有更多選擇,除明火外,還可用燒骨、燒石、木炭、灰燼、燒土來加熱食物。明火有很重的煙熏味,燒石、燒骨、灰燼、木炭、燒土已充分燃燒,有充足的能量,但幾乎沒有異味,不僅如此,許多還有特殊的香味,經這些熱源烹飪出來的食物,風味更佳。
3.食物分解工具
分解食物的工具形態小形化、刀刃復雜化、用途專業化,骨刀、骨錐廣泛出現在舊石器時代中、后期的遺址中,研磨器、研磨棒等具有新石器文化標志的工具出現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中石器時代以及新石器時代早期無陶階段的文化遺址中。器形變小與狩獵業相適應,許家窯遺址是我國小型石器出土最多的遺址,許家窯遺址出土的與食物分解有關系的石器分刮削器、尖狀器、石砧、磨石、石球等。刮削器有七大類,尖狀器有五大類[7],小型刮削器和尖狀器可用于分割野獸的皮肉以及割斷動物的筋肉。石砧的出現,為分解食物提供了固定的場所,使食物分解衛生快捷。磨石可以將分解食物的工具加工得更加鋒利,方便食物的分割。石球既可以用來狩獵,又可以用來砸碎動物骨骼,取食骨髓。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無陶階段,原始人類對于動物肉類的利用更加平常,該時期內各遺址的文化遺存中骨器很多。例如骨錐和骨刀,骨錐比起石尖狀器,更容易分解動物的皮肉。骨刀的出現,使食物的分解變得更加容易,骨刀刀刃通常都非常鋒利,在分解食物時的阻力更小。切割后刀口比石刀切割的刀口更清晰、食物形態更美觀,符合人類的審美要求。骨刀可以將食物分解得更小,保障食物均勻受熱、減少有害人體物質產生的概率,方便原始人類的進食。既豐富了烹飪飲食保健文化的內涵,又促進原始人類的文明進步。隨著研磨器、磨棒的出現,食物的形態除經石刀或骨刀分解成塊狀外,還可能將食物加工得更細,比如顆粒狀或粉末狀,無疑對食物的深加工具有積極的意義?;鹗硶r期分解食物的工具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砍斫器、石砧、石球、骨錐、骨刀、研磨器、研磨棒等。
4.烹飪方法
烹飪方法產生的客觀因素。熱源多元化、分解食物的工具多元化,決定了烹飪方法的多元化。石器時代的傳熱方式主要是輻射傳熱,其次是傳導傳熱和對流傳熱。烹飪之法有烤、熏、炮、燎、炙、燒、燔、焐。其中烤與炮近似、燎與炙近似、燒與燔近似,東漢人鄭玄認為:“燔,加于火上;炙,貫于火上;炮,裹燒之也”。最古老的烹飪方法應當是焐和燒,原始人類抓住獵物,直接將食物放在炭火上或灰燼中就可以將動物燒熟或焐熟,這是最簡單易行的烹飪法,越簡單越符合原始人的審美觀。在舊石器時代,原始人類有沒有用泥土將食物包裹起來投入炭火中或灰燼中焐熟呢?舊石器時代許多遺址的文化遺存中都有燒土,所以不排除這種可能。居住在巴西中部地區的克林-阿卡洛列印第安人其炊煮食物的方法是,用野香蕉葉把木薯和香蕉包起來,放在燒熱的石塊之間烙烤[8]。倘若果真如此,在舊石器時代烹飪飲食保健文化將翻開新的一頁,食物避開了與熱源的直接接觸,使食物受熱時的溫度更低,經這種工藝烹制出來食物更加安全衛生??镜墓に囀鞘澄镏糜趹以谔炕鸹蚧覡a之上,比食物直接放在灰燼中焐熟更衛生?!皬娜苏莆樟嘶鸬臅r候起,就開始了動物以及植物食品的燒和烤。最原始的燒和烤是在篝火上、在木炭上、在熱灰上、乃至在被燒熱的石頭上進行。”[9]樣的論述不夠全面。原料烹飪時的存在方式有四種:在熱源體中;在熱源體表面;在火苗中;在火苗或熱源體上方。在熱源體中,烹飪方法稱之為焐;在熱源體表面并且有火苗燃燒,烹飪方法稱之為燒;在熱源物上方的火苗中,烹飪方法稱之為燎;在無火苗的熱源體表面、在熱源體或火苗的上方,沒有煙霧或煙霧較少的,烹飪方法稱之為烤;在無火苗的熱源體表面、在熱源體或火苗的上方,煙霧較大的,烹飪方法稱之為熏?!豆攀房肌罚骸肮耪呷忝嬔?,燧人氏鉆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這里的炮是在原料表面包裹有一層物質,比烤更進了一步。烤的年代遠遠比《古史考》上說的燧人氏時期要早。原始烹飪方法燒與現在烹飪方法燒的內涵完全不一樣,現在燒是指水傳熱。
煮、燒(指具有現代烹飪法意義)、燉、燜、煨、炒、烙等烹飪法的萌芽。我國舊石器時代許多遺址之文化遺存都有燒石、燒骨、燒土,這些富含能量的熱源物、食物以及水常常出現在原始人類的視線中,存在決定意識,將熱源物與食物、水有機地結合起來是完全可能的。原始人類狩獵后,將大型獵物剝皮后,去掉體內骯臟,將燒熱的石塊投入腹腔,再置于燒熱的坑內蓋上泥土加熱成熟[10]。近代美洲大草原印第安人燒煮肉食,是將水和肉放在輔了皮革的坑里或放在用木栓繃緊的形似鍋子的皮革內,然后向皮革內投進燒紅的石塊,直至把肉煮熟[11]。根據民族學資料,我國已有類似的情況:東北鄂倫春族淬瀹肉:將肉與水放入刳成空心的木頭容器中,不停地投入小燒石,以致肉熟。鄂倫春族吊燒:獵獲的獸胃洗凈,放進水和肉塊,吊在火上烤,胃焦肉熟。云南的傣族,殺死牛后,在地上挖一個大坑,剝下的牛皮墊于坑中,盛上水放入牛肉,投入燒紅的石塊,直至肉熟。食物的加熱方法是以水傳熱來完成的,這是煮、燉、燜、煨等烹飪方法的前奏。谷類、堅果之類的小形體原料,采用石上燔谷方式進行烹飪,《禮記.禮運》:“中古未有釜甑,釋米捋肉,加于燒石之上而食之耳?!贝硕卧捳Z隱藏了兩種烹飪法―炒和烙。將石板用火燒至很高的溫度,小形體整粒食物置于石板上炒熟,這是烹飪方法炒的原生形態。我國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早期前陶時期的文化遺址有研磨器、研磨棒出土,可用之將谷米研細,與水和漿,入燒石上烙熟,把食物經放在熾熱的石板上使之成熟,烹飪方法為
烙。根據民放學資料:獨龍族和納西族人用一塊圓形石板架在火塘上,把和好的餅漿倒在燒燙的石材上烙熟。的門巴族和珞巴族在燒熱的石上烙餅。它們的文化基因可能就來自于舊石器時代晚期、中石器時代或新石器時代無陶時期。
參考文獻:
[1]《周口店山頂洞之文化》 作者張汝玖、胡曉春編《裴文中科學論文集》[C]科學出版社 1990年出版P123-133
[2]吳汝康著《人類發展史》[M]北京科技出版社1978年P209
[3]嚴健民著《遠古中國醫學史》[M]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年P5
[4]《許家窯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976年發掘報告》作者賈蘭坡《賈蘭坡舊石器時代考古論文選》[C]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P154
[5]《山西峙峪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作者賈蘭坡《賈蘭坡舊石器時代考古論文選》[C]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P175
[6]宋兆麟、黎家芳、杜耀西著《中國原始社會史》[M]文物出版社1983年P31
[7]《陽高許家窯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作者賈蘭坡《賈蘭坡舊石器時代考古論文選》[C]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P139-141
[8]劉達成等編譯《當代原始部落漫游》[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P234
[9]斯科文著 張錫彤譯 張廣達?!对嘉幕肪V》[M]人民出版社出版1955 P110
關鍵詞:國學;古詩詞歌曲;聲樂教學;通識教育課程
國學,是指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涵蓋歷史、哲學、天文、地理、政治、經濟、軍事、術數、醫學、星相乃至音樂、戲曲、書畫、建筑、舞蹈等藝術范疇。中國古詩詞歌曲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流傳至今至少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每個歷史時期都留下了古詩詞歌曲的遺韻。這些古詩詞歌曲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同時期的音樂審美意識,而且活態化地展示了儒家音樂美學思想,是中華文化中的音樂瑰寶。教育是人類文化延續最主要的渠道,尤其是高等教育能夠對文化進行過濾和整合,將本民族文化中最有價值的精髓進行保存和傳承,使之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因而,在高校音樂教育領域弘揚國學,在高校音樂教學中重視中國古詩詞歌曲的教學與研究,應是我們無可推卸的文化擔當。
一、古曲漸息——古詩詞歌曲教學的現狀
迄今為止,國內高教領域僅有中國音樂學院在2007年成立了“中國古典詩詞歌曲研究中心”,并開設了由本科至研究生的“中國古典詩詞歌曲教學”。這大概是我國唯一冠以“古典詩詞歌曲研究”的學術機構,也是唯一開設了古典詩詞歌曲專業的音樂院校(此處的“古典詩詞歌曲”即本文的“古詩詞歌曲”)。隨著那位畢其一生、嘔心瀝血致力于古詩詞歌曲研究的傅雪漪先生的離世,隨著創辦這一專業教學的中國音樂學院王學芬教授的退休,也隨著王教授苦心孤詣培養的7位研究生的先后“轉業”,中國古詩詞歌曲教學這塊原本是廣袤而豐厚的文化土壤,而今已是地荒人稀、寂寥冷清。
2500年來,孔子代表的儒家學說在國內外推崇得如火如荼。88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282所“孔子學院”,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與教學。國學日興,但儒家音樂文化的精髓——古詩詞歌曲卻聲息漸遠、日趨式微。點開“網絡孔子學院”的音樂欄目,我們可以看到其下有民歌、民樂、戲曲、曲藝、歌唱家、演奏家、樂評論道、音樂資訊……唯獨沒有古詩詞歌曲的介紹。近年來,我國數以百計的高校設立了音樂專業,但又有多少將中國古詩詞歌曲教學列入課程體系并真正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學與科研呢?我們難以設想在其他門類的藝術教學中——繪畫不學水墨丹青、工筆重彩;建筑不懂雕梁畫棟、斗拱重檐;工藝不識四羊方尊,長信宮燈;而書法不知道泰山刻石、顏骨柳筋、《蘭亭序》、《華嚴疏》……假若如此,高等教育何以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因而,在高校的音樂教育中沒有理由讓中國古詩詞歌曲的教學處于后位、甚至缺失。
難道是當代社會文化價值的多元將中國古詩詞歌曲已經邊緣化了?或是她自身的生命力開始衰竭?
二、詩樂同源——古詩詞歌曲的文化基因
“中國文學中的詩歌,從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無一不是歌曲之詞,隨著時代推移,音樂佚亡,歌詞尚存。凡詞皆可歌可詠,應當說,中國文學史中的半壁江山存在于中國音樂史中。”[1]趙曉生闡述的詩歌與音樂同源的觀點不僅反映了中國音樂發展中的文化現象,在西方音樂歷史中這種現象同樣存在。古希臘的“音樂和詩歌幾乎是同義詞”,“沒有音樂,詩歌形式便沒有名稱”,抒情詩歌(lyric)最初指的就是“和著里爾琴(lyre)而唱的詩歌”[2],這和我國詩經“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3]幾乎是同樣的音樂行為方式。
然而,由于樂譜的佚亡,我們無法知道詩經、楚辭、樂府這些上古時期的詩詞歌曲是什么樣的曲調?用什么樣的譜式記錄?歌詞與曲調的配合又是怎樣的方式?
人類最初的音樂是通過自身的嗓音來創造的。唐人孔穎達為《詩•周南•關雎序》注疏:“動聲曰吟,長言曰詠,作詩必歌,故言吟詠性情也?!保?]從 “言之不足故嗟嘆之”的吟誦進而“嗟嘆不足故詠歌之”的詠唱,原始的歌唱是語言的音調化逐步加強的結果。由于漢語的“四聲”音韻極富音樂性,“把歌詞聲調略為夸張性地朗誦,可‘吟誦’出曲調來?!保?]這正是《禮記•樂記》中“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的意思。因而,吟誦這種最自然的發聲狀態也常常成為營造古詩詞歌曲清微淡雅、沉著高古的藝境特有的表現手段。
但我們不能就此認為古詩詞歌曲的初始階段僅僅只是語言聲調情緒化的強調,它應該還有與歌詞同出一“轍”的曲調。我國現存最早的圖書目錄《漢書•藝文志》除了錄有《河南周歌詩七篇》、《周謠歌詩七十五篇》,另外還錄有與此相應的《河南周歌聲曲折七篇》、《周謠歌詩聲曲折七十五篇》。以“歌詩”與“歌聲曲折”并列,由此可以推斷應是詞與曲的關系。《文心雕龍•樂府》篇說得更清楚:“凡樂辭曰詩,詩聲曰歌”,這里“詩指的是詩人所作的歌辭,歌指的是和詩相配合的樂曲”。[6] 盡管當今學者對于“聲曲折”或“歌聲曲折”的譜式形態還見解不一,尚在探討,但無論是認為“聲曲折是用線條的曲折來表示音調的高低” [7]之 “曲線說”,還是認為“聲曲折是用文字記寫的方式標記歌詩音調之高下的樂譜”[8]之 “曲譜說”, 或者是認為“歌聲曲折是現知中國最早的旋律譜本”之“旋律譜說”[9],基本的共識是古詩詞歌曲在文學的詩詞之外還存在表現音樂的歌曲曲調。由于至今缺乏實物考證,唐代以遠的古詩詞歌曲還不能如我國古代器樂曲那樣根據文字譜、減字譜、燕樂半字譜以及弦索譜和管色譜去“按譜尋聲”,大量“歌詞尚存”的古詩詞歌曲均為后人補曲,這也為我們研究古詩詞歌曲留下了巨大的空間。
歷史發展到“依聲度曲”、“倚聲填詞”的詩、樂高度分化階段,我們依然可以從詩的整齊美、對仗美、節奏美、音律美以及詞的平仄相間、抑揚頓挫,散文化的語法句式中看到古詩詞歌曲中音韻與旋律的關系,即詩樂同源、共為連體的關系。
三、修身養性——古詩詞教學的現實意義
“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人類用自身的嗓音來表達內心情感,更為直接,更為深刻。古詩詞歌曲大部分屬于中國古代的文人音樂,尤其是唐、宋時期及其以后的古詩詞歌曲,歌詞精辭妙句,大多詠史嘆世,直抒胸臆,寄情山林田園,參破人間寵辱;曲調則婉轉迂回,韻味幽遠,憂而不傷,哀而不怨,表現一種超脫、曠達的人文品質。古詩詞歌曲的演唱很大程度表現為氣定神閑的“自娛性”音樂行為,體現了中華民族 “中正平和、含蓄蘊籍”的審美趣味,在音樂審美中保持一種“和”的情感態度。和諧的音響對人的心理有安定、撫慰的作用,音樂的和諧讓心靈的和諧達到完美的境地,從而達到個人與社會的和諧?!耙艉汀暮汀撕汀汀@正是中國傳統美學思想歷來重視音樂與人生、人與社會關系的特點所在”。[10]
我們清醒的看到,由于當前社會媒介市場化、商業化運作,一味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帶來了社會文化的低俗、惡俗現象,并日趨形成強大的媚俗文化勢力。從顛覆審美的“文化丑角”到精神狂亂的“反智主義”,都是用瞬間的精神去滿足人們日益浮躁、倦怠無聊的心態。長期 “速食”這種娛樂至上的快餐文化,人們將逐漸喪失審美的“咀嚼”能力和對一種高品質文化的欣賞耐心,直接導致整個民族文化素質的低下。目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審美取向低俗化、娛樂化的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在“全國高校藝術教育科學論文報告會”上大聲疾呼,在低俗化的時風下 “高校要保持獨立的思考,發出科學的聲音”、“高等學校的藝術教育應該對民族的藝術思維作出獨特的貢獻”(2009.2.13于東南大學),這也是每一個高校音樂教育者的社會良知。將中國古詩詞歌曲教學納入高校音樂教育,引導大學生品讀、演唱古詩詞歌曲,在古曲中唱出詩的意境,在詩詞中領略古曲的幽雅,在“唱著歌兒學古詩”[11]中修身養性,不僅可以培養大學生對美的感受、鑒賞能力,完善審美心理結構,培養他們在文化人格、藝術趣味、音樂素質方面的自我塑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強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使他們能從情感上建立起母語文化的音樂情結,從而凝聚中華民族文化的向心力。
四、專業化研究與普及性推廣——古詩詞歌曲教學走進高校
作為中國古代音樂文化主要的藝術品種,古詩詞歌曲應該成為一種特定的聲樂體裁進入高校聲樂教學課程,并獲得應有的地位,猶如德奧藝術歌曲、民族民間歌曲、現代通俗歌曲等,真正使高校課程體系包容多種文化形態,成為多元而豐富的現代教育體系。在高校實施中國古詩詞歌曲教學應首先從聲樂專業教學切入,在教學實踐中逐步獲得對中國音樂文化的深刻理解,進而作出系統的理論總結,包括詩詞審美欣賞、音樂本題分析、演唱風格的把握以及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而推及到全校學生公選課的教學,形成專業化研究與普及性推廣的全方位展開。
專業化的研究是指在聲樂表演專業的教學中系統的進行中國古詩詞教學與研究。
(一)組成教學團隊
在高校的古詩詞歌曲教學中,師資隊伍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首要條件。擔負古詩詞歌曲教學的教師除了具備精深的聲樂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廣博的古典文學知識以及對古詩詞歌曲音樂方面的分析解讀能力,這種高素質師資人才的缺乏,也是古詩詞歌曲教學難以在高校廣泛展開的原因之一。綜合性大學應充分利用學科門類齊全的資源優勢,集合聲樂專業教師、音樂理論教師、古典文學教師共同組成“三合一”的教學團隊,形成學科知識的互補與共享,以獲得對中國古詩詞歌曲“全觀視角”的整體解讀。
(二)加強理論研究
中國古詩詞教學應在系統的理論指導下進行。我國幾千年的音樂歷史,歷代音樂家都曾對民族聲樂藝術作過理論總結,如戰國時期的《樂論•師乙篇》、《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唐代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論》、明代魏良輔的《曲律》、清代徐大椿的《樂府傳聲》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音樂論著,不僅精辟地論述了歌唱中的咬字、呼吸、發聲、潤腔等技巧,而且詳細地規范了民族聲樂的審美標準,鮮明地體現了民族聲樂的審美意識,具有珍貴的學術價值。將這些典籍中有關聲樂藝術的理論進行精選,并從現代聲樂科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研究,加以系統整理,從而為古詩詞教學夯實豐厚的理論基礎。
(三)建立教材體系
編寫教材《中國古詩詞歌曲教學》及輔助教材《中國古詩詞歌曲萃選》,包括簡譜、五線譜對照的聲樂演唱譜與鋼琴伴奏譜。教材中對每首古詩詞歌曲的教學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1.古詩詞的文學賞析(作者簡述、創作背景、文學風格、詩境與藝境、白話體譯文);2.歌曲的音樂本體分析(曲式結構、調式風格、旋法特征、鋼琴的背景與歌唱);3.古曲演唱提示(基本音樂情緒、重要的吐字歸韻、有特點的行腔、聲音色彩的把握)。
(四)調整課程設置
為聲樂專業所有學生開設學科基礎課程“中國古詩詞歌曲演唱”,使他們掌握古詩詞歌曲的一般知識以及能夠演唱一定數量的古詩詞歌曲。同時,為那些立志研究中國古詩詞歌曲的學生開設專業選修課程“中國古詩詞歌曲教學與研究”,以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以上課程的教學都應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與課程標準,切實按綱實施教學。
(五)創新教學方法
通過聲樂專業的教學實踐,探索、創新一種“以中國古詩詞歌曲的吟誦、詠唱為原點,并吸納民歌、戲曲演唱技巧”的教學方法,在演唱中要求學生做到以情帶聲,以氣出聲,氣息流暢,字清腔純,尤其是注重無聲狀態下的氣息連貫,培養學生在演唱中逐步進入和諧的情趣意境、淡定沉穩的氣韻神態。
普及性的推廣是指將中國古詩詞歌曲教學的外延擴大到非音樂專業范圍,將國學的傳承融入于高校的素質教育?!皹匪孕迌纫病?、“樂者,德之華也”,這些儒家古籍中的名言強調用音樂來提高內心修養,并在音樂審美中體現以德為美,說明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為社會關系總和的人的發展的重要組成因素。上世紀80年代,哈佛大學開設的六類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第一類就是“文學與藝術”,其目的就在于使學生在具備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成為有教養的現代人。因而,構建一門“以國學傳承為宗旨,以音樂教學為載體”的通識教育課程“中國古詩詞歌曲的品讀與學唱”尤為必要。在通識課的教學中可以突破傳統聲樂教學的“一對一”模式,將多媒體大課教學與口傳面授的分組輔助更廣泛的教學平臺。
責任編輯:陳達波
注釋:
① 2009年 12月12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研究中心主辦、北京世紀視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唱響古詩詞•汪國真作品音樂會暨唱著歌兒學古詩•汪國真古詩詞歌曲唱專 輯首發式”在北京音樂廳舉行。此處借用“唱著歌兒學古詩”,是提倡一種邊唱、邊學、邊背的古詩詞傳習方式。
參考文獻:
[1]趙曉生.傳統作曲技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美]唐納德•杰•格勞特,克勞德•帕利斯卡.西方音樂史 [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3]司馬遷.史記 [m].北京:中華書局,1982.
[4]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語詞分冊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7.
[5]趙曉生.傳統作曲技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王力.古代漢語[m]. 北京:中華書局,1981.
[7]繆天瑞.音樂百科詞典[m].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
[8]劉再生.“聲曲折”之我見[j].中國音樂學,1990 (1).
[9]馮潔軒,李愛群.“聲曲折”是個錯定的詞[j].中國音樂,1998 (1).
[10]修海林,羅小平.音樂美學通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making a thorough inquiry into the chinese songs filled with ancient poetries
rao zerong
關鍵詞: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 流派
流派歸類與公共管理理論的歷史沿革
(一)公共管理原則導向的流派
White(1926)的《公共行政學導論》和Willoughby(1927)的《公共行政學原則》使公共行政學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著指導行政現象的科學原則;Max Weber(1978)的《論官僚制度》探討了現代組織原則與規范,發明了層級制。Gulick、Urwick(1937)等人的《行政科學論文集》,深入探討了法約爾管理過程與管理原則。
首先為古典管理學派,該學派主要關注行政效率,尋求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方法與技術,為提高行政效率而在操作層面上進行科學研究及組織工作。該學派為公共行政學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Taylor將科學引入管理領域,提高管理理論的科學性。Taylor(1911)在《科學管理原則》中提出共同利益為基礎的科學管理原則,并指出:“科學管理原則普遍適用于各種人類活動”??茖W管理理論強化了人們對消除浪費和提高效率的關注,從而成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價值追求。
其次為行政管理學派,該學派從管理實務出發,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論和規則,作為管理者的行為準則。Henri Fayol的主要貢獻是開創了組織研究領域,拓寬了科學管理的研究領域。Gulick對行政功能和組織的規范與實證研究,并提出了一體化組織原則與行政七職能理論。James D. Mooney提出了組織四大原則,即協調原則、層級鏈原則、職能原則和職員原則,結合組織與原則分析。
最后為官僚制度學派,Weber的管理制度理論的產生與其歷史時代有著直接的聯系。Weber的官僚模型有著高度結構化、標準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態等特征的行政組織體系,是強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夠達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因而是對人類行使權威的最理性工具。
(二)公共管理“理性”質疑的流派
20世紀30年代,傳統的公共行政學派理論受到了挑戰。傳統的公共行政學把組織視為機械形式,把人當機器,只是片面的追求組織結構和法律、法規的遵守。這是傳統公共行政學不可推脫的缺點。理性的挑戰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反對;二是認為行政原則本身存在邏輯矛盾。John M.Gaus(1950)在《公共行政》精辟地論述了當時的情形:“現時的公共行政學理論也就是政治學理論”。這把原本認為政治與行政分離的傳統理論又糾纏在一起。
社會系統學派從系統、整體性等社會學觀點來研究管理,擺脫了傳統行政管理理論的缺陷,并試圖改造傳統的權威概念、創造出一種協調合作精神。這個學派的代表人物Mary P Follett(1937)最早系統而深入地研究行政管理過程中人的問題,他通過對群體的心理因素的考察來分析作為民主群體基礎的“協商一致”機制的性質。
理性決策理論學派代表人物Simon(1988)把管理行為分為“決策制定過程”和“決策執行過程”,并把管理研究重點集中在“決策制定過程”的分析。既豐富了管理學的思想,也揭示了管理的本質特點。理性決策模式提供了分析決策問題基本思路,同時也強調“理性”是指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理性。
(三)公共管理多元化擴散流派
20世紀60年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原子能技術、空間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利用和發展為主要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客觀上造就了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等理論的應用和發展,拓寬了管理思維,也促進了管理現代化,更是給行政科學注入了新血液。公共行政學的管理科學成為了一門融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等多學科理論、方法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公共行政學的研究也就從純理論轉型到結合應用的研究。
系統論認為任何組織都同其周圍環境相互聯系、相互作用,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發展,拓展了公共管理學的研究范圍。公共管理對于公共性的理解也從官僚制度和政府機構發展轉變為注重公共利益,即政府與社會其他組織之間的政治關系,以及注重組織工作環境對公共組織的影響力,政府被置身于社會外部大系統中,公共管理從制度定義發展為規范定義和組織定義。
系統管理學派是以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自然、社會和思維領域中各種系統的運動規律并據此來認識和改造世界。其代表人物有L.V Bertalanffy、Talcott Parsons和James E. Rosenzwig等。其核心觀點是不同變量之間存在非線性關系。一個變量的細微變化可能引起其他變量的重大變化。這種非線性關系增加了人們對組織認識的復雜性。受系統理論的影響,任何組織都被視為相互關系之中,任何變量都可能對其他變量產生影響。行政組織也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必須持續地與環境產生互動,并在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中處于動態均衡狀態。
行政生態學派,借用生態學研究生命體與其環境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行政系統與各種環境變量間的相互關系。最早提出行政生態的學者是哈佛大學教授John M. Gaus。其追隨者Fred W. Riggs10余年后提出了行政生態類型的發展連續體。行政生態學借用“結構-功能”方法來分析行政行為及其與環境的關系,為公共管理學開辟了新的領域,使其擺脫了那種抽象地討論行政原則的純理論作風,用生態觀點來考察行政是正確的認識路徑。
(四)公 共管理價值重塑流派
歷史與科學的局限性導致了傳統的公共管理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迷信于管理的技術手段,而抹煞了人性存在的意義、價值、自由等內涵,也導致了公共管理學的價值危機。20世紀60年代,以Dwight Waldo等為首的新公共行政學派,除了致力于民主行政的推動,還大力提倡社會正義、自由、民主等價值,這也就突破了科學實證主義的限制,走向了人文精神與價值的復興之路。
Waldo(1971)在《走向新公共行政學:明諾布魯克觀點》的序言中指出,“新公共行政學產生于‘事態嚴峻、情勢緊急’時代”,它的產生本身就是為了解決問題。新公共行政學派的主要觀點在于:第一,由單純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成果和研究方法轉變;第二,拋棄“政治-行政”二分法,把政治或政策與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連續或交融過程,開始重視政府管理中的政策問題研究;第三,公共管理學由以效率研究為核心轉向更關注公平、責任和倫理等行政民主性價值取向的研究。
Gary Wamsley的《黑堡宣言》發表,奠定了黑堡學派的政府再造的獨特觀點。其強調,行政價值的重塑與社會變遷的推動都需要由“集體持有的價值、認知、態度以及行為等”改變,行政人員與官僚體系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行政績效。
(五)公共管理思路創新流派
任何思想流派的發生,除了尋找之身的歷史、傳統等淵源之外,時代的風云際會也可能成為其產生發展的土壤。公共選擇學派、新公共管理學、新公共服務、治理學派等學派的出現與不斷探索,極大豐富了公共行政學的內容和方法論。
公共選擇學派將經濟學的理論用于非市場的決策之中,它認為國家機關亦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參與利益的競逐。公共選擇學派以個人自由主義為基礎,關注個人利益,將人類社會分割為兩個市場:經濟市場與政治市場,它們都有著共同的特點,都受自生自發秩序的制約。該學派對于公共行政的啟示主要體現在:擴大公眾參與;最大化行政職能分權化;簡化行政程序與層級節制;徹底將公共行政經濟化,并進行可行性評估,而不是以“公共物品”或社會公正為衡量基礎;對于公共部門的擴張、行政裁量以及公共組織的目的進行嚴格的控制;削弱公共部門的領導角色,將其界定為專家或技術人員。
20世紀70年代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論在受到公共政策學科范式和企業管理學科范式的影響而在新公共行政學的基礎上形成。它更重視從經濟學角度來研究公共管理問題,在重視定性分析的同時更強調定理分析。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部門管理問題的解決為核心,采用經濟學理論和私人部門管理方法,創立一個新的公共管理的知識框架。如:更加關注績效-激勵的行政模式,建立績效導向型的制度、結構與管理等行政原則;建立了關于政府設計和行政改革的國際對話和比較機制;經濟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以及其他先進概念框架的綜合與啟發性使用。
新公共服務理論主張和現實求解,主要是針對新公共管理的缺失而提出來的一種理論。該理論指出,一味的放任政府治理走向市場化與競爭化將導致公共利益與公民尊嚴的喪失,并試圖提出新的理論解釋和實踐工具來彌補這種趨勢所造成的惡果。它提出通過由公民與政府雙方的共同治理來提高治理的質量,并帶給社會更高的收益,這些都體現了新公共服務理論的思想進步。
意義及啟示
公共管理流派紛爭,其主線主要集中在下面三部分:
(一)政治與行政
公共機構的任務,即政策的制定必須由政治家來完成;而行政者則貫徹執行這些政策措施,即所謂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盡管有學者對于政治與行政是否能分離表示懷疑,但二分法使得人們可以撇開政治條件與政治因素來把握行政的實質與意義,促成了對政治與行政邊界的認知。20世紀80年代以來,公共部門改革發展使得政治與行政的邊界日益模糊,主要是因為公共部門采用了眾多的組織形式,政治勢力日益滲入行政領域。政治與行政界限的模糊導致責任處于游離狀態,使得傳統的政治價值難以追尋,并產生了許多問題。
(二)公共與私人
在公共部門管理研究中,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所謂的“劃界問題”,如何選擇屬于公共、私人領域抑或公私混合領域,以及如何執行等問題的思考。在現實生活中,純粹的組織形式是不存在的。既沒有純粹的公共組織,也沒有純粹的私人組織,構成了所謂的“模糊狀態”。公共與私人邊界移位使我們必須對傳統公共部門原則進行重新思考,如公共權力與個人自由,資源配置問題、分配問題、所有制問題、官僚制問題等。公共部門管理創新,運用私人部門管理來提高效率、提高更優質的服務,這樣可以減少成本,但也存在公共信任減少的問題。
(三)效率與公平
效率與公平是一對矛盾體,效率在生產力落后的時代其重要性被提高到了歷史高點,而當社會矛盾漸露的時候,公平理念就會出現。效率注重規則、缺乏人性;公平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犧牲效率。公共管理理論引入了行政效率、經濟人假設、私人部門管理等效率優先理論,也提出了政治價值、人性與公共服務等公平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主張公民與政府的共同治理,加強對話,消減矛盾,以克服公共管理理論一味強調的競爭化、市場化可能帶來的惡果。其實,效率實際上是生產力的尺度,強調發展;而公平更多是價值觀念,是社會穩定的心理需求,注重穩定。在穩定中求發展,以發展來謀穩定。效率與公平最終將在社會的天平中尋達到平衡。
參考文獻:
1.[法]H.法約爾著.周安華等譯.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2.Luther Gulick and L.Urwick(eds.). 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37
3.[德]馬克斯?韋伯著.林榮遠譯.經濟與社會(上、下卷)[M].商務印書館, 1997
4.譚功榮著.西方公共行政學思想與流派[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5.[美]赫伯特?西蒙著.管理行為-管理組織決策過程的研究[M].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8
6.[美]塔爾科特?帕森斯著.社會行動的結構[M].張明德等譯.譯林出版社, 2003
7.[美]徐中奇.行政生態學研究述評及其對我國行政改革的啟發[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1999(4)
8.[美]F.W.里格斯著.行政生態學[M]. 金耀基譯.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