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29: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主流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期求商業回報和受眾認可的大潮中,堅持藝術方向,將情感作為藝術表現的核心,是主流電影進一步獲取鮮明追求的鑰匙。
主流電影應當多樣化,但對于現實社會的表現,對于大眾期望電影面對現實問題的心理滿足,是主流電影首先應當注意的問題。
主流電影要積極塑造英雄人物、道德楷模的藝術形象,但需要采納更為貼近大眾的表現手法。
什么是主流電影?我認為主流電影概念包含了廣義和狹義的差異理解。就廣義而言,泛稱我們時代潮流中具備主導因素的電影,對其包容何樣類別創作也會有不同的定性理解,還需要認真討論。但對于狹義的“主流電影”,我們其實有約定俗成相對明晰的認識,即以主旋律為中心的創作。即便對主旋律創作已經呈現出更為多樣的表達,但主導指向應當是公認的,對此不妨借用“一種感覺、多種表述”來描述。本文對于主流電影的認識集中在狹義上,在我的表述中包括了:主流意識形態認可、國家政策倡導、主導文化價值觀體現、情態表現積極向上、表現歷史與現實健康的電影創作。顯然,至少我們討論的主流電影應該是以時代主旋律要求為中心的健康積極向上的時代藝術創作。
近年來,人們注意到以《云水謠》為代表的、公認屬于主流電影的創作,在中國幾大獎項中頻頻獲得最高獎項的突出現象,它顯示了電影藝術創作的重要走向。主流電影獲得多樣認同的事實,提醒我們思考其中的合理走向。
毫無疑問,主流電影的悄然興旺,是和中國電影的整體興旺相匹配的,而主流電影的相對成功,又是相對著三個并行的現象,即大片受挫卻依然創作堅挺、小片難以擔當市場支撐角色但還頑強生存、藝術性創作還缺乏大眾呼應等,在這一背景下昂揚出頭的主流電影,其獲得的成績實在值得贊揚。為了更好拓展主流電影,就需要研究主流電影的長遠發展策略。這個策略是既能站在客觀現實基礎上,又能夠超越現狀而具有長遠眼光的策略。我們需要為已經具有“良好”基礎、卻未必是“很好”狀態的主流電影提供有益思考。
一、首先需要探討主流電影身處的現實生存的觀念變化,這也是主流電影創作得以進展和將來進一步發展所不可忽略的問題。不能不涉及全球化文化視野對于中國主流電影發展到底有何意義的判斷。在探討全球化給予主流電影利弊以及發展問題時,首先要判斷前提,即全球化視野的本質何在?顯然,目前主流電影的生存,已經不是西方侵擾與東方簡單對峙的階段,而進入互融、互包、互惠、互利,在競爭中尋找生機階段。這是因主流電影具有生機的適應眼光而生發的判斷,顯然,和世紀初中國電影因為入世而多少有畏死而求生的排斥眼界大不一樣。境界的擴大帶來的創作姿態和心胸是主流電影自信的主要因素。這里的關鍵是觀念,是取你死我活的對決觀,還是取共生共榮或共濟自長的發展觀?實踐證明后者導致的生存意識反而具有生命力:就是寬容看待文化世界而積極進取的發展壯大意識,以及自己做強做好向前發展的觀念。于是:1、自身強大是第一位的生存條件成為主流電影踏出早期期望保護意識,以期實現反而不需要簡單保護才可能獲得進展的實績。不依靠自身求取生存而只有簡單的義憤,顯然無益于自身生存,最終也會被無情的市場淘汰。但我們看到依然有一些電影在缺乏視野的卑弱中等待保護,而不是尋找強盛自身之道,這顯然不能成為生存競爭的勝者。2、共生還要面對必然的抗爭,本土藝術必須撐得住強大外敵的侵擾,于是,自身特色堅持是取長補短的必要基礎,沒有特色只能被利用而免不了被棄,也難以被生存大背景所接納與被看重。3、全球化視野中的發展觀也意味著必要的舍棄和一定的堅持,這是生死把握的重要因素。舍己之短或者暫時舍棄生存之短是必要的,一些影片奢談狹隘的民族創作傳統而其實缺乏現展意識,似乎保全了特色其實卻丟棄了生存;而堅持本土策略,堅持自己國家利益與長遠利益也是贏取最大價值的重要因素。但顯然,這里的關鍵是什么需要保存什么可以放棄?!都Y號》《云水謠》《張思德》等創作給予我們的啟發就是:東方堅守情感的禮贊,主流大氣精神的葆有,人性豐富性的把握,以及宣教意味的舍棄,直露教化語言的放逐等等,都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注重的。
二、在此基礎上,關于主流電影的文化認同與發展問題研究需要進一步探討。應該看到,目前一些主流電影在相當程度上已經超越了被觀眾冷落、被藝術看輕、被國域所隔的三種尷尬狀態而進入新的文化認同階段。前所述及,這一認同其實是主流電影創作觀念的轉變所至的結果。認同,既包括自身對于全球化視野的認同意識,擴展了主流電影的疆域;也包括外界對于主流電影改變后的開始認同,接納了主流電影的影響力。而認同觀是相互的,只有自身的開放觀念與開放創作才能逐漸融入世界,外界看重接納多少帶有意識形態性狀的主流電影,說明主流電影躍升到一個新平臺,內涵與外延都上了新臺階,這是令人可喜的事情。
由此,在中國電影逐步爬升的歷史機遇面前,已經具有開放視野的主流電影如何成為多樣化和諧格局中的中流砥柱,是應該思考的問題。而如何促進主流電影上一臺階的關鍵,是主流電影能不能在內在觀念上進一步轉變。中國電影應該有更高的訴求,高揚主旋律也是明確的目標,于是,下述目標需要進一步思考:
1、文化訴求。電影是一個國家文化的重要招牌,文化訴求是主流電影發展的關鍵所在。能夠在物欲橫流、市場主宰的大潮中堅持電影的文化傳播屬性,就能夠確立主流電影中心的地位。不打文化牌而打商業牌的危險,肯定先是主流電影喪失領地,接著是主流電影失去特色生存。電影文化的傳揚如果被主流電影承擔起來,生死問題也就無需擔心。文化目的一定要成為主流電影的主心骨,訴求文化比訴求政策支持來得更為迫切、正經和長遠。所以,主流電影到了確認自己文化傳播使命的時候了,只有如此,主流電影的藝術生命才能長久。
2、情感訴求。前面已經提到,在期求商業回報和受眾認可的大潮中,堅持藝術方向,將情感作為藝術表現的核心,是主流電影進一步獲取鮮明追求的鑰匙。《云水謠》已經顯示了成效,《集結號》更進展了情感的豐富性。在情感上下功夫,讓主流電影更為加深情感主流的魅力,主流的寬泛包容性就更為地道了:從政治主題主流外在符號層面進入人心主流影響的內在層面。所以,主流電影應該揚起高張時代情感大旗,在或細膩或磅礴大氣的民族情感張揚上確立自己的訴求方向。
關鍵詞:打工文學;文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120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111(2008)11-023-02
作者:張一文,廣東教育雜志社編輯,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廣東,廣州,510045
寫打工者、或由打工者寫,為打工者所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被稱為打工文學。關于打工者與打工者的文學,有專家指出:“他們是新生活的參與者和塑造者,是此時此地的中國最具活力的一群人。然而,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文學對這群人保持著集體的沉默”(謝有順語)。
不但“文學對這群人保持著集體的沉默”,文壇對這群人的文學也“保持著集體的沉默”!打工文學始終反映打工者的利益和尊嚴,堅持“為承認而斗爭”,卻在不少地域長期為主流文化所漠視和遮蔽,成為文化霸權下被遺忘的“灰姑娘”。
一、研究意義:對打工文學進行條分縷析。有多重價值。
首先是學理創新價值。對打工文學的語境、文本、作者、讀者諸要素做互涉式分析,審視打工文學的緣起、成就、持久性及其對打工者生活態度和精神面貌造成的影響,揭示底層寫作在文學、社會、政治場域中的邊緣化處境,展現體制外文學活動所引發的社會、經濟以及文化后果,這些都具有學理創新價值。
其次是審美價值。通過對打工文學三代作家的優秀打工文學作品的文本研讀,能夠進一步體現和提升打工文學的審美價值;通過對非典型打工文學作品的檢視和賞析,能夠向世人展示改革開放30年來,草根文學創作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最后是經世致用的實際意義。研究總是對某個社會系統的干預。通過對打工文學進行系統研究,削弱強勢文化的威嚴,對打工文學施于援手,對打工者等弱勢群體“文化低?!?文化權益的最低保障)設置實踐議題,提出應對策略,激發悲憫情懷和改造意識,這些都是打工文學研究的經世致用的實際意義。
二、研究現狀:打工文學的國內外研究現狀,不容樂觀。
國內研究現狀:打工文學的基礎性研究薄弱,公開出版的圖書文獻太少。在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檢索中,以“打工文學”為“題名”,檢索結果只有8本書,其中研究類著作只有1本。在“CNKI數字圖書館”,以“打工文學”為關鍵詞進行搜索,[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2000-2008)]上有19條記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的記錄為23條;[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的記錄為5條;[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的記錄為0條。此外,國內尚無關于打工文學的專門學術刊物。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主流媒介和評論家,對底層寫作的打工文學漠視或語焉不詳,抑制了打工文學的創作、傳播和研究。
國際上,荷蘭、韓國、日本的學者對中國打工文學都有所涉獵。有代表性的是尾崎文昭(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著名的漢學家)的論文《底層敘述――打工文學――新左翼文學》,把打工文學定性為“新左翼文學”(詳見《ァヅフ,(亞洲)游學》月刊94號,日本勉誠出版2006.12)。
三、研究方法:“外部研究”和“內部研究”并行。
研究打工文學,應該在繼承美國學者艾布拉姆斯“文學四要素”理論的基礎上,采用“語境、文本、作者和讀者”分析框架結構,通過文本分析、話語分析和敘事訪談等研究方法,從打工文學的“外部研究”(研究語境)和“內部研究”(研究文本)并行入手,來展開思考,以多個不同的觀察角度,得出有批判意識的、具有新的分析框架和多樣方法的、基于嚴謹學術研究原則的結論。
研究打工文學,不能做簡單的知識羅列與歸納,而是既注重作家作品的個體研究,又有總體把握的恢宏氣勢;不再是直覺認識,而是建立在科學研究基礎上的理性認識。要透過文化的視角,運用文化研究的理論方法,客觀地對打工文學進行基本的梳理與評述,力爭勾勒出打工文學文本與語境互動的多維圖景,促進打工文學與社會的和諧共振,為或許會有的后續研究拋磚引玉。
打工文學研究雖有“前人栽樹”,但應看到,在研究方法、范圍、深度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應該是彌補現有的不足,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盡量提供新鮮的觀點、命題和文本。
四、研究預設:對于打工文學,有以下基本內容及重要觀點有待進一步檢驗。
(一)從產生背景看,打工文學是生于憂患的文化表達,是在社會矛盾激化、集結、凝聚的關鍵時刻,由開放潮流帶來的社會變遷語境中創造的文本。
(二)從歷史性看,打工文學創造了傳統“憫農文學”的現代版本,和唐朝李紳《憫農》詩為代表的歷代“憫農文學”同構,本性草根。
《單向度的人》是德國著名哲人馬爾庫塞最負盛名的一部力作?!皢蜗蚨取?(one-dimension)這個術語今天已成為最膾炙人口的概念之一。單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即是喪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這樣的人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一種與現實生活不同的生活形式[3]3-5。在此借用馬爾庫塞的這一概念,用“多向度寫作”;指不因囿于同一模式和既成的規范而形成八股文式的寫作,不以文害意,而是具有創意,有批評和身份意識, 充分體現思辨能力的寫作模式。“多向度”;分為知識向度、技術向度、文化向度和思辨向度,它們是層級升高和互為基礎的關系。
一、現狀分析日前,學界就本科畢業論文的存廢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有人認為,本科畢業論文只是一個“美麗的擺設”;,達到了 “人神共憤”;的境地,勞民傷財,應該廢除;有人認為如果因為質量差就取消是因噎廢食,不僅不能取消,而應找到問題的癥結和解決辦法。筆者認為,語言學習的重要技能除了口頭表達,還有書面表達,取消畢業論文的這種“瘦身運動”;不可取,況且英語專業生的畢業論文更擔負著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的重任,不可廢除。業界專家在教學評估和調研過程中發現了英語專業本科生思辨能力欠缺的問題,特別突出體現在畢業論文的寫作上。如黃源深教授在論文“思辨缺席”;[4]18-19,和“英語專業課程必須徹底改革———再論‘思辨缺席’”;[5]1中進行的跨度十余年的考察的結果仍然是“思辨缺席”;,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黃教授指出目前“思辨缺席”;不僅是英語專業生的痼疾,甚至是一部分英語專業教師的痼疾,并探討了一些解決方案。王寧教授針對中國的語言文學研究在國際學術界處于“失語”;狀態的說法,指出“這絕不是一個語言表達的問題,而是我們學會了如何說話和寫作,但卻不知道說什么和寫什么的問題。……所以,我們決不能滿足淺層次的教學工作,而應致力于培養創新人才?!?[6]1-2
目前對本科畢業論文的研究多圍繞形式展開,針對如何提高論文的思想含量的研究較少,而針對地方院校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體現出來的思辨缺席現狀的實證研究和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的研究就更少了。探究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源,發現存在著中學與大學英語教學銜接不當,英語教育理論與實踐斷裂的現象。隨著英語學習起始年齡的降低和對英語學習的重視,大部分學生在小學甚至是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經過十多年的英語學習,進入大學后可以說基本解決了英語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特別是英語專業生,入學的口語測試要達到一定水平才能錄取。那么,大學階段的培養目標還是僅僅定位于語言技能的訓練,那豈不是重復勞動?無形地延長了學生的學習周期。大學生英語學習和中學的根本區別不是聽說讀寫的流利和準確的程度差別,而是如何表達更深層的思想和更廣闊的視野,所以大學英語教育應該把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思維放在首要的位置。
受主流語言學的影響,目前我國的外語教學仍以語言形式為主。主流語言學強調對能指,即語言形式的研究,而忽略了對具有豐富內涵的所指,即意義的研究?!罢Z言意識”; (即關注語言形式的意識)已得到充分的重視,而對“批評語言意識”;(即關注語言的社會性和思想性)的強調不夠[7]3。在大學階段,學生外語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就體現在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在這種狀況之下,學生的思辨性寫作問題就凸現出來。目前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基本解決了學生的論文格式和規范方面的問題,大部分學生的論文語言流暢,沒有語法錯誤,符合格式,但都是一些綜述性的文章,沒有新意,整齊劃一,給人一種新八股文的印象,走向了以文害意的極端。語言哲學家塞爾說過:“沒有感受性的嚴格是空洞的,沒有嚴格性的情感只是浮華的廢話”;[8]155。如何把標準和客觀與批評意識有效地結合起來,如何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學術意識成了問題的焦點。
二、幾點建議因為本科畢業論文不是單純的一門課程或某一個教學環節,而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系統工程,是把知識片段進行橫向聯合而且付諸實踐的一個有效手段。因此改革內容與方法應該從宏觀考量,應從人才培養理念、課程設置以及師資培訓和整合等幾個大方面入手。
余英時先生在2006年11月獲頒美國國會圖書館之克魯格獎,為該獎設立以來,首位獲獎的華人學者??唆敻癃劚蛔u為人文社科學界的“諾貝爾獎”,此公由是再次成為海內外學界矚目的焦點人物。
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詹姆士.畢靈頓博士宣布余英時獲獎時,盛贊他學識非常淵博,而他在中國歷史、思想和文化所作的研究,以及對人性所作的廣泛深入探索,其影響已跨越許多學科和時空領域。
近年經國內多家出版社之推介,其著作已廣為國內學界所知,有學者甚至力捧其為海外華人學者第一人。于今觀之,余英時的著作與治學方式,對國內治中國史者的影響匪淺。余英時雖對中國史的諸多方面均有涉及,但更為國內學界關注的則是,在中國文化與現代化之反思上,余英時著力良多。
從士到知識分子
余英時在漢學的諸多領域均有建樹。漢代思想史是其專攻領域,他在美國發表的少數幾篇學術論文,均是早年他在漢代思想史上的研究。唐宋以前古典文學研究,海內外鮮有與之匹敵者。此外,余在明清思想史、學術史等方面均有扛鼎之作。
余的研究,上繼皖派學者(以戴震為宗)的漢學(與“宋學”相對而言的“漢學”)淵源,下承錢穆、楊聯的文化史觀,識斷精審,考據精當。明清思想史的研究,如《朱熹的歷史世界》、《論戴震與章學誠》,都是在考據之上的義理闡發。如果要看他的考據功夫,《重尋歷程》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更為人稱道者,則是《士與中國文化》一書。在此書中,余闡述了中國古代知識人(余先生不認為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等同于“士”)即“士”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之下,幾千年的沉浮論蕩。這些“以道自任”的士人,秉承“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的千載良訓,在與“勢”抗衡的過程中,“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p>
倘若以當今的“知識人”比照當年的“士”,可稱為“士”者恐怕無幾。中國知識分子脫胎于中國文化這一母體之中,無法超脫出來,以知識分子的使命,解決當代中國現代化的問題。余英時的論著中,闡述了中國的知識人如何才能從“士”進化為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這對中國學界來說,應是一大幸事。
海外的中國人
余英時自謂,他讀史、治史的“唯一指導原則”即是“知人論世”(見《朱熹的歷史世界》自序二),誠哉斯言。此話出白孟子,“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庇^諸余先生的著作,無一不先知人而后論世。余對中國文化、中國史的縝密觀察,均是建立在對人的還原基礎之上,給著作命名,多數也是以人為主語。
余英時是海外漢學界少有的堅持以中文寫作的學者,他與許多老一輩華裔漢學家一樣,是不被“主流”漢學界認可的,甚至評價也不甚高。一些華裔學者曾說過,這些老一輩華裔漢學家在西方(至少是北美)漢學家看來,根本就沒進入“主流”。
去年,“超級女聲”是最熱門的話題,可以說,它是眾多傳媒的產物,也使得流行音樂被再次提升到了主流音樂的高度。筆者主要從音樂社會學的角度出發,結合現代傳媒、流行音樂文化對“超級女聲”進行了以下3方面的論述:即“超級女聲”現代傳媒的娛樂文化功能、“超級女聲”是當代具有代表性的流行音樂文化和“超級女聲”所反映出的現代傳媒與流行音樂文化的雙向影響及雙向反饋的社會功能。
關鍵詞:超女現象;現代傳媒;流行音樂文化;音樂社會學
ABSTRACT
[關鍵詞]高校網絡輿情機制;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8-0185-02
隨著網絡輿情在高校范圍的發展和滲透,高校網絡輿情已經成為影響和制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使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進行積極探索,認真研究高校網絡輿情視閾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點、新問題、新挑戰,正確引導校園網絡輿情,占領網絡新陣地,強化網絡綜合管理,不斷提高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在“建好網”上下功夫,著力擴大網絡主流輿論陣地
(一)創新宣傳內容和方式,不斷壯大高校主流思想陣地
網站建設在形式上要注重思想性、藝術性和趣味性的統一,在內容上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又要突出服務功能,在宣傳手段上應多樣化,發揮網絡“多媒體”優勢。堅持理想信念與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相結合、道德基礎與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主流思想輿論與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引導管理相結合、文化傳承創新與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和體現時代要求的大學文化相結合。利用傳統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論壇等形式結合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廣開言路,集思廣益,針對高校網絡輿情中大學生們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在網站上引領并設置熱點專欄、輿情互動板塊、留言板塊,增強紅色網絡文化信息傳播的方便性、快捷性、及時性,使主流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大學生的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
(二)把握網絡內容導向,不斷加強輿論引領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的內容,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握好網絡輿論導向,旗幟鮮明的與錯誤言論、思潮展開批評,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主流輿論,做到在網上有黨、團組織的聲音,充分利用校園網絡,打造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紅色網站”,唱響“主旋律”。
(三)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網絡建設,開放學習網絡資源
以生為本,鼓勵學生社團組織在學校網站開設校報、校園網絡BBS、校園廣播站、校園電視臺等板塊。開展網上知識競賽、問卷調查、網頁設計、網上警示教育等活動,讓學生成為網絡空間主體,滿足大學生求新、求異、求特的需求,鍛煉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網絡參與、網絡批評、網絡監督,進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在“管好網”上出實招,切實提高網絡管理水平
不斷完善和健全網絡管理制度,加強高校校園網站聯盟建設,對于高校BBS等信息交流平臺,建立相關條件準入機制,嚴格實行用戶實名注冊制度,加強校內網站與網絡用戶的統一歸口管理,建立IP地址使用信息數據庫和IP地址分配使用逐級責任制。必要時,可與轄區公安局網絡監察處合作,在校園網設置網絡數據監控服務器,連接校園網核心交換機,方便公安局遠程監控和查找學校用戶網絡信息訪問和情況。同時,不斷加強網絡技術手段的研究和應用,建立和完善校園網絡的安全防護、信息適時監測與跟蹤系統,加強綠色信息屏障,對網絡不良信息進行過濾,對部分信息進行分級處理,堅決抵制有害和低級庸俗等各類消極、灰色信息,通過信息技術層面更好的協助網絡輿情的管理。
三、在“用好網”上建機制,有效開展網上輿論引導和思想疏導
(一)完善輿情信息的采集處理機制
高校網絡輿情信息的監控、采集和研判是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一是要完善高校輿情監測系統。運用科學方法多維度從學習、生活等角度對網絡中的輿情信息進行實時“t望”監測,自動挖掘采集、分析、匯總和監視,有效鑒別、合理篩選關鍵信息。同時,可利用網上搜索引擎,劃定一些關鍵詞縮小搜索范圍,在大學生聚集較多的網站、論壇,劃分搜索頻段,有針對性的進行監測和信息采集。二是建立高校網絡輿情信息上報機制。暢通班級――院級――學校三級校園信息收集輿情信息渠道,發展一批信息員,有的放矢,重點關注與大學生利益密切相關的輿情信息和傳統媒體及網絡媒體平臺的輿情信息,特別在如“兩會”、“”等敏感時期要切實24小時輪流值班跟進。
(二)輿情內容的分析研判報告機制
高校校園網絡輿情的監測內容主要關注涉及學校管理、維權、吐槽、泄憤類以及關于國家、政治、社會等復合性輿情信息,這是反映學生思想動態的一個重要窗口,因此高校要關注日常網絡輿情動態。一是要加強分析歸類。對輿情敏銳深入分析,判斷輿情事件的真偽、所屬類型、發展程度、輿論訴求等細節,將碎片討論歸納為條理有序的觀點論據,總結輿論對于討論內容的主要態度,統計不同觀點的動態比例傾向。二是要綜合研判。一方面,對涉及的部門進行分析判斷,及時協調有關部門進行溝通處理;另一方面,對根據輿情關注的焦點和發展情況提出預測性研判和動態性研判,及時預測事態發展趨勢并加以跟進,做出相應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執行性的符合實際情況的決策判斷。三是要報告反饋。在對網絡輿情綜合分析研判的基礎上,及時“上傳和下達”,將有關信息客觀、全面、及時上報給相關領導和下達到相關部門,為輿情引導干預做鋪墊。
(三)輿情過程的引導干預機制
在深入了解輿情的原因及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采取“網上疏導”和“網下引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干預。一是要主動設置議題。因勢利導,精心設計,積極主動營造校園網上熱點信息,形成輿論氛圍,在加強監控、引導力度的前提下開放輿論通道,“”,讓廣大學生對事件發展有一個交流討論的空間。必要時邀請校領導做客網絡,圍繞輿情,從官方角度回應學生提出的問題,以權威話語權爭取更多學生信任。二是要適時預警。一方面設立高校的預防預警機制,第一時間發現輿情,積極主動捕捉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動態。有效了解網民訴求,捕捉討論中的“敏感”話題,迅速查清輿情的根源和癥結,第一時間溯源,與源作者取得聯系,尋找問題所產生的原因,化管理為服務,尊重學生,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設立突發事件的應對反應機制。第一時間掌握態勢,了解網民態度傾向,根據事件發展情況制定應對策略,引導輿情,部門聯動,統一觀點,步調一致,分工合作,避免事態擴大化。三是要及時信息。創建網絡權威信息和溝通平臺,及時反饋,做到信息準確及時、公開透明,進行跟蹤報道、分享和轉載,實時回答大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幫助大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特別是對群體性和突發性事件,更是要有節奏地信息通報,占領網絡輿論陣地,將輿情的范圍和影響控制住,保證事態不升級擴大,避免謠言產生和散布。
(四)輿情結果的評估反思機制
網絡輿情漸漸平息后,要做好后續總結工作。一是要撰寫輿情報告總結。通過撰寫輿情報告總結,層次鮮明突出事件的主要矛盾,不回避問題,盡量客觀公正地去揭示輿情事件發生的起因、發展態勢、網民訴求。二是要及時梳理經驗教訓。對整個輿情事件處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一并進行梳理,反思學校各職能部門對網絡輿情應對能力的狀況,加強溝通交流,共同探討輿情應對中的經驗和教訓,不斷提高輿情協調應對能力。同時,從完善制度頂層設計和輿情處理線路圖層面提出應對此類網絡輿情的切實可行的建議,供領導的下一步決策做參考。三是要跟蹤反饋。對輿情事件的后續態勢發展特別是輿論對問題解決情況的態度和可能衍生出來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跟進,及時將有關情況反饋給學校有關部門并及時回應網民對事件的關注和質疑,妥善處理好事件的后續工作。
四、結語
面向高校網絡輿情和大學生思想實際,我們要善于借鑒多種學科的知識理論,拓展教育方式,創新高校網絡輿情的技術手段,規范高校網絡輿情平臺,加強高校網絡輿情應對機制建設,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著力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 余玉,葉戰備.網絡輿情管理路徑創新初探[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3(5):127-128.
[2] 李娜.高校網絡輿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其引導策略研究[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62-63.
[3] 趙中源,王國棟.高校網絡輿情發展趨勢及其治理機制[J].中國高等教育,2011:58-59.
[4] 劉東.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機制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碩士論文,2014:27-32.
[5] 何勇嬌.網絡輿情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4:25-30.
[6] 劉東.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機制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碩士論文,2014:27-32.
[7] 張思奇.高校網絡輿情調控的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20-22.
[8] 王偉林,丁樂成,程立平.論高校網絡輿情有效監督管理[J].計算機安全,2012(5):78-79.
關鍵詞:傳統武術;論文;科研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G852.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 號:1007-3612(2009)06-00138-04
A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Wushu Scien tific Study Compared with Athletic Wushu
YING Juying
(Zhejiang Economic and Trade Polytechnic College, Hangzhou 3100 18,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505 papers ontraditional Wushu and athletic Wushu retrieved from CNKI from 1998 to 2007 are a nalyzed and contrasted in respect of the annual tendency of change, fields of re search and types of research.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quantity of papers o n both traditional Wushu and athletic Wushu tends to be fluctuating and unbalanc ed.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Wushu is obviously lagged to the bas ic research. It points out that highlight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achievingscientific skill and training is the key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Wus hu; Emphasis on the media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Wushu, seeking an appropriatecompetition system as well as descending traditional Wushu by school should befocuses of Wushu research.
Key words: traditional Wushu; paper; present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stu dy; analysis
新世紀,“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成為時展的強音,在體育領域,更多的學者 將研究的視角鎖定在獨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武術上,特別是受西方體育影響較小的傳統武術。 實際上,自上世紀末以來,武術界一些學者就開始涉獵有關傳統武術的問題,關于如何看待 傳統武術,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對待傳統武術,傳統武術的路應該如何去走等一系列問題逐漸 成為武術科研的重點。眾所周知,20世紀是以競技體育為主的西方體育在整個世界蓬勃發展 的一個世紀,傳統的中國武術雖然與西方競技體育具有迥然相異的文化特色,但是,這并不 妨礙從其發展軌跡之中尋找一些可以借鑒之處。武術領域,受西方體育影響較深的競技武術 的發展相對比較成熟,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系統的現代體育模式,本文將以競技武術的科研 為參照物分析傳統武術的科研現狀,總結其成就和不足,從而尋找傳統武術科研的方向與重 點。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在美國科學指標統計體系中,科技成果一般可分為三類:學術論文(以及專利)、用價值量表 達的成果和教育培訓成果,其中學術論文(以及專利)為直接成果[1],據此,本文 對傳統武 術和競技武術的科研情況的比較主要以學術論文為研究對象,本文主要選取了自1998年1月 到2007年12月10 a間有關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文章。具體方法是應用計算機檢索中國期刊 全文數據庫(清華同方CNKI數據庫) ,在檢索項“題名”欄中分別先后輸入檢索詞“傳統武 術”和“競技武術”,采用精確匹配方式,在選擇查詢范圍時采用中圖分類法――總目錄、 教育與科學、綜合體育,共檢索出有關傳統武術的論文348篇,有關競技武術的論文242篇, 共計630篇。對檢索出的文章全部下載,并進行初審,剔除不屬于學術論文的文獻以及重復 性研究,篩選出符合本研究標準的武術論文505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分析對所收集的論文從縱向和橫向兩方面進行分析:通過縱向的時間軸對比競技武術與傳統武術 的科研情況,以分析傳統武術科研的發展趨向;通過橫向的研究領域、科研性質對比競技武 術與傳統武術的科研情況,分別將二者的研究進行了歸類統計,旨在客觀呈現當前二者的科 研狀況。
1.2.2 數理統計 對收集的論文按不同標準分別進行分類,并進 行統計處理。
1.2.3 邏輯分析 對不同標準的統計結果進行分析論證。
2 結果與分析
2.1 近10 a來有關競技武術與傳統武術研究的期刊論文數量及走勢對比近10 a有關傳統武術的學術論文共285篇,有關競技武術的學術論文共240篇,具體數量分布 見表1,總體趨勢見圖1、圖2。
從表1和圖1、圖2可以看出,傳統武術與競技武術期刊論文基本逐步增加,從2004年開始急 劇增加,競技武術的論文研究在2006年到達高峰,繼而又快速回落。而傳統武術研究則基本 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這也可以反映出當今武術科研的總體趨勢,即:與社會大環境相適應, 更多的學者開始關注民族文化特色較濃的傳統武術,半個世紀以來競技武術一枝獨秀的局面 將被打破,傳統武術將再次取得武術發展的主導地位。為促使作為未來武術發展主流的傳統 武術能夠更好的發展,有必要對其目前的科研狀況進行宏觀分析,指出其成就與不足,從而 使更多的研究者整體把握其發展概況。
2.2 近10 a競技武術與傳統武術期刊論文主要研究領域對比將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論文按研究的主要側重點進行分類,論文數量由高到低排列,具體 數量見表2、表3,主要分布見圖3、圖4。
由上可知,對兩者的發展問題都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這說明整個武術的發展相對西方 體育仍處在弱勢地位,因此,武術發展一直是關心民族武術的學者們倍加關注的焦點。另外 ,對于競技武術研究,技戰術訓練研究高居之最,而對傳統武術這方面的研究相對十分薄弱 ,有關傳統文化方面的研究是也是傳統武術研究的重點。
2.3 近10 a競技武術與傳統武術期刊論文科研性質對比分析按科研性質分類是各學科進行科研工作較為通用的一種分類方法,它便于明確研究課題的性 質,把握其研究成果的價值。按研究課題的性質,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關于基礎研究 (basic research),我國著名科學哲學家劉大椿教授認為,“基礎研究這種科學活動的主 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的性質、結構以及事物之間的關系,從而揭示事物所遵循的基本規律。 ”[2]應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是指依據基礎研究的成果,尋求解決實際 問題的方 法或途徑的研究。[3]將所選武術論文按科研性質進行統計與分析,具體數量如表4 ,分布如圖5、圖6。
由以上可知,有關競技武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對比較平衡,而傳統武術的應用研 究明顯滯后于基礎研究,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傳統武術的實質性發展。
3 討 論
3.1 武術科研的重心開始轉向傳統武術研究,其中關于文化與發展問題成為研究的熱點由圖1、圖2中反映出來的傳統武術研究逐年增多,競技武術研究開始回落的趨勢可知,傳統 武術將逐步取代競技武術在武術發展中的主導地位,逐漸成為武術研究的重點,特別是關于 傳統武術的文化和發展研究。傳統武術的發展研究成為焦點,是因為長期以來,傳統武術一 直處于自生自滅的境況,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傳統武術的文化研究成為熱點,是因為社會 大環境的使然。
自以來,西方的堅船利炮使中華民族一敗再敗,政治、經濟、軍事的落后使很多人 開始懷疑我們的文化。面對連續慘敗的事實,處于極度自卑狀態的中國人產生了一種妄自菲 薄的心理,力圖將中國發展的所有希望都寄托于西學?!拔骰睅缀醭闪?0世紀中國社會發 展的特征性標志。從前期的,到的“砸爛孔家店”,再到改革開放后 的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大發展,等等,西學的歷史印跡無處不見,直到20世紀末,在很多 人心目中還認為“西方的月亮比東方的圓”。
中國體育的發展也走了同樣的道路。在西方強勢體育的沖擊下,繼承發展了幾千年傳統文化 的龐大民族傳統體育體系逐漸分崩離析,源流有序、自成體系的上百個武術拳種逐漸付之東 流。從近代一直到今天,西方體育在中國已遍地開花,奧運會――一個包含極少數東方體育 項目的體育盛會,一直左右著中國體育的發展。它一方面對中華民族產生了深遠的積極影響 ,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壓抑了東方體育,使包括傳統武術在內的許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被擠到一個狹小的空間里,不知所措地發展。[4]我們的全運會基本以奧運會為指 針運轉, 除武術之外沒有一個民族體育項目,即使武術也做了大規模的精簡,進行了近似完全西化式 的發展。作為武術一小部分競技武術也一直在為進入奧運會而四處奔波禱告,一再削足適履 。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一定事物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得以發展”;“外因是變化的條件, 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眾W運會之所以能最終發展成世界性體育盛會, 是因為內外因都具備了。傳統的中國武術之所以在20世紀沒有得到充分發展,不是因為它們 無深邃價值,而是因為沒有促使其發展推廣的外部條件。[5]當外部條件具備了, 自然能夠得到長足發展。
當歷史的車輪走到21世紀,包括傳統武術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條件逐漸具備。20世紀 末,面對片面“西化”,強調“競爭”帶來的種種弊端,很多學者將目光投向了以自然、和 諧、統一為特征的中國傳統文化。他們逐漸認識到:經濟落后并不代表文化落后。正如于均 剛在其博士論文中所述:“現代普遍流行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劃分,僅適合經濟領域 ,不適合文化領域”[6]。西方的強大有其先進制度的原因,也有其到處燒殺搶掠 而奠定了 雄厚的經濟物質基礎的原因。我們不否認西方先進的科技和管理模式,但是我們更應看到自 身固有的先進文化。“21世紀將是東方文化蓬勃發展的一個世紀”已經成為國內外眾多專家 的預言。進入21世紀以來,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生 態文明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傳統武術的發展真的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外部條件。
從統計結果看,近年來關于傳統武術的文化與發展問題的研究比重最多,占到整個傳統武術 研究的60%。其中,關于傳統武術發展的研究之所以高踞傳統武術研究之最,正因為武術界 眾多學者看到了傳統武術的發展契機;這種契機正是因為東方文化的再次興盛而致,所以有 關傳統武術的文化研究僅次于發展研究,成為傳統武術研究位居第二的研究熱點。
3.2 傳統武術的研究領域極不均衡,純理論研究、基礎研究偏多,技術研究、應用研究偏 少,這是目前關于傳統武術研究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比較而言,競技武術論文中,基礎研究略高于應用研究,比例相對持平,而傳統武術論文中 ,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比例約為4:1,應用研究比重相對較少。應用研究的相對匱乏會使基 礎研究始終停留在“認識世界”階段,而不能在“改造世界”中發揮實際作用。只有加強傳 統武術的應用研究,才能真正解決傳統武術的具體實踐問題,縮短傳統武術科研的實踐周期 ,加速傳統武術科研的價值轉化,加快傳統武術的發展進程。
競技武術的研究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系統的現代體育模式,從運動員體能鍛煉、教練員素養 、技戰術訓練、規則競賽、以及產業化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系統的現代體育理論模式,在這 種情況下,其技戰術研究仍然高居之最,這說明競技武術研究已經逐步細化到深層。而傳統 武術的研究極不均衡,其技術戰術的研究僅占7%,與競技武術技戰術訓練的論文比重65%相 比相差近10倍,近60%的研究集中在文化發展研究上?!爸匚幕芯?輕技術研究”成為當 前傳統武術科研領域的普遍現象。
傳統的武術是中國文化的載體,它蘊含著極其深刻的文化內涵,這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學者 的精辟論證已經將傳統武術定位到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另有些學者的研究僅限于低層 次的從文化到文化的文字游戲,這種轉換式的重復研究可能是受當前評職稱過分要求論文數 量的影響,甚至部分文章毫無根據地天馬行空,漫無邊際,使本來還比較清晰的傳統武術云 霧繚繞,令讀者不知所云。低水平重復研究對傳統武術的發展極為不利,這不僅會增加讀者 的閱讀負擔,而且給傳統武術蒙上一層過于玄虛的外殼,使人們難以準確把握。
在研究武術文化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武術這個文化載體比較特殊,它畢竟是一門以 運動技術為表征的人體文化,其文化的發展傳播絕不能脫離技術載體,只有逐步完善技術研 究,通過技術進行傳播,才能更好地完成文化傳播。面對眾多西方體育的普及,傳統武術龐 大的技術體系有待于系統化、科學化,只有尋求適合當代社會發展的主要技術體系,加強應 用領域的研究,才能切實落實傳統武術的發展。因此,文化熱后,對傳統武術研究在注重文 化研究的同時,更要落實到技術層面,傳統武術技術才是傳統武術得以推廣的載體。
3.3 在鞏固理論研究、文化研究的同時,加強技術研究、應用研究,為傳統武術尋找切實 有效的途徑,是今后武術科研的重點目前的傳統武術科研的主要工作應該是對已有的文化研究進行歸納梳理,去粗存精,去偽存 真,并逐步過渡到技術領域的研究。在怎樣的文化框架下進行傳統武術的技術傳承和傳播, 使傳統武術在傳播過程中真正發揮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實際作用,應該成為今后 研究的重點。例如,對于青少年應該選取怎樣的技術才能真正起到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 精神的作用;對于中年人應該通過哪類傳統武術的哪類運動形式進行鍛煉,才能使其通過鍛 煉體會人生,在武術的和諧中寓對抗,對抗中求和諧的技術中感悟人生過程;對于老年人應 該以哪些內容為主,以什么樣的技術標準進行鍛煉,才能真正起到健身養生、延年益壽的目 的。只有這些實質性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傳統武術的發展才有實質性進展。
對于傳統武術的文化價值、教育價值說得再天花亂墜,若沒有人學,沒有人練,那也是徒勞 。要使更多的人喜歡傳統武術,首先要讓人們充分了解傳統武術。在進行了上述技術的改革 研究后,借助媒體的力量,進行大力宣傳,對傳統武術發展會起到最直接的催化作用。有研 究表明:從2001年到2005年間,CCTV5對中國武術的關注程度極低,其所占份額還不足其總 量的1%,5年來對全國武術錦標賽的轉播為0,作為普及教育的“跟我學”欄目對武術的傳 播次數也為0。[7]凄涼的數字讓我們震驚。人的觀念要靠一種信息不斷地、反復 地刺激人 的大腦才得以形成,從這個意義上講,電視對中國武術的遺忘和擱置,對西方體育的呵護和 熱衷,將必然導致西方體育的中國盛行和中國武術的大眾遺忘。[8]加強對相關的 傳統的中國武術賽事的直播、轉播,加強對武術教育價值的宣傳,以進一步配合傳承民族文化,弘揚 民族精神的歷史使命,是當今媒體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特別是對于國家媒體和主流媒體。只 有讓人們充分認識和了解武術,才真正使武術在當今的社會大潮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關于比賽與規則方面的研究,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論文的比重為2%和19%,巨大的懸殊應該 與競技武術特有的競賽功能有關,但競賽作為一種激勵機制,在傳統武術的開展中同樣必不 可少。比賽是拉動發展的最好方法,沒有比賽,傳統武術很難得到廣大民眾的關注。其發展 自然會失去應有的生機和活力。目前,有關傳統武術競賽的實踐已經展開,比如很多省市舉 辦的世界傳統武術節,但是應該采用怎樣的競賽方式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很多競賽仍然 基本采用競技武術的競賽方法,采用競技武術套路的舊版本競賽規則。如果按照這樣的舉辦 方法進行下去,那么,隨著比賽的逐步正規,參賽者水平的提高,這種競賽將與現在的競技 武術套路比賽無異,將無所謂傳統武術與現代競技武術之分,而統統成為現代競技武術。加 強傳統武術的競賽研究應該成為其發展研究的一個方向。
在學校開展傳統武術教學是傳統武術普及的必由之路。學校是體育的搖籃,是原始、次原始 體育形態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和普及化的載體。歐美的各種球類活動和日本的柔道和韓國的 跆拳道,都是以學校教育為中介完成改造。傳統武術歷來追求的修德塑人的教育目標恰恰是 當今青少年學生所需。面對跆拳道在中國校園如火如荼地開展,傳統武術諸多不可替代的價 值如何才能得以實現,眾多基礎研究成果的價值如何得以轉化?尋求適合當今社會發展的切 實可行的推廣模式,將特色的文化建設的全新理念注入當今武術發展規劃,以科學的文化發 展觀指導武術的實踐發展,使武術的發展科學化、規范化,加強傳統武術的應用研究,是真 正落實傳統武術的發展的有效途徑。
4 結論與建議
由以上統計結果及分析論證可知,武術科研的重心正在逐步轉向傳統武術研究,與社會大環 境相適應,關于文化與發展問題成為傳統武術研究的熱點,這是值得欣喜的。但是,傳統武 術的研究領域極不均衡,純理論研究、基礎研究偏多,技術研究、應用研究偏少,從而導致 其研究成果難以完成科研價值的實踐轉化,這是目前關于傳統武術研究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 。
針對目前傳統武術科研存在的問題,加強技術領域的改革,研究適合傳統武術的比賽模式, 以學校為中介完成傳統武術的傳承,并充分利用媒體對其進行有力的宣傳,使人們更好地了 解傳統武術,應該成為今后傳統武術科研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沈新尹.引文計量與基礎研究成果評價[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6, 17(1):5-7.
[2] 劉大椿.科學活動論 互補方法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9.
[3] 鄭旗.體育科研方法[M].北京:人們體育出版社,2006:19.
[4] 邱丕相,楊建營.從歷史與現狀探析民族傳統體育學科的發展[J].體育學刊,2008 ,(2):89-84.
[5] 楊建營.對比奧運競技體育談中國武術體系的未來發展[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 5,(1):50-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