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7 16:15: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職業倫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工業革命使社會治理活動成為一種職業活動。歷史進入19世紀中期,由于英國政府采納了東印度公司的管理經驗,因而出現了文官制度,使得政府中的公務活動成為正式的職業活動。到了20世紀,政府中的行政管理作為職業活動被世界各國迅速地接受。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人們普遍把行政管理當作專門的職業化的社會治理活動加以看待。然而,在社會治理活動職業化的過程中,馬克斯•韋伯的官僚制理論曾經影響行政管理活動主要從屬于科學化、技術化的原則,導致這一職業的倫理規定喪失了生長的空間,行政倫理學的研究也一直處于空白狀態。直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美國出現“新公共行政運動”這一要求變革社會治理方式的思想運動,行政倫理的研究才引起人們的關注。由此可見,關于社會治理的倫理思考是與人類追尋后工業社會治理方式的進程一道啟動的?,F在,公共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治理模式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對象。其中,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公共管理者的職業活動應當是怎樣的。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是建立在倫理關系基礎上的社會治理模式,公共管理者的職業活動比以往任何時候的治理活動都更加依賴倫理的引導和道德的規范。
一公共管理活動的職業體系
公共管理的職業體系是職位和崗位的結構體系。與以往的管理體系一樣,職位和崗位指明了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體系中的具置,規定了公共管理的權力、職能及責任和義務。職位是就公共管理的縱向關系而言,崗位是就公共管理的橫向關系而言。無論是私人部門還是公共部門,都是由職位和崗位構成的職業體系,直接從屬于管理的原則。以往的社會治理體系在行政管理的名義下所形成的職業體系也從屬于管理的原則。但是,作為社會治理體系的公共管理卻發生了根本變化。它在管理的意義上告別了以往治理體系的權力定位或法律定位,不再是僅僅滿足于科學化、技術化原則的職業體系,而是在倫理原則的基礎上科學構造職位和崗位的職業活動體系。正是這一點,決定了同樣由職位、崗位構成的公共管理職業體系不同于以往的行政管理。對于公共管理的職業活動來說,“命令—服從”的行為模式為真正意義上的“分工—協作”的行為模式所取代。
職位和崗位都是職業體系的形式方面。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的不同不僅在形式方面,而且在內容方面。對于內容來說,公共管理的職業活動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職業關系。雖然在一般的意義上,這些職業關系可以歸結為權力關系、法律關系和倫理關系三大類。在現實的社會治理過程中,這些關系總會以極其具體的形式存在于公共管理活動之中。公共管理的職業關系越是具體,就越是包含著道德的內容。比如,當職業關系表現為公共管理者與其職務、崗位之間的關系時,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忠于職守、忠實地履行職務以及崗位上的責任和義務;當職業關系表現為公共管理者之間的關系時,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團結協作、相互尊重、和睦共事、互相支持;當職業關系表現為公共管理者與其對象之間的關系時,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平等待人、公正處事、真誠服務,以求得廣泛的合作……這樣一來,公共管理在形式上是分工—協作的體系,在內容上則是道德行為的表現。盡管都是在管理,但傳統的行政管理是失去了實質性內容的管理,而公共管理則把形式與內容統一起來,擁有了倫理本質。
由于公共管理中依然存在著權力關系,所以,權力關系賴以生成的等級系列依然會存在。當然,管理型社會治理方式已經實現了對等級關系的根本性改造,把人與人之間的直接等級關系改造成以組織層級為前提的等級系列,從而使個人之間在人格、權利等實質性方面達致平等。盡管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的以組織層級為前提的等級關系只是形式上的,卻反映了權力關系的本性。在一切存在著權力關系的地方,都會程度不同地存在著等級。只要公共管理還需要權力,它就不能消除這種“等級”。因此,作為個人的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這一合作體系中也會遇到處理上下級關系的問題,并且會成為他進行日常公共管理活動的基本內容。比如,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體需要執行上級命令和維護政府利益;政府外的公共管理組織需要處理與政府的關系、服務于社會和維護社會利益。無論是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體,還是社會中的公共管理組織,對于公共利益的理解都會出現偏差,特別是如何把握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必定是一個時時都會碰到的難題。公共管理中存在著無法完全解決的利益矛盾甚至沖突。盡管如此,公共管理者卻不能無所作為。事實上,在公共管理的服務定位中所派生出來的一切主動性、積極性,都會外化為公共管理者自主地處理這些矛盾和沖突的實際行動,進而使公共管理者不同于以往各種社會治理模式中的治理者。做到這一點,從根本上說,就是充分發揮公共管理者的角色意識。只要公共管理者能夠對自己的職業表現出充分的自覺,按照自己對其職業特殊性的正確理解去處理上述各種矛盾和沖突,他就會無愧于公共管理這一職業,并且總會達致最佳的從業效果。
在統治型社會治理模式中,對于官吏的要求長期存在著爭論。“官本位”文化的思路在終極追求中是要無條件地“忠君事主”;“民本位”文化的思路則反復申述“民貴”“君輕”的主張。管理型社會治理方式以制度的形式消解了所謂“貴”與“輕”的爭論。但這種社會治理方式往往是通過間接的、迂回的途徑來認識和了解公共利益的,往往在公共利益的要求與實現之間存在著“時滯”。特別是那些已經實現了職業化的社會治理者,缺乏積極回應公共利益要求的熱情,往往表現出我們稱為“”的那種對于公共利益的冷漠。所以,在走向后工業社會的歷史轉型的過程中,在人們期求更為進步的社會治理模式的過程中,管理型的社會治理方式需要由更加靈活的、積極的和主動的公共管理取而代之。
對于公共管理來說,新型的社會治理體制和制度是其賴以展開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但是,與管理型社會治理方式不同,治理者的職業并不只是簡單地充作體制和制度的構成因素和實現途徑,而是體制和制度的必要補充。由此看來,統治型社會治理倡導官吏忠“君”愛“民”。在君民之間出現矛盾和沖突的時候,要么要求盲目忠君,要么要求理性地貴“民”輕“君”。這兩種選擇都要求官吏在“君”與“民”之間作出選擇和取舍。在統治型社會治理模式得以發生的歷史背景中,“君”“民”的矛盾和沖突是無法調和的。所以,矛盾之中會出現上面兩種對立的主張,要求官吏在兩者之間擇其一。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的官員和公務人員以體制和制度作為行為選擇的終極標準,被動地接受體制中的程序驅使,對人民、對公共利益表現出極度的冷漠。他們在公共部門中工作,與在工廠中工作一樣,都具有工業社會特有的色彩,屬于形式化了的職業活動。與此不同,公共管理者的職業活動發生在合作精神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文化的時代。在這種條件下,社會在整體上不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和沖突。因為,一切矛盾和沖突主要來源于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如果通過交談和討論能夠取得共識、消解矛盾和沖突,那么公共管理者的職業活動就是運用權力促進交談和討論。
二公共管理者的職業角色
人的道德生活來源于人的社會角色。只有了解和確定人在社會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才能判定他的行為在何種程度上是道德的。比如,一個公務員做出的某件事可能會被人們認為是不道德的,但是,一個普通公民做出同件事卻不被人們認為是不道德的。對一個人進行道德評判,在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我們先行對他的社會角色作出了定位。我們說一個人是不道德的,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為與他的社會角色偶爾不一致,也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為與他的社會角色經常不一致。在一般情況下,偶爾不一致能夠得到理解和原宥,而經常不一致則會招致他人的批評和鄙視,甚至遭到他所在群體的排斥。
人在社會生活中可能會同時扮演著多重角色。有些角色是與生俱來的,如血親關系中的角色;有些角色是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接受的,如做學生等;而更多的角色是個人選擇的結果。職業作為人的最基本的社會角色形式,正是人的選擇的結果。就是說,普通的社會角色是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自然生成的。一個人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能夠理所當然地形成應有的角色意識,并且準確地扮演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角色。職業角色則不同。它需要人們通過自覺的選擇和主動的學習,才能夠獲得準確的定位。
人們選擇職業有著復雜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人們選擇某一職業,可能因為生活的需要,可能來自生存的壓力,可能出于興趣愛好,也可能屬于理想追求……當人們定位職業角色時,會在職業導師的引領下進入職業角色,也可能會在職業活動的實踐中逐漸找到職業感覺。但是,所有從事職業活動的人,都需要借助于自覺的職業選擇和積極的職業學習,才能夠使自己融合到職業中去,成為真正的職業活動者。這個過程,就是從業者在職業序列中準確地找到他所從事的職業位置的過程。職業活動的舞臺是職位和崗位。職位、崗位是人的社會角色的明確化、具體化和固定化,是職業化了的社會角色。同時,明確化、具體化和固定化的社會角色,在每一職位和崗位上都會有著明確的責任和義務。人類社會活動職業化程度的提高,更多地表現在越來越明確、越來越具體地規定職業活動中職位、崗位的責任和義務,即通過組織結構、制度規范和活動程序等等方式,為每一職位和崗位確立起明確的、具體的責任和義務。
在社會治理體系中,無論是公共領域還是私人領域,只要是職業活動和組織行為,都會通過職位和崗位來明確界定人的責任和義務,有效地配置權力。這也是近代社會“理主義”組織行為模式中最為典型的形式,但該行為模式沒有注意到人的職位和崗位直接地構成人的多元社會角色中的一種。就是說,任何一種職業,任何一類專業化社會活動,任何一個組織行為體系,都不僅以整體的形式構造組織化的人的社會角色中的一部分,而且在組織成員個體那里擔負著社會角色,甚至首先在個體那里成為社會角色中的一種。對于人來說,每一個職位、崗位都不僅是特定的組織行為體系中的責任和義務,而且直接地根源于整個社會的責任和義務。
職位和崗位具有二重性,與之相對應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有同樣的二重性。一方面,責任和義務屬于特定的職業和組織行為體系;另一方面,責任和義務又屬于整個社會。對于每一職位和崗位上的從業者來說,他的職位、崗位及其責任和義務,在職業活動和組織行為體系內會以職務的形式出現,在面向其直接歸屬的行為體系之外時,則以職業的形式出現。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職務與職業在從業者這里只是社會角色的二重歸屬。在從業者與他人的聯系中,職務與職業都是直接的。因此,當管理主義組織行為模式成為職務—職業—社會之間的單線聯系模式的時候,責任和義務便被片面化、形式化和缺乏道德的內容。我們在近代以來的社會治理中,時時處處都可以看到社會治理者只對社會治理體系負責而不對社會治理活動的對象及后果負責的情況。比如,就政府而言,下級官員只對上級官員負責,政府所有的官員都只對政府負責。只有政府才對社會負責,政府官員喪失了直接對社會負責的責任和義務的向度。政府對社會負責,卻很少對它的官員負責。因為,政府的官員僅僅是政府的“雇員”,以至于政府的官員在政府中也時常會感到“不平”。公共管理的職業活動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把單線的責任、義務模式改造成雙線的甚至多線的責任、義務模式。還以政府為例,公共管理的職業活動要求政府官員一方面對政府負責,另一方面直接對社會負責;同樣,政府既對社會負責,也對其官員負責。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官員不僅僅是雇員。他們在直接對社會負責的過程中獲得了在政府體系中享有自主性的資格。如果說,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的政府視其官員為雇員的結果就是使他們成為政府行政執行的工具,那么,公共管理條件下的政府則使政府官員成為擁有自主意識的人。這就是兩者的根本區別。若把這種區別變成革新現實社會治理模式的動力,不容置疑的起點則是在理論上把握職位、崗位及其責任和義務的雙重直接關系
三公共管理者的職業行為
職業活動規定著人的行為。一個人從事的職業和開展的職業活動,決定了他會有某種定型化的、重復的和連續的行為。他的行為總和構成了他的職業活動的基本內容,進而證明著他的職業角色。從表面上看,人的行為與職業的關系是被決定或被規定的關系,即職業決定和規定著人的行為。但是,這種決定與被決定、規定與被規定的關系,僅僅具有行為形式方面的特征。從實質上看,它是反向決定和反向規定的關系,即人的行為決定職業。特別是在充分自由地選擇職業的情況下,人與職業之間的聯系就是人的行為選擇的結果??疾烊说穆殬I角色可以發現,有的人選擇了某一職業后能夠迅速地進入角色,而有的人雖然從事某種職業活動相當長時間,卻始終游離于這個職業角色之外,并不是合格的從業者。這種與職業角色的“和合”與否體現在人的行為中。所以,正是人的行為決定了他是否是合格的從業者。對此,筆者認為是“行為決定職業”。
在職業活動中,人的行為形式可以同一,但人的行為實質卻會各異。對于那些行為規范和評價標準無法量化的職業活動來說,在同樣的職業行為之間會存在著天壤之別。這種情況在社會治理的職業活動中表現得尤為典型。因此,當人們選擇了社會治理這種職業的時候,還只是獲得了形式上的職業規定,實質上的職業規定則涵育于他在社會治理活動中的行為表現。就是說,社會治理者的職業角色主要由他自己的職業行為所決定。人的行為對于人的存在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正是通過人自己的行為選擇了自己的存在形式和存在內容。人愿意做什么樣的人,不只是由自己的愿望決定。只有當自己的愿望轉化為行為,他才能成為自己愿望中的人。相對于做人來說,既然人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為選擇做什么樣的人,那么人就更能夠用自己的行為來證明自己能否成為某個職業的合格從業者。
自從有了職業活動,人的職業角色就開始由人的職業行為來決定。然而,在近代以來的整個工業社會中,職業活動的形式方面總是受到制度性的強化,使人的行為更多地表現出被決定的特征。同樣,在與工業社會相適應的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社會治理職業活動由于治理者自主性的喪失,也使治理者的行為主要顯示出受決定的一面。這種現象并不能否證人的行為對于人的存在、人的社會角色和人的職業角色的決定意義。相反,它證明了人的行為的受動性、被決定性和被規定性是由于歷史造成的,是工業社會的歷史條件限制了人的行為對于人的存在、人的社會角色和人的職業角色的決定性作用。隨著工業社會的結束和后工業社會的到來,人的職業活動在形式方面的規定開始弱化,在實質方面的規定受到強化。人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選擇日益顯示出決定性的作用。與后工業社會相適應的公共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突出地反映社會治理職業活動的主體—公共管理者的行為選擇的意義。
公共管理職業的一切實質性的內容,都是由公共管理者的行為直接決定的。如果說選擇公共管理職業的行為決定了從事公共管理活動的形式的話,那么當一個人成為公共管理者的時候,怎樣扮演自己的職業角色,怎樣證明自己是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則取決于他的職業行為。公共管理者在職業活動中的某一行為或許多行為,都不能決定其職業角色。決定其職業角色的,只能是貫穿著服務精神和體現著服務原則的、穩定和持續的公共管理職業行為。公共管理者的職業行為是公共管理的服務本質得以實現的途徑。公共管理體系的結構和制度安排無論怎樣貫穿著服務精神和體現著服務原則,都不是服務的現實。只有通過公共管理者的具體行為,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才能夠轉化為現實。對于公共管理者來說,他的職業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律的規范,他的崗位服務和任職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由權力結構決定。當然,一些特殊崗位和特定職務也會由法律作出規定,但對于公共管理體系而言,卻不是基本現象。職業和崗位、職務方面的法律規定與權力規定,在公共管理者的行為中將以綜合統一的形式出現。這一點也是公共管理行為區別于以往社會治理行為的基本特征。
在統治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社會治理行為主要體現著權力意志;在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理想的社會治理行為應當主要反映出法律精神。公共管理行為既不是權力意志的作用,也不是法律精神的顯現。公共管理者把他在職業和崗位、職務上的權力規定和法律規定統一起來,作為公共管理的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的支持力量灌注到自己的行為中去。所以,在公共管理的具體實踐中,權力和法律都是公共管理行為的前提和依據。權力和法律所支持的和試圖達到的是實現服務的精神和服務的原則。這樣一來,我們在公共管理者的行為中所看到的,就是以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為旨歸的、權力和法律的綜合統一。它在根本上結束了“權力歸結為法律”或“法律受權力統馭”的爭論。
盡管公共管理者在其職業行為中用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統一了權力和法律,但權力和法律在他的職業行為中畢竟是一種客觀力量。無論行使權力和執行法律或受權力支配和法律制約,這種客觀力量都會對他構成壓力,使他的行為選擇受到約束。公共管理者怎樣才能超越這種被動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狀況呢?應當說,在一切存在著權力和法律的地方,社會治理者都會遇到這種被動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狀況。對此,以往的社會治理者往往不得不加以接受。公共管理者采取的則是積極應對的態度。他們把公共管理這一新型的社會治理模式所擁有的、作為制度力量和體系力量的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轉化為個人的道德力量。這樣一來,公共管理行為便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職業行為,而是發生在公共管理職業活動中的道德行為。就是說,當公共管理體系的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僅屬于制度和體系的時候,還只是相對于公共管理者的“客觀精神”,公共管理者在職業活動中必須秉承和尊奉。一旦這種服務精神轉化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標準,公共管理者也就獲得了自由和自主。這時,公共管理者的行為不再是受著某種外部力量驅使的行為,而是由他自己的意愿主使的行為。在人的一切行為中,只有道德行為是最自由、最自主的行為,職業行為亦然。
論文摘要:動物實驗是醫學基礎課程實驗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職業素養的形成、科研素養的啟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動物實驗是護理教學、科研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學中,動物實驗以其獨特的直觀性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能起到可觸、可感、可悟的功效。近年來,我校在醫學基礎課程實驗教學中充分利用條件開展了小白鼠、家兔、豚鼠、牛蛙、蟾蜍等動物的實驗。通過動物實驗,讓學生感受到近似于人體對各種藥物、各種刺激的反應。因此,動物實驗是護生適應護理教學、工作的第一關,只有讓學生逐步接觸動物,才能使護生不斷適應專業。同時,通過動物實驗,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科研素養的啟迪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動物實驗在護理專業的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打下良好基礎
醫學基礎課程包括《人體解剖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原生物與免疫》、《病理學》、《藥理學》等課程,是護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生在尚未學習專業課程、在沒有臨床體驗的情況下學習這些課程有一定難度。因此,積極開展動物實驗,在動物實驗教學中給學生以臨床真實情景的呈現,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如《病理學》的空氣栓塞實驗,實驗中由指導老師指導學生在正常的家兔靜脈內注射空氣,然后及時觀察并記錄家兔因空氣栓塞而發生的一系列病理變化,讓學生既復習了解剖生理知識,又加深了空氣進入血管后可以引起靜脈栓塞導致死亡的認識,為其今后從事護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又如《病原生物與免疫》的豚鼠過敏反應實驗,讓學生觀察給豚鼠注射發敏物質后迅速出現煩燥不安、全身抽搐,呼吸急促、大小便失禁、休克直至死亡的過程。讓學生真實體驗到ⅰ型起敏反應對豚鼠(人體)的危害性,增強了護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注射青霉素等易引起過敏性休克藥物必需做皮試重要性的認識。
2 為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打下較好基礎
護理工作涉及病人的身體健康及至生命,護理人員除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精湛的專業技能外,并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目前,職業教育迅猛發展,學生素質良莠不齊;加上入學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由于父母的過度關心和寵愛,學生嬌生慣養,常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表現出自私自利、缺乏愛心、缺乏工作責任心的現象。因此,職業學校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使學生在校期間接受良好的素質教育,并逐漸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就教師而言,在教學中要注重職業素養教育的滲透。
3 為學生科研素養的養成打下一定基礎
高職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要為各用人單位培養具有扎實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精湛的專業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要初步具備從事研究工作的能力。醫學科研通常采用動物實驗來進行,而醫學基礎課程的許多實驗也要通過動物實驗和動物模型來完成。因此,職業學校應充分利用醫學基礎課程的實驗教學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科研活動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科研素養的養成打下基礎。老師在設計動物實驗時,可穿插科研基本程序,如《生理學》心血管活動的神經調節實驗,可引導學生來設計實驗。因為這個實驗涉及到神經調節,要研究的是反射弧,即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中不同部分在調節心血管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這些作用可用人為的方式來改變,以此觀察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與心血管活動的關系。設計時要確定觀察心血管活動的指標,如血壓,可以設計一個具體的反射弧,用頸動脈竇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反射來設計實驗項目。實驗結束時應向學生解釋,作為科研過程的實驗觀察必須反復多次的重復,結果需經統計學處理才能做出結論,使學生大致了解科研的基本程序[1]。
4 為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素養打下堅實基礎
同情之心、仁愛之心是醫學人文觀的主要內涵,是每一位醫務人員必須具有的職業素養。患者不僅需要護理人員具有精湛的技能,更需要護理人員具有濃濃的人文情懷[2]。動物實驗是醫學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在醫學基礎課程的動物實驗中必須培養學生的同情之心、仁愛之心,要求學生具有尊重一切生命的理念,嚴肅對待實驗,在實驗中最大限度地人性化對待動物,尊重試驗動物的生命,在人道的實驗過程中培養醫學生的人文關懷素養。如在實驗中,不任意折磨有感覺的動物,不讓動物處于疼痛難忍的狀態,不能將未完全死亡的動物隨便扔進垃圾箱或掩埋等處理,培養學生樹立善待一切生命的理念。
5 為培養學生的倫理道德打下良好基礎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形勢發生了變化,在全面推進醫改的大背景下對醫務人員的倫理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對醫學院校學生開展倫理道德教育意義重大。護理教育應抓住醫學基礎課程開展動物實驗課的機會,加強倫理道德教育,幫助學生認識到護理工作中處處有倫理,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護理中的各種道德問題,促使護生養成忠于職守的素養,為今后工作中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能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去護理每一位病人、為提高護理效果打下良好基礎;在動物實驗課中,鼓勵學生提出、維護、質疑或反省各種護理中的道德評斷,讓學生認識到因為動物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而引起的各種爭議,努力按動物保護法規定的有關動物福利與實驗倫理進行操作[3],促使護生養成良好的尊重病人生命、尊重病人人格與尊嚴、尊重病人生命價值等職業道德素養。
綜上所述,醫學基礎課程的實驗教學中常要開展動物實驗,衛生職業學校在開展動物實驗教學時要與專業崗位相結合,在實驗教學中,讓人體的正常和病理反應在動物身上呈現,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注重職業素養教育的滲透,促使學生工作時能做到一絲不茍,具有有強烈的責任心;適當傳授科研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樹立善待一切生命的理念,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倫理道德,為用人單位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朱智勇,周文琪.在學生生理實驗中培養科研素質[j].昆明大學學報,2006,17(1):74~76.
關鍵詞:導學模式;畢業設計;法學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2-0225-03
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已進行多年,高等教育應為社會發展需要服務已毋庸置疑。當前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與司法制度改革不斷加快,法律專業化程度迅度提高,社會需要大批與法制現代化相適應的法律職業隊伍。這一社會需要直接觸動并引發了法學教育的改革。在如何確立法學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如何改革法學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對西方法學教育模式的探究等方面,不僅有眾多學者的詳盡研究與著述,更有一些高校已著手試點,將改革成果實際應用于法學教育之中,以探索旨在培養“法律人”的新型法學高等教育模式。 畢業設計雖有別于課堂教學,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但其仍為本科教育教學之環節之一。對于法學本科畢業設計如何改革。如何通過畢業設計過程,提高學生法律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等問題以及如何將畢業設計改革與高等教育的其他改革措施相配套,還少有學者論及。筆者認為,在法學本科教育中,應建立新型畢業設計理念,以導學模式規范畢業設計環節,才能克服畢業設計現狀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提升畢業設計的有效性。
一、法學專業畢業設計現狀與弊端
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教育模式和體制的影響,中國法學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形式一直是單一的論文形式。從畢業論文的完成過程式來看,首先在選題方面,學生自選或教師指定的選題多數不能與司法實踐相關聯或非為法學理論研究的前沿問題,論文研究領域也多為眾多專家學者作過充分的論述;其次在論文的完成過程方面,學生自擬論文草稿后,教師在格式、文字表達、邏輯、觀點指導修改,最后定稿上交。論文成績僅根據論文寫作水平,參考論文答辯情況得出。對學生通過畢業設計在法律思維及應用能力等方面得到多少提高沒有評價,對教師指導的過程與效果沒有評價。
上述畢業論文的完成現狀帶有普遍性,造成如下弊端: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的主動性、積極性差,多數是為了畢業而完成。畢業論文完成要么閉門造車,要么抄襲他人作品,要么論文制作粗糙,質量低劣,既不具有司法實踐指導意義,又不具有理論創新,畢業設計這一重要的教育環節嚴重貶值。究其原因,筆者認為,現行法學畢業設計理念滯后是根本原因。那種認為畢業設計只是對四年高等教育的總結。是決定學生能否達到畢業水平的因素的觀念,與現行高等教育改革理念不符,與教育改革手段相脫節,導致畢業設計一直不能擺脫走過場、形同虛設的尷尬境地。缺乏完善的畢業設計質量保障模式是造成畢業設計質量低劣的直接原因。各高等院?,F有的保障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僅為制定畢業論文寫作基本要求及向學生講授畢業論文的寫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在畢業設計選題確定、指導教師選任及責任、畢業設計完成過程監督等方面均缺乏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
畢業設計現狀造成法學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學校教育與社會對法學人才培養和需求之間的差距加大;學生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較弱,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創新人才的要求,更不能成為衡量學生各種能力的客觀尺度。為此,旨在提高畢業設計的有效性的改革勢在必行。高等教育改革已進行多年,但畢業設計改革卻猶抱琵琶。司法實踐需要能夠正確適用法律處理糾紛,能夠運用法律知識防患未然,能夠通過創造性的司法解釋解決司法實踐中出現但法無明文規定的法律問題的法律人。而畢業設計不但是實踐教育、創新教育模式中的關鍵環節,也是檢驗實踐教育、創新教育成果的具體評價指標。因此,改革畢業設計現狀、建立新型畢業設計理念、完善畢業設計質量保障模式、不斷拓展畢業設計形式具有重要意義,對法學專業如何實現實踐教育、創新教育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價值。
二、導學理論對提升法學本科畢業設計有效性的啟示
在分析畢業設計特點,尋找能夠克服以往畢業設計不足,提高畢業設計有效性的方法過程中,現代導學理論為法學畢業設計改革提供了許多啟示。畢業設計是由學生完全獨立完成,是在所有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獨立性、積極性、主動性學習最強的一個環節。而以往畢業設計,在選題方面,教師指定的論文題目或者不屬于學生興趣范圍,或不屬于學生熟悉或有一定探究能力的范圍;在寫作過程中,指導教師也因不十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與研究能力,往往不能進行針對性強的指導,導致大多數學生對完成畢業設計沒有熱情,在完成過程中積極性、主動性差,最終導致畢業設計質量得不到保障。而現代導學理論對于克服上述不足具有可借鑒之處。
縱觀古今中外教學模式與理論,可觀導學理論之精髓。戰國時期的著名教學論著《學記》中提出的啟發誘導的思想:“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也就是說,優秀的教師總是善于用誘導的方法,引導學生而不是牽著他們走,嚴格要求他們而不是施加壓力,開個端倪而不把道理和盤托出。教師的導應做到“及時而導”、“有序而導”、“循序施導”。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所倡導的“產婆術”教學法,運用了詰問、定義、助產這樣的策略,教師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或學生所熟知的具體事物和現象,逐步引向預定的結論,最終依靠學生自己找到最正確的答案。產婆術教學法十分重視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通過這種問答式的產婆術,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F代教育理論如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學習論、布盧姆掌握學習教學理論中,都蘊涵著導學思想。如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建構內在心理表征的過程,學習者并不是把知識從外界搬到記憶中,而是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獲取建構新知識的過程。學生要主動建構客觀事物及其關系的表征,但這種建構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應,而是通過已有的認知結構包括原有知識經驗和認知策略)對新信息進行主動加工而建構的。無獨有偶。在羅杰斯看來,促進學習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讓學生直接體驗到面臨實際問題、社會問題、倫理問題和哲學問題、個人問題和研究問題等。他認為,當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方向,參與發現自己的學習資源,闡述自己的問題。決定自己的行動路線,自己承擔選擇的后果時,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從事意義學習。而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其所展示的學習過程為,掌握什么一嘗試掌握一幫助掌握一督促掌握,也與導學式教學從明確目標、出示問題,到自學嘗試解決問題、講解提升這一教學
過程相一致。
在任何一種教育教學模式下,學生都是完成畢業設計的當然主體,這是畢業設計與其他教學過程的最大區別。在畢業設計中,學生處于完全的主動地位,以畢業論文形式的畢業設計為例,從選題、收集資料、分析論證到完成寫作。從格式到內容,都由學生自主完成、獨立完成,指導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起幫助、輔助作用。由于畢業設計這一特點與導學理論相契合,因此,筆者認為應將導學模式從課堂教學向畢業設計延伸。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指導教師應自覺、充分、合理地運用導學模式,才能提升畢業設計的有效性。
三、導學模式在畢業設計環節的應用
教學方法改革應以教育目標改革為指引。在分析西方法學教育模式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法學教育應以促進法律職業為目標取向,改革目標應為“從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人手,在加強學生法律理論知識教育的同時,側重訓練學生運用法律的方法和邏輯來分析各種法律問題,把法學的博雅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倫理水平,使學生成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法治文明需要的職業人才,從而形成我國特色的法律職業隊伍?!碑厴I設計的完成過程不僅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展現過程,更是訓練和提高學生運用法律的方法和邏輯創造性地分析、解決各種法律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倫理水平的重要過程。以往畢業論文的完成過程,雖從表面上看似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側面指導,與導學模式相似,但究其實質,與導學模式的作用與效果完全不同。
畢業設計成果如同企業的最終產品,企業保證產品質量的手段即是對生產產品的過程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與制度,從而保證最終產品的質量??梢姡岣弋厴I設計成果的質量主要在于畢業設計完成過程質量的提高。導學模式是以導學理論為基礎,體現為對具體教學過程的規范要求。在畢業設計環節適用導學模式,就是將畢業設計劃分諸多精細環節,如研究方向、涉及領域的確定、開題、分析研究過程中具體問題的確定、解決問題或研究角度的確定、論文的撰寫與修改過程等,對各環節中的導與學雙方應當完成的工作進行體系規范,確定評價指標,從而使畢業設計過程與結果的質量實現可控制。
1 法學專業畢業論文的導學模式。在畢業設計的各個環節,畢業論文的導學模式由導、學、研、修四個結構組成。在確定畢業論文研究方向環節,導師應進行三種分析,第一種是分析學生,通過分析導師解決如下問題:(1)有哪些類型和層次的學生;(2)學生的學習程度如何;(3)學生的需要和起點能力如何。第二種是分析環境,通過分析導師了解學生生活、學習環境及社會發展環境,從而明確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的現實環境與最佳環境;第三種是分析資源,通過分析導師應明確學生完成畢業論文可利用的總體資源。而學生應在分析的基礎上,向導師說明自身學習情況、興趣、擬確定的研究方向或領域、研究環境與資源。然后是師生共同分析。反復修正,共同確定適合學生從事的研究方向和領域,在研究方向的確定上,可以考慮與學生今后生活、工作相關,這樣有利于保持學生的持續學習動力,這也與全社會提倡的終身學習相適應,使教育真正成為一種需要。在開題環節,學生自行撰寫選題的目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后,導師在與學生共同進行研究后,進行必要的補充與修正。在進入正式研究階段,學生依選題分期向導師匯報階段性研究成果,導師依據學生情況分期給予由淺及深的恰當指導,并在這一過程中師生應共同研究、分析、論證,反復修證理解與觀點,直至最后達成共識。在論文的撰寫與修改階段,學生自學論文寫作格式要求并自行撰寫論文草稿,導師從格式、內容方面指出存在的問題,與學生共同研究修改辦法。在前述各個環節上,導、學過程都應制定具體評價指標,將導、學過程的原始記錄與評價指標進行對照,由導師、學生自評,結合畢業答辯小組對論文與答辯的評價,最終給出畢業論文成績。導學模式應用于法學畢業設計,與法學教育模式改革目標與教學模式相一致、相配套,進而實現提升法學畢業設計的有效性。
2 導學模式對導與學提出的新要求。導學模式要求從管理者到導師到學生,都必須實現角色的轉變,即一切以實現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而展開,教師成為“導師”或助理導師,而管理者則應轉變為“導學”創造條件、提供服務與支持,學生應自覺、自愿成為學習的主體,完成學習任務。導學模式的實行。主要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應得到提高,教育資源應更加充分。教師的“導”J必須強調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恰當推介應用學習資源,向學生傳授使用方法,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Ⅲ。同時導師必須加強與學生互動交流。交流形式可采用BBS、E-mail、電話或QQ群。這種互動,可以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為學生提供了對同一問題的多種不同觀點進行觀察、比較和分析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表現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對于如此多種的交流形式,如何建立適合的監控系統來達到評價、反饋、矯正、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來說,還是個難點。學生在導學過程中,應當具有積極、主動完成的態度。如果學生的態度不端正,提升畢業設計的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話。
[關鍵詞] 經濟活動 互利原則 倫理學
一、經濟活動中互利原則的提出及意義
互利是一個倫理含義及其豐富的概念,是構建市場經濟倫理的倫理基石,它規定和制約著經濟活動的倫理范疇,決定和影響著經濟活動的價值評價標準和具體道德規范,對中國市場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ダ墙洕顒拥谋举|要求,互利原則是集體主義在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表現形式,體現著社會主義的本質,對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有著巨大的作用。大力倡導互利原則是我國市場經濟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國外學者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互利原則倫理理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國學者從20世紀末才開始關注互利原則這一問題,而且研究的層面也比較淺。
在經濟活動中,經濟互利原則是指在經營主體之間的交易過程中,經營主體從交易中獲得好處。倫理互利原則是指各經營主體在平等的基礎上,以正當手段去追求自己合理的同時,兼顧對方的利益,使之均能受惠獲益達到公正和諧,互促共進的目的。既如此,互利原則作為一種經濟倫理原則是符合時展要求的,是解決經濟活動中利益關系的理論,無疑,研究它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理論意義:研究互利原則有助于提高經濟管理理論水平;從互利原則這一視角把握經濟活動的本質特征,揭示經濟的發展趨勢,將豐富、發展、完善經濟理論;在繼承、超越傳統經濟理論的基礎上,構建科學的經濟理論,實現經濟理論的創新,從而指導中國市場經濟的實踐與發展。
現實意義:經濟的巨大發展是互利原則產生的決定因素;互利原則的發展是與當代經濟活動的發展同步發展的,經濟活動主體對互利原則認識的趨同過程,也是互利原則潛在的內涵不斷豐富的過程;隨著市場經濟的運行,互利原則在經濟活動中的理性杠桿作用將越來越大,地位將越來越高;互利原則將最終成為經濟活動主體自覺遵循的倫理原則。
二、經濟活動中互利原則國內外研究現狀
任何理論研究都是以前人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的。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的繁榮昌盛,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物質財富,同時,由于人類價值觀的偏離而導致了人類社會道德淪喪,人們自私自利,人性墮落異化等問題。在反思中,人類開始重新審視固有的價值觀,并根據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來構建新價值體系。從倫理學角度去研究經濟活動中互利原則,卻似乎為人們所忽視,相關論文并不多見,更無專著問世。而筆者認為,我國的市場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它將挾帶著一股巨大的文化沖擊波,沖擊中國社會的倫理價值觀念。
西方國家有先見之明的經濟學家和哲學家早已涉足與研究經濟領域的互利原則問題。哲學家孟德斯鳩認識到進行經濟貿易往來的,要以相互的需要為基礎,相互依存,平等互利,因而帶來了和平;斯密的絕對利益理論和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都凸現了一個鮮明的倫理主題――互利,他們認為只要從事貿易活動,各貿易主體就能夠做到絕對互利和相對互利。我國對互利主義原則的研究大約始于20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相關著作主要有,唐凱麟的《倫理學教程》,李欣欣的《貿易自由化與中國對策》,何懷宏的《底線倫理》等。相關論文有,歐陽超的《試論互利主義》等。
以上這些論著和論文取得了頗豐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宏觀角度看,我國學者的研究多是從經濟的宏觀層面來提倡互利原則,研究互利原則的經濟倫理理論較少,僅有歐陽超的《試論互利主義》。因此有必要加強對互利原則理論的專門研究。西方學者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互利原則理論觀點,如斯密的絕對利益理論等。這些互利原則理論觀點都是互利原則理論的表現模式之一,但尚不能以互利原則為基礎,構建市場經濟道德規范體系。
從微觀層面上看,我國一些學者提出了互利原則是經濟活動的道德基礎的理論,這一觀點是正確的,但都沒有從倫理學角度來研究互利原則的倫理內涵。從哲學、經濟學、倫理學等學科在經濟活動中為互利原則提供理論論證。在界定互利原則的倫理內涵方面,現有的研究不全面。在對以互利原則為基礎,構建構建市場經濟道德規范體系方面,很少有學者從互利主義原則的內容、倫理內涵、實現等全面系統地論述,而且忽視了在以互利原則為基礎,構建市場經濟道德規范體系中應注意的問題。
三、經濟活動中互利原則創新
從以倫理學的視角來研究經濟活動互利原則。在經濟活動中,以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及集體主義思想的基礎上,界定互利原則的倫理內涵。從哲學、經濟學、倫理學等角度論述互利原則是市場經濟的道德基礎,同時,從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等領域對互利原則進行現實思考,以互利原則為基礎,構建市場經濟道德規范體系,并指出在構建市場經濟新價值體系中要注意的問題。
縱觀現有的相關研究,可以發現有必要更深入、更全面、更系統的研究經濟活動互利原則。力圖在前人已經研究的方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前人沒有研究的方面,努力實現創新。
參考文獻:
[1]路淑英:神話的啟示―人本主義問題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
[2]徐立敏,劉傳志:人本主義牽手“兩課”教學.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01)
[3]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4]鄧建興: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分析.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2
[5]郭為祿:走向市場經濟的人與道德[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6
[6]徐大建:企業倫理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關鍵詞:人文素質;滲透式教育法;思維方式培養;IT人才教育
1研究背景
走在美麗的校園里,常常會看到綠化帶上有食品袋、包裝盒、煙蒂等雜物,覺得非常不和諧;路上學生們隱約傳入耳中的對話中夾雜著的臟話,讓人感到不夠美。盡管實驗室門口掛著“不許帶食物進實驗室”的條幅,盡管老師一次次都說不要在實驗室吃東西,但學生每次實驗課下課后,實驗室內總有飲料瓶、食品袋留在計算機鍵盤旁。還有的學生畢業后要出國留學,請老師寫推薦信、翻譯資料等,離校時連給老師道聲“感謝”,說句“再見”都沒有。
在送新生報到的家長隊列中,還有為十八九歲的兒子掉眼淚的媽媽。她恨不能包辦孩子的一切,卻不知道自己無形中阻礙了孩子的正常成長。大學同住一個宿舍,有人不會打掃衛生,也有人不愿打掃衛生,不懂得基本的人際交往禮儀、生活常識和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的行為方式。
學生在大學的IT專業學習四年后,走出校門,踏上工作崗位,很多企業培訓新員工的課程包括商務禮儀、有效溝通、企業文化等內容[1]。如果從小學到大學,一個人整整接受了十五六年的教育(沒有加上幼兒園教育),連基本的行為方式和接人待物的禮儀都不懂,只是一個“工匠”,不是一個有思想、有理想抱負和堅定信念的社會新生活開創者,就背離了教書育人為君子、成圣賢的根本宗旨。這是值得反省和深思的。
本文探討的另一個問題,是學生的思維方式普遍存在有悖基本哲學常識的現象。誰都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可是逃課、不做課后學習功課、考試抄襲、畢業設計蒙混過關、總想輕松拿到畢業證書等做法和想法,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這本身就流露出想吃“免費午餐”的思維方式。反過來看,這樣的IT專業大學生到社會后,用人單位還會覺得你達到了大學生應有的水平嗎?你輕松拿到的文憑別人還會再相信嗎?這一現象對那些認真對待學習生活,塑造自身良好素質的大學生們也是一種不公平。
事實上,我國適齡青年中只有23%左右的人才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他們應該成為社會的精英,成為未來社會新生活建設者中的棟梁。尤其在目前的社會中,樣樣事情都離不開IT,社會的運轉業已依托在計算機信息技術之上了。所以,IT人才人文素質的培養關乎社會的穩定與發展,關乎一個民族的興旺。人文素質體現了一個人的志向情趣抱負、文化品位、思維方式和生活工作習慣,越早培養越好。
人之初,性本善。茍不教,性乃遷。教與不教,正確的教與錯誤的教,最終結果差異巨大。所以,大學IT人才培養必須包含、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容。
2以不教示教
國外人文素質教育的模式是以美國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歸納總結的滲透式教育方法為代表,即以“不教示教”,以音樂、體育、藝術、與企業結合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2]。滲透式教育以圣賢教育為主,倡導博愛、社會責任;不僅關注個人的幸福,還關注子孫后代的幸福,關注整個人類的福祉和命運。
我們應該采用開放的教育思路與手段,將寓教于樂的形式和目前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方式相結合,彌補人文素質教育的缺失。豐富業余體育和文化生活,成立文體俱樂部,構建既具有健身性和文化性,又有機結合民族性與時代性的大學生文體生活方式。把傳統的文體活動,如合唱團、吹笛子、拉二胡、彈琵琶、戲劇節等,以及武術中的太極拳、太極劍和舞龍舞獅運動,還有具有時代特征的野外拓展運動,如輪滑、飛盤運動、木球運動、定向運動、體育舞蹈等新興項目開展起來,作為學生修身、健體、養心的主要訓練手段。特別是野外拓展運動課程,是集體育、教育、心理、植物、動物、地質、地理、旅游、探險、法律等眾多學科于一身的新型戶外運動項目,值得推廣。
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先行后知”、“邊行邊知”、“愈怕愈行”等體驗式學習方式,打破傳統的以課堂“教”為主的單純文體教育模式,讓學生愉快、積極、刺激地參與,在大自然中學到知識、掌握技能、領悟道理。野外素質拓展不但可以使學生掌握許多生存技能,挖掘自身潛能,還可以學會更好地與人相處等人文知識和技能。師生共同參與這些活動,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就是以“不教示教”的方法之一。
校園文化是一種氛圍、一種精神。在推動校園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中,文體活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積極創建校園文體生活氛圍,是實施IT專業大學生人文素質拓展的有效途徑。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內、課外文體文化活動為主要形式的一種群體文化。這種特定的文化氛圍是和學校的培養目標、校風校紀、生活方式等內容相聯系的。
另一個方式,是在IT專業課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在IT專業大學生人文價值觀培養中起到春雨潤物細無聲,以及習慣成自然、每日三省、水到渠成的作用。如歐美的IT專業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人文教育始終貫穿于實驗、課程設計、社會實踐、作業、論文以及畢業設計等各個教學環節中。我們連續3年選用美國影印版教材《Computing Essentials》,該教材每章都有討論IT涉及的社會、法律和倫理、自身身心健康的問題。教師要求學生課后分析IT帶來的法律、道德和社會、生態環境、人身安全等問題,引導學生全方位思考IT發展與人民生活、技術發展與社會的關系。這使學生從技術里跳出來,以更宏觀的視角審視IT,思考技術發展方向等人文的深層次問題,確實值得我們借鑒。
美國大學普遍為IT專業大一新生開設的通識教育課程更與我們不同。該課程的學時量大,涵蓋人文知識范圍寬泛。如芝加哥大學通識教育課時占到大學總課時的50%,常青藤學校中最少的通識教育課時也占到了總課時的20%。內容包括各種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各種觀念、各種價值觀;世界歷史文化(如讀《古蘭經》);美國文化;科學核心課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課程等[3]。因此,通識教育使IT專業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而不只是提高IT技術技能。迄今為止,為什么計算機界的最高獎項――圖靈獎都被外國人拿去?我們認為,人文素質教育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還有一個現象,是IT職業倫理教育的差別。發達國家的職業倫理教育已經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作為應用倫理學的一個分支,近代職業倫理十分活躍與繁榮。如醫學倫理、生命倫理、基因工程倫理、生態倫理、科技倫理、經濟倫理、企業倫理、政治倫理、國際關系倫理、家庭倫理、媒體倫理、計算機倫理、網絡倫理、工程倫理[4]等。從理論上劃分,職業倫理教育可以分為哲學層面的倫理理論教育和具體的職業倫理規范(又稱為職業操守)教育,是“道”與“器”的關系。兩者既相互聯系又各自有獨立的研究內容。
但我國的工程類倫理教育還不是很普及。如我國教育部計算機與信息類專業高等教育教學大綱中規定必須開設的計算機倫理、信息倫理或網絡倫理等課程[5],到現在還只有少數學校開設,仍然沒有普及。而英美等國的大學中都有計算機與社會責任,計算機與社會,軟件工程師的職業倫理,哲學、科學和技術這樣的研究中心。在谷歌上用關鍵詞“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file type:pdf”搜索,獲得約1 070 000條結果;用“職業倫理教育”在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系列數據庫查找,1999年至今的文檔總共只有記錄13條。可見倫理教育在國內外受關注的程度有多么大的差別。
3走出校園,認識生活
做一個受社會歡迎的人,與人相處很融洽的人;做一個有抱負的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才是IT人才教育的真正目的。據我們觀察,凡是在學校參與了社會企業兼職的學生,各方面都顯得成熟一些,人際交往禮儀也好很多,畢業就職也順利得多。只在學校不出門的學生,大多很害羞,不善與人溝通,就業較困難,而且適應新生活環境能力也弱。所以,鼓勵、引導學生利用暑假兼職,認識社會,學習與各種各樣人溝通的技能,走進企業,走進社會,都是很好的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方法。
走進社區做志愿者,更是一個良方。因為志愿者群體整體素質比較高,而且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追求的人生目標高于一般人群,文化修養相對也高。
西方志愿者主要起源于羅馬時代的博愛精神、基督教的宗教責任及救贖。志愿者活動可以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志愿者在把關懷、幫助帶給社會的同時,也接受了愛心、感恩教育,是一種非常值得推崇的教
育理念。參加社會上的志愿者活動,結交這樣的朋友,對IT專業大學生來說終生受益。同時,學生走入社會,審視自己,也可以為將來的IT職業發展選定目標,促進學生早日轉變學生身份觀念,朝職業化人士身份轉變。
4結論
我們認為,從社會的宏觀文化環境,到學校的IT職業倫理教育和文、體、藝、戶外、社區等多元化的滲透模式,再到微觀課堂中的人文與技術內容融合,都需要探索和構建一套靈活適當的人文教育體系和模式。這可以為IT人才成長提供開放的空間,為塑造一個有社會責任、能夠關注人類未來和具備誠實、可靠、篤信、責任心、仁愛等人類基本價值觀[6]的IT技術人員提供必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徑。
目前,各行各業都建立了完善的職業執照認證制度和體系,但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們還須在IT職業倫理規范建設、微軟用戶行業職業道德信譽度監督、職業教育模式的多元化、開放性校園文化建設等領域與社會開展多層次合作,大力發展網絡教育,為我國的和諧社會建設培養合格的IT人才。
參考文獻:
[1] 查建中,何永汕.中國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戰略[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2] 龔志宏. 西方高校滲透式道德教育及其啟示[J].探索, 2006(2):139-141.
[3] 郭斌. 通識教育師生談(14):名著工程與美國的通識教育[EB/OL]. (2007-05-18)[2010-09-16]. fudan.edu. cn/tsjy/article.php?id=120.
[4] Terrell Ward Bynum, Simon Rogerson. Computer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M]. Wiley-Blackwell, 2003.
[5] 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專業規范(試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0-147.
[6] Anderson, Ronald E, D Johnson, et al. ACM Code of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2(35):94-99.
Training of Human Art for IT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s
FENG Jixua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Ningbo 315100, China)
關鍵詞: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對策
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綜合醫學模式的演變,醫療矛盾逐步由“技術型”向“服務型”轉化,許多新的醫學倫理問題應運而生,醫學倫理學越來越受到各國醫學教育界的關注。
1 醫學倫理學教學現狀
1.1 我們不能不清醒地認識到,與世界上很多國家相比較,我們的醫學倫理教育從內容到形式,從理論到實踐都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目前,在美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已經進行了多年系統穩定的醫學倫理學教學。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各年級醫學生中均開設醫學倫理學課程,并進行跨學科教學。教學基本上圍繞當前醫學領域的重點熱點倫理問題進行,如醫學實踐中知情同意、人體實驗、腦死亡、稀有資源分配等。哈佛大學醫學院對醫學倫理學采取以問題為基礎進行跨學科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對醫學倫理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學科進行研究和探討,并邀請不同學科的專家參加,例如邀請臨床醫學專家、基礎醫學專家、社會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行為科學家等[1]。
我國則多以開設醫學倫理學課堂教學為主,進行其他教學模式的學校還很少,教學模式還有待完善。僅在少數醫學院校的醫學倫理學教學中,采取了對重點熱點問題進行討論,課題調研的形式。比如哈爾濱醫科大學,其在上世紀末已經開始采取這種課題調研討論的教學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2]。但是目前國內對這些模式還缺乏系統的研究,也沒有很好的推廣。
1.2 對醫學倫理學重要性的認識不足。
醫學倫理學在醫學教育中的地位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才導致目前我國醫學院校醫學倫理學課時嚴重偏少的現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大部分醫學院校在第五學期開設醫學倫理學或在政治課中開設醫德課,總課時約為30學時,不及美國、日本等國家同類課程學時總數的1/5。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不大可能指望學生對醫德范疇、醫德規范等有較為系統的了解,更談不上為他們提供將理論付諸實踐的機會了。
2002年2月,國際醫學教育學會公布了本科醫學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醫學教育的7個基本方面: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醫學科學基礎知識,臨床技能,溝通技能,群體健康和衛生系統,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維和研究。[3]這一標準闡述了醫學院校畢業生必須具備的一系列基礎核心能力,從中可以看到,醫學倫理學和醫德教育在醫學生綜合素質中占有重要地位。
1.3 授課形式單調是我國醫學倫理學教學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醫學倫理學教學中通行的是單純由教師講授的方法。限于學時,教師較少考慮,也無從考慮實際效果。這種“布道式”的教學方式,很難引起學生對醫學倫理學的興趣,更不用說掌握指導他們終身職業生涯的倫理準則與規范了。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醫學院該門課程的教學形式顯得生動活潑。其中最常見的是各種形式的討論和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日本的醫學倫理學課程則主要由相關臨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講及讓學生參加病區實習的形式來予以實施,注重培養學生判斷醫療實踐中發生倫理問題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拿大的醫學倫理學課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學法和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
1.4 如何讓醫學倫理學的教學內容更系統、更穩定、更具時代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醫學倫理教育的教學內容也同樣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眾所周知,任何一種道德理論或倫理學說,都是有其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隨著經濟改革在我國城鄉相繼取得巨大成功,人們開始對醫療衛生保健行業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新的醫學模式要求醫務人員不僅應具備精湛的醫術,而且要求他們能自覺尊重生命價值,在努力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的同時,還要深諳倫理學、心理學等人文科學知識。所以原有的教學內容自然跟不上時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經更
新的教材內容,也會因為目前新的倫理學問題的層出不窮而同樣有了時代的局限性。傳統的醫學倫理學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場筆試(閉卷或開卷)以及論文撰寫常見。前者強調的是書本理論知識的檢測,特別是閉卷形式。開卷形式雖然有一定的開放,但總之都是以理論知識考核為主,與傳統課堂授課形式相適合。這種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學生學習醫學倫理學課程后的思想觀念以及倫理決策能力上的變化,也不能真正鼓勵學生學習醫學倫理學的主動性。后者雖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助于學生自我能力的培養,相比較應該是一種進步。但是仍然還有不足之處:沒有貼近臨床和實踐,學生的任務僅僅是在完成論文,所以相關材料可以不必從實踐中獲得,減少了倫理學的實踐機會;論文撰寫相對簡單,教師的指導成分相對較少,實用性不足。因為以上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醫學倫理學考核方式難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迫切感,那么進行醫學倫理學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勢在必行。
2 醫學倫理學教學的對策
2.1 加強國際合作,提高中國醫學倫理學的教學水平。醫學倫理學的發展和醫學科學的發展密不可分,一種新的醫學科技的發展,必然引起相應的倫理學的方法論等多種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學校教學方法,使我們的教學在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啟迪學生創造性思維以及培養學生表達思想、交流觀點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4]。此外,對學生的成績考核,要考慮改變以理論考試為主的形式,積極嘗試多種考核方式,使考試內容注重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分析一些具體問題。
2.2 創新教學內容。
自1982年以來,我國高等和中等醫學院校和醫療部門陸續開設了醫學倫理學課程,從事醫學倫理學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編寫了許多版本的醫學倫理學教材。這些教材的出現,對于醫學倫理學的教學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21世紀是生命與健康科學發展的世紀,因此醫學倫理學內容體系“應以義務論為主線,將價值論、公益論貫穿其中,既反映傳統醫德精華,又突出生命與健康主要內容,并包括哲學、倫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美學等相關學科進行理論與實踐的論證。既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又能幫助醫學生和醫務工作者解決在學習和醫療實踐中的各種倫理問題。其具體內容應突出科學性、系統性、規范性和實踐性的統一”。[5]
關鍵詞:;職業教育思想;研究述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2)09-0179-02
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國內對于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眾多繁雜,研究內容滲透各個方面。在思想研究中,的政治思想、哲學思想、教育思想、科學思想、改革思想、管理思想、倫理思想、美學思想等都有涉及。在其教育思想研究中,涉及辦學思想、美育思想、德育思想、教育倫理思想等方面,其中也涵蓋了職業教育思想。國內的研究多聚焦在其高等教育思想、辦學思想、大學改革思想、美育思想等領域,且成績顯著,而對于其職業教育思想的研究,則顯得單薄,極不對稱。
職業教育思想研究現狀
的職業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關于“工讀”教育思想,關于職業教育的定位(含職業教育的地位與作用,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關系),關于職業教育的“實利主義”主張,關于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等等。而這些思想涉及職業教育方方面面,在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職業教育管理、職業教育學科建設、職業道德教育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參考意見。
教育思想是中國教育史中的重要部分,而其職業教育思想也理應成為中國職業教育史的重要組成內容。對于中國職業教育史的研究著作在國內屈指可數,目前僅有謝長法著《中國職業教育史》,米靖著《中國職業教育史研究》。而對職業教育思想的專門研究仍屬空白。只有關于某位教育家職業教育思想的研究,或對某種職業教育思想的研究,對比其他領域思想的研究顯得零散。
對職業教育思想的專門研究目前尚未出現。的職業教育思想只閃現在一些全集或選集中,少有人整理。而對職業教育思想的研究論文,數量少兼之論述零碎,也顯得比較落寞。
在中國知網中,以“”并“職業教育”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相關文獻只有8篇,均屬于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數為0。在萬方數據中,以“”和“職業教育”為關鍵詞進行主題搜索,相關文獻有14篇,去除重復文獻,另有6篇對于職業教育思想的相關研究,可作為補充資料,有助于對其思想進行研究。如《從批評職業教育談起》、《試論、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的繼承發展關系》、《與中華職業教育社》、《中華職業教育社先驅——》、《與黃炎培——20世紀初中國主流職業教育思想的師承與創新》、《試析黃炎培與的生死道義之交》、《民國初年、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等,這些文獻均是對職業教育思想的直接論述。
縱觀此類論文,其所論述的內容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關于職業教育定位。職業教育是實利主義教育,是“興業救國”之舉,是“社會百業進步的途徑”,也是“教育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職業教育,可以“解決人民生計”,“提高人民的智力,擴大人才資源,振興國家經濟”。
2.關于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職業教育應“理論與實習并重”,“專業素質與綜合素質并重”,“注重學科知識的實踐性”,“重視學生自然科學和實用技術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3.關于職業教育辦學理念。職業教育是“大眾化教育”,“注重辦學主體的廣泛性”,提倡社會各方面參與職業教育,“整合社會資源辦學”,借助“政府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宏觀層面上的調控”,實行社會化辦學和社會化教育。另外,“社會調查是職業教育辦學不可忽視的環節”,“專業建設要以社會需要為依據”,“根據社會需求培養職業技術人才”,“面向實際培養合格的職業人才”。
4.關于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關系。一方面,要“重視職業教育的基礎連貫性”,“重視小學階段的職業教育”,“主張在普通教育中注重綜合教育,加強職業教育的啟蒙”;另一方面,變革傳統職業教育觀念,宣傳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只是同質不同類主張,“確立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職業教育具有其獨特特質與作用,普通教育無法替代,從而更好地實現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5.關于職業道德教育。對于職業教育,“倡導職業道德教育”,他曾指出:“德育實為完全人格之本,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以助其為惡,無益也”,要“注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6.關于工讀主義教育思潮。工讀主義思想萌發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時值對旅法華工開展教育活動,加之隨后的國際工人運動和“勞工神圣”思想影響,出現了工讀互助教育實踐活動。當時涌現出多種工讀主義思想,各有側重。工讀主義孕育于“學徒制”,半工半讀“是工讀主義的具體實踐形式,其基本含義是提倡做工和求學相結合,做工和讀書相結合?!边@種思想堅持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邊讀書邊勞動,是對職業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上述文獻是對職業教育思想研究的主要資料。雖然對于其職業教育思想各方面均有所涉及,但整理不足,詮釋略顯粗糙。對于每個思想點都沒有細致展開,多是一筆帶過,模糊不清。
從文獻出版時間來看,對職業教育思想的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一直持續至今。然而,在1990~1999年間出現斷裂,中間連續10年,職業教育思想研究無人問津。直至1999年,研究之熱情復燃,然而研究之力度每年僅限于2~5篇之間。由此可以看出,職業教育思想從未成為職業教育研究的熱點,這也給后來的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