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內部控制工作經驗總結
時間:2023-03-08 15:27: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內部控制工作經驗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企業物資采購;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B
一、引言
采購是企業從外部獲取起源的最重要方式,也是企業所有運營業務的起點,只有做好采購業務管理才能保證企業的平穩運行。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采購業務所占用資金占到整體資金占用量的60%以上,特別是制造企業物資采購的成本占到企業總體運行成本的80%以上。企業采購成本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總體運行成本的高低以及企業最終利潤額的高低,企業采購物資的效率及質量直接決定著企業生產產品的效率和質量,企業的采購活動日益成為企業管理者所關注的焦點。與企業其他業務相比,企業的采購業務不僅僅需要涉及到內部的財務、采購、制造等各部門,還涉及到外部的銀行、供應商等,只有建立起嚴格的采購內部控制體系才能保證企業采購活動的高效性和廉潔性,有效的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提高企業的利潤率和整體市場競爭能力。本文作者將分析在當前競爭形勢下我國企業完善采購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并結合作者多年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和研究的經驗為我國企業完善采購內部控制提出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和對策。
二、完善企業采購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一)完善企業采購內部控制可以有效地規避采購風險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也日益復雜,企業的采購活動將會面臨著更多的外部風險。完善企業的采購內部控制可以有效地加強對企業采購活動每一環節的監督和控制,有效地規避企業帶來的市場環境變化給企業帶來的采購風險。
(二)完善企業采購內部控制可以有效防止采購腐敗
企業的采購活動是企業資金占用量最大的業務,也是企業管理最敏感最容易出現腐敗的環節,是企業管理活動的重中之重。完善企業的采購內部控制可以有效地加強對采購各環節的審批,加強采購信息的透明程度,最大限度的預防采購腐敗現象的產生。
(三)完善企業采購內部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企業采購效率
從近幾年權威統計數據來看,我國大部分企業的采購成本占到企業總體運行成本的60%以上,企業采購成本的控制和采購效率的提升對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完善企業的采購內部控制可以有效地規范企業的采購行為,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提高企業的采購效率,保證企業物資供應的及時性,降低企業整體運行成本。
三、當前部分企業采購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采購部門對內部控制認識不足
強烈的內部控制意識是企業完成內部控制業務的前提和基礎,要完善企業采購內部控制企業的采購從業人員必須時刻牢記企業內部控制的理念。但從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采購人才隊伍多是由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或者是市場營銷等專業背景的人員組成,采購部門很少配備專業的財務人員或者專業的內部控制人員,員工所接受的教育和培訓大多和市場變化及商務談判等有關,企業很少對員工進行內部控制等方面內容的培訓和教育,這就會直接導致企業采購人員對企業的內部控制認識不足,不能主動地遵守企業規章制度,配合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也就破壞了企業采購內部控制的完整性。
(二)規章制度建立不完整,職權分配不合理
完整的規章制度和科學合理的職權分配是內部控制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國部分企業的采購管理還處在起步探索階段,很多企業尚未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體系,僅僅是依據不同采購業務管理的需要制定了不同的采購制度,不能有效地形成管理體系,也就不能對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形成很好的支撐。另外,科學的職權分配也是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采購業務的流程以及職權分配不合理,沒有依據內部控制的原則將不相容的崗位進行有效地分離,導致部分采購人員擁有過高的職權,破壞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完整性。
(三)內部監督不嚴格,采購績效考評不合理
嚴格的內部監督以及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是企業強化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我國大部分企業都能夠意識到采購監督以及采購績效考評對采購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強化內部監督和完善采購績效考評工作。但也有部分企業對于采購的內部監督不嚴格,沒有對采購工作執行嚴格的審批流程,部分企業為了工作的便利,甚至簡化簽字審批流程,讓企業的采購監督流于形式。另外,部分企業采購績效考評工作過于簡單,僅僅考慮采購價格、采購成本、貨物質量以及供應及時性等指標,沒有將內部控制的各項指標加入到績效考評之中。
(四)采購預算控制不嚴格,供應商管理不合理
采購價格和供應商管理直接決定了企業采購成本的高低以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都執行相對較為嚴格的采購預算控制制度,也形成了比較成熟的供應商管理機制。但仍有部分企業采購預算控制不嚴格,對采購價格和數量的控制不力。另外,部分企業的供應商管理機制不健全,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供應商管理機制,也沒有嚴格的供應商準入制度,這就會給企業的采購帶來一系列的風險,不能有效地形成與供應商的戰略合作,也不利于企業的采購內部控制體系建設。
四、完善我國企業采購內部控制的建議與對策
(一)強化對采購內部控制的認識
采購管理在我國目前還是一個很新的管理理念,很少有高校開設專門的課程培養采購管理的相關人才,大部分的采購從業人員都是物流、貿易以及銷售等專業背景,企業的采購部門也缺乏專業的內部控制人員,這就會直接導致我國企業的采購人員較為缺乏內部控制意識。針對這一情況,我國采購部門的管理者首先需要意識到內部控制對采購管理的重要作用,積極帶頭執行企業的內部控制措施。另外,企業還需要加強內部控制相關知識的教育和培訓,讓現有的采購人才隊伍能夠及時的補充內部控制相關知識,能夠理解內部控制的理念。我國的部分高校也需要在開設的采購管理相關課程之中加入內部控制等方面內容,為企業培養具有綜合技能的高素質采購管理人才,提高我國企業整體采購隊伍的水平,完善企業采購內部控制體系。
(二)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合理的分配采購職權
完善的規章制度是采購內部控制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都意識到了規章制度對企業采購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也能夠依據實際的采購工作經驗總結制定一些科學的規章制度。但同時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規章制度大多是對實際工作經驗的總結,很少有企業能夠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采購規章制度。因此,我國企業在強化采購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同時,需要從更高的角度系統的制定一整套采購規章制度,用來引導和規范采購行為,保證內部控制體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另外,合理的職權分配可以有效的實現采購管理權的制約平衡,企業必須將不同采購崗位按照不相容崗位分離的原則合理的確立采購職權分配,保證各崗位的職權制約和權責對等。
(三)強化采購內部監督,完善采購績效考評體制
嚴格的內部監督和完善的績效考評體系是企業強化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于采購內部控制而言,只有強化內部監督才能有效的制約采購權力,規范企業的采購行為,防止采購腐敗的產生,保證企業的所有采購活動都是依據國家法律和企業的規章制度進行。同時,企業還應該完善采購績效考評體系,在對企業采購活動進行績效考評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設立質量、成本、交貨期等與采購活動緊密相關的考評指標,還需要設立采購活動操作規范性、是否嚴格遵守企業規章制度等并與企業內部控制緊密相關的考評指標,利用績效考評過程及時發現企業采購內部控制所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強化企業采購內部控制,引導員工遵守企業規章制度,防止違規操作行為的出現。
(四)嚴格執行采購預算,科學管理企業供應商
嚴格的預算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采購成本,預防企業采購腐敗事件的發生。目前我國部分企業的采購預算編制過于粗糙,預算的執行也不太嚴格,整個采購預算編制和執行都流于形式。要改變這一現狀,企業必須在每年采購活動開始之前組織生產、財務以及采購等各部門人員編制科學合理的采購預算方案,并在實際的采購工作中嚴格執行采購預算。另外,企業還需要強化供應商管理,每年都需要對所有供應商進行嚴格的考評,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供應商,并通過嚴格的供應商準入體系為企業的采購工作選取最合適的供應商,防止因供應商管理不當所發生的采購腐敗,保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參 考 文 獻]
【關鍵詞】信息時代 應用研究 審計工作
一、信息技術對審計工作的影響
(一)審計范圍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計算機處理范圍逐漸擴大。審計職業肩負重任,基于信息可靠性基礎上開展審計工作。一些被審計的信息不僅是一些紙質類型的信息,還包含磁性介質為載體的信息。審計人員需要對信息系統進行審計,把握信息完整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審計內容也逐漸擴大,從最初的處理報表轉化為對審計信息有形處理。這對信息安全性要求比較高,審計環境應該得到保障。
(二)審計證據影響
信息技術影響還表現在審計證據影響上,在過去審計證據是一些可見的、有形的證據。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這些審計證據逐漸轉向無形模式,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信息基于磁盤介質上傳播。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大多審計證據都以數據形式存留下來。計算機在一瞬間內產生記憶,方便審計人員進行操作。一般都是由符號、代碼組成,這些數據的獲取應該有專門的計算技術進行取證才能實現。
(三)審計方式影響
過去,審計方式主要是手工查賬,在處理一些數據時,會出現失誤。數據可靠性和時效性得不到保障,導致審計工作效率低下。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計算機處理系統被應用在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借助系統處理日常工作,工作效率逐漸提升。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審計范圍和對象逐漸擴大,審計內容越來越復雜,傳統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工作需求,應該基于計算機基礎上開展工作,才能提升審計效率,保障工作質量。
(四)審計程序影響
電子證據具有特殊性,它的存儲、獲取、數據傳輸以及分析都應該基于特殊手段上開展,根據一定的程序執行。如果沒有相關程序規定,將很難保障數據客觀性以及合法性。審計內容和形式比較復雜,傳統的審計工作應該得到改變,這才能實現審計目標。信息技術在該背景環境下,它能夠實現內部控制,對內容和傳統功能的融合速度比較高,審計人員應該采用不同的調查方式對內部控制進行了解,才能正確的評價審計程序運行效率。
二、信息技術應用
(一)探索現代審計技術和方法
當前,大部分審計工作只是簡單停留在手工賬到電子賬單層面上,和計算機審計還尋在一定距離。審計系統內部一些信息得不到傳遞,信息流暢度低。主要表現在審計機關和審計部門之間、審計部門和派出機構之間、審計組和審計機關之間等。這些機構信息流暢度低,沒有現成網絡鏈,不能及時收集有效信息,進而影響審計職責開展。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審計體系,在那些重點單位安置上通訊方式,形成審計網絡系統。
(二)開發審計信息化軟件
當前,我國審計軟件樹數目比較少,不能完全適應電算化發展需求。這種狀態應該得到改變,而最佳改變模式便是培養出大量的軟件開發人才。企業要不斷鼓勵審計人員進入軟件開發各個環節,參與環節開發整個過程。眾所周知,審計軟件可以規范工作開展,可以提升審計工作效率,有可以提升審計質量,實現規范化管理目的。進行電算化管理過程中,那些高效率的信息系統開發應該被應用到審計程序中,該程序發揮出監督作用。可以跟蹤一些重點文件,記錄下符合執行要求的審計事項以及高效率處理一些審計信息。這些工作方式能夠幫助審計人員開展追查工作,進而解決審計電算化滯后問題。
(三)建立信息資源庫
各級審計部門應該將工作重點放置于審計數據庫中,重視建立完善的數據庫資料。一些審計對象和審計內容,應該得到全面開展和執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據獲取應該保障全面性、完整性以及系統性,應該同被錄入的信息相關。這才能合理的開展審計工作,為審計提供精準的依據。審計資源數據庫應該包含幾個方面內容,應該包含被審計單位資料庫、審計隊伍資料庫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資料文件庫等。這些資料應該得到處置,一些寶貴審計信息應該使用相關文獻進行保護,保障這些信息時效性。還有一些地方部署文件應該得到更新,其中包含政府信息、中央法規庫等,這些數據庫中的信息應該得到錄入和更新。在該發展基礎上,還應該對數據進行分門別類處理,使用專門的數據庫進行應對。例如,進行預算執行工作時,可以使用審計數據庫,這些數據庫資料都比較完整,而且定時得到更新。在進行管理時,應該集合審計案例以及審計技巧等,不斷總結經驗,積累有效的審計處理方法。面對突發審計問題時,可以輕松應對,提升審計質量和效益。
(四)審計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基于信息化系統中,審計程序發生改變,相應的審計線索、審計技術以及審計內容等都發生了改變,這能夠決定審計工作效率。從當前審計人員素質結構上看,他們大多都屬于會計專業以及工程專業人員,他們比較熟悉計算機使用,但是對審計系統掌握能力有待提高。審計部門應該對審計人員開展培訓,使得審計人員計算機能力提高,掌握更多計算機技術,在開展審計工作時,他們能夠提升工作效率。想要實現審計信息化,只擁有一批具備基礎能力的審計人員還不足夠,還應該建設出一批具懂得審計業務、又能夠掌握審計系統應用人員。這些是骨干隊伍,需要審計部門加強審計工作開展,不斷提升隊伍工作能力。另外,審計部門還需一組具備計算機系統設計隊伍,他們能夠應對審計問題,能夠高效率的解決問題,提升工作效率。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影響審計工作開展,它不斷改變信息產生方式和處理方式。而且信息使用者對信息使用也發生了改變,這些變化影響審計工作開展。審計工作范圍、方式、內容以及方法都應該發生相應變動,這才能不斷推動實踐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旭.營造環境創新升級為持續科學發展保駕護航——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四院內部審計工作紀實中國[J].內部審計,2013年4期.
[2]郭旭.營造環境創新升級為持續科學發展保駕護航——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四院內部審計工作紀實[J].中國內部審計,2013年4期.
關鍵詞:內部控制;建筑項目;成本控制
近年來建筑業發展顯然迅速,競爭也愈來愈激烈,又逢政府嚴厲的房地產調控和經濟減速,企業只有通過降低建筑項目成本,才能提高企業的市場生存能力,使得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同時,通過對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可以有效對企業的成本投入進行嚴格控制,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及競爭力。 因此,研究基于企業成本的內部控制導向,控制建筑項目成本,意義重大。
一、建筑項目的成本控制特征
1、建筑成本控制周期長
建筑企業從規劃、設計、施工、竣工,需要經過一段很漫長的時間,可見其成本控制周期較長,這無疑增加了企業對成本投入、控制、回收資金的難度,使得企業經營風險加大,容易導致企業資金回籠情況不佳、甚至虧損。
2、建筑成本控制難度大
由于建筑企業所制造的商品較為特殊,周期長、工程量大,需要考慮的影響因素眾多,包括預算管理、造價管理、施工管理等方面,而且還經常會遭遇物價波動、工資上漲、人力緊張、政策變化等復雜因素的干擾,建筑企業在控制成本方面環節復雜,難度較大。
3、 建筑成本控制對人員的專業化水平要求高
建筑項目本身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成本控制具有較大難度,只有具有較高相關專業化水平的成本內控人才團隊,才能有效、全面的對建筑項目的成本進行控制,保證企業的經營效益。
二、 建筑項目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1、建筑項目環節繁雜,收益難以衡量
一方面,建筑企業生產的商品具有其特殊性,并有很大一部分生產量是房地產。由于房地產行業所銷售的商品與一般傳統商品不同,一般傳統商品主要采用錢貨兩清的方式進行商品交易,而房地產所銷售的商品一般通過預售、分期收款等復雜的銷售方式,加大了房地產項目的收款難度,加上房地產銷售行業屬于開發期與投資期較長的行業,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房地產項目的成本控制與收益衡量難度。
另一方面,由于房地產所銷售的商品價格因其樓層、朝向、房型、尺寸而產生不同價格,價格是顧客購買商品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導致企業在衡量商品銷售價格及收益指數的難度大大增加。
2.2 建筑項目成本內控人員專業化不高
建筑業屬于專業性強、復雜性高、風險性大的行業,這就決定了建筑項目的成本內控人員必須具備高度專業化水平,才能真正完成建筑成本的內部控制任務。
2.3 建筑項目的收益評價體系不完善
由于當前我國房地產企業的銷售業績隨著各季節性的改變而改變,波動性較大;商品在驗收出售之后,其巨額預收款應被確認為收入,然而經常有預收款經過好幾個會計期都還無法被收回,拖款、欠款是家常便飯;這使得企業的收益評價體系所得結果有誤,所反映出的企業經營情況很不全面。
三、 基于企業內部成本控制的建筑成本控制措施
(一) 嚴格控制建筑項目的成本投入,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1、引進先進的成本內控方法
企業可以通過引進先進的成本內控方式,加強對建筑項目成本的管理與控制,從而降低的風險。學習、借鑒外國的豐富經驗總結,我國建筑企業可以通過清單報價法及企業戰略成本控制法等先進技術的引進,充分提高企業的成本控制水平。
(1)清單報價法。企業通過清單報價法不僅一目了然,而且有助于企業對建筑項目進行整體水平的控制,通過篩選價格合理的施工材料和施工隊,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題下,減少經費開支,有利于節約企業的成本投入,提高企業的經營收益率。
(2)戰略成本控制法。房地產企業通過制定企業的發展規劃及發展戰略目標,對企業的成本結構進行徹底改善,使其適應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狀況。
2、通過內部控制體制控制建筑成本投入
企業通過內控導向對企業內部的經營、生產與管理活動進行管理、控制,內控導向主要包括預算控制、資金管理、降低風險等方面。
(1)嚴格控制預算
對企業的預算進行控制,主要是對企業經營活動中資金的籌集、物資的采購、生產成本、銷售成本等活動進行管理、控制。通過對企業中各項具體業務進行預算估計、計算,審核該項目所需成本,通過內控導向對企業的成本進行嚴格控制、管理。結合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及資金流動性、資金狀況等實際情況,制定企業的預算制度規劃,對企業各項項目的成本進行系統性的規劃、控制,確保各大項目完成質量的同時,還應當保證該項目的成本投入都能控制在企業的預算之內,最終實現對企業成本的控制。
(2)加強資金管理
加強對企業的資金系統管理,尤其是對現金流動的管理,提高企業的資金回流率,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及核心競爭能力。通過內控導向,加企業的資金管理,不僅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而且可以加快企業資金的流動性,有效控制資金,縮短企業資金回籠時間,避免資金回收不佳。
(二) 提高建筑項目成本內控管理人員的專業化水平
1、 注重聘用專業的成本內控人員
企業在選聘成本內控人員時,應制定嚴格的選聘制度,包括對應聘成本內控人員的學歷要求、專業水平要求、證書職稱要求、工作經驗等能力方面及人格品質方面的考核,篩選出最優秀最合適本企業的成本內控人員。尤其注重招聘具有創新精神、有獨到眼光的高專業性人才,并把他們放到最重要的企業成本管理崗位上,從而更好地實現對企業高效性的成本管理與控制。
2 對相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
企業應當通過對成本內控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強化其成本管理理念與成本分析技術能力、成本管理能力,從根本上提高成本內控人員的高度責任感。企業在對成本內控人員進行培訓時,要注重進行經濟、工程技術、成本管理法的培訓,培養出高素質、高專業化水平的成本內控人才,增加員工的職業歸屬感與自豪感,為成本內控人員提供優厚的福利待遇及廣闊的發展前景、優質的在職培訓等,為企業留住成本內控人才,并引領企業管理團隊建設。
3、健全企業的成本內部控制體系
(1)設立專門的企業成本內控部門
建筑企業各項任務不僅風險性高,而且復雜性較大??梢酝ㄟ^在企業內部設立成本控制部門,專門負責對企業成本投入、預算管理、資金回流情況等進行跟蹤、分析。同時由于建筑企業的特殊性,其中包含各類業務,包括銷售、采購、生產、經營等方面,應當在成本內控部門分設幾名獨立負責人,職權獨立,避免造成一人獨攬大權的局面,確保成本內控部門獨立、公開、公正、透明,以高度責任感管理企業的資金、成本。
(2)成本內部控制部門的組織結構設計
成本內控部門主要應包括項目規劃小組、財務核算小組、預算審核小組,三大小組在互相獨立的基礎上,也應當互相溝通。
首先,項目規劃小組主要負責企業中的重大事項的決策及設計,包括對企業項目的發展規劃設計、項目的具體方案規劃、營銷方案等方面,屬于成本內控部門的核心組織,應當選派具有豐富經驗的優秀管理人員擔任該組的組長。
其次,項目規劃組所設計的活動方案、項目規劃等,應當與財務核算小組合作,核算出所需投入成本及資金回籠情況預測等,確保該項目具有可行性。
最后,預算審核組的主要工作是在財務核算組核算出基本費用的基礎上,深入調查,結合各大影響因素,包括市場環境條件、產品本身競爭力及產品銷售價格等方面進行審核,對產品的成本進行嚴格控制,最終確定是否執行該項目。
結語:
面對當前政府逐漸加碼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措施,建筑企業競爭日趨激烈,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提高建筑成本的全面控制水平,確保建筑質量和企業的健康發展。為此,基于企業成本內部控制思路,有必要對當前建筑成本的全面控制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和措施進行研究,探討基于內控導向的成本控制預算措施,努力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生存力。
參考文獻:
1. 熊曉梅.基于競爭力提升的企業成本控制 [J] 《中國商貿》 .2011年24期.
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各個層面,不同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不同,從財務杠桿效應分析,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幾方面:資金結構不合理,負債比例過高,在經濟波動中,許多企業出現資金緊張問題,企業出現資金鏈的斷裂,很多人把原因歸結于金融體制的不完善,中小企業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銀行貸款非常困難,企業貸不到銀行資金,因而只能走向民間借貸,民間借貸的高利息,導致企業出問題。筆者在酒店及民營醫院的工作的經驗總結出一下幾點財務風險成因:
1.1酒店應收賬款風險形成的原因。
1)部分酒店片面追求收入指標,重“銷售”,輕“清收”許多酒店一味強調營業收入指標的增加、經營市場的擴大而不顧及賬款的回籠,孰不知僅有賬面的高收入、高利潤而沒有資金保障的酒店不一定能生存、發展下去。
2)酒店應收賬款管理不力,有些酒店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沒有設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有些雖有,卻形如虛設,執行不力、管理不嚴,互相扯皮推諉,催收清理不及時,致使應收賬款余額居高不下。
3)酒店內部激勵機制不完善許多酒店在與各部門進行績效考核時只考慮到收入、利潤等指標,而對現金流量不予以重視,導致銷售部門只關心收入指標的完成,款項究竟能不能到位與他們無關,催款人員又只顧及追催,不講究方式、手段,導致惡性循環,這些不完善的考核、激勵機制給應收賬款的管理造成了一定隱患。
1.2當前民營醫院形成財務風險的原因分析。
1)對財務管理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在我國,不論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管理者是醫術高超并有著數十年臨床工作經驗的醫療工作者,但是,術業有專攻,這些醫療工作者并不是有著優良管理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對于醫院管理,他們的財務管理經驗比較欠缺。所以,對于財務風驗,大部分的醫院管理者都沒有概念,他們對醫院資金的運作成本和使用效率不夠重視,從而忽視了醫院的價值管理,有的時候,甚至是不顧醫院發展實際情況,盲目更新和添置各類醫用設備,只是為了提高醫療水平。
2)財務制度不健全。民營醫院由于成立時間不長,運行周轉不明確。因此,一些相關的財務制度,日常工作規則、財務工作制度、資金報銷制度、采購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會計核算制度等等都不夠完善,不夠健全,導致醫院出現人員職責不清、業務核算不規范現象。
3)財務決策失誤。民營醫院在營利與公益兩方面左右不決,在一些重大的財務項目上,往往使得管理者做出錯誤的財務決策,主要是決策者對財務事項的調研論證不充分,主觀臆斷或憑借經驗決策,進而造成財務風險。
2財務活動的基本內容
中小型外貿企業財務風險,按其財務活動的基本內容來劃分,可分為籌資風險、匯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與收益分配風險等類型。
1)籌資風險?;I資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籌集資金所運用或投向的項目及其效益實現的不確定性,二是籌集資金進入中小型外貿企業后改變其投入方向,不是按原計劃投入貿易經營周轉,而是轉向投入長期投資,購置不動產以及從事其他風險性投資。三是籌集資金不能有效利用。四是外匯匯率變動給籌集資金的運營帶來風險,外匯率變動幅度大小,主要影響企業所籌集資金成本的高低及帶來巨額的匯兌損失。
2)匯率風險。中小型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產生主要在于,其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中涉及與國際上有關國家和地區外匯收支結算時,由于國內國際金融對外匯市場變化,而引起本國貨幣與國際外匯市場外匯比價變動。這種匯率變動會直接影響中小型外貿企業外匯收入與費用支出水平,特別在進出口貿易合同生效后履約期間匯率發生事前預測不到的情況時,對中小型外貿企業經營效益影響更為明顯。
3)投資風險。中小型外貿企業投入資金的風險包括資金投向的風險和投資組合的風險。資金投向的風險受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變化,出口貨源渠道、國際市場客戶等因素影響,這些因素都會關系到企業投資方向是否對路。如果投向不對,就難以實現投資回收。投資愈多,損失愈大。
4)資金回收風險。防范資金回收風險,關鍵在于對客戶的資信與財務狀況的真實性、可靠性掌握程度。認識一個客戶并不難,要透徹了解一個客戶的資信卻非易事,需要在長期交往中審慎對待。對于資信和財務狀況不佳或不甚了解的客戶,要慎重選擇合理安全性的結算方式。
5)收益分配風險。中小型外貿企業由于初期資本有限,營運資金不足,往往制約自身進一步發展。因此,對收益分配應立足于逐年補充轉增資本金,提高中小型外貿企業抗風險能力。在逐步提高中小型外貿企業凈資產總量水平同時,將目前普遍存在的高負債率降低至一個較為適度的水平。
3財務風險的防范
3.1建立健全企業的風險防范機制。
1)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在決策過程中,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多使用科學、規范的定量分析,建立模型,運用科學手段從模型中計算得出多種決策方案,然后從中擇優選用。
2)建立財務風險預警與跟蹤機制。對企業財務風險,可以通過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利息獲取倍數等財務管理指標來測算和分析,企業內部的管理者中要有從事風險預警管理的人員,將財務風險的預警列入企業日常管理活動中,建立風險預警分析與報告制。
3.2保持和提高資產流動性。
債務資金總規模是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需要而制定并籌措的,在正常情況下,企業不能盲目、隨意擴大籌資規模來償還債務,因此,真正被企業用來償還到期債務的只有貨幣資金及部分變現能力強的流動資產。在具體實務中,我們用資產流動性比例、速動比率、備付金比例、中長期貸款比例等指標來反映資產流動性。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需要和生產特點來決定流動資產規模,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對地提高資產的流動性,企業通過合理安排流動資產結構的過程中,要確定理想的現金余額,也要提高資產質量。
3.3合理控制,分散經營風險,增加贏利。
關鍵詞:職業判斷;提高職業判斷
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是指會計人員面對不確定情況,依據一定的職業規則和自身工作經驗,對某一事項作出分析、判斷和抉擇的能力。它已經成為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人員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
在我國,長期以來,舊的準則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原有的會計制度對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作出了詳細規定。會計人員習慣于依賴制度規定的會計方法、計算比例、固定標準等進行實務操作,很少深入思考各個會計問題蘊涵的經濟實質。會計成了僵化的教條和固定的模式。在這樣的會計環境中對會計職業判斷并沒有更高的要求?!?006年,我國39項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和實施.標志著我國會計準則進一步國際趨同。新企業會計準則中有20項具體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基本一致,沒有較大差異。新會計準則改變原有一些準則內容。新增了生物資產、職工薪酬、資產減值、企業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政?補助、所得稅、外幣折算、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金融資產轉移、套期保值等具體準則,填補了不少會計規范的空白;同時會計準則的技術難度系數加大,增強了會計自由裁量權。企業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會計政策、如何選擇計提折舊的方法、如何選擇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如何確認當期費用、如何使企業資產計量更有效
利潤更真實,這都更依賴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相比以前的會計體,新準則體系提供了非常繁多的原則性處理內容。需要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會計職業判斷的效果對企業盈虧和價值有著重大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判斷的效果來?自于職業判斷能力.因而新會計準則實施后,對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為了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樹立全新的會計觀念。
會計是與時俱進的,為了更好地做好會計工作,會計人員要轉變觀念,增強職業判斷意識,提高對會計職業判斷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改變傳統的工作方法,拋棄原來“照章辦事”的思維習慣,如果沒有思想上的轉變,就談不上正確運用職業判斷。更談不上提高職業判斷能力了。 這也是經濟環境變化對會計人員的新挑戰,應迎頭而上。
(二)加強實踐鍛煉,注重積累執業經驗。
會計人員進行職業判斷只能且必須在會計制度、準則允許的條件下,靈活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這就要求會計人員不斷學習會計基礎理論知識,具備深厚的理論基礎,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能力,這是提高職業判斷能力的基礎。并且,職業判斷能力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實踐鍛煉,日積月累。實踐鍛煉是形成職業判斷能力的主要方式。通過持續不斷的實踐鍛煉與經驗總結,不斷提高業務能力,職業判斷能力才有可能形成并不斷提高。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當對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有計劃地進行輪換,以促進會計人員全面熟悉各個會計工作崗位的業務,不斷提高綜合業務素質。這樣,才能對不確定的事項做出符合“公允”要求的判斷,使其提供的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其次,會計人員還要經常與其他專業人士和同行溝通、討論,交流執業經驗,分析會計環境未來變化趨勢等,善于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最終達到提高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目的。最后,會計人員不僅要建立職業判斷意識和不斷學習會計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善于在會計工作中開拓進取,大膽探索,勇于實踐,積極總結并不斷豐富執業經驗。建立一定的職業敏感度,當然,這種職業敏感度來源于對會計事項的細心和長期的積累。
(三)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
公允反映是對會計職業判斷的基本要求。新準則體系賦予了會計人員很大的靈活性,同時,這可能會給一部分企業和會計人員提供利用會計職業判斷惡意操縱利潤、提供虛假會計信息造成可乘之機。這就需要會計人員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讓他們樹立這樣一種思想:既要對企業經營層負責,也要對使用會計報表的社會公眾負責,更要對國家負責,確保自己提供的會計信息能夠客觀、公允地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會計人員應能自覺抵制各種利益的誘惑,并且不受權勢和偏見的影?響,確保判?斷所產生的會計資料能體現公允原則。要做到這一點,會計人員必須自覺接受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職業道德水平。讓職業道德觀念深入會計人員的心中,當然,這也是一個長期的問題。
(四)加強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
會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而迅猛地變化著,所以,會計人員應及時捕捉新的會計知識,且應具備一定的前瞻性,所以,注定了他們需要不斷接受崗位培訓和后續教育。以能適應會計工作對職業判斷的要求。通過學習新的會計理論及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熟悉和掌握新的法律法規,掌握會計相關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方法,提高會計人員對會計準則、制度的理解程度以及對客觀事物的判斷能力。捕捉會計知識的新進展,密切關注新情況、新熱點,及時充實和更新自己的業務知識。通過培訓,會計人員可以學習到會計職業判斷理論、會計職業判斷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而這些成功經驗和做法是作出正確會計職業判斷的基礎。 當然,在繼續形式上,應該以一種靈活的方式進行,改變過去完全說教式的培訓方式,使培訓在解決問題當中進行,采取案例“教學”的方式則更好。但是,我們現在的繼續教育形式化嚴重.因此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也必須改革當前的繼續教育體制。建立一定的約束機制。使繼續教育培訓有的放矢。
(五)加強會計監督力度
為了保證會計職業判斷的質量和準確性, 光靠職業道德教育是不行的,必須建立以行業自律為基礎、政府行政監管為主導、法律法規為準繩的監督體制。首先,要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特別地,對會計人員的獨立判斷權要建立必要的約束機制。 單位負責人要對做出的會計職業判斷進行審核,并承擔一定的責任。同時,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的社會監督作用。大力發展注冊會計師事業,充 分發揮社會審計的作用,并以此約束和監督企業的會計職業判斷,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最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有關會計信息質量的管理法規,還應對違法行為規定明確、具體的懲治措施,讓會計人員在“不公允”的思想面前“望而卻步”,督促會計人員能夠在會計準則、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職業判斷,使會計信息真正做到客觀、公允。
(六)加強對會計職業判斷理論的研究
既然我國的新會計準則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實質性趨同,那么,在提高會計人員職業判斷理論研究方面也應該有所發展,筆者認為,實踐離不開理論的指導,有了良好的理論支持,再加上上述方面,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一定會有一個新的突破。讓我們的會計人員在一個良好的框架范圍內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判斷能力,這就需要會計理論界的支持。這也是我們的會計和國際會計實質接軌的一個重要方面。
(七)將職業判斷思想注入會計教育教材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作用;問題
一、全面預算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1.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
企業所擁有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全面預算以經營目標為起點,對有限的資源按照各種不同用途做出合理的規劃和配置,從而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強資源的價值創造能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2.有利于經營決策科學化,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全面預算將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中的主要指標重新分類整理和量化,企業決策者能夠利用這些指標,把握市場動向,著眼企業全局,科學地制定決策,從而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
3.有利于明確企業經營目標,激發員工積極性
全面預算將企業的總體奮斗目標分解到企業各層之間、各部門之間、各責任單位之間、甚至每一位員工,這些目標就成為他們在特定期間的具體工作目標。使全體員工都了解自己的工作、收入與經營業績之間關系,了解把握本部門的經濟活動與整個企業期望獲得的利潤之間的關系,明確各方面應達到的水平和努力的方向,從而調動和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4.有利于工作業績的考核與獎懲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提供了合理的平臺,使得企業的出資人能夠對企業進行有效合理的監督,從而使得出資人和企業經營者各自履行應有的職責,有利于出資人對企業相關經營者的業績進行考核與獎懲。
二、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全面預算編制方面
(1)預算與長期戰略相偏離
全面預算應與企業的長期戰略相結合,并按照企業總體戰略中分階段戰略目標進行編制,從而指導企業能夠實現戰略目標。但現實中很多企業沒有長期戰略目標,或受到其他各種影響,在實際編制過程中按超過正常水平編制預算,這就造成預算中收入或成本不合理的偏高或壓縮,預算無法發揮指導實際工作的作用,導致企業預算偏離長期戰略,使公司的長期利益受損。
(2)預算編制缺乏下級單位參與
全面預算應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原則進行編制,企業各個層級、各個部門、甚至每個員工都應參與預算編制過程,但實際中往往上級單位不采納下級單位意見,或直接按照上級單位要求的結果進行編制,預算偏向于《自上而下》,無法調動下級單位積極性。
2.全面預算執行方面
(1)預算的執行過程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預算作為企業內部控制重要組成部分,經董事會批準下達的預算具有剛性,在正常生產經營條件下,各項目實際發生均不能超出預算范圍。但實際中由于缺乏有效手段對預算項目進行控制,導致下級單位預算執行隨意性大,實際發生往往超出預算水平。
(2)未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及時進行調整
大多數企業全面預算是在每年年底編制,由于在編制預算時不可能預測到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因此當外部狀況發生重大變化或其他原因使得預算偏離實現時應及時做出調整。但實際中大部分單位往往沒有按照外部狀況的變化,及時對預算進行調整,或調整滯后,使得預算嚴重偏離實際,變成空洞的過時的數字,也就失去了預算應有的作用。
3.全面預算考核方面
(1)簡單按時間進度平均分解預算不合理
大部分企業經營存在業務淡季和業務旺季,在淡季和旺季企業實際發生的各項收入、成本費用也不均勻,因此在編制預算時,在年度預算基礎上考慮周期性影響,將年度預算進一步細化到季度或月度。但實際中大部分企業由于缺乏數據、人力、時間等相關資源,全面預算編制的時間范圍為一年,未能進一步細化,這就導致季度、半年對預算完成情況進行分析考核時,只能按時間進度平均分解預算,并以此為基數進行考核,使得預算考核結果不公平。
(2)偏重財務評價,忽視非財務評價
大多數企業在年終考核時,往往基于預算對實際完成情況進行考核,且考核重點傾向于財務指標。由于財務指標數據直接來源于會計報表或根據其中數據計算取得,考核結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財務指標的準確性,同時財務指標只反映過去業務的情況,無法揭示過程和動因,不適用于企業的各發展階段動態運營,不利于企業未來的價值創造。
(3)誘發企業管理者“短期行為”
一般企業預算編制和考核周期為一年,在預算考評體系下,由于考核基數為預算值,這就使管理人員部分消減修理、研發及廣告等費用支出,以提高短期經營業績,完成考核目標。從短期來看這些費用的減少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但從長期來看上述各項費用的減少會使企業市場份額降低,影響企業市場競爭力,同時也給設備運行帶來潛在的風險。
三、完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建議
1.設立專門組織機構,健全預算管理體系
企業應建立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由企業的總經理擔任組長,分管經營、財務、生產和營銷的副總擔任副組長,各專業部門相應人員擔任成員。原則上企業的任何一項預算都應經過預算管理機構的審批,或經預算管理委員會授權人員審批。預算管理委員會應協調各職能部門組織編制全面預算,對全面預算執行統一的管理與監督,對預算執行的成果進行記錄和計量,并根據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相應的激勵和懲罰,從而保證預算目標的實現。
2.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式編制預算
企業預算編制應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式。首先企業高層提出企業總目標,各基層單位制定本單位預算方案報送總部,總部匯總以后結合企業目標進行調整,并反饋至各基層單位征求意見。最后經預算管理委員會批準后形成正式預算。預算編制過程中應采取上下反復溝通方式,能夠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積極性,使預算能夠與實際相符,有利于實現企業目標。
3.使用財務信息系統,加強預算管理控制
預算執行過程中對預算內各項目進行實時控制是預算成功的關鍵,企業應嚴格監控各預算項目實際發生情況,將全部項目控制在預算范圍內。為此企業可以采用ORACLE、SAP等財務管理軟件,根據各預算項目特點和性質分別進行“絕對”或“相對”控制,以保證各項目實際發生數均在預算范圍之內,同時能夠實時掌握各預算項目實際發生情況,預算完成率,剩余預算等,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進行有效控制。
4.建立科學的預算考評體系
預算考評體系中增加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各項非財務指標,如生產單耗指標,市場份額,顧客滿意度等指標,完善預算考評體系。同時,在季度、年中對預算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時,不要簡單按時間進度對預算進行分解,而是綜合考慮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和周期性,科學合理地對預算進行調整,以提高考核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李晟.淺談企業預算目標的制定[J].現代商業,2009(18).
[2]趙梅陽.集團公司全面預算如何開展[J].博銳管理在線,2012,9.
[3]李坤.試析企業預算管理的方法[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