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30 01:28: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生心理健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問題的提出
在素質教育穩步推進的今天,重視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已成為社會的共識及關注的熱點,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勢在必行。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天津市小學生為總體研究對象,在具體實施中,依據分層抽樣的原則抽取了四所小學的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作為樣本進行研究。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周步成等編制修訂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為測試材料,對樣本進行了調查研究。該量表制定出全國常模,適應我國小學四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學生,也叫焦慮測驗。該量表用8項因素反映學生的焦慮心態,每個因素以標準分8分為臨界點,即小于8分為正常焦慮,大于或等于8分為異常焦慮。8項標準分的和為學生的總焦慮分,故總標準分臨界點為65分(小于65分為正常焦慮,大于或等于65分為異常焦慮)。這8項因素分別是:學習焦慮傾向、對人焦慮傾向、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和沖動傾向。其中無一因素達到或超過8分為正常焦慮生;至少有一個因素達到8分或以上的學生為異常焦慮生。
問卷調查對四所學校四年級和五年級1024名學生以紙筆形式在同一時間施測。并對首次測謊題大于8分的同學進行了重測,回收統計之后有效問卷為1001份。
對于回收的問卷使用SPSSl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形成對天津市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認識。
三、結果與分析
1.小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的調查結果
從表中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總體還是分性別與年級,異常焦慮生的檢出率都是比較高的。這些數據提醒我們:必須關注如此普遍的小學生焦慮現象。從理論上講,必須為這些檢出的異常焦慮生制訂特別的個人指導計劃進行干預,改變這些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不適應行為。
2.小學生心理健康各分量表調查結果
表2是對各分內容量表所做的統計,樣本的大體情況比較明晰地展示在表中,從最大值、最小值和標準差欄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內部存在很大的差異。其中又尤以總標準分的差異值得我們去關注。在被調查樣本中,總標準分中的最低分為21分,而最高分高達96分,同時12.145的標準差進一步證實了學生內部存在的巨大差異,而處于高分端的那些強焦慮學生是我們必須給予更多甚至特殊關照的,因此,只用團體輔導幫助這些學生是明顯不足的,輔之以個別輔導就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樣本總標準分的平均數48.80明顯高于正常焦慮水平(24.284-8.2),因此,又進一步證實了當今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這個事實,說明了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從各分量表的檢出率我們看到,小學生的心理焦慮主要表現在沖動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對人焦慮傾向五方面,其中又以沖動傾向和過敏傾向最為突出。而普遍被認為是學生心理焦慮來源的學習焦慮則排在較后的位置。這與近年來教育界認為學生的心理焦慮并非主要在學習,而是表現在自信心、情緒控制等方面是一致的。由此,我們也可以認識到對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重要性,這對于矯正應試教育的錯誤做法也是很有助益的。
3.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性別差異比較
經過統計分析,男女生在沖動傾向、恐怖傾向、自責傾向和孤獨傾向四因素間存在顯著差異。沖動傾向間的性別差異與學齡期學生在情緒上的性別差異是吻合的:女生比較容易悲觀、消沉和傷心,更容易表現出恐懼和焦慮;而男生的情緒表現強烈,更容易將憤怒的情緒表現出來,如生氣和發火。因此,男女生在沖動傾向上平均數都較高,而男生表現的更為突出。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家長對于獨生子女的嬌養和過分照料都會使孩子形成依賴心強、缺乏獨立性的性格,很容易在自己不熟悉的環境中感到恐懼,調查也向我們展示了學生的恐怖傾向的狀況。通過分析,在恐怖傾向上存在的性別差異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性格、教養方式和社會期望所造就的性別特征,女生比男生膽小,容易恐懼;二是由于女性進入青春期比男性要早1~2年,再加上社會生活條件和身體狀況的不斷改善,普遍表現為進入青春期的年齡提前,因此,四五年級的女生已陸續進入青春發育期,生理上的突然變化使女生變得害羞、缺乏自信、緊張、焦慮。自責傾向生成的機制是這樣的:孩子依賴父母(教師)父母(教師)嚴厲懲罰孩子孩子對父母抱有敵意;當這種敵意表現出來時,父母(教師)越發嚴厲地懲罰孩子孩子失去了憎恨的目標自責傾向形成。男生自責傾向要高于女生,是和社會對小學生的評價緊密相關的。在當今不管是父母或教師,甚至是社會其他人員對好孩子、好學生評價標準首當其沖就是學習好、聽話等。眾所周知,女生在小學階段較之男生生理早熟以及性格乖巧,女生學習成績普遍要優于男生,因此,常人眼里女生更符合好學生的標準,而很多男孩就會因此被父母和教師責備或懲罰,長此以往,男生就會產生自責,嚴重的就會形成自責傾向。開放精神趨向是現代兒童的時代特征之一,也就表現為男女生孤獨傾向的總標準分都較低,但他們內部依然存在性別差異。許多研究都發現:男孩比較獨斷、好勝,并往往表現為攻擊性;而女孩更樂于助人,更具利他性,她們更易于與同伴和家長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男女不同的語言交流方式也會對他們的人際交往產生影響。因此,女生更合群,男生則更獨立,也就表現為男生比女生更多地感受到孤獨。
所以針對性別特征進行心理輔導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時,統計中男女生在總標準分上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小學生整體狀況并沒有性別上的差異,所以可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設計,但必須注意性別敏感性,應意識到性別可能是一部分學生的學校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在一些細節之處關注性別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4.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年級差異比較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過敏傾向、恐怖傾向、對人焦慮傾向、自責傾向和孤獨傾向五項因素以及總標準分之間都存在著統計學意義上的年級差異,而且四年級的均值都要高于五年級,說明四年級學生的焦慮傾向要普遍高于五年級。這一現象在對小學生心理的各項研究中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如美國心理學家托蘭斯研究發現兒童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一般進程:一二年級直線上升;三四年級出現低谷;五六年級回升。另外還有很多對學齡期兒童所做的研究也證實四年級的兒童在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等方面都處于發展的關鍵期和轉折期。在這個關鍵期,學生開始進入青春初期,生理的巨大變化,使他們產生畏懼、羞澀、緊張等情緒,尤其是在得不到成人的正確指導和幫助的情況下,更使他們不知所措,自然會產生焦慮的傾向。同時生理的變化也會帶來一些心理的變化。因此,必須對四年級這個關鍵期的學生的發展,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指導。
四、思考與建議
經過調查和分析,針對當前天津市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幾點建議。
1.全面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2.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促進小學生全面成長。
3.關注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變化和發展,促進小學生個性的發展。
4.依據小學生的特點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小學生主動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鄭雪,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專題指導[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4~228.
[2]強海燕.性別差異與教育[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古人伏.小學班隊工作原理與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16~117.
【關鍵詞】醫學生;心理健康;SCL-90
學生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全面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性越來越引起教育者的重視,而作為一名醫學生,其心理健康的問題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對醫學專業的學習態度,乃至影響到將來對待工作的態度?,F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要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就必須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塑造和教育,心理健康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1]。本校為了幫助在校學生健康成長,也為更好了解新生的狀況,從學習和生活上幫助學生,因此為每個班配備了班主任,并由班主任對本校新入學的2003級學生進行心理問卷調查。
1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抽查的方法,抽取本校2003級臨床本科在校學生共126名,其中女生46名,男生80名。
1.2研究方法
采用心理衛生自評量表(SCL-90)以問答的形式要求被測學生在記分卷上按照要求記分。該量表包含90個項目,涵蓋9個癥狀因子(F1~F9)和一個附加因子F10(其中F1為軀體化、F2為強迫、F3為人際敏感、F4為抑郁、F5為焦慮、F6為攻擊性、F7為恐怖、F8為偏執、F9為精神病性,F10主要反映飲食和睡眠),每個項目按1~5級評分,超過3分,表明該因子的癥狀達中等以上嚴重程度。然后將結果使用SPSS11.0軟件對問卷進行了數據統分析,并將各項與國內正常成人的因子分比較。
2結果
2.12003級臨床本科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本校2003級臨床醫學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國內普通成人SL-90的因子分布比較結果見表1。由表1可見,該年級學生在軀體化、強迫、抑郁、焦慮等因子上與普通成人的差異有顯著性。其他因子與普通成人的差異不具有顯著性。
表12003級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普通成人的比較(略)注:*P<0.05,**P<0.01。表22003級男女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略)注:*P<0.05。
2.22003級臨床本科男女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在本校男女醫學生中,其心理健康存在性別差異,尤其是在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攻擊性和恐怖等因子上的差異具有顯著性。男生在人際敏感、攻擊性上的問題較女生嚴重,而女生在軀體化、抑郁、焦慮、和恐怖上的問題較男生突出。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比較見表2。
3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了本校臨床醫學生SCL-90各因子均分及陽性項目多項高于國內普通成人組。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高速階段,同時我國現在已加入了世貿組織,給現代大學生既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大學生一方面要適應大學的工作、學習、生活壓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對社會上的各種多變的思潮和價值觀念。而作為一名醫學生,所承受的學習壓力和將來工作的壓力以及正確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所造成的心理負擔也勢必比一般大學生要大,隨著國家對醫學生的培養越來越多,醫學生將來要面臨的就業問題也越來越嚴峻,社會競爭也更為激烈,人際關系日益復雜,這對于一個還沒有完成成熟、適應社會生活的大學生來說是個很大的心理挑戰,這樣使他們容易導致強迫、抑郁、焦慮與敵對的現象。另一方面,在這批學生中,有80%以上的是獨生子女,他們一般在家里處于中心地位,在家的嬌生慣養,和父母的過分溺愛,更容易降低他們適應各種社會生活的能力,也缺乏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從而導致其心理問題。
研究結果同時顯示了本校2003級醫學生中女生在軀體化、抑郁、恐怖、焦慮等方面較男生嚴重,而男生在人際敏感和攻擊性等方面較女生嚴重,可能是由男、女生的個性特征差異、家庭教養方式和社會風氣不同所致。在中國,現代社會對男、女孩子的個性培養與教養方式還存在無形的差異,在人們的潛意識中認為女孩子應該乖巧,而男孩則應該勇敢、堅強,這種根深蒂固的風氣自然就形成了男女生之間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2]。
【參考文獻】
摘要:小學生心理健康問卷調查成因及策略
一、調查目的摘要:
21世紀是機遇和競爭并存,希望和痛苦并存,光榮和苦難并存的時代,人類將迎接來自許多方面的嚴重挑戰。心理素質將是21世紀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素質,心理健康將成為21世紀對人才選擇的重要條件,為了搞好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面向二十一世紀三峽庫區區縣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改革探究》一級子課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新問題及策略探究》。我校對三~六年級共200名學生進行了小學生心理健康目前狀況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對我們了解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目前狀況,把握其心理動態,分析心理新問題成因,尋找合理的教育策略提供了有益幫助。
二、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摘要:
我校于2000年5月對三、四、五、六年級各50名學生進行調查,基本情況見表1。
表1、調查對象及問卷發收情況一覽表
年級性別人數平均年齡問卷教育名回收固收率有效卷
三年級男255050100%50
女25
四年級男255050100%50
女25
五年級男255050100%50
女25
六年級男255050100%50
女25
總數200200200100%200
(二)材料和方法
調查問卷是南岸區主研小組王永強、龔定碧設計的問卷,共50個小題,其中單、多項選擇38題,判定12題,由學生按問卷導語和各題要求,根據自己的情況逐一回答。
(三)統計摘要:
1、
對單選題按實際答題人數統計各題各項目人數,以實際答卷總數作基數計算百分比,同一調查題目選X2檢驗,考查是否有年齡(年段)差異。
2、對多選題,判定題按實際各題人數統計各題各項目人數,以各年級有效卷總數做基數計算百分比。
三、調查結果
調查統計表明農村小學生的學習心理、交際心理、情緒情感等方面的主流較好但有少數學習動機扭曲、成就需要低、冷漠孤僻、情感閉鎖。
(一)學習習慣、喜好方面學習動機扭曲,成就需要低的心理行為目前狀況摘要:
表2、你上學讀書是為了
沒有知識不能生存替老師學習替父母學習讀書后找大錢同學間好玩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7171%0022%2323%44%
低段5959%22%77%2424%88%
X2=7.24%26lt;X2(4)=9.49P%26gt;0.05
表3、課堂上老師提問
馬上回答想一會再回答等別人答老師抽問才答,一般不回答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1414%4646%77%3333%
中段3636%4040%66%1818%
X2=14.57%26gt;X2(3)=12.84P%26lt;0.005
表4、老師布置的作業
認真完成完成一些不完成邊做邊玩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6969%1212%33%1616%
中段8383%66%11%88%
X2=5.95%26lt;X2(3)=9.81P%26gt;0.05
以上統計表明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中段學生有41%,高段有29%的小學生學習動機扭曲,正因為動機缺乏,因此相當部分農村小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夠高,體現在課堂回答新問題上,中段有24%,高段有40%的學生處于被動狀態能認真完成作業的中段為83%,高段僅為69%,X2檢驗表明,中高段學生在學習積極性存在顯著差異,高段小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應引起高度重視。
(二)焦慮方面
表5、期末考試時
心情緊張有點緊張無所謂有信心,不緊張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2424%4747%55%2424%
中段1616%2020%1010%5454%
X2=25.7%26gt;X2(3)=12.84P%26lt;0.005
表6、爸爸媽媽回家晚了感到不安。
是不是
人數%人數%
高段3636%5454%
中段5757%4343%
X2=24%26gt;X2(1)=7.88P%26lt;0.005
面對考試,20%左右的學生情緒緊張,高年級學生因面臨的壓力更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動機,已能體驗或預計到考試結果對自身潛在威脅,因而擔憂更為明顯,47%出現稍微焦慮,24%屬于過度焦慮。這種心理障礙假如處理不好,可能給學生帶來一些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表6同樣顯示了學生擔心發生威脅自身平安或其他不良效果的心境,使得這部分學生焦慮不安,緊張擔憂,顧慮重重,形成心理障礙。X2檢驗表明,中、高段小學生面對不同的外界因素,焦慮的程度有顯著差異。
(三)冷漠、孤僻
表7、看電視碰到傷心或感人處時
跟著流淚沒有眼淚那是假的非常激動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4848%1212%2222%1818%
中段4545%1212%2929%1414%
X2=1.54%26lt;X2(3)=9.81P%26gt;0.05
表8、和同學在一起,你感到
快樂一般不合群孤獨自卑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6060%282866%66%00%
低段6969%1717%44%88%22%
X2=5.89%26lt;X2(4)=7.78P%26gt;0.1
看電視碰到傷心,感人的情節,中段有41%,高段有34%的小學生不會流淚,或認為那是假的而無動于衷,這實際上是對平時能鮮明感情反應的刺激表現了平淡,缺乏和之相對應的情感體驗和表情,表現出冷漠。
表8表明,30%~40%的學生和同齡人在一起時未感到快樂,其中12%的學生感到不合群、孤獨,甚至有2%的中段學生感到自卑,顯示出少數農村小學生存在孤僻心理。孤僻是心理上的屏障,這種心靈上的孤寂極不利于小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X2檢驗表明,冷漠、孤僻的心理障礙無年齡的顯著差異。
(四)羞怯、膽怯、羞澀
表10、家里來了生疏客人摘要:
喜歡主動招呼不理睬怯生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1515%5050%2121%1414%
中段1717%4747%1616%2020%
X2=1.94%26lt;X2(3)=7.81P%26gt;0.05
表9、見了熟悉的長輩
主動熱情招呼不好意思躲起來
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6969%1919%1212%
中段8181%77%1212%
X2=6.48%26gt;X2(2)=5.99P%26lt;0.05
家中來了生疏客人,不理睬,怯生的占35%左右,見了熟悉的長輩,不好意思,甚至躲起來的中段占17%,高段達31%,這表明了小學生中膽怯、羞澀心理比較突出,非凡是高段,由于臨近青春期,心理比較復雜,更顯不夠大方。
(五)交往情感閉鎖
表11、和新朋友在一起
主動邀請一起玩不好意思接近只顧自己玩
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6161%2626%1313%
中段5858%2222%2020%
X2=1.96%26gt;X2(2)=5.99P%26gt;0.05
表12、受到委屈時
為自己辯解和人爭吵獨自生悶氣
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5656%1414%2929%
中段6161%1818%2121%
X2=1.04%26gt;X2(2)=5.99%26gt;0.05
表13、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訴
老師家長好朋友誰也不說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77%2121%2929%3333%
中段1919%2828%3636%1717%
X2=17.72%26lt;X2(3)=12.84P%26lt;0.005
這幾項統計表明,部分農村小學生存在交往障礙,40%左右的學生和新朋友在一起時不好意思接近,甚至只顧自己玩,不善于和伙伴溝通,中段有21%,高段有29%的學生受了委屈時獨自生悶氣,17%的中段學生,33%的高段學生心中的秘密誰也不說,表明他們的情感有一定的閉鎖性.進一步分析發現,導致部分農村小學生交往的心理新問題是自卑、怯弱、排斥、閉鎖等,這些心理新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之間的交往(也包括親子交往、師生交往等)使人不輕易接近,也得不到真正的友誼。
(六)攻擊性強
表14、當別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腳時
原諒要求對方道歉罵對方反踩他一腳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5353%2222%88%1717%
中段6565%2020%66%99%
X2=4.06%26lt;X2(3)=7.81P%26gt;0.05
表15、對小動物,你
喜歡不傷害捉弄喜歡弄死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6868%1717%88%77%
中段8383%77%66%44%
X2=6.74%26lt;X2(3)=7.81P%26gt;0.05
15%~25%的學生會在別人踩了一腳時予以報復,包括語言上的(罵)和有形的(反踩一腳)行為,10%~15%的學生捉弄小動物甚至以弄死為樂,流露了一定的虐待心態,這表明少數農村小學生具有對抗性或攻擊,這種趨向的兒童輕易出現品行障礙。
(七)意志的心理品質不成熟。
表16、學校做清潔時
認真做老師在就認真,不在就馬虎邊做邊玩不做要受罰,只好做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6565%88%1919%88%
中段4545%88%3131%1616%
X2=9.2%26gt;X2(3)=7.81P%26lt;0.05
表17、對左右為難的事要果斷選擇一種方法
是不是
人數%人數%
高段7575%2525%
中段6060%4040%
X2=5.14%26gt;X2(1)=5.02P%26lt;0.025
表18、做事不成功時,你是
不服氣,再做總結教訓請別人幫助不再做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2525%3939%2424%1212%
中段3131%2727%2929%1313%
X2=3.36%26lt;X2(3)=7.81P%26gt;0.05
表19、對學校的紀律和常規要求
自覺遵守老師來就遵守有時違犯經常違犯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4747%99%4141%33%
中段5454%1818%2323%55%
X2=9.06%26lt;X2(3)=7.81P%26lt;0.05
統計分析表明摘要:
——自覺性較差摘要:35%~55%的學生不能自覺地認真完成。
——不夠果斷摘要:中段40%,高段25%對左右為難的事果斷地選擇方法。
——堅韌性不夠摘要:做事不成功時不再做或請別人幫助的占36%~42%。
——自制性不強摘要:能自覺遵守學校紀律的僅占51%。
X2檢驗表明,農村小學生高段比中段學生的自覺性和果斷性顯著增強,但從總體上,農村小學生意志的心理品質明顯不成熟。
(八)競爭意識不強。
表20、競選干部時
我能行努力爭取當干部要多做事無所謂不愿當我不行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99%4646%99%2020%11%1515%
中段2121%3939%1212%1414%11%1313%
X2=6.9%26lt;X2(3)=11.07P%26gt;0.05
40%左右的學生不積極參和競選干部,其中近15%明顯缺乏自信而放棄競爭,10%左右是缺乏服務意識,不愿多做事而不愿參加競爭,14%~20%持無所謂的態度。這表明,農村小學生競爭意識不強。而競爭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在人生的每一個關頭,都面臨著挑戰和競爭。
四、成因分析
(九)社會公德意識差,勤儉意識淡泊。
表12、你是這樣想的或這樣做的請打√,否則打×。
校園有紙屑,不是我丟的,我才不撿。在操場上體育課,教室燈亮著,不關我的事。自來水沒關,又不是我交錢,不管它。
是(√)否(×)是(√)否(×)是(√)否(×)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2626%7474%2525%7575%1515%8585%
中段2323%7777%2828%7272%2222%7878%
從表中不難看出,大多數學生具有集體意識,能自覺保護環境衛生、節約能源、資源,這是令人欣喜的。但仍有15~28%的學生缺乏集體觀念,公德意識不強,自私,缺乏責任心,勤勞節儉意識差,面對舉手就可解決的小事情也推卸責任,視而不見。這樣的學生需要教師深入淺出地教育、引導,促使他們逐漸轉換,形成良好的心態。
(十)不良情緒摘要:
表22、你到學校的心情是
愉快一般有時煩不愉快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2626%3333%3535%66%
中段7272%1818%66%44%
X2=46.8%26gt;X2(3)=12.84P%26lt;0.005
調查發現,學生在校情緒不良,非凡是高段,感到有點煩或不愉快的高達41%,低年級也有10%的學生天天上學心情煩悶,不愉快。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新問題,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其原因,反思教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走出情緒的低谷,保持旺盛的精力,愉悅的心情投入學習、生活中。
從調查統計和X2檢驗來看,農村小學生心理目前狀況令人擔憂,年段不同,存在的心理新問題也有一定的差異,進一步調查分析表明學生心理新問題的產生既有其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造成這些狀況的主要因素有摘要:
(一)家庭環境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農村家庭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已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現象,貧富懸殊進一步拉大,確有一部分農村家庭勤勞致富,但仍有相當多的農村家庭剛解決了溫飽新問題,甚至還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當貧困,因此在農村地區,出現了明顯的三多三無現象摘要: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長多,對孩子的成長無法輔導,二是家長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對孩子的成長無力輔導,三是對教育缺乏正確熟悉的家長多,對孩子的成長無心輔導,同時,農村家長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也是不爭的事實一些家長對子女愛得過分,照顧過度,期望過高,也有少數學生父母離異,使孩子心靈受到極大傷害,這是造成部分學生出現心理新問題的直接原因。
(二)學校教育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雖然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已越來越引起重視,但在農村地區,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師資等條件的限制,普及不夠,方法仍較簡單,而且,學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知行不一”的新問題,學生心理新問題未引起足夠重視,心理教育意識淡泊,缺乏系統探究,這也是農村小學生產生心理新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農村社區環境對學生心理教育的影響。
農村地區經濟欠發達,文化氛圍不濃,“小農經濟”意識仍相當普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態普遍存在,絕大部分農民對教育缺乏足夠熟悉,對心理教育相關知識更是知之甚少,對子女百依百順,包辦一切的現象和“打罵教育,黃荊棍下出好人”的現象并存,受農村社區大環境的影響,農村學生輕易出現心理新問題。
(四)大教育觀在農村地區難以樹立。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三結合力度不夠,對學生心理影響難以形成合力,往往出現“5+2=0”的現象,學生在校接受的教育和家庭輿論,社會氛圍不一致,這也是農村學生易出現心理新問題的原因之一。
(五)農村小學生認知評價水平低,應對技巧差,因此面對父母離異,家長打罵、教師批評、考試失敗等挫折事件難以正確對待,同時缺乏社會支持,非凡是小學生年幼,心理尚未成熟,往往由于教師、家長的行為不當或社會不健康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的心理新問題。
五、策略探究。
1989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我國聞名德育專家,中心教科所德育探究中心詹萬生主任更是精辟地指出摘要:“心理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庇纱丝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受到重視,成為了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熱點新問題,同時也是一個難點新問題。
通過此次對農村小學生心理行為目前狀況調查,成因分析,探究和尋求合理的教育策略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一)構建學校心理教育的組織領導機構,讓心理健康教育進入課堂。
將心理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織部分納入議事日程,加強對心理教育的組織領導,校長、科研室、教導處、班主任及全體教師都要參和到心理教育中來,既開設開展心理咨詢,專門的心理教育活動課,又要滲透于學科教學之中。并注重邀請心理教育專家及時予以指導。
(二)根據農村小學生年齡和身心特征,加強學校常規教育,進行正面引導,心理健康教育是預防性的教育,重點擺在學生心理行為的練習和引導上,不要過多地傳授心理知識,避免學科化和醫療化傾向,同時通過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的及時咨詢指導,矯正練習,提高其認知評價水平和應對技巧并予以適當磨煉,增強適應能力和抗挫能力,維護學生心理健康。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中,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自立意識,生活自理能力,學習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集體觀念。
(三)大力加強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抓出成效,關鍵還在于教師心理教育知識和技能的水平,因此必須大力加強農村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并注重避免只重視骨干教師培養的傾向,否則將會出現一些教師努力消除學生的心理困惑,另一些教師又在制造新的心理障礙。著力指導教師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熟悉,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真正關心、保護學生,以適當的方式增進師生感情,把握學生心態,提出合理要求,指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幫助學生克服的心理障礙。
(四)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功能,共同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
全面考查學生的言行,改革教育方法,開辟和學生溝通的多種渠道,使學生隨時能和教師、家長、同伴溝通,讓學生有機會也有場所進行傾訴,改變學生山重水復疑無路的苦惱,共同營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共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非凡是要轉變家長的意識和改進教育方法,因為家長教育觀念,教養水平,包括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學生產生的影響非凡明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脫節甚至相矛盾最易導致學生出現心理障礙。
(五)加強區域性校際合作。
區域性學校間應加強聯系,定期互通心理教育信息,舉行經驗交流,互派教師學習,發揮區域性資源優勢,實現信息共享,方法互補,縮小農村學校和先進學校間的差距。
定期組織學生聯誼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增強心理素質。
摘要摘要:本報告通過200名農村小學生(三~六年級各50名學生)的自擬心理健康目前狀況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品德習慣、勞動觀念、親子關系、交際心理、情緒情感主流較好。但少數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冷漠、羞怯、焦慮、交往障礙、意志品質不成熟等心理新問題。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家長素質、學校教育、社區環境、大眾傳媒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具有健康心理的二十一世紀勞動者是學校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摘要:小學生心理健康問卷調查成因及策略
一、調查目的摘要:
21世紀是機遇和競爭并存,希望和痛苦并存,光榮和苦難并存的時代,人類將迎接來自許多方面的嚴重挑戰。心理素質將是21世紀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素質,心理健康將成為21世紀對人才選擇的重要條件,為了搞好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面向二十一世紀三峽庫區區縣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改革探究》一級子課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新問題及策略探究》。我校對三~六年級共200名學生進行了小學生心理健康目前狀況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對我們了解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目前狀況,把握其心理動態,分析心理新問題成因,尋找合理的教育策略提供了有益幫助。
二、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摘要:
我校于2000年5月對三、四、五、六年級各50名學生進行調查,基本情況見表1。
表1、調查對象及問卷發收情況一覽表
年級性別人數平均年齡問卷教育名回收固收率有效卷
三年級男255050100%50
女25
四年級男255050100%50
女25
五年級男255050100%50
女25
六年級男255050100%50
女25
總數200200200100%200
(二)材料和方法
調查問卷是南岸區主研小組王永強、龔定碧設計的問卷,共50個小題,其中單、多項選擇38題,判定12題,由學生按問卷導語和各題要求,根據自己的情況逐一回答。
(三)統計摘要:
1、
對單選題按實際答題人數統計各題各項目人數,以實際答卷總數作基數計算百分比,同一調查題目選X2檢驗,考查是否有年齡(年段)差異。
2、對多選題,判定題按實際各題人數統計各題各項目人數,以各年級有效卷總數做基數計算百分比。
三、調查結果
調查統計表明農村小學生的學習心理、交際心理、情緒情感等方面的主流較好但有少數學習動機扭曲、成就需要低、冷漠孤僻、情感閉鎖。
(一)學習習慣、喜好方面學習動機扭曲,成就需要低的心理行為目前狀況摘要:
表2、你上學讀書是為了
沒有知識不能生存替老師學習替父母學習讀書后找大錢同學間好玩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7171%0022%2323%44%
低段5959%22%77%2424%88%
X2=7.24%26lt;X2(4)=9.49P%26gt;0.05
表3、課堂上老師提問
馬上回答想一會再回答等別人答老師抽問才答,一般不回答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1414%4646%77%3333%
中段3636%4040%66%1818%
X2=14.57%26gt;X2(3)=12.84P%26lt;0.005
表4、老師布置的作業
認真完成完成一些不完成邊做邊玩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6969%1212%33%1616%
中段8383%66%11%88%
X2=5.95%26lt;X2(3)=9.81P%26gt;0.05
以上統計表明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中段學生有41%,高段有29%的小學生學習動機扭曲,正因為動機缺乏,因此相當部分農村小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夠高,體現在課堂回答新問題上,中段有24%,高段有40%的學生處于被動狀態能認真完成作業的中段為83%,高段僅為69%,X2檢驗表明,中高段學生在學習積極性存在顯著差異,高段小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應引起高度重視。
(二)焦慮方面
表5、期末考試時
心情緊張有點緊張無所謂有信心,不緊張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2424%4747%55%2424%
中段1616%2020%1010%5454%
X2=25.7%26gt;X2(3)=12.84P%26lt;0.005
表6、爸爸媽媽回家晚了感到不安。
是不是
人數%人數%
高段3636%5454%
中段5757%4343%
X2=24%26gt;X2(1)=7.88P%26lt;0.005
面對考試,20%左右的學生情緒緊張,高年級學生因面臨的壓力更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動機,已能體驗或預計到考試結果對自身潛在威脅,因而擔憂更為明顯,47%出現稍微焦慮,24%屬于過度焦慮。這種心理障礙假如處理不好,可能給學生帶來一些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表6同樣顯示了學生擔心發生威脅自身平安或其他不良效果的心境,使得這部分學生焦慮不安,緊張擔憂,顧慮重重,形成心理障礙。X2檢驗表明,中、高段小學生面對不同的外界因素,焦慮的程度有顯著差異。
(三)冷漠、孤僻
表7、看電視碰到傷心或感人處時
跟著流淚沒有眼淚那是假的非常激動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4848%1212%2222%1818%
中段4545%1212%2929%1414%
X2=1.54%26lt;X2(3)=9.81P%26gt;0.05
表8、和同學在一起,你感到
快樂一般不合群孤獨自卑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6060%282866%66%00%
低段6969%1717%44%88%22%
X2=5.89%26lt;X2(4)=7.78P%26gt;0.1
看電視碰到傷心,感人的情節,中段有41%,高段有34%的小學生不會流淚,或認為那是假的而無動于衷,這實際上是對平時能鮮明感情反應的刺激表現了平淡,缺乏和之相對應的情感體驗和表情,表現出冷漠。
表8表明,30%~40%的學生和同齡人在一起時未感到快樂,其中12%的學生感到不合群、孤獨,甚至有2%的中段學生感到自卑,顯示出少數農村小學生存在孤僻心理。孤僻是心理上的屏障,這種心靈上的孤寂極不利于小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X2檢驗表明,冷漠、孤僻的心理障礙無年齡的顯著差異。
(四)羞怯、膽怯、羞澀
表10、家里來了生疏客人摘要:
喜歡主動招呼不理睬怯生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1515%5050%2121%1414%
中段1717%4747%1616%2020%
X2=1.94%26lt;X2(3)=7.81P%26gt;0.05
表9、見了熟悉的長輩
主動熱情招呼不好意思躲起來
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6969%1919%1212%
中段8181%77%1212%
X2=6.48%26gt;X2(2)=5.99P%26lt;0.05
家中來了生疏客人,不理睬,怯生的占35%左右,見了熟悉的長輩,不好意思,甚至躲起來的中段占17%,高段達31%,這表明了小學生中膽怯、羞澀心理比較突出,非凡是高段,由于臨近青春期,心理比較復雜,更顯不夠大方。
(五)交往情感閉鎖
表11、和新朋友在一起
主動邀請一起玩不好意思接近只顧自己玩
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6161%2626%1313%
中段5858%2222%2020%
X2=1.96%26gt;X2(2)=5.99P%26gt;0.05
表12、受到委屈時
為自己辯解和人爭吵獨自生悶氣
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5656%1414%2929%
中段6161%1818%2121%
X2=1.04%26gt;X2(2)=5.99%26gt;0.05
表13、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訴
老師家長好朋友誰也不說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77%2121%2929%3333%
中段1919%2828%3636%1717%
X2=17.72%26lt;X2(3)=12.84P%26lt;0.005
這幾項統計表明,部分農村小學生存在交往障礙,40%左右的學生和新朋友在一起時不好意思接近,甚至只顧自己玩,不善于和伙伴溝通,中段有21%,高段有29%的學生受了委屈時獨自生悶氣,17%的中段學生,33%的高段學生心中的秘密誰也不說,表明他們的情感有一定的閉鎖性.進一步分析發現,導致部分農村小學生交往的心理新問題是自卑、怯弱、排斥、閉鎖等,這些心理新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之間的交往(也包括親子交往、師生交往等)使人不輕易接近,也得不到真正的友誼。
(六)攻擊性強
表14、當別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腳時
原諒要求對方道歉罵對方反踩他一腳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高段5353%2222%88%1717%
中段6565%2020%66%99%
X2=4.06%26lt;X2(3)=7.81P%26gt;0.05
表15、對小動物,你
喜歡不傷害捉弄喜歡弄死
人數%人數%人數%人數%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廣州市某技工學校學生。對廣州市某技工學校學生一、二年級的學生進行分層整群隨機抽取調查對象,調查采用集中發放問卷的方式。為確保調查結果真實有效,問卷以不計名方式進行施測,各年級分別發放問卷800份,全部收回,一、二年級的有效問卷份數分別為700、751份。同時,整群隨機抽取實驗班和對照班,實驗班33人,對照班37人。
(二)研究內容
1.抽樣調查資料。調查內容由三部分組成:
(1)基本情況,包括年級、性別、專業等人口學資料;
(2)癥狀自評量表SCL-90內容,主要調查技校學生心理健康情況;
(3)主觀幸福感量表(SWB)內容,測查技校學生主觀幸福感水平。
2.積極心理干預
第一步:實驗前測。整群隨機抽取2個班技校學生進行SCL-90、主觀幸福感測試,確保兩組在以上變量無顯著差異。第二步:實驗實施。采用積極心理健康課堂教學(附:積極心理健康課堂教學設計,見表1)對實驗組進行為期4個月課堂教學與行為訓練,教學形式包括:講座、討論、角色扮演、作業分析和定向訓練等。平均每周一次,每次2.5小時,而對照組實施傳統的心理健康課堂教學。第三步:實驗后測。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全體學生進行第二次SCL-90與主觀幸福感測驗,與實驗前測進行比較分析。
二、研究結果
(一)調查樣本心理健康的總體情況
癥狀自評量表(SCL-90),適用對象為初中生至成人(14歲以上)。該量表包括90個條目,共10個因子,即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等。統計采用5級記分法,癥狀從沒有到嚴重分別計1到5分,計算各因子總分,得分越低其癥狀表現越好,各因子總分除以其條目數得因子標準分。將調查樣本SCL-90各因子標準分均值與全國中學生常模、全國青年常模等進行單一樣本T檢驗。調查樣本SCL-90各項因子均高于全國青年常模且達到差異非常顯著;調查樣本的軀體化、敵對、精神病性因子高于中學生常模,達到差異顯著;調查樣本的強迫、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恐怖因子低于中學生常模,達到差異非常顯著。
(二)兩個組在實驗前后SCL-90癥狀、主觀幸福感的顯著性檢驗
對兩個組在實驗前后SCL-90癥狀、主觀幸福感的差異進行顯著性檢驗。實驗組與傳統組在實驗前無顯著差異,說明實驗前二個組基本處于同一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水平。實驗后獨立樣本t檢驗表明,兩個組的SCL-90與主觀幸福感變化差異在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消極情緒這六項上達到顯著水平(P<0.05),實驗組得分低于對照組且達到顯著水平;在生活滿意度、積極情緒上實驗組得分高于對照且達到顯著水平(P<0.05)。實驗組SCL-90與主觀幸福感變化差異在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消極情緒這六項上達到顯著水平(P<0.05),實驗后得分低于實驗前且達到顯著水平;在生活滿意度、積極情緒上實驗后得分高于實驗前且達到顯著水平(P<0.05)。對照組SCL-90自評量表和主觀幸福感的前后測比較沒有顯著差異,但SCL-90的大多數因子得分比實驗前得分低,主觀幸福感因子比實驗前高,沒有達到顯著水平。
三、討論
1、長安大學大學生與大學生常模比較
本研究所采用的常模中一個是在關于大學生SCL-90分析研究中比較常用的胡啟先建立的2685名大學生常模,稱為大學生常模,由于該常模的制定距今有10余年,所以研究中將黃艷蘋等人的薈萃分析結果作為另一常模,稱為新大學生常模。長安大學大學生SCL-90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9個因子均顯著低于大學生常模和新大學生常模,這說明本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大學生常模和新大學生常模,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2、男性大學生與女性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本校女大學生SCL-90的10個因子中恐怖因子均值高于男性大學生,且差異具有顯著性。男女大學生SCL-90其余的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偏執、精神病性8項因子的差異不具顯著性。這表明本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一定的性別差異,女性大學生對孤獨和公共場合的懼怕高于男性。大學生SCL-90總分為121.71±27.55,本校大學生SCL-90總分大于或等于160分的陽性檢出率為9.81%,任意一項或一項以上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檢出率為2.89%,這些信息從一定角度反映了本校學生心理健康態勢良好。在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方面的中度及以上不適感(因子分≥3)分別占0.41%、1.34%、0.41%、0.41%、0.41%、0.93%、0.21%、0.72%和0.31%,其中強迫因子檢出率最高,其次為敵對和偏執。其中男大學生在焦慮因子的檢出率方面顯著低于女大學生(P<0.05),其余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各項的檢出率與女生無明顯差異,表明女生在產生神經過敏、緊張以及由此產生軀體震顫等情緒或行為方面比男生表現的更為明顯。
二、結論與建議
1、結論
本校大學生SCL-90中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9項因子的均值均顯著低于所選取的大學生常模,這說明我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良好,高于選取的大學生常模。這可能與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有密切關系。我校女大學生SCL-90中恐怖因子均值顯著高于男大學生,且焦慮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的檢出率亦顯著高于男大學生。這表明我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性別差異,女性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恐怖和焦慮方面低于男性大學生。除了男女性格、情感上的這一差異之外,主要是因為面對社會激烈的競爭和就業壓力的增大,女性大學生承受的心理壓力比男性大學生更大,在社會角色、性別意識、升學就業等方面女性大學生所受的壓力很大。盡管本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良好,但仍有部分大學生的SCL-90的總分大于或等于160,部分學生在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9項因子方面某一或某幾項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提示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這些學生需要對其心理健康程度做進一步的篩查,要特別重視,有必要的可行心理治療。
2、建議
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印發宣傳冊和海報、開展相關講座等方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學校應組織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對于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的學生進行跟蹤,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女性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至關重要,針對當前女性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對她們進行及時的心理輔導與矯正,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與支持,使她們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女大學生對孤獨和公眾場合的懼怕可通過集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進行合理的引導,加強安全感。改善部分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對于有輕度與中度心理問題的大學生,要以人為本,有針對性通過心理咨詢等形式,改變其不良的心理狀態。
三、小結
根據我校學生的現狀,經過一定范圍的個案跟蹤,發現中職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很多學生又是寄宿制,離開了家庭后會面臨一些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1.1心理適應的問題
在學校每年的新生調研中,都會發現很多學生在人際交往和集體融入方面都會存在一定的困擾。由于這些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平時父母長輩非常疼愛,獨立生活的能力相對較弱,進入寄宿制的生活很難適應,除了生活離開了家長的照顧存在一些困難,更普遍的是不知如何處理和同學之間的沖突。中職的學習相對初中更強調學生的自主性,離開老師的看管,很多學生沒有自己的學習目標,混一天算一天,上課狀態不好,學習的主動性很差。學生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各類心理適應上的障礙。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往往不知所措、面對學習上的壓力也沒有合適的應對方式,沒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
1.2人際交往困難
中職學生中來自離異家庭的學生數量較多,我校有些班級離異家庭的比例甚至高達50%,很多孩子從小就在父母爭吵聲中長大,他們能看到的解決沖突的方式就是爭吵。有些孩子被父母留在祖輩這里撫養,祖輩過于保護的養育方式也導致很多學生獨立溝通能力很差。進入學校后,離開家人的庇護,很多學生人際交往上的不足就表現出來了,如有些學生不善傾聽、有些學生過于關注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出現了人際關系緊張的狀況。很多學生主觀上想和別人關系融洽,但又苦于不知如何做,甚至有些學生會出現失眠、抑郁等現象。我校曾有一名女生由于無法融入班集體,不知怎樣和班級同學交往,甚至向學校提出了退學的請求,可見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也嚴重困擾著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絕大多數學生都存在遇事沖動、不夠冷靜的問題,缺乏溝通的意識。也有一部分學生存在不能和其他同學融洽相處的問題。
1.3情緒控制能力較差
中職教師在和學生們的接觸過程中發現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普遍存在處理事情無法冷靜考慮,情緒控制的能力較差。在中職校中,學生由于一點小摩擦爭吵打架的事情常有發生,我校曾發生過一起由于兩位男生在樓梯上走路的時候相互碰擦了一下肩膀,最后發展到各自找來校外的人員引起了一場群架。平時上課過程中,學生也會由于不滿意教師的一句批評當眾和任課教師發生爭吵,甚至少數學生還會和老師動手,完全不考慮后果。中職學生由于他們的年齡處在14~18歲的青春期階段。青春期也是人心理變化最大的時期。由于心理發展尚不成熟,情緒不夠穩定面對各種生理變化、社會適應、人際交往的問題時,心理沖突和矛盾會不斷的出現,造成各種心理困擾。
2積極心理學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2.1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應增加學生參與體驗式活動的機會
積極心理學注重學生積極主動的關注自我的心理發展狀況。傳統的灌輸式、給予式教育模式很難讓學生真正接受教師的經驗。學校逐步調整了心理健康課的模式,讓每個學生參與團體輔導活動,在課堂中減少了教師的講授,沒有傳統課堂的嚴肅和拘謹,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學生在游戲中自我覺察、相互肯定,很好的激勵和調動了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很多學生在分享階段表達通過活動發覺自己所具備的優勢也意識到自己身上還有待改善的地方。比起教師的指點和提醒,體驗式教育讓學生更深刻的意識到自身的長處和不足。體驗式活動多采用過程性評價或多角度評價模式,讓絕大多數的學生都能在過程性評級中不斷體驗成功,感受到自己的優勢,逐漸樹立自信。
2.2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應注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人際關系
近幾年,我國也在對以往教育觀念思想改革的基礎上提出了素質教育的觀念,素質教育在我國正在迅速發展。中學生他們是未來的生力軍,是時代的主宰,培養合格的中學畢業生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天職。故而,在中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教育者傾其心血,人們對中學生投入的最多,期望也最大。學校如此,家庭如此,全社會亦如此。
一、中學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帶來的心理壓力大,對挫折承受力差。學習競爭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試,學生心情十分緊張,總擔心考試會失敗,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師、父母的責備,同學的冷眼,產生高焦慮,而一旦真的考試失敗,就立即恢心喪氣,情緒十分低落?!拔沂菍W校保送來的,學習不好,我無臉見老師和校長”,“有時真想一死了之”,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現為焦慮、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對老師和同學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經衰弱等癥狀。
2.人際關系不協調。由于學習成績好,常受到老師和家長贊揚,加之是獨生子在家多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識強,人際交往能力弱,不善于處理與同學、老師、父母的關系,顯得人際關系不協調。一些學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學?!?,“家是吃飯和睡覺的地方,學校是學習的地方”,以至于終于有一天發現自己“不能和別人多談”,“我總加入不進同學們的談話中”,“我感到孤獨、寂寞”。這些學生常產生焦慮不安,甚至恐怖感。
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長、老師對學生的期望質過高,表現出對學生(特別是優生)的缺點看多優點看少,使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常因一次考試失敗“老覺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考學肯定沒有希望了”于是灰心喪氣,失去自信心。
4.早戀問題的困擾。中學生自身的生理發育日趨成熟,對異性的渴望不斷加強,導致“早戀問題”,成績開始下降。
二、學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教育者對學生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
教育者在施教的全過程中,僅以為“授業”,“解惑”方能讓學生有知有識,對那些“不違章守法”實際上是欲脫離自己設計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學生則視為“差生”、“調皮”、“不規矩”。這樣,就使學生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
2.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盲點
家長的品質行為是影響學生在學生乃至社會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學生們知道的許多知識不是在學校里學到的,而是從爸爸媽媽那里學來的,現在許多家族缺乏文化氛圍,有的家長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賭博,或忙于發財致富,放松了對孩子的教育,導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墮落;有的家長品行不端,行為放縱,對孩子起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更有許多家庭對獨生子女采取嬌寵態度,使孩子嬌生慣養,受不得半點艱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現偏激行為。
3.社會環境污染
社會上的某些文化娛樂設施成為誘使青少年蛻變的場所,嚴重的是社會上的一些影視公共場所,為了追求票房價值,經常播放兇殺、等影視片,不少青少年中毒以后,便開始行兇、打架,尋求刺激,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三、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對策
對于廣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根據心理學發展的規律和要求,依據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個重要屬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調動學校各個方面的力量,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應是學校首選策略。將心理教育分布在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要開展心理教育專業課實施心理輔導,在德育活動中、在課外活動中、在勞技課中、在學校的各項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輔導至關重要,加強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培訓,使班主任人人能勝任這項工作,這是學校的當務之急。
2.加強家庭教育,家長注意引導孩子身心全面發展
作為家長應從下面幾個方面注重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只重智育,忽視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觀念要轉變。
(2)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別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會健康。
(3)尊重孩子,不走兩個極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長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多給以鼓勵。
(4)家長要經常和學校聯系,取得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長要克服單純依賴學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積極參加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如家長會、家長學校、座談會等。
(5)對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家長要及時分析、及時引導、及時解決,以免積少成多,日久天長,釀成大禍。
只有為青少年的成長建立一個全社會的“保護網”,過濾社會有害物質,還青少年一個潔凈的藍天,同時加大社會對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傳和教育,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和造就21世紀人格健全的創新人才,促進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鄭維康.青少年心理咨詢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