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27: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土建畢業設計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題目名稱
天麓府工程量清單及招標控制價的編制
題目來源
科研課題 社會生產實際 教學實踐(含實驗)其它
預期成果
畢業設計 畢業論文 硬件 軟件 圖紙
學生姓名
xx
專業班級
xxxxxxx
學號
xxxxxxx
一、選題依據、目的意義、主要參考文獻
1.選題依據
工程造價是工程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工程管理專業的重要學習內容之一。我選擇《天麓府(11#)工程清單及招標控制價的編制》作為畢業設計的題目。一方面是基于對該在建工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參與了一段時間的工程建設。天麓府11#樓為高層住宅樓,結構形式為剪力墻結構。建筑設計使用年限50年,建筑高度53.90,建筑面積11091.44㎡,地下1層,地上18層。符合畢業設計對象的工程要求。同時我對該工程進度和施工工藝以及部分分項工程的材料采購等有所了解。便于我在畢業設計中對該工程(11#樓)進行三維建模、清單計算及招標控制價的編制。
2.目的意義
本次畢業設計綜合了我大學四年所學知識及自身的實習經歷,是對自己大學期間所學所獲的全面總結。也是對未來從事造價相關行業的一次深入實踐。選擇工程造價為題更能體現自己作為一名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知識素養。
3.主要參考文獻
⑴. 程建華.《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估價:全國消耗量定額版》[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7
⑵.《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 50500-2013)[S]
⑶.《河南省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預算定額》(上下冊)(HA01-31-2016)[S]
⑷.《混凝土結構施工圖 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16G101)[S] 二、畢業設計(論文)研究內容、進度安排、特色或創新點
1.研究內容
研究建設項目的建筑和結構圖紙、建設單位及招標有關文件、廣聯達土建計價軟件以及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2.進度安排
第1-4周:熟悉畢業設計任務書,明確畢業設計的目的和意義,收集圖紙資料,初步選題。
第5周:確定工程項目,確定畢業設計題目,提交開題報告。
第6周:學習、分析碧桂園天麓府11#樓項目施工圖紙和建設管理資料;收集、整理、學習國家現行基本建設管理相關政策法規、工程設計及施工的相關規范、規程等基礎資料。
第7-10周:學習掌握廣聯達計價軟件的建模算量功能,進行圖紙三維信息建立。
第11-13周:結合廣聯達算量模型,計算出工程清單量,給出招標控制價。
第14周:編制招標文件。
第15周:整理畢業設計成果,整理成檔,裝訂成冊。
第16周:準備畢業答辯。
3.特色及創新點
該畢業設計是以實際在建工程為對象,結合自己親身參建經歷,運用廣聯達BIM土建計量平臺 GTJ2018對該工程進行系統科學的工程造價管理。編制完整的招標控制價文件,以起到對建設單位投資計劃的制定和控制提供切實有效的依據之作用。
三、審批意見
可行性:是 否 任務量大?。?較大 適中 偏小
是否同意開題:是 否
指導教師簽名:
【關鍵詞】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畢業設計;模式
在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中,畢業設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也是理工科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過渡階段。自2014年起,“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多校聯合畢業設計”在高等學校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支持和鼓勵下,不斷推進和發展,在青島理工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天津城建大學、山東建筑大學、吉林建筑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六所北方院校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多校聯合畢業設計模式實踐過程中,探索出了一些經驗,但同時問題也不斷顯露出來,制約著聯合畢業設計進一步發展,所以針對聯合畢業設計模式的總結和思考尤為重要。
一、本科生聯合畢業設計模式改革
以參加聯合畢設的青島理工大學為例,該校自動化工程學院在2015年首次參加聯合畢設,對于學生的選擇都是學院指定,沒有通過學生申報和篩選,所以學生的覆蓋面和積極性相對差些。在第二年的教學改革方案中該院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多校聯合畢業設計經過學生自由申報,學院篩選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每年除了遴選出若干優秀大四學生參加本年度的多校聯合畢業設計,還鼓勵大三的學生提前參與到多校聯合畢業設計當中去。采取這種方式的聯合畢業設計既可保證完成專業培養計劃,又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既可使學生在畢業設計階段能夠接觸更多的工程實際課題,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工程設計、科學研究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確保多校聯合畢業設計選題的高質量和創新性
本科生畢業設計題目的選擇和確定,是畢業設計工作成功與否的第一步,畢業設計題目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畢業設計題目可以來自企業,也可以合作開發。但是,對于建筑電氣及智能化專業這種工程應用類專業,畢業設計題目一定要保證具有一定的工程技術背景和創新性。在確定聯合畢業設計題目后,出題教師要及時與各校溝通,將學生論文題目及摘要大綱、建筑圖紙等發給各校,以保證各校的指導教師及其學生對畢業設計課題足夠了解。學生在聯合畢業設計過程中,如有疑問可與出題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以便更好的完善聯合畢業設計題目。因此,對聯合畢業設計的題目進行仔細的分析和充分的探討,盡早確定題目,保證題目的質量和數量,是多校聯合畢業設計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三、建筑電氣及智能化專業多校聯合畢業設計評價體系的建立
如何評價這些參加多校聯合畢業設計的學生的表現和成績以及指導教師的工作成果,使之與本校畢業設計環節相吻合是至關重要。通過三年的聯合畢設實踐經驗,我們建立了一套建筑電氣及智能化專業多校聯合畢業設計評價體系來衡量評價參與學生和指導教師。評價體系中針對學生的各項評價指標包括:開題匯報成績、中期匯報成績、最終答辯成績、設計圖紙質量、指導教師評價。針對指導教師的各項評價指標包括:是否為出題教師、出題質量、學生參與面和積極性、指導學生畢業設計成績。
四、通過建筑電氣及智能化專業多校聯合畢業設計模式,促進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
我們通過對聯合畢業設計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為建筑工程各專業的畢業設計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和思路。在學生畢業設計這一重要階段,聯合建筑電氣及智能化專業相關學校,發揮群體智慧,使學生拓展視野,提高設計能力和專業合作能力,教學內容也得以豐富并完善,但同時也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新要求,通過持續的實踐探索,更多更好地培養社會需要的卓越工程師。
作者:劉勝榮 楊世忠 崔明輝 單位:青島理工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葉曉甦,曹宇薇,吳書霞,鄒開.基于《華盛頓協議》的土建類多專業聯合畢業設計質量評價機制構建研究——以重慶大學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6,(3).
[2]張絹,李雪蓮,黃薇,史增錄.面向“卓越計劃”的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5).
[3]章瑾,朱欣爾,侯偉.建筑工程多專業聯合畢業設計模式的探討——以某大學實驗樓工程改造設計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8).
學生考慮問題深入,對學生都給予較好的評語。其余學生由教研組組成答辨小姐進行逐個答辨。畢業設計的成果,基本反映了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水平。
這次畢業設計工作,給予我們不少啟發,下面就今后畢業設計工作談一些想法。
一、選擇結合實際任務的不同類型畢業設計課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
建筑結構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學生畢業后既能從事建筑結構的設計和研究,又能從事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但他們在學校里要著重進行的是作為結構工程師的基本訓練。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在整個教學中加強基本理論,重視基本技能訓綜,切實安排好實踐環節,以及認真做好最后一個學期的畢業設計工作。
在各種教學安排中,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是學校教學的兩個方面,而能力和創新精神卻是提髙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志。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丨川練應當貫穿在各個教學環節之中,使學生由低到高地受到連續的訓練和薰陶。但是畢業設計卻是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和綜合訓練獨立工作能力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環節。它對保證學生質量起著其它教學環節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因而必需予以髙度的重視和精心安排。
從歷史沿革看,我系本專業畢業設計曾有幾種做法:解放初期沒有畢業設計,學生祗是在臨畢業前閱讀幾篇文獻,寫份讀書報告;學蘇后開始設置畢業設計,做的是假擬題目,分建筑.結構、施工三個階段進行“總裝配”;58年后實行“真刀真槍”的畢業沒計,學生在一個小組里結合實際設計任務經歷結構設計的全過程;61年后“真刀真槍'’和“真題假做”的結構設計題目件舉,同時引入少呈科研題目,使學生學會科研方法。
我們認為把畢業設計作為“總裝配”也好,作為“經歷結構設計全過程”也好,作為“學會科研方法”也好,它們都有正確的一面,但也有困難的一面,而且不能概括畢業設計的基本要求。例如進行“建筑、結構、施工”的三階段總裝配,好處是學生能將已學知識聯系起來解決工程問題。但畢業設計時間短,學生要忙于完成三階段任務,精力分散,不易做到深入鉆研,不能更好地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又如“經歷結構設計全過程”的做法,好處是真刀真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是一次實戰淚習。但生產和教學矛盾突出,例如設計資料常變動,各設計工種間技術矛盾很多,施工單位會提出種種實際問題要求推翻已做好的設計,因此學生會做大量重復性工作,有的不屬于基本教學要求。
我們認為畢業設計的基本要求,槪括起來應做到“兩彳、進一步”一就是進一步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訓練能力;抓住“三個性”——就是要求學生做畢業設計時具有綜合性、獨立性和創造性。這里所謂“進一步”,就是把畢業設計和其它教學環節聯系起來考慮,有些訓練可以在其它教學環節中基本完成,而在畢業設計中強調的則是進一步的提高。所謂“三個性”,就是在綜合進行“總裝配”的基礎上,強調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可供選擇的畢業設計課題是廣泛的。它可以是設計題目,可以是研究設計任務,也可以是本專業在結構、力學、材料、施工方面的科研專題。這里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畢業設計題目要結合實際任務,它應該或者是一項實際生產任務或者是一個有現實意義的課題。學生不僅在畢業設計中能經歷一次設計的或小型科研的全過程,而且有為推動四化建設盡自己力量的責任感。有了這一點,學生就會有極大的主動性和極積性去研究解決各種工程實際問題,做一些有創新意義的工作。也就能使學生在畢業設計中更有目的地鉆研和運用理論,鍛煉基本技能,自覺提高獨立工作能力,自始至終地用高標準要求自己,最后達到培養目標要求。
二、抓好畢業設計前各個教學環節(尤其是實踐環節),是提高畢此設計水平的重要條件
建筑結構工程專業是設計類型的專業,培養目標測重于結構設計和設計問題的研究。上述畢業設計安排能不能完成培養目標賦予的任務?會不會削弱結構設計方面的訓練?這是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我們認為,一個結構工程師,除了有寬厚的理論基礎外,必須有嚴S的學風,有熟練的運算、繪圖和應用規范手冊的技能,有一定的處理構造和施工問題的能力。這三方面是進行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但要成為有作為的工程師,這些要求是不夠的。他還要有豐富的想象力,能做出好的設計方案,會處理新的工程問題L.這祥才能使生產不斷發展。所有這些學風、技能和能力訓練,顯然不能只在一個畢業設計環節中加以完成,而是大學五年培養的結果。大學平時教學環節和畢業計,@;一t有整體。所以,適當地對平時教學和畢業設計進行分工,將一些更基本的丨川練放莊F時教學中,尤其在乍時實踐環節中加以完成,而畢業設計丨則重對培養綜合性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則是可取的。
例如,學生測量實習時,我們可以要求他們在2~3周內完成一個廣區(或地區)的實際測圖任務,學生測繪的地形地物圖作為該廠的竣工圖或在該地區進行基建的依據。
學生肩負了生產任務,就能認真地對待每一個讀數,處理每一個數據,繪制每一根線條。這樣就能在不長時間內鍛煉嚴謹的學風,為今后培養更好的學風打下基礎。
又如我們有意地在一些課程設計和大作業中安排工程技能的訓練。譬如在“單層廠房結構設計”中,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對一個典型廠房進行構件選型、主體結構和構件計算、處理各種構造問題、畫出結構布置圖、節點大樣圖、構件模板配筋圖、材料表等。
他們的計算和圖紙大體應達到生產用結構計算書和結構施工圖的水平。這樣就使學生在課程設計階段基本完成過去畢業設計中對結構施工圖訓練的要求,在畢業設計中就有更多時間去考慮新方案和新專題。在“髙層建筑結構”作業中,我們還可以要求學生進行一個較復雜的結構構件計算,了解一般結構工程的計算方法、步驟以及怎樣進行數值校核的方法。那么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就能擺脫一些數值運算釧練要求,用計算機進行工程計算:騰出精力去研究更為復雜的問題。
施工實習時,我們選擇寶鋼工地作為實習現場。那里有宏偉的建設場面,有先進的施工機械,有眾多的技術課題,有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指導。我們要求學生在完成實習任務的同時,為工地解決一、兩個實際工程問題,寫出專題報告,由工地技術人員負責審閱鑒定。例如有的學生為了統一異型鋼模板類型,改進了某項設計,可節約數十噸鋼材;有些學生對上海地區降水工程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調査分析,或者對寶鋼工程中的基坑邊坡穩定問題進行分析討論。他們都寫出有價值的專題報告,受到好評。在77和78級兩屆實習中,學生幾乎一致認為:“施工實習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學習了施工知識,受到了一次從未有過的獨立工作鍛煉,在能力培養上有一個飛躍”。
我們體會學生經過測量實習、課程設計、施工實習等實踐環節訓練后,在學風、技能和能力上,每次都能邁上一個臺階。如果思想抓緊,措施得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他們的進步將是不小的。這些訓練都能為畢業設計打下基礎,有些工程技術訓練大體得到解決,有些能力培養有了良好開端。在這個前提下,無疑地應該而且可以對畢業設計提出更髙的要求。
三、不同類型畢北設計題目的做法和要求
根據上面的畢業設計要求和我們的具體條件,我們認為畢業設計凈時間以16~17周為宜,畢業設計選題以三類為宜,即“設計類”、“設計研究類”和“其它形式研究類”。由于本專業培養目標和學生畢業后崗位都側重于結構設計和研究工作,所以前兩類題目應該多一些;又由于教學計劃中對結構課程設計已有一定訓練,所以單純設計的題目也不宜太多,以免過多重復。至于三類題目的比例,要看每屆畢業設計前的具體情況而定。
1.設計類題目,指的是學生所參加的實際設計任務,或以實際任務為背景的題目。這類畢業設計大體可分收集資料、方案、計算、繪施工圖、總結等個五階段進行。
在第一、二階段中,要考慮建筑、結構、施工三方面問題;在繪圖階段學生應參加各設計工種的技術討論和匯總工作;在總結階段有人可寫專題,有人可做本工程設計的業務總結。參加這類題目的學生一般可由三種人組成:基本技能尚嫌不足的學生,對結構設計有特長的學生以及少數成績優秀、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
2. 設計研究類題目,指的是學生所參加的某項實際工程設計任務中的研究專題。
也可以是學生在參加某項工程的部分設計后,著重解決一、兩個專題。做這種專題時,在設計方面要求學生達到技術設計階段的要求,有一定份量的計算和繪圖工作;在研究方面要求學生有較深入的理論分析,有自己獨立的和創新的見解,有一些專題論文。參加這類題目的學生人數應該比另兩類題目多。這些學生對一般性的設計技能已有一定的訓練,有較好的自學能力,因而在畢業設計中有可能對他們進行進一步提高的訓練。
我們認為這類題目可以多一些,原因有四:
①學生在結構設計上至少能做到技術設計階段,在研究上有自己的專題,能夠滿足畢業設計的基本要求;
②不受生產任務在時間上和工作量上的限制,生產和教學的矛盾不大,又能為生產和技術改造直接服務;
③題目與教師的科研能結合。目前教師的科研大體有兩類:一類是基本理論,一類是工程技術專題。后一類更容易結合。教師指導這類題,花時間不多,收效卻不小。
學生又能為教師的科研提供必要的數據,所以教師愿意帶;
④與當前土建技術發展方向結合(例如髙層結構的某些專題,結構優化問題,抗震分析等),比較有生命力。
3. 研究類題目,指的是學生所參加的結構設計以外的專題研究,
如結構實驗研究、施工專題研究、結構力學專題研究、建筑材料專題研究等。有的可以實驗研究為主,有的可以理論研究為主。本科生做專題研究,可以在教師指導下進行,也可以和碩士研究生組成梯隊。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進行研究的區別之一是研究生一人一題,而本科生一般都由幾個人合作進行。他們在一起做實驗,進行理論分析,互相啟發和補充,但每人必須有自己的工作5得出自己的見解和結論,寫出自己的論文。參加這類題目的學生是少數。他們理論基礎和技能訓練都比較好,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并a在平時表現出對結構實驗、施工.力學.材料等方面有較大的興趣和愛好。
論文關鍵詞:土木專業;學生就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一體化
對于高等教育而言,為社會培養專門人才是其重要功能之一,使學生順利就業就成了各高校的重要工作,但近年來高校學生就業越來越難,學生就業顯得更為迫切。對于土木工程專業而言,招聘企業幾乎都要求應聘人員具備一定的實踐工作經驗,實踐工作經驗就成了本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障礙,而學生實踐經驗的鍛煉主要是通過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來實現。但近年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實踐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并未得到真正的實踐鍛煉,進而影響到學生就業。同時,學生就業與考研對畢業實踐教學也有很大影響。因此,協調好學生就業、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之間的關系,提高畢業實踐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就業,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現實。
一、現有實施模式及存在問題
1.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
國內絕大部分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畢業前的實踐教學環節包括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畢業實習一般在第七學期進行,時間一般為8周左右,實習單位常為工程施工、設計、監理等企業,一般采用學生在崗實習的方式,以提高其工程素質和動手能力為主。畢業實習完成后,學生仍要返回學校,提交實習報告、實習記錄等相關實習成果,經考核后獲得學分。在第八學期初,在學生畢業設計選題、調研完成后,畢業設計開始進行,時間一般在14~16周,題目多為教師出題,內容以結構設計、造價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為主,主要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2.學生就業
目前,多數高校學生就業實行的是雙向選擇、自主就業的方式,以“學生主導型”為主,以學生自己聯系為主。一般在第七學期開始,學生畢業實習或畢業設計過程中,利用課余時間到校外聯系就業單位,一般通過參加人才招聘會、投遞求職信、家庭關系找工作,期間可能會參加很多次面試、招聘會或與單位溝通聯系。校方主要為學生搭建就業推介平臺,組織招聘會、聯系相關單位、向企業推介學生等,為學生就業提供培訓、指導、宣傳等相關服務。
3.存在問題
就土木專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學生就業的現有情況來看,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1)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實踐效果不理想。就現有實施模式來看,畢業實習效果不理想。一則因畢業實習短暫,對于長達幾年或幾個月的工程項目施工或設計而言,學生無法全程參與工程項目的全程,只能了解到某一分項工程的施工或者某一項目設計的局部,實習內容顯得較單一。二則學生雖然表面看似在頂崗實習,但企方指導人員指導管理力度不足,仍以校內指導教師為主,而校內指導教師由于還有其他教學任務、距離實習地點較遠、指導學生數量較多等原因,指導管理力度更加不足,學生實習完全靠自我管理和摸索,實習效果無法保證。
對于畢業設計而言,設計題目是多位教師自編的“假題”,與企業生產項目相關的“真題”很少,設計條件和要求比較理想化,不太切合生產實際,學生綜合“實戰”鍛煉價值不高。另外,畢業設計題目與實習內容聯系又很少,仍需重新進行前期設計調研,但由于畢業設計時間有限,學生在15周左右時間內完成結構計算、畢業答辯等任務,時間已經非常緊張,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設計調研,必然影響到設計質量。
(2)學生就業影響畢業實踐教學。從第七學期開始,學生便開始找工作和考研,由于就業困難,學生找工作也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一般在第七學期主要忙于考研,第八學期主要忙于外出找工作,肯定會影響到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學生能夠真正用到畢業實習和設計上的時間很少,特別是學生自聯實習,由于過程管理不到位,很多學生幾乎不參加實習,完全是抄襲或自編實習日記、實習報告,畢業設計的各種成果也是在最后階段突擊完成。
(3)畢業實習單位和就業單位聯系困難。隨著各高校擴招,畢業生人數大幅度增加,需要更多的實習單位來安排學生實習,而各建筑企業因安全責任、利益關系等原因,接受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并不高,甚至持排斥態度,使得聯系實習單位成了每年畢業實習開展的一大難題,學生、教師和學校都要耗費大量精力、想盡各種辦法去找實習單位。同時,招生規模擴大和人才市場變化使學生就業也 越來越難,除了增加自身競爭力以外,學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應聘更多的單位、參加更多的招聘會,才能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才有可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單位。
(4)學生缺少實踐經驗而影響就業。由于實習時間較短、過程管理與指導不足、就業影響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現有的畢業實踐教學實訓效果不理想,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經驗嚴重不足,而土建類企業招聘人員時對實踐經驗要求又特別高,使得絕大多數學生因實踐經驗不足而影響就業。就業難就會使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找工作,對畢業實踐教學影響就更多,進而得不到應有的實踐鍛煉,最后又影響到就業,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
二、一體化改革
基于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與學生就業之間的密切關系,從一體化角度把三者密切結合,合并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與學生就業為一個綜合性的教學環節,即工程師綜合實踐,實現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學生就業一體化。與傳統模式相比,工程師綜合實踐體現四個內涵:一是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一體化為畢業實踐教學且全部頂崗進行;二是就業單位聯系與實踐單位聯系相結合;三是畢業實踐過程與崗前實習培訓相結合;四是學校實踐教學考核與單位崗位能力考核相結合。
1.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一體化
在工程師綜合實踐模式下,傳統的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由兩個各自獨立的教學環節合并為一個教學環節,與傳統模式相比,綜合實踐的內容也相互結合,內容組織也有較大不同。就綜合實踐內容選擇而言,主要按照學生的就業意向來選擇,適當考慮其專業方向,一般包括工程施工、結構設計、工程監理(或管理)等,以達到崗前培訓的目的。就實踐內容組織而言,前期以工程素質和動手能力訓練為主,時間增加到12~16周,相當于過去的畢業實習,施工方向的以參與現場施工為主,設計方向的以學習結構設計方法為主;后期以設計能力訓練為主,相當于過去的畢業設計,時間仍保持在14~16周,施工、管理方向可選施工組織設計,設計方向選建施圖和結施圖設計。就實踐內容相互聯系而言,要注意前期實訓內容與后期設計內容的聯系,要把實訓內容當作畢業設計題目的調研,結合自己參與的工程項目與工作崗位,從實訓中發現問題而選擇畢業設計題目,設計題目最好是實踐單位真實的工程項目,也可以與企業技術人員一起完成設計任務。選題完成后,組織學生畢業實踐中期總結匯報暨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會,自此進入畢業設計環節。
2.就業單位聯系與實踐單位聯系相結合
鑒于就業單位和實踐單位聯系均聯系困難,完全可以把二者相互結合,就業單位和實踐單位聯系同時進行。在單位聯系前,學生要準備自我推介資料,比如自薦書、求職書以及相關材料,同時學校為每個學生發放學校介紹信、實踐單位聯系函、實踐協議書和就業協議書等材料。一般進入第七學期,學生就可以開始聯系就業或實踐單位,單位聯系一般有學生自主聯系和學校推薦兩種。學生自聯就是學生通過家庭、親戚、朋友等人際關系或參加各類招聘會自己聯系實踐或就業單位,學生自聯要結合自己專業方向、興趣愛好等因素,聯系單位不僅要待遇好、有前途,最好與自己的專業方向一致以滿足實踐教學要求。學校推薦就是由學校為學生聯系實踐或就業單位,可通過三種途徑,一是利用已有實習基地和合作單位安排部分學生到該單位進行實踐或就業,二是通過人才招聘會來安排學生實踐或就業,三是利用往屆畢業生資源推介學生實踐或就業。
無論采用何種單位聯系方式,均有就業和實踐兩個目的,學生首先要考慮能否就業,以就業為首要目的。一旦找到合適的就業單位,不僅要簽署就業協議,還要簽署工程師綜合實踐協議,將來實踐單位就是就業單位,綜合實踐自然就成了崗前培訓。如果單位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實踐經驗等不很滿意而不愿聘用,學生再提出到該單位進行在崗實踐,爭取單位為其提供綜合實踐和表現機會,同時簽署工程師綜合實踐協議書,一旦找到實踐單位,學生不僅獲得了工程師綜合實踐機會,同時給單位一個考察自己和自我表現的機會,如果實踐過程中表現好的話,將來仍有被該單位留用的機會。
3.畢業實踐與崗前培訓相結合
整個工程師綜合實踐環節既是畢業實踐教學,同時又是學生就業前的上崗培訓,整個過程都是在實踐單位頂崗進行。實踐內容完全由實踐單位相關人員依據本單位業務和崗位需要會同學校指導教師共同擬定,學生每天的工作內容完全根據崗位職責而定,嚴格按照企業在崗要求,深入企業生產一線開展實習、設計與訓練,學生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并獲得學分,又得到了崗前培訓機會,具備更多的工作經驗,從而提高了就業的競爭力。實踐中學生完全按照企業的作息時間、規章制度要求,主要由企業相關人員進行管理和業務指導,校內指導教師只需定期檢查,了解學生的實踐情況即可。對于那些已簽署就業協議且在就業單位實踐的學生而言,實踐企業就是未來的工作單位,近一年的工程師綜合實踐自然相當于崗前培訓和實習,學生自己要盡快融入到企業工作環境中去,熟悉本崗位業務技能和工作方法,為以后正式工作打下基礎,企業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進行正式的崗前培訓。對于只簽署實踐協議的學生和單位而言,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要盡力表現自己,以博得單位的認可而獲得就業機會,單位要盡量給學生提供鍛煉、展示自我的機會,仔細考察學生是否滿足本單位用人需要,以免錯過可用之才。
4.學校教學考核與單位能力考核相結合
整個工程師綜合實踐完成后,進入工程師綜合實踐考核環節,考核分學校教學考核和實踐單位崗位能力考核,教學考核是學生是否獲得學分的主要依據,崗位能力考核是對學生工作能力、實踐經驗的評價,也可作為單位聘用學生的重要依據。學校考核成績一般分為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實踐表現三方面,三方面成績依據不同比重綜合評定其最終成績。畢業實習成績主要以實習報告、實習日記、實習鑒定、中期匯報等內容為評分依據,畢業設計成績主要依據設計開題、設計草稿(設計一稿和二稿)、設計成果(建施圖、結施圖、計算書等)、畢業答辯等方面評定,平時表現成績主要依據學生的實踐態度和考勤、紀律情況。
實踐單位考核以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包括專業水平、工作業績、動手能力、協調能力、職業道德等方面,可以按照五級制評定。對于只簽署綜合實踐協議的學生而言,單位要對其綜合實踐進行考評,提供工程師綜合實踐鑒定表,同時明確是否滿足本單位用人要求,最終決定是否聘用,如果學生沒被聘用,單位還要為其出具工作經歷證明,以便于就業需要。對于已經簽署就業協議的學生而言,實踐單位只需出具工程師綜合實踐鑒定表即可,作為學校教學成績評定的參考。
三、工程師綜合實踐保障措施
1.搭建完善的學生就業和實踐平臺
對學校而言,應該把學生就業工作和畢業實踐教學緊密結合,采取各種方式搭建更多的、更完善的就業和實踐平臺,為學生就業和綜合實踐提供推介和服務平臺。一是完善網絡資源,在學校原來的就業網站上增加畢業實踐教學服務內容,比如實踐單位聯系、畢業實踐指導、崗位培訓等內容,使傳統的就業網同樣具備為畢業實踐服務的功能,同樣可以完善教務網的就業服務功能。二是完善招聘會功能,增加招聘會實踐單位聯系的作用,學生不僅可以找工作、簽就業協議,而且可以找實踐單位,同時學校應組織更多的招聘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三是完善校友資源,建立校友信息資源庫,利用校友關系推介學生就業或實踐。
2.加強校企合作,擁有更多的合作單位
對于實踐性強的土木專業而言,校企合作尤為重要,只有與地方更多的建筑企業加強合作辦學與業務聯系,建設更多的合作單位,才能擁有更多的學生就業和實踐的資源,才能滿足學生就業或工程師綜合實踐的需要。校企合作形式很多,可以是科研合作單位、合作辦學單位,也可以是實踐基地或友情單位,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聯系單位,學校都應主動聯系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學生就業和綜合實踐中來,建立完善的信息庫,加強業務合作和友誼交流,作為學生聯系就業單位或綜合實踐單位的資源。
3.成立專門的管理和指導機構
工程師綜合實踐既是一個時間最長、內容最多、要求最高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又是一個與學生就業相關的實訓環節,直接影響到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成敗和學生能否順利就業,需要成立一個工程師綜合實踐工作領導小組,實現專門機構和專人管理。領導小組一般由院長任組長,由負責實踐教學和學生就業的副院長任副組長,校內指導教師任成員,成員中還應有實踐單位代表人員參加。校內指導教師最好由雙師型教師或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擔任,主要負責學生實踐期間的定期檢查、中期匯報、畢業答辯、成績評定等工作。
4.修訂教學計劃、制定相關資料
工程師綜合實踐是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需要對傳統教學計劃進行適當修訂??梢圆捎谩?+1”教學模式,即公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可在前三學年基本完成,第四學年主要進行工程師綜合實踐,需要對原來第七學期的部分課程修訂到第五或第六學期完成。同時重新修訂綜合實踐的學時、學分以及開設時間。另外,還要制定工程師綜合實踐的相關資料,比如實踐協議書、實踐單位聯系函、中期實踐匯報表、畢業設計選題表、崗位能力鑒定表等。
5.各部門的支持
工程師綜合實踐的實施除了所在學院以外,還要牽涉到就業處、教務處、學生處、財務處等眾多部門,需要各部門大力支持才能順利實施。就業處主要為學生提供實踐單位聯系支持,建設就業或實踐平臺、組織招聘會或向單位推薦學生,為學生簽署協議提供技術支持;教務處主要提供教學計劃修訂、資料制定、實踐教學組織等方面的物質和資金保障;學生處主要協助院系加強對學生的管理;財務處主要保障綜合實踐的資金支持,比如指導教師補貼、學生實踐補貼、實踐單位聯系費用、實踐交通費用等。
關鍵詞:優秀人才;工程教育模式;CDIO項目;課程體系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 的理念不僅繼承和發展了歐美二十多年來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統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養、全面實施以及檢驗測評的12條標準。在此原則指導下,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結合具體實際情況,組織校內外專家研討,制訂相關專業CDIO教育模式人才培養計劃。本文將以安徽建筑大學機械專業教學改革為例進行探討交流。
安徽建筑大學是安徽省唯一以土建類學科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機械專業是土建類學科群中重點專業之一,也是其支持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2012年3月,我校機械專業負責人牽頭召集了安徽大學、合肥學院、皖西學院等高校機械專業負責人開展了機械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研討會,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達成廣泛共識,開展了以下研究與實踐。
一、以工程機械為主要方向、機電液一體化為專業特色,規劃CDIO課程群模塊,建立新的課程體系結構
結合我校特色與安徽省機械制造產業發展形勢的要求,以及安徽高校各機械學科特點,我校機械專業在設立之初就確定了以工程機械為專業方向,以機電液一體化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為主要任務。為在CDIO教育模式培養計劃中突出“學中做、做中學”的工程教育模式、體現工程機械專業方向,規劃了我校機械專業CDIO課程群模塊,調整了實踐項目與內容,建立以工程機械學科為特色、CDIO項目為引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械專業課程體系結構。
二、研究構建CDIO教學模式課程體系的支撐體系,提高師資隊伍水平,調整工作研究方向,研究新型教學方式、方法與管理制度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機電液卓越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包含了人才培養目標、專業方向和人才培養模式等要求。為此,我們通過研討與實踐探索,優化本課程體系的支撐要素與結構:學生、教師、教學資源、管理模式。在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快速發展,機械專業不斷引進與培育出大批博士、副教授、教授,教學科研條件(特別是實踐教學條件)大大改善之際,選取2009級機械專業和2011級機械專業(入學超一本分數線)班級學生為主要對象,開展了CDIO教學模式改革。同時,通過青年教師深入企業實踐交流、校外進修(包括專項培訓與學歷深造)和自我研修等模式,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具有扎實的機電液領域綜合知識與教學能力的教師隊伍。在課程體系確定后,修訂了所有課程項目的教學大綱;通過多種學習討論交流、聽課考評、專家指導等手段,促進教學方法方式的改變與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頒布與修改新教學模式相對應的學生管理、教師管理與資源管理制度,保證新課程體系的執行。
三、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統一,大力建設多層次、多形式的實踐教學基地,強化實踐教學內容,通過課程設計、CDIO二三級項目和課外實踐、科技競賽等相結合,促進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遵循人類認知與創造活動的客觀規律,在機、電、液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中,遵循“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規律,分工程認識、工程實踐、綜合與創新三個層次,按照“分層次、分階段”的培養模式進行教學。為支撐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申報建設大型裝備故障診斷及預警工程技術中心、液壓傳動與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等省內獨特的機電液技術教學科研機構,構建了多層次、多形式的實踐教學基地,擴展實踐教學內容,還利用周末開展了學生科技興趣小組活動、職業技能培訓、見習機械工程師培訓;同時,開展實踐基地課堂教學、課程實驗與課程設計及CDIO項目和理論課一體化教學等教學方法研究。為解決二三級CDIO項目實施難的問題,我們創新其實施模式,緊抓90后大學生心理特征,采取將部分CDIO項目與課外實踐與科技競賽活動相結合的方法,以賽代練、以賽促創,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國家級競賽獎項12項,省級獎項40余項。
四、聯合機電液領域的相關企業,改變脫離親身實踐的參觀式生產與畢業實習,開展與企業生產結合的工程實踐,同時完成畢業設計項目,培育卓越工程人才
2008年以來,機械專業與相關機電液技術領域如徐工集團、合肥鍛壓、凱盛重工、合肥科振、安徽建機、博一流體、合肥賽特等企業開展多項產學研合作,在學生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就業以及科技開發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0年,我校和日立公司合作建立了聯合辦學機構,我校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和上海HCS公司建立了聯合培訓基地。利用學校的教學設備、專家教授和一線教學人員,為企業培訓與輸送銷售、維修等方面中級技術工程師;利用技術、市場、信息、設備等企業資源和企業管理模式,培養我校應用型機械專業本科生。目前,已經為日立建機培養長期班學員400余名,經考核大部分學員獲得銷售維修工程師(中級)資格,并成為各地公司技術骨干或領導;同時,該聯合辦學機構為我校學生提供生產實習、畢業設計1000余人次。在雙方合作交流過程中,帶動學校30名教師向雙師型轉變,加深了對企業管理模式和工程機械產品的熟悉。2012年,我校進一步與合力叉車集團開展了校企合作辦學,設立“合力叉車高級營銷本科班”。機電學院2009級共38名學生在校內完成半年的營銷知識學習,2013年初入駐企業半年,深入企業一線崗位,在企業與校方雙導師的指導下,結合企業課題或工程機械產品相關技術完成畢業設計(畢業設計也是課程體系中的一級項目),其中10余名同學獲得優秀畢業論文,順利完成本科階段卓越人才培養過程。目前,這些學生已通過企業銷售工程師考核,進入全國各地的銷售公司。通過與日立建機、合力叉車等企業的合作,結合CDIO教育方法,我校機電專業已實現了3+1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改革。
五、認真進行成果總結,注重成果宣傳推廣
在機械專業CDIO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過程中,廣大教師認真總結成功與不足,并積極向其他專業與校外推廣。共發表教學論文20余篇,申報與承擔教學研究項目30余項,編制了大量的教學文件,積極制定與修改了相關教學管理模式與制度。本研究得到廣大同行的高度認可,相關實踐與經驗得到多家網站、報刊、電視臺宣傳報道,并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中國建設教育協會教育教學二等獎。通過成果總結與宣傳等舉措增加了與教育同行、學生家長和其他社會學者的交流機會,也激發師生成就感,促進改革有效地推進。
總結:我校機械專業通過4年的CDIO課程體系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但我們仍然需要看到本課程體系中的問題與需要解決的難題。比如:如何解決目前項目指導師資不足、實踐教學資源不足、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如何將CDIO模式教學改革成效由部分學生深入地推廣到全體學生,如何讓學生在CDIO團隊中每人都發揮自己作用,杜絕濫竽充數,真正投入到CDIO項目中鍛煉自己,在設計項目與任務分配時,充分考慮與相關專業知識聯系,科學合理,等等。
參考文獻:
[1]朱達榮,姚燕生,張克仁,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機電液一體
化技術卓越人才培養課程體系[Z].2013.
[2]姚燕生,張克仁,李大華,等.CDIO模式在機電專業實踐教學中的
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關鍵詞:建筑電氣;專業建設;課程;教學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是關系到民生民計的重點行業。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信息技術與現代建筑的融合,使我國樓宇智能化技術迅速普及,智能建筑不斷涌現,為建筑電氣工程技術的應用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建筑電氣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工作特點鮮明、技術內涵豐富的新行業,同時,也就促進了社會對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
一、 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發展前景
筆者通過對廣東、黑龍江、遼寧、浙江、四川等省市建筑設計單位、建筑施工企業、監理公司、房地產開發及物業公司等78家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對建筑電氣類本科生、??粕?、中專生的用人比例為1:6:3。由此可見,高職院校畢業生仍是建筑電氣行業的需求主流。被調查單位認為高職高專類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符合他們的要求,因而更傾向于使用高職高專類人才。
廣東省高職高專院校共有71所,目前只有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兩所院校開設了本專業,年招生人數僅三百多人。即使縱觀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建筑電氣工程技術這個專業也是非常稀少,因此,該專業的學生就業前景非常廣闊,開設此專業將極大的有利于推動廣東乃至全國的現代化智能型建筑的發展。
二、專業建設目標
1. 專業建設基礎。
緊密依托建筑設備專業群中的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廣東省省級示范專業)和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廣東省重點培育專業),在師資隊伍、實踐條件、教學成果和教學資源上實現最大程度的共享,保障本專業的教育要求。
2. 專業建設目標。
依托建筑行業,形成突出職業崗位核心能力,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成一個集教學、培訓、技術開發、技術服務一體的技術中心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工學結合的有效運行機制;建立一支特色鮮明、專業結構合理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努力通過三年的努力,將本專業建設成為院級示范專業。
3. 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面向建筑電氣施工、設計、管理第一線,從事建筑供配電系統、建筑照明系統及建筑電氣控制系統的施工、設計、調試、運行、管理與維護等工作,具備建筑電氣系統施工能力;建筑電氣設計能力、建筑電氣施工組織與管理能力;建筑電氣系統調試與運行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注重培養學生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本專業的主要就業崗位是建筑電氣施工管理崗位、建筑電氣設計崗位;拓展就業崗位是建筑電氣系統調試運行、建筑電氣造價、建筑電氣設備銷售、物業管理維護、樓宇智能化設施安裝等崗位。
三、專業建設的思路和設想
在專業建設過程中,注意與本專業所在專業群相關專業核心就業崗位的交叉平行關系,并兼顧專業群教學資源的共享。
在專業建設過程中,本專業始終將與行業、企業、用人單位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放在首位,定期進行人才需求、產業發展以及學生就業情況的調研,主動適應區域經濟需求、主動適應行業企業人才需求,根據調研反饋結果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和內容,主動適應產業的發展。
通過企業調研,最主要的是為以后的專業建設和發展指明了方向,取得了一些建設思路和專業建設設想。
(1)從用人單位方面的需求來看,在校期間要加強學生對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打好基本功。對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而言,尤其要加強設計能力。公司對畢業生的要求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或者學生掌握了什么樣的技術,更看重的是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學生的責任心、可塑性。尤其需要學生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
(2)專業定位一定要依托行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不能只定位于施工管理崗位,還應看到行業對建筑電氣專業設計人才有很大需求,同時要注意與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在定位上的區別。
(3)從專業建設方面來看,通過企業調研,課程設置上要不斷優化,教學手段不斷改進。通過校內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和使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實踐教學的水平。
(4)通過企業調研明確企業用人要求,以課程體系改革為著力點,不斷調整專業教學內容,以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為動力,不斷提高專業教學效果。
(5)課程改革要有自己的思路和特點,不能照搬別人或者單純去學習某一種模式,傳統的但是很好的教學和培養模式甚至可以保留。如:建筑電氣專業可以適當保留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
(6)健全制度,促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落實制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下企業鍛煉教師實踐能力。鼓勵教師在不影響教學的條件下,利用業余時間參與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及咨詢,這樣不但可以為社會服務,也大大提高教師本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
(7)積極貫徹素質教育,重視職業指導與學風建設。通過深化常規管理、狠抓考試紀律等途徑深化班風、考風、學風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四、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解決措施和建議
1. 師資隊伍方面。
高職院校建筑電氣工程技術的教學改革,主體是學生,關鍵在教師。當前絕大部分教師學歷高、專業精,從學校到學校,參與工程實踐的機會少。教師參加科研和生產工作的機會很少。為此需要想盡各種辦法,采取各種措施提升教師全面的工程素養:通過校內校外導師指導、赴設計施工單位鍛煉等措施,解決青年教師特別是課程設計、實訓、實踐指導教師工程素養提升的問題,還可以通過引進具有豐富的設計和施工經驗、具有較大行業影響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來完善師資隊伍。
另外,盡管專業課教師基本上都是“雙師型”,但是“雙師”并非意味教師的技能就很強。應該鼓勵專業課教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允許專業課教師到中小企業做兼職鍛煉,必要的時候可以脫產,支持教師參加建筑電氣執業資格證書專項培訓,這樣既有利于專業課教師積累實踐經驗,提高實訓課的教學水平。同時也能夠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學生實習創造條件。專業課教師應該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成為名副其實的“雙師型”教師。
2. 實踐教學方面。
隨著本專業和建筑設備專業群招生規模的擴大,客觀上造成了個別實訓場地、工位的緊張,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可以采用課后增加實訓課時的方法和添置移動式實訓操作板的方式給予有效解決,相信隨著專業建設的進一步深入,以上問題和矛盾會迎刃而解。
3. 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方面。
鑒于目前校內實踐條件及師資隊伍有限,目前本專業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盡管頂崗實習有相應的管理機制,但由于頂崗實習學生比較分散,部分學生頂崗的崗位離學校的距離很遠,有的甚至在外省,還是給管理和考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這方面還要花大力氣進行研究和探索,總結出一套更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
同時,頂崗實習對畢業設計造成極大沖擊。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加強培養的是側重于施工方面的能力,學生設計能力還有待提高,才能更好地和主要就業崗位中的建筑電氣設計崗位相吻合。為此,隨著校內實踐條件的改善和師資隊伍的不斷完善,可考慮將“2+1”培養模式改成“2.5+0.5”培養模式,在校內增加一學期的畢業設計加強設計能力;或者開展學生結合實習完成畢業設計的嘗試,如學生結合實習項目完成施工組織設計、監理方案和細則等作為畢業設計,可能也是目前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本文為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課題“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與課程標準研究”(課題編號2012-17)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郭顯林,李忠峴.對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的探析[J].高教研究,2012,(3).
[2]季建華,錢海燕.高職教育專業建設幾點思考[J].語數外學習,2012,(3).
關鍵詞:PDCA循環;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規劃
作者簡介:鮑學英(1974-),女,寧夏中衛人,蘭州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工程管理系主任,教授,蘭州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王恩茂(1968-),男,甘肅慶陽人,蘭州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甘肅 蘭州 730070)
基金項目:本文系高??蒲谢緲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212097)、蘭州交通大學校教改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項目編號:[2012]GSGXG110)的階段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6-0025-03
一、蘭州交通大學工程管理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開展特色專業點建設是教育部實施高等學校質量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1],其主旨在于適應國家經濟、科技、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引導高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定位,支持已有的專業優勢,辦出專業特色,推進高校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同類型高校相關專業建設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2]蘭州交通大學(以下簡稱“我?!保┑墓こ坦芾韺I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于2010年通過住建部本科專業教育評估,2011年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鐵路高校和較早設置的工科大學,我校從建校之初就肩負著西部鐵路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培養的重任;著眼于鐵路大發展的人才和科技需求,實施鐵路特色專業行動計劃。
2001年6月,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開工建設。2004年國務院審議通過《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來,西部特別是西北路網規模加快擴充,敦煌、嘉蒙、西延、神延、太中銀、哈木、精伊霍、蘭渝、蘭新鐵路第二雙線、青藏鐵路延伸線等相繼建成或在建,交通基礎設施的日臻完善成為西部大開發的有力支撐條件。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西部“筑路期”的背景下,為了發揮區域行業高校特色專業的比較優勢,面向西部艱苦地區鐵路建設的人才需求,確定蘭州交通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尤其是西部鐵路建設中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3]
二、規劃及實施
1.總體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基于PDCA循環的質量管理方法構建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其最具魅力的地方在于,能建立起自我發現、自我改進、自我完善的管理機制,從計劃的制定、實施、檢查到反饋、改進,形成自成一體的管理體系[4],這對工程管理人才培養的建設與管理來說,是科學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運用“PDCA”循環進行人才培養的總體思路如下:
(1)計劃(P)——調查社會行業需求,分析學生基本情況,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及詳細的教學計劃。
(2)實施(D)——按照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制定課程標準,并付諸實施。
(3)檢查(C)——評價實施的結果,可通過社會反饋、企業調查、學生考核等手段,明確效果,找出問題。
(4)處理改善(A)——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于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納入人才培養標準;對于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以免重現。
2.實施措施
(1)教學計劃。在深入中國中鐵集團有限公司、甘肅省勘察院、鐵道部第一設計院、中鐵七局等企業單位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修訂完善教學計劃。人才培養方案力爭反映特色,努力汲取學科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將其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在課程安排上既要體現大土木工程技術背景,又要體現西部地區和鐵路建設的特色,科學地處理好各教學環節之間、各類課程之間的關系,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作為甘肅省特色專業,教學計劃在特色人才培養上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著眼于鐵路大發展的人才和科技需求,實施鐵路特色專業行動計劃,設置了“鐵道概論”、“交通土建工程結構”、“交通工程概預算”、“交通工程施工與組織”等特色課程,體現了鐵路特色和優勢。同時,著眼于向公路、建筑工程、房地產等領域的投資與項目管理方向拓展,保障學生在較寬的領域中領悟到大工程項目管理的本質,向社會輸送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
(2)師資隊伍。目前校內在冊的專業教師人數共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講師 9人,助教1人。工程管理專業教師有35人次取得了國家注冊咨詢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建造師、監理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律師等執業資格,對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施工、概預算、可行性研究等方面教學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近年來,結合青藏鐵路、鐵路客運專線及高速公路的建設,有80%以上教師參加了相關科研項目,工程實踐與科研能力有了極大提高,更好地適應了高等工程教育對師資培養的要求。還有教師走出國門承擔了剛果(金)國家一號公路的改建設計、中石油土庫曼斯坦專用鐵路設計工作。專任教師大都擁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歷,善于按工程問題、工程案例和工程項目組織教學,用工程質量事關重大的切身體會教育學生樹立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同時,聘請20余名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建立起一支扎根西部、勝任工程教育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3)課程建設。課程安排側重于“鐵路技術型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注重學生對鐵路技術類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強調學生對所學工程技術類專業理論基礎知識與管理、經濟、法律類專業理論基礎知識的有效融合。按照“精簡必修、增加選修、壓縮理論課時、加強實踐環節”的原則重構課程體系,單門課程建設轉向重點課程群建設,“工程經濟學”、“工程力學”、“工程測量”、“土木工程材料”等課程被列為校級重點課程群,由課程負責人牽頭組織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以立項方式開展系統改革與研究。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專業基礎知識從事國內外工程項目綜合管理的基本能力和解決工程管理實際問題的專業實踐能力,著重將學生綜合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落在實處。
教學內容注重刪繁減舊,充實新理論、新技術,反映學科最新發展動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普遍采用基于工程案例的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學習性教學方法?!肮こ探洕鷮W”、“工程測量”、“交通土建工程結構”、“土木工程材料”4門課程成為甘肅省精品課程。
教師在教材編寫、專著出版、畢業設計、教案講稿、學生實驗等方面注重鐵路特色。王恩茂、鮑學英、顧偉紅、祝連波等教師編寫出版了《工程經濟學》、《工程造價管理》、《安裝工程概預算》、《鐵路工程計價》等30余部特色教材,其中《鐵道線路工程施工》、《橋梁施工》、《交通土建工程概論》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4)創新實踐教學。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由課內實踐教學、實習與實訓、畢業設計、第二課堂等模塊構成。
1)設立“創新教育”必修環節。學生需在四年大學期間完成32個標準學時的相關學習內容,通過相關考核且成績合格后,獲得“創新教育”兩個學分。創新教育課由多個獨立板塊組成,借助開放式教學管理平臺,學生通過獨立設計、實驗、分析、制作、操作、發明等方式,完成創新教育課程的學習。學院制定了創新教育實施辦法,從管理機構、競賽組織、創新實驗、論文撰寫、學分認定等方面設有實施細則,從制度上保障了創新實踐的全過程實施。
2)開展創新性實驗,建有甘肅省“道路橋梁與地下工程重點實驗室”和鐵道部“結構試驗中心”等兩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另建有甘肅省“土木工程教學實驗示范中心”以及工程管理實驗室,實驗室面積10000多平方米,各類實驗設備1500多臺(套),總價值3000余萬元,必修實驗課程開出率達到100%。以教師教改基金和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為保障,以全國、省、校三級科技創新競賽活動為平臺,組織學生申請創新實驗項目。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選題、自主擬定實驗方案、撰寫科學總結報告,由教師根據實驗及報告情況給出評分并推薦優秀報告發表到相應科技期刊上。其中,2011年王恩茂老師指導的“秸稈復合式保溫墻體材料在農村地區的推廣”項目獲得甘肅省第二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三等獎。2011年鮑學英老師指導的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項目管理沙盤模擬實驗”順利通過驗收,和課題組學生李信一起撰寫的論文《論項目管理沙盤實驗在教學中的推廣》發表在《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期上。2011年靳春玲、鮑學英老師指導的“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分別獲得甘肅省二、三等獎。
3)校企共建教學實習基地。先后與中國中鐵、中鐵二十一局、中鐵西北鐵道科學研究院、中鐵一局、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68011部隊等單位簽訂共建實習基地協議,已建成14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和4個校內實習基地,基本能夠滿足學生實習實訓的需要。校內外實習基地為學生的課程實踐、實習、課程設計、技術實習、畢業設計、學科競賽、科研實踐等創造良好的工程實踐環境。
4)組織開展專業交流及各類競賽活動。2012年組織舉辦了首屆甘肅高校工程管理專業交流會,有來自8所院校的教師和學生參加了交流。連續多年舉辦算量大賽,組織學生參加挑戰杯課外科技活動作品競賽并取得包括國家銅獎在內的多項獎項。
(5)教學管理。以質量管理為核心,重視教學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重視教學工作的全過程管理,進一步完善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通過土木工程本科教學水平評估、院級本科教學工作評估、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實踐教學評估、新辦專業評估、重點課程群達標評估和教學督導等一系列舉措,保證了教學質量監控的力度與效果。
進一步健全與完善教學督導體系,保障本科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教學督導委員會在教學改革研究及校內各項評估、課堂教學調研、實踐教學環節的監控、教學文檔的規范管理等教學活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學院對實習、畢業設計、創新教育等實踐環節的管理制定有詳細的管理辦法。以制度的形式確保教授和副教授登講臺為本科生上課;嚴格執行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定期召開教學研究會議,開展教學經驗交流;長期堅持學生評教與領導及同行專家評教相結合的評教辦法。建立院、系領導聽課制度。院、系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三次,對每位教師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予以分析和指導。完善考試制度和考試管理??荚囐|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風,為此學校制定了一套完備的考試制度,制度覆蓋試題(必修課建立試題庫)、考場布置、監考、閱卷、存檔的各個環節。
(6)社會服務。我校工程管理專業從設立之初,就積極地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從1995年開始,工程管理系承擔了“甘肅省建筑業企業項目經理培訓”、“全國注冊造價工程師培訓”、“注冊建造師培訓”、“甘肅省建筑與房地產企業領導干部培訓”等培訓任務,為提高甘肅省建筑業從業人員素質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還對鐵道部第一勘察設計院、甘肅水利水電設計院、蘭州石化有限責任公司、蘭州鐵路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等單位的領導及技術干部進行了工程管理知識輪訓,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充分肯定。同時,專業課教師積極參與地方重大重點項目的前期決策論證、招投標評標、技術咨詢等工作,對甘肅省的經濟建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7)思想及身體素質培養。開展愛國愛路主題教育,激勵學生投身到祖國的鐵路建設尤其是西部鐵路建設中。校園建成置有詹天佑塑像、青龍橋車站的“天佑園”主題教育公園?!八枷氲赖滦摒B和法律基礎”課程中的“肩負歷史新使命”被評為省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精彩一課”。在每年的職業生涯規劃師生懇談會上,老教授幾十年如一日在黃土高原安身立命無悔追求的動情講述,新一代青年校友扎根西部鐵路建設的突出成就,中青年教授、博士科研足跡遍布黃土溝壑、高原凍土、西部荒漠乃至無人區域的現身說法,感人至深,教育和激勵著一屆屆畢業生,循著中國鐵路建設先驅者的足跡,并以學校教師和優秀校友為榜樣,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業創業。
開展籃球、足球、排球、拔河、越野跑等各類體育比賽,開展以“了解西部、關愛西部、建設西部”為目的的蘭州徒步行,開展“增強體質、鍛煉意志”的野營遠足活動。公共體育教學專門設立了“野外生存訓練課”,教學內容包括山地定向越野、遠足、沙漠旅行、高原野營等內容,每年至少舉行兩次穿越山地和荒原的長距離定向比賽,學生學會了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身心素質、合作能力和環保意識。學生畢業時體育達標率為100%。這一專項選修課目為學生未來崗位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實施效果
1.專業辦學水平得到廣泛認可
2010年,工程管理專業順利通過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的專業教育水平評估,是全國第27個、甘肅省第1個通過工程管理專業評估的專業。2011年6月被評為甘肅省特色專業建設點,我校是省內首家開設工程管理專業的學校,工程管理專業在甘肅省按照一本進行招生。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許多“985”、“211”高校的認可,同濟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均接收我校推免的碩士研究生。學科水平和專業排名處于全省先進行列。
2.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一致好評
工程管理專業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使工程管理專業大學生不僅具備了扎實的基礎知識,還具備了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各類競賽和各種考評中都獲得了良好的成績。
近年來,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喜人,歷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均在96%以上。根據對畢業生質量的跟蹤調查,用人單位對該專業畢業生的普遍評價是“用得上,靠得住,留得下”,很多單位都愿意吸納我校畢業生,并采取“3+1”資助培養模式,使雙方受益。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各鐵路局、鐵路勘察設計院、中國中鐵公司、中國鐵建公司、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部門以及其他部門的管理者、業務骨干和技術負責人,專業畢業生在全國行業高校中自愿服務西部的比例最高。廣大畢業生以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勤樸篤行,艱苦創業,在青藏鐵路、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太中銀、精伊霍、蘭渝鐵路、玉樹抗震救災道路建設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中勇挑重擔,建功立業,為我國鐵路特別是西北鐵路的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3.師資隊伍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土木工程專業專任教師中具有教授及副教授等高級職稱者達到60%以上,全國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1人入選“甘肅省科技領軍人才”。1 人獲“優秀教師”稱號,1人獲得“我最喜愛的教師”榮譽稱號,3人獲得教學優秀獎,4人獲得青年教師教學獎。
4.學科學位建設邁上新臺階
1997年,在“道路與鐵道工程”碩士點下設置了“建設項目管理”方向并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2年在“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點下設置“工程與項目管理”方向并招生,2008年在“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自主設置了“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并開始單獨招收碩士研究生,2010年取得“工程管理”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并于2011年開始單獨招生。經過20余年的發展,目前工程管理專業已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意見[EB/OL].http://,2007:1-26.
[2]劉長久.特色專業建設與高水平教學團隊培育的思考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1,(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