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4 15:07: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精讀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一年來工作回顧
(一)繼續做好新教師培訓工作。近幾年來,分配到我鎮工作的新教師相對較多,為了使這些青年教師盡快成熟于講臺,我們對這些青年教師進行了“教材與教法”及“教學常規工作”等方面的培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駱駝山小學鄒新麗老師走上講臺一年的時間,參加今年縣青年教師數學課堂大賽榮獲三等獎。
(二)舉行教學設計、論文專題講座。為了進一步提高我鎮數學教師撰寫教學設計、論文的水平,4月12日,在中心小學舉行了“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及教學論文專題講座”活動,我鎮各所學校的數學科組長和各校青年教師共50多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次講座,重點對我鎮近兩年獲得市、縣一、二等獎的優秀教學設計、論文進行案例剖析,從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論文所應具備的基本要素入手,使我鎮數學老師對教學設計和論文的基本思路有了清晰的認識,并進一步明確了今后撰寫教學設計和論文的格式以及基本要求。
(三)加強教師對數學課標的理解,提高教學理論水平。針對當前教師隊伍對《數學課程標準》并沒有真正深入理解的狀況,小學數學科在上年度要求每一位數學教師要精讀《數學課程標準》。通過強化對數學課程標準的學習,深入領會《標準》的精神,提高數學教師對教材的整體把握能力和數學教學的專業理論水平。為檢查這次閱讀活動的效果,在本年度初我們開展了《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測試活動,從測試成績的反饋情況分析,絕大部分教師對《課標》的掌握情況良好,并能熟練地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四)組織數學科組長及教師開展專題研究活動。3月1日組織全鎮小學數學教師觀看了山東省第小學數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十五屆年會的錄像課,大大提升了全鎮小學數學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數學素養。9月27日,為提高各校數學科組長的評課水平,在中心小學舉行了一次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專題研討活動”。活動先由中心小學的杜界飛和駱駝山小學的李艷玲兩位老師分別展示了“乘除法(一)”和“運用乘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兩節研討課,接著在會議室進行了數學科組長評課的活動,活動中先后有7位數學科組長對這兩節課進行了點評和提出了寶貴的建議。會后,我們對“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范疇進行了專題總結,對促進全鎮的小學數學技能水平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成績與反思
(一)本年度取得的成績
1.李艷玲老師榮獲縣小學數學學科教學能手。
2、鄒新麗老師參加縣青年教師教學課堂大賽榮獲三等獎。
3.李義堂、李艷玲老師榮獲縣小學數學技能比賽優秀輔導教師。
4.李明軍等四位老師的教學論文、教學設計分獲縣一、二等獎。
(二)不足與反思
1、我鎮青年教師相對較多,經驗不足,下年度要加強對新教師培訓工作。
一、加強領導與組織建設,為教研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學校在每學期的工作計劃中,都對教研組建設進行發展規劃。建立了《教研組長職責制》、《教研活動過程管理制度》和《優秀教研組評選制度》等教研制度。我組由教導處周鑫森主任分管領導,周主任常年深入教研組,參加教研組活動。我組教研組長謝益明,雖然是一位年輕教師,但教學基本功扎實,教學成績好,多次執教各級公開課多篇論文獲獎并發表,并且在2012年的縣優質課評比中獲得一等獎。
二、提高師德修養,塑造良好形象
全組老中青7位教師,其中三名黨員。我們敬業愛生、默默奉獻,團結協作,模范的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認真學習并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重視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刻苦鉆研教學理論,積極研究教學規律,探索課堂教學模式。并勇于在平時的教學中實踐。形成和諧的學習型、研究型集體。
三、嚴格規范常規教研活動,提高教研活動質量
我們全組成員嚴格按照市小學教學常規要求,每學期開始,我們就有目的有重點地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對于各級教研活動我們都是準時積極的參加。
教研組要求所有成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堅持先周備課、認真備好《興趣數學》教案。上課、作業批改、課后輔導、成績考核、計劃總結都認真完成。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學校的數學成績一直令學校家長都滿意。
四、扎實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課堂教學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加強重點與難點的研究討論,把課堂教學的目標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轉變到實際能力的培養,著重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極力倡導推行“樸實、扎實、平實”的數學課。為激發學生興趣。我們研討了多種方法。例如:用背數學兒歌、講數學故事、室外實踐活動、動手操作等教學手段,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取得良好效果。
五、重視青年教師培養,為教學教研儲備力量
結合學校的讀書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活動,我們制定了專業學習、進修計劃,每人訂閱了一份不同的教育報刊雜志,精讀了多本專業著作或教學理論書籍,積極參加讀書沙龍活動。工作中,根據我們的年齡結構,我們采取老中青相結合,老教師幫帶青年教師教育實踐,青年教師幫助中老年教師上網整理電子文稿、制作課件等。我組青年教師周娟,在教好雙班數學的情況下,還管理著我校網絡建設,受到大家稱贊,且在去年縣課件評選中,還獲得三等獎。
六、開拓進取,不斷收獲教學的喜悅
經過我們的努力,在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同時,也不斷收獲著自己的成功,組長謝益明,獲得了縣“教學新苗”、縣領雁工程骨干培訓班的“優秀學員”等稱號。撰寫的6篇教學論文、案例,分別獲市、縣級優秀論文二、三等獎,命題獲市二等獎,多篇于省級刊物,并且多次在縣、學區開公開課,還配合學區多次進行送教活動。周娟等老師獲年度考核優秀等級,而且多篇論文在市縣獲獎,在省級刊物發表。
七、利用網上教研,增強教學研究能力
我們全組成員十分重視網上教研,對于教學的網站一直關注,充分利用上面的教學資源,認真學習上面的優秀文章和案例,有力地指導了我們的教學工作。同時我們自己也建立了交流研究園地,成立了我們全體成員的博客,供我們在業余時間學習交流。
八、繼續努力,進一步形成教研文化及特色
王小東,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教育碩士。泰州市中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泰州市中考語文命題組組長,泰州市首批卓越教師培養對象,泰州市第二批江蘇省特級教師后備人才。曾獲江蘇省優質課競賽二等獎,市級優質課競賽一等獎。近5年來,在《語文建設》《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學習》等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30余篇,主編、參編教學資料8部?,F為泰州市教研室初中語文教研員。
王玉華,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20多年,致力于體驗式語文教學研究,有20多篇教學論文在《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2001年以來,多次參與蘇教版教材語文教學參考書的編寫工作,多次參加泰州市特級(骨干)教師送教下鄉活動?,F任教于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蔡愛平,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常年擔任語文備課組長,有30多篇或獲獎?,F任教于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魏青,中學一級教師,曾獲泰州市中小學命題競賽一等獎?,F任教于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初三的學習緊張熱烈,一切都講求速度與效率,在這種情況下,同學們對語文課本的學習也變成了壓縮餅干式的擠壓式接受:或切割內容重新組合;或只重精讀,放棄泛讀;或一味接受,摒棄活動??傊挥幸粋€追求,就是學習內容都以中考考點為圓心,詳近略遠。這種做法可以理解,但也不盡合理,因為我們都知道,語文學習要學牛吃草,慢慢咀嚼不斷反芻,這樣才能很好地吸收其中的營養。那么,有沒有辦法在恒定的學年時間中,爭取到更多的效益呢?有!我們可以把握課本內容的特點,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讓語文學習事半功倍。
請跟著我們一起走進九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的第六單元,順著教材編者的思路,牽住語文學習的牛鼻子,輕松有效地開展學習吧。
首先,以“綠”為線巧入手。本冊語文教材的編排有兩個與眾不同的地方:一是全書的六個單元都以“學會讀書”一線貫串,我們可以依據這個特點,借助前五個單元的學習經驗,在優勢慣性中快速進入第六單元的學習;二是第六單元主要圍繞一個“綠”字組織文章,包括《綠》《囚綠記》《環球城市 風行綠墻》三篇文章,“誦讀欣賞”中也安排了艾青的詩歌《綠》,至于《一雙手》,盡管題目中沒有出現“綠”字,但文章內容也是以“植樹造綠”為話題的。因此,同學們在學習時,首先要抓住“綠”這個關鍵字,一線串珠統領大部分內容,然后再細細品味文本內外有關“綠”的豐富的文化內涵。
其次,圈點評注練真功。嚴格地講,讀書也是一門技術,需要我們認真研究操練,才能讀通、讀透、讀新。一是要學會圈點重要的詞句。圈點主要起到標注的作用,有利于再次查找,進一步探究,提高閱讀效率。例如理思路,就要圈點過渡句;抓主題,就要圈點觀點句(中心句);解習題,就要圈點相關信息句,等等。二是要學會對重要的詞句進行評注。寫評注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因為表達就是最好的吸收。評注的形式多種多樣:可贊嘆,可分析,可延伸,可聯想,可感悟,不一而足。圈點評注讀書法貴在堅持,一旦養成了習慣之后,閱讀效率和質量自然會大大提高。
化學反思周記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
今年新課標人教版教材的編排有了大的改革,比以前要系統,但知識點間的聯系較差,因此我在備課時,參考和分析了很多有關資料,盡量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方式,認真寫好教學綱要,盡量使知識點的教學有條理性,學生較易學和理解。
同時課后及時對剛上完的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記錄自己的不足和收獲,從而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進行改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激發學生興趣,點燃對化學“喜愛”的火花,增強責任感,成為學習的主人
化學學習興趣是影響化學學習的變量。教師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利用這種變量,注意培養、保護、激發學生樂于學習化學的心理,通過設置疑問、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成功激勵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三、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驗水平
化學實驗是為學生學習化學提供感性認識最為有效的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觀察、思維等能力的有效方法,還是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動機的途徑。因此,我們不但不能因為是文科學生,實驗要求較低而削弱化學實驗,而且還要適當地改革教材中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設計性實驗,通過這種形式的實驗來調動文科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培養文科生的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正確的科學價值取向,
人教版新教材在編排上增添了不少實驗和有關圖畫,圖文并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對學生的實驗能力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在教學中,我根據本校的實驗設備條件,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邊講邊做的實驗或學生實驗,以進一步激勵他們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探究精神。
四、虛心請教其他老師,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因為是第一次走上講臺,又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經驗不足,在教學中難免會遇到不少問題,比如說在教學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方式,教學難度控制等方面。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時,我積極向其他老師請教,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同科組老師的課(尤其是同級的老師),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也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
五、認真批改作業,及時進行針對性評價
作業是一種很好的信息反饋方式,從作業中能夠發現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布置作業要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在批改學生的作業時我認真分析并記錄了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針對性的評講,并及時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做到有的放矢。
如果你想學到真本領,如果你想成為名師,如果你立志超越名師,你就得在研究名師這條充滿艱辛的道路上走一段路,苦心孤詣,扎實深入,樂此不疲。
我研究名師的方法主要是“收集”、“綜述”、“評點”;我研究名師的理念是“廣泛研究,多方吸納,整合提煉,發展自己”。
我超越名師的最出乎人們預料的突破口就是在論文和課例上:大量地撰寫實用性的教學論文,用大量的課例支撐我的教學設計藝術的觀點。用“大量”來表現“力量”,這或許是奮斗之路上的一條警示語。
閱讀教學設計的藝術,追求這樣的境界:理性思考,詩意手法。
教學設計要求充分體現教師的理性思考,這種理性思考不是單一、平面的,而是多角度、多層面的;教學設計同樣要求表現教學中的詩意,就語文閱讀教學而言,這種詩意主要指教學過程中細節的美、活動的美,指教師在教學的某一細節、步驟里醞釀的具有文趣、情味、美感、詩意和濃濃語文味道的教學情境。
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的詩意,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而言,讓學生在一種高雅、美好、富有情趣的語文環境中進行自己的語文學習活動,不僅僅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更重要的是一種學習興趣的激發,一種審美習慣的培養。為此,就需要教師運用藝術的教學“手法”。所謂教學“手法”,就是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的技巧、手段、方法。其內涵非常豐富,如:
1.學法手法:以課文為學法實踐的載體,強調學生的自學,強化學習方法的訓練。
2.朗讀手法:指導學生進行富有詩意的、富有情味的課文朗讀。朗讀,讓學生在訓練中感受聲律、體味詞句、領會情感、品味意境。
3.情境手法: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恰切的虛擬情境中進入角色,開展學習活動。
4.聯讀手法:從某篇詩文擴展開去,進行一次多篇式教學,或擴讀,或比讀,或專題研討,或集中感受某種風格,或重點了解某種文化知識。
5.穿插手法:在教學中適時地有機地穿插與課文學習有關的若干資料,以增加教學內容的厚度。
6.創編手法:從“寫”的角度運用課文,讀中有寫,寫中要讀,有讀有寫,讀寫結合。
7.賞析手法:用美點尋蹤、妙點揣摩、妙要列舉的方式,由學生對課文中的藝術形象、表現手法、描寫方式、詞語句段等進行自主的合作的閱讀欣賞活動。
8.遷移手法。將教學內容遷移到非課文文本的教學中去,給課文教學增添更濃厚的情感色彩或思想色彩。
……
運用這些教學手法的基本出發點,就是有利于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的規律。離開了這一點,就無所謂創新設計。運用這些手法的藝術性要求,就是要有詩意,要高雅、美好,要益情益智。
在閱讀教學設計的藝術中,“詩意手法”的研究是關乎前沿的研究,它與語文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教學素養緊密相聯。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觀點鮮明地高標準地表述了對語文教師教學水平與業務能力方面的要求: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注重吸收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絡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所謂“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直指教師教學手法的運用。這就啟示我們,研究閱讀教學設計的藝術,研究“詩意手法”的運用,一定能有助于教師教學設計藝術的提升。
一、詩意地勾勒教學思路
即使是著眼于教學設計的“宏觀”策劃,即使是著眼于教學流程的安排,也要精心斟酌,精致表達,給學生以語言的美感、文學的美感。
如人教大綱版“第一冊第三單元單元復習課”六個教學活動的策劃:①記住一點常識;②識記一批雅詞;③品味一組奇字;④摘錄一些美句;⑤重溫一個精段;⑥學習一種妙思。
這一次課思路清晰,組合精致,語言講究,由“常、雅、奇、美、精、妙”六個字所引出的單元復習的教學活動是前人沒有做過的,創意新穎獨到,教學情景生動。詩意地勾勒出教學思路,其實是設置一種美好的教學情境,這種美好的教學情境直接濡染著學生學習的情緒,調動著他們投入的熱情。
二、詩意地提煉教學內容
也就是讓課堂教學的內容表現出、洋溢著一種雅致的氣息,給學生以詩意的感覺。如梁衡先生的名作《夏感》的教學,教師提煉出了三個方面教學與訓練的內容:
1.美輯,引導同學們識記一批雅詞,如精妙的動詞:
凝成了一堵黛色長墻
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長鳴
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
田間那挑著七八片綠葉的棉苗
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
他們的肩上挑著夏秋兩季。
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里。
如生動的疊詞:
芊芊 密密 淡淡 一聲聲 一艘艘 蓬蓬 聽聽 看看 融融 澹澹……
2.美析,訓練同學們精讀一個美段。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按繪畫的觀點,這大約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志著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獲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啟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著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這時她們已不是在春風微雨中細滋慢長,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向秋的終點作最后的沖刺。
訓練的著眼點是:品析課文的語言表達之美。如:句式之美,手法之美,動詞運用之美。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活動的傾向。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表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獵奇和消遣為目的的閱讀心理,導致中學生的閱讀熱點為武俠、言情、警匪之類的小說,而對其他書則趣味索然。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要從多方面著手。
1.曉之以理,明確學習意義。教師應讓學生明白廣泛、健康的課外閱讀在語文學科及其他學科中的地位,語文能力在中考、高考及將來工作和生活諸方面的作用。
2.榜樣激勵,用生動而有說服力的例子點燃學生閱讀的熱情。例如,同志青年時代博覽群書,從《四書》《五經》到《史記》《紅樓夢》,從《孫子兵法》到《資本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讀。即使在戰爭年代,在政務纏身的情況下,他仍然手不釋卷,在他居住的菊香書屋里,堆滿了各類書籍,真可謂是汗牛充棟。還有魯迅、郭沫若等,舉凡中外名人,比比皆是,都與閱讀結下不解之緣。同時,也給學生推舉身邊的榜樣。班中有位叫李雪的女同學,平時特別喜歡讀課外書,語文成績在歷次考試中名列前茅,讓她現身說法給同學介紹讀書的經驗和意義。
3.導之以行,在閱讀課外書籍的同時,組織他們參加豐富多彩且帶有觀摩性、解惑性、競賽性的活動,如作品賞析、小說講座、讀書故事賽、知識競賽等。教師應引導學生多讀多練,在實踐中培養興趣,積極而持久地投身閱讀活動中。
二、推薦讀物
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睍辛驾畡e,開卷未必有益。初中生缺乏一定的判別能力,教師要培養他們的精品意識,幫助他們擇真而讀(真,真知灼見),擇善而讀(善,思想健康),擇美而讀(美,審美情趣)。除《自讀課本》和大綱上推薦的中外名著之外,可以向學生推薦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學生古詩文精讀》一書,它把大綱上要求閱讀的古詩文編輯起來,每篇都有作者簡介,又有譯文,還有賞析,很適合學生。這些詩文形神俱備,教師應規定學生每天熟讀成誦1~2篇,讓他們品品詞句意蘊,學學鑒賞角度,既賞心悅目,又拓寬思路,也提高了古文修養。同時,讀一些文質兼美的散文名篇。如《朝花夕拾》《朱自清散文集》《賈平凹散文集》。另外,教師應推薦學生訂閱一些既貼近當代生活,又有學習指導意義的報紙、雜志。如《語文報》《中學生閱讀》《智慧背囊》《時文選粹》等等。它們都是很優秀的讀物,這對語文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喜好自己來推薦,以便達收到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良好效果。同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教育學生在閱讀時不能好高鶩遠,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閱讀的廣度和深度。
三、介紹方法
閱讀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智活動過程。它包括感知、聯想想象、思維、記憶、遷移的心理活動過程和認讀、理解、評價、積累、運用的行為活動過程。它們相對獨立而又相互滲透??茖W的課外的閱讀方法是優化閱讀過程的重要保證。反之,會使學生在閱讀中產生心理障礙,以為自己駑鈍、低能,視課外閱讀難于上青天,空耗了時間和精力,不利于閱讀活動的深入展開。
1.感知理解
閱讀的發生從感知書面語言符號系統開始,經歷由字而詞、而句、而段、而篇的連續擴展過程。最好的讀物也不是處處精華,字字珠璣。要求學生不能像海綿,什么都吸收,也不能像慮豆漿的布袋,豆漿都流了,留下的只有豆渣。而要善于思考,取精攝要,盡可能尋找語段中的關鍵詞、中心句,對不理解的字詞,要勤查字典,還要注意語境。理清段落、章節間的思路與意脈,從局部到整體進行解讀,由語表層深入到意蘊層。尤其對自己受益匪淺的文章或書目要反復閱讀,深入鉆研,抓住主旨。清人袁枚說:“熊掌豹膽,食之至珍貴者也,生吞活剝不如一蔬一筍矣?!?/p>
如詩歌《一碗油鹽飯》:
前天,我放學回家/鍋里有一碗油鹽飯/昨天,我放學回家/鍋里沒有一碗油鹽飯/今天,我放學回家/炒了一碗油鹽飯/放在媽媽的墳前
這首小詩平實、通俗,如果不反復朗讀,就很難領悟其間“看似尋常最奇崛”的深意:母子情深,望子成才的厚愛,兒子求學上進的決心,讀來催人淚下。課外閱讀一開始就要打好這種精讀的基礎。
2.鑒賞評價
鑒賞并非一般的閱讀,它是指在閱讀作品時,通過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一系列心理過程而形成的認識、體味、玩賞的審美活動。目光徜徉于字里行間,神思飛越于文字之外,獲得美的享受。評價是指評論讀物觀點的正誤、材料的真偽、道德的臧否、形象的精粗、結構的優劣、語言的高下、價值的大小等。評點中國二十四史,金圣嘆評點《水滸》,脂硯齋評點《紅樓夢》……我們雖不要求學生達到那樣的理論高度,但可以讓他們對詞、句、段、章、主題思想、藝術特點作些簡單的評價,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作些具體評價。但有一點要提醒學生,那就是要知人論世,評價時要考慮到作品的作者、時代、寫作背景等。如朱自清和賈平凹同寫關于秦淮河的散文,所體現出來的思想感情不同,風格也有異。賞析評價時可以采用圈、點、增、刪的批注方法,或寫閱讀筆記,如寫心理感受等。
3.積累運用
“積學以儲寶。”要把知識真正地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就必須對閱讀中某些重要信息作強化記憶―積累。前面講到的每天背誦一定數量的名句名篇是一種積累,但這還是不夠,還要讓學生用筆記的方式來積累。俗話說:好記性不及爛筆頭。一個優美的詞語,一段動情的話,一個敏銳的觀點,一個名人的事例都可以成為摘錄的對象。摘錄時要做到勤、實、廣。可以分門別類,如描寫類、抒情類、議論類等,再可以分小類,如寫風類、寫雨類等。教師要定期檢查督促。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累多了,寫作時,就能厚積薄發,旁征博引。這是學以致用的“學習消費觀”的體現。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在廣泛閱讀中已經獲得的態度、知識、技能、方法等運用于新的語文情境中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例如,學生在自讀《馬黎的橋》一文時讀到這樣一段話:“巍峨的埃菲爾鐵塔,雄偉的凱旋門,莊嚴肅穆的巴黎圣母院,瑰麗多彩的盧浮宮,還有美輪美奐的楓丹白露,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庇谑窃谧魑闹蟹聦懙溃骸拔覀儌ゴ蟮淖鎳?,有淵源流長的文化歷史,勤勞勇敢的人民,逶迤豪邁的萬里長城,栩栩如生的秦兵馬俑,雄偉壯麗的人民大會堂,還有如詩如畫的杭州西湖,氣勢磅礴的長江黃河?!?/p>
4.開源節流
開源,盡量開發時間潛能,像釘子那樣發揮擠勁和鉆勁。在學校自由支配的課余時間中,適當向閱讀活動“傾斜”,并善于抓緊零星時間。東漢學者董遇用“三余”時間(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讀書,終成飽學之士。學生可利用“晨余、晌余、夜余”,起早點,抓緊點,睡晚點。節流,指節省時間。著名學者肖爾斯說:“每天你若能不逃避15分鐘的閱讀,那么一星期就可以讀半本書,一個月就可讀兩本書,一年就是20多部,那么一生就可讀1000冊以上,這真是一個成為博學多聞的簡易方法!”諾貝爾獎獲得者雷曼,在總結自己治學的體會時說:“每天不浪費或不空拋剩余的那一點點時間,即使只有五六分鐘,也一樣可以有很大成就?!睍r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一天24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一天24小時。教師教育學生能不浪費時間,又會運用零碎時間,就能給時間增值,贏得更多的閱讀時間。這是增加閱讀數量、提高閱讀質量的重要保證。
力、認讀能力、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等。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才能適合當今時代高效率、快節奏的需要。能力不
是天生就具備的,它是通過科學的、一定量的訓練逐漸形成的。從現代文閱讀應試能力的培養與訓練的角度看,精
讀細讀是現代文閱讀的基本功,是培養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閱讀訓練思維能力
一、講求方法,把握套路現代文閱讀觀念
精讀的要求就是讀懂,甚至達到吃透,讀懂吃透
就是要從整體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終達到整體把握
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體,把握了整
體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僅僅是孤立
的理解局部自身含義,還要把握好局部與局部、局部
與整體間的相互關系。這樣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體、
由語言到內容,然后再由整體到局部、由內容到語言
的反復的過程。
做現代文閱讀訓練題時,要求閱讀三遍。第一遍
理解由局部到整體的自身含義。第二遍把握相互關系。
然后再看文后的問題,理出各題關系,把握中心題(因
為許多試題的設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聯系的),帶著問
題去讀第三遍,既可驗證前面的所讀,又為做題找到依
據。一定要先讀文章后做題,讀懂文章再做題。
二、系統總結,培養能力
是閱讀能力的基礎從近幾年現代文閱讀考查的情
況看,綜合性的、高層次的題比較多,而它要求必須以
系統的、綜合的知識為基礎,知識系統化是培養閱讀能
力的先決條件,沒有系統的知識,僅憑簡單零散的知識,
培養閱讀能力那只是紙上談兵。所以復習階段一定要做
好知識的系統化工作,形成自己的語文"知識樹"――
知識網絡。
在復習時,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別是教材中的知
識短文,它們往往是帶有總結性質的,是系統歸納、加
深加寬的好材料。歸納時要注意不要只是羅列一些名詞
術語,要向縱深發展。比如文體知識中的人稱問題,學
生都知道有兩種,但每一種作用是否清楚,還是個問題。
比如 1993 年六省市試卷《青菜》閱讀文后的一個題目,
共有三問:
第一問:這篇短文是用第幾人稱寫青菜的?
第二問:這種寫法對內容的表達起什么作用?
第三問:文中哪些語句用這種人稱表述取得了比
其它人稱表述更好的效果?(舉一例簡要說明)
關鍵是第二問,作用就是第二人稱便于感情交流,
進行抒情,在本文中起到擬人化的作用。平時復結
時,如果不細致不深入,答題就顯得很盲目。
還要特別注意一些難點知識的歸納與遷移。比如
語文表達中的四種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學生比
較熟悉,而心理順序,特別是實用性強的邏輯順序,
有的學生就一知半解了。在議論性文章及事證明說明
文中常常使用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的內在聯系安排
順序?;蛳瓤偤蠓?、先分后總,或由因到果、由果到
因,或由主到次、由次到主,或由易到難、由淺入深,
或由簡單到復雜、由現象到本質,或由一般到特殊、
由特殊到一般等,總的原則是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
明白了這些,我們在閱讀時就會遷移過來,變成我們
的一種運用能力。
例如 , 有這樣一道考語言連貫方面的題,我們不妨
也把它當作一個小閱讀題:
在下文空缺的甲、乙、丙、丁四處選填恰當的項。
在當今世界上,某些國家出于一己私利,把自己
的價值標準和發展模式強加于別人,以自己為尺子衡量
別人,稍有不同就視別人為異類,橫加指責和干涉。這
種君臨天下、稱霸世界的做不法是甲、是乙、是丙、是
丁。A 注定行不通的;B 違反國際關系準則的;C 違背
時展潮流的;D 不得人心的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55?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 年 8 月 5 日 ChengShiJianSheLiLunYanJiu?教育教學?
我們分析這四個選項,很顯然四句話存在著內在
的邏輯順序,即因果關系,依次為 B、C、D、A。
再如,調整下面各句的順序,使之合理。①我們
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②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
勇猛,有辨別、不自私。③總之,我們要拿來。④那么,
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會成為新宅子。⑤沒有拿來的,
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
文藝。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①②③④句屬于正面闡
述,⑤句屬于反面闡述,這兩大層次就明確了;再看前
四句,第③句是前提條件,應放在第一位,第①句是"拿
來"后的具體做法,又是第④句話的條件,第②句是強
調第④句中"這人"應具備的品格,可放在④句之后。
順序就調整為:③①④②⑤
三、發展思維,提高能力
發展是基礎,思維是關鍵。在閱讀中注重提高思
維能力,也就成了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思維雖然似
乎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有它的表現形式―――借助
于語言。
對于現代文閱讀來說,要進行好以下幾方面的思
維訓練:
A認識理解能力;B分析綜合能力;C抽象概括能力;
D 調整組合能力;E 比同較異能力;F 評價鑒賞能力。
例如,1995 年高考語文第 26 題:通觀第二自然段,
并參照第三自然段關于"第二點錯誤認識"的表述,概
括說明第一點錯誤認識是什么。
這題就是考查分析綜合能力的。通觀四段材料,
第一段是總說,從語文學科的性質和語文教學的任務
兩方面,總提葉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第二段從語文
學科的性質方面進行闡述葉老的教育思想;第三、四
段從語文教學的任務方面闡述葉老的教育思想。第三
段的"第二點錯誤認識"是對語文教學任務的錯誤認識,
那么第二段拽出的"第一點錯誤認識"顯然是針對語
文學科性質的??傉f部分和第二段都有指出語文學科
性質的語句,據此,"第一點錯誤認識"就可概括為:
不清楚(或:不了解、不知道)語文是工具,日用學
習及交流知識都少不了它,因而照搬舊式教育那一套。
(或:沒有認清語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因
而照搬舊式教育那一套。)
在閱讀諸能力中,抽象概括能力是學生的一個相
當薄弱的環節。要求概括的時候,大多數學生還只停留
在尋章摘句式的水平上,對于在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綜合,
在具體的基礎上加以抽象那就很難做到,因此概括往往
缺乏準確性,經常犯一些"以偏概全"、"偷換概念"、
"轉移論題"等邏輯錯誤。
例如:閱讀下面的文字,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紙幣
出現的兩個條件。紙幣首先出現在北宋,當時稱為"交
子"。這決非偶然。要發行紙幣,就必須具備造紙術和
印刷術。然而在當時的地球上,掌握印刷術的國家寥寥
無幾,其中以北宋帝國的條件最為成熟,最為優越。唐
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然而初唐是錢帛兼行。
貞觀治世,"匹絹得粟十余斛"。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
自唐中葉后,銅錢日益排擠絹帛,到北宋時帛制大體上
已經終止貨幣的職能。北宋統一中原后,卻沒有統一的
幣制,而是銅錢和鐵錢兼行。如在四川行用鐵錢,陜西
與河東地區兼用銅鐵錢。鐵錢是一種價賤而笨重的鑄幣,
鐵錢一貫,即 1000 文,約重 3.9 千克。而社會錢幣的
需求量日益增大,于是紙幣應運而生。
我們分析這段文字可以看到,第一、二句話是總說,
后邊分兩層分別說明"決非偶然"的原因:一是北宋具
備了當時世界上最為成熟、最為優越的造紙術和印刷術;
一是北宋商品經濟發展,社會對錢幣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這是在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綜合的,是比較具體的,還需
抽象概括??沙橄蟾爬椋杭夹g條件和經濟條件??晌?/p>
們的學生不會抽象概括,答成:一、造紙術和印刷術;二、
商品經濟的發展。這還是較為具體的。更有甚者,在分
析時就出了偏差,認為是造紙術和印刷術是兩個條件。
作者簡介:郭洪波,男,(1973 年―),從事高
中語文教學工作 14 年,擔任高中語文教研組長十年,
發表教學論文十余篇,其中論文《高中作文教學的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