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1 06:40: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班教師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老老實實做了兩天的學生,最為觸動我的是:
1、安慶師范學院的郭啟華教授的專題講座:《“誰是主角” 參與式培訓方法及案例》。
“交流對一個問題的共同看法” 引起我思考:在幼兒園團隊建設中運用“交流”應該是一項十分有效的策略?!罢l是主角”是我們每位幼教工作者在工作中應該清晰的標尺。
2、上海市本溪路 幼兒園的應彩云現場借班上課大班語言繪本教學“換一換”。
對孩子獎勵的方式“一粒糖果”引起我思考:只有擁有豐富教育教學經驗、積淀了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且理論與實踐能運用自如的人,駕馭課堂得心應手,自己輕松、孩子愉快!我由衷的佩服應老師,佩服她靈活運用孩子的年齡特征服務教學,她的特色也由此展現。
3、上海市本溪路 幼兒園的應彩云的專題講座:《淺談良好的師幼互動--談話活動的教育策略》
“培養孩子傾聽在乎朋友的好習慣”引起我的思考: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培養應該是融匯貫通于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通過各種教育活動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讓幼兒在活動中得到熏陶。
“互動”引起我的思考:不僅是教師與幼兒的互動,還有教師與家長的互動、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教師與管理層的互動、管理層成員之間的互動、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互動等,互動體現平等的理念,通過有效的互動達到預期的效果。
“選擇適宜的角度比較容易把話說到別人心窩里?!币鹞业乃伎迹河變簣@的每個角色在面對自己的對象時要做到這點,除了自身的修養、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外,還要有良好的心境,遇事不驚,淡定自如。切記“無法改變事實的話不說;會造成分化的話不說;會傷人的自尊心的話不說?!?。
4、安慶市政府機關幼兒園小班繪本閱讀《毛毛蟲》
“一個紅紅的蘋果”、“兩根黃黃的香蕉”、“三顆紫色的葡萄”等。引起我思考:這是剛入園才一個月的孩子能回答、能掌握的知識點嗎?數詞、量詞及顏色的辨別,還要用一句話表達出來。我喜歡看真實的課,喜歡真實的課堂再現,我們呼喚還教育的本色吧。
5、參觀安慶市政府機關幼兒園。
看了園級與班級環創,幼兒園校園文化引起 我思考:老城區老園,很小的幼兒園、外觀普普通通,名不見金鉆。但是走進幼兒園以后,走進班級后,你會從它的園級與班級環創感受到幼兒園的文化底蘊、校園文化以及良好的教育教學管理。
0引言
本文所指的模塊案例是指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圍繞一個教育主題設計與總結出來的系列性教學實例?!白鲋袑W”科學教育主題模塊案例,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與科學知識起點水平等,結合“做中學”科學教育理念、教學模式,選取接近學生生活的科學教育主題,開發成的主題模塊教學案例。
寶山區在2005年加入了上海市“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試點與推廣的行列。幾年來,在“做中學”科學教育理念的引領與市科協的指導下,一直積極探索適合本區的“做中學”科學教育發展之路,雖積累了一定的實踐成果但總覺上不了一定的高度。2009年,在深度反思與透析項目組運轉情況后,我們發現“項目組教師學科出身多樣化;科學知識結構、發展基礎比較薄弱;缺乏教學內容開發、課堂生成性問題的合理解決及課題研究等教學創造力”是使寶山區 “做中學”科學教育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為此,我們希望以“做中學”科學教育模塊案例開發為途徑,豐富科學教育專業知識、夯實 “做中學”科教理念、激發教師教學創造力,同時也在區域內積累與共享教學資源。
1模塊案例開發的目標
給教師搭建一個專業發展的推動平臺,合作舞臺、與學習梯臺。即通過模塊案例開發激發與培養教師 “發現與挖掘生活化教育主題、設計合理有序的教學環節、隨機應變的課堂管理藝術與精深的課題研究”等教學創造力。
2模塊案例開發的內容
依據國家制定的科學課程標準和科學教育要求,遴選幼兒園中、大班與小學低年級兒童生活中比較感興趣的現象、物品等蘊涵科技因素值得深入探究的主題,結合“做中學”科學教育理念、教學模式開發成一個個能培養學生有關的科學知識、科學實驗方法與科學思維的原創模塊教學案例(內含主題介紹、教學活動內容、實驗材料、學生前測卷、后測卷、學習任務單、實驗記錄單、形成性評價、相關課件等)。
3 模塊案例開發的要求
3.1 教學內容方面
(1)一份模塊案例應圍繞一個明確的主題,且有相應的系列課時組成部分。
(2)模塊案例的主題要符合相應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特點,接近學生生活。
3.2 教學活動設計方面
(1)引入科學探究過程時注重了解學生已有的想法,即前概念,搭建的“腳手架”能吸引學生主動的參與探究。
(2)安排足夠的實驗環節,觀察和討論的機會,以逐步加深學生對核心的科學概念的理解。
(3)注意引導學生分析數據、歸納結論和使用推理模型
(4)給學生提供合適的記錄方式。
3.3 對教學過程的支持方面
(1)給教師提供明晰和足夠的背景信息、相關課件及實驗材料等。
(2)有明晰和足夠的支持教學各個環節的指導內容,包括教師的關鍵問語。
(3)對有關的安全和衛生問題能提出預警。
3.4 課程的擴展方面
(1)為學生進一步擴展探究和閱讀提供資源(書籍名單、參考資料、網站等)
(2)為學生提供和語文、數學、藝術等其他課程相聯系的機會。
4模塊案例開發的準備
4.1 開展教師培訓
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做中學”科學教育教師培訓(走出去、請進來;案例學習、實驗室參觀、示范課錄像觀摩與評課等),一方面讓老師們進一步加深對“做中學”的理解、感悟,熟悉“做中學”模塊案例的基本結構;另一方面讓教師們對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重新評價,獲得真實和靈感,在交流和分享中學習他人的長處,產生新的經驗,達到新的認識,從而產生新的工作激情,實現自我提高。
4.2 給教師提供在開發過程中需思考和研究的內容
(1)案例主題:怎樣發現適合孩子探究的科學教育主題?
(2)教學目的:希望孩子們從這個主題的科學體驗中獲得什么?
(3)科學活動:孩子們在學習時適合做哪些活動?
(4)科學概念:這次科學體驗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5)操作技巧:孩子們將應用哪些操作技巧?
(6)材料:將需要哪些材料來組織這個活動?
(7)建立聯系:怎樣將該活動同我們在課堂上的教學聯系起來?怎樣將它同孩子們的生活聯系起來?
(8)教師作用:做些什么來輔導學生的這次科學經歷?
(9)課堂總結:怎樣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并把整節課貫穿在一起?
(10)課后評估:怎樣知道學生學到了些什么?
5模塊案例開發的步驟
5.1 討論
探討并確立計劃開發的模塊案例的主題及課時設置與內容安排,咨詢相關學科專家關科學知識點的精準度。
5.2 設計
討論每課時的教學目標,安排與分配編寫任務。咨詢相關專家主題模塊的教學點與實驗點,通過交流、討論、修改、整合,完成第一稿的方案設計。
5.3 實踐
配備實驗材料,完成第一輪的試點教學,并組織組內教師共同評課,提出建設性修改意見。
5.4 修改
修改案例,進行第二、第三輪的試點教學,交流、討論、再修改等。
5.5 分享
整理多次實踐修改后的模塊案例,與其他教師分享,并收集其他教師的教學反饋,為自己的課題研究及下階段的課堂實踐、模塊案例開發提供支持。
6教師在模塊案例開發中教學創造力的體現
6.1 能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案例
通過實踐,教師親身體會開發出一個原創的經得起推敲的模塊案例的基本環節和步驟:確定主題——預設活動方案——付諸實踐——反思和調整——再實踐(多次)——整理成案例;感受到用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研究的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做中學”科學教育的趣味性與成就感。兩年來經過大家的合作努力,開發出了《紙》、《水》、《走近葉子》、《萬花筒》、《玩具車動起來》、《我們周圍的材料》等六個“做中學”主題模塊案例。
雖然這些主題模塊教學案例還不夠精細、不夠完善,還需進一步實踐、討論、修改,但教師們已逐步進入了關注學生生活、創造性的引導學生開展系統探究活動的模塊案例開發、推廣、積累的良性軌道中。
6.2 能創造性地組織課堂教學
課是“做中學”活動實施的關鍵所在,也是模塊案例的實踐平臺。在模塊案例的開發與實踐中,我們對案例開發者即上課教師要求:課要充分體現“做中學”教學模式與教學原則,改進提問方法、創新引導策略,為孩子們的探索發現鋪路搭橋。對聽課教師要求:聽課時要深層思考;評課時要解剖到深處,消化優點,針對不足的地方要找出病因,開出藥方。如好在哪個環節?不足在什么地方?如果是你會怎么組織?怎么引導?怎么提問?理由是什么?等等。
如虎林路小學陳穎老師執教的《水》模塊案例《誰不見了?》一課中,通過上課與評課使老師們就 “做中學”課中如何真正做到以幼兒的能力培養為宗旨,給予幼兒充足的科學探索時間并及時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思路、提問方法等達成了一定的共識。
通過模塊案例的教學實踐與研討不僅開發了執教教師的潛能,更匯聚出了所有參與設計、聽課、評課教師們的智慧。我們從課的質量提升中看到了老師的創造與改變。
6.3 能創造性地實施課題研究
“做中學”模塊案例設計與課堂實踐這兩個開發過程中我們要求教師歸納遇到的困難與問題,作為科研課題進行申報與系統有效地研究。2010年教師們申報了18個課題,有從解決“做中學”課中生成性問題方面進行研究的課題、也有如何把握學生前概念,提升“做中學”科學教育實效性的實踐與探索等。在模塊案例開發過程中教師們帶著課題聽課、積累教學實例;帶著課題討論,尋求解決方法;帶著課題上課,驗證實施效果;帶著課題總結,提煉研究成果。在2009、2010年上海國際未成年人科學教育論壇中寶山區“做中學”項目組教師論文累計獲市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3名,成績名列全市各試點區前列。
7實踐后的反思
組織教師進行“做中學”模塊案例的開發就如同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做中學”科學教育活動一樣,期間會有很多生成性的問題出現。如提煉出了主題模塊中的科學概念卻設計不出適合學生探究的實驗方案、設計中覺得很完美的一個教學環節到課堂教學中卻實施不下去了、費了很多心思設計好的案例卻遭到了組內教師的批判與質疑------所以想要通過模塊案例的開發最大化地激發教師的教學創造力關鍵要保證教師參與模塊案例開發的積極性,不要因失敗因困難而氣餒,要推動教師迎難而上,不斷開拓與創新。
在以后的實踐中我們需保持的是:
(1)一個模塊案例的開發必須通過一個開發團隊共同完成,既能迸發出集體的創造智慧,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案例的質量。
(2)在實踐中給予教師必要的支持,如邀請相關學科專家診斷概念準確性,當大家意見分歧時請“做中學”科學教育專家進行必要的分析引導。
需改進的是:
(1)把模塊案例開發設為一個項目,使教師有項目歸屬感與責任感。
(2)建立網絡案例資源庫,把教師的開發成果更大化的共享,也利于教師接收到更多的意見建議。
“為了孩子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為了實現理想的教育,就要努力造就理想的教師”,而教師創造力的激發與培養不是一蹴而就,它是潤物細無聲,慢慢開花、慢慢結果的。通過寶山區“做中學”科學教育模塊案例開發的實踐,我們深切感受到模塊案例開發是幫助教師更深的領悟科學教育的魅力,更好的提升教學創造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美] Gary R .Morrison 等. 嚴玉萍譯.設計有效教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2] [美] Robert A .Williams等. 樸玉譯.小學科學課教學案例[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