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05: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研調查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內容提要】采用抽樣調查法、比較研究法等方法對我國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的數量狀況、結構狀況、課題研究狀況進行了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該隊伍的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基本合理,但遠不夠理想,應予以優化;體科所科研人員與體育院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及中、高級職稱人員均居主體地位,但在體育院系教師中有研究生學歷者的比例稍高于體科所科研人員。
【摘要題】體育研究
1前言
在體育社會科學領域,從總體上來研究我國體科所科研工作發展的問題,《中國體育報》2002年1月10日第7版已有報道,但以人才問題為視角,專門研究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可持續發展的論文卻尚未見諸報道。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是我國體育科研隊伍的重要方面軍,與高校體育院系教師所組成的科研隊伍不同的是,它是一支專門從事體育科學研究的隊伍,是我國體育科研隊伍中的專職隊伍。本研究擬結合我國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的整體狀況,從其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展開研究。
可持續發展的原始定義為:“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比缃?,其內在的涵義已得到較大的拓展和延伸,學者們更多地將其理解為一種辯證的發展觀。在對人才資源的看法上,該發展觀注重人才資源與人才成長環境、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教育發展、科技發展相適應、相協調。具體到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的可持續發展,則指伴隨體育科研工作的不斷進步,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當走上持續、快速、健康、和諧的發展道路;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的發展要走優化結構之路,不斷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將推進體育科研工作上臺階上水平作為重要使命;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的發展不僅要重視科研人員學歷層次的不斷提高,更要注重科研人員的科研工作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
目前,我國共有36所體育科學研究所。雖然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逐漸壯大,科研工作的質量與水平不斷提高,但也不可否認在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隊伍的結構不夠合理,隊伍的管理還沒有嚴格按照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去實施,科研工作與運動實踐結合得不夠緊密,與科技創新的要求尚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些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我國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的健康發展。欲建設好這支隊伍,須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優化隊伍的結構,提高科研人員的科研工作能力(包括科技創新能力),并努力營造有利于這支隊伍茁壯成長的環境。只有科研人員隊伍成功地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預定目標,才能促使體科所的科研工作邁上新的臺階,進而提高這支隊伍對我國體育科技事業發展的貢獻率。因而,對我國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發展狀況的問題有必要作深入研究,對其作出合理規劃。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從全國體育科學研究所中抽取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及山東、福建、山西、廣西、湖北、河北、遼寧8所體育科學研究所,將其科研人員(專職)作為調研對象,共計178人。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讀了我國體科所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了解了體科所科研人員的整體狀況;從INTERNET網上瀏覽了朝鮮、韓國、德國體科所科研人員若干方面的情況;參閱了我國科研人員隊伍建設與發展的專著,以及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論文。
(2)抽樣調查法。從全國體科所中抽取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及山東、福建、山西、廣西、湖北、河北、遼寧8所體科所,通過函調的方式,了解這些體科所科研人員的數量、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及承擔課題研究的狀況,為探討如何優化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的結構作好準備。調查從2002年10月中旬開始,至2003年元月上旬結束。
(3)比較研究法。為了研究的便利,查閱了武漢體育學院、華中師大體育系、湖北大學體育系、三峽大學體育系等11所高校體育院系教師(均系體育教師)的學歷、職稱與年齡結構狀況。將研究對象即8所體科所科研人員的學歷、職稱與年齡結構與上述11所高校體育院系教師的同類情況進行比較,于比較中評價其隊伍結構之優劣。
(4)統計分析法。運用SPSS10.0軟件對調查所得的眾多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與分析。
3調查結果與分析
3.1科研人員的數量狀況
1985年,我國共有28所體育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共計729人。至2000年,體育科學研究所增至36所,科研人員則增至1700人,見圖1。
附圖
圖1科研人員的數量統計圖
3.2科研人員隊伍的結構狀況
3.2.1學歷結構
學歷結構是指科研人員中不同學歷人員的比例構成及其相互關系。由表1可知,8所體科所中學歷為碩士研究生的有38人,占科研人員總數的21.4%;學歷為本科的有92人,占科研人員總數的51.7%;學歷為??频挠?5人,占科研人員總數的19.6%;學歷為中專以下的有13人,占科研人員總數的7.3%。本科以上學歷的科研人員共占73.1%,居主體地位,但碩士研究生學歷的科研人員所占的比例與科研出成果需要較高比例的高學歷人員的趨勢不甚相符。中專以下學歷的科研人員雖只占7.3%,但這部分人員學歷太低,難以適應科研上水平的要求。從總體上看,科研人員隊伍的學歷結構基本上合理,但遠不夠理想。
3.2.2職稱結構
職稱結構是指科研人員中不同職稱人員的比例構成及其相互關系。由表2可知,擁有高級職稱的科研人員有76人,占42.7%;中級職稱的科研人員有76人,占42.7%;初級職稱的科研人員有26人,占14.6%。顯然,高級職稱人員與中級職稱人員所占比例持平,略顯稍高;而初級職稱人員所占比例則略顯偏低。這種職稱結構不盡合理。從有利于科研人員隊伍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高級、中級、初級職稱人員的比例搭配宜為1.5:2:1,即中級職稱人員所占比例稍大于高級職稱人員所占比例,約為初級職稱人員的2倍。
3.2.3專業結構
專業結構是指科研人員中不同專業人員的比例構成及其相互關系。由表3可知,所學專業為體育專業的科研人員共計150人,占科研人員總數的84.3%;所學專業為理工科專業的科研人員共計20人,占科研人員總數的11.2%;所學專業為文科的科研人員共計8人,占科研人員總數的4.5%。8所體科所中除湖北體科所科研人員的專業結構(比值為9:6:1)較合理外,其他均不夠合理??偩煮w科所中雖有4名理工科專業人員和4名文科專業人員,但與其科研人員總數相比,比值顯得太小。從總體上看,科研人員隊伍的專業結構雖不算單一,卻不夠合理。
3.2.4年齡結構
年齡結構是指科研人員中不同年齡人員的比例構成及其相互關系。統計可知,處于30~50歲年齡段的科研人員占科研人員總數的65.7%,30歲以下與50歲以上的科研人員分別占科研人員總數的18.0%和16.3%。從互聯網上搜索到的信息表明,國外著名的體育科研機構中,30歲以下與50歲以上的科研人員至少占科研人員總數的1/5,50歲以上的科研人員中通常有1/4的為學術骨干。與之相比,這兩個年齡段的科研人員所占的比例顯得稍低一些。人才群體的最佳年齡結構理論認為,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人才的“最佳年齡區”將向高低年齡兩個方向延伸,各國將更加重視科技人才的年輕化。因而,這種年齡上的比例搭配就顯得不夠科學。從有利于科研人員隊伍協作攻關、和諧發展的角度考慮,30歲以下、30~50歲、50歲以上這3個年齡段的科研人員較科學的比例搭配宜為3:2:1。
3.2.5性別結構
性別結構是指科研人員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構成及其相互關系。統計可知,8所體科所中男性科研人員共計113人,占科研人員總數的63.5%;女性科研人員共計65人,占科研人員總數的36.5%,超出科研人員總數的1/3。這種性別上的比例搭配比較合理,有利于科研人員之間的協調溝通、合作研究。
3.3科研人員承擔課題(省部級以上)研究的狀況
從表6可見,年均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最多的為總局體科所,共17項,其次為遼寧體科所,共4項,其他體科所均為2項。反映出在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的能力上,總局體科所與其他7所體科所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山東、福建等7所體科所年均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的總量為16項,不及1所原總局直屬體院1年承擔該級別課題的數量,說明體科所科研人員的整體科研實力相對不足。
3.48所體科所科研人員與11所高校體育院系教師的年齡、學歷、職稱結構比較
體育院系教師(均系體育教師)主要從事體育教學、訓練與科研工作,也是體育科研人員隊伍的一部分,只不過是這支隊伍的非專職隊伍。體科所科研人員則主要從事體育科學研究工作,是體育科研人員隊伍的專職隊伍。本研究試圖將體科所科研人員與體育院系教師的年齡、學歷、職稱結構作一比較,以揭示這兩個群體在隊伍結構上的相似性與差異性。為此,筆者查閱了武漢體育學院、華中師大體育系、湖北大學體育學院、三峽大學體育系、江漢大學體育系、黃岡師院體育系、荊州師院體育系、襄樊學院體育系、湖北師院體育系、咸寧師專體育系、鄖陽師專體育系11所高校體育院系教師的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將其作為比較研究的對象。
3.4.1年齡結構比較
雖然用于比較的3個年齡段為近似年齡段,但仍具可比性。由表7可知,體科所科研人員與體育院系教師中年齡在50歲以下與55歲以下的人員均占隊伍的主體,超過80%,說明中青年人員構成了這兩支隊伍的主體。體育院系教師中年齡在35歲以下的近50%,較體科所科研人員在近似年齡段的比例高出31.9%,與體育院系教師中碩土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的年齡分布有很大的關系。這些高學歷人員大多為35歲以下的青年人,是高校體育院系近年來重點培養與引進的人才。要在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中建設一支年輕的學術骨干隊伍,就有必要加大培養與引進高學歷人才的步伐。
3.4.2學歷結構比較
由表8可見,體科所科研人員與體育院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員均居主體地位,但在體育院系教師中有研究生學歷者的比例稍高于體科所科研人員,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已達到了2.1%的比例,共有14名,而在8所體科所中僅山東體科所有1名博士研究生。這與體育院系近年來出臺的優待博士研究生畢業人才的政策有很大的關系。體科所科研人員中專科以下學歷的人員所占的比例要遠遠高于體育院系教師中同一學歷層次人員所占的比例。體科所當采取有效措施,盡快提高這部分人員的學歷層次,使其在科研工作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3.4.3職稱結構比較
由表9可見,中、高級職稱人員在體科所科研人員與體育院系教師中均居主體地位,超過80%。稍顯不同的是,體科所科研人員中高級職稱人員所占比例略大于體育院系教師中同類人員所占比例,體育院系教師中中級職稱人員所占比例略大于體科所科研人員中同類人員所占比例。初級職稱人員在體科所科研人員與體育院系教師中所占比例大致相當,均在16%左右。
4結論與建議
(1)從總體上說,我國體科所科研人員隊伍的發展狀況不夠理想,應從以下4個方面予以優化:在學歷結構上,要加大培養與引進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年齡在35歲以下)的步伐,盡快通過脫產學習或在職進修等途徑提高??埔韵聦W歷人員的學歷層次;在職稱結構上,高級、中級、初級職稱人員的比例搭配以1.5:2:1較為合理,應朝著這一目標發展;在專業結構上,科研人員所學專業應以體育專業為主,兼有少量的理工類、文科類專業;在年齡結構上,30歲以下、30~50歲、50歲以上3個年齡段的科研人員較科學的比例搭配宜為3:2:1,應向著這一方向邁進。
(2)體科所科研人員的整體科研實力相對不足,應注重與體育院?;蚓C合性大學之間就某一學科或項目合作開展科學研究。各體科所的職責、功能雖相近似,但在科學研究上卻有著不同的特色,對不同運動項目的研究各有其優勢,建議體科所之間就某些項目開展合作研究,以利于形成合力優勢。
(3)體科所科研人員與體育院系教師中年齡在50歲以下與55歲以下的人員均占隊伍的主體,說明中青年人員構成了這兩支隊伍的主體。體科所科研人員與體育院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及中、高級職稱人員均居主體地位,但在體育院系教師中有研究生學歷者的比例稍高于體科所科研人員。
【參考文獻】
[1]李元偉.我國體育科技事業現狀及問題[N].中國體育報,2002-01-10(7).
[2]馬淑燕.可持續發展理論內涵的思考[J].寧夏大學學報,1999,20(2).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教師;教育科研能力;職業素質;科研方法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5)33-0021-04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中小學新課程實施的引向深入,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師應具備一定的教育科研素質,這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但少數民族地區教師普遍存在著教育科研意識淡薄、教育科研基礎薄弱、教育科研能力偏低等問題。要進一步提高少數民族地區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必須更新觀念,增強教育科研意識,加強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建設,創造良好的教師教育科研工作條件與激勵機制,激發教師教育科研工作的原動力,促使教師教育科研能力上新水平。因此,作為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應意識到教育科研與教學的辯證統一關系,重視自身教育科研意識與能力的培養,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工作,從而全面提高教育科研素質,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教育科研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的一種義務和責任,是提高雙語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時又是教師尋找職業幸福的有效途徑。為了進一步了解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科研意識與能力的基本情況,筆者進行了相關的調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
以烏蘭縣第一中學、烏蘭縣蒙古族中學、格爾木市第十五中學、都蘭縣第一中學、天峻縣第一民族中學5所學校的250名教師為調查對象。本次調查發出問卷250張,收回有效問卷236張,有效率94.4%。
(二)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為問卷式調查,主要圍繞6個維度,共設計了20道選擇題,其中單選題18題,多選題2題。分別是對教科研的認識與看法(1、2題)、教育教學期刊、書籍閱讀情況(3題)、教育科研意識與積極性情況(4、5、6、7、8題)、教育科研積極性情況(9、10、11、12題)、對于教育科研理論知識與方法的掌握情況(13、14題)、教育科研能力情況(15、16、17題)及現狀成因情況(18、19、20題)。
三、調查結果和分析
(一)教科研的認識與看法調查
調查結果(見表1)表明,有48.73%教師對教育科研的必要性認識很清楚,同時,對教育科研提高教學或自我發展的作用有較深刻的認識(47.03%、40.68%)。筆者認為,這對少數民族地區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和先決的條件,有利于促進教師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
(二)教育教學期刊、書籍閱讀調查
教育教學期刊、書籍閱讀調查結果(見表2)中,大多數教師的閱讀情況不夠理想,未形成良好閱讀習慣(20.34%),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師經常閱讀(28.39%)。這就說明,大多數教師對閱讀教育教學期刊、書籍,對自身專業的發展、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及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認識不足,對理論指導實踐的辯證關系認識不深刻。在這種情況下,要提高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育科研意識與積極性調查
1.教育科研意識
調查結果(見表3)顯示,有85.59%的教師對新舊教材進行過對比分析。在閱讀教育教學相關文獻時,僅有極少數的教師做一些讀書筆記(17.37%),有33.47%的教師一般不做筆記。在教學方法改進方面,有63.56%的教師喜歡改進教學方法,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有69.49%的教師喜歡思考,希望能夠找到問題的原因。這些數據表明,無論是在教材研究、教法改進等方面,大多數教師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意識;但調查數據還顯示,僅有不到一半的教師(僅占22.46%)曾針對某一教育問題制定研究計劃。這說明,大多數教師對某些教育問題重視不夠,缺少這方面的研究意識,所以,教育科研意識僅停留在思想層面,未能落實到行動中。這也是少數民族地區教師教育科研意識方面存在的最大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教師的專業發展。
2.教育科研積極性
調查結果(見表4)表明,有65.25%的教師喜歡與其他教師進行教育科研活動,這就表明大多數教師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意愿。接近一半的教師在平時上課期間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做一些調查研究(45.76%);并有半數以上的教師在上課時,知道學生存在的問題(52.97%)。但調查數據也顯示,不到一半的教師對教學中發現的問題會及時記錄、思考,并想找到解決的辦法(46.61%)。這就表明,一半以上的教師對教育科研的積極性不高,這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少數民族地區教師中普遍存在著“高原期現象”。只有強烈的教育科研意愿與積極性,才能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增強教育科研能力,這也是實施教育科研行動的思想基礎。
(四)教育科研理論與方法的調查
調查結果(見表5)顯示,相當一部分教師不清楚或不十分清楚教育科研論文的寫作要求(43.65%)。表6中的數據顯示,大多數教師較熟練掌握的教育科研方法僅限于調查法和觀察法(分別達58.90%、54.24%)。這表明,大多數教師對教育科研理論知識及方法的掌握情況并不樂觀,理論方面出現“缺鈣”,這反映出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才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將課程改革真正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實踐中。
(五)教育科研能力調查
調查結果(見表7)顯示,半數以上的教師參與教育論文的寫作研究(54.67%),盡管大多數教師(67.37%)曾在公開刊物上發表過教育教學論文,但部分教師在評職稱前應付一兩篇論文,由于學校缺乏教科研方面的獎勵機制,評上職稱后大多數教師再無心思撰寫教研論文。能夠和基本能夠獨自進行教育教學研究工作的僅占19.92%和49.15%,這表明,當前海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十分薄弱。因此,該地區的教師迫切需要相關的專業培訓,尤其是在教育科研知識、方法和寫作方面的培訓,以便在工作崗位上能夠順利開展教育科研活動,以研促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六)現狀成因調查
調查結果(見表8)顯示,大多數教師認為制約其參與教育科研工作的原因主要有5點:學校教育科研氛圍不夠濃厚,影響教育科研的發展(44.92%);學校提供了參與教育科研的機會,但一部分教師不知道如何開展教育科研(16.10%);超過半數的教師認為教育科研與課程學習、教學工作分離,難以兼顧(達到59.32%);數據還顯示,接近一半的教師認為所在學校關于教育科研知識和方法的培訓不夠完善(48.73%);50%以上的教師認為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對教育科研經費的投入不夠。以上調查表明,大多數教師將形成教育科研意識與能力現狀的主要原因歸結于教研部門和學校。這樣的調查結果不僅說明教育行政部門的教研室及學校在對教師教育科研意識與能力的培養方面仍存在較大的欠缺,同時也反映出大多數教師不能夠從自我角度出發,認真審視形成自身現狀的根本原因。這也將對提高教師教育科研意識與能力產生消極影響。
四、分析與建議
(一)分析
從本次調查來看,關于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與能力現狀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盡管大多數教師對進行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意義認識比較深刻,也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意愿和意識,但積極性不高,普遍存在觀念滯后,認識不深刻,認為教育科研高不可攀、教育科研與己無關、把科研和教學對立起來,開展教育科研只是為了應付評職稱等。實際行動嚴重滯后于意識,未能在實踐中實施。
2.教育、教學期刊書籍的閱讀情況很不理想,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材內容、新的教學手段的鉆研學習不夠深入,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大多數教師依然采用落后的教育教學方法,穿新鞋走老路。
3.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其原因之一是該地區教師流失嚴重,說明急需提高教師的待遇。
4.教育科研理論知識和方法掌握得比較單一,不夠扎實,教師教育科研知識儲備不足,教育科研能力較差,亟待提高。
5.學校不重視教育科研,管理機構不健全。
6.學校的教育科研指導思想不健全,對教育科研知識和方法的培訓力度不夠。
7.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科研經費投入明顯不足,對科研評價表現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
(二)建議
針對以上分析,就如何提高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與能力提出以下建議。
1.學校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室,舉辦教研沙龍、讀書交流匯報會等,提高教師閱讀數量與水平。
2.教師要不斷加強自己的科研知識學習及提高科研能力,切實投身到教育科研中,使教育科研真正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實際中。
3.學校領導要轉變觀念,重視教育科研,設立教育科研獎勵,建立科學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明確教育科研指導思想,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提升教育科研工作的專業性和科學性。
4.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教育科研培訓,注重頂層設計,宏觀指導教育科研工作,夯實教師教育科研理論基礎,提高操作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調查;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實效性
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針對性,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小組從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開展了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學生圍繞《思想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專業,深入農村、學校和社區,開展村情、校情和社情調查。學生在社會調查活動基礎上撰寫調查報告,并在每個學期末進行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比賽,評選出獲獎作品,進行表彰。任課教師每個學期都會對社會調查進行總結,不斷找出不足,總結經驗,逐漸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大學生社會調查教學模式。
一、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的內涵、意義和構成因素
“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是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為目標,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依據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內容要求,引導大學生走出課堂,到學校、社區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調查活動的一種實踐教學模式。
開展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有利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組織大學生以深入社會實際,參與社會調查,讓大學生們了解校情、民情、社情,一方面解決了理論教學與客觀實際相結合的問題,促進了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另一方面又豐富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一步增強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
第二,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開展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可以將學生的書本知識應用于實踐,從而達到理論和實踐、主觀和客觀、知與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社會調查活動,提高了大學生的洞察能力、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創造和創新能力等,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三,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育能力和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通過開展大學生社會調查,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增強了教師教學改革的意識,提升了教學、科研以及多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作為一種實踐教學模式,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包括五個關鍵因素:理論依據、教學目標、操作程序、實現條件、教學評價。[1](P.36)其中,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的操作程序包括:調查準備階段、調查實施階段、調查研究階段和調查總結階段。實現條件是指能使社會調查活動發揮效力的各種條件因素,如教師和學生的調查能力和水平,調查的方案、內容和方法,調查的體制保障等等。目前,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需要從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完善大學生社會調查實踐教學大綱、完善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大賽三方面入手。
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
所謂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是指大學生正確、全面使用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在明確的問題意識引導下,選擇調查題目,設計研究方案,搜集分析資料,獲得理性認識,深化課堂教學內容的能力。目前,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薄弱主要表現在:1.調查準備階段,有些學生的選題過大或過小,過大的題目學生難以把握,有的過小的題目而又沒有實際意義。2.調查實施階段:大多數學生對于常用的社會調查方法不能熟練應用,表現在很多學生不能掌握訪談的技巧,無法深入展開訪談;觀察不夠細致,不能準確把握觀察點;不能正確設計問卷,難以把所要考察的問題轉化為問卷中的調研指標。3.調查研究階段: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是不能對調查資料進行有效地審核、分類、匯總;多數學生不會使用 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甚至有些學生使用最為機械的筆算方法進行統計,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4.調查總結階段:部分學生對調查報告的撰寫缺乏清晰地認識,他們不知道如何規范地撰寫調查報告。對報告的結構、報告的語言、材料的選擇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在學生方面。應該對學生進行相關培訓,使學生對社會調查的內涵、類型、程序、方法等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在調查過程中,學生應該明確社會調查工作的具體程序:(1)確定調查課題;(2)設計調查方案;(3)收集資料;(4)整理分析資料;(5)撰寫調查研究報告。學生對每一項程序的工作方法要有明確的認識,比如:學生應該掌握以下幾種常用的調查方法:(1)問卷法;(2)訪談法;(3)觀察法。[2](P.67)在選擇課題時,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研究能力的高低和興趣愛好,選擇難易程度合適的課題。選題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代表性原則,選取現實生活中那些有代表性的熱點問題。二是可行性原則,所選主題能有可操作性,學生也有發揮的余地和自由度。三是社會調查的內容既要緊扣教學重點,又要貼近客觀的社會實際和學生的思想實際。切忌選題過于寬泛,大而無當。要“小題目做大文章”,專談一、二個問題,便于剖析。
在師資方面。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應該聘請校內外實踐教學的專家和學者擔任兼職培訓教師,并在課時與經費上給予保證。并使這一做法制度化、常規化。
在學校方面。高校各部門應相互協調,創新實踐教學管理模式,為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的培養提供制度保證。在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培養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可能會采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工具與手段。這時,需要教學管理部門協調學校各相關部門,為這一舉措提供必要的設備支持。
三、進一步完善社會調查活動實踐教學大綱,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
2005年初,、教育部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以下簡稱“05方案”), “05方案”中規定,要從本科《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現有學分中劃出2個學分,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規劃和教學大綱。為了落實中央關于實踐教學的要求,我們對教學大綱作了調整,制定了《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社會調查實施方案。社會調查實施方案從社會調查的內容、時間,調查報告的要求、題目、評分標準、會序等方面進行了詳盡說明,可以說方案為任課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和參加報告會提供了有效指導。但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仍然發現,在社會調查實施方案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社會實踐教學目的和任務、社會實踐教學內容及計劃安排、社會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方式及過程要求、考核方式方法與評分要求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為了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教務處、學工部、思政部、教學小組以及任課教師應該相互協調,統籌規劃,制定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調查活動實踐教學大綱,以更好地推進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的開展。新的實踐教學大綱應圍繞以下幾個方面:1.社會調查的目的;2.社會調查的計劃安排;3.社會調查基本要求;4.參加社會調查活動原則;5.社會調查活動成績考核標準;6.社會調查理論知識學習提綱;7.社會調查報告完成的基本程序;8.社會調查活動選題指導;9.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結構;10.社會調查報告格式要求等等,一個較為豐富和完善的社會實踐教學大綱將使《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的社會調查更加有序進行,并產生積極效果和有效作用。
四、進一步豐富社會調查報告比賽內容,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
社會調查報告比賽,作為一個展示社會調查成果的一個平臺,可以使大學生在總結自身社會調查經歷中不斷升華自己的思想高度、深度和廣度,增強對社會的認知,而在這個平臺上,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相互交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種思想相互碰撞,從而能夠使大學生彼此得到新的靈感、新的視角,能夠使大學生得到多維度的社會經驗,增強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使自身的潛力得以發掘!
《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社會調查報告比賽在學院領導的重視下,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組織比賽的經驗。在比賽中,教師和學生分工協作,有詳細的評分標準,有非任課教師組成的專家和評委,有知識搶答等豐富多彩的比賽形式,有對獲獎學生的表彰和鼓勵,最重要的是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和熱情支持。每一次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比賽都給教師和學生留下了難忘的回憶。但我們也在不斷總結,發現問題,希望進一步完善社會調查報告比賽,更好地推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在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比賽中,評委人選可以不僅僅局限在思政部,可以打開視野,聘請其他院系的專家、教師、輔導員,這樣一方面充實了評委隊伍,另一方面又擴大了社會調查活動教學模式的影響力,重要的是在不同部門的支持下、參與下也可以使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比賽逐步完善。
政治理論課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理論結合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理論素養。當然,完善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還有很多方方面面,因此,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堅持長期實施,進一步完善其具體環節,加大對其實施的支持力度,提高調查研究的質量和效果,以此來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應有的功能和效應。
參考文獻:
1.綜合實踐環節要求。根據2009年9月制定的《寧波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專科)綜合環節教學實施細則》(以下簡稱2009年《實施細則》)的要求,行政管理專業綜合實踐教學環節要求學生不僅能對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而且能通過對熱點或焦點問題的社會調查,培養、訓練觀察社會、認識社會及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寧波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疲┑膶W員都必須參加社會調查,完成畢業作業,畢業作業形式改為調查報告。2009年《實施細則》還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明確了調查內容、調查方式和方法,對社會調查的過程作了統一安排,對社會調查報告的形式、內容、格式作了具體的規定,要求學員在輔導教師的指導下,制定調查計劃,有計劃按步驟開展社會調查,搜集相關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在此基礎上完成調查報告,從而圓滿完成教學計劃,實現教學目標。
2.教學改革后綜合實踐環節教學的特點。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科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在基層電大實施已近兩年。2009年《實施細則》,明確社會調查選題,對調查過程要求詳細,便于學生具體操作,便于教師在指導中監控,符合人才培養目標。
(1)明確選題,確定調查方向,使學員克服了選題的盲目性。2009年《實施細則》規定,社會調查對象由過去的自定命題調整為定向命題,提出以下三項專題內容供學生選擇:“農村青年學習需求調查”、“農民工學習需求調查”、“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質量調查”,學生可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其中之一。選準、選好題目,在社會調查過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則會給社會調查的開展、調查報告的撰寫等帶來很多麻煩。社會調查題目首先要“新”,調查內容應關注當下的社會熱點、焦點,關注前沿性問題。其次,必須具體,題目過大過空,學員不易進行實際的調查。最后,選題應切合實際,應與學員的工作、生活實際聯系緊密,調查自己熟悉的內容,這樣調查才能順利有效。在以往對學員綜合實踐環節指導中,我們發現不少學員選題簡單化、形式化,有的題目陳舊,缺乏前沿性、現實意義;有的題目大而空,沒有考慮主客觀條件,最后難以完成。也有少數學員選題不認真,到撰寫調查報告或論文時,無資料可用,沒有實際內容可寫,無奈臨時更換題目。還有的學員所選題目根本不屬于自己所學專業的范疇,不符合要求。盲目選題結果只能半途而廢,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影響了實踐環節整體質量。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調查題目與學員工作生活密切相關。明確選題,確定社會調查方向,保證學員的在本專業范圍中進行有效調查,有助于學員順利開展社會調查。調查對象的定向使學員減少了選題的盲目性,幫助學員走好了社會調查第一步。
(2)重視調查過程,強調過程監控。綜合實踐環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沒有得到學員的充分理解和重視。少數學員態度不端正,只求通過這個環節教學的思想比較嚴重,無論對調查報告還是畢業論文,他們都敷衍了事,存在僥幸心理。東拼西湊,沒有實際參與過程,文章沒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更有甚者在網上或雜志上抄襲以前畢業學員的文章,直接竊取別人的勞動成果,企圖蒙混過關,這樣的做法達不到綜合實踐教學環節的目的要求,勢必影響到教學質量。一直以來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科綜合實踐環節對學生成績考核的依據主要是學生撰寫的調查報告、畢業論文、評審表等書面材料,以結果考核為主,對學生的調查過程雖也有要求,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卻沒有有效的監控,使部分學員鉆了空子。2009年《實施細則》對綜合實踐的教學過程作了詳細的安排,具體主要有:學期第四周前完成大課輔導;第六周前,師生共同研究確定調查對象;第9—12周前完成調查問卷的發放和回收工作;第14—15周,將審核后的調查問卷輸入計算機網絡系統;第16—18周,完成社會調查報告。教學改革后的綜合實踐環節的教學強調了教學過程,并對整個教學過程都有一個有效的監控。學員每完成一個環節操作,都必須經過指導老師甚至是上級電大的審核,只有審核合格后學員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這樣既保證了過程的完整性,又保證了整個環節的教學質量。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后,社會調查的成績考核以學生提供的社會調查基本信息表、社會調查設計、訪談記錄、問卷的填寫、回收、輸入驗收和回訪結果等為依據,最后才根據這些調查過程中獲得的第一手資料撰寫調查報告。教學改革細化了學生綜合實踐環節社會調查的過程,并且要求具體、明確,強調學生的實際參與,方便學生實際操作,便于基層輔導教師在具體工作過程中的監控,克服了以往抄襲等頑疾。
(3)注重一手資料的積累,為學員撰寫調查報告奠定基礎,培養學員良好的科研習慣。2009年《實施細則》要求每位學員在認真做好調查的同時,必須保管好相關數據和信息,并做好保密工作。具體表現在上交材料中,除了原有的調查報告、社會調查報告評定表外,還要有在調查過程中獲得的第一手資料的原始材料:調查對象信息表提供了調查對象真實可靠的信息,調查問卷根據調查類型設置了個人基本情況、學習需求、您目前最關心的問題、希望和要求等四方面的調查內容,而且這些第一手調查數據通過網絡平臺匯總到上級電大甚至中央電大,可供需要時查閱。在此基礎上,學員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對相關的調查資料進行認真整理,結合自身的感悟能力對資料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從而得出符合客觀實際的調查結論,撰寫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社會調查活動的最終成果,是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飛躍的反映。
二、積極推進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疲┚C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學員對綜合實踐環節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學校、教師、學員都要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綜合實踐環節教學不僅是開放教育實踐教育的重要環節,而且是檢驗學員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的主要手段,是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訓練。因此從校領導到指導教師、從班主任到學員都要提高認識,學校對學員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宣傳工作,使學員從思想上、行動上端正態度,對綜合實踐環節教育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視。
2.舉辦專題輔導講座,做好學員社會調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按2009年《實施細則》要求,開放教育行政管理??频木C合實踐環節一般安排在第五學期,第4周前各教學點必須做好社會調查組織工作,完成行政管理專業集中實踐環節社會調查大課輔導,舉辦專題輔導講座。舉辦專題輔導講座,一是指導學生制定社會調查計劃。按上級電大規定的綜合實踐環節操作流程要求,輔導教師必須根據每一學期實際情況提前制定一份操作流程表,指導學員按此制定一份社會調查計劃,保證每一學員的社會調查順利進行,及時完成。二是落實輔導小組。行政??茖W員人數比較多,責任教師負責把學員劃分若干小組,每一小組都配備相應輔導教師,制定師生聯系卡,明確師生聯系方法(電話、郵箱等),方便調查過程中的師生聯系,方便輔導教師對學員調查過程的指導與管理。三是強調社會調查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如調查對象的條件、調查對象信息表的填寫、調查問卷的操作、調查報告的要求和格式等,提醒學員在每一階段應注意的問題。四是剖解往屆學員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出現的普遍問題。如在調查報告撰寫過程中,出現報告內容和調查內容不符合等。大課輔導的效果直接影響綜合實踐環節的教學,一方面責任老師必須預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認真備課,另一方面必須提高學員的到課率,責任教師在班主任的配合和支持下,必須課前對學員做好宣傳動員,強調輔導講座的重要性,絕不能走過場,敷衍了事。
3.教師有效指導,培養學員自信心。電大的學員絕大多數是利用業余時間,邊工作邊讀書。有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已經干了十幾年,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平時工作中從事文字方面的寫作并不多,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差,為此,指導老師一定要提高服務意識,通過改進指導方式和方法,培養學員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在綜合實踐環節學習中克服畏難情緒。
(1)積極鼓勵,多看閃光點。指導老師對電大學員的要求不能過高,只要學員能配合學校要求,參與社會調查,指導老師都應給予充分肯定。
(2)積極溝通,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電大學員是業余學習,大多數人正處在工作緊、家事忙的創業階段,能擠時間學習實屬不易。各方面的壓力有時使他們心情煩躁,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容易退縮。一聽說自己調查報告需要修改,就緊張。有時不免有些怨氣,情緒容易激動。這時指導老師更需要有耐心,注意做好溝通工作,充分理解學員的心情,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讓他們明白,調查報告的修改是一個非常正常的過程,所有學員都要經歷這個過程。有的學員因工作忙等原因,不能及時完成綜合實踐環節的學習任務,指導老師需主動聯系學員,積極鼓勵學員在緊張的工作生活之余,爭取按時完成教學計劃。
(3)指導意見要具體。特別是社會調查報告的指導意見一定要具體,多提建議性意見。不能說大話套話,不能只提否定性意見,讓學員一頭霧水,修改時無從下筆。教師要明確指出問題在哪里,提出修改方案供學員選擇,這樣學員愿意接受老師的意見,便于進行修改。
1. 鞏固和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有關中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充分與全面鍛煉,培養教育和教學上的獨立工作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 在中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時間中向優秀教師學習,認識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樹立和鞏固忠誠人民教育事業的思想。
3. 通過實習,全面檢查我們的教學技能和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改進措施,以促進我們的教學能力。
二、教育實習時間安排
我們的教育實習時間為八周,自XX年9月20日至11月15日。我們把時間分為四個階段:
1.準備階段(6月下旬至9月20日,課余時間)
(1) 實習隊召開全體成員會議,選定正副隊長,落實正副隊長的職責。及大家相互認識交流。
(2) 隊員們利用微格時間、暑假期間備課寫教案,最好先寫1-2篇教案,練好師范基本功,做到三個“基本”要求,完成好五個“一”,做好自己的個人簡歷。
(3) 了解學校情況,準備踩點要了解的問題.
(4) 準備調研方案.
(5)討論在實習期間有可能舉辦的活動,并落實各隊員的主要責積.
(6)踩點完畢,開例會,向隊員說明學校祥細情況和注意事項.后勤副隊長安排宿舍,按"自由組合,合理分配, 服從安排"的原則分配宿舍人員,按"自愿,明主"原則選出舍長.舍長按隊規靈活安排舍務.
(6) 由后勤副隊長做好財務和交通安排。
(7) 初定9月19日出發。
2.見習階段(9月20日至9月25日)
(1) 9月19日,全實習隊于中午到校,后勤副隊長同舍長協助安排隊員購買日用品、安排食宿,各宿舍開展清潔衛生工作,教學副隊長帶同學熟悉辦公室和試講地點。
(2) 晚上分別請實習學校領導、科組老師、班主任介紹學校、科組、班級的基本情況,請優秀老師介紹教育、教學的好經驗,了解實習學校各項工作和各種規章制度。
(3) 9月21日早上,隊員跟隨原班主任、組長到班與學生見面,并從即日起參加班級活動,了解學生思想、學習情況,在原班主任指導下指定班主任工作計劃。
(4) 聽原科任老師的課,參加科組教研活動。
(5) 在原科任老師指導下進行備課、預講。
(6) 準備班會內容。
3.實習階段(9月28日至11月6日)
(1) 上好試教課,同組實習生或全組隊員可互相聽課,做好聽課記錄,開好評議會,認真總結經驗,做好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2) 繼續認真備課,寫教案,預講,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3) 及時批改作業,了解教學效果,加強個別學生的輔導。
(4) 做好班主任日常工作,按計劃開展各項活動。
(5) 國慶假期開展調查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收集整理資料,為做好總結作準備。
4.總結階段(11月9日至11月15日)
(1) 每個隊員寫工作總結和個人鑒定。
(2) 隊長收集每位隊員的總結或專題報告,調查報告等材料,寫好實習隊工作總結,回校后三天內將實習隊的總結以及推薦兩篇寫得較好的專題總結或調查報告交教務處教育實踐科。
(3) 隊長組織全隊同學根據《教育實習紀律、調查與總結評分標準》對每個同學的教育實習紀律、調查與總結進行評定,最后隊長寫出每人的小組鑒定。
(4) 原科任教師和原班主任寫好實習生鑒定,初步評出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成績,最后由實習學校簽寫意見和加蓋公章,并征求實習學校提名“優秀實習生”初選名單,把初選名單與鑒定一起放進檔案袋,加蓋密封后,由隊長負責帶回學校教務處實習科。交領隊教師帶回教務處實習科。
(5) 隊長負責填寫好隊員的考勤表、實習學?;厩闆r統計表以及補充完善實習隊日記本。
(6) 召開總結座談會,征求實習學校的領導、老師對我們實習隊表現和我校實習工作等方面的意見。
(7) 寫好教育調查報告或教育科研論文,回校后三天內將調查報告和個人總結或專題總結、《教育實習學生工作本》、班主任工作計劃、班或團課講稿交給本院系教學法教師。
(8) 各隊員應研究如何為實習學校做好事。
在研究期間,我認真閱讀了大量的理論書籍,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開闊了眼界。讀過的書籍主要有:《教師科研行動指南》、《校本課程與研究》、《給教師的100個建議》、《物理教學論》、《學生論》等等。在系統閱讀書籍的同時,我還翻閱了大量的雜志,如《江蘇教育》、《上海教育》、《中學物理教學》、《物理教師》等等。從這些雜志當中,我不僅學到了如何進行科研,而且也增加了科研的信心和勇氣。另外,我還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從網絡當中查找科研的資料,和同行進行交流經驗。通過這三個方面的學習和交流,不僅解決了我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而且還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
二.能夠教科研相結合,提高研究的實效性。
教師做課題研究不能夠脫離課堂,而要讓研究服務于課堂,否則就失去了研究的意義。因此,我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努力尋找和課堂教學的結合點,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使教研相長,這樣做,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而且還給課題研究提供了素材和經驗。本學期在課題研究方面主要做了下面幾項工作:
1.制定了《初二學生數學能力調查表》,通過調查,了解了學生實際的數學水平,為課題的開展提供了依據。
2.認真分析了初一和初二的數學教材和課程標準,從中找出了和物理學習有關的內容,為數學和物理的教學提出了有用的建議。
3.在教學時,注意突出物理和數學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來認識和掌握物理知識,使學生知道兩者之間的重要關系,幫助學生建立辯證思維的習慣。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研究的過程中,主要運用了調查法、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制定研究計劃,努力實施,及時反思總結。完成調查報告和案例分析。
三.研究結果和總結
經過這一輪的課題研究工作,使我受益匪淺。我不但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科研水平,增強了科研興教的意識,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而且在教學中還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2.提了了自己的寫作水平。學會了制作調查報告,學會了寫作案例分析和總結。
3.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
5.為轉化學困生積累了經驗。
主要成果:
1.寫下了一定的讀書筆記。
2.完成了初中生數學水平的調查和分析
讀者對象
旨在深入醫學領域的研究與探討,匯集醫學科研、醫護、管理人員以及各級醫科院校廣大師生的研究成果和醫學實踐的寶貴經驗,集學術性、前沿性、實踐性為一體,致力打造醫、藥、護、管、衛及科研人員交流展示成果的平臺。內容適合各級醫療衛生、醫藥科研、醫學教育機構的科研人員、醫護管理人員以及廣大師生閱讀。
編輯原則
學術刊堅持“以交流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辦刊宗旨,堅持刊物品質第一位的辦刊理念,全力打造一個貼切于新時代醫學要求的學術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