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4: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辯論賽發言稿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正方(青春需要偶像):
一辯陳泳而;二辯龍卓延;三辯焦文慧;四辯尚黛夢
反方(青春不需要偶像):
一辯劉岳朋;二辯嚴俊強;三辯馮萬煒;四辯陳志舜
上課鈴打響了,老師帶著微笑走進了教室。一場沒有硝煙的較量,一觸即發。雙方的辯手,針鋒相對,寸步不讓,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雙方似乎都胸有成竹,雙方辯手已經蓄勢待發,各就各位了?,F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隨著歐陽老師宣布辯論賽開始,萬眾矚目的辯論賽,拉開了帷幕。首先是正方一辯陳泳而發言,我仔細地聽著對方的發言,想發現對方的破綻,進行有力的反駁。但也許是對方辯手的發言過于精辟,我沒有發現對方的發言有什么漏洞。不過,這使我有點不知所措,我的發言有點語無倫次的感覺,結結巴巴的。我只是簡單地闡述了我方的觀點,離我的發言時間還有半分鐘時,我已經是窮途末路了。
看來對方是有備而來,每個辯手的手上都拿著一份發言稿,還不時地進行修改。而我們反方呢?只有零星的幾張紙。對方一開始就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我方的二辯和三辯當然不甘示弱。在攻辯環節,雙方的二辯和三辯進行激烈了辯論,辯手的發言和回答個個都妙語連珠,雙方依然堅持自己的立場,誰也沒有攻破誰的陣地。輪到我對攻辯進行總結了,我簡單地和二三辯交流了幾句。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訓,發言的語速稍微降了下來,按照我方的辯手在攻辯環節的發言,我對他們所辯論的事例加以肯定,并且用了好幾個挑剔問題反問正方。這下我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了,為接下來的自由辯論增添了不少自信,也可以算是將功贖罪吧!
最激烈的環節莫屬自由辯論了。對方一辯陳泳而首先站起來發言,她的觀點是:青春期需要一個偶像作為衡量判斷事物的對錯,從而來約束自己。而我方三辨嚴俊強馬上站起來回答:“偶像是一把雙刃劍,偶像也是人,也會有做錯事的時候,難道偶像做錯了事你也跟著學?這樣很容易會誤入歧途。”對方二辯龍卓延從容地站起來說:“偶像帶來的效應,讓他們的崇拜者紛紛效仿,比如說姚明熱衷于慈善公益事業,崇拜他的人也會積極地投身于慈善公益活動。這難道不是好嗎?”我方二辯馮萬煒回答:“最近,某地區的一名女子因為得不到他所崇拜的明星——劉德華跟她單獨會面的要求,最后竟然跳樓自殺了,而這名女子在此之前,為了買劉德華的CD、海報之內的,她家已經是傾家蕩產了。這難道就是追星的好處?”
在雙方拼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忽然,我發現對方辯友的一個破綻,我喜出望外,馬上乘勝追擊,自信滿滿地站了起來說:“偶像之所以稱為偶像是因為他們某一方面的能力十分突出,但是,請問在他們成功的背后是靠什么呢?難道也是偶像的作用?如果是的話,那么,偶像之前的偶像又崇拜誰呢?巴西足球名宿貝利,從小就刻苦練習足球,成年后為多次率領巴西隊捧得世界杯冠軍。難道你說貝利他崇拜梅西?那時,梅西還沒出世呢!”對方只能敷衍了事。
……
隨后,雙方你來我往,滔滔不絕,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唇槍舌劍的辯論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很快,就在雙方激烈的辯論中,自由辯論的環節結束了。無論是臺下的老師和同學或者是參賽的辯手,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最終,在雙方的四辯陳志舜和尚黛夢的總結陳詞后,辯論賽結束。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總結的時候,歐陽老師還表揚了我在自由辯論環節的發言“一針見血”。在同學們的高呼下,龍卓延和馮萬煒榮膺了最佳辯手的稱號,而這次辯論賽的勝方是正方。
《小小辯論會》是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我是根據教材要求,這樣確定教學目標的:1、了解辯論的概念及特點;2、學會針對對方觀點運用自己準備的事實材料有理有據進行反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與表達能力;3、通過辯論活動,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網絡的利弊問題,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4、通過小組合作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精神。
教學過程如下:
一、播放視屏,了解“辯論”
1、播放一場大學生辯論會的片段,讓學生說說: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的表現怎樣?
2、讀課本P 91上的“口語交際”題、查字典或上網搜查,了解什么是辯論及辯論有哪些特點。
二、確定辯題,明確觀點
根據課文中提供的參考辯題,或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有爭議的感興趣的實際問題,各自談談自己的看法,將同學們最感興趣的辯題作為本次口語交際課的話題。通過討論,將“小學生上網的利與弊”作為本次辯論主題。
三、自選觀點,分組準備
1、針對辯題提出的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小學生上網利大于弊”和“小學生上網弊大于利”確定正反方,分為兩組。并在自薦的基礎上民主選舉產生出一名主持人。
2、各組學生在一起討論,圍繞本組選定的基本觀點,從各個方面尋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體事例和材料,以選取最有說服力的論據。每組推選出四名主辯人,排出發言順序。教師在這一環節中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雙方都做好準備。并注意了解情況,酌情加以指導。
四、展開辯論,暢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辯論會開始,公布辯論的題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觀點,介紹正、反方的主辯人及發言次序;
2、通過辯論會有關規則,注意辯論時先表明自己的觀點,然后說出理由,進行辯論。
3、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辯人陳述本方基本觀點和論據,接著,各方主辯人為維護本方觀點按一定順序發言,或補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對方發言的漏洞和錯誤進行反駁,或指出對方認識的片面,用本方觀點予以糾正……
(當主辯人應對無力、反應遲緩時,本方組員可以插話支援,盡量使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做到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經過幾輪辯論,雙方的陳述都比較充分了,第四主辨人歸納小結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觀點的正確。在辯論的過程中,為使辯論會氣氛活躍,主持人可以在辯論的過程中相機插話,或評價,或激勵,或引導,把辯論不斷推向)
4、雙方互相提問質疑,自由辯論。
5、雙方總結自己的觀點。
五、評議總結,提高認識
1、學生自由發言,進行自我反思。評價正反雙方的優點、存在的問題,談談自己在本次辯論會的過程中的收獲與體會。
2、教師對本次辯論會進行總結評價,表揚鼓勵,指出問題,提出新的要求。
通過此次辯論會的成功舉行,作為教師的我有以下兩方面的體會:
一、辯論會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研究性學習活動。
第一,有利于綜合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在賽前的準備中,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搜集材料,寫“辯論發言稿”。這樣,學生有針對性地去閱讀、寫作,積極性高,有話可說,大多數人都能寫出富有見解的文章來。在辯論過程中,學生必須敏于聽而善于言,既要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聽清對方說了些什么,哪些說對了,哪些說得不合理,又要針對對方說得不合理的地方,給予有力的反擊。這樣學生置身于競賽的情境中,大腦處于高效運作狀態,讀、寫、聽、說訓練得到強化,其效果大大優于傳統課堂教學。
第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辯論時,學生既要注意聽清對方發言論證是否嚴密,又要顧及本隊的總觀點,堅守住自己的分論點,還要有機地組織自己的材料,不失時機地給予對方有力反擊。在高度緊張、激烈的論辯過程中訓練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嚴密性,以及要顧全到大局的整體性、論述的邏輯性。辯手的思維越嚴密,語言表達就越準確,說服力也就越強。通過搜集論辯材料、寫成發言提綱、模擬練習以至比賽的一系列訓練,就能使學生在實踐中爆發出一串串創造思維的火花,作出了一次次精彩紛呈的即興發言。
第三,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在辯論賽中,學生圍繞一個話題展開辯論,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此外,辯論賽充分體現了集體的智慧,是群策群力的比賽,它講究整體的配合,極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各辯論隊要集體研究辯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反駁對方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小組成員團結協作,深入研討,配合默契,整體作戰。由此,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團隊協作精神就自然而然培養起來了。
二、成功的辯論會教學,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了解辯論的意義。辯論就是正反雙方各自闡明對某一觀點的見解,并指出對方觀點的缺陷,以便得出正確的認識。它是一項古老的活動,古希臘的哲學家常常為了一個哲學問題辯論不休;中國古代也有諸葛亮舌戰群儒,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功績。正所謂“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師”。在辯論中,能讓我們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辯論的特征是口語表達,具有對抗性、綜合性、邏輯性、策略性、應變性幾個特點。辯論是一種知識、智謀的較量,是質疑、交流、鍛煉口語的好機會,充滿了挑戰性,因此學生十分喜歡這樣的實踐活動。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學生;合作意識
現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分工,從而使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越來越重要。要想完成一件事情,光靠一個人的能力往往是無法做到的。所以,在我們高中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的合作意識的培養就顯得非常重要。而政治又是一門人文精神很重的學科,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就很有必要了。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培養具有合作意識的人才,教師要結合政治這門學科的特點,為學生構建合作的平臺,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加強學生的合作能力。為此,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就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一、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
在政治這門課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首先要加強老師和學生的合作。師生之間的合作是教學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老師在教學中要和學生時時進行互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來。比如,在講課時老師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回答,而學生對課本上的知識不理解時也可以對老師進行提問,這樣通過老師的回答既講解了知識又達到了和學生合作教學的目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當筆者講到“文化”這一節時,要求學生們在課下搜集與文化有關的各種資料,然后拿到課堂上來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在上課時同學們都競相拿出自己的資料,有的很多不懂的知識我給他們進行講解,最后一起總結關于文化的各種定義和理解。這堂課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不僅學到了課本上關于文化的知識,而且領會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二、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師在進行備課時要發揮想象,創造出不尋常的教學形式來調動學生自己去進行合作,使他們都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見解等,從而得到同伴和老師的肯定。只有這樣去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才能真正使學生為了解決問題而去和別人進行合作交流,在合作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一起解決問題。例如講到法庭這一節時,為了加深學生對法庭的理解,筆者要求學生們模擬一下現實中的法庭,學生要想順利完成這次課堂活動就必須要分工合作,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完成不了的,這就迫使他們各自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務,從而將這項活動順利完成。結果正如筆者所預料的,學生們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將法庭模擬得有聲有色。這樣,通過實行不尋常的教學形式,設計特別的教學背景,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有利于喚醒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明確合作的重要性。
三、開展社會實踐,增強社交合作能力
高中階段以前的學生沒有怎么接觸過社會,一直在學校里面學習,接觸的都是一起上學的同學,人際關系簡單,不知道怎么和社會上的人交流溝通,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是非常不利的。筆者認為,政治課除了在課堂上教學外還要開辟第二課堂,也就是社會這個大課堂,要讓學生們時常到社會去實踐一下,去和社會上的人交流溝通,既增強了合作能力又增加了社交能力。比如在講“社會主義社會”時,筆者要求學生去社會上做一項調查,調查社會上的人對社會主義的理解,然后寫一份實踐報告給我。學生們為了完成這項任務在課下跑到大街上做調查,還有的去圖書館借各種各樣的書,上網搜索各種資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肯定要和人打交道,也就是溝通交流。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學生們學會了和別人溝通的方法,也培養了合作的意識,為學生終身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四、組織小組辯論賽,在比賽中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很多學生對課堂上的合作擺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也就是對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合作不積極,而如果采取比賽的形式則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學生對比賽是很重視的,因為這關系到自己的榮譽,學生肯定會使出渾身解數來贏得比賽。在課堂上采取辯論賽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合作積極性,在比賽的過程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比如講到“公有制與私有制”時,筆者將學生們分成兩組組織一場辯論賽。學生們都紛紛參與到比賽中,查閱各種書籍,上網搜集各種資料,為了各自組的榮譽而獻計獻策,討論發言稿,確定辯手。經過充分準備,辯論賽辦得很成功,取到了比預期好的效果。這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還提高了學生們的思辨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五、避免形式主義,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雖然前面講了很多政治課上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方法,但是一定要避免形式主義,要注重實際的行動。在課堂上要讓所有的同學都參與進去,而不是少數的“精英”在討論問題。有不少學生因為害羞或程度差而不愿參與到合作教學中來,游離于課堂之外,做一名“看客”。對于有的問題,學生們因為知識所限等原因,很少有機會對老師做出回應;或是由于教師缺乏教學經驗而對學生了解不夠透徹,只是停留在膚淺的表面上,無法對問題的本質做出準確的回答,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因而教師要將合作培養教學做到實處,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其中,享受這個過程,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1. 借助多媒體巧設教學情境
英語屬于一門語言性學科,目前國內很多學生都覺得英語很難,對英語不感興趣,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在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并沒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交際環境,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就應當讓學生成為英語課堂的參與者。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使用多媒體來豐富課堂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創設良好的交際環境。例如在學習亞洲沙塵暴《Sandstorms in Asia》時,教師就可帶領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隨后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賽,同時為學生創設情境。假如這是聯合國的討論會,現在需要討論一下關于自然環境保護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從互聯網上或者書籍上收集一些資料,接著模擬一些辯論賽的場景,將資料整理成發言稿或者PPT,由一位學生作為主辯,闡述主要觀點與論據。教師可將其分為正反兩方,正方的辯題為:保護環境比經濟發展更重要。反方的辯題是:經濟發展比保護環境各個重要。如此便可引導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同時還可自己尋找更多的課外知識。如此便可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2. 借助多媒體活躍課堂氣氛,深入理解重點句式
在特定的程度內,信息活動強度快,就能夠集中精力,學生在記憶過程中會出現“瞬間記憶”,假如教師能夠有意識地強化信息,就能夠快速變為“長時記憶”,由此便可提高認知效果。將這些理論運用到英語課堂上,能夠加深學生對重點與難點的記憶,鞏固學習內容。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置“飛入”以及“百葉窗”等動畫效果,還可加入“機關槍”以及“風鈴”等聲效,同時還可將教學重點與難點設置成不同顏色的文字。例如在講解“Fire”時,教師就可將對話制作成動畫片,設計如下場景:(1) Jenny and Yang Pei are cooking in the kitchen.(2) A pan of oil catches fire. (3) Jenny asks Yang Pei to cover the pan.(4) Yang Pei is going to take the pan.同時給動畫人物配上可設置靜音的對白與相應的可隱藏字幕,同時將對話的重點與難點用黃色顯示出來,并設置超鏈接。在教學中,教師可按照對話的內容來提出問題,隨后為學生播放隱藏字幕的動畫片,學生看完后進行提問,檢查學生對于動畫的理解程度。隨后教師可重播動畫片,將字幕展示出來,同事單機紅色顯示例句,帶領學生理解這些重點的句子。通過這樣的演示就能夠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活躍課堂氛圍。
3. 借助多媒體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英語的基本技能就是聽說讀寫,其中聽與說是讀與寫的基礎,因此應當得到教師的重視。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師生提供大量的聽力材料,如電影以及歌曲等,都能夠給學生提供聽的機會,這些材料非常生動,且較為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將機械的聽力變得更加有趣。例如教師可經常給學生播放一些精彩的英語節目,讓學生學唱英文歌曲,還可引導學生精彩的電影配音,這些活動都能夠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同時還能夠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一舉多得。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將不同的理解練習呈現給學生,例如在學習“The Burger Business”時,教師就可設計配對練習以及圖標猜詞等,通過此種形式來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了進一步強化讀寫練習,教師可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關鍵詞,要求學生先說后寫,例如在講解“Practical joke”時教師就可按照故事的內容為學生設計幾幅圖片,同時搭配關鍵詞,讓學生復述故事,最后再進行作文練習,如此便可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使用多媒體優化英語課堂,同時還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按照學生的學習基礎選擇恰當的輔助形式,如此便可提高教學效果。
[1] 楊秀萍. 論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特點與優勢[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1).
[2] 黃秀芳. 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英語科普文章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03(02).
【關鍵詞】高中英語 口語 表達能力
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中,說的難度最大。學生能否學好英語,用好英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不會說。盡管口語對學生的語言發展很重要,但是口語的價值多年來在實踐中一直被低估。課堂上,不少老師往往通過機械重復的句型操練和背誦對話的形式來教口語,因而雖然付出了努力但收效甚微。
1 高中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現狀
隨著全球化的進展,口語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會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在高中是要為這種能力的分組奠定基礎,讓學生不僅會表達,還要學會在不同的交際場合按照一定的社會文化規則進行交際。在英語教學中,我常常聽到教師們這樣抱怨:“某某學生作業、考試都不錯,就是上課不舉手,不喜歡發言?!惫P者在聽課時??吹竭@樣的現象:有的學生筆試成績好,口語卻很糟;在交際活動中,有的學生心里想得挺不錯,一要口頭表達,就抓耳撓腮,表達不完整;還有的學生自由會話時語言流暢,思維敏捷,可一到正式發言就吞吞吐吐,結結巴巴等等。
2 高中生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聽英語的機會太少。說英語的能力必須建立在大量的聽英語的實踐基礎之上。學生聽英語的機會少直接影響了說的訓練。我國學生,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的中小學生是在漢語環境中學習英語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幾節英語課外,很少有接觸英語的機會。課內的一點聽說訓練難以在課外得到復習鞏固。學習了不會用,即使會用也往往無處可用。即使是城市學校,學生課外使用英語的機會也非常少,他們沒有不得不使用英語的機會。
2.2 教師素質上準備不足。由于教師均為國內師范院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不少中學英語教師的口語水平偏低,語音語調不準確,不能流利自如地用英語教學,這對培養學生聽說能力是很不利的。教師本人的口語不夠流利,有時候會顯得力不從心,在專業上還需要不斷地充實和提高,才能適應當前新課標提出的要求。教師的語言觀、教學觀、評價觀等方面也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在課堂上低估甚至忽視了口語教學。
2.3 英語考試的負面影響。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學生數量龐大,一些測試形式非常好,但是,操作起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和空間上的投入。因此,一些對教學實踐具有很好的反撥作用的測試形式(如2對1,即兩個老師測試一個學生的口語),在考試評價中不具備操作上的可能性。一些地方雖然嘗試在中考中增加口語測試的內容,由于組織難度大,評分受主觀因素影響多,測試效度,包括內容效度和評分效度都大打折扣。
3.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
3.1 堅持正確的教學原則與方法。在幫助學生的口語訓練中,科學設計英語評價系統與正確使用一套好的英語教材固然重要,而堅持正確的教學原則與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英語課堂教學的口語訓練時,要做到因材施教,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個性情況、智力水平、口語基礎等都有助于搞好課堂教學。對語音好,但表達能力差的學生,要多些鼓勵,正面引導其加強口語訓練;對語言知識基礎扎實,理解能力強,但不喜歡開口的學生,要善于幫助他們認識語言學習規律,掌握正確的語言學習方法;對于膽小愛面子,因怕犯錯誤而不敢或不肯開口的學生,要幫助他們提高認識,指出在語言學習的口語訓練中出現錯誤或缺點是很普遍的現象,告訴他們不敢或不肯開口才是語言學習的最大錯誤。
3.2 口語訓練教學中強調多模仿。強調多模仿可以讓學生的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表達力、創造力等方面得到很好的培養,讓學生的智力在習得言語能力或語言知識的過程中得到不斷地提高,從而為學生建立起長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基本能力。
例如,在高中英語口語中教師可以開展辯論賽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我利用剛開完運動會的機會問學生:“Who isthe better jumper,Lucy or Li Lei?”班上的男同學說“Li Lei isthe better jumper.He jumped higher than Lucy.”而女生很不服氣地說:“I don’t think so.Lucy is the better jumper.Althoughshe broke her leg,she continued to jump.She is great…”通過實踐反思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變換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樂中學、在玩中學,通過表演、競賽等形式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開展辯論會的比賽模式,符合學生喜歡表現自己、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而辯論會不僅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而且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3.3 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主進行。教師既不能越俎代庖,為高中生準備好發言稿在課堂上去念,也不能放任自流,自生自滅。應將這項活動作為教學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并制訂出長期(學期)和短期(星期)的計劃,包括匯報內容(如日期、周日、天氣、出席情況、缺席原因、課程、學校和班級的重要活動、社會見聞、國內外重要新聞、對教師與同學的希望和建議等)、方式(單個或多人)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預防措施(哪些內容學生匯報時困難較大,如何幫助他們克服困難,高中生匯報時可能用到哪些生詞等)。這樣,教師胸有成竹,便于指導,學生心中有底,便于準備,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事先解決可能遇到的困難。如低年級高中生尚未掌握足以說明各種天氣特征的單詞(fine,sunny,rainy,cloudy,windy,foggy,snowing,etc,),教師應先將這些教會全班學生。個別學生的困難,則在準備過程中幫助解決。
參考文獻
[1]程曉薇.高中英語口語教學芻議[J]
論文摘要:大學語文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一門重要課程。然而,高職院校的大學語文課程教學在諸多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制約著高職人文素質教育的推進。因此,高職大學語文課必須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改革。本文從教學目標定位、教材編寫、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與手段的使用及考試方式的選擇五大方面探索了高職大學語文教學全方位改革的具體內容和方法。
高職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關鍵是以學生為本,抓好三個立足點,即學生能夠接受(考慮學生水平)、學生愿意接受(考慮學生興趣)和學生應該接受(考慮市場需求)。具體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教學觀念,重新定位教學目標
高職大學語文既不同于中學語文,又不同于本科大學語文。中學語文側重于“工具性”的培養,本科大學語文側重于“人文性”的培養。而高職大學語文介于兩者之間,它包含了培養“工具性(即應用能力)”和“人文性(即人文素質)”的雙重功能。所以,高職大學語文既不能講成“五馬分尸式”的“高四語文課”,也不能講成“蜻蜓點水式”的“作品導讀課”。
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語文教學大綱》(征求意見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設置語文課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基礎性特點,適應當代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日益交叉的發展趨勢,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高質量人才?!备叩嚷殬I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生產和服務第一線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級實用型人才?!边@就在本質上要求高職大學語文教學一方面要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使語文課盡可能生動活潑,讓學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重視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改編教材
當前,許多學校采用的教材為本科教材,這些教材的共同特點是:一是以古文為主,缺少現代文;二是偏重文學作品,輕視精美文;三是突出作品欣賞,忽視語言能力的培養。而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的文字水平較低,理解能力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面對這樣的學生,如果強迫他們去分析寓意深遠的文章,描寫遠離他們生活的人物,勢必會造成教學相克。根據前蘇聯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維果茨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教學要建立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教材要適應大多數學生的現有水平,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間找到最佳接合點。
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興趣愛好和實際需要,我們的教材應側重選擇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經典時尚且有強烈感染力的文章和文學作品。同時,要實現人文教育和語言訓練的并重兼顧,通過滲透民族精神、公民道德、人生觀、榮辱觀、人格與尊嚴、自重自愛和自強不息等內容,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強烈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能夠接受的基礎上,訓練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在學生愿意接受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領悟人生哲理和職業道德。
三、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為了與本科院校爭奪就業市場,在強調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培訓的同時,忽視了對學生語文能力及人文素質的培養。因此,為了打造合格的人才,擺脫“高四語文課”的陰影,高職大學語文除應更進一步培養學生朗讀、寫作、口語表達等語言應用能力外,還應加強以下內容的教學:
1.傳承作品中優秀的精神文化,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其高尚的人格品質。許多文學作品都蘊含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華,表現了華夏兒女的情懷節操、品格修養,體現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志趣愛好,對學生精神品格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孔子“見賢思齊”的人格品質、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道德境界、屈原“興國存君”的愛國情感、杜甫“窮年憂黎元”的憂國憂民情懷、韓愈“為文養氣”“養氣致盛”的精神活動,無不表達出作者高尚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情操以及他們對社會人生的積極思考。 2.拋棄中學單篇課文講讀模式,實現融文史哲為一體的綜合研究?!拔摹保搓P于作品本身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研究;“史”,即關于與作品相關的歷史背景和事件的研究;“哲”,即關于作品所體現的哲學理念的研究。這樣講授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作品與社會、自然、作者生活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技能。
3.將教學內容分為精講與泛讀兩部分。泛讀課文作為精講課文的補充,是布置給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容,可以是本作家的其他作品,也可以是同類作家的其他作品。這樣既可以滿足吃不飽同學的求知欲望,又培養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四、從學生興趣出發,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奇是興趣的源頭。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已很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所以,我們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革。
1.適當采用朗誦、演講、辮論、表演、討論等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如白居易的《長恨歌》的主題思想有“諷喻說”“同情說”“長恨說”“自傷說”“矛盾主題說”等多種說法,教學時可先將這些不同的說法向學生作總體介紹,然后由學生先圍繞一種認同的說法去查閱資料,然后寫成發言稿,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同樣,這篇課文又可采用辯論式教學方式,先從學生的發言稿中提煉出兩派較集中的觀點,形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這樣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改進教學手段。目前,大多數大學語文教師還停留在“課本、粉筆、黑板加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手段的層面上,其教學效果是有限的。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視聽組合對學習內容的感知和記憶率遠遠高于視聽分別利用之和。對人腦功能的研究還表明,多種感官的交替刺激,可充分調動大腦的功能,使之處于興奮激活的狀態。因此,使用圖文并茂、聲情相生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或光盤,可通過制造全方位的人文環境,調動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使學生身臨其境,受到審美感染,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家作品,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實現語文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如與文化素質講座相結合,安排唐詩系列講座、文學系列講座等;與校園文化月活動相結合,開展辯論賽、語言藝術賽、語文知識競賽等;與學生的社團活動結合起來,組織學生參加文學社,創辦文學刊物等;與各文學期刊合作,開展小記者采風活動、大學生暑期實踐活動等。社會實踐豐富了學生的閱歷,提高了他們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增加了他們對文學的興趣,也真正達到了語文教學的教學目的。
4.適當推薦課外閱讀書目。課堂教學總是有限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質的培養與提高是個緩慢的過程。所以,單純依靠每周幾節課堂教學是不可能達到教學目的的。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承擔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責任。
【關鍵詞】英語課堂練習設計新課標學生
一練習設計的科學性和目的性原則
教師要明確了解《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各級的要求,使課堂練習的設計符合語言學習的客觀規律,體現不同年齡的學習特點。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等要相互結合、相互滲透和支持。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練習的實效性,注意重難點的突破,講究方式和方法,做到精練和巧練相結合。要處理好質和量的關系,既要使語言材料有足夠的再現率,有一定的知識寬度,又不搞題海戰術,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堂練習既是為整個教學服務的,就應該有明確的目標,針對性強,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練習的設計,哪些是針對所學內容進行的“雙基”檢測,哪些是對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等,老師必須胸有成竹。設計的練習既要重點突出,又要照顧基本,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最終目標,從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練習設計的層次性和開放性原則
由于受智力因素、認知水平、學習習慣等各方面的影響,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在練習的設計上,應注重層次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難易結合,因人而異。首先我根據學生的能力情況以及學生個體對英語語言的感悟,并結合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把全班的學生分成三個層次:A層為特長發展生;B層為能力發展生;C層為基礎生。學生分層以學生的“自我感覺”和“自我定檔”為依據,并隨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力以及成績的波動而有所變動。做到“分合”有序、動靜結合,并分層設計練習,分層設計課堂問題,分層布置作業,引導學生全員參與,各得其所。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進行合理安排呢?課堂操練包含聽、說、讀、寫四種形式,以口頭對話練習為例,我鼓勵A層學生脫離課本,自由交談,進行自編對話,以Pairwork和Groupwork為主要形式;對于B層學生,則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口語練習,給他們足夠的表演的機會;鼓勵C層次的學生敢于開口講英語,讓他們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再如,在課堂上不同層次的提問能最大限度地給學生表現的機會,滿足學生取得成功的愿望,這也是激發學生情感的主要途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教材重點、難點、惑點、特點和要害,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愛好、愛好和特點,有步驟、有目的地設計一些富有啟發性、趣味性、挑戰性又是學生力所能及的問題,調動起學生興奮、好奇的情緒和急于解決問題的愿望。做到對A層學生少講多練,讓他們獨立學習,注重培養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其解題的技能技巧;對B層學生,則實行精講精練,重視雙基教學,注重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的處理,著重在把握基礎知識和練習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對C層學生則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點與淺講多練,把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課堂提問注重層次性,及時點撥,充分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讓學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只有在練習的設計上注重層次性、梯度性,才能使各類學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是當前英語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更好地發揮潛能,發展個性,課堂練習應具有靈活性、開放性和拓展性。開放性的練習是指沒有唯一答案,允許發表不同看法,鼓勵創造性思維的話題。例如,我在教學高中英語??煲籙nit1Womenofachievement時,根據學生對“偉大女性”的不同認識組織征文比賽、演講賽或辯論賽。
1、選取題目:Isthewomanbehindasuccessfulmanagreatwoman?
2、讓學生根據不同的觀點分成小組,搜集支持自己論點的材料和事例。
3、學生根據所搜集的材料寫成發言稿,然后在全班或全年級范圍內開展英語演講比賽。根據演講者的演講內容,英語發音、風度等各方面綜合評價其表現,選出優秀的演講者并給予獎勵。
4、從優秀的演講者中挑選代表正反觀點的兩方辯手進行辯論賽。
又如:一詞多義在中學英語教材中比較常見,注意歸納,讓學生通過查閱詞典和討論完成類似下面英譯漢的作業:
1.Chaplinhaddevelopedhisownmannerofacting.
2.Theequipmentforaddingsoundtofilmshadnotwellbeendeveloped.
3.Photographsarequicklydeveloped.
4.TheslavesfromAfricadevelopedtheirownkindofmusic.
5.Theydevelopedastrongsystemofsociety.
6.Boysdevelopphysicallylaterthangirls.
設計出具有開放性的練習,使之具有一定的彈性和伸縮性,使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有一定的選擇余地,這對于促進各類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發展作用是巨大的。因此,為了提供較為寬松的個性發展的空間,對于作文練習,我一般同時提供2-3個參考題目,學生可憑喜好,任選一個進行練習。這樣的練習既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又能激活英語課堂,讓學生各施所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練習設計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原則
單一性、重復性的題目枯燥無味,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必須注意練習的多樣性,讓學生主動交流,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練習既可以口頭出現,也可以書面出現,還可以用聽寫、表演、繪畫、演唱、模仿等形式,做到動靜結合,體現形式的多樣性,使學生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訓練。練習設計的多樣性還體現在選材的廣延上,范圍可涉及中外各地、宗教文化、科技衛生、交通體育、自然地理等多方面,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加深學科間的綜合與滲透。
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具課,課堂上師生交流頻繁。中學生好奇、好動、求勝心強。抓住以上特點,可穿插設計些激發興趣的題目,避免單調、重復性的題目太多而影響練習效果。如學習了Sports之后,根據中學生對運動比較感興趣的共性,我配置以下作業:Drawapictureofyourfavoritesport,thendescribeyourpicturesinEnglish.這種作業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但形式新穎有趣,而且通過繪畫與描述,能夠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如在上完高中英語模塊一Unit1Friendship和模塊三Unit3TheMillionPoundBankNote之后,配置學生去網上搜索相關的影片觀看,讓他們除了學會書本上的知識外,從網上了解到更多的背景知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另外,我們還設計一些猜謎、模擬、表演、接力賽、對抗賽、搶答等類型的題目,偶爾還可以附帶些小“獎品”,以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興致和動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覺完成練習,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練習設計的真實性和時代性原則課堂練習的設計不僅要考慮學生現實的知識與能力水平,還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不應把脫離真實語境的練習,如單純的語音、語法知識考查等題目作為訓練的內容。練習和“任務”的內容與現實不符,往往只會使學生失去興致。我們可多設計些貼近學生生活和實際的應用型試題,如購物(shopping)、旅游(travelling)、信函(letters)、廣告(advertisements)、通知(notices)、就餐(eatingmeals)、問路(askingfordirections)、就醫(seeingadoctor)等貼近現實生活的題目,以培養學生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蜻x擇一些真實反映異國文化、風土人情等內容的題材,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