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4: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體系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在實證調查的基礎上,提出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中小企業會計服務系統,以解決我國中小企業由于信用問題而導致的與資金供應者之間信息不對稱存在的市場失效問題。分析了中小企業會計管理的現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構建中小企業會計服務系統的思路、方法、途徑、措施等。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小企業促進法》和《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若干意見》頒布以來,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最新統計資料表明,中小企業數量已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6%,創造的產品和服務價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8.5%,吸納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人員,社會銷售額占58.9%,進出口額占68%左右,上繳稅收占48%左右。中小企業發明的專利和研發的新產品分別占66%和82%。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市場繁榮和擴大就業的生力軍。然而,一些中小企業的信用缺失,造成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的信息不對稱而存在市場失效問題,成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構建我國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特別是解決中小企業的財務信用缺失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
在融資活動中,資金的供給方需要對資金的需求方的資信狀況進行詳細的調查了解、核實,為此要求存在一個規范的中小企業資信評估市場??v觀中小企業財務信息狀況,大量的中小企業都曾提供過虛假的財務報告,企業為了逃稅避稅,與審計機構串通一氣,制造虛假的財務數據。虛假財務信息也欺騙戰略投資者和銀行,造成大量資本金的誤投和流失。由此看來,要解決中小企業財務信用缺失問題,首要的基礎性工作是提高財務信息的披露質量,從根本上解決銀行與企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這種信息不對稱問題既與企業有關,也與整個會計師行業有關。所以,提供中小企業的會計服務,解決財務信息不真實、不準確、不及時的問題,才能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中小企業會計的現狀
(一)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在被調查的20家中小企業中,有70%的調查對象會計機構與會計人員不符合會計規范的要求。在會計機構設置上,有的獨資小企業干脆不設置會計機構,有的企業即使設置會計機構,一般也是層次不清、分工不明確。
在會計人員的任用上,小企業最常見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親屬當出納,外聘“高手”作兼職會計,一般定期來做賬。有些企業管理者也愿意聘請能力強的會計人員,但是,中小企業由于其發展前景不好、社會認可程度較低以及較差的工作保障等原因,對優秀會計人員的吸引力較弱。在中小企業中,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認定及規范考核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不具備專業技術資格的人較多,會計人員的后續教育培養工作幾乎沒有進行。
(二)不依法規范建賬會計核算違規操作
有些中小企業賬目設置混亂,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設兩套賬或多套賬。有關人士問卷調查結果發現,中小企業存在兩套賬的比率高達78.36%,這表明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嚴重失真。
(三)知識老化難以適應新的業務工作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中小企業管理者在起用會計人才時,有85%的企業傾向于聘用有經驗的老會計,有些會計人員知識結構老化、專業知識水平較低,使得許多理論上完善的會計方法與復雜的會計技術無法應用。
(四)沒有履行內部會計監督職責
會計的基本職責之一就是實行會計監督,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保證會計行為的合理、規范。內部會計監督要求會計人員對本企業內部的經濟活動進行會計監督,但是,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常干預會計工作,會計人員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驅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圖行事,使會計的監督職能形同虛設。
(五)制度缺失
中小企業內部牽制、稽核、定額管理、計量驗收、財務清查、成本核算、財務收支審批等基本制度,總的來說殘缺不全,或者雖有其中幾項制度,在實際工作中也不能認真執行。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者也認識到這些問題,但是依靠現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無法建立健全這些制度。
(六)現行會計法規體系容易造成會計信息混亂
我國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經修改了部分會計法規。目前,我國會計法規體系主要包括《憲法》、《稅法》、《證券法》、《公司法》、《中小企業促進法》、《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現行的13個行業會計制度。我國現行的13個行業會計制度規定,不同行業的企業,可按不同的制度來提供會計信息,這使得會計信息出現混亂,中小企業也不例外。由上述中小企業會計管理的現狀,我們不難看出,為了增強中小企業提供會計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完全依賴其內部管理越來越難以應對外部市場環境和經濟業務的變化,所以,筆者提出會計工作的業務外包,借助于會計服務提供方來加強監督,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中小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
二、中小企業會計服務現狀
目前,我國的會計服務提供者,主要是會計師事務所。會計服務的審計市場,呈現出三個市場的競爭格局。三個市場分為高端、中端和低端,高端市場是指到美國、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公司,這些公司的審計費用較高,審計成本較低,這個市場為“四大”壟斷(即德勤、安永、畢馬威和普華永道);中端市場指國內大型企業、滬深上市公司和優質高科技企業;低端市場是指中小企業,這種市場被國內中小事務所把持。可見,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是中小企業會計服務的主要提供方。
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現狀。1)市場化發展步伐緩慢。由于我國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多數來源于原來的掛靠單位,有其歷史淵源,其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依賴于業務量的大小,而業務量受當地財政、稅務、工商等行政部門的控制,如此形成的由行政部門壟斷的會計服務市場本身是與會計師事務所整體市場化發展相違背的。2)規模小,人才匱乏。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普遍存在執業人員素質不高和后續人力資源匱乏的問題。在與大事務所進行人才選拔的爭奪中,中小事務所存在著明顯的劣勢。3)業務范圍。中小企業會計報表審計,不同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目的,一般是為了報稅或者籌資需要。中小事務所的廉價收費,更容易滿足中小企業實力不足、節約資金的服務需求。另外,中小事務所以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提供的記賬服務填補了大事務所不能為或不屑為的業務空白,是其另外一個利潤來源。4)執業質量。目前,中小事務所的整體審計質量不高。盤點、函證、現場勘察、分析性復核等諸多重要而最有效的審計程序常常被省略了。大部分中小事務所都有提高審計質量的愿望,但這種愿望受到市場、收費和市場環境的諸多限制。首先,受市場和收入狀況的影響,中小事務所的人、財、物有限,審計的方案設計、程序設計、證據搜集就免不了會簡化。而人力資源數量、質量的欠缺,往往又使它所承擔的審計方案實施效益大打折扣。同時,審計人員面對低廉的審計收費,心理上已缺乏專業信心和熱情。其次,對于中小事務所的審計,社會各界的關注度相對較弱。因此,執業質量自然不會很理想。中小事務所想提高質量,缺少內外部的驅動力,缺乏實力。5)內部無序競爭。在中小事務所之間,普遍存在無序競爭的問題,在客戶選擇時,容易急功近利,使審計意見會有不同程度的偏差,且沒有其擅長服務的領域,因此,它們之間的競爭往往演化為服務價格的競爭。另外,為了爭奪客戶資源,許多事務所違規操作,遷就被審計單位,出具與被審計單位真實情況不符的審計意見。
三、中小企業會計服務市場存在的問題
1)政策法律上的扶持力度不夠。目前,從法律體系上來說,《中小企業促進法》規定“國家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但實際操作中卻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使得社會力量很難將中小企業納入其服務范圍。由于缺乏利益的驅動作用,社會各方力量很難積極介入中小企業的服務體系。2)市場供需存在較大矛盾。整體的會計服務需求量大,而社會供給不足。3)服務品種單一。外部經營環境劇烈變動,而中小企業會計基礎較差,除了傳統的記賬、審計會計業務外,中小企業在管理咨詢、理財、資產評估、稅收籌劃、經營診斷以及進行市場調查、情報搜集、信息處理等方面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目前社會所提供的中小企業會計服務品種單一。4)服務質量存在較大差距。中小企業貸款有急、頻、少、缺、高的特點,即時間急、頻率高、金額少、缺抵押、費用高。與貸款相關的會計服務也要求快、頻、全、準、低,即速度快、頻率高、信息全面、數據準確、成本低。目前,由于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收入與質量問題相關,因此,很難擺脫這個怪圈。5)社會參與度不夠。社會缺乏對中小企業會計服務體系的充分認識,缺乏信息協調共享平臺。各自為政導致的是信息透明度低,信息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很難實現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查詢、交流和共享的社會化。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該由各個職能部門包括經貿、財政、金融、稅務、工商、民政、公安、外匯管理、海關等部門緊密配合,而目前尚不能實現這種部門聯動,信息共享平臺的搭建亦需時日。
四、現階段發展中小企業會計服務的措施
應努力構建以中小企業社會信用建設為核心、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會計服務體系,推動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以增強財務信息的透明度為突破口,解決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基礎性信用問題,為中小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
(一)政府在建立健全會計服務體系中應發揮關鍵作用。會計服務體系的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部分,政府應將中小企業信用評價職能賦予中小企業會計服務機構,增強中小企業財務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信息成本,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二)社會力量參與。根據實際,不搞重復建設,建立健全符合市場經濟制度要求的中小企業信用等級制度。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的信用信息歸集體系,現階段的做法可以分為兩種。其一是政府部門牽頭,聯合各行政單位、銀行等金融機構,擴大建立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歸集檔案。其二是發揮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優勢,建立中小企業信用信息網絡和信用監督體系。兩種做法都可以在條件成熟后逐步推向商業化。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要有先進的技術平臺,具有動態錄入、數據共享和數據查詢等功能,相關主管部門要重視信用交易的鼓勵和監管工作。
(三)規范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服務行為。加強行業監督和管理,規范會計市場主體的行為,可以通過行業協會的自律和監管,加大行業監督處罰力度,建立健全嚴密、系統、高效的監督、管理體制。制定合理的中小企業會計服務收費標準,防止亂收費和高收費。對中小會計服務機構實行收益保護,各地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補貼或是減免稅,保證中小會計服務機構得到一定的收益。超級秘書網
(四)針對中小企業會計服務供需矛盾,建立協調機制,引導各社會力量參與,增加供給。由政府牽頭解決該問題已初見成效,2005年底,河南省首個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管理咨詢團在鄭州市成立。由河南省中小企業服務局、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協會牽頭組建的這個組織,吸收管理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作為成員,旨在為全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提供管理培訓、企業管理診斷及其相關服務,引導企業利用“外腦”。目前,已有成員單位l4家。除此之外,還可以嘗試以下做法:1)中小企業管理局下設中小企業會計服務部門,具體負責中小企業的會計服務工作;2)以民間協會的形式,嘗試對會員中小企業實行會計委派制;3)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形成的會計師事務所或會計服務公司,考慮采用股份制。成員可以由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服務中介機構、高校、科研機構等組成,將社會力量納入服務體系中,實現資源信息的共享,降低信息成本。
(五)提高會計服務質量,對中小事務所實行準人制度,進行資格認定。促進中小事務所的整合,扶持中小事務所的發展,并吸引外資所和國內大型所的業務向中小企業傾斜來擴大供給,提高服務質量。另外,針對中小事務所以及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素質不高的現狀,可以進行不定期低收費或免費培訓,提高業務素質。
(六)中小會計師事務所適應市場需要,靈活轉變經營戰略。根據自身規模小、底子薄的特點,將業務重點集中在“小而精”上,走特色化經營之路,辦出專門化特色。
會計師事務所專門化方式有兩類:一類是服務業務專門化。根據自身優勢可以在審計、驗資、評估、會計咨詢、稅務等方面選擇一種或幾種作為業務重點。另一類是服務對象專門化。根據客戶行業不同,經營方式、業務范圍不同,可以考慮在一個或幾個相關行業內發展,以提高在行業內的知名度,取得相對其他事務所的特色優勢。
(一)我國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框架構建分析
對我國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進行建設,首先必須要確定一定的框架結構,根據框架結構來確定相應的構建原則,在此基礎上進行框架結構模型的建立。當前我國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框架結構主要分為四個層次:前導層、規范層、結果層以及解析層。
1、定位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出相應的目標對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進行客觀的定位,進一步確定會計信息化標準與其他信息化標準直接的關系。做好會計信息化的定位工作,并構建出相應的目標,對于會計信息化的體系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構建會計信息標準的前提準備和基礎工作。
2、建立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重要目標是為了促進會計管理的效率我國建立會計信息化的標準題詞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會計管理的效率,增加社會效益,因此,就必須在明確會計信息化的目標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相關的信息化建設。對了提高會計管理的效率,就必須進行大量的分析和總結工作,對以往的會計管理的狀況進行分析和總結,整合出一套有效的有針對的總結經驗,有針對性對對會計信息化標準進行完善和規范,提高會計信息化的效率
(二)我國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的制約因素
當前,我國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構建面臨了諸多制約因素,例如對會計信息化的意識薄弱,認識程度不高;會計信息化的專業人才缺乏;會計信息化的開發利用效率不高等等。下文對我國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過程中的一些制約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所在。
1、尚未形成科學完整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目前,阻礙和制約我國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我國尚未形成科學完整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茖W合理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有助于實現信息的高度功效,促進決策者做出正確的決策,并且能夠提高會計信息的效率和質量。在我國的會計信息化進程中,由于缺乏科學完整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會計信息出現了不同的分類標準,嚴重阻礙了我國會計信息標準體系的構建。
2、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認識程度不高會計信息化是會計發展歷史上一次重大革命,將會計學、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統計學等多種學科集于一體的綜合信息處理系統,極大地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目前我國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認識程度不高,很多企業和會計人員都沒有樹立正確的會計信息化理念,會計信息化的意識不高,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強。
3、缺乏專業的會計信息化人才會計信息化對跨級人員的專業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我國的會計人才的現狀來看,我國缺乏專業的會計信息人才。大多數會計人員對于計算機僅僅停留在日常操作,對于計算機等信息軟件的專業知識的掌握過少,不能很好地利用會計網絡處理相關會計業務,影響整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開展。在會計信息化的條件下,由于會計信息更容易被泄露,因此也要求會計人員具備更高的職業道德素質。
4、我國會計信息化的區域和行業發展不平衡我國由于地域遼闊,各地區直接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較大,各行業直接也存在著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這就導致了我國會計信息化的區域和行業發展不平衡,在短期內,不能實現會計信息化的均衡發展。一般而言,經濟發達地區的會計信息化水平普遍高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會計信息化水平,直接導致了會計信息化過程中技術運用的不平衡現象,阻礙了我國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構建。
二、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策略
(一)強化會計信息化標準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專業會計信息化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構建。目前我國亟需積極培養會計信息化的專業人才,壯大人才隊伍,利用多種手段和方法,打造一支專業素質過硬、業務水平高的2015年7月1日還沒有進行認證。這種情況,就會讓乙企業的170萬的鋼材的稅額因為超時期而不能抵扣,這170萬的稅額列進成本,就會加大乙企業的成本,降低企業的利潤。并且,因為這170萬遲遲沒有抵扣,就會一直占著170萬元的資金,影響企業的資金流,破壞資金本身的時間價值,不利于企業的有效運轉。
(二)轉變簽訂合同的內容
現時期,我們很多企業簽訂合同會有很多是甲供材??蔂I改增后,甲供材會致使施工企業得不到材料的抵扣稅額,會變相的加大企業的稅負。舉例說明:乙企業為市政施工企業,營改增后,乙企業承包了價款為1000萬的工程。在施工時,用掉600萬的材料費用,200萬的人工,100萬的水電及其他費用。假使收入費用都在一月內發生,其他的問題不考慮。乙企業承包的合同是包工包料,這600萬的材料需自己購入,那乙企業會得到102(600*17%=102)萬元的可抵扣稅額。企業的銷項是110(1000*11%=110)萬元,那企業當月要繳納的增值稅就為8(110-102=8)萬元??扇绻羌坠┎模沁@600萬價款的稅額就不能抵扣,乙企業就會負擔110萬的增值稅。所以營改增后,應適當調整簽訂合同的內容,使企業稅負降到最低。
(三)減少存量資產的購進
前面提到,營改增之前企業購入的存量資產是不可以抵扣的。因此,假使企業不是很著急用機械設備或材料,可以考慮推遲購入。因為在營改增之后,購入的固定資產和相關材料,只要取得正規的票據,是可以進行抵扣的。并且,買入的機器設施的金額大都不小,由此,也可以從這一方面減輕企業的稅負。
三、結束語
(一)內部控制體系與管理會計具有相同的產生基礎
管理會計源于現代管理學,是會計學與管理學兩大學科的有機結合,是管理學理論在企業的經營實踐中的應用,主要以服務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為自身目的。而內部控制則是源于現代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經營者和所有者分離的現狀,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自身發展,就必須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建立起合理的自我審查、制約、調整機制,以防止企業內部滋生出營私舞弊的現象,影響企業發展。從內部控制體系與管理會計的產生基礎和目的上來看,兩者都源自于企業對于內部管理的需求,具有相同的產生基礎。
(二)內部控制與管理會計具有一致的目標
內部控制與管理會計在目標上具有一致性,雖然管理會計是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管理、分析與評價,即以將企業的運營價值化管理,側重點是為企業提供有用的財務管理信息;內部控制是企業的內部制衡機制,旨在幫助企業資產、信息等方面的安全,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但實際上內部控制與管理會計的目標都是為了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兩者的目標具有一致性。
(三)內部控制和管理會計在內容和方法上具有相通性
內部控制和管理會計都是以企業的經營活動為依據,以提升企業效益為根本目標。其中內部控制包含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財產保護控制、授權審批控制、績效考評控制、會計系統控制、運營分析控制、預算控制等,管理會計的內容忽然方法包括考核、預測、控制等,雖然兩者側重點不盡相同,但是管理會計和內部控制在許多方面都相互滲透,因而兩者在內容和方法上具有相通性。
二、在內部控制體系中運用管理會計的必要性
現代經濟體制的變革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企業在會計制度和管理制度上的不斷變革,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交叉、聯系越來越緊密,只有各部門相互配合,才能促進企業更好發展。在現代企業經營模式中,會計與管理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由于管理會計不僅僅是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核算,還要對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管理,為企業經營做出預測、評價等。因而,管理會計工作的順利展開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因而管理會計工作的進行需要內部控制體系的支持,如果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不到位,就會導致管理會計數據獲得比較困難,從而影響管理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只有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完善,才能保證管理會計工作順利進行,才能使企業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同時,企業內部控制的順利進行也需要管理會計的支撐,將管理會計的方法運用于內部控制的實踐當中,能使得內部控制機制更加完善,工作效率更加高效。雖然,近年來我國大多數企業都十分重視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建立,但是大多數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都還在制度建立階段,管理會計是一種能有效提升內部控制效力的重要手段。管理會計和內部控制體系的相互融合能夠進一步完善企業的管理機制,將管理會計運用于企業的內部控制能將企業內部控制切實落實到企業的運營實踐中,使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更加完善,兩者的結合不僅有利于企業內部完善的控制機制的構建,更有利于企業管理目標的實現,能夠切實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綜合管理水平。
三、內部控制體系下管理會計的應用建議
(一)將成本性態分析應用于成本控制
成本性態分析是管理會計的重要分析方法,在成本性態分析中將成本分為混合成本、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它是通過研究業務量與成本之間的關系來對業務量變動對成本變動的影響加以把握。將成本性態分析應用于企業的內部控制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成本控制,能夠有效幫助企業從數量上掌握業務量和成本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能夠更好的發揮企業潛能,使企業資源配置達到最優化,有效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二)將CVP分析應用于全面預算和成本控制
CVP分析作為管理會計中的一種重要的分析方法,實質上是一種研究企業業務量、成本及利潤之間的變量關系的一種數學方法。它通過揭示銷售量、固定成本、單價、變動成本、利潤、銷售額等變量之間的內在聯系,來為企業提供決策、規劃、預測等所需要的財務信息。在企業的內部控制中可以利用CVP分析進行盈虧臨界點預測、利潤預算編制、目標利潤規劃,對保證目標利潤實現所需要的目標銷售量和目標銷售額進行預測,從而為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活動制定出合理的計劃,從而控制目標成本,提高企業效益。
(三)將經濟批量模型和ABC分類法應用于資產管理控制
所謂經濟批量是指使企業的存貨相關成本最低的每批次生產數量或者購進數量。將經濟批量模型應用于企業存貨控制的成本控制當中,通過對缺貨成本、尋獲取的成本和倉庫管理成本等相關成本的分析計算,用經濟批量模型的方法來決定進貨的批次,從而有效降低成本。ABC分類法即按照相關標準將企業存貨按照ABC進行等級分類,從而對存貨進行重點管理。這樣有利于企業在存貨較多的情況下分清主次,對存貨進行合理高效管理。
(四)將責任會計運用于企業內部控制
責任會計的主要內容包括編制責任預算、設立責任中心、進行業績考評等,是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目前,多數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主要建立在管理階層,這容易導致企業無法有效的對非重大風險進行合理預防、無法有效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等弊端。在內部控制體系中運用責任會計制度,能夠使工作人員權責明確、統一,有效提升員工積極性,從而使企業效益得到提升。
(五)將貨幣時間價值應用于對外投資控制
貨幣時間價值理論是管理會計的重要理論,在貨幣時間價值理論中,資金在不同時間點上具有不同的價值。因而,價值比較必須將不同時間的資金折合為同一的時間點的價值。貨幣的時間價值是企業管理者在決策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因素。將貨幣時間價值引入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中,有利于企業在做出對外投資決策時充分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對投資的影響,從而更好地進行企業投資評估,降低對外投資風險。
四、結束語
關鍵詞:管理會計;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組織結構
一、銀行管理會計的內涵及特點
管理會計產生于20世紀上半葉,與財務會計不同,財務會計主要服務于股東、債權人、監管機構等外部決策者,而管理會計是為進行決策的內部管理者提供信息。商業銀行管理會計涵蓋了財務預算、成本核算、盈利分析、業績評價、資產負債管理等內部管理的核心內容。國外先進銀行的經驗表明,管理會計是建立業績一流銀行的基本前提,實施管理會計有利于銀行管理水平和競爭力的提高。銀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比較,具有以下三個特征:一是管理會計的工作重點是立足本單位的經營管理,面向未來算“活賬”,通過靈活多樣的方法和技術,按照管理人員的需要編制各種管理報告,為銀行內部各級管理人員提供有效經營和最優管理決策信息,控制和評價銀行的一切經濟活動,屬于“經營性”會計。二是管理會計的主體主要是銀行內部各個責任單位,對它們日常工作的實績和成果進行控制、評價與考核,同時也從銀行全局出發,認真考慮各項決策與計劃之間的協調配合和綜合平衡。三是管理會計不受認原則或統一會計制度的約束和限制,但要服從管理人員或上級行的需要,以及經濟決策理論的指導和成本效益關系的約束
二、我國商業銀行大力推行管理會計的原因
1.宏觀經濟方面的因素
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完善,隨著利率市場化和混業經營的全面推行,未來商業銀行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會計系統??梢酝ㄟ^探索構建基于市場收益率曲線的內部資金轉移體系,配合資金轉移定價機制,將利率風險從日常經營業務中分離出去,交由專門的利率風險管理部門進行專業化的監控和管理,從而使日常經營管理部門可以集中精力關注于客戶營銷和信用風險。
2.商業銀行自身管理和發展方面的因素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有6年多的時間,對本國商業銀行的保護期已經結束,國有商業銀行為了抵擋外資金融機構強烈的沖擊浪潮,僅僅外抓重點行業、重點客戶、重點產品和重點地域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加強內部管理。內部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加強對財務資源的管理。對財務資源的管理可以簡化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商品價格,另一個是商品成本。只有進行合理定價,控制成本,才能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標。產品定價的目的是為業銀行創造價值,而價值創造首先要彌補過程中的成本耗費,這必然要求以成熟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為前提,對某一產品是否提供、提供數量等進行判斷。因此,要做到合理定價,就需要正確確定商業銀行產品的成本,需要應用成本性態分析、作業成本制、本量利分析、責任會計制度等管理會計手段和方法,建立一種以價值創造為目的的管理會計體系。
三、我國商業銀行推行管理會計的對策建議
國外銀行的組織體系、業務發展與國內銀行存在很大的差別,我們不能照搬國外銀行的具體實施標準,而應注重吸收引進其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則的精髓,因地制宜地推行管理會計新項目。
1.從理念和企業文化上為實施管理會計打好基礎
我們應認識到,管理會計是對傳統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的超越,管理會計能預測企業前景、參與企業決策、規劃企業目標、控制經濟過程、科學考核和評價企業內部有關部門的經營業績。在商業銀行推行管理會計,能提高其預測、決策水平,改善其經營管理。只有領導員工從思想觀念上充分認識到管理會計在商業銀行的重要作用,才會促使大家自覺學習和運用管理會計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責任考評等方法,才能使單獨設置管理會計部門、加快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培養等問題得以實現。管理會計可以通過其技術和方法影響人們的理性分析從而發揮導向作用,進一步通過這種技術文化的作用,逐步引導非正式文化,最終形成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正式文化。
2.結合我國實際,在組織結構上為實施管理會計提供保障
西方商業銀行大都實行扁平化管理的事業部制,將全行分為利潤中心和成本中心,能夠為銀行分析評價各責任中心的利潤貢獻提供詳細的數據報告。而我國商業銀行主要是總、分、支三級管理機構,只能夠提供機構核算的數據信息,很難按照各業務、各產品實施精細考核和業績評價。各商業銀行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正在進行有益的嘗試:比如按業務和產品設立職能部門,對銀行業務和產品分條線垂直進行管理,弱化各分支行的業績評價等,使銀行的經營管理向更專業和精細化的方向發展,這些都為更好地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提供了組織保障。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按照國內的實際情況,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商業銀行“一級法人、分級管理”的體制依然是管理體系的主流,我們不能這種分級管理體制,只能順應潮流,完善管理會計所需信息的搜集、報告和檢查制度,將管理會計信息與分級管理體制和利益協調機制結合起來,建立以管理會計信息為基礎的激勵約束機制,以更好地發揮管理會計在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職能。
參考文獻:
[1]溫坤:《管理會計學》.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2]張福榮:《商業銀行會計實務》.第一版.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8月.
關鍵詞: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引言:醫保
資金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資金,醫保資金主要來源于企事業單位和職工繳納的醫療保險,主要用于職工個人的醫療資金支出和均衡社會資源,幫助更有需要的人民群眾享受國家醫保福利待遇,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與水平。在我國醫改逐步深入的背景下,醫保資金的管理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將有限的資源用于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中去,發揮醫保資金資源的有效性,使得醫保資金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人民群眾的普遍福利待遇,是醫保資金管理的主要目標。會計管理體系的建設是醫保資金管理的重要手段與抓手,是能夠全周期提升醫保資金管理水平的主要工具。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建設是醫保資金管理提升的基礎,同時也將進一步促進我國醫保資金對于人民群眾的使用效率提升。
一、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會計管理體系建設是醫保資金全周期管理的必然選擇。醫保資金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人民群眾享受醫療保障待遇起著關鍵的重要作用。醫保資金也是均衡我國醫療資源,優化配置醫療資源的重要支撐。對于醫保資金的管理,在我國的管理體系建設中往往存在很多制約因素與不確定因素,如資金的征繳問題、資金的使用效率問題等等。醫保資金的有效使用需要從全周期加強管理,并不斷提升醫保資金的管理質量。會計管理體系建設是醫保資金全周期管理的主要抓手,通過發揮會計在經濟活動反應與監督職能的基礎上,以醫保資金繳納、使用、監督等流程為管理對象,實現對醫保資金的全周期管理,進而優化醫保資金的使用與配置,提高醫保資金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會計管理體系建設是提高醫保資金使用效率的必然選擇。醫保資金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內容,醫保資金通過對企事業單位的征繳規定與要求,將資金集中起來,并通過制度體系建設,將資金用于人民群眾,提升社會整體醫療保障水平。這其中醫保資金資源的配置是醫保資金管理的最終目標。在醫保資金的管理過程中,會計管理體系建設是醫保資金使用效率提升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國會計管理已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并在進行著深刻的變革,管理會計已成為我國會計人員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特別是在會計信息系統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建立會計管理體系,將會計的管理職能充分發揮出來,能夠對醫保資金管理質量與效率的提升起到促進與支撐作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三)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建設是提升國家治理水平的必然選擇。醫保資金在我國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與人民群眾福利待遇的普遍提升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作用,是我國國家治理水平能力質量不斷提升的重要支撐。醫保資金的有效使用是人民群眾對國家信任與依賴的重要基礎。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建設是對我國醫保資金的系統化管理,特別是會計在對經濟活動的全方位呈現和全過程監督的作用發揮,將進一步幫助我國醫保體系建設者與管理者充分掌握醫保資金的征繳與使用情況,并在會計分析判斷中發現醫保資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國家不斷提升醫保資金在人民群眾中的重要作用發揮更大的效能,指導我國醫保資金管理制度,乃至國家治理層面提升,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
二、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建設的主要問題
(一)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基礎建設仍需提升。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是對醫保資金全周期管理的體系,覆蓋資金的征繳、政策的制定、資金的投入、資金的劃撥等流程。在醫保資金的會計管理體系建設中,不同的區域發展并不均衡。有的區域在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的認識方面較為初級,會計管理仍然停留于會計核算,沒有在會計數據整理與分析上下功夫,使得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率較低。也有的區域在國家政策執行方面沒有應用會計管理體系這一有力抓手,沒有通過會計反應與監督,發現政策制定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難以對國家政策制定提出有改進意義的建議,使得醫保資金使用政策的改進與提升缺乏抓手。還有的區域沒有建立會計管理體系系列制度,在醫保資金的核算與管理方面,特別是程序流程方面缺乏制度規定,造成無規可依的尷尬局面。(二)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有效實施仍需提升。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在于有效實施,通過實施會計管理,促進醫保資金用到最有需要的地方,以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水平。在我國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建設實施中,有的區域醫保資金會計人員安于現狀,對于資金的管理停留于最基本的會計核算,沒有發揮會計對政策制定乃至實施的促進與決策依據作用。也有的區域在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實施中,沒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統與平臺,在醫保資金使用方面的數據集成與分析作用發揮較弱,難以對實踐提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會計管理的效率相對較低,難以達到預期。(三)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評價改進仍需提升。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是一個不斷提升與改進的體系,需要依據國家發展政策導向不斷完善,以發揮醫保資金的最大效用。在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建設與發展中,有的區域對于會計管理體系沒有建立評價改進機制,使得會計管理體系常年保持一個狀態發展,沒有與時俱進,難以發揮預期效果。也有的區域在會計管理體系評價中,走馬觀花,流于形式,沒有發現實際存在的問題,沒有對問題提出有效的實施改進意見,使得評價效果甚微。還有的區域在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改進提升中,缺乏決策機制建設,對于發現的問題,停留于紙面,沒有通過集體決策,采取正確的措施,將會計管理體系改進完善意見落實到位,使得評價機制有始無終,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果。
三、加強醫保資金會計管理體系建設的主要措施
【摘要】文章在提出管理會計的定義和職能基礎上,分析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應用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管理會計;應用;職能;對策
一、管理會計的定義及職能
(一)管理會計的涵義
管理會計即在一個組織內部對管理當局用于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信息進行確認、計量、積累、分析、處理和傳遞的過程,以確保其資源的利用并對他們承擔經濟責任。管理會計形成和發展是以適應市場競爭、滿足經濟組織內部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它是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并發展起來的現代會計的一個分支,對會計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管理會計的內容看,他完全沖破了傳統會計的束縛,廣泛吸收了現代行為科學、管理科學和系統理論,形成了一門綜合了多學科的科學。它既是會計的一個分支,同時也是企業管理的組成部分。
(二)管理會計的職能
管理會計的主要職能是為了提高企業經濟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種會計控制制度.編制提供企業內部管理會計需要的各種數據、資料等,也就是說,管理會計是運用適當的觀念和技術來處理企業個體的歷史或預測性的經濟資料,已達到預期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規劃經營目標、控制經濟過程、考評經營業績的目的。目前,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正處在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上,急需將以往的經驗加以總結和提高,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和方法體系。
二、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作用
(一)管理會計的主要作用
1.成本性態分析。所謂成本性態,是指在業務量變動的情況下,某一類成本的變化形態.按成本性態分類,可將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成本性態分析,是研究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依存性(即成本性態),考察不同類別的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特定數量關系,把握業務量的變動對各類成本變動的影響.由此可見,成本性態問題,實際上就是將成本按其同業務量的相互關系,進行適當的分類。研究成本性態,主要是處于兩個方面的需要:一是成本控制需要.二是計劃編制工作的需要。進行成本性態分析,有助于企業從數量上具體掌握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規律性聯系,為充分挖掘內部潛力、實現最優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提供有價值的資料。
2.CVP分析。CVP分析,是在成本性態分析和變動成本計算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的一種分析方法。CVP分析,全稱為:成本一業務量一利潤分析,是研究企業內的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三者之間變量關系的一種數學分析方法。具體地說,它是建立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以數學化的會計模型與圖示,來揭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額、利潤等變量之間的內在規律聯系,為會計預測、決策、和規劃提供必要的財務信息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
CVP分析是管理會計中一項重要分析法,其對于正確進行決策分析和有效控制等方面具有廣闊用途,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預測盈虧臨界點;規劃目標利潤,編制利潤預算;預測保證目標利潤實現所需要的目標銷售量和目標銷售額;為生產決策和定價決策做出最優選擇;通過對利潤的敏感分析,估量售價、銷售量和成本水平的變動對目標的影響,并可據以進一步控制目標成本;可以應用于企業的全面預算、成本控制和責任會計等方面。
3.投資決策。投資決策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貨幣的時間價值;投資的風險價值。資金在不同的時點上,其價值是不同的,由于不同時間的資金價值不同,所以,在進行價值大小對比是,必須將不同時間的資金折算為統一時間的資金價值不同,所以,在進行價值大小對比時,必須將不同時間的資金折算為統一時間后才能進行大小的比較。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企業投人生產活動的資金,經過一定時間的運轉,其數額會隨著時間不斷增長。企業將籌資的資金用于構建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勞動者借以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從而實現價值轉移和價值創造,帶來貨幣的增值。除了包含時間價值因素以外,還包括通貨膨脹等因素。
(二)我國企業中的管理會計的特點
1.受地域經濟影響較大。沿海開放和經濟發達地區,由于受外部環境沖擊較大,經濟發展較快,管理要求迫切,管理會計方法應用較多,如上海、深圳、珠江三角洲地區等;經濟欠發達地區,由于基礎較差,內部組織機構不健全,缺乏科學的管理經驗,應用管理會計的觀念較淡薄。
2.上市公司、外商投資企業比較重視管理會計的應用。這類公司和企業管理人員素質較高,管理手段新,比較注重管理會計的應用;而其他中小企業,由于受地理環境、傳統觀念和人員素質的影響,則很少意識到管理會計的作用,有的就根本未涉及管理會計這個領域。但即便在應用比較好的企業,管理會計也只注重短期經營考核和歷史性后顧信息的傳遞,而忽視了長期戰略決策和前瞻性預測信息的提供。
3.我國管理會計方法與國外先進管理會計方法有一定的差距。企業現在多沿用一些傳統的管理會計方法,如各種預算方法、本量利分析。而國外新興的先進的管理會計方法在我國的運用程度太低,并且與其他國家的差距甚大。但在全球競爭市場上,這些國家亦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如此大的管理會計實踐差距,必將影響我國企業的管理效率,進而影響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三、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
(一)管理會計在我國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會計缺乏嚴密、完整、有效的理論體系。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缺乏可靠的理論依據。相關學科的引入并不全面系統,只是對管理會計某些假設進行個別修改,許多只是處于定性的分析階段,缺乏實際應用價值。
2.會計理論研究與實踐脫節,可操作性差。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還局限于對國外著述的翻譯介紹,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面還做得很不夠,沒有總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方法、體系。
3.管理會計的發展難以適應知識經濟的挑戰。向知識經濟轉變過程中,行業類型的多樣、企業形式的演變、經營狀況的不定,要求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及時。但我國現行的管理會計教材中,大都是以工業企業為例講解的,研究領域比較狹隘,理論創新沒有跟上經濟環境的變化。
4.會計人員素質與管理會計要求有一定差距。會計人員對管理會計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會計人員的素質來體現的。但我國現階段會計人員的總體素質還比較低,突出表現為會計人員的知識層次低,知識結構不合理,在專業教育方面水平低。
5.經營決策者的管理意識有待提高。企業經營決策者的重視程度已成為能否提高管理會計應用水平的關鍵因素,這實際上反映的是企業經營決策者的素質問題。但目前有相當多的企業經營決策者不懂財務和會計,更不用說管理會計,其結果直接影響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從企業管理角度出發,改變傳統觀念。努力提高企業管理者和會計人員的素質。企業的管理者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程度和應用范圍,所以企業的管理者注意學習現代管理知識,了解管理會計的理論和作用,加強對管理會計課的教學和進行管理會計培訓。
2.管理會計系統研究。推廣管理會計,首先應該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我國的管理會計應定位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密切結合中國企業實際情況,加強對現有的理論體系重新評價。應該設立一個專門機構來研究和指導管理會計工作,展開管理會計的系統研究;創辦專門的管理會計刊物,促進學術交流;拓展管理會計的研究領域,加強有針對性的系統研究,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
3.加強典型案例研究,促使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管理會計能否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的推廣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如何及時地將實踐中得到的成功經驗進行歸納總結、整理推廣,形成示范效應,使一些實用、有效的方法很快得到推廣和應用,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改革現階段會計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改革現有的管理會計教材,解決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內容重復的問題,引入案例教學方法,增強所學模型的實用性。
5.將管理會計推向職業化。管理會計實現職業化,首先需要一個專業機構來引導和管理?,F代西方發達國家一般有管理會計師協會,作為管理會計師的專業組織。這些專業組織的成立不僅推動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發展而且加強了管理會計的社會地位和作用。我國應根據實際情況并借鑒國外的做法,創建管理會計學術和職業組織。
【參考文獻】
[1]阿布來提·阿不都熱西提.淺議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新疆職業技術教育,2006,(3).
一、會計論文的現狀
目前我國會計論文主要分為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學術論文又稱科研論文、研究論文、專題論文,是會計學界和從事會計工作的專業人員及科研人員總結科研成果,送交國際、國內學術刊物、學術出版社或學術會議發表或宣讀交流的論文。
畢業論文主要是指學位論文。在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畢業前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完成論文寫作。學位論文是各類畢業生或同等學歷人員為申請授予相應學位而寫出的論文,即學士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等。對于學士論文,要求能較好地運用所學基礎知識技能,解決不太復雜的課題;對于碩士研究生論文,要求能夠充分地反映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對研究課題要有一定的見解;對于博士研究生論文,則要求反映作者淵博的知識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在該學科某一領域有獨到的見解,在理論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創造性成果,對會計學科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此外,畢業論文還包括在我國接受高等??平逃斀涱悓W生的畢業論文。
二、會計論文作用和特點
(一)會計論文的作用
1.會計論文的寫作是會計研究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會計研究的必要手段。隨著我國會計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發展,廣大理論和實務工作者及會計學者,緊密結合我國會計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圍繞貫徹執行新《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通過撰寫會計論文,對企業會計制度轉軌和企業改革(如兼并、破產、關閉、出售、公司制改建、債轉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業集團)中的財務管理、資金成本管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及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等方面,以及會計新領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環境會計和社會會計等)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2.會計論文是總結會計經濟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發展會計理論,以指導會計實踐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國,有上百家財經類期刊刊登會計論文。中國會計學會秘書處為了總結前一年度的會計理論研究成果,每年還組織前一年度會計學論文評選活動,并將獲獎論文匯編成冊出版,由此激發了廣大會計工作者進行理論研究的熱情,推動了會計理論的發展,并以正確的理論支持和指導會計改革深入進行。
3.寫作會計論文是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有效途徑,是考核會計專業人員和會計專業本科畢業生及研究生等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
(二)會計論文的特點
1.學術性。學術性即科學性,是指在論文中所表現出來的系統、嚴謹的理論體系。會計論文的學術性不僅表現在應用價值上,而且表現在理論價值上。主要表現為:
會計論文的寫作目的是建設與發展會計學科領域,描述會計經濟活動中某一新的現象、新的發現,對會計學科的發展具有實踐上的價值;
在理論上,對新的發明和創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運用已有的理論知識,通過嚴密邏輯推導,求得規律性認識,豐富原有理論體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