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5 09:17: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管理技術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新貿易理論技術制度WTO后發優勢
1新貿易理論對技術的探討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基本上都屬于靜態分析,即假定一國的要素稟賦、技術水平與消費偏好等變量固定不變。20世紀70年代后期,隨著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和結構變化,經濟學家開始用新的方法分析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過程、結果和貿易結構,形成了新貿易理論。
新貿易理論代表者之一克魯格曼,首先脫離李嘉圖、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用高度抽象但近似弗龍和赫崎的模型,假定只有勞動和資本兩種要素,生產新產品的國家獲得福利,利潤率提高,資本向獲利高的地方(發達國家)流動。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差距加大。一旦技術向發展中國家轉讓,一部分得到技術的國家用低成本勞動創造較高的收益,資本因此開始向發展中國家流動,改善了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縮小了差距。但是,模型所說的資本向創新技術國家還是向轉移技術國家流動是不確定的。這個模型只能說明技術創新可能給雙方都帶來收益,但如何確定趨勢,沒有進一步研究或說明,不足以說明后發展國家一定能夠或在什么約束下能夠受益或趕上產品創新的國家。其次,克魯格曼從李嘉圖模型開始,假定每個國家之間的要素不同———技術含量不同,各自在市場中有自己的地位。技術領先國家開放貿易,后發展國家“趕超”上來,消除了“技術優先”者保持其技術領先的程度。新貿易理論中的動態比較優勢理論,雖然給發展中國家的后來居上提供了一些理論依據,但是,除了少數新興工業化國家外,許多國家在技術、教育、管理方面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如印度),卻沒有對改變產品和產業結構產生明顯影響。
那么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際的技術進行學習和消化以求形成自己的比較優勢的過程中出現了什么問題?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在當今世界經濟日趨一體化的過程中享受到技術規模經濟帶來的好處呢?
也許產品周期貿易理論能給我們做出一定的解釋。這種理論指出,發達國家開發創新產品首先出口到發展中國家,后者在進口這些產品并逐漸占有這些產品的生產,而發達國家繼續開發并生產更新的產品,周而復始。在這個過程中,盡管發展中國家技術的模仿對自身比較優勢的形成和產業結構的提升上的作用是明顯的,但是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更容易注意到技術過時的速度較快,從而減少對學習活動的投資。技術模仿在短期內的經濟增長反而會強化技術模仿的惰性。更進一步,發達國家促進創新的政策反過來將阻礙發展中國家的趕超過程。
此時,制度作為一個國家經濟增長和比較優勢形成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2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2.1發展中國家的制度特征
雖然影響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因素有許多,如各種生產要素的稟賦和積累,但歷史經驗表明,沒有一種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有再多的生產要素及其積累的國家都有可能是低產出與低經濟福利的國家,從而使其在國際貿易往來中始終處于被動的局面。
G·阿爾蒙特、P·鮑爾在研究20世紀的政治制度發展中發現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政治力量的強弱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即:社會經濟越是發達的國家,政治力量的作用越是弱小;而社會經濟越不發達的國家,其政治力量的作用越是強大。因此,發展中國家想要發展經濟,在國際貿易中提升自己的比較優勢,必須進行制度上的改革,以避免制度性的貧困。
2.2技術與制度之爭
關于技術和制度哪一個因素能更好的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和貿易獲益,經濟學界歷來有爭論。在中國,楊小凱、林毅夫關于技術模仿與制度模仿的爭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實質上,他們雙方觀點的交鋒點是發展中國家要取得貿易上的比較優勢,應該走技術模仿道路還是制度模仿道路。
楊小凱制度模仿論的主要觀點是,以技術模仿代替制度模仿是發展中國家的“后發劣勢”,且認為在進行較為容易的技術模仿之前,要先完成較難的制度模仿。林毅夫技術模仿論的主要觀點是,作為后發優勢的主要內容和形式的技術模仿,是后發國后來居上的主要依據,后發國通過技術模仿,促進生產要素的積累(特別是資本積累)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最終達成經濟發展,上層建筑必然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動而發展。
我們認識到,所有的觀點都直接或者是間接的指出了制度在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這里我們并不關注技術還是制度誰更重要,我們需要討論的是制度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發展國際貿易中地位如何,即制度到底怎樣影響著技術的形成,又如何促成后發優勢及比較優勢的生成。
2.3制度外生及其優勢
現代化研究的理論表明,就整體而言,先發國家由于沒有先例和經驗可循,其制度變遷方式以制度創新為主,多為內生的,而對于后發國家來說,大可以結合切身實際情況,大量借鑒先發國在制度變遷中的經驗教訓,其制度的生成多為外生的。但是這種制度生成方式并不是全盤的復制先發國的制度,也不排斥必要的制度創新。
我們將發展中國家,即后發國在制度上模仿發達國家的這種行為可以看作是一種合法的“搭便車”現象。這種制度上的搭便車由于制度本身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而存在著巨大的有益的能動作用,體現在這種制度模仿不僅能成為發展中國家制度變遷的巨大推動力量,同時又不會阻礙發達國家的制度創新。不同于技術模仿的是,發達國家往往愿意幫助和鼓勵這種制度模仿的生成,以形成制度上的規模效應,從而有效的減少不同制度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摩擦,從而減少交易的成本,提高貿易利潤。
2.4發展中國家的制度模仿
加入WTO正是中國對WTO規則制度的模仿過程。WTO首先屬于一種多變貿易體制。而所謂貿易體制,就是國與國之間彼此發展經貿聯系的某種制度性安排。而WTO這個貿易體制完全是由各成員之間達成的一系列多變協議,既賦予各成員參與全球貿易及貿易規則制訂的權利,又賦予各成員國政府相應的義務。中國加入WTO,就是要履行其成員國義務,爭取其成員國權利,前提就是承認并接受它的制度安排,在統一的制度框架內與其他國家發生貿易往來。這么做無疑是有好處的。
3制度模仿的方式問題
無疑,發展中國家要發展經濟、推進國際貿易,必然要對制度進行改革。因為是后發國,因而可以借鑒制度的規模效應考慮制度改革的方向。事實上,這種制度上的改革更多的是一種制度上的模仿。而我們需要探討的是,這樣的模仿究竟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呢?其進行的方式對一國的貿易水平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又是如何呢?
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的變遷是受眾多因素共同影響和制約的過程。因而成功的制度變遷往往是漸進的、摸索的,那種激進的、認為制度可以決定一切而盲目的陷入主觀主義和制度決定論的觀點往往最終被事實證明是錯誤的,“休克療法”在俄羅斯的失敗正是很好的例證。
發展中國家的政府為了實現對于發達國家的趕超,人為地扶持眾多違背本國比較優勢的產業。而為了支撐這些不具備自身能力的產業,政府就必須制訂各種管制措施對經濟體系進行強有力地干預:政府對管制措施的設計服從于一定的發展戰略目標。可以想象,這種制度上的不合理安排只會繼續在長期內導致資源的不合理配置,產業結構不易優化,縮小經濟發展的空間,惡化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
中國漸進式的制度改革初期,只知道以往計劃經濟的道路不能再走了,但仍然不知道改革究竟往何處去,走的是與先發國相似的制度創新的路子,改革的代價是巨大的。如今,在全球化的開放條件下,制度的變遷不再是一個緩慢的、自發演進的過程,中國加入WTO等強制性的制度模仿過程正好說明制度模仿也可以是漸進和激進交織的過程。甚至還有學者提出,入世意味著中國漸進式改革的終結。
應該說,不論是激進式的制度模仿還是漸進式的制度模仿,終究還是一種方式,并不是目的。采取什么樣的方式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旦條件成熟,采取快速的制度模仿也是可能的。正如中國的改革開放的道路,不僅僅有技術后發優勢的發揮,也包括制度后發優勢的發揮,當然還包括資本、勞動、經濟結構等多方面的后發優勢的積累和發展。但在這個過程中,制度模仿發揮了基礎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體現在貿易上,不僅僅形成了市場交易規則和市場價格機制,對外貿易戰略也從極端的內向型經濟逐漸發展成為開放的貿易自由化戰略;不僅僅在企業內部逐漸形成了現代企業制度,人們的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公平意識及民主和法治意識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些都為改革開放、貿易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只有制度上的不斷完善,才能促使對外貿易的氛圍不斷完善,我國的產業結構的升級才能有強有力的保障。
4綜述
總之,我們認為,由于后發優勢的存在,發展中國家必須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不僅僅在技術上不斷地學習創新,更要在制度的借鑒改革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上取長補短,這樣的“追趕”才能后來居上。但我們必須注意到這和全盤的西化是決然不同的。
入世使我國的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結合,受國際通行慣例的制約更加明顯,這既是我國技術學習、制度改革的壓力,也是動力。在開放的經濟條件下,技術和制度的學習和借鑒是全方位的、大規模的,但是它們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只是手段和過程。
技術和制度的學習模仿并不排斥創新,它們的發展有利于貿易的進步,反之,貿易的發展促進技術的交流和制度的完善。這就要求發展中國家在整體的宏觀上做出有利于技術和制度從模仿到創新的戰略安排。例如完善促進知識積累與技術進步的制度基礎,構建不同層面的促進知識積累、技術進步與創新的運行機制。合理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將私人成本、社會成本和私人利益、社會利益相一致,最大化社會的共同利益,進而使創新活動成為內在的持續的過程。
參考文獻
1趙偉.國際貿易——理論政策與現實問題〔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1加熱切削技術及現狀
加熱切削技術的出現及發展
加熱切削加工方法巧妙地利用了高能熱源的熱效應,對被切削材料進行加熱,使材料切削部位受熱軟化,硬度、強度下降,易產生塑性變形(圖1)。由于加熱溫升后工件材料的剪切強度下降,使切削力和功率消耗降低,振動減輕,因而可以提高金屬切除率,改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又因刀具耐用度與工件溫度存在一定的關系(通常,當工件溫度在810℃左右時刀具的耐用度最大),所以還可延長刀具壽命。
早在1890年就出現了對材料進行通電的加熱切削,并獲美國和德國專利。20世紀40年代,加熱切削在美、德開始進入工業應用實踐,證明高溫能使“不可能”加工的金屬提高加工性能,并取得經濟效益。但這個時期加熱切削尚處于發展的初步階段,加工質量難以保證,基本上沒有應用到生產實際中。60年代以后,利用刀具與工件構成回路通以低壓大電流,實現了導電加熱切削,使切削能順利進行。70年代初,出現了一種有效的等離子弧加熱切削,最初由英國研制成功。80年代以后,開發了激光加熱切削,由于激光束能快速局部加熱,較好地滿足了加熱切削的要求,因而提高了加熱切削技術的實用價值。
一般熱源
加熱切削所用熱源,如通電加熱、焊矩加熱、整體加熱、火焰和感應局部加熱及導電加熱,通稱為一般熱源。這些熱源都能對被加工材料加熱,對加熱切削技術的出現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它們存在加熱區過大、熱效率低、溫控困難、加工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使切削不理想,難以甚至未能應用到生產實際中去。
等離子弧及激光熱源
等離子弧加熱切削,用等離子弧噴槍中的鎢作陰極,工件材料作陽極,通電后形成高溫的等離子弧,其特點是加熱溫度高,能量集中,可對難加工材料進行高效切削。研究表明,在加熱切削冷硬鑄鐵和高錳鋼等難加工材料時,切削速度高達100~150m/min,刀具耐用度可提高1~4倍。這種方法存在的問題是加熱點必須與刀具有一定距離,加熱效果難控制;加工條件惡劣,需要防護裝置。
激光加熱切削以激光束為熱源,對工件進行局部加熱,其優點是熱量集中,升溫迅速;熱量由表及里逐漸滲透,刀具與工件交界面的熱量較低;激光束可照射到工件的任何加工部位并形成聚焦點,便于實現可控局部加熱。研究結果表明,激光加熱切削可使切削力下降25%左右,還能有效改善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大功率激光器價格昂貴,能量轉換效率低,金屬材料對激光吸收能力差,吸收率一般只有15%~20%左右,經磷酸處理后,吸收能力可提高到80%~90%,但經濟可行性差,這是這種加熱方法難以推廣應用的原因之一。
以上兩種熱源的出現,大大推動了加熱切削技術的發展,國內外已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但要順利地用于生產,達到預期的切削效果,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尤其是切削機理還需進一步探索和研究,如加工過程中還存在由于一定的熱擴散而影響加工質量,功率消耗多,溫度控制困難,熱源裝置不理想,價格昂貴等問題,所以生產上實用進程不快。加熱切削技術的關鍵在于加熱,目前,一般的目標是加熱到難加工材料熔化前處于軟化的溫度,但這一溫度是否合適,怎樣達到和控制這個溫度,還需進一步探索、分析和研究。
2加熱切削的研究及關鍵技術
研究目標和意義
研究課題以難加工材料組織相變理論、金屬切削原理和熱學傳導為基礎,以難加工材料難切削的機理為出發點,著重分析和尋找溫度、材料組織形態的變化以及與切削力之間的關系,摸索切削規律,確定改善材料可切削性的對策,進而從根本上解決難加工材料的切削問題。
研究工作的前提條件之一是,目前已有了激光和等離子弧這類熱梯度很陡的熱源,加熱溫度能在幾毫秒內達到需要值,容易控制、調節溫度的高低。前提條件之二是,相當部分材料組織具有相變時的超塑特征,在這種狀態下,材料組織分子的結合力最低,而此狀態的溫度又大大低于材料熔化前軟化的溫度,所以有可能擺脫難加工材料切削加工目前所處的困境。因為,如果難加工材料實現加熱切削必須達到材料軟化溫度的話,實踐已證明很難取得預期的切削效果。
研究的意義在于提出的基于改變組織形態的切削方法,是將材料科學的固態相變理論擴展用于切削加工領域。這種深入的機理探討和研究,是金屬切削原理的創新,也是制造技術發展方向上的新思路。另外,如果能使難加工材料的加熱切削技術朝著比目前的切削溫度更低、加工精度更高、加工速度更快的方向發展,無疑能推進加熱切削的實用進程。
關鍵技術
材料的相變超塑性能力及變化規律。
金屬材料超塑性狀態的特點,是在一定條件下呈粘性或半粘性,沒有或只有很小的應變硬化現象,流動性和填充性很好,超塑變形為宏觀均勻變形,變形后表面光滑,沒有起皺、凹陷、微裂及滑移痕跡等。金屬材料在超塑狀態進行切削是否也呈現上述現象,或者是否還有其他特殊現象是需要搞清楚的。材料在超塑狀態下切削時的超塑性能力及其變化規律是需要研究的關鍵技術之一,這對提高難加工材料的切削效果有著重要意義。
一般鋼鐵材料都有相變超塑性(圖2),它是在相變發生和進行時產生的,依存于加熱)冷卻速度。黑色金屬超塑性變形有一定的溫度區,這個溫度區比較狹窄,可以有1個,也可以有2個以上。如30crmnsia只在處于770℃才出現較好的超塑性,此時a與b兩相的體積比率接近于1,最大應力降到30mpa,溫度區窄;在700℃左右的一個范圍內,超過臨界溫度就沒有超塑性了。在超塑區域內,溫度值應該穩定,不應起伏波動,恒溫持續時間也不應過長,否則超塑現象會消失。鋼從奧氏體區域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進行淬火,可得到馬氏體。由于加工應變誘發和進行馬氏體相變,產生相變超塑性。馬氏體轉化與溫度有關,并有一定限度。超塑性是在某一適當的溫度范圍才出現的狀態,若想有效利用超塑性,必須在0.5t熔以上到相變溫度以下的溫度范圍內進行加工。
加熱溫度的影響因素及控制方法。金屬材料的相變超塑性對溫度有苛刻的要求,在溫度循環中的應變、應變速度、作用應力及加熱速度等都會對溫度產生影響,這是研究的關鍵技術之二。激光輻射材料時,其光能被材料吸收,并轉換為熱能。激光加熱的熱傳導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激光以很高的速度穿透表面進入材料深處,其初始速度可達5~20cm/s。熱量在材料中傳導擴散,造成一定的溫度場。用數學方法分析計算熱傳導,對把握激光加熱效果有重要意義??梢岳眉す廨椛湫纬傻木€狀熱源的變長度和變熱源的性質,用數學分析方法來研究,尋找熱源的溫度場。根據上述理論建立的傳熱數學模型與激光加熱切削過程進行仿真,對各主要參數作出精確的預測,加熱切削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證。
等離子弧加熱切削淬火鋼的試驗表明,如果等離子槍安置在切削刀具前適當的位置,其傾斜角度、離加工面的距離及距切削刀尖的弧長等均可調節,并與適當的電壓、電流、壓縮氣體壓力和流量相配合,這樣來控制加熱溫度,實現超塑組織狀態下的切削,可以獲得好的加工質量。
采用上述兩種熱源加熱,使金屬(尤其是fe-c合金系)中亞共析鋼容易實現超塑性,低碳鋼等材料較易處于相變超塑狀態,可以達到加熱作用時間短、熱源對材料作用區域小的目的,其面積、形狀、大小都可調節,為金屬超塑組織形態應用于切削加工創造了條件。
應用前景
使金屬處于一定組織形態的加熱切削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1)實現難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并提高切削質量,這是主要的應用領域;(2)對于低碳鋼、純金屬等材料的切削,可以改善加工表面粗糙度;(3)對于常用金屬材料,如45鋼的切削,因為切削力降低,可節省能源消耗;(4)可有效解決機修工業中高硬度堆焊層的難切削問題;(5)在航宇工業等尖端科學的制造技術研究工作中有獨特的作用。
我國的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經過20年發展逐漸穩定、成熟,為了全面了解幾十年以來電子檔案保護技術領域的研究情況,筆者對1994-2013年間發表在中國知網核心期刊上的有關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論文進行統計與分析,以期對我國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現狀有一宏觀了解,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鑒和思考。
一、數據來源
電子檔案保護技術學是探索數字信息的完整,安全、可靠的技術手段和法規體系的學科,其目的是保持數字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和長期可讀性。某學科(或專業、或專題)的核心期刊,是指該學科所涉及的期刊中,刊載論文較多(信息量較大的),論文學術水平較高的,并能反映本學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本學科前沿研究狀況和發展趨勢的,較受學科讀者重視的期刊。對于整個期刊出版業來說,核心期刊具有示范作用。研究核心期刊對于發展科學事業、推動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取1994-2013年間發表在中國知網中文核心期刊,按核心期刊表分類的中文核心期刊涉及到檔案事業類的有9種核心期刊,即《檔案學通訊》、《檔案學研究》、《蘭臺世界》、《山西檔案》、《檔案管理》、《中國檔案》、《北京檔案》、《檔案與建設》、《浙江檔案》;以及涉及到非檔案事業類的其他10種核心期刊,即《檔案》、《湖北檔案》、《計算機工程與設計》、《農機化研究》、《山西財經大學學報》、《水利水電技術》、《思想戰線》、《四川檔案》、《現代圖書情報技術》、《中國市場》上的有關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論文進行統計與分析,借助電子查詢,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CNKI),以主題為檢索方式,以“電子檔案”、“保護”、“修復”為主要檢索詞,精確匹配,統計了1994-2013年中國知網的19種核心刊物上的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論文,這些論文是本文分析的依據。近二十年來,中國知網19種核心期刊共發表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學術論文108篇。
二、統計分析
1.研究發展歷程分析
1994-2013年20年期間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論文的逐年統計結果表明,年度論文數有較大的波動,見圖1。波動曲線大致可劃分為3個階段,表明了這一階段我國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的發展歷程[1]。
第一階段:從1994到1996年,電子檔案保護技術作為一門學科在我國醞釀和產生,是學科發展的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除《湖北檔案》外,其它核心期刊尚未涉及電子檔案保護或者電子檔案修復相關研究,包括電子檔案保護技術在內的檔案保護技術研究隊伍也很小,因此,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論文為數不多。
第二階段:從1997年至2002年。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在經過90年代中的低谷期后,步入了平穩發展階段。圖1表明,自1997年始,相關核心期刊刊載的電子檔案保護技術論文持續增多,在這一階段,年均3.5篇。這表明,1997年后的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已明顯超過90年代中的研究力度,呈現出一種平穩的發展態勢。
第三階段:從2003年初到2013年底,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在第二階段的研究水平的基礎上發展。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并在2012年形成了一個高峰。圖1的曲線表明,從2003年到2013年底,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論文一直持續穩定地增長,在近幾年達到了頂峰。統計表明,從2003年到2013年,年均7.8篇,比前一階段年均增加論文4.3篇,是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的繁榮時期,近幾年電子檔案保護技術學研究達到了。
2.核心作者分析
從本文統計的108篇論文的作者組成來看,在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逐漸形成了一支由大學教師、檔案局檔案保護工作者、研究所檔案科研人員等組成的研究力量。幾十年以來,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之所以碩果累累,與他們的辛勤耕耘密不可分。在這個不斷壯大的研究隊伍中,以遼寧大學和福建師范大學為代表的學術骨干是這個隊伍的核心,組成了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的核心作者群。統計表明,核心作者人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論文數為2.7篇,最高達6篇。
3.來源期刊分析
由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可知:
第一,在20種中國知網核心期刊中,總體看來,只有《北京檔案》和《檔案學通訊》兩種期刊20年中刊載電子檔案保護技術論文數量基本穩定,沒有出現“0”發文現象。這表明,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尚未趨于常態化、理性化,也從側面反映出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隊伍的不穩定性。
第二,《蘭臺世界》、《檔案學通訊》、《檔案管理》與《檔案學研究》4種期刊刊載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論文數量居多,這些期刊學術研究性和理論性較強,對電子檔案保護技術較為關注。
第三,從年度論文數量分布來看,《檔案與建設》、《蘭臺世界》、《農機化研究》、《山西財經大學學報》、《山西檔案》、《浙江檔案》、《中國檔案》自1998年以后發表數量逐漸增加,可能與這些期刊對電子檔案保護類論文的重視不無關系。
第四,《檔案學通訊》、《檔案學研究》、《計算機工程與設計》、《水利水電技術》、《思想戰線》、《四川檔案》、《現代圖書情報技術》、《中國市場》8種期刊近二十年在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發文量上均穩中有減。分析其原因,由于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探索,傳統的檔案保護技術研究已經較為成熟,而數字環境下電子文件的保護研究工作對于保護技術學者來說還是個巨大挑戰,處于潛心研究階段,因此公開數量暫時略有減少[2]。
4.論文內容分析
依據搜索到的1994-2013年期間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所包含內容范圍,及現有電子檔案保護技術學科結構,我們把108篇論文分為九大類,按年度進行相關統計。
從研究內容來看,在1994-2013年期間,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的內容十分豐富,研究領域在不斷拓展,不僅涉及到前人的研究、信息的安全保護措施相關內容,而且還更多關注了檔案保護技術發展、電子文件的安全、長期存儲、電子文件的載體、電子文件與紙質檔案保護的比較、數字化技術保護等問題。但是,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的研究在不同時期所體現出的側重點有所差別,例如在2009-2013年,雖然論文發文總量有所增多,但是在電子檔案長期存儲方面,發文數量卻減少,這體現出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內容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也從側面折射出電子檔案保護技術學是一門與社會實踐相伴互動的學科[3]。
從研究類別來看,電子文件保護的綜述、信息的安全保護措施、電子文件的安全和檔案保護技術發展等方面的研究是1994-2013年期間關注較多的內容。例如,電子文件保護的綜述方面36篇,占到總1994-2013年期間總發文量的近33.3%,檔案保護技術發展方面19篇,占1994-2013年期間總發文量的17.6%。
從研究熱點看,信息的安全保護措施、電子文件的安全成為近年來檔案保護技術研究的熱點。之所以成為熱點,是因為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更多地使用和保存電子文件,電子文件、電子檔案也成為檔案保護技術的重要對象,但鑒于電子文件的安全性不足和法律地位尚待明確,電子文件的安全性保護必然成為檔案保護技術研究和電子文件研究人員共同關注的熱點。
三、總結與思考
盡管我國的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在20世紀90年代至今發展的頭二十年內碩果累累,但是仔細分析卻也仍然存在諸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說對國外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理論和技術的吸收不多、與國際電子檔案保護界接軌緩慢、重復性研究成果較多、科學研究成果真正應用于實踐的較少、專業分工程度不高、電子檔案保護理論研究基礎薄弱、研究深度不夠等等。這是不可忽視的,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梢哉f,這些問題解決的程度直接關系到21世紀今后的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的方向和發展的水平。在上述論文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以下未來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發展的幾個方向,旨在分享、交流,共同促進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的向前發展。
第一,深化現有研究。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是一個深化、持續的過程。在未來,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研究應在現有研究基礎上,不斷深化和拓展研究領域。如在電子檔案制成材料耐久性上方面不斷創新、研制更加有利于延長電子檔案壽命的材料,針對材料性質采取更加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在電子檔案保護技術管理研究方面,更加突出非技術因素的作用。
第二,數字檔案及電子文件(電子檔案)備份中心建設。檔案數字化及數字檔案的網絡化應用已經成為網絡時代服務的新模式,也是保護珍貴檔案原件的根本措施,包括數字信息檔案內容的真實可靠性保護、數字信息檔案長期可存取性保護和數字信息檔案載體保護三個方面。
環境論文參考文獻:
[1]馬玲.中國石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面臨的風險[J].消費導刊.2008(11)
[2]孫洪波.中國與拉美油氣合作的機遇、障礙和對策[J].國際石油經濟.2009(03)
[3]孫賢勝,裴國平.海外石油作業公司建立國際化管理機制初探[J].國際石油經濟.2008(09)
[4]馮保華.中國石油企業的發展環境和策略分析[J].消費導刊.2008(15)
[5]余立.應對世界石油石化工業新格局提高中國石化國際化經營水平[J].當代石油石化.2008(07)
[6]付曉東,文余源編著.投資環境優化與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7]張漢亞,張長春主編.投資環境研究[M].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
[8]盧進勇,杜奇華編著.國際投資理論與實務[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4
[9]趙振智,胡婧瀟.我國石油公司跨國經營中的戰略控制力研究[J].化工管理.2009(04)
[10]郭鵬,韓文杰,陳振貴.海外項目投資管理探索[J].中國石油企業.2008(10)
[11]趙鵬大等編著.非傳統礦產資源概論[M].地質出版社,2003
[12]何曉群編著.現代統計分析方法與應用[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13]張敦富主編.中國投資環境[M].化學工業出版社,1993
[14]KatsuakiKoike,SetsuroMatsuda,ToruSuzuki,MichitoOhmi.NeuralNetwork-BasedEstimationofPrincipalMetalContentsintheHokurokuDistrict,NorthernJapan,forExploringKuroko-TypeDeposits[J].NaturalResourcesResearch.2002(2)
[15]劉鴻斌.中國石油公司國際化經營淺議[J].消費導刊.2008(18)
[16]MargarethaScott,RoussosDimitrakopoulos.QuantitativeAnalysisofMineralResourcesforStrategicPlanning:ImplicationsforAustralianGeologicalSurveys[J].NaturalResourcesResearch.2001(3)
[17]唐金鴿,邵萬欽.石油企業國際化經營戰略探討[J].國際經濟合作.2008(05)
環境論文參考文獻:
[1]晏波.礦業權交易制度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
[2]宋喜斌.基于系統動力學的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
[3]彭京宜.三亞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
[4]盧國懿.資源型產業轉型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
[5]呂賓.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調整及征收細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
[6]史曉明.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礦地協同利用與管理[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
[7]王全明.我國銅礦勘查程度及資源潛力預測[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
[8]王翠香.模糊數學在個舊東區錫礦資源預測中的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
[9]韓玥.基于能源消費、經濟增長與碳排放關系研究的能源政策探討[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
[10]唐宇.新疆烏恰地區Pb-Zn資源成礦預測與評價[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
[11]呂國范.中原經濟區資源產業扶貧模式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
[12]趙子銘.特色園區與阜陽煤基產業經濟發展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
[13]湯軍.含油氣盆地油氣地質異常定量預測與評價研究--以山東臨清坳陷東部德南洼陷綜合研究為例[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3
[14]張慶.保險資金投資海外礦產資源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
[15]馮宇.資源約束效應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
[16]吳飛.個舊錫礦區地質數據的極值分布和應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
[17]黃靜寧.深層次致礦異常信息提取及其找礦應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
[18]王波.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問題的探索與實踐[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
[19]Yamakawa,TomodaS.AFuzzyNeuronandItsApplicationtoPatternRecognition.ProctheThirdFuzzysystemAssociatCongress.1989
[20]KuemmerleW.Thedrivers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intoresearchanddevelopment:anempiricalinvestiga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99
[21]HLin,QWan,XLi,etal.GIS-basedmulticriteriaevaluationforinvestmentenvironment.EnvironmentPlanningBPlanningandDesign.1997
環境論文參考文獻:
[1]林闖,蘇文博,孟坤,劉渠,劉衛東.云計算安全:架構、機制與模型評價[J].計算機學報.2013(09)
[2]陳康,鄭緯民.云計算:系統實例與研究現狀[J].軟件學報.2009(05)
[3]王鵬翩,馮登國,張立武.一種支持完全細粒度屬性撤銷的CP-ABE方案[J].軟件學報.2012(10)
[4]杜春來.無線移動自組網密鑰管理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9
[5]王錦曉,張旻,陳勤.一種高效屬性可撤銷的屬性基加密方案[J].計算機應用.2012(S1)
[6]羅軍舟,金嘉暉,宋愛波,東方.云計算:體系架構與關鍵技術[J].通信學報.2011(07)
[7]劉志宏.無線傳感器網絡密鑰管理[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
[8]袁珽.無線傳感器網絡中密鑰管理和虛假數據過濾機制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9
[9]麻浩,王曉明.外包數據庫的安全訪問控制機制[J].計算機工程.2011(09)
[10]馮登國,張敏,張妍,徐震.云計算安全研究[J].軟件學報.2011(01)
[11]田勝利.基于l-多樣性的隱私保護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
[12]付戈.數據庫動態恢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
[13]汪志鵬.私有信息檢索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
[14]時杰.關系數據庫細粒度訪問控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
[15]彭清泉.無線網絡中密鑰管理與認證方法及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
[16]鄭健,劉廣亮,李兆國.基于橢圓曲線的等級密鑰管理方案[J].福建電腦.2010(03)
[17]黃志宏,巫莉莉,張波.基于云計算的網絡安全威脅及防范[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2(08)
[18]DENGRobert.CCA-secureunidirectionalproxyre-encryptionintheadaptivecorruptionmodelwithoutrandomoracles[J].ScienceChina(InformationSciences).2010(03)
數據庫技術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研究開題報告 數據庫技術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研究開題報告 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學生:**學號:0924620036
一、選題背景及意義:
數據庫技術主要研究如何存儲、使用和管理數據 ,是計算機技術中發展最快、應用最廣的技術之一。作為計算機軟件的一個重要分支,數據庫技術一直是倍受信息技術界關注的一個重點。尤其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數據庫技術的應用可以說是深入到了各個領域。當前,數據庫技術已成為現代計算機信息系統和應用系統開發的核心技術,數據庫已成為計算機信息系統和應用系統的組成核心,更是未來信息高速公路的支撐技術之一。因此,為了更好的認識和掌握數據庫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本文對有關數據庫發展的文獻進行了收集整理,以求在對現有相關理論了解、分析的基礎上,對數據庫發展進行綜合論述,對數據庫技術發展的總體態勢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從而推動數據庫技術研究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二、論文綜述 1、數據庫技術發展歷程:許多年以來在數據庫技術領域很少有重大的技術創新能夠引起人們對整個數據庫發展歷程的回顧與反思。2006年DB2 9中推出的pureXML技術,對過去數十年來關系型數據庫的最基本的數據組織方式進行了重大的創新,第一次讓我們對數據庫的歷史,以及過去支撐其發展壯大的理論基礎和外部挑戰從新的角度進行審視。 今天我們很少去回顧數據庫的歷史,對于絕大多數IT技術人員,數據庫等同于關系型數據庫,數據則和表緊密聯系。E-R模型幾乎是我們描述世界的唯一方式,SQL語言是數據庫信息訪問處理的唯一手段。關系型數據庫已經成為了一種宗教式的信仰,數據相關的所有理論問題似乎都已經解決。
然而歷史的發展總是在我們不經意間產生轉折,所有重大技術的產生及發展都有其生存的土壤。40年前數據庫的誕生并不是關系型數據庫,第一代的數據庫第一次實現了數據管理與應用邏輯的分離,采用層次結構來描述數據,是層次型數據庫(IMS)。第二代數據庫奠基于上世紀70年代E.F Codd博士提出的關系型理論以及SQL語言的發明。實現了數據建模和數據操作處理的標準化,關系型數據庫在其后的20多年的時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技術的演進主要集中在性能、擴展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提升,其基本的理論框架和技術理念并沒有大的變化。
與之相反,在過去的20多年里,IT產業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和一系列技術及理念的創新。數據庫所生存的外部土壤隨著Internet以及在網絡環境下IT系統互聯互通相互協作的趨勢,對信息管理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
2、 國內研究的綜述:《移動數據庫技術研究綜述》《Web數據庫技術綜述》《Web與數據庫技術》《數據庫技術發展趨勢》
三、論文提綱
(一)數據庫技術概論
1、數據庫技術概念及類型
2、數據庫技術發展歷程
3、數據庫技術應用
(二)數據庫技術發展現狀------關系數據庫技術仍然是主流
1、發展現狀概述
2、Oracle概念及應用
3、Access概念及應用
4、SQL概念及應用
5、DB2概念及應用
6、發展現狀總結
(三)數據庫技術發展的趨勢
1、下一代數據庫技術的發展主流面向對象的數據庫技術與關系數據庫技術
2、演繹面向對象數據庫技術
3、數據庫技術發展的新方向非結構化數據庫
4、數據庫技術發展的又一趨勢數據庫技術與多學科技術的有機結合
5、未來數據庫技術及市場發展的兩大方向數據倉庫和電子商務
6、數據庫技術的實踐性發展面向專門應用領域的數據庫技術
(四)當代與未來數據庫研究的熱點數據挖掘、知識發現與數據倉庫
1、數據挖掘技術
2、數據倉庫技術
3、知識發現技術
4、小結
5、結論
四、論文寫作進度安排
(一)開題報告:論文題目、系別、專業、年級、姓名、導師
(二)目的意義和國內研究概況
(三)論文的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研究內容
(四)研究結論
為貫徹落實建設部、科技部提出的綠色建筑行動計劃和建設部、財政部部署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規模化應用的要求,廣東省啟動了十項綠色建筑示范工程與十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的建設工作。在此背景下,以廣東粵鐵瀚陽科技有限公司為依托,受省部產學研結合項目專項資金資助的“廣東省粵鐵瀚陽綠色建設及生命線工程信息化管理與安全評定院士工作站”經廣東省科技廳批準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引進美國工程院院士兼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Frieder Seible(弗雷德 .塞泊)教授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教授。
團隊核心
“廣東省粵鐵瀚陽綠色建設及生命線工程信息化管理與安全評定院士工作站”院士及其團隊共6人,其中包括美國工程院院士兼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4人。同時成立了由8名工程師組成的專業團隊負責對接及參與院士工作站工作,其中3人具有高級職稱。
Frieder Seible(弗雷德 .塞泊)1999年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并被評為結構工程杰出教授。現任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雅各布工學院院長,鮑威爾結構研究中心主任。他創建了當今世界最大的結構實驗與研究中心—Charles Lee Powell Structural Research Laboratory(鮑威爾結構研究中心),在結構抗震、抗爆及復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ENR(工程新聞紀錄)評為“過去125年來土木建筑行業最有影響力的125人之一”。
Frieder Seible教授所主持和參與的課題及項目100余項,發表國際期刊和國際會議論文400余篇,技術報告200余篇,國際會議和特邀講座、報告500余場次,獲得專利2項,自主研發軟件6項。因他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突出貢獻,獲得美國總統青年成就獎、德國洪堡研究獎、美國公路與運輸協會標準 (AASHTO)特殊貢獻獎、K.B. Woods杰出論文獎、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ASCE)Raymond C.Reese研究獎、美國混凝土協會(ACI)杰出工程項目獎等40多項美國及全球多個國家的榮譽獎項。
Frieder Seible教授自1993年開始到中國進行合作交流,在過去近20年內,他在中國的橋梁抗震抗爆的設計及研究、“產學研”戰略聯盟、中美高鐵合作及高校學術合作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對中國土木工程的發展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劉人懷教授作為我國板殼結構理論與應用研究開拓者之一,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2000年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首批院士;板殼結構分析與應用專家、管理科學專家;暨南大學原校長,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原副主任?,F任暨南大學教授、董事,應用力學研究所所長,戰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科技委管理科學部主任,教育部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美籍華人孫峻嶺1963年出生于中國,美國加州大學工學博士,美國注冊工程師。獲2004年美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學報(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ASCE)年度橋最佳論文獎-Arthur M . Wellington Prize(繼林同炎先生后又一華人獲此殊榮)?;貒鴦摌I獲得“新僑創業杰出貢獻獎”。
孫峻嶺博士設計的特大橋梁分布世界各地,主持或參加的重大國際工程,曾三次獲得被譽為工程界的奧斯卡金獎—ENR(Engineering News-Record)年度工程大獎,兩次獲得中國詹天佑獎。
科研創新
廣東粵鐵瀚陽科技有限公司是廣州瀚陽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廣東粵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廣州瀚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并于2011年注冊成立的一家從事專業高端信息展示技術、基礎設施綠色化低碳建設及安全評估檢測信息化技術的合資公司。
廣東粵鐵瀚陽科技有限公司所建立的院士工作站引進了Frieder Seible教授和劉人懷教授兩位院士,以及樊可清教授等專家作為長期的合作伙伴,與美國加州大學結構實驗與研究中心、美國加州大學信息化研究中心、暨南大學理工學院“城市生命線工程結構安全”國際聯合實驗室、重大工程災害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聯盟。此外,與Moffatt&Nichol、DEA等世界著名企業形成了企業級技術合作戰略聯盟。
粵鐵瀚陽院士工作站主要針對近年來所面臨的大型工程建設、管理與自然、社會環境之間的矛盾,發揮院士的高端科技能量和社會號召力,充分利用美國加州大學結構研究中心和信息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基礎和優勢,在綠色建設及生命線工程信息化管理與安全評定方面開展與項目相結合的研究活動。同時,通過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契機促進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提高創新能力和科技人才培養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并且,通過舉辦國際技術研討會,促進國際交流合作,提高工作站的技術水平;建立了國際聯合實驗室,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培養核心技術科技團隊,為博士后企業工作站做準備。
院士工作站的成立,大大促進了產學研交流與合作、技術項目交流和對接,充分發揮地方與院士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的合作優勢,特別是中美兩國院士在基礎設施建設及生命線工程方面的技術領導作用;破解了企業研發難題,協同創新,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并通過培養企業高科技人才,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提高企業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的思考 淺析高??蒲袆撔聢F隊的建設 淺析高??蒲袌F隊的建設 高??蒲袌F隊建設淺析 高??蒲袌F隊建設問題與對策探討 多方向科研與單方向科研相結合建設高校科研團隊 當前高??蒲袌F隊建設的管理困境與突破路徑研究 高校科研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現代大學制度下的高??蒲袌F隊建設 加強高校科研創新團隊建設的思考 淺論普通本科高??蒲袌F隊的建設策略 高校團隊建設的問題與團隊建設思路分析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型科研團隊建設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面向科研團隊的網站建設與管理 兵團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從博弈論的角度看高校的科研創新團隊建設 基于學習型組織理論的高??蒲袌F隊建設研究 知識管理視野下高校科研創新團隊建設的思考 論高校師資隊伍建設中科研團隊的培養 高校導師制度下高效研究生科研團隊建設的探討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⑦羅靜,陳衛.南大新添一創新群體[N].江南時報,2005-03-01.
⑧“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支持辦法[DB/OL]./20041201/3122980.shtml.
⑨戴軍,穆養民,李興鑫等.高??萍紕撔麦w系的內涵結構與建設思路[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71.
⑩林萍.高校科研團隊的現狀與構建措施探析[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07,(1):15.
{11}蘇娜.高??蒲袌F隊的構建與管理[D].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19.
參考文獻:
[1]徐青,張云,應飚.試論研究型大學創新性科研團隊的建設[J].中國高教研究,2009,(3).
[2]李明.試論高??蒲袌F隊的管理與建設[J].中國高教研究,2007,(7).
[3]王瑜.論高??蒲袌F隊建設.甘肅科技,2009,(4).
[4]劉培莉.我國大學科研團隊建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