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3: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讀書調查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世界杯所帶來的種種利弊
中學生的理財問題中學生的素質問題
在社會中廣告標語的語法錯誤或錯別
中學生偶像劇熱現象調查
中學生追星現象調查
中學生偶像崇拜現象調查
中學生對名牌效應的反應調查
中學生校內外購物就餐情況調查
中學生課外時間分配調查
中學校園手機現象調查
中學生文化傾向的調查
中學生課外讀書與社會關聯之調查
關鍵詞: 中文系 專業素質 綜合訓練
一、我系開展學生專業素質綜合訓練活動的教育背景
1984年,中山大學中文系要求新生一年內讀100本書,寫出讀書筆記;到1986年,又做出一個令全國高校同行都為之震驚的硬性規定——所有入學新生在一年級期間必須寫150篇題材自由的作文。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該系開始逐步形成一個貫穿大學4年的強化基本功系統——一年級100篇作文,二年級8篇讀書報告,三年級寫學年論文,四年級寫畢業論文(后來還增加了一項內容——要求全體學生精讀100篇古文,背誦其中的50篇,并列入學習考核內容。)。為配合學生基本功強化訓練,中大中文系在近二十年前就同時推出另一項在全國上下引起更大震動的創舉——本科生全程導師制。在一二年級,導師和學生是一對一或者一對二的關系,每個學生都有固定的導師對自己的文章進行個別輔導,三年級以后則由學生自己選導師。這項在全國大學中從沒有過的制度,徹底改變了老師們的教學觀念。這種專業素質強化訓練帶給老師們的是成倍增長的工作量,也是對自身價值的一種再認識。在與學生的互相交流中,老師們受益無窮,有助于提高科研和教學水平。例如中大中文系的蕭德明教授在指導十幾屆學生100篇作文的基礎上,就寫下《大學生寫作》這樣一本深受好評的專著(參見薛曉峰、秦暉、邱瑞賢《大學生要補“童子功”,成才先打國學基礎》一文及中山大學中文系網站相關文章介紹。)。
中山大學中文系的相關教學成果《強化寫作訓練,著眼提高素質》獲廣東省第二屆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抓好教學實習,培養綜合才能》、《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舉措——全程導師制》、《加強科研訓練,培養高素質的中文專業人才》分別獲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第三、四、五屆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目前,中山大學的專業素質(專業基本功)強化訓練做法為全國很多高校所采用。我系通過實地考察、當面訪談、電話咨詢、網絡查看等方式調研過全國十幾所高校,了解到這些高校中文系早就開展一系列加強學生專業基礎與綜合素養的教育教學改革,例如建立專業基本功強化訓練系統、實行本科生全程導師制等,并取得良好效果,我們需要向兄弟院??待R。
二、我系為什么要開展學生專業素質綜合訓練活動
1.互聯網時代,中小學生大都很早就會電腦打字,卻寫不好中國字,會上網聊天、打游戲,卻寫不好作文,對西方文化津津樂道,對中華文化卻缺乏了解,熱衷于感官刺激的網絡讀圖,卻冷待有思想藝術高度的名篇佳作。盡管他們有幸從高中考上大學,高考成績及外語分數很高,但沒看過或看不懂中外經典名著。以致有教育者戲稱之為文化文盲,因為看起來實在不像是中文系的學生。
2.大學生在中學期間經歷的基本上是應試教育,他們進入大學后松了一口氣,學習與生活變得茫然,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成才觀念。這些學生的知識結構普遍“虛弱”,只會應試做題,沒有較高的人文素質。
3.本系學生在社會活動和就業求職過程中也暴露出專業基本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的缺陷。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需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補救”措施。
三、我系開展學生專業素質綜合訓練活動的大體做法
我系參考外院校的經驗,結合自身實際,配合學校的素質拓展活動,制定了有自己特色的訓練宗旨、訓練目標和操作方式、操作程序,編成《中文系學生專業基本功訓練指導書》。大體內容如下:
1.中文系學生應通過本課程的修習,在寫作能力、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自我認知能力、社會認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及其他相關能力等方面得到較大發展,使自己成為厚基礎、寬口徑、強技能、高素質的有益于社會的人才。
2.本課程總任務:學生需在大學學習期間不間斷地進行聽、說、讀、寫及其他專業基本功的強化訓練;前三個學年內寫作練量篇(首)數不得少于112篇(首),字數不得少于11萬字;精讀專業著作總量不得少于38部著作(泛讀要求見《中文系學生閱讀書目》說明),讀書筆記字數不得少于3.8萬字;背誦總量不得少于180篇(首)詩文(具體要求見《中文系學生背誦篇目》說明);參加社會調查不得少于2次,調查報告總字數不得少于2000字;參加本系組織舉辦的各種專業性第二課堂活動不得少于6次。
3.本課程以學生自我訓練為主,老師指導為輔,并實行導師負責制。不同年級的若干學生編成同一訓練小組,設組長、組長負責召集組員定期(一般每兩星期一次)開展研究性的學習交流活動。每個老師負責一個小組的訓練指導工作,導師和學生應以寫作討論會、讀書報告會、調研心得會、詩文朗誦會、時事評論會等活動形式,從文化素養、專業技能、思想人格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的訓練。小組與小組之間可以舉辦各種討論、交流、競賽活動,必要時本系舉辦全系性的示范活動。
4.本系提倡老師和學生共同搞教研、科研活動,歡迎老師和學生合作發表教研、科研成果。各指導老師在培養過程中要善于發現特長生、優秀生并向系上推薦。本系可在特長生大四時繼續為其提供導師或為其創造進一步發展的機會。經過前三年培養已具備考研潛力的優秀生,本系在其大四時為其配備考研導師(或由其自由選擇導師)。
四、我系開展學生專業素質綜合訓練活動目前取得的效果
本素質拓展綜合訓練活動遵循專業學習、素質拓展、考研升學和系務管理一體化的思路設計。其主要功能是為本系學生拓展專業素質提供思路和方法,為本系學生考研提供知識線索和學習指導,同時為改進本系教師的專業教學和本系的系務管理提供摸索途徑。本活動從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原則出發,以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為導向,以讀書寫作、調研交流、學行并進為方法,以學生自我引導、自我管理、自我促進為側重,把中文系師生組織起來搞好教學工作,借此改變學生一味等待老師賜予的被動狀態而成為學習的主人,建立一種新型的學風、教風和系風,嘗試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效果,師生雙向交流大為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自覺性大為提高。
五、我系學生專業素質綜合訓練活動目前的不足
1.教學、學習觀念改變的問題:部分教師的教學仍然僅僅停留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單向灌輸教學方式上,未能創造更廣闊更自由的教學大平臺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和教師的主導性作用。部分學生缺乏自覺的學習觀念和成才觀念,仍然處于一味等待老師賜予的被動狀態而未能夠成為學習的主人。
2.“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問題:部分懶散畏難的學生,采用敷衍應付的態度對待訓練活動,系里給出的訓練要求和訓練方式,到了他們手里往往會被有意無意地扭曲變形。
3.活動組織不力的問題:個別小組,由于組員們的素質的問題,也由于指導老師指導不到位的問題,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一盤散沙,活動難以高質量開展。
六、我系學生專業素質綜合訓練活動目前需要解決的困難
1.活動地點、活動時間統籌安排的問題:希望學校能為中文系配備一間學生專業素質拓展活動工作間或實驗室;希望學校排課時能為本系專業素質拓展提供較為統一的活動時間。
2.學生活動經費和教師指導報酬的問題:希望學校能提供長遠保障。
七、結論
在兄弟院校普遍進行教學改革的大環境下,本系如果不開展學生專業素質綜合訓練活動,教學質量只會與兄弟院校拉開更大的距離。所以開展學生專業素質綜合訓練活動勢在必行,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見出明顯效果。我們應該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地推進學生專業素質綜合訓練活動。(2010-10-30)
八、附《中文系學生專業基本功訓練方案》
1.中文系學生專業基本功訓練是本系的一門綜合性實踐課程,屬必修課,學生須用三個學年完成本課程的修習。每學期計0.5學分,三個學年共計3學分。
2.中文系學生應通過本課程的修習,在寫作能力、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自我認知能力、社會認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及其他相關能力等方面得到較大發展,使自己成為厚基礎、寬口徑、強技能、高素質的有利于社會的人才。
3.本課程總任務:學生需在大學學習期間不間斷地進行聽、說、讀、寫及其他專業基本功的強化訓練;前三個學年內寫作練量篇(首)數不得少于112篇(首),字數不得少于11萬字;精讀專業著作總量不得少于38部著作(泛讀要求見《中文系學生閱讀書目》說明),讀書筆記字數不得少于3.8萬字;背誦總量不得少于180篇(首)詩文(具體要求見《中文系學生背誦篇目》說明);參加社會調查不得少于2次,調查報告總字數不得少于2000字;參加本系組織舉辦的各種專業性第二課堂活動不得少于6次。
4.本課程分階段任務:一年級學生上學期完成不少于16篇(首)的寫作練習,其中文學類(例如散文、詩歌、小說、戲劇等)占50%,應用文類(例如新聞通訊稿、計劃總結、對聯、各種報告、各種公文等)占50%,各類寫作練字數須15000字以上;精讀(泛讀另計,下同)專業著作不少于5部并寫出5篇讀書筆記,讀書筆記總字數須5000字以上;背誦至少30篇(首)詩文;參加本系專業性第二課堂活動至少1次。一年級學生下學期完成不少于20篇(首)的寫作練習,其中文學類占50%,應用文類占50%,各類寫作練字數須20000字以上;精讀專業著作不少于7部并寫出7篇讀書筆記,讀書筆記總字數須6000字以上;背誦至少30篇(首)詩文;參加本系學生社團舉辦的專業性課外活動至少1次。二年級學生上學期完成不少于20篇(首)的寫作練習,其中文學類(含創作與評論)占50%,應用文類占30%,社會評論和其他類別占20%,各類寫作練字數須20000字以上;精讀專業著作不少于7部并寫出7篇讀書筆記,讀書筆記總字數須6000字以上;背誦至少30篇(首)詩文;參加本系專業性第二課堂活動至少1次。二年級學生下學期的寫作、閱讀、背誦任務同上學期,另外應個人單獨完成或多人合作完成一次社會調查活動并寫出不少于1000字的調查報告(多人合作完成的社會調查由各人單獨執筆行文報告)。三年級學生上學期任務與二年級學生下學期同。三年級學生下學期完成不少于16篇(首)的寫作練習,其中理論類(含文藝評論、文藝理論、社會評論和其他理論性文體)占50%,應用文類占50%,各類寫作練字數須15000字以上;精讀專業著作不少于5部并寫出5篇讀書筆記,讀書筆記總字數須9000字以上;背誦至少30篇(首)詩文;參加本系專業性第二課堂活動至少1次。四年級學生在前三年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的基礎上進行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寫作,檢驗自己大學學習的最終成果。
5.本課程其他要求:學生的所有寫作、閱讀、背誦、社會調查、第二課堂活動等成果均需接受同學和老師的評點、檢查(例如學生把自己的習作復印好分發給同學們評點,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檢查背誦和第二課堂活動情況)。學生的寫作練習、讀書筆記、調查報告等必須用鋼筆、圓珠筆或毛筆書寫,與三筆字(鋼筆、毛筆、粉筆)訓練相結合。學生應每學期把自己的寫作練習、讀書筆記、調查報告等編好目錄、裝訂成冊并妥善保管。學生應在《中文系學生專業基本功訓練指導書》上做好閱讀書目和背誦篇目的記錄以備同學、老師檢查(建議每個學生在大學畢業前把自己的專業基本功訓練習作、各科目作業、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等結集成自己的大學學習成果集。)。
6.本課程是一門獨立的綜合性實踐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是相互并立、相輔相成的關系,其他專業課程的作業、練習不能計入本課程的寫作、練量。各專業課任課老師應在課堂上高質量上好自己所任教的專業課程,為學生在課堂外完成專業基本功訓練的各項任務打好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學生應認真學好老師課堂上傳授的知識技能,融會貫通地運用到課堂外的專業基本功訓練中去,高質量完成本方案的各項任務。確有某方面寫作特長或其他特長的同學,經指導老師同意,并經主管實訓工作的系領導批準,可以在不違背本課程訓練宗旨的前提下,對本課程訓練方案作出改動,為自己制訂特別的訓練方案。
7.本課程以學生自我訓練為主,老師指導為輔,并實行導師負責制。不同年級的若干學生編成同一訓練小組,設組長,組長負責召集組員定期(一般每兩星期一次)開展研究性的學習交流活動,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訓練聽、說、讀寫等專業基本功,訓練辦文、辦事、辦會等專業能力,并通過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拓展閱歷等提升把握社會生活的能力,為就業或考研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每個老師負責一個小組的訓練指導工作,導師和學生應以寫作討論、讀書報告、調查研究、詩文朗誦、時事評論等活動形式,從文化素養、專業技能、思想人格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的訓練。小組與小組之間也可以舉辦各種討論、交流、競賽活動。必要時本系舉辦全系性的示范活動。
8.本課程實行如下考核辦法:平時考查可通過導師檢查、組長檢查、組員自查、組員互查等方式進行。每學期末導師按寫作占40%、讀書報告占30%、背誦占10%(沒有社會調查任務的學期,此項占20%)、社會調查占10%、課外活動占5%、考勤占5%的比例為學生評定綜合成績。任何一項缺成績則整個課程考核不予通過,專業性第二課堂活動一項須經有關活動組織者確認。
9.本系提倡老師和學生共同搞教研、科研活動,歡迎老師和學生合作發表教研、科研成果。本系鼓勵學生積極向報紙雜志投稿,爭取習作公開發表。本系定期編輯學生優秀作品集出版發行。鼓勵熱心同學尤其是學生社團積極參與相關系務管理,擔負起組織、督促、檢查學生專業基本功訓練的部分任務。本系學生應組織各種專業性社團并積極開展活動,為廣大同學提供參與專業性課外活動以獲得相應成績的機會。
10.各導師、各小組、各學生社團應及時收集同學們專業基本功訓練的成果和重要信息,例如公開發表的文章、各種獲獎情況和有影響的活動等,向系上匯報以便匯總、公布、存檔。
關鍵詞:思想政治;高職大學生;人才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學業的評價,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可以根據學生表現適當調整學習進度或內容,以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但評價是否到位,是評價能否起作用的關鍵。這就要看評價方式是否靈活運用,評價目的是否合乎教育目標,評價內容是否結合重點、突出主題考察能力。因此,必須建立起良好的評價機制,使其在素質教育中發揮其功效。
良好的評價機制是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優秀人才的有力保障。在高職大學生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充分運用評價功能的導向作用,注重發揮其保障性,應把對知識的考核和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評價的內容、原則、方式上調整與創新。應做到為突出教育目的而選擇評價內容,堅持注重思想表現的評價原則,運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加強對高職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一、評價的內容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環環緊扣,而我們的考核、評價要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既全面體現學生學習狀況,知識掌握程度,又要重點突出,主題明確。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培育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理論素養,所以應避免評價內容泛化,要為突出教育目的而選擇評價內容。
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目的,要求評價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進行評價定位,在評價中,從內容上體現出理念教育,這是融思想性、知識性、教育性于一體的。學生正處在價值觀的形成期,而政治課又是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除了課堂引導、規范外,評價內容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師提出切合實際的、觸動學生靈魂的,又是他們所關注的問題,讓學生做出回答,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黨的十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以,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在評價內容上可以設定這樣一些問題:“怎樣看待道德模范的榜樣力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每個人的義務”“及時足額還清助學貸款的社會意義”“三峽移民工程為何順利完成”“奧運會中國隊奪金,你感想如何”“觀《紅巖魂>有感”等等,讓學生談感想、體會,在必須考慮、限時作出回答的要求下去思考,去體現學生的思想意識,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集體主義精神,強化他們的道德修養、法治意識,使他們真正成為有理想、有紀律、有文化、有道德的一代新人。
二、評價的原則
評價應遵循注重思想表現和能力培養的原則進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考核基本實現由重知識向重思想表現考核的戰略性轉變。與此相適應,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展現其進步的思想。在評價學生學業時,要重視思想和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通過評價,提高自身的思想修養和各種能力。
評價應遵循注重層次性和差異性的原則進行。因材施教,是一條重要的教育規律,它要求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對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內容與方法。評價作為教育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更應注重其層次性、差異性。評價時,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確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不同層次的學生只要完成本層次的任務就為優秀,這樣就做到了各盡所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吃不了”與“吃不飽”的矛盾。
三、評價方法
(1)試卷由單一型向復合型轉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傳統的一張卷定水平已不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所以需采用“復合型”試卷。復合型試卷可以根據教學實際自行設計,如“考試+假期調查報告+讀書報告+活動表現”等多種模式,這既考核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又培養了學生的運用能力。同時,在某些環節上設計話題,鼓勵創新,學生需提前準備,課后總結,使學生在查找資料、組織答案的過程中提高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體驗。
(2)試題由死記硬背型向應用型轉變。把過去試卷中死記硬背的題型,改變為著重理論應用的辨析題、材料分析題、論述題、調查報告,讀書體會等,使學生在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下功夫,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學風上下功夫,同時也可解決課堂時數不足及實踐性教學環節薄弱的問題。
(3)形式上由閉卷向開卷轉變。傳統的閉卷考試無疑可以直觀地了解與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但使學生不得不浪費大量時間和耗費很多精力去死記硬背,結果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如果改變考核形式,由閉卷轉向開卷,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體會、分析,運用知識提高修養和能力上,這無疑是素質教育所需。開卷考試可以通過擬定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討論、辯論、調查報告、小論文等形式進行,使學生在輕松自然和諧的氣氛下得到評價,從而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與主動性、創造性。
(4)對象上由個體評價向群體評價轉變。在評價時,以往側重對學生個體評價,使學生單兵作戰壓力大,形成自我為主的評價意識,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可以采用分組評價的方式,給學生布置一些適合集體完成的考核內容,讓他們通過參與一些諸如志愿者服務、社團等活動合作共同完成,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意識、參與意識等。
關于學生近視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有好多同學都近視了,他們常說:“戴著眼鏡代表很有學問!”但是,我就是不明白他們為什么會近視?我們班有多少名同學近視了?于是,我帶著問題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并且詢問醫生,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視的。
2、調查詢問同學,了解他們是怎么近視的。
3、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視了。
三、 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體內容 書籍近視的主要原因遺傳基因;在光線太強或光線太弱的地方看書;長時間看電視或電腦等 上網近視眼的人數我國近視機率已接近30%,,而我們班61人,已有18人近視了。
醫生的講述近視眼的危害會影響智力發育、影響身體健康、影響學習,甚至會導致失明。 上網、書籍近視眼的預防多做眼保健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每隔一段時間往遠處望望。
四、結論
1近視的主要原因: (1)看電視距離太近; (2)看電視的時間太長;(3)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4)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5)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 (6)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7)長時間的坐在電腦、電視前; (8)不合理飲食; (9)在車廂里看書 (10)遺傳因素。
2.近視眼還有很多危害。(1)會影響智力發育:人對外進信息的獲取有90%是通過眼睛來完成的。青少年智力發育期更離不開外界。(2)并發癥危害:隨著近視加深,會引起如視網膜脫落、青光眼、玻璃體變形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導致失明,遺憾終生。(3)影響身體健康:戴鏡后限制了一些體育活動,使身體發育遲緩。
3、不是每個人都會得近視眼,近視眼其實可以預防的,但要做到以下幾點: (1)積極參加體育鍛煉(2)每隔一段時間往遠處望望(3)不要在陽光集中和光線昏暗的地方看書寫字(4)不要走路坐車看書(5)定時做眼保健操(6)不要離書本過近讀書寫字(7)不要借用他人眼鏡(8)在沒有任何情況下盡量不要“瞇眼”(9)不要用手去觸摸眼睛(10)不要用手電筒照自己或他人的眼睛
關于學生近視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擁有了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外面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世界才能一目了然,
才能更好的學習,生活。但進入高中以來,我們班越來越多的同學戴上了眼睛,同學們的視力越來越差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人近視?為什么會引發近視?近視有哪些危害?又有哪些預防方法?
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
二:調查目的:調查我校學生的近視情況,找出近視的原因、近視對個人的影響及其預防和治療方案。
三:,調查方法:
1.通過網上調查和詢問同學,老師,了解近視的主要原因。
2.走訪當地小學,初中,了解近視的發病率及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四: 調查結果:
1.現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8%,
中學生為55.2%,高中生為70.3%。
2 近視的原因
專家分析,主要是四點原因:學生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缺乏眼保健知識;
飲食結構單一,缺乏眼營養。其中,63%的學生用眼時間過長,60%的學生不注意用眼衛生,
50%左右的學生沒有認真做好眼保健操,60%左右的學生缺少眼營養補充。
因此,近視的主要原因是看書學習,這是因為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較大,尤其是在高中生階段有較多的作業和考試,導致了兩長一短的現象,即每日學習時間長,一次連續作業時間長,睡眠時間短。
中學生眼球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調節能力很強,伸展性也較大。但是長時間的注視近物,視力負荷過重,致使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是導致近視進展的主要原因。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的近視是始于高中階段,或者是在高中時期,近視的程度變得更加深。所以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適時放松眼睛,如眺望遠方,做眼保健操等。
我們發現看電視和玩電腦對近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如今生活水平高了,大家重視生活質量,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機,現在的大學生的電腦普及率也越來越高。然而,這些電子產品給我們的精神生活帶來富足的同時也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了隱患。事實上,這些隱患是可以避免的,這就要求大家做到合理使用這些電子產品。
其他用眼不衛生情況包括使用不潔凈的毛巾或手擦眼睛、走路、乘車時看書,在強光下看書寫字等等。這些情況也不容忽視,因為它是20%的近視的引發因素。至于遺傳方面的原因則要注意不能近親結婚,近親結婚加大了后代近視等疾病的發病機會。
3.近視的危害:
近視對人造成一定的困擾,就調查顯示,這些影響大部分表現在生活中。據資料顯示,
近視對生活具有如下危害:
①視力低下,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②中高度近視,會導致眼球突出,眼瞼松弛,影響容貌;
③近視患者其白內障、青光眼的發病率明顯高于正常人;
④中高度近視,特別是高度近視容易引發玻璃體混濁、視網膜出血和脫離而致盲;
⑤近視超過600度可產生一定的遺傳因素,不但影響自己,而且會影響下一代,這是最可怕的。
人們也考慮到了近視對學習的影響,如一些專業對視力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
①單眼視力低于1.0者,不能錄取理工類的海洋運輸、船舶駕駛、民航航行管理業;
②雙眼視力低于1.0者,不能錄取警校、軍官學校、精密儀器、海關專業;
③單眼視力低于1.0者,不能錄取醫科、藝術類的舞蹈、音樂、電影、攝影專業;
④單眼視力低于0.8者,不能錄取體育專業等;
對身心健康的危害:
① 造成營養不良,思維受到限制
②對自己不自信,適應環境能力差
③成為求知、求職、婚戀的絆腳石
④深度近視會眼窩深陷,臉部變形
4.近視的預防和治療:
(1)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雖然非近視的人數較少,但是非近視的人數天天做眼保健操的人數是近視的4倍,近視的同學大部分處于從未做過或是偶爾做過眼保健操的情況。這表明,做眼保健操對視力的確有著很明顯的保護作用。
眼保健操是根據中醫學推拿,按摩的理論,通過經絡穴位結合醫學醫療組合而成。做操時,用手指末端在眼周圍相關的穴位上進行曲自我按摩。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這種眼保健操可以疏通眼部的經絡,調和眼睛氣血,所謂"目得血能視";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認識,按摩能加速眼框周圍的血液循環,改善眼部營養,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消除眼疲勞,從而達到預防近視的目的。如果做眼保健操馬馬虎虎,無異于隔靴搔癢,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做眼保健操時,洗凈雙手,兩眼輕閉,手指甲不能留長,指端用力要均勻,以使按摩處有點酸脹的感覺為好,不能用力要均勻,以免損傷眼睛。當臉部(眼鼻處)皮膚上有毛囊炎、癤子,以及眼睛患有炎癥時,應該停止做眼保健操。中小學有每天做眼保健操的規定,但是在大學做眼保健操完全是靠自覺。由于現在的大學生幾乎每個人都配有電腦,若是不注意眼睛的保護則更加容易加大眼睛的近視幾率和近視程度。
(2)看書時坐姿要端正,讀書或寫字時做到“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3)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也不要躺下看書。
(4)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于疲勞狀態。
(5)睡眠不足身體不僅容易疲倦,還易引起視力下降;要少吃含糖量高的甜食,
少吃燒烤類食物,不偏食、厭食。多吃對眼睛健康有益的食物,如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動物肝臟、
瘦肉、玉米、洋蔥、大蒜、海魚、淡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肝臟、牛羊奶、蛋黃)和富含維生素b1和尼克酸的食物(小麥、玉米、螺旋藻)。
近視應該防范于未來,所以每個人從小就應該養成好的用眼習慣。對于已經近視的就應該好好接受治療,控制其近視程度的加深。如今越來越多人近視,所以有必要加強全社會對近視的認識,在全社會普及健康用眼的知識。同時應該加大對近視的研究,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法,讓近視患者早日獲得好的視力。
關于學生近視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許多同學都陸續帶上了眼鏡,。有多少人近視了?他們又因為什么原因近視的?讓我們來做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了解普通人是怎樣近視的。
2.調查詢問同學,了解他們是怎么近視的。
3.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我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視了。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我班共有18個人近視,其中3人偶爾會戴眼鏡,有2人正在治療近視眼。也有4個同學有點近視卻沒戴眼鏡,其他9人戴眼鏡。近視率占整個班級同學的41.8%。
據查資料,我國的近視率已接近30%,小學生22.7%患有近視,初中近視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鏡,大學生近視比例高達80%。
近視成因較多,據我們查資料或與同學交談,得知造成近視的因素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個體因素,營養體質因素和睡眠因素。導致小學生近視的主要原因是作業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過度地看電視、玩電腦游戲等,由于長時間地用眼造成近視。
四、結論
通過詢問調查后進行分析,我發現:
1、同學在做作業時都沒有好好的讓眼睛得到休息;而隨年級的增高學習壓力增強的情況下,休息時間呈遞減趨勢。
2、抗疲勞眼藥水與眼保健操都是對眼睛有治療作用的,但同學卻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對做眼操非常隨意,不認真。
3、近視人數越來越多,但有些近視的同學也沒有戴上眼鏡。這表明同學們對近視的問題還不夠重視!
4、其中還包含其他因素,比如:姿勢不對、用眼不當之類的毛病,用手直接揉眼,我們必須努力克服、改正;像燈光太暗或太強之類的,我們必須隨時調節;像防護不當、用藥不當之類的,我們盡量避免。
五、建議
為此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每日堅持遠眺望綠色、堅持眼保健操和課間操,并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2、學習時要有充足的光線,光線要從左側方向來。不要在光線不足和耀眼的陽光和強燈光下看書寫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邊走路邊看書。更不要歪頭偏身趴在桌上讀書寫字。
4、不要長時間使用視力,每學習50分鐘后,應當休息10分鐘。
不久前,某知名圖書銷售網站了一份“中國最愛閱讀城市榜”。一線城市全部沒有上榜,排第一的竟是浙江二線城市寧波。北、上、廣商業化過濃,不少人無心讀書,倒也罷了,深圳竟也不在“最愛閱讀”之列。深圳是眾所周知的“圖書館之城”,2013年10月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一時間,對這個閱讀調查排行榜表達抗議的深圳人不在少數。(《青年報》,10月3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羅西曾這樣評價深圳:“這是一座因為注重閱讀而值得尊敬的城市,這是一座充分保障市民文化權利的城市?!鄙钲谀塬@“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卻不能進“中國最愛閱讀城市”榜單,確實讓人頗不服氣,難道深圳的“全球全民閱讀典范”是憑空吹出來的,或是花錢買來的?這種閱讀調查,恐怕只能說明一個問題:調查過程并不嚴謹,調查結果難以取信。
這些年,各色閱讀調查“你方唱罷我登場”。文化部門在調查,傳統媒體在調查,圖書銷售網站或商家在調查,與閱讀“七不沾八不挨”的企業也在調查,比如某營養品公司最近就了“中國0至7歲嬰幼兒親子閱讀現狀調查報告”。各路調查人馬要么調查大學生閱讀,要么調查中小學生閱讀,或調查公務人員閱讀;在地域上,要么調查全國,要么調查全省,或調查市縣區……幾乎到了“無處不調查”的地步。
在這股調查潮流中,大家自說自話,讓受眾不知該信誰。最應該注意的是,一些全國性閱讀調查并不周到、細致、嚴謹,只調查局部地區的部分讀者,就得出全國公眾少讀書、不讀書的大型報告,好像多數國人成了懶漢,聳人聽聞;一些地方性閱讀調查為避免損害地方形象,大肆“注水”,給地方“貼金”;一些商家調查也存在利益因素,借調查少數網民的閱讀情況,炒作自己或一些書籍。
閱讀調查泛濫,調查數據失真,會混淆視聽、誤導行業,不利于圖書出版業朝著健康方向發展。早有專家建議,閱讀調查也要統一調查機構、操作流程,最好聘請獨立機構來進行,以使調查結果真實反映現實,避免“人情數字”和“面子數字”,如此調查才能取信于民。
目前,在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的教學實踐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處理得不好,理論的作用在于指導實踐,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道德課的基本原則。如何指導學生應用基本原理,正確認識現實問題,是理論課教師的重要任務。但由于招生數量日益擴大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師數量相對不足,使得“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師疲于應付繁重的課堂內教學任務而無力顧及社會實踐,致使許多學生還不能自覺地運用學過的基本理論、觀點去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對許多社會問題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偏頗,考核方式也過分體現目標管理。盡管任課教師在考試方式方面做出了種種探索,運用平時成績加期末成績的方法核算學生的最后成績,但由于日益增加的學生數量,使得平時成績考核的難度越來越大。另外,大學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動力不足、市場經濟短期效應的副作用影響、目前的就業機制對大學生的考核沒有與思想道德有關的內容、大學生的入黨條件中也沒有相應的規定和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使得“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改思路探討
(一) 指導思想
適應新時期學校培養人才的總體目標,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樹立“以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八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教學改革應著眼于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持主渠道和多途徑相結合,充分調動教和學兩個積極性;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和“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緊密結合當代中國的實際和時代的發展,著眼于提高教學效果,努力實施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的改革,增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的時代感、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感召力和說服力。
(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改革實施方式
1.教學實踐環節的設置
針對目前的社會大環境和形勢發展變化的實際,根據學科建設的科學性和系統性的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解決真學、真懂和真做的問題,真正提升大學生的政治理論和思想道德素質,特別是在新形勢、新階段、新任務面前,如何進一步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一人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好地用發展著的指導新的實踐,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改革,即保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現有的教學時數的前提下,將每門課的教學分解為課堂教學、讀書、社會調查與實踐三環節。
課堂教學部分:貫徹“精講”、“管用”的原則,緊密聯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聯系學生關系的社會熱點、難點、疑點問題;聯系學生成長、成才過程的各種困惑與迷惘,使“兩課”教學更具吸引力。同時要積極研制、開發多媒體教學課件,以實現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讀書研討: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學讀書。每門課程都要制定讀書目錄,學生要做出讀書筆記或寫出心得體會,作為學生平時成績的一部分記入總成績。
社會調查與實踐部分:根據各門具體課程的特點,提倡實踐形式多樣化。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組織學生觀看電視教學片;搞開放式課堂,請勞模、專家、企業家進課堂,給學生開辦講座和專題報告,開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相關的健康心理與人才成長、心理咨詢學、社會心理學、心理健康訓練等課程供學生選修;假期組織學生進行調研,用所學的理論去分析社會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上述三個環節,實現講(系統講課)、讀(讀書)、聽(聽報告)、談(討論交流)、看(看錄像)、走(參加社會實踐)、寫(讀書心得、調查報告、學術論文)多途徑的結合。
2.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
(1)課堂教學與專題講座相結合,采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等教學手段,積極創造條件,逐步過渡到校內網絡教學。
(2)課堂內教學與大學生讀書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3)對大學生的統一要求與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相結合。
3.考核與評價方式
以培養大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為中心,重視教學過程的管理,采取口試、筆試、客觀題、主觀題、開卷與閉卷相結合以及課程論文等多種考試方式。(各門課程可根據課程特點擇優決定)
4.增設與“兩課”相關的選修課程
為適應“兩課”教師的轉變,充分發揮“兩課”教師的作用,增設與“兩課”相關的選修課程,供學生自由選擇。擬開出的主要選修課如下:
《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理衛生與咨詢學》、《人際關系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大學生心理問題咨詢》等。
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充分體現意識形態中的對大學生的統一要求與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的需要相結合,實現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為培養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打下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何志紅.淺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1期
[2]喬春梅.略談如何提高《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效果[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1期
關鍵詞 閱讀推廣 高校圖書館 評價 影響因素
1 高校閱讀推廣活動評價的目的
自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于2009年成立以來,閱讀推廣活動在全國各地更加系統和全面地開展。高校閱讀推廣已積累了不少經驗,但仍普遍存在兩類問題:第一,活動效果不夠好。活動的收效較花費的人財物力來說,不盡人意。有的活動影響面較小,有的活動甚至強拉學生參與,引起學生反感。第二,活動缺乏系統性和常規性?;顒拥男问诫m然多種多樣,但圖書館在舉辦活動時比較隨意,系統性不強,常規性不夠,活動的舉辦形式和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圖書館領導。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高校閱讀推廣活動進行梳理,探討這些閱讀推廣活動的特點和關系,對每一種閱讀推廣活動以及對圖書館整體的閱讀推廣活動進行評價,以便高校圖書館能夠響應大學生的閱讀需求,一方面打造閱讀推廣活動的品牌,一方面系統地提升閱讀推廣活動的效果。
中國圖書館學會網站已的《大學生閱讀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問卷調查報告(2010)》,由大學生閱讀委員會、閱讀與心理健康委員會聯合完成。報告認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主要采取的組織方式有14種:讀書征文比賽、圖書推介、名家講座、圖書捐贈、讀書有獎知識競賽、圖書漂流、精品圖書展覽、經典視頻展播、讀書箴言征集、名著影視欣賞、館徽設計征集、名著名篇朗誦、品茗書香思辯賽、評選優秀讀者。經典視頻展播、名著影視欣賞可以看作一種活動,館徽設計征集基本上是一次性的行為,不能算作常規活動,故排除在外,所以該報告指出的活動應該是12種,加上對一些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的總結,本文要評價的閱讀推廣活動又加上5種:污損圖書展覽、書法作品選(展覽)、書簽設計、校園閱讀(風景)攝影比賽(展覽)、讀書節啟動儀式和閉幕儀式,共17種。應該說高校閱讀推廣活動不限于此17種,名稱也不盡相同,本文的評價方法對其他閱讀推廣活動形式同樣適用。
2 影響因素的初步提出
關于閱讀推廣活動的評價,王波認為“轉換研究視角,從讀者的角度,用實證方法來評估和重新設計閱讀推廣活動的研究幾乎沒有”。他指出,應該從兩方面來設計閱讀推廣活動的指標體系,一是基于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評價指標,二是基于讀者的閱讀推廣活動評價指標。楊嬋覺得對閱讀推廣活動的評價,“還沒有深入到對活動客體——讀者的心理和讀者的收獲進行研究,沒有對活動自身的運動規律進行研究”。筆者認為評價閱讀推廣活動的效果,最終歸結于讀者,即讀者的閱讀收益和滿意度。但這兩個指標不易量化,仍需要擴展。閱讀推廣活動的主要參與者為圖書館和讀者,閱讀活動的主要參與者為讀者和圖書,可以把閱讀推廣活動的要素和閱讀活動的要素結合起來,對閱讀推廣活動評價。即從“讀者——圖書館——圖書”三個要素來評價閱讀推廣活動。需要解釋的是,“讀者”在高校里主要指的是“學生”,也可以用“學生”來代替?!皥D書”也可用“文獻”代替,泛指圖書館的各類文獻。因此初步認為:閱讀推廣活動的效果,與讀者認可度、圖書館重視程度、館藏以及其他因素,如圖書館內外合作程度,整體服務水平,閱讀環境的凈化與美化等有著重要關系。對四種主要因素細分,如表1所示。
3 基于座談會形式的影響因素的初步確定
評價閱讀推廣活動效果,首先評價者對閱讀推廣活動要了解,或者愿意讀書,即是具有代表性的讀者,另外需要采取座談會的形式,使評價者能暢所欲言,對閱讀推廣活動提出全方位的意見。為了有效利用座談會時間,需要圖書館事先印發一些問題,使得與會人員對座談會的主要內容有所了解,也便于統計分析。
3.1座談會問題的設計
座談會問題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引入問題,即簡單了解大學生對閱讀的認識和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第二部分為態度類問題,即初步了解讀者對閱讀推廣活動的評價,以及對主要影響因素的認可程度;第三部分為探討類問題,即了解讀者對閱讀推廣活動的形式和方式的意見和建議。問題設計如表2所示。
問題3、4為了對17種閱讀推廣活動進行初步評價,以及驗證本文提出的評價因素。問題4提出的因素為9個,從表1中擴展出來,具體見表3。問題5—9意在讓讀者提出更多更好的閱讀推廣活動形式,并且有可能對17種形式進行補充,其中5—7獲取與會人員對閱讀推廣活動一般意義上的看法,8—9是對閱讀推廣具體活動形式的建議。
3.2厘談會問卷調查的過程
圖書館組織中原工學院書友會47位學生會員,會前發放問卷,要求盡量了解并填寫內容,然后組織座談會,收集問卷,并整理座談會和問卷內容。
3.3座談會問卷調查初步結果
在此,僅重點分析閱讀推廣活動評價因素的選擇情況,如表3所示。排在前3位的是讀者的參與廣度、滿意度、參與深度。排在后3位的是圖書館合作單位的數量、館藏、舉辦閱讀推廣活動的數量。可以看出,讀者關心的是閱讀推廣活動作用在他們自身后的結果;對于這些活動是如何舉辦的,花費了多少人財物力,是否需要與圖書館外的部門或單位合作等,這些都是圖書館(或圖書館所在單位)的事情,而非讀者關心的事情;值得關注的是,館藏和閱讀推廣活動效果在直接關系上不是太密切。
4 基于座談會的高校閱讀推廣活動的評價
在第1個問題上,73%左右的調查者認為當前大學生閱讀現狀的評價為“一般”,要么是對自己閱讀現狀的認識,要么是對當前大學生閱讀狀況的一般認識,或者是兩者結合。這也存在著對“閱讀”的認知的不同之處,如學習專業、考證等書籍算不算“閱讀”,或瀏覽網絡信息算不算閱讀,是不是閱讀經典才算是真正的閱讀等。不過可以得知,調查者普遍對大學生閱讀現狀不太滿意,希望再提高一些。對于第2個問題,關于“大學生閱讀存在的最大問題(或難題)”,不會選擇圖書、業余活動占用了時間、不想閱讀圖書、用手機看看新聞和電子書就夠了,占據了前四位。這首先說明,在豐富而便捷的信息時代,獲取信息或圖書已經不困難了,但選擇卻成了難事,這告訴我們讀者存在著“信息焦慮”。其次,在大學生中,學習和業余活動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導致學生不能或不想閱讀,只想利用網絡或手機進行簡單而快速的信息瀏覽。
座談會上,對17種閱讀推廣活動也進行了簡單介紹,絕大多數同學也了解這些活動,隨后進行了評價。結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學生對于閱讀推廣活動,其參與的目的:主要在于收獲知識、有所心得,如聽取名家講座、名著影視欣賞;或能方便地了解新的圖書信息,或購買高質優價的圖書,如精品圖書展覽;或增加新的知識或參加自己喜愛的活動,如讀書有獎知識競賽、讀書征文比賽、讀書辯論賽等。對于每年一度的“讀書節”,如王波、楊嬋等批評的“嘉年華”式的讀書活動,如“聲勢浩大”的“讀書節啟動儀式和閉幕儀式”,恰恰也是學生不滿意的閱讀推廣活動,因為此類活動僅有片刻的熱鬧,而無實質內容,圖書館“盡力”了,領導有“面子”了,各單位也“配合”了,很多學生“靜默”了,閱讀推廣活動漸漸地“疲軟”了。
5 對高校閱讀推廣活動的建議
根據座談會發言和匯總問卷填寫內容,對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提出如下建議。
5.1如何提高大學生的閱讀興趣
(1)營造氛圍:舉辦大學生感興趣的活動。
(2)引導讀書:先讓大學生了解到自身知識的匱乏,再去探索讀書的意義;鼓勵大學生設立自己的閱讀目標,并且持之以恒;讓大學生發現并知道讀書的樂趣,讓他們愛上讀書。
(3)提供書籍:提供更廣泛、更與時俱進的書籍;提供大學生比較喜愛的、貼近現代大學生活的書籍;對書的解釋中盡量符合大學生的文化層次。
(4)學以致用:能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上讀書過程中所獲得知識,有一種成就感。
(5)加強管理:學校應該加強管理與教育,讓大學生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學生,首要任務仍然是學習;完善圖書館的服務能力;舉辦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讓大家通過讀書從中受益。
(6)活動建議:學校通過廣播朗誦精美文段,表揚征文中積極投稿的班級院系;每周都向大學生推薦幾本好書,可通過發飛信或者校園廣播等方式。
(7)迫切希望:把閱讀變成每一個大學生的習慣和生活方式。
5.2如何提高大學生的閱讀能力
(1)開設相關課程:在大學生課程中增加一門有關閱讀技巧及閱讀方法的課程;在課堂上或課外布置相應的閱讀作業。
(2)開展閱讀活動:提供競賽式活動;開展讀書問答知識競賽、辯論賽;讀書經驗交流會及名師講授閱讀;圖書館推出各類書刊中大家閱讀最多的書籍,幫助不知道自己應該閱讀什么書的學生;定期舉行優秀讀者成果展。
(3)培養讀書方法:讀書時,把優美的句子、文章摘抄下來,多品味;多寫讀后感;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增加閱讀量,有針對性地閱讀,與眾多校友書友相互交流經驗;增加讀書量,多看些書,多讀幾遍;
(4)空談不如實踐:在閱讀中慢慢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5.3如何提高大學生的閱讀素養
(1)閱讀特定圖書:經典、名著、有內涵的書、健康向上的圖書。
(2)開設閱讀課程:介紹閱讀書目,講授閱讀方法,掌握閱讀策略,提升閱讀能力。
(3)思考感悟領會:讀書并不是單純的讀書,最重要的是思考。讀一本好書,可以一個星期讀完,也許就得兩個星期去思考感悟。
5.4豐富閱讀推廣活動形式
除了上述17種閱讀推廣活動形式外,還有如下形式或輔助做法,不失為好的建議。
(1)班級閱讀:以班會為媒介,在班級內部開展“我最愛的書”讀書活動,定期交流讀書心得;
(2)閱讀交流:舉辦閱讀交流會;經常性地在同學們中開展讀書交流活動,進行讀書心得交流及好書推薦。
(3)愛心書屋:提供捐贈圖書、交換圖書的場所。
(4)書目推薦輔助活動:向學生推薦經典名著和閱讀率高的圖書。
有的甚至“采取強制措施”,在三個月或是半年內規定每個大學生閱讀一本或者兩本圖書,所讀圖書可在事先列出的基本圖書目錄中選擇。此種方法是否可行,還要看圖書館的組織能力和學生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