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3: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學生實踐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校學生 誠信教育 存在問題 實踐與探索 實效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1-211-02
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背景下,為了更好、更扎實地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進高校學生日常管理事務的水平,力圖破解高校學生誠信缺失的現狀,僅依靠傳統的政策宣講、說服倡導等難以起到“治本”的作用,必建立長效機制,依托學生管理與學生“自理”的方式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誠信意識。
一、高校學生日常事務管理中“誠信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高校存在的學生誠信缺失現狀主要有:其一,國內部分高校在學生日常管理事務的體制中缺少“誠信教育機制”,僅憑借教育部以及各級政府部門要求的“誠信教育”活動的開展,難以將“誠信教育”的精神內核貫徹到底。其二,目前高校主要通過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思政教育實踐課的形式進行“誠信教育”,其用思想道德教育代替“誠信教育”的做法,對專門的誠信教育實施效力來說是不夠的。其三,我國高校中對于大學生日常管理事務中體現的“誠信”、“不誠信”,沒有搭建一個平臺、沒有一個明晰的標準、沒有具備“約束力”的獎懲規定。所以,在突破現有大學生誠信缺失困局的需求下,建立“誠信教育機制”,搭建一個行之有效的平臺,是至關重要的。
二、高校學生誠信教育管理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以天津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為例
根據天津師范大學學生處關于深入開展“天津師范大學誠信教育宣傳月”主題活動的要求,并積極結合我院實際和學生特點,我們首創“誠信銀行”概念,致力于通過搭建這一平臺,將學生日常管理事務、學生誠信教育、學生日常獎懲、學生黨團開展實施情況、師生互動、學生就業誠信推薦等多方面有機地聯系、融合起來,按照金融業界的“銀行”組織架構模式,建立誠信銀行ceo等學生自助管理團隊,以“管理學生”和“學生自理”相結合,通過電子銀行隨時查閱“誠信因子”、評選“星級會員”、生成“誠信銀行”電子對賬單、開具“誠信銀行”就業推薦信等方式推進“誠信教育”實效。我院開展了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實踐與探索,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教育成果,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與踐行?,F將具體內容歸納總結如下:
實踐探索之一:塑造誠信典型,參評“感動師大”人物。2015年5月我校開展第三屆感動師大人物評選、表彰活動。我院力推學院學術誠信典型房啟明、道德誠信典型劉志方參評,并成功被評為第三屆感動師大人物,我們將把他們的誠信故事拍攝成DV,展現給全校學生。他們震撼心靈的精神力量,進一步擴大了他們的校園影響力,更好地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實踐探索之二:數學科學學院“誠信宣傳月”精品活動。
1.號召學院各班以“誠信在我身邊”為主題,組織各班開展形式多樣的申請人活動,更好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一的同學們主要采用招貼畫的形式來展示自己心中對誠信的理解,共上交43份優秀作品,同學們用五彩的畫筆表達誠信應該時刻伴我行,要爭做誠信大學生。大二的同學們提起筆,將自己身邊的誠信用征文的形式表達出來,37份作品,雖沒有用華麗的辭藻解讀誠信,但真真切切地讓我們感受到每一位同學踐行誠信的決心。大三的同學們將自己三年的生活體驗和對誠信的理解通過話劇的形式展示出來,他們身體力行,時刻守信的誠信言行。
2.制作“誠信特刊”,宣揚誠信之風。學院組織各班制作一期反映班級特色、貼近大學生生活的“誠信特刊”,進行評比,從中選出了三個優秀作品在院內進行宣傳交流;同時制作一期院級層面的“誠信特刊”,讓誠信之風吹遍學院每一個角落。
3.學院官方微信平臺,及各班騰訊微博,宣傳誠信,開展“誠信論壇”。2015年4月各支部微博誠信楷模優秀事跡,支部成員積極學習,認真思考,各抒己見,對微博進行評論轉發多達560余條。2015年5月,各支部結合五四青年節再次開展網絡誠信教育活動。支部成員通過積極參與,感悟誠信真諦,樹立誠信意識,共計530條。
4.開展“誠信健步行”活動,號召各班深入中小學、社區等進行卓有實效的誠信宣講。誠信健步行第一站來到了地鐵站向乘客宣傳誠信的力量,感悟誠信的真諦。第二站嘉北義務輔導班,讓小朋友們體會到誠信是一種規范,是一種制度,更是人的一種品性。第三站走進了43中學,采訪了青年教師代表李晨老師,她從學術研究誠信和道德規范誠信兩方面對大學生提出殷切希望。
實踐探索之三:開展“誠信箴言”征集活動。學院同學積極參與,共征集近700條誠信箴言,經各支部初選,共上報120條誠信箴言。由院團委進行再選,經認真篩選,最終產生8條院優秀“誠信箴言”?!罢\信箴言”內容健康向上、言簡意賅、易于記憶及傳誦。真正體現“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p>
實踐探索之四:“誠信銀行”總結表彰會。數學科學學院舉辦誠信銀行總結表彰會,通過“誠信銀行”網絡系統,本年度評選出“誠信標兵”兩名,三星級會員3人,二星級會員10人,一星級會員9人,優秀分行行長2人,優秀支行行長3人,突出貢獻獎10人,并與嘉陵北里社區居委會攜手打造數學科學學院“誠信實踐基地”;同時聘任國家道德模范提名?王輔成老師等8人為第二屆誠信銀行誠信輔導員,并邀請第三屆天津市誠實守信道德模范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王輔成老師為我院學生做誠信講座,掀起第二屆誠信銀行的誠信育人之風。
通過多層次、全參與的“誠信教育”實踐與探索,使同學們更好地樹立了誠信意識,加強了自我管理與自我教育,對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內在精神和價值的提升與外在聲譽和資源的積累、塑造良好院風學風都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產生了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培蕾.大學生學術誠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教育對策研究,西南大學.2007
[2] 崔國富,袁冬梅.高校學生誠信教育管理制度的建構研究,渤海大學.2012
(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天津 300000)
關鍵詞:科學技術哲學;教育實踐;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0-08
一、科學技術哲學教育概述
1.科學技術哲學教育內容
科學技術哲學的教育內容包含三個方面――自然辯證法、科學技術方法論和科學技術觀。自然辯證法是對于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哲學認識、總結和說明??茖W技術方法論就是對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發展領域的實踐進行總結。科學技術觀是一種創新思維,以科學技術成果滲透于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體現科學技術的價值性,以實現科學技術與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協調發展。
2.科學技術哲學教育特點
科學技術哲學從學科教學的角度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滲透性,科學技術哲學屬于哲學門類,但是以科學的視角反映和揭示了人類社會的自然規律??茖W技術哲學同其他學科教學之間存在著交叉,但是又是獨立的學科研究內容,科學技術哲學實現了和哲學體系的融合,反映了人類認識和改造社會的自然成果,體現了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歷史性概括。從學科特點上來分析,科學技術哲學起到了紐帶的作用,聯系了哲學與科學技術實踐應用,呈現出了科學技術哲學學科的交叉和融合,體現了歷史和現實的具體實踐的統一,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產生較為深刻的影響。
3.科學技術哲學精神實質
科學技術哲學學科教學體現了科學性與創新性的特點,其培養的是具有綜合素質能力的人才,通過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內容的建構,實現對學科內容的融合。通過科學技術哲學的探索精神提升學生對于科學技術的感知能力,提升大學生對于社會發展的規律性認識。
二、高校科學技術哲學教育實踐方向
1.培養具有批判和探索能力的人才
科學技術哲學教學實踐除了傳授專業性的理論知識,所傳達的更是一種學科研究的態度,科學技術哲學內容非常豐富,從思維能力上啟發學生思考和總結,鼓勵學生深度分析問題成因,找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對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應該有較為客觀的認知,以批判性的思維模式和實踐性的探索精神,在不斷的追問和反思的過程中,將客觀社會的發展放置于科學理性的審視之下??茖W技術哲學要求學生時刻保持勇于探索的精神,保持對于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勇于去大膽嘗試,以科學的精神來對待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
2.培養具有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科學技術哲學的教育實踐應該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和學習,注重形成獨立完善的思維架構。同時在科學技術哲學課程教學實踐中應該通過教育引導幫助學生完善思維認知,培養學習思考的能力??茖W技術哲學實踐研究是基礎性的科學研究,在學習和創新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合作和交流,通過教學互動,使學生們形成個性化認知,為創新實踐奠定良好基礎。
3.培養具有嚴謹性和包容性的人才
科學研究需要的是嚴謹的治學態度,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也是一樣,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形成嚴謹的學術風格,透徹分析科學技術發展的現實問題。在科學技術哲學學科體系的建構中,善于運用理性的思維方式進行分析,注重培養包容性的學術研究態度,對于相關學科研究都進行借鑒性的學習和吸收,對于中西方的理論研究內容都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總結和分析,吸收其合理的理論內核,從而實現實踐的轉化,提升學生的科學技術哲學思維能力,自覺面對學術研究中的挑戰。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在高校教育中應該體現理論和應用的具體價值,能夠滿足社會人才需求的綜合能力培養目標。鼓勵學生以科學研究的決心和勇氣,以探索和創新的精神深入到科學技術哲學的應用中。
參考文獻:
關鍵詞:大學 學習特點 學習方法 學習路徑
學習是指從閱讀、聽講、研究、實踐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學生進入大學的任務就是學習,但大學學習有其自身特點,基于這一特點應當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路徑。大學生進入大學后,有些人在學習上能做到游刃有余,大學生活過得豐富多彩;也有一些人不適應大學的學習環境,跟不上大學的學習節奏。因此,了解和研究大學的學習特點,掌握大學的學習方法,尋求最佳的學習路徑,對于大學生順利實現學習目標,完成大學學業是十分重要的。
一、大學學習的特點
大學學習與中學相比,雖然也是學習,但由于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途徑、學習過程和學習管理等方面的變化,它呈現出自己獨有的特點:
1.學習目標的定向性。大學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一定的領域從事專業工作,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大學生學習與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密切相關,因此,大學生的學習具有較高層次的職業定向性,那就是為未來所要從事的職業做準備。
2.學習內容的專業性。大學學習主要是以某一專業為主線展開,學習相應學科或專業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進行必要的專業技能訓練。高校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專業素質,同時也注重培養大學生的通用職業素質。學生在具備通用職業素質基礎上,掌握專業學習的方法,轉而在學習和從事其他專業時也能駕輕就熟,水到渠成。
3.學習方式的自主性。到了心智相對成熟的大學階段,學生應當培養和適應學習的自主性,回歸學習的本質,即為需要而學習。大學學習機制據此設計,強調和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一是課程選擇的自主性?,F在大學一般都實行學分制。學生通過選課,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自主選擇學科、專業和課程以及學習進程。二是課程學習的自主性。大學學習要在老師指導下自己去支配和決策。老師領進門,學習在個人。大學生要充分發揮個人學習的自主性,不斷探索和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取得學習的實效。
4.學習途徑的多樣性。大學生的學習途徑是多種多樣的,課堂雖然仍是主要的學習途徑,但已不像中學時那樣幾乎是唯一的途徑。聽課、閱讀、復習、實踐、發明創造、學科競賽、科學研究、社會工作、志愿服務等都是獲得知識、提升能力的途徑。大學生的學習活動已廣泛地從課堂之內延伸到課堂之外。
5.學習過程的探索性。大學生學習更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性質。一門課程可以有多本教材、多種參考書;某一理論可以有多個不同的觀點,甚至不同的結論,需要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和知識的基礎上,自己思考、把握、選擇,確立自己的見解。大學學習不僅僅在于掌握知識,更在于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以發現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當下各個高校普遍注重加強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課程設置、課程安排、課程銜接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力倡導研究性、探索性學習,這些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發現知識、創新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
6.學習管理的開放性。高校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按照專業培養目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行為特長,進行選擇性地學習、創造性地學習。教學管理形式偏重“目標管理”,管理規定大多是目標要求、規則要求和“底線”要求,目標需全力追求,規則必須遵守,“底線”不可逾越。實行學分制是學習管理開放性的標志,它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了專業學習指引和畢業要求,但如何達到畢業要求主要在于學生,達到畢業要求的才準予畢業。
二、大學學習的方法
剛進大學的新生,對大學學習生活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適應過程中,我們需要積極調整自己的狀態,探索學習的方法。大學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但一些普遍的方法可供借鑒和參考。
1.目標與規劃并行。人生要有目標,有目標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動力,有動力才有行動,有行動就需要規劃。大學生應該開放思維,站在高的起點上,設定具有挑戰性但并非遙不可及的目標,只有這樣才會有準確的努力方向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有了目標,再制訂與之相適應的規劃,可稱為“大學學業規劃”。 大學學業規劃應將畢業目標細化為學年目標、學期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時間、措施。以此指導,制訂每周、每天的時間利用計劃,將自己在課內的學習以及課外的實踐、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2.學習與思考結合。學習是進步的基礎,思考是進步的階梯。養成思考的良好習慣,將老師講授的知識進行整理、分類、歸納、提煉,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才能掌握知識的本質與內涵。思考是我們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的重要環節,也是能力培養的要求,我們要樂思、善思、勤思。一是敢于發問。真正有成就的人是善于在學習中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人。要逐步變“不問”為“敢問”,變“敢問”為“善問”,同時在問的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二是敢于否定。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我們不能否定一切,但也不能相信一切,凡事必須有自己的獨立判斷和思考,不迷信權威,不隨波逐流,這樣才能求得知識的真諦。三是敢于創新。探索未知和發明創造是人類獨具的稟賦,是現代文明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有了大膽體驗、探索創新的激情和沖動,就會眼界高遠、思維開闊,就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解決前人未能解決的問題。
3.課內與課外融通。大學里,課堂教學仍是學習的中心環節,但各類課程課堂講授時間相對減少。老師課堂教學往往是提綱挈領式的,做啟發性的指導和答疑解惑。在課外的大量時間里,學生課前要做到提前預習,通過預習,發現課程重點和難點,了解課程的內在聯系,做到心中有數,掌握聽課的主動權;課后應通過查閱資料、補充筆記、完成作業和課余思考等消化課堂知識。將課內和課外構成一個整體的學習體系,主動、積極和自覺地開展學習,實現課內與課外的融通。
4.理論與實踐統一?!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歷來是治學的兩條基本途徑。讀萬卷書就是學習理論,行萬里路就是勤于實踐。說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敝獮榱诵?,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理論聯系實踐,才能學有所成。大學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和知識的基礎上,將高度抽象的專業理論知識運用于具體實踐之中,以發展實踐應用能力。作為一名大學生,要深刻體會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將二者結合起來,不可偏廢。
三、大學學習的路徑
1.掌控學習時間。大學生學習在學習內容和方式的把握上,都更加強調學生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承擔的主體角色,強調學習的自覺性與能動性,對學習時間的把控也是如此。時間是有限的,不可逆的。大學生應當有效把控時間,切莫虛度光陰。第一,制訂時間計劃。這是有效控制時間的根本措施。時間計劃可分為長期和短期兩種,長期計劃就是學習規劃、學業規劃或大學生涯規劃等,短期計劃包括周計劃和日計劃。在計劃制訂之后,確保嚴格執行。第二,提高時間利用效率。充分利用最佳的學習時間段,控制學習時間長度,進行交叉學習,注意勞逸結合,等等。第三,克服拖延習慣。拖延是時間利用管理的大敵,有效克服拖延習慣的方法就是再一次對照設定的時間管理目標,列出未完成的任務,認識拖延的后果,給自己施加壓力,壓縮其他時間或利用機動時間予以補足。
2.培養自學能力。大學學習自主性特點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必須具有自學能力?,F代社會,知識總量越來越大,知識更新越來越快,“一時學習,夠用終身”的觀念早已過時。有人說,教育的任務不是“教會一切人一切知識”,而是“讓一切人學會學習”。同樣,學習的任務不是“學會一切知識”,而是“學會學習知識”。大學期間,在校學習的目的,就是在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礎上,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工具,以便將來運用這些方法和工具獲得新的知識。上大學與其說是學習了一門專業,倒不如說是學會了如何學習,讓自己今后能夠“無師自通”。因此,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是大學生學習的應有之義,一方面是高效率地掌握知識,善于將老師傳授的知識融會貫通;另一方面是具備獨立吸收知識、獲取信息的能力。自學能力的修煉,一是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二是尋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學會主動交友。大學有學識淵博、能“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有思維活躍、才思敏捷的同學。主動向老師請教,和同學交流,能獲得很多有益的啟發和幫助。老師的學術水平高于現在的你是毋庸置疑的。他是你現在的學術導師,將來也可能仍然是你的導師或是專業上的合作者。主動認識老師,無論是對你現在的學習還是將來的工作都是有益的。結交志趣相投的同學,向學長們請教,向同學們學習,如了解哪些課程該重點學,哪些課程該選修,怎樣獲得獎學金,考試時如何整理復習資料等,這一切會讓你受益匪淺。
4.注重實踐創新。實踐創新能力是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用人單位更偏愛有實際能力的人。實踐經歷、實踐作品、實踐證書的具備更能證明學生的能力。大學里老師除了傳授現有知識外,更多的是通過介紹前沿知識、最新研究動態,包括各種學術爭論和有待深入探索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學生在繼承前人積累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上,應當有所探索,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大學里實踐創新訓練的途徑很多,如課內的實驗、問題討論、綜合練習、綜合應用、課程論文、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課外的學科競賽、申報為鼓勵學生實踐創新設立的科創基金項目、省和國家設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訓練計劃項目等,學生通過這些途徑,使理論學習和實踐創新的相互結合和相互融通。
參考文獻:
[1]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45-48.
[2]馮志.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
關鍵詞:入學教育 大學學習特點 適應性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a)-0148-02
Abstract:College life and high school are quite different, how to complete the transition from high school to university, freshmen entrance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Based on university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niversity and high school , and thus lead to the adaptability problem in freshmen enrolled in recent years, put forward to construct efficient perfect system of college freshmen entrance education, aims to help new students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university to adapt to college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entrence education;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learning;adaptive education
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環節,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90后學生思想特征以及國內高等教育與中小學教育學習特點的顯著不同,給入學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目前,各個高校非常注重入學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但大部分研究是從90后思想特征出發,并且在實際應用中新生入學教育缺乏系統性,很多內容流于形式,不注重實效,晚開始早結束。如何依據大學與中小學學習的不同特點以及高校培養人才的實際需要,構建完善的新生入學教育系統,創新方法途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颊?,其要求更為嚴格。
1 新時期大學學習特點
大學學習與以往任何學習階段相比更具有專業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首先,高中學習基礎理論知識,而大學學習的專業性強,包括基礎理論和專業理論知識;其次,高中學習知識比較單一,而大學學習范圍廣;再次,高中學習與大學學習模式不同,高中授課比較精細,老師講解詳細并且安排練習多,大學授課速度快,內容龐大并且安排練習少,主要以自學為主;最后,高中學習則是在老師和父母的督促下進行的,高中是被迫的灌輸式學習,而大學是自主性的學習,家長和老師不會干涉太多。由于這些不同,學生通過高考進入大學后就會面臨一個適應調整再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學生出現了嚴重的適應性問題,有的學生自暴自棄,放棄大學學業,有的學生心理出現疾病,有自殺或傷他的危險,也有部分高中優秀的學生退步大,出現嚴重掛科等現象。
2 新生遇到的適應性問題
國內高等教育與中小學教育顯著的不同,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遇到不同程度的適應性問題,輕微的出現厭學、翹課等現象,嚴重的放棄學業,特別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自殺,自殘,傷他。依據多年的學生工作實踐以及鉆研相關的文獻著作,總結起來共有六大方面的適應性問題。
2.1 新生社會經驗少,容易受到社會各種勢力滲透
網絡時代的今天,中國經濟迅速崛起,西方資本主義以及亞洲部分國家對中國虎視眈眈,西方具有欺騙性的滲透、價值觀多元化、行為選擇現實化以及科學主義的泛濫對大學生的政治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由于學生在中小學時很少接受專業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且學生心智發展不成熟,這樣的情況下新生很容易受到各種勢力滲透,所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國防教育顯得更加重要。
2.2 新生普遍存在迷茫,不能很好的適應大學教學模式,對于專業了解不夠,缺乏學習動力
大學的教學模式與中小學差異較大,高中學習理論基礎,而大學更加注重專業的學習與實踐,并且高中應試教育導致學生經過激烈的競爭來到大學后會出現放松,突然缺乏學習動力。根據這種現狀,加強專業教育與職業生涯教育顯得必不可少。
2.3 新生適應能力差,對于陌生的環境出現適應不良
中小學的學生在父母的呵護及老師的關懷下學習生活,而大學時全國各地的學生,離開自己的故鄉到異地求學,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都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如果引導不到位,這些學生會逃避現實生活壞境。
2.4 新生心理開始變得比較復雜
中學時代學生的心理由于受到干擾少而比較穩定,而大學時期影響新生心理的因素發雜多變。學習狀態,感情問題,交際問題,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以及家庭情況都會影響到新生心理。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與安全教育引導新生應對這些變化顯得非常重要。
2.5 新生宿舍適應不良
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個地方,每個宿舍同學的生活習慣差異較大,近年來宿舍問題層出不窮,如何解決宿舍適應性不良,將宿舍適應性教育納入入學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途徑。
2.6 困難新生的適應性問題
據統計,經濟困難學生更容易出現適應性問題。這些學生來到大學后容易迷失自己,出現迷茫,自卑等心理狀況,從生活實際出發,對他們提供一定的資助,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經濟困難,引導其自強不息,建立正確的生活學習觀,更有利于他們的發展。
3 構建完善的新生入學教育體系
針對大學新生的適應性問題,突出重點,創新方法,構建完善的入學教育體系,主要包括:理想信念與國防教育、專業教育與職業生涯教育、校史校情院史院情及班團組織建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與安全教育、宿舍適應性教育、資助助學教育等,整合學校各個部門,以政工干部及專業老師為主要骨干,以團學為依托,構建完善接地氣的入學教育體系。
3.1 理想信念教育與國防教育
從當前國際形勢與新生適應性教育的思想現狀出發,通過班團組織建設、思想理論講座、形勢與政策課程、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探討與看法引導等,加強新生理想信念教育,養成大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要加強對新生的國防教育,通過一系列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學習,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一致的革命精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深愛國主義情懷,抵制各種不正思想的滲透。
3.2 校規校紀院史院情教育
安排校規校紀院史院情教育,帶新生參觀學校學院,重點參觀一些國家級省級實驗室和學校圖書館,為新生講解學校學院發展歷程、取得的成績、目前的特色及著名校友,為新生講解校規校紀,學習《大學生學生手冊》及《大學生行為準則》,增強學生對學校學院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斗志,鞏固新生愛校榮校情懷。
3.3 專業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大學與中學學習內容及方式千差萬別,大部分新生對所報專業不了解,對人生沒有規劃,入學后人云亦云,不能達到高等教育的目的。通過開設專業介紹會,邀請專業各方向學科責任教授進行專題講座,向新生介紹專業發展現狀、前景及就業情況,激發新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依托團學組織,通過新老生交流會、直系師兄弟交流會、校友新生交流會等形式進行學習方法學習經驗交流,增加新生學習的技巧性方法性。邀請職業規劃師開設講座,對其在學習發展、素質拓展、職業生涯等方面進行引導,明確發展方向。
3.4 心理健康教育與安全教育
從近幾年新生教育的現實情況出發,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心理普查、健康知識講座及新生心理健康課,幫助新生了解心理健康與成才的關系,深刻了解建立和諧人際關系,正確面對人生挫折,強化生命意識,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高尚的追求。同時邀請安全領域專家對新生進行安全教育,保證新生在生命、財產等方面安全非常重要。
3.5 宿舍適應性教育
大學宿舍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陣地,宿舍和諧安全一直是學生工作領域重要的研究課題。舉辦宿舍評比,宿舍籃球賽及文明宿舍月等活動,加強舍友間的了解與溝通,促進他們之間的友誼,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3.6 貧困生資助助學教育
貧困生適應性教育是近年來入學教育缺少重視的一部分,但是近年來貧困生遇到的適應性問題非常多,主要原因在于其特殊的思想心理特征。為貧困新生設立綠色通道國家助學貸款,提供國家助學金、特殊困難補助及企業助學金,設立勤工助學崗位,解決貧困生上學資金的問題,同時專門為貧困生進行心理疏導,引導他們自強不息。
構建完善的新生的入學適應性教育體系,幫助大學新生解決目前遇到的適應性問題,關鍵在于:(1)創新入學教育方式,改變以往講座開會的入學教育模式,入學教育形式多樣化;(2)構建一支高層次專業化的入學教育教師隊伍;(3)注重招生階段的宣傳,讓報考學生在入學前就對大學生活及所學專業有一個深刻的認識,綜合以上六個方面,將入學教育貫穿整個大一學年度;(4)將新生入學教育貫徹大一整個學年,重視每個階段的主題教育;(5)注重歸屬感與生活環境適應性引導,一定盡快讓學生熟悉學校壞境,找到歸屬感。
依據大學學習特點,總結因此導致的適應性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提出新生入學教育體系,做到有的放矢,重點內容重點抓,將入學教育每個內容落到實處,并且創新方法,創新途徑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呂林海,龔放.大學學習方法研究:緣起、觀點及發展趨勢[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2):58-66.
[2] 萬忠倫.大學學習的特點和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1996,12(2):48-50.
[3] 張懷滿.試論大學學習的特點及大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高教教育,2010(9):129-131.
[關鍵詞] 高校 歷史學 學生 自建 學科資料庫
從大學學習任務看,大學學習是為培養高級專門人才打基礎、作準備的。自學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必須以大學生能很好地開展自主學習為前提。[1]進行學科資料庫的創建,能很好地促進大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我在引導歷史學學生自建資料庫的探索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依據學科性質不同而不同
學科資料庫的創建,方法不是單一的。針對不同性質的學科,教師要提出不同要求,讓學生根據該學科的特點來籌建資料庫。
針對專題課程,按照資料的類別進行創建。如《明清史專題》,可讓學生創建《明清史專題論文品評》資料庫。我所任的班級是40人,就把全班的學生分為4組,每組10名同學,分別查閱關于明清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四方面文章;查到后整理并書寫300-500字的簡要點評,交給學習委員;學習委員把每個同學的資料按照學號順序裝訂成冊,把電子版分發給大家,讓所有學生都分享到資料庫帶來的好處。同時,課堂上,讓學生分別講述自己所查閱的文章并點評,其他學生也可對這篇文章及這位學生的講解進行點評,教師總結。
針對專門史的課程,如《中國政治制度史》,按照教材敘述的原來章節編排順序創建。
依據學科階段不同而不同
同一學科,不同階段所建資料庫的內容也不同。以《中國政治制度史》為例,同樣一門課程的學科資料建設要分階段、循序漸進的進行。
第一階段:歸納基礎知識,總結教材重難點。期間,我讓全班學生對教材全部內容進行整理,主要按照教材的順序提出其重點,要求學生對每節內容都提出幾個題目:填空3題,解詞1題,問答1題,要能緊扣教材的重點,并提供相應參考答案。
第二階段,設計總結拓展性題目。國外學校的作業、考試并不少,但其作業不是枯燥的背誦、計算,而是各種拓展性題目,如做一個小課題,完成一個小項目;考試不是強調書面知識的卷面測試,而是幾個學生共同進行一項研究,共同上臺陳述研究結果。[2]
在學習中,拓展性題目有其自身的優點和挑戰性?;A性題目能考查學生對本章節內容掌握的程度,拓展性題目可以考查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如“宋代防止科舉考試作弊的措施”、“清朝中央決策機構的形成演變過程”等,是針對一章內容的總結題目。還有涉及前后知識連貫的題目: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發展、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區劃的演變及其特點。如《中國政治制度史》課程學習到期中學段,講過了不少朝代的政治制度后,我向學生提出一道題目:“論述中國各個朝代政治制度的特殊之處(分別舉出兩點)”。指出可以按照秦、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兩宋、元、明、清等幾個時期來劃分。要求全班學生找時間開一個討論會,認真討論該問題,擬定出參考答案。為啟發學生,我舉出幾個朝代的例子:隋唐創科舉和三省六部制的產生,宋代和科舉制度嚴密和虛實兩套機構的運行,元代的行省制度和兵戶幫補制度,都是這些朝代特有的。還可以讓學生動員力量自己總結部分代表性的題目。
第三階段,設計總結本學科各部分研究現狀和專家學者或者專著。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和熱點問題,都有必要讓學生了解研究現狀、專家學者和專著。此階段可將全班學生分成三組,分別查閱不同章節重要課題的研究現狀,舉出代表性的例子,并對各章節的研究書籍及專家學者進行評述。在此之前教師要能對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如“寒士用事”現象是張鳴著《中國政治制度史導論》[3]中首次提出的概念。教師規定一些題目方向,指出檢索方法,主要通過中國知網和“讀秀”知識庫的檢索,獲得某課題的總體認識。以《中國政治制度史》中的“封駁”的研究為例,通過檢索發現,吳楓《封駁制度與唐初政治》、李文章《唐朝的“封駁”制度》、陳連豪《唐太宗與諫議、封駁關系新論》、田兆陽《封駁制的沿革及其對皇權的制約》、王雪玲《論唐代的封駁制度》、宋靖《封還詞頭與北宋的封駁制度》、孟憲玉《北宋通進銀臺封駁司研究》等,主要是針對唐、宋封駁對皇帝制度的制約,但對于大臣奏折的制約研究不足。分組時,可讓學生在各自組中,自擬要檢索的研究現狀的重點,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
教師指導,學生實踐
在引導學生創建學科資料庫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對學生適時指導;學生親自實踐,創建出較為完整的學科資料庫。創建學科資料庫的任務通常由全班學生共同完成。教師按照學號對全班學生分配任務,讓所有的學生都承擔一部分,完成后由班長或學習委員統稿,按順序排列,組成一份完整的學科資料,將電子版統一發給任課教師審核后,給全班同學各自發一份,大家資源共享。我在引導學生自建資料庫的過程中,強調要認真對待,在立足教材基礎上,發揮網絡平臺作用,將資料庫做得更完整、更扎實。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織編寫.學會學習 大學生學習引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37.
[2]熊丙奇.中國教育的100份診斷報告[M].上海:世界書局,2010:61.
關鍵詞:本科生;科研訓練;教學改革;SRTP計劃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0-0218-02
目前我國各高校普遍開展了“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簡稱SRTP)。SRTP是浙江大學于1998年開始實施的[1],其目的是加強本科生的分析能力、科研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浙江大學作為一所綜合性的重點高校,特別重視本科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本科生提供了各式各樣參與科研項目的平臺,包括“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實驗計劃、新苗人才計劃項目等。但參與人數最多和普及面最廣的就是SRTP了。從1998年開始,浙江大學SRTP至今已進行了18期。在學校層面上,由剛開始時的立項七十余項,發展為現在的一萬多項。而且經過18年的執行,SRTP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運作體系。但是仍然具有一些欠缺,特別對于具體學科,SRTP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尚需進一步探索、思考和完善。本文在總結浙江大學數學與科學學院(簡稱數學學院)近兩年SRTP情況的基礎上,分析和思考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針對數學專業的特點提出了解決的對策和建議,為提高校數學學科的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和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一、數學學院近兩年SRTP的現狀分析
從2013年的第16期到2014年的第17期,浙江大學數學學院本科生參加SRTP共115項(詳見表格1)。第16期校級立項30項,院級為33項(共63項)、第17期校級為16項,院級為38項(共52項)。參加人數分別為84人和104人,其中大二的學生占75%左右,其余為大三和大一的學生。從表1可以看出立項項目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校級立項少了近一半,校級投入經費更是削減了一半以上。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卻在提高,學院的立項數和投入經費都在增加。參與SRTP主要的是大二學生,說明了這些學生經過基礎課程的學習和適當的專業訓練后,對更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具有較強的意愿,同時也有將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結合的強烈愿望??傮w上,兩期SRTP的研究過程比較順利,也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參與的學生都反映在SRTP中受益匪淺。學生從開始申請時的各自組隊,分工協作,相互交流;到執行期間,尋找、閱讀大量文獻,充分了解與課題相關的知識以及已有成果,然后與導師討論,建立數學模型,驗證模型并修正不足之處。最后對相關問題得到不同的成果。通過上述這些環節,使學生們在分析,判斷和總結等重要個人能力和科研水平上都得到提升。
二、數學學院SRTP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SRTP激發了本科生研究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和提高了本科生的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但由于數學學科的特點和性質等原因,SRTP在實施過程中仍難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1.研究成果單一。由于數學學科偏向基礎性研究,基本上以理論研究為主。SRTP在立項時或多或少偏向于理論研究型的項目,這也導致了只能選擇科研論文作為研究結果。不同于工科學科或者醫學生物學科的實驗研究,基礎性研究缺乏直觀性和欣賞性,這就使得在選題時,學生可能沒有足夠的興趣,或者在開展過程中容易喪失積極性[2]。
2.專業知識不足。數學學科的SRTP立項項目往往是理論性研究,甚至是導師科研項目的一部分,這使得對參與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水平需要較高的要求。而參與者多為大二的本科生,基本上只學了一年半的基礎知識,專業課程沒學過多少,有的是剛剛開始接觸專業課程。這對于理論研究是遠遠不夠的。
3.交叉領域不多。從以往SRTP立項的情況來看,小組成員以都是數學學科的學生居多。這就造成了小組成員的知識結構大致一樣,知識儲備基本相同,看待問題會有一定的相似性,很難對項目研究有突破性的想法和創新。甚至對于涉及范圍比較廣的課題,在閱讀非本專業方向前沿文獻時,都會存在比較多的困難。另一方面如果立項的項目為數學理論型的課題,那么其他專業的學生很難參與的,即便參與也發揮不出他的作用。
4.執行時間偏短。SRTP執行的周期一般只有一年的時間。本科生參與SRTP科研訓練都是業余時間。而數學專業的學生學業繁重,因為數學的專業課程需要他們大量練習后才鞏固和吸收。因此他們真正參與SRTP科研訓練的時間基本上只有假期。還有數學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漸進過程,這要求學生對某些問題需要反復推導、演算、論證,甚至有可能一種方法或者一種思路在經過大量研究后發現是錯誤的或者不可行的,需要從頭開始另找方案。
三、數學學院SRTP的對策和建議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SRTP已經成為本科生參加科研研究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但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問題。為此,學校努力在各方面進一步完善SRTP。我們從數學學科的角度,針對前面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1.延長執行時間,加大資助強度。SRTP只有一年的執行周期對于理論性學科來說都是偏短的[3],尤其在數學學科,SRTP時間偏短更是一個普遍現象。本科生是利用課余時間參與SRTP科研訓練的,而數學知識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比如學習計算方法,必須有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基礎。對于知識的掌握也不是短期快速能完成的,需要反復做題練習,前后知識貫通,深刻理解后才有可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中。因此可以適當延長SRTP的時間,例如一年半,或者兩年,甚至可以與畢業論文進行銜接。這樣,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一些相關知識和開展研究討論。經費投入的多少與數學學科SRTP開展的情況緊密相關。從表格1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學校投入經費的減半,致使第17期校級立項數比第16期少了14項近占50%。雖然數學學院加大了投入經費,但學院的能力畢竟有限。事實上,從全校SRTP立項總數來看,數學學院的立項數是非常少的。因為,強烈建議學校加大對理論性研究學科的投入,特別是對數學學院的經費投入。從而可以讓數學學院的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和受益于SRTP[4]。
2.加強學科交叉,激發研究興趣。SRTP學科的交叉不僅有利于激發不同的科研興趣,提高綜合素質,而且有利于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創新思維。學科交叉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是不同學科學生的交叉。在SRTP申請時,鼓勵不同學科的同學一起組隊申報。這樣小組成員來自不同的專業,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同一問題,相互學習和優勢互補。其次是不同學科教師的交叉。鼓勵不同學科的老師共同帶隊,立項課題上可以兼顧理論和實際應用型,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而且在執行過程中,能從不同的專業上指導和引導學生。既然SRTP的目的是鼓勵本科生參與科研,提高其綜合能力,那么不妨提供一些多學科交叉的探索性大方向,讓本科生在這些方向中按照自己的興趣,在導師們的指導下再確立精細的研究課題。當學生對SRTP具有發自內心的興趣時,他們會積極主動、堅持不懈地去進行研究學習,不會覺得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而且帶有興趣的學習,容易獲得啟迪和靈感,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5]。
3.鼓勵教師參與,增加技術指導。在SRTP中,教師需要在項目選題、文獻搜索、研究方案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參考意見,并且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指導、把握方向等。然而由于教師自己的工作任務多,特別是青年教師的科研壓力過大,使得他們作為SRTP導師時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完全勝任導師的角色。另一方面,當研究遇到問題時,往往需要指導老師手把手地教會學生,所以不但要求導師有耐心還要有一定的責任心。因此,強烈建議將SRTP的指導工作納入正常的教學任務中,鼓勵教師積極參與SRTP的指導。同時,需要在SRTP各個環節上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科研的技術指導。從項目選題和申請立項開始,由于學生知識和經驗等限制,在選題上會比較茫然和不明確性,有些題目太大或者太難,適當的指點對后面的立項和研究都大有益處。立項后參考文獻的選取同樣需要指引,哪些文獻精度、哪些泛讀等既可以節省時間,又不乏重要性。在研究過程中,除了導師的指導外,可以安排各項目組之間的交流,以及以往的SRTP小組來介紹成果和經驗交流等。項目結題后,創建交流平臺或者刊物論文,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學生之間開展討論或者評選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研的興趣,使他們能積極參與其中。
參考文獻:
[1]葉民,魏志淵,樓程富,毛一平.SRTP:浙江大學本科生教學改革的成功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55-58.
[2]陽明慶,李榮隆,趙慶源.基于層次式創新實踐模式的本科生科研訓練[J].教育教學論壇,2015,(44):98-99.
[3]汪志南.農科類本科生參加科研訓練及創新實驗項目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J].中國農業教育,2015,(2):8-11,18.
關鍵詞: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搖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1-0195-03
一、引言
21世紀的經濟社會正朝著全球化、一體化、市場化的方向迅猛發展,作為其中發展主體的現代企業對于高層次應用型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如何適應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的背景,滿足現代企業管理實踐的需求已經成為了當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需要認真審視的核心問題,也是在高校教育中全面推進和加快實現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學、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蹦繕说闹匾e措。在工商管理類本科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難點是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實務操作技能,以滿足現代企業對于復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完善和實施有效實踐教學?,F行的以理論教學為主導的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局限:共性趨同、培養目標定位偏高、針對性不強、適應(企業)能力差[1-3]。表現為學生進入企業工作后,難以在較短時間里掌握本職業務以及快速成長為企業的核心管理人員。本文將在分析傳統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培養過程中的實際經驗,總結設計出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以期豐富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二、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養的傳統模式
傳統的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在內容上可概括為“理論教學為主體,實踐教學為輔助”的基本形式。在實施安排上屬于較為典型的串列式布局(參見圖1),即“前端實施理論教學,后端實施實踐教學”,基本上是在完成了理論教學任務后,再安排學生進行實習實踐,希望通過這一環節提升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在實踐教學內容上則以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為主;因受到實習場地和實習時間的限制,通常是將學生集中在一兩個企業中,在為期一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實習,大多數同學的實習崗位和工作內容相似或相近,實訓內容也基本相同,由于時間較短,參與的學生較多,企業難以提供全面細致的實習安排,學生也因此難以深入了解和掌握企業業務流程、工作內容和操作技能。
三、對傳統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評價
傳統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通常是在實施實踐教學環節前即完成了理論課程的學習。其優點是學生接受了系統的理論教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對企業的管理流程、業務內容、運營模式在頭腦中能夠形成一個整體上的了解和概念,易于理解和把握實習單位的業務流程、規章制度和操作技能。但不足之處在于:一是,理論和實踐教學容易脫節,學生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時,難以形成對該專業實踐應用的認知,對學習興趣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二是,集中實踐安排在后端且時間較短,學生不容易回顧和聯系起已完成的專業課程內容,從而影響到實習效果。三是,集中安排實習,通常為一到兩家企業,并且大多數學生參與的崗位較為單一,學生難以通過集中實踐環節來掌握多項業務的實務技能,且無法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質來培養學生實務能力。四是,實習教師通常擅長的專業領域(理論和實務)較為局限,難以對同學實習期間產生的具體問題進行有效地解答。因此,傳統的串列式實踐教學培養方法,難以有效完成學生的實務操作技能的培訓,以及滿足和適應現代企業對于復合型、高層次管理類人才的需求。
四、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總結設計及其應用
對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的總結設計的目的在于克服傳統實踐教學的局限,有效提升學生的實務操作技能。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設計的關鍵在于“兩個層面的嵌入”,即理論教學中的實訓嵌入、教學過程中的實訓嵌入。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的設計可概括為以下三個主要步驟(參見圖2):第一,建立課程群組,在每一課程群組中選擇1~2門課程設置成為專業核心課程。這一做法是因為課程群組中的多數課程的實訓內容存在較多相似,可通過專業核心課程中的實踐教學內容來替代,進而防止重復安排,有效減輕學生和教師負擔。第二,擴大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學時,將實訓內容嵌入課程教學。現行的專業課程一般安排為48課時,基本為理論知識的講授,通過擴大課時,將代表課程群組的專業核心課程涉及到的基本的、典型的實務操作技能在課程中進行訓練,這是第一層面的實踐教學嵌入。第三,劃分集中實踐環節為兩個關聯的子過程,分階段嵌入整個教學培養過程中,以取代傳統的單一階段實踐教學安排,通過反復實訓,有效提升學生的實務技能。這是第二層面的實踐教學嵌入。
通過實例進一步闡述工商管理本科專業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的設計及應用。在安排教學計劃時,首先將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進行分組,構建“基礎企業管理”、“企業戰略管理”、“企業運營管理”等課程群組,選擇1~2門典型課程作為該課程群組的專業核心課。例如,選擇“管理學原理”作為“基礎企業管理”課程群組的專業核心課程,“項目管理”作為“企業運營管理”課程群組的專業核心課程(參見表1)。編制教學實踐計劃,安排需要在課堂中進行實訓的內容。根據初步實施的教學經驗,專業核心課程安排80課時較為合理,其中48課時為理論教學,16課時為課堂實訓,安排模擬教學、實驗教學等內容,16課時為學生實際操作,安排問卷設計與發放、市場調查、企業調研等內容,將課程群組中要求涵蓋的基礎的、典型的實務技能在課堂中進行訓練。此外,將實踐教學劃分為2個子過程,分兩階段嵌入整個培養過程(中段和末段),形成兩階段集中實踐模式。
從目前初步實施的效果來看,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達成的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較好地克服了傳統串列式實踐教學中實訓與理論教學脫節的問題,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就對學生進行實訓,提升學生對于專業技能的理解和興趣。第二,克服傳統實踐教學學時不足,學生短時間難以較好地把握實務技能的局限,通過“兩層次+兩階段”的實踐教學的嵌入安排,保證了學生的實訓時間。第三,在專業核心課程與分階段集中實訓中引入企業導師,利用企業導師豐富的實踐管理經驗和操作技能,有效彌補高校教師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某些不足,使學生實訓內容符合貼近現代企業需求,實訓效果達到企業管理實踐要求。
五、總結
實踐教學是目前工商管理專業培養體系中亟待探索和改革的部分,關系到高校能否實現培養適應現代企業需求的高層次、復合型管理人才的目標。本文在分析傳統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局限的基礎上,總結設計了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從兩個層面上將實踐教學嵌入“課程教學”、“整體培養”過程,構建“兩層面+兩階段”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并通過實例給出了工商管理本科專業嵌入式教學的具體實施步驟。初步實施的效果顯示,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對于有效提升學生實務操作能力,滿足學生特質化要求,增強多專業技能訓練,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值得進一步探索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姚正海.關于工商管理類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7).
[2]謝奉軍,黃新建.論地方綜合性大學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3).
[3]唐時俊.探索工商管理專業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3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