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2: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美術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運用媒體,創設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學生認識美術主要是依賴視覺的直覺感知來完成,要感受美術的美,就必須投入到美術中去。隨著鮮艷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展開豐富的想象,只有這樣才能動之以情、積極參與、快樂的學。比如說我在《穿花衣的熱帶魚》這一課時,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創設了蔚藍的大海、各種各樣美麗的熱帶魚以及會說話的小鴨子,還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這樣以來,學生全都爭先恐后地要求參與到美術活動之中來。
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生在認識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維的特點,他們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維過程,按照他們的心理年齡特點,利用生動具體的感性形象(有趣的電腦課件、精美的范畫的情境的設置等),誘發豐富的形象思維,從而激發其學習欲望,使學生全神貫注地主動參與學習,從而覺得學習是快樂的。
二、設計美術教學活動時,必須增強其趣味性
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參加起來才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經多次實踐,我發現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游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學習《手拉手,找朋友》一課時,由于這一課是學習認識色彩與線條,并運用色彩和線條畫一張畫,為了讓學生能認識不同的色彩和各種各樣的線條,我根據《找朋友》的歌曲作為課件的主題曲,創設了一個小朋友、各種卡通模樣的小油畫棒人和各種各樣的卡通線條人,它們在音樂聲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戲,學生們看了以后就開始蠢蠢欲動了,這時候我就讓他們戴上小油畫棒和線條的頭飾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學生們在做游戲的時候不知不覺中認識了多種色彩和各種各樣的線條,而這節課的學生作品也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經過這樣的教學設計,美術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學生也非常感興趣的參與其中,并在快樂中學習。
“興趣是學習的情感因素,參與是學習的行動因素”。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更應把握好興趣和參與這一對孿生的姐妹。
三、美術教學活動也應該動靜結合,動中有靜
1、作品不貼近生活
俗話說“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然而小學生對周邊事物的接觸較少,而且其所見到的藝術作品甚少,故很難從作品中體會到作者的用意。特別是部分以戰爭為題材的畫作,學生們不親身經歷很難體驗其中妙處。由于小學生缺乏相關的歷史知識,因此無論是我國的傳統山水畫還是西方的人物靜物畫都超出了其理解范圍,造成其在欣賞美術作品時無法引起內心共鳴,從而失去對美術鑒賞的興趣。
2、知識儲備量少
小學生無論是在語言表達還是文字敘述方面均處于初學階段,因此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只停留在“看”的階段,既不能夠使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也無法用華麗的辭藻來記錄該幅作品帶來的感受,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們欣賞美術作品的熱情。加之其對作品的歷史背景、人文風俗都不了解,也限制了其鑒賞能力的提高。
3、受書本影響大
許多學生在觀看書本上的藝術作品時會將作品下的文字一并閱讀,這種行為本是無可厚非的,但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看完書本的文字敘述后便會受到該段文字的影響,在腦海中對該作品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影響自身判斷。加之傳統的教學模式便是以書本為中心,要求學生將書本內容死記硬背,該種教學方式為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造成了干擾。
二、提高美術教學效率的措施
1、不拘泥與課本
盡管小學美術課本上的作品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優秀作品,但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只以書本為教學的中心,而是要帶領學生經常到戶外體驗真實的生活。例如在學習《走進大自然》這一章節時,應當帶領學生們外出寫生,體驗大自然的美好。組織學生外出活動時,盡量選擇風景優美、富有濃厚自然氣息的場所如公園等,讓學生們融入到自然環境之中。春季可帶學生去樹木較多的地方觀察植物萌芽及生長過程;夏季可與學生一起在公園里聽蟬鳴、鳥叫;秋季觀看落葉飛舞;冬季與學生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將學生置于自然之中,感受自然給予人類的種種美好,并將其深深刻于腦海之中,使其在看到描繪自然的美術作品時能夠產生共鳴。
2、利用多媒體設備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多數學校均已配備有各式各樣的多媒體設備,只要能夠靈活運用,便能夠為學生營造出更好的學習環境,增加學習的樂趣。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美術教學的優勢有:多媒體投影效果好,增強作品立體感;可配合音頻設備使用,營造出優美的欣賞氛圍;可播放視頻來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等。對于藝術作品的欣賞,講究各感官之間的配合,不僅是用眼睛去看,而且還需要用心去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才能品盡一副作品的內涵。例如在展示我國傳統山水潑墨畫時,可事先準備好優雅的古典音樂作為背景音樂,搜羅出作者的生平經歷、趣事等供學生閱讀,還可現場演示潑墨畫的繪畫手法以提高學生對畫作的理解能力。在我國古代,畫與詩是分不開的,即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故在帶領學生欣賞畫作時可順帶引出與畫作情景相符的古詩,既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量,又可以使其充分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3、采用啟蒙式教學所謂啟蒙式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擯棄傳統的灌輸教學法而采用引導式教學的教學模式,采用該種教學模式時,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不將自身看法或他人看法強制灌輸給學生、不要求學生對書本上的作品分析內容死記硬背、不抑制學生創新、不阻止學生思考、不對學生的個人看法產生藐視心理等。藝術本就是無形的、沒有固定模式的,故其表達形式多、創作范圍廣,正因如此,每個人對同一幅作品也有著不一樣的見解。小學生正處于思想的啟蒙階段,需要教師的鼓勵與引導,所以教師平時應多與學生溝通、互動,對學生要有耐心,要不厭其煩的為其解決問題,只有如此才能使學生敞開心扉的與老師相處。
三、結束語
關鍵詞:美術學;美學;關系探究
引言
在美術業內,系統性地、辨證性地來探究美術學和美學的內在聯系的文章少之又少,而正確地理解和認知美術學與美學之關系對于相關專業研究及教學活動又十分必要。對美術學與美學它們之間的區別進行詳盡的闡述,深刻地梳理內在的邏輯聯系,會對兩門學科的共同良性有序發展有著正面的意義。
1美術學與美學的區別
1.1美術學是什么
在中國古漢語中,是沒有“美術”一詞的。據學者考證,“美術”一詞作為舶來語,最早出現在中國應該是在1911年,著名國畫家高劍父舉辦的個人作品展“中國之有美展”開始,至此“美術”一詞開始得到社會接受和認可,并開始實際研究和專業應用方面的領域的使用。著名美學家、哲學家劉剛紀先生認為:“美術學包含美術史、美術理論、美術批評三個相互聯系的部分?!苯涍^100多年的發展與延伸,美術學發展到今天不僅僅包括以上三個部分,而指的是作為當代人文學科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對以上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探索的基礎上,以美術技術為核心,對美術的本質和美術自身必然要經歷的發展規律進行探尋。概括來說,就是一門建立在哲學思想上的,辯證地運用美術理論知識和先進技能進行美術批評和活動的綜合性學科。美術學作為當代人文學科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具體就是要探究美術的歷史,研究藝術品的歷史與美術價值,研究如何建立健全評價理論體系和方式方法進行美術批評,探索如何進一步提升美術技術水平的一門綜合類學科。例如,著名華裔美術家蔡國強先生,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把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與藝術奇思妙想的結合,碰撞出了燦爛的“思想火花”,給世界各地的民眾帶去了絢麗的視聽盛宴,同時開辟出了不一樣的美術創作道路。
1.2美術是什么
從《辭海》中我們可以知道“美學”指的是:研究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和審美意識,美的創造、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由于美學主要把藝術研究與討論的對象,所以近代哲學奠基人黑格爾稱美學為“藝術哲學”。在古代中國,美學思想早已產生,然而一直沒有明確的概念闡述和產生系統性地理論體系。1750年哲學家、美學家鮑姆加登在自己的著作《關于詩的哲學默想錄》中,第一次“美學”這個概念,并把美學和邏輯學區分開來。之后的唯物主義理論的誕生和發展,為美學體系的科學發展奠定了哲學基礎。關于美學的研究對象,國內外美學界可以說是各執一詞,眾口紛紜。例如西方學術界的兩個主要學說:第一,美本身說。史前哲學家柏拉圖認為:“美本身”就是美學研究的對象,美的思考就是“從各種美麗的學問知識一直到只以美本身為對象的那種學問,徹悟美的本體。”第二,美的科學說。德國哲學家、美學家鮑姆加通就認為:“美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美”,“美學的目的是感性認識本身的完善,而這完善也就是美。”而國內學術界關于美學研究的對象到底是什么,也是百花齊放,難以統一。例如:國內知名美學家洪毅先生認為美學研究的對象是美。在其著作《新美學綱要》中:“美學研究無妨有所偏重,并且宜以偏重研究藝術中的美及美感諸相關問題為主?!边€有周來輝先生認為審美關系是美學的根本問題。他認為:“美學是研究審美關系的科學,審美關系包括美、審美、藝術這三大部分。”他還說“審美關系說也是對當前各派的一個概括、綜合和揚棄的產物。”
1.3美術學與美學之間的區別
由上述可鑒,美術學和美學存在很大的不同。美術學是一門辯證的運用美術理論知識和先進技能進行美術批評和活動的綜合性學科。其中包括美術史、美術理論及美術批評。而美學指的是對現實存在的審美關系、審美意識,以及美的創造和發展以及規律進行研究的學科內容,它體現的是一種哲學思維。從根本上來看,美學與美術學之間的重要區別,就是“美”本身單單只作為美學的研究對象,而美術學在探索實踐的過程中,會同時涉及不少的新的邊緣學科與交叉學科,例如系統論、控制論、哲學的關系等等。當然對于美學在研究過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主觀性和客觀性的特點,也在這些差異的范疇內。
2美術學與美學的聯系
基于上述探討,雖然美術學與美學從詞語語義、歷史發展、概念特征、固有屬性及其研究對象等幾個維度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點,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在美術學與美學也存在著最為直接而密切的關系。
2.1美學為美術學提供價值取向
美學思想和美術史觀,會使得歷史及價值自身開始重新建立和去偽存真,美學的思想觀念,會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的價值取向,還會對人的價值判斷產生影響。美術理論的特點是與其它的藝術理論存在著共同點的基礎上,具有自己獨特性,而美學理論,是對其它藝術理論的一些共性特征進行全方位式的總結。例如,在現階段,美術學院的美學課程由于著重對美術技術的教學和人才發掘,反而降低了對美學課程的重視程度。藝術成就的基礎來源于對美學的理性認知、理論掌握程度以及跨學科的素養積累。在進行美術學的學術研究過程中,美學是和美術創作生產形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任何的美術活動所創涉及的行為和作品,所呈現都會與美學理念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2.2美術學為美學提供了研究的參考
黑格爾的《美學講演錄》奠定了他在古典美學中的基石地位。雖然黑格爾本人沒有著名的藝術作品,但是其著作中關于美學思想體系的闡述和獨到見解,卻值得后來者認真思索和探尋。在關于哲學論述中,認為實踐能夠更好地去改變世界,有助于創造歷史表明了其對實踐的重視,并運用相應的理論知識進行證明。理論本質上是包含在日常的實踐工作中的,作為哲學家和理論家,從他的種種闡述可以深刻的領悟到,美術學能夠更好地為美學提供可以參照的物象特點。例如:黑格爾雖然是著名的哲學家,可是他對雕塑特點的專業論述比許多專業人士都更加透徹,這就深刻的說明了美術學向美學提供了參照物。藝術家和美學家在創作活動中,通常會使用“藝”和“道”這兩種不同的概念進行闡述,對于古人而言,其不僅對“藝”更加重視,對“道”也具有很深的理解,在這當中往往包含著非常深刻的哲學思維,因為對于藝術來說,技術的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全部,精神的表現才是核心,這便是“道”。然而,各類藝術和美術活動都有各自的“道”,可以這么說,各類藝術與美術都是“美”的展示,也都是美術學可以為美學的研究提供參照物的體現。
3結語
通過以上探討,美術學與美學之間的緊密聯系是顯而易見的,二者互為獨立也相互影響,隨著現當代美術學與美學大量的理論學說的大量涌現,促使一些美術學研究者開始重新思考美術學與美學的關系,這是令人鼓舞的,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者注重美術學的研究,來豐富加深美學的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黃新然.論美術學與美學之關系[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05):156-160.
[2]…劉綱紀.略談美術學與美學的關系[J].美苑,2003(02):2-3.
一、融入民間美術元素,創新教學形式
美術教學是為了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材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習資源,但是師生不能局限于傳統教材中美術知識的學習,應該融入更多的、新的元素,并創新教學形式。而我國的民間美術正是這樣的極具特色的元素,它可以將美術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學生通過學習民間美術,了解到與以往的教材內容不一樣的知識。民間美術是人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出來的藝術形式,經過長時間的傳承和發展流傳至今。民間美術具有比較強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學生在學習民間美術的同時也會了解相關地區的風土民俗,能夠對中國傳統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其更愿意了解美術文化背后的故事。
比如學習“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欣賞”一課,眾所周知,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博大精深,其中包括陶器、瓷器、青銅器、玉器、雕塑、年畫和織繡等許許多多制作工藝方面的內容。在我們江南,蘇繡、湘繡等都很著名。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蘇繡和湘繡作品,繡布上秀麗的風景或逼真的人物無不栩栩如生。當學生看到一幅幅這樣精美的作品時,都會被這種精湛的民間工藝所震撼。將民間美術元素融入美術教學中,會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會對民間藝術更加感興趣,有利于中國民間藝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二、融合民族情感教育,豐富教學內容
民間美術是在不斷的發展進程中逐步豐富的,民間美術作品表達了人們在社會生活和勞動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思想感情,極具欣賞和收藏價值。教師要幫助學生體會民間美術中的民族情感,并將這種情感體驗融合到美術教學中來,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更多地觸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其中深刻的內涵。
比如,每逢過年的時候,很多人家都會張貼一些年畫來增添喜氣,它表達的是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期盼和迎接新春到來的喜悅。年畫艷麗的色彩和稚拙淳樸的人物形象展現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年畫作品,幫助學生感受并領悟這種民間美術樣式的魅力。
三、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關鍵詞:高中美術;審美教育;現代藝術;羅丹;凡高;畢加索
馬克思曾引用黑格爾設想的一個生動比喻,來說明人類在創造活動中實現其本質力量叫產生的愉悅:一個小男孩,將一塊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漣漪不斷變大,他欣賞自己的創造,從中得到無比的欣喜……。而到了初中階段,審美教育更顯示出在素質教育方面的作用,這時的學生從原來的快樂、無拘無束、天真活潑變得沉默、羞澀和嚴肅,他們要尋找一種新的適合表現自我意識的方式,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如果灌輸給他們一種起著心靈感應作用的思想教育---審美教育,就能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覺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這種教育的特殊效果,是一般道德說教難以達到的。而到了高中階段,學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熱,是準備走向獨立生活的時刻,他們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強,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觸面也更加廣泛,他們求知欲強烈,學校教師傳授的知識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渴望從各種渠道接受新觀念,接受新知識。在這時,審美教育更能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其鮮明的形象性和強烈的情感性正是對感情真摯奔放,形象思維極強的青少年作用是最大的。
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美術也顯得希奇古怪。如現代主義的美術,有入說是一種頭腳顛倒得藝術。一位心理學家曾幽默的用生動的語言概括了現代藝術和傳統藝術的根本區別。他說:"今天年輕的一代和我們這一有什么不同。他們也是逐漸懂事,也離家出走,也生孩子。只是順序倒過來的。"的確,在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的藝術家那里,藝術的含義更加寬泛,既包括美的,也包括丑的:既有善的,也有惡的;既包括物質的,也包括精神的:既有純實體的東西,也有純形式的純數學的東西。
事實上,中國的近百年來科學落后不等于藝術落后,中國畫作為一種風格獨特的藝術早就與西洋畫并起并坐,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繪畫體系。
一、中國的繪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格。據記載,早在春秋后期,周代都城的政治性建筑"明堂"里,就繪有"堯舜之容,桀紂之像,'以及周公抱著幼年的成王接受諸侯朝拜的壁畫.可惜這些壁畫因為建筑物的毀滅都已不存于世,但是從1949年出土的兩件戰國帛畫的線描人物形象,略加色彩的繪畫技巧來看,我國至少在兩干多年前已經達到一定的藝術水平。
到了戰國以后,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中國古代繪畫也在不斷地完善和豐富著它的藝術形式,表現手法,藝術風格以及各種繪畫體裁,畫家們將書法的結構,用筆運用到繪畫中去。以加強繪畫的表現力和藝術趣味,形成了具有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特色。它不僅是中國近代,現代繪畫藝術發展基礎,而且對我國一些鄰近國家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日本老畫家中村不折在他的《中國繪畫史》一書中指出:"中國繪畫是日本繪畫的母體,不懂中國繪畫而研究日本繪畫是不合理的要求。我想,用長流不息來比喻中國的繪畫是最合適不過的。"
而歐洲的繪畫從時間來看,應該是早早承認,舊石器時代,世界上最早的美術品,都是發現于歐洲的西南部與中部。雖然考古學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問,但迄今尚無新證物以前無法動搖上述的觀點。
到了中世紀以后,由于基督教成為統治國家的精神支柱,這一時代在繪畫史上稱之為"黑暗的中世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為了掃清前途的障礙,需要很有說服力的思想武器,他門終于從古人的武器寶庫里找到了飽含著現實主義精神和科學理性的古希臘,古羅馬的思想文化,從而打出文藝復興的旗號,正如恩格斯所說:"拜占庭滅亡之時搶救出來的手抄本,羅馬廢墟中發掘出來的古代雕像,在驚訝地西方人面前展示一個新的世界,------希臘的古代:在它地光輝形象面前,意大利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藝術繁榮。"因此,歐洲的繪畫是時而浩瀚,時而干涸,這與中國地繪畫地源遠流長是不同的。
二、西方文化是以"神"為中心的文化。他們將人的發展歸之于神的創造。在他們那里,"神"與"人"是分離的。所以他們習慣于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主體和客體對抗起來。探索各個領域中縱的邏輯關系,在種與類的基礎上區別其層次,力求符合這些關系的客觀秩序。
他們是屬于哲學美學,敘事詩學,狀物畫學。
他們寫實繪畫的焦點透視,像一位獨眼巨人在鎖孔里看世界,只能老老實實地把看得見的畫出來,把看不見的擋起來。他們的安琪爾要飛,只有實實在在地安上一雙翅膀,其愛的信息的傳達還得借助于一支有形的弓箭。
而中國的文化是以"人"為中心的文化。它以筆墨"線索"作為塑造意識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詩入畫,使畫的意境,布局,筆墨,色彩完全詩化而成為"無聲的詩"。他不僅是中國近代,現代繪畫藝術發展的重要基礎,而且對我國一些鄰近國家的繪畫也產生重要影響。因此,中國繪畫是屬于藝術美學,抒情詩學,寫意畫學。
中國繪畫是多點透視,在游動中看世界,不但能畫出肉眼之所見,而且能畫出心眼之所見。山前山后,屋里屋外,長江萬里,四季花卉,皆可同時納入畫面。
我們的飛天要飛,勿需安裝沉重的翅膀便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其愛的信息的傳達雖然"身無彩鳳雙飛翼",卻能"心有靈犀一點通"。
一個是"無翼而翔",一個是"有翼而飛",哪個更高?
難怪畢加索反問:"在這個世界上談到藝術,第一是您們中國人有藝術;其次,是日本人有藝術,當然日本人的藝術又是源自你們中國;第三是非洲人有藝術。除二者外,白種人根本沒有任何藝術可言。我最莫名其妙的,何以有那么多的中國人,東方人要到巴黎來學藝術"。
況且有專家認為,中國畫是后現代主義的溫床。進入90年代,伴著消費的發展,現代主義的熱潮在中國迅速降溫,而一種打破傳統和新潮,藝術和非藝術,雅和俗的后現代主義以游戲的姿態悄然興起,他兼容性更強,在這里,被排斥的古典藝術又有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是以一種游戲的姿態出觀:維納斯穿上了牛仔褲:蒙娜麗莎被戴上一副眼鏡,彌勒佛扛起了廣告牌等等。在這里,這些藝術既保持著自己的"風和雅",同時更大眾化。
現代主義重視看得見的形式,后現代主義重視道不清說不明的狀態,他從東方神秘主義眾吸取了信息,而崇尚"天人合一"中國早有"玄之又玄,天機不可泄露"之說。這些被某些學者視為不能用精確數值定量定性的落后乃至迷信的中國古老文化,說不定潛藏著科學主義未能認識的領域和未能解讀的信息。
正如古希臘的奴隸制太完善了,所以他的封建社會就不發達。中國完善的封建社會決定了他不可能出現完善的資本主義,而在后工業社會形態中則可能獲得充分的發展和繁榮。中國對現代主義藝術有著一定的排斥性,而對后現代主義卻有著先天的親和性。
關鍵詞:美術 感悟美術 美術學習
一、美術教學首先要感知美術
美術,指占據一定空間、具有可視形象以供欣賞的藝術。一般指除了建筑藝術之外的造型藝術的通稱?!懊佬g”這一名詞始見于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于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后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也稱“造型藝術”。按照目的可分為兩大類,即:純美術和工藝美術兩類。
美術也稱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它是利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通過造型手段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和審美價值的視覺形象的藝術。是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形象,以反映客觀世界和表達對客觀世界的感受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美術又稱之為“造型藝術”“空間藝術”。
二、分類
在藝術分類中,美術又稱造型藝術、視覺藝術、空間藝術。它是指藝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色、紙張、畫布、泥土、石頭、木料、金屬等,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思想觀念和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它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筑等類型。
1.繪畫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色彩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工具材料看,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壁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畫、漫畫、宣傳畫、插圖等。不同類別的繪畫形式,由于各自的歷史傳統不同,都有著各自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審美特征。中國畫又稱水墨畫,它在世界繪畫領域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是東方繪畫體系的主流。油畫是西洋繪畫的代表,它是世界繪畫藝術中最有影響的畫種。在工具材料上,油畫是用油質顏料在布、木板或厚紙板上畫成的。
2.雕塑
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質材料制作出具有實體形象、以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雕塑的種類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劃分。從制作工藝來分,雕塑可分為雕和塑。雕是從完整而堅固的坯體上把多余部分刪削、挖鑿掉,如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是用具有粘結性的材料聯接、構成為所需要的形體,如泥塑、陶塑等。從表現形式來分,雕塑可分為圓雕、浮雕。圓雕是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從四面八方觀賞的立體雕塑。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藝術形象,表現手法借助于體積和結構等。
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 緊密相聯,同時又受各個時代宗教 、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中國陜西何家灣和遼寧凌源、建平等地發現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頭像等,反映了人類對自然力的崇拜和對動物的崇拜以及認識人本身、認識世界的過程。
3.工藝美術
工藝美術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經過藝術化處理以后,使之具有強烈的審美價值的產品。我們一般把工藝美術分為實用工藝美術和陳設欣賞的工藝美術。實用工藝美術是整個工藝美術的主體和基礎,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藝品類,實用價值是這類工藝品的主要價值,審美價值是作為輔助價值存在的。這類工藝品包括經過裝飾加工的茶餐具、燈具、木器家具、繡花制品、草竹編織品等等。陳設欣賞工藝品是指那些以擺設、觀賞功能為主的工藝品,這類工藝品以審美為其首要價值,手工技藝性很強,實用價值已不明顯或完全消失,如玉器、金銀首飾、象牙雕刻、景泰藍、漆器、壁掛、陶藝等。
三、如何巧妙地學習美術,筆者認為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有的同學作畫非??炭?、勤奮,但是技能并沒有達到提高,至是在現有的水平上,原地踏步。這往往就是學生學習美術的思路和方法不對。從表面上看,他們老老實實,勤勤懇懇,沒有做到及時的總結,沒有去看到自己的畫為什么沒有得到提高,只是手法上的熟練,在這樣的情況下怎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呢?那么我們就應該做到多動手,多動腦,實戰經驗結合理論知識,每次作畫后都要認真的分析,自己的不足與優勢,盡量少走彎路,達到學習的最高效率。
其次,要針對性地去學習。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就是要求我們首先要弄清自己的學習狀況,存在哪方面的問題,針對性地去克服與解決。比如,有的同學技法比較熟練,但是色調的搭配上不是很好,也有的人色彩搭配很合理,但是手法不純屬,因此做不出完美的作品。
關鍵詞:理想;現實;美術教學
現實與理想始終是人類活動的一個重要維度,人類的任何活動都是在現實與理想構成的維度中進行的。從追求美術教育的有效性出發,對美術教育的諸種問題加以認真的梳理,并在現實與理想的維度中加以把握。尊重現實,使自己的活動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就能增加活動的有效性,反之則會徒勞無益,或者收益甚微。從相反的方面看,理想又是行為發展的動力,沒有理想,人類就會故步自封,止于原地?,F實與理想的關系是辯證的、動態的,它們始終處于一種變化的狀態中,以往是理想的東西,經過努力就變為了現實的東西。因此,現實和理想始終與時間概念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就時間的某一點來說,我們在現實與理想的維度中找到一種恰當的關系,就能使自己的行為具有一種張力,既貼近現實,又追求理想。
無論作為統一美術課程,還是選擇性的美術課程,都應該將美術本體知識(含技能)與其意義系統相聯系。在美術的意義系統中,最本質和普遍的應該是人文精神。正是人文精神使得形式化的美術知識和技能變得具有生命力,并與社會發生最大程度和最廣泛的關聯,賦予美術本體最大的價值。因此,無論是義務教育美術課程和普通高中的美術課程均應被賦予人文精神。
一、理想很豐滿,現實依舊骨感。
我們應該怎樣去提高我們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應該揚長避短,多發揚我們鄉鎮中學孩子肯吃苦的精神,多利用我們家鄉的資源,讓我們的孩子通過美術課的學習能夠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從而達到我們的理想。
高中的美術課程,從它的學科本體角度來看,它是既專業又不專業;它從教育功能來看,應該注重通過美術影響學生的成長,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實際上我們講美術教育,它有一部分東西是叫做通過美術的教育,就是在學習美術的同時,培養他作為一個人所應該具備的一些素質,美術與道德的關系非常密切,這個你不要否認它,我們就說過去談到這一點好像很敏感。實際上美術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很注意道德教育的。高中的美術課程應該還是屬于“通過美術的教育”,從理論上講應該是這樣的,但它也包括“美術中的教育”。
1、華麗的理想美術教學。
岡布里奇所言:“一個人永遠不能窮盡對美術的探究,他會在其中不斷發現新的東西。偉大的作品,在每次觀賞時,看上去好像和以前都不同。它們好像與活生生的人一樣,令人揣摩不透。美術本身是一個令人興奮不已的世界,有著它本身獨特的法則和神奇的境界?!泵佬g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與人們進行交流。讓學生進行美術作品欣賞的同時,喚起他們美的情感,達到藝術審美與道德教育相應的統一,促進人格發展。對美術作品的欣賞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需要反復感受、體驗、玩味、認識的過程,直至達到全面把握作品形式和內容,獲得高層次的審美享受。欣賞美術作品既要注意從視覺感受方面把握作品的形式和形象,又要品察和理解美術家賦予美術形象的內涵和意義;既要重視自己的欣賞感受,又要調動自己的聯想、想象和理性分析,獲得獨到的審美認識。 在欣賞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進一步引起學生的興趣,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2、真實的現實美術教學。
高中美術課程不是單純的美術技能課程,而是通過學習美術知識,形成美術的意識和多種能力,從而提高“美術素養”。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朋友不注重美術素養的培育,更注重的是如何考清華北大。家長的支持與否也決定了很多學生的學習態度。在偏遠落后的鄉鎮山區學校,有些模塊因匱乏教具無法開設?,F實很多問題觸及不到理想的邊緣。
二、理想照進現實。
美術鑒賞是學習美術這門藝術的基礎。美術的門類,美術的語言,美術的基本鑒賞方法都作了詳盡的講解。還有融合了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的各門類的經典的美術作品。對學生從義務教育階段以來的美術知識做理論性的梳理,同時又結合各美術作品有了理性的認識。多種多樣的美術圖書和美術資料供學生閱覽,再結合教師的講解和幻燈片教材的扶助,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美術。
美好的理想,殘酷的現實。理想越是美好,越是遙不可及。例如每所學校不同的設施,不能滿足學生們的學習要求。由于城市地域的不同,學校的硬件設施,總是有所不一致的。特別是落后的地域,如何滿足美好理想的實現,確實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美術教育都是一樣的進行,但是事實的方式和辦法卻不盡人意。有很多鄉鎮學校只能止步于設施的缺乏。理想與現實,很無奈。
理想與現實如同愛情與面包。愛情固然美好,可是沒有面包,哪來的生命去談愛情。愛情是奢侈品!面包是必須品!理想確實美麗,必須在現實里做的更好,才能拉近與理想的距離。相信我們,在面對現實的同時,心里始終裝滿了理想。
美術就像一條線,一個方向,在這條線的盡頭有著無盡的華美和壯麗。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理想,而我們每個人都得面對現實生活。讓我們在最現實的地方實踐理想。
參考文獻:
[1] 《美術教育:理想與現實中的徜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尹少淳 著2005-03-01出版
[2] 《理想與現實的糾結》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社 劉述先 著2011-01-01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