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2 13:23: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學交流材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豐富的學習資源--讓教學涂上生活的本色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不應只做教材忠實的執行者,而應該做教材的開發者和建設者。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于轉變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另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1.挖掘身邊素材,讓學生輕松學習。
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賦予活力與靈性。教師充分挖掘了學生熟悉的物品作為學習的資源,例如:出示“恐龍、鯨魚、輪船、直升飛機”等大宗物品,讓學生感受到用原來的千克作單位太小了,必須要用一個大的計量單位來表示,那就是“噸”;再出示“雞蛋、奶牛、純凈水、綿羊”等小宗物品的重量,并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估算或計算,深刻理解1噸的概念,最后再出示一組噸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馬路的承載量、起重機的額定載重量、電梯的載重量等,把數學活動和生活應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教者在尊重和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了重組和改造。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尋求最佳切入口,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了親近感,體驗到了數學與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數學真有用。
2.運用生成資源,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二、親歷過程,主動建構--讓學生在體驗中親近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一描述,明確了小學數學的內涵,即數學是一種過程。數學的學習,應努力讓學生親歷這一完整的過程。
然而,反思我們的數學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偏重于學生“眼看、心記、耳聽”的現象,孤立、機械地強化抽象概括,狹隘、生澀地解讀方法理論,忽視了小學生“操作中體驗、體驗中感悟、感悟中建構”的認知規律,使數學逐漸變成一門被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是枯燥、乏味的課程。以前在教學“噸的認識”時,我們一般都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一袋大米重25千克,請學生算一算4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接著就得出1噸=1000千克,隨后的任務就是做很多的鞏固練習。從中顯現出來的教學方式為:單純觀察----機械記憶----克隆模仿,這是典型的接受式的教學方式。
1噸是個既重又抽象的概念,如何能讓學生在頭腦中正確建立1噸的觀念?本課可謂獨具匠心。教師讓學生親歷完整的數學學習過程,觸摸數學鮮活生動的生命脈息,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得到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闭n堂中,通過學生的“猜測、驗證、操作、感受”等活動,1噸的大小在學生不知不覺的體驗中生成。
1、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相互之間很少有交流及學習的機會,著學期深入各學院都在忙本院的事情。針對學院之間存在此情況,文旅學院成教學生會決定與各兄弟學院舉辦一次座談會,以加強學院與學院之間的聯系,促進相互之間的解,增進兄弟學院之間的情誼,創建一個相互學習與交流的平臺,為此我舉辦此次座談會。
二、活動主題:集結智慧,暢享情誼
三、活動宗旨:
讓三院的學生會成員分享一下各自好的學習方法和生活及工作經驗,借助榜樣的力量見賢思齊,能夠對自己今后的學習生活進行規劃,更好、更充實地渡過大學生活;在了解借鑒中增加工作經驗以便更好的服務學生會。
活動內容:學習經驗介紹、自由交流、互動環節
四、活動安排:
a.邀請三個學院的學生會主席團及學習部全體成員和各部門的部長及所屬成員1—2位出席座談會;
b.各學院成員代表一起準備座談會上所需的食物和水;
c..現場攝影:覃
d.采購:林、蔣、孔、劉;
座位安排:蘇、李、房、左、王
f.分別在座談會上講述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方法以及在學生會日常管理方法;
g.希望各成員記錄好座談會上的相關記錄,如有問題可在發言人發言完畢后提出,以供大家共同探討。
h..各學院學生會主席作總結(張、謝、余)
五、主辦單位:文旅學院成教分團委學生會學習部
六、活動對象:文旅學院成教團總支學生會、數學學院成教團總支學生會、外國語學院成教團總支學生會
七、活動目的:
a.通過舉辦此次座談會,促進三個學院在學習、生活、工作上的相互交流和學習,溝通是友誼的橋梁,讓我們通過溝通了解彼此,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b.學生會是學院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加強學生會的管理,凝聚學生會成員的團隊精神,為學院樹立良好形象。
八、活動具體情況
1、活動時間:11月19日(晚7:30-10:00)
2、活動地點:第二文科綜合樓0817教室
3、活動指導:張、孔、劉
4、活動策劃:蔣、左、房、王
5、活動流程:
a.座談會由主持。由發言,給予學生會學習、生活、工作上的一些建議和學習的方法,再由主席和代表總結學習經驗以及談談在學生會學習、生活上的一些感受。
b.整個活動采用互動的形式,三個學院的成員可以自由的提問,旨在使座談會達到一種和諧、熱烈的氣氛。最后由三個學院的成員代表發言。
一、課堂收獲
1、x老師的課堂——高瞻遠矚 目標導向
教研員x老師能夠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大膽地走在課型研討的前列,真正的為一線教師做好了研討和研究的示范。
(1)注重分層教學,全員受益。
整節課中,貫穿了跳讀、泛讀、精讀、展示等環節,所有的環節不僅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同時關注到了學生的個體,讓每個學生都樂于參與閱讀,快樂閱讀并在閱讀中提升能力。
跳讀——初讀課文,抓住關鍵,關注潛能生。在跳讀環節中要求學生能夠找出文中的人物、職業、交通工具,這個環節是閱讀文本的基礎,班級的潛能生基本能完成,對于提升潛能生的學習信心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泛讀——再讀課文,抓住重點,關注中等生。在泛讀環節中,就文本中的兩個主要人物Alice 和Ann不同時間段開展的活動進行摘錄,讓學生緊扣文本重點短語,對于中等生來說難易程度適當。
精讀——深入閱讀,緊扣文本,全員參與。在這個環節中,兩人一組結合共同閱讀文本,對短文進行反復鉆研、細心領會,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展示——語言輸出,能力提升,關注優生。在口語展示環節,讓學生通過復述課文,再次鞏固文本,同時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英語能力,對于班級的優生來說是個很好地提升。
(2)注重文本閱讀,專注閱讀素養提升。
閱讀課的關鍵在于“讀”,本節課中設置了個人讀、兩人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的閱讀來加強學生對文本的閱讀和理解,除此之外,在本節課的Post-reading環節中設計了句型轉換、文化滲透等知識,讓我深切的意識到一節課不應該只是單純的文本教學,而更應該是對學生閱讀方法、閱讀技巧、閱讀有效性甚至是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要注重是十點的靈活運用,更應注重拓展和延伸。如果學生在學習完文本后能根據本節課的閱讀內容主題展開談論和交流,那我們就真正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3)注重細節訓練,提高綜合能力。
注重對學生語音、語調的培養和訓練是一項長期的任務,x老師有意識的去要求學生觀看視頻,模仿語音、語調,這就大大避免了學生看視頻的無目的性,讓學生能夠更專注。課前的Free talk 如果在教學中也能堅持,也是對學生交際能力的提升,在整堂課前教師通過先復述課文,確保學生對文本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同時配上了簡要的文字和圖片,降低了教學難度,同時又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2、x老師的課堂——活潑生動 穩扎穩打
x老師的課堂更是關注到了學生的學情,她能抓住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堂上開展豐富的對話活動和角色扮演,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的欲望,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漲,她從短語入手,在操練短語中扎實所學知識,為整片文本的閱讀做好鋪墊,同時整節課堂中關注到了學生的書寫,學練結合,讓學生邊學邊寫,是一節非常扎實的常態課。但我感覺整堂課的容量較小,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知識汲取,建議能夠加大課堂的容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中都能有所提升。
二、對閱讀課的思索
1、文本是基礎,扎實是前提。
一切閱讀的拓展和延伸都是在扎實掌握文本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師在教學中更應注重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掌握,細心體會每句話的含義,再到文本的閱讀和深入理解。
2、要提升能力,拓展是關鍵。
注重閱讀素養的提升遠遠比單純教學文本重要,在教學時,一方面要關注到學生語音、語調、詞匯的訓練,同時更關鍵的是要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自主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在學生掌握了文本內容后,適當的設計拓展環節,加深對文本的鞏固,更注重了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和提升。
3、要關注個體,分層有必要。
大家好!
今天,我能在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工作體會,感到萬分榮幸,感謝各位領導和老師給了我這樣一次機會。
回顧自己這二十年來在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感覺并沒有什么“經驗”,有的只是自己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嚴格而靈活的教學方法。總之一句話,要想取得好成績,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成績和平時心血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教學工作包含的內容太廣泛,以下是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有不當之處,請各位多批評指正。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
教學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知識,更需要關愛,關愛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責任,作為老師,除了要有精湛的業務、敬業的精神、全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傳道授業解惑時,做到愛生如子。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學生雖小,但他們都有著一顆敏感而真誠的心,只要你真心關愛他們,他們一定會有令你驚喜的回報。“親其師而信其道”,只有讓學生喜歡你,他們才會信任你,向著你引導的方向發展。
多年來,我學會激勵自卑的學生,點撥后進的學生,暗示自負的學生,發現特殊的學生,服務每一個學生,關愛所有的學生,用心去與學生交流,用愛去撫慰心靈,構建師生平等,關系和諧,共同進步的求知家園。
二、狠抓課堂教學,構建“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
現在正處于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時期,既要求減輕負擔,又要求提高教育質量,這就要求必須在課堂上下功夫,提高課堂效率,我通常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備課。
大家都知道,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課包括三方面,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教材。我總是提前翻閱各種材料、教師用書、學習資料及以往的相應試題,對于哪些是重點難點,哪些知識點擴展到什么程度,會以什么形式出題,做到心中有數。備學生,就是要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知識儲備情況,這樣可以避免起點太高,學生聽不懂,或起點太低,學生感到無聊的情況。備教法。每一級每個班學生特點各不相同,所以我非常注重仔細研究學生,采取適合學生的方法導入新課,用學生易于掌握的方法講解新知,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組織課堂活動。
2、用激情帶動學生,煥發課堂活力。
我要求自己在備好課的基礎上,每節課都滿懷熱情地走進教室,哪怕身體不適、滿心煩惱,在站上講臺,面向學生的那一刻,我都會面帶笑容,精神抖擻,講課時也是充滿激情,抑揚頓挫。因為快樂的情緒可以傳染,如果你把快樂的情緒、積極地心態傳染給學生,他的學習效率可能會成倍增長。
3、關注每個學生,提高課堂凝聚力。
講課時,我的視線遍布每個角落,始終用眼光每個學生,學生的每個動作和眼神都逃不過我的眼睛,并且與學生進行眼神的交流,久而久之,每個學生都會感到老師一直在關注我,從而使他們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
4 、精講多練,提高課堂效率。
初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只能持續十五到二十分鐘。如果仍然是“一張嘴,一支筆,從課首講到課尾。”的教學模式,就會出現“老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的現象。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少講多練。少講并不意味著粗略講解,一帶而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還是有限,對于重難點的知識,我會根據學生特點細致的講解,多舉例,多操練,講一點,練一點,講練結合,讓大多數學生都能跟上,參與活動。講得太粗太快,學生跟不上,學不會,久而久之,就會慢慢失去學習興趣。俗話說“莊稼齊了才打糧”,只照顧尖子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才會取得好成績?!?〗
5、教法靈活,降低學習難度。
英語學科知識點多而雜,致使部分學生因記不住而失去興趣。我會經常教學生一些順口溜來幫助記憶,使學生輕松的掌握知識,提高興趣。比如在初一,有些學生在學了冠詞、物主代詞后在名詞前亂加一氣,我就編了句順口溜“有了某人的,不加aanthe ”,不僅初一適用,初二學了形容詞比較等級后,也不會再出現my the best friend這樣的錯誤。再比如各國人變復數,我教他們“中日友好是一致,英法聯盟a變e,其他一律加s”。即使編不出順口溜,我也盡量使用易于記憶的方法進行知識歸納。如系動詞,我歸納為“五個起來三個變”,一下記住八個系動詞。
三、經常查漏補缺,及時抓弱補偏
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上,還要指導、督促學生搞好課外復習,防止知識的遺忘,并經常進行檢查測試,多批多改,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于存在的問題,,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并在下一步的教學中繼續加以滲透,穿插復習。對于存在問題的學生,耐心講解,明確要求,基礎知識,跟蹤檢查,人人過關。
學困生主要存在的是思想問題,所以首先要做思想工作,多用激勵性語言,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善于發現他們的每一點進步,及時進行表揚鼓勵,肯定其成績,提出進一步要求,引導他們爭取更大的進步。
有一年接初四,從鄉下轉來一名學生,總成績在班里四十名左右,是升學的邊緣生。我一看他的成績,數理化很好,英語只有二十幾分,于是我找他談話,給他分析了升學情況和他的現實情況,告訴他:“你只要把英語提上一點點,哪怕只考六十幾分,你就有把握考上高中,這一年,你應該在保持數理化的優勢的基礎上,向英語方面傾斜一下,多下點功夫,雖然你基礎太差,但我向你保證,只要你這一年按我說的一步步做好,明年中考,你的成績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他真的很信任我,每天很努力地學,一開始他默十個單詞能錯九個,我經常鼓勵他,教給他發音規律、記單詞的方法,他的詞匯量慢慢多了起來。學短語句子時,他的困難就更大了,畢竟基礎太差,他一個完整的句子也寫不出來,看到他沮喪的樣子,我一次次地鼓勵他,并給他縮小范圍,讓他背最重點的,并在學習方法上給予指導,他就很高興的學著。期中考試結束了,他的成績沒有多大起色,我看他很沮喪,又想放棄的樣子,就又找他談:“你只努力了兩個月的時間,而其他同學是積累了三年,兩個月想補上三年的知識,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的努力現在不能馬上見效,只要你不放棄,持之以恒,堅持到底,期末考試就會有驚喜的”。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艱難地努力著。期末考試,考了60多分,這對于他的基礎而言,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我狠狠地表揚了他,向他提出了進一步要求。他現在已經有了信心,學習勁頭更足了。中考時,竟然考出了90多分的好成績。當然,不是每個學生都會有這么大的飛躍,他確實聰明勤奮,但如果我們對每個學困生都多一些鼓勵,多一份耐心,多幾次輔導,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有進步的,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是成功。
提高教學質量
新課程的實施意味著我們傳統的課堂教學必須面臨一場艱難的變革和陣痛,而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最關鍵的是我們的思想要變革,我們的理念要更新!課堂教學改革應該遵循三個宗旨:一是打破傳統教學束縛學生思維發展的舊模式;二是遵循以人為本的觀念,給學生發展提供最大的空間;三是能根據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識內容,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對于傳統教學來說,改革就是探究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對于教師來說,改革就是探究從來沒有用過的新方法,去獲得從來沒有過的理想教學效果。
為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首先,抓好備課組工作,深化課堂改革理念,充分做好課堂教學改革的宣傳和學習工作。
()我校下發了新的課程標準,做到各備課組人手一冊,要求每位老師都要仔細研讀,深入學習,真正掌握新課程標準對各學科提出的具體要求,寫出有自己獨特見解的體會文章在備課組活動時進行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杜絕憑經驗教學現象,即使是工作多年的教師,也必須嚴格遵照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分解教學重點和難點,組織教學,變“經驗型”教師為“研究性”教師。
()大部分學科教學重點、難點內容和教學測試內容都在教案中具體得到體現,已經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案一體化;各學科選派骨干教師輪流外出培訓和聽課,把專家學者的經驗帶回學校,在教研組、備課組活動時時開設公開課、示范課,與全組教師研討學習;加強各備課組與我省名校的交流,本學期,我校組織不少備課組我校赴我省一些省級、國家級示范高中聽課、評課,深刻地了解了兄弟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發展進程、思路與實踐情況。
()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對教研活動時間和備課組活動時間進行了對調,重點抓好備課組活動的質量:每周花節課時間定時間、定地點、定主講人、定蹲點行政,深化備課組活動,即各備課組每周固定時間在各會議室開展備課組活動,各組提前確定主備課人,在備課活動時進行匯報和交流,同時,行政領導蹲點各備課組,聽取備課組活動情況,提出具體改進意見。同時,各備課組還確立了名課堂教學改革實驗人員,不定期向全校開設公開課,吸引全校教師參與聽課和評課,寫好評課稿。優化過程管理,進行教研組專項調研
學校為加強備課組的建設,在采用等級備課組考核評估的基礎上,加強了過程性管理。每學期在期中考試后都要利用一周的時間備課組進行專項調研,對備課組如何圍繞加快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展開的活動進行過程性調研。調研后召開備課組長會議,把各備課組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不足,各備課組活動的特色等調研情況進行通報,使各個備課組在以后的活動中能借鑒其他備課組的經驗,克服存在的不足,提高備課活動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通過調研,各備課組能對前階段的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找出差距,從而明確后階段努力的方向。
其次,我校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標準要求,明確把“三主一目的”作為一堂好課的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質疑為主軸、以效果為目的。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也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它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學生的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學習表現是我校課堂教學評價的核心內容:看學生在學習時間、內容、方式等方面是否擁有較大的自主性,是否有自我評價學習的機會,是否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等;教師能否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長,組織開展合作學習,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熱情、情感體念如何,是否形成互相協作、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風尚;學生是否通過探究問題獲取知識、學習有關技能和科學的研究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探究問題的熱情和興趣如何;是否會質疑,質疑的質量如何。
()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是通過學生的參與程度來體現的。我校開展聽課和評課時,注意觀察參與課堂的學生是否是大多數,提問是否涉及到學生的各個層面;學生是否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時間上是否有保證;看學生在參與教學中所解決的問題是否是深層次的問題,是否以一種積極主動的能夠主動質疑的姿態參與。
()我們看教師,主要是看教師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對教材、課程標準及學情是否研究透徹,課前準備是否充分,在教學中是否體現新課程理念,體現啟發式及討論式的教學方法,體現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我們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根據學科的課程體系正確理解教材所表達的意圖,并結合所教學生的特點將教材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有具有挑戰性,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學內容體現科學性、人文性和社會性的融合。教師必須根據課程的要求,為學生提供一的一定的學習環境,在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同時,注意適時贊賞各類學生,提供較多的時間讓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有較多的時間思考、質疑和發問。課堂教學的創新,離不開教師的創造,只要我們的每一位教師都愿意去發揮自己的才智去創造,和學生一起去合作,變“辛苦型”教師為“研究型”教師,我們的課堂就可以長出靈動的翅膀!
不可忽視的是,我們在關注每一堂課的同時,還時刻注意到一堂課的外延,即一堂課結束結束之后,學生能否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學習熱情、興趣,提高自信心;從學習中得到快樂,逐漸增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逐步形成各種質疑的習慣和科學價值觀,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
再次,強調教師個人發展,促進教師群體建設,從而加快學校課堂教學改革進程。
()以培養名師帶學科組建設,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目前,我校有市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人。他們在各自的學科組內形成了一定的學科群體,起了很好的輻射帶動效應,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扎實的教學基本功,無形地使同學科的教師受益,促進了整體隊伍的提高和課堂教學改革的進程。學校在此基礎上對備課組、教研組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力爭在近期內多推出一批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等“名師”。使教研組內形成人人爭做“名師”的良好局面,整體推動教師素質的提高。
學校要求各備課組的市級教學骨干根據本學科的特點,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研究,每學期開設示范課,在課堂教學“民主化、科學化、活動化、素質化”上做文章,提出示范課必須體現課堂教學改革,體現“明、精、活、實”的課堂教學的具體要求。通過名教師的個人展示,備課組的的專題討論,教師的積極鉆研,相互間的聽課和評課等手段,使課堂教學改革深入課堂,課堂教學效果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興能夠在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班主任工作經驗。轉眼間,做班主任工作快三年了,雖然這幾年一直在擔任班主任工作,但是應該說我還是一個剛剛入門的初學者,經驗談不上,但是在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還是有一些比較深的體會,下面就將這些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談談關于對班主任工作的認識
1、三種收獲。魏書生老師曾說“當老師不當班主任,是虧了”,因為當班主任有三種收獲。第一、收獲各類人才。作為國防班的班主任,我們肩負著為部隊輸送合格兵生的任務,家長把孩子送給我們,學校把一個班級交給我們,我們就得承擔起這一重任。第二、收獲真摯的感情。我們收獲的情感總是最真誠的。第三、收獲創造性勞動成果。班主任的工作是有創造性的,這也是它的魅力之所在。
2、身教勝于嚴教。班主任是所有授課老師中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他對學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這就對班主任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班主任應當是一個善于學習的人。我所說的學習不僅指專業課程方面,更重要的是指對信息的獲得、對日新月異的形勢的把握上。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學生,其次,班主任要有愛心。這種愛,不單指對學生的關心、照顧,還包括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對犯錯誤學生的懲罰教育與對問題學生的包容上。并且,這種愛應體現在具體的事情上而不是僅僅表現在口頭上。有時,這種愛更多的體現在同情心和責任心上。第三,班主任應當是一個有個性的人,愛憎分明,敢于和學生真誠面對。當我們和學生的靈魂坦誠相對的時候,師生間的距離自然就縮短了。
接下來我再談一談班級管理的體會:
其次,在思想上和學校保持一致,上下一心,形成教育的合力。
班級是學生學習、成長的直接“土壤”,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路人,對全面執行學校教育工作計劃起著保障作用。
比如:咱們學校政教處為了抓好校風建設,在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方面制定了“班級量化管理”,這個校園紀律對學生安全、衛生、言行舉止等方面都作了較詳細的規定,每天學校各處室都將對各班進行以上方面的監督、糾察并以此為依據進行班級考核,每個學期這些考核成績還將影響到班主任的工作量化成績。
再次,要有自己的治班理念和治班方略
思想是一切行動的指導。要當好辦主任,應該有自己的班級管理理念。我的治班理念就是:“以情治班,共建一個溫馨的家;平等對話,自主管理;嚴愛結合,恩威并施”。
在空暇時間,我看到了任小艾老師的教育理念。我覺得任老師總結出來的“一則”、“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和“六法”對于我們年輕班主任來講,真是一套治理班級的好方法。我在治理班級時也適度的采用了這些方略。
“一則”就是一條教育原則:充分尊重學生!以愛動其心,以言導其行。
“二感”就是作班主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就是對于你的本職工作你要有責任感,對教育的事業你要有使命感。 〖1〗
“三言”就是三句話: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班主任;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老師最大的成功與快樂就是培養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四通”就是通曉班主任工作、通曉學科教學、通曉相關知識、通曉教育科研。
“五心”就是: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有愛心。)
信心(要想獲得成功,你先要有信心,有信心你就成功了一半,再加上腳踏實地的實就成功了。)、專心(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恒心(教師必須持之以恒的做你的工作,不能夠半途而廢。)和虛心(在什么情況下都要保持一個向別人學習的心態。)。
“六法”則是:優良環境的感召法、虛功實做的導行法、捕捉興奮的磁性法、抓住時機的攻心法、三位一體的互融法和自我教育的內驅法。
四、要增強班級凝聚力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曾這樣說過:“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著、幫助著,互相鼓舞著、照顧著,一起長大了,成熟了,便離開這個家庭,走向了社會?!卑嗉w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是學生成長的搖藍。實踐證明,良好的班集體始終激勵著學生不斷進取,主動、健康地成長,能使學生心情愉快,更加積極、輕松,充滿激情地投入到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去。如何把班集體這個家庭管理好,使其成為有共同目標、有組織核心、有正確輿論、有旺盛士氣的集體?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眾所周知班級凝聚力對班級學習風氣影響最為強烈,一個班級如果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在學習上就很容易形成奮發向上、互幫互學的良好氛圍,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因些,增強班級凝聚力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下面僅談談我在這方面的做法。
1、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之間要密切配合,及時交流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課程的增多,學生的興趣愛好也開始明朗起來。由于對某門學科的教師的偏見或者對某一學科成績較差,學生在心理上就會對這一學科甚至授課教師產生厭煩,造成上課不專心聽講、搗亂,影響旁人學習,容易形成后進生,慢慢就會與班級大集體脫離,這種學生的增多,注會分散班級凝聚力,影響班級的學習氛圍。因而,作為班主任的我積極配合任課教師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任課教師也主動把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課堂紀律及時反饋給我,使我能全面、細致掌握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教育引導。在學期評優方面,我也征求任課教師和班委的意見,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先進的學生真正得到表揚、消除學生在評先等方面由于利害沖突而影響團結,從而影響班級凝聚力。
2、組織和培養一個具有較強的向心力和號召力的班干部隊伍。班干部隊伍是班集體的核心,是學生自己的組織,班干部的工作組織能力對增強班級凝聚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都是從學生中選舉出來的,一般各方面素質較好,能遵紀守法,個人表率作用強,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他們在班里起著“榜樣”的作用。因此,我注重組織和培養班委的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在班級中形成以班干部為核心的團體。這樣在工作中,我只要掌握和管理好“核心”——班委會,給予正確的引導,從而把全班同學團結在一起,擰成一股繩,就能達到教育管理的目的。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采取自我推薦、民主選舉與科學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選拔成立一個具有很強戰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班委會組織。同時,打破班干部終身制的局限,實行班干部考核制,對那些表現突出的班干部予以獎勵,對那些不能適應班級發展形勢,不能領導同學進行學習和生活上革命的班干部予以辭聘。
3、重視榜樣的力量,不拘一格樹標兵。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為了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在班里開展了創星活動,有籃球之星,小歌星,勞動之星,創作之星等等,使學生各方面的特長都得到充分發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輕輕地捧起你的臉,為你把眼淚擦干,這顆心永遠屬于你,從此你不再孤單......”這是歌曲《讓世界充滿愛》中的幾句歌詞?!蹲屖澜绯錆M愛》是我們經常給學生聽的一首歌。每當和同學們一起聽這首歌時,我們的心中都會升騰起一種莊嚴:愛無限。師愛是我們教師心中永恒的主題,師愛無異于母愛,這種愛是深沉的,它蘊涵在我們為學生所作的一切事情中,使學生無時無刻都感受到這種愛的真誠。學生們只有感受到老師的愛,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才會在學習上,在生活中,一步一個腳印地堅實地前進。許多學生在跟我交談的時候都說“我能成為老師您的學生,是多么地幸運和自豪呀,聽到這寫些話,我也深深的感到自豪和驕傲。是愛感化著一個個學生,是愛促使他們不斷進步,天天向上,愛并不一定要用語言來表達,但它是世界上最動人的語言。
4、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比賽,激發班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課外活動是學生的“第二課堂”,是學校在教學之外實施的有目的、有組織、有意義的教育活動。課外活動大都是室外活動,趣味性強,有的比賽活動還帶有較強競賽性,深受學生的喜愛,組織這一類活動時,在強調教育意義、鍛煉目的的同時,特別要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班級榮譽面前,要奮力拼搏,為班級爭光。通過種種事例,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形成“顧大局、識大體”的思想,培養奉獻精神,從而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5、要使班級有較強的凝聚力,班主任對班級的學生要特別關愛。作為“一家之長”,我們應該關心這一集體,愛護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對學生要公平,一視同仁,不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不能因為學生成績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經濟條件的好差而對學生另眼相看。對學生要始終表現出關注和熱情,巧妙地對學生進行獎勵和批評。這樣,同學們就會覺得在這個集體中有溫暖、有希望,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
班主任愛護班級,關心學生不應表現在語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到行動上。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使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和愛護。學生生病,你上去親切地關心幾句。人們常說“受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于這件事,學生是不會忘記你的,學生心中定會無比地感動。對此我深有體會:我們班有一個孩子叫范曰森,由于他經常生病,所以一直在家休養。通過學校的安排我們對其進行了家訪,我們的到來,使孩子受寵若驚。這事家長很感激,孩子也始終記在心里后來他曾跟我談道:“老師,謝謝你們……。聽了他談的那些話,我深深的被感動了。盡管我認為是這是班主任應該做的,但他卻不這么認為,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這些事使我深深地懂得,只要我們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學生必然會真情相報。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有了真情,有了關愛,我想沒有比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
6、班主任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班主任不僅要像韓愈在《師說》里說的“傳道、授業、解惑”,還應該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淵博的知識、深厚的藝術修養,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風,都能使自己在學生中樹立威信,使得學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動地聚集在你的周圍,“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班主任才能在教育中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只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能勇于開拓,勇于創新,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工作,相信一定會建立一個生機勃勃的集體,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一個具有凝聚力的集體。
五、班主任要學會與家長交往的藝術
為了能與學生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班主任還要掌握與家長溝通的藝術。學生家長有各種類型,這就需要我們善于與各類家長溝通,掌握與家長溝通的藝術。如:表揚要中肯,建議要語氣婉轉,耐心地聽家長說話,誠懇地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可以了解家長的教育方式,教育態度,期望水平,價值觀念等,從而幫助我們進一步診斷學生問題之所在。
首先要善于傾聽。傾聽有兩個好處,一是造成平等的談話氣氛,二是便于我們從中捕捉信息。與家長交談時,我們千萬不要只顧自己滔滔不絕,剝奪家長講話的機會,與家長溝通時要饒有興趣地傾聽,并善于捕捉機會,反“客”為“主”,反聽為說;要多用開放式提問,盡量少用封閉式提問等等,等家長說完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通過平等商討,求得家長對自己工作的理解、認同,建立起友好的合作關系。
其次,家訪中,要尊重家長。每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雖然有時“恨鐵不成鋼”,個別家長會在一怒之下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還是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他們喜歡看到、聽到自己孩子的長處、優點,而往往忽視其短處、缺點。因此,我們在與家長溝通時,要避免傷害家長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責任的諷刺、挖苦的語言。通過家訪,要使家長真正感到老師是在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再次,與家長溝通時要注意說話的分寸。有些學生在學校做了錯事之后往往不會向家長坦白的,反而說別人怎樣錯,老師又如何袒護那些同學,這往往引起家長的誤解。所以我們在學生家長情緒激動時不要針鋒相對,應該在家長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用征求意見的態度,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駕馭好批評的藝術,用愛心感化家長,使他能理智地與老師一起解決問題,工作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第四,對學生的要求要達成一致。有時我們與學生家長對學生的期望有所不同,對學生要求的標準不一致,這樣就會導致對學生各方面的評價產生較大的差距。如班主任要求學生要全面發展,家長要求學生考試成績好,能升學,有“出息”。于是,有的家長就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參加學校以及社會的各項活動,說這些活動會耽誤學習。因此,班主任應耐心地聽取家長的意見,對學生家長的意見要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釋,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見,以便與學生家長達成共識。
六、安全教育重于泰山,時刻不容松懈
作為班主任,我很注意充分利用班會、班務會、晨檢的時間,加強對學生的飲食安全、交通安全、上下樓梯的以及加強h1n1防控的安全教育,加強對學生的防火防盜意識教育,加強突發事故處理方法的教育和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報告的教育,堅決貫徹執行學校的安全首視責任制。
關鍵詞 信息溝 高職英語 聽說教學
“信息溝”(information gap), 也稱信息差,是指人們在了解和掌握信息方面所存在的差距,也正是這種差距的存在,才產生了一系列為達到“信息平衡”所進行的交流和傳遞的“言語活動”,是交際雙方進行語言交流的原動力。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們給予學生們不同片段的信息,學生們通過交流、分享這些不完整的信息,以完成一個共同的任務。這也正是交際法教學的核心部分。“信息溝”的絕對性、永恒性、再生迅速性和不可預見性等特點,使得英語交流過程中達到信息平衡至出現新的不平衡,產生新的交際活動。
1 “信息溝”的應用原則
(1)交際性原則是語言教學法中最根本的、帶有指導性的原則?!靶畔稀笔墙浑H的基礎、誘因和出發點。在英語課堂中,要真正貫徹交際性原則,就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信息溝”活動。(2)任務型教學法指根據現實生活的交際需要確定語言學習任務,由學生圍繞這一任務制訂計劃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計劃、完成任務,而且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評估自己的學習,是語言交際教學的發展。在英語課堂中,要有效實施任務型教學法,借助“信息溝”活動,使學生真實參與“做中學”。這也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相互作用,強調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3)“信息溝”活動的材料要把握得當。在眾多語言教材中,大多仍然是突出語言的各項技能,與課堂教學活動有些差距。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做到對教材的補充和二次設計工作,所設計的“信息溝”活動練習難度不能太大,但廣度可以寬泛一些,幫助建立學生的交際自信心。同時,盡量將語言的各項技能結合起來,綜合調動學生的各項感官,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交際氛圍。
2 “信息溝”的應用策略
以“英語聽說”課程為例,如何利用“信息溝”活動,提高語言交際的能力。
2.1 錯格填充法(filling in different blanks)
錯格填充法為聽說課中常用的“信息溝”活動之一,即教師設計同一張表格內容,但其中的空格是交錯不同的,但兩張表格拼起來就是完整的信息。
在上聽說課之前,教師必須對聽力材料非常熟悉,并設計出一張表格練習,但分成A/B兩組,A/B兩組的練習完全不一樣。在播放聽力材料之前,將兩組練習分別發給學生。在播放完之后,教師不要報答案,而是安排兩組學生互相交流,在“信息溝”的過程中實現聽的練習、說的交際,激發學生討論交流,避免傳統聽力課先聽材料后報答案的做法。
2.2 口頭拼板閱讀法(oral jigsaw reading)
口頭拼板閱讀法為英語教學中典型的“信息溝”活動,即巧妙地將聽說練習與閱讀結合起來,可以是閱讀一段文字,也可以是看一副圖片,然后將各自的信息講述給其他學生聽,最后以聽的形式鞏固加深印象。
在聽說練習之前,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成員都會得到文字或圖片呈現的部分信息,然后同一小組的每個成員要將自己對視覺部分的信息理解,再說給其他成員聽。通過共同分享個人所獲得的信息,以拼板成一個完整的內容,最后教師播放聽力材料,加深學生剛才練習的材料,這樣也使學生有興趣交流,更關鍵的是促使學生愿意去聽,加強“聽”的注意力。
2.3 采訪調查法(interviewing and surveying)
采訪調查法常用在聽說課的導入環節中,即教師為激發學生對主體聽力材料中的興趣,設計了一些簡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們互相采訪調查,這是一項開放型的聽說練習。
在導入環節中,教師設計出一些與聽力材料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們互相采訪,要求至少問5個同學,老師進行監督指導。在這一過程中,不要太注重語言的準確度,只要求學生說出關鍵點就可。待學生對這一話題有了熟悉感之后,再來播放聽力材料,這時便會發現輕松容易多了,學生的緊張焦慮情緒也沒有了。
2.4 觀點差活動(opinion gap)
觀點差活動在英語各類課堂教學中廣泛使用的方法,常常用在復習鞏固環節,即指交際雙方就某一話題或某一觀點存在不同看法,因此就產生了交際需要。
在復習鞏固環節中,教師就聽力材料延伸出某一話題,讓同學們分組討論或闡述自己的觀點,也可模擬成辯論賽形式。這一活動并無觀點對錯之分,旨在發表觀點,傳遞看法,使學生在觀點差活動中交流并提升自己的聽說交際能力。
2.5 復述法(retelling)
復述法一般用于聽完材料之后,即就某一聽力材料進行口頭復述,可以選擇不同的重點,通過交流活動,補充自己未知的信息。在大概聽懂聽力材料之后,教師布置大家盡可能復述原文信息。如果材料信息量大,則可給學生規定不同的聽力重點。之后,讓大家組成4人小組,分享信息,補充信息。
3 “信息溝”的注意問題
(1)多樣性。“信息溝”活動需要教師精心設計不同的任務形式,而且要兼顧所有學生的英語水平,讓學生都能參與到信息交流活動中。(2)趣味性?!靶畔稀被顒拥脑O計需要考慮到教材,抓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他們說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信息交流活動中。(3)開放性?!靶畔稀被顒拥脑O計應采用“開放性”任務。可以事先告訴學生,答案沒有正誤,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讓學生更有效地參與到信息交流活動中。(4)挑戰性。“信息溝”活動的設計應符合“二語習得”理論。根據學生現有的語言水平,提供可理解的語言輸入,盡量啟發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向“最近發展區”靠近。
王初明認為,在外語教學中,“信息溝”的存在與否是判別教學中是否把外語作為交際工具來學習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判斷學生能否通過教學掌握新知識、提高語言技能的重要標準,也是判斷課堂教學是否使學生感興趣的重要尺度之一。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在交流中獲取各種信息,而“信息溝”的存在正是交流的原動力。因此,在聽說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有目的地設計“信息溝”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學能力,最終實現提高學生聽說的交際水平。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Z].高等教育出版,2006(12).
[2] 王初明.信息溝與課堂教學中的厭倦情緒[J].現代外語,1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