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1: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稻田泥鰍養殖技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 S966.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6-0258-01
Paddy Loach Fish Breeding Technology
WANG Xiao-dong
(Taiping Town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Station of Panshan County in Liaoning Province,Panshan Liaoning 124101)
Abstract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paddy loach fish farming in Panjin area. From the production practice,the main benefits are outstanding,but also need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technology. Loach fish in paddy field farming technology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plots selection,seed selection,food culture,fry put,scientific feeding,daily management,harvesting and other aspects,for the vast number of farmers reference.
Key words paddy;loach fish;breeding technology
泥鰍魚被稱為“水中人參”,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滋補佳品,備受消費者青睞。2015年在盤錦市政府的大力號召扶持下,全市稻田泥鰍魚養殖規模超過3 333.33 hm2,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成為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本文主要通過生產實踐,總結一些稻田自然生態養殖的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1 田塊選擇
選擇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進排水方便、交通便利、保水性能好的田塊。田埂高出稻田水面20~30 cm,上下水口設防逃網,并在上下水口各挖長20 m、寬0.5 m、深0.5 m的魚溝,以利投喂和起捕[1]。
2 苗種選擇
2.1 夏花
體長3 cm以上,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畸形。
2.2 鰍種
體長5~7 cm,規格整齊,行動活潑,無病,無畸形。
3 餌料培養
放苗前7 d,將雞、牛、豬糞等肥料施在魚溝內,以促進天然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以后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追肥,保證充足的天然餌料[2-3]。
4 苗種投放
在放養時間上要求做到“早插秧、早放養”。一般在插秧后10 d左右,再放夏花或鰍種。夏花放養量為15萬尾/hm2,鰍種放養量為7.5萬尾/hm2。
5 科學投飼
通常情況下,養殖泥鰍,稻田可以正常施肥。以玉米粉、顆粒料、麥麩、米糠、畜禽加工下腳料、豆餅粉、魚粉等作為飼料,方法是將飼料加水捏成團進行投喂。鰍種放養第1周先不投餌,1周后,每隔3~4 d喂1次。開始投喂時,餌料撒在田面和魚溝上,以后將范圍逐漸縮小,集中在魚溝內投喂。30 d后,泥鰍正常攝食時,每天要求喂食2次,日投喂量占魚總重量的3%~8%,每次投喂的飼料量,以2 h內吃完為宜,超過2 h時應減少投喂量。當天然餌料不足時,要投喂一些植物性餌料、動物性飼料,如蔬菜、米糠、魚粉、魚類廢棄物、動物肝臟等。
6 日常管理
經常整修加固田埂,檢查進排水口攔魚設施,有損壞及時修補。遇降雨量大時,及時排出田內過量的水。當水溫超過30 ℃時,經常換新水,且增加水的深度,避免被農藥污染的水入田。
泥鰍魚病害較少,自身抗病能力強。注意防治寄生蟲病、水霉病、爛鰭病、氣泡病、自身紅斑病。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重點抓好4個方面的防控:一是鰍苗(種)放養前用碘制劑嚴格魚體消毒;二是控制養殖水質,投喂新鮮餌料;三是經常使用有益微生物,進行水質改良;四是根據水質情況,定期用藥劑進行水體消毒。應盡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時盡量將藥液噴在稻葉上,打藥后及時換水。具體如下:①寄生蟲病。多由三代蟲寄生蟲、舌杯蟲和車輪蟲所致。病鰍體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轉,體表黏液增多[1]。防治三代蟲病,可用0.5 g/m3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防治舌杯蟲病和車輪蟲,可用0.7 g/m3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0)合劑全池潑灑。②水霉病。發生于水溫較低時期,當魚體受傷時極易感染。常見白色毛狀水霉菌附著在病鰍體表???%食鹽水浸洗病鰍5~10 min。此外,捕捉運輸泥鰍時,應盡量避免損傷泥鰍體表。③爛鰭病。病鰍體兩側白,頭部至尾部浮腫,并有紅斑。周圍及鰭、腹部皮膚充血、潰爛,胸鰭、尾鰭發白并潰爛??捎眠秽撬谷芤航床◆~15~20 min,用量為20 g/m3?;蛴? g/m3漂白粉全池播灑。④氣泡病。由于水中氧氣或其他氣體含量過多而引起,主要危害魚苗。病鰍浮于水面。應注意不施用未發酵的肥料,及時清除池中腐敗物。立即沖入清水或黃泥漿水??茖W制定投餌量和施肥量,防治水質惡化??捎檬雏}60~90 kg/hm3全池潑灑。⑤自身紅斑病。由于泥鰍捕捉后長期蓄養所致。病鰍身體呈灰白色,出現紅色環紋。可將病鰍移入靜水池中暫養一段時間?;蛘哂?%食鹽水浸洗病鰍10~15 min[4-6]。
7 起捕
稻田泥鰍魚起捕最好在8月初開始進行,過晚易造成鉆洞。第2年上水泡田時,稻田上下水口應安裝網具,進行二次起捕[7]。
8 參考文獻
[1] 周元春.泥鰍稻田養殖技術[J].科學養魚,2002(9):32.
[2] 寧理功.稻、鴨、泥鰍復合生態系統土壤理化性狀及效益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3.
[3] 黃文鳳.泥鰍的食性與餌料[J].臺灣海峽,1998(17):112-115.
[4] 王衛民,張家波.泥鰍的大規模人工繁育試驗[J].水利漁業,1999,19(1):9-10.
[5] 王敏,張泗光.泥鰍的人工繁殖及苗種培育技術研究[J].水利漁業,2000,20(1):37-39.
致富事例
2003年高中畢業的朱術軍帶著當老板的夢想只身前往省城合肥開辦了一家餐館,倍受客戶青睞的泥鰍風味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他又輾轉無錫從事機械加工經營。由于他肯吃苦,懂技術,善管理,很快便有了豐厚的經濟回報,成為一個腰包鼓鼓的年輕老板。
2008年初他回鄉探親訪友,無意之中發現家鄉的土壤、水質和氣候不僅非常適合發展泥鰍、黃蟮和甲魚等養殖生產,而且這是一項投資小,產量高,銷路廣,見效快,效益高的項目。于是決定返鄉創業,并在其住家村連塘村民組創辦了霍邱縣慶豐泥鰍養殖有限公司,發展以元旦和春節前后上市為主的反季節性優質泥鰍生產。
為了確保創業成功,他一邊外出拜師學藝,一邊對照書本自學養殖技術,然后利用自家的4畝地農田開始試養泥鰍、黃蟮和甲魚。通過近一年時間的實踐與效益對比,他選擇了規模精養泥鰍。畝產750公斤左右的泥鰍,每公斤至少30多元的價格,畝均15000元左右的經濟效益讓朱術軍嘗到了在農田里發展水產養殖的甜頭,看到了產業結構調整的美好前景。隨之其養殖面積也很快從4畝地上升到如今的300多畝地。資金投入也從10多萬元逐步增加到200多萬元,每年的經濟效益也由最初的6萬元上升到現在的400萬元左右。其泥鰍銷售渠道也由最初的省城合肥,逐步擴大到江蘇、浙江、四川和韓國與日本等國內外市場。
為了盡可能降低養殖風險,他除了自學泥鰍養殖技術外,還經常向縣鄉水產養殖專業技術人員請教。在他的敬業與大膽創業的精神感動下,安徽省農業大學水產養殖技術權威祖國掌教授等也多次慕名上門進行技術指導。使其泥鰍養殖生產技術有保障,銷路有保障,效益有保障。為了在有限的面積里獲得更高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朱術軍新近又建立了各占地20畝的蚯蚓養殖場和泥鰍種苗繁育良種場。這兩個場的建立不僅解決了其泥鰍養殖生產中所需的優質配比飼料和種苗,而且所產出的泥鰍生態環保,成本低廉,售價提升,效益更高。
致富不忘鄉鄰。為了帶動更多的農民群眾同走水產養殖富裕道路。朱術軍一邊以無償提供技術服務和賒銷優質泥鰍種苗的方式幫助本鄉和周邊鄉鎮,以及周邊縣區農戶發展泥鰍生產,一邊申請成立了霍邱縣慶豐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逐步形成了“合作社+農戶+訂單”和“統一種苗,分戶飼養,集中銷售”的泥鰍生產與管理模式。與此同時,他還計劃用3-5年時間把合作社自身泥鰍養殖規模擴大到1000畝左右,并建立相應的溫室大棚,增加泥鰍有效生長時間,以大幅度提高泥鰍畝均年產量和經濟效益,逐步把公司打造成市、省和國家級龍頭企業。
南四村村民蘇明富,家有17畝農田,在朱術軍的幫助下,從2009年春開始利用稻田套養泥鰍。當年,除泥鰍產出的糞便使他畝均增收稻谷50多公斤外,還畝產泥鰍160多公斤,每公斤售價30多元,除去成本,僅泥鰍其每畝地增收3000多元錢,17畝地一年多增加收入5萬多元錢。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朱術軍和其培養的蘇明富、花開麗、蘇保海等典型示范戶的影響與帶動下,有的農戶以每年每畝地650元的價格把自己的農田轉包給朱術軍養泥鰍,然后給朱術軍打工或外出打工去掙農田以外的收入,有的直接在農田里發展泥鰍生產,有的在稻田里套養泥鰍,紛紛加入朱術軍的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共享泥鰍美味,共發泥鰍財。在朱術軍的帶動下,目前,養泥鰍面積在10畝到50畝之間的大戶有12戶,10畝以下的養殖戶有120多戶。除宋店鄉外,其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成員已發展到城關、姚里、三流等8個鄉鎮,以及舒城、葉集等部分鄉鎮,養殖泥鰍面積也已超過1600畝。
事例分析
很多人對于泥鰍能夠發財致富產生不屑,其實一種事物價值往往被人所忽略,真正智慧者是善于處于這被忽略的價值而成就自己的成功,朱術軍就是把“腐朽化為神奇”,把泥鰍創造出了大的財富,我們要善于發現,善于利用,資源是廣闊的,只是它等待的是能夠識別它的人。
一、黃鱔
黃鱔又稱鱔魚,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根據美國試驗研究資料,經常攝取卵磷脂,記憶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鱔魚肉有補腦健身的功效。它所含的特種物質“鱔魚素”,能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對糖尿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極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鱔魚的維生素A含量高得驚人。維生素A可以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
黃鱔是一種食用和藥用價值都很高的經濟魚類,頗受消費者喜愛,市場需求越來越大。黃鱔夏秋季銷售價格較低,但冬季銷售價格相當高,在春末夏初季市場價格較低時收購野生黃鱔進行生態養殖,冬季價高時上市銷售,不僅可以賺取豐厚的季節差價,而且通過人工養殖5~6個月,黃鱔增重利潤更為可觀。由于野生黃鱔被大量的捕捉,資源越來越少,市場缺口越來越大,開展黃鱔人工養殖前景廣闊。
黃鱔養殖可采用在池塘、水庫、湖泊、河溝等安放網箱或在地面修建水泥池養殖,每年4~7月收苗養殖,冬季出售。養殖設施簡單,投資?。好靠诰W箱(6平米,可使用3年)成本50元,投鱔苗9公斤288元;飼養5~6個月可增重3~5倍,其飼料及藥品開支378元,一口網箱養殖總開支約686元。秋末冬初季可收獲鱔魚25~40公斤,如按保守計算一個網箱收獲30公斤,冬季每公斤售價50元,可收入1500元,通過短短幾個月的養殖,每6平方米養殖面積即可獲利潤800元,每667平方米(1畝)按60個網箱計算,至少可獲利4.8萬元,養殖效益相當可觀。
二、泥鰍
泥鰍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還有多種維生素,并具有藥用價值,是人們所喜愛的水產佳品,素有“水中人參”之美譽。泥鰍含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更少,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種類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人體抗血管衰老,故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鰍性平、味甘,入脾、肝經;具有補中益氣、除濕退黃、益腎助陽、祛濕止瀉、暖脾胃、療痔、止虛汗之功效。
泥鰍養殖可采用池塘圍網、稻田圍網、網箱或水泥池開展養殖,泥鰍苗采用自繁自養為主,也可收購野生泥鰍苗用于養殖。
每667平方米養殖面積設施投入1000元;人工繁殖每667平方米引種鰍20組開支1720元,可獲泥鰍10萬~12萬尾以上,產泥鰍1200公斤以上;飼料及藥品開支1200公斤×14元=16800元,合計開支19520元。冬季商品泥鰍銷售按每公斤32元計算,每667平方米產商品泥鰍1200公斤,銷售收入38400元,純利潤可達18000元以上。
為了幫助廣大讀者立足家鄉,早日干出一番自己的致富事業,本刊特邀在我國最早進行無公害生態黃鱔養殖技術并獲多項國家專利的技術專家聯合舉辦無公害生態黃鱔、泥鰍養殖新技術培訓,培訓內容包括:①養鱔場設計與修建,鱔苗的收購與處理,黃鱔的育肥,鱔苗的繁殖技術,黃鱔的疾病防治,馴化餌料蠅蛆及蚯蚓養殖技術等。②泥鰍池設計與建造,泥鰍人工繁殖,泥鰍苗培育及飼養管理,野生泥鰍苗收購與處理,泥鰍的疾病防治等。
三、培訓方法
1.生態黃鱔養殖技術培訓班。函授培訓費1380元,包括黃鱔培訓教材一本(約150萬字)、蚯蚓及蠅蛆養殖培訓教材一本(約130萬字),培訓光盤5張;面授培訓費2480元。
2.泥鰍繁殖及生態養殖技術培訓班。函授培訓費1280元,包括泥鰍培訓教材一本(約130萬字),培訓光盤2張;面授培訓費2380元。
學員可任意選擇參加面授或函授培訓學習,暫時不方便參加面授培訓學習而采取函授培訓學習的學員,如還需要面授,可在方便時補交差價即可參加面授培訓學習,面授培訓采用多媒體教學,養殖基地實地學習,在學習期間,學員可親自操作(注:參加泥鰍面授培訓的學員,每人至少繁殖一批泥鰍苗),時間不限,學會為止。
關鍵詞:泥鰍;養殖技術;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S966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泥鰍又被叫做黃鰍、鰍魚,因為其鮮美的肉質,以及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同時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較低,所以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被人們美稱為“水中人參”,屬于人們餐桌上常備的一道佳肴。泥鰍是特種水產養殖的一個重要品種,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并且很少有疾病,成活率也較高,一年四季全年供銷。現如今的泥鰍養殖已經從單純的苗種單養方式發展到了成鰍與蓮藕、菱角等水生植物共養的高效養殖方式,并且養殖的效益也在不斷提升的過程之中。
1我國泥鰍養殖的基本現狀
20世紀80年代之前,泥鰍仍舊屬于野魚,還沒有開展大面積的集中養殖。伴隨著人們對泥鰍需求量的激增,野生的泥鰍資源不斷減少,大部分的地區開始進行人工泥鰍養殖。泥鰍養殖的面積不斷擴大,養殖投入的資金也不斷攀升,人們憑借著泥鰍養殖走上了致富之路,并且也進一步促進了泥鰍養殖的火熱趨勢。
2泥鰍養殖的幾項基本技術
2.1 池塘環境
池塘需要挨近水源,方便對水塘的定期加水,一般水塘的面積在200~400m2即可,太大或太小都不好。水塘的水深最好為40~50cm,保持水質的酸堿度在7.5~8.0,池塘的池底需要平坦少淤泥,將池埂最大化夯實,為了防止泥鰍鉆洞逃走[1]。泥鰍生逃逸,尤其會趁著雨水較多的時候隨著漲滿的水流沖出的縫隙逃走,因此防逃逸措施一定不能馬虎。為了便于后期的捕撈,可以在排水口周圍開挖一個面積為7m2上下的坑池。池塘的消毒工作最好使用生石灰以及漂白粉混合,一般保證水深在10cm上下即可。每667m2的消毒使用50kg的生石灰混合15kg的漂白粉,融入水中潑灑至魚塘內。
2.2 苗種放養
在池塘中養殖成年的泥鰍,通常情況下,是對每平方米水面投放泥鰍苗種40~50尾,要求泥鰍的苗種規格整齊有序,彼此間的大小差距不能夠相差太大,防止出現大泥鰍吃小泥鰍的情況。一般泥鰍的苗種3~4cm最佳,泥鰍苗種下塘的時候需要先用濃度為10%的鹽水浸泡5~10min,避免出現水霉病。
2.3 飼養管理
2.3.1 基肥給足
泥鰍沒有固定的食物喜好,食性相對較混雜,水體之中的各種微生物、植物以及小型的動物都可以吃。因此,在池塘中下泥鰍苗種之前需要給足底肥,可以選擇家禽家畜的糞便,通常情況下每平方米施的肥料在10~15kg。
2.3.2 飼養方式
對泥鰍進行人工養殖,一般需要喂食一定數量的商品料,像是糠或是麥麩等人工雜糧,投放的餌料大約是成年泥鰍體重的4%~5%。每年泥鰍生長最快的時候是在氣溫25℃~28℃時,這個階段泥鰍進食量較大,因此,能夠適當的多投入一些餌料,幫助泥鰍更好更快的生長[2]。喂食的方式可以選擇定點喂食,一般選在傍晚時候效果最佳。
2.3.3 日常維護
實時對池塘的水溫做監測,當水溫在30℃以上時,泥鰍懼熱通常會將自己埋在泥土中降溫,但是這樣很容易造成因為缺氧而出現的死亡,所以養殖戶需要多注入新水至水塘中,降低水溫,以及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除了加水之外,還可以做遮擋,避免陽光直射,在水面種植一些水生植物例如浮萍等,遮擋陽光。除此之外,養殖戶需要常常到水塘邊巡查,一旦發現問題需要立刻解決。
2.4 泥鰍的生態性養殖方式
開展大面積大范圍的泥鰍養殖,持續保持漁業產業的環保和節能,推廣泥鰍養殖的生態型產業型技術,使用現代化的設施養殖,能夠加大農民增收的力度。
使用行之有效的方式,降低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的風險危害,提升生產質量與提高經濟效益。能夠通過建立示范養殖基地,邀請廣大養殖戶觀摩學習,講述生態高效養殖的方式,例如蓮藕和泥鰍共養,蓮葉能夠遮擋陽光,菱角上掉落的小蟲可以供泥鰍食用,泥鰍排泄物能夠當作蓮藕的肥料,凈化水質的同時又生產出了安全無公害的泥鰍產品[3]。
3 結語
總之,在泥鰍的養殖過程中,充分了解泥鰍的各項習性,能夠輔助養殖戶在養殖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使用合理的方式飼養管理。另外,飼料的選擇、品種的選擇與水質的控制也十分重要,這些因素不但關系著養殖成本的投入,而且也和泥鰍的出品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系。再就是疾病的防治,泥鰍養殖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在養殖的過程中需要提高養殖戶的重視程度,多進行技術經驗總結,保證泥鰍養殖的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羅艷萍,張家國,冷向軍.泥鰍幼魚對飼料中蛋白質的適宜需要量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18):8541-8543.
關鍵詞:泥鰍;茭白;無公害;套養技術
泥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素有“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和“水中人參”之美譽[1]。利用茭白田套養泥鰍,不但可充分利用茭白田中的水體空間生產出優質無公害泥鰍,而且泥鰍的套養還可減少茭白田中的病蟲草害,是提高農業產值的有效手段。
1茭鰍套養的可行性
茭白為多年生草本水生蔬菜,在整個生長期間不斷水,根據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水位一般控制在2~20 cm之間,非常適宜泥鰍的生長;茭白行間距在1 m左右,是天然的魚溝;夏季高溫季節,茭白成為泥鰍的天然遮陽棚,避免了水體溫度過高對泥鰍生長的不良影響;同時,茭白的病蟲害數量少,危害程度輕,可以通過紫外燈誘殺、生態調控等措施控制,不必使用高毒農藥,保障了泥鰍的安全。泥鰍有鉆泥習性,使田泥疏松,既有利于肥料分解,又可促進茭白根系發育,鰍糞又是茭白良好的肥源,據測定,泥鰍養殖的田塊有機質、有效磷、鈣和鎂等的含量均高于未養田塊。泥鰍為雜食性魚類,可捕食田間害蟲,減輕部分茭白病蟲害,成鰍階段,泥鰍的食性偏向于植物性,幼嫩的根芽都是泥鰍的食物,高密度養殖泥鰍對茭白田中的雜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茭鰍套養不僅對茭白有一定的增產作用,還可收獲生態泥鰍,提高經濟效益。
2茭白田套養泥鰍技術
2.1田塊選擇與整理
2.1.1田塊選擇。套養泥鰍的茭白田應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易于排灌、管理方便、保水性好的田塊,山區的“冷水田”,靠天收的“無水田”,以及暴雨季節來水量暴漲的田塊不能選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面積以500~1 000 m2為宜,太大或太小均不便管理。
2.1.2開挖魚溜和魚溝。選好田塊后開挖魚溜和魚溝。在茭白田中根據田塊形狀開挖“田”或“目”字型魚溝,溝寬40 cm、深50 cm,在田塊的四角開挖魚溜,長、寬1~2 m,深0.5~0.6 m,魚溜與魚溝相通,確保在茭白田水位降低、使用農藥時,泥鰍能到魚溜和魚溝中躲避。
2.1.3水道改造與防逃設置。養鰍田的進排水口對角線設置,有利于田間水體的流動性。進水口必須使用硬質pvc管道,防止泥鰍順水流逃逸。在pvc管道上端用40目漁網套牢,防止敵害生物隨水流進入茭白田。設置2個排水口,一高一低,便于茭白田水位管理;設置2個溢水口,防止夏季暴雨水位抬高造成泥鰍逃逸。排水口和溢水口用40目漁網套牢,防止泥鰍逃逸,并在排水口前設置防魚欄,防止雜物堵塞。
田埂的內壁用塑料薄膜覆蓋,塑料薄膜入土20~30 cm,防止滲漏和泥鰍打洞逃逸。沿田埂2~3 m釘一直立的木樁,沿木樁圍一直立的密眼漁網,漁網高60~80 cm,下端用泥塊封好,防止泥鰍逃逸和敵害生物進入養殖田。
2.2泥鰍養殖
2.2.1鰍種來源。鰍種可以通過人工繁殖、從市場上購買和誘捕獲得。人工繁殖的鰍苗大小均勻,生長速度快,但繁殖技術相對復雜;從市場上購買的鰍苗大小不均,不同的捕撈方式對鰍苗成活率有很大的影響,對于電捕、藥捕的鰍苗堅決不能使用,否則影響成活率。
2.2.2放苗前茭白田準備。茭白田改造完成后,在泥鰍正式放養前10 d左右用生石灰對水全田均勻潑灑,減少田間的病原菌,用量為100 g/m2左右[2],沒有進行魚類套養的田塊減少用量,對于曾經套養黃鱔、泥鰍以及其他魚類的田塊必須加大用量。放養前5~7 d撒施有機肥,作為茭白的基肥,同時為泥鰍培育天然餌料。
2.2.3放苗。放苗應選擇在晴朗無風的上午進行,先用3%食鹽水浸泡8~10 min[3],對鰍體進行殺菌消毒,防止將病原物帶到養殖田塊。放養的鰍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放養密度為體長8~12 cm的鰍苗150~300 g/m2,規格太小當年無法長成商品鰍,規格太大則已經性成熟,影響生長速度。
2.2.4飼料投喂。在養殖密度小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培養泥鰍的天然餌料進行生態養殖。增施有機肥,培養輪蟲等小型水生動物;投放100~200 g/m2田螺,田螺產的幼螺是泥鰍的天然餌料;在魚坑上方安裝2個誘蟲燈,一高一矮,高的離水面2.5~3.0 m,矮的離水面0.2~0.4 m,晴天的晚上先開上面的燈,將遠處的飛蛾等昆蟲誘集過來,30 min后關閉,并同時打開下面的燈,昆蟲將撲向下面的燈和水中的倒影,不幸落水的昆蟲就是泥鰍優良的蛋白質來源。
在高密度養殖、追求更高產量的情況下,培育天然餌料和誘蟲燈誘蟲就不能滿足泥鰍的需求,必須人工培養蚯蚓、蠅蛆或直接投喂人工飼料。鰍苗在下田后1周內不投喂飼料,之后每隔2~3 d投喂米糠、麥麩或配合飼料等。前幾次將飼料投放到魚溜和魚溝中,然后逐漸縮小范圍,最后將各魚溜作為定點投喂,投喂2次/d,日投喂量為泥鰍體重的3%~5%,根據水溫、天氣等靈活掌握。
2.3茭白管理
茭白施用化學肥料時,必須先排淺田水,將泥鰍集中到魚溝、魚溜中才能施用,并且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分次施用,避免化肥濃度過多對泥鰍產生毒害作用;對必須使用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的田塊,應盡量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禁止使用甲胺磷、殺蟲雙以及除草劑等,農藥使用時應分片輪換使用,讓泥鰍有可逃生之處。
2.4日常管理
茭白田套養泥鰍必須加強日常管理,注意防逃、防病等。每天圍繞田塊巡視一周,重點查看圍網是否破損、進排水口是否堵塞,是否有敵害生物入侵,并觀察泥鰍的活動是否異常,對破損的圍網及時修補,及時清理進排水口[4]。當有蛇、水獺等敵害生物時,應進行驅趕或捕捉,減少損失。對于活動異常的泥鰍要進行對癥處理,如果是因為田間施肥過多、農藥污染水源等,則必須盡快使用無污染的水源對養殖田進行換水,對于發病泥鰍,可以通過潑灑石灰水、茭白田中浸泡中草藥等方式防治。
2.5捕撈與上市
經過4~5個月的飼養,國慶節以后,可以分批捕撈泥鰍上市。捕撈時先用魚籠在魚溜、魚溝中誘捕2~3 d,然后排干田水,將泥鰍集中到魚溜中用抄網捕捉。
3參考文獻
[1] 陳煥根.無公害黃鱔、泥鰍安全生產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2] 印杰,雷曉中,李燕.泥鰍的健康養殖技術講座(7):泥鰍的稻田健康養殖技術[j].漁業致富指南,2009(12):57-61.
關鍵詞 現代漁業;經濟發展;對策;江蘇射陽
中圖分類號 F32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9-0328-01
近年來,射陽縣發揮沿海濕地優勢,注重技術創新,加快傳統漁業轉型升級,有力促進了現代漁業經濟的發展。2012年完成水產品總產量24萬t,實現漁業總產值68億元,農民人均來自漁業的純收入達2 300元,同比2011年分別增長9.0%、15.3%、15.0%。主要是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 抓規劃引領
規劃建設1萬hm2淡水養殖高效示范基地,實施“5321”工程,即建設5個萬畝高效漁業基地(蘆葦公司、向陽公司、東沙港墾區、出口示范基地、河蟹苗種基地),打造3個精品園(淡水二場、定海農場、農牧公司七管區),創建2個示范場(康余公司、達福沅合作社),培植1個示范村(黃沙港東方村)[1]。通過項目引導,發揮財政引導作用,爭取國家和省、市對漁業經濟發展政策引導作用的支持,近3年爭取各類專項資金8 500萬元,資助了名、特、優水產品生產,激活了企業活力。
2 抓苗種培育
射陽縣地處長江中下游、東鄰黃海,獨特的生態濕地,孕育了水產苗種產業。實施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培育了蟹苗、海蜇苗、黃顙魚全雄育苗等多個地方特色優勢養殖品種。加快原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有省級水產原良種場4家,市級良種場2家,推進名優新品種繁育規?;l展,不斷提升良種覆蓋率?,F有河蟹土池生態育苗基地2 000 hm2,年產河蟹大眼幼體500 t,占全國蟹苗市場的60%以上;有規模海蜇苗育企業4家,年培育海蜇苗5億只;2012年康余水產公司在國內率先培育全雄黃顙魚苗6 500萬尾;其他梭魚苗2 億尾,泥鰍苗1億尾,黃顙魚全雄魚苗1.5億尾,蝦苗50億尾。全縣苗種年產值11億元。
3 抓品種布局
全縣現有異育銀鯽、南美白對蝦、螃蟹、黃顙魚、泥鰍等優勢特色品種12個,面積17 333 hm2,占全縣養殖面積65%,2012年實現產值35億元。其中,規模養殖的異育銀鯽1萬hm2,南美白對蝦4 666.7 hm2,螃蟹1 000 hm2,年產值分別達到15億、10億、1億元。示范養殖的黃顙魚333.3 hm2,泥鰍133.3 hm2;并開展海參、文哈等高檔海珍品試養100 hm2。
4 抓養殖技術
全面推廣測水養魚、流水養魚、網箱養魚、稻田養魚、80∶20健康養魚、棚育設施養殖、蟹苗自動溫控培育和成蟹生態養殖,魚蝦混養、套養,魚病綜合防治等技術[2]。建立了58種高產高效養魚、養蝦、養蟹模式,南美白對蝦塘口與羅氏沼蝦、黃顙魚套養,增加效益7 500元/hm2以上;塑料大棚南美白對蝦多茬養殖模式,年均效益達22.5萬元/hm2;泥鰍設施養殖效益達30萬元/hm2。2012年全縣產生效益9萬元/hm2達6 666.67 hm2。
5 抓示范帶動
在海堤公路沿線建設6 666.67 hm2連片規模高效養殖基地,主要品種有異育銀鯽、草魚、花白鰱等,年產各類淡水魚13萬t,年產值20億元。建立了農牧公司、蘆葦公司2家國家級健康養殖示范場;定海農場、康余公司、黃沙港東方村分別建成省級精品園、示范場和示范村;達福沅養殖基地建成市級現代漁業示范園,打造了沿海百里現代漁業示范帶。同時,做好漁業科技入戶工程,培育示范戶450戶,推廣高效養殖面積1 333.33 hm2,輻射帶動面積1.28萬hm2,同比養殖效益提高13.4%。
6 抓科企合作
3年來,海之緣、康余水產與上海海洋大學合作先后攻克脆肉鯇魚生態養殖和全雄黃顙魚苗技術,并建立了省級研究生工作站[3];必會育苗場、乃成育苗場與江蘇省淡水所合作分別建成2億尾泥鰍苗和“長江一號”河蟹良繁體系;惠裕科技與華東農業大學合作設立博士后工作站;鹽城金洋公司原種場與中科院青島研究所合作紅海蜇保種項目,通過產學研合作,近3年全縣攻克養殖技術132項和加工難題86項。
7 抓品牌建設
注重漁業產品質量的提升,打造精品名品[3]。目前苗種上有“鹽陽”蟹苗、“金洋蘇海紅”海蜇苗、“上老湖”全雄黃顙魚苗等8個省、市名牌和商標;鮮活產品有“向陽灘”、“三鑫逸品”、“定?!薄ⅰ苞Q苑”、“推浪”、“射陽河”、“青白”、“鄉村漁夫”等省級名牌和商標15個;加工上有“鮮怡”、“海知緣”等36個產品曾先后獲得“南方漁業博覽會金獎”,省、市“十大知名品牌”、“綠色生態品牌”等稱號。
8 抓綠色生產
嚴禁使用違禁藥品,推廣有機、綠色、生態生產方式,與養殖戶簽訂《水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縣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站在養殖6個重點區域設立水產品藥物殘留快速檢測點,每年完成水產品快檢樣品1 100個、水產品抽驗280個,該項工作在全省推廣。目前,通過GAP 和HACCP“雙證”論證的企業31家,占規模企業的88%。建立有機水產品基地800 hm2,綠色水產品基地2 000 hm2,無公害水產品基地3 333.33 hm2;認定國家級有機食品3個,綠色食品12個,省無公害食品26個。
9 抓信息管理
為提高漁業經濟綜合管理水平,在全行業推行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服務。在漁業示范基地結合標準化建設,設立全程監控系統,進行漁業生產現場指導,開展魚病遠程診斷服務;建立水產品網上交易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在海域、港口、碼頭建立物聯網,全面推廣GPS和北斗導航系統,提高了數字化管理水平和動態監管能力,使海洋漁業安全信息系統能保持全天候運行管理,保障了漁業生產的安全[4]。
10 抓龍頭企業
全縣現有46家規模加工企業,省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5家,3家單位獲得水產品自營出口權。形成了海水魚類(小黃魚、鯧魚、鮸魚、鰳魚等)、名特優淡水魚類(鮰魚、脆肉鯇等)、灘涂貝類(泥螺、小蟹、蟶、蛤等)、條斑紫菜和海洋鮮活產品五大類逾50個特色加工品種。年加工總量18萬t,年加工產值20億元。配套的漁用飼料生產企業18家,年生產能力80萬t;建成年產2 000 t漁網生產線3條。并建有射陽河風景區和黃沙港生態濕地保護區集觀光、美食、休閑為一體的漁業旅游經濟區。
11 參考文獻
[1] 李軍,張金龍.推進漁業科技創新 加快漁業經濟發展[J].河南水產,2012(1):5-6.
[2] 包特力根白乙.遼寧現代漁業發展態勢及推進方策[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23-27.
一、漁業生產情況
二0一二年全縣水產養殖面積為65908畝,其中池塘面積19576畝,水庫面積7224畝,蓮稻田養殖面積36021畝,其它養殖3087畝。水產品總產量10415.3噸,比去年增長8.55%;其種水產品4889噸,比去年增長9.3%;漁業經濟總產值32366.15萬元,比去年增長8.6%。
二、大力推廣蓮田養魚工程
蓮魚工程。是充分利用蓮田的淺水環境,輔助以人為的措施、即種蓮又養魚,充分利用蓮魚共生互利關系,使白蓮和魚類都能獲高產的種養結合技術。蓮魚工程可有效地利用蓮田生態條件發展水產養殖業,從蓮田中獲得一定魚產量,還能促進白蓮作物的生長,增加白蓮產量,實現蓮魚雙豐收。2012年全縣白蓮種植面積6萬多畝,蓮田養魚面積3.6萬余畝,占白蓮種植面積60%,蓮田養魚平均畝產60公斤左右。全縣10個鄉鎮創辦蓮田養魚示范點15個,示范點面積450畝,平均畝產90公斤,蓮田養魚品種繁多,有“四大家魚”鯉、鯽、鳊魚、鯰魚、泥鰍、黃鱔、蟹、蝦等特種水產養殖,之所以,我縣大力推廣蓮田養魚前景好看。
三、積極開展水產養殖科技培訓工作
縣水產技術推廣站今年組織舉辦了兩期全縣“水產養殖技術及魚病防治”和“溝凼式蓮田生態養魚新模式”培訓班,參加培訓學員83人,培訓對象為全縣水產養殖專業戶、個體苗種培育戶、蓮、稻田養魚示范戶,培訓內容:水產養殖技術、水產苗種培育技術、魚類病害防治技術等,同時還向每個學員免費贈送人手一冊水產養殖技術資料,建立了學員信息臺帳,便于跟蹤服務。
四、科技下鄉服務漁民
為了漁業發展方式轉變,面向漁業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深入水產養殖場(戶),交漁民朋友,現場勘查指導水產養殖技術、水生動物病害防治,現場為養戶免費做水質檢測。今年來,現場指導養殖技術26例、現場指導魚病防治技術16例、現場做水質檢測28例、指導開發魚池3處,為漁民解決疑難問題,深受養戶的好評。
五、水生動物疫病防治工作
縣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站體系建設自2008年完善以來,為水產養殖企業(戶)在生產過程中排憂解難,解決了部分實際困難,無償的開展了魚病咨詢服務,免費為養戶做水質檢測、魚體解剖檢驗等。今年來,實驗室共做水質檢測38例、魚體解剖18例,印發漁業期刊12期,深受廣大水產養殖企業(戶)贊譽。
六、加強漁政管理加大執法力度
為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以及省漁業條例,加強我縣漁業資源的保護、增殖、開發和合理利用,維護漁業生態環境。
1、加大了宣傳力度。印發了“關于加強漁業資源保護,嚴禁炸魚、毒魚、電魚”的通告及宣傳單3000份,發至全縣;裝備了宣傳車錄音播放漁業法律、法規,巡河播放、各圩鎮播放全年共57次。
2、加強了執法隊伍加大了執法力度。漁政執法隊伍于原來5人增加到10人,購置了漁政執法橡皮船,為了加大執法力度,今年9月農業部漁政指揮中心還配備了一艘“內陸漁政執法快艇”,進行了水上集訓。2012年開展漁政執法82次,查處電力捕魚17例、炸魚3例、毒魚6例、鸕鳥捕魚3例、無證網具捕魚11例。開展了水產品市場整治活動35次。與鄉鎮聯合開展了兩次漁政執法專項整治行動,使我縣違規捕撈不良現象得到一定的抑制。
七、漁業災情恢復生產工作
我縣經受了三次較大的暴雨洪澇災害,導致全縣漁業受災害面積2.57萬畝,養殖受災經濟損失4163.35萬元;其它經濟損失(網箱、投餌機、增氧機、進排水渠、池塘護坡等基礎設施)214.79萬元,共計漁業經濟損失4378.09萬元。在上級漁業主管部門的關懷指導下,通過當地政府與縣、鄉兩級水產科技人員的努力,及時開展生產自救,恢復漁業生產,一是補購魚苗、魚種;二是修復進排水渠、水涵、打井、購抽機;三是清淤、消毒,主重魚病防治,洪災之年漁業奪豐收。
八、水產品安全監管及水產品抽檢工作
按照部、省、市漁業主管部門要求,鰻魚每年由農業部抽檢2次,每次最少2批次;“四大家魚”及其它常規水產品省局指定品種、數量抽樣送檢;每年還要配合市農產品檢測中心隨機抽檢1—2次,經幾年來的水產品抽檢合格率都在95%以上。每年對魚藥、魚飼料進行抽檢2-3次,查處國家禁用漁藥。
九、水產苗種生產管理工作
根據省、市漁業主管部門要求。我站對全縣個體水產苗種生產者進行了指導和監督,建立健全了苗種生產和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規范水產苗種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嚴禁使用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等違禁藥物行為,加強對水產苗種質量的檢驗檢疫,確保水產苗種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