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0: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優秀博士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定容重條件下生物炭對半干旱區土壤水分入滲特征的影響
2.1990-2010年中國土地利用變化對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區域的擾動
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對氮、磷添加的響應
4.新疆連作棉田施用生物炭對土壤養分及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5.荒漠草地4種灌木生物量分配特征
6.旱地土壤施用生物炭減少土壤氮損失及提高氮素利用率
7.生物肥部分替代化肥對花椰菜產量、品質、光合特性及肥料利用率的影響
8.不同秸稈生物炭對紅壤性水稻土養分及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9.生物炭對土壤生境及植物生長影響的研究進展
10.沙質草地不同生活史植物的生物量分配對氮素和水分添加的響應
11.大興安嶺5種典型林型森林生物碳儲量
12.水稻秸稈生物炭對耕地土壤有機碳及其CO_2釋放的影響
13.土壤重金屬鈍化修復劑生物炭對鎘的吸附特性研究
14.生物炭對不同土壤化學性質、小麥和糜子產量的影響
15.生物炭施用對礦區污染農田土壤上油菜生長和重金屬富集的影響
16.準噶爾荒漠6種類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與異速生長關系
17.生物炭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結構及其生物地球化學功能的影響
18.生物炭對水中五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19.生物炭和有機肥處理對平邑甜茶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樣性的影響
20.生物炭對旱作農田土壤理化性質及作物產量的影響
21.中國南方3種主要人工林生物量和生產力的動態變化
22.南海北部邊緣盆地生物氣/亞生物氣資源與天然氣水合物成礦成藏
23.基于多源遙感數據的草地生物量估算方法
24.生物炭對農田土壤微生物生態的影響研究進展
25.生物炭對土壤理化性質影響的研究進展
26.生物擾動對沉積物中污染物環境行為的影響研究進展
27.生物炭與秸稈添加對砂姜黑土團聚體組成和有機碳分布的影響
28.近十年中國生物入侵研究進展
29.荒漠灌木生物量多尺度估測——以梭梭為例
30.土壤有機污染物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31.生物醫學大數據的現狀與展望
32.黑河中游荒漠草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格局
33.生物大滅絕研究三十年
34.不同熱解溫度生物炭對Cd(Ⅱ)的吸附特性
35.農用生物炭研究進展與前景
36.生物炭對水稻根系形態與生理特性及產量的影響
37.施用生物炭對旱作農田土壤有機碳、氮及其組分的影響
38.不同生物質來源和熱解溫度條件下制備的生物炭對菲的吸附行為
39.城市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研究進展
40.生物炭的土壤環境效應及其機制研究
41.遼河源不同齡組油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及空間分配特征
42.稻殼基生物炭對生菜Cd吸收及土壤養分的影響
43.小興安嶺7種典型林型林分生物量碳密度與固碳能力
44.東北林區4個天然針葉樹種單木生物量模型誤差結構及可加性模型
45.指數施肥對楸樹無性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態的影響
46.牛糞生物炭對水中氨氮的吸附特性
47.黃土丘陵區生物結皮對土壤物理屬性的影響
48.半干旱沙地生境變化對植物地上生物量及其碳、氮儲量的影響
49.青藏高原東緣野生暗紫貝母生物量分配格局對高山生態環境的適應
50.長江口及東海春季底棲硅藻、原生動物和小型底棲生物的生態特點
51.全球生物多樣性評估方法及研究進展
52.中國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的研究與實踐
53.溫度與降水協同作用對短花針茅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響
54.環境質量評價中的生物指示與生物監測
55.土壤生物多樣性研究:歷史、現狀與挑戰
56.轉錄因子對木質素生物合成調控的研究進展
57.太赫茲科學技術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研究
58.玉米秸稈生物炭對Cd2+的吸附特性及影響因素
59.中國糧食作物秸稈焚燒排碳量及轉化生物炭固碳量的估算
60.生物炭對我國南方紅壤和黃棕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61.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森林生物量空間格局及其影響因素
62.不同生物質原料水熱生物炭特性的研究
63.鳳眼蓮、稻草和污泥制備生物炭的特性表征與環境影響解析
64.東北地區兩個主要樹種地上生物量通用方程構建
65.不同來源生物炭對砷在土壤中吸附與解吸的影響
66.生物炭生產與農用的意義及國內外動態
67.秸稈生物反應堆與菌肥對溫室番茄土壤微環境的影響
68.生物炭對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來研究
69.玉米秸稈生物炭對土壤無機氮素淋失風險的影響研究
70.黃土丘陵區生物結皮對土壤可蝕性的影響
71.內蒙古草甸草原與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與生產力季節動態及其碳庫潛力
72.生物炭添加對黃土高原典型土壤田間持水量的影響
73.生物炭對黃土區土壤水分入滲、蒸發及硝態氮淋溶的影響
74.生物炭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應用研究進展
75.生物炭及炭基硝酸銨肥料對土壤化學性質及作物產量的影響
76.臭冷杉生物量分配格局及異速生長模型
77.施用生物炭后塿土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變化特征
78.寧夏荒漠草原不同群落生物多樣性與生物量關系及影響因子分析
79.中國生物多樣性調查與保護研究進展
80.三種小球藻生物柴油品質指標評價
81.AM真菌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生物修復的應用與機理
82.含度量誤差的黑龍江省主要樹種生物量相容性模型
83.生物炭與農業環境研究回顧與展望
84.氮磷添加對巨桉幼苗生物量分配和C:N:P化學計量特征的影響
85.生物炭對土壤肥力與環境質量的影響機制與風險解析
86.東北林區天然白樺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87.氮肥與生物炭施用對稻麥輪作系統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的影響
88.黃土高原丘陵區生物結皮土壤的斥水性
89.檢測食品沙門氏菌的生物傳感器持久性研究
90.生物炭對砂壤土節水保肥及番茄產量的影響研究
91.土壤碳收支對秸稈與秸稈生物炭還田的響應及其機制
92.抑制煙草青枯病型生物有機肥的田間防效研究
93.生物炭對塿土土壤含水量、有機碳及速效養分含量的影響
94.生物炭對寧夏引黃灌區水稻產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響
95.茶葉生物化學研究進展
96.鄂爾多斯盆地西緣奧陶紀生物礁基本特征、分布規律及成礁模式
97.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二十年:行動、進展與展望
98.不同時期施用生物炭對稻田N_2O和CH_4排放的影響
99.生物炭對設施連作黃瓜根域基質酶活性和微生物的調節
100.生物有機肥對連作蕉園香蕉生產和土壤可培養微生物區系的影響
101.柴達木盆地幾種荒漠灌叢植被的生物量分配格局
102.牛糞生物炭對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103.紅樹林植物生物量研究進展
104.農業活動及轉基因作物對農田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105.煤矸石場植被自然恢復初期草本植物生物量研究
106.鐵改性生物炭對磷的吸附及磷形態的變化特征
107.青藏高原草地地下生物量與環境因子的關系
108.蔬菜種植農戶施用生物農藥意愿研究
109 生物炭對夏玉米生長和產量的影響
110.不同生物炭添加量下植煙土壤養分的淋失
111.生物DNA條形碼:十年發展歷程、研究尺度和功能
112.生物炭和生物炭基氮肥的理化特征及其作物肥效評價
113.木質素與生物燃料生產:降低含量或解除束縛?
114.生物炭添加對半干旱地區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115.磷回收對厭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濾池蓄磷/除磷的影響
116.天山林區六種灌木生物量的建模及其器官分配的適應性
117.非模式生物轉錄組研究
118.添加生物炭對灌淤土土壤養分含量和氮素淋失的影響
119.生物炭和腐植酸類對豬糞堆肥重金屬的鈍化效果
120.間伐對川西亞高山粗枝云杉人工林細根生物量及碳儲量的影響
121.生物多樣性信息學研究進展
122.長白落葉松林齡序列上的生物量及碳儲量分配規律
123.不同燒制溫度下玉米秸稈生物炭的性質及對萘的吸附性能
124.利用農業生物多樣性持續控制有害生物
125.騰格里沙漠東南緣4種灌木的生物量預測模型
126.生物炭碳封存技術研究進展
127.豬糞制備的生物炭對西維因的吸附與催化水解作用
128.生物炭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研究進展
129.古爾班通古特沙漠4種荒漠草本植物不同生長期的生物量分配與葉片化學計量特征
130.生物炭覆蓋對底泥污染物釋放的影響
131.閩楠幼樹光合特性及生物量分配對光環境的響應
楊洪承,安徽蕪湖人,1954年生,中國現當代文學國家重點學科負責人,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聯系導師、學位委員會委員、學報編委。社會兼職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等。
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專著《王統照評傳》是國內學界第一部現代著名作家王統照的學術傳記,被同行專家譽為開拓創新之作。2009年主編的《王統照全集》出版,中國作家協會和中國現代文學館等單位發起在北京舉辦了全集首發儀式和創作研討會,產生了較大學術反響。楊洪承教授對魯迅、郭沫若、茅盾、聞一多、沈從文、臧克家等十余位現代著名作家及作品均有專題研究。80年代中期,先后發表《文學的歷史與歷史的文學》、《由歷史主義走向歷史哲學》、《主體變動多樣世界眼光──關于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和編寫的思考》等系列中國現代文學史學研究論文,這一組文學史學的論文大部分篇什都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1993年出版了專著《文學史的沉思》被同行專家評論在將文學史視為一個多元決定的整體的動態系統,為文學史的描述和詮釋的框架、文學史編寫的個性化等方面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框架或具有前沿學科的有效方法與觀念。
20世紀90年代以來,側重現代文學社團流派研究,多視角多維度尋找文學社團生成發展的歷史軌跡和社群內部人與事的復雜關系,突破了現有文學史教科書中對一些社團群體既成定論,產生了較好的學術影響。1998年出版專著《文學社群文化形態論》,建構了一種文學社團流派文化分析的研究范式,并以具體個案解剖實踐其理論方法。該著是第一次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領域提出文學社群文學史概念,把現代中國社團流派研究從方法論、本體論與操作實踐上提升到一個新層次,具有學術開創性和學術建構性。新世紀以來,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的整體文學史文化研究和典型社群個案解析上持續用力,先后發表了系列有影響的論文,主持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中國現代文學社團和作家群體文化生態研究》,還在中國現代文學思潮、文學斷代史、文學現象,及作家作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如《近20年現代文學思潮研究的評述與思考》、《論五四現代小說結構與傳統的關系》等論文分別被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或《新華文摘》摘編,在同行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學術影響。
楊洪承教授從上世紀90代中期開始指導研究生。畢業碩士生數十名,指導博士生和博士后三十多名,很多博士生畢業后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界有影響的中青年學術骨干、學科帶頭人。有多位學生的學位論文獲得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和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等。
楊洪承教授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江蘇省社科基金等項目多項。曾獲教育部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精品課程、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特等獎、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課程群、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研究生課程等。多次榮獲南京師范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先后獲山東省教委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江蘇省社會科學哲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山東省首屆劉勰文藝評論獎等。
30歲從頭再來
Sara:您很早就開始創業,在同學中享有“土豪”一樣的頭銜,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黃博士:1992年我本科畢業后,分配到一家國有公司上班,單位類似“大鍋飯”。1990年代初,社會上掀起了經商潮,我也開始邊上班邊業余創業。我先后做過建筑設計、工地管理、開裝飾公司。在同學當中,我是第一個買BP機、手機和摩托車的人,也是第一個買房子的。
但是創業不可能一帆風順,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2001年初,我和同學聯手接了一個大的裝飾工程,辛苦干了四五個月,最后因為對方賴賬賠進去三四十萬元。那段日子很狼狽,每天都有要賬的材料商或工頭找上門來。不得已,我搬回父母家。我開始反思過往,思考接下來的路怎樣走。
Sara:創業經歷低谷,您有了哪些改變?
黃博士:父親是一名教授,他是1960年代初清華大學的研究生。上高二的時候我在日記本的扉頁上用最大的字體寫下了:“超過父親就是勝利”。
然而,我在高考中失利,上了一所普通高校。四年后考研,因好高婺遠又與名校失之交臂。人生的兩次關鍵考試均敗下陣來,我對學習的前景發生了動搖,工作之后更是把“超過父親就是勝利”放到了一邊。
在搬回家住的這段日子,母親和我深談了一次。母親勸我:“我和你爸都認為你是塊學習的料,你不是一直想超過你爸嗎,我和你爸也在等著這一天呢?!?/p>
這次談話讓我重拾兒時的理想,自己的“豪言壯志”已經一拖十幾年了,如果再不行動,我此生都會愧對自己和愧對父母。我給自己鼓勁和打氣,“剛剛三十歲,還是有機會的!”
留學,苦、難,但心靜
Sara:而立之年再次重拾課本,為出國留學奮力一搏,這個過程有沒有過困難?
黃博士:當一個男人明白一個道理并付之實踐,那股闖勁是不可估量的。因為感覺在國內讀碩士年紀偏大會不好意思,再加上想跳出昔日的圈子,于是我決定出國攻讀碩士。當時大家大都去歐美,我想避免這方面的競爭,就選擇新西蘭留學。
為考試我做了一年多的準備,硬著頭皮,揀起近十年未看的英語,把自己一個人鎖在屋里苦讀,終于考取了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建筑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師從國際綠色建筑權威Brenda Vale和Robert Vale夫婦。
Sara:六年碩博生涯,難忘的事情有哪些?
黃博士:我讀碩士期間最難忘的是打工經歷。為了要掙出生活費,我打過許多工。國外人工較貴,我就去果園打工,摘過獼猴桃,摘過蘋果,還割過草。割草我覺得特別累,毒太陽下,一直弓著背干活。
2005年,我獲得“一等優秀碩士畢業生”稱號,同年獲得了奧克蘭大學三年的博士全獎。碩士階段比較順利,我就以為讀博也不會太難,但是前半年的學習就改變了我對讀博的理解。
我原以為把碩士的課題往下做深入些,或者寬一些就好了,結果完全不是。國外對博士論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創造性”,要與眾不同。我那時每天一起床就是看書,就想著不一定看到哪一本書悟出一個大道理。
最后我還真是在看書的時候悟出一個道理,就是用社會科學的方法去分析自然科學的現象,我的博士論文“奧克蘭地區交通規劃的生態足跡”,用了社會科學中“生態足跡”的分析方法去分析交通。這種跨界就是創新。
在國外,博士是一種title,就像性別、爵位等一樣,在有些國家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博士頭銜加在身份證上。父親非常認可我讀博士,他在電話說:“小寧,你超過我了?!蹦且豢涛液芗印?/p>
Sara:留學的經歷對您今天的影響和幫助有哪些?
黃博士:首先,博士學位順利讀完,給我的啟發是:人的潛能是非常大的,你不去挑戰就不會知道自己還有這么多可以開發的潛力。第二個收獲是,通過專業的學術鍛煉,我現在的組織能力和邏輯性都比以前強了很多。
國外留學經歷,使我浮躁的心理得到平靜。新西蘭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是那么干凈,讓我覺得除了追求金錢,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值得去做。我做過一些義賣義工之類的活動,還熱心組織一些學生團體、聯誼會的活動,這些讓我很充實。
Sara:留學中,您除了拿到學位還有什么大的成績嗎?
黃博士:我是做事情會盡最大努力的人,讀博期間取得了一些成績。2009年,我獲得了國家留學基金委授予的“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稱號,這在奧克蘭地區是第一次,還因此上了《神州學人》雜志;2011年,我的博士論文獲得所在學院的“最佳博士論文”,也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華人學生;2012年,我受邀參加了新西蘭教育部主導拍攝的反映新西蘭中國留學生的記錄片《長白云之鄉的中國蛟龍》,該片應會陸續在國內的電視臺播出。
回國滅霾
Sara:2010年底,您本來可以留在新西蘭工作并且移民,為什么毅然選擇了回國創業?
黃博士:新西蘭屬于海島文化,比較隨意和輕松,而我屬于事業型的。當年我來新西蘭讀書,是因為在國內創業時遭遇瓶頸和困難,但是多年過去,經歷了各種蛻變之后,創業基因還在,我相信自己有了更大的能量,想再去追求一種創業的成就感。
我的導師Robert Vale教授是國際綠色建筑權威,現代綠色建筑理論的創建者。他非常支持我回國創業,他認為,現在中國可能在走一些以前發達國家走過的路,舉個例子,北京的霧霾其實就是上個世紀倫敦霧霾的重現。我也希望通過回國創業,把所學、經歷和資源整合到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上。
Sara:這件“有意義的事情”進展如何?
黃博士:我們成立了一個公司,公司的宗旨是“低碳改善生活”。公司的業務主要分為七個部分:城市的低碳規劃;溫室氣體盤查;低碳生態規劃、小區、新城的規劃;綠色建筑的設計和評估;節能產品的開發和引進;低碳行為方式的教育和宣傳;正在準備做“碳交易”。
公司雖然成立不久,但在國內的業務領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名度。前年,北京市的綠色建筑設計標準編寫工作進行全球招標,公司作為一個剛成立的民營企業,獲得了第二名,和中國建科院、清華大學等國內大腕共同參與了標準的編寫。
Sara:現在北京霧霾氣勢洶洶,我們要怎樣降服它?每個公民對此可以做些什么?
黃博士:環保事業有助于消減霧霾,另外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例如,現在國外提倡坐公交車、騎自行車。在丹麥,戶均擁有自行車大概是兩輛,他們到哪都盡量騎車前往。而中國,現在大城市里騎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少了。又比如,國外的很多電器都會使用很久。雖然國內外發展階段不一樣,但是對地球的責任感大家是一樣的。
[關鍵詞]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目標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當代國際上公認的正規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和文化科學發展水平及其潛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關涉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而且影響到一個國家科學創新能力的儲備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聲譽與民族形象。
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該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學博士生。直到上個世紀末,我國先后有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四所高校和中國社科院擁有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共設置了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在這15年間,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穩步發展,培養了一批活躍在新聞傳播學術界的出色人才,產生了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新聞傳播頂尖人才的培養經驗。進入新世紀后,在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快速發展、且重點建設研究型新聞傳播學教育體系的要求在許多高校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的兩次評審,又先后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和政治學院等十所高校獲得了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設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應該說,經過這兩次評審,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體規模的推進,打造了一個更寬廣的高層次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平臺,形成了競爭與合作的整體態勢;對于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來說,這可謂是一次大的“躍進”。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整體規模迅速擴張的背景下,更應該冷靜地對其最高階段博士生教育進行審慎規劃、科學布局和系統建構,將其作為一個關系新聞傳播學長遠發展的大計,進行具有戰略性和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探討。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由于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較短,對學科規律和博士生教育規律相結合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缺乏系統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會和教育所面臨的大環境的沖擊所導致。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使得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真正優秀的高層次人才,新聞傳播學教育自身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經驗,針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殊規律,結合人才需求與社會實際,整合教育資源,走出一條真正合乎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學界定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內涵。大學的“教育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精神、性質、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認識,是對大學與外部世界諸元素之間關系的規定;它是大學內容管理及運轉的理性認識基礎”。[2]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性的教育,理應如臺灣著名新聞傳播教育家鄭貞銘所言,“在技術學習之外,更要探討理論、從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才能在高等學術殿堂中樹立起應有的地位”。[3]為此,對于新聞傳播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對其學術視野寬廣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既要使其具有較深厚的學養造詣,又要讓其關注學科前沿和現實的新聞傳播實踐,注意研究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這種人才應是其他學科培養不出來的,在學術素養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目標與方向,理應瑣定在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上,即著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造就優秀學者。
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必須科學規劃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并加強對其在閱讀、讀書筆記、專題討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訓練和提高。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院的博士生課程一般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與研究類課程。前者以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為目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并有相關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課上還提供詳細的閱讀書目,要求博士生寫讀書報告,培養其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過邊學邊做(研究),以培養和訓練博士生從事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在課上,博士生們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思考、討論、做研究。這樣,不僅訓練、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現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博士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學術規范,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
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還應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綜合考試內容和方式、論文開題時間和形式、博士論文的學術規范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并嚴格實施。
第二,控制規模,嚴進嚴出,打造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應。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平臺隨著多家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寬廣了,這同時也意味著博士生的數量和規模必將比以前有較大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重維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共同為提高教育成效、培養頂尖人才而努力。針對目前社會上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還缺乏廣泛的認可和美譽,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整體效應發揮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資格考核、學位論文答辯以及學位授予上,比較注意通過制度建設,嚴把質量關。一是控制招生規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5人,每年報考博士生人數達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數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導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選人門檻。這主要是借助資格考核(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個環節,實施篩選、淘汰,以保證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進入到博士候選人行列。三是嚴格規范學位論文的答辯和學位授予。
這主要通過學位論文雙盲評審、校內外專家的集體評審以及學位公示等舉措,保證每個博士學位獲得者都是符合標準的優秀人才。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視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和能力考核,確保博士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及其指導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博士生導師及其指導團隊在招生、培養學生及博士論文答辯等方面較其他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權限,因此要重視博士生導師人選的遴選,重視其“人格”塑造和“師德垂范”;同時要引導、促進博士生導師在博士生課程教學、科學研究、論文把關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鼓勵導師與學生經常交流、溝通。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對博士生導師所進行的遴選和考核,就包括著學術水平、道德素養、敬業態度、組織能力以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十分注重將學生的成才與導師的責任感、信譽、綜合素養聯系起來,注重維護導師職責的神圣性和榮譽感。
第四,實行差異化競爭與合作,實現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備批判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整體素質要求下,各院校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應彰顯自己的特色,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側重培養博士生,使其成為該領域和方向的頂尖人才,從而促進人才與學科前沿接軌。這不僅要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和創新性上,而且應系統地體現在博士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上。目前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相比,新聞傳播學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學養深厚的優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應成為促進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輩出的舞臺。
第五,確保博士生教育的經費投入,開拓多元化經費籌措渠道。要發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經費投入,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上以及優秀人才與成果的獎勵上,更應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高等教育的資助渠道必將越來越多樣化,對此,我們要注意積極爭取,大力開拓、吸納。近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除了通過課題申報,爭取政府和學校撥款外,還十分注意與相關傳媒、產業合作,拓展經費來源。目前,全院博導的科研經費年均人平在8萬元以上。
總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會科學革命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時代,為了使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發展成為一種培養有創造力的優秀學者的有效途徑,應著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結構,擴展其必需的學科知識,力求教學質量優秀和研究設施、成果先進,從而便于其在規模增加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樣化、高質量的學術體系。
參考文獻:
[1]單波.反思新聞教育[J].新聞與傳播研究,1998(4).
[2]韓煉.面向全球化的中國新聞教育改革[J].現代傳播,2004(2).
本文是管理學博士論文,依托于專業人才的創意策略競爭。整合營銷傳播服務行業主要以獨特創新的營銷策略和創意策劃為核心內容, 從本質上看屬于人力資本密集型行業, 以腦力勞動進行營銷傳播、營銷效果監測以及評估等相關的數字服務, 這些都依托于專業人才提供專業的服務, 以不斷使整合營銷傳播獲得客戶和市場的認可。并且, 隨著整合營銷傳播的技術和手段日益完善和透明, 一個優秀的整合營銷傳播策劃需要精準地引起消費者群體的共鳴, 因此擁有創意策劃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在行業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整合營銷傳播服務行業關鍵的競爭優勢之一。對于B2C電商企業而言, 想要較好地應用及發揮出整合營銷傳播的作用, 優秀的專業人才作為關鍵的生產要素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媒介資源競爭。在進行整合營銷傳播的整個過程中, B2C電商企業需要與不同的媒介資源提供商通話交流, 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爭取更多豐富而優質的媒介資源, 形成自身較為完善的媒介資源體系, 以便于能夠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進行整合營銷傳播, 達到最佳的效果, 獲得更大的市場競爭力。尤其對于B2C電商企業來說, 諸如網絡、微信、微博、社區、視頻、直播等不同媒介的獲取尤為重要。
傳播渠道多樣化帶來的創新競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達, 傳播手段的多元化和創新性, 近年來各個企業的整合營銷傳播活動受到了內容及技術創新競爭的巨大挑戰, 整合營銷的傳播渠道多樣化促使B2C電商企業積極尋找優質的資源和新平臺, 不斷開發營銷新內容和新形式;此外, 由于數字化新媒體的不斷革新, B2C電商企業的整合營銷傳播需要有效綜合互聯網、數字戶外、手機APP、移動電視等新技術, 提高內容和技術的創新能力, 不斷開發創新更加精準的傳播方式和傳播應用, 以期能夠在激烈的多元化媒體市場競爭大環境下, B2C電商企業的創新營銷的競爭水平顯著提高。推薦閱讀:如何把控好公共管理學博士論文
“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從2005年設立至今,已評選了三屆。該獎項已經成為祖國關愛自費留學生的知名品牌,受到國內外權威媒體和有關人士的普遍關注和廣泛贊譽。
廣大自費留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為了進一步加強他們與祖國的聯系,弘揚優秀自費留學人員奮力拼搏的精神,本刊從2006年第1期開始,向廣大讀者介紹部分獲獎者。同時近期我們又開辟了“我的自費留學經歷”專題,真誠歡迎更多的自費留學生將你們留學中的酸甜苦辣與心得寫給我們。
本欄目聯系電話:010-62257722轉208
傳真:010-62252501
電子信箱:baiyu48@sina.com
葉海濤,2003年獲獎者,留學英國?,F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納米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與勞斯萊斯公司(Rolls-Royce plc)合作共同研發飛機引擎內部的高溫功率放大器。1998年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畢業,曾獲得“好來西”企業獎學金、首屆美國聯合科技公司(UTC)容閎科技教育獎。2000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碩士畢業,獲新加坡Tan Chin Tuan國際交流獎學金及李氏基金(Lee Foundation)。2004年英國倫敦大學博士畢業,主要專業方向為金剛石由子學及納米器件2004~2005年被聘為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國際研究員,從事單晶金剛石場效應管的研發?,F已發表國際期刊論文20多篇及國際會議論文40多篇,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并做大會專題報告。在攻讀博士期間,連續三年榮獲英國大學校長委員會頒發的海外研究生獎學金(ORS)、英國EPSRC獎學金和香港王寬成獎學金(KCWong),并被吸收為英國材料學會(IOM3)(2000年)、英國物理學會(10P)(2001年)及英國電子工程師學會(IEE)的會員,(2003年、2006)年當選為旅英中國工程師協會的理事,并應邀成為以色列國家科學基金委的特約評審人。
而立之年的葉海濤表示:“一定不會辜負祖國的期望,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份工作,心系祖國,愿為祖國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p>
謝向華,2004年獲獎者,留學英國。2000年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01年9月赴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攻讀計算機碩士學位,一年后順利完成“高級計算科學”課程,并獲得理學碩士學位。2003年11月開始在布里斯托爾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媒體計算科研小組攻讀博士學位,同時擔任“研究助理”一職從事科研工作。2006年3月通過博士論文答辯。自2006年2月起,在布里斯托爾大學計算機系做博士后,從事一項由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資助的旨在開發幫助盲人和視力嚴重損傷的病人與外界交互的計算機認知系統的研究項目(CASBliP)。其研究主要為立體計算機視覺系統,動態曲線分割模型,計算機材質分析,自動缺陷識別和醫學圖像。他在計算機視覺與圖形處理領域的國際性刊物和國際性學術研討會上以第一作者發表了10多篇論文。2004年,應美國瑪柯尼醫療系統(Marconi Medical System,Inc.)蘇里博士的邀請,在《醫學圖像分析手冊高級圖形分割與圖像注冊模型》一書中撰寫章節――“區域支持的幾何彩色動態曲線分割模型”。謝向華現參與《材質分析手冊》一書的編撰工作,該書將于2007年出版。2006年初,他與默曼迪博士的PRINS研究方案得到了英國Levelhulm研究基金會為期兩年的資助。他現擔任多個國際性學術期刊的評委,并是英國“醫學圖像分析與認知”年會等多個國際性學術協會的會員。謝向華認為,獲得“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是祖國對自己在海外多年努力學習的莫大鼓勵與肯定,同時也讓所有海外的莘莘學子看到祖國對于他們的重視與厚望。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他將繼續努力學習尖端技術,為祖國將來的科技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姚小軍,2004年獲獎者,留學法國,研究方向為化學信息學。1994年就讀于蘭州大學化學系,2002年1月獲“促進科學技術研究中法協會信息科學獎學金”資助,作為蘭州大學與巴黎第七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生,赴法國留學,師從法國巴黎第七大學ITODYS研究所化學信息學和分子模型實驗室主任范波濤教授和蘭州大學胡之德教授。在范教授和胡教授的共同指導下,主要開展了以下兩個方面的研究:(1)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在QSAR/QSPR中的應用;(2)計算機輔助分子設計。他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了30余篇論文并被多次引用,所做的工作曾多次在國際會議上介紹,得到了同行的廣泛好評。留學法國期間,曾獲得2002年“法國華人青年企業家協會”教育基金會第二屆“優秀中國留學人員獎”和2004年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以及2005年“促進科學技術研究中法協會信息科學獎”。2004年12月獲得博士學位。獲得學位后,姚小軍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懷著對母校的深厚感情,決定回到蘭州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為國家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母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獲獎后,他深深地感謝國家對海外留學生的關心和支持。他表示將會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成績,更好地報效國家。
關鍵詞: 適應性教學法 工科院校 人才培養
適應性教學法是指恒定地監控著學生的進步,并根據學生的進步情況變換教學內容的材料和管理系統。教師或者培訓者的角色包括多種不同任務,包括學習材料的選擇、學生學習準備情況的判斷、課堂時間的管理、教學活動的監控、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等等。教學要完整而準確地體現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的過程。
一、國外適應性教學的研究分析及現狀
國外對適應性教學展開的研究與實踐比較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協會高技術研究項目,從1998年開始投入巨資資助研究適應性學習系統。該項目致力于尋求更具靈活性、更容易評價的教學技術改善網絡教學的內容、傳遞、檢索、服務質量等,以滿足用戶需求,希望能夠滿足個別教育者與學習者的需要,普及教育與培訓。即使對于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而言,想為每一個不同基礎的學生個體找到通用的教育指導方法也是很難的,通過使用網絡在線學習系統,可以適應教學系統,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二、我國適應性教學的研究分析及現狀
我國教育專家和學者對于適應性教學也進行了研究。在理論的基礎性和深入性、教育教學、人才培養方面系統進行了探索。從教育技術學角度,探討了適應性教學系統的開發和應用。比如南京師范大學的柏宏權在博士論文《適應性教學系統中個性化教學策略研究》中,以現有的網絡教學系統缺乏對學習者的個性需求為出發點,構建了一個I-Tutor適應性智能教學系統,通過機器學習動態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學習偏好,從而生成個性化的教學策略。系統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征,給他們提供適應性的學習材料。天津大學的王嵐在博士論文《適應性學習系統中學習模型遷移方法的研究》中,引入適應性學習和智能認知模型,重點研究和實現了產生式適應性學習模型遷移的方法和基于人工神經網絡學習模型遷移的方法,可以根據學生的個別需要,提供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策略,讓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實現適應性學習和智能化教學。北京師范大學的余勝泉在文章《適應性學習――遠程教育發展的趨勢》中,通過將傳統遠程教學模式和適應性教學模式相對比,分析了適應性教學的特點和優勢,指出適應性學習將是遠程教育的發展趨勢。
基于教學實施過程,從課程設置、課堂教學、教學評價和師資建設等角度,研究適應性教學理論。周路在《適應性教學嘗試:分層教學》中,針對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提出以分層教學作為適應性教學的應用嘗試,闡述了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分析了分層教學的原則、目標、實施方法及分層教學須注意的問題。
綜合上述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分析,可以發現關于適應性教學的兩個主要特征:一是研究數量與其重要性相比顯得十分匱乏;二是現有的研究多從微觀、具體、局部層面著手,缺少宏觀、系統、全面的研究。隨著社會經濟的多樣性需求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適應性教學研究對于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重要性和現實性顯得尤為重要。
三、大連交通大學適應性教學法的開展情況
大連交通大學的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適應性教學理論的指導思想。從頂層設計就體現適應性教學理念。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等方面,學校針對不同的培養目標,執行不同的培養計劃,分別設置了特色課程、復合課程(包括專業復合和學科復合)和通才課程等。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傾向和發展水平,采用分層次的教學設計內容和教學評價標準,如對于“國際班”、“茅以升班”、“詹天佑班”、“中興通班”等拔尖人才班,采用單獨的人才培養方案,配備優秀的教師、豐富的教學資源、提出更高的標準要求;對于“專升本”、“中升本”的學生,采用單獨的培養方案,教學中不時彌補中學的不足,培養目標體現技能型。運用多媒體、網絡課堂、實踐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和途徑引導學生自我規劃、自我培養、自我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整體提高教學水平。
我校目前的人才培養方向主要是:為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區域經濟建設培養技術型人才,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高精端人才。在人才培養結果方面,我校注重適應性教學理論的應用。目前,學校作為從教學型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型過程中的應用型大學,人才培養的檢驗標準主要是能否服務地方、服務行業、適應社會的多樣性需求。
參考文獻:
[1]柏宏權.適應性教學系統中個性化教學策略研究.南京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6.06.
[2]王嵐.適應性學習系統中學習模型遷移方法的研究.天津大學博士論文,2004.12.
[3]余勝泉.適應性學習―――遠程教育發展的趨勢.開放教育研究,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