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5:59: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專科大學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五年制;一體化銜接;培養模式;總體架構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84
近年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辦學定位一味追求“高大上”,而高職高專培養的人才又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對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以至出現了一方面社會對優秀人才求賢若渴,一方面畢業生又找不到工作的“怪現象”。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說,當前我國高等院校結構中,學術型大學比重過大,而應用技術型大學比重過小的現狀,正是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源所在。
當前,會計專業在各類高校中普遍開設,且招生規模也不小,但會計專業特別是普通地方本科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卻不太樂觀,也出現了上述的“怪現象”,以致某些省份教育廳已經開始限制高校會計本科專業的申報。因此,如何順應新的歷史時期發展和要求,打通高職本專科會計人才培養渠道,改革和創新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提高會計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問題。
1 當前會計專業在高職??坪推胀ǖ胤奖究婆囵B人才存在的關鍵問題及原因分析
1.1 高職???/p>
1.1.1 偏重專業教育,忽視素質培養
高職??茣媽I重視“才”的培養,即會計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在人文素養、道德情操、職業素質等“德”方面的培養還十分欠缺,以致學生一次就業率雖然較高,而工作時間偏短,頻繁跳槽者居多。
1.1.2 會計專業知識技能專一、復合度不強
會計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基本上都是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經濟、管理、金融方面涉及甚少,而社會對復合型人才需求較多,特別是中小企業,需要既會做賬,又懂管理的人才,學生畢業后只能選擇做會計,做其他就得從頭來學,就業面窄,學生缺乏長遠發展的后勁。
1.2 普通地方本科
1.2.1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模糊,特色缺失
普通地方本科很多是在國家擴招時成立的,由于定位于本科層次的培養,沒有很好地考慮自身特色,會計專業設置重復度高。在日常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上,依舊照搬或部分照搬老牌重點本科大W,不重視實質性的應用型人才教育,缺乏自身特色,高校之間的同質化日益嚴重。
1.2.2 與重點大學和高職高專院校存在比較劣勢
985、211等重點大學辦學歷史悠久,教育資源豐富,師資和生源優質,學生會計學科知識扎實,而高職高專院校的會計專業根據崗位需求設置,與社會聯系緊密,需求廣泛,學生動手能力強;因此這兩部分的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都相對較高。而普通地方本科院校的學生與重點大學相比,在學科知識上缺乏優勢;與高職高專的學生相比,在動手能力上略遜一籌,其就業期望值又相對較高,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造成就業緊張。
2 高職會計專業專本科一體化銜接培養人才的概念和必要性
2.1 概念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在有關管理制度的保障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制定培養方案(包括教學計劃、內容和課程體系),再通過培養途徑的有效實施(包括教學方法、手段和模式),從而對培養對象的效果進行評價的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的總和。而高職專本一體化銜接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則是根據最新的職業教育理論,結合社會對會計人才需求的層次要求,調整高職會計專業專、本科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從而在培養方案、培養途徑和培養評價等方面進行的有效銜接。
2.2 必要性
2.2.1 國家政策強調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提高教育質量,提高高校的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優化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蔽覈冬F代職業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中也提到要構建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終身教育體系,重點探索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途徑,培養復合型、應用型的高新技術人才。因此,做好高職會計專本一體化人才培養的銜接,就可抓住這一契機,打通專本科層次的會計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會計職業教育人才成長的立交橋。
2.2.2 信息化社會高速發展的趨勢要求創新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現今社會信息化高度發展,使得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信息和會計人員所提供的會計信息需通過各種網絡、媒體迅速相互傳遞。這些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傳遞對不同層次的會計職業人才培養的傳統模式提出了挑戰,要求會計職業教育工作者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適應信息化社會發展。
2.2.3 就業壓力需要高職院校培養更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
根據會計人才需求調研,會計人員不僅要會做基本的賬,還要會做較復雜的賬,并且要懂得一定的資金運營、納稅籌劃、企業管理等相關知識和技能,而這些需求在許多高職高專院校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培養中都不能完全滿足,以至于這些學校的會計專業學生對口就業率下降,長此以往,勢必影響會計專業招生規模和長遠建設。所以,必須深入研究高職會計專業專本科一體化銜接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
3 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專本科一體化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總體架構設想
3.1 培養目標
本專業立足當地,面向本省,輻射全國,培養能適應本省及周邊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既具有系統的財務會計知識和熟練的會計實務操作能力、扎實的經濟、管理、法律專業基礎知識、一定的稅收和財務管理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會計職業素養、人文修養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畢業后能成為大中型企業會計骨干或小型企業會計主管及會計骨干的生產、管理一線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復合型、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
3.2 培養規格
本專業在培養規格上突出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會計人才。即培養生產、管理一線能吃苦受累的、具有良好人文素養和職業忠誠度的、具有嫻熟會計專業知識和能力的與就業崗位無縫對接的會計人才。
3.3 培養方案
3.3.1 學制
采取五年制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其中??迫?,本科兩年。具體而言:??迫曛星皟赡暝趯W校學習基礎版的專業知識、技能和一部分人文課程,第三年進行綜合實訓,包括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專科考核合格后,進入本科階段學習。即第四年在校內學習提高版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其他經濟、管理、人文課程,第五年即最后一年進行就業指導、第二輪的校外實習以及畢業論文撰寫和答辯,從而完成五年制的學業內容。如圖1所示。
3.3.2 課程體系
建設以社會需要和個人長遠職業發展需要為核心,以技術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培養兩方面為本位的課程體系。
(1)人文課。如思政、語言、法律、歷史、哲學、藝術、禮儀等,語言和思政課程為必修課程以外,其他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修。根據知識難易程度和學生成長認知規律,由易至難,分別在第一、二、四學年開設,大約占總學時的20%。
(2)專業課。分為基礎課、核心課和拓展課。每門課程里都設有理論和實踐的要求。其中基礎課和核心課為必修課程,拓展課為選修課程?;A課程在??齐A段完成,并與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掛鉤。核心課分必修和選修,必修課與會計職業核心能力緊密掛鉤,選修課與職業拓展能力聯系,并涉獵金融、經濟、管理等相關專業課程,專科階段課程對知識和技能要求可較本科階段稍低一些。這類課程在第一、二、四學年開設,大約占總學時的50%。
(3)職業素質課。這類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如忠誠能力、適應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應變能力、吃苦耐勞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等,這類課程不必拘泥授課形式,不分校內校外,每學年都應開設,寒暑假也可利用,主要以拓展訓練為主,逐漸增加難度,可單獨開設,也可融入其他相關課程之中,作為該課程考核依據之一,其中單獨開設的學時大約占總W時的10%。
(4)綜合能力課。這類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專業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的課程,主要是指??齐A段的校內綜合實訓和專本科兩輪的校外實習,以及專科階段的實習報告和本科階段的畢業設計。這類課程在第三、五學年開設,大約占總學時的20%。
3.3.3 教材體系
教材應為課程服務,需體現會計職業和專業方面最新前沿知識,需體現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需考慮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如果沒有合適的教材,教師可自編講義。
3.3.4 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上,應注意理論教育與職業教育并重。一方面要注意專本科知識和技術的難易度的過渡和銜接,另一方面要偏重傳授與會計職業和行業緊密相關的、最新基礎理論知識和最新實用技術相結合的會計知識和技術。同時,還應強化創新創業教育,通過各種途徑使學生領悟創新創業內涵,并充分運用于校內外的學習工作之中。
3.4 培養途徑
3.4.1 教學模式
在日常教學中,應根據課程特點,結合企業會計工作實際,適當選擇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做研一體化、邊講邊練、邊練邊研、信息化教學、翻轉課堂、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等模式,切忌教師上課“演獨角戲”,而是讓學生成為上課的“主角”,教師充當“導演”或“配角”。
3.4.2 教學方法和手段
會計知識如果僅憑教師單純講授,會顯枯燥乏味。因此,教師應創造或利用各種條件,以學生為主導,科學選擇教學方法。如項目驅動教學、任務導向教學、案例分析教學、情境模擬教學、角色扮演教學、研究討論教學、小組學習教學等,并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3.5 培養評價
3.5.1 一般課程考核評價
每門課程考核應本著知識、技能、素質考核相結合的原則,考核學生某一方面的會計職業能力高低,不一定要采取閉卷的考試形式。
3.5.2 綜合能力課考核評價
校內實訓課程側重考核學生會計知識運用的綜合實踐能力,校外實習課程側重考核學生會計職業綜合能力(包括專業素質和人文素養)。校外實習需會計行業導師和學校導師共同指導。實習之后,學生還應根據實習感悟,密切聯系地方企業關心的會計應用技術,提煉歸納成??齐A段的實習報告或本科階段的畢業設計,并進行相應的匯報或答辯。匯報、答辯必需有行業、企業專家參與,要求校外專家必須對畢業設計的應用性給出科學評價。
3.5.3 會計職業證書和會計職業學位
??齐A段拿到會計從業資格證就可獲得免修2-3門課程的資格。本科階段畢業時必須拿到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否則不予畢業;同時設置會計職業學位,要求只有通過全國會計初級職稱考試所有課程方可拿到會計職業學位。
3.6 培養保障
(1)指揮組織上,分別指派一名行業專家和學校會計專業核心教師共同牽頭,由若干會計行業能手和會計骨干教師成立會計專業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組織協調領導上述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運行。
(2)條件保障上,加強會計雙師教學團隊建設和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結合會計教學和企業實踐,積極開展教學和實踐研究;有條件可設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專項基金。
(3)監督評價上,應適當增加社會第三方評價意見,并作為會計專業建設和發展評價依據之一。如用人企業評價、學生家長評價、會計職業教育專家評價等。
參考文獻
[1]周灌中.職業院校與本科高校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探析[J].職教論壇,2015,(12).
[2]何靜.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的專業銜接研究――基于高職院校與應用型本科院校聯合培養模式的視角[J].職教論壇,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