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7: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語義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產品語義學的研究目的在于找出產品設計形式在傳達過程中的規律性、內在解釋、不同形式表號在語義方面的構成關系。20世紀以來,在結構主義理論影響下,產品語義學研究成為現代設計理念傾向于結構與功能體系的理論基礎。與此同時,現代藝術設計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以德國藝術設計教育的核心基地——包豪斯學院為中心,現代主義設計理念在國際設計領域中嶄露頭角。隨著國際主義的泛濫,以標榜“形式追隨功能”的現代產品設計和建筑設計真正成為了藝術設計領域內的主導。通過產品語義學研究發現,設計是一個完整的“表達—傳遞—接受”的體系,設計師的語言或詞義往往借助于符號或藝術符號傳達給受眾,而受眾總是間接地領會符號的內涵,二者之間唯一的媒介就是“功能”。因此,結構主義產品語義學在包豪斯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包豪斯的創建者格羅佩斯曾說:“包豪斯深信,在家居用品以及家具之間,一定有著理性的聯系,因此,我們試圖通過在形式、技術以及經濟領域里進行系統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從物品的自然功能與限制因素出發,創造出它們的形式?!卑浪顾囆g設計教育體系建立在傳達產品語義學基礎之上,形式符號的研究基于培養學生理解功能意義的方面。由此可見,盡管當時的語義學研究僅僅涉及美學領域,但是以包豪斯為代表的現代藝術設計教育機構已經把設計視作一種語義,甚至是生活語言,其表達的主旨內容就是對功能的滿足。因此,產品產品語義學是專門研究產品設計語言意義的學問。產品設計理論及其產品語義學研究架構始于戰后對于包豪斯藝術設計教育體系的延續,在1953年德國烏爾姆造型學院出現的“符號運用研究”成為產品語義學的發端。烏爾姆造型學院的教育體系完全圍繞產品設計在工業社會中的語義傳達來進行,形成風靡世界的現性設計和功能設計教育觀。在強調功能與應用為理念的教育體系中,科學與工程學成為設計學科的重心。譬如,戰后德國布勞恩公司的產品設計便是學院師生共同設計實踐的成果。
二、產品語義學對我國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意義
就當前的藝術設計教育來說,我國高等藝術院校所開設的藝術設計專業均采用基礎原理與技能、設計理論知識和設計實踐三個部分構建出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并以繪畫基礎課程群、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群,以及設計實踐環節課程群組成教學體系。但是,這種教學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缺少文化內涵和現象分析的內容,使得學生一知半解,對很多內容的模糊和認識的不深刻。產品語義學研究的方法在這個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強某些基礎課或專業課程內容的人文性和知識性,為推動設計文化顯露本土民族性的教育策略中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與此同時,產品語義學在傳達產品的形式語義和設計符號的內容等方面對藝術設計教育教學體系的形成具有促進作用。
三、結語
關鍵詞 自然語義元語言 要素 淺析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Element Analysis of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Theory
LIU Peng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210023)
Abstract From Anna Wierzbicka proposed the theory of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since the early 1970s, the theory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semantics. Its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misunderstanding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generated, so a wide range. In this paper, an overview of the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theory,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theory of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theory depict three aspects of the theory, analysis of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use of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theory.
Key words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element; analysis
0 引言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波蘭籍澳大利亞研究學者安娜?威爾茲彼卡(Anna Wierzbicka)提出自然語義元語言(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簡稱NSM)理論。該理論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該理論“成為當代語言學中以實證為基礎的語義分析體系”(李炯英,李葆嘉, 2007),①有消融文化誤解的功能。因此在諸如外語教學、詞典編寫、翻譯教學、甚至在談判會晤等活動中發揮著推進跨文化交流的有效作用。
1 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概述
在學習過程中,一些語義不明的專有詞匯總會成為學習者繼續閱讀的攔路虎。為了讓學習者理解,權威往往采用一些讀者能夠理解的詞匯去解釋復雜難懂的專有詞匯,這與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所提倡的“簡約釋義”法不謀而合:用簡單的語義去解釋一個相對復雜的語義。
“簡約釋義”法是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的主要原理。李炯英(2007)②在論文里總結“NSM理論規定,在化簡釋義過程中不允許使用專門術語、縮寫詞或邏輯符號等,而只限于使用自然語言中的簡單詞,并且應避免循環定義”。所以,“簡約釋義”法所采用的是來自自然語言中的簡單詞匯,這些簡單詞匯在解釋復雜詞匯時不會產生缺漏和冗余的含義。
提到“簡約釋義”法,就不得不提“語義基元”的概念。語義基元是“簡約釋義”法的核心構成因子。李炯英(2006)③解釋“NSM 研究方法基于這樣的一種假設: 在所有人類語言中,都有一個基本的、普遍的義核,即語義基元,它們存在于語言的詞匯或其他表達形式(如,粘著語素)里。作為NSM 語義分析中的元語言描寫工具,語義基元具有不可定義性、普適性和可驗證性等特點”。“自90年代起,語義基元的數目得到了極大的擴充,目前其總數已經超過60個,趨于穩定”(李炯英等,2012)。④值得一提的是,語義基元并不僅僅局限于英漢兩種語言之間,“這些語義基元必須通過不同研究者用多種分屬不同語系和結構類型的樣板語言(如波蘭語、西班牙語、馬來語、姆布拉語、老撾語和漢語)進行跨語言驗證后,才最終被確立下來”(李炯英、趙文薇 2008)。⑤由此可見,語義基元是在多種自然語言中通過實證總結歸納出來的,具有可驗證性,是為自然語言所共有,具有普適性。簡而言之,“化簡釋義”法使用每種語言中最容易為人們所理解的詞匯來解釋本民族或其他文化背景下難懂深奧的內容,可以消除文化隔閡。
2 對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的評價
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已經成功地由簡單的理論模塊發展為當今語義學領域中獨特的語義體系。雖然該理論日益成熟,其局限性也日益凸顯。
威爾茲彼卡提出的語義基元具有簡單明了、不可定義以及普遍存在等特點;“化簡釋義”法能充分地捕捉語義基元,成功地將晦澀難懂的詞匯轉變為意思簡單明了的詞匯;“文化腳本”可以成功地將異族文化概念轉化為本族人所能理解的文化概念,有效地避免了種族中心主義錯誤。因此,基于以上優勢,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可以應用于詞典編寫、翻譯教學等領域,成功化解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所產生的隔閡,避免文化誤解。
張積家和姜敏敏(2007)提出了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所面臨的挑戰:“一是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過分強調基本語義在各種語言中都有它的對應形式。二是自然語義元理論過分強調語言認知和表達的邏輯性和精確性,忽視語言認知和表達的模糊性和情境性”⑥以及“三,其研究方法有待擴大和豐富。就像威爾茲彼卡所說,一個缺點就是沒有對自然語義元語言完全證實”。⑦第一個挑戰的產生主要是因為不是所有詞匯都可以成為語義基元,也就是說并非所有詞匯均可以在另外一種語言里找到與其具有一樣語義的等值體。例如,含蓄的日本人在表達愛意的時候不會直接說“I love you”(我愛你),而是說“會いたい”(想見你)。這里表達“愛”的說法在日英兩種語言中便無法一一對應起來。第二個挑戰來源于人們在表情達意的時候,語言表達的委婉性和當時的情境同樣制約著觀點的表達效果,這也是過于注重語義的威爾茲彼卡的盲點所在。而第三個難題在當下是不易解決的,因為在文化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族文化與語言是動態發展的,所以短期內想要找出所有的語義基元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3 結語
通過上述對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核心概念及其應用的解讀,可以做出以下簡單的概括:該理論的成長是一種由點到線再到面這樣不斷摸索、豐富與發展的過程。特征鮮明的優勢已然使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在語義學領域占有一席重要之地;而其局限性也時刻提醒著學術界的研究學者們應當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攻克技術難題,使該理論更加完善,最終讓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在各類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發揮更加有效的理論指導作用。
注釋
①②李炯英,李葆嘉.NSM理論的研究目標、原則和方法[J].當代語言學,2007(1):68-77.
③ 李炯英.從語義基元的視角比較Wierzbicka與Jackendoff的語義學理論――波蘭語義學派研究之三[J].外語教學,2006(27):16-18.
④ 李炯英,方宗祥,袁周敏等.跨文化語用學――基于NSM理論的反思[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189.
[關鍵詞]語義場理論 英語詞匯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 H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07-0129-02
語義學是一門嶄新的學科,把語義學用于大學英語教學更是一個全新的內容。英語教學中,很大的一部分內容就是如何把語義學的理論融入詞匯教學當中,使學生能熟練掌握詞匯,并能得體地、恰當地運用它們。
詞匯是語言的最小單元的組成部分。英國語言學家D. Wilkins的經典理論為“人類要是沒有語法,人們能夠表達的事物聊聊可數;要是沒有了詞匯,人們幾乎無法表達任何事物”。語言之所以可以稱之為語言,是因為有著詞匯的承載。因此,在英語的學習和教學過程之中,詞匯就成為最為重要的一環,學生詞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其語言能力的發展與提高。中國的英語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傳統的靠學生掌握大量的、孤立的詞匯的英語詞匯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現今的英語詞匯的需求。語義場理論的最基本觀點在于語言系統在語義上是互相聯系的,詞匯與詞匯之間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詞匯系統。語義場理論的這個顯著特點對于現今的英語教學有著不言而喻的意義。
一、語義場理論概念及其類型
(一)語義場理論概念
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之間,歐洲一些學者提出了語義場理論。語義場理論(semantic field theory or field theory)概念最著名的提法是由德國學者特雷爾(J. Trier )提出來的,該理論主要有著三層基本的內涵:第一,語言中的某些概念自然成為一個語義場,在這個語義場周圍會圍繞著各種概念的詞匯。第二,處于同一語義場中的詞匯,在語義上存在著必然的相關性,并且它們之間必然也是相互制約、相互規定的。第三,語義場理論認為整個詞匯系統是處在不斷變換之中的。
(二) 語義場的類型
1.分類語義場。在詞匯中,組成語義的相關要素因為相同或相近而成為了相關的“類”。所謂的分類語義場就是由這些“類”所組成的語義上的聚合體。
2.上下語義場。在英語詞匯之中,詞匯往往具有上下級的概念。一些詞匯具有總的概念,而一些詞在這個總的詞的下面能夠表示出具體的概念。在詞匯之中,我們將前者表示成為語義上詞,后者稱之為語義下詞。在上下語義場之中又可以分成兩元和多元的。
3.同義語義場。在語義中,有許多組成語義相同或者相近的語義元素,這些元素在其語義的中心意義不存在絕對的相同,但是這些語義元素在感彩、語體風格和搭配關系上有著一些天然的差別,我們將這些語義元素組成語義場稱之為同義語義場。
4.反義語義場。反義語義場是指構成語義場的語義元素是意思相反、相對或者是相互矛盾的。這些語義元素一般是屬于同一詞性或者是同一范疇。反義語義場一般可以分為關系反義語義場、互補反義語義場和兩極反義語義場。
(三)語義場作用
由前文所述,語義場理論將詞匯看做是完整的、相關聯的,與其他詞匯相聯系的。也就是說語言中的一些關鍵詞匯代表著某些具體概念,在這些概念之下,往往會形成一個個語義場。在這個理論指導之下,我們如果能夠了解詞匯與詞匯之間的各種相應關系,為單個的詞匯建立起各種形式的語義場,這樣就為英語詞匯的教學、記憶和使用提供了強大的理論依據。因此,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之中,可以先期建立起相應的語義場,通過語義場的建立來帶出一系列相關的英語詞匯,這樣在英語教學之中不僅擴充了詞匯量而且增強了詞匯的記憶性。在詞匯的學習過程之中,最為重要的是詞匯的記憶,詞匯記憶的好壞程度直接關系著對語言的運用。根據著名的學習遺忘曲線學說(德國H. Ebbinghauss提出):學習中復習所需要的時間比初學所需要的時間要多得多,復習的次數越多,學習需要的時間越少,遺忘的速度越慢。這個理論也指導著英語詞匯的教學,詞匯學習需要不斷地重復,使之成為永久記憶。學生可以通過語義場理論來理清楚詞匯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結構層次關系,并能夠對詞匯體系進行相應的分析研究,從而加深記憶力,有效地減少遺忘。
二、語義場與英語詞匯記憶試驗
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之中最為根本的目標,語義場理論恰恰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絕佳的機遇?,F今的英語教學應該摒棄傳統的死記硬背擴充詞匯量和進行語法與結構的分析,而轉向語義上的分析。采用語義場理論來指導英語教學,能夠提高英語學習中的趣味性?,F今的語義關系和語義場理論能夠引導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聯想,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在前人的研究當中,Cater等人研究了將詞匯按照其概念排列來學習英語單詞,Cater的研究結果表明在詞匯的學習過程中,應該著力培養學生對摧毀的理解和輸出兩個方向。而在Henning等人的研究中表明:越是成績好的學生越懂得按照語義來記憶和分析單詞。
(一) 實驗安排
在本次試驗中測試的單詞如下: between, zero, opposite, sixteen, above, over, nineteen, below, thousand, dream, seventh, neighbor, eleventh, child, twelfth, climb, twentieth, wooden,flat, wonder, ladder, chalk, into, lamp, meter,shower, capital, bathroom, palace, floor, table, toilet, coffee, its, sea, beach ,river, garden, tidy, at least,video,most,cook,worry,street,while,arrive,quiet,town,rain,more than, grow, friendly, share, other, journey, fourth, fifth.
被測試的人員是杭州建德市某中學初一某班的同學,測試時間是半個小時,將全班學生分為兩個大組,一個組的同學采用傳統的英語詞匯的學習方法,第二組的同學采用語義場理論來記憶單詞。
(二)實驗結果
在被測試的兩大組同學之中,學習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第一組的同學學習過程中興趣低下,不斷地重復枯燥的單詞發音、詞義。在測試結束之后,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學能夠將全部詞匯的九成單詞正確地默寫出來。第二組的同學在記憶單詞之前已經學習了語義場理論,知道如何使用語義場理論來記憶英語詞匯。在整個詞匯記憶之中,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效果明顯。超過九成的人能夠將九成以上的單詞默寫出來。該實驗表明在教學中使用語義場理論來指導英語詞匯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結論和啟發
(一)結論
上述實驗過程表明語義場理論對于實際的英語教學有著巨大的潛力。在英語教學過程之中,可以將詞匯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來進行教學。實驗結果表明語義場理論可以有效提高英語詞匯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英語詞匯學習的快樂。對于習慣了用傳統方式教學生以讀音來背誦單詞的教師而言,語義場理論具有顛覆性的意義。這對教師的整體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時代下,運用語義場理論來指導英語詞匯教學有著重大的意義,是新時代下英語教學新的途徑之一。
(二)啟示
上述的實驗結果給我們有新的啟示:在新時代下,應該努力提高教師的整體素養,摒棄原先機械呆板的教學方式,以語義場理論來指導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之中,可以先以某個詞匯作為核心,將與這個詞相近、相似或是相同的詞匯組合到一起,運用語義場理論建立起語義體系。由于語義場理論具有先天的聯想優勢,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之中,應該強調聯想的作用,使得詞匯進入長時的記憶過程之中,提高記憶的效果。為了配合語義場理論的教學,應該合理地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來學習英語詞匯,使得英語詞匯有著實際的用武之地。
[ 參 考 文 獻 ]
[1] 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奧鵬內部印刷,2012.
[2] 王偉.語義場理論與英語詞匯擴展[J].成功·教育,2008(3):34-35.
[3] 束定芳.現代語義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 汪榕培,盧小娟.英語詞匯學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5] 李炎清.畢業論文寫作與范例[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257-26.
[6] 徐瑩俠,高一學生英語詞匯學習問題及對策研究[M].南京師范大學,2011(3).
Graphbased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2011,208pp
Hardback
ISBN9780521896139
圖論和自然語言處理與信息檢索是兩個經充分研究的學科。傳統上,人們認為這兩個領域是互不相干的,它們有不同的算法、不同的應用和不同的終端用戶。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這兩個領域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緊密連接的,自然語言處理與信息檢索應用在圖的理論框架中找到了有效的解決方案。本書是對自然語言處理及信息檢索基于圖的算法的用途的全面描述。作者把諸如詞匯語義學、文本匯總、文本挖掘、本體論構造、文本分類和文本檢索等不同的課題匯聚在一起,以文本及信息處理任務圖的理論方法的利用為共同基礎主題,把這些課題相互連結起來。作者的目的是使讀者對此具有足夠的理解以便做出有根據的決策,這些決策都是涉及在未來的文本處理應用中使用基于圖的算法的。并且通過對圖的理論算法應用,識別提高自然語言處理和信息檢索水平的機遇。
本書共有9章,分成4個部分。在這些章節之前有個緒論,內容涉及背景和本書的編排等。第1部分 對圖論的介紹,包括第1-2章,1.記法、性質及表示;2.基于圖的算法。第2部分 網絡,包括第3-4章,3.隨機網絡;4.語言網絡。第3部分 基于圖的信息檢索,包括第5-6章,5.萬維網的鏈接分析;6.文本集群技術。第4部分 基于圖的自然語言處理,包括第7-9章,7.語義學;8.句法;9.應用。
本書第一作者是美國北德州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系的副教授,領導著一個語言和信息技術研究小組。2009年她獲得了美國總統科學家與工程師早期職業生涯獎。她是包括《計算語言學》在內的多份專業雜志的編委,曾任2009年度自然語言處理實驗方法會議和2011年度計算語言學協會年會的共同主席。第二作者是美國密執安大學信息學院電器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以及語言學系的教授,同時是該校計算語言和信息檢索(CLAIR)研究小組的領導。他在美國計算機協會通訊等雜志及會議上發表過100多篇論文,并且擔任《信息檢索》等雜志的編委。他是美國計算機協會(ACM)的杰出科學家及美國高中計算語言學團隊的教練, 還是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兼職教授。
關于本書,來自意大利帕多瓦大學的G•Satta如是說:“作者首次提出了一個計算框架,它把源于自然語言處理與信息檢索領域的許多算法和表示統一起來。這本書對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做了全面的介紹?!北緯晒┯嬎阏Z言學的專業人員閱讀借鑒。
胡光華,
退休高工
(原中國科學院物理學研究所)
論文摘要:近幾年,語言研究者越來越多地利用認知語言學、語用學、跨文化交際學以及語料庫等多角度對英語詞匯教學進行研究,運用系統功能與法學這一強大的理論研究的并不多。因此,試通過粗略地進行該方面的探討,以提出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方法。
引言
語言與人類的社會實踐分不開,系統功能語法把語言的實際使用作為研究對象,進一步制定了學派的理論體系,并在應用過程中檢驗和完善該理論,這一套理論體系也逐步被用于英語教學中。在中國,英語教學已經成為學校課程設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語教學最根本的又是詞匯教學。
傳統的詞匯教學方法有很多,如直接記憶、單詞結構分析等。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識記單詞,卻忽略了學生記單詞的主要目的是靈活地運用單詞,而不是死記硬背。因為英語在中國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缺乏一個比較完善的語言環境,如果不能把腦海中的詞靈活地運用到日常對話和寫作中去,那么詞匯的教學和習得就是不成功的。
陸國飛在《系統功能語法與英語詞匯教學》一文中提到:“美國學者Norman Lewis在‘Word Power Made Easy ’(1978) 一書中指出‘停止擴大詞匯就等于停止知識的增長’?!边@一說法表明詞匯的習得在語言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外語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其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更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這與以韓禮德(M.A.K.Halliday)為代表的系統功能語法理論相一致。
目前,許多學生抱怨詞匯記不住,費時費勁,以致失去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和興趣。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使學生在英語詞匯習得過程中少走彎路,從而加快詞匯習得的進程。在此,我們不妨運用系統功能語法的某些理論來進行英語詞匯教學。本文以系統功能語法為理論框架,旨在分析普遍存在的英語詞匯教學,探討系統功能語法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一、理論基礎
(一)系統功能語法概述
系統功能語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發源于以英國馬利諾夫斯基(Malinowsky)和弗斯(Firth)等人為核心的倫敦學派。20世紀70年代初,弗斯的學生韓禮德(Halliday)在繼承前人理論的基礎上,從系統語法和功能語法兩方面加以發展,形成了當今頗有影響的系統功能語法。系統功能語法重視語言運用,認為“語言的運用是實現語言功能”,“語言使用的過程是一個符號過程,一個通過選擇來生成意義的過程”(Eggins,2004:3)。
周光亞在《系統功能語法和轉換生成語法對比談》一文中指出:系統功能語法認為語言的社會性和交際性是第一位的。它是以研究語言的社會功能和使用情況作為其出發點。韓禮德也認為,要把語言看做一種社會行為,是行為潛勢的一種形式。他還指出,語言是“做”的一種形式,而不是“知道”的一種形式。
雖然目前研究領域有關如何進行詞匯教學的方法也層出不窮,但是運用系統功能語法的相關原理對詞匯教學進行指導的研究并不多,功能語言學家Firth(1958) 提出的搭配理論,Trier(1931) 提出的語義場理論,以及Halliday(1978) 提出的語域理論,對詞匯的習得和鞏固都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本文主要從Firth的搭配理論和Trier的語義場理論兩個角度來進行分析與應用。
(二)關于英語詞匯教學
關于英語詞匯量究竟有多大,無一定論。有人說,“天上有多少顆星,英語中就有多少關于星星名稱的單詞;地上有多少種樹,就有多少關于樹的名稱的單詞”。因此對于以漢語對為母語的中國人來說,記憶英語單詞是非常令人頭痛的事。盡管我們有許多記憶單詞的方法:如利用前綴、中綴、后綴,根據讀音規則、其他構詞方法,但效果還是不理想。
詞匯教學是語言學理論在實際教學實踐的運用,在實際運用中,也有許多學者從各個領域進行相關研究,如語用學、語義學等。如黃建鄴在《運用語義學理論指導英語詞匯教學》指出在詞匯教學中,要根據語義學中語義理論和成分分析法,使用簡單易懂的表格和線段進行語義分析和對比,引導學生細心觀察語言現象,使學生在學習新詞的時候就能掌握與其相關的一連串的同義詞和搭配詞。劉麗萍在《點、線、面三位一體的詞匯教學法——從詞匯學、語體學、語用學角度談詞匯教學》中對普通語言學的理論對詞匯教學的作用做出了比較詳細準確的分析:所謂英語詞匯教學要“點”“線”結合,“點”就是借助詞匯學的相關理論,從詞匯本身出發學習詞匯; “線”除了從詞的歷史語法背景意義分析掌握外,還要進行詞匯本身由“點”到“線”的擴展學習。而從“線”到“面”飛躍就是在口語交際、閱讀、寫作、翻譯中熟練運用已了解和熟悉的單詞,注意詞匯在不同語境中的應用。
Wilkins曾提出“沒有語法只能傳遞很少的信息,沒有詞匯則什么都無法表達”的觀點,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詞匯學習的重要性。對于語言習得來說,詞匯習得是其中心任務,聽、說、讀、寫、譯,沒有那一項語言技能可以脫離對詞匯的依賴。所以在語言教學中,詞匯教學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系統功能語法在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一)搭配理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最先由J.R.Firth在他的語義學理論中提出“搭配”這個詞,認為理解一個詞要看它與其他詞語之間的相互關聯,語義學家稱之為詞與詞之間的橫向組合關系。搭配理論指在某些詞之間存在著搭配關系,但在另一些詞之間卻不存在搭配關系;在語義上有聯系的詞,在語言的實際運用中不一定有搭配關系。在英語教學特別是英語詞匯教學中,我們可以用Firth的搭配理論來啟發并指導學生學習詞的搭配用法。
通過掌握固定搭配來進行詞匯教學。記單詞時最好把他們放在固定搭配里一起記憶,這樣單詞之間有了聯系,可以進人長期記憶,同時讓你的大腦“攜帶方便”,也可隨時“調”出來使用。因為單一的單詞只是原材料,固定搭配已經是半成品,更便于記憶和應用。一種形式是按照各種主題來記固定搭配,如:kick the bucket,go to church,be interested in,in spite of。這些固定的搭配由于往往可以作為整體來記憶,從而不僅有助于記憶掌握,而且有助于在語言中使用。
英語的搭配形式種類很多,這些復雜的搭配形式及種類以及它們表示的不同意義,就是對專門從事英語語言工作的人來說都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所以,學生在具體運用時,出現偏差不僅不可避免,如既有搭配上的張冠李戴,也有意義上的相互混淆等,同時教師控制難度也相當大,具體的控制和矯正方法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去探索、總結。除了讓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專門練習外,還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對搭配形式進行歸納、總結;在搭配內容上,要多訓練使用率高的詞匯,因為使用率高的詞匯,其搭配的形式和使用率也高。
(二)語義場理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語義場中的“場”( field) 原是物理學的一個概念,即相互作用的范圍,如磁場。語言學借用場的概念來研究語義,就出現了語義場理論(Theory of Semantic Field) 。語義場又稱為詞匯場( lexical field),是關于詞匯系統中詞義分析的學說,是指在意義上相互關聯的詞組成的完整而又變化的詞匯系統。
Trier(1931) 提出的語義場理論認為,一個語言詞匯中的某些詞項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很多詞可以在同一概念的支配下結伴在一起構成語義場。根據這種語義場的理論,在學習一個單詞時,老師應注意它的常用搭配和使用場合以引導學生正確掌握詞與詞之間的橫縱合關系。同時,我們要重視詞匯記憶中的聯想,在教學中引導和幫助學生將所學的詞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可以收到舉一反三,加強記憶,豐富詞匯的作用。例如,在英語中有許多詞匯在語義上都經歷著弱化的過程,這些弱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過度使用或濫用造成的。當初人們覺得形容詞great,wonderful,excellent,marvelous頻繁使用,于是stupendous,monstrous,terrible,fearful,appalling,terrific,horrid,dreadful等詞相繼被使用。副詞very,awfully,terribly,frightfully 也經歷著同樣的命運。像這樣在詞匯教學中,我們若能將其與同一語義場內的其他詞匯聯系起來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個語言詞匯中的某詞項是相互聯系,互相依存的,很多詞可以在同一個概念的支配下結伴在一起構成語義場。而且同處于一個語義場中的詞,它們在語義上有著密切的關系,互相搭配使用或共現(Cooccur)的可能性就比其他詞項大一些。例如,“dog”一詞就常會與cat,snake,cow,sheep,cricket,chicken等表示動物的詞語共現,而不大可能與tree,flower等共現。
根據這種語義場理論,在學習一個單詞時,教師應注意它的常用搭配和使用場合以引導學生正確掌握詞與同的橫組合關系。比如,學了remark(言詞)一詞,先根據橫組合關系與sharp搭配成sharp remark(尖刻的言語),接著再以remark 為中心名詞,要求學生找出還可與其搭配的表示“ 尖刻” 的其他形容詞。如cutting remark,pointed remarks 和 scotching remarks等,這是同義聯想。同時,還可繼續以remark為軸心讓學生就“ 尖刻” 發生反義聯想,寫出如proper/appropriate/happy remarks(適當的言語)等。
語義場理論還認為詞與詞之間存在著一種上下義關系。據此,我們在詞匯教學時,也可采用詞義的上下義關系來進行詞匯的習得與擴大。如學了一個“animal”表示“類”概念的詞,叫學生盡可能地多找出在該詞基本概念(動物)的支配下的共同詞語,如tiger,dog,wolf,fox,elephant等表示種概念的詞語。同時,在狗這概念的支配下還會有諸如puppy(小狗),whippet(一種賽跑用的小靈狗),poodle(貴賓犬)等下義詞。總之,根據這種支配與被支配關系,可不斷產生新詞,也能復現舊詞。
還可以利用同義語義場和反義語義場來進行詞匯教學。同義義場是指一種理性意思基本相同,而在發音、拼寫、內涵、習慣用法等方面不同的詞組成的語義場。如教significant一詞,可以同時教其同義詞important,meaningful,momentous,substantial,expressive等。反義義場是指由語義相對、相反或相矛盾的屬于同一詞性和同一范疇的一組詞構成的語義場??煞譃閮蓸O義場,如: wide--narrow;互補義場,如: married—single;換位義場,如buy—sell。
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遵循詞匯系統的內在規律,把詞放在語義場中去教,并引導學生在語義場中去理解、記憶詞匯,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達到殊途同歸的目的,即高效率地進行詞匯教學。
結語
Murcia & Rosensweig曾提出:“掌握了最低量的結構,同時也擁有大量的詞匯比掌握了幾乎所有全部結構但只有少量詞匯的人在閱讀理解和最基本的語言交際中更為有利?!边@一說法強調了詞匯量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詞匯是理解閱讀與進行有效語言交際的材料。閱讀理解、聽力理解和寫作實踐以至口語交流中出現的問題大多都是由于詞匯能力差引起的??梢?,詞匯教學理應成為英語教學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再者,如何使學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詞匯乃是整個外語教學的中心議題之一。
總之,詞匯在語言交際和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當前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更上一個臺階的新形式下尤其如此。我們應利用系統功能語法中的搭配理論、語義場理論、語域理論等,結合各種教學方法,分析詞匯,幫助學生找出單詞內部、單詞之間的結構和聯系規律,經常地歸納總結詞匯。使學生正確理解、掌握詞匯,并能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從而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各項語言交際技能。
參考文獻
[1] Murcia,M.& Rosensweig,F.Teaching Vocabulary in the ESL Classroom [J].New bury House,1979.
[2] EgginsS.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2nded)[M].London: Continuum,2004.
[3] Wilkins D 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 Edward Arnold,1972.
[4] 黃建鄴.運用語義學理論指導英語詞匯教學 [J].外語教學,1995,(2).
[5] 陸國飛.系統功能語法與英語詞匯教學[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9,21(4).
[關鍵詞]認識詞匯學;認知語言學;英語詞匯;啟示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33-0249-01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曾說過“沒有語法,你只可以表達很少的東西沒有詞匯量,你不能表達任何東西”。詞匯是語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少了詞匯就不能順利的表達意思,每個詞匯都是構成語言這座大廈的磚瓦,因此對詞匯學的研究至關重要。認知詞匯學近年來方興未艾,值得探究。
一、傳統詞匯學簡史
傳統詞匯學的主要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形式和意義的關系,詞義以及詞源。詞匯研究可追溯到幾千年前。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古代著名學者老子便論證過“名”(形式)和“實”(意義)的辯證關系。公元前四五世紀,古希臘眾多著名哲學家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對詞匯的形式與意義之間的內部關系進行了探索。中世紀,學者們開始研究單詞在實際使用中的意思。到了19世紀,學者們開始研究詞義、語音和實物之間的關系,詞義的演變以及一些特殊的語言現象如同音異義、同義、反義現象、一詞多義等。
1897年,語言學家Breal首先使用了"semantique"(語義學)一詞并發表了題為Essai deSemantiqiie的專題論著,標志了語義學的誕生。傳統上對語義的研究包括以下三個方面:詞匯的意思,句子意義和話語意義。從那時起,研究詞主要集中在詞匯意義。進入20世紀后,各式學派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詞匯學研究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認知語言學派興起,打開了語言和詞匯研究的新篇章。
二、認知詞匯學和認知語言學
(一)認知語言學
認知語言學是認知學科以及語言學的分支。認知語言學興起于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的美國, 80年代中期以后開始走向成熟,其學派地位得以確立, 90年代中期以后開始進入穩步發展的階段。RenDirven對應用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的研究,RonaldLangacker對認知語法學的研究,以及LeonardTalmy和GeorgeLakoff對認知語義學的研究,奠定了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基礎從而創立了認知語言學說,這四人也因此被成為認知語言學的四位創始人。認知語言學區別于形式語言學,重視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在語言學發展中,認知語言學具有創新性意義,其將語義作為中心點,通過研究原型理論、象似性理論、概念隱喻理論、概念整合理論,從而為英語詞匯教學提供理論依據,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與水平。
(二)認知詞匯學
認知詞匯學是認知語言學的一個分支,遵循認知語言學以認知和語義為重點的核心思想。宏觀上講,認知詞匯學立足于身體經驗和認知這一出發點來找尋詞匯背后隱含的諸如范疇化、概念化、體驗、框架、意象圖式、ICM(理想認知模式)、 ECM(事件域認知模型)、CM(認知模型)、心智空間、轉喻、隱喻等認知方式和心理基礎。從微觀上來說,認知詞匯學應遵循認知語言學的基本原則,即人們基于互動體驗和認知加工對詞匯進行范疇化,形成相應范疇,一個范疇對應一個概念與此同時形成相應意義,然后將意義固化在相應詞匯當中,這樣一來語言就形成了。因此,認知詞匯學微觀上是基于認知方式和知識結構對詞匯范疇的內部結構進行描寫,分析詞義之間的關系,探索詞的理據、詞義的變化,解釋詞的搭配關系等的一門學科。該學科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詞匯范疇的內部結構,詞的理據性,詞的語法化,一詞多義現象,詞匯搭配現象等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三、認知詞匯學對英語詞匯學習的啟示
在上一部分,作者分析了認知詞匯學研究的主要主題。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認知詞匯學有很大的實用價值。下面,作者試圖給出一些認知詞匯學給詞匯學習特別是英語單詞學習帶來的啟示。
(一)認知語素分析帶來的啟示
語素是一種語言中最小的語義單位,分析單詞的詞根和詞綴對英語詞匯的記憶和掌握詞匯的意思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以通過對詞根和詞綴的分析來猜測本不認識的單詞的詞性和大致含義。比如,英語單詞international,inter是表示“XX之間”的前綴,nal-是表示“出生/產生”的黏著詞根,tion-是名詞后綴而nal-是形容詞后綴。通過對各個詞素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international是 表示“不同國家之間相互聯系”的一個形容詞。很多詞根詞綴都有固定的相關含義,如:
一些黏著詞根:
fuse (pour);pon/pone (put);
ject (throw); port(carry) ;
一些前綴:
re (back, again); trans (across, through);
con, co (together, with); dis (apart, down, no);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英語詞匯的構成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英語學習者掌握了對語素進行認知分析的方法,他們的單詞量將會得到大大擴充。
(二)原型理論帶來的啟示
原型理論是認知詞匯學中的重要概念之一。這一理論的主要觀點是根據詞義將具有相似詞義和特征的詞匯劃分為不同的基本類別。它也可以應用于詞匯學習。如詞語furniture即是bed,chair,television等詞的上義詞,bed等詞即為這個類別里的下義詞。在英語詞匯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家族相似將詞匯進行分類劃分,從而更有效率的掌握更多的詞匯。下面以表示“笑”的詞匯為例,“笑”包括大笑,狂笑,竊喜,咯咯笑等眾多種類,在英語中也有對應的單詞:laugh,smile,beam, snicker, roar, guffaw, jeer, mock, scoff等,諸如此類。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掌握原型理論,根據家族相似對詞匯進行分類劃分對英語詞匯的記憶和掌握有很大的積極作用。英語學習者若能掌握此種方法將對英語學有裨益。
四、總結
總而言之,詞匯學習在英語學習中至關重要,認知詞匯學則對詞匯學習有很大實用價值,對認知詞匯學的研究應當引起學者的重視,更應該引起普通英語學習者的重視。掌握語素進行認知分析的方法和原型理論基礎上的分類方法將大大有助于提高詞匯學習效率,增強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玉梅,沈志和.認知詞匯學[J].外語學刊,2010(5):31-35.
[2] 李靜.認知詞匯學-英語詞匯學新視角[J].圖書館,2000(1):12-15.
關鍵詞:英語交際大學英語翻譯策略
前言:
人類現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開始并已經對人文科學領域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在我們所知道的修辭手法中,隱喻應該算得上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不可否認的是,其在現代文章中越來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的作用,這已經足夠要求我們對隱喻進行一番認真的探討。本文試從方法策略的角度出發,結合具體語境與文化之間的差異,努力在眾多個性之中找到一些共同之處。
1. 交往行為理論下的有關英語翻譯的理解
翻譯學研究的新出路—交拄行為理論。我們都知道,有關翻譯學的研究是從傳統的語義學階段進化到結構主義語言學階段,最后直至20世紀90年代傳人我國的解構主義階段,這其中橫跨十分漫長的歷程。 而比較傳統的語義學式類型的翻譯,又大大地受到了來自古典主義認識論的影響,認為“人是萬物之靈”,其要求我們對客體的理解要全部聽從于譯者自身的主觀感受,所以其強調譯者自身的能力與悟性,推祟所謂的神來之筆。但是很明顯,它過分地注重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翻譯這一文化交際活動儼然變成了一種神秘而不可捉摸的活動。
當然,這種工具性也會向另一個極端邁進,那便是過分地強調作為客體語言自身存在的規律,當然這種作法早已受到了解構主義學派的狂轟濫炸。解構主義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它不僅打破了原有的結構限制,對系統進行了結構,還使得一元化的規定走向多元化的局面不斷發展,其真正做到了把翻譯從語言邏輯主義的束縛中解救了出來。
何謂隱喻翻譯?
隱喻本身就是一種語言的使用方式,在現代詞典中基本找不到這個詞語。而如果從現代隱喻學的一些觀點來看的話,隱喻現象指的是在形式上搭配異常,在語義上類屬不同,邏輯錯位,從而產生了語義沖突,而使得聽者對沖突產生一些具體回應的情況,所以我們可以這理解某一隱喻式的言語。而對于隱喻的運作機制來說的話,學界部分著作曾有過這樣的論述:“隱喻涉及兩個不同領域(范疇)的概念,隱喻意義的產生是兩個概念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p>
舉一個我們經常會看到的例子“the tongue is a fire”,從最基本的理解來看,"tongue”會被美國詞典進行這樣的界定:"the fleshy,movable, muscular organ,attached in most vertebrates to the floor of the mouth, that is principal organ of taste, an aid in chewing, and swallo-wing,and,inhumanbeings,,important organ of speech"。我們應該認為舌頭是人體的重要器官,首先其本身具有著和大部分脊椎動物一樣的味覺及吞食的生理功能,除了這個之外,其本身也是具有言語能力的語言器官。
3.隱喻翻譯基本方法和策略
3.1.可以嘗試保留源語的喻體。這是因為文化都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這會使得隱喻本身也有著文化本身的普遍特征,所以這才會在翻譯中有著相當數量的隱喻,這時就可以嘗試保留源語喻體這一策略,這樣不僅能夠保留源語隱喻所具有的內容形式,還可以保護其文化內涵。具體來說包含有原文與譯文在形式、語法結構、語體色彩上相似時在和原文與譯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相同兩種情況。
3.2.可以嘗試將隱喻變換成明喻。隱喻可以算作是一類被隱藏的比喻。其和明喻之間的共同之處就是兩者都表示著不同事物之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翻譯一些隱喻的時候,直接保留原有的形式進行表述會很難理解時,就可以于依據相似性來維持原喻的含義,這樣變為明喻化的操作可使含義更加的明了。
3.3.可以嘗試在保留源語喻體的情況下并加以注釋。考慮到有關社會文化論文的影響,相當情況下在翻譯的時候即是會保留原文喻體的形象,但考慮到該喻體有著比較明顯的文化特征或隱含著一定的歷史事件、或者是人物典故的原因,這就使得讀者會變得很難理解;再加上英漢兩種語言之間存在相當大的文化差異,進
一些隱喻翻譯時甚至可能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目的詞語,還有一些即使被保留源語喻體,也可能會早已失去了原詞所包含的語用意義。
3.4.還可以嘗試保留其源語喻義并且拋棄其原有的喻體。所謂的保留其源語喻義而舍棄其喻體,指的是在保持原文具有的內容的同時,卻沒有保留其原文所有形式的一類翻譯策略。考慮到不同文化背景下語言習慣之間會有很大的不同,部分外語的隱喻和中文中與之相對的隱喻的含義有著相當大的不同,這時若不改變原來的喻體就會變得十分難以理解,所以我們可以用中文中與原文詞語相類似的含義來進行替代翻譯,比如說he is a lion(他勇猛如獅)就等同于我們所說的“他勇猛如虎”“,a lion in the way”(攔路獅)等同于我們所說的“攔路虎”。要知道,很多習語,盡管對其保留原來的源語喻體確實能做到原汁原味地反映含義,但卻指的可能導致理解上變得十分困難,抑或使得譯文本身顯得十分乏味。
結語:
總之,在隱喻的翻譯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文化因素上的差異,最大限度地準確反映作者的真實意思及其文化特色和語體特點,即隱喻的翻譯要盡可能使源語和目的語取得文化上的對等。
參考文獻:
[1]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