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7: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銀行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管理經驗不足。銀行的管理層布局沒有足夠的風險防范意識,安全意識還停留在傳統業務的框架之內,操作層的防控經驗也存在欠缺。在我國,離行式自助銀行起步較晚,相對應的管理經驗和管理辦法都是比較匱乏的,銀行的相關管理人員對于離行式自助銀行運行中所存在的風險并不十分了解,應對風險的手段和方案都比較落后。
2.軟件系統不能及時地更新。離行式自助銀行的服務體系主要由前臺程序、前置機程序和后臺程序,三者在整個服務的過程中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將會影響整體的服務質量。對系統進行定期的更新維護升級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僅能夠使得系統隨時保持最佳的工作狀態,還能夠增強系統的安全性。
3.自助銀行運行故障頻發。由于自助銀行的特殊性,要求其24小時提供全天性的服務,就導致會長時間地對數據可進行鎖定,對數據庫的更新是十分不利的,很有可能導致重要文件的清算日期的丟失,對賬務的準確性也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建立臨時文件,進行儲存檢核和后送機制時,數據庫的更新會遇到障礙,影響自助銀行的正常運作。
4.規章制度不健全。對離行式自助銀行的管理,其規章制度中不僅包括對于傳統業務的操作管理、崗位管理以及業務管理,還包括針對于電子技術的安全管理和技術管理兩個方面。離行式自助銀行一人機交互的方式取代了傳統的人工服務,在這樣的模式之下,需要銀行字技術防范方面做出更多的工作,特別是在拓展新業務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風險評估的重要性,提前做好更重防范工作。
5.產品技術設計上的缺陷。客戶在使用自助銀行所提供的一系列金融服務的過程中,所依據的就是銀行卡,銀行卡設計技術方面的完善性直接關系到客戶使用離行式自助銀行的安全性。從技術層面上講,采取雙重控制技術的銀行卡上,其磁條存在著一個密碼偏移量的問題,在使用銀行卡的過程中,密碼會作為一個重要的信息被計算機提取,送入后臺進行校驗。但是使用單一控制技術的銀行卡并不具備這樣的功能,在單一的控制情況下,就使得磁道信息和密碼控制之間出現分離。這種控制模式下的密碼設計存在著嚴重的漏洞,很可能成為被犯罪分子利用的把柄。
二、加強離行式自助銀行管理維護的對策
1.重視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在以往銀行管理的過程中,銀行的管理層往往過于重視業務的拓展,而輕視了風險防范的重要性。面對離行式自助銀行發展的需要,從電子金融變革的現實情況出發,在注重安全意識的培養的同時,還應當注意風險防范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于管理風險、業務風險、市場風險、應用風險、操作風險、技術風險等離行式自助銀行中比較常見的風險的防范,利用技術創新不斷地豐富風險的防范手段,巧妙地利用現代的金融理念去化解風險。
2.加快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如果對離行自助設備進行分類的話,應該將其歸為大宗固定資產,在進行招標采購時綜合性價比應當是主要指標,在招標的過程中,使用者和維護者的相關評價也是十分重要的參考依據,在簽訂采購合同的過程中,要對設備的質量保證做出詳細的約定,比如,鈔幣真偽以及數量差錯概率就是進行設備找回或者是供應商進行賠償的重要條件,謹防責任不清的狀況出現,避免由于設備原因而影響到管理效果。
3.注重對于技術隊伍的培養和建設。為了保障離行式自助銀行的正常運轉,系統和設備的維護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維護工作不能達到要求,再先進的設備也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而高質量的維護工作需要優秀的技術隊伍的支持,所以對于技術隊伍的培養和建設就顯得十分重要。在培養技術隊伍的過程中,應當將工作經驗的積累和理論知識的更新作為重點,所以應當定期地舉行內部技術交流的活動,與專業的外包公司展開合作,聯合進行專業人員的培訓,更加快速地建立良好的人才基礎。
4.加強離行式自助銀行的維護管理。離行式自助銀行的自助設備屬于計算機技術的范疇,計算機設備的性能如何由硬件基礎和軟件性能決定,對設備要進行不定期的維護和定期的保養工作,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設備維護制度,加強維護,防范風險于未然。在進行維護的過程中,應當將對“出鈔模塊”和“磁卡讀寫器”的檢查作為重點,一是要檢查該部件是否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二是要觀察是否有人工加裝的異常裝置,不給犯罪分子作案的機會,確??蛻舻馁Y金安全。安全性是能否吸引客戶選擇本行服務的關鍵所在。由于離行式自助銀行并不在銀行內部,進行維護比較復雜,有的自助銀行子進行安裝的過程中,沒有充分地為客戶的安全性進行考慮,不能夠為客戶提供一個相對安全和隱蔽的取款環境,很有可能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所以在安裝自助銀行設備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到設備正常運轉和維護等方面的因素,也要充分地考慮客戶的安全性,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安全措施。
5.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系統。由于離行式自助銀行自身的特點,其設備具有較強的自動性和獨立性,結合自助銀行的這種特點開發相適應的賬務處理系統,并在此基礎上建立適應的風險管理系統,防范可能出現的風險。就拿庫存現金來講,在正常的情況下,會計核算的賬、款、簿必須是一致的,而自助銀行所使用的自動存取款機,在日常結算的過程中,往往不能夠達成一致,只有依靠掛賬長款、短款的方式來實現平賬,只有在相鄰的下一個周期進行清機之后,才能夠知曉真實的情況,這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礙風險的暴露。所以,一個合格的業務管理系統,應當具有很強的風險自動識別能力,并且具有在識別風險之后快速反應的能力,將傳統的“亡羊補牢”轉變成“未雨綢繆”,改變以往人工控制的弊端,采用更加科學有保障的系統控制,一旦發現異常交易的情況,及時地將特定的賬戶和設備鎖定,及時派遣維護人員到設備現場進行核實。對于銀行出現的短款,在嚴格授權的前提下,提供一個安全的交易平臺,保全銀行的資金。從體制和機制上,創造出更好的應對風險的辦法。
三、結語
1.認證學分學分認證即是對學分的來源與學分額度的認可
認證的學分可以分成四大類:學生參加技能培訓、考證合格的按規定認定為“技能學分”;學歷課程的考核合格按規定認定為“學歷學分”(選修、必修課程區別認定),日常行為表現的量化考核認定為“人文德育學分”;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教學實習實訓認定為“社會實踐能力學分”。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多渠道學習與獲取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以獲取各種學分,為提前畢業或者優先就業創造條件。
2.存儲學分學生學分銀行的個人賬戶開立后
對學生取得學分的記錄、歸類、匯總,這就是學分存儲。取得學分的方式多種多樣:學生可集中連續也可間斷學習,考核合格獲得學分,可以通過日常行為表現獲得學分,可以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獲取學分,可以參加技能鑒定合格后取得學分等。獲取學分像“銀行存款”一樣,只要在規定時間內均予以保存,學分銀行充分反映學生學分的“獲取時間、數額、種類、變更事項”。所有已修學分被儲存在“學分銀行”內以備學生本人實現相應功能。
3.轉換學分轉換學分也稱學分的置換
是學生用自己已經取得儲存在學分銀行中的優勢學分、超過規定標準的學分來彌補或替換自己的劣勢學分或不足規定標準的學分,從而實現畢業、推薦就業的功能。這就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初步實現了發揮學生自身優勢,培養個性化人才的愿望。
4.兌付學分當學生的各種學分積累到一定數額,按照學校相關規定可以進行支取、兌付。兌付與支取的主要用途是獲得相應的畢業認可、就業認可、升學認可和終身學習榮譽認可等。學生提前修滿教學計劃的全部學分,可以提前參加畢業實習;在規定年限內難以達到畢業要求的學生,可申請延長學習年限,推遲2年(暫定)畢業;入學滿1年,年滿16周歲的學生,可申請實行工學交替,分階段完成學歷。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加經驗,更好地把理論應用于實踐,達到理論和實踐的統一。
二、學分銀行實踐的意義
新時期的職業教育出現了新的特點:工學交替式學習、就業與再就業專題培訓、在職企業職工短訓、農民工培訓等。“學分銀行”的實施,強化并培養學生個性優勢專長,注重學生人文德育素質的培養,重視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在全校范圍內實現不同專業學分互認,鼓勵學生一專多能,在具有個性特色和業務專長的基礎上,實現以優補劣,為實現就業與畢業創造了更好的條件?!皩W分銀行”能較好解決學分應用的功能性局限問題。有助于鼓勵學生發揮專長,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具有個性特色和業務專長的、能迅速適應崗位工作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在培養一專多能的個性化高素質勞動者方面跨出了“以己之長補己之短”的一步。建立“學分銀行”制度后,學生可不定期學習,隨時存儲學分?!皩W分銀行”的推行為優勢學生的提前畢業、就業和創業提供了寬松環境,較好地解決了正常教學與企業用人需求的矛盾?!皩W分銀行”有助于各類在職人員職業培訓和學歷提升計劃的實施。他們可以分階段的逐步積累學歷學分、技能學分和用人單位思想考核的人文德育學分,以更加靈活的方式來實現學歷獲取和社會能力認證?!皩W分銀行”是構建終身學習的重要保證舉措。它充分考慮了職業教育實踐性特點,鼓勵學生及各類從業人員采取工學交替、學分積累等方式學習,為在職人員“間歇性”學習提供了便利。
三、學分銀行的管理與實踐學
分銀行的運作離不開學分制教育教學的開展,這是學分制系統工程中的一個子系統。學分銀行的管理與實踐概括地講由如下幾方面來實現:
(一)學分的認證與存儲學分的認證與存儲是學分銀行運作的基礎工作
是其他工作開展的前提。凡本校學生,從新生到校注冊報到后就自動開立以學生學號、姓名為基礎的學分銀行賬戶。此后學生的日常行為、學習活動、社會實踐等,均以量化的學分記錄著他們的成長過程。學分的認證由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制定出全校學分認證統一標準。如學歷學分按照每周1課時確定為2.5學分,技能學分按照中級技能考試合格為40學分,高級合格為80學分等。學分認證的權限:教學管理部門、教育管理部門、技能鑒定認證部門、社會實踐和實習實訓管理部門等,有權進行相應學分的認證。學分的存儲工作主要是對在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方法所取得的所有(各類)學分進行登記入戶、整理、歸檔匯總。每個在冊學生帳戶記錄其所取得學分的時間、數量、類別以及變更情況等。學分的存儲權限:各類學分由相應的實施教師與部門數據錄入人員按規定進行學分的錄入存儲。
(二)學分的轉換學分的轉換是學分銀行運作的主要內容
包括人文德育學分置換學歷學分,技能學分置換學歷學分與免考申請,超基本部分學分的置換,高級別認定學分置換相應低級別考核課程學分,跨專業學分轉換等。
1.學分轉換的內容①人文德育學分置換學歷學分注重思想道德建設,加強對學生人文德育素質的培養是職業教育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誠實做人,誠信做事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為此,允許那些人文德育學分優秀的學生,拿出超過優秀部分的學分去置換學歷課程考核中不足的學分,以期達到合格要求。②技能學分置換學歷學分與免考制度為適應社會對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技能人才高要求的需要,我們必須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多渠道獲取技能證書,掌握實際操作技能,以便迅速適應工作需要。按學校規定,學生必須滿足一定的公共技能、專業技能要求方能實現畢業和就業。學生超過規定要求的技能學分,可以置換學歷課程考核不足的學分,以期達到合格要求。技能鑒定成績合格并先于校內考試考核的,學生可以申請該課程免考。③超基本標準部分學分置換學校鼓勵學生強化優勢學科形成專長,對于超基本標準部分學分可以累加并按一定方式和條件置換其它劣勢學科。④高級別認定學分置換低級別考核課程學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全國或省市相關部門組織的統一技能或公共鑒定考試,考試合格后可以有條件申請免考、免修相應學科,并可以置換該同類低級別考核結果。如:某生在第一期通過《全國營銷師(中級)資格考試》,那么其可以申請在校免考、免修《市場營銷》、《推銷員》初中級學科。⑤跨專業學分轉換學生在校同時修兩個不同專業或者專業變動時,對同時開設的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實習實訓等可以進行轉換或是免于重修。
2.學分轉換原則①學生在相應學段內無違紀記錄,經本人申請且專業部審批同意后報教學部門備案。②用于轉換的學分,必須是超過規定基本標準部分學分,或者是對應專業技能學分超規定部分,或者是人文德育學分優秀以上的部分(即人文德育超過85以上的那部分)。③每生每期置換劣勢學科的上限是2門,且該符合對應轉換原則。④人文德育學分可以置換學歷學分但不能置換技能學分,技能學分可以置換學歷學分但不能置換人文德育學分。⑤被置換的學科首次考核成績不能低于45分。⑥學科的免試、免修必須符合一一對應原則,不得跨學科門類。
3.置換程序首先,學生本人根據學分轉換規定要求提出書面申請,填寫“宜賓商職校學生學分置換審批表”;申請表應明確無誤的填寫需要轉換的學分數額、種類、學科以及可以用來轉換的部分。其次,由任課教師、相應學分考核部門簽字確認轉換。并交由各教學班主任匯總上報專業部進行程序審核;再次,報校教學教育部門備案存檔;最后,將轉換后的學分變動錄入學生學分銀行個人賬戶,以備學生查詢。
4.置換方法學生可用自己所取得相應學分中超規定部分(單科或者累加),置換某一劣勢學科不足60分(百分制)而導致學分為0的情況。如某同學在某期考試中《職業道德》考核成績為50分,其學分按規定為0,而該同學人文德育量化考核優秀得了95分,則該生可以申請用超過85的成績10分來彌補《職業道德》不足的10分,經過審核批準后可以取得《職業道德》基本學分,免于補考;假設A同學是個計算機愛好者,他在計算機方面取得很多技能證書(已經認定學分),則可以用自己的超過標準的技能學分來置換,或者申請計算機相應課程免試免修。這些學分的變更、轉換清晰的記錄在學生的學分銀行賬戶中。
(三)學分的兌付與支取
當學生的各種學分積累到一定數額,按照學校相關規定可以進行支取、兌付。兌付與支取的主要用途是獲得相應的畢業認可,就業認可,升學認可,終身學習榮譽認可等。如按照學校學分制條例規定:三年制學歷學分240分,人文德育學分240,技能學分80-100分,社會實踐學分120分即可實現畢業并就業。學校每年按照規定實行春秋季學分兌付與支取服務。即學生每年可實現選擇春秋季畢業、就業、升學等。學生自己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畢業時間,就業時間,以期獲得更加優厚的就業條件。四、學分銀行管理與實踐問題的反思和拓展綜合彈性學分下學分銀行的應用,為解決學分制功能的靜態性、單一性等不足,鼓勵優生向多技能、第二專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為鼓勵學習上的差生發展個性化特色技能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可能,為實現中職教育培養高素質實用型人才走出了突破性的一步。但學分銀行管理與實踐中以下幾個問題有拓展的空間:
1.可用于置換的學分范圍、內容標準的界定問題通過學分銀行對學分置換必須能夠在培養學生個性化能力或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有促進作用。只要是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就可以大膽嘗試,只要有利于學生能力提升的就要大膽踐行,不斷拓展學分轉換的內容和范圍。
2.可用于置換的學分的獲取與認證標準與程序問題學分獲得認證的渠道與形式多樣、靈活本是無可厚非的,但必須相對規范、執行有力,防止流于形式;也避免某些人為因素影響學分的有效性,從而影響到學分的其他功能性應用。
摘要:日前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引起了各方的熱烈關注。本文作者較早進行資產證券化的研究,認為資產證券化對于我國商業銀行滿足監管要求、化解和分散信用風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是突破資本“瓶頸”的有效手段和產品之一。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商業銀行;資本約束
Abstract: On the day the securitization of credit assets, officially launched the pilot project has attracted enthusiastic attention of the parties.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for the earlier asset securitization research, that asset securitization for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o mee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resolve the credit risk sprea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is a breakthrough in the capital "bottleneck" of one of the products and effective means.
Key words: asset securitization; commercial banks; capital constraints
前言
隨著現代銀行業的發展,對銀行風險資本的要求越來越高,中國的銀行業要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與世界金融巨擘“與狼共舞”,除了要具備科學的管理理念、方法、手段和產品外,更需要具備的是資本約束下的發展觀,具體體現為風險資本的管理,要改變目前銀行業的風險資產與資本雙擴張為特征的粗放式外延型的業務發展模式,運用多種手段走出一條集約化內涵式的資產與資本相適應的業務發展之路。這其中資產證券化不失為當前中國銀行業突破資本“瓶頸”的有效手段和產品之一。
資產證券化指的是將缺乏流動性但預期能夠產生穩定現金流的資產,通過重新組合,轉變為可以在資本市場上轉讓和流通的證券,進而提高金融資源(主要是信貸資源)的配置效率。資產證券化的過程較為復雜,涉及發起人、SPV(Special-purpose Vehicle,特別目的載體)、信用評級機構、投資者等諸多方面。目前,國際上信貸資產證券化具代表性的模式主要有美國模式(表外模式)、德國模式(表內業務模式)、澳大利亞模式(準表外模式)。
資產證券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的啟示
當前,我國銀行良好的成長性與巨額不良資產形成強烈反差,各行普遍面臨資本金不足、不良資產比重高、流動性差、運作效率低等問題,通過金融創新,特別是借鑒諸如資產證券化等國際成功經驗,不失為一種好的解決辦法。資產證券化對于我國商業銀行滿足監管要求,化解和分散信用風險的借鑒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在這種背景下,在商業銀行中推行旨在解析過去、控制現在和規劃未來的管理會計,為提高經營效益服務就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紤]到目前的環境和條件,我國商業銀行推行管理會計的困難集中在哪里?是否該循序漸進,抓住重點?以及如何抓住重點,尋找突破口呢?本文擬就這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商業銀行推行管理會計的難點
阻礙商業銀行推行管理會計的因素很多,既有諸如重經營輕管理的觀念障礙,也有整個銀行業管理素質和水平普遍不高的制約,還有商業銀行管理會計自身的技術性困難。就當前的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系統基礎落后。會計系統的本質是一個信息系統,管理會計也是如此。一方面,商業銀行管理會計系統為計劃、控制、決策和業績評價等部門解釋和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它也需要財務會計、信貸管理、資產管理和統計等部門提供的信息。不僅如此,在評價信貸風險、市場風險以及評價產品、部門的經營業績時,還需要外部的金融市場、宏觀政策、行業分析和同業競爭等有關信息。而目前國內信息系統基礎還相當薄弱,不但許多經營管理急需的外部市場信息難以收集,還有待“金”字工程的展開,就連銀行內部的金融電子化工作也還很不完善,亟待加強。在這種情況下,要全面推行管理會計工作,其難度可想而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構成管理會計工作遲遲得不到開展的一個理由。
2.現有成本資料和分析手段的欠缺。管理會計特別注重對成本的分析和管理,它以貫穿于經營管理各個活動中的成本——效益分析而著稱。商業銀行管理會計更有其獨特的要求。從國外的資料來看,他們十分注重分產品、分部門和分地區的盈利能力報告,而盈利是和成本相配比的,這就意味著相應的成本資料也要分產品、分部門和分地區。國內的商業銀行要做到這一點,面臨著許多困難。從實務的角度來說,原有的銀行會計工作流程沒有區分上述的成本,難以歸集分產品和分部門的成本和費用,也就難以與相應的收益相配比;從理論的角度來說,作為服務行業的商業銀行,其自身的業務特點也造成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難以提供準確的成本信息,不可能象生產企業那樣,產品一出來,與之相關的生產成本信息就出來了。這也就是說,即使現有的銀行會計工作流程已經按照傳統會計方法的要求去做了,所得到的成本信息也不準確。而且傳統的管理會計所運用的變動成本法對于銀行業而言,也是力所難及的。
3.業績評價體系的合理性與有效性。雖然國內流行的管理會計教材中,對業績評價的講述不多,僅有的小部分內容也主要包含在責任會計等個別章節中關于責任成果的論述,但從國外的教材以及實務資料來看,國外商業銀行管理會計特別強調業績評價體系。從評價指標的選擇,評價內容的設定,乃至于整個評價體系,都有很周密的考慮,象哈佛大學著名的管理會計學者卡普蘭就以平衡記分法的設計和應用而著稱于世。就國內的實際而言,對于一個有效而合理的業績評價體系,不僅從業人員歡迎,認為它有助于使個人或部門的努力得到承認,而且也有利于管理人員對資源配置和風險控制的恰當管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實現這個評價體系在合理性和有效性之間的平衡。這也是推行管理會計的一大難點,因為它不僅有技術因素的作用,更多的是人的因素以及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僅僅依靠管理會計一種機制來做,困難是很大的。
4.內部轉移價格的確定。前已論及,管理會計特別注重成本和收益的配比,因此,恰當的內部轉移價格對于提高管理會計的運行效果而言,至關重要。然而,銀行內部各個單位和部門之間發生的轉移行為,并不象真正的市場行為那樣有一個客觀的交易市場存在,導致內部轉移價格的確定相當主觀,有時甚至是不合理的。對銀行來說,內部轉移價格的確定主要涉及內部資金轉移調撥定價和間接費用的分配兩大問題。當一個管理會計系統真正運行起來的時候,每個單位和部門出于對自身業績考核的考慮,都會關注每一項交易的收益和成本情況。顯然,不論是內部資金的轉移,還是間接費用的分配,都會直接影響考核單位的經濟利益,在這個問題上是很難有非市場性的行為可言的。內部轉移價格確定的實質是資源的合理分配。對于商業銀行來說,資源配置還涉及資金營運資產的分配、非盈利性資產成本的分配以及壞賬準備金的分配等問題,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是重要而棘手的。
二、商業銀行推行管理會計的重點
雖然在我國商業銀行中全面推行管理會計的困難還很大,但是商業銀行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經營水平的內在要求,以及逐步市場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外部壓力,都迫切要求在我國商業銀行推開這項工作。時不我待,問題的關鍵是抓住重點、循序漸進、實事求是地推行我國的商業銀行管理會計工作。當前,在推行銀行管理會計的過程中,應注意突出這樣幾個重點:
1.“一級法人、分級管理”體制下激勵約束機制的完善?!耙患壏ㄈ恕⒎旨壒芾怼笔悄壳拔覈虡I銀行普遍采用的管理體制。按照國內的實際情況,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這種體制依然是我國商業銀行管理的主流體制。由于管理權距加長,造成普遍的“人”問題是這種體制的一大特點。具體而言,就是人利用其信息優勢,或者隱瞞利潤、虛報費用,或者賬外經營、資金體外循環,或者消極管理、不負責任等等。推行管理會計機制,既不能這種分級管理體制,也不能坐視種種“逆向選擇”或“道德風險”行為,任其蔓延。因此,強調商業銀行管理會計中的“人”問題,完善信息的收集、報告和檢查制度,將管理會計信息與分級管理結構、激勵約束機制結合起來,建立以管理會計信息為基礎的利益協調和“整合”機制,是當前推行商業銀行管理會計的重點之一。
2.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國際通行的資產負債管理制度也最終會在我國的商業銀行業得到廣泛的實施。為了迎接這個時期的到來,建立健全目前的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制度,積累經驗以提高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水平,顯得非常重要。這也因此構成推行商業銀行管理會計工作的一個重點。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是對利率、流動性和資本充足性風險的管理。為了配合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商業銀行管理會計在加強預算控制、提高預測水平、強化成本管理的同時,要特別關注有關利率風險、信貸風險、流動性狀況的信息,做好利率決策、信貸資產分配的輔助決策工作,將分支機構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工作成績納入業績評價的范疇中。
3.利率——產品定價機制的強化。企業管理會計對成本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給產品價格確定一個合理而有競爭力的價位,以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相對有利的地位。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合理確定銀行的存貸款利率,也成為銀行管理會計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時,隨著金融創新的不斷豐富,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金融產品,如何確定它們的成本,也直接關系到這些產品是否有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國外的商業銀行通常還要求管理會計能夠對客戶的盈利能力給予分析和評價,以做出是否應該維持、增加或收縮與該客戶的業務關系的決策??梢钥吹?,要使管理會計真正發揮應有的效力,必須在加強成本分析和控制的基礎上,完善對利率——產品的定價機制,使成本管理工作切實落到為提高銀行經營效益服務的目標上來4.成本分析與控制的系統化。雖然目前普遍存在著信息系統基礎薄弱以及現有成本資料欠缺等因素的困擾,但是,要想真正開展管理會計工作,就絕不能忽視成本的分析與控制。否則,管理會計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礎和價值。在目前的情況下,知難而上,加強商業銀行內部經營管理中的成本觀念,使成本控制的思想深入人心,扭轉重經營輕成本的不良思維模式,是使成本分析與控制思想系統化的重要工作。同時,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充分挖掘現有的銀行會計所提供的成本資料為管理會計所用,形成制度化的運行機制也是可行的步驟之一。另外,對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在推行管理會計的過程前期,可以通過對經營收益與成本的配比分析,來加以考核,以引導整個系統提高對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有助于實現成本控制的觀念轉變和系統化。
5.項目投資管理的制度化。通常,人們把管理會計的功能概括為解析過去、控制現在和規劃未來,其中規劃的職能主要體現在對未來銷售、盈利、成本資金需求和供應等情況的預測,以及短期經營決策和長期投資決策。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不同于生產企業,從控制成本、增加收益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管理會計的規劃職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利率走勢、成本、盈利能力、資金需求和供應以及部分金融產品的市場需求等的預測;二是對新產品開發等短期經營決策,以及大型電子設備購買、固定資產的購建、營業網點的建設等長期投資決策。特別是后者,由于需要大量的成本支出,并且可能對全行的未來發展戰略產生影響,在目前的情況下,便成為推行商業銀行管理會計的重點。為了在商業銀行管理會計中突出這方面的內容,我們暫把它統稱為項目投資管理。加強項目投資管理,應完善項目投資的可行性分析。在這個過程中,管理會計工作要突出項目投資的成本——效益分析,提倡采用現金流分析等國際通行的技術方法,切實落實項目投資的責任主體,并追蹤和控制項目進展,完成項目后評估,使得項目投資能夠為提高系統整體效益服務。
三、商業銀行推行管理會計的突破點
總結前文所述,考慮到目前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緊緊圍繞上述的工作重點,在現時條件下,特別是以利率逐步市場化為契機,力爭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無疑有利于商業銀行管理會計工作的漸進式發展。
1.正確認識管理會計的作用和地位。國外商業銀行的實踐已經提示我們,管理會計有助于提升商業銀行的經營業績,完善系統內部的信息交流和溝通機制。管理會計不同于財務會計,也不等同于成本會計,它是現代企業管理理論、系統理論、行為科學、預測決策學與會計學相結合的產物。與財務會計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在于管理會計重在管理,它是對企業內部各種管理信息進行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報告。明確管理會計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開展管理會計工作的前提。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管理會計工作的認識還很膚淺,還沒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這項工作。由此我們看到,一方面,通過系統的宣傳、培訓,來提高對管理會計工作的認同;另一方面,通過最高管理層的支持,以成立專門的管理會計部門為標志,是推進商業銀行管理會計工作的關鍵一步。
2.通過計算機技術,實現業務流程再造。當前,銀行業技術進步和電子化的作用,已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但其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還有進一步挖掘的潛力。同時,隨著業務部門人員計算機知識水平的提高,對計算機技術的期望性要求也進一步提高。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國外掀起了所謂的流程再造技術,即通過引入計算機、通信等現代手段,以完善計算機應用流程為目標,將傳統的手工工作流程加以改造,以提高整個系統的工作效率,進而提高經濟效益。在國內,也有這樣一種趨勢,即期望通過金融電子化來贏得市場中的競爭優勢。管理會計工作不可避免地也必須利用這個潮流,借鑒流程再造的思想,將實現管理會計功能作為系統需求融入正在或即將開始的計算機系統重構工作中,以突破現有的信息系統基礎薄弱、原始信息極度欠缺的困境。
3.實行全面預算,強化預算控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預算管理,就不是一個健全的管理系統。特別是對于管理會計而言,沒有預算管理的管理會計系統是殘缺不全的。實行全面預算,強化預算管理,對于明確和實施企業的發展戰略,協調各機構和部門的工作,控制銀行日常的經營管理活動,以及考核各機構、部門和產品的盈利能力,都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在目前的體制下,預算的編制,除了工作量較大以外,并沒有實質性的技術障礙,而預算控制和管理卻有助于商業銀行各個分支機構和部門強化對管理會計工作的認同和支持。強化預算管理,一個重要的工作是要把預算的編制和執行情況納入業績考核范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預算應有的監督和控制作用。
4.有計劃地推行責任會計制度。責任會計制度是現代管理會計的重要方面。它以權、責、利相統一的原則,把各個機構和部門劃分為責任中心,圍繞責任中心將會計信息與經濟責任、會計控制同業績考核相結合,形成銀行內部嚴密的控制體系。在責任中心內部,由于核算范圍相對縮小,便于成本資料的歸集分析,也便于經濟責任的區分和經營成果的考核。同時,這些相對對立而又內部統一的責任中心,也利于內部轉移價格的確定,從而有利于整個銀行系統內部轉移價格定價機制的形成和完善。責任會計制度的推行可以采取先試點后推廣的做法,先在一家分支機構運行后,再逐步在全行推行,最終在成本分析和管理制度等配套制度日益完善的基礎上,實現全面的管理會計制度。
論文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新《巴塞爾協議》
一、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歷史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是銀行業務發展和人們對金融風險認識不斷加深的產物。最初,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主要偏重于資產風險管理,強調保持銀行資產的流動性和盈利性,這主要與當時商業銀行業務以貸款等資產業務為主有關。20世紀6O年代以后,隨著銀行業的迅速發展和擴張,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重點轉向負債風險管理,強調通過使用借入資金來增加資產規模和收益,既為銀行擴大業務創造了條件,但也加大了銀行經營的不確定性。
20世紀7O年代末,國際市場利率劇烈波動,單一的資產風險管理或負債風險管理已不再適用,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理論應運而生,突出強調對資產業務、負債業務的協調管理,通過償還期對稱、經營目標互相替代和資產分散實現總量平衡和風險控制。
8O年代之后,銀行風險管理理念和技術有了新的提升,人們對風險的認識更加深入。特別是銀行業競爭的加劇、存貸利差變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廣泛使用,市場環境的這些變化都顯現出原有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理論存在的局限性。在這種情況下,表外風險管理理論、資產組合管理理論、金融工程學等一系列思想、技術逐漸應用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深化了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內涵。1988年,《巴塞爾資本協議》正式出臺并不斷完善,標志著西方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和金融監管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和統一,也意味著國際銀行界相對完整的風險管理原則體系基本形成。
二、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新《巴塞爾協議》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模式和內容獲得巨大發展的時期,回顧2O多年來銀行風險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歷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幾乎都凝結在《巴塞爾資本協議》當中。因此,對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來講,《巴塞爾協議》的誕生和完善,是國際銀行界風險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誕生于1975年,設立的初衷是為了加強銀行監管的國際合作。委員會制定的《巴塞爾協議》,標志著國際銀行業協調管理的正式開始。之后,《巴塞爾協議》經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項文件和準則,其中最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過的《關于統一國際銀行的資本計算和資本標準的報告》(簡稱《巴塞爾報告》),該報告對銀行滿足總資本和核心資本的要求做了規定,核心思想有兩項:一是將銀行的資本劃分為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兩類,二是根據資產類別、性質以及債務主體的不同,確定了風險權重的計算標準,并確定資本對風險資產的標準比率為8%。報告的產生標志著資產負債管理時代向風險管理時代的過渡。
此后,隨著金融領域競爭的加劇,金融創新使銀行業務趨于多樣化和復雜化,對于銀行風險管理和金融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亞洲金融危機、巴林銀行倒閉等一系列銀行危機都進一步使人們認識到,損失不再是由單一風險造成,而是由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等多種風險因素交織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爾委員會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征求意見稿。新巴塞爾協議全面繼承以1988年巴塞爾協議為代表的一系列監管原則,繼續延續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以信用風險控制為重點,著手從單一的資本充足約束,轉向突出強調銀行風險監管從最低資本金的要求、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和市場紀律約束等三個方面的共同約束。新巴塞爾協議的基本原則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風險范疇進一步拓展。盡管信用風險仍然是銀行經營中面臨的主要風險,但新協議開始重視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影響及其產生的破壞力,并在資本充足率的計算公式中,分母由原來單純反映信用風險的加權資產加上了反映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內容。
第二,堅持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的監管思路,但風險衡量方式更為靈活。銀行資本是銀行抵御風險的基礎,1988年的巴塞爾協議提出了銀行業最低資本金的要求,協議對銀行資本的構成進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銀行管理者根據銀行承受損失的能力確定資本構成,并依其承擔風險的程度規定最低資本充足率。在新協議中,保留了對資本的定義以及相對風險加權資產資本充足率為8%的最低要求。與此同時,新協議放棄了1988年協議單一化的監管框架,銀行和監管當局可以根據業務的復雜程度、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靈活選擇使用,允許銀行選擇外部評級和內部評級,促使銀行不斷改進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
第三,強化信息披露和市場約束。在新資本協議中,委員會對銀行的資本結構、風險狀況、資本充足狀況等關鍵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場具有迫使銀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資金和控制風險的作用。
新巴塞爾協議充分體現了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理念的發展方向,在巴塞爾資本協議規范下的銀行競爭將是以風險識別、度量、評價、控制和風險文化為內容的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競爭。
三、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發展方向
按照國際銀行風險管理的理念和經驗,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的特點和要求,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發展方向將體現為五個方面的轉變:
第一,風險管理內容由信用風險向信用、市場、操作性風險轉變。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復雜化,銀行的風險南原來的信用風險為主發展到多種類型風險共同作用,從發現風險到形成損失的時間大大縮短。與此同時,國際銀行業對各種類型風險的認識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漸提高,風險的管理由管理單一風險到管理多種風險、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門走向集中管理,體現了現代銀行風險管理的發展方向。未來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不僅要對信用風險進行管理,而且應更加重視市場、操作性、法律等各類風險的管理;不僅強調對市場風險因素的控制,而且應更加重視對人為風險因素的控制;不僅將可能的資金損失視為風險,而且還將銀行自身的聲譽損失也視為風險。
第二,風險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間接管理相結合轉變。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方法和手段還比較簡單,一些銀行風險管理還主要以直接管理為主,如審批授信項目、清收不良資產等。但從未來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看,要進一步發揮間接風險管理的作用,特別是針對一些時效要求短、批量化處理的銀行業務,如資金業務、零售業務,要進行間接管理,運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進行國別風險、地區風險、行業風險、企業風險等分析,結合信貸審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業務風險。
第三,風險管理對象由單筆貸款向企業整體風險轉變,由單一行業向資產組合管理轉變。目前,隨著經濟活動的變化,企業經營特征、資本運作的形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審核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為主要內容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防范風險的要求,子公司、關聯公司、跨國公司等復雜的資本運營模式使風險的表現形式更為復雜和隱蔽,這就要求風險管理要由對單筆貸款的管理向對企業的整體風險轉變,不僅要對財務情況進行審查。還要關注企業的經營管理、股權結構、對外投資以及全部現金流。同時,要把風險管理的視角從一個企業擴大到整個行業、市場的變化,在微觀分析的基礎卜強調系統性風險的研究。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最終過渡到資產組合的風險管理和資本制約下的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風險管理重點由強調審貸分離向構建風險管理體系轉變。以往,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往往單純強調“審貸分離”而忽視了商業銀行內整個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但英國巴林銀行、日本大和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等一系列事件說明,目前銀行業的風險管理已經不單單是授信審批的控制,而且更強調銀行整介風險管理體系的健全。從先進銀行風險管理的經驗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應是風險管理戰略、偏好、構架、過程和文化的統一,通過建立清晰的風險管理戰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構、全面的風險管理過程和良好的信貸文化,最終實現風險管理效率和價值的最大化。
[論文摘要]自商業銀行產生,風險就與之相伴、形影不離。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銀行業風險也呈現出復雜多變的特征。加之目前我們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內、外部經濟環境較為復雜,銀行業發展還很不成熟,風險的表現形式更為特殊,這對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試圖通過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一般原則的分析,按照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探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發展方向,以提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
[論文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思考
一、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是銀行業務發展和人們對金融風險認識不斷加深的產物。最初,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主要偏重于資產業務的風險管理,強調保持銀行資產的流動性,這主要是與當時商業銀行業務以資產業務,如貸款等為主有關。20世紀60年代以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重點轉向負債風險管理方面,強調通過使用借入資金來保持或增加資產規模和收益,既為銀行擴大業務創造了條件,但也加大了銀行經營的不確定性。20世紀70年代末,國際市場利率劇烈波動,單一的資產風險管理或負債風險管理已不再適用,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理論應運而生,突出強調對資產業務、負債業務的協調管理,通過償還期對稱、經營目標互相替代和資產分散實現總量平衡和風險控制。80年代之后,銀行風險管理理念和技術有了新的提升,人們對風險的認識更加深入。特別是銀行業競爭的加劇、存貸利差變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廣泛使用,市場環境的這些變化都顯現出原有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理論存在的局限性。在這種情況下,表外風險管理理論、金融工程學等一系列思想、技術逐漸應用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進一步擴大了商業銀行業務的范圍,在風險管理方法上更多地應用數學、信息學、工程學等方法,深化了風險管理作為一門管理科學的內涵。1988年,《巴塞爾資本協議》正式出臺并不斷完善,標志著西方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和金融監管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和統一,也意味著國際銀行界相對完整的風險管理原則體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模式和內容獲得巨大發展的時期,回顧20多年來銀行風險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歷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幾乎都凝結在《巴塞爾資本協議》當中。因此,對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來講,《巴塞爾協議》的誕生和完善,是國際銀行界風險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爾委員會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征求意見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爾協議全面繼承以1988年巴塞爾協議為代表的一系列監管原則,繼續延續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以信用風險控制為重點,著手從單一的資本充足約束,轉向突出強調銀行風險監管從最低資本金的要求、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和市場紀律約束等三個方面的共同約束。
可以說,新巴塞爾協議充分體現了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理念的發展方向,如果說在巴塞爾資本協議誕生前的銀行競爭還屬于無序競爭的話,那么在巴塞爾資本協議規范下的銀行競爭將是以風險識別、度量、評價、控制和風險文化為內容的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競爭。這對于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我國商業銀行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和標準。
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的不足
與國外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在內部管理和外部環境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從外部來看,銀行風險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環境還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體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監管和市場約束的作用還遠遠沒能充分發揮,在我國,銀行業信息披露還很不規范和不完備,外部監管部門的監管措施還相對簡單,市場對銀行的外部約束作用還有待加強。
從銀行內部來看,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在觀念、技術、方法等方面也與國外先進銀行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第一,在風險管理認識上存在差距。在國外銀行,十分重視風險——收益匹配的原則,把控制風險和創造利潤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國商業銀行中,對風險管理和業務發展的關系認識還有差距。第二,風險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還不到位,仍以信用風險管理為主,對市場風險、操作性風險等重視不夠。二是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缺乏差別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業務、不同風險、不同地區之間存在的差異,不僅不能管理好業務風險,反而容易產生新的風險。第三,風險管理方法上的差距。與國外風險管理方法相比,風險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風險識別、度量等方面還很不精確。第四,風險管理體系上的差距。體系的健全和獨立是確保風險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觀的分析能力的關鍵。但在我國,一些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往往還不健全,風險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擾較多,獨立性原則體現不夠。第五,信息技術上的差距。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改善風險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礙是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嚴重滯后,風險管理所需要的大量業務信息缺失,無法準確掌握風險敞口,直接影響到風險管理的決策科學性。
三、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任務及要求
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可以分為兩部分,從商業銀行內部看,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是通過建立嚴格的內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風險和確保銀行業務的健康發展,從而實現銀行股東價值的最大化。從商業銀行外部看,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就是通過加強商業銀行監管,進行金融體系的改革和完善,從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為了實現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盡快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必須滿足三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適應業務發展要求。商業銀行是以盈利和股東價值最大化為核心的企業,業務發展是商業銀行的根本任務,沒有發展本身就是風險。不顧風險的發展和不顧發展的“零風險”都是不對的,風險管理并不是杜絕風險,而是在資本配比的范圍內實現風險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適應外部監管要求。隨著銀行業的不斷發展,外部監管越來越嚴,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將監管部門的監管作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監管對商業銀行來說,是合規經營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強風險控制的內在需求。監管法規是金融競爭中的“游戲規則”,銀行風險管理只有與外部監管相適應,才有機會在平等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第三,要適應國際先進銀行風險管理發展趨向的要求。隨著國際銀行業的不斷變化,風險管理的方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仍將繼續。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產生時間還很短,與國際先進銀行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必須緊跟國際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及時掌握銀行風險管理的先進技術和理念,以適應日益激烈的競爭需要。
四、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
按照國際先進銀行風險管理的理念和經驗,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的特點和要求,筆者認為,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發展方向應努力做好五個方面的轉變,以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第一,風險管理內容由信用風險向信用、市場、操作性風險轉變。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復雜化,銀行的風險由原來的信用風險為主發展到多種類型風險共同作用。與此同時,國際銀行業對各種類型風險的認識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漸提高,風險的管理由管理單一風險到管理多種風險,體現了現代銀行風險管理的發展方向。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不僅要對信用風險進行管理,而且應更加重視市場、操作性、法律等各類風險的管理。
第二,風險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間接管理相結合轉變。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方法和手段還比較簡單,一些銀行風險管理還主要以直接管理為主,如審批授信項目、清收不良資產等。但從未來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看,要進一步發揮間接風險管理的作用。
第三,風險管理對象由單筆貸款向企業整體風險轉變,由單一行業向資產組合管理轉變。目前,隨著經濟活動的變化,企業經營特征、資本運作的形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審核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為主要內容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防范風險的要求,子公司、關聯公司、跨國公司等復雜的資本運營模式使風險的表現形式更為復雜和隱蔽,這就要求風險管理要由對單筆貸款的管理向對企業的整體風險轉變,不僅要對財務情況進行審查,還要關注企業的經營管理、股權結構、對外投資以及全部現金流。同時,要把風險管理的視角從一個企業擴大到整個行業、市場的變化,在微觀分析的基礎上強調系統性風險的研究。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最終過渡到資產組合的風險管理和資本制約下的組合模型的管理。
(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mba 碩士研究生,上?!?00093)
摘 要:八十年代以來,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建設投資和管理模式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城市投資公司的不斷擴大和有效運作的過程中,城市的基礎建設措施和城市的經濟發展有著明顯的提高。但是,在某些二線城市或是農村中,城市投資公司的改革政策有著明顯的不足和缺陷, 也面臨著許多的誤區和困難。城市投資公司與城市經營戰略有著密切的關系和必然的聯系。所以,本文主要從經營戰略方面探討了城司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 :城市經營;城司;監管機制;基礎設施建設
中圖分類號:F83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5)08-0051-01
收稿日期:2015-02-07
作者簡介:劉文浩(1986-),男,山西太原人,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MBA 在讀。研究方向:創業與創新。
城市投資發展是一項重要的并且需要慎重選擇的項目。
如今的城市投資面臨著風險大、經營性差、回款時間長等一系列問題。在城市的投資項目中,要注意投資主體以及創新項目的運作模式。投資是具有一定的風險性的,所以在投資的前期,一定要充分的考慮好一個項目的利弊,以及做好前期項目的財務評價。一個城市的發展程度決定著這個城市是否有需要投資的項目,是否能對國家的經濟建設和城市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所以如何創新多元化的投資平臺、拓展多重經營渠道、降低企業的債務風險、提高盈利是城市投資發展有所突破必須面對的新挑戰。
一、城市投資公司的發展狀況
1. 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仍在延用
城市建設項目過分地依賴于財政的投資,國家沒有對城市投資經營戰略進行完善,如今還處于落后的局面。在城市投資成立之初,某些城市政府還無法擺脫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如今,城市的發展速度加快,但管理模式仍然沒有太大的更新。因此,政府要加大力度對城市投資公司的經營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對以往的重經濟、重經營、重發展、輕管理的形式進行更新,加大管理力度,對工作人員的管理要符合當今社會的需求。既要改變舊的管理模式,又要不影響經濟利益的提升。
2. 融資渠道較為單一,負債率很高
對于較小的城市來說,城市投資公司如果在沒有認真考慮的情況下,就對城市中的某個地區或企業進行投資,會造成了嚴重的負債率。在進行投資前,一定要慎重考慮,對該企業進行明確地核實,在有發展及改革價值的前提下,才可以進行投資,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避免負債的情況,還可以對城市的經營模式有進一步的提高。由于一些建設項目的收益不高,所以引起銀行慎貸的程度也就不斷加深,當城市投資公司的負債率越來越高時,對于償還債務就存在一定的困難,對投資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城市投資公司的發展方向
1. 投資公司經營發展方向
作為城市基礎設施投資主體的城市投資公司,應將經濟條件下的各個部門分散投資,分散管理,對城市有價值的地方進行多項投資。但是為了避免投資方的風險,城司要進行多個方面的考慮。例如:經營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可以由城市投資公司作為發起人,吸引多元投資。投資前既要對投資的項目有著深刻的了解,又要協商管理各個部門,有效、無風險地投資。
2. 城司的職能定位
所謂的城市經營,就是以城市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主要目的,改變不經營、只投入的現狀。在進行城市投資時,各級領導一定要以建設美好社會、給人民提供好的生活條件為主要目標。城市投資公司共有兩個方面的任務,第一是:建設城市基礎建設;第二是:按照市場規律,對該城市的基礎設施進行管理。所以城市投資是反對盲目性的,要對可利用的資源進行合理開采,重復利用,使之造福于人類;而對于沒有必要開采和投資的項目就要減輕管理。而這種減輕并不意味著放棄,只是相對于有必要投資的項目稍微減輕重視程度。
三、城市投資發展的重點
1. 建立資金的監管機制
政府要建立規范的出資人制度,加強對項目的投資管理。資金的監管是城市投資公司最重要的一項管理制度。在工作中,員工不可隨意取走資金,若公司的員工有急任務,可以限定其返還資金的日期。在投資的過程中,也要考慮資金的使用效率,加強對工程投入成本的審計。在保證資金能夠順暢流通的同時,才可以考慮建設的成果及利益。
2. 培育收益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
培育收益性項目,以解決資金收益的矛盾。國家要不斷地培育高收益的項目,在保證融資暢通的情況下,減少公司資產的負債率。讓整個城市投資公司呈現出良性循環的模式。
四、結語
城市投資公司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籌集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要判斷城司的資金運轉是否順暢,能否獲得大的利益,關鍵在于投資是否合理。本文對城司的發展狀況,城司的發展方向以及城司的發展重點都做了深入的分析了解。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城市投資公司的管理及投資,對城市的經營戰略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讓城市經營變得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 毛節程. 從城市經營戰略看城司的發展方向[J]. 管理論壇,2002(8).
[2] 莫雄. 城市經營與城司的戰略調整[J]. 發展戰略,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