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7: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智慧園區建設案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對智慧園區的認識
智慧園區指的是利用數字化、信息化、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優化、整合園區各類管理和服務資源,促進要素聚集、產業聚合、融合創新、管理模式轉變,全面提升園區創新、服務和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智慧園區建設是管理者對園區的發展理念和定位進行深度剖析后,以全面提升園區綜合服務能力為目標,以業務服務、保障體系、信息化支撐、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工作為主要建設內容,促使園區成為可持續成長綜合體的過程。
因此,智慧園區應當有以下特點:
第一,業務主導。智慧園區的建設方向和內容需要基于業務上的具體需求,以便確保建設成果能夠確實服務于園區。
第二,全面性。智慧園區建設不只是信息化建設,而是對園區綜合體的重新塑造,因此將涉及園區的方方面面。
第三,生長性?!爸腔邸痹谟谀軌蚱婆f立新,智慧園區的建設不是終點,而是園區綜合服務水平再一次提升的參考。
智慧園區方案概述
太極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基于全方位、多層次的管理模式,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形成跨平臺的融合服務,幫助領導者縮小管理半徑,降低管理縱深,做出更精確的決策;從項目、公司、行業到部門進行逐級監管,兼顧不同市場環境下的風險控制需求;專業分工,細化資源整合和協調工作,大幅度提升生產效率,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園區產業的優化與升級,跨越式地提高園區的創新性、有序性和持續性,形成以智慧產業發展和智慧技術應用為特征的“智慧園區”生態圈,構建“智慧園區”發展的新形態。
總體框架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智慧城市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提出智慧園區“2+6+2”概念框架,即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聚焦園區內企業、公眾的迫切需求,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和綜合信息集成支撐平臺這兩個支撐,提高政務管理、企業管理服務、科技金融、產業管理人才特區、社會服務、園區管理等6大重點領域信息化智能水平,支撐2條主線(領導、公眾),促進信息產業轉型升級,以應用帶動產業,推動智慧園區的總體發展。
建設思路
智慧園區建設,以“統籌規劃、資源集約、服務高效”為宗旨、本著“理念先進,適度超前”的設計原則。堅持“五統、四化、三集”,即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運維,逐步實現智慧園區信息化建設項目的應用設計標準化、項目投資集約化、資源共享統籌化、建設運營一體化,實現資源集約、數據集中、業務集成的最終目標。
主要建設內容
1. 數據中心體系。數據中心建設的重點內容是中心數據庫體系建設、元數據體系建設、指標體系建設、模型庫建設、經濟監測綜合數據庫建設、專題庫建設、地理空間數據庫建設和文獻資料庫的建設,以及數據的更新維護管理。
2. 應用支撐平臺。應用支撐PaaS平臺以IaaS(基礎設施及服務)平臺為基礎,以技術服務標準體系和電子政務信息安全標準體系為保障,為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應用提供應用支撐。PaaS平臺主要為應用層提供云應用服務、數據集成服務、工作流服務、報表服務、統一認證授權服務、門戶服務、內容服務、網頁防篡改和數據庫安全審計等應用支撐及應用開發所需環境和服務,從而形成可持續擴展的IT技術支撐體系,為企業智慧公共服務平臺網絡提供穩鍵、靈活的應用支撐。
3. 園區產業經濟運行監測與統計。以園區經濟數據為基礎,通過對園區經濟的經濟月歷、經濟年歷、異動指標、指標監測、重點工業生產要素信息運行監測、主題分析等形式進行分析,及時發現經濟運行的異常,給宏觀調整產業發展政策提供數據依據。
4. 園區政務服務平臺。政務服務平臺為入駐企業提供完善的政務服務,幫助園區企業和園區產業實現健康發展,其中包括各種優惠政策的、常見問題咨詢、項目的申請流程、項目申報通知、專項資金的管理等。
5. 園區企業服務平臺。企業服務平臺建設包含商務服務、云服務、創業幫扶撮合系統、科技金融撮合系統、管理咨詢撮合系統、技術推廣撮合系統、協作配套撮合系統、人員培訓撮合系統、信息交換撮合系統、法律維權撮合系統。
6. 移動辦公終端建設。相關人員通過智能手機在權限范圍內上網查閱和應用不同模塊。
基于智慧園區平臺、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平臺等基礎設施,應用云計算技術,整合園區可共享的政務信息資源,可為管理部門提供快速搭建部門移動政務辦公門戶和經濟運行應用服務。這樣,相關用戶可通過手機終端全面了解園區經濟運行情況,并進行相關業務辦理和決策分析。
智慧園區建設成效
(一)有利于政府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提高經濟管理科學水平和效率。
智慧園區有助于“職能清、情況明、數據準”目標的達成,全面掌握經濟運行發展態勢,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對信息進行深度加工和分析,監測、分析、預判和預警經濟發展態勢,提高區域經濟管理和決策水平。
通過智慧園區建設,政府可以時刻掌握企業信息和發展動態,通過模型分析結果支持政府對行業和經濟發展的決策,以及進行宏觀調控。政府可以及時統計各行業經濟發展信息,并利用科學分析模型、利用數據挖掘等技術,預測城市經濟發展的走向,及時進行宏觀調控,為制定來年的經濟發展規劃提供堅實的數據依據。同時,政府可以利用數據實現信息資源整合,促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引導產業升級,實現經濟發展轉型,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二)全面提升全區企業形象和競爭力,促進區內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
企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結合云計算平臺的三級服務(IaaS服務、PaaS服務和SaaS服務)和電子商務平臺,進一步完善企業信息化建設,降低企業信息化投入,幫助企業經營者內管企業、外做生意,提升區內企業形象和競爭力,加快經濟增長速度。
企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可面向全國宣傳、推廣園區內各類企業及其產品,與國內知名商業網站的主站建立互動關系,充分利用知名商業網站的海量用戶拓展商機。
企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推動電子商務發展,幫助廣大企業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商機拓展,搭建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通過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溝通,實現新的資源整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三)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打造服務型政府形象。
企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將實現用戶的單點登錄,實現各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減少大量的重復工作。同時,海量數據智能分析結果可預測經濟動態,有助于提高政府決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對于街道和社區來說,形成了高效、便捷、低成本和安全的業務平臺,極大地提高了基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集中精力解決主要矛盾。
企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可整合各類社會資源,面向企業提供綜合性信息服務,提高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和質量,強化中介機構和企業之間的溝通,實現社會服務資源共享,為廣大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具體而有效的咨詢服務和信息技術支撐,提高為企業服務的水平,是完善園區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政府通過該平臺實現針對企業各類扶植優惠政策措施的整合,包括融資貸款、稅收優惠、稅費減免、勞動保障等,為區內企業提供全面、權威、及時的資訊,樹立服務型政府形象。
2016年6月2日,全球3D 設計、3D 數字樣機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解決方案、3D 體驗解決方案領導者達索系統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卓越業務,體驗巔峰”2016大中華區3D體驗高峰論壇。此外,3D體驗區還展示了航空航天、能源、工業設備和船舶行業的企業3D體驗,最吸引眼球的是人與汽車的VR互動。
達索系統作為一家為全球客戶提供3D 體驗解決方案的知名廠商,為企業和客戶提供虛擬空間模擬,其解決方案改變了產品在設計、生產和技術支持上的方式。達索系統的協作解決方案更是推動了社會創新,擴大了通過虛擬世界來改善真實世界的可能性。達索系統為140多個國家超過21萬個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客戶帶來價值。
2016年是“中國制造2025”的全面實施之年,也是達索系統中國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年,達索系統將開啟與“中國制造2025”同行的新征程。過去的十年,達索系統中國的業務獲得高速增長,其3D設計和PLM解決方案在中國企業的海外戰略和全球化發展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并與中國企業廣泛展開深度戰略合作,加速在中國市場實現擴張。
達索系統大中華區總裁張鷹表示:“2016年是達索系統中國的嶄新起點,我們有幸能與‘中國制造2025’這一宏偉計劃同行。達索系統將繼續加大渠道、技術、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的投入,給予中國用戶更多、更優質的支持與服務,我們希望能夠與更多的行業伙伴展開深度合作。對于下一個十年,我們充滿期待。 相信定能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發揮積極的能量,為‘中國制造2025’的全面實施插上羽翼, 助力中國早日成為世界制造強國?!?/p>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達索系統收獲頗豐,與賽伯樂投資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將在3D產業園區建設、3D人才的培養和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進行合作。
據了解,賽伯樂作為中國投資界的典型代表,將眼光瞄準了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新興熱門產業。截至目前,賽伯樂已經在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投資超過1000億元,推動了傳統產業向信息化和“互聯網+”的方向發展。此外,賽伯樂還成為了許多中國城市發展“智慧城市”的有力合作伙伴。賽伯樂董事長朱敏長期關注高科技行業的發展,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創建了知名的美國WebEx(網訊)公司,并與達索系統在波音飛機項目中進行了合作,為波音飛機項目共同構建協同平臺。
此次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包含了一攬子合作計劃:共建互聯網制造服務平臺;合作成立3D產業園區,以支持中小企業對3D體驗平臺的應用;合作辦學,開設3D技術相關課程,為整個行業和國家培養更多3D技術人才;此外,還將在推動中國百城共建“智慧城市”等方面進行合作。雙方的合作是“中國制造2025”部署中的重點領域之一,對于推動中國企業轉型很有意義,此次合作也引起了企業家和投資者的關注。
:貴州路鑫喜義工礦集團去年開始投產,目前進展情況如何?
申 勇:集團成立后,根據貴州省煤炭生產兼并整合重組的政策,已收購兼并了六枝特區青菜塘煤礦、金來煤礦、新寶園煤礦等11對煤礦,現證載能力234萬噸/年,整合技改后生產能力預計達到600萬噸/年。洗煤、焦炭、玻璃、電廠、物流等幾個項目也在同時進行。
:山西路鑫能源集團是山西省百強民營企業,怎么會想到來貴州投資興業?
申 勇:我們是搞煤焦化起家的,從1995年建廠到現在已經有18年了。貴州是長江以南重要的能源基地,而六盤水又是貴州的主焦煤基地,集團老董事長朱其誠有個觀點,干什么事都要掌握主動權,占領要地和占領優勢,這對以資源為依托的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六枝雖然是六盤水經濟最薄弱的地方,但老董事長感覺經濟最薄弱的地方發展前景和空間會越大,另外,六枝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為我們這種大型的散貨物流產業提供了很大的運輸便利。相對于我們在山西的投資環境,來到六盤水后,各級政府對我們的支持力度要大得多,所以我們最終選擇了六枝。
:在山西,當地政府曾用“路鑫現象”來形容山西路鑫能源集團的發展,請介紹具體情況。
申 勇:2003年,我們集團只是一個10萬噸的機焦廠,占地200畝,到2011年來貴州之前,我們占地5000畝,固定資產100億,8年時間固定資產翻了幾十倍,從原來在山西省介休市排名100位之后到現在排名前三,我們的發展速度被當地政府稱作“路鑫現象”。這10年是中國經濟大發展的10年,對企業來說不進則退。集團高層認為,小發展大困難,大困難小發展,不發展沒出路。而在發展中,最關鍵的是產業鏈的打造,包括各產業之間的規劃是否合理、是否能夠長期持續的走下去,這是很重要的支撐。我們從2003年到現在為止,在項目規劃、項目建設、項目投資上沒有失誤過。因為平臺大了之后,每個項目的投資也會非常大,一個失誤就有可能將整個集團拖垮。
合作創造價值
:山西路鑫從過去的小機焦廠發展到現在的規模企業,這里面有路鑫自己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作為山西路鑫的全資控股子公司,貴州路鑫可以借鑒到什么經驗?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創新和突破?
申 勇:2003年,我們在天津塘沽開了一次董事會,當時定的戰略思路是“走出去,請進來,多元合作,合作共贏”,路鑫一直是按這四句話發展的。后來,又把“多元合作,合作共贏”改為“協作就是財富,合作必須共贏”。
我們從2003年起步合作的第一家企業是山西中巴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他們實現了參股式的經營合作,現在我們還是他們的股東。正是有了這樣的合作,我們不僅在起步階段獲得了資金,還使我們的產品順利進入了國際市場。在此基礎上,我們開始建大的焦爐,一邊建設一邊生產,企業慢慢地就滾動開了。后來,我們又先后與山西省焦炭集團、香港宏馬投資集團、山西鋁廠、中國鋁業等多家企業實現了股份制合作,使我們的企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在六枝,合作之路我們仍然在走。前段時間我們和水鋼、水礦開了座談會,和貴州大唐電力也在談合作,園區的建設最終肯定也會通過合作的方式來進行。按照我們的經驗,合作是在具備一定條件以后,在恰當的時機下形成的,目前我們主要是打基礎,把要上的項目做一個合理的規劃,這樣不管誰來投資,看到整個園區的布局是合理的,項目的規劃、前期的投資是到位的,這樣才能形成合作的前提。
:你剛才說到園區的建設,據了解,貴州省發改委已經把六盤水路喜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作為全省循環經濟示范基地的目標來打造,既然是示范,那么路鑫有沒有形成一些可以為其他園區提供參考的思路和經驗?
申 勇:在山西,我們從2005、2006年就開始嘗試循環經濟,當時還沒有這個說法。1995年建廠時我們是2.8米的小機焦,那時就開始想機焦出來的煤氣該怎樣處理。但苦于煤氣量小撐不起大投資。到2005、2006年,大機焦建成投產后,我們也開始嘗試給焦爐配套建設余熱發電,煤氣制甲醇、制精苯,發電廠富余蒸汽給園區供熱、給化工廠供熱?,F在這些配套項目均已投產達效,基本實現了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但因為剛開始起步時起點低,園區的布局規劃還不太合理,規劃也是修修補補,屬于邊走邊看的摸索階段。
到貴州之后,我們在山西的基礎之上提出要合理規劃項目,一步到位,提出了“15155”工程。這個工程的規劃是目前為止我們最為滿意,最詳細和完備的規劃。按項目的關聯度來進行區域劃分的園區建設模式,更有利于資源之間的循環和高效利用,節能環保。
我認為,要搞好循環經濟并不容易,首先,它的準入門檻非常高,需要資金的大投入。因為它是一個上下游產業鏈的集合,每一個產業都需要做得足夠大,動輒上百億。其次,它是一個多元化、跨產業的產業聚合,需要多行業、多種類的專門人才。第三,搞循環經濟還得要有開闊的胸懷和開放的眼光,合作的精神。搞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非一家企業所能包辦,需要與多家有實力的企業,從人力、技術、管理資金等多方面進行廣泛的合作才能完成,不然做不好。第四,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必須是一家主導,這樣才能在園區企業的利益輸送、園區規劃、施工進度上有話語權,才能進行統一調度,這不是園區管委會可以解決的問題。第五,循環經濟實現了競爭力的轉移。園區最終產品的市場價格競爭力,是上游多家企業輸送利益的結果,在成本上比單一型的企業更有競爭優勢,應該說是一種創新型的商業模式。目前,我們在具體的生產實踐中也在積極探索循環經濟的發展,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已經形成一家主導的產業園區模式,這對更好地發展循環經濟提供了基礎和前提。
管理激發效益
:進入企業以前,你曾在學校當過老師。從老師轉變為企業家,有哪些不同感受?
申 勇:應該說,管企業還是相對復雜些。管學生,一個班就40來個人,又都是小孩子,他們處在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期,這時候好改變。但企業不同,企業員工多,且都是孩子的父親輩,有的甚至是爺爺輩,要改變他們業已形成的觀念和習慣就比較難了。這些年我的體會是:管理是一門藝術,尤其是對人的管理,光有制度是遠遠不夠的,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同樣的問題,針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下要用不同的辦法來解決。大事化小,小事化大,既要嚴厲,又要有人情味,做到情、理、法的三結合??傊?,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和諧、效率、激情的統一,光實現其中一項目標是不行的,這需要管理者不斷在實踐中修煉和提高。
: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比較成功的管理案例?
申 勇:說到管理案例,我想從公司和個人兩個方面來說。從公司的角度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集團高層開會研討,最終制定了六條原則:不裁員,不減薪,發展中的困難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安全為天,堅持“協作就是財富,合作必須共贏”的觀念不動搖和以人為本的觀念不改變。借用大家的智慧,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共度危機。這些措施到今天來看都起了決定性作用。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我所學的專業是教育管理,而企業管理涉及工藝管理、技術管理,人員管理等方方面面。我的體會是,如果生產、質量、安全等工作出了問題,一定是管理出了問題,這一點應該是具有普遍性的。管理出問題,又以人的管理為核心。舉個例子,我在任洗煤廠廠長時,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洗煤機司機,他生產的精煤用于煉焦出現了質量問題,但我的質檢部門對他洗的精煤卻未檢查出毛病,當時我苦思不得其解,最后我想明白了,因為他經驗豐富,他熟知質檢部門的抽檢制度,鉆了制度的空子。我明知他作弊,又苦于拿不到證據,最后我決定找他談話。首先我先肯定了他這些年對公司的貢獻,公司高層對他的認可度;其次,肯定他的工作能力是一流的;第三,希望他能起榜樣帶頭作用;第四,我明確告訴他,即使他有什么問題,我作為廠長也不可能開除他;最后,又把最近我對他的困惑說了出來,同時強調,我沒有證據,只是猜測。我說完之后,他很感動,第二天就給我寫了一份檢查。從此之后,他確實成了洗煤廠公認的榜樣,洗煤質量問題也得到解決。所以,人的管理是最復雜的,尤其是思想問題,人對了,一切就都對了。從對人的管理上,最能體現一個管理者的智慧。(責任編輯/霍慶濤)
鏈接
六盤水路喜循環經濟
產業園區簡介
關鍵詞:休閑旅游農業;新農村;鄉村振興;發展
休閑旅游農業是鄉村振興戰略下所興起的一種新型旅游產業,其以農村地區所特有的旅游資源為載體,可以向游客展示更多的農民生活、農村生態和農業生產,所形成的休閑觀光產業可以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將農村經濟擺在了更為重要的位置上,要求農村地區不斷挖掘潛在的旅游資源,嘗試將農村地區的環境、文化等要素緊密聯系起來,統籌規劃,以此促進休閑旅游農業的可持續發展[1]。目前來看,全國各地的休閑旅游農業均取得了很好的發展成就,但依然存在著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比如旅游產業同質化嚴重,所形成的旅游產品缺乏獨特性,服務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基于這些現存問題,進一步明確和掌握休閑旅游農業的發展策略尤為關鍵和必要,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文章重點從四個方面來分析探討怎樣發展休閑旅游農業,加快新農村建設。
1嚴格秉承發展休閑旅游農業的原則
休閑旅游農業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必須始終秉承一些基本的原則,并不斷增強休閑旅游農業發展的活力和核心競爭力??偟膩碚f,在發展休閑旅游農業時,要嚴格遵循以下三點原則。(1)生態環境是休閑旅游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承載,必須始終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無論是開發前還是在發展過程中,均要對所處的生態環境進行全方位的調研與論證,有序、合理、有節制地去發展休閑旅游農業。另外,從哲學角度來說,環境開發與保護既有矛盾,也有聯系,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在發展休閑旅游農業時要合理利用當前的生態資源,不能為了一時的發展去破壞生態資源,而是要始終確保發展可以與自然協調統一。(2)休閑旅游農業的發展有著復雜性和長期性的特點,這要求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始終遵循諸多的政策,包括用地政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服務等,同時嚴格按照統籌謀劃和上下聯動的思路,不斷擴大休閑旅游農業的影響力,形成一些特色品牌。(3)休閑旅游農業的發展必須不斷加強組織領導,認真抓好各項政策的落實,需要遵循層層推動落實、層層落實責任和層層開展督導的原則。在層層推動落實方面,要始終凸顯出休閑旅游農業的特色,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來落實政策文件,確保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可以發揮出優勢,促使休閑旅游農業落地生根;在層層落實責任方面,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交流溝通力度,并形成責任機制,將休閑旅游農業的發展權責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和人員身上,確保日常工作的高效落實;在層層開展督導方面,考慮到休閑旅游農業發展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多問題,因而要加強督促檢查,建立年前有計劃、年中有落實、年終有考核的督察機制。
2創新休閑旅游農業的開發與設計模式
結合現階段休閑旅游農業的發展特點,在創新休閑旅游農業開發模式時,可以優先考慮發展“公司+農戶”模式、“農戶+農戶”模式、“政府+公司+農村旅游協會+旅行社”模式、股份制開發模式這四種。以“政府+公司+農村旅游協會+旅行社”模式為例,由當地政府負責鄉村休閑旅游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由旅游公司負責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的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由農村旅游協會專門組織當地村民參與到旅游事業中,包括表演、導游、工藝品制作、住宿餐飲提供等,由旅行社負責旅游市場的開拓,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游玩。再以“農戶+農戶”模式為例來說,有很多農戶對外來企業參與到休閑旅游農業產業中存在著顧慮,不愿意將自己的資金或者土地交由企業來打理,相反更信任示范戶。基于此,農村地區在發展休閑旅游農業時,要盡可能地去樹立多個示范戶,形成特色發展區和合作關系,將更多的農戶集中起來,增強“農戶+農戶”模式的發展能力。在休閑旅游農業設計模式創新中,可以進一步發展個體農莊、主題農園、產業莊園和企業莊園。以主題農園為例,可以考慮大力發展教育農園、租賃農園和市民農園,將農業生產與旅游事業緊緊結合起來,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創新發展模式。再以產業莊園為例,在打造現代化的農莊時,可以將生產、銷售、交流、教育、旅游和研發緊密結合起來,形成特色化的發展路子[2]。需要注意的是,所形成的產業莊園要充分體現出產業化的特點,同時可以滿足休閑旅游農業的發展需求。除此之外,隨著近年來休閑旅游農業的發展,農家樂、特色村寨和民俗村均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對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地政府在發展休閑旅游農業時,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去設計鄉村旅游開發形式,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將智慧化旅游產業理念引申進來,促進休閑旅游農業的良性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3貫徹落實休閑旅游農業的發展政策
休閑旅游農業在發展過程中非常依賴于黨和國家所出臺的政策文件,這也是確保休閑旅游農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強有力抓手,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偟膩碚f,在發展休閑旅游農業時,要重點落實用地政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服務、品牌創建五個方面的工作。(1)用地政策:進一步深化和落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執行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用地自辦和入股等方式來經營管理休閑旅游農業,嘗試將休閑旅游農業所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向休閑旅游農業供給更多的林場和水面資源,進一步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2)財政政策:當地政府要結合實際情況去整合財政資金,將有關于鄉村發展的資金傾斜于休閑旅游農業,嘗試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財政貼息的方式來加大財政支撐力度。除此之外,對于融資模式也要不斷地去創新,嘗試應用PPP模式、“互聯網+”模式,引導和鼓勵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到休閑旅游農業中來。(3)金融政策: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結合實際情況去擴大信貸范圍,幫助休閑旅游農業主體去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另外,要不斷增大對休閑旅游農業的信貸支持力度[3]。(4)公共服務:當地政府要考慮將休閑旅游農業納入城鄉發展的大系統中,打造基于休閑旅游農業的產業帶和產業群。建立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一系列的監管規范。除此之外,當地政府要積極與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建立人才培養計劃,為休閑旅游農業的發展培育更多的優質人才,以此全面提升休閑旅游農業的公共服務質量。(5)品牌創建:通過“點、線、面”的方式來打造休閑旅游農業品牌,增強核心競爭力。在“點”上,要繼續推介美麗休閑鄉村;在“線”上,要主動去發展基于休閑旅游農業的景點線路,并做好沿途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休閑旅游;在“面”上,要創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打造特色村鎮。
4落實休閑旅游農業的園區建設工作
目前來看,全國各地的休閑旅游農業均不同程度地開展了園區的建設工作,積累了很多的成功經驗,包括觀光農業園、農業公園、教育農業園、森林公園、民俗觀光村。以其中的農業公園為例,當地政府可以考慮按照公園的經營思路來發展休閑旅游農業,將農業生產場所、休閑旅游場所與農產品消費場所打造成片,還可以考慮發展一些特色性質的文化活動,比如寫作、寫生、攝影。再以其中的森林公園為例,要把握好三個要素:一是確保有豐富的林木資源;二是確保地形多變、林地開闊;三是擁有奇石、溪流和山谷。將這三點要素緊緊結合起來,打造系統化、生態化的農業復合生態群體[4]。另外,在土地資源利用和空間布局上,可以將林、果、漁、菜、花結合起來,打造別致的生態景觀,便于人們更好地去休閑、度假、野營和避暑。教育農業園和民俗觀光村也是當前休閑旅游農業可以大力發展的形式,尤其是教育農業園屬于一種新型的發展形式,有著很好的發展潛力。具體來說,教育農業園可以將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所打造的農業經營形態既可以陶冶游客的情操,也可以豐富游客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對帶動休閑旅游農業的上下游產業發展意義重大。法國的教育農場、我國臺灣地區的自然生態教室均是可以借鑒的成功案例。民俗觀光村這一發展形勢非常依賴于當地的生態環境和人文情懷,深圳的民俗文化村在這一方面積累了很多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在發展民俗觀光村時,要充分考究當地的文化和民俗風情,為游客展示更多富有特色的鄉土風情,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贏得更多的回頭客。
5結語
新時展背景下,休閑旅游農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更為凸顯,且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發展成效,呈現出更強的生機活力。為進一步落實好休閑旅游農業的發展工作,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要不斷做好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創新發展與管理工作,始終秉承休閑旅游農業的發展原則,牢牢依托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文件,有序、合理、有節制地去發展休閑旅游農業。鑒于當前階段休閑旅游農業在發展過程中還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問題,對農村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因而后續要進一步加大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開發路徑的探索力度,鼓勵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到休閑旅游農業產業中去,增強休閑旅游農業的抗風險能力、服務能力,以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竹.農業休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的路徑探究[J].南方農業,2020,14(24):137-138.
[2]王愛忠.鄉村振興戰略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開發路徑探索——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4):42,158.
[3]李建云,任國柱,李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創新發展與管理[J].新農業,2020(9):77-78.
關鍵詞:主辦城市 上?!”本V州 奧運與世博 創意與傳播
中圖分類號:TU-09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8537(2010)07-0016-08
引言
伴隨著向全世界開啟了兩個多月的中國上海世博會,人們一直矚目的議題是綠色、低碳與人文的可持續性。但上海世博會文化遺產方面的實踐使“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更成為城市全面發展并紀念第五個中國“文化遺產日”的鮮明主題詞。世博會,作為人類智慧的展示,從1851年倫敦世博會鋼鐵,玻璃成為智慧高峰起,盡管每一屆有不同的城市主題。不同的表達方式,但世博會確給世界留下了四十屆精彩篇章。觸摸歷史原版的世博會的經典紋理,不僅可品嘗到一道道建筑視覺的盛宴,更可汲取的是來自各屆主辦國的主辦城市的建筑文化遺產的啟示。作為在2010年中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的一個聯想,我以為在近二十年間,中國舉辦的一系列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大型活動中,主辦城市的世界文化影響力正靠傳播力量惠及城市發展1990年的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及2010廣州第十六屆亞運會,雖然它們作為城市超巨型事件具有一定時效性,對城市發展而言其短期高峰的社會、經濟。文化效應也不是最高目的,但將其影響轉化為城市發展長期的動力,成為推動城市永續發展的催化劑其作用不可低估?,F代傳播已是城市重大事件成功的標志,這其中不僅有“事件”系統工程設計的文化影響度水平,更要專業化傳播的力量。以下可從2010年上海世博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即將召開的廣州亞運會的建筑文化遺產實際為例,在文化遺產觀念上思考其城市的可續性及文化的傳播性希望為探索“主辦城市”的建筑文化遺產的“中國模式”尋到新思路。
“主辦城市”如何保護和利用建筑文化遺產
隨著經濟全球化模糊了資本的國家界限,城市已被自然地推到了前所未有的競爭邊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奧運會、世博會等城市重大事件便成為推動當代城市發展與建設的重要契機、,世博會作為其中單次舉辦時間最長且規模最巨大的“城市事件”,與城市的后續發展息息相關,而那源于世博會的經典建筑更成為承辦國家與城市的神圣地標,倫敦的水晶宮、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巴塞羅那的德國館,布魯塞爾的原子鐘,西雅圖的華盛頓州大劇院等,不僅是建筑史上劃時代的佳作,也為主辦城市營造了豐富的城市輪廓線,成為迄今不可多得的建筑文化遺產。上海世博后灘公園是2010上海世博公園的核心綠地景觀之一,它既是上海2010年期間世博綠地,也是未來上海市的公共綠地。建筑師與景觀設計者將景觀作為生命系統,用當代景觀設計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嚴重的原工業棕地上建成了具有多重生態與環保意義、傳承審美情趣的城市公園。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發源地的上海,見證了近代民族工業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場地范圍內的工業遺址主要為工業廠房和貨運碼頭,包括有型鋼廠三車間、厚板酸洗廠房及碼頭。設計建成的銹色長卷(紅綢帶)是一條綿延的鋼鐵綢帶,材料主要由原場地內的廢鋼材回爐鍛造的鋼板拼貼而成,既體現生態環保的理念也是一個當代的景觀設施。在這里,工業遺產的記憶體現為一種超越形式與功能的材料與藝術。再如上海世博會“破天荒”地保留了30萬m2舊廠房并改建為世博展館,但這一策劃在開始曾受到國際展覽局某專家的反對。以江南造船廠為例,它是中國追求國富民強的現代化征程的開始,對江南造船廠廠房的改造,不僅延續著民族的歷史記憶,更是上海世博會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命題要義。為此,現在呈現的上海世博會展館建設,力求減少大拆大建,在降低建設成本時,延續著城市的歷史脈絡。值得提及的是,19世紀與20世紀初的世博會園區建設并沒有考慮太多后續利用的可能性,大部分場館按照臨時建筑的設計思想來建造,結果它們大多隨世博會閉幕而拆除,并沒有真正轉化為城市發展的積極要素。1889年的巴黎世博會留下兩個鋼鐵“杰作”,即有“建造藝術巔峰”之譽的機械館和后來成為巴黎城市象征的埃菲爾鐵塔。由于按照臨時建筑設計的緣故,1910年拆除了機械館,埃菲爾鐵塔也幾乎難逃厄運。世博會建筑文化遺產史上,也有保留下來且發揮著巨大作用的建筑,如1 929年巴塞羅那世博會的體育場競成為1992年同城“主辦城市”奧運會的賽場,這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再如為紀念《獨立宣言》在美國費城簽署100周年,1876年美國于費城舉辦了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世博會,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新興工業國家的崛起,這屆世博會上“自由女神”的手臂頗引人關注,它是法國獻給美國的一份特殊禮物,以紀念美國獨立100周年,1984年,這尊自由女神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以上海世博會保留園區內老建筑利用為例,改造、置換的項目約占世博園區總建筑面積的1/5,創下歷屆之最。這批老建筑已在多種用途中獲得新生或直接用于國家館,另一部分用于物流和后勤保障。最引人注目的是5000m2的世博會博物館與2萬m2的城市文明館,它們均設在原江南造船廠的老建筑內。上海世博會園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上保留園區內老建筑最多的世博會。作為“主辦城市”上海世博會還創下十項世界記錄 (1)報名參加上海世博會國家及組織已有240個,為歷屆之最,超過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172個國家及組織的記錄,(2)注冊類、大型博覽會(每5年一次)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3)20萬以青年為主體的志愿者也創歷屆之最:(4)40個國家和組織參加的自建館數量屬第一;(5)實體世博會與網上世博會的“永不落幕的世博會”,(6)上海世博會主題館屋面太陽能板面積達30 =000m2,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單體面積的太陽能屋面,年發電量達28077度,每年可減少CO2約2800噸:(7)主題館外立面的5000m2生態墻為世界面積最大的生態綠墻,(8)世博園區30多座廁所約8000個廁位,創世界上單
體量之最:(g)世博會園區面積最大;(10)在世博會民營企業聯合館內有一個由30000個水晶展牌組成的“閃耀矩陣”展示墻。面對如此多的創意,據有-關專家預估,世博會開幕前至結束,整個采取的措施能夠抵消世博會碳排放的60%~70%,基本上會在4~5年內實現碳平穩。作為世博會歷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上海世博會,綠色,環保、和諧、低碳已成為“主辦城市”的綠色文化遺產,其低碳建筑更彰顯中國“綠色能源大國”的形象。從亞運到奧運“主辦城市”永恒的課題
在馬國馨院士2007年元月著的《體育建筑論稿――從亞運到奧運》一書中極其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亞運,奧運主辦城市不斷張揚起的文化影響力。他認為主辦大型運動會是一個內容龐雜、包羅萬象的系統工程,他對比分析了歷屆亞運會及多屆奧運會給城市發展帶來的變化。這讓我聯想到在北京規劃展覽館內的北京城市縮微模型,呈中軸線布局的奧林匹克公園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與許多新建的場館組成了“主辦城市”新的城市構架;世界一流的體育場館及城市新地標,位于中軸線上的奧林匹克公園及下沉廣場,具有世界水準的T3航站樓及國家大劇院等都在彰顯首都北京主辦城市的中外文化交融的同時,向全球展現著奧林匹克建筑文化遺產的模式。2009年10月末在北京召開的首屆超越奧運的城市論壇及2010年元月再赴倫敦奧組委共商如何召開“第二屆超越奧運的城市論壇”時,大家的共識集中在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地傳承奧林匹克知識,分享奧林匹克經驗,豐富奧林匹克理念,提升奧林匹克價值。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于2009年8月成立,作為與北京“主辦城市”的聯系,我以為要將奧運遺產工作與北京世界城市建設相結合,將奧運遺產與城市文明相結合,重在保持北京奧運記憶的鮮活性,重在開展奧運主辦城市影響力研究,重在保持“奧運基因”的基礎上,提升北京城市文化影響力,以探索北京奧林匹克建筑文化遺產的研究模式。
還在上海世博會開幕之前的2010年3月23日,國際奧委會《北京2008年第2g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最終報告》:“奧運會的體育和社會遺產讓奧林匹克運動最終得益于北京2008奧運會越來越具廣泛性,在促進不同文化和信仰的人們相互理解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2010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當天,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舉行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健康遺產》中英文版的首發儀式,該書通過披露一份對北京奧運社區健康行為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北京居民對生活總體滿意度從50.3%上升到60.9%。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國際奧委會單獨出版關于健康遺產方面的出版物。此外,北京奧運會將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和公共衛生的發展緊密相連,第一次提出了健康遺產的概念,它將對主辦城市乃至整個國家的健康產生積極影響。所謂遺產指傳承于過去的財富,按《世界遺產公約》中規定,文化遺產中的建筑即:從歷史、藝術和科學角度看,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環境風景結合上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筑群。北京奧運的記憶中最鮮明的不僅有人與人融洽、心與心包容的奧運開閉幕式,更有充分展示建筑之美的奧運場館設施。如果說迄今奧運會給北京人留下了什么,那一定是現代化的奧運建筑及人文奧運理念下的古都風貌的保護。作為由奧運會所產生的重要物質遺產,奧運場館的使用不應僅限于奧運會本身,特別要考量它對城市未來發展的貢獻率。如果從公共建筑的本來屬性看,奧運場館在賽后根據當地居民的實際需要,就必須放下自己的國際化身份而面向大眾,這才是奧運建筑理念下的最有益的歸宿。從奧運會惠及北京城市及建筑的視點看,人們在對奧運文化遺產重視并建立起奧運博物館的同時,也愈發重視對奧運場館建筑文化遺產的挖掘與創造。如BlAD在主持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景觀設計中,延續了北京城市棋盤格網布局,設計風格“簡約,現代,宏大”,三條相互滲透的軸線和一座下沉花園成為設計的最大特征。三條軸線分別是體現莊重理性的中軸、體現人文自然的綠軸、體現生態科學的水軸。奧林匹克公園的下沉花園有著中國傳統元素的特色,從紫禁城的紅墻,到北京的四合院,從歷經千年的鼓樂,到盛唐的馬球運動,在這里都充分體現。從一號院御路宮門,到七號院水印長天……7個院落截取了皇城根的城市片段,在北京中軸線和現代奧運建筑之間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開放景象。我以為,這就是用“主辦城市”的奧運建筑承載歷史的模式。
對于如上提到的“城市巨事件”,社會的關注點不再局限于“事件”本身,而更看重“事件”為主辦城市發展帶來的貢獻率。過去歐洲的成功做法是,從事件開始申辦就將事件可能帶動的作用整合到城市長期的發展戰略中,如當年英國的曼徹斯特城,不如此,“主辦城市”將尋不到貢獻,“事件”也將成為“過眼云煙”。2008年北京奧運剛落下帷幕,廣州亞運會便投入更加細化建設策劃中,按照2007年編制的《廣州201O年亞運會城市行動規劃》于2008年12月在全城推進實施,其中包括城市基礎設施與環境建設、亞運服務與城市保障。亞運文化與城市人文。亞運遺產與城市發展四個部分共76個專項計劃、739個具體項目。華南理工大學的城市經濟文化學者認為:當規劃者、地產商,媒體。亞運會等等力量一同塑造廣州市亞運會時,城市的快速發展將給各類人士不同的城市文化定位。2010年亞運會,對廣州這座南國都市即使再短暫的一瞬,也該是星空中劃過的一脈流星,在失去光輝前,發出應有的光亮。2010年5月下旬來自全球11個國家和地區的18家華文媒體記者齊聚羊城,展開了亞運之行,在體驗了和諧與健康的宜居之城后,在寸土寸金的珠江新城見到了在亞運會前將全面投入使用的廣州第二少年宮、廣州大劇院,廣東省博物館、廣州新圖書館等四太文化建筑。此外令人感到震驚的是,到亞運會前,廣州地鐵將有7條常規線路和1條亞運專線(地鐵四號線),總長將達到235km,144座車站。屆時地鐵將通過80%的亞運場館,預計30%以上的觀眾會使用地鐵作為交通工具,賽時日均客流為450萬人次,極端高峰日將超過540萬人次。這就是“主辦城市”廣州將帶給亞運會及廣州市民的新生活。
由于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緣故,這里對“主辦城市”的作為再做一延拓:2003年7月倫敦宣布申辦201 2年夏季奧運會。2005年7月,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奧組委第117屆大會上,倫敦如愿以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舉辦三屆奧運會的城市。隨后英國宣布設“奧運事務大臣”一職,代表布朗政府行使奧運監管職權,2005年10月倫敦奧組委成立,并組建專門負責奧運場館建設的“奧林匹克交付局”(0Iympic Deliivery
AuthOrity)簡稱ODA。盡管正在經受著經濟危機的影響,但倫敦的奧運規劃設計思想一直受到國際奧組委的肯定,如倫敦強調以改造和復興城市落后地區為基礎,以綠色設計和環保理念為亮點。預計2011年夏季完成的倫敦奧運主體育場的設計一公布就有多種爭議,英國建筑雜志《Building Deslqn》刊登文章,比較了各國“主辦城市”奧林匹克主體育場的用鋼量,每標準單位用鋼:悉尼90kg,雅典550kg,北京650kg,而倫敦主場一共只用1萬噸鋼,比悉尼用鋼量還少,但也達到10萬人規模。雖然現在有許多暗示稱倫敦奧林匹克主體育場的建筑設計無任何美學價值,但它并不會影響到倫敦奧運會“主辦城市”的國家形象及其在奧運建筑史重要篇章的地位。“主辦城市”如何傳播建筑文化遺產
2010年5月通過的《“人文北京”行動計劃(2010~2012年)》中強調從十方面將北京建設成為獨具東方神韻和人文魅力的世界城市。如從理念上要做到從”文物保護”向“文化遺產保護”轉變,從“文物展陳”向“文物內涵發掘”轉變,從“文物宣傳”向“文博成果共享”轉變,具體要做好北京南城發展、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京滬高速等大型工程的地下文物勘探、發掘與保護工作,做好長城,大運河等巨型、線型文化遺產整體保護的調研工作。北京針對“人文奧運”演變的建筑文化遺產保護觀念是建設”人文北京”的關鍵。作為建筑專業傳媒人,本人在2008年7月接受某媒體采訪時,強調了“媒體有責任做傾力傳播奧運建筑文化的先鋒”的主題,我與《建筑創作》雜志全面關注對奧運建筑的報道始于2000年,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后,《建筑創作》雜志社共策劃組織了多個系列的奧運城市與建筑文化出版、宣傳活動。突出的成效是組織了為期3年半的北京奧運建筑跟蹤拍攝,全面記錄了奧運場館成長的歷程,并于2008年4月23日的“世界讀書日”上,在國家圖書館舉辦了”歷屆奧運場館建筑圖片展”,有效地傳播了世界奧運建筑文化,展覽的最大特色是全面展示了奧運場館的建筑遺產并使之向公眾普及
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相互輝映,被譽為中國社會經濟在21世紀初起飛的兩大引擎。北京和上海,中國兩大中心城市一前一后所舉辦的國際盛會即“超巨城市事件”,不僅在組織過程中有諸多相互借鑒之處,特別在“主辦城市”建筑文化遺產挖掘與傳播上更有 系列共性,它無疑對中國未來舉辦更大規模的國際活動,更有效地利用活動傳承中國建筑文化產生意義??傮w講,上海世博會與北京奧運會在如下方面彰顯”主辦城市“的國際聲望,(1)提升了主辦城市對大型國際活動的組織能力,(2)提升了主辦城市宣傳、展示,交流的舞臺,(3)提升中國優秀的城市與建筑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傳播能力,(4)提升主辦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5)提升主辦城市在場館乃至展館建筑上的具有國際化魅力的設計水平,(6)提升中外建筑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機會,(7)提升主辦城市從國家整體利益考慮城市發展的效益及效果最大化、持續化的進程等。事實上,對于國際盛會如世博會,馬克思、恩格斯在參加了1851年5月~10月英國倫敦海德公園水晶宮舉辦的”萬國工業產品大博覽會”后,便有一系列評述。他們認為博覽會是人類文明的盛宴、博覽會集中展示了資本主義現代大工業的巨大成就。博覽會傳播了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等,現在讀來仍可感到其思想的偉力。
“主辦城市”的影響力文化傳播的目的效果是產生新的文化象征符號,并以文化認同的方式持續下來,而所謂的文化象征符號不僅是在歷史文化中沉淀下來的,要成為某一群體普遍認同的,更需要廣大城市市民的鑒賞水平的提高。設計是有目的的策劃,以城市氛圍宣傳的平面設計而言它需要通過視覺元素來傳播自己的設想,用文字和圖形將信息傳達給受眾,讓公眾通過這些視覺元素理解其對“主辦城市’風格,精神,文化旨向的傳播意圖。以2008年奧運會為例,它為人文北京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創造了契機。有人說,人文奧運是一種創新,人文北京更是一種創新,那么這“兩個”創新的無縫銜接,就表現出北京可持續發展特有的生命力。在要承認文化創意產業即文化和創意乘積的產業傳播上,中國尚屬弱勢,我們不能不向創意產業先驅英國學習。英國建立起以勝任力模型為基礎的青少年創意活動社會化實踐的公共服務平臺,還在2002年英國文化媒介體育部(DCMS)和英國聯邦技能教育發展部(DFES)撥款成立C reative Partnershios(簡稱C.P項目),交由英格蘭藝術理事會管理。該項目充分利用英國豐富的創意資源,建立起教育、文化、創意等部門間的廣泛合作關系,截止2006年,英國c.P項目已培養出全英國2500多所學校,3500多個創意機構,6200余名藝術家。
關鍵詞:高校景觀設計;校園景觀;設計特點;設計原則
一、引言
在當前國內高等教育大發展的背景下,許多高校都面臨改建、擴建,甚至建設新校區的問題,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也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協調校園文化景觀設計和校園建設之間的關系,創建優美生態環境、濃厚人文氣息、獨具個性魅力的大學校園環境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我國高校景觀設計取得了不少令人矚目的成就,除了滿足廣大師生的物質生活需求,也更加注重校園精神內核的塑造,注重人與環境、自然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優美的校園環境不僅做為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的場所,為高等院校師生服務,它也成為一種開放性的環境景觀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院校更是與城市、高校的文化傳承密切相關。因而,高校景觀設計是一個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二、高校景觀設計的特點
針對高校景觀設計而言,如果只單單關注功能性,就不足以稱其優秀。當今時代對校園環境的要求已不滿足于它的物質功能,更多的要求它成為一種貫穿歷史、體現時代文化、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精神產品,包括文化價值和道德的體現,科技與藝術的結合。鑒于此,高校景觀設計應以人文主義出發,以提升人文環境為目標,努力體現高校所獨有的文化氣質、嚴謹的治學氛圍、開放自由的精神,對廣大師生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因此高校景觀設計應表現出以下幾種特點:1.高校景觀設計應體現高校嚴謹治學的態度、濃郁的學術氛圍、特有的校園文化,及其良好的教育教學功能;2.高校景觀設計應體現出對人的理解與尊重,這就要求高校校園景觀設計不僅要從表象的感官體驗著眼,還要通過心理層面,對環境進行深層次的認識和再理解,并從人的行為習慣、生理心理特征、思維方式等多角度進行分析,使設計更貼近人的需求;3.高校景觀設計應從長遠考慮,留有發展余地,規劃出科學、合理、擴展方便的彈性生長型校園結構;4.高校景觀應具有引導和教育作用。這就要求設計要充分挖掘校園環境特色和文化內涵,例如運用廊柱、雕像、浮雕、標牌等環境小品,并結合富有特色的植物,打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氣息、塑造學生健康品質,引導學生正確的三觀,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高校景觀設設計的原則
基于高校景觀設計的特點和內容,筆者提出幾點在設計中應遵循的原則:
1.功能原則
高校景觀設計所遵循的首要原則就是功能原則,即景觀發揮的有力作用,也就是人們對景觀提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包括生態、文化、藝術和安全等方面的作用。約翰.西蒙茲說“首先確定的是用途或體驗,其次才是對形式和質量的有意識設計。”形式不是校園規劃的本質,它只不過是承載規劃功能的外殼或軀體。高校根據各功能的不同,大致分為校前區、教學區、生活區、課外活動區等,設計時應根據各功能區的不同特點進行布置,既要滿足教學、工作、學習、生活的物質功能,更要滿足增進師生交流、激發靈感、創造智慧、提高修養、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如校前區是學校對外形象宣傳的重要展區域,故設計采用簡潔、大方、明快的手法;而生活區則采用休閑、親切的設計手法,創造宜人的空間,色彩宜淡雅不宜華麗,設置適量多的休息座椅、休息亭廊,為師生的休息、交流提供方便。“美院”之一的中國美術學院,作為中國一座著名的藝術院校,相較于其他普通類高校而言,更擔負著藝術教育、藝術傳播的重任。在這樣重大職能要求下,這所校園更需要宜人的空間和功能性基礎建設。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作為高校景觀設計的典范,建成于2007年,在景觀設計方面具有自己鮮明的風格,并在校園功能性空間的利用上做出示范。漫步于中國美術學院,園內隨處可尋相對靜謐、優雅的環境,利于學生進行思考和靈感的激發;工作室有適宜的光線和足夠大的空間便于學生進行創作;當他們寫生時,校園內有合適的觀察和取景點和畫具的擱置點,有廣闊的視野和豐富的視角供他們選擇,有不同的對象供他們描摹。不同功能區域的環境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來處理,詮釋了對校園精神的理解,從而反映校園的多元性,自由性,兼容并蓄。
2.以人為本的原則
景觀設計強調最大限度的滿足使用者多層次的需求,不僅要滿足人們的休憩、出行、聚散的物質要求,同時滿足人們交往、共享、參與、安全等社會心理的需要。學校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這就要求在進行校園景觀設計時,充分把握其時間性、群體性的行為規律。比如報告廳、食堂、圖書館這些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的場所,綠地應該多設幾條捷徑,道路也應適當的加寬;導視牌設置在關鍵性路段,保證信息傳達清晰、有效、直觀,這對于新生或外來人員尋找目的地有重要提示作用;校區的照明系統盡量完善,提高夜間行走的安全系數;休閑座椅在校園內隨處可尋,并選擇木材質為主要材料,保證四季不因溫度的變化而給休息者帶來不舒適的坐感…這就對高校景觀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設計要依據不同層次需要對空間進行組織與劃分,包括設施的設置、材料的選擇、景觀的創造等,都要充分考慮師生的不同心理需求,將人的活動性和舒適性作為景觀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才能體現“以人為本”的真正內涵。植物在校園景觀中有重要的作用,是除了建筑以外最能體現校園景觀特色的素材。在植物景觀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植物的多樣性帶來的豐富景觀、植的季相性帶來的季節景觀、植物的層次感與疏密度帶來的不同空間感受。作為景觀中活的因素,不同植物的動態變化過程能使校園景觀年年有不同、季季有變化、處處有驚喜。此外,小品、雕塑、座凳、園燈等園林設施在校園景觀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都是校園景觀設計時不可忽略的組成部分。只有整體與局部統一、大環境與小細節協調,在設計時將所有關鍵點全部考慮周全,才能創造出良好宜人的大學校園景觀。
3.最高效率原則
近年來高線不斷擴招,在校學生數量驟增,通常達1萬人以上,由于校園內的交通有人流集中、交流頻繁等特點,因此人行道路在校園整體環境中應注意連貫性和舒適性,大多數園路要承擔分散人流、緩解擁堵的作用。曲徑、幽路的設置可以相對減少,因為這樣的道路不太能承擔這樣的功能,只要滿足師生一定的休息、安靜思考的空間足矣,現代大學校園中的園路應平衡人流量、行走速度與景觀三者之間的關系,盡量減少無效路徑,提高園路利用率和校內交通效率,滿通的需要的同時,又要有助于整體校園景觀的形成,為師生營造和諧、愉悅的氛圍。在安徽農業大學內就有這樣一條小道,路邊建有高、低層錯落的建筑,并配植了銀杏、夾竹桃、桂花等繁復混雜的植物景觀,加之小道本身所具有的坡度,不僅為全校教職工和學生的交通活動和行為提供空間載體,還帶給人以深邃、靜謐、舒適的感覺。最高效率原則就是在規劃中解決如何通過合理布局使學生在最短時間、運動行為最少,到達一個或多個既定的目的地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草坪上被踩踏出一條條小路,欄桿被破壞產生缺口,因此在設計中要考慮行為者的心理容忍度,即當行為者有明確的目的地時,總有選擇最短路徑的傾向,當這種愿望的強烈程度到達一個點時,便會產生破壞。因此,這就要求設計者充分考慮“就近原則”,設計中盡量避免破壞行為的發生,并預見到未來使用者的行為頻率、人流量大小、安全性等問題。以沈陽建筑大學校園為例,其校園內便捷的路網體系,遵從兩點一線的最近距離法則,用直線道路,連接宿舍、食堂、教室和實驗室,形成穿越于稻田和綠地及庭院中的便捷的路網。這種設計考慮到大學生在校園中的作息規律和生活習慣,以達到最大程度的方便學生的目的。
4.安全原則
安全原則是高校景觀設計的重要原則之一,高校景觀設計的安全性原則既包括物理環境的安全,也包括心理環境的安全。物理環境安全主要體現在校園建筑的質量上,高校師生眾,人口密集,活動交往頻繁,因此校園建筑的質量要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建筑結構要合理,防震、防火及其他防災功能要不斷提高,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比如,校園道路過窄,彎度過急,坡度過陡等,都會給校園師生活動埋下安全隱患。因此要充分考慮通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校園內人車密集,機動車道要與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相分離,并保證行車空間開闊無障礙。又如,校園內不要種植對身體有害的花木;危險地界應加設牢固的扶欄,校內健身器材要注意養護、及時維修等等。心理安全相對物理環境而言則比較復雜,主要指教室、宿舍樓、圖書館、校園內步行道路、活動操場等這些會令師生感到不安的因素要在前期預防和避免。比如樓內昏暗的照明、狹窄的通道、刺鼻的氣味、沒有圍欄的廣闊空間等。總之,校園安全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復雜多變,這就對景觀設計師、校園工程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要鼓勵學校領導和全校師生積極提出建議和整改意見,共同參與到校園建設上來,這不僅有助于校園的環境建設,更有利于培養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和歸屬感。
5.可持續發展原則
“綠色設計”成為當代環境景觀設計的主打理念,是現代環境景觀設計未來的發展方向。校園規劃應充分考慮到未來的發展,使規劃結構多樣、協調、富有彈性,適應未來變化,滿足可持續發展。以南方科技大學為例,校園建設秉持可持續原則。南科大地處深圳市南山區西麗大學城片區內。北依羊臺山,南靠留仙大道,東臨長嶺皮水庫,西側為規劃中的深圳大學新校區,園區建設用地194.38萬平方米。正是受多重復雜的地形影響,促使設計者重新審視建筑與環境的關系。設計者保留校園原始山頭,因地制宜,隨山就勢,盡量減少對原有的地形、植被的干擾和破壞,既節約了建設成本,又保留了基地的植被和起伏的形態。除地形外,嶺南地區濕熱多雨的氣候因素,使海綿校園的建設規劃進一步提出。項目通過布局彈性可持續的雨水花園、湖泊、濕地、溪流體系,形成綜合考慮“滲、滯、蓄、凈、用、排”的水系統,盡可能地減少地面徑流,消減洪峰,同時增加了地下水涵養,保持優良的土質。該舉措為南科大創造了豐富的水生態環境,為校園景觀帶來勃勃生機,讓師生體驗更為自然的生態環境,充分展現可持續發展、水木清華的校園景觀。校園規劃設計中應注意與本身的地理條件相聯系,不要盲目的將非常難得的自然條件改變甚至破壞,如山體、水系等推平、填埋;肥沃的表土被砂礫覆蓋……設計者應從實際出發,尊重自然條件,充分利用有利的水文、地貌條件,巧妙利用,保護和構建校園的生態系統。南科大景觀設計者尊重自然的理念和以自然山水為基底的校區建設,形成與“自然”握手“的連續性生態景觀結構,促進校園形成融于自然、享受自然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另一則典型案例是沈陽建筑大學的“水稻景觀”,這是一個用最經濟的途徑來營造一個校園環境的案例,景觀中大量使用水稻、當地農作物作,并以鄉土野生植物(如蓼,楊樹)為景觀的基底,展現當地的地理特色。此外,水稻景觀同校內的中央水系水體形成了循環的濕地系統,通過稻田植物根系的過濾,水體內的污染物被凈化處理,創造了宜人的自然景觀。這樣的設計不但投資少,易于管理,而且能形成獨特的、經濟而高產的校園田園景觀。收獲的稻米——“建大金米”目前以被作為學校的禮品,贈送給到訪者,沈陽建筑大學以劣勢轉為優勢,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梢?,低消耗、高效能、可持續作為校園景觀設計的目標,順應時代的潮流,是高校所推崇,社會可認可的。
6.教育性原則
在培養人才方面,高校除了要重視課堂教育之外更要注重育人環境的構建,育人環境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課堂上無法達到的,而營造學校景觀文化在構建育人環境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園景觀濃郁的文化氛圍,讓學生無時無刻不受到文化的熏陶,這是校園景觀的重要作用。學校的歷史雕塑、紀念林地、建筑、碑刻不僅是一種校園物質文化,更是一種精神文化,在潛移默化中給人以精神力量。校園是無聲的課堂,它作為高校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能夠最大限度的激勵師生,提高道德品質和藝術修養,完善人格,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八字校訓,概括了北京師范大學這所百年老校的育人宗旨。每逢假期,全國各地的師生,無論是來培訓,還是游覽,大家總少不了要在石碑前,端正地留下一張照片。這鐫刻在黑色石碑上的八個字,是中國知識分子人格修養的標準和精神追求,是百年師大滌蕩世風,澤溉文明的承諾,洪遠聲訓,余音綿長。“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人生信條,也激勵著后來的北師大學子在最平凡也最需要自己的土壤,勵精圖治,默默耕耘。武漢大學的鯤鵬雕像是1977、1978級校友畢業時贈予母校的禮物,這座象征著遠大志向和豪放氣脈的雕塑,凝聚著眾多校友的愛校之情和赤子之心,也寄托著他們對學弟學妹的殷切希望:如鯤鵬一般,志存高遠,展翅高飛。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的鯤鵬雕像,在十余株山櫻樹的掩映下,顯得青春而靈動。以上結合幾例高校的優秀景觀設計案例以探析景觀設計的原則,旨在為國內高校景觀設計的研究拋裝引玉,給未來其它院校的構建模式帶來一些啟迪。國內高校景觀設計處于剛剛起步的狀態,近年來才逐漸被人所關注和重視。所以我們有理由、有責任、有義務去按照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重新規范我們目前高校景觀的設計,提高設計的能力和意識,糾正已經存在的設計偏差,以此彌補我們曾經缺漏的“課程”,避免盲目的“跟風”。民族身份危機是國內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之一,高校景觀設計要努力打破這一局面,努力創建一種既現代又中國的景觀風格,這種風格要與中國的歷史傳統、傳統的民風民俗、當地的自然條件相結合,喚起師生對中國歷史文化、家鄉自然景觀的審美意識和自豪情感。高校景觀設計需要結合國內的實情,設計出具有現代性、國際性、中國特色并存的優秀作品。
參考文獻:
[1]劉鵬,毛洪偉,劉俊躍.綠色校園規劃設計思考與實踐-以南方科技大學為例.動感•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2012(1).
[2]張斌.淺論大學校園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滁州學院學報,2006,8(1).
[3]馮永均.高校校園環境景觀設計研究-以華南農業大學為例.園林園藝,2014,4(32).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初步完成,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從注重數量和規模的外延式發展,轉向重視質量和效益的內涵式發展,研究型大學作為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標志,提高辦學水平,促進內涵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報告提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①。同時,國家“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也強調教育發展,要求強化創新驅動,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結構,以實現高質量、高效益的發展水平②。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優化內部結構,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研究型大學作為高等教育質量評估的重要標志,是以知識為核心素材,對知識進行創造性生產的重要場所,包含知識生產、知識傳播和知識應用等功能性環節。研究型大學不僅是以學生培養為核心的知識傳播陣地,更是科學研究的知識生產基地,因此必須轉變外延式的發展模式,重視科學研究以及學科創新,優化知識生產模式。知識生產模式的優化影響研究型大學發展的內外部各個要素,而空間資源配置作為研究型大學生產、傳遞以及應用知識的物化載體,一定要適應知識生產模式的新特征。
但目前關于我國研究型大學空間資源配置,學者們主要關注校園如何傳承校園建筑文化、平衡校園與城市建設的關系、合理融入地域特色等問題,要求注重校園空間的環境建設③。也有研究者從校園整體規劃出發,關注校園擴建過程中存在的矛盾與沖突,要求注重校園綠色環境建設,提出彈性生長的校園空間規劃①。還有研究者從師生主體需求出發,提出研究型大學應關注知識主體發展,為主體提供交流空間②。學者關于研究型大學的校園空間資源配置研究以整體規劃的視角解析校園空間的文化內涵以及地域特色、從綠色校園出發提出彈性生長的校園空間規劃以及關注師生主體對空間環境的適應性,未能充分重視校園作為知識生產主戰場的核心職能,也未能充分重視師生作為知識生產活動主要參與者的角色定位,因此研究較少從知識生產視角來解讀校園空間資源配置。而以知識生產視角解讀校園空間資源配置,就需要關注知識生產模式轉變后,校園空間資源配置是否發生相應的轉變,目前校園空間資源配置具備一定的滯后性,仍然以傳統知識生產模式為主,重視專業研究型實驗室建設,忽視“產學研一體化”的科研基地建設;重視功能分區下的正式學科空間建設,忽視非正式交往空間建設;重視大學的空間尺度,忽視生態綠色校園建設;重視傳統課堂空間建設,忽視網絡教學下的信息化建設?;诖?,本研究擬探討在知識生產模式變化下如何改進研究型大學空間資源配置狀況,實現知識生產的應用性、跨學科性、規?;约靶畔⒒?/p>
一、知識生產模式與研究型大學發展
美國加州大學前校長伯頓•克拉克認為:“知識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素材,高等教育是控制高深知識和方法的社會機構”③。研究型大學是高等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是研究型大學的核心內容。柏林洪堡大學的創始人威廉•馮•洪堡則強調大學應該以科學和學問作為其主要任務,而教師和學生則是探究知識的共同主體。兩位學者關于知識與大學關系的論述,都強調了知識是大學中師生學習研究的主要素材,研究型大學兼具教學與研究雙重職能,知識是其學習研究的核心素材,研究型大學是知識進行創造性生產的重要場所,其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以及社會服務都應以高深知識為基礎。以問題的解決為核心的知識生產模式促使研究型大學內部各個參與要素去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實現研究型大學教研方式的改變,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研究型大學的發展。
(一)知識生產模式知識是生產要素之一,知識生產模式是知識作為生產要素得以展現的重要方式。馬克思認為:“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謀生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系”④。知識生產作為生產的一種,當知識內涵在不斷豐富的同時,知識生產模式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繼而影響相應的社會關系以及組織結構。知識生產模式的產出具有可轉化性,其產品包括理論和概念等,可以轉化為實體性的產品;知識生產模式轉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知識生產關系的變化,即參與的組織機構以及利益團體更加復雜化和規?;?,參與人員也更加多樣化,在交往與互動的過程中形成不同的團體和組織,通過分工協作的方式解決問題;而關于知識生產的認識方式則包括科學儀器、書籍資料等媒介,但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則增加了信息化的認識渠道⑤。總體而言,知識生產模式下的產品具有可轉化的特性,其組織形式也呈現多樣化和規?;卣?;認識方式也逐漸向信息化過渡。
(二)研究型大學學術界普遍認為第一所研究型大學肇始于洪堡創立的柏林大學。柏林大學兼具教學和研究雙重職能,尊重教師與學生的教學自由與研究自由,學生和教師作為知識的探究者,通過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知識的新領域。19世紀美國根據洪堡研究型大學理念建立霍普金斯大學,注重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將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相統一,被認為是美國第一所研究型大學。1900年美國大學協會成立,研究型大學開始為人熟知,該協會認為研究型大學應該滿足高深學問、研究生教育和通過研究促進知識增長的要求,因此研究型大學必須開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學研究活動。研究型大學的評定標準包括美國的卡內基高等學校分類法、中國的世界學術排名(ARWU)、武書連分類法以及985院校的評定標準等,盡管評定標準各有不同,但都將科研成果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定指標。因此本文將研究型大學定義為以發揮高水平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以及服務社會三大基本功能為目標,將教學與研究緊密結合,從事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具有復雜的學科結構、創新的知識生產體系以及靈活的人才培養機制的教育綜合體。
(三)知識生產模式與研究型大學空間資源優化配置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在社會化大生產的過程中,大量商品、資本、服務、知識技術和勞動力打破國家壁壘,實現全球化流動,這是生產力提高的重要表現。20世紀80年代,學者將知識經濟與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并列,稱之為人類歷史革新變化的“第三次浪潮”,即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作為生產要素之一,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型因素。研究型大學作為原創性知識生產的策源地,知識生產模式發生變化也即生產力發生變化,同時也促使生產關系發生變化,即研究型大學的知識生產活動發生變化。研究型大學的知識生產活動需要依托校園空間環境來實現,因此知識生產活動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校園建筑空間形態的變化。知識生產模式的轉型以知識生產活動為媒介,促使校園空間通過優化配置滿足知識生產的新特征。
二、知識生產模式影響大學空間資源配置的歷史變遷
德國史學家克拉森認為,每一較高的文化都能創造出與之相應的較高水平的教育形式和學校形式①。知識生產模式的不斷發展,也促使知識生產活動的豐富多樣,而大學是高深知識生產活動的物化場所,其校園空間環境也發生相應的變化。從樸素的經驗性知識到經典宗教知識的演變,促使知識活動由討論演講轉變為宗教知識的誦讀與默寫,因此知識活動場所從開放式的集市、廣場到封閉一體化的修道院;從思辨型的人文學科知識到實驗型的自然學科知識,促使活動由誦讀討論延伸為實驗室內的實踐研究,因此知識活動由研討室擴展至實驗室。
(一)西方大學知識生產模式的演變對空間資源配置的影響從中世紀的教會大學到現代研究型大學,大學根據知識生產模式的變化不斷轉型。以威廉•馮•洪堡為首的哲學家和人文學家根據“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指導思想,創辦第一所研究型大學———柏林大學。因此將19世紀的時間節點作為分界線,以知識生產模式的變化趨勢對19世紀前后兩階段的大學空間資源配置狀況進行分析。1.“思辨型”知識生產模式下的大學空間資源配置“思辨型”知識生產模式可以追溯至中世紀大學,這是近代大學知識生產的主要途徑。這一時期知識生產主要依托于師生之間對某一主題進行辯論和討論,將研究與教學相結合,最終在師生思辨的過程中形成知識。中世紀大學的經院哲學是指將古典知識與神學知識相結合,師生運用邏輯推理的方式對任何知識進行質疑、討論,以獲得確切知識,“求真、懷疑、批判”是這一時期知識生產的階段性過程②?;凇八急嫘汀钡闹R生產模式,大學所傳遞的知識以晦澀難懂的哲學為主,知識的生產和傳遞脫離實際經驗。為了便于該類型的知識生產,這一時期教會大學最為理想的選址是傾向于遠離世俗且親近上帝的高闊平臺之上,建筑形制上則以全封閉的空間形態出現,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封閉空間。從“圣高爾修道院手稿”來看,一個標準的符合本尼狄克規則的修道院,應該包含“教堂、圖書館、廚房、馬廄、醫務室、工作室。從建筑的組成上可以看出修道院已經完全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修學體系③。同時由于知識多為神學性質的人文學科,學習場所多以教堂和圖書館形式呈現。例如卡西諾修道院通過封閉式的圍墻將學校與世俗相隔絕,通過多種功能性建筑的內部整合,為教會大學內部成員提供基本學習與生活條件,實現教區學校內部的自給自足。2.“實驗型”知識生產模式下的大學空間資源配置以“實驗型”知識生產模式為主的大學最初是指19世紀德國的柏林大學,后來發展并逐漸完善于美國的研究型大學。自文藝復興時期思想的解放到近代科學研究的巨大發展,知識生產模式發生根本性變化,知識不再以“批判”視角的抽象思辨為主,而是強調通過觀察或實驗對調查對象進行事實性的量化概括和描述。17世紀,顯微鏡、望遠鏡等重要科研儀器發明出來,1603年,最早的科學家團體———意大利羅馬的“猞猁學社”宣告成立,社會不斷地為“實驗型”知識生產提供物質材料和人才資源,實驗科學得到逐步發展。而知識生產隨著實驗科學的興起也逐漸發生變化,實驗研究方法也成為知識生產的主要方式,即“實驗型”知識生產模式得以普及和發展。17世紀的“實驗型”知識生產者是以社會自組織的科學家團體為主體,而“實驗型”知識生產模式進入學校,則是19世紀柏林大學的建立①。柏林大學作為世界第一所研究型大學,要求教學與研究相結合,開始強調實驗研究對知識生產的重要性,師生成為實驗研究者,大學開始建設科學實驗室,為“實驗型”知識生產模式提供適宜和穩定的空間?;凇皩嶒炐汀敝R生產模式,研究型大學開始強調實驗研究的應用性,即知識生產貫穿于實驗研究與實踐運用的始終,開始轉向產學研一體化的知識生產路徑。同時單一學科知識已經無法解決復雜學科問題,因此自然學科、人文學科和社會學科互相融合并交叉滲透。由于知識生產的縱橫向發展趨勢,促使大學校園空間資源規劃的改變,校園在規劃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科間的融合和交流,從而形成一種按照建筑類型組合的校園規劃模式,即校園規劃為6大類型:講演廳、辦公樓、實驗室、特種實驗室、大跨建筑以及車間。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在研究型大學理念推動下建立的美國第一所研究型大學,霍普金斯大學建立圖書館,增加館藏數量,便于知識的儲存和傳遞,并于1844年成立第一個美國心理實驗室,而在1880年成立物理協會、化學協會、政治協會等,以便促進學科團體的發展②。
(二)當前我國研究型大學知識生產模式下的空間資源配置問題研究知識生產模式由傳統以學科為導向的“模式1”轉變為以應用和問題為導向的“模式2”,主要受到20世紀50年代的新科技革命以及20世紀80年代的知識經濟理論影響,科學技術開始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時代要求科研與市場和教育相銜接,實現知識的經濟價值。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下,要求研究型大學改變傳統知識生產模式。知識生產模式的轉變同時要求與之相匹配的校園空間資源配置,但目前校園空間建設中仍存在轉型滯后的現象,不能完全適應知識生產模式轉型的基本特征。1.“模式2”知識生產模式的基本特征知識生產的應用性,模式2知識生產是受到各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市場、政府、學校各種利益相雜糅,通過不斷妥協和協商達到彼此兼顧③。通過“以問題為核心”的知識研究,將市場與學術研究相連接,實現知識的應用價值。政府、科研機構以及企業三者合力形成“三重螺旋”模式,便于“產學研一體化”的縱向流轉。知識生產的跨學科性,模式2知識生產特點是通過弱化學科界限,強調學科間互動合作,從不同角度實現對問題的全面解讀,通過多種視角發現問題④。為了便于不同學科間知識的橫向融合,實現知識生產的跨學科性,研究型大學出現整體式教研樓,具有功能多樣性、開放性、整合性以及資源共享性等特點,包含公共教室、實驗室、圖書館、休閑區等多種類型的知識空間,同時建設非正式交往空間,為師生跨學科間交往提供空間保證。知識生產的規模性,模式2知識生產模式的主要特點是知識生產的社會彌散性,即知識可以滲透到不同機構中,不同性質的機構都可以成為知識的生產地,也即知識生產在更多類型的社會機構中運作,涉及到不同組織與個人。由于參與人數眾多,參與的組織機構繁雜,因此知識生產活動呈現規?;卣鳍?。同時知識生產的規模性也表現在大型實驗設備的需求增加,以及科研場所的面積增大,包括組建大型科研基地和科技園區,來解決知識活動規模性帶來的問題。知識生產的信息化,模式2的社會彌散化特性目前正向網絡化的方向發展,計算機網絡使遠程合作項目簡單易行,跨區域的國際合作成為研究常態。②同時集中化的信息能夠同步傳遞至世界各地,使最新科研信息能夠實現全球共享,避免研究的重復。2.知識生產模式轉型下的大學空間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專業研究型實驗室為主,忽視“產學研一體化”的科研基地建設。目前研究型大學實驗室多屬于專業型實驗室,并附屬于某一學院(系)。專業研究型實驗室多是面向本專業學生,實驗儀器設備多是具備專業針對性,使用率較低。同時專業研究型實驗室多是圍繞學科與專業的相關問題加以研究,而較少面對現實應用性問題,實驗結果不便于轉化為應用性產品,實驗效益較低。重視功能分區下的正式學科空間建設,忽視非正式交往空間建設。研究型大學對校園空間建設實行功能區域劃分,將教學科研與生活休閑區相隔離,試圖為學生創造完備的學術環境。教研區內集中設置教室、實驗用房、圖書館以及行政辦公室,但教研區忽視師生主體需求,缺少相應的休閑區域,即使同屬一棟教研樓的師生也較少交流。忽視非正式交往空間的建設,減少不同學科間的教師與學生內部交流的偶發幾率,不利于學科創新以及知識創新。重視大學的空間尺度,忽視生態綠色校園建設。高校在對學生擴招的同時,校園建設面積也在不斷擴大。在擴建的同時,校園過度強調教研區建設,忽視校園綠色生態區域的建設。同時在功能分區的設計理念影響下,綠化區與教研區和生活區相隔離,自成一區,使校園環境相割裂,缺乏應有的生機與活力。重視傳統課堂空間建設,忽視網絡教學下的信息化建設。目前研究型大學仍以傳統教師授課式的教學方式為主,多媒體教學設備只是作為教師教學知識的展示工具,甚至部分學校的校園網絡未能覆蓋全局,教室只是作為教師授課平臺,無法在線獲取優質課程資源。同時優質課程無法實現全程錄影功能,僅僅依靠攝像機錄下教師授課過程,忽略教師與學生互動課程,使精品課程的展示成為教師單方面授課,授教效果不理想。
三、知識生產模式轉型下的空間資源優化配置
知識生產模式的轉型對研究型大學教學與科研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研究型大學教學科研作出相應的改革和調整,以適應知識生產的應用性、跨學科性、規模性和信息性的特點,實現以“傳統學科知識為導向”的生產模式向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的創造性知識生產模式轉變。同時研究型大學知識生產模式與其建筑空間形態之間相互影響,因此知識生產模式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建筑空間形態發生改變,而建筑空間形態的變化則有助于知識生產模式在教學和科研過程中的變革,從而確保知識生產過程中的縱向流轉和橫向融合。
(一)搭建知識縱向流轉的空間平臺,實現知識生產的應用性研究型大學是高深知識的生產中心、傳播中心和應用中心,集科研、教學與應用三大活動于一體,知識生產模式的轉變強調“產學研”一體化,以實現知識生產的縱向流轉。知識生產縱向流轉的可能性需要依靠校園產學研一體化的空間設計來實現,具體而言包括:大型儀器設備和重點實驗室的建設;互動教學型課堂建設以及大型科技園區建設。大型儀器設備和重點實驗室建設,一方面應該根據專業的特點合理分配實驗室面積和實驗設備,為科研成果轉化成社會產品提供空間便利性;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實驗室設施的利用率,可以通過建設集群實驗樓,使不同專業人員共享公共儀器設備、圖書資源等基礎性設施,以提高教學和科研實驗室的使用率,促進知識的創新與生產;同時對實驗室的設計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不僅滿足當前實驗室所需規模,也要方便未來實驗室的重組與改造,實驗室在關注自身專業發展所需配備以外,盡量保證實驗室之間基本設施的“同質性”,實現實驗室的“模塊化”及互動教學型課堂建設,改變過去大量的連排桌椅式的教室,調整教室的人均面積,建設翻轉課堂、互動教室、案例討論教室等,為探究式、啟發式和互動式的教學提供良好的環境基礎;大型科技園區應緊密聯系高校與市場,聚集成果研發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避免產品研發與使用的脫節。由于科技園區的學科研究領域跨度過大,應完善相應的設備共享機制以及技術轉移法規,實現資源的共享以及學科間的交流。
(二)打造知識橫向融合的學科熔爐,滿足知識生產的跨學科性研究型大學作為創新性知識生產場所,單一學科的知識生產模式已經陷入困境,學科的交叉成為研究型大學發現和研究問題的主要途徑。校園空間資源在優化配置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提供空間的保障,例如在教研區設計非正式交往空間。建筑設計中提供非正式交往空間,目的在于解決大尺度校園交流困難的難題,通過為師生提供開放性的交流空間,增加師生在教學以及生活中的交流幾率,為學科知識融合提供空間保障。非正式交往空間的設置方式包括將生活區與教研區交叉設計,采用復合式的領域空間布局;以及在單體建筑中提供非正式交往空間,也稱之為“灰空間”①,呈半圍合狀,例如樓梯下的三角空間、利用植物或玻璃幕墻遮擋的休閑座位等。這些半開放式空間可以激發人思維、引發人交往的需求,從而促進不同類型的知識傳遞。非正式交往空間的設置也打破了完全化的功能分區設計理念,使教研區中穿插休閑區,為師生休閑交往提供適宜環境。
(三)構建生態型綠色校園,滿足知識生產的規模性知識活動的規模性體現為科研人員的增加和科研設備數量的增加,巨量的人員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群落。所以知識活動的規模性對校園空間資源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態型綠色校園強調在校園各項功能滿足的前提下,實現校園的節水、節能、節電,并建設綠色校園生態環境,保證大規模研究群體生活學習的舒適度。生態綠色校園要求其校園建設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保證土地的合理利用,在遵循當地自然環境的同時,合理利用校園內的水土以及植被資源,形成符合當地生態特色的綠色校園;綠色校園理念貫穿始終,避免完全化的功能分區,將綠化景觀合理穿插于教研區以及生活區,提高校園綠色植被覆蓋面積,為師生提供適宜環境;同時注重校園節能系統的建設,多采用可再生的綠色清潔能源,包括水資源的循環使用、風力發電、地熱發電等多種形式的節能措施。通過校園綠化景觀以及節能系統聯合推進生態綠色校園建設,提高校園環境的承載力,滿足知識生產的規模性。
(四)構建智慧型校園,滿足知識生產的信息化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信息資源在大學知識生產中意義日漸增大。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會有助于知識生產模式和知識生產內容的創新。知識生產信息化的特點要求實現校園無線網絡全面覆蓋;整合校園信息系統,囊括學校各項業務環節;建設多媒體以及多功能的教學環境,實現直播教學、音頻教學等多形式的授課模式。因此校園空間規劃中應對校園網絡的高效、穩定以及安全性作出細致規定。校園設計中加強網絡建設,以物聯網代替互聯網格局,構建符合需求的主干網絡以及高效穩定安全的網絡接入模式。通過配備IOS、WP、安卓等各種操作系統,構建信息化的教學平臺和科研平臺,滿足知識生產過程的信息化特點。建設綜合性的信息服務平臺,實現校園門戶的統一管理;完成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包括傳感網絡以及寬帶網絡等建設內容;建設校園公共支撐平臺,實現學習互動以及信息資源的共享。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