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9 00:55: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新聞傳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過分的道德焦慮現象?,F今的數字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往往集中報道熱門事件。他們熱衷于從一些具體的事件升華到整個社會的層面,做出一種高度抽象的引申,迅速做出道德是非的判斷,并由此判斷引發出對社會道德現狀的反思和追問。這種行為,理論上是媒體報道信息、輿論監督等社會職責的體現,在現實生活中卻經常顯示出一種過分的道德焦慮。媒介為了吸引眼球集中報熱門事件,并將獨立事件無止境的上升到整體社會層面進行“道德默哀”,這種泛道德化現象,不但不利于社會穩定,不能很好地解決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社會自由度增大、社會價值多元化條件下的倫理失序問題,而且還容易導致人們的道德茫然,甚至道德虛無。在剛剛過去的8月,因為有幾位年輕女性遇害,隨后又被各大數字新聞密集報道,被封為“黑色八月”。例如,新浪網就推出《如何走出少女的黑色八月》的專題,不但采用了血腥的網頁封面設計,還對近期的少女遇害案進行詳細地報道。對于社會治安、社會道德現狀也是大加批評,看后讓人毛骨悚然。這個事件中,數字新聞媒體在傳播環節就表現出的過分焦慮。媒介報道事實本是其職責所在,但是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導致他們的報道會起到引導輿論的作用。數字媒體上充斥著對女孩被害事件的報道,在對于社會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時,更加重了社會沒必要的恐慌。一件單獨事件上升為整個社會層面的普遍性事件,隨后對于整個社會道德的現狀進行所謂的“徹底拷問”,除了讓參與新聞傳播環節的受眾人人自危,對于社會的治安現狀和現代人的道德水平再一次失望之外,其他正面效應微乎其微。
二、數字新聞傳播環節媒介倫理問題的產生原因
(1)數字媒體的特征更易引發媒介倫理問題
數字媒體傳播過程中道德問題的大量發生與數字媒體技術的獨特性有著密切的關系。數字媒體傳播主體的匿名性導致其信息傳播活動具有隨意性,這樣既使得數字新聞多而雜,又導致追責困難,一定程度上誘使人們采取不道德的網絡行為。再加上數字媒體本身的開放性更使得很多充斥自由言論的網上社區諸如論壇、電子公告板等,成了數字新聞倫理問題的重災區。
(2)把關人作用的削弱導致倫理問題
“把關人”作用指的是大眾傳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經過相關人員的過濾或篩選,才能同公眾見面。不同于具有嚴格編程序的傳統新聞,數字媒介的把關人功能十分薄弱,這也是導致數字新聞傳播環節媒介倫理問題高發的原因。數字媒介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再加上現在的數字新聞往往采用采編播同步的方式,及時性的需求導致數字媒介的信息,有時候來不及把關就被上傳到網絡上和手機平臺上,嚴重削弱了把關人的力量。而傳受合一的特性,讓傳播者和接受者合二為一,直接削弱了把關的力度。
(3)道德法律體系不完善導致倫理問題
數字新聞在傳播環節的媒介倫理問題與數字媒介的道德法律體系并不完善有直接關系。如今,數字媒體的傳播網絡雖然已經遍布全球,但是迄今還沒有形成系統的全球性的數字媒體網絡道德規范,數字新聞傳播環節急需與之配套的全新道德規范。對于不斷出現的媒介倫理問題,法律法規方面的規定也十分不足。2014年10月29日,國家規定將在全國新聞網站正式推行新聞記者證制度,將全國范圍內的新聞網站采編人員納入統一管理。這一舉措雖然有利于規范數字新聞媒介從業者行為,但是為了徹底解決媒介倫理問題,需要的是一部統一系統的數字媒介法,在這個方面,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數字新聞傳播環節媒介倫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隨著數字新聞傳播環節倫理問題的層出不窮和數字媒體時代媒介倫理的新發展,加強數字新聞傳播環節媒介倫理建設已經是當前媒介社會的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問題的解決,需要從從業者、行業和社會等多方面入手。
(1)加強數字新聞從業人媒介素養
媒介素養指的是運用媒體和技術信息的熟練媒體技能。現今社會的媒介倫理問題很多時候是因為媒介從業人缺乏應有的媒介素養所致。作為數字新聞的從業者,不但要具備傳統新聞從業者需要擁有的素養,還有掌握更多。不但要加強增強信息的選擇、甄別和加工能力,還要適應不斷發展的網絡技術,掌握最先進的數字新聞技術,不斷地自我提升,滿足數字新聞的媒介要求。
(2)完善數字新聞行業自律
數字新聞傳播環節的倫理問題多發與數字媒體的行業自律缺失有很大關系。數字新聞相比較傳統新聞而言,是新產物,相應的媒體自律信條、媒體自律組織等都不健全。傳統新聞的媒介組織例如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等,側重于傳統新聞,對于數字新聞領域的監管和約束十分有限,所以,從當前的形勢來看,組建數字新聞自己的媒介組織,制定適應數字媒體的行業自律條例,對于完善行業自律,解決數字新聞的媒介倫理問題是非常緊急和重要的。
(3)加強數字新聞的法治建設
數字新聞的傳播環節之所以成為媒介倫理的重災區,與其法制不健全有很大關系。2014年10月29日,國家規定將在全國新聞網站正式推行新聞記者證制度,將全國范圍內的新聞網站采編人員納入統一管理。這只是一個開始,要真正解決媒介倫理問題,要制定一部數字媒介法律,這部法律應該具體規定媒介倫理的失范行為,并明確相應懲治,用法律的強制力來約束數字新聞從業者的行為,解決媒介倫理問題,從而凈化傳播環境,提高數字新聞的質量。四、結束語數字新聞傳播環節的媒介倫理問題歸根究底是因為它的“新”,變化越大,與傳統媒介的倫理規范相差也就越遠,管理起來也就越困難。我們需要認真從現實社會理清問題,在理論方面尋求解答,在實踐方面尋求解決,綜合社會各個方面考慮,
四、總結
(一)新聞采錄數字化
在新聞采訪和錄制階段,數字化的采錄設備正逐步替代傳統的新聞采錄設備。以新聞數字攝像機為例,它對于高清圖像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基于數字技術帶來的高精確度、高靈敏度以及高穩定性,加之其智能化的設定白平衡、對焦及連續跟拍,免除了復雜繁瑣的人工調節,高度的穩定性加上智能化使得數字技術攝像機能夠第一時間快速的采錄新聞現場,增強了新聞采錄的可靠性和實時性。
在新聞編輯階段,傳統的線性編輯需要新聞編輯者從頭至尾依次安排新聞制作片,前后順序不可輕易調整,新聞編輯工作流程較穩固,不利于新聞制作效率的提升?;跀底旨夹g的非線性新聞編輯系統采用計算機對新聞片段合成處理,新聞編輯者無需從頭至尾依次制作片段,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先做新聞頭尾,后做新聞中段內容,編輯順序可適時調整,改變了新聞編輯的制作流程。數字技術帶來的新聞編劉卓群,吉林電視臺初級助理記者,研究方向:廣播。輯靈活性提高了新聞編輯的工作效率。
(三)新聞傳輸數字化
廣播電視新聞的傳輸能力基于現代社會的信息傳輸技術。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傳輸過程是:先在新聞現場由工作人員完成新聞制作,然后通過交通工具傳遞至電視臺,最后經過電視臺的再次加工才能在電視上播出,新聞播報的即時性難以保證?,F代數字通訊技術的發展使新聞實現跨越空間的快速、穩定傳播,基于數字技術的衛星通訊、高速光纖以及數字網絡等,通過整合數字傳輸技術,如SNG有力的支撐,新聞工作者可以將新聞現場畫面直接傳送至電視臺實時播出。
二、新聞制作內容深度化
“共建”新聞學院,正是通過交流與互動有效地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讓教學人員和媒體工作者產生知識和功能的互補,共同從理論抽象和基礎學術層面來深入研究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用正確理論促進新聞傳播事業跟上時展的步伐。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學院在前期反復調研、論證、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和探索。下面選取了共建方案的部分主要內容,作如下推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新聞觀為統領,立足于資源共享、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發展,加強高校新聞院系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機制,提高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水平,著力培養一批具有“正確立場、人民情懷、責任擔當、傳播創新”的新聞工作者隊伍和新聞傳播后備人才,為推進成都市新聞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二)共建任務
1.建立聯合培養新聞傳播人才機制
建立由成都市委宣傳部領導,市教育局、市廣新局,各區(市)縣委宣傳部、高新區發展策劃局、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科宣局,成都傳媒集團、市廣播電視臺,市記協及各主流新聞單位等共同參與,成都學院組織實施的聯合培養新聞傳播人才的機制,推動成都學院與新聞宣傳單位在師資隊伍、實踐基地方面的共建,鼓勵成都學院與境內外高水平大學開展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交流合作,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
2.加強新聞觀教育
把新聞觀教育融入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全過程、各環節,引導師生始終堅持新聞工作黨性原則,堅持正確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加強新聞職業精神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師生秉持新聞職業操守,履行新聞工作社會責任,增強做好黨的新聞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3.加強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按照更加注重新聞觀統領、更加注重學科交叉融合、更加注重職業道德培養、更加注重現代技術運用的原則,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強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三)共建內容
1.辦學設計
結合現代媒體業的發展,頂層設計新聞學院的教育教學,努力構建多維度、多層次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教育體系,推進成都市新聞傳播人才的學業教育、繼續教育和提高教育。切實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專業人才,以滿足支撐成都市作為首位城市,在領跑全川發展中對各級各類新聞傳播人才的大量需求。
2.加強學科專業建設
結合學校自身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切實加強專業建設,完善培養計劃,致力于把成都學院的新聞傳播類相關專業建設成省級、市級普通高等院校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切實加強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創新,積極引入媒體實戰項目置換現有學校課程,推進實戰型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力求在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建設方面有新突破。在教材選用和編寫中強化教學與教改建設,體現出新聞傳播類專業的基礎性(新聞觀)、系統性(職前職后一體化)、廣泛性(學生涉獵的知識面)。學校加大投入,組織教師、行業專家合作編寫出版培養成都市新聞傳播人才的相關教材。
3.開展師資隊伍建設
成都市委宣傳部每年定期從新聞單位挑選10名優秀編輯記者到成都學院兼職或掛職任教,從成都學院選派10名骨干教師到新聞單位兼職或掛職1~2年,或到國內外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學習。派出單位在人員職級晉升、職稱評定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每年推薦1~2名學界知名學者、業界知名專家、媒體精英、優秀從業人員到成都學院兼職授課或從教。引入“雙導師”制,聘請業界導師和學校教師共同在選課、實習、撰寫畢業論文、就業等方面指導學生,推進教學與行業的接軌,讓學生與行業“零距離”接觸,加強學生一線體驗和業界專業訓練。
4.推動資源共建共享
共建“成都市新聞傳播研究中心”,開展新聞傳播趨勢研究,指導成都市新聞傳播行業的實踐。成立“成都市新聞傳播培訓中心”,開展新聞傳播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共建實訓、實習基地,成都學院與市新聞單位合作,共建5~10個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基地,積極建設校外實踐平臺,強化新聞傳播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從業技能。
5.構建評估機制
健全成都市委宣傳部組織,市級相關單位、專家閱評組、市級媒體等多方參與的評估機制,對新聞學院開展的新聞工作者和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確保辦學效果。
(四)保障措施
1.組織領導
成立由成都市委宣傳部牽頭,相關市級單位、各區(市)縣委宣傳部、高新區發展策劃局、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科宣局、新聞媒體等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與成都學院共同參與的院務委員會;制定共建新聞學院章程,明確各方權利和責任,在多方面加強深度合作。院務委員會要發揮共建優勢,加強和完善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領導機制建設,牢牢把握正確辦學方向,積極統籌協調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源,為成都學院新聞學院實施新聞傳播教育的創新改革、人才培養質量的提質升位、新聞傳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智力支撐。
2.政策支持
成都市委宣傳部牽頭組織各相關單位給予成都學院培養卓越新聞傳播人才計劃所需的相關配套政策支持。支持成都學院與新聞宣傳單位的合作,建立聯合育人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支持新聞學院師資隊伍建設,鼓勵高校與新聞宣傳單位從業人員的互聘制度;支持參與“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新聞宣傳單位與成都學院共同建立大學生校外實踐平臺。3.穩步推進。強化統籌,有序推進,根據各項工作特點,做好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方案、培養標準、培養計劃、專業建設、師資引進工作規劃,科學安排工作步驟,把握時間節點,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二、取得的主要經驗
1.加強重視,凝聚共識,突出制度建設
組織機構是工作運行的平臺,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是工作得以正常運行的有效保證。在新聞學院籌備前期,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學院高度重視新聞學院建設工作。成都市委宣傳部成立了以副部長牽頭,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新聞學院籌備工作組;成都學院在學校黨委書記統籌安排下,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長牽頭,學校宣傳部、教務處、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和藝術學院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小組。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學院在認真貫徹國家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思想宣傳工作會議要求的基礎上,雙方結合地方新聞事業發展實際和學校新聞后備人才培養需求,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資源,互通有無,凝聚共識,有力有序推進新聞學院建設工作。在新聞學院籌備前期,雙方在全面調研、研討的基礎上,詳細規劃了新聞學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共建方案、領導小組、共建章程等。這些規章制度既考慮了國家的相關文件精神,又考慮了各級黨委宣傳思想工作的會議精神;既考慮了地方黨委宣傳部門的要求,又考慮了地方新聞事業發展的實際;既考慮了學校當前的自身條件,又考慮了今后新聞人才培養的長遠需求。
2.找準定位,“計劃”驅動,打造特色品牌
成都學院在主管副校長的組織下,先后多次召集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教學單位負責人、各專業負責教師、學界和行業專家等召開了共建新聞學院研討會。專家們根據學校的發展實際,學校在高等教育領域中城市型綜合大學的定位,并結合學校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優勢,從指導思想、工作思路、培養模式、運行機制等方面,就校地共建新聞學院,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方案展開研討,并形成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成都學院堅持以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為驅動,在辦學設計、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資源共建共享方面等都有新突破,為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質新聞工作者和新聞傳播后備人才,進一步推動成都市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提供了有效保證。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學院在共建新聞學院,全面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過程中,既體現了國家的改革精神,符合國家的要求;又充分體現了成都特色、“成大”特色,將以共建新聞學院為契機,打造一批學界與業界的特色品牌。
3.汲取經驗,追求卓越,推進改革創新
俗語說,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納百家之長以厚己。國內一些重點高校在2013年已率先實施了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并形成了不少有益經驗,并已取得了明顯進展,所積累的寶貴經驗值得積極正視和借鑒。成都學院教務處、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藝術學院多次向國內新聞傳播學科知名院校進行調研,搜集了大量參考資料,汲取了國內知名院校在新聞學院建設過程中取得的有益經驗和主要做法,并將這些好經驗、好做法融入到了成都學院新聞學院的各項制度中。成都學院在汲取這些好經驗的基礎上,力爭頂層設計各項規章制度,逐步構建卓越新聞人才培養教育體系,全面推進新聞人才教育培養、地方新聞事業的改革創新。
4.強化過程,及時反饋,注重內涵建設
[關鍵詞]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目標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當代國際上公認的正規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和文化科學發展水平及其潛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關涉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而且影響到一個國家科學創新能力的儲備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聲譽與民族形象。
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該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學博士生。直到上個世紀末,我國先后有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四所高校和中國社科院擁有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共設置了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在這15年間,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穩步發展,培養了一批活躍在新聞傳播學術界的出色人才,產生了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新聞傳播頂尖人才的培養經驗。進入新世紀后,在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快速發展、且重點建設研究型新聞傳播學教育體系的要求在許多高校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的兩次評審,又先后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和政治學院等十所高校獲得了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設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應該說,經過這兩次評審,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體規模的推進,打造了一個更寬廣的高層次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平臺,形成了競爭與合作的整體態勢;對于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來說,這可謂是一次大的“躍進”。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整體規模迅速擴張的背景下,更應該冷靜地對其最高階段博士生教育進行審慎規劃、科學布局和系統建構,將其作為一個關系新聞傳播學長遠發展的大計,進行具有戰略性和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探討。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由于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較短,對學科規律和博士生教育規律相結合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缺乏系統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會和教育所面臨的大環境的沖擊所導致。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使得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真正優秀的高層次人才,新聞傳播學教育自身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經驗,針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殊規律,結合人才需求與社會實際,整合教育資源,走出一條真正合乎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學界定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內涵。大學的“教育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精神、性質、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認識,是對大學與外部世界諸元素之間關系的規定;它是大學內容管理及運轉的理性認識基礎”。[2]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性的教育,理應如臺灣著名新聞傳播教育家鄭貞銘所言,“在技術學習之外,更要探討理論、從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才能在高等學術殿堂中樹立起應有的地位”。[3]為此,對于新聞傳播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對其學術視野寬廣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既要使其具有較深厚的學養造詣,又要讓其關注學科前沿和現實的新聞傳播實踐,注意研究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這種人才應是其他學科培養不出來的,在學術素養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目標與方向,理應瑣定在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上,即著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造就優秀學者。
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必須科學規劃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并加強對其在閱讀、讀書筆記、專題討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訓練和提高。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院的博士生課程一般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與研究類課程。前者以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為目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并有相關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課上還提供詳細的閱讀書目,要求博士生寫讀書報告,培養其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過邊學邊做(研究),以培養和訓練博士生從事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在課上,博士生們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思考、討論、做研究。這樣,不僅訓練、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現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博士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學術規范,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
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還應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綜合考試內容和方式、論文開題時間和形式、博士論文的學術規范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并嚴格實施。
第二,控制規模,嚴進嚴出,打造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應。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平臺隨著多家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寬廣了,這同時也意味著博士生的數量和規模必將比以前有較大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重維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共同為提高教育成效、培養頂尖人才而努力。針對目前社會上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還缺乏廣泛的認可和美譽,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整體效應發揮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資格考核、學位論文答辯以及學位授予上,比較注意通過制度建設,嚴把質量關。一是控制招生規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5人,每年報考博士生人數達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數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導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選人門檻。這主要是借助資格考核(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個環節,實施篩選、淘汰,以保證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進入到博士候選人行列。三是嚴格規范學位論文的答辯和學位授予。
這主要通過學位論文雙盲評審、校內外專家的集體評審以及學位公示等舉措,保證每個博士學位獲得者都是符合標準的優秀人才。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視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和能力考核,確保博士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及其指導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博士生導師及其指導團隊在招生、培養學生及博士論文答辯等方面較其他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權限,因此要重視博士生導師人選的遴選,重視其“人格”塑造和“師德垂范”;同時要引導、促進博士生導師在博士生課程教學、科學研究、論文把關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鼓勵導師與學生經常交流、溝通。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對博士生導師所進行的遴選和考核,就包括著學術水平、道德素養、敬業態度、組織能力以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十分注重將學生的成才與導師的責任感、信譽、綜合素養聯系起來,注重維護導師職責的神圣性和榮譽感。
第四,實行差異化競爭與合作,實現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備批判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整體素質要求下,各院校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應彰顯自己的特色,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側重培養博士生,使其成為該領域和方向的頂尖人才,從而促進人才與學科前沿接軌。這不僅要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和創新性上,而且應系統地體現在博士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上。目前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相比,新聞傳播學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學養深厚的優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應成為促進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輩出的舞臺。
第五,確保博士生教育的經費投入,開拓多元化經費籌措渠道。要發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經費投入,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上以及優秀人才與成果的獎勵上,更應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高等教育的資助渠道必將越來越多樣化,對此,我們要注意積極爭取,大力開拓、吸納。近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除了通過課題申報,爭取政府和學校撥款外,還十分注意與相關傳媒、產業合作,拓展經費來源。目前,全院博導的科研經費年均人平在8萬元以上。
總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會科學革命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時代,為了使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發展成為一種培養有創造力的優秀學者的有效途徑,應著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結構,擴展其必需的學科知識,力求教學質量優秀和研究設施、成果先進,從而便于其在規模增加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樣化、高質量的學術體系。
參考文獻:
[1]單波.反思新聞教育[J].新聞與傳播研究,1998(4).
(一)傳播形式單一缺乏互動性
對于新媒體的出現,網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變化,與傳統的電視新聞相比,電視新聞由于對人們的輿論和社會生活能夠帶來更多的信息。因此,受政策、傳播理念以及各種體制的束縛,給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空間帶來了巨大的限制,尤其是不能夠在正常的情況下像網絡一樣與觀眾實施互動,只能通過電視直播和網絡形式進行播放,并不能夠對于某一新聞某一話題針對觀眾的反應做出及時的反饋,而是在后期的制作過程中才能夠得到信息的反饋,這種傳播形式的單一性限制了電視新聞的傳播。
(二)國內外新聞報道內容不平衡
新聞報道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時代日益發展的今天,新媒體對于網絡和手機電視都帶來了更多的信息傳播。而對于電視媒體的新聞傳播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改變。電視新聞主要側重于國內的新聞報道,對于海外新聞、國際新聞缺少評論和各種報道,尤其是在互聯網速度發生之快的狀態下,電視新聞對于國際新聞報道的欠缺造成了觀眾缺乏對國際新聞的了解,從而使得國際化之間的交流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電視媒體的新聞傳播還應該加強海外新聞的針對性和包容性。從新聞報道上更多地了解國際新聞,國際新聞也成為電視媒體傳播的內容,從而使中國人民更好地了解世界,加強與世界文化的交流。
(三)內容更新速度較慢新聞最重要的特點
之一是對于新聞內容的“快”。但是電視新聞由于具有固定的播放時間,并不能夠將剛發生的事件通過電視及時地傳達給觀眾,尤其是對于突發事件的爆發,使得新聞事件發生的時間和播出時間產生了時間差,這有可能對于觀眾的預防措施產生不利的影響。這種應對突發事件報道的能力不如新媒體的更新快,直接失去了新聞媒體所具有的基本特點。
二、加強新媒體環境電視新聞傳播理念的措施
(一)加強電視新聞的互動電視新聞
在為觀眾提供重要的新聞內容外,還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多元的話語空間。在數字媒體和網絡媒體發達和普遍的情況下,能夠使數字化時代下實現多元化的輿論形式,在于觀眾的互動和輿論的發表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將新聞變革的理念實現社會的創新,從而加強電視新聞在新媒體環境下的新發展,使得電視新聞能夠根據時代的變化適應社會的發展。事實上,互動理念在電視新聞中的應用是反映了時代的變化和革新,是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傳播理念變革的必然結果,只有加強與觀眾的互動,才能使電視新聞節目更真實、更體現民眾的思想。從而將大眾的聲音反映到新聞節目中,能夠對于社會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尤其是在社會輿論壓力大的情況下,民眾的聲音最能反映新聞的真實程度。隨著中國在國際地位上的提高,中文在國際上也得到了普遍,有更多的人去學習中文,我們在關注世界母語的同時,國際上也在關注中國的聲音。在互聯網日益迅猛發展的今天,這需要電視新聞改變傳統的媒介環境和新聞的生產模式,才能呈現給觀眾以新穎的傳播方式。在當下,社會大眾在新媒體的情況下,會從報紙、電視臺和網絡進行多方面的接觸新聞,但是信息網絡技術的進步,使得互聯網更多的是以手機的形式進行傳播,這對于傳統媒體的應用造成了嚴重的挑戰。因此,這就需要電視新聞針對社會的發展在新聞的節目安排上能夠給予國際新聞更多的空間和播放,只有共同發展,才能使得更多的人繼續關注電視新聞節目。
(二)及時更新內容新聞的及時性
能夠使人民群眾更好地了解社會的動態,尤其是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夠及時地采取應對措施。新媒體不斷沖擊著新聞傳播格局,新聞信息過載和傳播渠道過剩使電視新聞頻道的生存空間受到了空前的擠壓。因此,在對于電視新聞進行安排的情況下,要將電視新聞的播放時間盡可能縮短,或者設置專屬的新聞電視節目,才能將新聞及時地反映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國際新聞和國內新聞同等重要,而不是等待播音員進行時間上的整理后才能播出,這樣的效果遠遠落后于網絡的更新。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
三、結語
本質上來說,公共關系屬于一種傳播活動,它會利用各種傳播手段與公眾進行雙向溝通。新聞傳播作為一種媒體表達形式,具備雙重意義:一方面,新聞傳播是開展各項公共關系的重要手段,通過新聞媒體,公共關系活動得以良好發展;另一方面,新聞傳播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形態,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公共關系的影響,因此,在新聞傳播中運用公共關系是必不可少的。眾所周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樹立品牌效應,媒體經營亦然。從新聞媒體的角度來說,品牌代表了企業的品質和形象,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新聞傳播的良好發展,除了注重新聞質量外,還要有自我宣傳的意識,提升媒體的品牌效應和社會影響力。在新聞傳播中,加強公共關系的運用,打造良好的媒體形象,加強與公眾的溝通,提升社會影響力,對新聞媒體的發展大有裨益。
2.公共關系在新聞傳播中的具體應用
引導新聞傳播的價值取向。公共關系在新聞傳播中最為主要的應用便是引導其價值取向。在新時期,我國新聞傳播已形成一定的價值導向。新聞傳播本身便是輿論,它代表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然而長期以來,媒介與媒介之間缺乏競爭,傳播者往往只需要按照自身的價值觀進行傳播即可。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社會邁入了信息時代,公眾逐漸形成自己的媒介價值觀,新聞傳播需要在公共關系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相應的價值觀。影響新聞傳播的題材選擇。公共關系對新聞傳播的影響,體現在對新聞題材的選擇上。受公共關系的影響,新聞傳播的題材在選取時一般會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為例,在每日的播出中,該節目都會與公眾進行互動,不僅保證了公共關系的良性循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聞傳播的良好發展。影響媒體機構的發展方向。新聞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所秉承的價值理念不同,則傳播的內容也會不同。一個只會追求眼前利益、娛樂大眾、忽視公共關系的媒介,最終的結果是被社會、受眾所淘汰。因此,新聞媒介在傳播過程中,無論是從媒介自身還是新聞人角度,都要注重公共關系的運用。
3.公共關系視角下的新聞傳播發展
新聞工作應積極引入公關意識,吸收積極因素,彌補自身不足,促進新聞工作的長效發展,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大眾,服務于社會。其中,要想從根本上促進新聞傳播的有效發展,需要遵循以下幾點:新聞工作者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立場。對新聞事實進行真實報道,積極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不能因為團隊以及局部小利益,使整個新聞工作失去客觀性,使其成為謀取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堅持雙向交流,在多方參與下,讓新聞報道更加可信、可親。由于播發載體的局限性,傳統媒體在過去基本是單向傳播,很難與讀者、觀眾、聽眾進行互動。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局限,實現了媒體與受眾之間的平等交流。新聞報道在運用公共關系時,不僅能夠避免新聞傳播的片面性,也能使新聞傳播具備一定的群眾基礎,使整個報道更具有針對性,也更加可信。豐富新聞報道方式,吸引讀者深入其中。要想從根本上做到這一點,就要進行新聞追蹤以及策劃。很多新聞媒體在報道時,往往將新聞作為一個已然結束的事件進行報道,常常采用總結式,致使新聞性較差。而在公共關系的影響下,要將新聞傳播看做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不僅要將事實傳遞給受眾,還要拓展報道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良好的輿論監督氛圍。與此同時,還要利用公共關系的基本原則對新聞事件進行追蹤報道,在加強輿論引導的同時,促進新聞傳播的良好發展。精心組織,緊抓時效性。要想做到這一點,要樹立“戰役意識”,進入“臨戰”狀態,要在第一時間內獲知新聞事件,及時調動各個方面資源,從根本上保證新聞報道的時效性。
4.結語
網絡時代下,微博對新聞信息傳播的影響是利弊共存、具有雙重效應的,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微博的發展為新聞傳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
(一)新聞存在不真實性眾所周知,網絡時代就是一把雙刃劍,微博傳播新聞也是一樣的。前文中我們提到傳播者在新聞傳播中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微博的出現逐漸讓大眾有了話語權。這一現象使得不少網友還是不安分起來,他們利用微博傳播新聞的大眾化,傳播不真實的新聞信息,使得網絡上的虛假新聞泛濫成災,很多群眾在得不到證實的情況下會信以為真,并開始受虛假新聞的引導,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例如,“大媽搶鹽事件”、“盲目囤積黃金飾品”等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都是因為網民受虛假信息的鼓吹。
(二)新聞被不良媒體利用傳統網絡時代下,新聞的大都掌握在主流媒體手中,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小媒體出現,其中很多懷有不良居心的,利用微博傳播新聞的門檻低、速度快、大眾參與度高等特點,故意傳播社會負面新聞,并加以大肆渲染,企圖引導大眾的判斷力與價值觀。
二、網絡時代微博給新聞傳播帶來的正面影響
(一)信息共享自從互聯網的到來,網絡逐漸把大家連接在一起,人們感受到了“地球村”的存在,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大背景下,微博應景地出現了,它把新聞信息的傳播又帶到了一個微網時代。網絡時代下,數據的傳播是全球化的,這樣一來,新聞信息的傳播也是全球化的。它不再局限于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傳播媒介上,因此也具有不可比擬的技術優勢與大眾優勢。在微博的推廣下,任何一個地方在任何一個地點發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被網絡推送出去,進而讓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們都了解,這就是新聞信息的共享。
(二)形式多樣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聞不再是枯燥的文字或者聲音,而可以是一個個有趣的視頻,可以配上各種有關圖片,制作成大家感興趣的形式,不僅可以吸引觀眾,還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解讀新聞。新聞本身是呆板的,但是我們可以賦予它以時代的特點與意義,那么新聞就變成活生生的了。
(三)大眾參與度加強傳統時代下,新聞只是簡單的輸送出去,被大家所了解。但是網絡時代下,大家不再是冷漠的、單方的了解新聞了,人們開始渴望參與,愿意用實際行動來解決問題、關注社會。例如,2008年,中國四川汶川發生八級大地震,微博第一時間傳播出這一新聞,很多災區群眾通過網絡了受災的圖片、視頻等。大家通過網絡知道這一消息后,并不是坐以待斃,而是廣泛行動起來,自愿組織捐贈物資,整個中國都在行動。消息傳到其他國家與地區,世界各地的政府、企業都給予了一定的物資幫助,還有部分國家第一時間為我們提供了技術救援幫助。網絡對這一新聞的傳播,無異于挽救了更多受災群眾的生命,緩解了災區人民的痛苦。與此同時,許多網絡志愿者都自發舉行祝福祈愿的活動,在網絡上號召更多的民眾參與到這場救援行動中。不得不說,微博傳播新聞加強了大眾的參與度。
(四)打破局限傳統網絡時代下,新聞的大都掌握在主流媒體手中,而當主流媒體的關注點聚焦時,其他新聞點往往會被忽視,這并不能滿足人們對新聞的要求。網絡時代下,孕育而生了很多規模不大,但是極具特色并且覆蓋面可謂無所不在的小網站。例如,天涯社區、無為網,這些網站的出現,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在傳播新聞,很受大眾朋友的喜愛。而微博的出現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勢,把新聞傳播的局限又一次打破了。這樣一來,我們每個人都置身在新聞之中,每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身邊發生的新聞出去,人人都是小記者,處處都是大新聞。
(五)貼近生活大家都知道,傳播者在新聞傳播中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微博的出現逐漸讓大眾有了話語權。而且微博本身具有的親民百姓的特點,讓新聞的傳播更加通暢,也使得新聞愈加貼近生活、關注老百姓,擁有了更大的發展平臺。在人們以往對新聞的印象里,大多是關于國家大事或者國際上重要事件的報道,很少有報道社會中某一個平凡人的事跡。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微博的發展,新聞更多地貼民,關注社會生活,于是,越來越多的草根英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例如,徒手接孩子的“最美媽媽”、為家庭放棄學業自主創業的“豆腐西施”,她們就是一個個的普通人,過著平凡的小生活,為家庭為工作為社會默默奉獻著,是微博時代帶領他們走進大家的視野中。這也讓新聞的傳播真正地走進社會,走進人民群眾。
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