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3 04:11: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專業建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建立以生物技術為基礎多方向發展的生物技術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生物技術專業培養的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具有一定的知識廣度與深度、專業技能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好,在農業、醫藥、化工、食品、環保等行業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生產管理、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特別強調學生不僅具有堅實的專業理論基礎,熟練掌握基本實驗技能,而且要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和開闊的知識視野,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2]。圍繞上述人才培養目標,在培養方案建設時特別強調“加強基礎,注重實踐,分流培養”。加強基礎主要是加強人文社科類綜合基礎、理科平臺基礎和生物技術相關基礎課的教育。注重實踐主要是強調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訓,整個實踐教學的比重大大增強,實踐教學學時數占到總學時數的42%;實踐教學環節不僅包括了基礎實驗課程、綜合實驗課程、畢業論文設計,而且還強調到企業進行實訓和實習,以滿足學生在產學研結構鏈上的鍛煉。分流培養是發揮四川大學理、工、醫交叉融合辦學的特點與優勢,在統一的基礎教育基礎上,實行專業分流培養。根據學院的實際情況及社會對生物技術人才的具體需求,我院在生物技術專業設立了3個培養方向:生物技術基礎方向、生物制藥方向及生物化工方向,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在上三年級時自由選擇其中一個方向進入專業課的學習階段。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指導下我們重建了課程體系,力求體現出以下特點:基礎課程板塊,突出“寬”的特征,使學生有堅實的數理化基礎及寬厚的生物學基礎、藥學基礎、化工基礎;專業必修課板塊則要考慮學科交叉、融合的特點,不僅開設了生物技術的相關基礎課,還增設了生物化工、生物制藥、天然藥物化學等課程。此外還開設豐富多樣的專業選修課程,包括生物醫藥類、化工類、管理類等課程,以此拓寬學生的學識范圍,培養復合型應用人才(見圖1)。
以學科建設為支撐,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和教學內容改革,實現科教融合的教學方式
以生命學院、藥學院、化工學院為依托的生物技術專業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植物學、遺傳學、藥劑學,以及一個創新藥物與中藥現代化研究交叉學科建設點。擁有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I期:資源生物學;II期:生物技術與生物資源的保護及利用。在生物技術專業建設的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些學科優勢與特點,對課程內容進行了深入的改革與整合。我們要求所有任課教師有意識地、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既要專注本學科領域內知識的掌握運用與發展,又要放寬視野,關注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及發展的趨勢,力求教學內容符合新世紀對生物技術復合型應用人才培養的要求。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研討,開展具有特色與創新性的教學改革思路與舉措的探索。學院積極組織教師申報各級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并給予相應的經費配套支持。近幾年本專業教師圍繞生物技術專業建設成功申報了20余項國家與省部級教研教改課題,如“生物技術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示范區建設”,“生物技術特色專業建設”等,發表了近40篇教學研究論文,其中植物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普通生物學獲得國家級精品課程稱號,另有省級精品課程10門。生物技術是實驗科學,通過實驗訓練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培養高質量生物技術人才的關鍵之一,生物技術專業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對本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我們淘汰了落后的實驗,適量減少了驗證性實驗,增設了綜合性、研究性、設計性實驗。同時我們還強調將成熟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內容,如油菜Toc33基因的克隆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引入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程,通過該實驗學生掌握了分子生物學的質粒提取、基因組DNA制備、PCR、電泳、DNA分子重組、遺傳轉化、重組子篩選鑒定、測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等基本技術。再如以高原植物狼毒為研究對象的天然生物殺蟲劑的研究是科技部支撐計劃項目,該項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引入到天然產物分離制備技術實驗課程中,使學生掌握了天然產物從分離制備到純度鑒定及性質分析所涉及的一系列實驗技術,這種綜合設計型實驗項目比單個的驗證實驗更能激發學生實驗的興趣,同時還讓學生獲得了近似于科研工作的綜合性訓練。
構建卓有成效的師資培訓與人才引進機制,優化師資隊伍結構
教學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也是專業賴以生存的基礎,而師資隊伍的水平高低、學緣結構、學歷結構等因素都極大地影響著教學質量。在生物技術專業的建設過程中一方面通過政策保障,讓知名教授、博士生導師走上講臺為學生講授學科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另一方面注重發揮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青年教師進行教學素養、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指導,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學院陸續出臺一系列保障師資培訓的措施:如提倡和鼓勵中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對于在職攻讀學位的教師給予工作量的適當減免;實施教師研修計劃,選派拔尖人才、骨干課教師到國內外著名高校、研究機構進行短期和中長期研修,擴大國內國際交流規模,支持教師參加各種國內國際學術會議等等。完善而有保障的師資培訓措施,使得中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大幅度提高,成為本專業教學中堅力量。近幾年,本專業教師中有兩人獲得國家教學名師獎,1人獲得四川省教學名師稱號,3人獲得校級教學名師稱號,另有8人獲得校教學優秀獎。在加強中青年骨干教師培訓的同時,學院還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從國內外引進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做到人才培養與引進的有機結合。近幾年先后從國外引進了20余位優秀人才,這些高層次人才引進后均承擔了多門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并開設多個前沿講座,將學科前沿與專業基礎有機地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為滿足生物技術特色專業的建設要求,還特別重視“雙師型”教師的引進與培養。我們選擇具有較高專業理論水平,有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和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組織生產經營和科技推廣能力的優秀、成功企業家和創業者作為“雙師型”教師為學生開設實踐環節教學課和創業實踐課。如世界著名生物學家、發明家梁朋博士、四川三葉草生物制藥公司創始人及董事長,為本科生講授生物制藥,同時指導本科生科研訓練。李伯剛博士,成都地奧集團董事長,為本科生講授制藥企業經營管理,同時指導學生在地奧集團的生產實習。此外,瀘州老窖酒業集團總經理張良以及水井坊集團副總經理賴登燡均作為我院兼職教授指導學生的生產實習。
以雄厚而獨具特色的科研優勢加強實踐訓練,促進生物技術復合型應用人才的培養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以西南地區重要植物的資源生物學及可持續利用研究為重點,特別在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方向開展了較為深入的研究。近5年,學院年科研經費平均4000余萬元,承擔了多項“973”“863”以及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平均每年發表SCI論文100余篇,學院的科研優勢對于學生的實踐訓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實踐訓練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對學生進行科研訓練,我們充分利用學校雄厚的科研條件和完備的科研平臺,如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命學院),靶向藥物及釋藥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藥學院)和四川省制藥工程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化工學院)等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采取科研立項制或科研參與制對學生開展科研訓練。同時,依托上述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和“211”“985”科技創新平臺以及國家生物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實施。形式多樣的實踐訓練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養成效,多名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在本科階段與他人合作發表科研論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8篇,并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多項賽事中獲獎。
【論文關鍵詞】 經濟論文" target="_blank">國際經濟與貿易 專業特色 誤區
十一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迎來了新的機遇和發展階段,提高教學質量和培育特色成為高校的共識。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這個較“老”專業,要辦出特色確實面臨著較多的困難。如何確立競爭優勢,形成特色是擺在所有同仁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育現狀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可以說是個老牌專業,其前身叫“國際貿易”,1998 年國家教育部調整新的專業目錄,將國際貿易專業更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上世紀末,伴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和入世預期帶來的外貿人才需求增加,該專業經歷了史無前例的規模擴充。許多高校在這個時期紛紛增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招生人數的大量增加,保守估計,目前該專業每年培養畢業生人數超過3 萬名。 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我們長期調查發現兩個現象:一是很多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生并未從事國際貿易方面的工作;二是盡管就業難,可是那些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仍能較順利地找到工作。這些現象說明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專業培養與社會需求有矛盾,二是人才培養的整體素質仍需提高。從學科大類劃分,國際經濟與貿易屬于經濟學,其課程體系與師資隊伍重點突出經濟學,而管理與法律比較薄弱或不被重視。專業口徑過窄,制約了人才培養的規格,學生個性不能被充分張揚,造成人才“克隆”。
另外,擴招也導致了教育資源無法及時跟進,也容易造成培養質量下滑。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建立適應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本科專業設置和調整制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就業壓力迫使許多招生單位重新審視自身實力,努力發揮特長,以差異化競爭策略重塑專業特色,從而能夠贏得生存與發展空間。[中 華 勵 志 網 ZHLzw.Com] 二、對專業特色建設的理解及誤區 什么是辦學特色?目前我們能在教育部2004 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當中找到解釋:“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積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優于其他學校的獨特優質風貌。特色應當對優化人才培養過程,提高教學質量作用大,效果顯著。特色有一定的穩定性并應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得到公認。”該方案將特色列為評估一級指標來考察。特色可體現在不同方面:如治學方略、辦學觀念、辦學思路;科學先進的教學管理制度、運行機制;教育模式、人才特點;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及解決教改中的重點問題等方面。
從這個解釋來看,“特色”應具備三個必要條件:一是長期積淀出來的穩定的東西;二是要對提高教學質量發揮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被社會認可。特色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滿足上述條件的教學要素,都應屬于特色范疇。專業特色是學校特色的一部分,與特色的性質一樣,專業特色也是多維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具備上述三個條件,就應被視為專業特色。 根據各自優勢確定專業發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確的,特色是可能總結提煉,并能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強化,管理者可以集中資源促成特色鮮明化和更有社會影響力。但是,在認識和具體做法上存在一些偏差,片面地追求專業差異有可能導致相反的效果。
對專業特色的含義理解不清,指導思想不明確現象比較普遍,尤其一些典型的認識誤區需要引起關注:一是把特色定位與特色本身混淆。二是把專業特色等于人才培養特色。三是簡單模仿名校。四是過分追求差異。五是對特色的穩定性與靈活性的曲解。六是重宣傳、輕建設。 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特色建設的思路 專業特色建設中的規律和原則卻不可違背。實踐才剛開始,許多規律在等著我們揭示。下面是我們的一些經驗和體會。首先要明確特色定位。 我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創辦于1993 年,具有一定的歷史積淀和優良傳統,依托學校理工特色,已有較獨特的優勢。
我們歷經三年的調研,在學校發展規劃和特色建設的框架下,結合相關專業優勢,把原來初具雛形的傳統加以優化,定位了專業特色。圍繞定位,我們重新整合教學資源,在科研方向和團隊支持上、人才引進上、資金分配上都進行了優化配置。在教學理念、教學計劃、教學管理、實踐教學等軟件方面,我們采取了如下新舉措:
第一,教學理念上體現尊重規律,尊重個性。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尊重年青一代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尊重每位學生個性,避免人才“克隆”。
第二,教學計劃上擴大選修課范圍和比重,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優良條件。設選修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可按興趣和職業規劃進行自助式學習。課程可不拘專業范圍,允許學生選修一定學時的外專業課??膳c校外培訓機構合作,把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考試課程引入教學。
第三,創新教學管理制度,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比如實習,如果制度上必須要求像課程一樣集中在一段時間,實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再如,畢業論文一般都安排在畢業的最后學期,學生因為找工作就會影響論文。創新教學管理制度,改集中時為分散時間,這樣的制度創新為學生提供自由選擇空間,非常值得嘗試。
總理在“十”報告中提出了“新四化”,即“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偫韽娬{,統籌“新四化”發展,需要平衡多方面關系。推進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農民。要走集約、節能、生態的新路子,著力提高內在承載力,實現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融合,讓農民工逐步融入城鎮。截至2013年末,我國的城市化率為53.37%左右,與發達國家平均80%的城市化率相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1999年至2011年,我國城鎮人口數每年以超過4%的速度增長,2012年底達到7.12億人。在城市化進程中,不斷增加的城鎮人口對城市的生態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對城市管理者來說,不斷發展提升城市園林的綠化水平,是維持城市化進程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另外,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住房環境也不斷改善。據統計,2011年末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已達30m2。按國家發展要求,2020年人均住房面積要達到40m2。城鎮居民對住房需求的提升和居住環境的改善,也將提升園林綠化行業的市場空間。從這兩方面來說,都大大需求園林專業技術人才。因此,作為高校,必須研究城鎮化給高校大學生就業發展帶來的機遇,結合城鎮化建設中的人才需求,合理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案,真正實現與市場、行業人才需求接軌。
2黑龍江農墾城鎮化建設發展狀況
黑龍江農墾轄區總面積5.76萬km2,占黑龍江全省土地面積的12.6%。其下轄寶泉嶺分局、紅興隆分局、建三江分局、牡丹江分局、九三分局、北安分局、齊齊哈爾分局、綏化分局和哈爾濱分局9個分局,114個農牧場。根據墾區實情和農墾區域布局特點,提出構建“四五”城鎮化體系,以5個分局規劃建設5個中心城,并確定城市發展產業定位。如寶泉嶺分局打造成食品工業產業城;建三江分局打造成中國綠色米都;紅興隆分局打造成現代農業示范窗口;牡丹江分局打造成生態旅游城;九三分局打造成北方生態園林城。以農場級別并結合農場發展規模,建設50個重點鎮、50個一般鎮,以農場生產作業區建設500個規范化管理區,3個級別定位貫穿于農墾城鎮化發展,分別承擔起大、中、小城鎮職能。小城鎮建立完善基礎設施和人居必要生活設施;中等城鎮發展商貿服務業,為墾區小城鎮的物資流通提供中轉站;大城鎮集聚人才與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區域發展。這一發展定位已經初見成效,農墾城鎮初具規模,形成獨具特色、宜居、宜業、生活幸福的農墾城鎮,逐步實現“耕作在廣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現代化城鎮中”的夢想。黑龍江墾區是我國現代化農業的代表,是我國農業開發形成的以農為主多種行業組成的經濟社會系統。近年來,墾區采取“撤并生產隊,建設管理區,發展小城鎮”發展思路,快速推進了墾區城鎮化建設,也增加了墾區的耕地面積。由于體制、機制的優越性和農墾的經濟實力做保障,黑龍江農墾城鎮化走在全省前列,引領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的發展方向。農墾小城鎮景觀已經成為黑龍江省城鎮建設的靚麗風景,吸引各界人士參觀學習,也為推進黑龍江省城鎮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3黑龍江農墾區對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
3.1黑龍江農墾城鎮化對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
近年來,黑龍江農墾小城鎮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各個農場都需要建設城鎮綠化養護的專業隊伍。根據黑龍江省墾區2011—2014年人才需求計劃(見表1),2011—2014年墾區的園林相關人才有所增加。從園林專業相關需求方向看,主要需求園林綠化養護、園林規劃設計、城鎮規劃、林業、旅游、園區規劃管理等專業人才,其中園林綠化和養護需要的人數和旅游方向需要的人數增加較大。
3.2農墾農場對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
2012年暑期,園林專業教師組成調研小組行程6000km,對黑龍江農墾部分農場的小城鎮建設情況、園林綠化隊伍建設及人才需求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的農場小城鎮建設已經基本完成,如嫩江農場、鶴山農場、云山農場、八五七農場、七星農場、前進農場、洪河農場、紅旗嶺農場、八五二農場,這些農場園林綠化已經完成,急需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綠化養護隊伍;一些農場小城鎮建設正在進行中,如尖山農場、大西江農場、海林農場、八五三農場、濃江農場、創新農場,一些住宅小區和農場公園、廣場及主干道附屬綠地都需要建設,他們也急需園林專業人才。未來幾年,海林農場將利用周邊旅游資源開發農業休閑旅游,七星農場擬建三江綠色米業和現代化大農業開展現代農業觀光旅游,八五三農場利用燕窩島景觀開展農墾文化旅游資源,這些農墾產業發展的新亮點都需要引進園林相關人才。另外,農場很重視農業園區建設,農業園區具有現代農業展示、科技示范、休閑觀光的功能,如尖山農場農業園區、鶴山農場的萬畝大豆田、七星農場的國家級農業園區、洪河農場的農機展示區等,這些平臺也需要園林專業相關人才。
4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由上文分析可知,黑龍江農墾城鎮化建設中需要大量的園林專業人才。通過與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07級園林專業學生座談發現,基本沒有學生打算去農場就業,都希望留在城市發展。究其原因:一是學生對農場不了解———園林專業課程中沒有與墾區建設和發展相關的內容,園林專業實踐中沒有到墾區調研實踐,導致學生對墾區的了解少,有的學生想去墾區又有所猶豫,導致農場招不到合適的人才。二是園林專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與墾區發展不對接———墾區城鎮化進程中以小城鎮建設為主,要兼顧考慮農業生產與居民生活的功能。同時墾區近年來建設各種科技園區、示范區及觀光農業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懂得園林規劃、設計、施工、養護管理,還要懂得一些農業栽培、宏觀管理的相關知識。一方面企業需要園林人才,一方面畢業生工作難找。為了推動學生到墾區就業,逐步實現園林專業人才培養與墾區園林專業人才需求的良性對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我們在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改革,提出了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即結合實際進行教學改革實踐,為黑龍江農墾城鎮化提供合格的園林專業人才。第一,進行課程體系調整,增加有關墾區小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與規劃、農墾科技園區規劃與管理的相關課程,讓學生初步了解墾區的綠化建設。第二,調整實踐教學環節,組織學生到墾區進行實踐鍛煉,了解墾區的城鎮化進展。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學院已與墾區100多個農場建立聯系,先了解農場每年的人才需求計劃,然后根據農場需求情況,從園林2008級、2009級、2010級的學生中選派2~3名學生到農場實習。這種做法既使學生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又使農場根據需要選留到合適的人才。截至目前,到農場就業的大學生2007級有1人、2008級有4人、2009級和2010級各有6人。第三,培養學生到墾區、到基層就業的意識和情感。以走下去(學生主動到墾區實踐鍛煉)、請進來(墾區的專家領導到學校報告、交流)的模式,培養學生到墾區、到基層發展的意識。第四,建立墾區城鎮化建設、新農村發展、人才需求與農墾大學園林專業教學實踐信息互動平臺。教師和學生積極參與墾區的城鎮化建設、園林施工養護的方案,鍛煉教師的專業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擴大學生的就業領域。園林專業教師積極參與農場園區規劃項目、居住區景觀規劃等社會服務,在這一過程中,增加了相互了解,學生得到了鍛煉。
5結語
1.1與電子商務發展主題相脫離
電子商務發展的本質就是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改變。目前,計算機信息技術不斷的革新換代推動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發展的首要因素或者說自己的優勢已經從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效率的提高轉變為如何創造商務價值,這就需要計算機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的創新和協調發展。然而,就當前從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設置模式來講,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顯現出了明顯的兩極分化,應該將實際電子商務建設與技術或商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兩者其一發展不合理都將對電子商務專業建設造成不利的影響。在此,我們應該認清電子商務發展的主題,不能盲目地追求單一的專業或者單一的技術,如果我們不能將兩者結合起來發展,勢必造成技術和商務專業度的嚴重不平衡的狀態。
1.2學科基礎建設滯后
大家都知道,電子商務包含有許多的內容,涉及計算機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商務、法律等多個方面。因此,電子商務是許多學科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種新型并且具有綜合特性的專業學科。目前,電子商務發展迅速,涉及的行業越來越廣泛,從而使得電子商務變得愈加的復雜多樣,這完全是因為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革新換代。此外,每個行業都需要創新和實踐發展,電子商務也不例外。針對電子商務的發展,許多專家或學者也從各個方位展開了重要的研討和分析。然而,研討的內容卻不深,缺乏各個必要的研究之間的關聯,也沒形成特殊的理論體制,以上情況會引發電子商務發展的專業根基相對落后。而由于這種滯后引起了在電子商務活動流程里,不能清楚地認識許多的基本規律或者基本現象,勢必將不同程度地影響電子商務進一步的發展。
1.3不能滿足企業所需人才發展需要
大家都知道,中職學校創辦電子商務專業是因為企業需要這方面的人才。然而,學校所培養的專業人才卻不能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電子商務專業是一種實踐性質非常強的學科,對教學工具和條件的需求度比較高,而且還需要提供學生實踐的平臺。目前大多數學校電子商務專業主要是對書本知識理論過分依賴,缺乏了實踐的經驗,以至于在實際操作中出現許多問題,這樣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閉關鎖“國”也是一大缺點,現在各個學校普遍以自己為中心,對別的學校的優點也不采納,不借鑒,這嚴重制約了電子商務專業的教育質量和水平。
2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變革的設想
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建設的變革能有效改變目前的不良現狀,從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對癥下藥,有利于學校培養專業的人才。面對各種問題,筆者在以下幾個方面列出了自己的見解。
2.1準確定位培養目標
學校首先要確保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目標的準確性?;谛枨蟮陌l展和電子商務行業的特點,明確專業職位匹配,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很多行業都涉及電子商務專業知識,可以針對某個行業進行特定的專業技術授課。這樣從抽象到具體,可以更好地定位培養的目標。電子商務這個專業本身涉及的方面就特別的廣泛,就業前景比較好,崗位比較多,比如網站推廣、網頁編輯、物流、網絡銷售等。有一點比較明確,在不同的崗位會有不同的專業要求。對于以上問題,學校要想確定培養的目標,就必須了解各種企業具體的實際需求。
2.2完善課程體系
電子商務專業集各個專業于一體,決定了它的復雜程度。電子商務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識有很多,如:電子市場營銷、貿易、商業發展模式、電子交易要點、如何在網上安全交易、物流配送網絡技術、供應鏈管理等。此外,對于自己所掌握熟練的要加以運用,并且開拓創新,跟上時代的進步。這就要求學校要進一步完善課程設置,要做到以企業的實際需求作為指導,以人才能輕松進入企業并能促進企業的發展為最終目標。教師授課時,應該要保證知識的深度,保證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應該保證知識的廣泛性,覆蓋面要廣。除了這兩點,還要做到按照崗位的實際要求來選擇專業的理論課程,而課程也要根據崗位的實際需求來開設,以知識理論為前提,實踐經驗為保障,開設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課程。
2.3促進實踐教學
中職學校提倡的是以學生就業為中心的原則進行實踐授課。現階段,在電子專業授課中缺乏實踐,而電子商務學科恰恰偏重于實踐性,所以在此問題上,應該加強實踐操作。促進實踐教學要從三方面入手:教學理念、物質方面的改善和對外界的聯系。首先,傳統的教學理念只注重于理論知識,而忽視實踐的重要性,針對這個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我們就應該把實踐放于首位。其次,實踐需要的平臺和實踐器材要完善,加大教育設備的投資力度,從而促進實踐教學。最后,學校應該主動和外界的企業聯系,并建立一定的合作關系,這樣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實習實踐的平臺,使學生們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2.4提高師資力量
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涉及面比較廣泛,從基層到管理層都能用得到。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屬于專業應用型人才,他們需要具備堅實的基礎、熟練地掌握專業技能、利于企業發展的突出特點和與崗位匹配的專業素養。此外,師資問題才是關鍵,在電子商務專業授課的教師應該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對課程知識有全面的認識,對實踐方面也能兼顧。此外,學校應該外聘請一些專業素質較高的人才,讓他們能與本校教師時常交流探討,使整個專業的教師水平得到提升。
3結語
一、認識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追求國際生產的一體化,采取跨國公司的企業制度形式進行跨國經營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理論基礎是馬克思的國際分工理論和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馬克思的國際分工理論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作為提高勞動生產率重要手段的國內分工必然朝著國際化方向發展,形成國際分工。國際分工的發展又促使各國、各地區發生日益廣泛的經濟聯系,使得跨國進行商品流通成為普遍現象。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則是指一國放棄比較成本較大的產品生產,而專門從事比較成本較小的產品生產。比較成本學說有利于各國發揮比較優勢。因為由于各國的自然資源和技術水平不同,勞動生產率有別,生產同一種產品的成本高低不一,各國為了揚長避短,增進本國和世界國民福利,都要盡力按比較成本原理實現專業化分工,生產使用本國相對密集的生產要素的產品,然后互通有無。過去馬克思的國際分工理論和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的應用主要表現為商品跨國界交換,即國際貿易。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當今交通、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各國企業跨越國界組織生產,在全球范圍內有效地配置資源成為現實可能,促使世界經濟逐步呈現出全球化的趨勢。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以馬克思的國際分工理論和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為理論基礎的經濟全球化現象,其實質是各國追求國際生產的一體化,在全球范圍內有效配置資源,追求國際分工和比較利益的最佳效果,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而作為與國際生產一體化相應的企業組織形式則是跨國公司。近年來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也有力地說明了跨國公司作為經濟全球化的載體與經濟全球化之間的互動關系??鐕緫{借資本、技術信息、營銷戰略等壟斷優勢,再加上其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選擇最佳投資地點,使公司生產和銷售活動建立在全球戰略基礎上,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促使經濟全球化向縱深發展;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又為跨國公司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使得跨國兼并成為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一大浪潮。于是一個自然的結論便是:真正應對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國際競爭,應當采取跨國公司的企業制度,進行跨國經營。從經濟全球化來說,一個國家沒有企業的跨國經營,便沒有真正進入世界市場。因此我們認為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戰略性對策之一便是企業的跨國經營。
二、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現狀與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積極吸引外商來華投資的同時,也在適度的開展境外直接投資。截至2000年底,經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批準或備案的境外投資企業共5976家,協議投資總額為104億美元,其中中方實際投資額為69.5億美元。這些境外投資企業分布于180個國家和地區,涉及貿易、資源開發、工農業生產及加工、工程承包、交通運輸、金融保險、醫療衛生、旅游及餐飲業等行業。境外直接投資對于開辟我國利用國外資源和市場的新渠道,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增強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等,都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我國境外投資金額僅占世界對外直接投資金額的0.15%,與我國經濟大國的身份很不相稱;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的比例為1:0.09,不僅大大低于發達國家1:1.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11,甚至低于發展中國家的1:0.13的水平,顯示我國資本流入與資本流出的嚴重失衡;與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相比,我國的境外直接投資相對比例更低,截止2000年底,我國實際外國直接投資已達3600億美元,境外直接投資占引進外國直接投資的不到2%,二者存在著巨大差距。
在實踐上,與國際大型跨國公司相比,我國企業的跨國經營也存在不少問題。(1)投資行業盡管多元化,但隨貿易進行的“窗口式”對外投資即在海外建立外銷產品經營部門的較多,生產型對外投資較少,近幾年與“窗口式”相對應以發展實業為特征的“產業式”對外投資有了大的發展,但沒有根據我國的動態比較優勢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明確重點發展產業。(2)在投資地區分布上,盡管投資地區比較廣,但港澳地區仍是海外企業的集中地,達到我國海外注冊公司的50%;除此之外,對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國家的投資也占一定比重,其中非貿易性投資占70%以上,而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投資不足20%。由此可見,我國境外直接投資的地區分布不合理,缺乏戰略發展的層次和方向。(3)投資規模比較小。如按外經貿部1991年底的統計數字,1008家非貿易性境外企業平均協議額為312.4萬美元,而平均中方直接投資額只有178.4萬美元,不僅大大低于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平均600萬美元的規模,也低于其他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260萬美元的子公司規模。近年來盡管從規模上有所擴大,但總體與發達國家無法匹敵。(4)投資方式比較單一,主要采取投資新建方式。這種方式盡管有其優點,但其耗時長,難以快捷地進入市場。(5)在經營管理上實行的是政府計劃管理下的異地化經營。由于受我國政府的國內資金配套和外匯等計劃管理的限制,跨國經營企業不能完全依據國外市場情況進行決策,從而錯失良機;而異地化經營則使經營項目在國外,管理機構和人員在國內,只派與經營項目有關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去國外經營,且派出的管理和技術人員有相當一部分素質不高,不熟悉市場運作規律,不能及時依照市場的需求偏好改進產品,發現和挖掘市場機會。
由此看來,我國企業跨國經營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為改變這種狀況,我國政府近年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能夠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對外直接投資,即鼓勵中國企業的跨國經營。
三、促進我國企業跨國經營健康發展的對策
(一)根據動態比較優勢與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確定跨國經營的產業目標
1、資源開發型產業是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預防性產業。我國人均自然資源比較短缺,利用別國資源優勢,以油田和其它重要資源開發為導向的對外投資應是我國跨國經營的預防性投資。通過對外投資建立資源穩定的供應基地,可以降低通過市場轉移資源的交易成本,有利于規避世界市場資源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也防止受制于他人的被動局面。
2、勞動與資本相結合的產業是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基礎產業,從世界跨國公司對外擴張戰略由資源——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規律,以及中國在國際競爭力中的比較優勢來看,中國企業選擇較成熟的勞動相對密集、核心技術相對穩定、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產業作為跨國經營的起點是毫無疑問的。我國的制造業便符合上述條件,因此制造業將是我國對外投資的主要行業,如以家用電器、摩托車為主的中檔加工組裝型制造業、紡織業和服裝業等。
3、研究與開發型技術產業是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重點產業。我們應該考慮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內形成梯度優勢,并逐漸推進其產業高度化。這就需要在跨國經營中發展以研究與開發為重點的技術型對外投資。眾所周知,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際競爭的本質就是技術競爭。我國要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與不斷升級,也離不開技術的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的技術相比,我國與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表現在技術開發能力、對技術發展方向的掌握等。因此,到國外技術資源與智力資源密集、靠近市場的地區進行研究與開發及科技型跨國投資,是我國選擇跨國經營的重點。
4、服務業是我國跨國經營的主導產業。我國要想成為經濟強國必須在跨國經營中形成自己具有競爭性優勢的產業。由于我國以制造業為主,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第二產業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跨國經營以制造業為基礎發展成為在國際上具有競爭性優勢產業的概率很小。為避免以弱抵強,我國企業可選擇服務業做為跨國經營的主導行業。盡管我國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也不具競爭優勢,但與第二產業中的競爭力相比,在第三產業中發展跨國經營,我們還有趕超希望。服務型跨國公司的特點是行業多、范圍廣、投資大小不限、經濟規模要求不高,比較適合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現實條件。
(二)在跨國經營地區選擇上,應兼顧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投資
與以勞動、成熟技術密集型的制造業和資源開發型行業為跨國經營的目標產業相對應,發展中國家應是我們跨國經營的地區選擇。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我國相近或低于我國,在這些國家投資,有利于獲得資源和發揮我國企業的技術優勢,可以促進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因為,依據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勞動與成熟技術密集型制造業將是我國產業結構升級中被淘汰的產業,把這些產業轉移到比我國發展落后的發展中國家,有利于實現這些產業的價值,并支持我國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升級。
而與以研究與開發為重點的技術型對外投資和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為目的的服務業對外投資相應,發達國家應是我們跨國經營的地區選擇。因為利用發達國家選擇性極強的市場進行研究與開發,可以較快促進我國企業新產品的培育和新技術創新,再利用這種技術創新反過來推動國內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市場的產品銷售和市場的擴張,這樣形成良性循環就會有助于我國競爭性優勢產業的形成。另外,服務業已成為發達國家的主要產業,其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高達70%以上,我國企業跨國經營投資于發達國家的服務業,更具有發展的空間與趕超的可能。
除兼顧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外,我們跨國經營在指導思想上還應在明確主攻方向下,區別不同地區的戰略層次與地位,逐步把投資重點由區域轉向全球,實施投資市場的多元化和全球化。
(三)采取“跨國并購”與“戰略聯盟”的跨國經營進入方式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走向世界是一個艱難的旅程,將面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但競爭不是一個零和博弈,競爭發展到高級階段之后,為避免兩敗俱傷,企業之間將既競爭又合作,在競爭中發揮自己的絕對優勢,在合作中鞏固自己的比較優勢并形成競爭優勢。正是基于這種考慮,國際跨國公司近幾年的發展呈現出“跨國并購”與“戰略聯盟”的趨勢。我國現有的大多數海外子公司都是以新建方式設立的,這種方式有利于企業以機器、原材料等非貨幣要素作為投入資本,也便于企業獨立地實施自己的經營戰略,但它耗時長,難以簡捷快速地進入市場。因此,我國企業應更多地采用“跨國并購”的方式,因為較之于新建,“跨國并購”具有幾大優勢:可縮短投資周期和投資回收期,迅速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可利用原有企業的技術、資金、管理人才,學習和吸收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可利用原有企業的市場和銷售網絡,迅速建立營銷渠道,節省了新建企業的巨額市場開拓費。同時,“跨國并購”有利于企業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經營方向,實施低成本擴張。從中國企業已有的投資實踐來看,采用收購方式的境外投資項目大多比新建項目效益好。而旨在獲取高新技術為目的的“研究與開發”性對外投資,可以考慮采用“戰略聯盟”方式,以產權為紐帶通過合作、參股、合資、控股等多層次的聯合,達到降低“研究與開發”費用,跟蹤世界先進高科技水平的目的,為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做好充分的準備。
(四)按國際慣例管理海外企業,推動跨國經營的當地化管理
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如何按照國際規范和國際慣例來加強對海外企業的管理就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不熟悉國際慣例,不按國際通行的方法來開展經營活動,企業跨國經營的目標就難以實現,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更新經營觀念,強化市場意識,精通國際慣例,靈活善變地利用跨國公司的管理技巧。如跨國企業內部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轉移商品或勞務制定的轉移價格,就是企業在跨國經營中利用各國稅收制度的差異,轉移利潤從而降低稅賦增加利潤的常用手段,要使用這種手段為企業跨國經營服務,則要求經營者熟悉各國有關財稅和會計的法律法規,并具備較強的系統思維能力等。類似轉移定價這樣的跨國經營管理的技巧,對我國的許多企業來說還是比較陌生,需要加強對國際慣例的學習與理解。
我國企業在進行跨國經營中,應借鑒國際跨國公司發展的經驗,變“異地化”經營管理戰略為“當地化”經營,以人員當地化為基礎,以管理當地化為核心,以生產當地化和行為當地化為兩翼,實現跨國企業的效益經營。人員當地化主要是建立開放的用人體系,敢于雇用異國人員,尤其是盡量做到管理層和技術層人員“本土化”,“本土化”人員更加熟悉當地市場,有利于及時反饋市場信息,挖掘市場潛力,減少經營成本。管理當地化,一是指海外企業在領導、決策、激勵與報酬方面要借鑒當地習慣做法,以減少因文化沖突所引起的企業不穩定;二是要學習發達國家企業的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如國際會計、財務風險和信息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方法,為我所用。生產當地化主要是盡可能的使用當地設備、零部件和原材料,提高當地國產化的比例,以減少摩擦。
(五)政府應從制度環境與政策體系上對企業的跨國經營給予支持
1、創造市場制度環境,使其適宜于符合跨國經營條件的企業成長。國際上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都是具有巨大生產規模的,因此“要想強必先大”的指導思想,使我國政府在實施跨國經營戰略上,通過“拉郎配”的方式拼湊企業集團。這種政府主導型的企業集團不是市場競爭的自然結果,所以是只有規模而無效率的。政府應從企業的外部環境著手,通過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和執法監督體系,保護產權,維護市場的交易規則等,為企業創造公平與效率兼備、有活力的、完善的市場經濟的制度環境,使真正有競爭實力的企業通過內在張力和外在機制的共同作用,通過“優勝劣汰”,依靠自身能力的增強成長為大企業集團。
2、加強監督管理。政府應成立“對外投資管理與監督委員會”,該委員會的職責是:(1)加強對我國海外企業的指導與監管,改變目前多頭監管、協調不利的狀況;(2)負責進行項目的審批與登記,簡化審批手續,完善登記制度,使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正當的途徑進行跨國經營,避免資本外逃現象;(3)負責制定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戰略性規劃和對外投資的法律與法規。
[摘要]本文通過對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的分析,包括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必需進行合理的規劃、加強對電子商務實踐課程的重視以及專業教師培養與引進等,并提出了幾項建議。
我國電子商務的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大部分電子商務是非支付型電子商務,即網上營銷,網下支付;小部分是支付型電子商務,即網上營銷,網上支付。個別正在搞協同電子商務。目前國家還缺乏發展電子商務專項規劃,國家發展電子商務還缺乏明確和有力的技術經濟政策。正因如此,電子商務的專業教育比別的專業面臨著更大的困難,有更多未知的因素,電子商務的教育如同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一樣在整體上尚處于探索式的自由發展狀態。本文針對現行電子商務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幾項建議僅供參考。
一、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要進行規劃論證
電子商務專業是一個新專業,教學經驗、教學方法都還在摸索中,教學資料也不完整,缺乏較完善的教學體系,沒有一定的教學模式,因此電子商務的教育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如果在電子商務專業建設過程中,不進行合理規劃,一方面將浪費國家寶貴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也將耽誤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的時機。因此學校應在教育部的指導下和協作組或兄弟院校幫助下,規劃各校的電子商務專業發展戰略,進行專業建設規劃論證,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調整專業建設方案。
在進行專業建設規劃時,首先要確定專業發展的方向。由于電子商務專業是一門跨學科的專業,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可選擇的范圍也比較大,各院校應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本校的條件來建設電子商務專業,抓住社會某些領域對電子商務的人才需求,針對性地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突出本校在辦電子商務專業方面的特色和優勢,與其他學校差異化培養學生。例如北京交通大學在建設電子商務專業時,考慮到原來是鐵路院校,以及已有的物流方面的優勢,因此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突出了兩個特色,即:與物流相結合、與旅客出行相結合。
實驗室建設的規劃是專業建設規劃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電子商務專業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有大量的驗證性、設計性、綜合性等實驗,實驗室建設規劃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專業的發展,也是學校寶貴的教學資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的一個保障。由于電子商務專業所涉及到的知識面比較廣,因此在進行實驗室規劃時應有所選擇。應根據學校的辦學實力,以及專業發展方向而有所偏重,有的放矢。特別在選購教學軟件、硬件時應考慮專業發展方向。
電子商務本質上是一種新型的商務形式。在建設電子商務專業時,尤其應注意同企業的合作,通過校企合作、聯合辦學等多種方式,引進國外相關的應用軟件、教材和成功案例,在師資力量、實驗室建設和社會實踐等多方面高效發展并爭取到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條件。
二、應側重電子商務實踐
電子商務教學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它不僅需要在理論上掌握計算機技術和商務技術,而且更注重在網絡上的商務實踐,它要求學生能夠適應和進入電子商務實務環境,能夠熟練操作和運作電子商務活動。許多電子商務課程的教學不宜采用傳統的課堂講授方式(一則缺少適用教材,二則遠離實際應用),而應側重于電子商務實踐。而我國有些高校認為電子商務專業是“文科”性質的專業,在電子商務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在教學計劃中設置了大量的講授課時,而實驗實踐課時非常少,這使得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走出校門后,真正能干活的人不多。阿里巴巴的CEO馬云說“如果我們阿里巴巴要招聘員工的話,我希望看到的是他有沒有在淘寶上使用過,他有沒有在阿里巴巴用過,他對Ebay懂不懂……有證書很正常,有證書的人太多了,但是實踐過的人太少了”
電子商務的實踐包括模擬仿真實驗和真實的實踐兩大類。電子商務的模擬仿真實驗又分為手工模擬和計算機仿真模擬兩大類。手工模擬的代表是企業資源計劃(ERP)沙盤模擬實驗,這種實驗模式符合企業現實情況,比較形象直觀,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實驗,使學生在深入掌握各個工作崗位、各個子系統的業務范圍、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的基礎上,全面了解和熟悉企業的整體情況以及網絡財務軟件和審計軟件的總體流程和操作方法,既有針對性、深入性,又不乏全面性和完整性,符合社會未來發展的需要,有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
隨著多媒體技術、交互技術、網絡技術、虛擬現實等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用計算機技術實現的電子商務仿真模擬軟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比較突出的有:由21世紀網校開發的模擬電子商務教學實驗系列軟件、由西安博星科技公司開發的模擬電子商務教學實驗系列軟件等,這些軟件可以模擬電子商務活動過程和電子商務運作模式,為學生提供參與電子商務活動的機會,使學生能夠感受到電子商務的內在規律,促使學生運用電子商務知識完成電子商務活動,這種方式對了解電子商務的過程有很大的幫助。
目前國內各高校的電子商務教學大多采用計算機仿真模擬系統,這不僅是因為計算機模擬仿真實驗具有成本低、易于控制等優點。更主要的原因是互聯網的環境比較復雜,而且內容經常變動,使用得教師們難以控制實驗,也使得同學們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難以掌握電子商務的內在本質。因此在電子商務的教學中,仿真模擬實驗得到廣泛使用。但是這些仿真模擬實驗總體來說離實際應用的還是有一定距離,其中有些實驗內容遠不如在現實的電子商務網站進行實際操作效果好。因此,除了模擬仿真實驗外還應增加一些電子商務的真實實踐,比如在互聯網上進行電子商務的營銷實習、網站推廣實戰、數字證書的申請、市場調查等。
三、電子商務專業教師的引進與培養
電子商務是一個理工與經管交叉型、復合型的新興學科,它融合了“現代信息技術”和“商務”兩個方面,電子商務所覆蓋的范圍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商務這兩個子集所形成的交集。因此現在的電子商務教師大多從計算機類或經管類等相關專業轉行過來,所謂隔行如隔山,常常是信息技術的教師缺乏必要商業知識,而商貿的教師缺乏必要的信息知識。從而出現要么側重于信息技術應用與構建,有關信息技術課程很多、商業知識較少;要么側重經濟管理,商業課程很多,信息課程很少,對于一些綜合性的課程教師們往往感到力不從心。電子商務學科的交叉復合性增加了電子商務教學的難度。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新專業,教師們可以借鑒的教學經驗不多,教學資料也不完整,缺乏較完善的教學體系,甚至有許多的基本概念也存在爭論,這給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們的帶來了實際困難,要求電子商務專業教師比其他專業教師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在教學上。
最困難的還在于專業教師本身缺乏電子商務實踐經驗,電子商務教師大多原來也是教師出身,缺乏商務實踐,就像無源之水,教學中沒有拓展的空間。
電子商務教師承載著電子商務知識傳達的重任,電子商務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著我國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學校應重視電子商務教師所面臨的困難,認識到電子商務教師在知識結構和實踐經驗上存在的問題,幫助教師們而不是一味的指責。
對教師的培養不僅僅是學歷的提高,也不僅僅是參加一些學術研討會,而應為教師們提供更好的科研條件和更優惠的激勵政策,并且鼓勵教師們以各種恰當的形式從事一些網上的商務實踐。除此以外,在引進新教師時,也不能過分重視學歷,更應重視實踐能力,應引進在企業從事工作多年的教師,他們有從事企業高級管理的經驗;或者有從事多種行業背景的經驗,知識結構較完整。目前我國高校大量吸收碩士畢業生進入高校從事電子商務教育,這對整個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都是不利的。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必須立足于企業需求,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的教師,必須有復合的知識結構,一定的社會經驗和非常熟悉網絡。要懂營銷、管理、法律和基礎的網絡知識。
四、結束語
電子商務作為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市場,具有十分誘人的發展前景。當然,與任何其他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一樣,電子商務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發揮巨大的潛力。也不可能在給我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就解決自身的全部問題。它必須遵循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點到面,由局部到全局的發展規律。以上是對我國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的憂思,也有我的幾點建議,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鄭培:我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憂思錄.先鋒資訊網(),2005~8~5
[2]韓方鄭晨升楊瑋:開展ERP沙盤模擬實驗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財會月刊》,2005年08期
論文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實驗教材,建設
教育部高度重視中職學校教材建設,對中職學校和廣大教師寄予厚望,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2000.3.21)中提出:“中等職業學校要根據實際需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開發教學資源,編寫反映自身教學特色的補充教材和講義等”。因此,編寫、選擇和補充適合中職學生口味的“教材套餐”,既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形成合力,精耕細作,精心打造,同時也是中職學校和全體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1.當前中職計算機專業實驗教材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生源質量較以往下滑教育學論文,出現了實驗教材偏難,與學生實際接受能力脫鉤現象。以往的中職生錄取是重點高中與普通高中之間的分數段,而今是在普通高中分數段以下,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生源質量下滑,而教材內容和形式變化少,超出了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學習效果不佳。特別是近年來,這一問題不但沒有改變,甚至更加突出。
二是實驗教材和理論教材的風格接近,忽視了實驗教學的特點,難以實現實驗教材的創新。課程總框架上理論課重而實踐課輕,而且專業課也是重專業理論而輕技能訓練;授課模式上仿效理論教學,實踐課無法形成體系。造成實驗課成了理論課的附屬。
三是實驗教材建設未與市場需要接軌,與用人單位需求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實驗教材建設沒有邀請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對市場了解不多不深,出現了編寫實驗教材所選素材的“信息孤島”現象。
四是實驗教材的更新速度慢,與計算機軟硬件的更新速度相比存在滯后的現象。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較快,而實驗教材的更新速度相對較慢,導致實驗教學教材和實驗教學環境不一致的情況,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果。
2.中職計算機專業實驗教材建設若干問題探討
中職生的實驗教學,要求我們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教育學論文,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應在實驗教學中,選擇好的實驗教材,不斷完善教案、講義,進行模塊化整合,激發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一本滿足專業要求、學生愛不釋手的實驗教材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的前提和基礎。
1)建立“三層次”實驗教學體系,并配套相適應的三類實驗教材
由于計算機專業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因此我們在理論教學的同時,特別注重加強實驗教學,以培養具備一定基本理論素養和基本技術技能的計算機應用型創新人才。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選擇或編寫三類教材,即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版本級別的實驗教材來滿足三個層次學生的實驗教學,即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研究開發性實驗三個層次的實驗教學。學生按不同層次分組,使用不同教材,自主學習,并分別接受教師指導與訓練,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分類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實現不同層次的人才培養目標。
2)組織編寫創新型計算機專業實驗教材,構建和完善適合中職特色的實驗教學體系
創新型計算機專業實驗教材的編寫從滿足經濟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發教育學論文,在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與改革創新。以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的內容,以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際操作技能的提高??傮w來講就是打破“三種思維定式”和做好“三個結合”。打破“三種思維定式”其實是先洗腦。具體來講:一是打破高教系列和中職系列實驗教材一體化混編模式;二是打破將理論教材的編寫模式應用于實驗教材編寫模式之中;三是打破單一實驗教材版本,不分層次。做好“三個結合”就是要與時俱進。具體來講:一是要將理論知識與實驗內容有機結合起來,相互滲透,互相促進;二是要將實驗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實現與企業對接,與社會融合;三是要將實驗內容與計算機軟硬件更新結合起來,實現實驗內容與實驗環境同步。創新型計算機專業實驗教材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由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團隊,有科研院所參與,有企事業精英加盟,通力合作,把中職計算機專業實驗教材編寫好,既要有內容豐富和適合實驗教學的紙質教材,也要有各種風格的視頻和音頻教材,同時輔之以虛擬實驗室,為中職學生奉獻教材精品和提供訪問友好的虛擬實驗室平臺,促進中職教育又好又快良性發展。
如何構建和完善適合中職特色的實驗教學體系,我們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北大青鳥從教材到教學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體系,洪恩集團計算機教學軟件使很多人學會了計算機的操作等等,我認為構建和完善適合中職特色的實驗教學體系,首先要從實驗課程教學質量標準評價體系建設和實驗課程教學監督評價體系建設入手,建立和規范對實驗課程教學質量的全面監控和全程監控反饋機制教育學論文,同時加大過程考核力度,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對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關鍵作用;其次就是引進、學習一些知名教育集團的職業教育培養模式,加以消化吸收,構建適合本地學生的實驗教學體系;最后就是加強職業教育校際間的交流,聯合編寫教材或講義,通過實驗教學研討會、教師教學比武和學生技能競賽等活動來不斷完善和豐富本地特色的實驗教學體系。
3.結束語
總之,中職計算機專業教材建設一定要以職業能力發展為主線,以培養具備一定基本理論素養和基本技術技能的計算機應用型創新人才為目標,不拋棄,不放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在職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1]衛紅.本科層次會計學科實驗課程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 財會通訊(學術版),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