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7: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研究生課堂培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農業推廣 技術推廣理論與方法 課程教學設計
【基金項目】河南科技大學2011年研究生教學改革研究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11YJG-004。
Abstract:Studied on overall designing of “technology extension theory and methods” course teaching for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in full?鄄time education, proposed that defin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 application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and tools. Having plann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skill training course content, propos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skill training method, such as the social investigation, role playing law,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so on.
Key words: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in Full?鄄tim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Technology Extension Theory and Methods; Design of Course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058-02
2009年3月2日,全國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聯席會議在京召開,教育部陳希副部長在會上明確提出“大力加強應用人才培養,逐步壓縮學術型人才培養的比例”的要求。隨后,教育部下發《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教研[2009]1號)文件,決定從2009年起擴大招收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范圍。這對于調整和優化我國研究生教育結構、更好地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都夹g推廣理論與方法》是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必修課程。研究《技術推廣理論與方法》課程特點,建立科學的課程教學體系(包括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技能培訓)是十分必要的。
一、理論教學體系
理論和方法相互依存不可分開。理論可以通過分析水平,清晰度、借以陳述的類型、描述或說明的本質等作用于方法,而方法則可以通過結構分析、假設取樣、異常數據分析等新理論視角幫助發展或增加理論。學習技術推廣理論對于掌握技術推廣方法和提高推廣效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理論教學的內容
理論教學內容包括7部分。第一部分推廣的基礎理論,內容包括農業推廣發展的歷史與趨勢、現代農業推廣的含義與功能、農業推廣學研究進展、推廣的框架模型、創新擴散理論、問題解決理論等。第二部分推廣對象行為及其改變,內容包括溝通理論、行為產生理論、行為改變理論、我國農業推廣對象的行為特征。第三部分農業推廣組織與管理,內容包括農業推廣組織、農業推廣組織類型、農業推廣組織設計與評價。第四部分農業推廣項目計劃與評估,內容包括農業推廣項目計劃、制定農業推廣項目計劃的程序、農業推廣項目計劃的編制與執行、農業推廣項目計劃的監測與評估。第五部分農業推廣方式與方法,內容包括推廣方法的基本類型與特點、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主要方式。第六部分農業推廣服務,內容包括農業推廣服務的含義與內容、農業推廣信息服務的方式、農業推廣經營服務的技巧。第七部分農業推廣的宏觀環境,內容包括影響農業推廣的政治與經濟環境、其他環境。
(二)理論教學的方法與手段
理論教學貫徹以育人為本的思想,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采用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應用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探索教學方法。應用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學生通過課堂模擬、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辯論、演講等教學形式,大膽嘗試將“參與式”教學方法貫穿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始終。以“參與式”教學展示工具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隨時更改調整發言內容,提高其創造性思維能力,活躍課堂討論的氣氛。以案例式教學,課堂討論的方法改變過去傳統“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理念,教師由原來的“演員”變為“導演”,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產生了“教”、“學”相長,師生互動的效果。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采用以多媒體教學為主的教學手段,全面、深入地體現了每一章節的知識點、重點內容、反映最新的推廣案例資料等,同時通過板書進行邏輯推導,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學生對推廣學概念、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采用課堂討論、情景設定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氣氛生動活潑。積極鼓勵學生閱讀有關書籍和文獻,達到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素質,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帶著問題聽課會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再通過課堂作業和課程論文等形式鼓勵和督促學生閱讀和涉獵大量有關文獻資料,提高教學效果,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二、實踐教學與技能培訓體系
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側重于應用,主要為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因此具有明顯的職業針對性,要求很強的實踐性。學位獲得者除了應具有從事農業推廣領域的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有解決農業推廣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即應用能力。《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制定了培養目標,其中具體要求二: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應掌握農業推廣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以及相關的管理、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強的專業技能和技術傳授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新型的農業推廣理念,能夠獨立從事較高層次的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工作。因此實踐教學與技能培訓對實現培養目標有特別重要的意義[3]。《技術推廣理論與方法》實踐教學與技能培訓體系覆蓋農業推廣方法和實務教學,以培養學生實踐技能。
(一)實踐教學與技能培訓的內容
1.實踐教學方面 內容主要包括推廣對象行為分析、農業推廣人員與機構、農業推廣體系與運行、農業推廣評價、農業推廣經營服務、農業推廣的宏觀環境與政策等。
2.技能培訓方面 一是農業推廣信息服務。內容包括成果資料收集與評價選擇,收集渠道、途徑。成果選擇與評價的內容與方法。為一個地區提出啟示式的推廣項目建議。選擇新成果,制定實用化方案。二是農業推廣方法運用與創新、農業推廣試驗示范與評價。內容包括農業推廣試驗的基本要求與類型、試驗方案的編制與實施、成果與方法示范及其基本要求和實施步驟。三是寫作技能。寫作內容與文體包括農業推廣論文、農業推廣科技報告(如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申請報告、項目課題報告、科技試驗報告、調查報告等)、農業推廣公文、農業推廣合同(協議)(如農業推廣合同、技術服務合同、技術承包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技術咨詢合同、技術轉讓合同、農資與農產品購銷合同等)、科普文章、科技簡報、科技廣告等[2]。四是農業推廣培訓與咨詢。演講是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進行群眾培訓的重要手段,是一項經常性的活動。如科普宣傳、農民培訓、技術培訓、經驗交流等。
(二)實踐教學與技能培訓的方法與手段
1.農村社會調研 進行農村現場調研,分析推廣對象行為特點。分析問題,提出問題。有關農業推廣經營服務的內容、組織形式等。
2.推廣機構參觀調研 進行農業推廣機構參觀調研。了解農業推廣人員的類型及其職責、農業推廣人員的素質要求及現狀、農業推廣人員管理內容、管理方法。了解農業推廣機構設置、職能、服務方式和人員管理制度等。了解農業推廣工作評價的作用、評價基本原則、評價指標體系、步驟、方式與方法。
3.組織閱讀 推薦閱讀材料,通過閱讀了解我國農業推廣的宏觀環境、國際農業推廣政策與改革。推薦案例閱讀材料,了解其他地區農業推廣的情況。每人寫出讀書報告,教師選擇其中典型的進行點評。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就是根據學生可能擔任的職務,安排一套與該職務實際相似的訓練項目,將受訓者安排在模擬逼真的工作環境中,要求受訓者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4]。本課程教學過程中每一個同學都擔任一次推廣者的角色,一次被推廣者的角色。作為項目推廣者,為某一個地區選擇一項有推廣價值和推廣前景的項目(或者為一項有推廣價值的項目選擇一個適合該項目推廣的地區)。設定一個推廣地區,針對所選推廣項目進行經濟技術可行性分析,編寫一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概要)。針對所選推廣項目編寫各個推廣工作環節的工作計劃要點?;境绦虬ǎ喉椖窟x擇與確定——小面積試驗——成果與方法示范——培訓與咨詢服務——普及推廣——結果評價。告訴大家如何做,做什么等必要事項。重點進行項目選擇、項目分析、項目推廣、演講推介、農民培訓模擬等。作為被推廣者,對項目進行咨詢,尤其是針對項目風險方面進行分析。最后安排雙方辯論。通過雙方討論辯論,把優勢與不足分析透徹,把解決問題的方法設想全面。
5.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的真諦與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地做到學理論、懂理論、用理論三者的有機結合[5]。具體案例教學實施大致可按如下兩種方式進行:
第一種是案例分析教學。分四個階段進行案例分析教學。首先是閱讀分析案例。指定案例材料,并根據該案例教學指導書指導學生者對指定學習的案例材料進行閱讀,分析案例的具體內容,思考案例所提出的供學習者思考的問題。其次是組織小組討論。討論中要求小組中每個成員都要簡單地說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對問題的看法,供大家討論、切磋、補充,具體做法不拘一格。把討論中出現的不同見解、合理建議記錄下來,對于有紛爭的問題記錄下來以便提交到下一階段進一步討論。最后是總結評述。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應作全面總結。對討論中出現的好的分析思路與獨特見解加以肯定,同時指出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最后要求學生寫一個案例學習報告,對自己在案例閱讀、分析、討論中取得了哪些收獲、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尚待釋疑等做出總結,并通過反思進一步加深對案例的認識。
第二種是案例總結教學。對當地農業推廣工作進行調研,篩選成功和成熟、甚至是失敗的案例,全面的總結、研究分析,總結優缺點??偨Y編制出一套較系統、成熟的農業技術推廣理論與方法案例。
參考文獻:
[1]高啟杰. 農業推廣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10-12.
[2]李尚蒲.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特點、定位及對策[J].高教高職研究,2008,(28):117-118.
[3]王威,龍志強等.構建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強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9,(6):43-45.
[4]黃一珊.角色扮演法在實踐教學中的運用[J].學園,2011,(14):66-67.
[5]楊蓓.案例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教法課中的運用.教育探索,2011,(243)9:62-63.
關鍵詞:留學生;課堂教學;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5-0150-03
留學生教育是一所高校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發展留學生教育不僅可以促使各國內高校向國際一流高??待R,而且能夠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高其自身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相比于其他國內高校,我校的留學生教育起步較早,不僅在本科階段開設了三個留學生專業,而且也在相關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使得我校的留學生規模呈現增長之勢。
在留學生教育的初級階段,人們往往比較關注留學生規模問題。但對于我校而言,在留學生規模穩中有升的情況下,留學生教育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即關注留學生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階段。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留學生教育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競爭領域也從留學生的規模之爭逐漸轉向為留學生的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之爭。在新形勢下,學校從多方面采取措施,鼓勵對留學生課堂教學和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創新,以促進我校留學生教育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1]。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總結影響留學生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相應的策略,以切實提高留學生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影響留學生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教師的外語和專業知識駕馭能力
與普通教學相比,留學生教學對于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事留學生教學的教師需要同時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外語水平。
從我校的實踐來看,從事留學生教學的教師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外籍英語教師,另一類是各學院的本土專業教師,并且專業教師占到了其中的絕大多數。外籍英語教師最初是以語言類教師聘請的,在選聘時更加看重其外語水平。這些外籍教師雖然外語駕馭能力強,但專業知識往往欠缺,并且他們一般承擔著較為繁重的教學任務,自身也沒有很強的意愿去提升專業素養。本土專業教師在專業知識方面駕馭能力較強,但多數是從本國獲得的學位,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也接受了雙語教學之類的培訓,但時間比較短暫,對于外語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他們對于留學生課程的承擔更多的是依托于自身較好的外語基礎,但這樣的外語基礎更多地體現在讀寫能力而非聽說能力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會在對外語的駕馭上有力不從心之感。雖然近年來,隨著國際化辦學工作的推進,我校也引進了外籍專業教師和有海外留學或工作背景的高端師資,但數量有限,承擔的課程也有限,大量的留學生課程依然依賴上述兩類師資開設。這兩類師資的課堂教學表現有很大不同:外籍英語教師的課堂氣氛較好,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較多,但無法滿足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需求;本土專業教師為了避開交流上的障礙,大多會準備內容豐富的課件,上課時以閱讀課件上的內容為主,課堂教學氣氛過于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由此可見,專業教師無法從外語和專業知識角度輕松駕馭課堂成為影響留學生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留學生的英語水平和理解能力
從留學生教育的總體情況而言,目前各高校主要實施的是寬進政策[2],這就導致留學生的英語水平和知識結構都存在較大差異,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
從我校的具體情況來看,無論在本科生層面還是研究生層面,留學生的差異性都是非常明顯。這種差異性一方面表現在英語水平上,其原因在于留學生來源的廣泛性。在本科生層面,以國際商務專業2012級學生為例,40名學生來自印尼、越南、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加拿大、韓國、美國、尼泊爾等十多個不同的國家。在研究生層面,同樣以經濟管理學科2012級學生為例,10名留學研究生也來自伊朗、哈沙克斯坦、泰國和越南等多個不同國家。雖然從總體上而言,留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要比本土學生強,但來自于英語為母語或官方語言國家的留學生數量并不多,因此,大部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還存在相當大的提升空間。再加上課堂教學不是僅僅涉及到日常交流,而且更多地涉及到專業知識,但留學生的知識結構差異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同樣的內容,同樣的知識點,有些學生感覺很難理解,有些學生又感覺深度不夠[3],這樣的沖突很是常見。留學生英語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異性成為影響留學生課堂教學效果的另一個主要因素。
二、提升留學生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加強課程群教學團隊建設
留學生師資多處于單打獨斗狀態,他們在外語水平或專業知識某一方面的不足都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由于諸多條件的限制,外籍英語教師在短期時間之內接受系統的專業知識培訓和本土專業教師在短期之內接受系統的外語培訓都是比較困難的,而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則有助于教師教學綜合能力的提升。
與普通的教學團隊不同,留學生的教學團隊應該是一個課程群的教學團隊。這是因為,普通的課程有多位教師開設,留學生課程的師資卻非常缺乏,一門課程通常只有一位教師擔任,新增師資的難度非常大,因此針對課程建立教學團隊是不適宜的,但是可以根據課程的性質凝練課程群,打造課程群的教學團隊。以筆者所在的經濟與管理學院為例,該學院承擔了留學本科生國際商務專業和留學研究生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這些專業課程可以劃分成不同的課程群,例如管理定量方法課程群、經濟學課程群、國際經濟學課程群等。以國際經濟學課程群為例,該課程群可以涵蓋國際貿易原理、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WTO規則導論、世界經濟概論、跨國公司與國際投資等課程,各門課程雖然并不相同,但彼此之間存在聯系,并且承擔這些課程的教師有些在外語上有優勢,有些則在專業背景上有優勢,形成教學團隊以后,通過團隊協作機制,加強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有利于打造出一支能力出眾、結構優化的教學隊伍。
筆者所在的學院在這一方面進行了初步的嘗試,課程群教學團隊設負責人1人,由具有較高教學水平、較深學術造詣和創新性學術思想,品德高尚,治學嚴謹,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和較好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的教師擔任,負責該教學團隊的建設任務制定、分工、建設和質量控制等。團隊建設采取“啟動―合格驗收”模式,即學院在團隊成立之初會下撥必要的建設啟動經費,在團隊合格驗收以后則以獎勵的方式對團隊建設成果進行激勵和宣傳。團隊合格驗收有明確的標準,例如團隊要定期在團隊內部組織有明確主題的教學沙龍和教學研討會等,團隊也要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和研究,在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等方面取得創新進展,在研究性教學、案例式教學等方面成績突出等,這些標準進一步分解為具體的指標,用于對團隊建設進行確定性評價,也便于確定合格驗收等級和獎勵額度。雖然留學生課程群團隊建設尚在起步階段,建設效果還沒有充分顯現,但在我們的訪談中,課程群中的教師均表示這種方式有諸多裨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不僅在課堂教學效果方面有所提升,在其他如科研等方面也收獲了意想不到的合作機會。
(二)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
留學生的英語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異性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調查中我們發現,這種差異性和留學生來源和知識背景有密切的聯系,但課堂教學方法的單一性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我校的留學生課程雖然采用全英文教學,但授課教師主要為本土教師,長期以來所受到的本土教育,使得他們更加習慣于教師主動教、學生被動學的講授式教學模式[4],并且相比其他方式,教師對于講授式教學模式的駕馭能力更強,很多時候他們只要充分準備好PPT,上課時直接閱讀就可以了,但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在國際經濟學課程群教學團隊建設中,通過分析交流,我們意識到,留學生的明顯特點是課堂表現活躍、活動參與度高,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和靈活使用,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目前我們所做的探索是針對不同課程的特點和不同層次留學生的培養目標,將問題探究式教學[5-7]作為基礎性教學方法,將互動性教學、研究性教學和實踐性教學等方法有機結合。下面通過兩個具體的例子加以說明。
例一,《國際貿易實務》是國際商務專業留學本科生的一門核心課程,該課程涉及面廣,具有學時長和知識點瑣碎等方面的特點,同時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對于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起著重要作用。在開設本門課程時,留學生一般還沒有在企業實踐的經驗,因此往往覺得課程的知識點難以理解。在實踐中,我們主要采用了問題探究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和實踐性教學相結合的方法。課程設計的基礎問題是如何將產品出口到中國,為此在課程開始之時便會將全班學生按照來源國家和地區劃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都作為一個獨立的出口企業。小組通過查找文獻和調研,理出各自的基本流程。師生在課堂上進行分析,探討其中的共同性和差異性,最終由教師總結出其中的關鍵環節,從而引出學生需要掌握的關鍵知識點,并凝練成一個個具體問題,如如何報價、如何選擇結算方式等。結合這些具體問題,采用情景模擬、案例討論、實地調查等實踐性教學方法,通過師生之間、組內不同學生之間、不同小組之間在課堂內外的互動和交流,在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順利完成課程的教學目標。
例二,《國際貿易與經濟》是經濟類專業留學研究生的一門核心課程,與本科生的教學目標不同,研究生教學應當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并重,其中研究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在實踐中,我們主要采用了問題探究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和研究性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本課程的主要授課對象是來自于不同國家的留學研究生,他們對于國際經濟活動的開展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引入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的發展這一話題,讓學生結合各自國家的實際探討國際貿易的利與弊,從中凝練出具有爭議的或者是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并將每一個問題作為一個具體的研究專題,每一個專題都根據學生的興趣指派具體的小組承擔。教師對專題中涉及到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梳理,各小組則通過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學習,開展專題研究。他們通過討論確定研究思路、分工合作查找文獻、撰寫研究報告,最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和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和組織,并對各小組的研究工作進行總結提升,并凝練出有待進一步探究的問題。在這樣的課堂中,師生之間充分溝通,課堂氣氛和諧融洽,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被充分調動,教學效果也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
三、結語
留學生教育是高校國際化教育的一項主要內容,不斷提升留學生教育教學水平,是各高校彰顯國際化辦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本文基于筆者在留學本科生和留學研究生兩個層次的教學實踐,總結出影響留學生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也分享了所取得的一些成果。當然,總體上而言,我校的留學生教育剛剛從擴大規模為主的階段進入到提升留學生培養質量為主的階段,相應的課堂教學改革和實踐也才剛剛起步,還存在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將始終立足于留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并在評價環節、網絡互動課堂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和改革,使留學生教學質量在改革與實踐中不斷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金泉元.高校留學生教育軟環境建設探析[J].江蘇高教,2014,(1):123-124.
[2]鄭剛.新世紀來華留學研究生教育發展現狀及其改善[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1):57-62.
[3]王永秀.來華留學生教學質量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教育論叢,2013,(3):73-77.
[4]胡金平.走出教學模式功能的誤區[J].教育發展研究,2013,(22):76-80.
[5]連蓮.國外問題式學習教學模式述評[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126-133.
[6]唐世剛,鐘萬林.互動式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18):42-43.
[7]閆學軍,盧忠民,周立斌.“基于問題的互動研討式”教學模式實踐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21):55-56.
小學四年級時,老師布置作文題:記一件有意義的事。我寫的是我們家狗和隔壁狗“戀愛”的事;二狗子寫的是他撿到了一支鋼筆;三愣子寫的是到敬老院給孤寡老人干活;四毛子寫的是扶老奶奶過馬路。平心而論,我覺得我寫的比他們高明多了。但結果想必大家都猜得到:二狗子、三愣子、四毛子都因為“思想先進”受了表揚,我卻因為“胎毛還沒褪盡,就這么下流”挨了批評。
我的諸如此類的“思想問題”在那個年月照例被換算成政治立場問題和道德品質問題,從小學到中學,即使成績拔尖,我也沒戴上紅領巾,沒得過一張“三好學生”的獎狀。
天下事多“始料而不可及”者,我這樣的人后來竟“混”進了教師隊伍。
2004年,我的教師生涯遭遇“師德”瓶頸。按規定,教師上崗前須參加省里組織的多門課程的培訓和考試,其中就有“教師職業道德”。第一節課我們接受的是“集體主義教育”。我聽得昏昏欲睡,快要下課的時候,老教師帶有總結性地說了句:“沒有國家,哪來我們個人!”一句話激活了我頭腦里“思想的火花”,我在下面嘟噥了一句:“沒有一個個‘個人’,又哪來的國家!”
我的一句“嘟噥”,引來滿堂驚惶的目光,一陣陣竊竊私語如漣漪般在課堂里蕩開。我說錯了嗎?我們自小就被教育去做“鋪路石”、“齒輪”和“螺絲釘”;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經常講“奉獻”和“犧牲”。我并不完全反對。只是不愿意作為“齒輪和螺絲釘”去“奉獻”和“犧牲”,因為“齒輪和螺絲釘”沒有獨立思考的權利和能力。后面這些話,我當然只敢在心里“嘟噥”,并沒有用這些話跟須發皤皤的老者針鋒相對。然而,我也知道,我“學習態度不端正”、“擾亂課堂秩序”的罪名已經坐實。
接受了數周的培訓后,是“教師職業道德”考試,考卷上最后一題,也是占分值最大的一題是“材料分析題”,說某大學為加強對研究生的學術道德教育,出臺新舉措,如果研究生出現學術道德問題,導師要一并受罰(大意如此)。考卷上照例問:你對這個問題怎么看呢?如果我像很多聰明人一樣,從加強學術道德和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角度,對這樣的“新舉措”大贊特贊一番,也就沒事了。只可惜這時我的“思想”又出了問題。我覺得,“新舉措”也許能對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問題有所助益吧,但目的并不能證明手段正確!研究生是成人,是完全自足的道德實踐主體。若照“新舉措”的邏輯,該“一并受罰”的不止是導師,還應該包括研究生的中學老師、小學老師,乃至幼兒園老師,甚至研究生的父母,因為他們在研究生尚未成年時,就參與了對研究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塑,無疑應該對研究生的道德觀念的形成負有更多的責任。
我為我的“較真”付出的代價是“教師職業道德”考了三次才算通過。
暑假前對教師進行學年考核,我的教學測評和科研測評,都排在前列,可惜“師德”測評的排名沒有進前20%,所以只能放棄對我的“推優”?!皫煹隆币查_始被執行“量化考核”了!
中醫學論文2700字(一):淺析中醫學“意療”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預防論文
【摘要】本項目主要從新時期下可能誘發大學生出現心理疾病的原因出發,討論預防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中醫學方法?!耙獐煛崩碚撧q證地看待人的七情五志,并將中華醫學經典中載入的“情志相勝”、“開導解惑”、“移情變氣”等中醫學方法進行梳理,對于預防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預防作用有一定的可行性與研究價值。
【關鍵詞】意療;情志相勝;開導解惑;移情變氣
1.研究背景
據教育部門統計,有30%左右的大學生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更加突出,焦慮、煩躁、自卑、封閉,甚至自殺現象發生的比率不斷上升。當前大學生容易因環境變化引發適應障礙;因人際關系緊張導致的焦慮抑郁;或是學習生活壓力導致焦慮情緒以及求職擇業壓力而導致迷茫焦慮,這些都是大學生們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而大部分有一定心理問題的學生介于健康狀態與疾病狀態之間,這種雖無較大損害但愉小于痛苦感,“很累”、“沒勁”、“不高興”常伴口中的情況比較常見,即所謂的心理亞健康狀態,可通過自我調整或心理醫生來改善心理狀態。
2.研究必要性
中醫學“意療”理論中,采用治療者與被治療者間的相互反應與關系,通過人的七情五志來改善心理、情緒、認知與行為有關的問題。古籍經典里早有記載成功的案例,但目前理論整理較少。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的大學生很少會認識到自己心理有問題而日漸嚴重進而產生心理疾病,既不自我調整也不看心理醫生,這時候中醫學“意療”理論應用于預防大學生心理疾病,不會給大學生一種“我心理有病”的壓力感,而是以一種春風化雨般的方法改善大學生心理狀態,從而及時預防其心理產生疾病。因此,面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本文基于中醫學理論——“意療”,在淺析其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預防的同時,也希望將我國國粹中醫學“意療”理論推廣化,惠及更多的人。
3.大學生出現心理疾病的誘因
3.1外界環境的影響
當前大學生處在多姿多彩的社會中,有豐富的娛樂場所和玩樂方式,外界的刺激讓許多大學生沉溺于過度的放縱和享樂,迷失了自我,對心理健康影響較大。
3.2個人因素的影響
個人內部的個性缺陷是誘發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有的大學生從小在心理上的問題沒有受到關注,沒有與家人、老師、同學之間的來往,變得孤僻憂郁,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
3.3人際關系的影響
有的大學生在剛進入大學校園后,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和同學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學校中感到孤獨,逐漸變得內向起來,出現了一些心理上的問題。
3.4就業競爭的影響
大學生也面臨著就業的壓力,激烈的競爭讓許多大學生對畢業后的生活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在家庭、情感等方面,也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著影響。
4.中醫學“意療”理論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預防研究
當前大學生容易因環境變化引發適應障礙,因人際關系緊張導致的焦慮抑郁,或是學習生活壓力導致焦慮情緒以及求職擇業壓力而導致迷茫焦慮等心理問題。心以知覺功能統領性情,實現性情。中醫學“意療”理論通過研究人的七情五志來改善心理、情緒等,對于大學生預防心理疾病有著重要意義。本文歸納整理出了中醫學經典古籍中的“意療”方法,并針對一些影響產生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的誘因做出了“情志相勝”、“開導解惑”、“移情變氣”針對性的預防方法。
4.1情志相勝法
“情志相勝”理論出自《內經》,是古代中醫學中最典型的心理療法,具有鮮明中醫特色,根據五行相克理論而產生的不同情志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以情勝情來預防大學生心理疾病。此外,明代醫家張景岳指出:“凡五氣之郁,則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則總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所以說,欲解大學生心里之郁,則協情志之調。如今激烈的就業競爭讓許多大學生對畢業后的生活產生的恐懼心理,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喜傷心,恐勝喜”以及“恐傷腎,思勝恐”的說法,平時大學生應該多思考人生的具體方向,多做準備,做到知行合一,保持一顆知足常樂的平和心態,“中和”狀態即為一種心理健康狀態。那么面對競爭壓力帶來的恐懼時,可根據目的來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動,以超越障礙克服困難的心理過程,及時預防大學生因壓力太大而產生的心理健康疾病。
4.2開導解惑法
清代名醫吳鞠通說“吾謂凡治內傷者,必先祝由,婉言以開導之,重言以振驚之,危言以驚懼之,必使之心悅誠服,而后湊效如神”。對于個人內部的個性缺陷而孤僻憂郁的大學生而言,大多是時候說理開導、同情安慰可以改變其心理環境。由于大學生同老師同學、親朋好友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關系層面上進行考慮籌劃就很重要,詢問健康咨詢者個人想法的同時,要保持把重點放到他們的關系上。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在心理咨詢過程中開導者要委婉指出性格孤僻對其身心發展的不良影響,然后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找到咨詢者負面情感中積極的一面,向他展現出愛與友善的表現[6],尋找從孤僻中走出來的突破點,同時也說明想要把孤僻的性格改變確實得要自己下決心養成良好的心態,此法對于預防由人際關系緊張而誘導的心理疾病同樣適用。
4.3移情變氣法
《素問.移情變氣論》言:“古之治病,惟其移情變氣,可祝由而已”。古代為了預防心理健康等疾病,只要對病人移易精神和改變氣的運行即可。放在當代,對于外界的刺激而日漸消沉的大學生,可運用各種方法轉移和分散外界誘惑對其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做到移情變氣。大學生通過派遣情思,改變心志,特別是通過運動,不僅可以增強大學生生命的活力,而且能改善不良情緒,使人精神愉快,把誘發人心理疾病的不良情緒的能量發散出去,預防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此外運動移情法對于一些大學生因情感問題而可能誘發出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有預防作用。
5.總結與展望
中醫學“意療”方法作為一種將理論推廣化的嘗試,有利于拓寬心理學方法預防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的渠道。“意療”將該理論中的“情志相勝”、“開導解惑”、“移情變氣”法等應用于預防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辯證地看待人的七情五志,在心理學本土化的浪潮下,有一定的可行性與研究價值。當然,“意療”方法目前缺乏一定的實踐研究,這也是今后需要不斷探索的,也相信不久的將來中醫學“意療”方法必將實踐化,預防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并且造福越來越多的人民。
中醫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中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論文
摘要:自從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出臺了《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以來,長春中醫藥大學結合中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實際情況,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最后總結出43323的中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關鍵詞:中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學生成長為臨床醫生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學會臨床做事的方式方法、建立科學的臨床思維邏輯、訓練扎實的臨床技能的重要階段,在其整個臨床職業生涯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
由于住院醫師制度的推出,在原本研究生更側重理論學習的研究來說,又增加了36各月的臨床實踐學習。一時在學生的培養、時間的高效利用與分配、管理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混亂。高效、有序、協同、合作、指導性強、應用性強的教育管理模式體系一直并沒有完全建立。鑒于此,我院整合資源、提高效率。強化目標管理。做好過程及結果監督。形成我院特有的43323的中醫學專業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2]
一、搭建四位一體平臺
1.構建校院培訓基地學生“四位一體”的高效協同管理模式
隨著規培制度與專碩培養的并軌,研究生管理就由原來的三方管理即導師、二級學院、校研究生院對研究生的三方協調管理轉向了由導師、二級學院、校研究生院和規培醫院共同參與的四方管理。在原來三方管理基礎上又增加了規培醫院的教育與管理。在管理模式發生轉變后,給本來就不是很成熟、很完善的研究生管理體制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因此各管理單位之間的溝通協調是否通暢,對研究生管理是否規范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立“四位一體”的高效協同管理模式,有機地將各自崗位分工明確,責任細化,并建立相應的溝通機制,時時將學生的學習、規培、科研、思想動態等信息交流,均衡時間分配,并建立相應的溝通交流平臺。從而實現有效的協同管理。[3]
2.制定院?;A教育基地與住培培訓基地接軌管理制度
制定兩個管理教學單位相關制度。如定期例會制度、責任分工制度、問題處理機制等,確保干事有依據、溝通有平臺、協調有對象,解決有效率。從而實現分工不分家的兩地接軌制度,充分發揮兩地教學與住培的教育管理優勢,形成合力。實行信息共享、教育方式方法共享、優勢資源共享,強化溝通、協調在開展教育過程中的集約化和高效化。
二、嚴控三個教學環節
三即三個環節,即培訓、監督、考核等跟蹤管理環節。培訓、監督、考核是保證研究生保質保量完成學業任務的基本保障。因此要定期對學生召開學習進度說明會,要以科室為單位組織召開專科培訓會,要明確培訓目標及培訓的實效性,注重學生在學習、規培中的考核,落實考核時間進度推進表,實行兩周一次的主會制度,完成學業中的監督管理工作,細化考核制度。
三、打造三支精英團隊
三即三支隊伍。組建管理團隊、考評團隊、標準化的導師培養團隊。
1.四向管理均衡分工,科學建設管理隊伍
由于研究生管理涉及方面多,溝通協調面廣,所以學院要精選力量參與到研究生的管理中,要明確導師、輔導員、住培教師、研究生院教師的責任分工,細化工作內容,確定工作流程。對各自相應的工作內容開展正規的培訓。
2.成立專業的培訓考評小組
學院層面要聯合教學、學工、住培醫院精選人力對學生進行定期考核,包括學生的出勤、學業中期掌握程度,規培科室應知應會掌握情況進行考評,要實行定時考核和定向考核結合的方式。要注重學生學習中的過程性考核。考評結果可以作為日后評獎評優的參考基礎,并對學生成長做成長鑒定,形成詳細的學生成長檔案。
3.組建標準化導師培養團隊
定期開展研究生導師臨床培訓,其中包括導師政治思想、覺悟及自覺性。定期邀請國內外優秀醫學學者進行學術交流,鼓勵導師參加學術研討會、教學管理會等活動,加強管理制度培訓,解讀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對自身院校有關招生選拔、培養、學位授予及導師遴選等方面規章制度培訓,幫助臨床醫學導師明確培養目標,掌握培養方法。
四、搭建兩個實踐平臺
二即兩個實踐平臺。借助國家級臨床大賽平臺和社區義診平臺。國家級的臨床技能大賽和社區義診是檢驗學生理論與實踐能力結合及心理素質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院特別重視這兩個實踐平臺的建設情況。在國家級大賽前,學院會組織由本、碩、博組成的團隊進行比賽。增強了學生梯隊培養。同時配備專業教師專職輔導學生大賽。同時,在社區平臺建設上,每周都會由經驗豐富的醫生帶隊到社區義診,現場問題現場解決,增加了對診病、處方的交流溝通,切實地將教學課堂搬到了社區現場。同時,我們針對研究生開設第二課堂德育分制,確保了學生的有效參與性。
五、提升學生三個能力
三即三個能力培養。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二課堂活動體系平臺、心理健康咨詢平臺提升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能力
1.成立研究生骨干學生組織,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增強研究生學生組織在學生業余生活中的作用,開展研究會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科研、臨床等培訓工作,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能力。增強學生干部的服務意識,有效彌補老師下班后時間利用率低下的現狀,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2.構建研究生第二課堂活動體系,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通過學生組織,舉辦趣味運動會,文藝表演類的茶話會,養生保健大講堂等學生喜歡的活動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避免因長時間、高強度的學習和工作而產生沉重的心理負擔。
一、滲透式教育的理論及特征
1.滲透式教育的理論
德育教育一般通過施教者主動傳遞教育信息,受教者被動接受的過程實現,這種過程是典型的“顯性”教育。與之相對的,則是一種受教者對教育內容無意識接受,心理上未察覺的潛移默化式的教育過程,也被稱為“隱性”教育。我國歷史上有很多“隱性”教育的典型案例,比如“孟母三遷”,其本質就是通過環境“隱性”因素影響加強教育效果。1968年美國教育家杰克遜總結了“隱性”教育的相關特征,進一步提出應該將教育內容設計在受教者所處的外部環境之中以更好實現教育效果的理論,一些學者在此基礎上開展相關研究,形成了滲透式教育的相關理論。滲透式教育理論認為,顯性教育的過程目的明確,帶有一定的強制屬性,受教者被動接受的過程中可能產生應付態度影響教育效果。而按照相同的教育主題和內容,淡化受教者的角色意識,以環境、輿論、制度、服務等載體,以過程、時間、空間等維度延展,通過靈活生動、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能夠有效提升受教者的接受度,尤其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德育教育方面,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滲透式教育的特征
滲透式教育有其自身特點,遵循這些特點開展滲透式教育能夠促進過程的最優化和效果的最大化。第一,滲透式教育的目標具有明確性。滲透式教育的開展過程中應該圍繞明晰的目的、確定的主題設計滲透內容,否則,教育過程的開放性可能會導致目的偏離,進而影響教育效果。第二,滲透式教育的載體具有多樣性。受教者所處環境是滲透式教育的載體集合,環境的多樣性就決定了載體的多樣性,不同受教者對某一教育內容根據載體的不同接受程度也有差異,因此教育內容應該滲透在多種載體之上,通過結合不同受教者的不同興趣點達到教育效果。第三,滲透式教育的受眾具有自主性。前文提到,滲透式教育著力淡化受教者的角色意識,從心理學來說其意義在于避免受教者因被動接受產生消極態度,相反,滲透式教育強調激發受教者自主性,使其處于一種自愿的“自我教育”心理狀態下,主動獲取甚至發掘教育內容。第四,滲透式教育的過程具有愉悅性。滲透式教育與顯性教育在展現形式的最明顯區別就是“非課堂”的,在這個過程中,施教者與受教者形成了一種開放式、無課堂、跨時空針對教育內容的交互過程,受教者自然地主動發現并接受教育內容,其氛圍的和諧愉悅保證了教育效果。
3.工科高校研究生滲透式德育教育的開展維度
我國工科高校研究生培養過程緊湊有序,課余時間和所處空間呈現碎片化、分散化的特點,顯性德育教育缺乏公共載體。在此情況下,德育教育應該主動結合研究生的培養環節,充分利用研究生個體的非課程教育時間和所處空間,通過生動的內容設計以滲透式教育的方式融合在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全時域、全空間”之中,以實現其教育目的。
二、“全過程”德育滲透及其重要節點
對研究生個體來說,自進入學校之后,到畢業之時,即其接受培養的全過程。在整個培養過程之中,研究生個體之間的身心狀態、思想狀況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但是在一些節點也存在著共性的需求,這些節點就是滲透式德育教育開展的最好時機。
1.結合入學環節,開展融入教育
站在新的學習生涯的入口處,研究生相較本科生來說一般具有較為明確的發展目標,但對于實現目標的途徑卻沒有相關經驗,另外,工科生培養時間短、培養內容多的特點也需要研究生盡快適應新的環境。在這個過程節點,需要德育教育從精神傳承、學業導航、身心健康、溝通融合四個方面加強對研究生德育滲透,實現其完美“融入”。做好融入教育的基礎是要營造溫馨盛大的迎新氛圍,通過校園布置、生活服務、助貧助困等拉近與研究生的心理距離,讓其在充滿歸屬感的前提下更好接受教育信息。在精神傳承層面,可以通過組織開學典禮、參觀校史館等活動實現學校傳統和校園文化的滲透;在學業導航層面,可以通過院士、專家見面會等形式為新生答疑解惑;在身心健康層面,可以通過團隊訓練等素質拓展培訓做好保障;在溝通融合層面,可以通過專題書刊贈閱、媒體平臺相關信息推送達到效果。
2.結合畢業環節,開展愛校榮校教育
在即將離開學校走向社會的節點,研究生對母校的留戀之情最容易升華為愛校榮校的深厚情懷,激發這種情懷最有效的滲透式教育方式就是通過儀式感極強的畢業典禮或學位授予儀式,由學校知名導師為畢業生援正流蘇,由校長、導師、校友向畢業生深情寄語,愛校教育內容會滲透和沉淀在畢業生的記憶中。同時,作為學位文化符號的相關設計作品也會給研究生留下深刻記憶,比如象征學校學術文化神圣性的學術權杖,可派發給每個畢業生的畢業徽章,可作為獲得學位象征的學位憑證,可自行設計帶有濃厚學校文化積淀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等等,這些設計作品可以通過紀念品、照片、影像資料等形式融入愛校教育的內容并長久保存下來,不斷激勵畢業研究生以母校為榮和報效祖國的堅定志向。
3.結合第一課堂,激發研究生創新創業意識
研究生通過第一課堂獲取學科知識,而在第一課堂之外通過組織多種層次的學術活動,可以滲透學術交流和創新意識激發的教育內容。對研究生個體來說,參加國際、國內、校內等不同層次的學術交流活動所提升的方面也有所不同。國際學術交流因經費和資源限制,目前難以覆蓋大多數研究生,因此應側重于少數拔尖創新人才的能力提升,同時也可以通過組織這部分學生的返校交流來擴大影響面;國內學術交流多通過競賽、暑期學校、博士生論壇等形式,更多的是對第一課堂知識和技能的再次提升,研究生通過競技、交流可以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進而推動第一課堂的學習;校內學術交流更多應該以沙龍、座談的形式常態化開展,側重于研究生的思維啟迪。在國家發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的背景下,高等學校理應為國家輸送大批具有創業意識和創業潛質的畢業生,相對于本科生來說,研究生價值觀相對成熟,科研課題創業成果轉化的可能性更大,因而更需要為之提供完善的創業教育平臺和豐富的創業資源。創業教育的體系化是其完善與否的重要量度,通過選修課、沙龍、咨詢等提升研究生創業素質,通博士學位授予儀式過創業大賽營造濃郁的創業氛圍,通過基地建設為研究生提供試驗平臺,通過對接投資基金組織為學生企業孵化提供通道,并廣泛挖掘和形成創業校友的互助網絡,就可以為研究生的創業意識培養搭建一個龐大的滲透式創業教育體系。
4.結合就業需求,推進研究生助管育人工作
對于大多數研究生來說,就業代表了其學業生涯的終點和事業生涯的開端,就業成為其最關注的熱點,同時職業能力也成為其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最想獲得的能力之一。研究生“三助”工作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平臺,尤其是其中的助管工作與研究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有極大的相關性,可以將滿足學生成長需求和實現職業能力提升統一起來。為了實現助管崗位對研究生提升責任意識、積累職業經驗、增長知識才干的隱性教育作用,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完善助管工作體系:第一是建立完善的助管培訓體系,包括全覆蓋的基礎培訓、模塊化培訓和日常培訓,通過滿足學生的共性需求和差異化需求實現教育目的;第二是要設置合理的資助金額,按勞取酬是職業素質的基本內容,同時助管津貼也可以提升研究生生活水平,增強崗位對研究生的吸引力,資助金額可以參照高校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第三是要強化崗位指導教師的指導作用,通過定期召開政策交流會等形式強調助管崗位的首要作用是研究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從上述三個方面提供研究生職業能力提升的保證,并在研究生就業之前開展工作,以實現教育目的。
5.結合畢業論文撰寫,提升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
學術道德是研究生的道德底線之一,應成為研究生的基本行為準則,但教育施加的過程如果和論文撰寫的過程脫節,容易削弱教育效果。各高??梢园凑昭芯可撐拈_題、中期、論文撰寫等環節,尋找恰當時機開展學風學術道德的規范化教育。同時,教育不應該只通過講座的單一形式開展,應通過宣傳冊、媒體等多種形式向研究生傳遞正反兩方面的內容,并把相關內容滲透在導師講述、同學溝通之中,以案例教育替代政策教育,以事實教育優化理論教育,逐步實現學生由心態上“不敢不遵守”、制度上“不能不遵守”向道德上“不想不遵守”的逐步過渡,并形成隱性的道德約束。
三、“全時域”德育滲透及其實現方法
工科高校研究生培養過程緊湊、科研任務量大,學業之余的公共時間較少,研究生個體的時間也呈現出碎片化的狀態,且在這樣的時間之內研究生渴望休息放松的主觀意愿較強烈,這也給滲透式德育教育提供了機遇,如果能夠把德育教育內容以寓教于樂、愉悅身心的形式填充到研究生各個課余時間段之內,充分考慮研究生個體差異化的成長需求,就能夠從“全時域”維度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1.利用暑期開展集中社會實踐,提升研究生責任意識
關于通過社會實踐途徑完成研究生價值塑造和責任意識提升的研究很多,這里不再贅述。從時間角度來說,工科高校研究生社會實踐更多是依托科研院所、企業等進行科技社會實踐,因此暑期成為最優選擇。首先,企業招聘大多在秋季學期啟動,對用人單位來說,需要在暑期提前了解對口高校畢業生整體情況,對研究生來說,在擇業前了解企業生態有助于形成更準確的判斷;其次,應該堅持通過規范化、長效化和基地化的方式提升社會實踐實效性,建立標準化的項目申請審批制度,公開公正招募社會實踐隊員,搭建學術論壇、參觀調研、志愿服務等多種類別的社會實踐平臺并通過基地建設鞏固高校和相關單位的合作關系;第三,應該統籌安排北上廣、沿海城市等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實踐活動批次,充分激發研究生服務社會的意識。
2.利用碎片化時間設計傳播內容,推進研究生全媒體建設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微信、微博等為代表的新媒體和自媒體平臺迅速吸引了大量受眾,與之相伴的是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的習慣廣泛形成。對于工科高校研究生來說,學業、科研任務的繁重更使其時間碎片化程度較高,而微信、微博閱讀不僅成為多數研究生的生活習慣之一,更成為校園文化和輿論的新陣地,這也就給德育教育提供了內容滲透的空間。工科高校應該通過傳統紙媒、網站、微信、微博和校內宣傳場所建立一體化的全媒體平臺,并形成有效的內容組織模式和聯動式的媒體傳播模式,在此基礎上增設媒體平臺的應用功能,比如查成績、查補助、查教室、查校車和互動式的投票等功能,以貼近學生愛好,吸引學生群體,繼而實現教育功能。
3.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人文素質講座,加強人文沁潤
工科高校因資源和時間的限制,所培養的研究生通常在人文素養方面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部分高校近年來相繼啟動的人文素質建設項目就是為彌補這一不足,也取得了值得借鑒的良好效果。通過邀請各行業、各領域,尤其是工科高校所缺乏的人文素質類名師名家來校,以講座、交流、表演等具體形式將文化知識傳遞給研究生,尤其是對某一領域具有愛好的特定研究生群體、社團等進行針對性開展,可以有效實現教育目標。在時間的選擇上,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的選修課集中時段或者周末進行,這也符合研究生在課程培養外休息的同時陶冶情操,用文化藝術沁潤心靈的需要。
4.利用閑暇時間組織研究生特色文化活動,滿足研究生情感需求
研究生群體與其他群體有一些共通的文化需求,但也有屬性明確的群體特色文化,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生的文化更加注重健康,更加結合導師,更加關注情感,這種特定情況也是與研究生缺乏鍛煉時間,與導師朝夕相處,年齡層接近婚戀的現實情況相一致。因此,開展與上述特點相適應的文化活動更能夠實現德育教育目標。比如以課題組為單位進行的團體競技體育活動、跨學??鐚I開展的情感活動、為博士生舉辦的主題集體婚禮、邀請導師共同參加的體育比賽等等,都能夠受到研究生的歡迎,這些活動對研究生健康意識提升、促進師生關系融洽、釋放情感需求等方面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相關活動應該選擇閑暇的、研究生身心最為放松的時段開展,以達到最佳效果。
四、“全空間”德育滲透及其有效載體
研究生的培養要求決定了其課程選擇的多樣性和差異化,其科研場地也隨著研究方向不同而分布在高校的各個樓宇內??臻g的分散給德育教育帶來挑戰,但同時也給滲透式德育教育內容的多樣性提供了機遇。
1.挖掘研究生科研空間內涵,實現實驗室文化傳承
教室和實驗室是對研究生進行課程培養和科研能力培養的主要場所,其中實驗室更可能是研究生工作時間最長的活動空間,實驗室的文化、內涵和氛圍將對研究生綜合素質提升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客觀上成為在空間維度進行滲透式德育教育的重要平臺。加強實驗室建設的關鍵不應只注重環境和氛圍,更應該著眼于文化傳承,實驗室文化的要素應該包括:在實驗室文化核心層面的導師育人傳統、組織制度建設;在實驗室文化基礎層面的硬件條件、環境布置、活動制度建設;在實驗室文化表征層面的師生典型樹立、實驗室理念等。通過不斷的內涵挖掘可以充分實現實驗室空間對研究生的德育培養作用。
2.加強研究生交流空間建設,搭建開放式學習平臺
豐富的學術資源和充足的學習空間是一流大學的重要標志之一,根據前文所述,研究生在學術能力提升方面需要將交流活動常態化,因此在研究生經常經過的公共空間,應該建設一定數目交流場所,這類場所被稱為公共交流空間。公共交流空間一般指實驗室、教室集中的鄰近區域或研究生流量集中區域,這些區域通過文化凝練和軟硬件條件建設,提供必需的學習用電、交流設備以及咖啡角等,可以建成環境舒適、學科特色鮮明、便于研究生進行學術、文化交流的平臺。
3.深化研究生公寓空間活動,服務自主性成長需求
關鍵詞:學習 教師 水平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5)09-0143-01
作為漯河醫專藥學系的一員,我非常榮幸能夠有機會到河南大學培訓進修,感受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蘊,濃郁的學術氛圍,在這里,無論是學習和生活,我感覺收獲頗多,現總結如下:
一、進修的基本情況
我來自漯河醫專藥學系,2005年參加工作,在企業鍛煉了三年后,于2008年來到漯河醫專藥學系藥物分析教研室,成為一名高校教師。雖然在教學方面很努力,但缺乏知識的拓展與更新,科研方面也有待提高。為了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經學校批準,我來到了河南大學進修學習,河南大學是我的母校,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治學態度嚴謹,學術氣氛濃厚,基礎與應用并舉,河南省天然藥物與免疫重點實驗室是河南大學的省級科研機構,以河南大學化工化學院、醫學院、藥學院三個學院的化學、免疫學、中藥學、藥理學等省級重點學科,以及一個博士點和相關學科碩士點為學科支撐,擁有一支以兩院院士和中青年科技骨干為代表的結構合理、素質精良、勇于創新的研究隊伍,該團隊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5人,教授9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8人。我在此實驗室學習進修,感受到了濃厚的學術氛圍,收獲頗多。
二、科研收獲與反思
1.科研收獲
1.1走進實驗室學習
走進實驗室后,發現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其實很多,認識了實驗室的儀器的名稱、使用方法,比如核磁共振儀等;在細胞培養室進行了參觀,感受到潔凈度不一樣的職業氛圍;知道了藥物合成的基本方法,學習了藥物分離提純的基本方法,干法和濕法裝柱的基本操作,學習了氫氣作為還原劑還原藥物的實驗操作;進一步了解了做科研的基本思路和理念。
1.2參加組會
組會是實驗室每周必須進行的一項工作,課題組成員輪流對近一個月自己的研究進展向導師做匯報,由導師進行點評,在實驗過程遇到的一些問題大家共同探討。并且還有文獻匯報環節,通過匯報文獻,使我們不僅獲取了最新的科研進展,而且對自己的文獻閱讀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為今后論文的書寫打下基礎。英文文獻的閱讀需要具備一定的英文水平,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一直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標。
1.3聽科研講座
進修期間,我還積極去聽講座,了解科研最新進展。聽取了西安交通大學、中科院、鄭州大學等多名教授的學術講座。其中題目為“新型有機硼試劑的選擇性制備與轉化”的講座,一方面體會到專家在自己研究領域的獨到的見解,另一方面感受到專家謙遜的態度和學者風范,讓人欽佩。
1.4畢業答辯
畢業答辯每年都要進行,很榮幸在我進修期間有這樣旁聽的機會。研究生在答辯之前都要進行預答辯,為正式答辯做準備。我也參加了預答辯的旁聽。研究生們匯報了自己三年的研究成果,從匯報中可以看出,他們付出了很多,也走過很多彎路,有時候一個反應條件的摸索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但他們堅持下來了。在科研的過程中,導師們也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2.反思
2.1嚴謹的態度是搞科研的前提
8小時是研究生每天工作最少時間,每周工作40小時以上是司空見慣的事?;旧弦惶於家趯嶒炇易鰧嶒?,導師也要每天去實驗室無數次,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在實驗室里,我接觸到很多研究生,他們做實驗很嚴謹,嚴謹到一個試管的刷洗需要無數遍,就像他們說的“刷干凈瓶子是我們做好實驗的前提,因為一旦合成的藥物有雜質,我們好找出原因,而不至于是沒刷干凈瓶子造成的”。是的,“細節決定成敗”,嚴謹的態度是做好科研的前提。
2.2課題組的團隊精神很重要
做科研需要團隊,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的力量可能是無窮的。同屬于一個課題組,大家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會有交叉,一個人在合成實驗時需要這個中間體,或許課題組其他成員正好有這個中間體,所以可以互相使用,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可以互相探討遇到的問題,共同提高。在進修的日子里,令我感觸最深的是研究生們的“傳幫帶”,研二同學帶研一同學,從一點一滴做起,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3搞科研要有信心、恒心和耐心
科研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很多問題,有一位研究生在合成一個藥物時,總是提純不干凈,他嘗試了很多方法,花去了一個月的時間在這一步的雜質分離上,每天都反復嘗試,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做出來了,這一刻,我看到他臉上的笑容比任何時候都燦爛。還有一位研究生每天第一個到實驗室,最后一個離開,沒有人知道他每天什么時候來,又什么時候回去的。因為我早上七點半去的時候他都在,晚上走的時候他仍在。他每天勤奮地工作著,是呀,搞科研需要勤奮和執著的精神。
三、教學收獲與反思
進修期間,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也經常抽時間去聽課。通過聽課,不僅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而且可以站在學生的視角去審視教學,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心態,為今后的教學做好準備。我教的是藥物化學課,所以聽藥物化學課是我的首要任務。帶藥物化學課的有兩位老師,都非常有教學經驗。河南大學的藥物化學課堂可以用幽默風趣來概括,教師可以把本來枯燥無味的藥物結構式“講活”,從河南大學藥物化學老師那里我學到了一節課不需要講太多內容,但要講精、講透,在教學中時時滲透科研思維,既能用科研實例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又能從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課深受學生喜歡。河南大學的藥物化學課堂的教學內容也很豐富,課件做的也很好,而且每節課都有與課堂內容相匹配的flas,從者里我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此外,我還聽了河南大學藥學院的有機化學、儀器分析課、藥物分析等課程,這里的每一位老師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指導我在今后的教學之路上不斷前行。今后我要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不僅要錘煉自己的語言,還要利用現代的教育手段豐富課堂,輔助教學。
三航三育,實現成長成才目標
——學院研究生工作總結
資源與****學院2019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按照學?!皟群l展,提高質量”的發展理念,秉承“立足學院特色、服務學生成長成才”宗旨,結合學校和學院年度工作計劃開展工作。踐行“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育人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科研創新和國際化發展為工作重點,力求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提升育人“力度”、“效度”、“高度”、“溫度”和“廣度”,聚焦培養研究型、應用型、專業化、國際化一流人才。
一、聯合“兩個課堂”,搭建全方位育人平臺
1、夯實“學術研究”第一課堂
資源與****學院致力于培養研究型學術人才,研究生作為科研創新的主力軍,承擔著艱巨的研究使命。通過豐富多彩的學術活動持續激發學生科研學術熱情和學術信心,夯實“學術研究”第一課堂。一是舉辦了“美麗中國”系列活動之學術人生,邀請相關專業領域國內外知名專家分享學術成果,進行專題講座,拓展學生學術視野,激發專業熱情。二是舉辦兩場博士學術沙龍。2019年年末,***專業分別開展了學術沙龍活動,活動中,除特邀報告、學生匯報外,設立了研討交流及優秀報告評選環節,為研究生學術展示及校際交流搭建了平臺。三是實行學術質量提升工程。與****科學專業舉辦了文獻閱讀報告會,學術型碩士閱讀一定數量的文獻并進行小組匯報展示,督促學生養成良好學風;各專業各研究小組形成學科團隊研究進展周匯報制,各研究方向研究團隊每周匯報研究進展,聘請指導教師現場指導點評。2019年全年共舉辦學術報告近40場,各研究小組周匯報100余次。四是開展國獎面對面交流會。邀請本年度國獎獲得者傳授實驗技能、研究方法、交流寫作技巧,幫助研究生增強學術期刊發表的成功率。
2、拓寬“國際視野”第二課堂
本年度從如下幾個方面推進我院研究生教育國際化進程。一是開設留學交流窗口,邀請歸國的訪學教師、留學基金委公派學生分享國外學術研究體驗,交流國外前沿學術成果的同時,促進學生赴外學術交流熱情。二是舉辦第二屆“國風”系列活動。2019年主題為“感受傳統中國文化”,活動中設立多場文化體驗活動,使留學生親身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自覺成為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促進文化交流的使者,營造和諧友好的學習共同體氛圍。
二、推進“三航工程”,提升育人質量
1、理想啟航,入學教育贏在起點
開展新生入學第一課活動,重點圍繞政策文件進行了集中學習和深入解讀,確保宣傳到位、全員知曉。針對新入學研究生,開展了“開啟科研之路”活動。邀請%%的青年教師暢談科研感悟,分享學術人生,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啟迪新生開啟科研之路。
2、主題導航,思想引領助力成長
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研究生教學與管理各環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學生言之于口、內化于心、踐之于行的價值信仰,是資源與****學院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所在。本學期結合“建國70周年”、“五四100周年”,開展了紅日讀書會、閱兵展播、“以青春告白祖國用奮斗實現夢想”南湖定向越野活動。紅日讀書會以支部為單位,閱讀紅色經典,分享品味紅色故事,培養愛國情懷;10月1日組織全體研究生觀看網絡直播慶祝70周年大會、閱兵式和群眾游行活動盛況。觀看過程中,宏觀壯大的閱兵場面和形式多樣的精彩節目讓在場學生心潮澎湃、無比激動。會后組織研究生對大會盛況進行交流討論,大家積極參與,踴躍發言,飽含深情,說出了自己的觀后感,深切表達對偉大祖國的美好祝愿;開展“以青春告白祖國 用奮斗實現夢想”南湖定向越野活動,活動設置答題競賽、越野賽跑、致敬英雄先烈等幾個環節,活動內容涉及資源與****保護、中國文化、時政知識等方面,吸引南湖游玩群眾的積極參與。以此種方式告白祖國,喜迎建國70周年。
3、職業護航,就業指導成就未來
針對學院研究生科研壓力相對較大,對職業生涯規劃認知力度不足,主動尋找職業生涯幫助的主觀能動性不強、積極性不高,加之研究生對自己學歷的過度自信,經常出現“眼高手低”導致的擇業難、就業難的實際狀況。2019年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指導方面主要開展了如下工作:一是抓好新生第一課的教育契機,開展研究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會。由學院副書記全面整體的介紹專業的職業定位、市場需求和就業形勢,使學生了解自己、了解社會,盡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二是開展研究生就業情況調查工作,對近三年畢業學生就業情況進行數據整理及分析,并整理匯總了近三年畢業生就業企業的企業概況及聯系方式,將此類信息匯總,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更貼近實際、有的放矢。三是突出就業經驗引導性。畢業年級建立就業專用交流群,及時就業信息,分享就業感悟;依托學院網站定期成功就業學生的經驗分享,發揮朋輩指導力量。
三、完善“三育體系”,凝聚育人合力
1、打造務實團隊,服務育人再上水平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在理論和實踐層面共同形成育人態勢,打造學生干部服務育人團隊。以研究生會為主體,建設一只政治覺悟高的優秀學生自我管理團隊。目前在校研究生275人,專業負責人及學習委員18人、團支部干部6人,黨支部學生干部12人,覆蓋所有專業及學歷層次。2019年對學生干部進行“了解身邊的他”主題培訓,幫助主要學生干部識別需要重點關注的同學,使他們成為研究生日常生活學習的觀望鏡、調節器。
2、抓好日常規范,管理育人落細落實
依托《****研究生外出安全管理辦法》頒布實施《資源與****學院研究生安全管理辦法》,嚴格落實請銷假制度。導師、輔導員、學院,逐級報備,掌握學生行蹤動態,確保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新生入學即開展新生入學教育,詳細解讀學校學院規章制度,保證新生入學期間政策全面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