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6: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二生物學習技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二理科;訣竅
1. 前言
高二是高中學習的關鍵時期,高二的學習成績好壞決定了高三的心態、節奏和走勢,尤其是高二理科更是學習中比較難學的課程。本文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介紹高二理科各學科的一些基本學習技巧,希望對高二理科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有所幫助。
2. 高二數學學習技巧分析
高二數學的理論性、抽象性強,需要在對知識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學習:
(1)記數學筆記,特別是對概念理解的不同側面和數學規律,教師在課堂中拓展的課外知識。記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后將其補上。
(2)熟記一些數學規律和數學小結論,經常對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形成板塊結構,實行“整體集裝”,如表格化,使知識結構一目了然;經常對習題進行類化,由一例到一類,由一類到多類,由多類到統一;使幾類問題歸納于同一知識方法。
(3)學會從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總結歸類。比如:從數學思想分類;從解題方法歸類;從知識應用上分類等,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專題化、網絡化。
(4)經常在做題后進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題所用的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想,是否還有別的想法和解法,本題的分析方法與解法,在解其它問題時,是否也用到過。
(5)建立數學糾錯本。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載下來,以防再犯。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達到:能從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確東西;能由果朔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癥下藥;解答問題完整、推理嚴密。
3. 高二物理學習技巧分析
高二物理知識體系嚴密而完整,知識的系統性較強,應該注重掌握系統的知識,培養研究問題的方法。
(1)重視實驗,勤于實驗:電學實驗是高中物理的難點,也是高考??嫉膬热?,因此一定要學好這部分的內容。在做實驗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實驗的原理及步驟,注意觀察,做好每一個實驗。有能力的同學可以自己設計一些實驗,并且到實驗室進行驗證。這對實驗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幫助。
(2)聽講與自學相結合:高二物理的教學內容比高一的更多,課堂容量大。上課認真聽,是同學學習的方法,提高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在聽課中要積極思考,不斷地給自己提出問題,再通過聽講獲得解答。要達到課堂的高效率,必須在課前進行預習,預習時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迅速掌握新知識,順利達到知識的遷移。預習既增加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審題能力。
(3)定期復結:在學習過程中要養成定期復結的好習慣。復習不是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升華提高的過程。一是當天復習,這是高效省時的學習方法之一。二是章末復習,明確每章知識的主干線,掌握其知識結構,使知識系統化。找出節與節之間,章與章之間的聯系,建立新的認識結構和知識系統。既鞏固和加深了所學知識,又學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物理上單純需要記憶的內容不多,多數需要理解。通過系統有效的復習,就會發現,厚厚的物理教科書其實是“很薄的”。試著對做過的練習題分類,找出對應的解決方法。
4. 高二化學學習技巧分析
學好高二化學,需要掌握以下五點:
(1)學會自學教材。學會自學才能主動地接受書本知識,而預習則是自學的必要步驟。
(2)學會聽課。聽化學課應全神貫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關鍵是心到,即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想懂所學內容。
(3)學會比較歸納??墒鼓吧氖挛锸煜せ瑥亩鴮崿F對新知識的掌握。如學習第一章氮族元素時,可根據它們原子結構相同點與不同點,推出它們性質上有相似之處也有遞變規律,并注意聯系高一年學過的鹵族元素和氧族元素進行橫向比較及歸納,既有利于理解新知識,又鞏固了對舊知識的掌握。
(4)學會質疑。即追問為什么,用挑剔的眼光來看待已有的事物,達到對化學事實的深層理解。要善于質疑、發現問題,必須學會對事物進行全面的觀察,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比較才能實現??捎谩澳嫦蛩季S、覺察異?!狈▉硖岢鰡栴},或“善于對比”才能發現問題,并“窮追不舍”、“刨根究底”。
(5)學會記憶。大家都知道化學屬于理科,但在學習過程中你應該感覺到它有著很大的文科特點:內容多、知識碎,大多是實驗結論。需要準確記憶要求記憶的每一個化學方程式和學過的每一種物質典型的物理、化學性質,記住幾個常用的解題方法和基本的實驗操作,然后經過一定的訓練,將所記的知識融會貫通,最后形成能力。
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不要盲目記憶,跟生活中的經驗聯系起來理解。高二生物的學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
(1)仔細了解課本內容,理解和記憶基本概念。根據每單元的學習目標,聯系各個概念進行學習。正確把握課本上的圖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把內容用圖或表格表述后,再進行整理和理解。
(2)把所學的內容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理解。把日常用語和科學用語互做比較,確實理解整理后再記憶。
(3)實驗整理以后跟相關概念聯系起來理解。把握實驗目的,把結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養成寫實驗觀察日記的習慣。
(4)以學習資料的解釋部分和習題集的整理部分為中心進行記憶,并根據內容用不同方法記憶,也可以利用對自己有特別意義或特殊意思的詞進行記憶。
(5)通過解題確認所學內容:整理做錯的題,下次考試前重點復習;不太明白的題查課本和學習資料弄清楚;以基本題――中等難度題――難題的順序做題,理解內容。
6. 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二年級的理科學習當中,只要勤奮努力、刻苦扎實,并掌握高效有用的學習方法,就可以讓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學習效果越來越明顯,從而為高三的學習和復習打下良好基礎,為自己的未來夢想鋪路。
參考文獻:
[1]高永金.學好高二理科的訣竅――基于學習心理學的探討.中學生數理化(高二版),2006(7).
【關鍵詞】高考;生物學科;備考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0
江蘇省生物高考自2008年開始實行等級評定,至今已走過6年,筆者結合前五年的江蘇高考生物試卷,對2013年江蘇高考生物試卷的特點,進行了全面客觀的分析,對今后高三階段的復習備考以及高一高二的課堂教學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 試卷結構分析
縱觀近幾年江蘇高考生物學試題,2013年的生物試卷更加成熟。試卷結構基本不變,全卷33題,包括20題單項選擇題,5題多項選擇題和8題非選擇題。試卷考查內容以《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為指南,符合《江蘇省2013年高考考試說明(生物學科)》的要求。相比前幾年的高考試卷,難度不大,無偏題無怪題,主要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但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解題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 試卷考點分析
1、 考點分布情況
經梳理,2013年試卷涉及的考點及分值見下表。
2、 考查特點
2.1該試卷注重全面的基礎知識的考查,但又突出了重點內容。
根據《考試說明》,試卷考查了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例如第一題考查了生物體內脂質、蛋白質、核酸等有機物的作用,第7題考查了細胞的生命歷程,第19題考查了動物生命活動調節方面的知識點,第24題研究了分解者對小麥秸稈的分解作用,總之試題考點覆蓋面廣泛,同時也對一些重點內容進行了著重考查。從上表分析來看,與去年相比,試題對必修模塊I的考查略多,模塊II與選修III考查內容略少。必修模塊I中光合作用、模塊II中的遺傳規律及模塊III中的激素調節,生態系統結構依舊是考查的重點,所占比例較大。
2.2該試卷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
《考試說明》要求以能力立意為導,注重對學生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整體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2013年考題很好地體現了上述原則??碱}多處以圖表形式呈現。例如第8、10、24、30題等。其中第8題考查的是根據染色體形態判斷細胞分裂方式。無論圖上染色體形態多么奇怪,學生只要掌握三看識圖法即可。先判斷有無同源染色體,圖中1與2、3與4等共有四對同源染色體,且出現明顯的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即聯會現象,所以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在后續減I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由此判斷,該題答案選C。該題考查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與對減數分裂過程的掌握情況。再如第33題的第三小題第一空,考查學生將三張圖的信息綜合起來分析問題的能力,而最后一空則是考查了學生繪制曲線圖的能力。
2.3題目背景新穎,理論聯系實際
本試卷十分重視與生產生活、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的聯系,較好地體現了“能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觀點解釋和解決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一些相關生物學問題”的能力要求。例如選擇題第24題,考查了不同條件下微生物對小麥秸稈的分解作用,可應用于解決目前蘇中蘇北地區秸稈燃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又如第30題研究了早餐質量對學生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學生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充分體現了高考“關注考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這一價值追求!
2.4重視實驗考查,突出生物學科的實驗屬性
從考點分布情況表可以看出本次考試中實驗分值占總分27.5%,基本符合《考試說明》的要求,實驗試題大多以實驗或科研素材為背景,情景為原創,具有濃厚的生產生活氣息。除了第5、6、9、14、17、18、21、23、27題考查的是書本實驗之外,第28題設計實驗探究了A、B兩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單位體積藻液內雨生紅球藻細胞數、干物質質量、蝦青素含量的影響。該題注重學生對實驗數據的分析能力,除此以外第30題也是設計實驗考查學生對血糖調節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綜合來看,近年來對實驗的考查不再是單純地“背實驗”,而要求學生具有處理實驗數據和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當然,題目在書本之外,答案在書本之內,無論題目多么新穎陌生,學生還是需要掌握扎實的書本知識,用已學知識來完善或解答相關問題。
三、 給今后生物教學的一點啟示
1、 重視教材基礎知識,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分析連續6年的高考試卷,我們不難看出高考最主要考查的還是書本上的基礎知識。在高一高二的教學中就要重視基礎教學,不能為了提起學生興趣一味地補充書本以外的內容,以犧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來獲得課堂中的嘩眾取寵的效果。進入高三一輪復習更是要注重對知識系統的梳理,不急不躁,穩步推進,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的主體知識,引導學生及時歸納總結構建生物學知識網絡體系,只有對書本知識的牢固掌握,才能在考場中面對各種情景的問題不慌不亂,冷靜分析,運用知識遷移解決問題。
2、 重視實驗,提高學生實驗技能
要提高學生實驗的綜合技能,不僅要注重學生對課本實驗的掌握,還要加強學生對探究實驗的基本步驟的學習和掌握??赏ㄟ^自己設計實驗來探究一些較為簡單的課外的探究性問題,并且用科學的語言來分析實驗結果和總結實驗結論。
一、教學目的要求。
在學校有關部門、領導和年級的正確領導下,以2018年生物考綱(理科綜合《考試說明》)為依據,同時參考2017版最新課程標準,把握復習的內容與高考命題的方向,加強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過程做到“嚴”“細”“勤”“實”從而高質量完成20生物高考復習課工作,增強高考復習的實效性。因此,制定此計劃。
二、對教材及學生情況分析
本人現擔任高三(4)班的生物科的教學工作。本班學生基礎知識理解不透,記憶不清,實驗與探究能力不足,答題規范性還有待提高,審題能力和解題技巧不同學生差異較大,很多學生在高一高二時對生物科都不太重視,所以造成了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基礎知識不夠牢固,甚至基礎很差,存在的知識漏洞較多,這無論是對學生或教師的教學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那就要求教師在復習的過程中要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們能虛心聽、樂于學,成績才會更上一層樓。
三、工作措施
1提高集體備課的針對性,認真研究考綱及新課程標準
積極參加集體備課的針對性,服從組長的安排盡量做得最好,而不是流于形式。
加強近幾年的高考全國卷生物試題的研究,并與考綱結合,分析出題特點、考點變化等,明確考查的內容要求層次、重點和關鍵點,明確《考試說明》在題型結構、題型功能和能力層次要求上的特點,明確考試樣題體現的特點并要做做好小結。認真研究好考綱是教學的依據,也是命題的范圍。
注意學習2017年新課程標準,注重生物學核心素養在高考中的體現。
2.強化教材為本
結合學生基礎,重視教材的內容,提高基礎題的得分率。
在教學中要每節都利用好教材,對關鍵詞、關鍵句等生物學術語加強掌握。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個欄目,如“問題探討”、“相關信息”、“技能訓練”、“練習”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形。在現行的高中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圖,這些圖形概括性強,生動直觀,是對課本內容的濃縮和概括,其作用是語言和文字無法替代的。
3.高效訓練,加強反思鞏固
根據本班的實際充分利用好每次達成訓練,做好“雙基”訓練。利用好周測、月考做好能力提升。
命題人應圍繞教材將教材中的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規律、原理等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在系統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大對主干知識的復習力度,做到舉一反三,變式思維。
在平時教學中,要重視考綱要求的四大能力培養。每年的生物高考題都有一定量的圖形,表格、曲線等的考查形式。如根據信息繪圖、劑量曲線、列表格、寫遺傳圖解等,我們要做到對圖解知識的拓展延伸,平時就應多方位訓練。用不同的思維方式,通過各種類型的例題來訓練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審題、破題能力,培養學生扎實的繪圖、制表能力。
加強反思鞏固。每次訓練后,要求學生利用好考點細目表,及時做好反思,找到問題所在,并及時鞏固提升。
加強實驗和以實驗為背景的試題訓練。實驗復習要注重對課本實驗的原理、設計思路和方法的理解,并通過一定量的題型訓練,使學生能在新情境、新模式下正確理解題意,通過嚴密的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答案。
4.加強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2017年版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生物學核心素養的新要求。這四個核心素養為: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
首先要重視實驗能力培養。我們在復習時要重視實驗知識的產生過程,重視科學方法的訓練,掌握好與生物實驗有關的知識和技能。
其次,要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要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讓他們親身體會科學家是如何困惑于問題、如何假設問題的“答案”、怎樣去解決問題,并以此引導學生漸漸地養成科學探究的態度、方法和思維。
再次,要引導學生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教育的新進展。
5.提高學生答題策略及規范性訓練
(1)培養學生讀題能力,加強書面表達能力訓練
在全國卷高考題中,出現了不少要求學生現場閱讀、分析和理解的文字性題目,并將得到的信息與已學過的知識進行銜接。在備考過程中要加強審題能力的培養:“審題慢、答題快、看清題目是關鍵”。遇到新名詞新情景更要大膽細心,將前后信息綜合考慮,把題目作為一個整體去看,往往題目中隱含幫助理解新名詞或新情景的信息。涉及生物形態結構的圖,一般不會和教科書完全相同,要辨認新圖、對比舊圖、找出異同來分析、思考和作答。
答題中,常出現答案不嚴密的現象,或“踩”不到全部的得分點導致答案殘缺,或語言組織能力欠缺無法嚴密表達。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和練習、測試的講評中要注意強調生物學專業術語、符號的準確運用,要求答案的語言表達明確不產生歧義,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強化練習、克服粗心
一道單選題6分,一不小心做錯了兩道,就不見了12分,理綜生物的選擇題是極為容易失分,所以,大家在復習中,除了要注意知識點,考點的復習外,還要注意怎樣鍛煉學生的細心能力?;A比較薄弱的學生,更加應該在選擇題上加把勁,因為雖然選擇題是最容易失分的,但相對第二卷的大題,還是比較容易拿到分數的,所以,必須盡量把選擇題的分數全部拿到。為此,在一輪復習中,達成訓練主要以選擇題的訓練為主。
為了不斷地吸取經驗教訓,切實做好工作,我們的工作總結都需要用心去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三生物教師個人工作總結范文,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高三生物教師個人工作總結范文1本學期我擔任高三7班和8生物課,作為重點班的教師,我加倍努力鉆研新課程標準和高考考綱,深入研究教法,根據學情不斷調整教學思路?,F對本學年教學工作作出以下總結:
一、研究高考信息,看準復習方向。
通過去哈幾次學習,首先是明確“考綱”與課本之間的關系,把握好復習內容和方向。理科綜合的高考命題強調知識與能力并重,以知識為載體,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復習過程中,要重視引導學生抓住主干知識,找出基本知識點和考點,構建知識網絡,合理分散難點,強化知識重點,重視聯系實際,關注社會熱點??v觀近幾年的高考生物試題,可以發現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始終保持穩中有變的原則。如試卷的結構、試題類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從而把握高考命題方向及命題特點,更好的指導教學。
二、課堂教學中注重能力的培養。
切實抓好基礎知識的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前后相關的內容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
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通過精選往年高考經典試題做為例題進行分析,引導學生自主地將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例題的分析應以指導思維方法為主,使學生學會同類型的題目的解題方法、突破點,從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培養語言表達能力,高考試卷中要求用科學的語言表達的占很大一部分,且失分主要也在這方面。所以,平時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用語一定要反復琢磨,利用白板和教室四周的黑板給學生鍛煉的機會,通過反復訓練使他們學會用書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標準的生物學術語來精確表達;課后精選習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夯實基礎,注重學科內的知識聯系,形成知識網絡。
全國卷生物試題十分重視對中學生物學基礎知識的考查,包括生物學的基本觀點、基本理論及基本的實驗設計思路。例如:1234題考查了細胞、分子、免疫的基本知識,如第31題考查了對照試驗的設計原則。在基礎知識的復習中我們要注重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的主體知識,注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要引導學生及時歸納總結,構建生物學知識的網絡體系。
四、根據特定的學情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高中生物雖然抽象但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生物題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
開展討論與互評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合作精神。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互評中學習,在討論中思維,在討論中探索,在討論中提高。
每次模擬考以后,根據模擬卷的特點和學生卷面的解答情況,認真進行分析總結,及時調整復習策略,狠抓基礎知識的落實。
五、努力做好后進生和尖子生的輔導工作。
在我們的學生中,總有一些學生存在偏科現象,如7班的魏元宏同學,各科成績都不錯,學年第一名,但生物成績非常不理想,沒有達到預期的標準,根據每次聯考出現的問題,及時查缺補漏,逐步提高,最終達到了理想的成績89分。7班方煒同學,每次聯考總是錯選擇題,經過分析是存在心里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大有改觀,最終生物以90分的滿分成績獲勝。
六、積極參加聽課研討,取長補短。
積極聽課,聽完課后,我們專門針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及每個章節難點還有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等進行認真交流探討,我們互相交換意見,對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改進進行討論,取長補短。這樣堅持下來,效果還是比較好,使得自身的教學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
高三生物教師個人工作總結范文2本學期我擔任高三生物學科教學,作為畢業班的教師,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之重。由于高三教學要出成果,因此,我繼續努力鉆研新課程標準和高考考綱,深入研究教法,根據學情不斷調整教學思路。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
對于高三年級學生來說,開學初注重他們的思想教育比傳授他們的學業知識更為重要。因此在開學初和每周一上課前時我尤其重視他們的思想教育,講幾句簡單的激勵性語言,同時關注他們上課聽講的狀態,發現情緒不對在課上及時提醒,或者我以某種動作手勢予以個別提示,這樣做既達到了教學目的,也不會影響教學的正常進行。由于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于是我針對學生好動的特點,將新課中的重點學習和難點突破安排在前,將訓練評價和上節課的練習糾錯等學生必須動手的教學內容安排在后,從激發興趣入手,或者走到學生中間,利用“暗示法”提請學生注意,如不便走下講臺,可用“稍停法”,引起某些學生的注意,除此以外,我運用恰當的贊語、合適的獎勵等各種不同方法,對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的習慣也是重要的。
二、根據特定的學情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教材活動性強,我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緊密聯系生活實際。
高中生物雖然抽象但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在教學中,我經常將電視、網絡中與生物知識相關的生活實際帶入課堂,在現實世界中尋找生物題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
3、開展討論與互評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合作精神。
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互評中學習,在討論中思維,讓學生在討論思維的過程中探索、創新。如教學過程時,多設計一些討論與交流活動,讓同學們相互討論各抒己見,然后讓一學生代表進行評價,若還有爭論,再請另一個學生進一步評價,使學生在活動中產生了創新的火花和合作的習慣
4、認真制作符合學情貼近生活的課件,提高課堂學習氣氛,學生積極性高,效果好,寓教于樂。
5、提前進行高考模擬題的訓練。
每兩周安排一套高考模擬題的訓練,一方面鞏固所學知識,以免學了必修3忘了必修1等前面學過的知識;另一方面提前進行模擬訓練,了解高考題型及把握考試時間和提高考試速度。
6、每節課都設計了“課前小試”和“課后大練”。
我將近兩年浙江、廣東、上海、江蘇、山東、海南等地的高考題中與本節課知識點相關的試題分類整理到“課前小試”和“課后大練”中,讓他們了解高考題型,了解高考考綱,同時通過化整為零使學生感覺高考試題并不難,因而對學習充滿信心。
7、制作知識點普查表格,讓學生了解自己知己知彼,并且老師從中找到該花時間和精力的方向。
由于前兩年已經采用了新高考,現今有了參照,因此我根據20__年的高考考綱,將考點按照教材順序制成表格,要求學生對照考點進行填寫自己未完全掌握的知識點,在這之前我已將教材中的知識點整理并且印發給學生。
三、關注學習過程,讓學生品嘗成功。
積極關注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應該是失敗的。教師在關注學生的同時,要積極創設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
1、鼓勵參與。
高三年級的學生仍有很強的表現欲,教師要抓住學生心理特點,組織提問、幫助回答和鼓勵性點評相結合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學生即使回答錯誤不要立即指出而應該通過引導啟發促成其回答正確,經過多次機會學生參與的激情就有了,運用多種手段呈現學習內容。有了外在的誘惑力,就會誘發學生的內在需求,從而樂在其中。
2、提供機會。
通過老師的合理啟發引導,讓學生經過自己的積極探究,從而找到規律,發現問題,理解新知,突發奇想解決難題。有了這樣的體驗,學生才能感到探究的趣味所在,當取得成功時,那份喜悅是別人難以體會的,可以說喜悅是發自內心的。由此生發的學習動力也是其它激勵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以上是我在這學期的點滴體會,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不斷積累,不斷探索,使學生們樂于學生物,從而使教學相長使我更快的成長起來。
高三生物教師個人工作總結范文3本學期,我擔任高三理科(8)、(11)班的生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下功夫,積極探索變式教學法,使之更適合于學生,力爭把高三生物教學抓好?,F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備課,完成第一輪復習。
我認為夯實基礎是提高分析能力的前提,沒有扎實的基礎,解題效率和分析能力不可能提高。所以在第一輪復習中我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好基礎知識,把握好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我們的具體做法是:首先,認真細心深入研究《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明確高考的命題方向,用其來指導課堂教學。其次,盡量將最基礎的東西講深、講透,同時注意減少不必要的課外知識的補充,減輕學生的負擔。第三、生物學知識大多是通過實驗總結歸納而來,應注重知識的發生過程,通過對難點知識的設計問題和解決,將知識的發生、形成、探索過程體現出來,可為學生對知識作深層次的理解和思維方法的借鑒打下良好的基礎。第四、要下功夫挖掘基本知識的內涵,使學生掌握其實質,可以舉一反三,真正達到“源于書本,高于書本”。
二、在課堂中下功夫,提高復習課效率。
1、課堂教學中注重能力的培養。
夯實基礎的同時,我們更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圖文信息轉換能力、設計和解釋實驗的能力和實際應用等能力的培養。重視能力的培養首先就是要切實抓好基礎知識的教學,注重學科內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進行歸類和整理。復習中不一定要墨守成規,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前后相關的內容整合在一起。如將選修三中細胞工程一章內容整合到細胞專題中;將有絲分 裂、減數分 裂和無絲分 裂合并為細胞增殖專題。這樣既避免了復習課中對舊知識的機械回顧帶來的枯燥乏味,又可以使得學生對舊知識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其次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我通過精選往年海南高考經典試題做為例題進行分析,引導學生自主地將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例題的分析應以指導思維方法為主,使學生學會同類型的題目的解題方法、突破點,而不是僅僅知道答案,從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第三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高考試卷中要求用科學的生物術語表達的占很大一部分,且學生也容易在這方面丟分。所以,平時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用語一定要反復揣摩,還要多給學生鍛煉的機會,通過反復訓練使他們學會用書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標準的生物學術語來精確表達。
2、課堂教學中注重創新。
高三第一輪復習,對書本知識的復習與回顧是必須的,這些基礎知識是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基石,處理不好這部分內容的復習,就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所以第一輪復習必須非常扎實。但是,復習可往往讓學生感受到僅是課本知識的重新再現,出現厭學或不學的情緒,以致基礎知識的復習和掌握不牢,到進行分析復習時,這些基礎知識又運用不起來。另一方面,老師也感到復習難度較大,上課沒有什么新意,全是陳舊知識的累積。因此,在每月我們都有一個小的模擬考試,試題全來自于近年全國各省市的高考原創題,全都按照章節編排,通過考試和考后的精心講評,讓學生在動手和動腦的過程中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多角度、多層次理解知識點,讓學生能不斷拓展思維。
三、積極參加市區的教研。
在教研過程中,市區一些優秀教師的經驗介紹以及對教學方向的明確,為我教學做了很好的指導作用。以及對每個章節難點還有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等進行認真交流。對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改進進行討論,取長補短。這樣堅持下來,效果很好,我的教學水平得到了不斷的提高。
四、創設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
高三生物教師個人工作總結范文4人的心理和行為受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對大多數高三學生來說影響的恐怕就是升學和競爭壓力了,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帶來消極影響,這對復習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正確地認識本人,從本人的基礎和實際出發,扎扎實實地復習;愉快地接納本人,充分肯定本人的進步,找出存在的問題及時彌補;自律地控制本人,以明確的目標、良好的意志力調節本人,變壓力為動力,全面提高本人的素質。
五、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1、我教學經驗不足,對教材的把握和知識內容體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學進度的把握存在一定的缺陷。
導致學生基礎知識遺忘率高,教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也累。
2、我對高考考試的技巧仍然存在很多的困惑,這方面需要今后不斷的探索和學習。
本學期,我擔任兩個理科班生物教學,作為第一次從事高三畢業班教學工作的年輕教師來說,我深感責任重大,壓力不小?,F將高三年級這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準確把握高考的脈搏,提高復習備考的針對性。
由于每年的高考理綜合題都是國家考試中心命題,按照一般規律來說,生物學科的試題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此認真研究以往的試題以及大綱和考綱的變化,對指導高三的復習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適應高考,我認真學習了相關的材料,針對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科學周密的復習計劃,認真研究了07——09年全國各省市的高考生物試題,并精選了部分試題作為考前訓練題,訓練學生的答題思路和對高考題的認識理解,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合理安排復習內容、進度、和教法。
在第一輪復習中,基本上按教材的順序,將選修內容的相關章節作為對必修知識的擴展,編排到必修相應章節內,避免學生認為一輪復習就是高二課的快速重復,產生厭煩心理。另外我們注入新的教法:課堂上以問題——知識點——典型題為主線,構建知識網。以一個知識點為中心盡量聯系與此有關的知識點,并使它們有機地連成一體。采取學生總結講解,集體討論,教師點評,糾正、重點強調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三、注重教學常規,扎實搞好高三復習工作。
加強作業批改和小考的反饋檢查工作,從作業中和小考中獲得反饋信息,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是搞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本學期我除了與同備課組教師加強集體備課和教學研究外,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主要加強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了作業的檢查和批改的力度,因為有時中間隔幾天才有生物課,因此我采取每天都留一點作業的做法,量不多,但求精,重實效。這樣能起到督促學生每天都復習生物課的習慣。有時我們批不過來,就著重檢查學生做沒做,也對學生有一個促進的作用。二是加強了小考,目的是進行滾動復習,因為學生負擔較重,許多學生復習后面忘了前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備課組以小考的形式進行復習,每次課前考查的內容都是以前學過的,以便幫助學生回憶和復習前面學過的內容。這也大大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幾乎每天都要選題,粘貼,復印,還有就是每上一節課后都要批改小考卷,并進行講評,以便解決小考中暴露出的問題。三是加強了課后的輔導和答疑工作,在規定的時間和自習期間,能夠經常深入班級,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特別是由于作業量的增加,學生每節內容暴露出的問題得以被及時地發現,在自習課期間,及時進行輔導答疑,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難。
四、注重聯系新課標,加強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
一是注重培養探究性學習能力。這是對學生學科知識能力的一個高層次的考查,以探究性學習角度作為實驗題命題原則也是課改思想在高考中的具體體現,主要從生物科學角度出發提出可以探究的問題,注重聯系實際;二是注重培養圖表分析能力。通過圖表分析的題目充分考查了學生對教材中的各類相關知識的整理聯系的能力,它通過一些科學實驗的數據形成相應的數據表格或繪制成數學坐標曲線圖,要求學生學會理解如何從圖表圖象中抽取生物信息,注意整個曲線曲線表達的生物學含義,曲線的的升降變化原因,還要注意給出的相關條件之間以及與整個題目的聯系,注意區別給出對照曲線的變化含義:是增加了,降低了,為什么?限制因素是什么?三是注重理論聯系實踐。
就是要努力做到學以致用,密切聯系生產生活實際,關注生命科學發展的新進展,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進行聯想、分析、綜合、遷移,理解生命科學在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判斷和決策能力,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反思及對今后教學的啟示。
反思自己半年來的高三教學工作,認為還有以下幾點需要加強或改進:一是要注重課堂教學效果。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采取一切有效手段,調動每一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服務學生的思想理念,把分層教學真正落到實處,讓每個學生在生物課堂上都有所收獲。二是要及時研究高考動向。
要多關心高考,研究歷年高考題,認真研究高考考綱,準確把握高考方向,搞好高考復習工作。三是要重視基礎知識。在基本能力的培養的過程中,更加強調思維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四是要善于教學創新。問題的設計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設計,要善于打破常規,開闊學生的思路,避免思維定勢的形成;五是要始終堅持對學生答題規范的訓練,善于用生物術語表達問題,用生物學的思想分析解決實際問題。20__年的高考已經結束,總結過去是為了更好的將來,希望自己在新的起點上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高三生物教師個人工作總結范文5學好生物其實并不難,我們如果找到行之有效方法,那就不難了。在我們的學習中我覺得至少要我們多加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學會收集處理信息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生活中處處蘊含著信息。如電視新聞、報紙雜志、媒體網絡、旅游科技、綜藝體育等,經常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知識信息。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鮮活生動的生物知識和敏感具體的生物問題,要善于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生物知識。讓學生課外要注意博覽群書,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如走進圖書館,訪問互聯網站,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等,及時查閱收集、檢索處理生物信息。這不僅是生物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也是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充實知識、豐富閱歷的有效途徑。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知識,要使自己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培養勇于實踐、創新學習的意識。
2、學會理論聯系實際
生物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實踐性強,應用性廣,學習時要緊密結合,密切聯系周圍的事物和現象、國內外新的生物技術等熱點,讓學生學習更貼近生活實際,更為鮮活有趣。例如,晝夜溫差大的地區水果為什么很甜?肥胖是因為脂肪吃得太多嗎?還可以調查或觀察環境污染對周圍生物的影響等。學生要盡可能地走進大自然,親身感受生活中的生物知識和現象,將書本、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應用,培養觀察分析、活學活用、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實踐創新的能力。
3、學會思考生物問題
學習生物不僅要認識和記住一些必要的知識,還要善于通過分析綜合、對比判斷,研究生命現象的特征與成因,思考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這就要懂得學會思考分析生物問題。如運用綜合的觀點觀察現象、分析聯系、找出規律,比如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染色體和DNA的變化規律;運用對比的方法分析判斷、比較異同、認識本質,如DNA和RNA的區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異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異同及聯系等,形成鮮明而準確的印象。學生學習時要善于觀察、勇于探索、敢于思考質疑,做生活和學習的有心人。
4、學會研究生物問題
學習生物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所學的知識、觀點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學會科學研究生物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是學好生物的法寶,也是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必備能力。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培養生物科學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學習生物時,要善于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去觀察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確定研究課題,如調查當地環境污染的種類(或現狀)及其治理方案、調查當地某種常見遺傳病的規律,通過查找資料、搜集信息,或通過調查訪問、實地考察等,獲取大量的信息資料,然后運用所學的生物知識、規律、原理、觀點不斷進行分析論證,從中歸納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觀點。這種全新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培養同學們科學研究生物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養同學們勇于實踐、大膽創新、樂于合作、團結向上的精神。
5、學會記筆記
關鍵詞: 教師情感 生物教學 影響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結合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最大的感觸是:賦愛于教,以愛導學,努力讓學生愛上這門學科,是搞好生物教學的關鍵。
一、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愛因斯坦說:“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睅煹聦W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教師要始終堅持把教書育人作為從事教師職業的最高準則,認真備課施教,絕不敷衍了事,力爭對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心中有數,對每一個班級的情況都能深入了解,力求不斷變換教學方法,以全新的視角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習慣,上每一節課都不遲到,總是比學生要先到教室,不讓學生等老師,使用規范語言,任何情況下都不說不文明的語言,堅持與人為善,做到教學相長。以學生為中心,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感到老師可敬、可親、可學。下課后不立即離開教室,而是走到學生中問一問,聊一聊,利用這個機會更多地了解他們,并加以鼓勵。
二、保持獨立的自我人格
“精神空虛,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無知等,絕不會煥發和孕育出真正的愛”。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學校出現一些不好的現象,如拜金主義、一些人唯利是圖,違背教書育人這一基本宗旨;一些人心浮氣躁,上課教學心不在焉,等等。對這些,學生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們在鄙視這些老師的同時,也厭惡他們所教的學科。因此,教師一定要保持與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從穿著打扮、一言一行,到課堂教學都要嚴格按著教師的職業道德塑造“教師人格”,真正做有主見、有思想、能保持獨立人格的人,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教師形象。
三、把握生物教學的“情感目標”
現代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而在課堂教學中,最容易忽視的也是情感目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力求以情感目標為牽引,把“三維目標”有機地融合起來,從而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正確看待學習,奮發圖強。例如,在學習生態系統這一部分時讓學生了解:森林銳減、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物種滅絕和環境污染等已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威脅人類生存與發展,喚起他們的危機感和拯救意識,從而擔起責任,具有使命感??v觀各種教學方法,只有堅持和諧施教、愛心式教育,用愛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才是根本。
四、營造和諧寬松求知的課堂氛圍
愛心是打開心靈的鑰匙,情感是溝通教師與學生的橋梁。課堂教學中要處處體現尊重,體現“愛”。林格倫指出:“如果學校不能在課堂中給予學生更多成功的體驗,他們就會以既在學校內更在學校外都完全拒絕學習而告終?!睆慕處煹慕嵌戎v,課堂教學一定要放棄傳統的教育觀念,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師與學生的平等、友善、和睦的師生關系,善于抓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作為突破口。我得知普通班的一同學要去參加市里的乒乓球比賽,利用他們的體育課陪同練球(我也是乒乓球愛好者),教他一些技巧,以表示我對他的關心和支持。從此他既崇拜我又信任我,上生物課特別認真,課后還經常提問,成績提高很快,參加奧賽獲自治區三等獎,期考全班第一,年級第三名。對他的進步,我及時予以表揚。到了高三,他的生物成績在學校名列前茅,2009年高考生物滿分72分他考了67分的高分。
五、建立平等、和諧、穩定的師生關系
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相互尊重是改善一切人際關系最基本的原則。教師必須認識和了解學生,尊重和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使學生深刻體驗到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發自內心的關懷與愛護,都是為了使其不斷取得進步,不斷提高。比如上一屆有名學生,生物課上因打球而遲到,班主任批評他頂嘴,下課后我走到他跟前,和顏悅色地與他交談,最后告訴他:老師是關心你愛你才指出你的不足并希望你改正,希望你進步。從那以后,他上課開始聽講了,單元測驗有了進步,高二會考時,該學生生物考試獲得A等的好成績,班主任覺得很驚喜。
六、放下師長架子,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課堂教學中,每個學生作為一個教學主體,有其自身的思維特點和主體發展過程,這必然對其行為產生潛在的影響。而教師不可能對每個學生的發展歷程中各個時期都深刻了解,對學生思維特點的形成和影響也就難以完全把握。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余,應盡快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再積極主動地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學生個人成長過程中的諸多認識問題,及時幫助他們克服成長過程中的錯誤認識和心理障礙,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個性和創造性的思維品質,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逐漸走上熱愛生物學習的軌跡。
七、結語
魯迅先生說過,教育根植于愛。用崇高的職業道德、良好的人格魅力影響和感染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這是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教師如何提升職業道德修養.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5.
關鍵詞: 高中物理 校本課程 教學模塊 教學方式
一、問題與緣起
(一)問題一:國家課程的先天弱點。
統一的國家課程為了更宏觀地保障學習者的基本權利,保障所確定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更具普遍性、權威性,比較科學、準確。所以專家們要科學地研發材,面對全國并且長期策劃、反復試驗修改,但是,正是這種統一規劃與印制的課程與教材先天地帶來兩項弱點。
1.較強滯后性
我們的世界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所以,國家課程的相對穩定性比起時展與科技進步,比起時時更新的網絡世界與教師隨時可做的補充與調整,統一印制的教科書難免顯得“陳舊”,有著難以克服的滯后性。
2.較弱適應性
國家課程似乎可以滿足所有人,而又難以滿足所有人。在南北之間,城鄉之間,基點不同,需求不同,態度不同,難以左右逢源,或者以為過易,或者以為過難,或者以為超前,或者以為陳舊,于是不僅無法滿足各地區學習者的全面需求,而且難以滿足同一地區每位學習者的不同需求。
(二)問題二:我校課程改革帶來了全新要求。
自2000年起,我校開始全面啟動校本課程工程,在高一、高二開設了大量旨在拓寬學生知識面、發展學生能力的各類校本課程,以求能讓學生樂而好學、學而有獲,能讓教師改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行為,及時與新課程接軌。學校將物理、化學、生物學科并入同一門校本課程,稱之為《走進科學》,由學生自主報名,每周四下午三、四兩節課展開教學。
校本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這就必然將教師置于一個從未有過的戰場。這就意味著教師必須大刀闊斧改革課程內容,照本(教科書)宣科是絕對不可能的;這也意味著教師必須重新思考教學方式,不然物理課仍是換湯不換藥,學生對物理學習仍是不感興趣,不得收益的。
二、認識與對策
(一)對策一:“瘦身”策略。
從物理學的發展歷程來看,伽利略開創了實驗研究的先河,他對自由落體的研究堪稱科學探究的典范;牛頓經過對天體運動的長期思考,最終發現了萬有引力,將地球與天體的運動規律統一起來,又是科學探究里程中的一大豐碑。電磁感應定律是法拉第實驗探究的結果,麥克斯韋方程組則是理論思維的結晶。物理學革命的標志——量子論和相對論的創立,更是物理學上輝煌的成就。這些人物事件支撐起了雄偉的物理學殿堂,是整個物理學的“精華”所在。
所以,我們可以對現行物理課程進行“瘦身”,從物理方法和思維的角度,提取“精華”,剔除或刪減物理教材中一些偏繁難舊的部分,向學生顯示物理學中最重要、最偉大的方法和思維,向學生呈現龐大物理世界中與生活最息息相關的知識。
(二)對策二:“還原”策略。
紛繁復雜的物理原理、公式往往使文科班的學生感到物理知識很深奧,感到物理學習很困難,從而喪失了學習興趣,熄滅了學習熱情。但同時,物理又是一門與生活最息息相關的課程,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當把物理知識置于學生熟悉熱愛的現實生活情境中時,學生必然感到物理知識的親切,從而燃起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所以,可以對諸多復雜知識體系進行“還原”,可以將學術化、書本化的物理知識創設于生活化情境中,以生活中的物理、科技中的物理向學生呈現知識,使學生在輕松學習、愉快學習中掌握原理、領略方法。
如將“呼啦圈”引過課堂,請學生親身轉動大小不同、輕重不同的呼啦圈,體會不同,分析摩擦力、向心力與呼拉圈轉動是否平穩的因果關系,懂得其中涉及的公式及原理。這種經過“還原”的知識呈現顯然比單純通過解題計算的知識呈現更具趣味性,更具可理解性。
(三)對策三:“整合”策略。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中規定:所有學生要達到高中畢業水平,都必須完成物理學1、物理2的學習,必須從選修1—1、選修2—1、選修3—1系列中選學一個選修課程模塊,即完成6個必修學分的物理課程學習。接著,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發展潛能及今后的職業需求再從選修1、2、3系列中選學若干個物理選修課程模塊。共同必修模塊是為全體學生設計的,是從學生學習基本的物理內容,了解物理學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認識物理學對科學技術、經濟、社會的影響的角度進行整合重組而成的。選修課程是在共同必修的基礎上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設計的,涵蓋電磁學、熱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等高二學習的眾多內容的選修部分再以三個側重進行整合重組,分為三類(側重物理學與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融合,側重技術應用,側重物理學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以供學生選修。
我認為,這種經“整合”成“模塊”的知識體系讓學生的學習充滿了靈活性。而從物理學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物理學與人文科學的融合、物理技術應用這三個角度進行知識的整合,有利于理清重組成“模塊”時物理知識的邏輯關系,有利于各“模塊”間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互補。
三、設計與實踐
(一)選擇確定教學模塊。
高中物理課程的具體目標體現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上,設計確定教學內容,需要從這三個維度來構思教學內容的安排。所以,我以體現物理學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的主導思想設計“科學革命”中心模塊,以體現物理學與技術應用的主導思想設計“知識應用”中心模塊,以體現物理學與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主導思想融合設計“人文呼喚”中心模塊。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科技發展中的各種問題的聯系,吸納社會發展中的新動態、新知識、新成果。
1.模塊一——科學革命
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茖W經歷的是一條非常曲折、非常艱難的道路。然而,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往往是應用經過多次消化了的材料來講授的,或者經過抽象的理論分析加以表述,把已有的知識系統歸納,形成簡明扼要的理論體系,這當然是必要的,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往往會使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產生和發展引起誤解,以為什么結論都可用數學推導出來,從而失去了對觀察和實驗的興趣。這樣的結果使學生不了解科學是怎樣來的,時間長了,必然削弱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扼殺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探究精神。
講清科學發展的曲折性,在我的課里始終是一個重要的模塊,是一條主線。我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科學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科學家成功之路是艱險的,要準備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代價,必須有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善于繼承又勇于創新,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牛頓怎樣站在巨人的肩上、愛因斯坦十年的追光思考、居里一家的艱難困苦、盧瑟福長期研究阿爾法射線,以及量子理論早期發展所經歷的曲折和磨難。從伽利略、牛頓講到法拉第、愛因斯坦,講他們的奮斗歷程,講他們的創造過程。物理學發展史中每一次飛躍,經過了多少準備,又遇到哪些矛盾。當帶領著學生循著那些偉大科學家的足跡重返歷史時,就會發現,在每一個公式,每一個定理后面都隱藏著一段血與火的歷史。我以“科學革命”為模塊讓學生感受科學家慷慨的悲歌、勝利的喜悅;讓學生體會科學家嚴謹的科學精神、瑰美的科學思想、求真的科學品質。
在教師充分占有相關資料后,應特別注意引領學生沿著如下線索開展研究。
(1)為什么會發生?一個物理事件之所以發生,必定有其歷史背景和動因。
(2)事件的性質,有何特點?有何意義?在歷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3)有什么時代特點?為什么在這個時候出現?有沒有歷史的必然性?
(4)為什么在這個地方?是什么社會因素決定的?
(5)分析人物的特點,他的成功要素。為什么會做出這個成果?
(6)他們是怎樣作出成果的,所經的曲折和奮斗歷程,以及從中可以得到的啟示。
這樣,每講一個專題,每分析一個例子,從個例剖析中得到重要的物理知識和有益的啟示,這些知識和啟示并不是生硬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真實的歷史、實際的資料、生動的情景把學生引向歷史的場面,讓他們自己去體會,自己去獲益。
2.模塊二——知識應用
學習物理,總離不開做題目,習題有什么功能?它有鞏固知識的功能。但是,我們似乎把習題的功能最大化了,認為習題是應對考試,學得知識的唯一載體。大量做物理習題、搞“題海戰術”,必然讓許多學生死記硬背許多物理學的定理和公式,埋頭苦干一些物理習題,但同時喪失了領略物理學美麗的思維方法,欣賞物理學巨大的現實作用,這使許多學生最為頭痛,也使他們喪失了對物理學的興趣。
所以,在這樣的課中,要讓學生少做物理習題,將大量的物理問題代以設計“知識應用”模塊,將知識隱身于一個問題的解決,一個實驗的觀察,一個資料的搜索,一個故事的聆聽,讓學生在聽、做、查、看中鞏固知識,應用知識。
3.模塊三——人文呼喚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有這樣一段話:這是最好的時候,這是最壞的時候;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新紀元,這是懷疑的新紀元;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我們將擁有一切,我們將一無所有;我們正在直登天堂,我們正在直下地獄……是的,當今社會每一人都會既有一種幸福感,又有一種危機感,科技的發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空前地富裕起來,但與此同時,地球上有限的能源及其他不可再生的資源也以日益加快的節奏被耗用掉。在與“原子能”這把雙刃劍和平共處了55年之后,另一把基因工程和克隆技術的雙刃劍又被握到了人們的手上。所以,如果說100年前人們曾懷疑科學是否會繼續大發展的話,那么今天主要的擔心則是科技能否被正確利用的問題了。
我們已經意識到,高度專業化的教育,讓科學脫離了人文,讓人文遠離了科學。于是一個人,盡管可能是某種科技(或人文)領域里的專家,卻對人類文化的更廣大領域所知甚少,這一局限性導致自己專業活動中的短期行為和全局觀念的缺乏。著名女科學家吳健雄指出,把人類文化已經長期分裂而造成隔閡的兩種文化——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在學校校園時重新加以彌合,這是為了避免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出現危機而必須解決的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以“人文呼喚”為模塊讓學生了解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應與自然和諧相處,樹立危機感和責任感。
(二)設計教學方式。
無論如何,高中物理課程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是學習方法上都對學生有較高層次的要求。教師要幫助學生,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教學活動、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學好物理的自信心,讓學生有一個逐步適應和學會學習的過程,使他們在獨立獲取物理知識、探究物理規律、解決物理問題等方面獲得具體的成果;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享受成功的愉悅,激發學習的熱情和責任感。
1.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文科班的物理學習尤其需要實驗。“說千道萬,一看了然”,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實驗自主探索,發現規律,掌握和深化知識。而教師通過多種途徑,設計、制作一些趣味性實驗,則更易于讓學生接受,更易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形成興趣和求知欲。當趣味實驗與廠制儀器實驗在課堂上相互彌補、并駕齊驅時,物理課堂就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實驗中要讓學生主體實踐,但是實驗并不等同于讓學生看一看,做一做。實驗教學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可動手、可假設、可想象、可創新的開放的時空。所以,實驗式教學一般應按以下四個過程進行:主體實驗、思考探索、總結探索、想象創造。
以《電的來源》(兩課時)為例說明:
第一階段:主體實驗
實驗器材:氣球、塑料包扎帶、土豆、銅片、鋅片、鐵絲、銅絲、蠟燭、靈敏電流表、50米左右電線、導線若干
實驗內容:
內容一:左手朝上拿住一充足氣的氣球,右手掌朝下快速摩擦氣球,然后讓右手掌心放在氣球上,松開左手,觀察現象。
內容二:塑料包扎帶,一端打結,從另一端開始將塑料帶撕成細條子,用左手自打結處開始迅速捋帶子,觀察現象。用濕毛巾輕輕揩一下,慢慢地在張開的塑料細條子從上到下捋一下,觀察現象。
內容三:在土豆上插一片事先打磨過的銅片和一片鋅片,用導線將銅片、鋅片及靈敏電流表串聯,觀察現象;將一音樂賀卡的電池拆下,接入此土豆電池,觀察現象。
內容四:取兩段相同的銅絲和一段鐵絲,將鐵絲的兩端分別與兩根銅絲的一端絞合在一上起,兩根銅絲的另一端分別接在一只靈敏電流計的兩極上,用燭焰加熱鐵絲與銅絲的一個絞合端,觀察現象。
內容五:把電線繞成周長5米左右的圈,一根線的兩股可并聯也可串聯,接上靈敏電流表,組成閉合電路。兩人握住導線兩頭用力甩導線,觀察現象。
第二階段:思考與探索
思考1:歸納這五種電的電本質。
思考2:這五種起電方式中各實現了怎樣的能量轉化?
思考3:生活中有與此五種起電方式相似的現象嗎?
思考4:說一說生活中有關于這幾類電的應用?
思考5:這些不同來源的電有共同之處?
第三階段:總結探索
總結1:雷電的本質和內容一、二的電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摩擦而造成了物體得失電子。
總結2:這些電的來源雖不同,但它們均具有共同點,如電的熱效應,電的磁效應,電的化學效應,電的生理效應。
第四階段:想象創造
想象1:利用溫差電制成熱傳感器。
想象2:利用水果和蔬菜制成環保電池。
2.講座
講座中教師要注意兩點。(1)內容精練,點題確切。在充分積累占有相關資料后,要用個例剖析方法,寓教于史,引而不發。一件事往往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啟示,令人回味不盡。要把傳授知識、科學普及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教師既要有形象資料,又要利用圖片、錄音錄像、多媒體,介紹思想的精華,使其生動活潑而又意境深邃。(2)親切動情,思想交融。在講課中切不可說教,要像講故事拉家常一樣向學生介紹歷史的經過。講到動情處,確實要像演員進入角色那樣,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當講到科學家的生平事跡時,我往往是帶著激情,歌頌他們刻苦鉆研,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忘我精神。要把自己也融入這些歷史過程中,要讓自己首先受到教育,受到激勵。
具體實施應側重于兩點:一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了解科學發展史,了解前沿科學知識,了解最新科學資訊;二是鍛煉學生的思辨力,讓學生根據掌握的知識對一些觀點做出判斷并交流論證。
3.主題活動
圍繞著某一主題或某一知識,組織材料,設計活動,讓學生在游戲、運動、參觀中參與活動,獲得體驗,掌握知識,發展能力。
在主題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教學場地的開放,不只教室是教學的場所,操場、閱覽室、社區、工廠都可成為教學的“另類教室”。既然是活動,就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教師要充分準備活動的場地和器材,在教學中對學生加強管理和監督。
以《生活中的力學知識》(兩課時)為例說明。
地點:操場
陣容:學生席地而坐,圍成扇形。
過程:
(1)點球
①教師出示問題:怎樣的點球命中率最高?
②學生討論。
③學生活動:設一守門員,讓學生分別以半高球、地滾球射門;多次射門后分別記錄半高球和地滾球的成功率。
④提煉知識,得出結論。
(2)呼拉圈
①學生活動:讓學生用同樣大小的一重一輕兩個呼拉圈運動,記錄圈數。再讓學生用
同樣輕重的一大一小兩個呼啦圈運動,記錄圈數。記錄多組數據。
②分析數據,得出呼拉圈的重、輕,大、小對結果的影響。
③提煉總結:呼拉圈中蘊含的摩擦力、向心力等力學知識。應選擇怎樣的呼拉圈?
三、拔河
1.學生活動:二人一組拔河。多人一組拔河。記錄參賽人員的體重。
2.分析比賽結果,提煉相關知識。
3.討論拔河技巧。
4.競賽。
以個人、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在團體協作的基礎上,比智能、比表述、比技能,在競爭中展示優點,正視弱點。
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為了競賽而競賽,而應注重賽后分析,交流比賽得勝或失敗的原因,提煉其中涉及的知識和方法。
5.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煞譃樘剿餍詫嶒?、科技小制作、新科技問題的學習報告、社會調查、擴展性學習等幾個不同的類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要注意為學生提供好的課題,所謂好的課題,我認為應具有以下一些特征:有趣的、與生活聯系緊密的、有資源保障的。要注意讓學生有自主選題的權利,只有是學生感興趣的,想研究的課題,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探究欲望。學生認真完成了課題研究,要將學生撰寫的課題報告進行答辯、展示,并將優秀作品在校公示欄里展出。
根據教學模塊,我為學生提供了近20個課題超市,供學生分批選擇研究。如有關“知識應用”模塊設計了《“香蕉球”的路線是如何形成的》、《足球場上的力學知識》、《小轎車外部研究》、《刀具中的力學原理》、《自行車中的物理原理》等課題。有關“科學革命”模塊設計了《諾貝爾獎中的物理學家的共性》、《物理課本中的科學家的中學時代》等課題。有關“人文呼喚”模塊設計了《現代武器與人類的未來》、《噪聲的危害與測定》、《核能的利用》等課題。另外,根據某些學生的“文學情結”還設計了《成語中的物理哲理》、《物理與文學》、《歷史上的中國物理》等另類課題。
四、效果與影響
(一)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了自信。
新奇有趣的學習內容,讓學生體會到物理世界是一個神奇的世界,是一個誘惑人去探尋的世界。多變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學習的成功、學習的價值。如有一位學生在反饋表中這樣寫道:說實話,雖然我在高二時選擇了理科班,但這個選擇其實是很艱難的,因為我實在懼怕物理,但在高二選修課《走進科學》中我收獲了意外的驚喜,老師的第一堂課就吸引了我。我恍然大悟,原來物理還可以這樣學。上次把雞蛋從四樓扔下去,我也想了一個方案,和同學們一起一試,果然成功了,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二)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培養了綜合能力。
在這樣的物理學習中,學生學習的內容與生活、科技緊密結合,使物理應用于實際,將物理問題生活化,將生活問題物理化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拓寬了知識面,能力也得到了培養。一學生是這樣評價的:老師為我們講各種各樣生活中的小發現、小科技,把生活中很常見但我們難以解釋的知識通過很有趣的方式表現出來,而不是純粹依靠物理計算的枯燥方法。老師總是微笑著通過講故事、做實驗、看影片把深奧的道理解釋出來,讓我們懂得了許多道理。老師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讓大家共同思考問題,使各種難題迎刃而解。
(三)優化了學生學習方法和行為,促進了學生物理成績的大幅度提升。
在這樣的物理課上,教師特別關注從“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維度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行為,讓學生在整個物理學習中大大受益,事實上,從開設《走進科學》的這四年來,我校的物理成績一直在創造著以三流的生源考出二流甚至一流的成績的這樣的奇跡。特別是最近兩年來,我校高三的物理成績始終能與蕭山中學并駕齊驅。
(四)為學校校本課程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課程內容和實施方式。
學校四大校本課程之一的《走進科學》雖然已開設四年多了,教師精心打造的物理“模塊”式教學在讓學生受益同時,也為《走進科學》提供了大量資料和經驗教訓,為《走進科學》其他兩學科化學和生物也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方式,推動了整個課程的發展。
五、思考與感想
(一)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
三、四年作為主打軍開設校本課程,讓我深感學習的力量。為了占有充分的教學資料,往往是圖書館、閱覽室、因特網、同組教師輪流跑,研究材料,提煉模型、設計問題,每一個過程中都可能會有攔路虎,平時稍有空閑也不敢懈怠,總是想著要去看書,要去搜集信息,不然下節課上什么?怎么上?就是場地的準備,器材的準備也要大花精力。上好一堂自感滿意的課,其工作量是國家課程的一節課遠遠難以相比的。但我又細想,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是因為幾年來把校本課程開得越來越興旺,不就是我在教育學生的同時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嗎?我受到科學先輩們的激勵,他們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首先給了我力量。我受到學生對我上課熱烈歡迎的激勵,他們滿懷信心、衷心愛戴令我感動不已。我受到挖掘到的信息材料的誘惑,令我自己也頗受啟發、深感興趣。
(二)這樣的物理教學值不值得?
我要說,很值得。試想,當學生離開校園,三年、五年、十年,他很可能會忘了正正規規的物理課,但他可能會記住了有這樣一個老師在這樣一個課堂讓他扔過雞蛋,讓他憑空發過電,讓他一板一眼地研究過核能。這就很值得了,如果這能對他們的成長起一點引導作用,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學生受到啟發,這也算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文庠.探秘物理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