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1 13:33: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新聞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由于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較短,對學科規律和博士生教育規律相結合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缺乏系統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會和教育所面臨的大環境的沖擊所導致。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使得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真正優秀的高層次人才,新聞傳播學教育自身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經驗,針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殊規律,結合人才需求與社會實際,整合教育資源,走出一條真正合乎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學界定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內涵。大學的“教育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精神、性質、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認識,是對大學與外部世界諸元素之間關系的規定;它是大學內容管理及運轉的理性認識基礎”。[2]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性的教育,理應如臺灣著名新聞傳播教育家鄭貞銘所言,“在技術學習之外,更要探討理論、從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才能在高等學術殿堂中樹立起應有的地位”。[3]為此,對于新聞傳播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對其學術視野寬廣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既要使其具有較深厚的學養造詣,又要讓其關注學科前沿和現實的新聞傳播實踐,注意研究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這種人才應是其他學科培養不出來的,在學術素養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目標與方向,理應瑣定在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上,即著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造就優秀學者。
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必須科學規劃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并加強對其在閱讀、讀書筆記、專題討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訓練和提高。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院的博士生課程一般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與研究類課程。前者以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為目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并有相關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課上還提供詳細的閱讀書目,要求博士生寫讀書報告,培養其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過邊學邊做(研究),以培養和訓練博士生從事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在課上,博士生們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思考、討論、做研究。這樣,不僅訓練、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現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博士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學術規范,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
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還應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綜合考試內容和方式、論文開題時間和形式、博士論文的學術規范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并嚴格實施。
第二,控制規模,嚴進嚴出,打造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應。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平臺隨著多家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寬廣了,這同時也意味著博士生的數量和規模必將比以前有較大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重維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共同為提高教育成效、培養頂尖人才而努力。針對目前社會上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還缺乏廣泛的認可和美譽,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整體效應發揮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資格考核、學位論文答辯以及學位授予上,比較注意通過制度建設,嚴把質量關。一是控制招生規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5人,每年報考博士生人數達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數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導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選人門檻。這主要是借助資格考核(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個環節,實施篩選、淘汰,以保證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進入到博士候選人行列。三是嚴格規范學位論文的答辯和學位授予。
這主要通過學位論文雙盲評審、校內外專家的集體評審以及學位公示等舉措,保證每個博士學位獲得者都是符合標準的優秀人才。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視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和能力考核,確保博士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及其指導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博士生導師及其指導團隊在招生、培養學生及博士論文答辯等方面較其他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權限,因此要重視博士生導師人選的遴選,重視其“人格”塑造和“師德垂范”;同時要引導、促進博士生導師在博士生課程教學、科學研究、論文把關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鼓勵導師與學生經常交流、溝通。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對博士生導師所進行的遴選和考核,就包括著學術水平、道德素養、敬業態度、組織能力以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十分注重將學生的成才與導師的責任感、信譽、綜合素養聯系起來,注重維護導師職責的神圣性和榮譽感。
第四,實行差異化競爭與合作,實現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備批判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整體素質要求下,各院校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應彰顯自己的特色,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側重培養博士生,使其成為該領域和方向的頂尖人才,從而促進人才與學科前沿接軌。這不僅要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和創新性上,而且應系統地體現在博士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上。目前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相比,新聞傳播學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學養深厚的優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應成為促進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輩出的舞臺。
第五,確保博士生教育的經費投入,開拓多元化經費籌措渠道。要發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經費投入,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上以及優秀人才與成果的獎勵上,更應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高等教育的資助渠道必將越來越多樣化,對此,我們要注意積極爭取,大力開拓、吸納。近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除了通過課題申報,爭取政府和學校撥款外,還十分注意與相關傳媒、產業合作,拓展經費來源。目前,全院博導的科研經費年均人平在8萬元以上。
總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會科學革命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時代,為了使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發展成為一種培養有創造力的優秀學者的有效途徑,應著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結構,擴展其必需的學科知識,力求教學質量優秀和研究設施、成果先進,從而便于其在規模增加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樣化、高質量的學術體系。
參考文獻:
[1]單波.反思新聞教育[J].新聞與傳播研究,1998(4).
大家好!
感謝附中讓我們有緣在這塊神圣的熱土上相聚!感謝__給我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感謝領導的厚愛與栽培!感謝同仁的關心與支持!讓我們快樂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輩子!
下面,我將從三方面進行述職:
1、與時俱進,積極探討作文教學新模式
如,2015年1月22日,在原初二14班(現在的初三14班)上了一堂作文指導課《讓人物鮮活起來——人物動作描寫專項訓練》獲好評;
2、關注中考,多次應邀承擔__市專題講座
2015年3月,在__市語文教研活[文秘站:]動中作了題為《初中語文如何備課》的講座;
2015年10月28日在__校區語文組作了題為《關于中考及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的講座。
3.指導學生習作,多篇獲獎及發表
2015年4月指導__同學參加全國作文大賽獲二等獎;5月,指導__同學在《晨報》上發表文章;11月,指導初三8班吳小燕在《讀寫月報》發表習作。
4、堅持上門家訪,鼓勵引導學生
經常利用寒暑假及雙休日與__主任、__、__老師上門家訪。2015年春節期間,與__主任一起走訪了原初三8班鐘文清等5位同學。
5、堅持與學生談心,不斷鼓勵幫助學生
曾曉玥同學是初三8班的學生。在開學初及10月份的考試中語文成績一直在85分左右徘徊,情緒比較低落,我根據她選擇題及作文水平較弱的情況,建議她進行專項訓練,在12月份的月考中,以__分名列語文單科年級第一名。
7、辛勤耕耘喜豐收
2015屆中考,本人所帶的8班、13班中考語文成績:100分以上的人數,都在25人左右,其中__同學以116分的中考語文成績名列年級第二名。無論平均分還是優秀率均是平行班第一名。
2015年12月,被學校政教處、團委評為:“最美身邊人”。
初三8班語文成績進步明顯,2016年1月6日,在教務處組織的問卷調查中,得到了初三8班全體同學的好評。
1、在__任教時的部分科研成果:
2015年9月,作為主要參研人員積極參與國家級課題《語文學科“少教多學”課型研究》現已結題并獲得優秀等級;
2、2015年發表的部分論文:
2015年4月撰寫的《巧借文本 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在__省教育廳主管的《開心素質教育》上發表;
2015年9月23日撰寫的教育論文《__師大附中:做有責任的中國人》在《中國教師報》(第13版)發表。
3、教學設計及論文多次獲獎
2015年4月,撰寫的教學設計《我的叔叔于勒》獲中語會二等獎;9月撰寫的論文《巧借文本,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獲__省一等獎;6月,撰寫的論文《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營造良好育人環境》獲校級二等獎。
(三)做備課組長,攜手并進
經常和國飛、謝今、茍雯老師交流教學心得,抓實晚自習及周練,__語文成績與老校區的相比,差距在逐漸縮小。2015年10月,根據省教育工會的安排,指導培養了__市九中(鄉鎮中學)教師__。
(四)做年級宣傳員,無怨無悔
據不完全
統計:2015年度,撰寫校級新聞稿400余篇,市級新聞稿近百篇。(一)學理論、學方法 (如:進行“主題閱讀”,參加業務培訓等。)
1、觀摩教學光盤,常年訂閱各種期刊
2、多次參加教學、教研培訓,參加省市中考語文研討會,主動與老師們分享
(二)學他人之長
如:學習__、__、__等老師的熱情豁達,學習__、__、__等老師的敬業奉獻,學習__、__、__等一大批青年教師的好學上進,學習我們全體老師的團結協作精神……
1、努力耕耘:堅持每天早上6:50前到辦公室,利用點滴時間抓學生背書、面改作文等。(說明:因為初二年級人氣不足,他們強烈要求我在初二辦公室,在樓下呆的時間反而更多些。)
2、努力做事:以校為家,寒暑假堅持值班,除夕仍堅守崗位;協助學校進行招生工作。
3、努力做人:常懷感恩之心,用實際行動真誠回報學校。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靠的是:團隊的力量、領導的栽培、同事的支持、學生的配合!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蔽覍⑷¢L補短,盡心盡責,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通訊員 王國強 范宏文
夏日炎炎,蟬鳴悠悠,暑假來了,青少年學生:暑假活動快樂嗎?。暑假里,恩施州青少年們過得開心嗎?他們學到了什么?他們又在想什么?這些不僅僅是青少年自己的事情,也受到廣大家長、教師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讓我們共同關注。年年相同又不同,青少年暑假生活,這是一個老的新聞話題。一放暑假,學生猶如回歸自然的小鳥。只要稍有玩頭的地方,就有學生玩耍嬉戲的身影?;蛉宄扇?,或父母陪伴,或獨自娛樂。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就是一副生動的畫面,一道別樣的風景。“豐富、健康、和諧”充分彰顯了今年恩施州青少年暑假活動的主題,這既是倡導,也是祝愿,教育論文《青少年學生:暑假活動快樂嗎?》。
[鏡頭]
鏡頭一:恩施州城親水走廊無疑是青少年的理想去處。大伙兒有的凝望著青青江水,浮想聯翩。有的漫步閑聊,暢談人生。有的坐在風雨橋上,任憑徐徐清風吹拂,享受著夏日的絲絲涼意。
鏡頭二:玩碰碰車、跳蹦蹦床是青少年喜愛的內容。宣恩縣城的廣場上,一外地人開起了一個兒童游樂場。場上生意火爆,玩碰碰車的驚叫,玩蹦蹦床的喊叫,和不同的玩具車中發出的“沖啊,沖啊……”,“敢問路在何方……”等電子聲樂交匯在一起,形成一曲特別的交響樂。場邊還有一些滑旱冰的男孩、女孩玩著一些讓大人們看得心跳的驚險動作。
2006年11月,經考核工作室被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特授權為全國首批書法教育校外教學點,并被確定為書法教育獎學金掛牌單位,導師史向陽被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特聘為校外高級書法老師。
工作室學員連續5年以書法特長獨占重慶市重點中學―江津中學“書法藝尖”類考生之鰲頭,部分學員以其書法特長考入重慶一中,南開中學等國家重點中學。學生張乙欣先后獲1997、1998年中國書協和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全國少兒書法大展、第四屆電視書法大賽二等獎,受到啟功先生的贊評。學生宋雪薇、張夢婷,馬曉龍、許捷等于2001年7月在全國青少年書法擂臺大賽中,戰勝全國各地“小書家”,分別獲少兒組擂主、副擂主稱號;同時,宋雪薇同學作品在此受到了中國書法家協會前主席沈鵬等書壇前輩的贊揚。工作室同時也被《青少年書法報》授予擂主工作室。2002年4月,學生張夢婷,宋雪薇、許麗丹、蔣文龍、王夢凌等5位同學以其作品代表中國學生參加了“第四屆中國-新加坡師生書法交流展。受到了劉炳森、陳聲桂先生的接見贊揚。從2003到2005年工作室再創佳績,共有150余人次獲全國專業書法大賽金、銀,銅獎。較為突出的有《青少年書法》、《書法報》、《書法導報》舉辦的書法大賽,其中“黃鶴獎”、“武當山獎”、“全國學生獎”、“青少年書法200家”等共有30余名學生獲一、二、三等獎。2006-2009年共有10名學生作品入展中國書協舉辦的寧夏(吳忠杯)全國二屆、三屆中小學生書法藝術節。工作室及導師也分別被全國書協授予優秀工作室和優秀指導老師的榮譽。
1998年10月。工作室在當地書協、美協和有關單位的支持下,首次成功地舉辦了“史向陽師生書法作品展”,得到了重慶市書法家協會、西南師大(現西南大學)、重慶大學諸專家贊評。重慶衛視、《重慶晚報》等新聞媒體對此展作了滾動報道。2003年3月重慶江津電視臺“擁抱江津”大型專題片攝制組專程到工作室攝制專題予以宣傳報道。
本人西南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本科畢業,中學二級教師。我從1996年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尚德求真,自律自強,務實求新,奮進不止。一直立足于教育教學工作,重視育人,認真教學。98年我調入公平中學以來,先后擔任過班主任、數學教研組長、教科室主任等職務,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班主任和校級骨干教師,先后榮獲國家級、省市級和縣級學科競賽指導教師獎。主持主研了縣級課題“實踐—感悟—創新教學法”的研究,主持了學校新課程標準通識培訓工作。此間撰寫的教育教學經驗論文8篇,分別選編入重慶市教育論文大系、奉節縣經驗交流論文集或獲獎。
一、師德立足高,寓德于教。
我堅持“愛是教育的工具,愛是教育的基礎”。只有教師從心眼里熱愛學生,學生才能反過來“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我盡力做到“在傳授知識時是老師——循循善誘;關心疾苦時是慈母——無微不至;交往中是朋友——心心相印;生活中是兄弟姐妹——無話不談;犯錯誤時是醫生——治病救人”。在學生生活經驗、學習方法、人際關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上,去關懷和體貼他們,幫助他們明辨是非,遠離“誤區”,用師愛滋潤了學生的心田。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了民主、和諧、信任的新型的師生關系。
我重視對學生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我以身示范,高標準的道德感染力,以期影響學生的言行。對學生我從來就說到做到,培養了學生誠實守信的做人原則。無論是學生范了什么錯誤,我都壓抑住內心的怒火,對學生作耐心細致的教育,關愛學生,用行動和語言去感化學生,直到與學生心靈產生共鳴為止。處理問題過程中,我嚴格遵守國家教委規定的教師行為的《六條禁令》,從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學生也尊重我,擁護我,反應良好。
在教育工作中,我常用現代教育理論去引導學生。無論是作為班主任還是作為任課教師,我常對學生講:“我不是警察,你們也不是小偷”、“我們都是人,我們都是可以相通相融的”等人本教育思想,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我也對學生講:“我這人嚴如師,親如兄,愛如父”等情感教育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這些理念都是我在新課程標準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的。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我堅持每天收看新聞,了解科技動態消息,利用每晚讀報時間,介紹給學生,讓他們產生強烈的愛國熱情。
二、“業精于勤”,強化業務能力。
“人活到老學到老。”加強業務學習,加強進修,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養和業務水平,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樹立的一個終身信念。在這五年間,我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參加了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對每一次培訓和學習的機會我都積極報名參加,緊抓不放。五年來,我一共參加過學校舉行現代教育技術等業務學習達20余次;XX年,我和學校領導一起參加了巫山“電子說課”聽課活動 ;XX年,我又被派往到重慶市開明中學參加新課程標準培訓;XX年5月,我主動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云中聽課活動”;XX年10月,我又去參加了重慶市教育科研管理培訓。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還自學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覽(通識部份)》,結合我的教學實際,為全校教師舉辦了題為《教師行為角色的變化》(XX年暑假)的講座。這些學習的機會,對我來說都是難能可貴的,對提高我的業務水平都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一是在教學基本功上了有了較大的提升;二是在專業技術上提高了一個層次。同時作為教育科研管理者,我還閱讀了《重慶市教育科研指南》、《中小學教育科研》和《教育實驗研究指導》等書籍,對提高我的業務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在教學之余的時間,我還擠出了大量的時間“走訪”學校閱覽室和圖書室,查閱了大量的教育教學書籍;每年我都自費訂閱了大量的教學雜志,每天定時閱讀,向那些“名家”拜師學藝,對我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XX年3月,我還參加了西南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數學本科學習。在此期間,我嚴格按照學院的要求,每天定時上網學習,查閱學習資料,了解課程信息,聽網絡課件。通過一年半的學習,加深了我對教育教學理念的再認識,拓寬了我的教學視野,更新了我教育教學思想。
三、立足教學研究,以研促教。
我是一個善于學習,善于鉆研的人,為響應“二十一世的教師應是科研型教師”這一號召,我常在課后認真反思,細致總結,寫好反思記錄,這成為了我教學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堅持教法和學法的統一,讓學生親身感受知識的發生過程。這五年來,我教過兩屆畢業班,每次畢業教學成績都位居全縣前列。培養了李倩倩、蔣彬彬、劉春梅等十多名優秀學生升入奉中,有張德志、匡東梅等十二名學生參加全國及重慶市初中數學競賽分別獲得國家級和市級等級獎。尤其是在99年的“三峽杯”數學競賽中,我指導的學生李倩倩同學以滿分120(全縣僅有三個)的好成績榮獲一等獎。
99年,正值“普九”高峰階段,學生層次參差不齊,為解決這一問題,我主動承擔起了校級課題“分層教學的實施”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撰寫了研究論文。XX年我又主動加入了我??h級課題“實踐—感悟—創新教學法”的研究,并擔任主研員。無論是課題研究,還是平時的常規教研活動,我都以非常認真的態度對待,經常深入課堂,與學生交流,與老師們切磋,不恥下問,一道總結,形成經驗。XX年秋,我主持申報的縣級課題《班級建設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批準立項,組織部分老師正在實施研究,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F在我正在研究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以陜西師大羅增儒教授編著的《數學解題學引論》為綱,試圖讓學生掌握解題的規律和思維程序,推動我校的數學教學。
四、獎勵頻頻,碩果累累
單以字形來說,手遮于目上即為看。手遮之目的,無非是為了看得更清楚、更明白。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學生看什么,怎么看確實是一個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討的話題。譬如歲寒三友中的梅花,丹青妙手揮毫潑墨、刻意點染,文人墨客填詞賦詩、抒其心志,南宋詩人陸游在語文教育論文《詠梅》詞中寫到“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而世紀偉人卻反其意用之,寫出了“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千古名句。說到秋天,人們看到的往往是天高氣爽,果實累累的喜人意象,而歐陽修觀秋賦文“噫嘻悲哉,此秋聲也”,將人們引到一個凄涼悲慘的境地,“其色滲淡,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凜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币陨蟽衫?,物同而景異,景同而情異,何哉?我以為觀賞角度不同,胸懷境界不同也。中學生正處在心理素質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他們可塑性強,模仿欲強,易受到外界誘惑。我們常常會發現,一部影片放完,學生看到的往往不是正面人物的智慧、勇敢,而是反面人物的狡猾多變。
因此,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看,看新聞知國家大事,看街頭巷尾察風土人情,看體育比賽為中國隊攬金狂歡,看家鄉巨變為民殷國富欣慰。古人說得好處處留心皆學問”,教師要引導學生向細處看,從平淡無奇、司空見慣的東西中看出新意,發現真知。“見一葉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水而知天下奇寒”,觀“螞蟻上樹”為團結就是力量而震憾;觀游人爬山,頓悟上下求索之內涵。要教給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捕捉那些“人人心中皆有,個個筆下獨無”的東西。所以說,看,不但能使學生目極四海,神騖八極,豐富知識,開闊思維,更能使學生感悟生活,咀嚼生活,獲取生活的真諦。
二、“聽”的啟示
成語“對牛彈琴”的意思是說話辦事不看對象,不講方法,但我們換個角度,從聽琴者一方理解,則另有一番深意,那就是牛根本不懂琴音琴理,哪能聽出其中之奧妙??追蜃又月犐貥范虏恢馕?,是因為孔子會聽,聽出了韶樂的真諦,《高山流水》一曲聽得兩知音,聽之所用,何其大也。王尚文教授有一句話說得好“,聽,是語文教學的精魂”,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四種能力中,聽放在第一位。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會聽,聽老師傳授知識,更聽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達到“自能閱讀,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逼浯?,課內與課外并重,單單重視課內的聽而忽視課外,培養出來的只能是高分低能的書呆子,一千多年前學者顧憲成所撰的東林書院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無下事,事事關心”,至今仍頗有教義。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有知識的深度,更需要知識的廣度。聽音樂詩曲,聽散文戲劇,陶冶情操,感悟中華文化的美妙神韻;聽濤聲瀑布,聽鳥語禽音,感知大自然魅力無窮,聽新聞廣播足不出戶便知天下大事。當然,作為學生不能一切都聽,要有比較有鑒別,靡靡之音使人頹廢,臟言穢語污人口舌,這些都要分清,“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敝v的就是這方面的道理,教師要象諸葛亮《出師表》所講的那樣,教育學生察納雅言,辨是非,明事理,學會求知,學會做人。
關鍵詞 語言積累 小學生 培養
小學閱讀教學,不僅要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語言積累是小學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新大綱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中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語言的積累。”可見語言積累的重要性?!墩Z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中,先后提到要“豐富語言積累”,學生要“有較豐富的積累”。那么如何在新課標基本理念下“聚沙淘金”提高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命題,通過幾年教學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生活中積淀語言
面向社會的生活實踐,是學生學好語文、增加積累、培養審美情趣的有效途徑。新大綱要求:“留心周圍事物、養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這表明留心觀察生活對提高學生作文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會使他們不斷領悟人生的意義。指導學生廣泛地汲取知識,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智力背景,讓學生知識的視野擴展到生活的不同領域,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心生活,關注社會,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做生活和社會的有心人,多讀課外書,多聽新聞廣播,以拓展知識視野。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參觀、訪問等方式讓學生在生活中要多說多聽多積累,從身邊人的個性化的語言,到關注各地的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和國內外的重要事件等。也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日常積累。如:編寫祝福短信,生日物語,競選演說等等。
二、在課堂上豐富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教學資源”。學習語文積累的主要途徑是語文課的學習。語言積累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沒有語言的積累就談不上閱讀能力地提高。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最佳手段,擴大詞匯量,豐富規范學生的語言。用盡可能優美的語言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的語言的熏陶。例如: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時,我就從語言入手將學生的課堂學習和社會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課文中父親曾經對兒子說的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們在一起?!边@句話在課文中反復出現三次,說明了什么?正是抓住人物語言描寫,學生才品悟出父子情深、父愛的偉大,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想身邊人,味文中事”讓學生在平素的語言積累中體會每一個人物的性格。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明了作者所要揭示的內容。也可擴展學生的閱讀量,鼓勵學生從誦讀中積學生摘錄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擬人句、夸張句;外貌、神態、動作、語言、山川百態、自然現象等各類的學生認為優美的有表現力的詞語;或記誦優秀的典范的古詩文、蘊含深刻哲理的名言警句、發人深省的俗語諺語、貼近生活實際的詼諧的歇后語等;也可以組織各類多樣化的語言活動形式如:小品、朗誦會、演講會、故事會、課堂小演講、成語沙龍、課本劇等。引導學生在正確規范的語言中感受生活中多彩的畫面,幫助學生掌握詞匯豐富語言的積累。通過有目標的背誦積累,幫助學生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在這樣不斷地積累中,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也會隨之增強,從而逐漸提高語文素養。
三、在習作中運用語言
語言積累的最終就是靈活地應用于表達,學習語言,發展語言是語文教學的本體目標。但學生對學過的課文語言在語文實踐中正確應用的并不多。因而,在教學中不僅要幫助學生學會積累的方法。更要多注重語言的應用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應創設語言運用的情境,引導學生運用課文中的詞語、句式、段落進行遷移重組或仿寫練習,多加一些小練筆,做到讀寫結合。比如:教學《桂林山水》一課,其中精彩的景物描寫很多,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要求學生理解熟讀后,我讓學生依據所學的描寫角度,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恰切的修辭手法,按照總―分―總的結構,進行仿寫小練筆,幫助學生從少到多,從課內到課外,逐步積累。讓學生通過課文語言的學習,豐富發展自己的語言,這也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有效教學方法。
四、在交流中實踐語言
語言離不開環境,離不開實踐,一旦離開了環境,就成了無源之水。我國大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著名教育學家杜威也說過,“教育即生活、即生長,即經驗改造?!睂τ谡Z言學習者來說,學習語言,就是為了交流和做事情。要讓語言有實用性、創造性,更要讓語言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進生活。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皩嵺`”的目的就是用語言來表情達意?!霸谟弥袑W,在學中用”,例如:在學習口語交際時,我讓學生與父母進行一次真心的交流、溝通,選擇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想好后,和爸爸媽媽說一說。這樣,學生把學到的語言在生活得到運用,這不但有助于學生用真實的方式來應用所學的知識,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認識他們所學知識的作用和意義。學生在交流中也不僅可以互相學習,更重要的是能在同學的贊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積累語言的樂趣。因此,在日常的相互交流中,我們教師必須努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交流中實踐語言,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積累語言的方法遠不限于以上四個方面,還需進一步深入地探索、研究、總結。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增進語文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