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4: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學碩士開題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二)撰寫合格的文獻綜述及開題報告。在進行開題之前,研究生必須撰寫一份內容充實、思路清晰的高質量文獻綜述,并在此基礎上立題,撰寫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課題研究目的,其理論與實際意義,國內外的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2)課題研究生的內容和主要研究方法、技術路線;(3)完成課題的條件;(4)研究進度、具體安排及預期結果等。研究生提交開題報告后,應交由導師認真審核,并準備好有關的參考文獻和作為開題依據的各種理論分析或預實驗實驗數據。
(三)填寫開題報告申請表。做好以上工作后,研究生應向導師及所在二級單位研究生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以便安排開題報告的具體時間、地點,并將審批后的申請表及開題報告(含文獻綜述)一份報送學校研究生處培養科備案,領取研究生開題報告評議表。
(四)博士研究生開題報告會應向全校公開進行,接受質疑,并由博士生導師、學位委員會成員、分委會成員及校外專家組成的開題報告3~5人考評小組對博士生的論文開題報告進行全面評議,分別對選題依據、創新性、選題難度、可行性、研究工作方案的合理性,科研工作時間安排的合理性,經費支持及研究生的口頭報告等方面進行評議及打分,加權后得分及格,方可正式開題。不符合要求者必須重新開題。若評議為科研能力差,缺乏培養前途的博士生,不能進入論文階段,改為對其進行中期篩選。碩士研究生可在二級學院內完成。
《中國青年報》報道:復旦大學新聞學院XX級研究生所做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獲一次性通過,而78位碩士研究生,10人沒獲通過,僅有19人獲一次性通過。這在復旦大學乃至于全國研究生教育的歷史上“都很少見”。但據筆者了解,倘若以嚴肅的眼光審視目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論文開題報告工作,可以說,管理部門、導師、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認識不足的問題——視“論文開題報告為走過場”、視“論文開題報告為形式”。除思想上重視不足外,對畢業設計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鑒于此,筆者結合自己的管理工作體會,就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寫法和技巧做一探討。
1 畢業論文選題的原則
畢業論文選題一般要求滿足以下原則:
①開拓性:前人沒有專門研究過或雖已研究但尚無理想的結果,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或是學術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討的問題;
②先進性:碩士畢業論文要有新的見解,博士畢業論文要做出創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選課題應有需要背景,針對實際的和科學發展的需要,即應有實際效益或學術價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課題的內容要有科學性,難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適當,充分考慮到在一定時間內獲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說明,畢業論文題目不是給定的,而是研究出來的,只有在對所研究領域的過去、現在的研究資料等信息進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夠確立滿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選題,從而為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論文奠定堅實的基礎。無論是結合導師已有科研任務的選題,還是自選課題,選題之前的“信息積累”與“發現問題”均是研究生所必須經歷的過程,盡管導師已完成了以上過程,但導師并不能替代研究生,這就是研究生學習、研究的獨立性要求。
2 開題報告的內容與撰寫要求
開題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題目、立論依據(畢業論文選題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方案(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創新點)、條件分析(儀器設備、協作單位及分工、人員配置)等。
2.1 開題報告——畢業論文題目
題目是畢業論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準確、規范。要將研究的問題準確地概括出來,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質,反映出實驗研究的基本要求——處理因素、受試對象及實驗效應等。用詞造句要科學、規范。
②簡潔。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表達,一般不得超過20個漢字。
2.2 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立論依據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① 畢業論文的選題目的與意義,即回答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價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談現實需要——由存在的問題導出研究的實際意義,然后再談理論及學術價值,要求具體、客觀,且具有針對性,注重資料分析基礎,注重時代、地區或單位發展的需要,切忌空洞無物的口號。
② 國內外研究現狀,即文獻綜述,要以查閱文獻為前提,所查閱的文獻應與研究問題相關,但又不能過于局限。與問題無關則流散無窮;過于局限又違背了學科交叉、滲透原則,使視野狹隘,思維窒息。所謂綜述的“綜”即綜合,綜合某一學科領域在一定時期內的研究概況;“述”更多的并不是敘述,而是評述與述評,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獨特見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發現問題,突出選題在當前研究中的位置、優勢及突破點;要摒棄偏見,不引用與導師及本人觀點相悖的觀點是一個明顯的錯誤。綜述的對象,除觀點外,還可以是材料與方法等。
此外,文獻綜述所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應予著錄,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論的真實依據,另一方面也是對原著者創造性勞動的尊重。
2.3 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研究方案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① 研究的目標。只有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才能保證具體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干擾。
② 研究的內容。要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具體的研究內容,要求全面、詳實、周密,研究內容籠統、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義當作內容,往往使研究進程陷于被動。
③ 研究的方法。選題確立后,最重要的莫過于方法。假如對牛彈琴,不看對象地應用方法,錯誤便在所難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過的課題,只要采取一個新的視角,采用一種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創新的結論。
④ 研究的過程。整個研究在時間及順序上的安排,要分階段進行,對每一階段的起止時間、相應的研究內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確的規定,階段之間不能間斷,以保證研究進程的連續性。
⑤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對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關鍵性困難與問題要有準確、科學的估計和判斷,并采取可行的解決方法和措施。
⑥ 創新點。要突出重點,突出所選課題與同類其他研究的不同之處。
2.4 開題報告——畢業設計條件分析
突出儀器設備等物質條件的優勢。明確協作單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確各自的工作及職責,同時又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導師組,導師組成員的選擇要充分考慮課題研究的實際需要,要以知識結構的互補為依據。
1入學考試環節
入學考試有許多理論和方法,在研究生入學考試環節,由于報考學生專業來源較雜,必須統一標準。報考第四軍醫大學圖書館學專業的考生,主要專業來源包括圖書館學、醫學、計算機應用、外語等。這些不同專業背景來源的考生,其專業背景知識均有與醫學圖書館工作相契合的部分,因而也均是我們所需要的生源。面對這樣的生源情況,對信息管理綜合、圖書館學基礎兩門課程,在制定考題方面制定了如下的設計思路:“信息管理綜合”課程所要考核的是最基本的學科知識,經過反復比較,最終選定馬費成的《信息管理學基礎》為基本考試內容;專業基礎的要求與專業綜合類似,最終選定吳慰慈的《圖書館學基礎》作為專業基礎課的主要用書。入學考試基本教材的選定,體現的是教材權威性、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的統一。在考試出題思路上,既不將考試范圍劃得過寬過大,又要涵蓋學科最核心的內容,體現的是學生來源較雜、學科背景不同的一種應對策略。
2專業相關課程的選定環節在入學后,積極引導學生選定專業相關課程,主要針對如下幾類課程采取不同的對策。
2.1公共必修課
我校公共必修課包括5門課程:英語、醫學統計學、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自然辯證法概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等。在如何學習公共必修課方面,要求學生在全面完成課程學習的基礎上,特別強調對直接應用性內容的重視。如英語的專業英語部分、醫學統計學的Meta分析部分、循證醫學的文獻檢索部分等。
2.2專業必修課與選修課
專業必修課與選修課包括:醫學文獻檢索、計算機綜合應用技術、管理學基礎、健康知識等。在專業必修課與選修課方面,要求在知識體系上比較全面,包括醫學圖書情報、計算機、管理、醫學等各大門類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課程。
2.3圖書館專業課
開設2門專業課程:信息咨詢和情報檢索語言,是在學校規定的范圍內選定的兩個應用面較寬的專業課程。
3圖書館實踐環節研究生
在第一學年基本課程學習完成后,按照學校的統一安排到圖書館參加實踐。在這個環節上,核心的指導思想是讓學生的實踐工作與圖書館日常工作結合起來,在完成實踐任務的同時,深入鉆研業務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4開展課題研究的關鍵環節
4.1開題報告
研究生在第二學年的第三學期,要面對專家組正式作開題報告,闡述進行課題研究的框架、預期的研究結果等。開題是研究生開展課題研究的第一個重要環節,有一些學者專門論述過研究生開題問題。開題草率是許多研究生存在的問題,包括文獻檢索、閱讀不充分、研究沒有數據支持、技術路線不明確、預期結果不清晰等,均是常見的問題。開題過于繁瑣是另一種傾向。有些研究生開題涉及的研究內容過于繁雜,主客觀條件不具備,使得課題研究也難以完成。在開題過程中應該避免上述的兩種傾向,應在科學性和實用性上下大功夫。開題應該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準備研究什么課題、4要素(目的、方法、結果、結論)設想是什么、研究的創新性如何、研究工作量是否適當、實用性如何等。在時間軸上要制定研究進度表,包括確定研究主題、設計研究方案、分階段開展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等主要環節的時間節點。
4.2課題研究第1階段
在開題后一直到中期檢查,大約相隔1年左右,為課題研究第1階段。在第1階段中,主要是技術路線的探索。多數情況下技術路線都不是唯一的,如建設一個數據庫就有多種軟件可選擇,數據庫結構可以設計成多種樣子。確定出正確的技術路線,就可以在這一階段得到初步的研究結果。
4.3中期檢查
在研究生的第三學年開始階段,要進行中期檢查。中期檢查的內容主要是:開題以來的研究進展是否順利,原定的研究目標是否能順利地完成。在第一階段的研究中,研究的技術路線是否正確;得到的初步研究結果是否符合預期;整個研究的節奏是否平順;原定的研究內容是否需要調整。對于研究進展緩慢或根本沒有進展的學生,要明確提出需要延期畢業或不能畢業的處理意見。
4.4課題研究
第2階段從中期檢查到畢業論文撰寫的這一期間為課題研究第2階段,時間大約為10個月。在第2階段,不能在研究技術路線上左右不定,要在第1階段研究的基礎上,制作精細的研究計劃,形成最終的研究結果。對于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要區別對待。回答“為什么”這樣的理論問題,要有堅實的、公認的理論基礎,爭取有所突破,但不能是空中樓閣。對于“有什么用”、“怎么做”的實踐問題,要充分展示其實用的價值。
4.5完成畢業論文
課題研究全部完成后,要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回顧,對研究形成的數據資料進行系統化精煉,形成最終的畢業論文。研究生課題的形成是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前期研究中積累了大量的研究資料,需要在完成畢業論文過程中概括、提煉、轉化,最終形成確定的研究結果,并圍繞關鍵問題、主要結果展開討論。要在論文中形成明確的研究結果,不能讓論文變成虛擬化論文、老生常談式論文。
5在完成學位
論文的過程中,要對其中的主要研究結果撰寫成數千字的期刊論文正式發表。在方面,導師組需加強指導,嚴格把關,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這項硬指標。我們培養的每個研究生均發表了科技統計源期刊論文或核心期刊論文1~3篇。
6教師與教學環節
導師組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核心與關鍵。圖書館的導師組由3~5名專家組成,專家素質與責任心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圖書館的導師組始終堅持以最新的教育科學成果武裝自己,在教育、教學、管理等各個方面的教學實踐中,發揮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將培養富有獨創見解的能力作為重要的任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成就動機。在教學風格方面,建設學科網站,制作精良課件,重視上機實習,調動各種教學手段,不拘泥于原定的程序,進行交互式教學,增強教學效果。導師的責任非常重大,除了對研究生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等一般情況的了解與引導外,核心的任務是保證學生學業的完成。首要強調的核心環節是創新,創新是科學研究的靈魂。碩士研究生屬于高層次學生的培養,不能等同于一般性科學研究,要督促學生在創新這個環節花大力氣,見到成效。導師必須定期和研究生見面,不能任其自由生長。在本文上面論述到的開題等一系列的環節中,導師均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指導學生的科研活動既宏觀又微觀,指導學術論文寫作更要抱有極大的耐心。
二結語
關鍵詞: 病理生理學 實驗教學 創新性實驗 分層次綜合型教學模式
在以往的病理生理學實驗教學中,我們主要開設與課堂理論教學密切相關的驗證性實驗。近年來,我們的教學由單純的驗證性實驗教學逐漸向驗證性實驗與綜合性實驗相結合的方向轉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1]。接下來,我們進一步開展創新性實驗,通過開設具有探索性、設計性和創新性的實驗,使我室病理生理學教學形成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創新性實驗三者相結合的分層次綜合型教學模式。
1.創新性實驗的開展
創新性實驗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和探索未知領域過程中應用知識和學習知識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初步培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2]。病理生理學是位于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教學交叉階段的一門橋梁學科。要完成病理生理學的實驗,學生必須扎實掌握前兩年半基礎醫學學習期間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技能。也就是說,此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動手能力。因此,處于病理生理學學習階段的學生,是開設創新性實驗最理想的對象。具體實施如下。
1.1教師隊伍配備。
創新性實驗通過“一帶三”的形式開展,即一名教師輔導學生人數不超過三名,以保證教師有充分的時間輔導學生。創新性實驗的教師全部具備碩士以上學歷且均有自己的科研課題,并具備多年的科研經驗,完全勝任創新性實驗的教學任務。
1.2參與教師的課題。
學生進入實驗室后加入教師的課題組,和本室的碩士研究生一起參與科研。首先,教師通過向學生介紹自己的課題,讓本科生第一次了解到科研,知道“什么是科研”,“科研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接下來,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文獻的檢索,最終能夠獨立通過圖書館資源和網絡資源查閱科研文獻。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閱讀相關科研文獻,了解老師的科研領域,同時培養閱讀英文學術論文原文的能力;然后,學生以碩士研究生助手的身份進入實驗室學習最基本的實驗操作,如:細胞培養、質粒提取、免疫蛋白印跡技術等。文獻檢索、文獻閱讀及實驗技能訓練階段一共2至3個月,均為本科生在課余自行安排時間完成。
1.3自行設計并完成課題。
在經過近3個月的培訓后,學生已基本熟悉科研的基本流程和實驗室的環境。這時候,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設計自己的研究課題。這類課題一般為教師所進行課題下的“子課題”或“小分支”,通過不太復雜的實驗和時間不長的周期即可完成。學生自行制作開題報告,每個教師的課題小組內進行開題報告,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決定課題的可行性和實驗路線,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修改,最終設計出適合本科生的研究方案。方案確定后學生即可獨立開展實驗。實驗完成后,仍以小組為單位,學生集中匯報實驗結果。最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每名學生整理實驗結果并撰寫科研論文,經教師修改后投稿發表。
2.創新性實驗教學中的體會
近年來,隨著醫學教育發展趨勢的變化,醫學本科生畢業后加入研究生行列的人數日益增多,醫學生本科畢業后進行碩士階段的科學研究已成大勢所趨。我室在本科生病理生理教學階段,選拔了一批優秀的本科生進入實驗室接觸科研,為日后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2.1實驗室環境保證實驗進行。
作為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我室的設備儀器完全滿足了碩士研究生的科研需求。我室已培養了多名碩士,硬件上的實驗條件完全能滿足創新性實驗的需要。軟件上,帶教老師均有多年科研經驗,碩士研究生也都有1年以上科研經歷。本科生的創新性實驗在本質上與碩士生的科研并無很大區別。我們采取理論上老師帶教,技術上碩士生帶教本科生的方式,既保證本科生能學習和掌握新知識,又避免“揠苗助長”,過大地增加學生壓力,反而影響學習效果。
2.2初步培養學生科研能力,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
在創新性實驗中,學生進行的文獻檢索、小組討論、結果匯報等方式,實際上就是一種科學研究工作的基本訓練過程。參加創新性實驗的學生均表示:通過進入實驗室的學習,他們對科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考研熱情高漲;而且,學生的思想由以往的“盲目考驗”、“跟風考研”,逐步轉向為有目的、有興趣、有針對的考研,對學生畢業后的發展大有裨益。
總之,新型的“分層次實驗教學體系”將學科的單項實驗轉變驗證性、綜合性及創新性三位一體的綜合型教學模式。尤其是創新性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將實驗型學生向研究型學生轉變,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進一步開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創新性實驗在幫助學生確立自己的職業觀、發展觀及未來規劃方面,也成為現代教育教書育人的一種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李艷,沈延春,師海蓉,張磊.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開展綜合性實驗的初步探索[J].考試周刊,2004,32(1):69-71.
一、哈工大體育學研究教育創建和發展
哈工大體育學碩士研究生專業是2005年申報,2006年獲國家學位辦批準,2008年開始正式招生。研究培養方向包括冰雪、田徑、籃球、游泳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和高校體育教學與體質健康理論與方法。學科碩士生培養年限為2年。
經過多年建設,不斷完善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制訂出了既符合哈工大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又滿足體育專業要求的教育培養方案。課程設置依據碩士研究培養方案內容,包括公共學位課3門,學科基礎課4門,學科專業課2門,選修課程6門,專題課2門,補修課2門,總學分30學分,學位論文要求在第二年完成。
建立了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育,一流的人才,取決于一流的師資隊伍,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團結協作的研究生導師隊伍,直接關系到高素質、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對于推動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通過多渠道引進人才,促進導師隊伍多元化,建立嚴格的導師遴選、聘用制度,把導師的使用和培養相結合,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聘請校內與體育學相關專業知名教授開設專題課,加大與省內外體育院系知名教授導師間的相互聯系交流,建立聯合導師組制。學科現已發展有碩士生導師6名,專任教師12名,教授職稱4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學位2名。
哈工大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招生,根據學科發展規劃每年計劃招生6~8名。招生主要對象是體育院系本科生,普通高校本科跨專業學生及在職體育教師等,從2008年至今招生26名,已畢業20名并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
二、碩士研究生教育改革與探索
1.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評估和監督機制
哈工大體育學碩士教育改革的特點體現在嚴格,遵循哈工大的校訓,對研究生培養教育過程的嚴格要求是學校辦學宗旨。加強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完善研究生管理監督機制是改革的重要體現。教學質量評價和監督從兩個層面上實現,一方面是研究生院的教學質量評價檢查制度和要求,另一方面體育部教學督導組的教學檢查評價。按學校教學質量檢查要求,每學期開學前,每位任課教師要在網上提交教學日歷,研究生院根據教師提供的教學進度,安排校級教學督導專家檢查聽課計劃,檢查課采用不定期的抽查,每學期對每位教師聽課1~2次,每學期教學質量檢查評價結果及教師提交教學日歷情況進行公布。體育部每學期由部教學督導組對所有任課教師也進行嚴格的教學檢查,檢查結果與體育部教師年度考核及崗位績效工資掛鉤。通過研究生院和體育部二級教學質量監督,促進了碩士研究生教學質量的提高。
2.加強論文過程管理,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研究生學位論文綜合地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質量,學位論文是衡量研究生學術水平的主要方面,也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標。要保證質量,必須從源頭做起,抓好學位論文過程管理監控,同時嚴格評審、嚴格答辯。在論文開題、中期檢查、論文答辯等環節上建立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加強論文的過程管理,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首先,畢業論文答辯要通過校外專家的外審,才能報送本專業論文答辯委員會上,得到通過后,報送學科分委員會進行評審要獲得三分之二通過,最后報學校學術委員審批。論文開題和論文答辯聘請國內體育學院知名專家和校內外體育專業教授擔任評委,并采用預開題和預答辯,再進行正式的答辯過程。另一方面,哈工大制定了論文不端行為檢測管理條例,并嚴格規定論文正文部分文字重復率超過5%,不允許參加論文答辯。對論文的高標準嚴要求,避免減少了學生完成論文過程中不端行為發生,使學生樹立了學術研究的良好正氣。提高了論文過程管理水平和畢業論文的質量。
3.加強教育培養過程實踐環節,提高實際工作能力
(1)教學訓練實踐,哈工大體育學碩士生培養目標是定位于體育師資,而教學實踐能力是教師專業能力的核心和本質,教師要提升其專業水平,就要使自身的教學實踐能力得到持續地發展。因此,重視對體育學碩士研究生的教學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加強教師職業專業特長的訓練,從而使他們能夠了解教師的角色,規范并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能。碩士生在第二學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為本科學生上5~7周的教學實踐課,要根據教學進度認真備課,寫出教案,并依據教案上課,教師負責對教學實踐全過程進行指導。實踐課結束前,由體育部組織教授專家組進行考核評價,考核成績記入研究生培養檔案。
(2)積極參加社區體育指導員培訓實習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深入社會進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體校,體育俱樂部輔導,社區群體活動指導,社會體育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時間為4~6周,一般安排在第三至第四學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后要寫出3000字實踐報告并要經導師審查簽字后交研究生院備案并記有學分。
(3)競賽實踐完成1~2項校內外競賽工作,要參加競賽的賽前的組織編排、競賽期間的臨場裁判、賽后總結工作,競賽工作的指導教師負責對碩士研究生參加競賽工作情況進行考核。
(4)科研實踐要求碩士研究生每學期參加學術報告、前沿講座不少于2次,畢業前在校內外或體育部論文報告會不少于1次,每學期應提交學術報告手冊,經導師審核簽字。
三、教育改革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哈工大體育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教育,經過幾年的改革實踐,不斷發展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在如下幾個方面:
1.師資力量問題影響研究生教育的發展
由于哈工大體育部幾十年主要承擔本科生體育課教學和訓練任務,近年承擔碩士生培養教育的教師,是自身培養的,有能力和資格能參與研究生教學和指導的僅是一小部分教師,而且這部分教師多年來是擔任本科生教學,研究生理論課程講授較為生疏,所以擔任研究課程對任課教師都感到壓力很大,導致大部分教師都沒有積極性參與研究生教學工作。同樣,碩士生導師也存在相同問題,導師既要負責學生平時培養教育,更要保證學生畢業論文的完成通過,在目前不斷加強論文質量管理,提高論文檢查考評形勢下,沒有多少教師愿意承擔碩導的工作。因此,要擴大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師資隊伍,必須要有與教師評職考核密切相關政策激勵,同時每年要有專用名額引進優秀體育碩士或博士畢業生及國內高校知名教授。要制定師資隊伍建設培養近期及長遠計劃,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教育師資隊伍的數量和質量。
2.招生困難問題
由于哈工大近年來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分數居高不下,而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分數線基本是其他專業分數相同,在每年高位分數線下報考體育學研究生的學生倍感望而卻步,從而導致近年報考人數在逐年減少,招生已經顯現出危機狀況。學科發展專業的興旺發達,必須要有保質保量的學生,因此,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要有招生政策的支持,要從專業的發展和實際出發,體育學研究生的招生要與其他專業區別對待,在不影響學校招生計劃方案的前提,根據考生情況適當地降低分數,保證每年招生計劃完成,再不斷提高招生質量。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其他專業學生資源的優勢,積極鼓勵非體育專業學生跨學科報考體育專業研究生,實現培養跨學科的復合型高級體育人才的發展方向,比如,學經濟學的學生,可以對體育產業的成本核算和投資風險有很好的控制;學管理學的學生,更能用管理學的方法和理論來完善體育管理體系;學機械類的學生,可以利用他們的專長提高我國體育健身器材類設計的科技水平等。
3.課程設置問題
目前,體育學研究生課程的設置基本是參考體育院系的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較為單一陳舊,重復本科生的課程太多,過度地突出課程體系的專業化和專門化,綜合性體現不夠,局限在一個學科領域,任課教師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認識不夠深入,培養出來的研究生知識面不夠寬廣,缺乏必要的應用知識與應用能力,無法適應社會應用型體育人才培養需要。因此,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一方面,不斷加強重視教學改革,積極認真地完成新一輪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提高任課教師專業理論水平,鼓勵支持教師不斷拓寬教學內容,并開設新的選修課和專題課。另一方面,加強與校內其他學科合作,研究生的跨學科研究,開設跨學科跨學院的研究生課程,給研究生更廣泛更靈活的學習和研究空間,聘請其他學科的教授擔任教師開設課程,如,人文學院的哲學和社會學法學,管理學院的管理專業,生命科學院等,設置體育心理學、運動醫學、保健康復等與醫學有關的體育專業和課程。使體育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科學合理,不斷適應滿足社會發展對體育學碩士研究生人才的需要。
關鍵詞:臨床醫學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
作為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類的研究生教育在為國家醫療衛生事業培養高層次人才方面不可或缺。當今世界的醫學教育正在進行著重要變革,傳統醫學的培養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不能從根本上調動研究生的積極性。
1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意義
1.1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2013年7月中旬,教育部下發《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強調研究生課程,對研究生實行嚴格的中期考核和論文審核制度,加大淘汰力度[1]。這表明教育部已經把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放到了重要位置。次年,教育部再次印發《關于加強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和監督體系建設的意見》再一次強調了研究生教育質量問題。
1.2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醫學科研是臨床醫學發展的力量源泉[2]。高等醫學院校和醫療科研機構醫學師資和從事基礎或臨床基礎研究的研究人員是臨床醫學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的主要人群,需要掌握全面的醫學理論且擁有創新科研能力[3]。但大多數人在畢業后實際上進入了各級醫療機構從事臨床工作,并沒有學以致用,缺乏臨床知識的積累,僅僅具有各種基礎實驗經驗,對于其發展是不利的[4]。只有將臨床實踐和基礎實驗相結合,二者相輔相成,用基礎研究進行實驗,再將實驗結果用于臨床印證,形成良性循環,才能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成為一名有競爭力的醫學研究生。
2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2.1培養研究生科研意識
1)培養誠信意識。近幾十年,我國科研數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學術造假、論文剽竊等學術不端現象頻繁發生[5]。對于研究生的誠信教育已刻不容緩。嚴謹的學風建設是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有力保證,我校積極配合中國科協深入推進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對新生開展學風道德專題教育,讓研究生在進入科研的第一天就樹立誠信光榮、造假可恥的意識。2)培養創新意識。2013年7月中旬,教育部下發《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提出完善以提高創新能力為目標的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重視對研究生進行系統科研訓練[1]。為了激發研究生科研的積極性和創新性,我校制定管理辦法鼓勵、支持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及學科競賽,獎勵高水平學術論文的發表;并設立創新基金的申請程序、評定標準和中期考核辦法,確保研究生課題的順利進展。在實施的4年中,極大地促進了論文的科學性與創新性,調動了研究生科研熱情。
2.2強化研究生過程管理
1)課程學習階段。研究生的課程學習階段要為下一步科研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更加注重課程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別是對于研究過程中所必須的實驗操作技術和文獻管理技能的學習。2008年,我校對課程進行了大幅改革。(1)將研究生的課程學習由原來的一學年縮短為一學期。(2)強調交叉學科知識的傳授,突出前沿性和發展性。開設四門跨學科生命科學基礎課,由課程負責人組織模塊化教學,任課教師打破以往院系、教研室的限制,選聘在該模塊領域從事研究的教師任教。(3)構建“兩個方面、三個平臺”?!皟蓚€方面”即課程和講座;“三個平臺”分別是學校、院系和導師平臺,各平臺相互結合,相互促進。2)課題研究階段。此階段的重點主要學習一整套科研基礎工作的方法,在科研基本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學習掌握課題研究全過程。(1)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嚴格把關。2010年起,為提高博士生的培養質量,我校開始統一組織校本部博士生的開題報告和中期檢查,通過本學科校內外專家的評審,對博士生科研情況實行分流淘汰考評[6]。7年內,共有200余位校本部博士生參加開題報告和中期考核。目前博士生的開題和中期報告已成為全校性的學術活動,面向廣大師生開放,作為學術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受到研究生的廣泛關注。(2)實驗記錄、實驗進度定期檢查。真實性是科研研究的根本要求,研究生的實驗記錄本是最能反映研究生實驗過程的材料,是從源頭上防范學術不端行為的重要措施。在當前學術造假行為日益猖獗的形勢下,我校制定《研究生實驗記錄規范》,配套制定實驗記錄和實驗進度定期檢查評分指標體系,督促研究生真實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及時檢查實驗進展,分析陰性結果,總結實驗中遇到的問題。(3)科研平臺實驗情況隨時抽查??蒲衅脚_是實驗數據的重要產地。我校要求科研平臺技術人員負責隨時檢查研究生的實驗數據,對研究生的實驗數據真實性和論文投稿承擔責任,加強學術誠信建設及培養過程的監管。(4)學位論文復制率嚴格檢測。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對研究生學習期間課題研究的總結匯報,如過分抄襲他人成果,只能說明其研究成果為零甚至引發學術不端行為。我校從2009年開始啟用學位論文復制率檢測系統,并對超過學校要求的研究生予以嚴懲。經過多年的嚴格要求,我校學位論文平均復制率由2009年的12%下降至2017年的8%。(5)學位論文盲評層層把關。2015年,我校對全體博士生和部分學術學位碩士生進行學位論文雙盲評審,2017年,我校更是開展網上盲評,在全國范圍內聘請學科內的專家對研究生的論出學術上的評價,有效杜絕了“走后門”的現象。(6)學位論文答辯嚴格把控。2013年,我校開展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改革試點。要求各院系以二級學科為單位集中組織博士生進行畢業答辯,嚴格把關整個答辯流程[6]。
2.3優化研究生培養條件
1)科研平臺建設。高水平的科研平臺是科學研究工作最基本的條件。研究生是高水平研究成果的生力軍,如果實驗條件不好,只能借助于其他有條件的平成課題,影響科學研究工作的質量,很難保證導師在研究方向上的連續性[7]。2008年舉全校之力,組建跨院系、跨學科的生命科學研究院,致力于整合學校優勢科研資源,搭建高水平生命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平臺,培育優秀科研創新人才,孵育和轉化領先科研成果。我校隨即又對原以教研室為單位的作坊式基層學術組織進行了重構,將分散、封閉、零碎化的人、財、物等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和優化配置,組建四大基礎醫學研究平臺,平臺內部實行PI領銜的科研團隊建設制度。2)學術平臺搭建。創設學術交流平臺,為研究生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我校積極主辦各級各類學術會議,在校內開展各種學術講座活動,創建研究生學術論壇,通過分組討論、科研匯報、學術沙龍、經驗分享會、校際間合作交流以及資源共享等多種多樣的豐富形式,營造自由寬松的學術氛圍。
3總結
臨床醫學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研究生在醫學科學研究方面的良好方法,形成正確的研究思路,為今后的科研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7]。在國家大力發展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的新形勢下,如何采取措施控制和提高學術學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對于學校整體競爭力的提高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臨床醫學學術學位研究生是醫學科學研究的主力軍,也是未來醫學科學發展的后備力量,擔負著提升我國醫學科技和醫療水平的重任[8]。作為研究生培養單位,我們應從實際情況出發構建適合的培養模式,加強培養過程監管,才能培養出兼具科研技能和科研素質的研究生,為醫學事業的發展進步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Z].2013.
[2]侯曉彤.淺談臨床醫學科學學位研究生的培養[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1,30(1):71-72.
[3]汪玲,何珂,包江波.臨床醫學科學學位與專業學位教育培養模式的比較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2(6):81-84.
[4]汪純,章振林.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醫學科學學位研究生[J].西北醫學教育,2014,6(3):494-496.
[5]劉萍,陳富榮,潘屹鳴,等.對醫學科學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幾點思考[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12):5-6.
[6]侯延斌,陳地龍,陳怡婷,等.學術型臨床醫學研究生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8(4):6-9.
[7]馮兵,袁發煥,楊惠標.臨床醫學科學學位研究生培養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醫學教育探索,2010,9(2):148-151.
1.培養模式陳舊
目前,我國大多數醫學院校研究生教育還沿襲單項灌輸授課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很少甚至沒有思維余地,束縛了學生的想像力。從畢業論文選題、立論、資料信息提供、協作指導到評閱答辯,全過程幾乎都由導師在操縱,研究生很少有自主選擇的余地,忽略了研究生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和創新性。研究生學制僵化,限制了部分優秀研究生的迅速成長,也影響了大科學、大問題研究的連續性。人才近親培養嚴重,影響了學術思想的交流和交叉以及向多元化發展。許多研究生只注重本專業的學習,忽視交叉學科專業的學習,使得醫學研究生不能從多學科、綜合的角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進行創新。
2.研究生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目前我們科研現狀缺乏獨立的科學思想、獨創的科學工具以及獨有的科學文化。讀書能力不強。首先是部分研究生讀文獻的欲望不強,導師指定讀什么文獻就讀什么文獻,缺乏系統性閱讀;其次是缺乏閱讀技巧,讀文獻沒有問題線索,只是多和散,前沿進展脈絡不清楚;第三讀文獻比較片面,引申和關聯文獻缺乏閱讀,工具和技術方法類文獻缺乏閱讀。問題意識缺乏。強烈的問題意識作為思維的內在動力,是創新精神的基石,是學術創新的突破口。培養研究生的科研意識,首先應從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入手[2]。但調查顯示,研究生普遍缺乏問題意識,讀了相當多的文獻后,歸納總結不出問題。創新實踐欠缺。很大部分研究生不是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展課題設計,而是按照導師申請到的科研項目開展實驗研究,為導師完成項目任務。
3.學術交流層次低
我國醫學研究生教育還相對封閉,很少與國內外著名大學和科研院所進行科研交流合作,導致科研前沿信息溝通不暢。同時,部分研究生參與學術交流的觀念淡薄,或因自身基礎差、底子薄,知識面窄,缺乏主動溝通和交流的勇氣,更不說“平等交流”。
二、提升研究生創新培訓質量的措施
針對存在的問題,基于研究生招生規模不可能大幅提升的現狀,提出“平推轉重優、優生優育”的研究生培養工作思路,實施以獲得“全國百篇優博論文”為導向的優秀研究生培養計劃,構建培訓新模式,搭建新平臺。
1.逐步實行長學制一貫式直博培養
結合國外發達國家研究生培養方式呈現多樣化和彈性化的趨勢,培養目標均緊密地結合生產和科技的需要,逐步淡化碩士、博士分階段培養觀念,對基礎醫學(包括醫學院校生物學學科)實行基本學制為5年的直博研究生培養模式。通過中期或階段考核,全程實行學分管理和分流淘汰,分流淘汰者可轉入碩士研究生培養,或因課題研究需要也可適當延長1-2年。
2.試行研究生實驗室輪轉訓練,實行“師生互選”
為培養直博研究生系統完整的科研思維和實驗技能,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遴選前沿優秀培育點,有序地、交互地讓研究生到校內相關實驗室輪轉。原則上在研究生修學位課程期間,邊修學位課程,邊選擇2-3個相關領域或一級學科內的實驗室,花半年的時間完成。通過輪轉,使研究生盡快熟悉科研環境,培養系統的實驗技能和科學思維,加深對相關領域研究方向、學術前沿、人才梯隊以及平臺條件的了解。同時,進一步嚴格和提高導師的上崗資格,在研究生實驗室輪轉期間,加大對符合招生資格研究生導師的系列宣傳,經學生-導師雙方面了解磨合的基礎上,實現師生互選,最終確定導師。
3.實行以導師負主責的導師組培養制度
研究生導師確定后,由導師負責甄選和組建不少于3人的導師組。導師組成員原則上是本領域優秀學術骨干、技術看家人,可跨學科組建或從校外聘請。導師負責研究生日常指導和管理,對研究生培養質量擔全部責任;導師組負責研究生階段考核和培養質量把關,其成員結合自身專業特長分工指導。導師組要結合研究生的特長和對研究生的課題進展進行定期考核和審查,包括讀書報告,開題報告,課題進展報告以及階段學習等,進一步指導下一步科研計劃,決定研究生是否能夠提交論文進行評閱、答辯等。
4.舉辦研究生暑期學校
針對當前“研究生課程知識老化,實驗技能不足”的問題,彌補研究生開展科研實驗基本技能的不足,聯合主要學科和校生物醫學分析測試中心,開辦研究生暑期培訓班。培訓內容涵蓋了“基因表達調控基本理論及實驗技術”、“活細胞工作站技術”、“生物信息學技術”、“電生理膜片鉗技術”等前沿技術培訓模塊。邀請到國內外前沿技術專家授課或指導,滿足各自研究生科研實驗的需要,反響較好。
5.舉辦基礎醫學博士生論壇
為進一步促進研究生培養轉型發展,加強研究生間高層交流,每年舉辦基礎醫學博士生學術論壇,論壇以“創新、協同、碰撞、提升”為主題,由研究生自行組織,在機關協調,專家的指導下開展豐富多彩的面對面交流。在今年舉辦的“第一屆基礎醫學博士生學術論壇”中,來自全國7所知名院校的21名知名專家和全國優博以及在CNS、本領域頂尖雜志上發表過高水平論文的優秀博士生作了學術報告和最新前沿進展報告,交流的內容覆蓋生命科學相關前沿。通過跨院校、跨學科、跨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碰撞,實現了校內外優秀研究生的學術思想碰撞,帶來了頭腦風暴似的激發和啟迪,同時也鍛煉了廣大研究生的組織和協調能力,建立了學術友誼。
6.發起了基礎醫學高層論壇
為進一步提高導師隊伍學術交流水平,尋求多方支持,拓展國際交流渠道,發起了“邀請本領域國際大師或領軍人物來校講學、合作”為目標的基礎醫學高層論壇。從免疫學、神經突觸研究、腦科學研究以及血管組織工程等前沿領域,邀請到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等12位歐美院士以及22位相關專業領域國際頂尖專家來校交流,與導師們探討深度合作,指導研究生學位論文。
7.啟動國際“1+1”研究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