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4: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觀看信仰心得體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荒野求生》這套書告訴了我很多生存方法,比如:造床不能造在地上,要不然會被地上的蟲子咬傷的,要找人的蹤跡可以看腳印的方向和被踩過的樹枝來辨別,還有赤腳過河只能有十分鐘,要不然會體溫太低而死亡……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觀看貝爾野外生存的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觀看貝爾野外生存心得體會1在我的大書庫里,有令人回味無窮的,有令人傷感流淚的,還有教會你人生道理的書,而我最喜愛的書是貝爾·格里爾斯的《荒野求生》。
當我第一次在圖書館看到它時,我就買了下來,以前在電視上也喜歡看有關荒野求生的節目。所以,當發現有關求生方面的書我就義無反顧買下來?!痘囊扒笊愤@本書作者貝爾·戈利亞斯是不僅僅是一個探險家,他的歷險包括攀登珠穆朗瑪峰,圍繞著英倫島嶼玩水上電單車,乘坐小艇跨越結冰的北大西洋,以及攀登被艾德蒙。他的這些經驗對人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使他成為世界上最年輕和最成功的勵志演講家之一,同時也成為了一名出色的作家、主持人。而《荒野求生》這本書講的則是他年輕時的經歷。 貝爾的爸爸是軍人,和貝爾一樣都喜歡探險,貝爾自幼膽大,喜愛探險,常常跟朋友去探險,長大后,他去了SAS空兵,他經歷了嚴酷的考驗,終于入了團,但是因一次任務失敗,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不得不退出。后又四處探險,帶著他的一些“哥們”攀登珠穆朗瑪峰,1998年成為英國最年輕的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并活著下來的人。 貝爾經常探險,教給我們野外遇到危險時該如何保護自己,怎樣逃出困境,他甚至自己跳進去給我們示范。貝爾說:“在我探險時,我會帶3樣東西,打火石,刀,還有藏在鞋底的家人照片?!币驗椋瑸閴粝攵鴬^斗,在前進的道路上,還要照顧好家人和朋友。貝爾還說過:“只有狂妄自大的人才會說我什么都不需要帶?!痹凇痘囊扒笊愤@本書后面,有著名家寫給貝爾的一句話:貝爾簡直就不是人,他是種信仰。 貝爾不平凡的經歷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最受益的莫過于夢想,或是興趣,貝爾沒有太多規矩的學校學習,但是喜歡探險。當我看完這本書時,貝爾在危險時決不放棄的精神告訴我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夢想,幾遍無法把它變成你的生活,也不要完全放下。還有他的品質、自律、堅持、謹慎!
觀看貝爾野外生存心得體會2在美好的童年中,各種書籍伴隨著我們成長,如果把不同種類的書比作不同的色彩,那我們的童年是多么的色彩斑斕、多么的豐富啊!
我讀過許多書,其中有一些書激勵著我,有一些書讓我幻想遙遠的未來,有一些讓我眼界大開……,這些書的顏色豐富多彩,各具特色。
紅色,代表著探險。求生大師貝爾?格里爾斯的杰作《荒野求生》就是探險類的代表。這一套書講述了貝爾在野外遭遇種種困難,可是他并沒有后退,而是用自己積累的求生經驗一一地去化解它,讓這些困難變成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這套書讓我明白了,遇到困難要學會隨機應變,同時也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力,這樣我們就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
藍色,代表著科普。充滿著奇幻色彩的《神奇校車》讓我愛不釋手,它講述了“卷毛”老師的校車可以變成各式各樣的東西,她常常帶著學生們“騰云駕霧”去各地了解各類知識,如火山、地殼、太空等等,是不是非常不可思議?“卷毛”老師就是這么牛,可以帶你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這讓我體會到了科學是要去驗證的,不能在實驗室里埋頭死干,要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讓科學煥發它的光彩。當然在生活和學習中也是這個道理。
灰色,代表著歷史。雖然是過去的東西,卻讓我在閱讀中獲得豐富的知識?!读譂h達中國歷史故事集》中,我知道了“管鮑之交”中的兄弟情誼,知道了“退避三舍”的誠信義氣,知道了“毛遂自薦”的勇氣自信,知道了“七擒孟獲”的聰明機智……,這些故事很有意思,既讓我了解歷史知識,又陶冶了我們的情操,可以說獲益頗多。
我的童年還有各種顏色,粉色的童話書,橙色的勵志書,綠色的世界名著……這些書讓我的童年充實而多彩,也讓我在書中漸漸的體會到了更多的東西。
梁啟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國說》中說過:“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讀了這段話,我深有感觸,少年的強弱對于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要多讀書,讀好書,長大以后用讀到的知識為國爭光,為中國夢貢獻我自己的一份力量。
觀看貝爾野外生存心得體會3今天我開始閱讀《荒野求生》這本書,這個系列是由世界頂級的野外生存大師貝爾?格里爾斯寫給兒子的求生秘籍。給我特別印象的是這個系列中——猛虎火山的生死逃亡。文中主人公貝爾告訴了全世界的少年兒童如何在野外活下來!
“永遠保持微笑,只要活著就有希望!”這句話引領著我們在危險環境中鎮定自若、險境求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蟲子大餐”這一章。一看標題就把我嚇了一跳,蟲子大餐?蟲子?吃蟲子嗎?光是想想就讓足以讓人反胃!生存大師貝爾告訴我們,在野外生存,不能夠挑三揀四,有什么就吃什么,否則就要被餓死、累死。書中的兩位年輕的主人公被困印度尼西亞雨林中,那兒可吃的食物并不多,但他們跨過重重困難和危險,尋找食物和水?如果確實找不到食物,他們就不得不吃——蟲子!還別說,這蟲子的種類千奇百怪,有甲殼蟲、棕櫚蛆、狼蛛、蜘蛛、蠕蟲、蝎子,還有白蟻等!
貝爾顯示了他驚人的生存能力,他置身絕境時能夠激發本能、突破極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既要培養頑強的生存能力和強烈的適應環境的能力,又要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遇到困難要勇于面對它,戰勝它,不被困難所嚇倒,那么你就是生活的強者!你就是生命的強者!
觀看貝爾野外生存心得體會4貝爾·格里爾斯,他是一位野外生存專家,去過許多地方:冒險、生存……
寫過《戶外強身運動》、《荒野求生:貝爾自傳》……貝爾·格里爾斯,一九七四年六月七日出生于英國懷特島本布里奇城,是探險家、主持人、作家、演講家。別名:貝爺。因為貝爾食用的東西太過驚人,所以被稱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
曾幾何時,在中國的熱帶雨林跳出驚人一躍;曾幾何時,在沙漠中生存許久,并抓住走私者;曾幾何時,與世界各種恐怖生物做你死我活的斗爭。他去過叢林、沙漠、大海、冰川……冒險。
勇敢!與世界萬物作斗爭,給各種危險生物致命打擊,他不怕任何恐怖的地點。昆蟲是他的食物,生存是他的游戲,困難是他的快樂。勇往直前,前仆后繼。
智慧!霸王何等英雄!他用豐富的生存知識,創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創下一個又一個生存希望,創下一本又
一本讓他兒子終生自豪書籍!關鍵時刻,用他淵博的生存知識來創造希望。學富五車、智慧過人!
執著!一個人無數次的生存成功源于他的堅持不懈?!坝肋h不要失去希望,這是生存基本技能的基石。除此之外,野外生存第一條法則就是要保持微笑,只要你活著就還有希望?!边@是生存專家——貝爾的名言,三十歲的貝爾胸中仍然勾勒四個字:“創遍天下!”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天底之下,勇闖天涯!
有一天,我與同學們去野外露營,回來時掉隊了,當時體力不支的我迷失了方向。心想:這種惡劣的環境根本不可能走出去,失去了生存希望。這時,突然想到了貝爾的野外生存的精神和智慧:“永遠不要失去希望,這是生存技能的基石,一定要活著!”于是提了提神,咬著牙,流著汗,沖出種種障礙,用了5小時,最終回到了隊伍!
他是我心中永遠的貝爾,時時激勵著我前進……
觀看貝爾野外生存心得體會5“睿睿,你睡著了嗎?嗯……什么!你又躺在床上看書,還拿手電筒!快把書交出來!”媽媽怒氣沖沖地對我吼著,我驚慌失措地把手中的《荒野求生》扔給她,躺下之后,卻久久不能入睡。
《荒野求生》是我最喜歡看的書了。這是一本冒險家傳記,書中介紹了哥倫比亞雨林、阿拉斯加山脈、撒哈拉沙漠、印度尼西亞雨林、南非草原、喜馬拉雅山脈等眾多世界自然風光,單這些地方環境惡劣、令人恐懼,而書中的主人公貝克卻在世界上最險惡荒涼的地方,面對未知的危險奮力尋求生存,其卻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成功“跨越”這些險境,因為他有自己堅定的信念---生存。
其實,這套書跟我們生活也是息息相關。讓我明白了面對生活,要保持微笑,只要有信心,生活總是充滿希望。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都不能輕言放棄。
媽媽曾經給我看了汶川大地震的紀錄片:地震中,有三名中年男子被埋在了廢墟中,他們是同事,被掩埋后,三人隨即開始自救。他們一直不斷扒土,用盡各種辦法,憑自己的力量讓生命延續,他們喝完了身邊的礦泉水后,三名男子居然喝自己的尿。七十五小時后,終于被救出來了??赐昙o錄片以后,我不禁震撼了!是什么讓他們有了如此頑強的勇氣,哦,那是對生命的勇不放棄的信念。
我還知道當貝多芬感到自己耳朵聽不見的時候,他幾乎絕望了。對于一位音樂家來說,沒有比這更不幸的事情了。但后來貝多芬戰勝了困難,他對音樂的不離不棄和堅持,讓他成為了著名的音樂家,他創作了《第三交響曲》和《英雄交響曲》等等世界名曲。敢于跟苦難命運作斗爭,真是個不平凡的人。
為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著力打造師德高尚、作風過硬、業務精湛、嚴謹治學的教師隊伍,教育和督促廣大教職員工進一步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依法執教、以德治教的理念,規范從教行為,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和人格修養,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唐河縣教體局利用暑假在教育系統深入開展了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
一、切實加強領導,動員部署到位。今年春期以來,唐河教體局局長曾鑫帶領局班子成員、股(室)和局直單位負責人及各高中、鄉鎮(街道)中心學校負責人,深入一線實地調研,在調查研究、集思廣益的基礎上,認真分析制約唐河教育發展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明確了“打基礎、抓質量、求突破、保穩定”的教育發展戰略,研究決定開展師德主題教育活動?;顒幼?月11日開始至8月15日結束,歷時一個多月時間,分為學習動員、分析檢查、整改提高三個階段?;顒臃桨?。各單位、各中小學校(幼兒園)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精心組織,整個教育活動得到蓬勃有序開展,形成了比學習、定目標、議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營建濃厚氛圍,宣傳發動到位。各單位通過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專題展板等形式,廣泛宣傳活動的目的和意義,積極營建全社會關心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局活動辦先后編發了活動專期簡報11期,及時報道各地活動動態,弘揚先進典型。該局教育信息網和各單位、校園網站也及時活動信息,紛紛展示亮點,有力地推動了活動的扎實開展。
三、豐富活動載體,學習認識到位。注重選準學習載體,采取研討交流、專家授課、觀看影片、專題報告等形式,對廣大教師進行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并對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縣教體局文件精神,記錄學習筆記,書寫心得體會,通過集中學習、個人學習、理論測試等形式,深化對教師職業道德的理解,有效地轉變了工作作風。馬振撫中心學校舉辦了4場愛崗敬業、提升師德、珍愛生命、關愛留守兒童的專題報告;祁儀中心學校組織教師認真觀看黨史影片《信仰》;實驗高中、少拜寺一初中、城郊一初中、縣一小等校長帶頭記學習筆記,寫心得體會,努力將學習效果轉化為自覺履行職責的具體行動。
四、深入查擺評議,分析檢查到位。廣大教師認真對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深入查擺自身存在的師德問題,紛紛撰寫自查報告、剖析材料。各單位通過召開由教職工、家長、各界人士參加的座談會,舉行教師宣誓儀式、師德承諾簽名活動、師德標兵先進事跡報告會,組織教師自評、互評等方式,在深入進行查擺、剖析的基礎上,形成了分析檢查報告??h四小以“打造四小新形象”為主題,開展“復興唐河教育”全員簽名承諾活動,通過集中學習、舉辦報告會、分專題討論等多種形式,激發了教職工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
五、強化活動監督,督導檢查到位??h教體局成立了活動督導組,多次深入基層學校進行督導檢查。各中心學校也選派人員劃片督查指導,有力推動了各中小學校(幼兒園)活動的扎實有效開展。8月初,縣教體局組織42名機關干部分成21個督查組,對各單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綜合檢查,并召開了由教師、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30人以上參加的座談會,認真傾聽、收集和整理社會各界對提升教育質量、復興唐河教育的意見和建議,為局黨委的工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1
從事教育的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以適應對人、對社會的一個又一個新的要求。本學期,我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不斷養成自我學習與自我反思的習慣。從自己的教學中尋找突破口,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個新臺階,現總結如下:
一、能夠按時參與校本研修活動,并做好記錄,并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
1 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研究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認真開展有效備課,有效課堂教學、有效作業設計和批改的研究,嚴格要求自己,在每周聽節課程之后,會大家共同討論分析,取長補短,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使我受益匪淺。
2、積極聽課、研討,總結優點,發現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斷走向成熟,給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備課時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難,是否調整了教材,為什么調整教材;反思上課時是否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問題,自己是怎樣及時處理的;反思自己本節課有哪些比較滿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經過不斷的反思與積累,自己確實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豐富、完善了自己的課堂,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注意做好課堂實錄,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時上交。
(三)參加多種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質
1、積極參與網絡研修,多看看同行們對于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和思考,并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評論,及時與各位博友溝通交流,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使自己能夠更及時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學習模式。我學習教學理論、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計劃,并實施計劃,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四)研修內容豐富多彩
1、加強師德培養
教書育人,師德為本,認真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等規章,把師德教育和學校的各項活動結合起來,能夠做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自尊自律,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勇于創新,成為教書育人的楷模,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好教師。
2、新課程理念研修。本學期繼續把學習、實踐、驗證新課程理念,作為師資研修的重點任務來重點學習。加強通識研修,做到課前反思新舊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課改的理念如何滲透、三維目標如何落實、運用怎樣的教學策略等等;課中根據教學實際,反思如何調整教學策略;課后反思自己的這節課達到了什么目標,用了什么教學策略,有哪些成功之處等,幫助教師尋找課堂教學的優點與創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育觀念。
總之,在工作中,有收獲信任的喜悅,也有困惑的苦惱。路漫漫兮我將上下求索,為這最光輝的事業奉獻著無悔的人生。
2
今年,我參加了“赤峰市小學幼兒園教師全員遠程培訓”,我十分珍惜這次不斷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機會,積極認真地學習了培訓內容。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一直認為只要把語文課教好,讓學生做一個品行端正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可以了??赏ㄟ^研修,我的認識有了轉變,對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一種新的理解。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一、通過研修感覺自己受益匪淺,首先提高了自身的專業水平與知識素養,完善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其次通過網絡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我們在交流中深入研討,在交流中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在交流中開拓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知識。幾周的網絡教研學習,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現代教育要求教師要由“單純、簡單教書型教師向學習、研究型教師轉變”,而網絡教研卻幫助我在不知不覺中成功完成了教師角色的轉換。
二、 網絡教研活動的過程,是我學習、反思過程。以前我總對自己的教學感覺良好,認為備好課,講好課,學生就都學會了。但看了別人的課,聽了別人的見解,才深感自身的不足。
在上《找春天》這課時,我就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文中寫到“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作者通過擬人和排比的手法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個活潑可愛的、欣欣向榮的春天。在此基礎上,我繼續發問:“同學們,還有哪些事物告訴我們春天來了?”這時的孩子們已經打開了想象的大門,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她在風中跑啊跑。”有的說:“她在柳樹下跳啊跳。”還有的說:“她在小魚的嘴里吐泡泡。”等等優美的句子。最后我設計了一個“我眼中的春天”擂臺賽: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任選其一。讀春天:選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讀出春天的美;寫春天:寫出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畫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畫出來;唱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通過這節課,我深刻的體會到,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需要的是教師的發現與開發。我們必須蹲下來,走近學生,溶入學生,傾聽他們的心聲,體會他們的情感。這樣才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本”!
三、網絡教研活動,為我搭建了教學研究的平臺。當我認真、反復觀看每一節課例后,我總是圍繞每一次的教研活動探討,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不足,結合課例,開展討論,形成自己的觀點,然后再與同行、專家共同探究,使我倍受啟發。 這次學習,我明白了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愿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圣信仰與追求
總之,這次研修是我們一個良好學習的平臺,因此,在今后的行動實踐中,觀念上要更新多一點,實踐體驗深一點,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探索多一點。讓課改落到實處,從而更好的為學生服務,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3
本學期我努力工作,為了使自己在研修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各個方面不斷提高完善自己。為了更好地開展以后的工作,現就以下方面做如下:
一、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我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鉆研教材,寫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多聽同組同事的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另外,為業余時間多學習信息技術,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不斷加強學習
只有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和成長,讓學習成為提高自己的渠道,讓學習成為我一生的精神財富,做一名學習型教師。所以,我就多讀書,多學習,多寫讀書筆記。
三、學習運用科學的教育教學模式
在課改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適合學生愉悅學習的好的教學模式,向同組的老師學習先進教學方法。尤其在閱讀教學中,我注意學習其他老師的先進經驗,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提高閱讀能力。、培養學生課堂上會靜下心來思考的能力。有些同學的特點是比較浮躁,在問題面前不知從哪兒下手回答,甚至沒有讀清問題的要求,就開始回答。這學期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在這方面有所提高。、善于總結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當學生的表率。從小事中總結大道理,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 、積極參加上級領導組織的各項教育教學學習活動,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積極訂閱對教育教學有幫助的刊物,學習其中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在課改中,多和同組的老師一起備課,一起商量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尤其在閱讀教學中,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在課堂中怎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怎樣培養學生探究性的閱讀能力,最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勤思考,多動筆
一、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廉政意識牢固占領稅務人員的思想陣地。
廉政文化是人們關于廉政的知識、信仰、規范和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及社會評價。廉政知識體現人的素質,廉政規范體現社會的文明程度,廉政信仰推動人們形成良好的廉政修養和生活方式。在反腐倡廉教育的內容設計上,我們注重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滿足黨員干部對廉政文化不斷增長的精神需求,為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奠定基礎。
1、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強宗旨觀念。圍繞理想信念和從政道德教育、黨的優良傳統,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權力觀為主要內容,在全系統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弘揚三種精神,推動躋身百強”等主題教育活動,大力弘揚
“立黨為公、執法為民”和“以德治國、依法治國”的廉政文化理念,形成教育的制度化、規范化,著力在“四信”(信仰、信念、信心、信任)上下功夫,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學有所感、學有所為,引導廣大地稅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權力觀和名利觀,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打牢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礎,增強為國聚財的使命感、責任感和自豪感,樹立做人民公仆、為地稅奉獻的思想。
2、強化思想道德觀念,增強廉政意識。將黨風廉政教育納入稅收整體工作進行部署,大力宣傳黨的反腐敗指導思想和方針政策,不斷提高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及時發現、總結、樹立身邊勤政廉政先進典型,通過看得見、摸得著、信得過、學得上的廉政先進典型事跡的學習宣傳,使廣大地稅干部職工感覺到先進就在身邊,真正使宣傳教育入耳、入腦、入心;通報、學習、討論、深入剖析系統內外的違法違紀反面典型事例;邀請市局和紀委、檢察院領導作預防職務犯罪專題講座,分析黨風廉政形勢,充分認識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義,正確看待反腐敗形勢,增強反腐敗必勝的信心;適時組織地稅干部到勞改農場參觀學習,通過參觀監區、聽取服刑人員現身說法、組織內部討論、寫心得體會文章等形式,用活生生的事例凈化地稅干部的思想靈魂。通過謳歌先進、鞭撻丑惡,著力清除一些人對反腐敗存在的疑惑、悲觀、排斥情緒,清除“”、“貪圖錢物”等腐朽文化,在地稅系統內部形成“廉潔光榮、腐敗可恥”廉政文化氛圍,努力增強廉政文化的感染力,親和力和影響力,教育和引導廣大地稅干部職工居安思危,不斷增強自律意識和自制能力,始終保持健康的生活格調、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作風。
3、強化遵紀守法觀念,增強文化素養。定期組織稅務人員學習《憲法》、《刑法》、《》、《黨的兩個條例》、稅務干部“十五個不準”、“
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鹽城市地稅系統“六項禁令”等黨紀條規,不斷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稅水平,做到知法知紀,努力鍛造人格的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保證自己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以提高黨員干部的廉政文化素養為抓手,堅持用科學的理論來武裝人,用文化的力量培育人,通過開展讀書思廉活動、舉行精神文明演講、廉政文化座談會、形勢報告會、理論培訓班等形式,讓地稅干部在分析對比中得出正確的判斷,在親身體驗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讓廉政文化從情感上、心理上控制、支配和決定地稅干部的言行,占領地稅干部的思想陣地,做到以正壓邪,激濁揚清,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二、積極創新載體,增強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滲透力。
完善“大宣教”格局,發揮“大宣教”的作用,調動各方面共同參與廉政文化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通過生動活躍的形式,獨特新穎的載體,在廣大黨員干部以及全體公民中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尚,形成人人思廉、人人倡廉、人人促廉、人人反貪的良好社會環境。
堅持把教育與娛樂相結合,沒有教育性,廉政文化建設就會失去靈魂和方向;沒有娛樂性,教育也就顯得枯燥乏味,很難引人入勝、深入人心。我局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思想活躍、文化需求豐富多彩的特點,把二者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寓教于樂,融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在討論、上黨課、先進事跡報告會、知識競賽、組織 測試等傳統學教模式的基礎上,開展演講、觀看反腐倡廉電視片、組織晚會、演唱比賽、歌舞表演、電影電視展映等喜聞樂見、生動有趣的文化活動,吸引廣大稅務干部職工踴躍參加,使他們在享受文化、參與文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從而達到陶冶情操、增長知識的目的。
充分發揮網絡優勢,深入開展反腐倡廉網絡宣傳工作,構建網絡廉政文化。借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增強廉政宣傳教育的直觀性、靈活性、全面性、有效性,是廉政文化建設與時俱進的必然要求,也是反腐倡廉工作加大科技含量的具體體現。我局利用網絡傳遞信息迅速、快捷的優點,依托__地稅網站建設
“廉政建設”專欄,通過設立在線咨詢、網上測試、廉政動態等形式,深化內容,增加信息容量,增強交流互動;聯合縣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通過手機信息平臺,向廣大地稅干部發送廉政短信息,進行經常性提醒教育,豐富和完善廉政文化宣傳教育手段。
三、加強廉政文化滲透,擴大廉政文化的教育覆蓋面。
把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教育跟思想教育、紀律教育等有機結合起來,積極開展廉政文化“三進”步伐。一是結合家庭美德教育,將地稅廉政文化送進每戶稅務干部家庭。加強對稅務干部家屬賢良廉潔、崇尚文明、遵紀守法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和教育他們當好廉內助,自覺把好家庭廉政關,維護家庭的幸福和安寧。通過地稅人員及其配偶相互教育、相互影響、相互激勵、相互監督、相互提高,共同營造一個清正廉潔的家庭環境。二是結合稅務職業道德教育,把地稅廉政文化建設融進企業,引導企業廉潔誠信、依法經營,為企業凝聚力量,為企業的發展增添后勁。充分發揮服務對象的監督作用,定期召開納稅人、黨風廉政監督員座談會,征求社會各界對地稅干部廉潔自律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以稅企聯建為載體,不斷強化服務理念,全面提高地稅干部依法行政、廉潔從稅意識。三是結合社會公德教育,把地稅廉政文化推進社區。將廉政文化建設與改進機關作風、創建文明行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大力開展建民情聯系卡、結對幫貧扶困、捐資助學等活動,廣泛進行親民、愛民、為民教育,切實轉變機關作風,樹立地稅系統良好的社會形象。
開展廉政文化建設的幾點體會:
1、要提高對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認識。先進的廉政文化是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當前,反腐敗工作面臨的形勢還不容樂觀,在地稅部門內部少數干部廉政文化素養差,崇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利用手中的權力,以稅謀私、索賄受賄、搞權錢交易現象時有發生。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地稅機關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有利于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社會環境、輿論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形成;有利于鞏固地稅機關的思想陣地和先進文化陣地。所以,要按照“代表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的要求,用科學的文化理念,指導地稅機關的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工作,著力增強黨風廉政教育工作的文化含量,提高地稅廉政文化建設的實際效果。
2、要加強對廉政文化建設的領導。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領導干部既是廉政文化建設的組織者,也是實踐者,要帶頭倡導和實踐廉政文化,自覺地把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具體舉措,作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有效途徑來抓,要以黨員領導干部的模范行為來激發廣大地稅干部職工參與廉政文化活動的熱情,引導好、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讓廣大地稅干部職工不斷看到黨和政府反腐倡廉的決心,不斷聽到黨和政府反腐倡廉的信息,不斷參與到反腐倡廉的行列中去,只有干群攜手,共同參與,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廉政文化建設才會出現勃勃生機,才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摘要:
作為人類文化范疇中的精華,敦煌壁畫因見諸視覺的外在特征而極易被當作純藝術的產物,蘊藏其中的兼具精神與世俗雙重層面的本質因此而被忽略。事實上,“道德、倫理”作為“人類文化”的核心,在敦煌壁畫的組成成分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對這個部分投以關注并加以探究,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特定區域的倫理道德的發展變遷,又可以一定限度地還原敦煌壁畫作為敦煌學重要組成部分的本來面目。
關鍵詞:
敦煌壁畫;佛教藝術;道德繪畫;藝術倫理
當今,不同的學科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對敦煌壁畫不斷作著這樣或那樣的解讀。各種不盡相同的理解在詮釋著敦煌壁畫所包蘊的多元含義,展現著其潛藏的多重價值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敦煌壁畫的本質特性不斷淡化,尤其是立足于藝術學科,將音樂、舞蹈,以及繪畫之類的視覺藝術與敦煌壁畫之間做最大限度的對應之后,敦煌壁畫的生成根源,以及它本身所具有的更為深層和長遠的意義漸漸淡化。實質上,繪畫搭臺、道德唱戲,在一定意義上才體現了敦煌壁畫的本質性。
一、敦煌藏經洞遺書揭示敦煌壁畫
倫理內涵生成的基礎被譽為“沙漠圖書館”的敦煌藏經洞中所存的遺書都是公元4—11世紀的抄本和印本,這些距今千年被長期擱置的中古文獻,包含了占大多數的漢文寫本佛教經典,傳統的經、史、子、集文獻以及官私文書等;此外,還有回鶻文、古藏文、梵文、于闐文等域外文字及少數民族文字寫本,這些存在于“人類文化”總體稱謂下的典籍為我們展現了文化的真實含義。相比于完整的人類“文化”,整個敦煌藏經洞遺書可以整體性地被認為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所表現出的一個文化片段,存在于這個文化片段中的道德倫理內容也理所當然地貫穿于這個文化片段的全部,并通過以下三個部分得到了相當完整的體現。
1.“雅”的部分包括佛教經典作品,吐蕃、回鶻以及粟特、龍家等民族的民族史料、《尚書》《老子》《莊子》《春秋》等傳統的經史子集文獻。作為人類總體性的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部分代表了人類社會相應歷史階段和特定地區主流知識階層的所思所想,反映了特定時代和區域總體的知識水平,此類內容在藏經洞遺書中獲得了非常充分的展現。因為這一“雅”的部分產生的根源就是人類對于自身精神世界的不斷探求與總結,因此無論是借助何種方式、具體的執筆者是誰,由紙面所透射出的產物的實質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然而,“雅”的部分屬于意識形態領域,是以抽象思維借助同樣具有抽象性的文字記錄下來的,其內容因雙重的抽象性而比較難以走近公眾,故選擇恰當的方式反映人與人本質上平等的倫理理念。
2.承“雅”啟“俗”的部分這部分改變了“雅”的部分因深奧和抽象而極易被束之高閣并最終湮滅于歷史塵埃的命運,使之能夠以淺近和具象的面目融入世俗生活且獲得永恒,而這種“融入”與“永恒”對于人類群體來講意味著道德倫理作為一種近乎遺傳基因的成分,被一代又一代潛移默化地傳承。對于個人來講,則表現為在很小的時候就對于道德倫理具有一定的先驗性的認識。因此在關注既有結果的同時,更有必要關注將“雅”化“俗”的方式。從敦煌藏經洞遺書這個特定的視點來看,大致在于兩個方面:首先,通過生動的故事來通俗明了地解說典籍內容。雖然依舊是通過文字這種抽象的符號式元素進行記錄,但相對淺白的故事內容毫無疑問能使更多世人理解、接納且融化于日常生活———例如“舜子至孝成帝”“孔子項璃相問書”等故事就頗富代表性;其次,借助壁畫形式,用直觀的視覺語言對于公眾進行傳播。由于生動直觀性而使公眾受到盡可能全面而徹底的道德倫理的影響———例如應用回鶻文記載的“善惡兩王子”的佛教故事,就借助壁畫這種視覺方式,直觀地反映了故事本身的倫理主旨。
3.“俗”的部分這里所講的“俗”,是大眾化、具有現實流行性的意思,它與現實的日常生活有著直接的關聯:因基于對日常生活規律性的挖掘與總結,故既對日常生活構成指導,又反過來需要以日常生活為參照不斷做出相應的調整,例如,婚葬、禮儀、飲食、禁忌等就是這一范疇中的具體內容[1]14-15。這些內容填補了“雅”的部分站在知識階層的立場過分強調主流文化,忽視世俗生活的欠缺,完善了對于倫理道德在精神與世俗雙重層面的記載。在作為“俗”的載體的敦煌壁畫中,這類社會生活的題材或借助佛教主題得到適當的表現,與佛教題材相輝映,在傳達宗教主旨的同時展現了世俗的現實生活狀態,由于與現實的緊密聯系,而在本質上強化了宗教主旨的現實意義;或以獨立的畫幅講述世俗的故事,諸如文化、政治、歷史等頗具時代性和現實性的內容,因而得以適度、有效地宣揚和存留。較有代表性的有初唐•莫高窟323窟的《張騫出使西域》、晚唐•莫高窟186窟的軍隊場面以及晚唐•莫高窟85窟的富家宅院等。上述三個部分既可以作為敦煌藏經洞遺書的分類標準,又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人類文化延展與傳承的方式,同時,立足于理論與實踐對應的視點,它無疑會對包含敦煌壁畫創作在內的視覺藝術產生不可小覷的影響,使我們對于敦煌壁畫的認識理解能夠不囿于以往的模式,在整體全面的前提下獲得有關敦煌壁畫以及敦煌藝術的更為本質的認識。
二、敦煌壁畫倫理內涵的學理解析
上述三個分類之間所具有的緊密關聯,為我們透過視覺層面逐漸整體而本質地領略敦煌壁畫的內在含義提供了相當重要的保證。作為人類精神世界與物質化社會高度結合的產物,敦煌壁畫的存在很好地體現了中庸的原則:既擺脫了純粹的精神層面的抽象晦澀,又避免了完全物質化層面的低俗淺白,在借助世俗化的元素表達精神世界的內容,以使之盡可能獲得更廣泛人群接納和認可的同時,也激發出世俗層面對于“美好”范疇中的諸多內容的追求,從而在一定的意義上達成人類在非物質語境下的和諧,由此來看敦煌壁畫,可以獲得如下認識:
1.因信仰的存在而使無所適從轉化為有所追求從敦煌壁畫作品中可以看到:在早期的壁畫中具有十分明顯的域外風格,這類照搬套用的作品,可在思維表層形成兩方面結論:一方面,在意識形態領域,西方佛國的佛教思想借特定的藝術表現形式傳入中國。該思想所具有的獨特性與極富有異域特色的藝術形式這二者共同作用,導致其在中國的傳播過程呈現出對立與融合并存的情況[2]53;另一方面,中國本土的壁畫創作受域外藝術的直接影響,從題材的選取、表現形式的應用、繪畫技法的借鑒到最終視覺效果的營造,都充分反映出這種影響的深重,直至隨后中國西部相應的佛教題材的繪畫表達都不可避免地反映出相應的歷史余韻。作為—種歷史的產物,敦煌壁畫所呈現出的這種見諸視覺的外在特征極易被當作其全貌,蘊藏其中的本質的部分卻由于所具有的非物質的特點與物質社會難以完全對應而被忽略,這反映出人類思維意識水平局限性的客觀存在,以及無法在現階段實現對現有水平的超越。這種非物質成份的存在在證明人類個體思維具有超越群體普遍水平的可能性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啟發了同時代其他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它為我們認識并接受人類共性化的道德倫理提供了一種前提。首先,壁畫生搬硬套的表現風格,不能簡單地視為對域外藝術借鑒學習過程中的階段性表現,而應將負載于其中的有別于中國本土的道德倫理內容納入對于這類行為的考察與衡量之中。這種精神范疇中的內容,是具體藝術形式生成的根本,也是具體藝術形式能夠跨越地域限定走向本土之外的保證,更是其能夠打破歷史的疆界而為不同時代人類憑吊與品鑒的基礎。借敦煌壁畫這種形式所傳播的佛教思想實質上體現了人類對于自身道德標準的思考以及在相應的實踐中嘗試將其加以推廣和完善的總體思路。這一情況在中國西北的敦煌,被具體地與當地的一些風俗習慣、信仰崇拜等內容相對應;而更廣闊的范圍中的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哲學思想以及道德倫理觀又與之一同構成了佛教思想在中國本土傳播所無法回避的客觀因素,這既是它遭遇的挑戰,又是其自身獲得完善與發展的機遇。這種情況對于佛教來講亦然。例如佛教所宣揚的通過個體戒除自身一切欲望的苦修方式來追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主張,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倡導安貧樂道、隨遇而安的倫理主張緊密對應,形成了事實上的中外合璧的新倫理思想;而拋棄俗世的一切出家修行的主張,以及對于父母終老之事的考慮與處置,在顯出與中國傳統孝悌思想相悖的同時也反映了中外在生命倫理這一問題上的本質差異:一個是全程陪護照顧,直至生命的終結;一個是在生命尚未終止之時即已停止應有的關懷與照料,即使這種做法完全是為了宣示相關的宗教思想,其所形成的任由父母在墳墓中獨自等待死亡降臨的結果也因異于傳統的有關理念而無法被中國人真正理解并認同,否則就不會在描繪這類場景的時候,出現與將死者的安詳形成鮮明對比的家人的悲戚神情[3]14。由對“孝”這一命題的不同解讀,反映出對生命的不同理解,凸顯良知與道義的真實狀態,為我們指明了人類在倫理道德的實踐中所無法回避的因種族、地域、時代等要素存在所形成的差異。這種差異因封閉而加劇,因開放而削減甚至消失,人類社會的倫理水平因此而獲提升。此類極富地域性的倫理道德標準因敦煌壁畫而獲得了更為廣泛的地域影響,這種影響遠遠超出其原生地域的范圍。相對而言,異域的倫理道德標準雖不足以成為本地區倫理道德的主導,但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這些新的倫理觀念所產生的影響卻無法被完全忽視,這使實踐本身無法擺脫新舊倫理相互交叉的特質:對于異域的倫理道德所秉持的態度充滿著“探索”的意味———通過道德實踐的環節,將本土和異域兩者的倫理道德相比較,以獲得現世情況下的生存和發展的實踐指導思想;對于本土倫理道德則充分體現出“揚棄”這一哲學的內涵: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或改之或棄之??偟膩砜?,本土現世的倫理道德標準因“探索”和“揚棄”雙重因素的作用而漸趨體系化和明晰化,對于實踐的指導作用也越來越不容忽視。敦煌壁畫作為一個參與者,為實現不同地域倫理道德思想的融通搭建了不可或缺的平臺;同時,它也作為一個守望者,無聲卻又忠實地見證著敦煌壁畫對于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完善與發展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其次,多種風格的并存,在反映本土藝術向域外藝術借鑒學習的同時,也凸顯倫理道德方面的悖結與融通,在特定區域內人類整體的倫理道德水平因這種交鋒碰撞而獲得提升[4]83。倫理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是道德準則的外在化反映,它通過對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作出種種規定,以協調整個群體內部的關系,達成和諧有序的理想化的人際關系。從現實社會及人類群體的角度來看,道德與倫理從屬于兩個不同的層面,二者既相對獨立又不可避免地相互聯系、互相影響:道德為倫理提供體系化和理論化的保證,使之能夠成為現實實踐的依據和指導,倫理則充當了道德實踐者的角色,為道德思考提供必不可少的現實案例,道德與倫理之間的關系決定了二者之間轉換的必然性,現實條件下的轉換往往通過如下渠道達成:(1)以語言為載體進行最簡單的勸導;(2)以文字為載體進行最系統的說教;(3)以圖畫為載體進行最直觀生動的傳播。第三種方式效果最為顯著,它完全體現了人類“眼見為實”的信息接收習慣,在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的社會階段,為最廣泛的公眾群體接受特定的信息提供了保證(敦煌壁畫無疑可以視為這種情況的具體體現)。當我們審視達成道德與倫理之間互通所依憑的繪畫手段時,地域特征和時效特征在我們頭腦中樹立了有關它的最直接和最突出的印象,因此,地域性和時間性就成為評價和品讀相關作品的最客觀的依據。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表面化的說法背后牽涉到對于道德之類意識形態領域內容的思考以及這類內容與現實社會結合的嘗試,諸如現實社會中的倫理觀,實踐中的倫理標準等內容就必然地存在其中,并通過視覺化的手段展現出來。表面上的多種表述方式,在實質上為我們展示了人類思維活動的多元化與多樣化,就敦煌壁畫而言,多樣風格與題材或并存融通或對立相悖,事實上恰恰說明了多樣化的道德倫理觀的存在,這種并存的事實使區域性的道德倫理因爭鳴而突顯自身的局限,因等量齊觀的展示而促成了現實人類對于見諸視覺的道德倫理觀差異的辨析,以上述作為前提,特定區域的道德倫理水平因常辨而常新,因常辨而得以不斷獲得優于以往的道德倫理認識。
2.市井風情展現敦煌壁畫對倫理道德的全面鼓吹壁畫中大量存在的有關市井生活的描繪不是單純(無目的)地為了表現社會生活,而是基于對以佛教教義為具體表述內容的人類道德倫理的宣傳和弘揚。其目的是為了讓有關的思想理念因淺近、生動而被世俗領悟接納。從現存最早的北涼時代的275窟3間石窟中的壁畫來看,敦煌壁畫從一開始就是將對人的深切關懷以及對人性的思考置于首位的:以救人于水火的彌勒菩薩造像和以佛祖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為題材所創作的《出游四門》,以及《毗楞竭梨王身釘千釘》的本生故事畫,就分別構成了對安定的生存狀態向往,對人與人之間真切關懷、真誠友善相待的樸素倫理要求的觀照。這種倫理要求作為一種基礎和一條主線索,使敦煌壁畫從創始的那一刻開始,就已被明確了教化社會公眾、鼓吹弘揚普適的公共倫理的使命。在其后的時代,更是不斷獲得強化和凸現———自北涼肇始,歷經北魏、西魏、北周直至隋唐,這一使命在不斷地演進中形成表層—中間—內里這樣三個層面:表層呈現出由世俗與佛理沖突、中國本土的神仙信仰與佛教信仰的對立到逐漸合流所構成的脈絡;中間是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與佛教教義的由相悖到融通;內里則是人類必然而又必須遵從的愛人原則,這既構成了整個演進過程的第三部分,又毫無疑問地成為整體的硬核。如果缺失這個起決定性作用的部分,那么中土與域外文化交匯融合、東西思想的碰撞對接就都將難以達成。對于倫理道德的宣揚借助佛教題材的壁畫作品不斷在意識形態層面得到深化,在視覺表現層面獲得拓展,并最終在—個特定階段突破了佛教的表現框架,非常純粹地表現現實環境中具有歷史性的一些人物和事件。例如,晚唐開鑿的第156窟中的《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和《宋國夫人出行圖》就以連環的長卷式壁畫的形式反映了唐末河西地區的歷史人物張議潮及其夫人出行的歷史場景。類比以往,這種情況可以視為與佛教壁畫作品中出現的世俗題材一脈相承,是此類題材的延續與發展。似乎可以這樣認為:敦煌壁畫中的世俗題材的出現,反映了俗世的人借佛的名義表現自己理想中的大同世界,現實無法實現的幸福通過視覺手段的運用而在某種意義上獲得了實現,雖然只是一種非常虛幻的圖像,但也聊勝于無,至少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種程度較低的安慰,給并無太多趣味的現實生活增添了一些難得的亮色。
3.敦煌壁畫的“倫理、道德”窗口作用透過敦煌壁畫這一特定的窗口,不難發現作為人類實踐內核的“道德、倫理”,在現實條件下充分地與社會的全體成員相聯系,踐行并貫徹了倫理應建立在全員平等的實踐基礎之上進行考量的基本原則。首先,佛教的宣示作用,借助壁畫這一視覺有形化的手段,在深度和廣度上構成了對公眾的教化及對社會秩序的強化。一方面,佛教所宣示的內容屬于意識形態領域,其抽象性阻礙著社會絕大多數成員對此的理解和接納,為了能夠獲得廣泛人群的普遍認同和接納,選擇恰當的表述方式將其主旨加以具象化、通俗化的表達,成為相關人員需首先考慮的;另一方面,將佛教義理與現實社會中通行的道德觀念及倫理標準對應,以實現現實社會認同,又必然會使適合現實社會視覺觀賞習慣的表現形式大量出現。兩者作用下產生的這些具有現行藝術作品特征的產物在實質上已經脫離了藝術的窠臼,被賦予了“新思想載體”的含義。通過壁畫藝術的搭臺,佛教義理得以堂而皇之地登上世俗社會的大舞臺,利用視覺化的手段所作的相應工作無疑具有最為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世俗社會既有的倫理觀以及道德標準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而這也成為世俗社會道德標準得以完善,倫理觀獲得修正的客觀前提。其次,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壁畫創制者,非自覺地將自身所處階層的生活元素和意識形態帶入壁畫創作和繪制過程中,通過作品詮釋著“文化”的內含。敦煌壁畫由于與佛教之間所具有的直接對應性,使相應的佛教思想得到了非常完善的視覺表述,其前提就是充分利用各種現世社會中的可視性要素,借實物和實景來說理論道。人類“眼見為實”的信息接收心理在事實上已使包含意識形態范疇在內的一切信息從產生那一刻開始就同視覺有形化發生了無法回避的關聯,且隨著群體內部的交流而日漸顯著,該現象凸顯人類對于所處環境中有形化物質的關注逐漸增長,并不斷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器具用品,以此實現現時段生活優于以往的跨越,不僅是物質層面的,還包括精神層面的。倫理意識和道德觀作為這一部分的核心成分,使人類的生活具有了神性的色彩:以此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并不斷將心得體會內化充實、升華為純個人化的道德理念。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文化”,其實就是在倫理意識和道德觀相互影響之下的人類自覺實施的各類實踐行為及產物的總稱。這在根本上揭示了人與人之間在客觀存在的差異性背后所無法忽視的共性———自覺地將純屬個體性的道德不斷現實化為公共性的倫理,這種轉化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涉及到最為本質的層面,人類共同體內部因此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相互間的平等并呈現和諧的景象[5]160-162。
三、敦煌壁畫倫理成分在藝術表現層面的探究
從學理層面對于敦煌壁畫的倫理價值進行探究,體現了有關敦煌壁畫的認識所應具備的高度和深度,使“敦煌壁畫”擺脫了僅僅屬于繪畫藝術的認識誤區,還其以學術的本來面目。以此為基礎,對于敦煌壁畫作品本身進行觀察分析,就具備了勘驗以往人群的倫理狀況,以供給學理層面的倫理探析之需的含義,這種連接學理與實踐兩個部分的工作使我們獲得了有關敦煌壁畫廣義與狹義的雙重認識。事實上,存在于敦煌壁畫中的通過連續性、故事性的表現手法,持續而又直觀地表現倫理道德內容的做法,已凸顯如下含義:
1.寫意與達意交融提升道德倫理主張的表達水平與攝影不同,敦煌壁畫很好地體現出寫意與達意的雙重屬性?!皩懸狻弊鳛橹袊L畫傳統而又重要的表現原則,普遍存在于“文人”和“世俗”兩個層面的繪畫實踐中,在兩者看似不盡相同的視覺表象背后,卻隱含著一些相似的特點:以抒寫胸臆為實。見諸視覺的形、色等造形要素僅僅是為達成這種“實”所需的載體而己。既然是“抒寫胸臆”,其所含的實質就是極為個人化和個性化的,并非—定要獲得絕大多數人的認可與理解,這種純屬個體感受范疇的產物之所以能夠產生、存在且發展成為非常重要的繪畫原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的主觀能動性獲得充分發揮使然:不論對象物如何,“我”完全按照“我”的主觀來表現的做法,體現出純粹的人類中心主義的倫理思想。在與自然進行不間斷地溝通的過程中,人類內心的自我意識不斷地隨之而強化,逐漸由低于自然、等于自然,直至高于自然。這種變化對于人類來講,既不分地域與人種,也不論社會地位的高低貴賤,是非常具有普遍性的,這可視為人類中心主義的倫理思想在實踐中得到廣泛體現的重要原因。具體來講,“寫意”作為人類中心主義倫理思想在藝術實踐中的現實表征,是通過人類共同體的總體性的藝術實踐而獲體現的,是在共性前提下的個性化反映(至少在“視覺產物”這一特定的前題下,此說法具有相當的合理性)。寫意在成為繪畫傳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的過程中,既是通過一定的理論而獲得體系化的成果,又是借助相當數量和水準的作品來踐行相關的原則和思想。這兩個部分雖說是由人類群體中的成員共同參與來完成的,但在不同的社會層面針對上述情況也存在不可忽視的差異:文人、士大夫之類“社會精英”作為“有閑”階層,其所處的社會地位及衣食無憂的生存狀態,早在客觀上使之遠離了人間煙火,對物(景)感傷于他們而言,是再自然而又真實不過的。正是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寫意手法體系化的形成以及向理論層次的邁進;民間工匠作為世俗層面的藝術實踐主體,在現實的藝術創作中首先是以謀生為目的,其創作對于社會流行趨勢和雇主好惡具有絕對的依賴,這種對于外部環境的依賴意味著他們的作品不可能絕對化地以自我為中心。然而,繪畫實踐本身又不可能完全地將作者的自我意識過濾掉,尤其受到文人之類社會精英的影響,在不過分違背雇主意圖的前提下,適度地自我表現既完全可能,也較為普遍;此外,畫工受到自身的繪畫造形能力的局限———因無法精準地表現而造成視覺上的變形,在客觀上產生了“寫意”的效果。精英層面的影響與畫工自身造形能力的欠缺,共同為我們展現了世俗層面有關“寫意”手法形成的真實原因。由此也反映出社會整體性地對于“寫意”手法所具有的認可度。這種認可度作為使“寫意”手法成為繪畫與佛教思想相對應的重要前提的同時,也客觀反映出社會整體繪畫鑒賞水平的提升。雖然“精英”與“世俗”在“寫意”手法上所具有的差異,使“寫意”在“世俗”范疇中以“普適”作為標準,最大限度地摒棄了自說自話和孤芳自賞,得以由狹小的純個人空間走向廣闊的群體空間,但事實上由絕對的真實到相對的抽象,還是一定程度突出了個人的感受。例如對倫理道德這一意識形態范疇中的內容進行視覺表現,就不可能不雜以個人的理解,其作品也自然而然地成為公眾與工匠一定程度上思想交流的載體,公眾的群體思想水平因相互間的碰撞而提升,作品所負有的內涵又不斷啟迪著公眾對于今后作品所含豐富內涵的期待??梢赃@樣認為:“精英們”的“寫意”是為了單純的抒情,“世俗”的“寫意”則是在達意同時的抒情,其本身是為了群體的信息傳遞而存在,這就要求針對這一目的而存在的方式必須通俗簡易,以適合群體的整體需要。這并不是說作者的個性化內容遭到了遏制,而是強調針對公眾層面所必須考慮的寓意性、現實性以及流行的審美情趣等內容的重要性,它們整體的構成了作品的價值取向。
2.多元視覺表現形式構成對道德倫理直觀生動的解說敦煌壁畫從佛龕式的表現形式到整塊石壁完整描繪的表現形式,傳遞出這樣一個信息:藝術匠師廣泛吸收多種養分,在不間斷的藝術實踐中融匯創新,使信息的加工、傳遞更具整體性,比較突出地表現為挖掘繪畫平面性的表現潛力并借鑒雕塑藝術的長處,通過以下三個方面的努力,在強化信息傳遞效率與效能的同時,壁畫的藝術表現性也取得了顯著的突破:首先,技法創新。在技法上既應用傳統的平面繪畫的表現技巧,也借鑒域外之風,更借鑒同時服務于相同目標的雕塑,相比于繪畫,雕塑的立體感和真實感更容易在觀眾心目中產生震撼。就佛教而言,這種震撼更容易造成觀眾(信徒)對佛陀的敬畏,惟其真實,才會以視覺的觀看引發內心的虔誠。勿庸諱言,雕塑的缺點正如它的優點一樣明顯:相對單調而單一的姿態,絕對化的靜止狀態,即使再高明的雕塑也難以達到一壁壁畫所蘊含的豐富內容,因此在以壁畫映襯雕塑形成共生的視覺效果的同時,將雕塑技法中的堆、貼、塑等方法轉化為壁畫的表現方法,形成新的視覺效果,則是對于不同門類的造形藝術形式相結合思想的大發展。其次,材料創新。在材料創新上,一方面使用傳統的礦、植物色,保持壁畫總體作為繪畫中的具體類別的屬性;另一方面,則大膽使用金銀這類金屬色,使二者相互映襯,產生含蓄而高貴的視覺效果。再次,題材創新。在題材的選擇上,敦煌壁畫從根本上打破了雕塑單一性的佛像題材,將風景、風俗等與現實生活緊密對應的內容納入壁畫的表現范疇,形成義理與情境的交融,體現出對現實社會倫理道德最為直觀而有效的宏揚與鼓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