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3: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今天的會議由市委常委,副市長×××同志親自主持,各區、各部門負責人都到得很齊,剛才的表態也很好。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明確會議主題
今天會議的主題就是扎實推進創森工作,強化責任,強化目標,乘勢而上,達到三個促進: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武漢“兩型”社會建設;促進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二、進一步提高認識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兩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武漢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抓手;是老百姓提高生活品質的需要;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突出實踐特色的重要內容。我們這座城市越來越需要這種國家級的大牌子、好牌子、金牌子。
三、充分肯定迎檢工作
6月份,國家林業局綜合考察組對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評估的結果非常振奮人心,這是各區、各部門、全市上下前一段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這里充分肯定同志們的工作,我也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創森辦的同志們、向各區的負責同志、向各部門的同志為前一段為迎接國家林業局綜合考察組所做的工作表示深深的謝意。下一步,我們要做到思想不松、創建不停、力度不減、班子不散、氛圍不弱,保持連續性,再重視、再抓緊、再合力、再落實。
四、落實專家意見
要圍繞創建目標,查漏補缺、自我加壓,特別是根據專家組的意見,逐項整改落實,增加綠量、提升水平,要讓人民群眾更多的享受創建帶來的生態產品,讓人民群眾更多的共創共享城市森林帶來的創建成果。希望各區、各部門回去后迅速制定計劃、落實整改,把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創建的水平大大提高一步。
五、抓緊啟動籌備第七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
要把第七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辦成一屆高水平、有特色的論壇。論壇的籌備方案還要全面的、逐項的細化。目前來看,方案還有一些漏洞,比如創森主題歌,現在就要發動、邀請有關藝術家創作,要形成氛圍,達到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效果,不僅僅只是演員和少數人會唱;另外,關于參觀考察線路的問題,要盡快預選幾個點,讓今天來參會的各位先了解掌握,從現在就開始不斷的呵護、培育、建設、完善。要想舉辦一屆高水平、有特色的論壇,就要充分的展示武漢的創建成果、展示武漢的綠化成果、展示武漢的生態文明成果、展示武漢的城市文明成果。不能總認為還有時間,能干大事的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方案從現在開始還要繼續細化。
六、健全工作機制
關鍵詞 國家森林城市;森林建設;保障措施;四川西昌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形勢下,城市森林建設水平已成為城市發展程度的體現和重要標志,成為繁榮城市文化的有效載體,成為城市居民的健康源泉。世界許多國家都把城市森林建設作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我國于2004年開始“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授予工作,這是對一個城市在城市森林建設成效的綜合評價,是促進城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協調生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1-4]。因此,按照《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和相關技術要求,加快西昌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1西昌市概況
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國最大彝族聚居區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享有“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美譽,是全國最負盛名的太陽城、月亮城、航天城、小春城,擁有
一是城市森林覆蓋率54.9%。全市幅員面積2 655km2, 2004年底,林業用地面積16.87hm2,2005~2009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積4 350hm2。截止2009年12月,全市林業用地面積17.305萬hm2。二是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6.8%,綠地率32.5%,林木覆蓋率30.9%,城市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9.8m2,城市中心區人均公共綠地4.8m2,城鄉人居生態環境顯著改善。三是城市郊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9.5%。根據《西昌市城市總體規劃》,西昌市城郊范圍包括小廟、西郊、馬道、四合、高枧、川興、海南、大箐、大興等鄉鎮,總面積36 991.56 hm2。截止2009年6月,西昌市城市郊區有林地及灌木林地總面積14 598.5hm2,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9.5%。四是為進一步增大綠量,提高綠視率,豐富城市立體綠化景觀,河堤、建筑墻面、立交橋兩側、單位居住圍墻、花架、花廊等實施垂直綠化,種植紫藤、爬墻虎、迎春花、連翹等各種藤本植物10余種,面積達3萬m2,擴展了市區綠化空間。
2.3森林生態網絡建設
一是城區綠色空間拓展工程。為符合西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城市”的要求,打造璀璨別致的安寧河谷明珠、“五彩休閑西昌”,建立布局合理、綠量適宜、生物多樣、景觀優美、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城市綠地系統,相對穩定而多樣化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有效控制和改善城市的大氣污染、熱島效應、粉塵污染,全面提高城市質量,服務于城市發展和人居環境改善。到2010年主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5m2,綠地率達到35%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38%,公園綠地500m服務半徑能夠有效覆蓋建成區。二是城區五彩河岸景觀打造工程。通過創森建設,使三河六岸形成融碧水、藍天、綠樹、鮮花于城市風情,納交通、生態、景觀、休閑于一系,集濱水景觀帶與沿河歷史人文景點于一體的景觀旅游生態走廊。營造富有文化內涵、自然舒展的濱河形態,實現一個整體、有機、舒適、高捷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濱河五彩景觀帶。三是邛海濕地建設工程。順應西昌市森林城市建設發展趨勢,以提高邛海水質為主,重點建設濕地保護區、濕地恢復區,完善濕地游覽區,使其成為云貴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到2010年完成濕地游憩區的改善,環湖綠帶建設和濕地保護區和濕地恢復區的建設。四是山地森林生態建設工程。西昌市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人工造林21 300hm2,天然林管護129 100 hm2,退耕還林8 753.3hm2,荒山造林6 666.7hm2,森林覆蓋率由1997年的33.4%上升至2004年的54.9%,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水土流失明顯減少。五是安寧河生態治理與開發工程。安寧河屬金沙江水系,北南走向,是西昌市的母親河。為打造安寧河沿岸大型生態防護屏障,綠色安寧河生態廊道,改善沿河兩岸的生態環境,保持河流生態自然屬性,增加物種多樣性,提高濱水區域生態系統抗干擾能力,帶動周遍區域的經濟發展。六是綠色通道建設工程。西昌市區的通道包括國道、省道和縣道,總里程117.5km,可綠化里程84.4km,可綠化面積158hm2。近年來,通過“一辦三創”、“創建四川省森林城市”,城市內部道路綠化景觀效果較好。西昌出入城道路已使用三角梅作為主要觀花植物,體現了地域特色。七是五彩農莊建設工程。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多數鄉村農民收入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農村居住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保護、優化好村落的生態環境、結合新農村建設,進行綜合整治,提高空間環境質量、建立充滿活力的和諧新農村,達到水清、岸綠、河暢、五彩的效果。突顯鄉村特色,體現出鄉土氣息和鄉土風情,注入新的綠色家園文化特征,形成綠色環保、健康富足、特色鮮明的五彩農莊,加速農村產業升級換代。八是生態休閑旅游建設工程。西昌具有春早、夏涼、秋爽、冬暖,四季如春的自然條件,自然風光秀麗。同時西昌有悠久厚重的文明歷史,現代高科技的航天發射基地和古樸濃郁的彝族風情,構成特色鮮明、極富鑒賞性的旅游目的地,宜于休閑度假。已打造了土城濕地公園、邛瀘景區、“鄉村八景”等生態旅游基地。以“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為主題,以生態、陽光、健康、民俗為特色,重點打造三大基地、四條旅游線路,拉長產業鏈條,改善西昌市的產業格局,形成“城鄉互動、農林水結合”的城市森林旅游體系。鄉村旅游不斷優化,升級打造鄉村八景,新增農家樂120家。在鄉村旅游帶動下,2009年全市旅游收入突破40億元,旅游人數突破800萬人次。九是林業產業基地建設工程。西昌市森林資源豐富,林業產業開發不僅是林業部門自身的發展問題,更主要的是關系到這些地區農業環境、農村經濟、農民收入的問題,涉及范圍最廣,面對的人群最多,對西昌經濟社會和諧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西昌市注重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林業產業。著力建設速豐林基地、花卉苗木基地、油橄欖基地等,通過走以農戶聯基地、基地聯龍頭、龍頭聯市場的林業產業發展路子,促進了森林資源向森林資本的轉變。林業已經成為西昌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一項重要產業。目前,全市已逐步培育形成了水果、花卉、蠶桑、速生林等林業主導產業。建成綠色無公害石榴基地6 666.67hm2,綠色鮮食小水果(桃、葡萄、櫻桃)基地1 333.33 hm2,釀酒葡萄基地333.33hm2;建立生態觀光型花木園區333.33hm2,鮮切花和香精油玫瑰生產基地1 333.33 hm2;建成2 000hm2投產桑生產基地,年產繭2 250t;建立666.67hm2速生林示范基地,并將逐步發展到6 666.67hm2規模;建立油橄欖基地1 333.33hm2,并將逐步擴大到6 666.67 hm2。2008年全市實現林業總產值6.23億元,占西昌市農業總產值的18.64%和國民生產總值的2.14%,農民從林業產業中獲得的人均純收入達352元。
2.4森林健康
一是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西昌市植被類型多樣,共有233科532屬2 000余種植物,從亞熱帶到溫帶森林均有分布,別具特色,從山谷到山頂,有熱帶的香蕉、劍麻;也有亞熱帶的攀枝花、仙人掌;溫帶的松、櫟;寒溫帶的冷云杉。其中有攀枝花蘇鐵、棕北杜鵑、西康玉蘭、黃杉等34種國家第1批保護珍稀植物。西昌市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種類近400種,其中已知獸類60余種,鳥類252種,爬行類19種,兩棲類20余種。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強了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疫情監測工作,健全了工作體制,經常開展 濕地、植物、動物等專項執法檢查,懲治了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行為。重視湖泊、江河水源地保護,將邛海濕地保護工作納入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二是城市森林建設突出鄉土樹種。西昌市城市森林建設常用森林植物約259種,其中,喬木種類132種,灌木種類98種。城市建成區共栽植各類喬木127.7萬株,灌木75.9萬株;西昌市森林城市建設主要以云南松、華山松、柳樹、楊樹等鄉土樹種為主,引進直干桉、史密斯桉、蘭花楹、小葉榕、三角梅等外來適生樹種,因適宜性強而被廣泛應用于工程造林、農村道路村莊、城區道路、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占城市綠化樹種使用量的90%以上。三是培育與地帶性自然植被類型相接近的森林景觀。在森林城市建設過程中,遵循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規律,強化鄉土樹種及地帶性植被景觀的建設,構建穩定的生態系統,維護區域的生態安全。東河、西河、海河生態景觀帶、城市入市口森林景觀建設、市政廣場周邊森林景觀等更多地傾向于建設(或保護)一個接近自然狀態的景觀和環境,減少城市化對自然景觀和自然環境的傷害,拉近城市人群與自然的地理距離和心理距離,使城市和自然天然地融為一體。尤其在生態公益林和森林生態景觀建設與經營中遵循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規律,選擇鄉土樹種,通過人工種植和自然生長相結合的方式,培育出喬、灌、藤、草相結合,接近于自然植被類型的森林生物群落。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綠色、生態”建設步伐,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意見及分解給我縣的目標任務,結合實際,現就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義
1999年以來,我縣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歷史機遇,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大地初步實現了由黃變綠的歷史性轉變。但以往造林綠化注重偏遠山區,城鎮、工礦區等人口聚集地綠化相對薄弱,與持續改善人居環境的目標不相適應。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可在全縣范圍內建成以鄉土樹種為主、城鄉一體、穩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形成穩固的生態安全屏障,從而有效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水平,建成“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人居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愉悅群眾身心,有效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同時,隨著鄉村旅游、林產基地、種苗花卉等林業經濟的發展,可顯著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對我縣“綠色產業富民、工業經濟強縣、文化旅游興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有著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各鄉鎮、各部門和駐塞各單位一定要站在全局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扎實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活動,開創全縣生態、經濟建設新局面。
二、目標任務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從今年起3年內我縣要完成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人工造林11.1萬畝、封山育林12萬畝,重點區域綠化人工造林14.3萬畝,中幼林撫育13.4萬畝,低產低效林改造7.9萬畝;完成低產干果經濟林園改造2萬畝,義務植樹233萬株;城鎮新增公共綠地162萬平方米,綠化道路438公里、河流94公里。城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5%以上,郊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3%,綠化覆蓋率達到35%,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1平方米,道路、河流綠化率達80%以上。
三、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統籌城鄉為統領,以發展現代林業為目標,以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為突破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統攬生態建設工作,大膽改革創新,著力構建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和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加快“綠色、生態”建設步伐。
(二)工作原則。堅持縣委、政府統一領導,鄉鎮、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原則;堅持提高人居環境質量與增加農民收入相結合,人工造林與自然修復相結合,增加森林資源與提高森林質量相結合的原則;堅持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相結合,重點突破、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原則。
四、具體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確保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順利推進,縣委、縣政府決定成立由縣長任組長,縣委副書記、縣政府主管副縣長、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政協副主席為副組長,縣委辦、政府辦主任,經濟發展、財政、林業、住建局等部門及各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在縣林業局下設辦公室,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措施,夯實工作責任,確保按期完成目標任務。
(二)明確職責任務。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一項系統工程,各鄉鎮、各部門要按照職責要求,明確任務,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好這項工作。住建局要在城鄉建設、規劃中充分考慮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指標特別是公共綠地等綠化用地的規劃,林業部門配合搞好綠化設計,各鄉鎮在城鎮、道路、村莊綠化中要因地制宜,確保各項指標達標。經濟發展、財政、林業部門認真搞好重點項目的爭取、引資工作。廣電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義及先進典型,確保市民知曉率達85%以上,營造良好的創森環境。
今天,我們利用晚上時間召開這次會議,主要是回顧總結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情況,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務,進一步動員全市上下認清形勢,找準差距,堅定信心,采取更加扎實有力的舉措,堅決打贏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攻堅戰,努力把宿遷打造成為江蘇最美麗的城市。剛才,省建設廳王廳長發表了非常重要的講話,繆市長與各區簽定了目標責任狀,徐市長就創建工作作了很好的講話,部分單位負責同志作了表態發言,希望大家圍繞目標,狠抓落實,務求必成。下面,我再強調四點意見。
第一,思想認識再深化,進一步樹立志在必得的堅定信心
國家園林城市是一個城市的品牌和名片,也是對一個區域生活環境、生態環境、生產環境的綜合評價。建市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打造生態宿遷的目標,始終堅守環保底線,不斷加強生態建設,持續開展綠化造林活動,全面整治城鄉環境,全市的森林覆蓋率、城市綠化覆蓋率始終處在全省前列,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于20*年8月順利步入了“省級園林城市”行列。在此基礎上,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要在今年創建成為國家園林城市。自20*年9月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動員大會以來,各部門、各單位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強化措施,城市的綠地總量不斷增加,城市綜合功能不斷增強,創建活動呈現出整體推進、內涵深化、特色鮮明、成效明顯的良好態勢。但是,對照國家園林城市的標準,還存在著城市綠化建設品位不夠高、園林設施文化內涵不夠豐富、景觀環境整治不夠到位等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加以改進和提高。同時,從20*年開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實行每屆每省限3個城市申報國家園林城市,而今年我省上報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有宿遷、泰州、連云港和金壇、溧陽、邳州等6家,創建的門檻更高、要求更嚴、競爭也更激烈。我們更應該看到,開展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活動,根本目的不在于拿到一塊金字招牌,而在于以創建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強城市整體競爭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基礎工程?,F在,距離驗收評定只有半年左右的時間,近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將先行組織專家蒞臨宿遷進行檢查指導,創建工作時間非常緊迫,任務相當艱巨。在這樣“定成敗、見分曉”的關鍵時期,各部門、各單位一定要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從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高度,進一步深化對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重大意義的認識,始終以“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強勢心態,眾志成城,合力攻堅,確保取得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圓滿成功,努力把宿遷建設成為江蘇水更清、天更藍、景更美、空氣更清新的最美麗城市。
第二,工作重點再突出,進一步硬化創建活動的各項舉措
根據有關規定要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共有7類54項考核指標,既涉及硬件建設,又涉及軟件配套;既涉及物質文明,又涉及精神文明、生態文明,不能有絲毫松勁和懈怠。當前,要扭住“牛鼻子”,抓住關節點,集中力量查漏補缺,集中精力主攻薄弱環節,以重點突破之功,取整體推進之效。一要全力以赴擴大公共綠地。實踐證明,“含綠量”就是“含金量”。公共綠地不僅是創建園林城市的關鍵指標,更反映了城市的總體建設水平,是重要的投資創業環境。要在完善提高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市內道路、樓間、小區等一切空間,見縫插綠,見土補綠,千方百計建綠、造綠、添綠,讓能綠的地方全部綠起來。要結合春季綠化突擊月活動,大力開展植樹造林,重點抓好“兩河一湖”水體沿岸、城市出入口、公路兩側等綠化景觀建設,進一步擴大綠量。堅持以“增點、延線、擴面”為抓手,合理布局城市森林和綠地,形成全方位立體森林和綠化結構,真正把森林引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實現城鄉森林園林的統籌共享。二要精益求精打造綠化精品。按照“精心、精細、精品”的要求,突出景觀大道、濱水風光帶、城市廣場建設和改造,提高城市綠化檔次。從園林建筑、園林小品、城市廣場的工程建設,到主要街道、干道、林蔭道路的綠化美化,都要一絲不茍,精雕細琢,做到建一個、靚一點,修一路、綠一線,建一區、美一片,使每一個工程都能成為綠化亮點工程、造園極品工程。要精心選擇綠化樹種,注意色塊搭配,宜樹則樹、宜草則草、宜花則花,克服莊重有余、鮮艷不足的缺點,避免“一條路兩行樹、十條路一樣樹”的雷同,形成一街一品、一路一景、各具特色。三要一著不讓抓好綠化整治。建立嚴格的“綠線”管理制度,依法治綠,依法護綠,嚴肅查處各類違法侵占綠地、破壞綠化事件,確保建一塊地,活一片綠,成一團景。進一步加大綠化工程檢查力度,對已建好的工程項目,要進行“回頭看”、回頭查,確保規劃設計要求不變形走樣,確保園林綠化指標不打折扣;對違章建筑和有礙城市觀瞻的,要進行徹底清理,實施拆遷還綠;對綠化未達標的單位庭院和重點部位,要限期綠化到位;對確實沒有足夠空地進行綠化的,要依法收繳綠化補償費,實行異地補綠。四要千方百計提升城市品位。充分挖掘城市歷史文化、自然景觀和特色資源潛力,把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結合起來,從“露水、顯綠、彰文”三個方面塑造城市特色。進一步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突出道路、供水、公交、環衛等重點設施,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深入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加大道路交通、市容市貌、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景觀保護、市政設施等治理力度,徹底消除死角和盲區。對城市古樹名木要實行掛牌保護,不準隨意砍伐、遷移,切實讓歷史的印記得到永久保存。
第三,制度創新再深化,進一步健全生態建設的長效機制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迅速提升“綠色家園”的含金量,既要鞏固已取得的創建成果,更要實現突擊創建向長效管理轉變。各部門、各單位要始終把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作為創建工作的根本抓手,不斷鞏固和擴大創建成果,使創建活動常態化、深入化、持久化。一要進一步深化園林綠化管理體制改革。堅持“政企分開、建管分離”的原則,進一步理順建、管、養三者之間的關系,實現園林綠化行業由政府出錢“養人”向出錢“買服務”,由“以費養人”向“以費促業”的轉變,推動市政公用事業的市場化和城市園林綠化的產業化。二要進一步完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充分發揮公共財政投入的導向性作用,始終把城市綠化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基本建設計劃,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切實保證綠化建設的資金需要。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穩定的、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充分調動外來資本、民間資金、社會資源參與城市綠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三要進一步完善義務植樹造綠制度。堅持走全民建綠、全民護綠道路,多層次、多渠道動員和組織企業家、市民、青少年、勞動模范、婦女群眾等不同群體,采取共建、捐建、認建、認養、認管等形式,發動全社會共建美好綠色家園。
第四,組織領導再強化,進一步形成攻堅決勝的強大合力
臨安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東臨杭州,西接黃山,南連千島湖,北靠天荒坪,是太湖和錢塘江兩大水系的源頭,也是長三角地區緊靠大中城市的重點林區市。全市轄26個鄉鎮、街道、市域面積3126.8平方公里,人口52萬。臨安環境優美,資源豐富,有林地403萬畝,占全市總面積的86%。境內有天目山、清涼峰兩個國家自然保護區和青山湖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山核桃之鄉”和“中國竹子之鄉”。臨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縣治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始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奠基人錢槿的出生地和歸息地。
近年來,臨安市委、市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建設生態型、惠民型、節約型城市森林的要求,以“增綠量、上水平、抓管理、出精品”為著力點,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科學經營、效益兼顧,依法保護、建管并重城市森林建設理念,圍繞建設“生態經濟強市、吳越文化名城、休閑度假勝地”的戰略目標,切實加快了森林城市建設步伐。臨安2005年6月,臨安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使“創森”工作更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市政府委托浙江林學院編制了《臨安市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對該市錦城、玲瓏、青山及上甘四個街道359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建設規劃區進行了規劃設計。
在建設森林城市過程中,臨安以工程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環境綜合治理和生態高效林業建設。還以“一核、三縱、五橫、六楔、十園、多點”的城市綠地建設為重點,先后投入15億元大力實施生態公益林保護工程、城鄉綠化一體化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城區綠化美化工程、興林富民工程等五大工程,著力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環境綜合整治。
臨安十分注重森林、文化的和諧,在“綠色為本,文化為魂”觀念的引導下,臨安充分利用豐富的人文資源,圍繞古寺古塔古陵園、名山名水名建筑做文章,把城市森林建設融入文化古跡保護之中,融入吳越文化名城建設之中,城市森林的文化內涵在不斷提升,森林與文化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激情碰撞。
圍繞創建森林城市的目標,全市上下開展了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市林業局負責全市綠化造林工作,市建設局負責城鎮綠化,市交通局負責公路兩翼綠化,水利部門圍繞庫區、河岸大搞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林,市教委開展綠色學校評比活動,各街道、辦事處開展了花園式單位和花園式住宅小區競賽活動。市綠化委員會把城區義務植樹向農村拓展,不僅建立了“義務植樹登記卡”制度,還在全市建立了32塊義務植樹基地。同時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發揮積極作用,幾年來,共營造了黨員林、婦女林、共青林、學生林、民兵林、老年林等到各種紀念林46塊,面積達1.8萬畝。各級領導率先垂范,市領導每年都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在他們的帶領下,全市人民積極行動起來,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有聲有色,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了90%以上。
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社會各界熱心關注,多方共同努力,這一切的辛勤和汗水換來了森林城市建設的豐碩成果。對照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臨安已全面完成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各項工作,創建的基本條件和組織領導、管理制度、森林建設等三大項38個小項指標已達到了國家考核標準。已初步建成了以竹筍、山核桃等商品林基地為依托,百萬畝生態公益林為基礎,千余公里通道綠化為骨架,公園、廣場、河流、社區、庭院各種綠地相互交融,喬、灌、藤、花、草搭配有致,點、線、面、環協調發展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全市江、河、湖水岸綠化率達到82%以上,公路主要干道綠化率90%,并以公共綠地建設為主線,結合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做到了一街一樹一景。全市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自然保護小區1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省級森林公園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生態保護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城市面貌一新,城市魅力無限綻放。臨安綠起來了,經濟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幾年來先后榮獲了“國家生態示范區”、“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際示范林森林經營杰出范例”等20多項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
據了解,自2006年起惠州就確立了“生態立市”的城市發展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思路,統籌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諧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深入推進國家生態市的創建工作,惠州市環保局編制并實施了《惠州生態市建設規劃(2012―2020)》,確立了建設“低碳惠州、美麗惠州、宜居惠州、人文惠州、和諧惠州”的總體思路,為全市創建工作提供了指引。
做好“四綠”文章 守住一條底線
打造“綠谷”。推進森林碳匯工程建設,保護提升羅浮山、南昆山、象頭山的自然資源,羅浮山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推動南昆山創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象頭山建成生態休閑旅游基地,把三座名山打造成“生態綠谷”、“森林氧吧”。去年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1.6%,成功創建成為國家森林城市。
養護“綠肺”。推進森林進城、公園下鄉,實施城市增綠工程,每年新建一批森林公園,城市居民出行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推進西湖、紅花湖、金山湖“三大湖”建設,從生態保護、水質治理、環境美化等方面提升景觀檔次和文化品位。開展“千村家園綠化”行動,每年綠化村莊200個,改善農村生態和生活環境。
強壯“綠腎”。遵循保護優先、科學修復、適度利用、持續發展原則,高標準推進潼湖濕地公園、惠州海洋生態公園、考洲洋海洋生態公園建設,將其打造集生態、休閑、科普、人文為一體的“三大濕地”公園,充分發揮濕地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美化凈化城市的作用。
貫通“綠脈”。推進綠色廊道建設,加快東江、西枝江景觀林帶建設,對兩江四岸進行林相改造提升,完成10余條生態景觀林帶建設。加大高速公路節點綠化力度,與綠色廊道結合,形成“線上綴珠”的綠色空間體系。繼續推進綠道建設,把綠道建設成為生態通道、美麗通道。
“守住一條底線”,即嚴守生態底線。強化“生態自覺”,擔當“生態責任”,絕對不以犧牲環境的代價來發展經濟。強化源頭管控,堅持環保門檻不降低,環評把控不放松。近年來,惠州以環保把關否決了11.7%的項目;強化節能減排,堅持企業進園區,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特別是近年來,關閉了重污染的項目150多個,特別是重點用能單位完成節能技術改造580多項,二氧化硫還有氮氧化物的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強化設施建設,特別是把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建設當做重要的民生工程,列進每年必辦的民生實事,近幾年全市共建成污水處理廠72座,現在的日處理能力已經超過了140萬噸,城鎮污水處理率也達到了95%以上;強化水源保護,東江是廣東重點保護的水源,不僅是東莞、惠州、深圳的母親河,而且還是香港市民的主要飲用水源,東江水質的保護實施最嚴格的飲用水保護管理制度,用最嚴格的法律手段確保東江水質安全,確保東江干流惠州段的水質常年保持優良。
讓森林進城,促公園下鄉
城市綠道、森林家園和濕地公園建設已經成為惠州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葜葸€把村鎮“綠色家園工程”等國家森林城市創建項目融入到新農村建設中,把城市綠化理念延伸到鄉村,讓森林進城,促公園下鄉,實現村旁、路旁、宅旁基本綠化,實現集中居住型村莊林木綠化率63.27%,分散居住型村莊綠化率為48.73%。
創建森林城市,對于我市而言,意義十分重大。這既是我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四個四”發展戰略,促進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把這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辦好。創建森林城市,我市有很好的基礎:一是市民有很強的綠化意識,二是幾年來我們在綠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與先進地區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更高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我曾經去過幾個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城市綠化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日本,森林覆蓋率達到70%,一出機場大廳,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樹,郊區稍有坡度的地方也全是綠地。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優美的自然風貌。發達國家在城市綠化方面的這些思路和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對此,我強調幾點意見:
一是要科學規劃。搞好森林城市創建工作,規劃要先行。市規建局要牽好頭,林業局要做好林業規劃、綠化規劃,交通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創建規劃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相關部門一定要抓緊落實,爭取9月底前要全部編制完畢。
二是要落實責任。我基本贊同市綠委辦提出的“五大森林工程建設”和有關責任的分解。有關責任單位一定要抓緊制定工作方案,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城市森林建設工程包括城區公園建設、綠地養護、樓頂綠化、主干道綠化帶、園林式單位和園林式小區創建等工程,市規建局要牽好頭,市園林局負責實施。特別是城市主干道的綠化這一塊,不管是北大門也好,還是新建的西沿線也好,有條件的一定要形成綠化帶。所謂綠化帶,就不只是栽一棵樹,至少是將三棵樹排成排,形成帶,當然還可以更多,形成一個小森林。今后無論是新建的還是已經建成的園林式單位和園林式小區,主管部門都要給業主提綠化要求,尤其是提技術指標,達標的條件是必須要種多少樹、種多大的面積、樹徑要達到多少等。水系林帶建設工程,由市水利局牽頭,要在河道、江邊、水庫、水源涵養區建設防護林帶。
在一些發達國家,江河兩岸只見森林看不見堤壩。我們短期內不可能達到這么高的標準,但也要盡力把長、沱兩江的河堤綠化搞起來。城郊森林建設工程,由市林業局、市農業局牽頭,*、*、*三個區政府搞好配合,盡快把饅頭山變成森林。城區通道綠化工程,由市交通局、鐵路局牽頭,綠化苗木最好要速生樹種。我看到個別城市進城大道中間搞了兩公里長的銀杏樹,種了一年多了還是那個樣子,雖然樹種很好也很值錢,但就是不見長高。因此,我們在選擇樹種時,一定要選擇速生、常綠、遮陰效果好的樹種。城周集鎮綠化工程,由*、*、*三個區政府牽頭負責,有關部門予以配合。
三是要明確目標。創建工作的總體目標是:3年之內,實現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并為創建國家級森林、園林城市作準備。大家一定要在既定的期限內,全力以赴保證目標完成,甚至要超額完成。
四是要加強領導。市政府成立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和園林城市領導小組,實行統一領導,共同創建。我任組長,*和*副市長任副組長,分別負責城市和城區的綠化,綠委成員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創建森林城市辦公室(設在市林業局),負責創建的日常工作。
五是要創新機制。要按照“誰綠化、誰所有、誰投入、誰收益”的原則,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創建。比如,我們新建的城市道路兩邊被規劃成綠地、森林帶,這些可能牽涉到農民的種植,我們是否可以考慮把這些地規劃出來后從農民手里租用過來,一年一畝地可能就八九百塊錢,政府給補貼,地還是農民的,但必須種樹、種苗圃,苗圃里的樹農民還可以賣錢。這既讓農民增加了收入,也減輕了政府的綠化管護壓力。如何讓創建工作被老百姓接受,讓老百姓有所得,我們的相關部門還要加緊研究相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