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3: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產業調研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五年來,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結合本鎮實際,確立了“工業強鎮、項目支撐、產業富民、體制創新”的發展思路,注重發展以“牛羊禽、保護地、經濟林”為主的農業產業,不斷加強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大力發展商貿產業。經過鎮黨委、政府一班人的共同努力,廣大農民收入顯著提高,鎮財稅收入屢創新高,主導產業得到了極大發展,全鎮經濟呈現出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
一、主導產業發展現狀
(一)農業及農村經濟成效顯著
此前,****是個名副其實的農業大鎮,廣大農民以種糧為生,雖然能夠解決溫飽問題,但經濟收入不高,正常年景人均年收入僅為2450元,是全縣平均水平的72%。20**年,新一屆黨委、政府根據****山多地少、農業人口比重大、種植結構單—的實際情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自愿為原則、以農民增收為目標,把發展農業產業化作為調整和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的重大舉措和促進農民增收、富民興鎮的重點工程來抓,不斷加大農業投入,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不斷調整、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注重抓好設施農業、畜牧養殖和經濟林等特色產業,并著力培育龍頭企業和專業市場,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了明顯成效。
2、服務體系正在形成。以招商引資為依托,以小城鎮建設為平臺,建成了全縣最大的大牲畜交易市場和農產品交易市場,交易客戶和交易額持續增加,并影響和輻射到了建昌、凌源等鄰近市縣,甚至遠到河北、河南等地。同時,鎮政府實施龍頭帶動,不斷強化科技培訓,創新服務體系,使農戶生產與大市場之間得以有效銜接,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3、管理機制日漸完善。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產業化工作。切實加強領導,成立了專門的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并組織專業人員深入調研,制定了產業化發展規劃,成立了由主抓農業副鎮長負責的產業化領導小組,使全鎮農業產業化進程得以有序進行。
4、合作經濟不斷發展。到目前為止,全鎮有各類農民經紀人100余人。農機、蔬菜等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正在積極籌建中,農民經紀人隊伍不斷壯大,這些都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些不但有力地促進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農民的利益,使農民收入不斷提高。
(二)工業實力逐步增強
****資源匱乏,搞項目建設缺乏先天優勢。然而鎮黨委、政府一班人抓住主題不動搖,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強鎮、項目支撐”之路,并把項目建設作為“唯此為大、唯此為先、唯此為重”的“天字號”工程來抓。
首先,鎮黨委政府成立了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抽調得力人員成立了項目建設辦公室,專職負責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并進一步明確了獎懲制度。
其次,廣泛開展宣傳工作,統一全鎮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使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深入人心,人人皆知,在全鎮形成了“重商、親商、留商、富商、安商”的社會氛圍。
第三,創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成效,在工作中注重“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真情打動客商,以熱情服務感動客商,使客商招得來、留得住。
四是優化招商環境,增強招商競爭力。
我鎮正積極進行冶金園區的籌建工作,現在園區的整體規劃已經完成,太溝8萬千伏安變電項目也已完成,配水、通路等工程正在啟動,為承接項目做好了先期準備。
五是嚴格考核獎懲,形成良好的導向機制。
鎮黨委、政府研究出臺了《****招商引資獎勵辦法》等制度,真正讓招商引資有功人員經濟上得實惠,政治上得榮譽。同時,注重把后備干部調往招商一線進行培養鍛煉。幾年來,已有多名同志因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成績突出被提拔重用,從而在全鎮上下形成了按招商引資實績排位次、定獎懲、用干部的選人用人導向機制,有力地促進了招商引資工作的發展。
20**年以來,我鎮共引進**廠、**有限公司、***等投資億元以上的規模企業6家(落戶其他鄉鎮和**工業園區2個),項目總投資4、47億元,年產值達5、8億元,年利稅380萬元,不但填補了我鎮項目建設的空白,而且有力地拉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
(三)第三產業與各項民生事業協調發展
2、旅游業成為新農村建設、帶動農民致富、增加農民收入的亮點。近年來,我鎮重點發展以旅游、觀光、休閑一體、以*****等為主體的旅游景點,初步形成了以農村風貌、民族文化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游業。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方面
1、農民收入增幅較慢,經濟作物如特色果業、棚菜生產等在農業結構中的比重還較低,特色農業經濟凸顯不夠明顯。
2、基地建設滯后,規模效益不明顯。受長期以來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經營的傳統模式影響,導致產業規模小而分散,很難形成種養大戶,客觀上制約了產業化發展,不利于形成規模、形成基地。
3、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弱。農戶與龍頭企業、龍頭公司和中介組織之間關系松散,甚至因為部分企業的信譽、服務等問題,農民對產業化的推進有一定的戒備心理。
4、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目前我鎮還未形成規范、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注冊專業中介組織較少,農民經紀人大部分文化層次和業務素質不高,因銷售渠道不暢造成豐產不豐收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挫傷了群眾發展農業產業的積極性。
(二)工業方面
1、引進項目品種較單一。目前我鎮引進的項目以****冶煉為主,品種單一,且大多數為初級加工,產品附加值較低,對地方財政稅收、社會就業貢獻較小,對自然資源依賴性大,企業發展后勁不足。
2、建設用地面臨緊缺矛盾。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土地存量不足,廠房用地缺乏。主要是國家加大對土地征用的嚴格控制,項目征地手續越來越嚴格;二是項目用地征用難度大。除了征地手續越來越嚴格以外,群眾征地拆遷抵觸心理越來越強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項目用地已成為招商引資最重要也是最艱難的工作,并直接決定著已簽項目能否落地投產,如何超常規運作項目用地已成為當前要務。
(三)第三產業方面
1、結構不盡合理。我鎮批發零售、貿易、餐飲等傳統產業所占比重偏大,房地產、旅游服務等新興第三產業比重偏小,難以起到支撐作用。
?2、產業層次偏低,與其他鄉鎮相比差距較大。主要表現在規模小、水平低、素質差,且發展不平衡。從企業組織形式看,從事第三產業以個人私營經濟為主,且投資多限于商業和餐飲業,且注冊資金不多;從發展水平上看,規模小、檔次低、小打小鬧多,高技術、高附加值、有競爭力的企業較少,涉及新興產業更少,這些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我鎮第三產業的發展。
3、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滯后,投入不足,影響了第三產業的發展。我鎮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有些旅游景點因為資金缺乏,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差,配套服務不健全,還沒有形成多元化、特色化、規?;穆糜吸c。
4、第三產業中從業人員素質偏低,市場經濟知識匱乏,缺乏懂管理、會管理的人才,再加上資金緊缺,使第三產業難以形成規模發展,而且由于綜合服務業發展緩慢,專業批發市場少,難以形成產銷對接。
三、保證措施及扶持政策
(一)繼續把富民強鎮作為各項工作的最終立足點和落腳點。
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建設,落實惠農政策,給農民發展產業以最大的優惠條件,強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快專業村和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培訓農民經紀人,帶動農民實現由傳統農業向高效農業的轉變,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坑農害農行為,為農業生產在農機農技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多渠道轉移農村勞動力,通過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發展經濟,增加工作崗位,以多元化的經濟模式擴大就業容量。
(二)繼續把項目建設作為主攻方向。
一是要堅持項目建設不動搖,堅持把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作為全鎮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轉變觀念,改進工作方法,樹立新的思想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根據我鎮的實際和特點,切實建立科學的招商引資服務體系,明確部門職能,改進招商方式方法和策略,提高招商引資的效率。
繼續加大對外宣傳和推介力度,不斷提高****的影響力,進一步營造招商引資的濃厚氛圍。出國留學網
二是要加快園區建設進度,搭建承接平臺。
加強與規劃、土地、水利、電力等部門的協調,進一步完善園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三是逐步調整項目建設整體布局。要突出招商選資,除常規企業外,讓一些技術含量高、貢獻力大的企業落戶我鎮。圍繞****冶金園區的優勢,深度推進產業招商,重點引進能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形成產業生產配套的大項目,推介一批能帶動全鎮產業整體發展的重點項目,以新的理念、新的舉措推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三)繼續營造第三產業發展的寬松環境。
一是要在注冊資本、經營范圍、經營場所、經營方式等方面進一步放寬限制。
允許各種形式的資本進入,從投資經營和政策等方面為第三產業企業提供公平和競爭環境,積極吸引外來資金。
二是建議上級政府部門加強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辦公程序,改進審批辦法;
一、沙溪鄉基本概況
沙溪鄉地處峨眉山市西南部,幅員面積80平方公里,耕地2594畝,林地約1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4.6%,轄9個行政鄉,75個鄉民小組,在冊戶籍人口4633人,常住人口2500余人,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鎮,年平均日照約940小時,年降雨量1400—2000毫米。近年來,全鄉各村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關鍵舉措和根本之策,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不斷理清發展思路、制定扶持政策措施、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推動扶貧開發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產業扶貧助推精準脫貧取得一定成效。其中,茶產業發展比較突出。
二、發展茶葉產業的優勢
茶產業是沙溪鄉傳統優勢產業,擁有高山優質茶葉面積8000余畝,2019年新增茶園面積800畝,正以高山茶為特色,朝著茶旅融合穩步邁進。
(一)資源優勢。沙溪鄉生態條件非常好,森林覆蓋率達84.6%,沙溪河、大溪河穿流而過,氣候濕潤,空氣清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是發展高山茶葉產業和茶旅融合的理想之地。
(二)地理優勢。沙溪鄉位于峨眉山風景區西南,距城區約30公里,正在建設的樂漢高速將設置沙溪(回龍)出口,從高速出口至沙溪鄉規劃的旅游線路已完成征地。屆時,高速出口至鄉政府僅10分鐘車程。
三、存在的問題
沙溪鄉在茶葉產業和茶旅融合開發上雖具備較好的發展潛力,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切實解決。
一是思想觀念還需要進一步解放。絕大多數茶農的銷售方式還是原始的熟人銷路,賣到什么地方、賣給誰,沒有清晰的定位,營銷手段與信息時代、開放市場、消費升級相去甚遠。
二是茶產業發展基礎比較薄弱。多數村產業立地條件較差、土地碎片化、機械化程度低、產業路不通暢。產業布局分散,有面積無規模,有特色無品牌。茶葉產業發展沒有專項規劃,茶園發展到多大規模、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培育多少家、種植品種、空間布局、市場定位與拓展、品牌策劃和營銷等等,還缺乏規劃指導。
三是茶葉品質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調研對象反應,在品種上,茶樹品種有50-60種,目前多數茶園是需要改造的茶園,多而雜、產量低、收益少;在管理上表現為粗放式管理,缺少技術,管理不到位。一些茶農為了提高產量,每年對茶樹進行深剪,茶樹病蟲害多,茶葉產量提不上去。
四是交通基礎設施薄弱。沙溪鄉村道普遍為3—3.5米寬,組道和生產便道更為狹窄且多為依山繞行,路面凹凸不平運輸費用昂貴,嚴重制約產業發展。
五是茶旅融合還有差距。茶葉產業只是傳統產業,茶葉采摘、加工、品茶有沒展示區,茶葉觀光沒有布點。
四、進一步做好茶葉產業的建議
一是堅持解放思想。首先要破除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小農觀念,充分認識到當前沙溪鄉茶葉產業的發展正處在一個轉型升級的關口,不轉型升級、不加快發展,“年年有錢賺”就不會長久。同時,要跳出茶葉看茶葉,大力培育現代思維和市場觀念,引導茶農跟上信息化、專業化、品牌化。建議沙溪鄉黨委、政府組織茶農到外地學習考察,看看別人怎么干,將其作為茶葉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第一堂課。
二是堅持政府有序引導。要加強規劃引導。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廣泛聽取茶企、茶農意見,利用專業機構和專家力量,制定茶葉產業發展專項規劃,使發展有方向、有目標、有支撐、有保障。要加強政策引導。明確茶葉產業發展中所用土地、水、電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解決產業發展的后顧之憂。
重視油茶產業建設 為生態強縣添亮點
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筆者在下鄉下村進行林權改革、林業產業建設走訪調研中,發現蒙泉地區、白云以下鄉鎮的廣大干群對油茶產業建設發生了濃厚興趣。本文就全縣的油茶產業建設談一些見解。
一、**縣大力發展油茶產業的機遇和現狀
1、**縣發展油茶產業的機遇已經來臨
20xx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油料生產發展和意見》,20xx年,國家又在長沙召開了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明確提出要把發展油茶作為維護國家糧油安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一個重要產業來抓,擬投入600億元在長江以南14個省建立6000萬畝油茶產業基地,湖南省被列為油茶中心產區。**縣也被列為重點縣。茶油市場需求大。一方面,國際市場茶油嚴重短缺;另一方面,國內潛在市場更加可觀。目前,不少國家已基本實現食用油木本化,發達國家人均占有量達到20公斤,而我國人均占有量僅0.1公斤,潛在市場巨大。油茶開發潛力大。**縣適宜種植油茶的面積達15000公頃,特別是南部丘陵區,土壤肥沃、氣候適宜、雨量充沛,可望發展10萬畝。
2、**縣油茶產業的現狀不容樂觀
**油茶面積太小,目前僅存3萬畝。品種老化,全縣油茶以寒露籽為主,幾十年甚至百年未改造更新,經濟效益低下。管理粗放,**縣油茶只是經過了上個世紀70年代的一次全面墾復,以后30多年,栽培管理一直未能精耕細作,在自生自滅的環境中生存。采摘無序,根本沒有遵循采摘原則。加工缺失,**縣目前沒有油茶精深加工企業,形成不了商品環境。
**縣目前發展油茶產業還受人們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的影響,況且,油茶前期投入大,市場前景不明,潛在風險較大,效益比較低下。**縣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是油桐、油茶大縣,70年代開始轉入柑橘、茶葉大縣建設,縣域經濟內種植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同時,鼓勵、支持的優惠政策發生轉折,油茶產業受到了沖擊。
二、發展油茶產業應采取的對策
1、營造一個重視油茶產業、發展油茶產業的好環境。
一是要加強領導。建議**縣也要像省政府一樣,成立油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明確一位副縣長抓這項工作。二是加大宣傳力度,造成一種強大的聲勢。三是要實行考評獎罰制度。在初始階段,鄉村干部,縣直有關部門要有任務,有指標,并與一定的業績考核掛鉤。
2、打造一個油茶產業發展的好機制。
首先,要全力推進林權制度改革進程。其次,采取公司+基地+農民的模式發展油茶產業。再次,有關部門要配合支持,形成合力。
3、制定一個油茶產業發展的規劃。
20xx年8月至20xx年3月,縣林業局已會同發改局制定了全縣五年油茶發展規劃??傮w目標是:5年新發展10萬畝,連同已存的5萬畝,全縣總體控制15萬畝,重點區域是南部丘陵地區。20xx年重點在夾山鎮漢陽村、孫家嘴村、雨林村新造8000畝,在西周等村低改20xx畝。同時,在夾山的西周村水庫租地150畝,建設高標準的油茶種苗基地,當年出苗30萬株,滿足全縣油茶發展之需。
4、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程。
一是要重點建設種苗基地。油茶產業是百年工程,種苗質量至關重要,林業部門一定要堅持種苗管理條例、種苗審核、種苗鑒定等一系列規定,為農民把好關,服好務。二是落實低改技術,當前低改主要是做好品種改良,土壤熟化,清除雜質,施好底肥,防治病蟲害。三是制定油茶有機良品的生產標準,搞好培訓。
走勢 逆流而上 集群年后開工率良好
盛澤
集化纖長絲紡絲、長絲織造、長絲印染及長絲織物后整理加工為一體的盛澤鎮,產業鏈完整,生產加工能力居全行業領先水平。該鎮現有紡織相關企業2400余家,12萬臺無梭織機,年產各類紡織品130億米,325萬噸紡絲能力,30億米印染后整理產能。XX年盛澤工業總產值略有下降,主因該鎮多以生產仿真絲服裝面料為主,產品較為單一;同時該鎮的紡織產業鏈雖然完整,但印染與織造產能嚴重不匹配,使當地產品的深度開發和抵御外界風險能力不足。今年來,盛澤企業開工率良好,經營較為正常。
長興
作為全國里子布、床品用磨毛布、產業用襯布的重要生產地區,長興縣248家規模以上企業(以長絲織造為主),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75.54億元,同比增長13.24%;利潤23.6億元,同比增長17.74%;利稅31.32億元,同比增長16.77%。XX年長絲織造行業運行情況總體良好。今年一季度,紡織企業開工率達90%以上。
王江涇
王江涇鎮是“中國織造名鎮”,建有王江涇紡織集聚區,該鎮去年制定了“五水共治”的措施,對現有資源合理配置,維持了環境與工業之間的良好態勢。XX年,當地長絲行業總體運行情況較為平穩,今年由于季節性因素,呈現良好開局,預計仿真絲女裝面料的紅火局面會持續到5月份。
龍湖
龍湖鎮是“中國織造名鎮”,XX年全年長絲織造集群完成產值311.2億元,同比增長8%。該鎮長絲織造行業去年總體情況平穩,由于下游服裝行業今年普遍運行不景氣,很多中小型服裝廠倒閉,減少了服裝面料的需求能力。企業為了拋庫存,多降價銷售不計成本,使織造企業難以贏利。預計今年將持續此態勢,行情較為疲軟。
平望
平望鎮是省紡織協會授予的“江蘇省紡織名鎮”,紡織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85%,紡絲產能150萬噸,織造40余億米,織造企業706家。由于產業較為多元化,配套產業鏈完整,當外界行業不好的情況下,平望仍能較好運行,已成為吳江區繼盛澤之后的又一紡織重鎮。
七都
身為“中國家紡名鎮”,七都鎮有紡織企業100余家,從業人數2萬余人,由于該鎮的織造企業多以生產長絲色織大提花窗簾面料為主,產品極具特色,不易被追風模仿,具有極強的行業競爭性,故抵御外界能力強。XX年當地長絲產業運行良好,目前也呈現出良好的開局之勢,預計XX年還將繼續穩定良好的發展態勢。
瓶頸 產能擴張 高速前進與問題同行
生產成本上升
(1)勞動力資源緊張
用工招工一直是困擾江浙乃至全國紡織企業的最大難題。江蘇、浙江等地區很多企業反映招工難,造成企業不能滿負荷運轉,有的企業由于員工短缺只能開工50%。因紡織行業勞動強度大,工資待遇低,近幾年來企業間經常采用抬高工資的方式爭奪勞動力,用工成本一路走高。今年工人工資同比增長20%左右,王江涇、平望和龍湖等地區8小時織布工的工資已升到月4000元/人以上;加之第三產業及其它行業在待遇、工作環境等方面有較大的優勢,許多青年人不愿進入紡織廠,員工流動性大。此外,由于目前我國缺乏專業技能人才培育,致使專業技能人才十分匱乏,都造成紡織行業勞動力短缺。
(2)原料價格波動
XX年上半年隨著我國取消了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棉花價格下降。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滑,國內化纖產能出現階段性過剩,化纖長絲價格連續下跌。但是由于織造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下游服裝家紡企業根據當期原料價格對產品定價,使織造企業未享受低價原料時就被下游企業順勢降價,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盈利,特別是庫存較高的企業。很多企業表示原料下跌的風險要大于成本減輕的利好。大部分企業家都表露出對未來原料市場特別是棉花是否能夠與國際市場接軌、化纖價格是否還有下降區間的擔心。
融資難,企業流動資金不足
在XX年,雖然國家實施了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加銀行放貸量,但是由于集群地區的紡織企業多以中小規模為主,在銀行信貸融資方面相當困難,很多地方銀行明確表明不給紡織行業貸款;銀行貸款防風險門檻越來越高,條件日趨復雜,實體企業間因貸款擔保而相互關聯,無辜受累時有發生;企業多尋求社會融資,不但增加融資成本,更是混亂了市場。另外,也有企業反應,銀行不給紡織企業貸款并不是沒有資金,銀行也有強烈的放貸意愿,但由于社會對紡織行業帶有歧視性,無法正常享受國家應有的貸款政策。另一方面,企業流動資金的不足,也嚴重制約了企業在研發、創新方面的投入,很多紡織企業反應,由于缺少流動資金,生產經營都遇到困難,舉步維艱,根本無暇顧及產品的研發,從而進一步影響了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環保壓力大
我國長絲織造產業主要集中在環太湖及東部沿海地區,這些地區的環保壓力日益嚴峻,由于長絲織造產業主要的織造設備是噴水織機,在織造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污水,受到當地環保部門的嚴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的發展。如七都鎮就已明確規定,不允許企業再使用噴水織機,這就限制了噴水織機的產能擴增。在調研過程中,廈門有部分企業反映,目前紡織印染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的苯胺等物質不得檢出的問題對其影響很大。事實上由于噴水織機在織造過程中用水,無形中很多人都會對之“妖魔化”,其實噴水織機在織造過程中產生的污染非常有限,而且目前通過中水回用等技術,很多企業都可以做到60%~90%的廢水回用。
缺乏精細化管理,研發能力、品牌意識薄弱
在走訪中,調研小組發現仍有相當一部分長絲織造企業還沒有走出以模仿、跟風為途徑的產品生產模式,沒有形成很好的產品定位,管理意識不強,缺乏精細化管理,造成用工等成本的上升。部分企業研發能力弱,創新能力不強,自主品牌意識薄弱,極大地影響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企業更注重生產性的投入,新技術的研發投入明顯不足。此外,品牌建設方面意識薄弱,自主品牌建設也相對滯后。
良方 迎新常態 企業還需內外兼修
企業:苦練內功
(1)調整管理模式,尊重效益優先法則
在福建龍湖鎮走訪調研時,調研組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某企業從1995年開始做起,XX年以后就再未做過任何技改項目,但在產品開發上已將設備發揮到極致。目前企業規模為1000臺噴水織機,實際工人只有180余人,每人可照看40~50臺織機,工人平均工資8小時制6800元/月,為長絲織造行業最高,但噴水織機廢水實現零排放,產品庫存不超過3天。
吳江福華織造有限公司引進了史陶比爾公司的自動穿經機,更新噴水織機和采用led燈改造生產車間實現了節能降耗提高生產效率,還在5個織造車間都采用了水簾墻取代空調來控溫的新辦法。該辦法可使織造車間溫度穩定保持在30℃,比傳統的空調實現了節能20%以上。
經營不好的企業,或是盲目擴大規模增加產量、或是抱怨招工難、或是從事投機產業,而不專心研究本職行業。
(2)配套跟進服務,引導下游采購
很多企業都意識到了目前的困難,不僅僅單純做訂單、做代加工,而是主動出擊,開始培養自己的客戶群,不僅僅做面料,還開始為下游服裝家紡企業提供個性化定制及流行趨勢引導服務。
如有些紡織企業的研發部門開展了配套服務,通過研發面料的未來流行趨勢,為客戶分析面料的用途、風格和搭配,不僅售之布,還授之以用布、以裁衣。雖然目前東南亞由于勞動力廉價對我國紡織構成了極大威脅,但是他們還僅僅局限于單純的打工,低附加值的重復勞動,而我國則可以通過優化后續服務占領更多市場,獲得更大盈利。
(3)加大研發投入,走差異化道路
盡管七都鎮的紡織雖然規模不大,但是經濟運行情況良好,對XX年紡織行情預判充滿信心。究其原因,該地生產的產品多以色織類大提花面料為主,織機為提花龍頭織機,無論從原料選取,還是織造工藝來說,都與普通的企業有很大差異,在全國從事色織龍頭大提花的企業比較少。他們的產品獨特,而且很多企業目前也在做下游后道延伸,做成品窗紗窗簾出售,市場需求一直保持較高位的增長。
政府:政策引導
(1)加大產業升級力度,調整產業結構
龍湖鎮在將紡織產業做大的同時,大力推進紡織產業的差別化生產,圍繞提高高檔面料供給率,新型纖維開發利用,加快化纖、紡紗、織造和印染等行業的技術改造,促進高附加值品牌服裝和產業用紡織品研發應用。
長興縣相應制定出臺了《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鞏固提高特色產業集群發展,著力建、補、延伸產業鏈,做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
王江涇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工業經濟轉型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進一步優化集聚區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資源配置,提升主導產業規模。
(2)搭建服務平臺,合理規劃引導
長興縣鼓勵紡織大企業建立研究院和技術中心,搭建科技創新平臺,鼓勵中小企業走“專特新之路”。浙江長興現代新型紡織公共創新服務平臺的搭建,就是政府為了促進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為企業提供工藝設計、標準制定、檢驗檢測、產品開發、企業培訓、管理咨詢等所做的服務。
龍湖鎮鼓勵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建立龍湖紡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鼓勵紡織企業積極創建市級以上技術研發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行業技術開發中心等高層次研發機構,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引導企業開展網絡銷售。
盛澤鎮注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的打造。盛澤現已擁有多家國家級檢測中心,省級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網上和交易平臺。如盛澤紡織科創園,引進了各類研發設計機構、高校工作站等單位和機構53家;同時推進市場平臺建設,加快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的提升發展,努力將其建成為國際紡織品貿易中心、展示中心和信息中心。
平望鎮為了加強運行預警監測,配合經信委建立中小微企業運行平臺,著力拓寬紡織企業運行情況和數據來源渠道,保障紡織業的健康運行;同時出臺創新融資服務方式,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銀企對接活動,提供創投、風投等多渠道融資途徑,保障企業資金鏈的正常和在建續建項目正常進行。
近年來。圍繞“百戶十萬頭生豬、千戶百萬只土雞”生產基地建設目標,縣把畜牧業作為農民增收的四大項目之一。穩定生豬養殖的同時,按照“抓龍頭、建小區、促大戶”思路,領導抓、能人帶、信息引、項目推、服務促,大力扶持土(肉)雞養殖,鼓勵發展蛋雞和特色養雞產業,使養雞業逐漸成為農村經濟中極具活力的新型產業。年底,全縣雞存欄61.86萬只,出欄110.72萬只,雞肉產量276萬公斤,禽蛋產量531萬公斤,養雞產值3452萬元,占全縣畜牧業產值的13.81%養雞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生產格局得到調整。養雞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規模養殖發展壯大。隨著國家扶持政策和產業結構調整、市場需求走高。呈現規?;?、標準化發展態勢。全縣已注冊養雞公司8家,成立養雞專業合作社6個,建成規模養雞場10個,發展規模養雞大戶63戶,千只以上的養雞戶已成為土雞生產的主體。
二)科技含量大幅提高。新技術、新設備廣泛應用,生產水平快速提升。隨著養雞規模的逐步擴大。飼養方式得到改進,管理方法更加科學,生產水平明顯提升。千只以上的養雞戶基本都安裝了飲水系統和定時補光等自動化設備,柴莊鎮銀川養雞小區和杏坪鎮李家灣養雞小區在雞舍內安裝了自動飲水、補光、通風、上料等設施,并采用網面養殖的飼養方式,降低了雞感染寄生蟲病的風險。養殖戶大多使用“正大”新希望”秦樂”等品牌預混料配制全價飼料,蛋雞產蛋率維持在90%以上,良種雞年均產蛋在320枚左右,生產能力大輻提高。
三)生產模式趨于規范。協會、專業合作社)+農戶+公司”一體化生產經營模式得到推廣。龍頭企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社統一進行供苗、供料、技術服務、疫病防治、產品銷售,品牌意識不斷增強。隨著生產的規?;?、組織化、產業化。有效降低了養雞戶的養殖風險。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品牌意識不斷增強,成品雞及其副產品的品牌效應成為生產經營的發展趨勢和目標。蔡玉窯鎮馬房灣土雞養殖合作社于2007年注冊“秦舍”商標,由于其雞蛋品質優、營養價值高、綠色無污染,掀起“秦舍”牌土雞蛋銷售熱潮,實現了品牌、效益雙豐收。
四)養殖污染得到遏制。積極引導規模養雞場和養雞大戶建設沼氣池、集糞池、廢渣貯存池等基礎性防污設施,飼養環境逐步改善。為解決雞糞污染問題。鼓勵規模養殖戶廣泛實行“沼—林—果”或“沼—菜—廁”環保養殖模式。對于小型養雞戶,要求雞糞堆積發酵或晾曬,加工成有機肥料用于大棚蔬菜種植,目前干雞糞最高售價達14元/袋,增加了養殖經濟效益,推動了養雞產業可持續發展。
五)生產性能更加優化。品種改良成效顯著,品種改良成效明顯。全縣良種雞的比例逐年攀升。已建成孵化場2個,年孵化小雞50萬只。肉雞主打品種為三黃雞、雙佳A艾維因、海波羅肉雞等,具有生長快、耗料少、耐粗飼、抗病力強的特點。蛋雞品種主要為羅曼褐、羅曼粉、尼克粉、京粉等,具有飼料報酬高、產蛋多和成活率高的優良特點。土雞品種基本以土雞為主,間或有少量的雜交土雞,具有抗逆性強、肉質好、蛋品質優等特點。目前全縣良種雞覆蓋率達85%以上。
二、困難和問題
一)資金短缺、融資困難是目前制約養雞產業發展的瓶頸。規模養雞啟動資金和周轉資金數額較大。銀行支持農村的貸款額度小、期限短、門檻高,靠養殖戶個人投資金額有限。受銀行信貸權限上收和一些養殖戶誠信度較低影響,部分養雞戶很難得到較大金額的貸款支持,資金周轉困難成為制約養雞業擴大生產的重要因素。
二)技術服務體系不完善使養殖戶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撐。從目前的部門職能看??h農業局負責疫病防控和動物監督,縣畜牧中心負責畜牧生產。各鎮(區域)畜牧獸醫站合并到農林水牧中心,畜牧業生產發展、疫病防控、動物監督的三大職能分屬兩個單位,削弱了畜牧服務體系技術推廣、疫病防控、動物衛生監督及指導生產的職能,使大部分養雞戶得不到應有的技術指導,造成養雞成本增加,制約了養雞產業的發展。
三)養雞龍頭企業尚未形成。經濟實力薄弱,標準化生產水平較低??h養雞企業起步較晚。帶動群眾的能力不強。受經濟實力、技術水平、養殖觀念影響,養雞戶飼養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環境控制和飼養管理水平不高,使雞群的生產潛力得不到充分發揮,導致成本增高、效益降低。
四)土雞品牌培育不足。對飼養土雞信心不足。土雞無特定的種源場,特色發展尚未形成共識。多數養雞戶熱衷于飼養周期短、場地受限小、見效快的良種蛋雞和肉雞。種源缺乏、土雞存量少制約特色發展。未形成土雞生產龍頭企業,雞苗供應、技術指導、飼料配送、獸藥供應、成品雞回收一條龍服務尚未形成,規模特色效應不明顯。
五)產品加工增值滯后??h鮮蛋用于加工的不到1%淘汰雞加工銷售僅靠幾家鹵雞店現鹵現賣,經濟效益有待提升。全縣雞產品加工業發展與養雞規模發展相比嚴重滯后。禽產品銷售多限于原材料,沒有深加工提升產品利潤。
三、對策與建議
一)建立縣級土雞繁育基地。扶持建設土雞繁育場。筑牢商品代規模生產基礎。將土雞良種繁育補貼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按照“自繁自養”思路。制定詳細的土雞種蛋及種苗補助標準,解決土雞種源缺乏、種雞場損虧問題,為土雞專業化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二)有效處理利用糞污資源。引導養殖戶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并適當給予資金補助及技術扶持。加大生態養殖宣傳力度,按照有關標準修建糞污處理設施。指導養雞戶搞好雞糞加工及無害化處理,引導養殖業走農牧結合、循環發展之路。
三)強力推進養雞產業化發展。把培育雞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作為養雞業產業化經營的重點來抓。對禽產品進行收購、包裝、冷藏、銷售一體化服務,建立一批禽產品精深加工企業。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加快禽產品的原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商標注冊,樹立品牌效應,增強市場競爭力,將我縣的養雞環境優勢變成產品優勢和品牌優勢。
四)大力加強養雞戶技術培訓。全縣飼養戶缺乏飼養管理人員和疫病防治技術。增強產業抗市場風險能力。不能對雞場進行有效管理。應由農業、畜牧部門分年度、按區域、有計劃地對養雞戶從雞舍建設、養殖設施、標準化飼養、環境污染控制、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系統培訓。
一、發展現狀
縣是金絲小棗的故鄉和原產地,是全國最大的金絲小棗基地縣。全縣有紅棗面積60萬畝,常年棗產量6億斤,產值15億元,已經成為該縣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
(一)基地規模大,標準化生產水平高??h紅棗已形成運西以金絲小棗和運東鮮食棗兩大基地,在全縣10個棗區鄉鎮的45萬畝結果棗樹基地上進行標準化生產,常年產量效益和果品安全水平穩步提高,并建有全省惟一的國家級紅棗種質資源圃和良種繁育基地。
(二)產業效益大,群眾生產積極性高。一是經濟效益突出。目前,縣金絲小棗年產值已占全縣農業總收入40%以上,全縣1/3的群眾靠金絲小棗實現了小康,樸寺、小許莊、崔爾莊東村等省級果品生產重點村人均棗收入超萬元。二是社會效益良好。金絲小棗產業極大地帶動了加工、包裝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有效地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3萬多人。三是生態效益明顯。目前縣林木覆蓋率為29.53%,其中棗樹占所有林地面積的88.7%??h60萬畝連片棗樹林,相當于一個1200萬立方米容積的水庫,每年可吸收2萬噸二氧化碳,釋放1.5萬噸氧氣,同時還可吸收二氧化硫,阻滯大量塵埃。
(三)服務體系健全,技術創新成效顯著。建立健全了技術推廣網絡,每年定期免費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220多期,技術咨詢560多次,發放技術資料3萬多份。承擔金絲小棗技術開發、項目推廣42項,實現科技增值6000萬元。
(四)、生產企業多,產業化水平高。全縣現有紅棗企業500多家,160多家完成qs認證,年加工紅棗11000萬公斤。其產品銷往東南亞、韓國、日本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棗香村”小棗、“沛然”棗汁早在XX年就已先后打入 “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大型連鎖超市。
總之,縣紅棗產業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存在一定問題。一是結構性矛盾突出。優良品種少,普通金絲小棗占全縣棗樹面積的90%以上;二是營銷方式單一。80%的紅棗由廣東、福建等客商銷售到南方,并轉口銷往香港及東南亞,而自主外銷和出口僅占總產的15%左右;三是企業規模小,名牌產品少??h紅棗企業大部分屬于作坊式加工企業,有一定規模和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僅10余家,同時加工量不足全年棗產量的20%,具加工產品有高科技含量且銷路通暢的名牌產品很少;四是市場秩序還不夠規范。棗業發展中仍存在分散經營、各自為戰、競相壓價、無序競爭等問題,一定水平上影響了紅棗產業在國內外市場的聲譽;五是對外宣傳的力度不夠,特別是缺乏高層次、高水平的通過專家策劃后的廣告宣傳;七是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近年來,在棗果成熟前后出現陰雨天氣,造成棗果不同程度的漿爛,已成為影響棗產業健康發展的最大因素。
二、發展對策
一、 **茶葉產業發展具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
**鄉境內自然條件優越,適宜茶樹生長,茶樹品種資源豐富,**鄉 二、茶葉是促進**鄉山區、半山區、民族貧困地區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骨干產業。**鄉茶葉涉及面廣、影響力大、茶葉遍及全鄉所有村組,茶葉生產、加工、流通從業人員6500人,占全鄉總人口61%。茶葉發展村社中30%的農民家庭收入主要來自茶葉。
四、**鄉茶葉產業發展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十一五”以來,**鄉茶葉產業發展速度雖然較快,但發展中仍存在下列問題:一是茶葉作為產業發展的地位及作用認識不足,個別村社對茶葉作為產業發展重視程度不夠。二是茶葉扶持政策不配套,不完善,扶持力度小,投入不足。三是部分茶園基礎設施差,管理粗放,單產低,效益差。四是產業化水平低,缺乏一批上檔次、規模、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在全省叫得響的茶葉品牌。五是人才缺乏,技術落后,茶葉產量、質量提升緩慢。
六、“十一五”**茶葉產業發展的兩條關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