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3: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學史融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冶金史;再建制化;研究現狀;發展方向
[作者簡介]謝乾豐,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2006級博士生,云南農業大學教師,北京100083
[中圖分類號]TF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7)07―0127―04
目前,國內設有“冶金史”碩士點的高校有兩所:北京科技大學與鄭州大學;設有博士點的只有北京科技大學(以2007年全國碩士、博士研究生招生目錄為準)。當然,從事冶金史研究的其他單位或個人還有許多,如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上海博物館等以及著名的冶金史專家華覺明先生等等。北京科技大學的冶金史研究起步較早,它是目前國內從事冶金史研究的最早機構與權威機構之一,現在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的前身為原北京鋼鐵學院的冶金史組,它成立于1974年,1982年更名為冶金史研究室,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柯俊先生擔任顧問。該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在冶金史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為中國的冶金史研究博得了世界性的聲譽。
綜國內目前的冶金史研究,在其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取“實地考察、抽取樣品~實驗分析一文獻印證一得出結論”的研究程序,即科技史研究領域所謂的實證性研究方法;從其研究所涉及的內容來說,按科技史研究界的通俗分類,處于內史的研究階段。
實踐證明,在科技史研究的歷程中,內史的研究首先是科技史研究的重要領域與首要關注點,這是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因為人們認識事物,首先總是從認識其本身而開始的。瀏覽一下目前國內唯一的國家級的科技史期刊《自然科學史研究》,我們就會發現:從其創刊伊始直至1999年,該刊所公開刊登的科技史學術論文絕大多數都是屬于內史的研究范疇,即駐足于史料的收集考辨或論證的階段,特別是在其20世紀80年代所刊登的科技史論文,幾乎概莫能外,而對于與科技史密切相關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外在的因素則很少涉及。這是我國國內科技史研究初創時期的研究大氣候、大環境、大氛圍,所以這也必然影響到冶金史研究的小氣候、小環境、小氛圍,或者我們也可以這么說:正是由于眾多的猶如冶金史研究一樣的其他科技史研究的小氣候、小環境、小氛圍,而最終形成了當時國內科技史研究的現狀。其實,目前國內科技史的研究的大氣候、大環境、大氛圍仍然還裹足于內史研究的階段,還處于蹣跚前進之狀態。然而,放眼國外的科技史研究同行,他們早已走出內史研究的圈子,而關注于和科技本身密切相關的一切外在因素――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哲學等等。例如蘇聯物理學家赫森1931年發表的《牛頓(原理)的社會經濟根源》和默頓于1938年發表的《17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其實就標志著科技史研究之外史研究的轉向。前者后來發展為以貝爾納為代表的科學學,后者發展為以默頓為代表的在西方有著重大影響的科學社會學。這兩者都把科技的發展作一種外在的、社會學的理解,從而開創了科技史研究的新領域,而且此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眾多的偉大的研究成果。例如貝爾納的《科學的社會功能》、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等等,成為科技史研究領域的經典研究之作,并形成了所謂的貝爾納學派;而以默頓為代表的科學社會學,或稱之為默頓學派,除默頓本人的成名作及其《科學界的規范結構》和《科學發現的優先權》之外,其他代表性研究人物及其著作還有本?戴維德的《科學家在社會中的角色》、戴安娜?克蘭的《無形學院――知識在科學共同體的擴散》以及科爾兄弟的科學界社會分層研究等;同時,從其中還發展出了所謂的“后默頓”傳統,即以愛丁堡學派為代表的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的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研究。它的出現,不僅在科學社會學領域取得了話語霸權,而且在科學社會學界、科學哲學界、科學史界乃至更廣泛的范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所以,外史研究的轉向,能給科技史研究提供更廣泛的研究視野與研究領域。其實,國外除了從社會學的視角研究科學技術之外,從哲學的視野來研究科學技術也是碩果累累的。從邏輯主義歷史主義新歷史主義后現代思潮;從石里克、卡爾納普波普庫恩、費耶阿本德、拉卡托斯勞丹、夏佩爾這一連串如雷貫耳、耳熟能詳的“主義”與名字中,我們確實感到了我國科技史研究的滯后。于是乎,我國著名的科學史家劉鈍先生提出了新世紀科學技術史研究的“再建制化”問題,按筆者的理解:“再建制化”問題除了是科技史研究機制的繼續提高與完善之外,更應該是科技史研究方法的再建制。
事實證明,作為一門連接文理學科的跨學科研究――科技史研究,在經歷了目前縈繞于科技史研究界的那種“目前中國科技史似乎沒有什么可以再搞”的夢魘之后,我們的研究視野、研究領域必須跨出內史的門檻,走向與科技史密切關聯的社會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思想史等等一切相關的領域,從而探討它們之間的直接或間接關系,尋找自己更大的生存空間與發展領域,并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如人類學、民俗學的研究方法,拓展自己的研究視野,開創新的研究思路,走向與外史研究相結合之路、走向外史的研究之路,這也許是目前國內科技史研究也包括冶金史研究在內的研究方法“再建制化”的發展方向。
目前國內冶金史研究的學術論文,還大都遵循“礦冶遺址考察、抽取樣品一實驗分析一文獻印證一得出結論”之研究范式[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只是冶金考古(archaeometallurgy)的研究范疇,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冶金史(history of metallurgy)研究],不能否認,這種實證性的研究方法曾為國內冶金史研究的進步起了重大的推進作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而且受到了國際冶金史研究同行學人的高度贊譽。然而,作為對人類文明三大標志之一的冶金技術的研究卻拋開與之密切相關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外因因素而進行純冶金內史的研究,視野確系過于狹窄。因為科技史本身發展的歷程表明:任何一項科技的發展并不是孤立的,它與社會的經濟發展、政治變革、文化思想等密切關聯。因此,今后開展冶金史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關系的研究以及其他一些目前還沒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研究,或許是其在新世紀取得更大研究成果的研究新領域。
筆者認為,今后國內的冶金史研究除繼續從事所謂的內史研究之外(這種內史性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隨著國內科技考古遺址的逐年發掘、新的礦冶遺址或者新的冶金文物的出土,都需對它進行內史性的研究與考證),還可以而且是必須從以下一些方面進行研究:
1.中國古代冶金史與中國古代文明的關系
冶金技術的發明作為人類文明出現的三大標志之一(其他兩項標志分別是文字的發明與城市的出現),它在促進中國古代文明歷史的進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這樣說: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其實也是一部冶金技術不斷迭進的歷史。從早期的銅、鐵、錫、鉛等的冶煉而造就的中國古代輝煌燦爛的青銅器文明到今天現代化的鋼鐵冶煉而形成的鋼鐵文明等,一直滲透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聰明才智。在此期間,中華民族冶金技術的許多次世界領先,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在這一領域的獨步天下的豪氣。因此,通過冶金史的研究,有利于使人們更好地理解中國古代文明史的形成、發展與興盛的歷史進程。
2.冶金史與各個朝代的社會生產力之關系
人類從最初的刀耕火種發展到青銅農具特別是鐵制農具,大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為這不僅使國家富強、人民生活富足,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本領。與此同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冶金技術的發展,所以冶金技術與社會生產力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兩者互相促進、互相發展。因此,如果割裂這種聯系而只是單純地研究各個朝代的冶金技術的發展情況,確實有一種歷史的單薄感。
3.冶金技術思想(史)研究
中國是一個擁有濃厚哲學思維與歷史文化積淀的國度,一部中國文明史,其實也是一部中國思想史。作為時代中人,不論之于達官貴人抑或是從事被稱為“雕蟲小技”的如從事冶金技術操作的卒與徒,都不能不受到社會思潮或思想的浸,而這種影響的結果,便是體現于他們勞動產品或技術產品中的各種各樣的技藝或工藝。例如常見于商代中晚期及西周早中期青銅器上的饕餮與夔龍紋飾,這一方面給人以威嚴恐怖之感,另一方面又仿佛是溝通人神的化身,含有巨大的原始宗教力量,體現出超越現世間的權威神力的觀念,但春秋中期以后,青銅器的紋飾從那些威震一時的饕餮、夔龍等種種神靈,已經變成了搏斗、武士刺虎、婦女采桑、弋射飛雁等形象,充分反映了人與自然界的題材開始大量涌現,這其實表明了人的價值開始被認識,社會生活的內涵成為青銅器紋飾的一個重要母題。這種變化,其實體現了中國古代從以神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價值思想觀念的變化。此外,中國古代的“五行說”、“陰陽說”、道教、宋明理學等等傳統思潮都曾對中國的冶金技術有著深厚的影響。例如灌鋼技術的發明,就與中國古代“和”的哲學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天工開物?五金?鐵》記載:“凡鐵分生、熟,出爐未炒則生,既炒則熟。生熟相和,煉成則鋼?!痹谶@里,作者用“生熟相和,煉成則鋼”這一簡潔有力的語言,不僅是對這種灌鋼工藝所作的生動描述,同時也是用“和”的哲學思想對冶煉技術所作的精辟總結。推究其原因,就在于人們通曉了生鐵與熟鐵的各自屬性,同時又受到“和”這種哲學思想的影響,因此通過多年的親身實踐后,發明了“灌鋼”這一工藝技術,這對中國古代冶金技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4.冶金史與社會政治之關系
綜觀中國古代冶金史的發展歷程,冶金史也像其他事物的發展一樣,有也有其低迷的時期。這其中與歷朝歷代的政治制度及其所推行的政治意識形態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宋代的礦冶業之所以如此發達,這就得益于宋朝政府對礦冶業的重視的國家政策,例如宋政府對礦冶業的鼓勵開發的告發政策、礦產品的售賣政策以及對礦冶業的管理政策等,都為宋代礦冶業的興隆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但在清末,由于清政府政治上的腐敗、礦冶管理政策的失誤以及當時國外近現代冶金技術的引進等原因,導致了中國冶金技術在清末的逐漸衰弱與萎縮。
5.中外冶金技術交流史研究
正如任何事物的發展與其同類其他事物的發展存在著密切的交流與聯系一樣,中國的冶金技術也必然與國外的冶金技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交流。不論是駝鈴聲聲的塞上古道之絲綢之路,還是碧波蕩漾的海上絲綢之路,都曾帶去了中國古代的冶金技術,同時也捎回了國外先進的冶金技術??萍冀涣魇费芯勘砻鳎褐袊糯⒗畤?、日本、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確實存在著冶金技術的交流。例如梅建軍教授認為:由砷銅的存在及銅器的特征,可以初步肯定,甘青地區在齊家和四壩文化階段同新疆及歐亞草原地帶存在文化上的聯系及相互影響。所以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可以豐富我們的視野,同時也可以澄清中國古代冶金技術的起源問題。
6.多學科多視野的綜合研究之路
因為科技史本身就是一個邊緣性、交叉性的學科,這也就決定了對它的研究必須采取多學科多視野的綜合研究,而“冶金史的研究涉及到采礦、冶金、材料、歷史、考古等多學科的知識和物理及化學組成分析研究手段與方法,因此這不僅要求冶金史研究者本身要不斷學習,擴大知識面,改進知識結構,同時多學科的結合,更是開展冶金史研究的重要途徑”。在現階段,冶金史研究與考古或者說是科技考古結合得較為緊密,依靠這種結合,冶金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較為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對古代銅鏡表面“黑漆古”生成原因和機理的研究成果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其實,從更廣泛的學科綜合來看,冶金史研究還可以與其他學科進行結合,即除了傳統的“礦冶遺址實地考察一實驗分析一文獻考證一結論”的研究思路之外,我們還必須吸收或借鑒其他學科的優勢方法,例如人類學、文化學、民俗學等方法,融冶金史的文化價值及社會價值之綜合取向,從而拓展我們的研究領域與研究空間。例如從民俗學的角度研究冶金史就是一個非常新穎且充滿生機的研究領域。在此方面,對西南民族地區的銅鼓研究就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研究領域,但目前對銅鼓的研究,也還處于銅鼓制造技術、銅鼓金屬成分分析等方面,從民俗學的視野進行研究尚待來日。
7.對國外冶金技術進行研究
由于語言的限制、文獻的不足以及金屬器物的缺乏等原因,目前國內冶金史的研究幾乎沒有涉及對國外冶金技術的相關研究,然而在國外,卻有相當一批冶金史研究者對中國古代冶金技術進行研究,這除了與中國古代的金屬器物流失海外而給國外的研究者提供了實物考證之便之外,還同他們有著充足的研究經費密切相關。所以,目前國內冶金史研究的這種現狀,也就決定了國內的冶金史研究者很難與國際同行進行高水平、全方位的對話與交流,這種狀況其實也是國內目前整個科技史研究的窘境。
8.對近現代的冶金技術進行研究
“厚古薄今”是中國科技史研究的一貫傳統,也是其研究特點,所以中國科技史研究的“國家隊”――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近幾年來力倡對中國近現代科技史進行研究。例如從2000年底開展了“中國近現代科技發展綜合研究”,其研究成果已以《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叢書》的面目出現,但其中缺失中國近現代冶金史研究這一環節,因此作為冶金史研究者,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這一歷史性任務,從而補上這一缺失的環節。
9.對冶金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進行研究,即冶金史基礎理論的研究或冶金史元研究。從而建立起冶金史研究的理論框架
關鍵詞: 科學美 形態 科學事實 科學理論 科學審美
一 科學美客觀存在
正象在是否存在藝術美的問題上藝術家最有發言權一樣,在是否存在科學美的問題上科學家也最有發言權。很多著名科學家都在各自的科學實踐活動中感受、體驗和發現科學美的存在。毫無疑問,很早科學家們就懂得科學中蘊含奇妙的美。哥白尼在《天體運動論》中第一句話是“是哺育人的天賦才智的多種多樣的科學和藝術中,我認為首先應該用全副精力來研究那些與最美的事物有關的東西”。哥白尼選擇這樣一句話開始他的著作,清楚地表明了他是多么欣賞科學中蘊含的美。愛因斯坦曾稱贊玻爾所提出的原子中的電子殼層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領域中最高的音樂神韻”,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被不少科學家譽為物理學中最美的一個理論,玻恩說它“象一個被人遠遠觀賞的藝術作品”。玻爾茲曼曾經把麥克斯韋關于氣體動力學的論文當作神奇壯美的交響樂來欣賞。盡管科學家們對科學美的闡述大多是零散的、缺乏系統的,但他們對科學美的肯定則是不容懷疑的。 科學美是美的一種高級形式,是人按照美的規律創造的結晶。它是在人類審美心理、審美意識達到較高的發展階段,理論思維與審美意識交融、滲透的情況下產生的??茖W美客觀地存在于人類創造的科學發現和發明之中,它是人類在探索、發現自然規律的過程中所創造的成果或形式。
二 科學是美與真的統一
科學的對象首先是自然世界??茖W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的奧秘,見出自然的真貌,反映自然的規律。自然界在外觀上紛繁復雜,似乎雜亂無章,但在實質上和諧統一,具有規律可尋。宇觀世界如此,微觀世界亦然??茖W研究就是要力圖把握自然的統一與和諧。一種科學理論成果,如果揭示了自然界的規律,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諧,它就不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科學的最高境界便是這種真與美的統一??茖W史上,歐幾里德的幾何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普朗克的量子論等等被人們稱為“科學的藝術品”,決不是沒有道理的??茖W美的實質在于反映自然界的和諧,科學(科學實驗、理論、公式)之所以美,首先在于它能夠把握客觀實在,反映自然界的內在和諧。愛因斯坦曾指出:要是不相信我們的理論構造能夠掌握實在,要是不相信我們世界的內在和諧,那就不可能有科學。自然的和諧與統一決定了科學理論的和諧與統一,是大自然的和諧之美決定了科學理論的和諧之美。
三 科學美的形態
科學美的形態可分為科學事實美、科學理論美和科學實驗美。
1、 科學事實美
科學事實美是自然界和諧的結構和運動形式等客觀存在著的科學研究對象的美。它是一種內在的理性美,它不是由感性直觀而是由純粹的理智所能感受的??茖W事實對常人也許并不能起到特別的美感,但科學家卻能感受到它迷人的美的特質。例如,達爾文把他所看到的熱帶植物描繪成永遠留在人們心中的“一幅雖不清晰但卻無限美麗的圖象”。達爾文每當談到一草一木時,都把它們看成活的、有人格的東西。即使在通??磥硗庥^形式極不相同的自然對象那里,科學有也能夠感受到相同的美。比如,物理學家研究針尖上原子的排列,昆蟲學家分析蚊子眼睛的結構,化學家觀察晶體的顯微結構和物質的分子結構,都可以在不同的對象身上感受到一種對稱之美。
2、 科學理論美
一種科學理論如果能以盡可能少的基本假設,運用明晰而嚴密的邏輯工具推演出具有普遍深遠含義的結論,得出簡單、對稱的方程和公式,做出精彩的科學預見,這種理論就被科學家們稱之為美的。歐幾里德平面幾何學可以說是科學理論體系美的典范。整個理論從十條公設和十條公理出發,演繹縝密而引人入勝。許多科學家稱這為“雄偉的結構”,“巍峨的階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更是被無數科學家稱贊為偉大的科學藝術品。
3、 科學實驗美
科學實驗美指的是科學實驗設計及其實施過程中的科學美。它包括實驗指導思想的創造性,實驗裝置設計的新穎性,以及實驗技術與操作過程中的藝術性諸因素??茖W實驗美從設計到實施都讓人感到嚴謹、準確、簡潔、有序,富有藝術的韻律感,富有類似藝術審美的魅力。從美感效應來說,科學實驗的巧妙和巨大成功,帶給實驗者的審美愉快不亞于完成了一件藝術杰作。杰出的實驗科學家常被人稱之為實驗藝術家。德國物理學有維恩稱贊俄國科學家列別捷夫測量光壓的實驗是“極其美妙的”,甚至認為他實驗技巧之高是別人難以企及的。美籍華裔學者吳健雄也是當代最杰出的實驗物理學家之一。她以非凡的實驗才能,為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李政道、楊振寧的“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恒“假說作了驗證實驗,其實驗超乎尋常的難度曾使不少科學家望而生畏。她的無與倫比的實驗成績設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實驗科學史上寫上了光輝的一頁,同是也為實驗美增加了一個精彩的范例。
四 科學審美在科學創造中的作用
審美在科學研究領域的重要意義在于它能推動科學創造。科學研究是以求真為最高目的的,但由于美是那樣具有極大的魅力,是那樣切合人性的需要,愛美作為人的本質力量之一必然自覺不自覺地貫穿到人的一切活動中去。具體地說,審美對科學創造的作用可分為動力作用、啟迪作用和預構作用。
1、 科學審美的動力作用
對科學現象美的興趣、好奇可激發科學家探索的欲望,形成他持久的動力,激活他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想象。面對紛繁復雜的科學現象,科學家總是力求尋出其內在規律,而試圖建構一套美的符號體系,以最準確、最簡潔、最概括地傳達所發現的規律。愛因斯坦對于理論建構時的美學動機十分重視,他堅信優美的數學形式和現實物理世界一定有著必然的聯系。追求科學理論的不斷完美,成為科學家進行科學創造的恒久動力。 很多科學家是自覺依據審美價值尺度,按照美的規律從事科學研究和科學創造的,認為科學理論不僅應當是真的,而且應當是美的。法拉第在研究電場和磁場的關系時,為了清晰地表述出自已的科學思想,嘔心瀝血。一段時間內,他的正確思想由于未能找到合適的形式表達,因而不能為人們所理解。這一工作后來由擅長數學的麥克斯韋完成了。他用簡潔的數學形式不僅很好地表達出了法拉第的科學思想,而且在原有思想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2、 審美的啟迪作用
美是通過事物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感性直觀性??茖W審美啟迪也具有形象性特點,魏格拉提出大陸漂移說理論,就是得益于此。大陸漂移說是魏格拉受到地圖上大陸邊緣圖形吻合的啟發而提出來的。他從地圖上得到啟發后繼續深入研究,最后得出了科學的理論。在科學史上,科學家和藝術家集于一身是不乏其人的。許多科學家有很好的藝術修養。因此,從藝術的審美中受到啟迪的事例在科學研究中也比比皆是。偉大的天文學家開普勒在研究行星的運行規律時,就受到過家鄉民歌《和諧曲》的啟示。他將行星圍繞太陽運轉的角速度與樂曲的和諧旋律作類比,由此進一步研究,最后得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成為“天空立法者”。
3、 審美的科學預構作用
審美預構是科學家在科學資料、實驗設備缺乏的情況下,受到相關領域中事物的美學特性的啟發,以美引真,提出科學理論的過程。真的科學理論必然是美的??茖W現象表面雜亂無章,可現象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中必具有和諧性和秩序性,必具有簡單、對稱等美學特性。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的創制是以美求真的范例。門捷列夫根據自己現有的材料和審美經驗,提出了元素性質按原子量遞增而呈現周期性變化的規律的理論。門捷列夫根據他的科學美學思想,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排成一張周期表,并探討元素化學性質和原子量之間的關系。當時科學界公認鈹的原子量是13.5,應排在第四類??梢罁浠瘜W性質,應排在第二類。從周期表的完美性出發,門捷列夫將鈹放在第二類。最后經過精確測定,鈹的原子量為9.4,理應歸入第二類。這一事實正是出自他信奉的科學美學原則:真的理論必然是美的。從這一科學美學思想出發,他預言了三種未知元素的化學性質,認定它們的性質分別與硼、硅、鋁相似。后來發現的這三種元素鈧、鍺、鎵與他根據周期表預言的化學性質相同。
對科學美的好奇和追求可成為科學創造的心理力量,推動科學家不懈地去探索宇宙的奧秘,發現自然的規律,取得創造性成果。同樣科學成果也將給美學提供豐富的內容。所以,科技工作者在進行科學研究時,不僅不應忽視科學美,還應加強美學方面修養,注意美學原則,既求真又求美。
參考文獻[1] S.錢德拉塞卡(美 ),《真與美》,科學出版社,1992
論文摘要:物理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更是一種課程文化的親潤和陶冶,其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作為一種認識真理的探究活動,物理學不斷豐富、深化或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文化傳統,導致人們在認識論、方法論及自然觀等方面發生重大變化。嚴謹的科學態度、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這為物理教育中人文價值的體現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教育要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需要,要培養學生的科學人文素質,把愛國主義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科學精神教育等有機的統一與教育教學之中,已成為現代教育改革的一種趨勢。物理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更是一種課程文偉的親潤和陶冶,其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
物理教育,從內容上看作為一門研究物質結構和物質運動基本形式和運動規律的基礎科學,給人們帶來視野廣闊而又深邃的世界觀和宇宙觀。如伽利略的理論,改變了地球中心說;建立在廣義相對論基礎上的大爆炸宇宙學描繪了整個宇宙演化的圖景,正在不斷改變和深化人類關于整個世界的看法。又如牛頓建立的經典力學體系在天文學上的極大成功讓確定論的認識模式長期滲透在人的思維中,而大量分子運動的統計分布、量子力學中的海森堡準不準關系、天體力學中三體問題的不確定現象等使隨機論的思維模式得到承認。再如按經典的還原論,要認識物質必須首先認識物質的分子結構,而認識分子結構就要揭開原子的奧秘,即任何復雜的、整體的事物可以把它還原為簡單的、部分的子系統來研究,然后把各部分的性質、規律加起來,就能得到整體的性質、規律,但還原論忽略了子系統間的相互作用,而部分間禍合性質對整體的貢獻有時卻是必須正視的,如強相互作用的結合能與強子自身的能量是可比的,這樣我們就應以系統論的觀點來研究問題??梢?,作為一種認識真理的探究活動,物理學不斷豐富、深化或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文化傳統,導致人們在認識論、方法論及自然觀等方面發生重大變化。
做為一名教師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要完成上述的教育內容,教師與學生兩者之間就要有認識上、感情上和行動上的交流與探討,通過認真塌實的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等活動,讓學生體會形成科學的過程,把握科學、自然、社會和人類的關系,養成尊重他人和成果的正確態度,以及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這為物理教育中人文價值的體現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物理教師如何通過有效的課堂讓學生體會物理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呢?
一、教學中加強科學價值取向的指導
要使科學真正造福人類,必須從人文價值的視野中來逐步看待和理解科學。因此,物理教師在教育中要加強科學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使學生掌握真理,具有理性,能夠從科學的層面擴展到社會的層面,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用聯系、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使科學在人文的關照下,真正朝著對人類有利的方向發展,避免出現有悖于科學教育目的的負效應。如學習原子能,既要讓學生了解核技術可以用作醫療、能源,同時也必須向學生介紹核污染、核放射可以殺傷人類甚至摧毀地球;介紹水力發電,可適當介紹修建大壩對環境的影響。另外,要鼓勵學生將物理學習與生活實際以及社會問題(如能源、環境)相對接,在課堂與大世界連接的氛圍中吸吮人文思想的乳汁,學會與他人和諧共處,增強社會責任感,確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如:學習了能源的知識后,讓學生扮演未來的工程師,根據當地的地形特征、能源分布及社會發展要求情況,對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電站的建設進行大膽的設想;學習了聲學知識后,組織學生到工廠車間現場體驗,調查噪聲的危害,并嘗試提出減少噪聲的有效措施;學過電磁場和電磁波的相關內容之后,讓學生研究身邊的電磁污染,了解電磁污染的產生原因、電磁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公眾對電磁污染的了解程度以及怎樣防治電磁污染等。這樣,學生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也就成為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客觀求實、理性求真,批判創新等科學精神的培養應貫穿于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茖W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核神與科學活動內在地直接相關,物理學史上許多實驗發規都經過曲折,只有靠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才最終取得了成功??茖W家薄重事實,堅持不懈,勇于探索,他們在致力于科研活動的同時,處處重視人的價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會的和諧發展,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結合的楷模。牛頓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通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上”,既表現出對他人勞動虎果的薄重,也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態度。愛因斯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人類的企義感出發,勸說美國總統羅斯福搶在納粹德國以前研制原子彈;當研制成功以后,他又從人類的良知和社會責任感出發,和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一起,聯合反對使用原子彈。教師在教學中,將這些科學史內容與物理知識相融合,其中蘊涵的科學家充滿人文主義的態度和精神將激起學生心靈的震動。 三、離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于物理教學中
物理課程面對的主要是物質世界,探討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規律,其中包含了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如電荷間、磁體間相互作用,表面上與中介物無關,被稱為超距作用,法拉第提出電荷、磁體周圍存在著電場、磁場,赫茲實驗證實電磁波愉存在,場是物質便毫無疑問了;“作用與反作用氣“分子引力與斥力”、“波粒二象性”、“輻射與吸收”等都是辮證唯物主義中“對立統一”的物理事實;“物質的三態,.,;“全反射中的臨界角”、光電效應中的極限頻率,體現了奉物在柑互作用與轉化中的“量變引起質變”……這些豐富的素材對培養學生科學世界觀的作用不容置疑
四、教學中弘揚道德價值
道德是人的全面發展所追求的最高鴿的。21世紀所需的高素質人才,需要柑應一的道德修養,“公”、“誠”、“勤”、“勇”、‘謙”、“和”等美德在物理教育中都有極為豐富的內涵。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培養學生嚴謹求賣的科學態度的良好載體;《墨經》中杠桿平衡與小孔成像的觀察研究、原予彈氮彈的爆炸、人造衛星的上天能激起學生的民族自東感,而科技落后必遭污辱的道理又能激起學生的歷史責任意識;“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王淦昌、鄧稼先等隱姓埋名、頑強拼搏,玻爾在薄重老師與科學之間的抉擇,居里夫人發現鐳后將成果的無償奉獻,這些科學家的人格力量讓人肅然起敬·。一物理教學中,愛國主義與社會責任感的教育、道德價值的弘揚可有機地融人教學內容進行。
五、發揮美育功能.發展學生個性
摘 要 公共選修課是高校課程體系的組成部分,也體現了“通識教育”的理念。然而,各個學校的公共選修課教學管理模式各不相同,本文對哈爾濱師范大學公共選修課的教學管理模式進行了分析,以提高公共選修課教學質量。
關鍵詞 公共選修課 “通識教育”教學管理 改進策略
一、開設公共選修課的意義及教學狀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關于高等教育這一方面提到,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而要達到這一目的,高等學校必須使課程設置多元化。開設公共選修課,不僅符合教育規律,也是使課程種類多樣化的重要手段,是實現“通識教育”的重要途徑?!巴ㄗR教育”作為大學的理念,應該是造就具備遠大眼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和優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層的文明教育和完備的人性教育。
為達到“通識教育”這一目的,哈爾濱師范大學開設的公共選修課一般是以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教育為主兼顧技能教育和就業教育為輔的教育課程,其主旨在于滿足學生的多種需求,促進學生各個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拓寬學生知識面,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和文化品味,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而公共選修課在學校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哈爾濱師范大學對公共選修課的課程設置大都按照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信息技術及經濟管理等領域來分類?;咀龇ㄊ且髮W生在畢業前跨學科、跨專業選修5~6門課程,每門課程20~30學時,占1~2個學分,平均每學期一至兩門公共選修課,(注要確切信息)要求學科之間互相滲透、文理交融。
公共選修課的教學管理包括專業計劃的審定、課程結構的設置、任課教師的征求、選課管理的運行、成績的審核和報送等五個重要的環節。公選修課開設的主要程序為:先由教師自愿申報,再到學校主管教學校長和教務處的教學主管領導審核,整合全校教學資源,確定開課的課程,并向全校學生開放,最后由學生在教學網絡點擊選修。
哈爾濱師范大學公共選修課教學使學生提增強了能力、高了綜合素質,上基本達到了“通識教育”的目的。但由于許多公共選修課開設的時間不長,教學管理的經驗不足,在公共選修課教學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哈爾濱師范大學近年來公共選修課的教學管理狀況進行分析,以提高公共選修課的教學質量。
二、公共選修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公共選修課所占比例較低
一方面,目前本校公共選修課共開設文、理、藝術、體育四大類共218門,學校公共選修課數量少,公共選修課開課門類相對不足,學生選擇余地有限。公共選修課在整個教學計劃中所占的比例較低,有的甚至達不到總學時的10%。,各個學期開設的公共選修課程不穩定,有些選修課程不是學生所期望的,特別是技能型的課程仍較為欠缺,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選修需求。
另一方面,公共選修課師資不足也是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之一,對開設公共選修課的教師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為具有講師以上職稱),資深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繁重,自身又面臨業務進修、科研工作的要求,影響其所開設公共選修課的教學效果。
(二)公共選修課教學環境不夠理想
一方面,學生選課缺乏合理指導。有些學生隨意選課,給公共選修課的教學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還有學生選修的課程較為功利,大多是與就業密切相關的實用型課程,或者是比較輕松易學的課程,但是,對一些真正具有“通識”意義的課程,學生因缺乏興趣而不愿選,以至于不少有現實意義的課程因為學生選修人數不夠而縮小開課規模甚至停開。
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對公共選修課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敷衍了事。他們認為選修課的學習對學生影響不大,也有的教師開設選修課僅僅是為了教學工作量。導致有些選修課教師備課不充分,沒有規范的授課計劃,嚴重影響了選修課的教學質量。另外,選修課不能沿襲教師講、學生聽,照本宣科等鈴聲的落后單一的教學方式,公共選修課的教學手段、教學媒體也有待改進和加強。
(三)公共選修課的教學和考核過程缺乏監控
公共選修課的課程靈活,教學方法形式多樣、公共選修課一般安排在晚上和周末,這直接給職能部門對公共選修課的質量監控帶來困難。
有的學院對公共選修課教學管理不夠嚴格,對公共選修課的教學大綱及授課計劃的制訂、教材的選用等要求未能做到嚴格審查。有些公共選修課沒有選用適合教學的教材,一般是由教師隨意選用教材,或直接用專業教材,這些做法間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也有些公共選修課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教學內容過于簡單,無法滿足學生需要;未能做到對所選學科知識融會貫通,達到提高素質、傳授學生技能的目的。另外公共選修課課程考核形式一般都是由任課教師自行安排考核。,考核也沒有固定的程序并且不夠嚴格規范,考試形式比較單一,大多課程考核以學期論文作為考試題來評定考核。
三、公共選修課教學管理的改進策略
(一)學校要建立起完善的選修課設置機制
合理安排選修課的開設,完善公共選修課設置,以優化選修課資源的配置。對那些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的課程,比如文化、國學、科學史、科學動態等課程要積極扶持。還要合理配置有助于就業和創業的選修課程,使其走出校門時,有能力、有準備面臨擇業的挑戰。
當今時代,大學生思想活躍,對新生事物興趣濃厚,學校對其進行人文修養和傳統美德教育,有利于形成他們完善的人格,同時輔之必要的就業和創業教育,能使學生成為符合時展的合格畢業生,使學生走向社會后,盡快適應社會,取得成功。
(二)學校應優化公共選修課教學環境
一方面,師生共同做好公共選修課的選課。公共選修課的任課教師應當兼顧學生興趣、特長、專業的差異,對不同學生的選修的課程進行個性化指導。在每學期進行公共選修課選課前,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應當設法使學生了解關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學習目標的相關知識,同時對公共選修課任課教師的學術背景及研究方向加以介紹,幫助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和實際需要選課,減少學生選課的盲目性。學生也應根據自己的道德修養、人文修養、就業現實等一系列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夠切合自己實際情況合理地選修公共選修課。
為實現“通識教育”的理念,學校應適當鼓勵文科學生選修對自己專業有益的理科類課程,理工科的學生選修一些對自己專業有益的文科類課程,做到“文選理、理選文、文理選技能、素質培養和能力提高相結合”。真正做到學科間交叉融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另一方面,教師要在選修課教學中加強自律,努力上好選修課。與必修課教學相比,上選修課的教師相對比較寬松。在這種情況下,要保證教學質量,除了學校方面有效的監管、監督外,要看教師的職業道德是否高尚,教學行為是否自覺,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選修課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和自律,要盡職盡責地擔負起選修課教學使命。同時,教師還要處理好選修課堂上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很大作用。
教學手段要創新,教學媒體應盡量向選修課的學生開放。教學手段要多樣化,座談、戲劇、調查、實踐都可以作為選修課的教學手段,而且許多選修課正會因為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會更吸引學生,例如,選文學的同學可以排演話劇《雷雨》,選科學的可參與收光線導電實驗。學校也應向選修課的同學開放教學媒體,讓參加選修同學能體會專業學生相同的授課效果。
(三)加強監控,提高公共選修課的教學質量
學校不能忽視對選修課的紀律管理,要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有效地約束學生學習,教師也應配合學校的職能部門,對學生嚴格考勤和考核,考核形式要多樣化,筆試、口試、論文、調查報告、學生在選課期間取得的相關發明創造及獲獎都可作為該選修課的成績。
學校的質量評估部門應對公共選修課進行定期的檢查和不定期抽查,以了解和掌握公共選修課的教學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要充分發揮教學督導的作用,深入課堂聽課、評課,組織學生對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測評。
學校還可以制定公共選修課的評價方法,對公共選修課進行定期評估,期末總結,進行末位淘汰制,對教學質量高,學生歡迎的課程給予獎勵;對教學質量差,學生不歡迎的課程,進行限期整改直至停開。選修課也應像必修課那樣,把教師教學計劃、教學日歷、教學大綱等教師教學檔案,考試、成績等學生學習檔案,都納入到日常規范管理中來,建立起詳細的檔案體系。
四、結論
高校公共選修課的開設具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是高校教學計劃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潛能的重要措施。盡管哈爾濱師范大學公共選修課的教學狀況還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教師和學生端正態度,對公共選修課加以足夠的關心和重視;同時學校教學管理部門采取積極、有效的解決措施,加大教學質量監管力度,嚴格公共選修課的教學規范,將公共選修課的教學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就能保證公共選修課教學的健康發展,提高公共選修課教學質量,以提高學生素質、增強學生就業能力,進而滿足學生多元化的知識需求。
本文是“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高?!肮x課”教學狀況的調查分析與改進策略研究”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宣亞南,顏進.我國高?,F行選修課制度的利弊及對策.教育教學管理.2004(5).
[2]楊從軍.提高公共選修課教學質量的對策.黑龍江教育.2008(7、8):118.
[3]郭學勤.關于高校選修課課程建設問題的幾點思考.寧波大學學報.2005(1).
[4]黃巧萍.加強公共選修課建設,推動高校教學改革.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3(2).
[5]楊靜,趙蓉,李慧茹.談高校公共選修課的設置與管理.煤炭高等教育.2004(4).
引言
如何正確認識現實世界一直是哲學研究討論的重要課題之一。早期的哲學思想具有靜態、抽象等顯著特征,比如認為整體由部分組成,人們可以通過認識部分來認識整體。其在哲學方法上表現為典型的機械論、還原論和形式邏輯。
隨著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逐漸深入,發現早期的哲學思想和方法論日益顯示出局限性。仍以整體與部分這對古老的哲學范疇為例,線性疊加原理顯然忽視了子系統間的相互作用。實際上,“隨便堆放在一起的材料并不必然構成一所房子”(亞里士多德,1990)??梢?,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可忽視,世界并非是線性疊加的。要深刻認識現實世界的非線性特征,有必要借助新的哲學思維和方法。分形理論的產生正好為現代哲學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
分形理論(fractal theory)產生20世紀70年代,其與耗散結構(dissipative structures)、混沌理論(chaos theory)一起被認為是該時期科學史上的三大重要發現。分形理論最初被應用于水文觀測、海岸線勘測等自然科學領域,其后逐漸延伸到數理化、生物醫學、地質與地理學、天文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等諸多領域,近年來已滲入到經濟學、金融學、繪畫、電影等社會科學領域。美國著名科學家約翰·惠勒指出:“可以相信,明天誰不熟悉分形,誰就不能被認為是科學上的文化人”。
本文首先介紹了古代哲學中的還原論觀點,指出線性科學的局限與不足;其次介紹了分形理論的產生和發展,并用實例來展示分形幾何的魅力;然后詳細介紹了分形理論在我國的發展現狀;最后闡述了分形理論在資本市場研究方面的若干成果。
還原論與線性科學
(一)還原論的產生及意義
1951年,奎因在《經驗論的兩個教條》一文中,首次使用了還原論(reductionism)一詞。以科學哲學方法來定義,還原論是一種旨在將復雜性分解為更為簡單的組成部分以研究其本質與規律的認識復雜性的方法。此后,牛頓進一步發展了還原論思想。牛頓力學拆整為零的做法,對整個古典科學起了示范作用,也使還原論成為近代科學占主導地位的方法論原則。
還原論在科學哲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以線性疊加原理為基礎,將復雜的、整體的系統還原為簡單的、部分的子系統來研究,通過分析部分的性質、規律來認識整體的性質、規律。不僅如此,還原論還直接影響了人們對物質可分性的理解,如古希臘的原子論、印度的“四因說”、中國的“五行說”。即使是結構主義的理論也能隱見還原論的影子。
(二)線性科學的產生和發展
1687年,牛頓《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一書的出版標志著近代科學的誕生,也奠定了線性科學發展的基礎。
線性科學研究的主要是線性的、可解析表達的、平衡態的、規則的、確定的、可逆的、可用邏輯分析的對象。在方法論上,往往把一些復雜系統分解為幾個簡單化的子系統,分門別類地去研究。從哲學思想上說,線性科學方法是一種典型的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問題處理方法。牛頓第二定律認為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唯一原因,加速度是力作用的結果,因果關系一目了然。
線性科學理論和方法在幾百年的歷史中,一直左右著近現代科學的發展。直到20世紀中期,隨著新的理論和技術手段的出現,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和看法才發生了新的變化。
20世紀40年代后期,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先后產生;20世紀70年代,混沌理論、分形理論和耗散理論相繼問世。當代科學逐漸從簡單轉向復雜,從線性轉向非線性??茖W的發展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分形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一)分形理論的產生
美籍法國數學家b.b.mandelbrot于1967年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了《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的著名論文,標志著分形學科正式誕生。1977年,mandelbrot發表了《分形:形、機遇和維數》的專著,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分形幾何的思想、內容、意義和方法,將分形理論推上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1982年,mandelbrot又出版了另一部專著《自然界的分形幾何學》,分形理論至此初步成形。
mandelbrot將分形定義為局部和整體按某種方式相似的集合,這是目前關于分形定義普遍被接受的說法。然而,該定義并不明確。一般認為,某集合f是分形集,一般要求具有以下性質:f具有精細的結構,即在任意小的尺度下,它總是有復雜的結構;f是不規整的,其整體與局部都無法用傳統的歐氏幾何來描述;f通常有自相似性,這種自相似可以是形狀上或統計意義上的;一般地,f的某種定義之下的分形維數大于它的拓撲維數;在大多數情形下,f可能由迭代過程產生。
(二)分形理論特征及實例
分形理論研究的對象通常具有難以用歐式幾何描述其形態的客體,具有標度不變性(對稱性)(invariant scale)和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等顯著特征,體現了自然的造化之神奇和藝術之美。
標度不變性指事物的局部與整體雖然不同,但經過拉伸、壓縮等操作后,不僅相似而且可以重疊。標度不變性表明系統中的每一元素都反映或含有整個系統的性質和信息,從而可以通過認識部分來認識整體。
自相似性是分形理論的核心,指某種結構或過程的特征從不同的空間尺度或時間尺度來看都是相似的,或者某系統或結構的局域性質或局域結構與整體類似。對于有規則分形,這種自相似性表現為無窮嵌套;對于無規則分形,這種自相似性表現為統計的自相似性,在無標度空間中表現出自相似性。雪花、晶體,以及人體的小腸,都具有高度的自相似性。
轉貼于
以下是幾個有規則的分形圖形:
馮科克曲線(van koch’s curve)是瑞典數學家赫爾奇·馮·科克在1904年創造的。具體生成的方法是:把等邊三角形的每一條邊三等份,去掉中間的三分之一,在被去掉線段處向外做出兩邊為此線段三分之一的尖角;重復這一過程以至無窮。其形狀類似雪花,又名雪花曲線。馮科克曲線具有獨特的數學性質:處處連續,但處處不可微;長度無限,面積為零(見圖1)。
希爾賓斯基三角形(sierpinski pyramid)由正三角形不斷去掉中間占四分之一面積的正三角形得到??梢宰C明,希爾賓斯基三角形的面積也為零(見圖2)。
康托爾集(cantor set)生成方法為:從單位區間[0,1]出發,三等分并去掉中段,得e1,將e1兩個區間繼續三等分并去中段得e2,以此類推,所得極限集合為cantor集。其由德國數學家格奧爾格·康托爾在1883年引入??低袪柤囊粋€典型性質是點數無限,但長度為零(見圖3)。
(三)分形理論產生的意義
分形理論的產生,對于人們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在深刻理解整體與局部的辯證關系方面,分形理論與還原論的方法和實質并不相同,前者是對后者的有力補充和突破(李后強,1993;李后強、汪富泉,1992;王世進,2006)。
還原論認為,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部分包含在整體之中;部分相加可以構成整體,整體大于部分。微積分中求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就充分體現了這一思想。不過,還原論將部分轉化為整體的過程是機械的、靜態的,這是還原論的局限性。
分形理論認為,部分以與整體相似的方式存在于整體之中,部分可以反映整體。同時,分形理論提供了部分到整體的生成規律、形成方式。分形理論體系中的有限和無限關系是建立在數學理論基礎上的,并非簡單的哲學思辨。它融進了整體方法、非線性方法、非解析方法、概率論方法等,正確地理解了數學的可分割和物理的可分割、思維的可分割與物質可分割之間存在的辯證關系。
綜上可知,在分析事物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時,還原論是基于線性研究的,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分形論為研究復雜問題提供了一種工具,在認識論上進步到非線性層次,從更深的層面揭示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進一步深化了科學哲學中的普遍聯系和世界統一性原理。
分形理論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經過40多年的發展,分形理論已成為非線性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分形理論在國外的研究于20世紀末就有重大突破,并且已將理論成果付諸實踐中。好萊塢影片《星球大戰》中,就使用了分形技術。
我國的分形理論研究在最近20多年才開始。1989年4月,中科院國際材料物理中心為推動分形理論研究而特別舉辦了分形學習班。曾任該中心主任的龍期威教授關于“分形和固體斷裂”的研究在當時處于國際先進行列,并完成了兩本比較有影響力的專著:《金屬中的分形與復雜性》(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年)、《金屬的力學性質:原子觀點、分形和連續介質方法》(與英國n.hmarch合著,英文)。
1989年7月,由四川大學、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組織召開了第一屆“全國分形理論及應用學術討論會”。其后,第二屆和第三屆會議分別于1991年11月在武漢華中理工大學、1993年10月在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召開。第四屆會議于2011年底在東北大學召開。該研討會為分形理論在我國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科研支持方面,1991底,中國國家攀登計劃(“八五”計劃:1991-1995)首次啟動了“非線性科學”研究項目。199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指南中,首次列出“分形理論及其應用”的研究內容,此后每年都資助若干有關項目的研究。
綜合來看,分形理論在我國發展的特點是起步晚、發展快、理論與應用并舉。大家自始就比較重視理論基礎和實際應用相結合。重慶大學的孫隸華教授等研究了“分形理論在制造決策模型實驗數據建模中的應用”;北京科技大學的呂志民等研究了“分形維數及其在滾動軸承故障診斷中的應用”,將分形維數作為識別滾動軸承故障的特征量;上海交通大學的汪慰軍研究的“關聯維數在大型機組故障診斷中的應用”,提出了將分形理論用于故障診斷的技術路線及基本計算方法。
分形理論應用于資本市場研究綜述
分形理論除應用于自然科學領域外,近年來也廣泛應用于社會科學領域。實際上,在公司財務和資本市場研究方面,已有學者試圖用分形理論重構市場基礎,并在此基礎上獲得一些投資績效測算和評估的新方法和新結論。
(一)分形市場理論形成與辨析
分形(fractal)一詞源于拉丁語“fractus”,意為“碎化、分裂”等。peters(1991;1994)首次將分形應用于資本市場,通過分析有效市場假說在理論和實踐中的不足,突破了有效市場理論的獨立、線性、正態、靜態等假定,是分形理論在金融市場中的直接應用。
國內學者樊智等(2002)在系統回顧emh的內涵并指出其存在不足的基礎上,將分形理論引入到金融市場效率研究領域中,分析了分形時間序列的經濟涵義并提出分形市場理論的意義。黃詒蓉等(2006)認為emh無法解釋資本市場具有的實際特性,指出分形市場假說框架下的分形結構特征更能有效地解釋資本市場的實際特性,分形方法是認識資本市場的有效非線性工具。
(二)分形理論在資本市場的應用
分形理論在資本市場中的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目前形成的研究成果并不系統。
國外學者triki mohamed bilel&selmi nadhem(2009)以g7股票市場數據為樣本,采用分形檢驗與修正r/s分析法研究發現,股票市場具有正的長記憶性;siow-hooi tan, lee-lee chong, peik-foong yeap(2010)以1985年1月-2009年12月馬來西亞股票牛熊市場數據,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分析,實證結果表明:在早期—尤其1997年金融危機之前,股票市場具有長記憶性,可以一定的概率對股票價格進行預測。
轉貼于
國內學者宋加旺(2005)介紹了分形市場理論在我國資本市場的應用,運用r/s與修正r/s方法實證發現我國資本市場具有長記憶性的分形特征,并分析了其成因。胡彥梅等(2006)運用修正r/s方法分析檢驗我國滬深股市日收益序列的長記憶性,發現兩市的日收益序列均無長記憶,但深圳成指日收益序列的記憶長度比上證綜指日收益序列的記憶長度要長。李宇海(2009)運用r/s方法來研究我國證券市場分形特征,發現我國股市的趨勢周期成分具有56個月左右的非周期性循環;季節成分中記憶性可覆蓋約10個月;短期波動成分中記憶性可覆蓋3.3個月。王鵬等(2009)把分形理論引入到我國債券市場中,實證結果顯示我國交易所債券市場的價格變動是以分數布朗運動方式進行的,呈現出典型的特征指數2<α的穩定帕累托分布,說明分形特征廣泛存在于我國交易所債券市場各時間標度下的收益中。
(三)分形市場理論的發展
在早期的分形理論產生后,也有很多學者對其進行了不斷完善和發展,獲得了一些新的成果。比如在多重分形理論研究方面,苑瑩等(2010)從資本市場的多重分形結構、資本市場多重分形特性及多重分形在資本市場風險管理中的應用3個方面,重點分析了資本市場中多重分形理論的研究進展,指出了多重分形理論在該領域所面臨的困難與不足,并展望了該研究的發展方向,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此外,許林等(2011)在分析及修正r/s分析法的基礎上,首次把多重分形r/s分析法引入到基金投資風格領域,通過計算6種風格資產指數在不同時間標度下的收益率序列hurst指數與平均循環長度來挖掘風格漂移及輪換規律,為基金經理及投資者在不同的股市風格行情下構建適度風格漂移投資策略提供了決策參考與理論支持。
〔關鍵詞〕中國傳統思維;整體思維;辯證思維;直覺思維
〔中圖分類號〕B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769(2017)03-0126-08
回溯人類的歷史與文化,我們可以發現:在全球化、一體化來臨之前,全世界的主要民族,其文化發展的歷程都走過了一條大致相同的道路,即由“原始思維”而進入“近代思維”,由“形象思維”而進入“抽象思維”,由“前科學”而進入“科學”,由“野蠻”而進入“文明”,由“巫術”而進入“宗教”,由“宗教”而進入“哲學”。
眾所周知,文化的核心是哲學思想。哲學是時代思想的精華,也是民族文化的精華。黑格爾(G. W. F. Hegel,1770-1831)指出:一個沒有哲學的民族,就像一座神廟里沒有神像。①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斷言,“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中華民族是有哲學的民族,中華文化是有理論思維的文化。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華文化在哲學思辨層面、理論思維領域的建樹頗為豐碩,而原其大端與指歸,則可以整體思維、辯證思維、直覺思維三者為代表。
清人云:“自六經以外,立說者皆子書也?!保ā端膸烊珪偰刻嵋肪砭攀唬┍疚膿钥疾烊笏季S的資料,除少量經書外,其主體就是子書(含道教、佛教和中醫文獻)。
一、整體思維
所謂整體思維,是以普遍聯系、相互制約的觀點看待世界的思維方式。整體思維方式將整個世界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認為構成整個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并且每一個事物又是一個小的整體,除了它與其他事物之間具有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之外,其內部也呈現出多種因素、多種部件的普遍聯系。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或部件發生變化,都會引起整體的變化;任何一個環節或部位受到損害,其整體都會受到傷害,從而影響其正常的運作。西人所說的“關聯思維”(correlative thinking)①、“關聯宇宙論”(correlative cosmology)〔2〕、“有機宇宙哲學”②或“有機主義宇宙觀”③,今人所說的“系統思維”〔3〕,實際上就是“整體思維”。
早在西周時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經萌生。《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④,“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體思維觀念立論的基本依據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與天地、自然的相互關系,從而合理指導人之所作所為。在《周易》看來,人與天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嵇康認為這是“自然之分”⑤);因此,人應當隨順天地之道而為,“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易?乾?文言》)。“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國的“一個突出的共同命題”,“《易經》對這一命題的發揮無疑起了歷史性的作用”?!?〕
|周以降,道家的列子、莊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張載等不但合理繼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發展和創新。道家認為,天、人同類而合一,“天地萬物與我并生,類也”(《列子?說符》),“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董仲舒對天、人問題作了詳細的論證和明確的表述,明確指出“以類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陰陽義》),即天人本來合一,故“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至宋代之時,張載正式將“天人合一”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明確提了出來,“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遺人,《易》所謂不遺、不流、不過者也”(《正蒙?乾稱下》)。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張載在《正蒙?乾稱篇》中提出了寶貴的“民胞物與”思想⑥,為合乎德性的實踐行為提供了一種觀念闡釋,將儒家的天人觀、物我觀、知行觀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層次。⑦
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中華傳統醫學(中醫),亦以“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等思想觀念為立論的理論依據,并且將這一整體思維觀念具體化、實踐化。中國醫學理論將人體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認為人體內部各個組成部分及各個組成要素之間既是相互聯系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約的、互為作用的。并且,“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歲露論》),因此人之保健養生等都應合乎天地之道、日月之行。在臨床治療中,中醫反對單純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強調整體而觀、全面診斷、辯證論治,亦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治病必求于本”。進而言之,中醫學不僅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且認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是一個統一體,亦即人體-自然-社會是統一的有機整體。
“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種宇宙觀或世界觀,又是一種倫理道德觀(生態倫理),代表著一種人生追求、一種精神境界。中國傳統文化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為根本特點的整體思維觀念和思維方法,對于保持人類的生態平衡,促進社會的協調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法國著名哲學家、現代生態倫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史懷澤(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在對西方的天人觀進行深刻反思之后,對中國的“天人合一”思想表示了由衷的敬佩與贊賞。他認為,這種哲學以“奇跡般深刻的直覺思維”體現了人類的最高的生態智慧,是“最豐富和無所不包的哲學”。〔5〕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中國先賢在闡述“天人合一”思想時,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類比法(analogy)。他們所枚舉、所闡釋的天地、萬物與人、我的關系,是基于豐富的聯想與獨特的比附(“類”),所揭示的往往不是事物的內在邏輯關系,只可意會而不可實證。雖然在立意與眼光上有其沉潛與高明之處,但與近代科學的精神主旨、研究方法是格格不入的。
二、辯證思維
辯證思維是人類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和重要方面,古代中國、印度和希臘都曾有過極其豐富、異常發達的樸素的辯證思想。
中國古人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處于普遍聯系之中,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發展的;任何事物都包含著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所有對立的兩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轉化的,萬事萬物既相互對立而又趨于統一。這都是合乎辯證法的重要思想。其中,普遍聯系和對立統一思想堪稱中國辯證思維的主流。
古代中國的這一辯證思維,廣見于東周以后的歷代典籍,如道家和道教的《老子》、儒家的《周易》、兵家的《孫子兵法》、法家的《韓非子》、醫家的《黃帝內經》以及佛教的《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百論》等。貫通諸家諸派的陰陽學說,有集古代中國辯證思想大成之勢。〔6〕誠如馬王堆帛書《黃帝四經?稱》所說,“凡論必以陰陽〔明〕大義”?!?〕
老子的辯證思想復雜而有系統。老子所說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老子》第二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講的都是矛盾雙方既相互依賴而存在、相互對立而統一,并且矛盾雙方又可互相轉化。老子所說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則合乎質量互變規律。
魏晉唐宋時期的道教重玄學派(以成玄英、李榮等為代表),吸收佛教三論宗和天臺宗的思想闡發老子思想,發展了道教的教理教義,使其更具思辨性和理論性。李榮著有《道德真經注》等,但其書業已亡佚。蒙文通(1894-1968)耙梳鉤稽,多有所得,詳見蒙文通《道書輯校十種》(《蒙文通文集》第六卷),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另外,蒙文通又命筆撰文,先后寫成《輯?!蠢献永顦s注〉敘錄》、《校理〈老子成玄英疏〉敘錄》等文,詳見蒙文通《佛道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蒙文通對重玄學派著述之鉤稽、思想之表章,有導夫先路之功。成玄英對《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所作之疏,“有欲之人,唯滯于有;無欲之士,又滯于無。故說一玄,以遣雙執。又恐行者,滯于此玄。今說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滯于滯,亦乃不滯于不滯。此則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道德經義疏上》)〔8〕,是道教重玄之學的經典言論。
《周易》所講的“八卦”以及兩卦相疊而為六十四卦的學說,就是從正反兩方面的矛盾對立來說明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吨芤住方浳乃f的“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周易?泰》九三爻辭),所強調的即是“平”與“陂”“往”與“復”的對立統一。對于《周易》的辯證思維,郭沫若(1892-1978)給予了高度評價,“《易》的出發點原是一種辯證觀”〔9〕,“從《易》的純粹的思想上來說,它之強調著變化而透辟地采取著辯證的思維方式,在中國的思想史上的確是一大進步”?!?0〕見諸《系辭上》的“一陰一陽之謂道”一語,既是《易傳》辯證思維的核心命題,更是彪炳青史的千古絕唱。朱伯(1923-2007)極度褒揚“一陰一陽之謂道”命題,它“可以說是我國古代哲學中兩點論的代表”,“是對先秦以來辯證思維發展的總結”?!?1〕
儒家所推崇的“中庸之道”,亦是典型的辯證思維?!抖Y記?中庸》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又說“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執兩用中”)。所謂“時中”,即“隨時以處中也”;所^“用中”,即“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12〕總之,所謂“中”,其確切含義即孔子所說“過猶不及”(《論語?先進》)、“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更詳細的論述,請參看呂紹綱《論孔子“中”的哲學》,《庚辰存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40-53頁?!爸杏沟幕舅枷刖褪前褜α⒔y一起來”,“這也是辯證法的實質”?!?3〕
先秦以后的儒家(尤其是宋明理學家),對辯證思想多有繼承與發揚,如張載(1020-1077)的“一物兩體”《正蒙?參兩》:“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兩故化,此天之所以參也?!痹凇稒M渠易說》一書中,張載又集中表述了“一物兩體”思想。另外,張載在描述事物矛盾運動的一般過程時,提出“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的著名論斷(《正蒙?太和》)。這就是說,“氣”是統一的物質實體,“一”是矛盾的統一性,“兩”是矛盾的對立性,“參”是矛盾的既對立又統一,“反其為”是矛盾的一方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就淵源而言,張載的“一物兩體”思想,來源于《易傳?系辭上》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程顥(1032-1085)的“物極必返(反)”朱熹《近思錄?道體》引程頤曰:“如《復卦》言‘七日來復’,其間元不斷續,陽已復生,物極必返,其理須如此?!?、朱熹(1130-1200)的“理一分殊”(或“一本萬殊”)朱熹論說“理一分殊”的文字比較多,如《朱子語類》卷十八、二十七、九十四等。等。王夫之(1619-1692)繼承和發展了張載“一物兩體”的辯證思想,認識到事物都有矛盾對立而又互相依存的兩個方面,“一之體立,故兩之用行”,“非有一,則無兩”(《張子正蒙注?太和篇》);并且,凡是相對相待的東西都不是絕然的對立,而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天下有截然分析而必相對待之物乎?求之于天地,無有此也;求之于萬物,無有此也?!馃瑒t液,水凍則堅,一剛柔之無畛也”(《周易外傳?說卦傳》)。
《孫子兵法?勢》所說“奇正”“日月”“四時”“五聲”“五色”“五味”等,都無一例外地揭示了矛盾雙方的對立與統一,“閃爍著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的光輝,奠定了我國古代軍事科學理論的基礎”?!?4〕其中,“奇正”具有普遍意義,“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其后,《李衛公問對》又補充了“奇正相互轉化”的內容,闡述了“奇正”和“虛實”的辯證關系,“奇正者,所以致敵之虛實也。敵實則我必以正,敵虛則我必以奇。茍將不知奇正,則雖知敵虛實,安能致之哉”(《李衛公問對》卷中)。
戰國末年,韓非用“矛盾”故事就對立統一規律進行了描述和概括(詳見《韓非子?難一》、《難勢》),說明“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以反映事物自身的矛盾和人類思維中的矛盾。當然,韓非的矛盾學說,也有過分強調對立,把斗爭絕對化的傾向,這也是不能忽視的。
陰陽是中醫的基礎理論,也是中醫理論的核心,“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饵S帝內經》雖然確立了中醫的陰陽學說,但沒有給陰陽下定義。明朝末年,張景岳(1563-1640)為陰陽下定義,“道者,陰陽之理也。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類經?陰陽類》)。張景岳為陰陽所下定義的“一分為二”四字,“抓住了陰陽的要領”,“可謂高度抽象、概括,揭示了陰陽最一般的規定性”〔15〕,“清楚地闡明了樸素的辯證觀點”。〔16〕
中國佛教亦蘊含了豐富的辯證思想。比如說,三論宗對諸法性空的中道實相論的闡發、宗密對“遮詮”與“表詮”的思辨,便深具辯證色彩。三論宗依龍樹(Nāgārjuna)《中論》卷首“八不偈”(“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之意,以顯發中道實相?!吨姓?觀四諦品》所說“三是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便是通過對空、假二諦的審視而歸諸中道。三論宗所說“中道”(madhyamāpratipad),意在揭示緣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但不是除去緣起的事物而后說空。誠如《十二門論?觀因緣門》所說:“眾緣所生法,即是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惫绶遄诿埽?80-841)對“二詮”(“遮詮”與“表詮”)妙義與奧旨的暢論與思辨(詳見《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下之一等),可謂深得“辯證思維”之個中三昧。呂(1896-1989)指出,宗密“把當時佛學最高思想統一于自身”,“代表了中國佛家最高峰的思想”,“也代表了當時正統佛教的最高學說”?!?7〕
克羅齊說:“在直覺中,我們不把自己認成經驗的主體,拿來和外面的實在界相對立,我們只把我們的印象化為對象?!保ā惨狻晨肆_齊著,朱光潛等譯:《美學原理?美學綱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10頁。)古代中國的陰陽學說,用相互對立的陰陽二氣的交互作用來說明天地萬物的產生和變化。陰陽學說認為,天文氣象、時令變化是由陰陽二氣交感引起的,世界是由陰陽二氣構成的,一切世事的變化都與陰陽二氣這兩個對立面的相互作用分不開。在中國先哲看來,陰陽雖然相互對立、關系緊張,但絕非水火不容、你死我活,而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①;尤其重要的是,中國先哲還認為本來相互對立、關系緊張的陰陽亦可互濟互補,從而通過動態運動以至達“和合”的和諧狀態②,這“證明了中國人傾向于在一切事物中尋求一種根本的調和與統一而不是斗爭與混亂”?!?8〕質言之,“陰陽”一開始就是一組對立概念(相待而有),“二分對比”的思想是陰陽觀念的本義。若就中西之比較而言,西方是傾向于排他的“二元對立論”,中國是傾向于互補的“二分對比論”?!?9〕
中國的辯證思維以追求和諧、協調、統一為目的,講求“不偏不倚”的中庸哲學,崇尚矛盾的調和統一,不太注重矛盾對立面之間的差異、排斥、斗爭,尤其不提倡矛盾對立面之間的水火不容、你死我活。這種思維的優點是有利于人與人的和睦相處,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和人類的和平發展;弊端是片面追求和夸大矛盾的同一性,忽視斗爭性,容易導致思想的封閉保守,阻礙新事物。
三、直覺思維
所謂“直覺”(直觀感覺,intuition),即未經邏輯推理而得的認知,是將“自己置于對象之內”,交融于對象之中的體悟③,“此是置心在物中,究見其理”(《朱子語類》卷九十八)。具體說來,“直覺是一種經驗,復是一種方法”,“為方便計,可以簡略地認直覺為用理智的同情以體察事物,用理智的愛以玩味事物的方法”?!?0〕
所謂“直覺思維”,是相對于“邏輯思維”而言的?!爸盭主義”(intuitionism)是現代西方哲學的重要思潮與流派之一,其主要代表是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和克羅齊(Benedetto Croce,1886-1952)。直覺主義者推崇“直覺”而貶低“理智”,肯定“直覺”是比抽象的“理智”更根本、更重要、更可靠的認識世界的方式,認為“理智”必須依賴“直覺”才有意義(克羅齊),故哲學應以“直覺”為基礎(柏格森)。這種思維的特點在于,它不需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形式,不需對外界事物進行分析,也不需經驗的積累,而是憑借主體的神秘的自覺、靈感、體驗、感悟,在瞬間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質。
“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是人類認識的兩者基本形式,二者其實并非水火不容。就本文論題而言,“直覺思維”是中國傳統思維的重要特色之一。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湯川秀樹(1907-1981)看來,“中國人和日本人所擅長的并以他們的擅長而自豪的,就在于直覺的領域”,“這是一種敏感或機靈”?!?1〕
中國作為邏輯學的三大發祥地之一(另外兩大古典邏輯是古希臘的形式邏輯和古印度的因明邏輯),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豐富多彩的邏輯思想、邏輯理論,它們表現在惠施、公孫龍、后期墨家、荀況、韓非等人的著述中。但由于政治、文化、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邏輯在中國古代并未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也并未成為人們思維方式的主流。中國的傳統思維方式特別重視的是經驗,而分析性的邏輯則被排斥在主流之外,邏輯思維在中國始終不發達。相反,直覺思維則有長足的發展和廣闊的市場。在中國古代,道家、佛教以及儒家都特別重視直覺思維。
道家最先提出并且首先運用直覺思維。道家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界的本原、至上的存在、唯一的終極,但“道”是不可聞見、無以名狀的,是不能用名言、概念認識的,只能靠直覺或體驗加以感悟或體認,是為“悟道”“體道”?!肚f子?知北游》:“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夫體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作為先秦道家學派重要代表的莊子,倡導“心齋”和“坐忘”。所謂“心齋”,就是排除一切知識之后,保特心的虛靜(“虛者,心齋也”),從而對“道”予以全體把握、整體感悟(《莊子?人間世》)。所謂“坐忘”,就是“隳支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莊子?大宗師》),即毀棄四肢百體、屏黜聰明心智,達到“內不覺其一身,外不識有天地”,從而造成一種心理上的渾沌狀態(“曠然與變化為體”),以便全體把握、整體感悟大全之“道”(《莊子?大宗師》郭象注)。究其實,這就是一種自發狀態下的神秘直覺。
佛教也重視直覺思維。佛教所講的“般若”(prajn~?。?,其實也就是一種直覺思維。佛教的直覺思維,既排斥感性認識,又排斥理性認識,強調通過“般若”的虛靜智慧而一覽無余地洞察真理的特殊智慧。禪宗吸收了莊子和玄學的方法,并與佛性的本體論相結合,提出了“本性是佛”“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的“頓悟成佛”理論(相對于北宗的“漸悟”而言)禪宗認為人人皆有佛性,“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要做到不迷而悟,必須在思想上恪守“三無”(“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在修行方法上,禪宗提倡“頓悟成佛”,“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以上引文,均出自流通本《六祖法寶壇經》),把直覺思維發展到了極點,從而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禪宗的“頓悟成佛”理論,對中國的哲學思想,尤其是宋明理學,曾經產生過重大影響。
儒家也很重視直覺思維。先秦時期,孔子所說的“默而識之”(《論語?述而》),孟子所說的“盡心、知性、知天”以及“良知、良能”(《孟子?盡心上》)《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酥粚W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都具有直覺思維的顯著特點。宋明時期,程朱所說的“格物致知”(《大學章句》),陸王所說的“求理于吾心”(《傳習錄》卷中)等等,更是直覺思維的展示。梁漱溟(1893-1988)指出,“孟子所說的不慮而知的良知,不學而能的良能,在今日我們謂之直覺”,“此敏銳的直覺,就是孔子所謂仁”?!?2〕賀麟(1902-1992)進一步指出,“陸王所謂致知或致良知,程朱所謂格物窮理,……是探求他們所謂心學或理學亦即我們所謂哲學或形而上學的直覺法”,“朱子與陸象山的直覺方法,恰好每人代表一面。陸象山的直覺法注重向內反省自己的本心,發現自己的真我。朱子的直覺法則注重向外體認物性,讀書窮理”。〔23〕
直覺思維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能有效地突破認識的程式化,為思維的發揮提供靈活的想象空間,對于倫理學、美學、文學、藝術學等學科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甚至對于注重實證的自然科學而言,直覺思維亦有其用武之地。比如,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1934)之發現放射性元素釙和鐳,其中就不乏“大膽的直覺”(bold intuition)。1935年11月23日,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在悼念居里夫人的演講中說,“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著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象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德〕愛因斯坦著,許良英,范岱年編譯:《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年,339頁。)科學史家喬治?薩頓(George Sarton,1884-1956)曾經敏銳地指出,“科學知識不只是理性的,其中有相當比重是體力的和直覺的”?!?4〕著名科學家錢學森(1911-2009)亦嘗明言,“光靠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不能創造,不能突破;要創造要突破,得有靈感”。錢學森:《關于形象思維問題的一封信》,《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第2期。按:錢學森所說的“靈感”,即直覺思維。物理學家湯川秀樹(1907-1981)熱情展望,“如果我們更加注意直覺或大膽的想像,來作為不可避免的抽象化趨勢的一種補充,基礎物理學的又一次返老還童就是可以期望的”?!?5〕
直覺思維是思維過程沒有中間推理階段,不進行邏輯論證就直接得出結論,具有直接性、自發性、非邏輯性等特點。雖然說直覺思維具有邏輯思維不能替代的優勢與特質,但同時又不得不指出的是,直覺思維重靈感、輕邏輯,重體驗、輕思辨,重直覺、輕論證,容易導致思維的模糊和不嚴密,不利于思維向形式化、定量化發展,容易導致經驗主義、教條主義,還有可能妨礙自然科學的發展。
張岱年(1909-2004)曾經指出,朱熹所說的“置心在物中,究見其理”,事實上就是一種直覺思維,這種直覺思維“只是一種主觀的神秘體驗”,而“真正進入物中究見其理,只能通過科學實驗”;可惜的是,“中國傳統中缺乏近代的科學實驗方法”?!?6〕蒙培元進一步指出,直覺思維“必須同邏輯思維相結合,以邏輯思維為前提,才能發揮其創造性作用”。但非常遺憾的是,“中國的直覺思維恰恰缺少邏輯思維作為前提條件,因而具有整體的模糊性和神秘性”?!?7〕也就是說,由直覺思維獲得的認識,還必須進行邏輯的加工和整理,同時接受實驗的檢驗。如此,方能由知識的毛坯,升華而為科學的成品。
總w而言,中華民族的整體思維、辯證思維、直覺思維,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對科學技術的影響尤其深重。許多研究者在解答“李約瑟難題”(Needham Puzzle,即中國雖然在15世紀前的科學發明和發現方面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但歐洲卻在16世紀以后誕生了“近代科學”,而中國文明在亞洲卻最終沒有產生出與此相似的“近代科學”〔28〕)時,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集中于中國的傳統思維。比如說,在中國傳統思維中,重視整體思維而忽視分析思維(長于綜合而短于分析),注重辯證思維而忽視實證思維(重思辨而輕實驗),推崇直覺思維而忽視邏輯思維(重模糊而輕定量),凡此等等。與此相關的研究成果頗多,在此不便詳細臚列。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閱以下評述文字:范岱年《關于中國近代科學落后原因的討論》,《二十一世紀》,1997年第12期;胡化凱《中國古代科學思想二十講》第二十講《中國未產生近代科學的原因》,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3年,332-348頁。誠如何兆武所說,“中國古代的思維方式,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都是撇開機械的分析而徑直要求把握道體之大全。這或許就是中國之所以沒有能自行步入近代科學殿堂的思想上的原因了”?!?9〕
〔參考文獻〕
〔1〕〔德〕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摘錄)〔M〕//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7.
〔2〕〔美〕史華慈.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M〕.程鋼,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363-368.
〔3〕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文化基因的透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4〕謝維揚.至高的哲理:千古奇書《周易》〔M〕.北京:三聯書店,1997:165.
〔5〕〔法〕史懷澤. 敬畏生命〔M〕. 〔德〕貝爾,編.陳澤環,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125-127.
〔6〕彭華.陰陽五行研究(先秦篇)〔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
〔7〕余明光,等.黃帝四經今注今譯〔M〕.長沙:岳麓書社,1993:201.
〔8〕蒙文通.道書輯校十種〔M〕//蒙文通文集:第六卷.成都:巴蜀書社,2001:377.
〔9〕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M〕//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0.
〔10〕郭沫若.青銅時代〔M〕//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93.
〔11〕朱伯.易學哲學史:第一卷〔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80-81.
〔12〕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19,20.
〔13〕龐樸.中國文化十一v〔M〕.北京:中華書局,2008:126.
〔14〕金景芳.中國奴隸社會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21.
〔15〕楊學鵬.陰陽――氣與變量〔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3:54,53.
〔16〕任應秋.努力發揚中醫學〔M〕//任應秋論醫集.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19.
〔17〕呂.《華嚴原人論》通講〔J〕.社會科學戰線,1990(3).
〔18〕〔英〕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二卷〔M〕//科學思想史.北京?上海:科學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01.
〔19〕彭華.陰陽五行研究(先秦篇)〔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94-95,507,521-524.
〔20〕〔23〕賀麟.宋儒的思想方法(1936年)〔M〕//近代唯心論簡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3,77;69,78.
〔21〕〔25〕〔日〕湯川秀樹.創造力與直覺:一個物理學家對于東西方的考察〔M〕.周林東,譯.戈革,校.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1,52;119.
〔22〕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M〕//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452,453.
〔24〕〔美〕喬治?薩頓.科學的生命――文明史論集〔M〕.劉BB,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25.
〔26〕張岱年.中國文化的改造與復興〔M〕//文化與價值.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279.
〔27〕蒙培元.論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基本特征〔J〕.哲學研究,19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