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2: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學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差異性中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如基礎知識水平的差異、能力水平差異、非智力因素的差異。我們應該客觀公正地看待這一現象,因材施教,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差異性,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
(二)廣泛性中學生的課外語文的學習就理所當然地提上日程。但是,語文的課外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涉及的范圍很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可想而知,學習的難度也隨之加大。這就是語文教育中所說的全面性、綜合性和廣泛性。
(三)多樣性語文的課外學習途徑多種多樣,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生活中的每個細節。課外語文學習不同于課內,學生學習的自由空間加大,學習手段多樣,課內學習的局限性在課外得到了彌補。這不僅促進了課外語文學習,也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培養中學生課外學習能力的策略
課外語文學習是指在課堂教學之外,由學校組織指導或由校外教育機關組織指導的,用以補充課堂教學,實現教育方針要求的一種教育活動。它可以需要通過各種途徑來實現。
(一)校內的課外語文活動學校的課外語文活動,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很多學校組織的文學社、記者團、語文課外興趣小組;書法、作文、朗誦、演講、語文知識競賽;辯論會、讀書報告會、故事會,影劇評論會,各種專題講座,出墻報、特刊,編手抄小報、油印小報等,都活躍了學習氣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對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二)課外的語文活動社會語文學習資源是豐富而廣泛的?!按笳Z文教育”中的“大”其實就體現在充分利用“社會”這個語文學習資源上。它可以讓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語文知識和技能廣泛應用于社會,在社會生活中熔鑄、充實、修正并得以檢驗。對于廣大的中學生來說,要想學好語文,不僅僅要學好或掌握住語文課本上的知識,還需要在生活中體會語文的魅力與實質,積累點點滴滴語文知識。“生活即語文”,只有真正融入到語文大的語言氛圍以及中華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語文。
(三)家庭的語文活動相對學校和社會而言,家庭課外語文學習資源數量不大,規模較小,家庭擁有的空間也相對較小。但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度較大,因此我們應注意家庭環境對語文教學的作用。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奔议L的教育會給孩子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父母子女相聚一處,縱論人生,談天說地,評論文藝,討論影視,談論國際國內焦點熱點問題……這樣,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認識能力就會得到鍛煉和提高,還能增進兩代人之間的理解和溝通,對語文學習很有利。
三、中學生語文課外學習的意義
(一)拓寬語文學習視野傳統的語文學習只將目標鎖定在幾本教科書上,只能是一只“井底之蛙”。通過課外語文的學習,我們可以了解到許多在課內接觸不到的知識。如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課外書籍,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吸收民族文化營養,開闊文化視野,增長多方面的文化科學知識,達到認識世界的目的。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就可以自由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知識豐富了,反過來又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較強的閱讀能力,是學生今后終身學習的基本能力。而這種能力將使學生終身受益。
(二)培養處理信息的能力當今世界已進入信息時代。中學生同樣也需要掌握大量的、準確的信息來隨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思路,確定自己新的學習目標。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承,采用的是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從而導致學生收集信息、能力薄弱。而學生在課外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為了完成某一課題,需要利用多種手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獲取信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和強化。
(三)培養團結合作意識積極的合作意識和有效的人際交往能力是21世紀人才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學生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養成了“唯我獨尊”“凡事以我為中心”的習慣,不愿意與他人交流、合作。這樣的人就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而課外的語文學習恰恰有利于對學生合作意識、合作能力的培養。因為在課外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為了完成一個有趣的語文活動,或是解決一個問題,常常需要在一起進行研究與實踐。他們在與同伴分工合作的過程中,將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動去學習、掌握與人溝通、合作的技巧。
(四)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在課外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愛讀的書籍、愛參加的活動,本身就是尊重學生個性的表現。而學生由封閉式學習轉為開放式學習,本身又極大激發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大力推動課外語文的學習,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獲取,去探求,去掌握,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激發更強烈的求知欲望,最終形成習慣。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還有達到了塑造學生主體人格的目的。
【關鍵詞】需要激趣;內容激趣;媒體激趣;活動激趣;興趣遷移
我國的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碧K霍姆林斯基則指出:“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弊鳛橛⒄Z教師,我們又該如何激發和培養中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呢?
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這種傾向總是伴隨著良好的情感體驗,因此,她是一種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具體表現為對學習的好惡程度。興趣又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兩類。前者是指對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產生的興趣,如有的學生對英語這種語言的學習本身感興趣,后者是指對事物本身沒興趣,而是對該事物所帶來的結果感到需要而產生的興趣,如有的同學對英語學習本身沒有直接興趣,但是感到學好了英語對自己升學、工作和生活以及祖國的騰飛非常需要,也非常樂于學習英語,便產生了間接興趣。這兩種興趣是可以相互轉換的。不少人最初也許是為了某種目的而學習英語,對英語本身并無好感,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有了一些進步,開始對英語學習產生了興趣,間接興趣向直接興趣轉化。這也說明了學習興趣是可以培養和改變的。
一、需要激趣法
首先要讓學生理解國家為什么把英語學科作為三大主科之一的原因,明確英語的主要性和學好英語的必要性。教師可用數字來說明英語使用的廣泛性。如:全世界50%的報刊和60%的廣播使用英語,最有價值的科技論文每年達500萬篇,有半數以上是英語發表的。教師也可以結合時事宣傳英語的重要性,如:中國加入WTO、北京成功申辦奧運會、廣州準備申辦亞運會、教育部公布并將實施英語新課程標準、北京警察和出租汽車司機必須要拿到英語合格證、廣州從明年起引進人才要提高對英語的要求等等。
二、內容激趣法
教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所學內容感到新穎而又無知時,最能誘發好奇內驅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學習愿望。因此,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1)選擇圖文并茂,能反映時代生活,內容新穎有趣的教材。(2)內容的深淺要適度。內容過深或過淺都會使學生喪失興趣,要讓不同學生能摘到相應的果子。(3)通過引人入勝的導入,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感興趣。(4)講幽默故事、個人經歷、趣聞軼事融入課題中。(5)設計一些發散性問題。(6)經常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如:我發現學生易拼錯prensent,parent,peasant,先分別劃出sent,are,ant,然后引導學生得出:“禮物“是”送“給別人,所以preant以sent結尾;”雙親“是復數,所以之間是are;“農民”在山地勞動,所以常見“螞蟻(ant)”.又如hang作“掛”解,可把hang視作一物,當然將a處掛于鐵釘上更牢靠,由于該物太重,a處上方開裂開了,便成u,所以hang“掛過”就是“hung”。Hang作“絞死”解,是規則動詞,其過去式和過去分詞是hanged,連寫的ed可想象成一根繩子在頸部繞了兩圈,然后,吊死梁上。(7)對有些枯燥的內容,也要通過采取適當的教具或身勢語,或者編寫順口溜等將其趣味化。如用“提出學會的打算,要求答應來幫忙;準備決定遭拒絕,敢于設法抱希望;未能做到莫假裝,破釜沉舟要自強?!皝韼椭鷮W生記住后面只能接不定式而不能接動名詞的動詞:offer(提出),learn(學會),plan,intend(打算),demand(決定),refuse(拒絕),dare(敢于),manage(設法),wish,hope,want,expect(希望),fail(未能做到),pretend(假裝)等。
三、媒體激趣法
媒體指直觀教具和電教設備。直觀教具包括實物、圖畫、地圖、圖表、卡片、模型、簡筆畫、教師、學生以及師生的體態語言等;電教設備包括錄音機、幻燈機、投影機、電視機、影碟機、多媒體語言實驗室、電影機等。媒體可為教學提供各種教學情景和真實的交際場面,有助于創造英語環境,使學生直接用外語思維,并增加學識使用英語的機會,學生的視覺、聽覺和動覺器官都可參加活動,教學過程變得生動、形象、直觀,容易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媒體的使用對小學、初中學生尤其重要,如:叫雞蛋、香蕉、蘋果等英語單詞,若老教師從口袋里一一拿來這些實物,會很快吸引學生注意力;開門和關門的動作來教動詞的將來時、進行時、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態,叫幾個學生站起來教形容詞的比較等級等都會受到較好的效果。如果提前一周布置學生來做卡片、制掛圖、制幻燈片,甚至制課件。學生在課外都興趣盎然地制作,期待自己的作品在課堂上出現,都樂于上英語課。開展這樣的活動,其意義遠遠超出了活動本身,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會大大激發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
四、活動激趣法
活動就是指為學生提供運用英語的機會所開展的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組織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能激發興趣。許勝三說:“實踐活動是培養興趣的基本途徑?!币虼耍覀円鹬貙W生的興趣,把握中小學好新、好奇、好動、好玩、好勝、好表現的特點,設計出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和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吸引他們最大限度的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在運用中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課堂活動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途徑。常見的課堂活動有:三分鐘freetalk、值日報告、新聞報告、問答、對話、朗讀、復述、角色扮演、情景對話、專題采訪、辯論、討論、想象、講故事、猜謎、游戲、搶答等各類比賽等。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也是激發和培養其學習興趣的主要途徑。蘇霍姆林斯基把課外活動稱為“第二次興趣的發源地”常見的課外活動有:英語電影、英語歌曲、英語晚會、英語演講比賽、閱讀比賽、英語故事會、英語短劇、小品表演、英語角、英語節、交英語筆友、收集和辨認日用品上的英語等。當然,活動的設計和開展要有新穎性,無論那一種活動都不可長期進行簡單機械的重復,要以能吸引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前提。
五、興趣遷移法
興趣遷移法,就是以學生直接感興趣的某項活動為基礎,有意識地用“迂回包抄“的方法,使學生對英語產生間接興趣。如可將其業余的興趣愛好遷移到英語學習上來。感恩中學的林建新老師就曾把幾個熱衷于打電子游戲的同學成功地將其興趣遷移到英語學習上來。有一次,他把幾個常逃學到街上打電子游戲的同學叫到宿舍,打開電腦,讓他們見識”紅色警戒“、”沙丘2000“和”星際爭霸“等游戲。那令人震撼的32為音效,賞心悅目的3D動畫,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讓街上游戲廳的16位到8位的游戲望塵莫及。很快他們就融入游戲當中。但每每就在他們指揮著千軍萬馬,即將解放全人類,實現心中夢想時,屏幕上卻出現數行英文提示,這些學生全傻了眼,這時他就在旁邊輕描淡寫的給予翻譯。學生頓悟:玩,也要懂英語。事后這幾個學生就開始對英語感興趣了。還有,有的同學因對某一老師的愛好和敬仰而遷移到對他所教的學科上來。因此,我們要提高自身素質,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做到博學多才,獲得學生的敬佩與信賴;同時要熱愛、尊重、關心、寬容學生,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對我們所教的英語學科上來。
【參考文獻】
[1]馮克誠.《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實用全書》.
[2]劉善循.《快樂學習法》.
[3]李維.《學習心理學》.
針對現階段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水平偏低的現狀,需要在教學方式與學習模式上來創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可以采用如下的模式:
(一)注意中學生自主行為的培養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注意到每一個層次學生的“自主行為區”,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改變各種行為失調問題,讓教學活動真正為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而服務。為此,可以應用問題導向式學習模式、研究式學習模式,合理應用這些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既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水平。此外,還要采用各類創新性的學習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合理應用問題式教學法與體驗式教學法,注重對學生形象思維水平、輻射思維水平以及發散思維水平的培養,根據教學活動進行整改與調整。同時,還要借助各類手段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養成主動思考的好習慣,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指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將傳統“教師主宰”的模式轉化為“學生主導”的模式,引導學生主動的應用知識、分析問題。在所有的學習活動中,教師不應該僅為知識的傳授者,而應該是學生學習的“輔助者”,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允許學生有自己的心聲,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幫助學生來科學選擇教學方法、教學途徑與教學內容,靈活安排學習時間。此外,還需要利用教材的實用性以及趣味性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枯燥的知識為形象的呈現出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科學應用案例教學法現代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大量的應用型人才,雖然中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但是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鑒于這一因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理論的傳授,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科學應用案例教學法,多選擇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在情況許可的條件下,可以鼓勵學生自行來編寫教學案例,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四)應用積極主動的教學方式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多采用正面激勵法,避免懲罰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起積極向上的學習目標,這種學習目標需要適當高于學生的能力,讓他們通過一定的努力才能夠完成,學習目標難度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生在經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務之后,會產生極大的滿足感。此外,教師還要注意發揮出榜樣的力量,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障礙,引導他們正確看待成功與失敗,獲取到良好的情感體驗。
(五)應用多樣化學習路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并非朝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的努力,只有采用多樣化的學習路徑,才能夠幫助學生產生持久的自主學習能力。考慮到這一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學法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扭轉不良的學習方法,只有幫助學生全面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才能夠實現既定的教學目的。
二、結語
研究生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這個觀點在高等院校與研究機構已經得到了一致性的認可。同時,不少本科生參加了由學校組織的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電子競賽、機械設計競賽、機器人競賽、創新創業大賽等多種科技創新訓練與比賽項目,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鍛煉與提升,也已經成為了科技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廣大中學生對于不少新技術與新知識都有濃厚的興趣。通過筆者的觀察與調研,發現對于“智能化穿戴”、“無線城市”、“比特幣”等名詞不少中學生也是耳熟能詳,分析起來頭頭是道?,F代的中學生,已經不僅僅只停留于聽“伽利略”、“愛因斯坦”等的故事,他們不少心中的偶像已經是“馬云”、“馬化騰”等這些創業英雄。因此,不少中學也順勢而為,積極創建了科技創新班級級,從而對中學生的科技創新熱情進行正確的引導。筆者通過對多個中學的科技創新班級級實地調研,嘗試找出創新班級級建設中的一些共性問題并進行分析,摸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建設途徑。對于科技創新班級,許多同學是充滿積極性的,但是同時也存在著迷惑,首先面臨的是“做什么”的問題。有些同學覺得目前創新班級講的都是一些理論上的東西以及關于這個班的一些概況,感覺還是有些暈暈乎乎的,不知道將來到底應該做些什么,希望盡快開始正課,講些具體的東西。也有些同學提出少些理論,多些實際操作;少談些物理、化學有關的東西,多談些理性思維、唯物思想。同學們普遍希望注重實踐,能自己動手做一些比較貼近生活的東西。事實上,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得學生在創新意識上還是很薄弱的,更多學生關注參加創新班級對學科的幫助。通過調研我們可以知道,科技創新班級與以往的學科競賽班(如數學競賽班、物理競賽班、生物競賽班等)不一樣,也不是過去人工勞技課的范本,必須是將學科知識、生活常識以及高新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它們最大的特點是“以應用為目標”展開的,通過學習應用型科學前沿知識,并通過老師指導來完成生活化的創新成果介紹展示、小發明、小制作等,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中學生班級建設科技創新模式
解決了“做什么”的問題以后,接下去面臨的就是“怎么做的”問題。如何才能使學生在趣味學習中獲得知識,不少中學也在科技創新班級實際建設過程中想了不少好方法。有的中學創新班級注重科普性教育,學校每學年都要組織所有學生進行為一周的科普宣傳活動,如舉辦科普小報展覽、組織科幻小說展評、科幻繪畫評比等;學校組織展示學校素質教育成果的“科技節”,以“探索、發現、創新”為主題,以小發明、小制作、小論文、科幻繪畫、創新方案設計等為主要內容。有的中學創新班級注重經常性的科技考察和探索活動,學校往往會利用節假日組織創新班級學生去高等院校與高新技術企業進行科技考察,增長學生的見識。以上種種,都是對中學創新班級建設的有益嘗試,但筆者認為這樣可能還不夠體系化。通過與多個中學的認真調研與分析研究,筆者提出了一種中學科技創新班級建設模式,即一種以課程引導與實踐指導相結合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師資力量、培訓教材與培訓教具構成創新的客觀條件,而學生則成為創新的主觀因素。通過這種模式,學生不再只是聽與看,而是有指導規范的“動手”。而這些“動手”實踐活動,也不再是普通的小發明、小制作、小論文,而是將學科知識、高新技術與日常生活常識三者有機結合的創新產物。教師在指導這種創新班級時,也不再是隨心所欲,而是完全遵循一個指導體系,其模式可類似于“樂高機器人”培訓教程,而所授知識又比“樂高機器人”課程更廣泛、更貼近實際生活。同時,筆者通過調研發現,一個完整的培訓大綱對于創新班級級建設尤為重要,但這恰恰又是當前創新培訓過程中最為緊缺的。如何設計培訓大綱,將是當前建設的重中之重。
三、中學生科技創新師資力量的構建
在中學生科技創新班級建設中,師資力量的建立是核心。筆者也通過實際調研,試圖設計一個有利于對學生創新活動項目進行有效指導的專業團隊建設模式。專業團隊建設的教師來源應該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學科的教師,中學生創新項目的課題是學生依據興趣和一定的知識基礎而產生的,項目要順利完成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識,這就需要指導老師團隊具備相關領域的知識,而從目前的師資力量來看,僅一到兩位老師無法很好完成指導工作,這就需要一個專業指導團隊的建設。團隊的老師可以來自不同學科,組成指導教師數據庫。學生根據自己項目所涉及的專業知識選取一位主要指導老師和1~2位其他指導老師,每一個項目同時有多個指導老師指導,但由一個主要老師負責。如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這些指導老師所熟悉的專業領域以外的問題,學生也能順利地在數據庫中找到其他老師予以解答,使學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項目的創新中。學校成立創新活動項目指導委員會,由校長總負責,成員囊括各學科老師,負責指導學生選題、制作、調查、考核等事宜。設計一些可供學生選擇的、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題目。學生在自主選題的前提下也可根據自身興趣選擇這些題目。同時,必須設計一個能推動指導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科學、合理、有效的考核激勵機制。指導教師應全程跟蹤學生創新活動項目的指導,適時組織交流,進行檢查,引導敦促。根據項目完成情況、小組團隊學習與合作協同等情況對創新活動項目進行成績評定;在指導教師激勵措施方面,應把組建教師團隊作為年終考核、評優評先的重要條件之一,并給予一定的報酬。應建立適當的競爭機制與激勵機制。競爭機制與激勵機制有助于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有助于推動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建立和規范競爭機制與激勵機制,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推行競爭機制,啟用具有綜合素質的全能人才,是當今社會新形勢的必然要求。其次,適當的競爭機制可以促進教師工作的進取意識,以增強教師的競爭意識,在內心深處增強一些危機感,從而使工作更有效。避免教師在自己原有的崗位上出現不思進取、混日子的現象,所以推行競爭機制對己、對學校、對教育都有利。
2.量化目標責任,推行激勵機制??梢哉f“量化管理”是當今各種各樣管理的最時髦的名詞。而“量化管理”、“課節工資制”類似于南方大多數企業所施行的“計件工資制”。“課節工資制”符合當今“多勞多得,按勞取酬”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學校作為教師參與競爭的平臺,就不可能離開各種目標責任的量化。以考核積分的辦法來評判參與競爭的各方,是目標量化管理的重要一環。具體操作環節要充分考慮到要為全體教職工提供公平、公正競爭的機會;要徹底打破“鐵飯碗”、“大鍋飯”、“死工資”的陳規,使整個管理工作程序更趨完善合理。
3.要加強領導,落實監控措施。學校拿出專門時間,集中討論研究審批各單位、各學校的改革方案及量化考核細則,在此基礎之上,制訂出切實可行的監控方案及措施。教師管理模式的改革決不能流于形式,教師的競爭意識亟待強化。應該看到,創新能力大賽有別于學科競賽,科技創新需要的不是單一學科的知識,包括創新理念、多學科合作等多方面的知識。對于教師來說本專業的知識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的。因此負責創新班級級的教師也需要培訓。為此,也希望能通過外聘教授對負責教師進行培訓,使本校教師也能夠參與到學生的授課中去。以外聘教授對負責教師的培訓,不使負責教師僅僅只是帶隊教師,也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創新班級,這不僅僅是某個學科或某個學部的事情,需要多部門的合作。授課場地的準備、外聘教授的聯系,需要多個部門協作進行,使創新班級學生的學習、培訓能夠常態化。
四、校內培訓模式與校外培訓模式的討論
從學生的角度來講,由于對創新能力大賽的了解不夠,在學校里參與的學生不是很多。現在的學生更多的關注比賽本身對高考、對前途有沒有幫助,而對政策的不了解也使大部分學生沒有參賽的想法;對于新事物的陌生感也使學生對校外的培訓機構產生一種“不信任”的感覺,同時去校外培訓也給學生帶來諸多不便,也會影響學生的在校管理。學校出面組織學生去校外培訓學生是能夠接受的。學生不大會直接選擇校外培訓機構去參加培訓。而從學校的角度來看,更希望把培訓體系設置在校內。學校利用各種資源,把校外的專家請進來給學生做講座。一是能夠方便學生,避免學生的培訓與正??颇吭谡n時上產生沖突,而影響參賽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二是能夠保證學生的安全?,F在學生的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學生外出培訓,交通安全是一大難題。高中階段學生管理是半封閉式的,出于對學生安全負責的考慮,上學期間無特殊情況不得外出。培訓體系設在校外對于學校管理學生外出也會帶來不便。學校也展開了豐富多彩的選修課以滿足學生對課外知識的需求。而創新班級與選修課相結合,一來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二來縮短學生的學習時間,符合素質教育輕負、高效的理念。所以無論是學生還是學校都更希望能夠把培訓體系設置在校內,促使學生、學校共同成長。
五、結語
一、營造寬容和諧的家庭氛圍。
“寬容是一種愛。”只有在寬容和諧的氛圍里孩子才能健康樂觀地生長。這一點,家長們在平靜時都十分清楚。但一旦在子女犯錯時,這種平靜往往被沖動所代替,從而說出或做出一些傷害子女自尊心的話與事。家長經常教育孩子對人要寬容,但孩子卻從家長的“不寬容”中學會了不寬容,覺得家長的教育是虛偽的,教條的。
確實,凡事對孩子不寬容,又怎能教會孩子寬容呢?看來孩子是把父母的實際表現來做為榜樣的。沖動的父母對孩子的過失采取的是“熱處理”方式,而理智的父母所采取的是“冷處理”的方法。兩者比較而言,其教育效果是大相徑庭的。因此,當孩子出現以下某些狀況時,家長一定要理智對待,切勿簡單化處理:
(1)子女考試成績不理想時。(2)當子女出現“早戀”苗頭時。(3)當子女情緒不穩定時。(4)當子女與人發生爭執時。(5)當子女有厭學情緒時。(6)當子女提出過分要求時(7)當子女自私自利時。(8)當子女說謊時。等等。作為家長要及時與子女溝通。溝通的方式可以是平等的對話,也可以是朋友式的談話。如散步式談心、書信式談心均不失為心靈溝通的有效途徑。把孩子看作是自己最真誠的朋友,推心置腹而不至高無上,相信子女能體會到父母的一片摯愛之心,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調查發現,大多從平等、寬容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往往能與人和諧相處,自信而不自傲;而來自缺少尊重和平等家庭的孩子則往往自私、粗魯,自傲而不自信?!胺N豆得豆,種瓜得瓜?!敝傅木褪侨绻覀円押⒆优囵B成具有怎樣品質與修養的人,是可以通過家長們自身的率先垂范來努力實現的。如果說智力因素是與生俱來的,那么非智力因素是后天塑造的。而促使非智力因素如何發展的是教育者與家長共同的責任。
二、構建“學習型”的家庭模式。
曾經有人說過:“去過上海的人不想住杭州;而去過杭州的人不想住紹興?!边@并非說這些地方風景如何,而是想告訴人們一個城市信息化的程度有多大。我們的國家已進入到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所以,只有全社會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需要。于是,各種在職進修班、培訓班、老年大學等都為成年人的繼續深造提供了機會和舞臺?!皩W習型家庭”的組建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是家庭文明化程度的一種具體體現。讀書型的家庭并非要求父母雙方必須是有高學歷、高地位的。但是基本的一點是家長要以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讀書是有用的,是終生的,是快樂的,是自覺的。讀書型的家庭大都具備下列特點:(1)家里至少訂閱1-2種書刊,及時了解國內外時政信息。(2)收看電視新聞,不孤陋寡聞。(3)家里設有1-2個書柜,并擁有相關知識的書籍和刊物等。(4)有獨立的學習空間,如書房或臥室兼書房、客廳一角等。(5)經常與子女一起討論有關學習的話題。(6)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常向子女談自己的學習感受。(7)外出購物時常去書店購書或了解新書動態。(8)父母與子女比學趕幫超,共同進步。
家庭就是組成社會的一個細胞。因此,學習型的家庭,其意義是社會化的。古人云:“淡薄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弊x書可以讓人們驅除浮躁與貪婪。如果我們每個家庭都能樂學上進,那么我們的市民素質就會有更大的提高,我們的社會就會更祥和、更文明。
三、對攀比、奢侈說“不”。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青少年一代中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逐步被淡忘。講究吃穿、擺闊氣、講排場成為了部分學生中的一種時尚。因此,對孩子進行節儉教育,刻不容緩。而崇尚節約,不講排場首先應該從家長做起。不少家長在不經意之間為子女做了反榜樣。如請客、送禮、謝師宴、生日宴、團圓宴等等讓子女覺得這些很正常,反正父母有的是錢。有識之士曾在報紙上大聲吶喊“有錢買點少年窮?!敝荚谟谧尲议L們醒悟今天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生活所需,而是精神貧乏。國外某家報紙公然叫囂:“今天如再來一場中日之戰,那么中國的青年絕對被我們的青年打跨,…”,某國中情局也在精心策劃如何搞跨中國青少年一代的精神品質。如果我們的家長一味地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而缺乏意志品質的培育,那么我們國家的未來將是令人擔心的?!皟€以養德”是良訓。應該教育子女從小養成節儉的習慣,努力做到:(1)家庭支出計劃化,不鋪張浪費,不與人攀比。(2)父母穿戴得體,不夸張,不過分追求時尚。(3)不賭博、不參與違法犯罪活動。(4)不收受不義之財,不搞職務犯罪。(5)不浪費糧食和生活用品。(6)外出購物以需要為準,不過分消費。(7)走訪貧困地區,感受清貧生活。(8)節約水電資源,隨手關燈關籠頭。等等。
有句話說得好:“滿腹史書氣自華?!蔽覀兊那嗌倌暌坏碛辛藴Y博的知識和豐富的思想內涵,那么就會讓人感覺到那種熠熠閃爍的精神之光。新頒布的中學生《新守則》、《新規范》就是要全社會都來弘揚和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關心我們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建設。作為一名家長,更應該以身作則,成為子女生活中的第一位導師。以自己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去影響和帶動孩子,成為社會健康道德的培育者和宣傳者。
四、“國家興旺,你的責任”。
我們曾經所說的“國家興旺,匹夫有責?!卑褜业那巴久\之責推向了“一部分人”的身上。所以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說:“國家興旺,你的責任?!睆男∨囵B孩子愛家庭、愛學校、愛家鄉、愛國家的情操,講述歷史上的志士仁人的愛國故事,讓孩子從小就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就紹興來講愛國名人志士不勝枚舉。鑒湖女俠秋饉、一代文圣魯迅、數學家陳建功等等,都是曾留學海外而滿懷報國情懷的愛國典范。秋饉出身名門而不圖富貴,魯迅棄醫從文而拯救麻木的心靈,陳建功“我出國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我的祖國。”至今回響耳邊。家長應教育自己的孩子國家是我們的大家,而家庭就是小家。當兩者利益發生矛盾時,我們應該服從國家的利益。狹義地講,當學校、班級與你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要努力服從集體的利益;而當父母的利益與所在單位有所沖突時,家長應該服從單位集體的利益。這是最好也是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因為對于一名普通公民來講,愛國決非要轟轟烈烈,而是要踏踏實實,把愛國體現于自己的本職工作中,體現在崗位建功立業上。從而以平實行動來教育感召孩子“國家興旺,你的責任。”
五、培養受挫能力,迎接生活挑戰。
前些日經常聽說某某學生輕生了,跳樓了。追問為何,卻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一與父母發生爭執,就負氣出走;考試成績一落千丈,就跳樓自盡;連自己的明星偶像去世了,自己也不想活了,等等。青少年的心理受挫能力之弱令人震驚。他們過慣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什么事都有父母擋著。因為,在父母眼里,為孩子做所有一切是應該的,無怨無悔的。但正是由于長期的呵護有加、使得我們的孩子缺少了自己承受挫折、應對困難的能力。
對人類威脅較大的氣體,世界每年的排放量達6億多噸……;估計到下個世紀中葉,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臨著沙漠化的危險,每年有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脅著60多個國家……看見這一組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朋友,你有何感想?
恩格斯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辈皇菃?從古猿的出現到現在人類高度發達的文明時代,人類從未停止過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有求必應”,這更滋長了人類的貪欲。他們在地球上大肆砍伐樹木,建立化工廠,排污排廢……。于是,曾經山青水秀,一片蔚藍的地球母親望去已是滿目瘡痍,污煙瘴氣。這怎不叫人寒心呢?更多環保作文()
環境污染也使人類自食了苦果,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看看前人是怎樣受到自然的懲罰的,這就是世界著名公害事件:
(1)比利時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排放的工業有害廢氣和粉塵對人體造成綜合影響,一周內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臟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國洛杉磯煙霧事件:本世紀40年代美國洛杉磯的大量汽車廢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產生的光化學煙霧,造成許多人眼睛紅腫、咽炎、呼吸道疾病惡化乃至思維紊亂,肺水腫。環保作文
(3)美國多諾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國賓西法尼亞洲多諾拉鎮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與大氣粉塵結合,使大氣產生嚴重污染,造成5911人暴病。
(4)英國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國倫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煙性煙霧,導致4天時間內4000多人死亡,兩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俁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縣水俁灣,由于人們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灣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魚蝦和貝類及其他水生物,造成近萬人的中樞神經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廢氣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煉和工業燃油產生的廢氣,嚴重污染大氣,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驟增,尤其是哮喘病的發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種突出的環境問題。
(7)日本的愛知糠油事件:1963年3月,在日本的愛知縣一帶,由于對生產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聯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們食用了這種被污染的油之后,造成13000多人中毒,數十萬只雞死亡的嚴重污染事件。
(8)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山的人們,因為飲用了含鎘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鎘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鎘事物引起痛痛病,就診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達207人。
當然環境問題還不只這些,如亂伐森林、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等等無一不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無知而自掘墳墓。的確,環境問題每時每刻地困擾著整個世界。然而,這一幕幕悲劇又是誰一手導演的呢?是人類。當災難再度落到了人類自己身上,大自然對人類無休止報復時,人類終于覺醒了,明白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人類如果想征服自然,就必須尊重自然。對于改造自然理應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闊斧,勇于實踐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與自然協調發展。找范文。
面對我國嚴峻的環境問題,我們絕不能重蹈西方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先污染,后治理”是十分不明智的選擇,其治理的代價很高。我們既要加速發展,擺脫環境問題對我國經濟的制約,又要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來保護環境。
“勿以善小而不為”,想必大家都明白。保護環境正是從點滴的小事做起,拾起一節被丟棄的電池、回收廢品、拒絕使用超薄塑料袋等等,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話,世界的環境必大有改觀。如果你已經做到了,這意味著你已經對保護環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如果你尚未做到,那么從今天開始堅持做下去,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你所做的一切都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范例二:
空氣污染對人體影響研究獲進展
清潔的空氣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必要物質基礎,一個成人平均每天要呼吸15立方米空氣,人們若呼吸了嚴重污染的空氣,無疑對健康是有害的。因此,研究空氣污染的影響,認識清潔空氣的價值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前沿科研課題。而兒童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是對外界空氣污染最敏感人群,研究空氣污染對兒童的影響更易獲得有價值的結果。
基于此,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總工魏復盛為中方首席科學家的中美科技合作項目一一空氣污染對人體呼吸健康的影響研究,在廣州、武漢、蘭州、重慶等城市和郊區分別選點,對空氣中直徑2.5微米顆粒物、直徑2.5?0微米顆粒物進行調查、監測,取得8196份調查問卷,測試兒童肺功能約15000人次,包括環境監測數據,共獲得了約300萬個數據,經過統計分析,對空氣污染對人體呼吸系統健康(特別是兒童)的影響有了定量化的認識。
研究結果證實,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空氣中細小顆粒物污染最為嚴重(我國有2/3的城市超標),其次是二氧化硫污染(我國有1/3的城市超標),氮氧化物污染的影響相對較弱。可以說,細小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是人體健康的第一殺手。據專家介紹,顆粒物上附著的有毒重金屬、酸性氧化物與土壤相比富集幾百倍、幾千倍,甚至上萬倍,并可在空氣中飄浮多達幾十天,有害物質隨可吸入顆粒物進人體肺部,并有可能透過肺泡進入血液,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近日,這項歷時8年的研究成果在京通過了由國家環??偩种鞒值膶<诣b定。專家們認為,這一研究成果對于我們認識清潔空氣的重要性、提高公眾及領導層的環保意識有著重要意義。研究成果的數據為國家空氣環境立法、制定、修訂空氣質量標準、排放標準及空氣污染治理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范例三:
我,熱愛生命,更喜歡那滴滴清泉水。每天,用爐子燒開一壺清泉水,喝得甜甜的,身上爽快極了。就是這水,澆灌著我們幾千年來的生命。
水果里,蔬菜里,莊稼里,花朵里,小草里,田野里,小河里……它無處不在,不休不息,變化著各種狀態,雨、雪、水蒸氣,是你的身姿,你太平凡了,使我們擁有你,像擁有自己一樣的自然。然而,你這博大的胸懷,變化著的身軀,當你流過污物的時候,你清洗了它們,卻把傷害留給了自己;當你流經工廠排污渠道的時候,那可是致命的傷害,你痛吧!當你飄回藍天的時候,你卻遇到了廢氣,你這純潔的靈魂,哪能經得住它們的吞食,你哭了嗎?
這是我們傷害了你,你給予我們的太多,可我們卻給予你的太少。我們要對得起你。洗完菜以后,我們把你再澆到地里,讓莊稼再吸收你;工廠里,我們不再將廢水排放到你的懷抱里;我們不讓煙塵廢氣飛上藍天,還你純潔的靈魂。這是我們的向往,我們還要進一步努力,發明科學的方法,就像你對我們一樣地對待你。
你看吧!農民們用他們辛勤地汗水呵護著你,那滴滴汗水,已把你洗禮得更加純潔、無畏;工人們用他們艱辛的勞動保護著你,再不讓污水迫害你;科學家們用他們畢生的精力袒護著你,研制著生態農藥、生態化肥;最可敬的是我們的白衣戰士,他們堅持在工作崗位,連續數8個小時,耐著生命的極限,不讓一點毒素進入你的身軀。
因為,我們已知道你雖平凡卻又太珍貴了。江河里,你的身軀變得又細又瘦,酷熱的夏日,禾苗都盼你盼得奄奄一息,你卻不來看他們一眼,你讓我們等得如此焦灼,就連平時最慈祥的大地母親,都煩躁了,變得暴躁起來,一陣陣狂風肆虐,黃沙漫天,都是因為沒有了你。我們要修河渠,筑堤壩,珍藏著你,根植一片片樹木養育著你。
1.中學生自我選擇的非理性在學生的感恩觀形成過程中,自我認同、自我選擇是根本性力量。然而,目前中學生普遍都更重視學習成績,卻忽視自身道德品質的養成。一些學生只關注自身利益,責任感以及使命感缺失,從而影響了他們對感恩的意義的認知與踐行。
2.學校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位學校是學生感恩品質形成的主陣地,然而,受功利主義教育觀的影響,當前中學政治課教學仍然是圍繞著中考升學指揮棒轉,考試分數成為中學政治課教學評價的唯一標準。學生的感恩教育不被重視,學校的辦學資源嚴重向智育傾斜,德育教育方法簡單,重灌輸、輕啟發,重老師的指揮與組織、輕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忽視學生健全人格以及道德選擇能力的培養,導致一些中學生缺乏感恩之心和人文精神。
3.家庭教育的缺位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但目前,不少家庭在孩子的感恩教育方面存在問題。一方面,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或兩個孩子,父輩、祖輩容易溺愛孩子,容易助長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感恩;另一方面,許多家長都把孩子教育的重點放在了學習成績方面,對于感恩的德育不重視,這也容易讓孩子變得不懂感恩。
4.社會道德建設的負面效應造成的不利影響一方面,在對外開放過程中,西方一些腐朽的價值觀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道德觀念涌入中國,影響中學生感恩品質的形成;另一方面,受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影響,目前社會上功利主義價值觀越來越有市場,一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諸如“知恩圖報”“施恩不圖報”“無私奉獻”等價值觀被沖擊,這些不良現象必然會對涉世未深、缺乏社會經歷的中學生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二、優化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感恩教育的對策
1.政治老師自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老師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領航人,應嚴格要求自己,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其教育才有說服力,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學會感恩他人、感恩父母、感恩社會。
2.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突出其情感與價值觀教育價值中學教材的內容有顯性的教育內容和隱性的教育內容之分,隱性的教育內容經常被人忽視。隱性教育內容恰恰是學生態度、方法、情感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憑借。因此,教師要挖掘教科書中的感恩教育資源,滲透感恩教育。如教導學生感謝父母的辛苦付出,感恩老師教授的文化知識,感恩祖國的強大與繁榮帶來的光明前景,感恩自然為我們提供了所有的資源等。
3.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感恩教育實效首先,視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育對象,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在教授如何孝敬父母時,老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滿文軍演唱的《懂你》,讓學生通過感人的歌曲,從中感悟父母的偉大和無私,提高教學效果。其次,教師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正面教育的同時,還要盡量發揮學生的自我教育。如在課堂教學中,多讓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讓學生憑借其生活經驗,自己感悟感恩的意義和重要性。最后重視實踐教學對于學生感恩教育的價值。感恩教育的社會實踐能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地反思自己,提升人格境界,培養感恩意識,養成感恩習慣和感恩行為。因此,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外,要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如在講授孝敬父母的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回家給父母洗腳,教育學生回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又如在講授可持續發展戰略時,可以組織學生積極開展保護地球,愛護自然的公益活動,要求學生主動種植樹木花草,愛護每一片綠地,成為愛護環境的志愿者。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