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2: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人力資源開題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課題名稱:中國對外貿易條件惡化問題探討
學生姓名:
系別:經濟與管理系
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
指導教師:
2006年3月5日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1)國內外研究動態:
貿易條件惡化論是阿根廷著名經濟學家普雷維什在一份名為《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及其主要問題》的報告中提出來的。在該報告中,他考察了英國自1870年至1938年間進出口貿易條件的變化,發現初級產品相對于制成品的貿易條件在70年中下降了35.9%。由此他得出結論:初級產品的貿易條件在不斷惡化,那些以初級產品出口為主的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愈來愈處于極其不利的地位。并提出了改變貿易條件惡化的進口替代戰略。貿易條件惡化論經過辛格、伊曼紐爾等人的發展,其影響愈來愈大。他們認為,自由貿易并沒有帶來普遍的富裕,反而造成馬太效應,使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發展中國家要改變這種命運,只有實行工業化,更確切的說是走進口替代戰略之路。經過經濟學家們長期實證分析,絕大多數經濟學家已經對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價格貿易條件長期以來趨于惡化的論點不再表示懷疑。在傳統的國際貿易格局下,發展中國家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進口以制成品為主;而發達國家正好相反,出口以制成品為主,進口以初級產品為主。由于發達國家對初級產品的進口需求趨于疲軟和發展中國家對來自發達國家的產品和技術進口需求持續強勁,發展中國家價格貿易條件也就自然趨于惡化了。由此可以看出,貿易條件惡化論比較正確地揭示了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不斷惡化的事實,并得出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實際利益分配中處于越來越不利的地位這樣一個正確的結論。
既然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是不斷惡化的,那么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他的貿易條件又如何呢?是否也存在貿易條件惡化的情況呢?為此,國內許多部門和學者進行了研究。商務部的研究表明:1993—2000年,以1995年為基期的中國整體貿易條件指數下降了13%,工業制成品價格貿易條件指數下降了14%,初級產品貿易條件指數下降了2%。2000年后貿易條件仍有惡化的趨勢。2003年價格貿易指數下降了4.6%。收入貿易條件指數上升了22.7%。目前國內各方人士對我國貿易條件惡化的事實已經沒有大的爭議,但如何看待這個事實卻有爭論。北京大學宋國清教授認為貿易條件惡化是貨幣匯率扭曲導致的;廈門大學國際貿易系教授范良聰指出,我國出口的產品大多數是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的產品為主的,而外貿企業在出口時竟相壓價,導致“價格戰”硝煙四起,出口上出現增量不增價的現象;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認為,進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化、原油價格飆升和我國對原油進口依存度的提高、我國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間接提高了國際原材料價格,這些使貿易條件進一步惡化。應當指出,這些都是對我國貿易條件惡化的解釋,但缺乏系統全面的分析。
(2)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選題依據: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貿易條件惡化的程度、原因和影響三個方面。我國對外貿易是否已經陷入“比較優勢陷阱”;是否應該按照比較優勢理論來制定對外貿易政策,還是改革進出口產品結構,發展競爭優勢;貿易條件惡化一定帶來貿易利益的損失還是也存在不確定性的一面,這都有待于進一步的分析。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爭論,系統全面,地分析我國對外貿易現狀,貿易惡化的原因以及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影響,并研究了改善貿易條件的對策。
研究意義: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本文試圖能夠幫助讀者加深對貿易條件的惡化理論和我國貿易條件現實狀況的認識,完善對我國貿易條件惡化的研究。另外通過研究我國對外貿易條件惡化的原因和對策,能夠給我國外貌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促進制度創新和結構創新提供理論參考,并為改變我國粗放型進出口貿易模式、實現我國乃至世界各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指導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本課題主要研究四個方面的內容:
(1)貿易條件惡化論的發展及影響。通過對此理論的分析,介紹其對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指導作用。
(2)實證分析我國對外貿易條件變化的現狀,列舉近期貿易條件指數數據,并據其列表說明我國貿易條件的變動趨勢。
(3)全面分析我國對外貿易條件變化的原因。
(4)根據變化原因擬訂可能的政策措施。
2、擬解決的問題
通過對以上四個方面問題的研究,希望解決對我國貿易條件惡化的程度、原因、影響的認識偏差問題,以至于能尋找更合理的對策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對外貿易惡化的狀況,實現我國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一)研究步驟
課題主要從資料收集、撰寫開題報告、草擬提綱、論文初稿反復修改、論文定稿及答辯幾個步驟去完成。
(二)研究方法及措施:
研究方法:案頭文獻資料研究、案例比較研究、分析歸納法、數據模擬分析法、實證分析法,調查研究法等。(根據文章研究的需要,選用合適的研究方法)
研究措施:社會調查、文獻查閱、老師指導等
(三)研究進度安排
2009年10月;確定選題收集資料寫開題報告
2009年11月—2010年2月通過對資料進行進一步研究撰寫論文初稿
2010年2月交初稿接受指導老師審查
2010年3月—4月上旬通過指導老師對初稿的意見對論文進行修改
2010年4月接受指導老師再次審查對論文再次修改
2010年5月交論文終稿準備進行論文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郝紅.景華揚,談如何在我國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勵公有制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20034,24—25
[2]井士鋅,現代企業的薪酬激勵煤礦現代化20043
[3]樊錢濤,如何運用薪酬激勵員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2003327—28
[4]王少東,張國霞建立自助式整體薪酬體系人力資源200435—36
[5]徐曉明,公司管理中的薪酬激勵機制河南化工2003645—46
[6]張濤,如何發揮薪酬激勵的持久性中國人力資源開發72—74
[7]程甌,將員工激勵進行到底人力資源39—40
[8]胡盈,交換中的刺激人力資源53—54
[9]董玉森,當前部分國企薪酬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10]劉穎,走出薪酬激勵的困境通信企業管理2003956—57
[11]林新奇,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復旦大學出版社
[12]企業員工管理方法研究組企業員工激勵方法中國經濟出版社
五、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六、教研室意見:
關鍵詞:信息素養教育;科技查新;嵌入式教學
一、引言
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1974年最早提出信息素養的概念時認為,“信息素養是指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能”。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的涌現,信息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素養也有了更為深廣的內涵。2015年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中對信息素養的定義為,“包括對信息的反思性發現,對信息如何產生和評價的理解,以及利用信息創造新知識并合理參與學習團體的一系列綜合能力”[1]。如今信息素養不僅包含對信息的檢索、獲取、使用、傳播、共享、評價等能力,也包含了對信息及知識內容的創新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僅僅依靠傳統的文獻檢索課程是無法達成的,而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則能事半功倍。
二、廣東省高水平大學信息素養教育現狀
2019年3月1日至15日,通過網絡調查和電話咨詢相結合的方式,對廣東省10所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和8所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的調研結果顯示:廣東省高水平大學信息素養教育主要是以文獻檢索課為主、以專題講座和培訓為輔的傳統模式,還很少開展嵌入科研和教學的信息素養教育;在被調研的18個高校圖書館中,18個館均有面向師生的關于數據庫使用方面的專題講座或培訓,有17個館開設了文獻檢索課程,有12個館開展了新生入館教育,只有廣州大學圖書館進行了基于科技查新的嵌入式信息素養的深度實踐。
三、廣州大學圖書館以研究生開題查新為載體的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實踐
(一)研究生論文開題查新工作的開展??萍疾樾率侵敢苑从巢樾马椖恐黝}內容的查新點為依據,以計算機檢索為主要手段,以獲取密切相關文獻為檢索目標,運用綜合分析和對比方法,對查新項目的新穎性做出文獻評價的情報咨詢服務[2]。研究生在論文選題到開題報告撰寫的過程中,對選題方向、實施方案等的修正調整都是以文獻檢索、獲取、研讀、綜合分析對比為基礎的,為研究生提供論文開題查新服務可以將信息素養各種能力的培養嵌入到學生的科研和學習中,是實施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廣州大學圖書館研究生論文開題查新服務與一般的科技查新服務的不同之處在于,研究生不僅僅是項目委托人,而是要參與到完成報告的每一個環節,是完成報告的主體,查新員的定位是指引和輔導,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二)研究生論文開題查新的成效。2013年3月至2019年5月,廣州大學圖書館先后為來自建筑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生物學院和數學學院的506名研究生提供了個性化的論文開題查新服務,指導研究生熟練使用檢索工具、全面準確地收集文獻、深度閱讀并綜合分析文獻,進而調整選題方向、提煉創新點、優化研究方案,顯著地提升了我校研究生的信息素養水平和學位論文質量,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生導師的指導效率,得到了研究生院和相關院系的肯定和好評。(三)經驗總結和方案優化。廣州大學圖書館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實踐取得顯著成效主要得益于兩點:(1)采取了合作式教學,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的開展是基于圖書館與相關職能部門、院系以及研究生導師之間的緊密合作。圖書館在開展研究生開題查新服務前,有針對性地推廣普及科技查新服務,得到了研究生院和相關院系的支持,2012年10月,研究生處擬定了《廣州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查新暫行規定》,要求理工類研究生申請學位論文開題前必須提交開題報告和科技查新報告,各相關院系也在研究生開題前積極配合圖書館安排學生參加開題查新培訓,開題查新過程中查新員與研究生導師之間也有頻繁的互動交流。(2)采取了體驗式學習。不同于傳統文獻檢索課與應用剝離的模式,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中檢索、評估、使用等技能的學習是依托也貫穿于具體的研究任務(論文開題)中,老師的教學是問題導向式的,學生的學習是深度體驗式的,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因而掌握得更全面而深刻。廣州大學圖書館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模式也存在兩個局限有待改進(圖1虛線框部分):(1)因廣州大學圖書館沒有開設文件檢索課,學生的檢索技能較差,導致個性化輔導環節效率較低,存在很多重復性講解,可充分利用圖書館既有資源,比如推送數據庫使用培訓、各種專題報告、微課資源、慕課資源等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解決共性問題,從而提高輔導效率。(2)因人力資源有限,未能好好利用用戶反饋系統。開題報告的完成并不意味著服務的結束,重視用戶反饋,提供追蹤服務可使信息素養教育具有可持續性,同時也能累積數據、及時發現問題、指導優化現有流程和模式。
四、啟示
企業博士后工作是開發創新型高層次人才、推進產學研結合、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有效抓手之一。做好企業博士后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部門、企業和博士后研究人員共同參與、協同推進。
(一)強化組織領導。區人社部門作為企業博士后工作的主管部門,要發揮好牽頭作用,與人才、經信、科技、財政等關部門密切配合,建立推進企業博士后工作協調機構,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的指導、服務和協調作用;企業要樹立博士后工作的主體意識,成立企業博士后工作小組,加強與區推進博士后工作協調機構的聯系。
(二)制定發展規劃。期間,按照“完善制度、擴大規模、注重質量、造就人才、服務發展”的工作思路,科學制定全區企業博士后工作發展規劃;各鎮(街道、區)要開展企業發展能力的調研,以規模型企業和技術創新型企業為重點,建好擬設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含分站,以下簡稱工作站)和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含基地分站,以下簡稱創新基地)后備企業庫,把布局工作站(創新基地,以下同)與建立各類研發機構統籌規劃、有機結合。
(三)創新工作機制。對規模小而技術創新能力強,暫不符合條件建工作站的企業,可充分發揮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區域性創新基地的綜合服務功能,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引進博士后研究人員先行開展科研項目攻關,成熟后再創建;對暫不符合國家工作站設站條件的企業,可先申報設立省創新基地。對區內企業現有博士人才,可借助開發區管委會區域性創新基地這一平臺,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流動站培養博士后,幫助企業集聚博士人才。
二、加大扶持力度,促進全區博士后科研工作載體有序高效運轉
加大扶持資助力度,進一步發揮“擇優扶持、擇優資助”政策導向作用,建立獎優獎新的企業博士后政策體系。
(一)設站資助。經國家批準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含分站,下同)給予60萬元資助;經省批準的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含基地分站,下同)給予20萬元資助。
設站資助主要用于工作站的設立支出、設備購置等,原則上在引進博士后研究人員(團隊),并完成開題報告后撥付。
(二)項目開題資助。工作站設立一年內引進博士后研究人員并舉辦博士后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給予設站(基地,下同)單位4萬元項目資助;開題第二個項目的,第二個項目給予5萬元項目資助;開題三個及以上項目的,第三個及以上項目給予每個6萬元的項目資助。工作站設立一年后再引進博士后研究人員并舉辦博士后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每個項目給予3萬元項目資助。
(三)博士后在站資助。根據博士后科研項目進程給予新進工作站博士后研究人員生活補貼,完成項目開題報告補貼5萬元,完成項目中期考核后再補貼5萬元;博士后科研項目獲國家、省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的分別給予1萬元和0.5萬元科研獎勵補貼;博士后科研成果獲得發明專利的每項獎勵3萬元,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的每項獎勵0.2萬元;經省委組織部批準,列入省“企業博士集聚計劃”的博士后研究人員,給予每人不低于20萬元的資助(免交個人所得稅)。
(四)博士后落戶資助。完成博士后科研任務留在企業工作并落戶我區的博士后研究人員,給予10萬元安家補貼;被評為市姑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給予50-250萬元安家補貼。落戶資助分5年等額發放。
(五)落實企業博士后工作經費。每年安排企業博士后工作經費不少于30萬元,用于創建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團隊)以及組織企業博士后管理人員培訓、工作交流、現場觀摩等活動。
上述所需經費,已明確經費渠道的,按其規定執行;未明確經費渠道或不足部分,由區、鎮(街道、區)兩級財政各承擔50%。其中,區級財政承擔部分在區人才開發資金中設立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專項經費列支。
三、深化工作內涵,完善全區企業博士后工作管理服務措施
企業博士后工作堅持走“建管并重、量質并舉”的良性發展之路。要從管理制度、服務措施、保障體系著手,深化博士后工作服務內涵,不斷完善我區企業博士后工作管理服務措施。
(一)開展科學合理的工作評估活動。區人社部門應加強對設站單位博士后招收、經費使用、研究項目進展、研究成果質量、工作制度建設及落實、研究設施配置、博士后研究人員生活保障等情況的指導、評估,促進全區企業博士后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發展;設站單位應成立以項目指導老師為主體的專家考核小組,加強博士后研究人員考核工作,抓好開題審查、中期考核、結題評估三個重要環節,指導、協調博士后科研工作,完善對博士后研究人員的目標管理、績效評估、紀律約束、優勝劣汰等管理辦法,逐步形成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的博士后質量保障體系。
區人社局對建站一年內未引進博士后研究人員的工作站,應提出督促意見;兩年內未引進博士后研究人員的工作站,應提出書面整改意見。對考核評估不合格的工作站,由區人社局向審批部門反映其工作情況,直至按有關規定取消設站資格。
(二)主動服務設站企業和博士后研究人員。區人社局要建立與設工作站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之間的長效溝通合作機制,積極搭建多功能的互動平臺,幫助設站企業引進合適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區推進企業博士后工作協調機構成員單位要加強配合,落實好各項扶持政策,切實解決在站及出站落戶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難,同時,積極對上爭取,大力支持博士后研究人員申報專利和科技項目資助,鼓勵參與重大科技攻關和重點技術創新項目。
第一條 MBA論文可以是案例分析型論文、調研報告型的論文或專題研究型的論文。
第二條 為進一步提高MBA論文質量,加強MBA論文工作的管理,MBA論文選題由全院內具有碩士生指導教師資格的老師提出。各位老師所提出的論文選題應注意以下方面。
1、論文選題符合MBA教學的特點和規律。MBA的中文名為“工商管理碩士”,論文選題必須考慮該專業的特點,應結合行業經濟、企業管理的特色。
2、論文選題應是對實質性問題的研究,不要將題目出得空洞。如“中國國有企業問題的研究”、“中國企業的戰略管理研究”、“中國人力資源問題研究”等題目都過大、過空,不符合全國MBA教學指導委員會對MBA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3、教師出題應考慮MBA的學位特點、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專業特色,不要任意的跨專業出題或超越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般來講,教師所提供的選題范圍不應超出自己所在專業的范圍。如在企業管理專業任教的教師,原則上不能跨專業出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的選題,更不能出金融、保險方面的選題,反之亦然。
4、根據MBA的培養目標,MBA論文的撰寫要求結合實際,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注重實證研究、注意數量的分析,要強化結合學生工作實際。
5、論文選題提交(包括教師更新的論文選題)的時間為每學期的期中之前,由MBA教育中心上網公布,逾期將不予受理?;谝陨系囊庖?,MBA教育中心可以對不符合要求的選題給予適當處理。
第三條 MBA學員選題的基本要求如下:
1、學員可根據MBA教育中心網上各位導師提供的MBA論文選題,結合自己的研究興趣、工作經歷等選擇1~3個論文選題或導師作為論文選題志愿。
2、MBA教育中心根據學員所選的第1~3個選題順序或導師編制學員論文選題匯總表,為每位學員分配一名指導教師。為確保論文指導的質量 ,每位指導教師原則上一般在同一年級同一性質的班(包括F-time MBA、P-time MBA和集中班)指導的論文篇數不能超過6篇。對學員的第一志愿比較集中(超過規定的人數或論文指導篇數)的導師,MBA教育中心應首先讓第一志愿的導師優先挑選或確認學員;對于“落選”的學員,MBA教育中心將遵循學員的第二、三志愿并采取同樣的方法讓導師確認。對于3個志愿都“落選”的學員,MBA教育中心將通知學員重新選題。
誤區一:把研究方法的列舉當成研究方法的運用
研究問題、研究方法以及對研究問題的基本觀點 是開題報告的基本要素。換句話說,開題報告至少要告訴讀者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以及預期結論是什么等內容。如果說問題提出和文獻綜述是旨在闡明研究問題的話,那么研究方法則是闡釋如何解決擬要研究的問題的。
而闡釋如何解決擬要研究的問題并不是列舉各種研究方法,而是展示研究方法的運用。但是,多數開題報告對于研究方法的闡述存在著簡單列舉的弊端,錯把研究方法的列舉當成了研究方法的運用。
比如,本研究運用文獻法、歷史法、訪談法、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并簡單摘抄些各種研究方法的闡述,從而把研究方法的運用變成了研究方法的講解。更有甚者把不同層次的研究方法雜列在一起,諸如列舉調查法、訪談法、質的研究和敘事研究等,而不知質的研究、敘事研究并不是一種具體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種研究范式。
質的研究通常是與量的研究相對而言的,它常采用調查研究法尤其是觀察法和訪談法;敘事研究也不是與調查研究并列的研究法,與敘事研究并列的通常是實證研究。況且,調查法如果不特別注明是問卷調查,那么通常意義上的調查法就包含著訪談法。
而要想走出研究方法列舉的誤區,最佳路徑是研究問題準備如何解決就如何敘述和呈現。比如,調查法是用來解決什么問題的,擬如何解決,就如實地描述和展示出來。因為研究方法與研究問題的區分是人為的,某一問題的解決總是蘊涵著解決該問題的某種方法,而某種方法也總是解決某種問題的方法。只有當人們就解決某一問題的過程進行反思時,才會產生解決了什么問題與如何解決該問題的區別,才有了問題與方法的區分。
而開題報告的研究方法就是用來陳述研究問 題如何解決的,它與擬要研究的問題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從一定意義上說,雖然許多研究方法有著比較廣泛的適應性,但是問題不同,解決問題的角度、路線、方法 往往也不同,因此,研究方法的闡述不僅僅要與擬要研究的中心問題(由問題的提出來完成)相對應,而且要與研究內容中的具體問題基本對應。
因此,在闡述研究 方法時,正確的做法是首先對研究內容所涉及的問題加以歸類,然后根據各類問題設計適合的研究方法。如果無法做到如此精細的話,至少也應該對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所需要的研究方法作出討論。
當然,解決某一問題,不僅需要一些具體的研究方法,而且需要一套運思框架。其實,從研究方法的功能上看,眾多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劃分為相互關聯的三個層次:
① 獲取研究資料和對資料作形式處理的方法。比如,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文獻法等,均屬于獲取研究資料的方法,而對資料(文字、數據、音像記錄等)作形式 處理的方法則有量化和非量化的方法。
② 搭建理論框架和論證/闡釋觀點的方法。比如,理想類型法、系統法等就具有搭建理論框架的功能,而體現分析論證和理解闡釋的典型方法則有人種志研究、敘事研究、闡釋學研究、概念分析、比較研究、歷史研究、個案研究等。
③ 指導研究的理論視角,即提出問題、分析 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特定角度。而對某一研究視角的選擇也就意味著對一套特定話語系統,即一套從基本概念、命題到方法原則構成的理論話語的運用。比如,博弈論、人力資源理論、交往理論、人性論、復雜性理論等。而搭建理論框架和論證/闡釋觀點的方法以及指導研究的理論視角大多以研究方法論或研究思路的方式呈現在開題報告中。
相比較而言,選擇什么樣的理論視角,確定怎樣的理論框架,對于開題報告的質量來說,更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雖然開題報告作為學位論文的預演和雛形,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認識誤區實屬正常,對于這些認識誤區也大可不必大驚小怪或者上綱上線,但如果這些認識誤區不能得到及時矯正,使之延伸到學位論文中,則會對學位論文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
因此,走出開題報告撰寫的誤區不僅是為了提升開題報告的質量,更是為了完善學位論文的品質。
誤區二:把主題編織當作文獻綜述
開題報告之所以撰寫文獻綜述,并不是為陳述某一主題的相關內容,而是通過呈現已有相關研究成果進一步澄清擬要研究的問題,或者說,是依托已有相關的研究成果來襯托出自己研究的意義。
因此,開題報告的文獻綜述理應圍繞著擬要研究的問題,闡述別人在該問題上已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有待深入研究,進而通過揭示這些有待深入研究的問題為自己的研究指明努力的方向。倘若研究問題相同,則應著重闡述已有研究是通過什么方法、選取什么樣的材料進行的,并側重指出自己的研究試圖運用其他研究方法或材料的理由。
但無論是揭示已有相關研究成果有待解決 的問題,還是闡明自己試圖運用的其他研究方法或材料,其目的都是要通過相關研究成果的敘述來映襯出自己的研究的價值。由于研究生不清楚文獻綜述的要義,開題報告的文獻綜述大多寫成了主題編織,即圍繞了某一研究主題羅列相關的文獻,其樣式是某學者就某主題說了些什么,某學者就某主題又說了些什么,某學者就某主題還說了些什么。
比如,《論走向對話的學校道德教育》,其文獻綜述就簡要地概述了巴赫金的對話理論、馬丁布伯的對話理論和保羅弗萊雷 的對話理論。這種僅僅將文獻的作者、題目、核心觀點一一列出,而沒有運用分析與綜合、比較與歸納、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文獻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做法,看 似完整、深刻,但深究起來,這樣的文獻綜述只是與該研究的主題相關而已,除了告訴別人一些相關的知識外,并沒有襯托出自己研究的獨特價值。
也就是說,與既有的研究相比,本研究試圖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是贊同,還是反駁某種已有的觀點?若是贊同,需要充實哪些新的事實材料?若是反駁,其原有觀點的缺陷是什 么?自己的觀點如何超越已有的見解?即使贊同,到底贊同哪種觀點?為什么?其根據何在?等等。對于這些問題,此文獻綜述卻只字未提,從而使文獻綜述變成了 主題編織。
而要想走出文獻綜述主題編織的誤區則需要轉換路徑,把主題編織轉化為問題先導。
問題先導即以擬研究的問題為中心,充分、全面地展示、陳述與該問題有關的文獻都說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有待進一步追問和解答,或者陳述對已解決問題所采用的不同的研究方法或材料。它與主題編織的根本區別在于組 織、闡述已有研究成果的主線、目的與思路的差異。
問題先導以擬要研究的問題為主線,主題編織則以擬要研究的主題為主線;前者以澄清、凸顯擬要研究問題的價值為要務,后者則以告訴別人就某一主題都研究了什么為旨歸;前者是用已有研究成果來襯托出擬要研究問題的價值,而后者則只是勾勒了已有研究成果的主要內容。
自然,問題先導的文獻綜述需要搞清楚擬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這個擬要研究的問題又包含著哪些子問題,各個要解決問題之間是怎樣的邏輯關系。
倘若擬要研究 的問題及其包含的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搞清楚了,那么問題先導的文獻綜述大致可分為擬要研究的核心(母)問題的學理澄清、各分(子)問題的邏輯闡釋和擬 要解決的各種問題的重申。
比如,在《論教育學研究的價值生成》中,作者通過回顧已有研究成果對教育學發展中所存在問題的陳述,進一步概括為無論是正確處 理意識形態與教育學研究關系的思考,還是彌合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裂痕的努力,抑或是異域教育理論的中國化、原創性訴求,其最終目的無外乎提升教育學研究的價值,而如何提升教育學研究的價值才是上述問題的根本出發點與歸宿,也是目前元教育學研究有待深入探討、系統論證的一個問題。
這樣就通過對已有文獻 的綜述澄清、襯托了如何提升教育學研究的價值這一擬要研究的問題的價值。但這個擬要研究的核心問題,如果既有成果已經解決,或者說,對于該問題,研究 者倘若未能發現沒有解決的問題,則該研究仍然沒有價值。
于是,在對各分(子)問題進行陳述時,作者分別綜述了在教育學研究與意識形態、教育學研究與異域教育理論、教育學研究與其他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等分問題上,學者們都說了些什么及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闡述了本研究擬要解決的問題,從而凸顯了本研究的價值。最后,根據對各分(子)問題的分析,再次重申擬要研究的各種問題的意義。
可以說,問題先導的文獻綜述不僅可以在搞清楚別人就 某問題已解決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有待深入研討的基礎上避免了主題編織的錯誤,而且還能襯托出擬研究問題的價值,從而進一步廓清了所研究問題的意義。
誤區三:把研究理由當作研究問題
開題報告的首要任務是要清晰地闡明研究問題,其道理無須多講,因為任何研究都是對問題的研究,而不是對知識的宣講。因此,在開題報告的答辯會上,老師經常追問的是你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此時,多數研究生會流露出一臉迷茫、困惑的神色。
一方面,研究生深知研究問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心里又犯嘀咕:開題報告寫了那么多內容,尤其是有專門的問題提出 或問題緣起,難道老師還沒有看出研究問題來?其實,這里的奧秘在于有的研究生只是在問題提出或問題緣起中闡述了研究的必要性,錯把研究理由當成了研究問題。
比如,《語文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的敘事研究》,在問題提出中,闡述了語文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的敘事研究的理由有三:
① 學校道德教育的現狀令人擔憂。其論述,無論是傳統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還是網絡給德育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抑或 學生的思想狀況很不樂觀,都旨在表明語文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②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教育性的融合。通過揭示語文教育的功能和特點為 德育滲透提供了可能性和語文的教育內容為德育滲透提供了條件,無非是想說明語文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的可行性。
③運用敘事的方法研究教師的課堂 教學成為教育研究者的追求。其闡述的要點是課堂教學框架---教育敘事的依據和課堂教學的場景---教育敘事的源泉。這些觀點也只能表明運用敘 事對語文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進行研究的契合性。從一定意義上說,自從赫爾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學打通了教育與教學的關系以來,就無須再論證教 學中滲透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更何況,問題提出或問題緣起本來是要闡明研究問題的,而大談特談研究的理由則不僅有違問題提出或問題緣起的初衷,而且使下面的闡述(比如研究意義、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等失去了目標和方向。
而要想走出把研究理由當作研究問題這一誤區,首要的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研究問題。通俗地講,研究問題就是困惑或矛盾,是在理論或實踐中 存在但還沒有探究或解釋清楚的疑問,它主要有三種表現:
①現有的研究根本沒有意識到或發現的新問題。比如,教師特崗計劃實施所帶來的問題,隨遷子女的教育 問題等。可以說,社會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總會涌現出一些新專題研究的教育問題。
②已有的研究還沒有運用或運用得不夠成熟的視角和方法。對于同一教育現象或事實,往往可以從不同的視角,運用不同的方法給予重新闡釋和研究。比如,教師成長的敘事研究,相對于原有的哲學思辯,就是試圖通過敘事揭示教師發展的一種新的研究路徑。
③研究者直覺地預感到可能成立的新觀點(相當于研究假設)。比如,對于新課程改革所引發的重視或輕視知識的爭論,有學者則認為對于新課程改革的異議也許并不是重視或輕視知識的問題,而是如何看待、理解知識的問題。換言之,判斷一個問題能否成為一個研究問題的標準是,研究的對象要么是一種新的教育現象,要么是從一個新視角(新理論、新方法)來看,已有的教育現象呈現出了新的面貌,要么是已有的教育現象呈現出新的變化,反之,就不適合進行研究。因為研究的解題不是考試的答卷,它不是對已有答案的再現,而是 對未知問題的嘗試性解答。就《語文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的敘事研究》而言,則可以從描述語文教學道德教育的缺失表現及其相關研究對敘事研究這一方法的忽視談 起,進而提出擬要研究的問題。
誠然,研究問題的確定并非靈機一動地拍腦袋,它大多要經歷研究方向的確定、相關文獻的研讀、研究問題的初定與研究問題的論證等反復醞釀、孕育的過程。
姓名:xx 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所屬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指導教師姓名: xx 職 稱: 副教授
擬選課題:配送中心倉儲管理信息系統設計
開 題 報 告 時 間: 2019 年 3 月 1 日
1、擬選課題國內、外的研究動態、水平、存在問題,與本人實習、社會實踐、調研的關系,并附主要參考文獻:
國內、外的研究動態:
全球經濟1體化、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已經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今后中國企業不僅要應對國內同行的激烈競爭,還要同世界經濟強家爭奪產品市場。 企業對IT技術應用的方式與要求,是由其生存環境決定的,在全球經濟1體化、高度競爭、客戶導向、變化迅速、信息化與連通在線化的總體環境下,企業IT技術應用,應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 1 體化:與企業及其經營策略、管理體系開發建設1體化。90年代先進企業 IT 應用策略,有1個基本的共識,就是“作為競爭工具,營造企業的競爭優勢”,這首先就要求企業本身,不是簡單將原有的手工的業務過程“自動化”,而是以IT技術來“重規劃”(Reengineering)企業的業務過程乃至業務內容與方式,重新規劃客戶及供應鏈上各個合作者的關系,重新規劃企業賴以生存的價值鏈體系或價值星系(value constellation),甚至最終改變行業格局。
2。 個性化:這不是將舊的運作方式加以保持/翻版的“自動化”,而是前述“創造企業自身獨特競爭優勢”,和適應企業不斷變化要求導致的必然結果。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由“自行開發”到購買大型“通用”商業化系統,再到這種以企業的業務過程規劃為基礎的“量身度做”模式,是1次新的里程碑式的躍進。
3。 可變性:不僅是企業規模的變化,還包括業務內容、規則、伙伴、組織架構等隨時隨地迅速變化,這要求IT系統本身,必須是“為變化而建造的”。
4。 開放性:現代IT市場的格局,已從縱向變成橫向分割的分布(葛洛夫,《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Internet及其他通訊技術的普及,使封閉、獨占的體系失去了生命力。連微軟這樣的霸主,也要改變自己在網絡操作系統市場上的態勢,不再稱“殺手”而是共存,曾經占據過絕對優勢的Novell,在經歷殘酷的競爭和1番躊躇之后,首先接受了這種策略。
對于企業的內部的物流運作系統的優化對企業的發展意義深遠,特別是在企業的有效運作,資金的合理高效利用方面。
倉儲管理系統存在的問題:
1。顧客需求越來越多,用戶期望越高大市場正被不斷細分,企業缺少1個行之有效的持續開拓更大市場法。
2。企業與市場(包括分支機構、商、經銷商)之間的信息傳遞速度慢,總部很難及時了解各地產品銷售、庫存和貨款回收的準確數據,影響公司的決策。
3??蛻粼谙胧裁矗欠裼行碌男枨?,對產品有何建議,企業無法及時得到反饋信息。
4。企業營銷需要的人、財、物力越來越多,產品的銷售費用逐年增加。
5。部分企業的各地市場和分支機構諸侯割據,缺少相互協調、協同作戰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王為,sql sever 基礎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
2。王珊,陳紅 數據庫系統原理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9
3。顧義華,超越0點學網頁制作,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9
4。王興寶,網頁制作基礎教程,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8
5。石志國,ASP動態網站編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3
工作計劃、時間安排:
1-4周,實習并系統學習相關語言及畢業設計資料的收集。
5-8周,進行設計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和畢業設計的制作。
9-13周,系統的演示和畢業論文的撰寫。
14周,畢業論文的修改和提交。
15周,畢業設計答辯。
課題的主要內容:系統以ASP+數據庫為主要制作工具,本著為用戶更好服務的原則,盡可能完成更加完善的功能。倉庫管理的內容就是貨物入庫,出庫和庫存管理,包括實物管理,原始單據(入庫單和出庫單)管理,臺賬管理和盈虧管理等
課題在理論和應用方面的意義:應用系統的友好的人機交互截面,確保了大量數據能夠有條理,并安全的保存,節省了人力資源的大量勞動力。本系統利用現有的校園網資源,節省了購買設備的費用;本系統自行設計自行開發,具有很高的性價比;本系統投入使用后,可節省人力,減輕勞動強度,從而降低了成本,節省了開支。
課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和完成課題的條件:系統采用asp。net作為應用系統的前端開發工具,與后端的SQL Server數據庫相連接,能夠提供1個高性能的B/S解決方案。SQL Server是程序員經常使用的后端數據庫,其發展歷史悠久,經受了人們長時間的考驗,技術發展非常成熟。預計能夠完成期望的目標。
硬件設備:PC機或微處理器
軟件設備:Asp。net、SQL Server、WindowsXP/2019
3、指導教師對學生選題報告的評語:
指導教師簽字: 年 月 日
4、選題報告會評議組意見:
組長(簽字): 年 月 日
5、學院審查意見:
主管院長(簽字): 學院(公章) 年 月 日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畢業設計題目
配送中心倉儲管理信息系統設計
學生姓名
xx
指導老師姓名
xx
指導老師職稱
副教授
畢業設計內容:
本著1切為用戶服務的原則,和普通意義上的網站1樣,盡可能完成更加完善的功能。倉庫管理的內容就是貨物入庫,出庫和庫存管理,包括實物管理,原始單據(入庫單和出庫單)管理,臺賬管理和盈虧管理等
國內外現狀、擬采用的方法及技術路線:
網站通過互聯網信息,從而為更多用戶提供相關服務。
網站供給的日益豐富而迅速崛起隨著中國互聯網用戶的增加和國內網絡應用環境的成熟,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1個角落。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網站打破了空間的限制,因此提供面向全國及世界范圍內的網站在整個網絡市場中獲得了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
網站通過Internet在網上建立用戶與企業交互的平臺,用戶有需求可以在網上得到解決,使雙方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過本網站,可有效地解決用戶和企業之間的需求和供給問題。系統利用asp。net ,sql sever設計。在系統中采用模塊化設計方法,使之易于維護和管理,實現網站的基本功能。
工作計劃、時間安排:
1-4周,實習并系統學習相關語言及畢業設計資料的收集。
5-8周,進行設計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和畢業設計的制作。
9-13周,系統的演示和畢業論文的撰寫。
14周,畢業論文的修改和提交。
15周,畢業設計答辯
教研室意見
主任簽字: 年 月 日
文/本刊記者?楊生文
2014年1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決定在廣州市職業技術教研室建立全國首個“技工教育課程研究中心”。這個旨在發揮技工教育科研資源優勢和示范輻射作用,積極做好技工教育課程研究和開發實踐的新機構肩負了理論研究、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三大職能。
這個機構運行一年后的情況怎么樣呢?本刊記者為此專門拜訪了該中心,全面了解了中心的運行情況。
研究課程規律,服務技工教育
行動之一:整合資源,搭建溝通、合作和研究平臺
掛牌以來,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建司、廣東省及廣州市人社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課程研究中心不斷整合資源,積極做好平臺搭建工作,充分利用、發揮廣州市屬各技工院校的研究力量。一是明確定位,明確中心要立足廣州,輻射華南,放眼全國,以項目或課題為載體,著力進行現代技工教育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提供政策建議和咨詢服務。二是完善組織架構,擴充研究人員。目前共有研究人員11名(其中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4人),并先后接受4名學校教師,5名博士、碩士研究生鍛煉學習。三是課程研究中心大量聘請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專家學者和廣州市政府部門及行業企業的專家,使其成為課程研究中心專家研究隊伍的重要來源。同時立足廣州技工教育系統,選拔專業帶頭人培養對象27人,選聘了72位兼職教研員,作為研究團隊的延伸補充。
行動之二:為“國標”“課規”開發提供技術支持
受人社部職建司委托,課程研究中心為編制汽車維修、計算機網絡應用兩個專業的“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和“一體化課程規范”提供技術支持和質量監控,保障了兩個文件的順利研發。一是培訓編制組專家,解讀《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編制指南(試行)》和《一體化課程規范開發技術規程》,并主持實踐專家訪談會。二是課程研究中心的骨干力量全程參與人社部和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圍繞標準研制組織的各類全國教師研討會、企業專家研討會,并提供技術指導。三是對兩個專業的國標和課規進行質量監控,主持廣州的評審會,聘請企業和高職院校專家,聚集廣州技工院校專業帶頭人40余名,分別從總體培養目標、層次培養目標與行業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和職業資格標準的匹配度、課程體系及內容與培養目標的匹配度、學習內容與課程目標的匹配度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評審,并從與編制指南的符合性、內容的專業性、文本的規范性等多方面進行指導和修訂。
行動之三:關注市場需求和內涵發展,突破技工教育發展瓶頸
2014年,課程研究中心圍繞廣州技工教育發展遇到的瓶頸,牽頭承研的重大課題有:
一是開展廣州及周邊地區技能人才需求調研(2014-2016),累計調研602家企業,開展5場企業技能人才需求座談會,并形成調研報告。
二是開展產業系建設研究。組織專家到廣州市屬7所技師學院進行中期檢查及調研,召開廣州市技工院校新一輪專業布局調整及產業系建設研討會,初步厘清了廣州市技工院校新一輪專業布局調整的原則和基本思路;開展對比研究,形成了《技能人才培養新路徑——廣州技工院?,F代產業系建設實證研究》報告。隨后,聘請廣州市發改委領導、國內職教專家進行專業布局調整的專題培訓。通過半年多來課程研究中心主導的產業系建設研究,廣州市屬技師學院對產業系建設的內涵和目標更加明晰,對產業系建設的意義有了充分的認識,多所院校已經開始重新思考產業系下一步的建設思路,采取行動加大推進力度。
三是完成師資隊伍建設研究。在2013年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本年度繼續開展了廣州技工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發展策略研究,分析了目前廣州技工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問題,提出了9項發展策略,成功結題。
四是完成技工教育文化建設研究。開展了廣州技工教育文化體系建設課題研究,歸納總結了廣州技工教育開放多元、獨具個性的文化體系特征,提出了加強建設的建議,成功結題。
行動之四:開展深度校企合作,探索學制技師培養新模式
為探索技師培養的有效模式,提高技師學院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益,課程研究中心在前期課題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校企雙制’技師培養研究”。
一是調研廣州市屬七所技師學院的預備技師/技師培養情況,探索學制技師的培養模式、課程開發、教學實施以及管理評價等技術路徑,通過組織學習等措施提高培養技師的專業師資隊伍水平。
二是通過調研撰寫“關于京、浙、蘇等三地技師學院培養技師的情況報告”,對廣州市屬技師學院培養學制技師的政策依據、專業選擇的考量、評價鑒定等方面進行了可行性分析。
三是為廣州市技師學院“校企雙制”技師培養提供技術指導,與廣州市機床廠合作開展學制技師培養實踐,2014年成功培養出數控機床裝調與維修專業、企業認可度高的6名學制技師。
行動之五:開展技工教育質量監控體系研究
課程研究中心引進職業能力測評理論和授權評價工具,推動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監控與評價研究,提升技工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與效益。
一是應用COMET職業能力模型,在開展2011、2012年學生職業能力測評的基礎上,在全國首次開展教師職業能力測評研究,運用科學的理論模型、數據分析方法和工具,并以廣州市屬七所技師學院102位教師參加的機械制造和汽修類專業教師職業能力測評情況為基礎,形成了廣州地區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測評報告和102位教師的個體報告。
二是開展技工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監控體系建設研究。按照國際現代教育質量管理的“授權評價”理念,引入相關技術,開展技工院校的校企雙制、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等質量監控,在校企合作、數控技術和汽車維修專業、學習任務、課堂教學等授權式評價、科研伴隨典型試驗的基礎上,總結評價的流程、方法和工具等,為技工院校專業建設中重點項目的持續、批判性和建設性的改進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行動之六:推動技工教育研究成果轉化和學術交流
課程研究中心在2014年應用國際先進理論和研究方法,及時轉化研究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教研成果,并開展了大量學術交流。
一是出版《職業能力測評實證研究——汽車維修專業廣州報告》(清華大學出版社)、《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教學設計薈萃》(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廣州現代技工教育教學研究成果選輯2014》(羊城晚報出版社),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何士林副局長主持的《廣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現狀調查》報告入選《2014年廣州市藍皮書(社會卷)》,課程研究中心辜東蓮主任主要參與的《基于能力培養的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工學結合課程研究與實踐》成果,被教育部評為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對推進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是積極參與人社部組織的針對國家級師資培訓基地培訓者的培訓授課、廣東省人社廳組織的師資培訓和內蒙古等扶貧項目的培訓授課。應用課程研究中心的技術和經驗,為廣東省人社廳“校企雙制辦學評價實施方案”和內涵發展指導意見的文件研制提供了技術支持。
三是積極開展各類學術交流活動。2014年1月,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中國現代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開題會上,辜東蓮主任作為課題代表作了“職業院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以廣州為例”專題報告;同年4月,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教學工作委員會組織的“現代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研討會上,作了“工學結合課程學生職業能力測評的實證研究”專題報告;12月,在廣東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上作了“廣州技工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專題報告。
立足新起點,實現新跨越
任務之一:組建技工教育課程研究專家庫
2015年,計劃按照《關于推進技工院校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人社部發〔2014〕96號)中關于“組建技工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和課程專家隊伍,推動技工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建設”和《關于大力促進我省技工教育內涵發展的指導意見》中“組建技工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和課程專家隊伍,推動技工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建設,開展專業建設、課程開發、課程實施和技能人才評價等研究”的精神,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技工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的名義,在全國技工教育系統聘請一批技工教育研究專家,組建“技工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聘請一批課程業務精湛的骨干,組建課程專家庫。在合適的時機,聯合立項課題,推動全國技工教育重大共性疑難問題的破解。
任務之二:助力技能人才培養標準、課程規范等研制
2014年,課程研究中心參與完成了汽車維修、計算機網絡應用兩個專業“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和“一體化課程規范”的研制。2015年,按照人社部職建司的統一部署,課程研究中心將協助這兩個專業的評審工作,同時系統梳理總結標準與規范的開發流程和方法技術,為更多專業的標準和規范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同時,積極推進標準和規范在技工院校主體專業上的推廣應用,指導技工院校教師基于校本的應用實踐,規范專業課程的教學行為,全面提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
任務之三:規范從專業設置到生產實習的教學管理工作,實現全程育人
2015年,課程研究中心將以廣州技工院校為對象,以項目為載體,多方位、多渠道地監管規范教學管理工作,把握好“入口、過程、出口”三關。
一是在做好新專業申報、評審、備案等常規工作的同時,借助市場調查、人才測評、授權評價等方法,積極探索研究建立技工院校專業評估、動態調整、退出機制;
二是以服務企業和學生為中心,繼續推廣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同時,進一步推進職業指導課程與教學改革研究,舉辦市級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或創業規劃大賽,探索職業指導的新問題并實施職業指導的新形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是進一步完善技工院校生產實習管理,推動生產實習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探索并建立生產實習的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切實提高生產實習管理水平和質量。
任務之四:探索技工院校畢業考試改革和畢業標準建設
2015年,中心計劃重點探索高級工畢業考試改革,以高級工階段的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國家高級工職業資格標準為命題依據,嘗試紙筆與實操測試相結合的學生職業能力測評理論研究及試題開發和測評實踐,促使測評合格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同等層次職業資格的技術水平相當。擬在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汽車維修和數控技術等三個專業進行典型試驗。預計2015年1月,建立測評模型,完成對開發組人員的培訓并確定命題思路,組織專家對命題思路評審;3月完成測評樣題的開發、評審與預測試;5月完成3個專業各兩套正式測評試題的開發與評審;6月組織正式施測;下半年,集中力量進行測評數據處理與分析,提煉研究技術,撰寫研究報告,在此基礎上完善高級工畢業考試改革,探索建立其畢業標準。同時,在2013年人社部“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評價研究”課題結項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中級工畢業考試改革,探索其畢業標準。在“‘校企雙制’技師培養研究”課題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技師畢業考試改革,探索其畢業標準。通過系列研究與實踐,以形成技工院校中級工、高級工、技師的畢業標準和畢業考試方案,系統規范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任務之五:推進技工院校教師專業化研究和實踐
2014年,課程研究中心根據人社部職建司領導指示,開始推進技工院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與實踐:開展國內外教師專業化文獻研究,梳理教師專業化的概念界定、國際教師專業化的最新趨勢;開展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典型個案研究,召開實踐專家訪談會,提煉技工院校教師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歸納了教師職業發展的五個階段。2015年,計劃從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自主等維度開展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和保障調查,研制教學能手、課程負責人和專業帶頭人的資格條件,制訂微教學、教學設計、課程設計和專業建設的評價標準。開展科研伴隨式的典型實踐活動,加強專業帶頭人的選拔、培訓和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強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課程評價、專業評價的能力提升,通過培訓、競賽、項目等形式促進教師職業能力的提升。
任務之六:組織并開展技工教育學術交流和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