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2: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研討交流材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十三五”時期,蘭州市全面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實施9 大重點工程、531 個項目,項目總投資 7971.76 億元,截止“十三五”末,214 個項目已建成投用,其余項目正在抓緊實施。重大項目的實施有力助推蘭州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以來,蘭州市綜合實力穩健提高、三大攻堅戰成效明顯、產業轉型持續升級、城市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今年是建黨100 周年,也是 " 十四五 " 規劃的開局之年,“精致蘭州”的藍圖正在描繪,蘭州市將圍繞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國家重要的區域創新中心、國家重要的綜合物流樞紐、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先行區、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示范區、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新高地的規劃定位,在科技創新、新基建、關鍵產業發展、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社會民生、安全保障7 大領域凝練“十四五”項目939 個,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全面譜寫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新篇章。
作為一名黨員,要有慢近是退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積極迅速融入競爭發展大潮,比決心、比信心、比恒心,不到黃河心不死。二是路難走大家團結走。面對較大的發展差距和客觀發展環境的短板,要有報團取暖的智慧、眾志成城的決心、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劃槳開大船的格局,內挖潛力、外聚合力、攻堅克難,積極進取。
一、企業信用監管的現狀
建立完善的企業信用監管體系是一項嶄新的課題,但目前存在三個問題。
1.國家法律法規理論指導不足。(1)在西方發達國家經濟運行中,國家政策、政府管理、法律環境、行業標準、征信手段、評價方法等都有一套成熟的理論和長期的實踐,而我們僅僅是從政府一個部門的企業登記和日常監管入手開展工作;(2)企業信用涉及商業銀行、征信和信用調查、資產評估以及信用評級、信用保險和信用咨詢等一整套市場運作流程,而我們僅僅提供企業是否違法的客觀記錄,并對少數嚴重違法失信企業提供網上查詢;(3)信用管理是涉及多部門的系統工程,應有完善的相關法律體系并規范操作,而我們只能以“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司法”對違法當事人的限制性規定做參照,因此急需制定相關法律,包括公開披露違法失信企業時出現的不當行政的法律救濟措施。
2.企業信用管理制度不全。我國加入WTO后,一系列的國際貿易規則,不僅要求我們遵守國內的法律,同時還必須符合WTO國際公法的要求。企業參與經濟全球化必須以誠實信用為前提,以嚴格履行合同為保證,這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業生存必須遵守的底線。然而許多企業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對合同管理與質量管理乃至企業發展的關系在理性上認識不足,管理方式、組織形式不適應現代市場交易要求,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少企業缺少專門或兼職的部門管理合同,有的兼職人員不懂合同,沒有實現合同管理電子化、網絡化,一些中小企業和私營企業合同臺帳手工填寫,隨意涂改,合同文本使用不規范,合同主要條款漏項,企業間相互拖欠嚴重,給企業經濟利益和誠信帶來負面影響。
3.社會信用管理意識不強。當前,一方面由于全社會對合同管理認識的差異,特別是廣大消費者對合同知識知之甚少,另一方面現實經濟生活中合同交易又極為廣泛和普遍,使得利用合同進行的違法事件不在少數。個別不法分子利用一些地區、企業、個人盼望資金、好項目的心理,在引進資金、引進項目、發展種養殖業和高科技項目上利用合同進行欺詐,使地區、企業、個人蒙受損失。
二、實施金信工程的對策
面對信用管理的現狀,如何適應入世的需要,我們應從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高度出發,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理念、方法,重新審視工商部門合同監管職能,建立企業信用監管體系,在工商行政管理職責范圍內發揮四個功能,即:企業信用信息的披露功能,教育培訓企業誠實守信的引導功能,規范企業信用行為的監管獎懲功能,對企業授信不當、不履行承諾等產生的信用風險予以防范或救濟功能,在實施金信工程中做到“四著并舉”:
1.補充完善信用動態數據庫,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按照《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企業信用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一方面對合同行政監管信息要及時錄入,同時協調系統內其他職能科室、分局涉及企業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保持企業相關信用資料錄入的及時性、連續性,對嚴重失信違法的企業在登記注冊、申報馳、著名商標等方面的限制要落實到位,對重守企業的激勵措施要不折不扣地兌現,取信于企業;要建立相對獨立的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個人信用數據庫,作為企業信用數據庫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企業信用與企業負責人個人信用的聯系,使企業信用有明確的責任人,才有人真正對企業信用負責;另一方面要主動與相關政府部門、司法機關聯系,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信用信息收集機制,結合實際,落實信息共享的具體操作事宜,要向企業宣傳建立信息系統的作用、意義,幫助企業開展征信服務,制定企業信用信息有償查詢的內容、程序和方法,形成動態數據庫。
2.培育發展信用企業,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重合同守信用”認定活動,是金信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表現形式,它與當前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目標相一致,也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要求。以我縣重守企業評定現狀為例:一是全縣共有重守企業299家,占全縣企業總數的10%,比例較低;二是全縣重守企業中國家級2家,省級3家,市級55家,縣級239家,等級檔次有待提高。我們應在政府統一領導下努力推進“重合同守信用”活動深入開展,加快各地企業信用體系的建立。要通過輿論宣傳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誠信風氣,增強企業參加重守認定活動的積極性;要主動向地方政府匯報,請他們召開專門會議,認真排查,支持已命名的重守企業參加上一級的認定,未取得的企業要引導他們積極創造條件報名參加認定;在日常監管中要注意發現、培育重守企業,加強信用培訓,加強指導規范,幫助企業爭創,力求多發展;對申報重守認定企業,要嚴格標準,認真把關,廣泛征求法院、銀行、稅務、司法等部門和企業客戶對其信用的評價意見,登報公示征求社會意見,確保質量;對被命名表彰的企業要利用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既擴大了企業的知名度,又抓住典型導向拉動作用,吸引更多企業加入重守創建隊伍中,打造企業信用平臺。
3.查處企業失信行為,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褒獎信用企業,弘揚誠信正氣,是我們應盡的責任,規范合同行為,查處失信違法行為,更是我們的法定職能。為此,我們一要通過集中整治,加強對建設工程施工、房地產等合同的行政監管,積極引導他們自覺使用合同示范文本;二要堅決清除假冒的重守企業,近年來,寶應曹甸工商分局先后查處了2起企業利用產品宣傳冊、互聯網冒用重守名義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三要嚴厲打擊合同欺詐行為,要組織干部集中學習、培訓,提高合同欺詐案件的辦案水平,并利用企業信用電子網絡,將有違法行為的企業確定為警示企業名單,在網上公示,向社會發出警示;四要建立企業激勵機制,將生產經營信譽好的企業確定為良好行為企業向社會,登記中開辟綠色通道,年檢中免實質審查,發展中重點扶持,改變“老實人吃虧”的現象,使誠信企業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
4.加強以誠信為本的道德教育,打造誠信企業、誠信經濟的品牌。要在開展法制教育的過程中加大對《合同法》、國家工商局《關于對企業實行信用分類監管的意見》的宣傳,要充分運用新聞媒體、協會簡報、集中培訓、深入企業辦班的形式,提高全民尤其是企業負責人、營銷人員、合同管理員對《合同法》、《江蘇省合同監督管理辦法》的學習理解,增強嚴格按合同辦事的自覺性。今年來,寶應工商局還深入開展了“合同助企活動”,通過與重點服務單位簽訂協議,提供信用知識培訓、內部合同管理指導、法規咨詢、資信、大宗合同簽訂把關、合同爭議調解、合同仲裁、動產抵押登記、爭創省市級重守企業、查處侵權案件等十項服務,促進了企業自我保護能力的提高,對企業授信不當、不履行承諾等產生的信用風險予以防范或救濟,引導企業在合同管理方面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三、對金信工程的再認識
構建企業信用監管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對此,我們在實施金信工程中應當處理好五個關系。
1.立足自我與爭取支持的關系。工商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成為企業信用建設的牽頭單位,建立企業信用數據平臺;要協調好與相關部門的關系,建立相互協作制度,運用我們擁有的企業登記基礎資料換取我們所需要的其他企業信用信息,豐富企業信用資源。
2.企業信用監管體系建設的長期性與階段目標關系。企業信用監管體系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需要我們分階段實施。因此確定每個階段目標應該按照先易后難、先內后外原則開展工作,首先做好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建設,其次做好制度建設,最后把企業信用建設向個體工商戶信用建設延伸。
3.信息化建設與企業信用監管體系的關系。開展企業信用工作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設,需要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支持。但是信息化工作不能代替企業信用工作,企業信用工作也不能以信息化為滿足,應該以市場主體為中心,以工商行政管理職能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手段,相互促進發展。
關鍵詞:材料科學;概論;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7-0091-02
“材料科學概論”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工業管理專業的一門學科基礎課,主要講授材料的基本知識[1,2]。工業管理專業學生一般只上過大學物理課,對材料學的認識十分有限,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這需要對課程的講述內容、講授方法及考核體系等進行改革與優化。經過兩年來的教學實踐發現,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由于專業之間的不同,學生在學習該門課程時有一些難度,這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需要進一步精簡課程的教學內容,對于部分是教學難點而非教學重點的知識點進行簡單介紹,不再進行著重講解,減輕學生的思想負擔。同時,進一步完善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對重要的知識點還需要多次講解。此外,進一步提高課程的通識性,能夠對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闡述。
2.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待于進一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傮w來說,本門課程整個教學過程比較順利,按規定計劃執行,但是也存在個別同學不能按時出勤、作業完成情況不夠理想等問題。這就需要進一步提煉教學內容、改變完善教學方法及課程的評估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樣效果會好很多。
3.單純的理論教學很難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也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結合實驗教學和實踐實習活動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材料科學概論”對于學習后續課程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國內外也非常重視同類課程的教改工作。青島科技大學將“材料科學導論”作為校級精品課程進行建設,教學方法是學生參與的互動式教學方法,以多媒體教學、課堂討論等形式,鼓勵學生進行研究型學習,啟發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深入思考,培養創新意識。中國礦業大學2011年將面向非工科類學生的“材料科學概論”進行了教學改革,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南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積極開展“材料科學概論”的教改工作,課程的CAI課件獲2004年江西省高等學校優秀多媒體教學課件二等獎(第一)?!安牧峡茖W概論”的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對于以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和全方位學生能力與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3]。
一、課程改革的理念及思路
本課程以多媒體授課為主,以實驗實踐及研討型教學為輔,授課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注重學科交叉。本課程旨在于培養學生對物理、數學等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通過相關的實驗實踐過程,加強學生對實用性技術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通過增加課外學習訓練任務,提供學生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間。本課程擬以“有色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為主要研討對象,在授課過程中為學生設定專題研討,即通過選擇具體類型的材料并以其為載體,豐富課程內容,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讓他們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啟發學生研究與探索的興趣,學習科學的思維方式與研究方法,培養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這種專題研討課的設置,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可以引導學生跟蹤材料學科前沿技術的發展狀況和對知識的更新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上述基礎上,改變一卷定成績的考核方式,采用記錄、報告、自評、互評等多種方式進行評估,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提高教學成果評價的有效性和完善性[4,5]。
二、課程改革具體內容
1.教學內容調整與優化:優化教學內容安排,注重學生創造性和發散性思維方式的培養。
2.教學方法改革:改革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培養能力為中心。開展案例教學、重點講授、課堂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新經驗的能力。
3.增加實驗教學環節和課外學習訓練任務,提供學生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間。
4.專題研討活動:布置2~3個專題,推動學生主動實踐,發現問題,并進行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組織PPT,進行討論與交流,并撰寫小論文。通過專題研究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析歸納、溝通與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課程改革實施方法
本項目采用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形式,探索了一套以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模式。項目主要分為教學內容調整與優化、教學方法改革、專題研討活動及考核方式等幾部分內容。
1.教學內容調整與優化。為了適應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需要,增加材料科學及實驗等方面的前沿知識的介紹,增加一些工程案例,并適當精簡傳統教材中的一些難點而非重點的教學內容。
2.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方法上,改革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建立以培養學生學習新知識、新經驗的能力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課程教學設計了案例教學、自主學習、課堂討論、重點講授等環節。對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等一看就能理解的內容讓學生自主學習,不理解的問題記錄下來,帶到討論課上來討論。每次課安排適當時間,針對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課堂討論,相互啟發。針對課程中的重點和學生提出的一些疑難問題進行講授,并對教學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
3.增設實踐實習環節。結合材料專業的本科生教學科研平臺及各個實驗室的實驗設備,重點開展一些材料力學性能方面的實踐教學活動。同時,結合我們的校外實習基地,給學生增加高分子材料方面的課外學習訓練任務,提供給學生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間,通過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課程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專題研討活動。專題研討活動主要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調研問題、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中心。專題研究活動設計了主動實踐(含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組織PPT、討論交流等環節。學生分組針對專題進行調研、分析研究,提出自己對相關專題的看法,并要求學生做10分鐘PPT,進行交流和討論。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調研、組織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主動實踐,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溝通與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比如:如何快捷準確地找到相關文獻資料,如何準確地表達學術見解,如何流暢地進行學術交流等。在這里,教師不再是傳統教學的“傳道授業解惑”角色,而是在引導、幫助學生了解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鼓勵學生自己探究解決問題。
5.考核方式改革。改革以往一卷定成績的方式,在考核方式上采用記錄、報告、自評、互評等方式評估,并建立完整可靠的評價系統,從評估的角度提高學生學習的導向作用。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提高教學成果評價的有效性和完善性。
四、結論
通過分析課程目前的教學狀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國內外同類課程的情況,我們提出了適合于該課程改革的理念、思路及目標。以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新經驗的能力為中心,開展案例教學、課堂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動學生自主學習。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中心,通過實驗實踐過程及一系列專題研討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析歸納、溝通與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本課程教學改革的特色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以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新經驗的能力為中心,開展案例教學、課堂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2.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中心,通過實驗實踐和課外實習過程,培養學生主動實踐、發現問題、研究并解決問題;通過制作PPT、討論與交流及撰寫小論文等一系列專題研討活動,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溝通與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綜上所述,本課程改革通過提煉教學內容、改革課程教學方法、開展課程專題研究、開展實驗教學和實踐實習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并總結、探索出一套以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師昌緒.材料科學導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2]李強.美國和歐洲的材料科學與工程教育[J].高等理科教育,2002(6):33-40.
[3]李云,吳玉程.《材料科學導論》課程內容及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0):12-14.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探索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教學環境,開展有效學習,充分發揮出“雙主互動”、“導學—探究”模式的作用,研究出切合實際的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
工作安排:
九月份:1、寫好《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子課題研究計劃;
2、寫好課題組個人子課題計劃;
3、將計劃上傳到教師博客,并豐富博客內容;
4、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并反思總結;
十月份:1、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研究水平;
2、繼續充實“教師博客”的內容;
3、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并反思總結;
4、認真準備課題研討課。
十一月份:1、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并反思總結;
2、召開課題組會議,交流總結,討論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研究方向;
3、課題組成員及時撰寫研究材料,上傳到網站,充實教師博客。
十二月份:1、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研究水平;
2、繼續充實“教師博客”的內容;
3、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并反思總結;
元月份:1、寫好課題組子課題小結;
2、寫好個人課題小結,并進行交流;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基本策略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綜合性學科??茖W實驗常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學生步入奇妙的科學殿堂,能激起學生的創新潛能。它對于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都具有其它教學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以下其教學策略,現與同行分饗、交流、探討。
一、實驗前――精心選配材料
課上要用種種材料,是科學課的一大特點,材料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心理期望。教師也許會感到把材料直接交到孩子手中,可能造成無法容忍的混亂。事實上,把精心選配的材料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探究,是讓他們走上科學道路的一個好辦法,關鍵是要選配好材料,注意發揮材料的最大效益。一套好的材料,會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會促成一節好課。
1.利用材料間的相互關系,靈活加以組合和運用
實驗教學能否成功、效果能否達到,不僅僅取決于實驗材料是否充足,還取決于實驗材料選擇是否科學,搭配是否精當。實驗材料選擇科學、搭配精當,學生操作起來得心應手,觀察方便,現象明顯,實驗效果就好。
一般情況下,教師依據教材的提示,會設計出適合預設問題探究需要的有結構的材料,只要能夠完成任務就可以了。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現,如果我們在準備實驗器材時打破常規思維,常??梢允共牧细啙嵱行?,看起來簡單,但是用起來卻更有意義。
2.把握好材料的呈現方式和時機,分層、適時、有序地呈現
一種材料就預示著一個現象,可以設置一個情境,進行一項探究。不管是有關,還是無關,每一種材料的出現都有很明顯的目的性。因此,把握好材料的呈現方式和時機,也就是調控了課堂的節奏,掌握了課堂的結構。
小學生的探究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使用的材料會隨著探究活動的推進或探究內容的轉變而變化。材料何時呈現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小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果過早發送探究材料,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還沒有聽清楚活動要求,甚至還沒有明白要研究的內容,就開始動手了,容易使探究范圍過于擴大。而有層次地發送材料,就能調控探究的范圍和深度,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二、實驗中――細心觀察探究
動態地了解學生,才能上好科學課。要細心觀察他們在做什么,分析他們在想什么,預測他們會朝哪個方向進展。掌握信息越多,教師就越能清醒地進行指引。因此,在學生活動著的時候,教師應是最忙的,不是去講述,不是對學習活動指手畫腳,而是在觀察著學生行為上的變化和獨創性,在用心發現學生的特殊表現,在注意著各個小組有意義的探究行為。
1.從實驗現象的差異中去找尋規律
在探究中,幾十個差別各異的學生得出各種各樣的現象,而其中會有大量大同小異,能體現普遍性的現象,而基于這些現象的匯報交流,將是課堂進展的主要方向。在《點亮我的小燈泡》的探究中,通過實驗觀察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小電珠亮時,都有電池、電線、電珠三部分形成一個閉合的回路。順著從這個方向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就是有的放矢。
2.從實驗現象的普遍中去發現特殊
在《點亮我的小燈泡》的活動中,教師注意到有一學生直接用電線連接正負極,時間不長,發現電池發熱了;有一學生看到小電珠尾部碰上電池的正極時亮了一下,引起了他極大的意外,另一根電線沒有竟然也會亮!再次嘗試,真的會亮。這些出乎意料的現象一定是學生心中的“疙瘩”,怎么回事?多好的探究機遇呀!教師如果抓住了,定會吸引學生去討論,引出一些不曾想到的接亮小電珠的新方法。原來,科學探究不僅僅是解決已有問題的過程,也是發現新問題的過程。
三、實驗后――交流研討提升
實驗操作之后的集體研討中,學生常常各抒己見。也許是實驗結果的差異,也許是認識角度的不同,交流中往往會有出入,甚至產生矛盾。教師要善于發現其中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巧妙地予以挖掘提升,讓矛盾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
1.抓住思維亮點,層層深入
實驗結果出來后,教師應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進行理性的思考分析。抓住學生的一個個思維點,創設師生、生生互動的狀態,就能使研討層層深入,從表面深入到本質,從具體上升到抽象。
例如教學《被壓縮的空氣》一課,學生回答:手推活塞,活塞被推了進去,空氣變少了。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立即反問:空氣真得變少了,逃到外面去了嗎?學生馬上意識到自己的表達出了問題。教師又趁機追問:那空氣為什么由30毫升變成了10毫升,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促使學生的思維向“節骨眼”上思考。在學生一番探討后都認為空氣沒有少而是被壓縮了,教師又問:空氣到底能壓縮到多少呢?能不能壓縮到“0”毫升?經過教師適時的點撥,引起學生間的互動,迸射了思維,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步引向“正道”,學生對壓縮空氣的理解層層遞進,將所觀察到的現象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借助意外現象,指引探索
在順利地交流之后,學生們往往都“松了一口氣”,這時是提出新問題,引起研討新問題的好時機。一次,教師為了簡便,使用了紙盒的牛奶飲料插上吸管,做熱脹冷縮的實驗。交流時一位學生提出,牛奶盒放入熱水后,會先下降一截后再緩慢上升。是這樣嗎?教師取來新奶盒親自做過后,肯定了這一不被人注意的細節,并把這一現象提供給全班討論。結果發現這一意外現象正是牛奶盒首先受熱膨脹造成的!結論拓展了知識,討論豐富了這一實驗的教學意義,效果不言而喻。
⒊ 捕捉有效信息,拓展延伸
一、構建平臺,營造環境,促進溝通
傳達教學信息、普及教學理念、推廣教學經驗、引領教改方向是教研員的重要使命。
現實教研中由于條件限制,教研員往往不可能經常下點講學,在網絡教研中教研員可以將自己或者名師的學術論文、研究成果、講座課件等在網絡教研平臺上,讓基層學校的教師瀏覽、學習,并引發大家的討論。低年段語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識字教學,識字教學也是基礎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們的基層教師也常為識字教學的枯燥和繁重而苦惱,并常向我索要有關文字學方面的書籍和資料,為了滿足廣大教師的學習要求,我把十多年來收集整理的有關文字學方面的資料傳到群共享供廣大教師參閱。為了使教師更快更好地掌握有關識字方面的知識,還通過雙向視頻組織全區教師進行專題講座,對普及基礎知識,推廣教學成果起到了促進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
集體備課是目前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但現實教研中往往局限于一個學校范圍內,這對于名師資源相對缺乏的農村學校來說,很難實現高水平的專業引領。我們利用網絡組織備課,分主題、分單元,采取“一個主備、多人研討、反復研磨、最終定稿”的方式。各校參與的教師根據日程安排的內容,精心備課,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初稿到備課小組的“博客圈”上,其他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在線研讀,參與網上研討活動,回復修改,定稿后傳到網上供大家參考。這樣的網絡集體備課比之于傳統的集體備課,拓展了大家研究的時間與空間,實現了交流對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機會的均衡。同時,教師經過多次的“學習、反思、研究、創造”的過程,將日常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和教師的專業成長真正融為一體,形成了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教師由單純的教者逐漸成長為研究型教師。
二、開放空間,延展時間,廣泛交流
教研員的主要工作是下校聽、評課,在正常的下學校聽課過程中,在聽完教師課后的析課、評課,是很重要的,與教師的課后交流才是研究教學、改進教學的關鍵,但在進行這一環節的過程中往往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總是感覺來去匆匆,沒有充分地與講課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每次下校總會有意猶未盡的遺憾。網絡彌補了這一缺憾,我所轄年段的教師都在我的QQ群里,我們可以把白天沒有交流完的感想延展到以后的任何閑暇時間繼續交流和探究,以達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為教研員,我還充分利用本學科的名師資源,組建網絡教研指導小組,安排專門的時間,在網上及時解答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給予教師及時回應和指導。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每位教師都會有許多困惑,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就會影響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升。為解決好這一問題,我組織教學能力強的教師組成專家組。每位專家組成員都建立自己的個人博客。把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通過研討,集思廣益,在爭論與思辨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和產生的問題逐漸清晰化、明朗化,在共同研討的過程中,尋求合適的途徑和方法來解決這些困惑和問題。
三、明確主題,暢所欲言,智慧碰撞
課題引領是合作教研的另一種有效形式。針對不同課型與不同課題,在網上建立各課題組的“博客圈子”。各課題組每學期都制訂課題研究計劃、解決的問題與研究主題。課題成員按照計劃開展研究,及時把平時的研究體會寫成博客,上傳到網上,課題負責人可以通過網上邀請,開展課例研討、問題探究等專題論壇。教師通過博客交流所思、所想,大家暢所欲言,超越了時空的限制,也不受權威的影響,真正實現了平等對話、互動交流,同時也為課題結題準備了第一手研究材料。有主題的連續性探討與反思,其價值遠遠高于瑣碎、零亂的隨意性爭議。因此,教研員研討主題的制定、研討過程的調控、研究成果的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教研員可以通過網絡教研平臺充分地和教師進行學習、交流、研討,并認真地觀察、引導整個研究過程,便于收集、整理研究素材,完成教研任務,推廣研究成果。
在課程試驗中,教師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更好地把握住課標,轉變教學方式,更觀念,提升教研層次,提高教學實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是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探索一條的教師專業發展之路,因此教師必須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行評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把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這是教師工作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筆者認為,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校本教研,教師要在校本教研中與新課程一起成長。
教師在自我反思中成長。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反思可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反思。教學前反思具有預測性,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有效地提高教師的分析能力;教學中反思具有調控性,使教學成為一種多向的互動,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應變能力;教學后反思具有批判性,使教學成為一種理性的評價,有助于提高教師的總結能力。教師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現在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周圍發生的教育現象進行反思,善于從中發現問題,從而改進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認識。學校要求教師個人以“五個一”為研究方式,強調教師互相聽課,評課,上研討觀摩并攝制光盤,學校領導與骨干教師直接與教師對話、溝通交流、組織教學反思與個案交流、觀看課例等,目的就是要構建一個教師自我反思交流的平臺,讓教師在教學中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使教師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的成長。例如:我在3月15日開設一堂片區公開課,整堂課雖氣氛活躍,學生自己設計的活動也表演得有聲有色,他們能通過小組合作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學生在這堂課上能夠鍛煉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搜集材料的能力。美中不足的是學生交流了許多“一周回顧”,且交流時內容基本一樣,費時較多。課后我進行了自我反思,覺得自己那時缺乏了課堂應變能力,即發現問題后沒能及時引導學生提出他們組存在的問題及困惑,(回顧時內容一樣的可不說)。通過這堂公開課的反思,我的反思能力有所提高,促進我專業的成長。
教師在交流合作中成長。教師的有效參與、協作能力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根本保證。教師在協作中,群策群力,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克服孤立互助的現象?!靶抡n程研討日”為教師的交流合作提供一個平臺,教師利用“周六研討活動”以反思交流教學得與失,研討下周教學內容,通過集體備課研討教材、組織教學觀摩研討、觀看課例、聽講座、聽課—說課—評課三課一條龍等形式,進行專業對話,溝通、協調與合作,共同分享經驗和教育資源,彼此支持,優勢互補,共同成長。如我在上一堂校級的公開課,如果是以前,我都是孤軍奮戰,自己設計好教案就上臺講課,效果往往不好。新課程強調教師的交流合作,我就利用集體備課的時間,先把我的教學設計在組里交流,同組的老師給我提了許多意見,特別是一些我未想到的好建議,結果我那堂公開課開得很成功,受到表揚。因此教師要在交流合作中提升教學研究品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在合作中切磋教學藝術、互相啟發、平等交流,發表獨特的見解,彼此互惠,發揮了群體的智慧,教師與教師之間在實踐中反思,在尊重中交流,在虛心中吸納,在領悟中調整,在合作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