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9: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駐村扶貧管理辦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科學抓總,周密安排部署
(一)領導重視,壓實責任。成立由局主要領導任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水利局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領導小組。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專門力量“回頭看”。
(二)制定方案,明確方向。按照縣脫貧攻堅“回頭看”整改方案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水利局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方案》,明確了科室、單位責任,對工作目標任務進行了分解落實。強化責任擔當,加強對扶貧工作中難點問題的研究,積極運用部門職能和本行業資源做好扶貧工作。
(三)召開會議,部署工作。11月22日水利局召開了領導班子會議,對全局“回頭看”工作進行動員部署,緊緊圍繞“三
落實”“三精準”“三保障”,認真開展“回頭看”,對照自身脫貧攻堅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列出整改清單,建立問題臺賬,落實整改措施。
二、明確責任,合理進行分工
為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質量,按照突出問題導向,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行業部門涉及問題整改任務認領,實行歸口管理,問題涉及哪個科室和單位,由哪個科室、單位負責進行牽頭落實整改。對照排查問題清單,堅持舉一反三、堅持問題回到原點,全面進行排查梳理,切實摸清水利部門影響脫貧質量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明確主攻方向,采取更加扎實、有效、管用的舉措,盡快補齊短板,切實堵塞漏洞,全面清除堵點痛點盲點,鞏固脫貧成效,為我縣2020年脫貧攻堅完美收官奠定堅實水利保障基礎。
三、全面排查,建立問題清單
立足實際補短板,對照縣脫貧攻堅“回頭看”排查問題清單,經過認真自查,存在以下問題:
(一)存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為的問題;
(二)存在幫扶責任落實不到位問題;
(三)存在幫扶不精準的問題;
(四)存在個別村屯“飲水安全”不達標問題。
四、強化措施,全面落實整改
堅持把問題排查和整改貫穿到脫貧攻堅全過程,根據排查出來的問題清單,建立臺賬,認真落實整改。
(一)針對領導干部未完成遍訪貧困戶任務的問題。整改措施:為扎實推動此項工作,認真貫徹上級文件精神,局主要領導利用3天的時間對包保村1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遍訪一次。
通過進村入戶開展訪談,重點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全面摸清扶貧對象生產生活情況,詳細了解貧困戶脫貧成效,準確掌握貧困戶脫貧增收的制約因素求。并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向貧困群眾進行講解。用家常話、大白話,把國家、省、市、縣惠農政策和扶貧開發政策向貧困群眾講全、講細、講透、講明白,切實幫助解決包保村群眾反映強烈的、影響村發展穩定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此問題已整改完成并長期堅持。
(二)針對駐村工作隊輪流駐村開展工作問題。整改措施:嚴格執行省委組織部關于駐村干部管理辦法,單位克服困難,抽調3名同志固定駐村工作,改變了由原來6人輪流駐村開展工作問題。同時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駐村工作隊管理、健全完善駐村幫扶工作機制,落實駐村幫扶工作隊工作臺賬、工作日志、駐村考勤和工作生活保障等制度,推進駐村幫扶工作常態長效開展。
此問題已基本整改完成并長期堅持。
(三)針對幫扶責任人僅在節日走訪慰問,平時疏于關心問題。整改措施:深入開展入戶走訪,制定貧困戶幫扶責任人管理辦法,要求對所幫扶貧困戶進行經常性走訪,宣傳黨的扶貧政策,解決貧困戶實際困難。各幫扶責任人要深入了解、掌握貧困戶家庭困難和問題,對現場能夠解決的,及時給予解決;對現場不能解決的,及時向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匯報,制定問題清單,落實解決途徑和措施。入戶走訪工作要及時記錄在扶貧工作手冊上,過程要留存影像資料,確保幫扶精準、高效。
此問題已基本整改完成并長期堅持。
時至八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攻堅已到啃貧困“硬骨頭”的關鍵階段,身處幫扶一線的力量,必須凝心聚力,切實把貧困群眾的脫貧放在心,主動將脫貧責任扛在肩,為如期完成全縣脫貧摘帽再沖鋒、再鼓勁。
近日,鎮黨委書記張進在光榮鎮村組織召開駐村幫扶工作座談會,包村領導、駐村幫扶工作隊、村兩委成員參加座談會。
會上,根據前一階段光榮鎮抽調工作組對村檢查發現問題整改情況,包村領導匯報了整改完成進展情況,目前整改過程中仍存在:易地扶貧搬遷未全部入住、村級及戶級袋內軟件資料完善不全面更新不及時、個別貧困戶扶貧政策不清楚等,針對存在的問題短板,包村領導緊盯戶脫貧6項指標做了表態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對幫扶成員進行工作分工。所有軟件完善更新由駐村干部負責整改,硬性指標的整改由包村領導和村兩委完成。二是制定每日入戶計劃。每人每天必須走訪貧困戶5戶,入戶走訪時一方面完善戶級袋內資料,另一方面對貧困戶講解各項扶貧政策,切實提高群眾扶貧政策知曉率,提升幫扶滿意度。三是對全域無垃圾治理及改變貧困戶面貌加大工作力度。分區域分路段加大公益性崗位設置,著實改善環境差的面貌;教育引導貧困戶注重提升居住和莊院四旁環境整潔。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以及省里的整體安排,省、市、區要實現單位包村、干部包戶并派出駐村幫扶工作隊,共有8個省直幫扶單位、18個市直幫扶單位和82個區直單位結對幫扶潁東區貧困村和貧困戶。為切實抓住全區貧困人口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貧困村整體脫貧致富的重要機遇,潁東區變壓力為動力,進一步增強工作主動性、自覺性和能動性,使駐村幫扶工作有序有效開展。
選定“一二三四五”目標
開展駐村幫扶,主要是在貧困村、貧困群眾中“結窮親”,實行因人制宜、一戶一策“幫窮戶”,落實條件改善、產業發展、素質提高“拔窮根”。
針對駐村幫扶工作,潁東區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總體目標,一是帶好一條路,引導群眾脫貧致富;二是用好單位集體力、出好個人奉獻力,協心協力開展幫扶;三是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真心實意為民辦事;四是當好“宣傳員”、“引導員”、“服務員”、“督查員”,確保幫扶卓有成效;五是千方百計幫助拓寬致富門路,保持全區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全力以赴協助做好綜治工作,為全區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作出重要貢獻,盡職盡責排民憂解民難,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持之以恒抓基層強基礎,增強村級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扎扎實實轉作風接地氣,在基層工作實踐中轉變工作作風。
撐起保障帆 讓干部下得去
為確保駐村干部有保障、下得去,潁東區、鎮、村三級共同做好駐村工作的配合和服務。潁東區在協調各鎮村確保駐村干部必要的工作、生活條件和食宿的基礎上,列出駐村干部保障清單,動員各派出單位幫助駐村干部解決日常工作生活需要,尤其是駐村干部出行所需的交通工具。
為切實提高駐村干部的歸屬感,潁東區統一制作了格式為“××鎮(鄉、街道)××村(居)駐村扶貧工作隊”的駐村工作隊銅牌;為幫助駐村干部盡快實現從“機關干部”到“幫扶隊員”的角色轉變,潁東區大力宣傳駐村工作中涌現出的典型事跡,激勵引導駐村干部想下去、下得去,同時采取集中觀看電影《周末村官》和組織駐村干部實地考察的方式,減少駐村幫扶干部從公職人員到駐村干部、從機關工作到農村幫扶工作、從大城市到貧困村組的工作角色、崗位、環境轉變帶來的落差感。此外,還安排鎮、村干部結對駐村干部,積極主動地傳授工作方法和經驗,支持、鼓勵和幫助駐村干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便更快地積累工作經驗。
撐起制度帆 讓干部蹲得住
為防止和杜絕 “只喊喊、不到村”,“只轉轉、不用心”,“只談談、不落實”等應付差事、形式主義現象,按照省駐村工作隊管理辦法,潁東區細化量化制度,制定了包括學習制度、保密制度、工作例會制度、匯報制度、請銷假制度、考勤制度、協作制度、年度考核制度、培訓制度等在內的11項駐村扶貧工作隊制度。提出了駐村干部帶頭勤奮學習、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幫扶群眾、帶頭改進作風、帶頭創先爭優的“五帶頭”和“七不準”,即不準敷衍搪塞幫扶任務、不準接受基層單位的宴請、不準收受駐點村群眾的任何財物、不準在駐點村報銷應由個人或者幫扶單位支付的任何費用、不準挪用幫扶資金、不準工作期間飲酒、不準參與封建迷信和賭博活動的紀律要求。建立駐村扶貧工作日志制度,統一印制《工作日志》,駐村隊員人手一冊,按照實事求是、一事一記、一日一記的原則,真實記錄本人每天工作內容,包括工作進度、困難問題、建議意見和心得體會。
撐起引導帆 讓干部干得實
針對駐村干部缺乏實踐經驗、不了解基層實際情況、工作能力不全面等問題,潁東區匯總印制了國家、省、市、區的各級扶貧開發資料和強農惠農政策,幫助駐村干部盡快了解農村基層工作、盡快進入工作狀態;組織開展內容多樣的駐村干部培訓會,區財政、農委、扶貧等單位就財政扶貧資金監管、民生工程涉農項目推介說明、農業農村熱點難點問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與促進農戶增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監管要求發展狀況及其扶持政策、當前潁東區扶貧開發形勢及主要政策等進行解讀,并就整村推進、產業扶貧、雨露計劃、互助資金、參股保值等扶貧開發項目的申報、實施、報賬、驗收等扶貧開發工作具體事項進行了詳細講解;邀請創業致富典型代表――正午鎮程圩村黨支部書記任玉堂、選派干部代表――區畜牧局第四批選派干部武傳授在村工作方式、方法,切實加深駐村干部對農村工作尤其是扶貧開發工作的了解。
借好定點幫扶的東風
近年來,福民鄉按照中央、省、市、縣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和有關要求,全鄉上下圍繞脫貧攻堅工作總體目標,凝心聚力,奮力攻堅?,F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貧困戶基本情況
福民鄉總人口8902人,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07戶564人,其中黃卡戶13戶54人,紅卡戶144戶440人,藍卡戶50戶69人。截至2017年,全鄉已脫貧150戶442人,其中2014年脫貧7戶16人,2015年脫貧45戶146人,2016年脫貧54戶161人,2017年脫貧44戶119人。未脫貧57戶122人,其中黃卡戶3戶11人,紅卡戶28戶76人,藍卡戶26戶35人。貧困發生率為由2013年的7.6%降至1.37%。
二、主要做法
近年來,我鄉主要圍繞“一個核心、兩大主業、三項保障、四個重點”開展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合力共為。
1、圍繞一個核心:脫貧攻堅工作核心是精準,我鄉始終把扣準精準扶貧“第一粒鈕扣”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常態化開展貧困戶信息采集和精準識別工作,建立健全貧困人口動態調整機制,做到應進盡進,應退盡退。今年上半年脫貧攻堅“春季攻勢”期間,我鄉集中開展了一次“百名干部大走訪大調查”活動,組織全體鄉村干部集中一周時間對全鄉所有農戶“兩不愁三保障”情況進行核查,所有核查表格必須有負責核查的干部、村書記和駐村領導簽字確認,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通過核查,新增建檔立卡貧困戶8戶21人,刪除不符合條件貧困戶4戶13人。
2、聚焦兩大主業:為增強貧困戶自我造血能力,我鄉聚焦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兩大造血平臺,因戶因人精準施策,確保貧困戶持續穩定脫貧。
一是全力開展產業扶貧:采取四種產業發展模式(貧困戶自主發展、合作社+貧困戶、公司+貧困戶、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構建鄉、村、戶、企四級產業鏈(貧困戶自有產業、村級合作社產業、鄉級合作社產業、公司帶動產業)。截至目前,全鄉貧困戶已實現產業全覆蓋,每戶貧困戶至少有一項產業,戶均產業兩項。截至目前,全鄉自主發展產業的貧困戶有167戶,通過企業帶動發展產業的貧困戶有120戶,加入村級合作社發展產業的貧困戶有34戶,作為鄉級扶貧產業運作載體的福民光伏專業合作社采取產業扶持資金認購股份、貧困戶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資金認購股份、財政補助資金贈送股份三種形式,實現了207戶貧困戶光伏產業全覆蓋。據不完全統計,貧困戶僅產業扶貧收入一項,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二是大力開展就業扶貧:一是鄉村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貧困勞動力。全鄉共有22名貧困勞動力被聘為村莊保潔員、護林員、農家書屋管理員,每人每年增收3000—9000元。二是積極開展免費職業介紹。廣泛宣傳本縣就業信息,組織貧困勞動力參加招聘會,共有83名貧困勞動力實現縣域就業。三是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針對那些無相應技能的貧困戶,積極開展農業技術、職業教育、產業創新等技術培訓,讓貧困勞動力擁有一技之長。我鄉聯合縣就業局舉辦了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培訓貧困戶133人,讓貧困戶學習了水稻、煙葉病蟲害防治、油茶、中藥材等種植技術,有效提升貧困人口技能水平,拓寬了就業渠道。四是積極引進扶貧車間,讓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就業。
3、落實三項保障: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銜接,多措并舉,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
一是實施教育扶貧再提升工程。在核實我鄉貧困戶家庭子女在校情況的同時,積極與學校和教育局進行對接,將建檔立卡信息系統與教育部門學生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比對,確保我鄉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子女教育補助發放到位。在縣財政提高教育補助標準的同時,我鄉對在本鄉范圍內就讀的貧困戶子女每人每年補助400元。
二是實施健康扶貧再提升工程。全面落實健康扶貧各項政策措施,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與家庭醫生簽訂了醫療服務協議、辦理了就醫優惠證,并為所有貧困人口中的慢性病患者辦理了《特殊慢性病門診醫療證》。大力實施健康扶貧“五道防線”,確保貧困戶治療費用自付10%以內。每年至少為貧困人口進行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并建立健康檔案。
三是實施安居扶貧再提升工程。在全面消除貧困戶居住危舊土坯房的基礎上,對住房條件相對較差的貧困戶進行了全面摸排,并動員其新建或改造,對無安全住房而又無力新建的,實施“交鑰匙工程”。動員并幫助貧困戶開展屋內屋外環境衛生整治,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
4、狠抓四個重點:
一是抓緊抓好村莊整治工作。大力推進農村危舊土坯房拆除、美麗鄉村建設、污染防治三大工程。先后拆除危舊土坯房9.1萬余平方米,拆除率100%,清理工作已經全部到位;2018年新增美麗鄉村建設點19個,十二五貧困村方家村實施整村推進,目前工作進展順利,已經進入掃尾階段。通過以上工作的開展,鄉村環境明顯改善。
二是抓緊抓好結對幫扶工作。加強干部結對幫扶和駐村幫扶的管理,嚴格落實干部結對幫扶管理辦法和駐村第一書記及其工作隊管理辦法。鄉政府先后組織開展了兩期幫扶干部業務培訓,同時以行政村為單位建立結對幫扶工作群,用于幫扶工作指導、會議精神傳達、工作溝通聯系、信息核實反饋等。
三是抓緊抓好資金項目管理工作。嚴格落實各項財政扶貧資金項目管理制度,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和資金撥付進度。在做好2017年扶貧項目掃尾工作的同時,重點抓好2018年項目的推進和三年項目規劃申報工作。
四是抓緊抓好基層基礎工作。嚴格按照“五個一”要求完善鄉扶貧工作站和村扶貧工作室的建設;進一步完善貧困戶信息動態調整機制,定期開展精準識別和信息采集工作;進一步強化扶貧專干力量,村扶貧工作室由村第一書記擔任主任,另配備2名專職信息員,負責信息收集、核對、報送等工作。
三、萬安經驗借鑒
今年9月4日,我鄉組織各村第一書記和村黨支部書記到萬安縣參觀學習脫貧攻堅工作,重點學習了他們的產業扶貧、基層基礎建設、扶貧車間建設等,并同當地鄉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幫扶干部進行了深入交流。參觀學習返回后,鄉黨委、政府召開了專題班子會,借鑒萬安經驗,提出了我鄉的整改措施。
1、進一步推進“兩業扶貧”,確保穩定脫貧。一是要求每個行政村必須有一個以上村級產業,并將貧困戶納入其中,尤其是方家、田心兩個村要將縣里安排的20萬元產業扶持資金用好用活;二是進一步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三是創新“一領辦三參與”模式,引導支持創業致富帶頭人帶領貧困戶發展產業。
2、進一步開展信息核查,摸清扶貧底數。再次組織全體鄉村干部對“五類重點人群”情況和全鄉6—16周歲兒童入學情況進行摸排,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銷號管理。同時對貧困戶享受各項政策情況進行核查,加強與十大扶貧部門的溝通銜接,完善相關信息資料。
3、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強化軟硬件建設。一是投入8萬元為所有村扶貧工作室配置了電腦、打印機等硬件設施,并全部接入網絡,實現了鄉村扶貧信息共享。二是進一步完善了鄉村扶貧臺賬資料,所有貧困戶的住房、產業、就業等各方面信息、照片全部錄入電腦,建立了電子臺賬。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進一步做好精準識別。進一步做好貧困人口動態調整工作,重點關注弱勢群體,對于發生重大意外、重大疾病致貧人員要及時納入建檔立卡中,做到應進則進。
2、進一步完善扶貧臺帳。對鄉、村、戶各項扶貧資料進一步補充完善,尤其是要做好貧困戶信息的比對、更新、補充,做到信息準確、完善、無邏輯錯誤。
3、進一步發展扶貧產業。要繼續做大做強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聚焦綠色生態環保產業,重點發展光伏、有機稻、油茶、中藥材等,實現貧困戶戶均產業增收6000以上。
4、進一步實施社會扶貧。繼續做好愛心人士注冊和貧困戶需求工作,積極引導社會愛心人士與貧困戶對接。創新社會扶貧方式,將社會扶貧由“輸血”式扶貧引向“造血”式扶貧。
為了進一步抓好“三到村三到戶”扶貧工作,察右中旗委政府高度重視,6月18日組織召開了由駐村工作隊全體隊員及包扶單位負責人參加的三到村三到戶扶貧工作動員會,會上旗委書記趙向紅作了重要講話,明確了三到村三到戶工作是實現“精準扶貧、靶向療法”的重大舉措,是創新扶貧機制的著力點和重要抓手。進一步明確了駐村工作隊的責任和義務,8月初由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長劉秀率旗委組織部、扶貧辦負責人府就三到村三到戶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和調研,指出了各工作隊存在的問題,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一、認真抓好建檔立卡工作
按照自治區扶貧辦建檔立卡工作安排,為了切實做好我旗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和信息化建設工作,建立健全扶貧對象識別機制,確保扶貧對象得到有效扶持,按照自治區和烏蘭察布市“三到村三到戶”扶貧工作要求結合我旗實際情況,制定下發了《察右中旗建檔立卡工作方案》,成立了旗鄉兩級領導小組,精心組織,求真務實、協調推進。組建了由內蒙古黨史研究室等7個廳局、烏蘭察布市市委辦等10個市直部門和旗、蘇木鄉鎮的干部、科技人員、大學生村官等313名工作人員組成的15個扶貧工作團,60個駐村工作隊,分別進駐60個貧困嘎查村,開展扶貧開發工作,目前各工作隊全部進入工作狀態。深入貧困村進行調查摸底,查找貧困村貧困原因,了解貧困戶的發展意愿,幫助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制定貧困村村級發展規劃和到戶扶持計劃,圍繞村級發展規劃和到戶幫扶計劃落實幫扶措施。
按照貧困村、貧困戶識別標準和原則,經過駐村工作隊及旗、鄉、村各級干部的努力工作,我旗已基本完成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的識別工作,共識別出貧困村60個,自治區貧困線以下貧困戶1.26萬戶3.62萬人,其中國家貧困線下1.1萬戶3.2萬人,自治區貧困線以下貧困人口占常住農牧業總人口的39.8%,國家貧困線以下貧困人口占農牧業常住人口的35.2%。
二、“三到村三到戶”扶貧項目進展情況
2014―2017年規劃實施60個整村推進項目村建設,一次規劃分年度建設,到2017年貧困村貧困人口基本兩不愁三保障。貧困村實現實現一產業、一項目、六個有和十個全覆蓋。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
我們按照《自治區財政扶貧資金使用和管理辦法》財政扶貧資金重點投向貧困村支持農牧業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整村推進今后四年完成投資1.2億元,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布爾鎮奶牛產業發展區:(涉及6個村)以提升貧困村奶牛養殖水平為主,加快奶牛養殖園區的升級改造和飼草料基地建設,新打配套機電井30眼,鋪設地埋管道4.8萬米,開發飼草料基地6000畝,種植青玉米等飼草作物,發展奶牛養殖業,升級改造奶牛養殖牧場3處。新建B級奶牛養殖牧場1處,進一步擴大奶牛養殖規模。
二是以巴音、烏素圖、鐵沙蓋為主的紅蘿卜種植區(涉及11個村):以穩定紅蘿卜種植面積、提高種植水平和提高紅蘿卜品質為主,更新機電井60眼,配套管道9.6萬米,開發、更新、改造節水灌溉面積8000畝,種植紅蘿卜。
三是以廣益隆、土城子、鐵沙蓋、黃羊城、宏盤等馬鈴薯、葵花種植區(涉及30個村):重點以開發膜下滴灌開發節水灌溉農田為主,發展馬鈴薯、葵花、肉牛養殖業,新打、更新配套機電井150眼,管道24萬米,修筑農田防洪工程8處6300米,開發節水灌溉面積2.4萬畝。種植馬鈴薯、葵花2萬畝,發展肉牛養殖500頭。
阿壩州地處川西北高原藏區,集民族地區、深度貧困區、地災多發區和反分維穩前沿地于一體,是四川乃至全國最貧窮的區域之一。一度干部隊伍不穩、人才資源匱乏,嚴重制約了脫貧攻堅進程。我們深切感到,打攻堅戰的關鍵是人,必須采取超常之舉,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干部人才隊伍,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保證。
著力選優縣級領導班子,建強脫貧攻堅一線指揮部。一是保持貧困縣黨政正職穩定。全州13個縣黨政正職均原地留任。州委專門出臺文件,將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列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重要指標,考核權重從10%提高到30%。同時,州委班子成員每人聯系一個縣,經常與縣委書記、縣長談心談話,加強思想引導;對脫貧成效突出的3個縣縣委書記在去年換屆時提任進州黨政班子,仍兼任原職等。二是精準選配領導干部。結合縣級班子換屆,將州縣新增15%的黨政班子職數,全部用于配備扶貧工作干部;從企事業單位跨行業選配11名干部,擇優選拔26名80后年輕干部,安排到維穩重點縣、生態農業縣、旅游景區縣黨政班子,主要精力抓脫貧;在省委支持下,從內地提拔選派13名熟悉基層、發展產業有經驗的干部到縣任職,為每個縣黨政班子充實了一批“抓現代農業有思路、產業調整有辦法、扶貧攻堅有點子”的干部。三是對接爭取援建單位干部資源。全面梳理緊缺專業干部需求計劃,分教育、衛生、規劃、旅游、金融等系統建立清單。經向省委和援建單位爭取,13名省級單位干部下掛縣委專職扶貧副書記,35名干部和15名在川金融機構干部到州縣掛職,交通運輸部、浙江省10名專業型干部到縣里和州直部門掛職。
大力充實基層骨干隊伍,打造脫貧攻堅一線先鋒隊。一是“統編用人”激發隊伍活力。按照貧困程度深淺和脫貧任務輕重,由貧困程度較輕鄉鎮向較重鄉鎮調劑編制職數220個,確保任務量與干部數相匹配;嚴控機關、滿足鄉鎮,近兩年來定向招錄鄉鎮工作人員736名;充實鄉鎮脫貧領導力量,219個鄉鎮均配備專職扶貧副鄉鎮長;把具有鄉鎮黨政正職經歷作為提任縣級領導干部的重要條件,全州13個縣換屆新進黨政班子成員中,75%具有鄉鎮黨政正職經歷。二是“一線工作法”推動力量下沉。43名州領導各帶頭聯系1個貧困村、2戶貧困戶,全州各級向貧困村選派幫扶干部7740余人,做到聯系領導、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組、第一書記和農技員全覆蓋。實行正向激勵和調整召回制度,135名第一書記得到提拔重用,35人被召回,17個州縣選派單位負責人被約談問責。三是“五條嚴規”保證一線力量。州委出臺抽借調工作人員管理辦法,凡是未整體脫貧鄉鎮、重點扶貧部門、未滿基層最低服務年限、駐村幫扶干部和重點扶貧領域專業人才,一律不得抽借調。用一個月時間集中檢查,讓535名鄉鎮干部回到原單位,有效解決了鄉鎮無人干事的問題。
努力匯聚專業技術人才,壯大脫貧攻堅一線生力軍。一是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開展高校活動周招才行動,實施“名校、名院、名企”三大合作機制,引進5名北大、清華研究生,給予10至20萬元安家補助,落實每月800至1000元生活補貼;積極搭建院士(專家)工作站、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引智平臺,吸引10名“博士服務團”成員和47名專家進州服務。二是培育專業技能人才。實施藏羌專業技術骨干提能行動、農牧區實用技術人才培養等培訓工程,每年從各地各單位選派200名專業技術骨干、50名高層次人才、400名優秀干部人才,到省州和發達地區掛職鍛煉,回來后安排到脫貧工作崗位。三是培養使用鄉土人才。村村開辦“農牧民夜校”,由第一書記兼任校長,組織貧困群眾學政策、學文化、學科技。通過建立黨員創業基地、協調金融貸款等多種舉措,支持8700多名農村致富能人、283名貧困村大學生、500多名非遺傳承人創辦產業,吸納5000余名貧困群眾就業,惠及1.7萬農牧民。去年,我州完成126個貧困村退出、2.4萬人脫貧任務,貧困發生率由10.5%降至7%,實現首戰告捷。
扶貧開發工作是2006年市政府承諾為群眾辦24件實事之一,具體到我縣就是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在我縣西部六個重點貧困鄉鎮75個重點貧困村范圍內開展10個村進行面上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40個增收項目,新建24個富民小區,使75個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一年來,我們采取了加強調度、細化工作程序、明確操作規程、建章立制等措施,克服了今年我縣貧困地區遭受了旱災的困難,年初制定的扶貧開發重點鄉鎮人均增收300元以上的目標能夠實現,預計今年我縣貧困鄉鎮的農民平均收入將達到3000元以上。,
我縣今年的扶貧開發工作有如下特點:一是扶貧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今年我縣有10個貧困村享受全省面上插花貧困村的扶持政策,每個村享受省市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的扶持標準,此項扶貧資金達500萬元;扶貧龍頭企業貼息資金20萬元;市里確定我縣西部六個重點貧困鄉鎮今年有24個富民經濟小區的計劃指標,如果通過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除享受市政府正常的獎勵性補貼政策外,每個小區還可以多享受到3萬元的補貼,此項扶貧資金達72萬元;今年我縣有1500萬元的小額貼息貸款指標,此項市財政將拿出100余萬元的貼息資金;市里派駐我縣的27支黨政機關幫扶工作隊、76家企業幫扶工作隊幫扶我縣的75個貧困村。由此可以看出,今年我縣的扶貧工作力度之大是歷年所沒有的,僅財政扶貧資金的投入將達到600余萬元。二是扶貧項目最多。今年我縣通過面上插花貧困村整村推進扶持、扶貧龍頭企業貸款貼息、貧困戶小額貼息貸款、沈陽市黨政機關定點幫扶、貧困鄉鎮扶貧富民小區加大補貼標準等措施扶持的增收項目達到200余項。三是扶貧開發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最多。由于我們缺乏扶貧開發管理工作經驗,在落實政策中遇到了鎮村領導重視不夠,項目規劃未經科學論證,執行計劃的隨意性,也有未按規劃操作的現象,扶貧項目實施中未按要求進行民主討論,公告公示等。四是扶貧效益最好。雖然今年遭受比較嚴重的旱災,但是在扶貧政策的推動下,我縣扶貧開發重點鄉鎮開展的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發展畜牧養殖項目等增收措施,發揮了效益,實現了大災之年我縣六個扶貧開發重點鄉鎮人均收入增長的好勢頭。
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面上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
按照2006年遼寧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抓好2006年扶貧開發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遼扶貧辦發[2006]14號文件精神,今年我縣享受省市扶持的面上貧困村的數目為10個,這10個村農戶總戶數為4279戶,人口數為16019人。結合貧困村的實際,我們計劃實施項目總數為33個,參與項目戶數3469戶,受益人口11917人,項目的參與率為81%。項目總計投入資金1415.5萬元,其中省財政補助資金總計250萬元,市財政配套資金總計250萬元,信貸資金總計310萬元,農民自籌資金總計580.5萬元,社會幫扶資金25萬元,預計效益達1665萬元,預計參與項目的農戶人均增加收入可以達到1300元以上。計劃實施的項目分別為:雙臺子鄉轉山子村養牛及萬壽菊種植項目、雙臺子鄉胡家燒鍋村養牛、家禽飼養及萬壽菊種植項目、秀水河子鎮長崗子村的辣椒生產項目、秀水河子鎮三家子村的辣椒及萬壽菊生產項目、葉茂臺鎮四官堡村的棚菜項目、葉茂臺鎮榛子街村養鵝項目、包家屯鄉大三家子村養豬及萬壽菊種植項目、臥牛石鄉李家卜村棚菜及萬壽菊種植項目、臥牛石鄉邢家屯村養牛項目及萬壽菊種植項目、四家子蒙古族鄉四家子村棚菜項目等。
截止目前,此項目穩步推進,各村正在開展計劃及項目的落實工作。其中,7個特色產業項目的萬壽菊栽植、辣椒生產、菜籽生產項目均已經完成;8個養殖業項目已經啟動并運行良好;3個棚菜生產項目均正在施工;5個貧困勞力培訓項目進展順利;10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正在進行或已經完成??傊?,據目前統計情況,計劃實施的33個項目中,均處于完成或正在運行中。近期我們將進行驗收,并下撥扶貧資金。
2、認真落實好市里確定的24個扶貧富民經濟小區,40個增收項目工作
按照市里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我縣西部六個重點貧困鄉鎮今年有24個富民經濟小區的計劃指標,如果通過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除享受市政府正常的獎勵性補貼政策外,每個小區還可以多享受到3萬元的補貼,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我縣扶貧開發重點鄉鎮的富民小區今年達到43個,其中種植業22個,畜牧業21個,目前已經竣工23個,其中種植業完成5個,畜牧業完成18個,其他的都是正在建設中。計劃開發的40個增收項目,截止目前,通過面上插花貧困村整村推進扶持、扶貧龍頭企業貸款貼息、貧困戶小額貼息貸款、沈陽市黨政機關定點幫扶、貧困鄉鎮扶貧富民小區加大補貼標準等措施扶持的增收萬壽菊種植、辣椒種植、地膜花生、菜籽等項目達到17大項,196小項,其中種植業項目9個,總規模達113042畝;養殖業項目8項,牛、羊、生豬等養殖規模達135507頭,禽類鵝、蛋雞等養殖規模達190742只。經過一年的扶貧開發工作,預計到2006年底,各貧困鄉鎮人均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75個貧困村村人均收入增加400元以上。
3、定點幫扶工作隊情況
2006年駐我縣的市黨政機關定點幫扶工作隊由原來的26個調整到27個,幫扶我縣31個貧困村,有利的推動了我縣扶貧開發工作的順利開展,截止目前2006年救濟性投入資金總計21.53萬元,公益性投入28.26萬元,開發性投入135萬元,協調資金93萬元。今年市里又增派沈陽商業局系統的76家企業定點幫扶我縣的75個貧困村現已有47家企業同村對接,為貧困村脫貧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
4、做好產業化扶貧和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增加農民收入。
根據遼扶貧辦發[2006]9號文件精神,2006年我縣申報擬認定第二批省級扶貧龍頭企業一個——遼寧紅樹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申報擬享受扶貧貸款貼息企業七家分別為:沈陽清宇鵝業屠宰廠、沈陽中迪色素科技有限公司、沈陽華奧牧業有限公司、法庫縣八虎山酒廠、沈陽巴爾虎山酒業釀造有限公司、法庫縣宏潤肉禽加工廠、遼寧紅樹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我縣深入貫徹實施新階段扶貧開發戰略部署,用信貸扶貧資金扶持龍頭企業,進而帶動貧困戶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截止目前,六個扶貧開發重點鄉鎮勞動力轉移達2.9萬人次,勞務輸出實現人均增收占農民增收的三分之一。
5、扶貧小額貼息貸款發放情況
我縣的扶貧小額貸款貼息工作以前由信用社獨家操作,縣級扶貧部門基本沒有發揮作用,運行中出現了錢貸出去了,真正需要貸款的貧困戶發展項目卻很難得到,也就沒能發揮扶貧的效益,貧困鄉村發展扶貧項目時,由于缺乏溝通,也會出現貸款困難的情況,由于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信用社對扶貧貼息貸款的運作由于貸款補貼標準很難把握等因素也不十分滿意。我縣今年有1500萬元的扶貧貼息貸款指標,市里出臺了“貸貼兩條線,暗補變明補”的扶貧貸款貼息政策,并制定了管理辦法及審核辦法,使可操作性更強,極大地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我縣的扶貧貸款真正發放到貧困戶發展項目,截止目前我們圍繞富民小區、富民增收項目、面上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等項目的參與農戶發放貸款,達801.58萬元,,據不完全統計,計劃需要發放金額達2400余萬元,現在正在穩步推進,計劃將在十二月末完成全年的任務。雖然在運作中存在貧困戶貸款難、貸款周期過短等問題,但是,采用這種運作方式,還是能夠真正發揮扶貧貼息貸款的作用,推動貧困戶脫貧的。
2007年扶貧開發工作計劃
1、認真學習、深入貫徹國家、省、市有關扶貧開發的政策、法規及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指導,落實責任,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全力推進扶貧攻堅工作。
2、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根據貧困戶致貧原因,制定相應的措施,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政策和辦法,拿真招、見實效。
3、做好扶貧項目的申報工作。加強項目庫的建設,不斷提高扶貧項目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