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9: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無毒害鄉鎮創建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犯罪;新型;無毒社區;戒毒康復
中圖分類號:DF62
文獻標識碼:A
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不同地域、不同群體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的擾害。當前,境外正對我國形成“南北夾擊、四面包圍,多頭入境、全線滲透”的嚴重態勢,問題已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嚴重威脅著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民族的身體健康。以重慶市的具體情況來看,重慶市犯罪近年來呈現出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區域性。通過對重慶市2003年至2007年犯罪情況的調查,本文分析、研究了重慶市犯罪的基本狀況、主要特點、涉毒犯罪人員的特征以及犯罪高發的原因等問題,并提出了防治犯罪的相關對策與建議。
一、當前重慶市犯罪的態勢分析
本文列舉的相關數據源自重慶市公安局禁毒總隊2003年至2007年犯罪統計報表。
(一)基本狀況
近年來,重慶市不斷加大禁毒工作力度,在宣傳教育、緝毒執法、易制毒化學品管理、禁吸戒毒、重點整治問題嚴重地區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進展和突破,但由于重慶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以及市內外毒販加緊進行滲透,重慶市禁毒工作形勢不容樂觀??偟膩碇v,重慶市涉毒犯罪案件總數有下降趨勢,但大要案件突出。
重慶市公安局各級禁毒部門在2003年至2007年間,共破獲涉毒案件31 234件,抓獲犯罪人員11 462人,取得了一定成效。2005年、2006年、2007年全市涉毒犯罪案件立案、破案總數有所下降,但大要案件突出(見表一)。5年來共破獲1 000克至10 000克海洛因案件68件,破獲10 000克以上海洛因案件12件,涉案收繳數量屢攀新高。
(二)主要特點
1.傳統出現萎縮現象,新型呈現蔓延之態
近5年來,傳統海洛因的市場日益萎縮,從表二可以看到,2003年全市公安機關繳獲海洛因共173.207千克,2007年下降到30.221千克;而氯胺酮、冰毒等新型逐漸發展蔓延,2005年繳獲氯胺酮數量為2.328千克,2006年為26.360千克,2007年增長到45.502千克。此外,各類交叉濫用的情況較明顯。另有相當部分吸毒人員改吸丁丙諾非、地西泮等受國家管制的和品。受這些因素影響,重慶市出現了新型地下制造加工點,暗地從事新型的制造、加工、分裝等活動,2006年全市共查獲加工點3個,2007年查獲加工點9個。
2.流向多元化,犯罪由主城區向邊遠區縣蔓延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重慶主要是的消費地,犯罪活動也大多集中在主城區。隨著近幾年重慶經濟的飛速發展、流動人口的增大,流向多元化,流入本地消費的比例正逐步減少,販毒集團也日益向多區域化發展。從近年來偵破的案件也可以看出:從云南進入重慶的海洛因,除部分滿足重慶本地消費市場外,還有相當部分借道重慶市向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天津等地外流[1]。在2004年禁毒部門偵破的29件典型販毒案件涉案的135.036千克海洛因中,有35千克準備運往廣東省,占總數的25.9%;有28.4千克準備運往甘肅省,占18.4%;有18.85千克準備運往四川省,占14%;有11.32千克準備運往湖北省,占8.4%;有6.96千克準備運往江蘇、浙江一帶,占5.2%;而在重慶市內分銷的僅占29.1%。犯罪由原來相對集中在主城區向全市蔓延,到2007年底,全市42個區縣均曾破獲案件。隨著主城區對犯罪打擊力度的加大,部分犯罪分子將交易場所逐漸轉向邊遠區縣,如永川、大足、梁平等地。
3.集團化、團伙化及家庭化共同犯罪現象突出
與其他類型犯罪相比,團伙化、集團化及家庭化共同犯罪是當前重慶市犯罪的一個重要特征。重慶市公安局2003年查獲犯罪集團、團伙23個,涉案人員109人;2004年查獲犯罪集團、團伙12個,涉案人員54人;2005年查獲犯罪集團、團伙16個,涉案人員69人;2006年查獲犯罪集團、團伙17個,涉案人員69人;2007年查獲犯罪集團、團伙8個,涉案人員47人。另外,家庭化共同犯罪現象突出,在家庭式團伙作案中,犯罪嫌疑人之間多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主要以血親、姻親為基礎,逐漸發展到朋友、鄰居,其涉毒人員作案時間長,犯罪呈網絡化。他們在親屬、同鄉、同學、朋友等關系的基礎上糾集在一起,共同籌集資金,發揮各自的優勢,或尋找毒源、或運輸、或賣出,構成穩固的犯罪集團。還有
相當一部分犯罪系家庭成員共同犯罪,或受親戚的指使販賣、運輸,或共同實施犯罪行為,或家庭中有人因犯罪被判刑后其余人又繼續實施犯罪。
4.藏運手法狡詐詭秘
販毒人員為逃避打擊,不斷變換犯罪手段,狡猾多端。大部分販毒人員采用隨身物品夾藏和人體的方式販運。例如,將藏匿于隨身行李內、鞋夾層內;捆綁于腹部、胸部、襠部、腿部;將溶解成液體,浸入衣服內、裝入飲料瓶等。販毒人員搭乘汽車或火車運輸時,往往采用人貨分離的手法,或利用他人將送上車,或自己將帶上車,再將放在座位下面或離自己不遠的位置,一旦被查獲,就矢口否認。人體的方式一般是將吞入腹部或塞入生殖器官內進行藏運。此外,大宗進入重慶主要是利用汽車進行販運,利用汽車運輸數量大、危害深,不易被發現,通常毒販將藏于油箱、水箱等隱蔽部位或者與貨物(水果、藥材、木材)進行混裝,甚至出現利用軍牌車輛或警用車輛進行運輸的案件。
(三)人員特征
對近5年重慶公安機關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員進行分析,發現有以下的特征:
1.從性別上看,以男性居多,女性也占一定的比例。2003年至2007年共抓獲男性涉毒犯罪嫌疑人員9 884人,占86.2%;女性涉毒犯罪嫌疑人員1 578人,占23.8%。女性主要涉及販賣、運輸行為,在強迫、引誘、教唆、欺騙、容留他人吸毒的犯罪行為中也比較突出。
2.從年齡上看,中青年為涉毒犯罪人員的基本組成部分。根據表三對2003年至2007年犯罪人員年齡的統計,可以看出涉毒犯罪人年齡主要集中在26―59歲之間,占70%以上;60歲以上和18歲以下的人數相對較少,所占比例低于5%;而18―25歲人員所占比例有增長的趨勢。
從文化程度上看,一般較低,以小學、初中文化為主。2003年至2007年,重慶市公安局抓獲的犯罪人員中,文盲211人,占1.84%;小學、初中文化9 885人,占86.24%;高中文化1 272人,占11.1%;大專以上文化94人,占0.81%。
4.從戶籍所在地看,以本區、縣為主。從表四可以看出,涉嫌犯罪人員中其戶籍為本區、縣的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市內其他區、縣,再次是外省、市、區。2003年至2007年的統計顯示,本區、縣人員所占比例有下降的趨勢,市內其他區、縣以及外省、市、區人員所占比例有上升的趨勢,反映出犯罪流動性在不斷加大,跨區域實施犯罪的現象將更加突出。
從身份上看,涉毒犯罪人員以
無業人員為主,同時涉及各行各業。涉毒犯罪人員的身份有工人、農民、無業人員、在校學生、個體工商業者、企事業職員、國家工作人員及其他人員。從所占比例上看,以無業人員為主,農民次之。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學生中,2003年、2004年均未發現;2005年抓獲3人,占0.13%;2006年抓獲14人,占0.70%;2007年抓獲8人,占0.41%。在校學生參與犯罪活動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有增加的趨勢。
6.從違法經歷看,多數涉毒犯罪嫌疑人之前未受過刑事處罰、勞教、少教以及治安拘留。以2007年為例,抓獲的犯罪成員中,受過刑事處罰的70人,占3.56%;受過勞教、少教的9人,占0.46%;受過治安拘留的10人,占0.51%。
二、重慶市犯罪活動高發的原因
犯罪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其產生和發展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探求這些因素,有助于我們從更深層次認識犯罪現象,掌握其規律,制定相應對策。
(一)龐大的消費市場與犯罪相互影響、相互刺激
重慶市之所以近年來犯罪活動屢禁不止,且個案繳獲數量不斷攀升,其根本原因就是販賣的高額利潤驅使和消費市場的不斷膨脹。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消費刺激生產和銷售,穩定而日趨龐大的消費市場必然促進的生產和販賣[2]。一方面,犯罪人員想方設法地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欺騙、利誘無知群眾沾染,擴大吸毒人員隊伍,增加消費市場的容量和總需求量,從而不斷增加自身的經濟來源;另一方面,社會上總需求量的膨脹,客觀上刺激了銷售市場的擴張和犯罪的增加。犯罪人員“前捕后繼”,追求的就是交易的高額利潤。牟取暴利的貪婪欲望,是犯罪的共同心理動力。犯罪盡管風險很大,卻是一本萬利的勾當。懸殊的價格,高額的收入,極具誘惑力,在貪婪欲望的驅使下,案犯們冒著被“絞首”的危險實施犯罪,表現出強烈的冒險意識和亡命徒式的意志特征[3]。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重慶市吸毒人員的構成已經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進入了吸毒人員的行列,他們接受的知識教育少,防毒、拒毒意識差,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加上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追求刺激享樂的心理,使他們更容易掉入的深淵。農村吸毒人員增多,客觀上增大了吸毒、販毒活動的潛在可能,使犯罪由城市向廣大農村發展,同時,由于農村經濟條件的制約,也導致他們直接充當毒販的“馬仔”或者“以販養吸”,從事犯罪活動。
(二)對犯罪的打擊不力,客觀上放縱了犯罪活動
盡管各級禁毒部門在打擊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因為受各種因素的制約,犯罪的打擊力度還有待加強。影響打擊犯罪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個方面:
1.法律相對滯后,導致打擊不力。目前,我國《刑法》和有關司法解釋對一些新型犯罪的定罪量刑沒有明確規定,公、檢、法三家在此類案件的處理上存在不同意見,嚴重制約了打擊新型犯罪的力度。如我國《刑法》規定,非法持有(海洛因)10克以上就可以認定為犯罪,而對于非法持有丁丙諾非、地西泮、非拉根等國家二類管制藥品的數量標準則有待明確。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型,法律顯得相對滯后,特別是對新型的認識不一、標準不一、量刑不一,使得禁毒法制存在不少的空白,直接制約了打擊和管理力度,也使得涉毒犯罪有空可鉆。目前對于販賣國家二類管制藥品的行為處理于法無據,使基層執法部門在處理上處于尷尬的境地。2008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以下簡稱《禁毒法》)指出:“本法所稱,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品和。”該法對的定義也僅僅沿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57條的規定,未能對新型進行明確的界定,難以解決禁毒部門實際工作中的問題。
2.犯罪案件偵破難度越來越大。從近幾年破獲的犯罪案件情況看,無論是種毒、制毒或者販毒者,其通訊技術和作案水平都越來越現代化,販運的渠道不斷變更和增加。犯罪人員的作案方式和手段不斷翻新和更加隱蔽,給偵破犯罪案件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特別是一些隱蔽較深的“大毒梟”,在犯罪的整個過程中始終不接觸涉案,其反偵查伎倆高明,公安機關在偵破過程中難以對其組證,致使他們長期逍遙法外。
3.難以對身患艾滋病等絕癥或者身體殘疾的販毒人員進行有效打擊。當前,身患艾滋病等絕癥或者身體殘疾的販毒人員販賣少量被抓后,即使犯罪證據確鑿,但由于其身體狀況極差,只能采取取保候審等方式,無法予以依法收監而致使其再次回到社會,其中大部分會重新走上販毒的道路,成為所謂“持有營業執照的販毒者”。目前,整個重慶市還沒有專門關押艾滋病患者的監所,這也造成了此類特殊人群販毒越來越嚴重。
4.禁毒部門裝備落后,科技含量不高,緝毒民警素質有待提高等也影響了對犯罪的打擊。重慶市公安局禁毒專門隊伍成立于1998年,其民警來自于刑偵、治安等各個警種,缺乏相關的專業培訓,面對新形勢下的犯罪,民警的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緝毒的裝備目前已落后于販毒集團或團伙,在工作中,難以對交易進行“控制下交付”。另外,實踐中,現有的檢測設備和儀器對一些新型不能及時進行檢驗和鑒定,也影響和限制了對犯罪的及時打擊。
5.政策的導向對打擊犯罪有一定的影響。2005年4月14日,國家禁毒委員會召開了部署開展禁毒人民戰爭的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全黨動員、全民參與,在全國范圍開展一場廣泛、深入、持久的禁毒人民戰爭,努力實現遏制來源、危害和新吸毒人員滋生的目標。部分公安機關自開展禁毒人民戰爭以來,采用定任務量的方式,要求各項指標逐年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打擊犯罪的力度。眾所周知,犯罪與其他犯罪不一樣,案件立案、破案多少并不反映該地區問題嚴重與否,不能單純從案件的多少來衡量的形勢,而應根據實際的毒情,不刻意追求打擊數量的減少。
(三)特殊的地緣因素和便捷的交通使重慶成為境外流向國際、國內市場的重要通道和中轉集散地
重慶緊鄰四川、貴州、湖北、陜西,是南來北往的重要交通樞紐,水路、鐵路、公路、航空十分便利。調查發現,境外販毒集團、販毒分子已經開始在重慶中轉。重慶與毒源地“金三角”鄰近,近幾年又先后開通了直航香港、澳門、泰國、日本、德國以及輻射國內各地的航班,迂回重慶向境外運輸勢必成為境內外販毒團伙選擇的重要通道之一。此外,伴隨著重慶對外交流活動的日益增多,來重慶經商、旅游、探親、學習、務工、婚嫁等境外人士逐年增多,這為境內外販毒人員提供了可乘之機。從繳獲的流向上看,重慶正逐漸成為國內市場的重要通道和中轉集散地。
(四)新型犯罪形勢嚴峻
當前,重慶市處于由傳統如鴉片、海洛因、大麻等向新型如冰毒、、可卡因、氯胺酮(俗稱“”)、“快克”、LSD等轉型的過程中。種類的不斷變化,使得新型濫用的情況日益嚴重。據公安部統計,全國目前濫用、氯胺酮的人數明顯上升,濫用比例已從2001年的2.5%上升到2004年的9.5%。近年來,重慶市各類大型娛樂場所隨經濟的不斷發展而增多,由于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門多頭管理存在的漏洞,一些不法分子趁虛而入,利用娛樂場所引誘、教唆他人吸食、販賣“”、、麻古等新型;部分娛樂場所管理人員受利益驅動與不法分子勾結販賣新型;少數經營業主暗地縱容、容留吸販新型,為此類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生存空間。而吸食新型的群體正逐步向公司職員、演員、大學生和國家公務員等人群擴散,這些狀況也反映了未來新型犯罪形勢不容樂觀的態勢,新型犯罪將更加嚴峻。
三、防治重慶市犯罪的對策與建議
(一)遏制來源,構筑流入、流出防線
1.加強市內外禁毒合作,強化大宗犯罪案件偵查?!督痉ā芬幎ǎ骸敖竟ぷ鲗嵭姓y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苯臼且豁楅L期、復雜、艱巨的系統工作,牽涉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政府統一領導;禁毒工作涉及諸多管理部門,需要各部門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形成合力;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必須動員各種有利的社會資源,鼓勵各種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禁毒工作。禁毒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市內外的禁毒合作,只要控制住源頭,必然造成市場的萎縮。在對大宗案件的偵查中,禁毒部門要樹立起“摧網絡,打毒梟”的思想,通過對案件的綜合分析,從單個案件中,對“上家”不斷追查,發現可能涉及的整個網絡,從而掌握進出重慶的通道。通過對大宗的順線偵查,可以徹底搗毀通道,達到“堵源”的目的。
2.強化本市禁種、禁制的工作。重慶市2003年至2007年間除罌粟3 207 807株,主要集中在大巴山地區和其它一些偏遠的農村山區。對于容易出現非法種毒的區縣,禁毒機關應經常深入群眾進行調查,并在這些地區開展禁止種毒的宣傳教育,使廣大群眾懂得非法種植是犯罪,并能主動舉報非法種毒者,從而提高鏟除的效率,并嚴懲非法種毒者。對于禁制工作,則應強化對易制毒化學品的管理,通過掌握易制毒化學品的銷售、運輸、使用等狀況,從中發現有關加工廠的線索。同時,對可能出現制毒窩點的地區廣泛宣傳加工廠的一些可識別特征,如排放廢水的顏色、廢氣的味道等,充分發動群眾提供有關線索。
(二)控制需求,使市場萎縮
1.加強禁毒宣傳教育,切實減少新增吸毒人員數量。廣泛深入地開展禁毒教育,提高全民禁毒意識和抵制的能力,是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禁毒法》對禁毒宣傳教育作了專章規定,其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明確了國家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禁毒宣傳教育職責;二是明確將禁毒知識納入教育、教學內容;三是明確飛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碼頭以及旅店、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的禁毒宣傳教育職責[4]。禁毒宣傳教育重在發動群眾,提高全民的禁毒意識,從而減少新增吸毒人員數量。從經濟學角度講,加大禁毒宣傳教育,減少吸毒人數,必然減少的需求,需求的減少將促使價格的降低,而價格的降低將導致銷售的收益下降,從而減少的供給數量,達到萎縮市場的目的。
2.鞏固和擴大“無毒社區”建設,深化預防工作。顧名思義,“無毒社區”就是在一個特定的區域里無種毒、制毒、販毒、吸毒等現象存在和發生?!盁o毒社區”的創建,主要是依靠基層組織、單位和廣大群眾參與防毒、禁毒工作, 在基層普遍創建“無毒害學?!薄ⅰ盁o毒害單位”、“無毒害鄉鎮”等,建立拒毒、防毒的群防群治網絡,這是搞好禁毒工作,控制犯罪的有效措施。對吸毒已上癮人群,由社區作如實的全面調查,做出社區的、個人的戒毒治療計劃,以使其盡快脫癮――康復――回歸社會[5]。實踐證明,禁毒工作有必要從最基層的社區做起,努力在一個小區內首先實現無毒目標,創建一片凈土。在此基礎上積小區為大區、積小勝為大勝,逐步實現一個縣、一個區、一個市完全無犯罪,最終取得全市犯罪銷聲匿跡的戰果。
3.強化戒毒康復工作。國家禁毒委員會通報的情況表明:2004年全國新滋生吸毒人數穩中有降,35歲以下吸毒的青少年占吸毒人員的比例繼續下降,3年以上戒斷鞏固人數達到8.8萬名,一些地方吸食海洛因的人數明顯減少[6]。戒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任重道遠。做好戒毒康復工作,可以減少吸毒人員總量,從而減少的需求?!督痉ā吩诳偨Y多年來戒毒工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對戒毒工作的各項措施作出了明確規定,從國家法律層面確立了戒毒工作中的各項具體法律制度。禁毒部門要緊緊抓住吸毒人員發現、戒毒、康復和鞏固4個關鍵環節,積極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千方百計地提高戒毒效果,努力遏制危害。
(三)發揮禁毒專業隊伍優勢,摧毀流通網絡
1.強化情報導偵,掌握市場動態。緝毒工作,情報先行。情報工作是禁毒工作的生命線,只有做到情報先行,才能牢牢地掌握禁毒斗爭的主動權。具體而言,一是應不斷強化情報工作的意識,樹立禁毒“大情報”的觀念;二是建立情報先行和協同作戰的機制,充分利用“網上作戰”信息平臺,提高破案效率;三是轉變情報工作的傳統思想觀念,廣開情報來源,實現資源共享。在加強禁毒部門與相關部門合作的基礎上,建立暢通、快捷、高效的情報交流、辦案協作機制,力求獲取“高、尖、深”的情報信息,達到情報共享和雙贏互利的目的;四是利用科技手段,掌握市場動態。禁毒部門要建立檢驗室,添置技術偵查裝備,充分發揮科技手段在禁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禁毒工作的科技含量,大力推進禁毒工作現代化,加強禁毒領域的科學理論研究,不斷提高為現實斗爭服務的水平[7]。借助科學儀器對繳獲的進行理化分析研究,從而判斷來源地、生產地,掌握重慶的市場狀況,為偵查和打擊犯罪提供依據和線索。
2.加大對零包販賣的打擊力度。打擊零包販毒犯罪是重慶當前和今后禁毒斗爭的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四禁(注:“四禁”即指禁吸、禁販、禁種和禁制。)并舉”中禁吸和禁販的關鍵環節,可以達到斬斷犯罪過程中的鏈條,使消費市場萎縮、吸毒人員減少、戒斷率提高的目的[8]。為此,要高度重視打擊零包販毒的工作,通過加強陣地控制,采取“以吸找販”、“以販找毒”等有效方法,做到“抓一個端一窩”、“破一案帶一串”,摧毀地下分銷網絡。要進一步完善有關規定,切實解決對特殊人群(殘疾人、重大疾病患者等)零包販賣的打擊處理問題。《禁毒法》規定:“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對有嚴重殘疾或者疾病的戒毒人員,應當給予必要的看護和治療;對患有傳染病的戒毒人員,應當依法采取必要的隔離、治療措施?!边@一規定從法律角度解決了特殊人群中“以販養吸”的吸毒人員問題,但對于其他不吸毒的特殊人群卻難以適用。
3.加強專業培訓,提高禁毒民警素質。一是政治素質。禁毒工作對民警的政治思想素質要求比較高,禁毒民警處在緝毒工作的第一線,需要堅定的政治素質,否則很難抵御犯罪暴利性所具有的極強的腐蝕性和誘惑力。二是應注重提高禁毒民警的專業素質。禁毒部門應該采取有針對性的培訓措施,做到“培訓跟著毒情走”,通過專業培訓,增強民警查禁的能力,切實提高禁毒民警的戰斗力。特別是對于新型,應該隨著新類型、新品種的出現,及時開展培訓學習,使廣大禁毒民警能及時掌握的動態,提高對新型的識別能力。三是應強化禁毒民警的心理素質訓練。犯罪案件偵查中,經常需要采用跟蹤盯梢、化裝偵查、臥底偵查等手段和方法,這要求辦案民警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因此,可以通過拓展訓練等有效方法,促使民警心理素質的提高。
總之,遏制犯罪的蔓延,防治犯罪,任重而道遠。解決重慶市的問題,應在國家和政府的統一部署和指揮下,結合重慶市的實際毒情,采取打防結合,綜合治理的戰略,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參考文獻:
[1]江黎明,何澤,舒農.2003年以來重慶籍毒販赴滇販毒情況分析[C]//重慶公安論文選編.2006,(3):35.
[2]葉厚雋.駐馬店市犯罪的現狀特點及成因分析[J].天中學刊,2006,(3):72.
[3]梅傳強.犯罪心理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75.
[4]陳敏.《禁毒法》的若干重點問題[EB/OL]. [2008-5-23]. .
[5] 胡世澄.重慶地區犯罪的現狀和對策建議[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5,(4):92.
[6] 國家禁毒委介紹中國開展禁毒人民戰爭等方面有關情況[EB/OL].[2005-5-26]. 省略/xwzx/gnsz/gdxw/200505/26/t20050526_3917118.shtml.
[7]陳嫻靈.湖北犯罪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05,(1):137.
[8]浙江省公安廳禁毒處課題組.浙江犯罪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犯罪研究,2004,(3):50.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the Fight against Drug Crime in Chongqing
WANG Cheng-xin
(Chongqing Police College, Chongqing 400039, 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