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9: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務控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歸納起來,高校加強內部財務控制主要有幾個方面的意義:
(1)加強內部財務控制
是適應學校管理體制改革以及高校財務管理改革的迫切需要。特別是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徹底將高校教育經費從最初的中央財政撥款轉變成了多渠道籌集,正是這一舉措要求高校實現財務管理模式、財務運行機制以及內部財務控制改革,只有如此才能適應新形勢下高校體制改革的需要。
(2)加強內部財務控制是進一步對高校財務行為規范
保證各項會計資料真實性、完整性的客觀要求。特別是當前很多高校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隨意開支現象,例如不根據實際需要采購設備,導致大量設備閑置,缺乏對科研經費的管理等等,出現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內部財務控制。加強內部財務控制能夠實現對一些重大經濟活動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監督,從而有效防范各種財務風險,保證高校內部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
(3)加強內部財務控制是加強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迫切需要
當前我國高校的資產主要來源于國家投資,因此學校的所有資產均為國有資產,而加強內部財務控制能夠及時、客觀反映出高校的經濟活動是否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政策以及方針執行,有效保證了國家法律法規、政策以及方針在高校中的貫徹和落實。
二、當前高校內部財務控制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內部財務控制的高度認識
當前,我國還有部分高校的領導缺乏對內部財務控制的高度認識,主要表現在:對內部財務控制的概念不清,不能意識到內部財務控制在高校中的重要性,甚至片面地認為該項工作僅僅是財務人員的事情,缺乏對內部財務控制的重視,從而導致高校內部財務控制水平不高。另外,還有個別領導不嚴格按照內部財務控制的程序進行,導致內部財務控制工作形式化,嚴重損害了高校的利益。
(2)缺乏健全的財務組織和財務制度
健全的財務組織是開展內部財務控制的基本前提,當前高校財務管理機構主要是計財處,但是個別高校的計財處人員相對較少,在會計崗位的設置上也不夠合理,甚至還有一些是其他崗位人員兼職的,從而經常出現職責劃分不清、問題不明等問題。當前還有少數高校依然沒將二級學校的財務管理納入自身內部財務控制的范疇內,缺乏對二級學院財務的有效管理,給自身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除此之外,個別高校因為缺乏相對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從而在財務管理過程中不能夠站在投資、基礎建設以及后勤等角度實現對內部財務控制,自身財務控制覆蓋面有限,失去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3)缺乏完善的內部審計和監督機制
要提高高校內部財務控制的有效性必然離不開內部審計和監督機制做保障,但是從目前來看,還有很多高校的內部審計水平都有待提高。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高校的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雖然說絕大部分高校都建立審計部門,但是要實現對管理者責任審計難度加大,再加上從事內部審計工作的人員少,缺乏較強的專業能力,在執行內部財務控制針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采取有效對策;二是因為當前高校審計工作信息化程度較低,從事審計工作的人員不能利用一些先進的審計軟件來開展工作,普遍都是采取事后審計的方法,也就是在發現問題之后才想措施進行彌補,從而降低了內部審計在高校內部財務控制中應有的效力。
三、高校加強內部財務控制的途徑分析
(1)提高對內部財務控制的重視程度
主要從兩個方面出發:一方面要進一步強化高校領導的內部財務控制意識,要讓其充分意識到高校內部財務控制的重要性和意義,并自覺養成遵守財務管理制度以及財務法律法規的習慣;另一方面是嚴格按照《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相關規定,不斷深化高校財務管理體制改革,并建立起跟公共財政體制以及現代大學制度相匹配的高校財務管理制度,從而保證高校的財務規章制度、經濟資源配置、經濟分配政策以及財務收支預算等方面的高度統一。
(2)加強財務組織和財務控制制度建設
作為高校要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國庫集中制度的相關要求來建立財務組織,并將崗位和責任劃分到具體財務人員身上,逐步推行高校內部財務監督制度,以此來提高廣大財務工作者的責任意識。高校在推行財務控制時,要嚴格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基本原則,將院(系)二級學校的日常經濟活動的支付交給二級單位自行負責,但是在經濟業務上要接受學校的統一領導,各項經費的使用情況要接受學校的監控。
(3)加強全面預算管理
在財務管理中,預算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的關鍵所在,而實施預算控制則是內部財務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當前國庫集中支付模式下,進一步強化了高校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廣大高校不斷推行預算改革,在充分明確預算管理的基礎上,實現各項資金的最大化和最優化利用。高校應該積極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一方面要注重將資金預算的編制工作跟學校的發展戰略有效地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還應該注重將資金預算的編制工作跟財務部門的預算管理相結合,從而適應新形勢下國庫集中支付的需要。除此之外,高校還應該重視對二級單位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工作,進一步改善預算編制的方法,不斷探索出使用零基預算和績效預算的方法,以此來提高預算的執行力,實現對資金支付的全過程管理。
(4)加強內部審計工作
由于內部審計是內部財務控制的重要保障,是實現對高校內部財務控制的再監督的有效方式。因此高校應該進一步提高高校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并招納審計專業的人才來建立一支專業素質強、道德素質高的審計隊伍。與此同時,還應該進一步借助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實現審計信息化建設,通過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對財務控制的實時監控,從而實現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審計的有效結合,建立相應的財務預警機制,針對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查明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
(5)加強財務監督體系建設
當前高校內部財務控制不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還需要其他部門的合作才能順利完成,因此高校要進一步建立起由財務、審計、認識、監察、國資等相關部門共同組成的監督機構,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實現高校內部財務的控制。政府部門和高校都應該建立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對造成高校經濟損失的責任人要追求其相應責任。除此之外,還要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參與到高校財務經濟活動的監督工作中,實現高校財務經濟的公開化和透明化。
四、總結
財務控制是在一定環境中,由企業或單位的所有者、經營者或其它控制主體,通過一系列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利用專門的程序和方法,旨在正確處理各種財務關系并使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尤其是決策達到既定的財務目標的系統。當前,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內部管理是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管理的各個層級、環節中,控制又顯得尤為重要,它決定整個企業能否高效運行。而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內部控制涉及的經營活動都是與企業的財務資源息息相關的,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從企業最初的計劃的制定、控制標準的設定到對實施效果的評價和反饋等都與財務活動緊密相連??梢?,企業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財務控制。從近幾年爆發的綠大地等財務舞弊案件來看,我國上市公司都或多或少源于財務控制體系不健全、不完善的問題。因此,財務控制的完善程度對于企業管理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二、財務控制模式的選擇
其一,公司治理結構的合理安排。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促使企業高效運轉,同時也是影響企業的財務控制有效性。其二,集權和分權模式的選擇。對于集團公司而言,財務控制就涉及到對于企業財務控制權力的分配,具體包括財務決策權、財務考核權、財務監督權、財務獎懲權等等,那么對于集權-分權模式的選擇和權力配置問題,是影響企業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問題。其三,具體的控制方式和控制手段的選擇和實施。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確定了其財務控制在公司治理層面的模式以及集權-分權模式以后,就是要確定如何保證總體財務控制的實施了,那么具體保證財務總體控制實施的手段就包括預算控制、內部審計、財務風險控制等等。當然,具體的實施工作還會涉及到財務控制相關部門的人員配備情況。通過對人員的控制來保證具體控制手段和控制方法得到有效實施。比如:財務監事委派制-財務主管委派制等。其四,財務控制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任何公司的財務控制模式,都不是一層不變的,隨著公司的發展、經營方式的改變以及外部環境的改變,財務控制也要做出適當的調整,因此就要建立財務控制評價體系并適時作出調整,形成有效的反饋,并及時對企業的財務控制進行調整。
三、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就今天的市場環境而言,一個上市公司的要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財務管理做支撐,而財務控制是我們公司財務管理的核心。然而,當前我國的財務控制卻依然我國企業財務控處于發展完善階段,存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財務控制集權-分權模式兩極化嚴重,管理效率低下就目前而言,我國上市公司在財務控制權力分配模式選擇上,兩極化現象十分嚴重。部分企業十分重視權力控制問題,過度集權,他們把大的集團公司就當做是一個大企業管理,而下屬企業就當做是沒有法人地位的附屬工廠或車間,對于領導的財務權力過分集中、絕對化;還有部分企業,他們把大量財物控制權力甚至是核心財物權力都下放到下屬企業,放任其自由發展。而不論是權力的過分集中還是過分分化都是不適合企業發展的。對于一個企業,如果過分集權,下屬企業如果面財物問題就要走程序層層上報到集團總部,而總部又要層層下達決策來實施,對于核心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的決策,這樣是有必要的;但是對于普通的市場決策,這樣不僅浪費人力物力,還很容易錯過市場商機。反之,如果公司擁有過大的財務決策權,對于關系到企業重大發展的決策未經過深思熟慮,有可能造成決策失誤,這將使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讓競爭對手有機可乘,妨礙企業進一步發展。因此,對于一個企業而言,財務控制模式要根據企業的特點以及市場情況而定,并且要靈活調整,保證財務控制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的有機統一。
(二)財務控制缺乏一體性企業按照所有者的意圖,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和經營需要以及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來規范企業與財務有關的經營活動。就我國現狀看來,上市公司的財務控制過分看重事后控制,而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事前預算和事中控制置。這就導致許多上市公司雖然有事前預算決策,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往往過分注重于年度利潤指標,特別是全年的銷售收入、成本費用、目標利潤等指標,而忽略了具體的季度、月度指標。最終導致,企業中期的經營業績與預算相比有較大差距,而未進行及時反饋,事中控制流于空談。而對于事后控制,雖然就事前和事中控制相比,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是在事前和事中控制存在問題的前提下,即使得到會計資料的輔助而達到預定目標,但有其實質的有效性也讓人質疑。如若事前預算事中控制都缺乏效率,那么集團公司對于下屬公司的財務控制也就失效。另外,目前上市公司設置的內部財務考核指標過于單一,只注重與經濟利益明顯相關的指標考核,也影響企業的財務控制的有效性。
(三)內部審計形同虛設目前而言,雖然隨著財務造假案件的頻發,企業開始注重內部審計工作。然而,對于部分企業而言,內部審計工作流于形式依然存在,具體表在下面兩個方面。一方面,審計管理形式化。雖然國家相關制度、企業管理制度都要求企業組織不同形式的審計,但是這己經成為企業的一種固定程序。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內部審計人員從屬于審計單位,導致其獨立性與外部審計相比較弱,即使其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也無法深究,最終內部審計部門形同虛設。另一方面,審計責任虛無化。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是受集團委托對本單位的財務進行監督檢查的部門,但在現實中審計工作流于形式,對于內部審計人員而言,許多企業未建立完善規范內審行為的制度,或者制度落實不到位,導致內審責任心不強,審計監管乏力。
關鍵詞:施工企業工程項目財務控制
一、加強工程項目財務控制的必要性
財務控制從廣義的解釋應是出資人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綜合、全面的管理。就控制主體而言,既包含所有者(出資人)對經營者的控制,又包含經營者之間不同層次的控制;財務控制的內容是對企業各個層次上的財務活動進行的約束和監督,包括企業籌資、投資資金營運及收益分配。一個健全的企業財務控制體系,實際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的體現。反過來,財務控制的創新和深化也將促進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建立與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
管理科學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重視和加強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工作,從嚴治企,實現管理創新,是國有施工企業適應市場、增強競爭力的迫切要求。從總體上講,我國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如經營觀念陳舊、管理基礎薄弱、管理水平低下的狀況還沒有完全改變;財務賬目不實、采購和銷售環節“暗箱操作”,生產經營過程“跑冒滴漏”等問題仍然很嚴重。對此,企業應圍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在加強企業管理方面進行積極探索,盡快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內部控制財務報告的管理方式。
財務控制的重要性是保障現代企業制度順利實施的核心機制。首先,對企業所有者來說,他最關心的是其投入資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即實現資本保值、增值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必須有有效的財務控制做保證。其次,對經營者而言,財務控制是其履行受托經營責任、實現企業經營效益最大化目標的重要保證。再者,財務控制能夠協調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利益沖突,使控制雙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從而保證現代企業制度的順利實施。在現代企業中,其主要作用如下:一是有助于管理層改善經營方式,實現經營目標;二是保護企業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和損害;三是保證業務經營信息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四是保證企業財務活動的合法性??梢?,財務控制既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的一種責任和義務。
二、施工企業工程項目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責、權、利失衡。由于長期以來受到計劃經濟的束縛,施工企業的改制進行不夠徹底,特別是工程項目承包機制和人事任用制度改革的力度不夠,造成責、權、利失衡,責、利不能同時到位。主要表現在:一是權力過于集中;二是成本在手中,效益不在心中;三是項目經理負盈不負虧。
2.“管”則死,“放”則亂。權力過度回收企業層,不能充分調動項目經理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權力下放過大,則難以有效控制,必然引發濫用權力的負面效應,這是目前施工企業授權管理普遍遇到的尷尬局面。
3.內部控制觀念陳舊。由于施工企業的改制不徹底,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很多缺陷,許多企業對內部控制的認識還局限于內部牽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或內部控制結構階段,甚至有些企業以為內部控制就是俗稱的內部監督,這種認識與現代企業的要求顯得格格不入。
4.委派會計人員監督不力,會計信息失真。
三、加強對施工企業工程項目財務控制的對策建議
1.進一步加強對授權管理的控制。授權控制是一種事前控制,是在某項財務活動發生之前,按照既定的程序對其正確性、合理性、合法性加以核準并確定是否讓其發生所進行的控制。這里指在項目實施之前對項目經理行使管理權限的范圍及內容加以核準所進行的控制。授權管理控制的方式是通過書面授權書(或正式文件)來明確授權事項,授權管理的原則是對在授權范圍內的行為給予充分信任,但對授權之外的行為不予認可。
授權控制按實施形式可分為一般授權和特別授權兩種。對工程項目部的一般授權應包括:在保證總工期的前提下有權對自行施工項目及負有管理責任的分包項目的施工工期進行安排和調整;有權制定自行施工項目的作業承包方案;有權建議選用或辭退分包隊伍;有權自行決定選用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有權直接向項目業主進行現場施工數量變更、索賠等事項的簽證和相應的經營工作,對自己的跟蹤中標的工程項目有優先承包權;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有權決定項目可控成本的支出。對于分包項目的確定、分包隊伍的選用、分包合同的簽訂、分包工程結算、分包工程款的支付、大宗材料的采購、大型施工機械的租用、非生產性開支、項目資金的借貸和分配等必須符合國家法規規定和企業管理制度,并得到上級特別授權項目經理才能行使相應的權力。就施工企業流動性大、管理跨度無限延伸的特點,實施對項目經理的明確授權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之一。
總之,授權控制應實現以下幾點:(1)工程項目部的所有人員不經合法授權,不能行使相應的權力;不經合法授權,任何人不得審批。(2)所有業務未經授權不能執行。(3)財務業務一經授權必須予以執行。
2.進一步加強對預算管理的控制。預算管理在西方可以說是流行的財務管理方式,在我國以寶鋼為代表的一批大型國有企業都實踐以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一種新的控制機制。這里所指的預算管理是工程項目施工以預算管理,是工程項目的成本計劃文件,它指明了施工階段項目成本管理的目標和為實現這一目標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是整個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預算管理控制必須在授權管理控制的制約下,上升為事前及施工過程等一系列細化的財務控制目標。根據工程的預算情況結合本企業的定額水平將工、料、機,責、權、利關系落實到各部門、各工序乃至每個員工,將項目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類。變動成本(主要指工、料、機)中的數量部分為作業層的可控成本,實行定額控制;單價部分為項目管理層或公司職能部門的可控成本,實行預算和市場孰低原則控制。固定成本(主要指間接費用、管理費、利息支出)實行總額控制,將項目計劃總費用按計劃工期分配到各職能部門的每月中進行控制或包干使用,使之明確他們各自的權限空間、責任區域和責任成本以及相應的獎節罰超配套措施。實施工程項目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的預算管理,強化工程預算的財務控制功能,便于在施工過程對項目成本和資金使用的監控與考核,以利于隨時發現成本水平的偏差,及時調整決策。施工過程的成本水平真實與否來自會計信息的質量,如何控制會計信息在過程中一貫真實可靠,是有效實施預算控制,防止寅吃卯糧、項目前盈后虧的關鍵所在。
3.進一步加強對資金管理的控制。完善企業的資金內部控制,必須有完善的相關內部控制組織機構。企業成立財務結算中心,集中管理內部單位的現金收付;監控貨幣資金的使用方向;統一對外籌資,確保整個企業的資金需要;辦理內部各單位(分公司、項目部)之間的往來結算;實施財務控制等。
4.改進項目會計主管委派制。實行對工程項目部委派會計主管,是強化會計監督,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前提保證。上級委派會計主管確定了會計監督者的地位,在會計工作中建立一個約束工程項目部權力的關口,有效實施對項目經濟活動的日常及過程監督控制,防止經營承包者利用占有和掌握著會計信息資源,按照自己的意圖去決定會計信息的生成和利用、粉飾會計報告,實現短期的個人價值最大化。
5.不斷完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授權控制、預算管理、資金控制、委派會計主管等約束措施并不能完全有效地禁止經營承包者的投機行為。企業對屬下的工程項目經理能夠做到合理的設計“約束+激勵”控制方式,去引導經營承包者的行為,使其發生投機行為的可能性減少或可以預期。即應該讓經營者為企業付出的勞動和貢獻獲得“滿意”的回報(包括經濟上的報酬和名譽地位的滿足),但是僅此還不能阻止經營者會想方設法去獲取報酬之外的收入。因此必須在制度上規范管理程序和設計控制方式去禁止經營者的投機行為,以及一旦發現“經營越軌行為”所采取的嚴厲懲罰性措施,使得經營者能夠在得失之間進行理智的權衡,引導他們放棄“非分之想”,心安理得、穩定地獲得“滿意”的報酬。
財務控制是企業治理控制權的一種體現,有效的財務控制有賴于完善的、良好的控制環境。在現代企業中,委托人擁有財務資本,企業經營決策人員擁有管理企業的知識和能力資本,工人擁有人力資本,可以說企業是各種生產要素所有者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達成的一種契約。同時,由于企業是一個不完備的契約,它不能消除每個要素所有者行為所具有的外部性,個人價值最優化的選擇一般不等于從企業整體角度考慮的價值最優化選擇。所以,筆者認為,最優的內部控制,應當能夠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效果。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而使一個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內部控制應當能夠使企業每個參與人行為的外部效應最小化。為了消除個體行為的外部性,在內部控制建設中也必須貫徹剩余索取權和控制權相對應的原則,只有實現這種對應,才會形成一種動態的內部制約機制,才能真正有效地起到控制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宗柳,陳漢文。企業內部控制:理論、實務與案例。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2.石本仁。公司治理與中國會計改革。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3.劉炳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
4.李興山。宏觀經濟運行與調控。當代世界出版社,2001
(一)做好財務控制符合企業集團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很多成員單位共同組成了企業集團,但是這些成員之間的整體利益或者是局部利益很難真正的協調一致,集團在資產增值率、收入增長率以及所有者權益增長率等方面不協調情況比較明顯,這也導致了集團企業整體化產業結構沒有得到很好的優化,致使企業很多問題的產生,所以必須做好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控制,這樣才能夠幫助其更好的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做好財務控制符合企業集團資產重組需要隨著改革的進行,企業資產重組也在不斷的深入,在企業集團的范圍內也組建了一些企業,以往在進行財務控制的時候將成本控制作為中心已經很難滿足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并且以往的管理控制體系也很難滿足現代企業集團的管理需要。在企業集團中,若是內部財務控制不到位,便會影響財務工作的進度,對集團財務管理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企業集團應該重視財務控制的加強,建立財務控制機制,從而不斷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控制的實際水平。
(三)做好財務控制符合投資者的需要在很多企業集團中,其經營權和財產所有權本身是分離的,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在經營目標方面會產生一定的分歧,有些經營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會做出一些損害企業所有者權益的事情,比如說在經營過程中,私自挪用公款,在辦理項目時收取一些回扣。所以必須做好企業集團的財務控制,讓投資者能夠很好的了解企業的實際信息,維護其利益。
二、企業集團財務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產權控制不到位隨著企業改革的進行,雖然絕大多數的企業集團都建立了法人治理機構以及現代企業制度,但是由于受到以往管理體制的影響,企業集團本身的配套措施不健全,有一些企業集團總公司和子公司財務并沒有真正的分開,存在產權劃分不清以及債權歸屬模糊的情況。還有些企業集團一味的將自己的子公司當成自己的提款機,這也導致了集團公司在進行財務控制的時候,很容易和子公司出現經濟上的摩擦和矛盾。
(二)財務控制體系不完善就目前而言,很多企業集團建立的財務控制體系并沒有真正的完善,內部審計制度以及監督考核機制沒有形成一整套科學、有效的機制,在運行過程中,存在形同虛設或敷衍了事的情形。此外,為了滿足企業經營需要進行的社會審計,只是根據領導的要求進行審計報告的制定,這就導致了其財務信息可靠性和準確性出現偏差,會造成企業財務控制的混亂局面。
(三)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企業集團沒有根據需要健全預算管理制度,沒有很好的進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有的企業集團雖然建立了預算管理制度,但是并沒有真正的認識到其重要性和作用,預算控制存在一定的問題,僅僅留于形式;還有些企業集團預算制度不夠合理和科學,考核辦法也不具有可行性,這就導致了企業在資金運作時的難度較大。
(四)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由于企業集團本身規模大,組成單位較多,各個成員企業本身都有屬于自己的銀行賬戶和財會機構,有屬于自己的閑散資金,這就導致了企業集團資金比較分散,集團整體財務資源配置效率較低,沒有將其作用發揮出來。
(五)激勵機制缺乏現在我國很多企業集團本身是屬于國有的獨資公司,其資本結構以及產權結構比較單一。子公司也是被絕對控股,并且,這些企業集團受到以往管理體制的影響比較嚴重,很多企業集團并沒有根據市場的變化建立激勵機制,經營者本身的利益沒有和公司效益以及員工的利益結合在一起,這便導致了很多子公司活力缺乏,經營者在經營的時候也沒有積極性,其才能沒有真正的發揮出來。
(六)管理方法更新不及時企業集團進行財務控制時,管理方法陳舊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現在很多企業集團子公司在進行企業信息反饋時依舊使用以往的口頭匯報和財務報表上報的方式。進行會計核算沒有完全按《企業會計準則》,隨意性比較強,財務信息真實性得不到保證。此外,信息傳遞渠道較長,總公司很難及時掌握子公司的實際動態,會計信息明顯滯后,這就導致了經營風險控制以及財務風險控制比較困難,也對以后管理層決策造成不利影響。
三、做好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一些辦法
(一)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在現代企業的發展中,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在企業集團中,只有董事會才有權利對財務進行控制,做出各項決策。所以在進行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的時候應該將董事會本身的決策職能以及監事會的監督職能進行強化,讓監事會以及董事會參與到企業的監督和決策中去,從而更好的對內部控制進行加強。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理順了公司內部所有者、經營者、監督機構之間的關系,有利于集團公司有效開展財務控制,提高控制效率。
(二)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在進行全面預算編制的時候,企業集團應該對子公司編制的一些財務預算方案進行分析,預算方案只有得到批準后才能真正的執行。這樣集團企業不但能夠更好的對子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掌握,還考慮到子公司的意見,能夠很好的將子公司本身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提高集團的凝聚力。此外還應該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激勵子公司加強預算管理,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
(三)建立資金結算中心,做好資金的統一管理在企業集團中,子公司經營中需要的一些大額資金都是由核心公司來統一進行籌集的,所以集團公司應該建立資金結算中心,做好集團資金的統一管理。這樣能夠保證內部資金調配的合理性,提高資金的實際使用效率,保證資金的安全。
(四)完善考核體系,健全監督機制集團公司應該根據子公司實際經營情況,來確定投資回報率,從而確定利潤指標,這樣能夠保證子公司資產能夠實現保值增值。此外集團領導還應該認識到監督機制的重要性,通過健全監督機制,增強企業本身的內部控制能力,做好財務控制。
摘要:內部控制評價方法的定性與定量分析都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旨在對當前關于內部控制評價理論與方法相關文章進行綜述。
關鍵詞:內部控制評價;內部控制評價理論;內部控制評價方法
1內部控制評價的發展
從內部控制評價的發展來看,早在1939年10月美國會計師協會的《審計程序公告》里就增加了對內部控制審查評價的規定,但是早期內部控制評價是作為一種審計程序進行發展和研究的。一直到1979年4月30日,SEC的《管理層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公告》征求意見稿中提議管理層要在年度報告中對內部控制做出評價,才開始涉及到企業自身內部控制評價的規定。在1988年7月19日SEC才正式頒布了《報告管理層的責任》要求管理層對內部控制負責并評估有效性,只是由于成本巨大沒有得以執行(張龍平,陳作習,2008)。之后內部控制制度日臻完善,2002年07月25日美國國會通過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OX)的出臺推動了內部控制評價的發展,在SOX法案的強制執行內部控制評價下,SEC,AICPA,事務所和上市公司各方都積極的針對內部控制評價做出了進一步的探索。
同時,其他國家也開始關注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紛紛出臺了相關政策法規。我國于2008年6月28日由財政部、審計署等5部委聯合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對內部控制的概念框架,內部控制有效性及評價問題都做出了相關的規定。
2內部控制評價評述
2.1內部控制評價理論文獻綜述
內部控制評價方法的定性與定量分析都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在理論基礎上內部控制評價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在內部控制評價方法上也在不斷的探索中。早期內部控制評價的研究都集中在內部控制鑒證領域,對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關注不多。吳水澎,邵賢弟,陳漢文(2000)從控制論原理出發,較早研究了COSO報告對構建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綜合框架的啟發和借鑒意義,其中提到國外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新趨勢是“控制自我評估”(CSA,Contolselfapraisal)并進行了簡要介紹。
朱榮恩,應唯,袁敏(2003)引用了McGladrey&Pullen會計師事務所和KPMG會計師事務所的兩份報告中新的觀點,美國內部控制的評價研究對我國內部控制評價研究有很大的啟示和借鑒,我國應明確內部控制評價的內容,建立統一科學的評價標準。
王立勇,張秋生(2004)認為目前忽視了面向管理由內部審計實施的評價,這種評價在我國現階段意義尤為重大,并以此為立足點對管理方面評價中主體定位問題加以研究,指出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評價主體,并受審計委員會委托保持獨立性和權威性。不過目前普遍認為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皆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
文勝澤(2007)從管理學、經濟學角度論述了構建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理論,有信息經濟學與委托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制度變遷理論、科斯理論、控制理論等十種理論,使得內部控制評價的基礎理論不僅僅局限于審計和公司治理領域,而擴展到了整個經濟學和管理學領域,對內部控制評價的性質做了更深入的詮釋。另外,劉明輝,張宜霞(2002)借鑒了契約理論和經典經濟學理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性質和內涵作了一定的探討,認為內部控制測評后仍存在很大的風險。鄧春華(2003)從新制度經濟學、博弈論和信息經濟學等角度出發,探討了經濟學對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影響和借鑒作用。
朱榮恩,應唯,吳承剛,鄧福賢(2004)討論了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對財務報告信息失真的預防作用,并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對八個內部會計控制方法在我國企業實務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初步研究。發現目前我國內部會計控制沒有得到有效執行,并提出了完善建議。
張宜霞(2007)認為由于需求的差異以及自身專業領域的限制,人們賦予了“企業內部控制”不同的范圍和性質,這既導致了理論上的混亂和實務上的偏差,又忽略了內部控制系統整體內在的聯系和一致性。應該從企業整體效率的角度重新界定企業內部控制的范圍和性質,根據企業規模的大小分別制定評價標準,為我國內部控制評價標準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2.2內部控制評價方法文獻綜述
隨著內部控制評價理論的發展,內部控制評價的方法也越來越多,較早的方法有運用專題討論會、內部控制調查表、內部控制流程圖進行初步分析,進一步發展后開始引入數量統計分析的層次分析法、德爾菲法等,并在此基礎上對定性指標進行定量化處理,開始運用數學模型進行定量分析。
關于構建內部控制指標體系并運用層次分析法(AHP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的研究有:張諫忠,吳軼倫(2005)以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在寶鋼的運用為案例,詳細說明了寶鋼運用調查問卷,作業層級評價標準分析風險控制點,制作“風險控制矩陣”并實施整改的過程。戴彥(2006)通過對A省電網公司的研究,設定目標,流程分析和風險評估,圍繞“資金流”構建評價體系,并依據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等方法設計權重指標實施評價。重點提出在企業龐大的體系運作下,要找準切入點進行評價。于增彪,王競達,瞿衛菁(2007)以亞新科工業技術有限公司為案例,采用實地研究的方法,建立流程圖與指標體系詳細說明了內部控制的設計與評價。
模糊綜合評判方法較適用于評價定性指標,它可以將評價中用模糊語言描述的定性屬性定量化,較好地克服信息的模糊性,減少不確定性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觀因素對權重設定的影響,使評判結果更為準確客觀。因此該方法成為目前研究較多的方法,如周春喜(2002)利用層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內部會計控制的多層次評價指標體系,討論了模糊綜合評價數學模型,對定性指標進行了定量化處理。在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一套能從總體上反映內部會計控制的評價指標體系。
層次分析法、德爾菲法等層次分析法對設定評價框架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層次分析法作為評價方法,在最低層評價中仍存在較大的問題,在對權重的設計中仍含有較多的個體因素與主觀判斷,盡管一些研究引入了新的方法來彌補缺陷,如姚靠華,蔣玲玲(2007)重點分析了如何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內部控制評價影響因素的權重,并把案例推理運用其中,推理過程通常分為案例描述、案例檢索、案例采用與方案生成三個主要步驟。王海林(2006)對價值鏈內部控制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價值鏈內部控制、價值鏈內部控制系統及其相關概念,并從價值鏈內部控制的特點出發構建了新的價值鏈內部控制模型,同時詳細分析了價值鏈內部控制的機理和過程。李小燕,田也壯(2008)試圖在組織循環理論的分析框架下,吸收國外內部控制先進理念,將內部財務控制制度建設和內部財務控制有效性評估標準的確立有機結合起來,以創建持續改進的企業內部財務控制有效性評估標準。但定性指標的權重設定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這時,對內部控制評價的定量研究尤為重要,繼而產生了在數學模型的建立與運用基礎上的內部控制評價方法。
戴毅,吳群,諶飛龍(2007)認為內部控制系統是個復雜的系統,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每個因素的權重都很小,如果經過算子綜合評判,就可能會出現沒有價值的結果,針對這種情況需要采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判的方法,建立內部控制評價體系。
駱良彬,王河流(2008)把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分解為三級指標體系,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權重,建立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實現對內部控制質量評價指標從定性評價到量化評價的模糊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