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8: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勞動保障工作思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勞動保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實施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按照省委、省政府“標本兼治、保穩促調”的經濟工作總體思路,圍繞2008年度十個方面實事和改善民生工作要求,實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動計劃”,推進勞動保障工作的開展,大部分工作指標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保障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一)就業局勢繼續保持穩定。2008年我省就業雖然受到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但就業局勢總體保持平穩。一是就業總量繼續增長,就業結構有所改善。去年三季度末,全省城鎮單位從業人員為653.2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1.8%,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3%。前11個月,全省新增城鎮就業人數73.68萬人,幫助33.73萬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其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1.49萬人,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務。同時,三次產業就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季度第三產業吸納勞動力能力已經超過第二產業8個多百分點。二是積極貫徹《就業促進法》。認真研究現行就業政策與《就業促進法》的銜接問題,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做好就業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的實施意見》(浙政發〔2008〕59號),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體系。三是完善就業援助制度。以“樹新形象、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就建立健全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長效機制開展專題調研,結合調研成果,研究起草了《關于建立健全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長效機制的意見(送審稿)》,已報省政府。四是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全省已建立縣以上公共就業服務管理機構106個,縣以上公共就業服務工作機構(公共職業介紹機構)115個,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7975個。五是職業培訓有新的進展。去年前三季度,已完成高技能人才培養7.3萬人,其中新技師1.5萬人;完成再就業培訓14.37萬人,跨省務工農民技能提升培訓23.1萬人。
(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推進。一是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抓住《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和社會保險“五費合征”制度全面推行的有利時機,大力推進社會保險的擴面征繳。二是全力幫助企業解困。針對當前企業經營困難的實際,在確保社會保險事業可持續發展和職工社保待遇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及時出臺了相關政策,切實減輕企業繳費負擔。三是社會保障政策體系更加完善。省人大修訂了《浙江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障制度的意見》(浙政發〔2008〕36號),對我省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養老保障制度建設進行了整體的謀劃,對不同人群的養老保障作出了制度安排,在制度上實現了我省城鄉養老保障全覆蓋。全省各統籌地區全部出臺城鎮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文件,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面運行。出臺了《浙江省工傷保險儲備金管理暫行辦法》,提高了工傷保險基金抗御重特大突發事故的能力。四是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去年年初按月人均130元標準,順利完成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已達1310元,位居各省區第一。最近,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的要求,經省政府同意后,確定了我省2009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已在全省部署調整工作并組織實施。
(三)勞動關系逐步規范。一是全力抓好《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全省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總體平穩,勞動合同短期化現象明顯改觀,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不斷增強。二是大力加強勞動爭議處理、勞動保障監察和勞動保障維穩力度。開辟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取消了勞動爭議案件收費。三是全面構建多層次的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工資支付保證金、欠薪應急周轉金和農民工記工考勤卡制度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目前全省共籌集工資支付保證金27億元,欠薪應急周轉金1.5億元,發放農民工記工考勤卡100萬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了拖欠工資行為的發生。省政府召開了全省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與各設區市政府簽訂了目標責任書,采取了5個方面的應對措施,進一步完善了工資支付保障的長效機制。
二、2009年工作目標任務及措施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全省勞動保障部門將認真貫徹中央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要求,以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動力,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再創浙江科學發展新優勢”這一中心,以實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動計劃”為抓手,把“幫扶企業、保障就業、完善社保、促進和諧”作為工作重點,繼續把擴大就業、加快推進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做好企業退休人員和參保城鎮居民免費健康體檢、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等工作列為省政府2009年度十個方面實事內容,加強對企業的扶持、解困和服務,切實優化發展環境,推動勞動保障工作進一步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穩定就業和擴大就業并舉,確保全省就業局勢基本穩定。
1.努力穩定就業崗位。一是切實加強對全社會就業的分析監控。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失業動態重點監測報告工作,做好就業失業統計數據的監測、分析和研判,分析就業再就業情況和發展變化趨勢,及時掌握企業關閉停產的動向,指導企業穩妥分流安置職工,調控企業規模裁員的數量。對生產經營遇到暫時困難的企業,引導支持其采取靈活用工、彈性工時等多種措施穩定就業崗位。二是加快建立就業相關數據快速調查制度。及時了解掌握農民工返鄉及外出、企業新的減員和崗位流失、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供求等方面的數據,采取法律、經濟和行政的手段實施失業預防、調節和控制。三是發揮失業保險預防失業、促進再就業的功能。對符合條件的登記失業人員和農民工及時發放失業保險金,研究制定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的政策措施,通過使用一部分失業保險基金結余,鼓勵和支持困難企業采取在崗培訓、輪班工作、生產自救等辦法減少裁員。
2.積極擴大就業容量。一是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緊緊抓住省政府增加4000億投資刺激內需、加強大型公共設施建設、大型民生工程的機會,完善崗位開發機制,增加就業崗位。二是積極拓寬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的空間。在農林水利、國土整治、生態環保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有計劃地安排和組織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做好農村低保家庭勞動力促進就業工作。三是把發展服務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尤其是要發展作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的生產業,大力開發公共服務、生產服務、生活服務等公益性崗位,配合有關部門完善資金支持、金融信貸、社會服務等扶持政策,使之成為擴大就業的新支撐。四是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做好就業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的實施意見》,用好已出臺的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切實解決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問題,確保促進就業再就業資金落實,提高政策實施效果。五是完善就業援助。省政府《關于建立健全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長效機制的意見》出臺后,我們將抓緊組織實施,確保“零就業家庭”“出現一戶、幫扶一戶、解決一戶”,全省城市50%以上的社區達到“充分就業社區”標準。加強與教育、人事等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完善大中專畢業生失業登記制度,對家庭困難和進行失業登記的大中專畢業生開展一對一的就業援助,通過政策扶持、開展技能培訓、建立就業見習制度、開展專項就業服務等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3.全面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進一步降低準入門檻,切實落實鼓勵創業的場地安排、租金補貼、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扶持政策,給創業者予以一次性創業補助,加大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資金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創業服務,利用現有的基層勞動保障服務工作平臺,引進各類創業咨詢服務機構參與項目開發和后續服務工作,提供項目開發、開業指導、創業培訓、小額貸款、稅費減免、政策咨詢、跟蹤扶持等“一條龍”服務,提升失業人員的創業能力。加強農民工返鄉創業服務,制訂農民工參加創業培訓、從事個體經營相關資金補貼、稅收減免、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優惠政策,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
(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
抓住經濟轉型升級、打造創造強省的機遇,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一是開展對各類勞動者的技能培訓。抓好城鎮勞動力的就業前培訓、再就業培訓、創業培訓,開展農村新生勞動力、農民工專項能力培訓考核,繼續加強對被征地農民、轉移就業農民、轉產轉業漁民的技能培訓,逐步實現技能就業、素質就業。二是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從技能培養、考核評價、崗位使用、競賽選拔、技術交流、表彰激勵、合理流動、社會保障等各個環節采取有力措施,創新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推進行業企業高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統籌協調企業、行業和群眾組織開展的各類技能競賽,開展職業技能大比武、技能大練兵活動。三是加強技工院校建設。進一步突出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的辦學特色,改革培養模式,加大實用技能訓練的內容,重點培養適應我省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發展要求的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務于經濟轉型升級大局。
(三)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按照“廣覆蓋、?;尽⒍鄬哟?、可持續”的要求,以“五費合征”為抓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1.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抓好《關于調整用人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比例有關工作的通知》和《關于臨時性下浮企業社會保險費繳納比例的通知》兩個文件的貫徹實施,加強分類指導、督促檢查,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競爭創造公平環境。在此基礎上,抓住有利時機,配合地稅部門加快推行社會保險費5費合征,確保社會保險覆蓋面的持續擴大。
2.組織實施好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確保增加的養老金于春節前發放到位。并同步調整精減退職人員、計劃外長期臨時工、職工供養直系親屬的生活困難補助費,讓他們共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
3.不斷完善政策制度。一是抓緊研究各類參保人員流動時的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暢通省內轉移渠道。二是研究制定我省省級統籌的實現形式和具體辦法、做實個人賬戶的具體實施意見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辦法。三是全面啟動大學生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將省屬、部屬、公辦、民辦高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四是深入研究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之間的政策銜接,確保參保人員可以隨著身份變化參加合適的險種。
4.適時出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和我省實施意見的精神,按照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要求,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修改完善《關于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指導意見》,適時提交省政府。同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先保后征”要求,不斷規范完善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使被征地農民生活長期有保障。
(四)綜合運用監察執法、爭議處理和手段,穩定勞動關系。
1.堅持正面宣傳引導,著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積極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宣傳解釋好《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把全社會的思想認識引導到全面準確理解和正確執行法律的軌道上來。認真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從促進企業發展和勞動者權益保護出發,抓緊制定《關于貫徹勞動合同法及實施條例的若干意見》,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意見,穩步推進《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做到執法有度、平穩過渡。發揮各級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和勞動爭議調解機制的作用,化解勞資矛盾,進一步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深入開展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和工業園區創建活動。
2.完善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健全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做到快立、快調、快審、快結,及時處置重大勞動爭議和集體勞動爭議。充分發揮企業調解、鄉鎮調解、仲裁調解相結合的調解網絡體系作用,積極引導企業建立內部調解機制,重在案結事了,重在問題解決,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3.強化勞動保障維穩工作。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理涉及勞動保障方面的。按照抓早、抓小、抓苗頭的工作要求,提早介入、超前化解,對涉及困難企業特別是關停倒閉企業的群體性突發事件,建立快速處理通道。切實加強與公安、工會、維穩、法院、工商、財稅、銀行金融機構等部門的協調溝通,積極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企業風險預警系統,研究制定相應的防范處置措施,防止大規模集體上訪和突發事件的發生。暢通特殊群體的利益訴求渠道,做好敏感時期勞動保障工作。
4.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完善工資支付保障機制。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切實做好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工作的通知》精神,確保職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一是在元旦春節前后,組織對企業工資支付情況開展全面排查,強化對工資支付不規范企業特別是欠薪企業的日常監控,及時發現和化解各類隱患,堅決打擊企業欠薪逃匿。建立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快速確認處理機制,保證農民工高高興興回家過年。二是全面構建以“兩金一卡”為主體的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將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逐步覆蓋到租賃場地經營企業,切實提高容易發生欠薪行為的行業企業工資支付自我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欠薪應急周轉金的應急保障能力,加大對動用欠薪應急周轉金墊付的欠薪企業的強制執行和處罰力度,并建立應急周轉金的靈活追加機制。三是加強基層勞動保障監察力量建設。逐步實施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管理,在2009年底前基本建立覆蓋全省工業發達鄉鎮的勞動用工監控處理體制,防范和減少欠薪行為的發生,確保社會穩定。
(一)就業再就業工作全面推進(略)
(二)社會保險征繳辦法得到創新發展(略)
(三)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起步(略)
(四)城鎮居民合作醫療制度開始試行(略)
二、分析當前形勢,牢牢把握大局,理清勞動保障工作思路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勞動保障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進一步完善大社保體系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是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客觀需要。當前擴大就業所面臨的壓力日益加大,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任務十分艱巨。新形勢下的勞動保障工作,領導更加重視、百姓更加關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一是從上級政府的工作要求來看:隨著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理念的提出和不斷發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社會保障工作,對我們勞動保障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下達的任務越來越重。中央和省都通過了勞動保障“十一五”規劃綱要,加強了對今后五年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的規劃和指導。省政府最近召開的全省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更是對抓好今后的社保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并連續下發了六個關于勞動保障工作的重要文件。
二是從人民群眾的保障需求來看: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社會保障意識日益增強,對社會保障權益越來越重視。與此同時,廣大群眾對維護自己合法勞動權益的意識越來越強烈,維權行動明顯增加。據市勞動保障局統計,立案的勞動保障舉報投訴案件從2002年的533件上升到了2005年的2227件,立案的勞動爭議仲裁案件從762件上升到了1360件,勞動合同簽訂率也從75%上升到了87.5%。
三是從社會保障的自身發展來看:我市社會保障體系從無到有,經過長期的創新發展,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險體系的險種由養老、醫療逐步發展到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大保險,保障對象從單一的就業人群逐步向全體人民轉變,保障區域也從城市逐步拓展到了農村,大勞動保障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無論是基本原則、體系構建、制度安排,還是運行管理,都面臨著承前啟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歷史重任。
總而言之,我國經濟社會處于重要的轉型時期,勞動保障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但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勞動保障形勢也更加嚴峻,困難和問題也更加多。從事勞動保障工作的同志務必保持清醒的頭腦,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勞動保障工作全局,全面理清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思路,當前尤其要把握好以下三點:
一要堅持執政為民,轉變職能,把勞動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社會保障是社會穩定“安全網”、經濟運行“減震器”和社會公平“調節器”,抓好社會保障工作是政府切實履行職責、體現執政為民的重要內容。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把社會保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充分發揮其在加強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中的重要作用。各級政府要積極調整公共財政支出結構,逐步形成勞動保障財政投入的良性增長機制,為勞動保障事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二要堅持城鄉統籌,探索機制,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破好題。從事勞動保障的同志要對農村社會保障工作有一個客觀的認識,既要看到我市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又要看到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還處在低水平階段。各級各部門要深刻把握“兩個趨勢”的重要論斷,以當前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驗示范區建設為契機,順勢而為,加快推進新農村社會保障工作。堅持“多條腿走路”,在政府和全社會給予必要支持的同時,要看到“農民生活資料與生產資料緊密聯系、土地是其最基本的社會保障”的特點,統籌兼顧好推進城市化與保護農民土地權益的關系,研究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切入點和運行機制,推動城鄉社會保障工作協調發展。
三要堅持實事求是,穩步推進,走勞動保障事業可持續發展之路。社會保障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復雜的工程,勞動保障工作也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勞動保障工作不能吃光祖宗飯,也不能斷絕子孫糧,要為政策制度的后續發展留下空間和余地。出臺政策的基本點是,制度從體系上要不斷健全,水平起步時可低一點,以后可逐步提高,一下子很高,要調整下來很困難。要深入調查研究,把握好節奏,有條不紊、循序漸進推進勞動保障工作。
“十一五”時期我市勞動保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從維護勞動者切身利益入手,逐步形成擴大就業和穩定勞動關系、完善社會保險體系相互促進的勞動保障工作新機制,建立健全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比較完善的勞動保障運行機制,逐步實現城鄉就業比較充分、社會保障比較健全、勞動關系比較和諧、分配格局比較合理、管理服務規范高效的目標,為我市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實現全面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三、貫徹省府要求,突出工作重點,開創勞動保障工作新局面
結合省政府文件精神,再強調一下當前幾個重點問題:
(一)關于推進工傷保險擴面工作。今后三年,省里要組織實施推進工傷保險參保率的農民工“平安計劃”,我市到2008年底的參保任務是50萬人,而目前參保人數僅為20萬,差距很大。工傷保險擴面工作成為當前我市社會保險工作的頭等大事?,F在職工的主體是農民工,農民工進城打工,是想賺點錢改善一下生活,但同時面臨的風險也很大,如果沒有參加工傷保險,一旦出現工傷,不僅錢賺不到,日后的生活也會沒有著落。設身處地為農民工想一想,五大保險中,工傷保險是第一需要,是當務之急。去年年底我們研究決定,工傷保險也實行申報參保,讓未參加養老保險的農民工先行參加工傷保險。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工作的牛鼻子,牽住了,就能拉動其他社會保險工作的進展。參加工傷保險,職工個人不繳費,用人單位繳很少的費,職工和用人單位的積極性都很高,工傷擴面難度不大。工傷保險參保率上去了,勞動合同簽訂率就上去了,其他社會保險也能逐步跟上去。因此,工傷保險擴面,不僅是上級的要求,而且是廣大職工的呼聲,是我們加強社會保險工作的需要,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快推進。
(二)關于做實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做實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是為老齡化高峰的到來提前做好準備。做實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要求各級政府切實加大對養老保險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省政府對做實個人帳戶的目標已經有明確的規定,勞動保障和財政地稅部門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認真調研分析,把帳算好,根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能力和財力狀況,研究確定起步比例,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帳戶。
(三)關于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建立市區城鎮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是今年市政府的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領導重視、群眾關注,必須確保明年1月1日前實施。近段時間,市勞動保障局、吳興區、南潯區工作抓得很緊,推得很快。盡管區里的實施主體是衛生部門,但是區人力資源部門要關注進展,大力配合,在機構設置、人員編制上給予必要的支持。
(四)關于完善“五費合征”工作。我市“五費合征”工作在全省先行一步,積累了不少經驗。目前,我市的“五費合征”工作僅是初步的,參加各大社會保險的人員是不一致的。省里提出了“五統一”規范要求,即參保登記統一、征收機構統一、繳費基數統一、征繳流程統一、數據信息統一。下一步要加快各大社會保險的擴面工作和費源的監管工作,同時要研究醫療保險和其他保險的基數統一問題。
(五)關于維護職工的合法勞動權益。各級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維護廣大職工特別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國務院、省政府先后發文要求切實解決農民工問題,國務院是40條,省政府是31條,各級各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農民工問題。10月8日中央將召開十六屆六中全會,主要是研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問題。勞動關系是人最基本的社會關系之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勞動關系不和諧,和諧社會建設將無從談起。要看到部分企業違反勞動法的現象還比較突出,維護勞動者權益的工作任務很重。非法使用童工是一條高壓線,要重點地區重點查,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必打、必嚴懲,這是一條底線。對于其他問題,勞動保障部門要做到“民求必助、民告必查、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對嚴重違法的要嚴厲打擊。
(六)關于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平臺建設內容比較多,比如去年我們實施了“金保工程”一期工程,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陳加元副省長和市里一些領導去看了,給予了充分的肯定?,F在還有鄉鎮勞動保障平臺、各縣區工傷與仲裁機構的建設問題,等等。目前,勞動保障平臺的“六到位”考核已經納入到新農村建設考核體系,各縣區要高度重視這個問題。明年市里將加大對勞動保障平臺建設的考核力度,縣區綜合考核勞動保障部分要拿點分數出來加強考核。同時,市、區兩級政府都出點錢,安排一個計劃,把鄉鎮(街道)的勞動保障平臺場所落實好。
(一)深化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人力資源市場建造
保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造、高層次配套的原則,把市人力資源市場建造成為功能最為完善、信息化程度高的市場,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失業保險、勞動保障事務和勞務輸出、勞務派遣等多項服務。在縣區建立了人力資源市場,在全市各街道、鎮建立了勞動保障事務所,在全市社區建立了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形成了市、區縣、街道(鄉鎮)和社區四級就業再就業服務體系。市人力資源市場依托現代化的信息治理系統與縣區、街道、社區聯網,實現了全市就業信息“一點登錄、多點查詢、資源共享”。同時,我市將就業工作重心下移,在相山區相南街道建立了*市相陽勞務市場,不僅強化了基層就業服務,而且有效解決了非正規勞務市場給主城區帶來的市容、交通、治安等問題。
(二)健全基層平臺服務功能
今年以來,我市將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構造起來就業認定、困難就業群體就業幫扶等工作下移至社區,街道(鄉鎮)、社區依托現代化的信息治理系統與市、縣區人力資源市場聯網,實現了全市就業信息“一點登錄、多點查詢、資源共享”。全市街道(鄉鎮)、社區(村)各級就業服務平臺開展了“充分就業創建活動和充分轉移就業鄉村創建活動”,發揮了小平臺、“大窗口”作用。目前,我市第一批5個試點鎮、8個試點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平臺已初步完成標準化建造工作。
(三)增強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建造
為提供更加快捷優質的服務,暢通畢業生就業信息渠道,我們在充分發揮有形市場信息的同時,積極運用*就業網和*就業報載體作用,全面搜集和就業信息,根據崗位需求情況,為各類求職者量身定制信息,并定期向社會。充分利用*就業網“就業政策宣傳、業務辦理、求職招聘、人才論壇”等多功能就業平臺,為畢業生提供貼心服務,目前網站擁有198家網絡會員單位,2009年以來,共通過*就業網舉辦網上招聘會6場次,招聘信息720條,提供5014個就業崗位。
(四)加快農民工創業園建造
為加快推進工業化,帶動農業產業化,促進城鄉產業整合發展,積極支持縣域、鄉鎮工業聚集區合作發展,加快產業集聚,提高開發園區的經濟規模和輻射能力,從而形成增長極,有效帶動農業及農村經濟的繁榮,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市分別在濉溪縣臨渙、劉橋、南坪三鎮第二批省級“返鄉農民工創業園”,且初見成效,累計完成道路框架、電力配置、供排水配套等基礎設施投資1400多萬元。建成標準化廠房11棟,建造面積123畝,現已入住華強面粉廠、*天王機械加工、*巨鑫特種鑄鍛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安排返鄉農民工入園創業45人,帶動1186名農民工就近就業。*鎮等6個鄉鎮,正在建造第二批省級“返鄉農民工創業園”。
二、2009年開展城鄉一體化工作基本情況
2009年,我局嚴格按照《*市推進城鄉就業和社會保障一體化工作方案》的要求,從鄉鎮、行政村實際出發,以五鎮八村為試點,嚴格按照勞動保障部門“六到位”的要求,立足現有基礎條件,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鄉鎮、行政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平臺建造。目前,全市16個街道、18個鄉鎮都建立勞動保障事務所、139個社區都建立勞動保障工作站,建立“充分就業社區”50個,第一批5個試點鎮、8個試點村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平臺已初步完成標準化建造工作,形成了市、區縣、街道(鄉鎮)和社區四級就業再就業服務體系,從而實現城市公共就業及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向農村覆蓋,推進勞動保障工作城鄉一體化。
三、存在問題
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在促進以工哺農、以城帶鄉、縮小城鄉差別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加以重視并逐步解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缺少有力的構造調解機構統籌推進。由于行政區劃和行政治理體制方面制約因素,一些矛盾和問題得不到及時妥善的解決,從而增大了試點的難度,影響了一體化的進程。二是村級就業和社會保障平臺建造存在著資金不能及時落實到位,基層人員配備不到位等,導致90%以上目標難以得到落實。三是鄉鎮及行政村在人員配備上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到位。
四、2010年工作計劃
(一)工作思路及工作目標
2010年統籌城鄉一體化工作思路是:按照省、市和上級部門的工作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和諧社會為主線,以實現充分就業、健全社會保障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目標,全面貫徹落實推進統籌城鄉一體化的各項工作任務,積極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造,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2010年預計目標:2010年全市所有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事務所建造達標、60%以上的行政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站建造達標,全市所有鄉鎮、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平臺實現與市、縣(區)聯網,構建更為完備的就業服務網絡。
(二)工作重點及措施
1、夯實就業服務工作平臺。完善街道、社區基層平臺和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對工作人員的業務指導和培訓,樹立基層勞動保障良好服務形象。研究增強行政村勞動保障信息員隊伍建造的措施,全力抓好鄉鎮、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平臺建造。
2、提高就業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大市、縣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機構的人力、財力投入,加快人力資源無形市場兩級聯網建造。指導縣區拓展公共就業服務功能,改進服務方式,把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與重點人群相結合、與落實政策相結合、與績效考核相結合,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果。同時增強對職業中介機構的治理和勞動力市場監管,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各項合法權益,著力構建和諧穩定的就業關系。
一、2008年工作情況
(一)切實做好勞動爭議案件處理工作,依法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我市兩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積極堅持“和諧仲裁、和諧辦案”的方針,辦和諧案服務社會穩定大局;辦優質案樹勞動仲裁品牌,多辦案、快辦案、辦好案,依法維護了勞動關系雙方的合法權益。
2008年全市共受理各類勞動爭議438起,涉及職工1065人,立案處理勞動爭議案件398起,涉及職工845人,案外調解40起,涉及職工220人。其中,集體爭議19起,涉及職工447人。各類勞動爭議按用人單位性質劃分,公有制單位86起,非公有制單位308起,機關事業單位33起,其他11起;按爭議原因劃分,養老保險爭議216起,工傷待遇爭議102起,工資爭議31起,勞動合同爭議67起,其他爭議22起。本年度內結案376起,調解253起,裁決85起,撤訴及其它方式處理38起。
(二)不斷改進辦案方式,努力提高辦案質量
為進一步提高辦案質量,我市積極探索、優化辦案方式,實施集體爭議分案處理,根據案情和當事人的情況,按照“先難后易”或“先易后難”的方法,分解矛盾、化解矛盾,把面上的問題化為點來處理,力爭事實認定清楚,案件處理準確,同時有力的減少了群訪案件的發生,今年,全市集體勞動爭議明顯減少,案件處理的精確度明顯提高。同時我們十分重視案件處理的公開性、透明性,堅持上級監督下級,上下級共同接受社會監督的原則,市仲裁委對縣(區)仲裁委采取重點案件旁聽審理,疑難案件專題匯報,差錯案件督促糾正的方法。今年,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斷探索“和諧辦案”新方式,靈活運用調解技巧,促成案件調解率明顯上升,并采取仲裁委監督執行當事人履行給付義務的方式,有力的解決了“執行難”的問題,從而減輕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收到了“定紛止爭、案結事了、息事寧人”的良好辦案效果,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的穩定。
(三)積極穩妥地處理了勞動問題,確保社會穩定
今年,我市勞動保障部門高度重視勞動保障工作,切實執行《條例》相關規定,努力維護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在“市局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全市勞動保障部門共接待來信來訪2375人次,其中:立案258件,結案235件,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我們及時做好政策解釋工作,努力化解矛盾,使其平穩息訪。做到就地就近快速處理來信來訪,全市未出現一起越級上訪案件。同時我市積極改進工作處理方式,對符合勞動仲裁立案條件的,引導職工通過勞動仲裁依法解決問題。全年共處理勞動仲裁案件102件,已結案96件,有力地減少了纏訪案件的發生,維護了區域社會的穩定。
(四)嚴把合同鑒證關,預防和減少勞動爭議的發生
為預防勞動爭議的發生,減少隱性勞動爭議的存在,全市各級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十分重視勞動合同鑒證工作,結合《勞動合同法》及時宣傳簽訂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定義務和權利,指導、督促各類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564份,鑒證勞動合同9526份,糾正違法無效勞動合同3269份,制止招用童工153人次,督促補交社會保險費1215人。辦理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手續2653人,支持了國有企業改革,規范了企業勞動關系,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了勞動爭議的發生。
(五)積極貫徹實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一是廣泛宣傳《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在該法實施前,我局專門下發文件要求各縣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積極做好原《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相關文件及適用法律文書的清理整理工作,認真學習,積極宣傳,主動調整工作思路,轉變工作方式,為順利實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做好準備。該法正式實施后,我局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宣傳提綱精神,發文要求各縣區勞動保障局認真組織學習,正確把握立法精神,全面理解制度內容,動員和利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普及工作。從6月份開始市局仲裁科在安康人民廣播電臺“勞動保障之聲”專題欄目開播了為期兩周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相關政策解讀,收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二是積極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探索性地開展工作?!秳趧訝幾h調解仲裁法》實施以來,勞動爭議案件數量激增,截止10月份,市、縣(區)兩級仲裁委員會共接待申訴案件558起,立案處理279起,是全年案件數量的70%。案件多、辦案人員少成為我市勞動爭議仲裁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全市勞動仲裁工作隊伍積極克服困難,從服務勞動保障事業大局、服務社會穩定大局的高度,以干克難積極應對挑戰,順利實現了《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過渡,全年勞動仲裁工作平穩推進,為區域穩定奠定創造了較好的環境。同時在目前案件數量激增和案件數量將在較長時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我們已探索性的擬訂了“安康市勞動爭議當事人先行調解告知書”格式文書,采取當事人先行協商處理的形式解決爭議事項,促成單位與職工自主解決矛盾糾紛。自6月份以來,通過當事人先行調解化解勞動糾紛的案件有32起,占應先行調解案件數的75%,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008年我市勞動保障工作盡管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人員嚴重不足,不能適應日益激增的勞動爭議案件的需要;二是經費嚴重不足,不能保證正常辦案;三是個別縣對仲裁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因此,各級仲裁委員會應爭取主動,以干克難,充分發揮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二、2009年工作要點
(一)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及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繼續做好勞動爭議處理工作
新的形勢對勞動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級勞動仲裁機構要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用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導和推進勞動爭議處理工作,不斷調整工作思路,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們要繼續把構建“和諧仲裁”作為2009年勞動仲裁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把勞動仲裁工作放在謀和諧、促和諧、保和諧中去考慮、去策劃、去拓展。勞動爭議處理工作要著眼于社會和諧,轉變思想觀念,調整工作思路,改變工作方式,把工作標準定位在促進社會和諧上。努力把各種消極因素轉化為促進社會和諧的積極因素,為社會和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促進《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有效實施
一要建立一整套適應《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辦案制度,進一步促進案件處理規范化、科學化,提高辦案質量。二要不斷提高辦案效率,努力適應勞動仲裁不收費、仲裁期限縮短、仲裁時效延長的法律規定,堅持在規定的期限內結案。三是對農民工、下崗職工等社會弱勢群體更需要體現高效的原則,要開辟綠色通道,快速結案,及時保障勞動者的權益。根據現行專職辦案人員不足的實際情況,我們將適時聘請兼職仲裁員參與辦案。
(三)加強企業調解組織建設,構筑勞動爭議處理防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于勞動爭議調解作出專章的規定,對調解組織賦予了更高的法律和社會地位,對企業調解組織和調解的工作程序做出了更加規范的要求。為確保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切實發揮作用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有效實施,一是對中大型企業和納入勞動合同法管理的各類用人單位積極發展和組建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并建議將此項工作列入創建“和諧企業”的重要指標。力爭在區域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建立方面有所突破。二是抓緊將調解組織向社區、街道延伸,充分發揮就業與社會保險協理員在勞動爭議調解工作中的作用。三是加強與司法部門的協調配合,調動和利用人民調解組織這個有效資源,探索人民調解組織與社區街道共建勞動爭議調工作站的路子。力爭使調解組織切實發揮勞動爭議處理第一道防線的作用,把勞動爭議化解在基層。
(四)不斷完善和諧的仲裁方式
一是繼續加強和規范仲裁調解。要進一步貫徹“調裁結合、以調為主”的工作原則,注重調解工作,將調解結案率作為仲裁機構的一項工作指標,切實把仲裁調解貫穿于勞動爭議案件審理的全過程,加大立案時、開庭前和庭審后的調解力度,引導當事人通過自愿協商的方式,妥善解決紛爭。正確處理調解與裁決的關系,對有調解可能的案件,應當盡量創造條件進行調解;對不適宜進行調解,通過努力不可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案件,及時作出裁決。堅持合法、自愿的調解原則,注重調解程序的正當性、簡易性和可操作性,要充分考慮到雙方當事人的實際情況,尋找恰當的調解平衡點,把握調解成功的切入點,千方百計提高調解成功率,努力實現案件調解率應在60%以上的目標。
二是進一步強化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建設,調解關口前移。在新的形勢下,重視并加強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強化調解組織機構建立,有利于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成本、節約仲裁資源,有利于勞動爭議雙方實現雙贏、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對于加強勞動爭議處理能力建設、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把勞動爭議調解機構建設放到重要位置,堅持落實“預防為主、基層為主、調解為主”的方針,大力構筑企業內部調解和仲裁調解相結合的調解體系,是勞動保障部門和勞動爭議仲裁委的重要職責。2009年要把調解組織的調整、充實、完善和調解員的培訓作為的一項重要工作繼續抓好。要進一步做好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建設,適時開展評選“優秀勞動爭議調解庭”活動,促進用人單位建立自主化解矛盾、自覺減少爭議的勞資管理機制。
通過開展“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活動,力爭年內基本達到全區所有零就業家庭中有就業需求和勞動能力的家庭成員,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和再就業。
二、援助對象
援助活動的對象主要是指我區同一戶口或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員中處于法定勞動年齡之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所有成員均處于失業,并無經濟收入的家庭,即“零就業”家庭成員。
三、援助內容
(一)就業指導援助。對“零就業”家庭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崗位信息、職業介紹、檔案托管等就業服務,鼓勵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
(二)就業培訓援助。對有培訓意愿的“零就業”家庭成員,可免費參加一次就業(創業)培訓和一次職業技能鑒定。
(三)就業崗位援助。對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人員進行一次就業指導,并免費為其職業介紹一次,一次可提供2-3個崗位供其選擇。在公益性崗位招聘活動中,“零就業”家庭成員在同等條件下享受優先上崗權利。
四、具體措施
(一)健全完善“零就業”家庭申報認定制度。按照各社區、村勞動保障工作站摸底掌握的數量,由“零就業”家庭戶主向居住街辦勞動保障事務所提出申請,經勞動保障所審查并在居住社區、村公示后,報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審批,享受“零就業”家庭享受再就業扶持優惠政策。
(二)實行“零就業”家庭銷號制度,逐人逐戶落實“零就業”家庭就業去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認定為“零就業”家庭:一是家庭成員中有一人已實現就業的;二是家庭成員經勞動就業服務機構推薦介紹就業三次以上,因本人原因不應聘而造成不就業的;三是勞動保障機構連續兩個月無法與其家庭成員取得聯系的;四是“零就業”家庭人員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完善“零就業”家庭基礎臺帳。各街辦要以社區、村為基礎單位,在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逐戶核實“零就業”家庭基本情況,做到情況明、底子清、人員實、不漏戶,不錯人,全面真實的反映我區“零就業”家庭就業情況。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認真填寫《市零就業家庭情況登記表》,建立“零就業”家庭基本臺帳和信息檔案。
(四)制定就業援助工作方案。在調查核實建立臺帳的基礎上,分門別類逐戶落實援助措施,做到“一戶一策”、“安置一戶、穩定一戶”。通過扶持創業,鼓勵用人單位吸納、推薦就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途徑,確?!傲憔蜆I”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再就業。
(五)分類幫扶。各勞動保障事務所要創新工作思路,按照就業愿望、職業技能、身體素質、生活情況等,將“零就業”家庭分為“急需幫扶類”、“重點幫扶類”、“一般幫扶類”,分類分戶制定幫扶方案,落實幫扶措施。
(六)建立“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的考核評估機制。對“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活動實行臺帳考核與現場考核相結合,以現場考核為主的考核制度,臺帳考核主要是街辦勞動保障事務所建立“零就業”家庭援助臺帳情況?,F場考核主要是抽查“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情況。其中:臺帳考核占總考核成績的30%,現場考核占70%?,F場考核的抽查戶數按不低于20%戶數比例隨機抽查。抽查考核就業狀況不實比例在5%以上的街辦定為不合格。
五、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領導。就業困難群體是今年就業工作的重點對象之一,零就業家庭是就業困難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好零就業家庭成員的就業問題,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民生、保穩定的一項重要舉措。各街辦勞動保障事務所要按照“源頭控制、動態管理、政策扶持、跟蹤服務、確保落實”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采取有力措施,確保零就業家庭“出現一戶、援助一戶、穩定一戶”,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
(二)明確工作任務。各街辦勞動保障事務所要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及時解決“零就業”家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活動方案,落實工作責任和工作任務,多形式、多渠道、多途經解決“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問題。
(三)營造援助氛圍。各街辦勞動保障事務所要采取多種措施,在全區營造“政府促、單位扶、個人幫”、關心關愛就業困難對象就業的良好社會氛圍,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幫助“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
(四)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各街辦勞動保障事務所要建立“零就業”家庭基礎臺帳和資源數據庫,對“零就業”家庭對象變動情況及時跟蹤。對不再具備“零就業”家庭條件的對象要及時在臺帳和資源數據庫中予以注銷。要充分發揮社區勞動保障平臺作用,為“零就業”家庭的就業開辟綠色通道。
一、積極宣傳落實各項促進就業優惠政策,認真做好各項用工補助及社保補貼的發放工作。
繼續做好一年兩次個體工商戶、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后申請社保補貼的審核、申報工作,并按時將各項補助金額發放到位。
二、進一步加強被征地人員的技能培訓工作。
我們今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如何讓本轄區內更多的被征地人員
參加培訓,以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轉變其就業觀念、提高就業能力,力爭使每一個在法定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有求職愿望、沒有勞動技能的被征地人員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一門以上的工作技能。我們將進一步結合實際,廣泛宣傳,深入動員,積極鼓動他們進行職業技能培訓,使之掌握一技之長。并將努力拓寬培訓面,提高培訓實效,結合當前的就業形勢,把培訓和就業緊密聯系起來,根據市場需求,制定出不同的培訓項目。
三、積極開發就業崗位,拓寬就業渠道。
四、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面覆蓋。
積極開展面向轄區內老年居民、非從業人員、嬰幼兒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宣傳及參保工作,扎實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五、進一步建設和完善社區社會保障與救助服務機構,充分發揮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的作用。
使其在發揮作用的過程中進一步規范運作,鞏固和完善平臺建設,協調推進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進社區,形成就業、社保、社會救助整體動作、共同服務的格局。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鼓勵社區創新工作思路,通過街道社區定期工作經驗交流會,加強室與室、站與室的多向經驗交流,提高整體工作水平,以推動基層勞動保障工作的深入開展。
六、緊緊圍繞服務民生的主題,努力創建文明窗口。
根據區領導提出要在年底前實現全區規模以上企業的列裝的要求,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一個全區各鎮、街道勞動就業負責人的動員會議,目的是創新思路,優化服務,實現我區勞動保障信息化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我區的勞動保障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以人為本、誠信務實,加強就業服務信息網絡硬件建設,實現了區、鎮、村聯網辦公,確保基層信息網絡一點登錄,全區查詢。我區以城鎮就業再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社會保障為工作重點,努力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積極實現管理體制創新、勞動保障業務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創新,爭創行業一流業績,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務。下面,我就勞動保障信息化事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我區勞動保障工作所帶來的成效,下一步工作打算三個方面講些意見。
一、我區勞動保障事業取得的成績
在我區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的征程,我們堅持以“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全區勞動保障事業人員,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思路。在全區所有勞動保障事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到我區已經建成了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網的就業服務信息系統,實現了區、鎮、村聯網辦公,確?;鶎有畔⒕W絡一點登錄,全區查詢。同時,將全區農村勞動力的基本信息、企業和中介機構的用工信息,實行微機化管理,建立起了全區勞動力資源供求信息庫,我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邁入我們又組織有關科室會同軟件公司在原來區就業服務信息網絡的基礎上開發了一套面向企業供企業使用的企業就業服務信息化平臺,企業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實現就業登記、遠程備案、合同管理、空崗登記、求職人員查詢、其它企業規章制度查詢、政府政策法規查詢、遠程政策咨詢、遠程勞動年檢的功能。目前該系統已完成開發并進行了200余家試點企業3個月的試用,基本滿足企業需求,受到了企業的歡迎。通過此系統,企業不出門就可以實現與勞動就業部門的緊密互聯,遠程業務辦理,降低招工成本,而勞動部門通過該系統可以大大加快業務辦理,提高效率,增強對企業用工的監管,同時大量采集招工信息,用于公共職業介紹服務,從而大大推進了我區勞動保障信息化事業的發展。
二、我區勞動保障信息化事業存在的問題
信息網絡建設是勞動保障事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勞動保障管理水平、促進勞動保障事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但某些問題一直以來困擾了勞動保障信息化事業的長足發展。
(一)信息化建設的分散化
勞動保障信息化建設逐步由手工操作為目標的初級階段過渡到了以全面提升勞動保障行政能力和服務水平為目標的新階段,但信息化建設的分散任然制約著勞動保障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將信息化建設的分散轉變為統一,獨立到整合的過程已經成為信息化建設的內在要求和主要特征,但在統一建設的過程中,現行體制和制度層面之間的矛盾逐漸顯露出來。金保工程建設要求統一,但我們的業務卻是分部門辦理的。
(二)信息化建設有待于標準化
信息系統建設要求標準化,但我們的管理和服務流程在各個地區、各個業務之間卻有待進一步規范,金保工程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是建立標準統一的應用系統,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勞動保障信息系統,各地全面推進金保工程的實施,提供了一套可遵循的、統一的業務、技術、數據標準規范。勞動保障信息系統標準化管理遵循的原則,而我區勞動保障管理部門對這些原則還不是很了解,對于金保工程的實施還做的不到位,我區信息化建設還有待于標準化。
三、我區勞動保障信息化工作的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解決這些問題,突破這些難點,使勞動保障信息化事業獲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在體制創新上下功夫,要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支撐,不斷創新體制和機制,讓勞動保障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過去的日子里,由于全區各鎮、街道勞動就業負責人的努力,我們區在勞動保障信息化建設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現在區領導提出要在年底前實現全區規模以上企業的列裝,下面我講幾點今后的工作打算。
1.做好信息網絡技術的完善。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整合和優化業務處理服務,實現社會保險登記、繳費、待遇審核、待遇支付等前臺業務的計算機處理和規范化管理,實現我區業務處理全過程的自動化、電子化。信息系統服務于企業招聘和個人就業,使得勞動用工信息資源共享,促進和活躍勞動力市場;利用信息系統,管理企業信用制度,協調雇員和企業之間的關系和處理勞動糾紛;并為異地領取養老金、社會保險關系異地轉移、異地就醫等社會保險業務異地辦理創造條件,實現對社會保險業務、勞動就業、勞動關系等業務的全過程管理。信息系統能夠把對個人和企業的服務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勞動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將覆蓋幾乎所有的勞動業務和社會保險業務,深入到每一業務的每一個業務處理環節,依托信息技術把社會保障業務處理效率和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2.做好勞動者資源的整合。我區做到資源的整合,信息的共享,記錄勞動者的一生、管理他一生、服務他一生。將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和勞動力市場、勞動關系等系統進行整合,共享公共資源,使我們的系統成為一個集成度高,資源利用率高的大系統。
3.完成勞動保障服務體系的建立。優化服務,為勞動和社會保障的社會化服務提供技術支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滿足社會保障服務對象的實際需要為宗旨,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以實現網上參保登記、網上申報等服務,提高社會化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建筑起一套方便實用、技術可靠、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化勞動保障服務體系。
4.完成科學的宏觀決策體系的建立。及時有效地掌握社會保險參保和待遇享受人員狀況、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狀況,網絡掃描資源數據庫,重構勞動和社會保障信息采集體系,為科學制定和調整各項政策提供支持。
5.完成有效的基金監控體系的建立。通過社會保障信息網絡,實時監控社會保險基金運行,保障基金安全運行,降低社會保險基金風險,全面和及時的支持基金監管。
6.完成勞動保障網絡系統的建立。覆蓋全區的業務網絡的建立和健全。以此網絡為依托,形成服務全區勞動和社會保障業務和數據共享的信息化系統。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區勞動局、職介中心、再就業中心、勞動保障事務所、街道社區、定點醫院和藥店都涵蓋于該網絡系統。
7.完成電子政務網的建立和完善。利用電子政務網的建設,擴張管理幅度,促進組織形式扁平化;通過集中化數據管理,電子化日常公文,網絡化信息傳輸,逐步實現行政管理的“無筆化”、“無紙化”;利用電子政務網,實現政務對業務的服務、監管、促進作用。
8.完成信息監控系統的建立。準確、全面、及時反映當前業務系統應用狀態和網絡運行狀態的監控系統的建立和完善??梢栽谡_\行時,通過對監視系統資源的使用情況進行合理的調配,達到最優化的運行狀態。當故障發生時,能最快的發現并找出故障源,利用此系統幫助管理者采取適當技術措施,以最快速度排除故障或是把故障導致的危害程度降到最小,進而保證整個系統能最安全可靠的運行。